高校媒体资产管理

2024-07-04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共12篇)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 篇1

0 引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各类高校带来了提升竞争地位的历史性机遇。在校园网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 基于数据库对节目素材的视音频和针对素材的描述信息进行的媒体资产财务管理 (Media Asset Financial Management) 指标也将逐步纳入高校总体评估体系之中。在校园网络中心的资源库中, 历史积存和新增的浩繁视音频等资料均迫切需要加以数字化存储、管理和应用。需要通过对媒体资产的系统分类和处理来实现管理观念、管理手段上质的变革, 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 同时融合新闻、课件、制作、播出等多个业务和环节, 并创设各种增值服务, 科学有效地对不同的组织和部门, 以不同的形式重复进行节目发布和交换, 实现媒体资产的增值。可见, 开展数字化媒体资产财务管理和新的数字化财务作业已是大势所趋。

由于校园媒体信息数据量大, 数据类型多, 数据关系复杂, 因此在数据处理上十分复杂。在着手实行媒体资产系统管理时, 一方面要解决超大容量的数据存储, 高带宽的传输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多种类型数据关系复杂的信息检索, 特别是视频信息的检索问题。这些问题都需通过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来解决。

校园媒体业务主要是电子课件管理和电视节目制作, 视音频数据是媒体数据的主体, 课件、节目质量的好坏主要由对它的处理方式来决定, 同时视音频数据处理效率直接决定整个媒体资产系统管理的效率。因此数据处理的设计关键是视音频数据的处理。

1 媒体资产编码

校园媒体所存储的内容以视音频素材为主, 因此选择数据的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对系统的存储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后期的使用等均非常重要[1]。存储格式 (压缩格式) 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信号质量必须能够满足编辑和再利用的要求;在保证信号质量要求下, 尽量提高压缩效率, 降低存储和数据传输成本;压缩格式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确保转换的损失较小以适应校园网络中心其他业务的需要;存储格式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等。

校园网络需要的是高质量、兼容性好的压缩算法。Quick Time、Cinepak等都没有提供对声音的压缩, 基本都是以软件压缩/解压为主, 包括H261、H263在内, 都存在帧频低、图像质量差或需专门的平台支持等问题, 因此不适合在校园教育技术领域使用。相反, M-JPEG、DV和MPEG 2在硬件的支持下, 可以保证在支持正常的视频帧频率情况下, 提供相当好的图像质量。

在同样的视频质量下, 压缩算法的输出码率直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 或者说, 在输出码率相同的条件下, 图像质量的优劣反映了压缩算法的性能。由于M-JPEG和DV都是采用帧内压缩方式, 它们的压缩效率要比MPEG 2低。当然, 这是一个平均情况, 在低码率的时候, MPEG可以比M-JPEG的压缩比高很多而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 而在要求图像质量很好的时候 (比如演播室节目编辑和后期制作) , MPEG 2与M-JPEG的输出码率差别不是很大[2]。

由于校园网络业务的多样性, 要求一个压缩标准能提供多种码率。比如说节目传播环节, 在传播不同类型的节目时, 所需的带宽是不同的, 体育节目要比新闻节目的码率高, 而新闻节目又要比电影节目的码率高。再比如, 考虑到进行过程中复制次数的不同, 节目制作环节和节目传播环节所需的码率也不同, 传播环节可以使用低码率。压缩算法的可变码率 (VBR, Variable Bit Rate) 特性对校园网络有效利用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PEG 2可以通过改变GOP结构和DCT及Huffman编码参数等手段来调整输出的码率。DV格式基于其应用特点, 没有提供VBR技术。M-JPEG虽没有帧间编码, 但是也可以通过改变DCT及Huffman编码参数调节压缩比。

MPEG 2标准在压缩性能上, 具有比其他标准优越的地方。因此, 虽然在目前的校园网络中, 基于M-JPEG、DV和MPEG 2等3种压缩标准的设备都在被使用, 但大家普遍更关心MPEG 2和DV的发展动态。

MPEG 4是新一代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该标准包括基于对象的编码、基于模型的编码等编码技术, 支持基于内容的交互式和基于对象的分级等功能, 具有相当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它给画面主体分配较多的带宽, 很高的信噪比, 是下一代交互式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 它强调基于对象操作交互式的访问等, MPEG 4目标支持各种带宽应用 (5k至100Mbps) , 非常适合于网上节目传输。

通过上面的技术分析, 在校园媒体资产系统管理中, 视音频数据应该具有不同的编码格式以适应不同业务和应用的需要:高码率要支持DV、MPEG 2;低码率要支持MPEG 4。这就需要在视音频采集过程中一次生成多种格式的文件, 一般要支持至少高低两种码流的实时编码技术, 生成的高低两种码流的素材要做到帧帧对应。

2 媒体资产编目

对媒体数据编目标引的过程就是元数据的获取过程。在媒体资产统计系统中, 任何资料如果不经过科学严格的编目便进入管理系统, 其后果可能是永远也找不到该资料。而编目系统往往是系统管理运行中占用资源较多的一个环节, 该环节设计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编目的目的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信息的有序化和系统化;有利于信息检索和信息的再利用;有利于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

2.1 媒体资产编目标准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视音频资料编目标准, 所以, 各单位在视音频资料编目的标准上不尽相同, 有的单位借鉴了UNIMARC标准, 还有的单位借鉴了CNMARC标准。

UNIMARC (Universal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 通用机读目录) 于1976年在USMARC基础上由国际图书馆联合会编制, 目的是能够适应不同文种和文献类型间数据交换的需要。

CNMARC是我国依据UNIMARC而制定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 主要用于国内图书情报部门和其他国家书目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检索。

上述两个标准对文献资料的一般特征作出了详细而系统的描述。但视音频媒体资料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 有些经常为人们所关注或检索的信息并不能从UNIMARC和CNIMARC中已定义的记录字段反映出来。基于此, 编目标准的制定将在UNIMARC格式的基础上扩充, 并对各个不同机构的视音频编目/机读记录予以统一和完整化。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机读目录格式, 有利于视音频资料的国际交流;融入视音频资料相对于一般文献的特殊属性, 有利于视音频资料的利用与检索;有利于不同机构将本机构的编目记录格式转化为标准格式。

2.2 媒体资产编目数据库结构

建立一个结构严谨、数据完整的编目数据库对媒体资产统计系统的后期运行非常重要, 同时由于不同的数据具有不同的特点, 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 应用要求的改变等均加大了建立编目数据库结构的难度, 因此, 目前许多编目软件直接采用编目标准所规定的字段作为编目数据库的结构。这样处理的优势在于:编目数据与编目标准结合紧密, 数据交换非常方便;结构庞大, 基本上概括了所有用户的编目字段要求, 检索点非常丰富;不存在增加或删除字段的问题, 后期的数据维护较为简单。但是它的缺点同样也十分突出:结构复杂, 数据冗余严重;编目软件的人机界面过于专业, 不够友好;一旦标准发生变化, 系统的维护工作异常烦琐等。

根据上述考虑, 在构建编目数据库结构时应采用分层结构, 采用挑选编目标准字段子集, 并通过字段映射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编目数据库结构。

在层次化编目的基础上, 同时考虑编目签章和审核签章, 用于控制编目流程与编目质量, 每个编目人员根据自身的签章权限, 可以对已经完成的内容进行签章确认, 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数据层层检查, 大大降低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3 媒体资产存储与迁移

