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经验

2024-08-02

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共8篇)

高校资产管理经验 篇1

为实现学校科学与和谐发展,成为名师辈出的名校,我们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抓了三点。

一、建设一个廉洁从教、无私奉献的教师群体

学校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抓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学校倡导全体教师努力构建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每天做到“三个一”(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树立“三心”(爱心、耐心、信心),做到“三不”(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做到“三个一样”(对待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家事一样、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同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努力扮演好“四角色”(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生活的激励者、学习的促进者、心理的疏导者),以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心态去塑造学生心灵世界,用健康的心理打造心灵的和谐。

二、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精、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队伍。

9月份学校实施“青蓝培养工程”。有10对新老教师签订了“帮带协议书”,结成师徒关系。并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子仪式:会上给每位青年教师分别配两方面指导教师:一是业务师傅,二是班主任师傅,业务上要求师徒每周互听一节课,互看一次教案,互评一节课,期末交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年终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和徒弟考试成绩实施奖惩。班主任指导老师和徒弟之间要每周交流一次班会教案,每月开一次碰头会,由有经验班主任介绍班主任管理经验,学生学法指导方法,与家长交流方法,年终根据政教处班主任考评得分情况给予奖惩。

三月份,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学院。 将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青年教师群体列为“比访”工作的重点参与对象;将青年教师成长与“双课”评比结合起来,想方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使青年教师每周有任务、每月有目标;每日有进步、每天有成长。逐步在人生事业上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为此,学校特地给所有青年教师定下了个人成长“十个一”工程:每学期讲一节优质课、每周听一节优秀教师示范课、每月在集体备课中做一次精彩的发言、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两月提交一篇优秀教学案例、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月写一篇新闻报道、每周走访一次学生家庭、练一笔好字、每学期发展一项业余特长。通过以上培训,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董锐、陈丹、陈晓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陈艳、吴迪、王玮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郭玲、宋辉、陈艳、朱颖颖成为市教育战线较年轻的讲师团成员。在今年教育局组织的课内比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校派十二名青年教师参赛,获市直学校团体第二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培训成果。

三、加强教学管理,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立足课堂,“课改”促高效。全面落实教学课程规划,努力构建符合创新教学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按照“尊重主题,面向全体,讲究实效,充满活力”的十六字高效课堂特征,探索并推行“目标导学——启发引导——归纳小结——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落实“543”课堂教学要求。“四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发为主轴,训练为主线;“四带入”即:把激情带入课堂,把微笑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把欢乐带入课堂;“三还给”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变成师生的精神乐园,变成“互动式”的高效课堂。我校也因此被评为“新课改先进单位”。

(二)潜心教研,科研兴学校。今年,我校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天天奏响主旋律,周周交流一心得”,根据“问题课题化,课题常规化”的原则,每天结合平时教学工作中出现的课堂教学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研讨总结,共同探讨最优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实际,向中央教科所申报了“唤醒教育”国家级课题。通过研究,广大教师更新了理念,转变了观点,提升了素质,同时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乐学、善学,学有余力,学有所长,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形象,收到良好的办学效益:一是我校中考成绩连年名列市直学校前茅,其中政治学科中考成绩名列市直学校第一;二是毕业生成为省、市重点高中的“抢手货”,被四中、五中视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重点生源学校;三是学习研究、总结提高也取得丰硕的教研成果:一年来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和教研论文比赛,共有60余人次获奖,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5篇。曾校长、刘用哲被评为xx市-xx年度“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充分发挥各年级教师整体作用,杜绝各自为阵的运作方式。学校要求各年级备课组认真实施单元集中研讨,中心发言,轮流执笔,个性施教的年级单元备课制度。备课组至少在每一单元教学前一周组织集中研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该单元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所有成员共同研讨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形成单元备课记录。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编写本单元课时教案,印发给每一个备课组成员,各成员根据学生实际修改教学措施,个性施教,每一课时后要及时撰写教学反思,随时在组内交流。这样,老师们便从抄教案的无效忙碌中抽身出来,增强了同组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教学重点更突出了,教学难点也更容易突破了,教学实效性也更强了。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同学科之间共享资料,共同分析、探讨、评讲试卷,大家通力合作,少走了弯路,工作得非常愉快!

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该在课堂。小小的课堂,无限的知识空间,只有牢牢抓住了45分钟,才能实现“减负增效”。然而,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新手逐渐增多,老手逐渐退化,“上了一节课”跟“上好一节课”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所需的态度、水平和能力就大不一样。当然,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优化课堂是我校教研教改的主旋律,是我们邹中人不懈的追求!于是我们严格要求教师深钻课标,深钻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提早一刻钟熟悉教案,提早十分钟准备教具,提早三分钟到达教室;把激情带进课堂,把智慧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找到学科研讨的切入口。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全力打造“优质课”“示范课”。周末元老师的数学课、周移娣老师的音乐课、孔德兵老师的物理课、周琴老师的英语课、夏利红老师的生物课、刘方亮老师的体育课,每个人都长达十几次的试讲,多方采纳老师们的建议,修正自己的教学流程,最后到孝感市举行的大赛中分别获奖。他们精彩的授课表演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他们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为我校教师树立了样板。有个老师发表感慨说:“上一次优质课,让自己的进步起码要加快十年。” 加强备课创新。备课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检测四统一,备课过程中做到“四个要”,即“钻研教材要深度、教学环节要清晰、作业练习要精选、单元检测要严格”。近年来,我们把年青教师的培养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和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校把“怎样提问” 、“怎样布置、批改作业”、“怎样进行反思”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浅显与课堂有关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分解到各年级各年青教师,大家围绕这些研究课题,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学校每周组织一节观摩课,