校园媒体资产实行数据分级存储, 通过某种自动迁移软件的各种可设定的迁移策略, 将离线存储、近线存储和在线存储设备联系起来[3]。对用户而言, 整个分级存储系统类似于一个无限大的硬盘, 数据的存储和迁移均在后台进行。系统的迁移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空闲的时段, 集中处理数据迁移, 以提高系统网络带宽的利用效率。

4 媒体资产检索

目前有许多管理系统采用检索客户端软件 (有的是将编目软件与检索软件合二为一) 来实现系统的检索功能。采用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部分软件功能较易实现, 对于诸如访问权限、检索计费的处理较为容易;检索界面的专用性很强等。但它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后续升级非常麻烦;较大的网络规模导致其检索软件的安装运行成本很高, 对客户端的计算机有一定的软硬件要求, 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和普及等。因此, 对于网络规模较小且检索客户端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的系统, 可以采用检索客户端软件, 一旦网络规模较大, 甚至是广域网环境, 则通常需要采用Web检索方式, 以便降低客户端检索软件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另外, 在存储管理系统中引入电子商务的概念, 同时加入检索计费、会员管理、超市下载、远程编辑等, 可为以后系统的扩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5 媒体资产发布

校园媒体资产的发布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

其一, 直接将数字化的视音频文件通过下载工作站直接下载到传统的介质上 (如录像带) ;其二, 下载原始数据文件到指定的存储设备或网络环境中 (如制作网络、播出网络) ;其三, 将所有相关的媒体数据 (包括视频、音频、编辑文件、编目数据等) 进行打包, 并进行数据的交换。

6 媒体资产财务管理价值指标

数据只有被使用才会产生价值形成媒体资产, 而且使用越广泛价值就越高。对于数据的拥有者 (制作者) 而言, 数据被广泛使用后, 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让数据的拥有者得到相应的回报。由于视音频数据的处理成本较高, 对于拥有大量视音频资料的单位来说, 在建立媒体资产财务管理指标体系时, 版权及价值指标需要认真考虑, 它是信息对内对外提供服务的保证。

对不少院校来说, 媒体资产管理似乎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所以在其他数字化项目实施后才会考虑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实际上, 采用数据流磁带存储节目资料以后, 每存储1万小时的节目所能节省的资金是相当可观的[4]。由于实现了海量节目存储, 还可大量减少编导手中的素材带开销。由于建立了媒体资源库, 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项目前期拍摄节省制作经费, 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现有节目资源整合新的节目形式提高资源使用率。

经营重在管理, 管理重在决策。要想使高校中掌握媒体资源的使用权和分配权的管理者做出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决策, 必须有最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媒体业绩指标来引导, 正所谓衡量什么, 就创造什么[5], 从而才能实现用价值的观念来统一整个高校对媒体资产开发与增值的认识和行动。这样的财务指标将有利于改善高校治理, 从而促进媒体资源的合理流动。

7 结束语

对高校财务管理机构而言, 随着校园网络和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 数量庞大的视音频资料的整理、管理、应用以及统计分析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能实现对这些资产的有效管理, 则可对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并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有利于提供新的服务,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使高校在整体上享有更好的资源环境, 以便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耿喜华, 刘士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其应用[J].教育财会研究, 2005, (2) :15-20.

[2]何晓华.高校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当代通信, 2005, (24) :48-49.

[3]石良武.校园媒体资产管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3, (4) :58-61.

[4]张增琦.媒体资产管理在中国[J].视听界, 2006, (4) :29-30.

[5]王庆芳.价值管理时代的核心财务指标特征解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4, (5) :86-88.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 篇2

[摘要]新媒体环境及技术更新和发展,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主动加强与各级网络管理部门的联系,做好舆情处置工作,加强对校内师生的正面教育引导,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德育;影响

新媒体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而言,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手机网络、twitter博客、即时通软件等为代表,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新形势下,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给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一、新媒体技术与环境的变化及影响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和完善,新媒体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

络上,并且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以及由通话终端向网络终端的发展,不仅手机用户量远远大于电脑网络使用用户量,而且利用手机上网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新媒体的内容也日益丰富,逐渐丰富着文化市场,手机报、手机视频、论坛贴吧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速度上的限制,省去了许多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达到了信息即时传播的功能。同样,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在新媒体技术传播中,门户对消息的控制被大大削弱,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技术的个性化。并且,由于每个受众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的信息源,也使得新媒体信息变得复杂多变,极具虚拟性。目前,论坛贴吧、搜素引擎、web2.0网站、博客播客、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数字广播以及MSN、QQ、飞信、网络电话等通讯软件等,这些技术和表现形式的融合,形成了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及环境的发展完善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乐于使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希望得到尊重的愿望增强。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传统媒体环境下有了较大变化,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搜索、交流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形式获取知识信息,逐渐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同步进行的学习方式,形成开放式、个性化、44交互式、自主型的学习模式。

二、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一些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消极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各种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等都在利用新媒体途径大肆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很多信息能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抵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效果。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给思想政治教育增

络管理、研判及预警处置的难度。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手机系统技术的更新以及3G时代的来临,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相关的服务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飞信到如今的Twitter博客,从最初单一的登录互联网看新闻到如今登录手机看新闻等,使传统的互联网管理方式及相关软件工具凸显其缺陷,对于Twitter博客、Android(安卓)手机系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同时,黑客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网络“翻墙”技术不断更新,也增加了监管、研判的难度。高校大学生是应用网络的主要人群和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受到校园上网环境的局限,转而应用手机上网,同时,手机的摄像摄影功能,给突发校园舆情提供了摄录的便利方式。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更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加大了追查信息源头的难度,接收方很难分辨发送者是身边朋友还是陌生人,增大了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难度,给高等院校的网络监管、研判及预警处置增加了难度。三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目前高校主要是利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节目、互联网教学及BBS论坛等方式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可控性,但在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存有空白点。当今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多以匿名

极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同时,因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扰乱了信息传播环境,造成的社会伦理问题、信息的管理与控制问题、现实世界虚拟化问题、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等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2.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新媒体技术和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通过新媒体技术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德育工作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它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更具个性化的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直观、更深入。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新媒体虚拟传播手段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增强德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大学生可以在内容丰富的新媒体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提升,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可以为高校提供及时的网络预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及时预警和“防患于未然”,方便高校德育工作者及时掌2009年11月第11期总第174期理论探讨45握信息动态,及时做好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高等院校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既可与原有教育方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把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学习阵地、生活娱乐阵地作为工作的新重点,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积极整合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加大对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主动加强与通信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以及与高校各级网络相关管理部门的纵向联系,进一步做好舆情处置工作高等院校要通过通信管理部门以及网络接入服务商的配合管理,监控新媒体环境下相关的舆情信息,与网络管理部门协同处置网络舆情。同时,高校要加强管理控制和技术控制,强化管理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建设以学生工作干部、学生骨干分子的监管队伍和舆情引导队伍,开发并熟练使用新的监管技术,在技术层面上防范有害信息。适时建立校园网络发言人机制,由学生工作、宣传、网络、后勤、保卫等相关部门成立网络发言人团队和网络辅导员、引导员队伍,根据学生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社会上的最新动向,归纳和判断出学生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主动,有针对性的做出回应,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使传言、谣言没有传播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要针对新媒体环境的新形势,确实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3.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正面教育引导,强化文明用网意识高等院校应加大人防力度,通过积极主动进行舆情监控和研判,采取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特别是要向学生强调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树立第一道防线,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同时,在配