课后教师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三年的不断探索,我校承担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成功结题并得到专家的肯定,与之相应的我校青年教师王海燕、陈莉、宋海燕等

四、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一)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彻落实“小事育大德”的德育观念,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细处入手,从起点抓起,让良好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良药。本学期,我校将培养学生“十个”好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即:把衣穿好、把饭吃好、把路走好、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书读好、把歌唱好、把课上好、把人待好、把人做好。为培养学生这十个好习惯,学校坚持“抓早、抓细、抓薄弱、抓反复”的原则,在“内化”上下功夫,在“养成”上做文章。将九月份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将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入学教育周。在开学第一周各班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好习惯成就未来”的主题班会,把十个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分解成细目,也让学生明白具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做到有章可循。办一期“习惯决定命运”的主题黑板报,营造氛围让学生明白习惯养成对其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开展一次礼仪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会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学校注重抓反复、反复抓,注重强化训练。三月份,我校在全市关工委会上做了《防止青少年犯罪》经验介绍,几家简报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

(二)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学校有计划不间断的系列活动中,我校坚持“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成就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主策划,主动参与。我校每年开展的活动主题和打造的品牌活动有:二月:净化自我活动月——开展“十好”主题活动;三月:奉献自我活动月——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四月:展现自我活动月——开展“体育竞赛”主题活动;五月:激励自我活动月——开展“红五月”主题活动;六月:感化自我活动月——开展“给家长写一封信”活动;九月:美化自我活动月——开展“书画比赛”活动;十月:唱响自我活动月——开展“歌唱祖国” 歌咏比赛活动;十一月:欣赏自我活动月——开展“小制作展”活动;十二月:净化自我活动月——开展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活动。在学校科学规范的管理下,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了“文明礼貌、积极进取、勤学务实、和谐团结”的优良校风。

(三)以“五园”创建为契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抓平安校园建设,年初学校与老师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两次成功组织学生从教学楼逃生演习,成立校园周边安全巡逻队,主动联合社区派出所、居委会,适时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确保了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抓艺术校园建设,我们在校园、教室、走廊、设置固定标语,悬挂名人、名言、警句、学生艺术作品,在文化墙上东西两面雕刻《xxxx中赋》及《办学理念》,在二号楼西墙上悬挂《弟子规》,从而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艺术节,重要节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每个学生努力做到能唱歌、能跳舞、能绘画,能演奏乐器,能表演节目。为提升艺术校园的品位,学校还成立xx中艺术团,常年坚持练功、活动,编排节目,已连续八届在xx省中小学黄鹤美育节上荣获一等奖。 人的优质课在市级比武中获

抓科技校园建设,学校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选拔两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总辅导员,组建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建立科技制作展览室,邀请了科技专家来校讲座辅导,积极组织科技发明申报工作。今年六月,在第27届xx省青少年“七巧科技”创新大赛中,38人参赛,35人获奖,13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学校获“xx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七巧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李浩然同学在xx省“第十二届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选”现场决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省一等奖。

(四)家校共建,学校为家长服好务。

家校只有“相互补台”,教育才能“好戏连台”。为了确保家校工作畅通,我校做到了“四落实”,即: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场地落实、活动落实。具体做法是:一是发挥“校信通”的作用,做到班主任和家长每日沟通;二是每学期坚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家校合作研讨会,举办一次新生家长培训会,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召开一次成绩诊断会,开展一次致家长一封信活动。学校通过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收集到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及教学建议十多条。如希望学校 “成立兴趣小组,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上下功夫”等。针对这些建议,学校积极做出整改,把每周三下午定为兴趣小组活动日。成立了“大家唱、大家跳”、科技之家、英语角、阅读屋等兴趣小组,让学生走到阳光下活动,让学生的个性绽放光芒,校园呈现出了一派生龙活虎的局面。

高校资产管理经验 篇2

1 设备管理

1.1 合理分配计算机资源

集中管理的计算机资源, 根据课程需要合理分配给相关使用对象,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AutoCAD、PRO/E、3D MAX等对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图形软件教学, 应该安排在具有高配置、独立显卡的机房上课;网页设计和.NET平台的教学应安排在CPU频率较高、内存较大的机房上课;其余机房用作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同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安装不同教学需求的应用软件, 可以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如我们给性能较高的电脑安装多个独立的系统及应用软件, 在XP系统安装AutoCAD、3D MAX图形图解软件, 在Win2000系统安装网页制作、SQL数据库、虚拟机软件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不同档次的计算机作用。

1.2 硬件设备的更新

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 所以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 再加上新来的学生 (低年级) , 计算机知识不牢固, 规范操作不够, 没有养成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 提高设备的正常工作率, 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硬件设备的更新应与学校的教学目标、设备经费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考虑来确定。应定期对机房电脑进行测试、检修、病毒检测、对非维修人员要禁止其打开机箱、插拔电脑硬件等。及时检查记录各种故障现象, 如元器件老化等, 做好故障处理;采取定期更新换代部分机器来保证教学与实践的效果。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 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对于不同层次, 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计算机设备, 如新生, 就可以用即将报废的计算机来实施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节省教学成本。

2 技术管理

由于机房使用频率很高, 容易因学生的误操作, 或者及个别学生的恶意破坏, 常常把软件系统搞得面目全非, 甚至系统崩溃, 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对于怎样维护好计算机, 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系统, 对广大计算机师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且非常现实的问题。