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发布信息的监控机制,从信息源头把好关。

4.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德育工作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功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勇于创新,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的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例如:研究探索利用手机短信、飞信、QQ群等方式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来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利用手机网络(Twitter等)开设教师博客、辅导员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索手机校园网、手机电视校园网等新的方式营造校园文化,使校园网成为了解学生情况和建议的有效渠道,及时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 篇3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

一、“自媒体”和“自媒体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超越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兴盛起来,这就是“自媒体”(We Media),也被称为“个人媒体”或者是“公民媒体”。关于自媒体的概念,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对“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1]”从此概念可以看出,自媒体不同于传统的电视、电台、报纸等主流信息传播媒介,人们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目前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贴吧、社区BBS等,兼具有平民化、个性化、自主化、易操作、交互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自媒体时代就是指个人通过手机、网络等运用自媒体平台向特定的或者是不特定的人群传播信息的媒介时代。

二、“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网络空间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舆情主体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产生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2]。高校学生是使用自媒体平台的主流人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传递个人心情或者是网络热点新闻,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发表各种意见,与各类人群交流互动,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高校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追求新颖、崇尚个性的社会群体,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高校学生)及载体(自媒体平台)本身的特征,如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征[3]。

三、自媒体给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特征,一方面,自媒体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带来了机遇。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观点,通过互相讨论,吸收借鉴不同群体的经验,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经验积累和成长,也是高校学生接收和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引导高校学生舆情走向。另一方面,自媒体也给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出现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如果网络舆情有误或者是指向偏差,就会给高校学生对事件真假善恶的辨识造成困惑,出现“以讹传讹、以谣传谣”的现象,比如2014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发生的集体腹泻事件,因为网络谣言说“学校水污染严重,汞含量超标110倍,苯超标70倍”,造成该校14000余名在校师生集体恐慌,最后由警方调查取证出面辟谣。因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就成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说,加强对网络舆情和自媒体平台运营商的管理,建立长久有效的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网络监管仍然是一种被动性的、回应性的监管方式,即只有当网络上出现了某个对社会影响巨大的严重问题,政府的网络监管部门才会介入,这种事后监管达不到监管的时效性,尤其是网络传播速度之快,如果不及时介入,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立法,明确网络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自媒体平台运营商的准入管理,从源头上屏蔽非法网站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同时,也要完善信息公开和发布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二)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层面来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最为开放和活跃的地方。高校学生也是运用自媒体的主流人群。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和高校思政教师要注重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对于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官方微信,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方式保持学校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对话,坚持“平等对话、互通互信”的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4]。另一方面,坚持教育育人为主,“因势利导”,引导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走向。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教书育人,在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既不能对其使用自媒体发表言论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也不能采用阻止或压制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自然之性去因势利导,使人的情感、欲望自觉接受理性的引导”[5]。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动态和走向,做好研判工作,及时介入,及时公布舆情相关信息,积极做好高校学生的疏导工作。最后,完善相关应急机制。在出现舆情危机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通过相关自媒体平台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危机解决后,还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消除舆情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从高校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高校学生正值青年,是接收各类知识和信息最快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使高校学生有了多种分享信息、分享心情的手段。然而在自媒体时代,各类资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观点和争论莫衷一是,自媒体越来越容易沦为各种谣言传播的平台[6]。大学生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仍然缺乏全面深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自媒体平台上,就很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甚至是“以谣传谣”的现象。因此,高校学生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忘初衷,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自身在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对各类信息“去粗取精、去恶取善”的能力。

自媒体时代下,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应从国家社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高校学生本人三方入手,三者缺一不可,建立起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长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

[2]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5).

[3]王芝灵.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王永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1.

浅析自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管理对策 篇4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1.参与率高,交互性强。信息技术发展,移动终端层出不穷,强烈的吸引着大学生的兴趣。自媒体强调个人撰写、分享、评价,也包括微博、 微信、论坛等“能自主互动”的关系,最主要是以“关系群”作为传播方式的。在对大学生调查中,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拥有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这些产品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无线通信技术在校园广泛运用,为信息的传播搭建了快捷、方便的桥梁,从硬件角度讲,这些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参与率高的有利条件。从创作传递技巧角度讲,自媒体信息易创造、易传输,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接触的人、地、物、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声,传递自己的能量。因此,自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发展速度很快,参与率很高。

2.内容广泛,随意性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校园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时,内容也良莠不齐。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转载自媒体信息,不仅有微博、微信和BBS上以文字方式发表或传递的信息,还有图片、自拍影视等内容。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悟,有的是对时事政治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好的自媒体信息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大部分的自媒体信息只是一些简单的转帖,内容琐碎,有的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3.传播速度快,可控性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自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几分钟,几秒钟就能实现信息的接收、编辑、传送,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时效性大大的增强。 一所大学一名学生的一条信息,可以通过交错重叠的各种 “群”迅速传递,受众人群急剧扩张,一些情绪化,煽动性的信息可能迅速演变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校园稳定产生影响。而受到“自媒体”参与率高、 随意性强、传播方式多样、传播内容广泛等诸多因素不利影响,增添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难度,对自媒体信息传播,乃至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可控性都提出了挑战。

目前,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人员与大学生的信息“群”缺乏直接、有效和较为广泛的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需加强,信息整合、研判工作力度不够,一些舆情发展动态数据的收集缺失或不完整;自媒体信息和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仍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预案的科学性、 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利用“自媒体”开展正面教育引导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需加强等。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建议

信息传播的自由化,给网络把关带来了困难,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再能完全决定和控制所传递信息的内容。由于网络传播把关功能的缺失和弱化,网络舆情常直接酿成了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了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 发展过程中,校园网络(尤其是BBS)媒介参与其间,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所以,建立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十分必要。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讨论,分别是事前计划阶段、事中控制阶段和事后反馈阶段。事前计划是说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计划。事前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来预测事情发展的态势, 为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提供相应的保证。事中控制则是在事件爆发时进行应对的策略,保证网络舆情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事后的反馈是对事后进行一系列的反馈,也是最后一个环节,事后的反馈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

1.事前计划阶段。

(1)更新管理理念。想要在管理上得到突破,首先要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切实的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理念的,在当代信息膨胀的情况下,要想使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就一定要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自媒体提高重视程度,同时更加深入的进行自媒体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日后的管理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网络舆情想正确的方向发展。

(2)明确管理目的。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机构,本身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建立起一个轻松又充满严谨性,有个性又充满导向性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使之成为高校中的一部分,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此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也是高校在对外形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好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能够体现出校园的整体形象,对高校在同等院校的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离不开一支强大的管理队伍,因此高校一定要建立起一支业务熟练,具有一定能力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在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做的是信息的收集工作, 也是舆情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加强相关业务信息的收集能力,能够使管理队伍的基础更加牢靠。

(4)强化日常管理。高校应对大学生的管理实行常态化和正规化的教育,使学生能在思想认识和是非决策上有自己的判断能力。高校要不断的提升网络道德教育,建立起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和行为,最终提升高校的网络舆情氛围。

2.事中控制阶段。

(1)设置专项问题工作小组。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爆发之后,管理团队应迅速的成立起一组专项问题工作小组,对当前爆发事件展开特别的关注和控制。可以根据事件的发展程度来进行人员设置,并展开工作,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专家人员等来对新闻事件成立专门小组,对事件进行分析控制。专项小组的成立能够有充足的资源,更具有专业性,对问题的核心也更加靠近,使得解决事情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效率得到提升。

(2)完善应急预案。在网络自媒体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高校显然已经无法在延续传统的网络舆情管理模式,而是应该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网络舆情应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避免出现不良舆情的重要措施,对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应提升信息收集和判断的能力,这样能够有效的起到预防作用;二是在发生舆情之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应及时的做出响应,在网络上通过对舆情的收集,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调访,这样能够方便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更多的舆情信息; 三是及时的通过媒体平台来对所出现的舆情进行引导并恢复。

3.事后反馈阶段。

(1)对舆情进行认真的总结。在渡过了网络舆情危机之后,管理团队应及时的进行事后总结分析,将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仔细的分析,对所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理,并认真的将此次网络舆情在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探讨,总结出经验和教训,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媒体牵手高校 共建实习基地 篇5

昨天上午,佛山日报社、佛山电视台、珠江时报社、南海电视台等四家佛山本地媒体分别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校区)举行共建教学与实习基地签约仪式,这4家媒体正式成为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

华南师大南海学院(校区)院长彭永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高校与媒体共建实习基地,将实现高校、媒体和学生的`“三赢”:媒体可获得人才与技术支撑,高校可促进办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可参加更多社会实践。佛山日报社和佛山电视台的领导表示,媒体与高校的合作为彼此的发展都创造了新的广阔舞台,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媒体将为同学们提供最好的实习环境,使佛山的媒体成为同学们了解新闻、透视社会、探究人生的窗口,并希望能够通过共建实习基地,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发展壮大佛山的新闻事业。(时讯)

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建设;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0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32-02

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其中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它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教育模式,使呆板的传统教育变得更为形象生动,通过计算机技术使各种媒体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有机结合将教材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大大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教学的手段,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先进教学平台,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多媒体教室怎样规划和建设、设备怎样维护和管理,这是作为一名多媒体教室技术管理人员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到底如何规划和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的不同时期需要做什么事、注意事项有哪些?建好后如何来管理和维护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相关探讨。在讨论多媒体教室建设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多媒体的组成及功能。

1、多媒体教室的组成

多媒体教室简单的来说就是普通教室加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以中央控制器系统为核心,其他各个构成部分围绕其连接构成,多媒体设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显示系统(包括投影仪、投影幕布);演示操作系统(包括计算机、AV设备等);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主控板等);扩音系统(包括话筒、功放等)。多媒体教室集中以上教学设备,使其在统一的控制平台上便于操作控制,在这个统一的控制平台上可根据需求对各个设备进行选择及功能切换,以实现教学工作简单实用化、管理工作智能化网络化。

2、多媒体教室各个设备的功能

(1)投影仪:是整个多媒体教室中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设备,它连接着计算机系统、所有视频输出系统及数字视频展示台,把视频、数字信号输出显现在大屏幕上。

(2)投影幕布:投影幕布是投影机图像的物质载体,犹如投影机表演的舞台。

(3)多媒体计算机:是演示系统的核心,教学软件都要由它运行,配置的好坏决定了演示效果的好坏。

(4)中央控制系统:集成了中央控制系统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把整个多媒体演示教室的设备操作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所有设备的操作均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

(5)扩音系统:包括有线或无线话筒、功放、音箱等,用以输出音频信号,在保持声音品质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教师授课内容及视频音频的音量增大。

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在了解了多媒体教室的组成及功能后,我们来探讨如何建设多媒体教室以及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按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时间结点我们可以将教室的建设分为三阶段: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下面介绍下这个三个阶段需要做的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建设前:确定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及设备配置

1、确定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数量。多媒体教室建设数量应与学校规模及师生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需求相一致,提高教室的使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确定设备的品牌及型号。设备的选择应尊重以4个原则:①实际原则,根据教室实际规模及要求,确定设备的规格型号,例如根据教室的大小决定投影仪流明度大小及投影幕布的大小;②先进原则,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建设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并不断跟踪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动态,保持系统的先进性;③经济原则,在设备选择上,对具有相似功能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比较,用有限的资金购买更多的、性能价格比更高的产品;④易管理与维护原则。一般多媒体教室数量大,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可以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使网络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简便和高效。

如果是初次新建或者是对原有设备有所不满,可以通过对其他院校目前使用的设备进行考察评估来决定设备的选择,尽量选择知名品牌,这样可保障设备的保修期及售后,保修期尽量延长,售后地点也是决定设备维修是否及时的重要因素,尽量选择有本地售后服务的设备,避免设备维修期过长。另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方案中为了设备维护的便利性,同期建造的设备应尽量同品牌、同型号、同配置以便系统、耗材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兼容。

3、确定多媒体教室的位置。多媒体教室一般设在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既要考虑防潮、防尘和防盗,又要考虑今后便于日常维护与管理,多媒体教室最好集中建在教学楼二楼以上某一层或几层,可避免室内环境潮湿和户外环境嘈杂同时便于集中管理,也保证了安全。

建设中:确定各个多媒体设备的布置

1、控制台的布置。控制台设计与摆放要科学合理,因其集中了所有可控制的设备,因此,控制台的结构要设计合理,桌面面积不宜做得过小,控制面板应直观明了,便于教师操作。摆放时应让教师授课时面对学生,便于师生的交流。摆放位置应在投影幕布的左前方或者右前方,避免教师授课档住投影机射出的光线,能够让学生看完整屏幕内容。

2、投影仪和投影幕布的布置。投影仪摆放位置要考虑通风问题,以便于散热。不同规格型号的投影仪投射的图像尺寸各不相同。在安装投影机之前需参照生产商做的“投射距离与图像尺寸表”确定投影机到屏幕距离。投影幕布一般放置在黑板上方,根据投影幕布的位置确定投影仪摆放高度,使得投影仪变焦功能满足投射需要,以保持最佳投影效果确保图像不发生畸变并占满整个屏幕。投影仪的传输线应越短越好,避免信号过多衰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投影仪是所有设备里面最昂贵的,应当考虑投影仪防盗问题,如果投影仪安装在非常显眼的地方,那么对投影仪应当采取某种安全措施,最好加上防盗框。

3、音箱的布置。多媒体教室的音箱不但用于语言扩声,还要兼顾教学课件的音效重放,要求扩音后的语言清晰、声音圆润,音箱的安装一般位于学生头顶约2.5米,各音响间隔距离约3米,在学生头顶上面形成一个声墙,有的多媒体教室建设不当,功放的话筒音量不能调大,稍微提升就产生啸叫,不仅破坏了音质,限制了话筒声音的音量还对音箱产生极大的损害,应让音箱远离话筒,讲台一般位于投影的正前2米左右的地方,音箱可放置在讲台两侧差不多靠墙的位置处,尽量使音箱的强声区远离话筒,避免产生自激啸叫。

建设后:全方面验收设备布置的合理性

多媒体建成功后需要对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比如:电源线路布线的规范性、合理性等进行验收,避免给今后设备使用留下了安全隐患等,需要安装人员要安装、调试好每一套设备,按时按质完成工作,并为学校管理人员做些简单的操作培训工作,为学校能尽快使用多媒体教室服务于教学打下基础。另外,提供设备的厂商可能不是同一家,所以要明确各个厂商售后维修的职责,便于管理员对设备的管理维护。