2.1 安装正版的系统软件并备份

计算机安装一套正版的系统软件并备份, 如Windows 98/XP, 同时安装硬盘保护卡和杀毒软件, 安装相应的还原软件, 可以及时恢复学生误操作造成的影响。现在机房一般利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 或采用硬盘保护卡或数据保护软件, 它能防止对硬盘数据的非授权删、写操作, 在重启系统后会完全恢复到上机前的状态。不同的机型应该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案, 小硬盘、单系统机器采用硬盘保护卡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安装还原卡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给教学带来了一些不便, 笔者认为, 完全可以使用极域电子教室, 对学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并采用万象网管, 对故意不进入极域电子教室的学生给与自动关机等控制, 一定对学生的故意破坏系统和加强学生的听课意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建立可靠的网络系统

网络环境是现代机房的标准配置, 互联网的接入给师生带来大量可用信息的同时, 也带来了病毒、木马等有害内容, 给机房维护增加许多困难。安装网络管理软件, 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是首选。如在局域网内建立Web和FTP等应用服务器, 建立安全可靠的局域网络系统 (或校园网) 进行软件系统的快速安装、网络演示教学、学生作业与文件的保存。及时系统升级并下载软件补丁, 设置路由器过滤器;在网络服务器上增设过滤网;开发终端机过滤软件等等。

3 人员管理

3.1 管理人员

学校机房的使用率非常高, 机型种类较多, 计算机故障时有发生, 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机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维修能力, 更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管理员不但要对机房内设备的技术性能了如指掌, 还要对各种维修技能融会贯通, 做到适时而用, 从而减少故障, 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机房管理员要根据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积累管理经验, 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见多识广。

为了能更好地管理机房, 学校应对机房管理人员严格要求, 以保证机房管理能够责任到人:保证机房电脑的正常运作, 定期检修;负责日常开机关机工作;负责机房卫生工作;协助教师搞好计算机实操课;负责机房的电源管理、上下班断电等安全工作。

3.2 使用人员

3.2.1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电脑的习惯

认真贯彻机房管理规章制度, 是保证机房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对学生上机提出管理要求:进入机房必须穿戴鞋套;非本节实验课学生不得进入机房上机;不得在机房玩游戏;不得在机房打闹;不得在机房大声喧哗;不得私自带软件上机;不得插拔电脑硬件;不得对电脑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不得携带任何食品、饮料进入机房等。

3.2.2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讲好每一堂实操课。但参与机房管理是每个授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每堂课的电脑故障登记情况, 及时机房管理人员反映, 做到早发现早修理, 以保证每节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总之, 在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今天, 计算机实验室担负了高职几乎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任务, 给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总结经验, 以适应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红亮.计算机机房管理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探讨 篇3

关键词:会计;学生管理;第二课堂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作用

始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组织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把我系学生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讨论活动,营造了全系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良好氛围,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先后开展了“与信仰对话”,“中国梦 我的梦”系列活动旨在以先进的思想指导青年团员,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适时组织召开团课学习、团干培训,以提高团干各方面素质,以更好地发挥模范作用。强化先进典型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和挖掘先进典型,在系部隆重召开争先创优表彰大会,对先进集休、先进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在全系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有特色的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结合会计系特点,不断开拓有特色的活动

本系特点有两点:一是女生多;二是会计专业。所以会计系加强文艺部建设,任何活动都围绕着专业特色来开展,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能丰富业余生活,收到了良好效果。充分利用学生会和社团,开展了会计知识、会计做账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学习会计的浓厚兴趣,丰富了第二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二)坚持“服务、成长、成才”的理念,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

在完成院和团委任务之余,自行组织了系列活动,收效良好。为增进友谊,举办了女生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呼啦圈比赛和篮球赛;办公室举办了打字比赛,文娱部举办了“动感之夜---舞动心弦”舞会;学习部开展的大型职业资格证书讲座活动;生活部举行的水果拼盘大赛和通讯部举办的“奇联妙对”比赛等。为了提高本系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特举办了会计系普通话活动月等系列活动;还有“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书法、绘画与手工艺制作艺术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比拼,“秋韵走进大学”的手抄报展览活动,“神采飞扬”寝室设计大赛,“挑战杯”辩论赛,“激情英语”口语大赛。我系实行“晨读广场”制度,每天早晨制定教师到教室辅导学生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三、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提高效率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抓好团总支、学生会、班委会的工作。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在学生群体中,他们是各方面的佼佼者,是学生群体的领头羊。因此我们下大功夫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根据学生在学风建设、班级建设、团支部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干部进行民主考核,还定期召开各班班长、学生干部会议,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学生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改选完善团总支、学生会,加强教育和培训,并开展了学生岗位标兵的评比活动,通过抓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我系的学生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学生手册》以及“绩效考核”的评比指标,在借鉴其他系部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我们健全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德育量化管理办法》、《班级达标评比办法》、《优秀学生干部评比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及班级的日常管理均纳入总体管理之中,奖优罚劣。并注意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大力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另一方面对违记学生开办违记学习班,估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基本上使学生工作形成了良性有序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坚持以学风为主、文体为辅,强化学风建设

学风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我系一直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一是“学知”,就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二是“学做”,就是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团结;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为了促进学风建设,我们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各项活动,如槐花艺术节等以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体育方面,每学期开展几次以班级之间的体育友谊赛,如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赛等,以此为学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发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条件