二、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维护

多媒体教室建成功后由于其使用频率高、范围广,要使多媒体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同时还必须对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等相关使用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这就必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拿我院的管理模式来说,目前我院多媒体教室由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保卫处共同管理。多媒体教室的排课由教务处负责,设备技术维护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负责,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管理由后勤保卫处附属的物业人员负责。制定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使用规则,除课表规定的课程,凡是借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和单位必须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师通过申请单至值班室人员处登记领取多媒体钥匙,课后按时归还。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由技术人员负责解决。课后如有问题可至值班员人员处登记,以便技术人员解决问题,保障设备下次开课时正常运行。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和使用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多媒体设备的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发挥多媒体教室作用,提高仪器设备的最大利。

2、建立管理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上岗培训制度

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培训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多媒体教室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培训工作应作为制度严格执行,并且要规范培训程序。我院每学期开学初都要给新教师做设备操作培训,教师必须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设备,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同时在每个多媒体教室的控制讲台上,张贴使用手册、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如果教师对操作不熟练,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设备培训是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基础,必须抓好设备培训工作,培训合格的教师才有资格使用多媒体教室,只有操作得当才能最有成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

3、建立检查、保养、维护和维修制度

由于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率高,因此必须定期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护。每学期开学初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使用检查、检修和清洁,如计算机启动是否正常,投影仪灯泡的清晰度如何,如有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纪录,为下学期多媒体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定期对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杀毒软件进行升级,确保教学软件正常运行。由于投影仪灯泡属昂贵耗材、使用寿命有限,定期清洗防尘网保持散热通畅,是延长投影仪及灯泡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及时跟踪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到对每个多媒体教室运转情况记录明确心中有数。

4、建立多媒体技术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由于多媒体技术与设备不断发展,管理多媒体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业务水平的学习和提高,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精通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维修,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另外,作为一名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在管理维护设备的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经常与他们进行意见交流,征求他们对多媒体教室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多媒体教室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多媒体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支撑和保障,建好、管好、维护好多媒体教室是每一位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共同职责,我们应结合各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及管理运行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建立适合本校的多媒体教室和管理运行模式,以促进高校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校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

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 篇7

1 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现状

1.1 规章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设备是电脑和投影仪, 电脑的寿命相对较长, 而投影仪的灯泡寿命较短, 教室设备连续使用, 灯泡温度高, 这样会快速减少投影机灯泡的寿命。经常会发现多媒体教室里的任课教师、学生在下课后或者结束课程后由于一时疏忽忘记关闭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导致设备长时间损耗, 使设备寿命缩短。

1.2 多媒体管理人员服务不到位

多媒体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设备, 辅助、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旦出现问题, 要及时进行维修, 部分多媒体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职责意识, 将自己视为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 缺乏服务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对师生缺乏耐心, 言语不当会让他们产生误会, 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1.3 对教师的培训不足

现在的高校很少培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过程中操作不恰当,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操作设备的具体技术培训, 从而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设备损坏, 影响教学正常进行。

2 改进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措施

2.1 使多媒体教室管理规范化

为了更好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 为教育教学服务, 保障多媒体设备正常使用, 需要建立合理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规章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从而使得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 使管理人员做到职责分明, 分工明确。一方面优化学生对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观念, 强化对多媒体设备的保护意识, 要求学生遵守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不要乱动多媒体教室设备。如学生组织活动, 需要连接其他设备, 会把多媒体控制台内连接线拔掉, 连接上自己需要使用的设备, 在使用完毕后没有及时还原, 造成下节课使用时出现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另一方面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对常见的故障能够迅速排查解决, 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运行。

2.2 加强多媒体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都离不开多媒体管理室的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水平。首先, 可以定期让公司技术人员来学校对专业技术不足的管理员培训, 培训过程中注重帮助管理人员转变观念。其次, 给予管理人员与更多的兄弟院校交流经验的机会。在维护设备中耐心指导教师和学生, 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 树立起科学服务、创新管理的理念。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造就一支稳定、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团结协作的团队, 更好地服务教学。

2.3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教师是多媒体设备的主要使用者, 应该熟练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如果有教师对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不熟悉, 这样会转而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影响预期效果, 使所教授的课程听起来枯燥无味, 学生对这门课程也不感兴趣, 同时也降低了设备利用率, 造成资源浪费。其次,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中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各种设备故障,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多媒体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让教师树立爱护教室设备的观念, 培训内容主要有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多媒体设备常见的故障以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管理人员要耐心地培训,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问题, 可以及时拨打维修电话, 教师不要自己操作, 等待管理人员来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 教师因对多媒体设备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故障占多半, 这不仅影响教师授课效率, 还会损耗设备, 因此培训教师正确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操作至关重要。通过培训让教师树立爱护学校财产的意识, 要求自身及学生共同遵守多媒体教室使用的管理规定, 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正常运行,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3 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学方式, 对推动现代教学改革, 提升教学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作为从事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因此, 应加强高校间的经验交流, 结合有效的多媒体管理措施提升多媒体教室管理水平, 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摘要:高校多媒体教室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被普遍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任何教学工作都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随着高校对多媒体教室需求量的增加, 在管理和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中存在了很多问题。笔者主要对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进行探讨, 对现实中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使多媒体教室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志宏.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3) :78-79.

[2]夏征盛.高校多谋体教学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 2014 (10) :95-96.

加强管理改善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 篇8

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校成为一种新型现代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板书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首先,教师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促生了教师和学生的惰性。很多教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成了播音员或者翻译员,一旦多媒体设备出了故障,教学就完全无法进行,另外多媒体课件渠道来源混杂,很多低质量课件泛滥,不负责的教师就随手拿来上课使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学生由于可以直接拷贝教师课件致使上课不再做课堂笔记,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次,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件上,忽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这样一方面无法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有效监视,造成老师上面忙电脑,学生下面忙手机的混乱课堂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直面的交流和沟通,知识传授效果也大打折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领悟知识,如果缺乏沟通和互动,学生不如直接看高水平的教学视频更有益。

第三,造成资源的浪费。自从多媒体技术引进高校教学后,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老师的追风思想导致所有课程上课都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一些传统授课教学方式被完全抛弃,造成高数类课教师不再板书,详细的推导理论无法一步步展现而是结果直接展示在屏幕上,学生无法感受全面的理论研究过程,还有一些纯理论如思政类课程,课件成了课本的复制,除了给教师增加一个读本外没有其他的价值,这样就造成昂贵的多媒体资源白白浪费,也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规范管理,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第一,完善多媒体教学使用规范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无规矩无以成方圆,高校多媒体教学使用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保证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首要依据。教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本校专业状况以及多媒体资源状况,完善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教务处作为学校多媒体使用的统管部门,对多媒体的使用分配应该做好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前的审批制度、使用中的审查制度以及后期的监管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制度工作,让具体使用二级部门有章可循,而不是泛泛地根据学生比例分配多媒体,尽量保证多媒体有效合理分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二级教学部门根据单位具体状况做出相应的多媒体分配管理制度。目前很多高校属综合类高校,二级部门学科差异性大,课程结构不同,学院需根据具体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多媒体分配方案。据笔者了解很多高校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资源的有限性,一方面是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多媒体分配成为教学管理中比较麻烦的问题,所以就简单采取“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多媒体资源轮流用,这样不仅造成该用的没有,不该分配的浪费着资源,容易引起老师的群愤、学生的不满。二级部门一定要严格遵循学校的审批制度,把好教师课件审核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经费扶持制度,比如可以通过新教师或新课程申请多媒体的严格课件审核制度,把好课件质量关;通过多媒体讲课比赛、高水平多媒体教学教师观摩课程等形式,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和多媒体教学效果;设立多媒体教学研究基金,对高质量多媒体教学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教师自动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第三,教务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多媒体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教学督导评价、教学质量评分等制度,及时科学反映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引导教师改正课件统治课堂、课件代替板书,演示取代互动、教师照件宣科等机械满堂灌的不良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多形式、大容量的特点,结合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使多媒体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四,教务管理部门做好教师的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仅仅是PPT课件的简单制作,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形式的需要,设计合理的展示效果和演示方式,而这些技术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掌握,教务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指导或培训,指引教师掌握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技术。除了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外,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思想观念也需要引导和加以改变,多媒体技术是服务于教学,而非教学受制于多媒体设备,不能太过迷信多媒体技术本身的教学效果而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更不能跟风使用或者为了“省事”而用,教务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引导,端正教师教书育人思想,形成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

3 总结

总之,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高校在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时,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多媒体使用管理的制度制定,完善多媒体教学管理规范,合理指导,使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扬长避短,发挥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韦丽华.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激活[J].教育科学, 2002 (6) .