我系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人、财、物及政策方面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抓住一切机会及早进行宣传发动,动员本系教师发动自身优势,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如安排实习、毕业面试、参加双选会课程的调整等,以保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满意进行。每年度开学向毕业生进行就业动员,从观念上、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向广大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定期向学院就业办公室上报就业统计材料、就业率等,并向全体教职工进行通报,在公示栏及网上向学生公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做好就业后的回访及调查工作,每年回访一批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中,降低违约率。不断总结学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把就业工作业绩列入年度考核并作为奖励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档案移交、归整等各项服务性的工作。

高校实践育人经验 篇4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实践育人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弘扬实践育人新理念、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形成了以思政课堂专题实践、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与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联动互促机制,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构建起实践育人新格局,有效提高了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效果。

——思政课堂专题实践环节,启迪人生,绽放智慧。该院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注重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除以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巧设提问、演讲讨论等方式方法增加实践环节外,注重突出课堂专题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开展专题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展示环节。每一理论专题开发相配套的课堂专题实践项目,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完成,在课堂上分团队亮相、时事述评、作业汇报、互动提问、感悟体会等五个环节进行展示汇报。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构建了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课前搜集信息、课中交流信息,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自我教育并达到转识成智、化智为行的育人效果。课堂的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点亮生活,滋养心灵。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是该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又一模式创新。为满足课内实践教学需要,该院思政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知信统一的教学目标为原则,努力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为学生搭建感悟教育、实践锻炼、塑造自我的教学平台。按照相关课程标准及课程设计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校园主旋律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心理健康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教育需要融为一体。以图片、视频资料、经典红歌为主要资源,借助声、光、电等现代教育手段,把理论课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目标。目前,该院建成了建筑面积160平方米的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展馆,该展馆内容详实,介绍中国铁路建设的时间跨度从1876年至,较为全面得介绍了百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艰辛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同时对铁路建设专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达到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吃苦精神”教育的素材,使学生树立筑路强国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建成了中国双百人物、全国劳模、该院杰出校友窦铁成事迹展览馆,该展馆分三个展区:历程展区、精神展区和荣誉展区。展现了窦铁成劳模以顽强的毅力30年苦学不辍,成长为享誉全国的专家型技术工人的感人事迹,让师生足不出校,近距离学习和感悟窦铁成精神。此外,还建成了红色文化长廊,完成了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百首经典红歌的片头、歌词、视频、音频的收集工作。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该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大学生快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大课堂的“活教材”,是大学生增长认识、接受教育的崭新视角。目前,该院已建成多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与杨虎城纪念馆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与“金秋苑”护理院和“曙光特殊学校”建立了“思想品德教育基地”,与陕西省未成年人管教所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等。

为了在校外实践教学中突出主题、增强效果,该院思政教研部组织教师开发了实践基地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听完讲解员的解说、参观结束后,由思政理论课教师结合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特色内容进行点评讲解。从理论和现实教育的角度使实践教学更有高度,更有价值,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了课程感染力,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最终提升了学习的实效性。如:在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杨虎城将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本质上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爱国的实质和意义,从而号召广大青年学生以革命英雄为榜样,继承宝贵财富,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昂扬斗志,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建设增光添彩!在金秋苑爱心护理院和曙光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心教育,同时也使全体师生在参与过程进行自我教育。在富平习仲勋陵园,教学侧重点是胸怀坦荡、追求真理、一心为民、矢志奋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教育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将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在华县高塘镇渭华起义纪念馆,教学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牢记责任使命”,就渭华起义的精神与历史贡献进行现场教学,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历程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立志成才、贡献社会的热情与决心。在陕西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教育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假期社会实践,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落地开花”。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该院思政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种实际问题作为学生开展思政课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组织教师拟定该门课程的调研选题,学生要根据本人实际确定选题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强调选题要考虑到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要具体、务实,避免大而不当或流于空泛。每学期的寒暑假放假前夕,思政部都会安排部署学生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开学初开展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评选活动。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了同学们的责任意识。

2、泰山医学院:探索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

学院对临床技能培训课程的教学基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试点改革,扎实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基本临床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构建起“立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9月20日,泰山医学院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特等奖,这是继今年5月25日夺得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一等奖之后,该校拿到的又一个国家级大学生技能竞赛荣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泰山医学院实践育人的初步成果。

面对高校扩招后医学类学生实践技能普遍弱化的现象,近年来,泰山医学院坚持“贴近临床、对接产业、融入行业”,探索并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改革思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了育人质量的提高,学院毕业生受到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医院的好评,学院实行改革试点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学院对临床技能培训课程的教学基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试点改革,扎实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基本临床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构建起‘立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院长王学春说。 以赛促改强化医学生技能训练

在泰山医学院直属附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记者看到,这里气氛热烈、秩序井然,临床医学专业级(2)班学生正在轮流做各种模拟诊疗训练,旁边的教师边指点边讲解,并亲自示范。

学院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重组、打造综合性的临床技能培训教学平台,支持各附属医院加强临床技能中心建设。为此,学院创立了“基本技能—临床技能—毕业技能”三段式考试和竞赛实践模式,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和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常态化机制,全天候开放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供在校大学生平时训练、学习所用。

学院参照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项目,对以往开设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培训项目、教学方法等进行大胆改革。

学院还提高了临床实践和实验课时比例,将部分专业课临床实践考核分值提高了50%,见习学生提前8周进入医院,并且单独开设临床技能课,对临床基本操作进行强化训练,考核通过才准许进入见习。

同时,学院优化、整合临床技能培训项目,以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医患沟通技巧为主,由浅入深,对临床实习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全员集中强化训练,逐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两个阶段、三个重点、四项标准”的临床教学模式。