[2]杨萍等.高等学校应用多媒体教学利与弊的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0) .

[3]金伟, 赵丽霞.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4)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篇9

1、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室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问题

多媒体教室一般多用于大规模的合班上课或者公共选修课, 所以上课的教师、学生涉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 使用人员比较广泛, 而且多媒体教室配置的设备也较多, 相对也比较贵重。有些学生在使用过程中, 一些有意无意的操作造成机器故障, 无法正常使用, 也有一些上课教师由于疏忽或使用不当造成设备的损坏, 这些都不仅影响了教学, 增加了管理员的负担, 也给维护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2 故障问题

随着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 计算机等设备也都在超负荷运转, 如此长期的使用, 硬件故障率也就随之增加。另外, 计算机与投影仪, 幕布、视频展示台、录像机、DVD、音频功率放大器、音箱等设备之间的配合不得当, 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 如:投影仪无法正常开关、屏幕上不出现图像等。

另一方面, 由于多媒体教室处于公共应用场合, 为适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课程需求, 安装的应用软件种类也比较多, 有时甚至还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这些系统、软件和硬件之间也容易产生不兼容或者冲突, 这些都需要管理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安装、调试, 工作量也非常大。

1.3 病毒问题

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人员繁杂, 应用软件种类繁多, 再加上现今几乎所有高校的计算机都实现了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 使得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危害, 导致系统的崩溃。除此之外, 学生经常自带U盘、MP3等外接设备到多媒体教室随意使用, 这些都容易使计算机感染各种病毒, 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

2、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2.1 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对于管理员来说,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开门、关门, 一个多媒体教室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音频功率放大器、音箱等, 这些设备之间彼此互相配合, 如果有一个出现问题, 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 作为管理员, 必须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多媒体教室的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都要比较熟悉, 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能及时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环境。另外, 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勤于钻研, 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才能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2 加强对上课教师的培训

由于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设备较多, 每个设备都有严格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就对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一些教师因为对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 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误操作常常会引起故障。另外,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很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都安装了电子教室软件, 创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教学的平台, 对这些软件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也是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课件制作、网络技术以及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设备的使用方法等等, 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2.3 严格多媒体教室的各项管理制度

要搞好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规章制度应包括《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安全卫生条例》、《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守则》、《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等, 制定后应要求教师、学生、管理员严格执行, 做到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室。除此之外, 对于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设备也要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供上课教师参考执行, 提醒教师正确、安全的使用这些多媒体设备, 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多媒体教室的维护

3.1 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计算机系统是保证整个多媒体教室正常运转的核心, 如果系统出现问题, 将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再加上计算机常遭受病毒的侵害, 时常引起启动慢或死机, 所以, 建议使用GHOST或安装硬盘保护卡, 以保证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恢复。除此之外, 还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并要及时升级、定期杀毒, 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

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 如需在多媒体教室安装软件, 应提前提出申请, 由管理员负责安装, 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杀毒, 防止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

3.2 硬件的维护

管理员应经常对多媒体教室的电源插座、鼠标、键盘等设备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 要定期打开机箱除尘, 以防止机箱内灰尘过多造成的短路、接触不良等硬件故障, 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投影仪的保养与维护

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学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对它的使用和维护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要做到: (1) 定期清洗进风口处的空气过滤网, 避免因散热不良, 造成机内温度升高损坏液晶板; (2) 使用结束关机后, 不要马上断开电源, 一定要让机器自然散热完毕自动停机后再切断电源, 若是强行断电, 里面的风扇立刻停止转动, 投影仪内部的高温很容易将灯泡烧毁; (3) 假期或长时间不使用时, 最好用布罩将机器罩好, 以减少灰尘对机器的危害, 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3.4 VGA分配器、视频展示台的维护

VGA分配器比较容易发生接触不良、接口线路烧断等故障, 我们应经常检查, 出现故障及时维修。

对于视频展示台, 在使用完毕后, 应及时关闭电源, 长时间的开启电源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另外,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玻璃透镜上会沾上灰尘, 我们可以使用潮湿的软布或干净的镜头纸轻轻地擦拭。

4、结束语

无论是多媒体的使用还是对其管理与维护, 都是一个长期而又繁琐的工作。我们只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 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手段, 为高校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相应地, 对多媒体教室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维护也就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室现状的分析, 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管理手段与维护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汪逸新, 周军.多媒体教室技术管理与制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6:88-91

[2].韩小平.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 (2) :93-94

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初探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服务教学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都在大力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它使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教学质量也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科学有效地管理、维护多媒体教室, 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功能,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也越来越成为当前广大高校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如何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呢?本人从事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多年,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教室建设和设备配置

管理好多媒体教室首先就得从教室建设和设备配置着手, 好的多媒体教室配置不仅能使教师今后的上课内容多姿多彩, 丰富生动, 还能使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更加轻松、快捷、高效。高校中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应配备以下设备:

1. 投影仪尽量选用知名品牌, 亮度高的, 散热系统好的。

2. 多媒体计算机配备DVD光驱, 可以播放各类不

同的教学光盘和安装软件, 计算机上需安装必要的软件, 如:具有最新解码器的播放软件、看图软件、解压缩软件、OFFICE办公软件等;配备网卡, 用于教师上课查找安装软件和有关教学资料的下载。

3. 集中控制台使投影仪、电脑、音响可以集中同步控制;并具有笔记本电脑接口。

4. 音频系统功放、2个或4个音箱、有线和无线话

话筒各一套。

5. 实物展示台可展示教学实物。

6. UPS稳压电源用于稳定系统电压, 防止电压过高或过低损坏设备以及持续供电。

有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根据开设的课程来配置设备, 例如:用于数字媒体教学和艺术课教学的计算机必须选用运算速度快的CPU和能显示丰富色彩的高显存独立显卡。投影机也应选用画面均匀, 图像色彩丰富, 画面层次感好的投影机。不可全按一个统一的标准配置。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配置管理人员

多媒体教室组建好之后, 就成为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 必须加强管理。

1. 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管理制度, 以制度为核心, 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我们制定了《多媒体教室管理条例》并且把它制成制度牌悬挂于多媒体教室墙壁的醒目处。《条例》简要介绍了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一般方法和和应注意的事项, 规定使用多媒体教室需按课表安排或经教务处批准。

2. 明确职责, 指定专人担任管理员

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种器材、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确保器材设备的正常工作。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首先要考虑人员配置问题, 以平均每人不超过10个教室的管理工作量为宜。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水平, 选用的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必要的电脑知识、用电知识, 动手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服务意识, 要主动、耐心、热情地为教师服务。