学院实践教学部主任孙国文介绍说,“一个目标”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两个阶段”是将临床教学分为校内实验教学和医院临床见习实习两个阶段;“三个重点”是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基本临床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的临床教学体系;“四项标准”是按照专业基础实验考核标准、校内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创新教育考核标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分别考核学生实践能力。这种模式极大提高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璐,成为今年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并以本科毕业生身份成为高校在编教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璐不无感慨地说,“从入学开始,学院就通过开展社会调查、预见习等活动培养我们的临床意识,让我们在学院、医院组织的各类学科、专业等层层竞赛活动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尤其感激学院一直强调的课程竞赛、专业竞赛、综合竞赛的激励模式极大提高了我的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尝到实践育人“甜头”的校友捐助下,学院设立了“竞赛活动专项基金”,奖励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已经成为学院人气最旺、最繁忙的地方,学生们一下课就往这里跑,就是为了“抢”到一个训练席位。包括节假日、周末在内的每天晚上,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都安排值班教师,指导学生训练。

“双师型”教师带出“双基型”学生

名师出高徒。只有本领过硬的教师,才能教出本领过硬的学生。近年来,泰山医学院精心实施“双师型”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将“双师型”教师定位为“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

学院教务处处长王鹏程说,按照该计划,学院每年确定10—15名“双师型”教学名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周期为3年。现在,这些在医院、企业和其他教学基地培养和成长起来的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正在教学一线指导和培养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都过硬的“双基型”学生。

学院临床学院烧伤科教授李承存有两个“课堂”,一个课堂是在教室里给学生上理论课,另一个课堂就是门诊和病房,这里正是学生去学习实践经验的宝贵地方。李教授常常把学生分成小组,排出课表,轮流给辅导实践技能,深受学生欢迎。

“这几年,好多出去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同学都说,许多参加复试的导师对我们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还是比较信任和欣赏的。”针对当前社会上对高校学生“高分低能”的指责,基础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鑫很自豪地对记者说。

泰山疗养院院长、学校86级校友张延安告诉记者:“我在好几个单位工作过,经常接触到泰医的毕业生,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能干,基本功扎实,基本素质过硬。我想,这可能源于我校‘双师型’教师多,实践教学扎实。”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学院积极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基础医学课进行优化整合,节省课时,让位于临床实践环节。学校基础医学院院长王昭金说,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基础课教师和没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到医院一线学习,在规定期限内成为“双师型”教师。

高校资产管理经验 篇5

来源:2010年5月11日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北京大学: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国情社情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蕴含的发展机遇;就业形势教育中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相结合;出台专门文件,开通咨询热线,推出“走近北大优秀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榜样系列报道;邀请基层工作优秀校友座谈;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基层西部就业毕业生提供岗前培训,帮助树立科学、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就业观。

2、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①本科教育:一是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加强通选课建设,实现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双学位和辅修制度,设立暑期学校,开展海外交流、联合培养项目,探索以宽厚培养为特点的元培模式,加强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等,形成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良好格局。②研究生教育:调整学制,按学术型、应用型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重点资助建设一批学位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国家-学校-学院-导师”多层次国际学术交流机制,通过联合培养、英文项目、国际会议资助等多渠道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大力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水平,推进全国优博推荐工作,提升研究生人才整体质量。

3、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利用学校、政府、企业、专家、校友等各方力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如开展“青年创业大讲堂”和“多元化创业新路线”等系列讲座、沙龙;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解析和实务指导”讲座;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设立创业基金每年为5支团队提供约10万人民币的资助;连续10年举办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成果孵化帮助等。通过上述一系列教育和活动,学生创业领域和方向日趋多元化,创业热情不断高涨。

4、以教育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实现育人机制的科学发展。①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理论研究等方式初步建立健全专业化、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②重点指导与帮扶。一是对党员骨干、家庭经济困难、有就业障碍、少数民族以及意向去西部、城乡基层、自主创业的重点人群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库。二是为特殊群体提供“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进行一次深入谈话、提供一次就业信息、实施一次组织推荐、报销一次求职费用”等帮扶措施。③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学生职业发展导师、生涯发展辅导师和职业发展志愿者三支力量,通过一对一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学业、职业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5、以就业调查研究为突破口,推进育人机制的创新改革。针对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东三省、京津塘等地区展开就业调研,拓展就业市场;建立用人单位、校友和在校生三方需求和评价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定期通过座谈、电话、问卷等形式了解社会需求变化和对人才培养的意见,注意将研究成果反馈到招生、教学、培养环节,实现各环节良性互动。

清华大学:

工作特色:引导毕业生勇于担当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1、清华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优秀人才,为基本办学理念和根本育人使命。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成为清华毕业生坚定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勇于担当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清华的主流就业文化和自觉就业选择。

2、学校提出的“就业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育人是全体教师的共同神圣使命”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专业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就业工作队伍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就业工作、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相互反馈、相互推动,共同形成全员全程开展就业工作的大就业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3、学校建立了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创业指导一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使毕业生具有了“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和以“平常人心态,承担不平凡社会责任”的意志品质。

4、学校将信息化作为加强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学校就业信息网成为集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就业管理工作平台、职业辅导资源平台和就业工作交流平台为一体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学校牢记国家重点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立足本校,服务全国,将信息网面向全社会公开,使得就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

中国人民大学:

1、将办学传统、学科特色融入人才培养与就业中。

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方案,增加选课自由度,设立科研学分,鼓励学生知行合一。

2、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提供良好的创业孵化条件。

2009年,建立学生创业园,并设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通过项目评估的毕业生创业企业提供“零成本”创业孵化服务。包括:提供孵化服务专员;免费提供400多平方米的写字间集中办公;配套公共设施服务;提供公共前台、公共财务等软服务项目;提供各项扶持资金的申报,开通多项资金融通渠道等。2009年举办首届学生“创业之星”大赛。33支参赛团队中有9支获准进驻学生创业园。

3、高度重视,创新思路,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①举措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专门出台文件,通过开展政策咨询周、举办基层单位及村官座谈会、基层就业活动月、实地考察基层工作等活动以及承诺考研加分、给予物质奖励等政策优惠,引导学生就业观念由追求“三高三大”向“行行建功、处处立业”转变。09年有299人到西部、基层就业。

②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创立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工作联谊会制度,开拓并巩固良好的就业市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③建立就业调查体系,实时追踪就业动态。理论研究成果颇丰。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状况白皮书》。建立较完备的就业调查体系,开展“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就业中期调查”、“新生职业规划调查”等十多项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充分掌握学生动态,适时调整政策。

④提供困难学生帮扶与援助。设立“华民慈善基金会”就业援助项目,为品学兼优的贫困毕业生每人提供5000元就业补助。

北京交通大学:

一是建立完善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机制,将就业纳入质量工程,围绕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①把握历史机遇,发挥学科优势,恢复五大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及时调整招生计划,修订培养方案,更新教材内容,为国家轨道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输送大批紧缺人才。②确定拔尖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把职业环境引入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③2007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学实验室通过实验内容、实践内容、科研训练、能力培养、学科竞赛等模式向学生全面开放,每年受益学生千余人次。

二是积极落实“彩虹助力”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计划,采取摸查登记、专项训练、全面辅导、个体咨询、专项资助、特殊推荐等六项措施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求职费用;对于交流与协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组织参加素质拓展、职业能力训练营等活动;对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加强实验室教学和实习环节,强化专业操作能力训练;对于学习综合排名后10%的学生,加强班主任、导师督导工作,帮助顺利完成学业。2009届共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930人,917人落实就业,就业率98.60%;登记零就业家庭毕业生8人,残疾毕业生2人,来自地震灾区的41人,均全部落实就业。特殊群体就业比率高于学校毕业生就业总体水平。

三是采取校内与校外、专业与项目、资金与政策“三个结合”,以“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中心”、“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为契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育。通过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方案评估和创业项目扶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2008年9月制定《北京交通大学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暂行办法》;2009年4月,最先与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海淀分局共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中心;5月成功举办了北京交通大学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拔大赛,28名2009届毕业生申报了18个创业项目;10月正式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帮助项目成熟的毕业生成立自己的企业,在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已有在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5家学生企业入驻创业园。

四是以“一网两平台三系统”为载体,建设交互式数字化多媒体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就业信息全天候、无缝隙、高效率传播,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水平。把网络、手机、多媒体等信息手段融入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完善自主开发的就业资讯网,推进签约管理系统、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鼠标就业”加“手机就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作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人才培养创新。

工作特色解释:

1、学校紧密贴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国防科技工业“同风雨,共发展”,持续输送大批高素质毕业生到航空、航天等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建功立业,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国防校园文化和人才培养氛围。

2、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环境,优化专业设置,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践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创业教育活动,“双实双业”基地理念先进,保障到位,实效明显。

北京化工大学:

1、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①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类研究生,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之后到企业从事工程研究。调整应用型研究生的评价标准,编写符合工程实际的专业课教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②强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组织协调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训练。在化工、材料、机电、自动化等优势学科试办订单式培养的工程人才班,制定专门培养计划。

2、依托学校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创业教育。

①完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将学生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实践环节、创业竞赛、创业咨询辅导等环节,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第一、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创业教育模式。

②建立科技创新基地,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1-2年免费场所;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务。

③学校科技园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创业风险资金,提供创业资金保障。

3、实行本科专业“末位淘汰制”,根据就业状况适当调整专业。

对于生源质量差、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低、科研水平不高、不是学科整体架构必需的专业,采取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停止招生等措施。

4、全员化就业工作与科研相结合。

根据科研工作特点,动员和引导导师紧密贴近社会需求,合理调整学生培养方向,将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

5、注重困难群体帮扶。

设立专项就业帮扶助学金;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平台,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推进“四个一”计划,即一个学期、一名教授必须为一名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提供一次就业机会;引导贫困学生建立回馈社会的观念,加强德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工作特色:适应中国开放型经济需求,造就大批国际化精英人才。

工作特色解释:

1、学校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经济规则,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从事国际经济事务,能够参与和赢得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2、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加大国际化的实习实践活动、国际文化交流等元素,加大国际化的学生来源及中外学生交流融合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整体设计、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使学生构建起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具备和生成国际化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形成了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3、全校教职员工对就业工作充满激情,扎扎实实的投入感情开展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结合石油石化行业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学生部分培养环节和选修课程,企业资助学生学习、生活费用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25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本科生673名,研究生75名。

②“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选派已完成课程学习的研究生进入工作站两年,在企校双导师指导下参加企业科研攻关项目并完成自身的学位论文,在站科研成果产权归企方所有。已在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等企业组建企业工作站50个,进站研究生450余人。

③企校联合培养“国际石油合作型”模式: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由中石油、中石化出资将学生送至俄罗斯古勃金和乌法大学进行合作培养。目前企校联合培养合作型人才136名,已毕业98名。

2、以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教育和引导优秀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把就业工作当作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校领导每年带队走访几十家石油石化企业,亲自主持重要的招聘宣讲会并联合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大型企业领导成立教育与就业指导委员会,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招聘事宜。