3. 对设备使用和维修情况进行登记, 及时掌握各个设备运行状况

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应该经常课前课后在各个教室巡查, 向老师了解各个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情况。我们为每个教室配发了《教学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 对每次故障情况及解决维修情况进行登记。如什么时间换了投影机灯泡, 什么时间换了电脑显卡, 设备会发生哪些经常性故障都做了详细记录, 维护人员据此对教室的每台设备运行情况了如指掌, 解决起故障来也就得心应手。

三、多媒体教室硬件和软件的维护

学校多媒体教室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由于机器使用频繁, 以及其他种种原因, 造成机器故障很多, 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开展。因此必须加强日常维护

1. 做好防尘工作

一般的投影机都有滤尘网和散热风扇, 一旦滤尘网和散热风扇上布满灰尘, 就会影响投影机的散热, 导致投影机的内部温度急剧升高, 使内部元件受到损害导致故障, 因此应及时清理投影滤尘网和散热风扇上的灰尘。另外投影机的镜头上如果灰尘过多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和效果, 因此应该定期对镜头擦拭, 为避免镜头划伤, 有条件最好采用专业的擦镜纸擦拭。对计算机而言防尘也十分重要。计算机的配件都是一些比较精密的电子仪器, 附着在电路板上的灰尘积聚到一定程度, 就容易引起机器内部线路短路, 引发故障。为此, 作为管理人员应定期用小毛刷对计算机内部进行清洁。

2. 防止震动

投影机属于高精密产品, 震动会造成投影机液晶片的位移, 使投影机出现图像偏色, 重影, 影响投影机成像, 因此在维修和使用中都必须轻拿轻放, 对于计算机防震也十分必要, 这是因为计算机工作时, 硬盘中的磁头在距离盘片上约几微米的地方高速旋转以存取数据, 如果这时晃动了计算机, 则容易使磁头撞击硬盘盘片的表面, 造成不可修复的硬盘物理坏道。因此对计算机进行维护时应关闭电源, 在使用过程中, 也应注意不要晃动计算机机箱。

3. 防止潮湿高温

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尤其是长时间使用, 内部温度会持续上升, 如果这时计算机产生的热量难以迅速的散发出去的话, 计算机就会出现运行错误等现象, 甚至会烧毁芯片。因此应注意将教学用计算机尽量放置在四周没有遮挡的地方, 保证电脑通风口顺畅。如果天气湿度过高, 也会影响CPU、显卡等配件的性能发挥, 造成计算机故障。所以在潮湿天气, 最好每天将设备通电一段时间, 利用系统产生的热量除湿。投影机则应注意不要直接断开投影机的电源, 应该在使用投影机的遥控器关闭投影后约两分钟再切断电源, 这样可以保证投影机灯泡有充分时间散热。

4. 做好系统维护更新工作

教学计算机因频繁插拔优盘, 经常会受到电脑病毒侵扰。因此要加强系统的维护更新工作。目前在高校中普遍采用的是给计算机安装硬盘保护卡保护操作系统, 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 (1) 如果把保护卡只设置为保护硬盘主分区, 则其它分区会积聚大量病毒, 在教学过程中当点击这些分区盘符时就会瞬间激发其中的病毒, 不仅会使上课老师的优盘受到感染, 威胁其中的文件, 也会感染主分区, 进入主分区的病毒有时会影响教学课件的使用。 (2) 如果把保护卡设置为保护硬盘所有分区, 则上课教师就不能在硬盘上拷贝文件, 保留课件, 从而使教学电脑的功能大打折扣。

因此建议:首先, 不管是否安装了还原卡都应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上安装杀病毒软件, 并且定期进行病毒库升级, 力争在源头上控制病毒进入教学电脑。其次, 安装一键还原等恢复备份软件, 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在瘫痪时能快速恢复。最后, 在开学前将所有的多媒体教室都进行一遍硬件和软件的检查, 确保每一个教室设备运转都是完好的。这也是保证多媒体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措施。

目前多媒体教学还处在普及和不断发展阶段,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对多媒体管理提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我们相信, 只要加强管理, 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科学调配, 就一定能把它管理好, 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洪英.多媒体教室设备常见故障及维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06) :30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 篇11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局限,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信息更新和学习便利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得到了大大地优化。新形势下,如果教育者不能给予教育对象全新的知识,教育效果就会打折扣。面对社会传播手段的逐步现代化,尤其对于新一代高校大学生,光靠以讲课为主的教育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已经过时了。因此,认真研究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紧迫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广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各种信息渠道,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同样,这个虚拟的网络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充实的教育内容。网络时代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邓小平曾经说过:“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受到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表达方式的单一性局限,成效不是很理想。一方面,互联网上声色俱全、图文并茂信息源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的,这些信息源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教学内容,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网络博客”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这是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掌握大量正确的信息,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教育者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教育者合理运用网络的实时动态信息和庞大的数据库可以改善过去寻找素材和收集资料较难、信息量有限、教育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局面,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是网络的应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渠道和手段。网络的互动性促使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形成互动式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围、形式、效率、实效等发生全新的变化。传统教育总是受到诸如时间、空间、主题等客观方面的限制,而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口,“电子邮件、远程操作、网络新闻、文件传送和环球信息查询”等功能,大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扩大了教育空间,丰富了教育资源;促使“单向说教”向“交互参与”观念转变,使“课堂教育”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向“课余时间”的隐性教育方式并重的方式转变。大学生素质逐年提高的现状要求我们教育主体要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式学习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增强个体获取知识的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提供新的平台。

三是互联网所蕴涵的丰富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提供了便利。自从有了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用再为信息资料难以查询和获得而烦恼。可以通过“网页、BBS、E-Mail”等手段,随时随处查询并接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实的“养料”。

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打破了单位、部门的界限,通过以一级一级政治机关为节点组成网络结构,实现上下级政治机关的互联,资源共享和网上指导工作。因此,网络传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政治工作的效率。

二、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契机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注意到互联网也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上未经过滤,未经鉴别,未经选择的思想和观点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可能影响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有效展开,这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强势文化”的侵袭挑战着高校大学生的信念。网络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文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在多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下,这种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对高校道德观念建设是一种挑战。然而,一些消极、极端、不健康信息对于进校不久的大学生更是严峻的考验。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辩别力不高,分析辩别力、抗干扰力还不强,往往容易陷入思想误区,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歪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如何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先进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挑战。

二是“灰色思想文化”的传播腐蚀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埃瑟·戴森曾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者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它是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是一个施展阴谋的好地方”。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来自互联网的纷繁复杂、良莠交织的网上信息,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巨大的文化包围圈。很多大型的合法商业网站,甚至是门户网站,都充斥着暴力反动、封建迷信、八卦新闻等等严重影响和毒化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非法组织也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了歪理邪说,从精神上对高校大学生造成的毒害和恶劣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果大学生没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和约束力,面对网络中各种有害信息就无法真正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远离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是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要面临的困境。

三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一些媒体的报道来看,大学生面临着很多压力,比如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压力等,当这些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很多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就渐渐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有些学生上网成瘾,无法自拔,导致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孤独自闭、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生物钟紊乱,甚至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并常伴有莫名其妙的异常言行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种过度上网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异常的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新时期,网络的随意性和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的各种心理、思想及道德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难以通过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和控制。如果这些学生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会加剧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导致个体行为冷漠和麻木,对社会缺少责任感,甚至可能会做出出轨的网络行为或者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必然会改变人们的交际方式和心理模式,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必然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针对以上提出的网络媒体对高校的消极影响,下面提出几点对策:

一是占领文化阵地,尊重关爱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阵地,要建设紧贴高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点、对策,不断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模式相比,网络环境改变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大学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尊重、理解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强化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只有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积极主动。

二是宣传科学理论,确立舆论导向,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充分结合高校实际,建立旗帜鲜明、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让思想政治教育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再进网络,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不断增强针对性、艺术性、点击率,把网站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目前,有些大学的校园网建立了网上调查、网上心理咨询、领导信箱等项目,开展了学先烈、学英雄等争先创模活动,努力提高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上有奖比赛、网络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征文、Flash大赛、建立网上党校”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开设一些网上的健康社团和栏目,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上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免疫力”,与“灰色思想文化”斗争到底。另外,及时发现网络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的潜在或显现的负面影响,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治疗。

三是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掌控思想政治教育的 “制网权”。面对网络上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教育者有必要结合高校实际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定,规范高校的网络行为,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来控制信息源,当务之急是努力建成一支思想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网络业务强、熟悉高校特点的专业化、高效化的网上“环保”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当前,应根据现实需要,针对网络空间这一特殊思想教育阵地,制定网络规章制度,出台网络管理的纪律、规章,使网络管理做到依法办事,有章可循。对在网络上发现的大学生违规行为,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规定及时处理。另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通过防火墙技术,阻挡非法数据入侵,进行实时网络的监控。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维护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动态图像的特点, 能提供比较理想的教学环境, 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单一媒体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因此,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高校日常教学的必备工具。高校用于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成倍增加, 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促进了教学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随着多媒体教室数量的增多, 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怎样使用好、管理好和维护好多媒体教室, 使学校投入的经费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 已是各高校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就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的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一、科学管理, 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

多媒体教室无论从使用频率、使用范围, 还是使用的人员, 都不同于学校中任何其他的教室和设备, 这就决定了对其实施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 为了维持多媒体教室的高效运转, 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1.建立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制度

由学院教务科牵头, 组织教学信息设备中心、使用单位等部门一起制定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使用规则, 使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在管理者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建立多媒体管理人员规章制度; (2) 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3) 配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管理人员。就使用者来说, 一是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和单位必须向教务部门申请, 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二是要求每个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 在开学的前一周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 由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应设备操作的培训;三是要求学生遵守教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不要随便动教室的设备, 以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改革, 发挥多媒体教室作用, 提高仪器设备的最大利用率。

2.建立多媒体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制度

由于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发展迅速, 管理多媒体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业务水平的学习和提高, 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精通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维修, 做到发现故障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予以排除, 确保教学环节的顺利畅通, 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教学服务。

对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及有关人员加强多媒体设备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的培训。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要求教师必须学会运用“信息”, 并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理论培训, 使教师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及观念; (2) 加强技术培训, 使教师熟练掌握课件的应用并具备一定的课件开发和课件制作的能力; (3) 加强多媒体设备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的培训, 使教师具备一些多媒体设备基本知识, 并能熟练地操作; (4) 举办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 以及举办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观摩教学活动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层次和水平, 否则, 多媒体的应用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3.建立激励机制, 促进管理有序进行

建立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责任制和管理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对岗位管理实行标准化、规范化考核。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利用率、完好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用指标去衡量岗位的管理质量。通过考核可使在岗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提高, 责任分清, 奖罚分明, 让他们履行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加强任课教师与管理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 使整体教学的合作更融洽和密切。

二、正确使用, 降低多媒体设备的故障率

建设多媒体教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用, 所以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 就成为多媒体教室众多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

首先, 教务部门要根据使用要求编排多媒体教室。由于建设目标和建设要求的不同, 也根据学校的资金投入情况, 许多高校建设的多媒体教室设备配置和建设标准不同, 因而功能的差异较大, 教室的容量也不尽相同。因此, 在排课时就要根据课程对设备的要求、学生人数等实际情况, 灵活合理地安排。如学院在排课时, 把合班教学的班级安排在座位比较多的大教室, 单班安排在座位相对较少的教室, 视频教学或影视欣赏课安排在声像较好的简易多媒体教室等。

其次, 教务部门要把好使用多媒体教室申请关。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高, 投入资金多,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将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许多高校, 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很高, 但是多媒体系统的利用率不足。由于多媒体教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它适合文、理、工、农等所有学科的课程教学, 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都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很高的教学质量。同时多媒体教室的课程安排密度不宜过大, 过大既不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也容易产生设备故障, 缩短设备寿命。

最后, 为了利于管理和方便使用多媒体教室, 学校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 还应为每个多媒体教室制作一个使用指南, 里面包括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等, 并将其贴在墙上, 每学期本教室的使用课表贴在平台面上, 这样可以让使用多媒体的教师遇到问题时参照方法就可轻易解决, 课后依照课表合理关闭设备。这样可降低多媒体设备使用时出现的故障率, 提高使用的效率, 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在每个多媒体教室配备使用日志, 由任课教师在使用时认真填写, 记录使用状况、使用时间和故障现象等, 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

三、精心维护, 保障教学正常运行

由于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率高, 工作时间长, 出现一些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这样势必影响多媒体教学。因此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工作特别重要, 必须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等管理工作。从维护经验来看, 其中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是投影机和多媒体计算机, 对这两种设备可以用以下方法对其维护。

1.投影机的维护

(1) 不要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开关投影机, 以免缩短其使用寿命。 (2) 要定期做好投影机过滤网和通风口的清洁工作, 保证通风口的畅通, 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投影机的液晶板老化或损坏。 (3) 对于已经到了使用寿命、亮度明显变暗的灯泡要及时更换。 (4) 做好教室内的清洁卫生, 减少灰尘对投影机的危害。 (5) 确保投影机的安全用电, 不得随意断电, 保证关闭投影后灯泡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2.多媒体计算机的维护

(1) 安装稳定性较高的正版操作系统。 (2) 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到最新版本, 定期对系统病毒查杀, 确保系统不被病毒感染。 (3) 安装硬盘保护还原卡, 使系统在出现故障时, 只要重启计算机就能快速还原, 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4) 做好系统的备份, 这样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 (5) 每学期开学初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使用检查、检修和清洁, 包括清除教师自行安装的教学软件及相关文件, 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 为新学期多媒体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 在维修中还要加大经费投入。多媒体设备大多是价格较高、易出故障的电子产品。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同样多媒体设备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率提高的情况下, 更要加大经费的投入, 这样才能使多媒体的易损件和已到寿命的设备及零部件得到及时更换。对于易出故障且需要一定时间维修的设备, 如主机、投影机等可多投入一些经费, 多配一套以备用,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 可把备用的临时换上去用, 这样可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使用涉及到学院各系部、教务科、教学信息设备中心等多个部门, 如何管理并用好多媒体设备, 使其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是一项长期的共同任务。合理使用才能方便管理和维护, 科学管理才能便于使用和维护, 精心维护才能保障使用及管理。可见三者之间既有区分又是紧密联系的, 只有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对多媒体教室进行合理的使用、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维护。要加大维护力度, 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出错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保障多媒体教学的畅通有效是多媒体设备管理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条件, 把有限的资金充分地发挥出来, 科学地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以满足今后教学的实际需求, 从而把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潘曦, 张亦工, 周宏涛.多媒体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41-42.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3-15.

[3]张晓青, 曾茂奇, 苏一丹.校园多媒体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57-59.

上一篇:循症护理下一篇:路面推移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