学校联系石油企业出资设立3千多万奖学金,并联系13家企业出资选择教室打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企业育才厅”,作为全天候宣传企业的窗口。

3、建立就业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细则,全员动员力促就业。

如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岗位津贴实施细则》规定:学院教师通过介绍信息、推荐工作,帮助学生就业,记5个工作量/学生;引进单位到学校开展招聘活动,记20-40个教师工作量;帮助学院联系并签约就业见习和实践基地,一次性记50个教师工作量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作特色:服务国家、适应市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工作特色解释:

1、学校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紧跟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更新步伐,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反馈实时指导教育教学改革。

2、学校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通过修订培养方案,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构建分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标准始终与市场接轨,符合市场和社会以及用人单位需求。

天津大学:

1、就业工作理念创新,重点引导。①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在服务国家过程中深化就业工作。②将提升就业质量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引导方向,以“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重点引导”为总原则,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觉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2009年拨出专款设立“求是奖”,奖励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毕业生。2009届毕业生到西部就业246人,到艰苦行业就业163人,到部队78人,到基层工作11人,选调生12人,村官3人。到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人数占签约总人数的近五成。

2、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全面发展。以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紧密围绕滨海新区战略需要建立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平台,构建和完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①以实体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实验中心”为建设目标,成立“求是学部”,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按照技术科学型和工程专业型等不同模式分类培养,注重设计和动手能力。②制定“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按照工程创新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三维度的基本要求,构建以“素质提升系统(QS)”、“能力强化系统(AS)”、“知识优化系统(KS)”为主体,以“工程创新环境支撑平台(EIE)”为保障的EI-QAKE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③启动“滨海工业研究院”建设,通过“订单式”培养,为天津和滨海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个性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服务,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硕士2200多名,涉及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支柱性产业,培养MBA、MPA等高级专门管理人才1100多名。

3、指导服务体系创新,全程覆盖。①整合专业队伍、思想政治系列教师、社会资源力量,将创业教育、诚信教育作为新的增长点,与时俱进地纳入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引导与就业服务并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立体化全程化全覆盖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全国较早实现课程全覆盖。②建立“学校统筹、学院推动、三级联动、全员参与”的多维就业工作机制体制,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专职教师与兼职学生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老师重点引导与学生自主服务相结合的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学校整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依托传统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办学与社会需求结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和校系两级管理,全员参与抓就业的办学与就业工作特色。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多途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企业新技术、企业工程师进校园进课堂;学校专业教师、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形成了“两进两出”的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1、依托学校优势,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创建行业急需的新专业。

结合学校特色优势,根据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创建行业急需、特色鲜明的新专业。如:根据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结合学校纺织材料学科的优势,在全国率先申报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根据企业需求,创建了“3+1”的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深受企业欢迎。再如,根据LED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天津工业大学在该领域的科研优势,率先在全国成功申报了“光源与照明”目录外本科专业,建立了有61个企业加入的联盟,并建立了教育部在该领域的全国第一个重点实验室,发展势头强劲。

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学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现企业行业需求,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明确设置专业方向,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纺织、轻化工程、服装、非织造工程等专业与山东、浙江、广东的企业广泛合作;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在滨海新区形成依托;软件及信息服务类专业在天津华苑产业园形成依托,传媒、动画类专业与京津地区企业广泛合作,经管类专业与天津开发区、空港物流区逐渐展开合作。这种合作优势互补、校企共赢,企业可获得紧缺适用人才,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学校实现了针对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

3、校企联合建立高水平实验室,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学校与企业共建多个高水平实验室。如:与飞思卡尔公司共建的“嵌入式设计及应用实验室”、与国内规模最大的财经资讯供应商“世华财讯”共建的“财会金融信息实验中心”等。这些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共同特点是都代表了该领域现代企业技术,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学校提供场地、经费支持、配备专任教师,使这些实验室成为校企联合研发,学生自主实践的基地。更新了教学方法和试验手段,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

4、校企联合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学校有意识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注重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1)全校所有专业均成立专业社团,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或资金支持,创业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实验室对外开放等措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2)学校以项目为载体,借助企业技术和资金支持,设计组织“盛群杯”、“华苑杯”、“用友杯”等开放式竞赛,用相对完整的具体任务驱动学生,使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更加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5、在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第二校园”,建立有效的校外实习教学全新模式

学校利用滨海新区企业密集的特点,在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适应学生上岗实习、企业选人用人的就业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校园”。这种由企业提出实习规定任务和时间安排为主,学校组织协调多专业学生参加,更广泛更灵活的校企联合组织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真刀真枪训练,企业选人用人和研发提供了有效途径。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以企业为主,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企业、毕业生利益三方共赢的效果。学校现建设了76个“第二校园”,每年有2000多名学生通过“第二校园”走向社会,有三成以上的毕业生在实习企业就业。

二、校系两级管理,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1、提出大就业理念。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工作“三到位”和“四化”要求,形成了“校领导统筹全局,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学院逐层落实”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全员化工作机制。

2、学校坚持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共赢,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以研发中心为纽带,学校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进修提高;而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的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环境、指导教师和生活条件。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形成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就业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机制。

3、坚持就业考评与分配制度挂钩。学校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并重的重点工作,并将就业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初目标任务分解和年终目标任务考评,使就业工作的效果与各单位、各专业、每位任课教师的考核与利益相挂钩,建立了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并根据就业形势适时调整招生计划,形成了学校抓宏观看就业,专业抓落实盯企业,教师瞄准企业核心技术抓课程改革的良性局面,进而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天津工业大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和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受到了良好成效,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性大学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河北大学:

一、办学与社会需求的“三个融通”。

1.专业设置、招生与社会需求相融通。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与改造专业、确定招生规模。“十五”以来,新增本科专业37个,其中36个为社会急需专业,对13个市场不畅的专业进行了调整,隔年招、减招或停招。2003年该校根据社会需求创建动漫设计专业,目前已成为新闻出版署、国家文化部重点研究基地,动漫产品多次在全国和河北省获奖,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专业培养与就业相融通。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参照岗位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3+1培养模式,使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电子信息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将生产实际和企业运行模式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通。努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做人与做事统一,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以及共性发展和个性打造等方向协调发展,实现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006年以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和高水平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100项。

二、滴灌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艰苦创业。

1.思想教育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施探讨式教学,平等化交流,双向式互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2.从入学一开始,四年不断线,实施全方位滴灌和全程化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全面规划人生,让“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每天进步一点点”和“带着目标学习,带着作品就业”这些理念成为青年学生追求的主旋律,稳定队伍、理论研究成果显著。

3.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基地”,培养国家职业指导师91人,同时聘请149名企业家组成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刻探讨工作规律,对学生人生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精细化指导。有效地思想教育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引导了大量的毕业生投身基层。2009年,毕业生到层就业1316人,约占全校毕业生的40%,表现出当代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初显成效。

在河北省率先成立了创业学院和创业园,建立校院两级创业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平台和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就业实验基地”的优势,2004年承办了首期全国部分院校创业师资培训班,大量培养KAB、SYB创业培训师,同时积极聘请企业届人士指导学生创业活动,目前已培养创业指导教师20名,外聘企业家34名。

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在《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基础上,整合全校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群,形成了以《创业管理学》为核心的创业基础课程体系,以《沙盘创业》为核心的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体系与相关技能平台、实践平台的相互支撑。

3、创业教育实施“项目规划、项目孵化、项目实化”的三级跳

一是开拓创业实训基地。在校内设立1200平米的就业与创业展厅、动漫基地、ERP实验室等创业实训基地,在校外建立创业实践基地41个,帮助创业团队规划创业项目。二是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和软创中心,向学生初创企业提供经营场地、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营造“在创业中成长,在成长中创业”的氛围,扶持学生实践创业。三是扶持创业项目向实体化转变。06级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赵瑞阳将“基于网络协议的多路视频监控系统”转让于沧州海能海特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7级通信专业学生唐明月将“抗氧化电感线圈的开发技术”转让于北京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7级自动化专业学生李英豪将“AC/DC整流电源数字控制技术”转让于保定红日电气有限公司。近年来,已有100余项学生自主研发项目在企业实际产品开发中得到应用。

4、组建创业团队

学校在河北省率先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先后组建170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三年来,学生在科技、文化竞赛中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在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校以团体总分240分的优异成绩与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12位,为河北省大学生获得第一个“优胜杯”和第一个“挑战杯”社科类项目一等奖。2009年“绿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团队在全球社会创业大赛中,最终获得中国区决赛第四名,并荣获中国区决赛唯一一项“最佳策划奖”。

5.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2008年9月,该校学生谷更新成立的139.ME创业团队,通过为“苹果”手机编写应用程序,每天可实现1000美元的收入。学校学生已注册企业11家,注册资金共300万元,正在准备注册的达61家。2009年,学校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

综上所述,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学校,坚持办学与社会需求的“三个融通”,滴灌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连续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0%左右,2009年获得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全国高校特别是河北高校具有典型示范和推广意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报道学生工作76次。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就业工作能够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确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山西省高校中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以服务山西煤炭、电力、化工、机械、材料等支柱产业为宗旨,形成了就业工作的鲜明特色。

1.学校党政领导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就业工作,注重突出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坚持学校办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柱产业服务的办学定位与方向,全校上下形成了全员关心和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2.学校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和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学科和特色专业,提高服务山西支柱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现有8个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特色专业中,分别有4个和3个直接服务于支柱产业的学科和专业,其余也都为相关学科专业。

3.学校招生规模和就业导向能够主动适应山西重点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全校招生规模超过40%面向山西支柱产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直接服务于山西地方支柱产业的比例达到70%以上。

4.学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就业教育,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低年级学生就能够进入学校创新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创新成果多次在全国获奖。学校聘请社会精英、优秀校友组成辅导专家团为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回报社会,成效明显。

5.学校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山西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学校评选了“首届10佳创业明星”和30位杰出校友,其中服务于山西支柱产业的分别有8人和22人。

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校牢牢把握适应行业发展,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特色人才的办学思路,立足学校的行业办学传统,促进面向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着力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新型实用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在主要服务全国冶金和煤炭两大行业的同时,全面覆盖了内蒙古的六大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内蒙古“构建经济发展技术支撑平台”的高校。

大连民族学院:

学校立足沿海开放地区,抓住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院校办学特色,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就业根本。多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服务上下工夫,在就业市场上求创新,在就业指导体系上求实效,探索出了一条以创新和服务为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之路。学校连续九年就业率超过90%,位居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第一位和辽宁省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华民族报及地方新闻单位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就业创业及创新教育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对学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和服务民族作了新闻报道。

专家组认为,这是一所值得重视和尊敬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所作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希望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高度给予学校更多支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具有明显的特点

该校围绕市场、社会和行业需求,深入学习贯彻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西部及辽西北的大政方针,同时坚持按照往届毕业生对专业需求的反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特点。立足国情、立足省情,立足校情,立足行业培养具有太阳石精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07年出台了培养方案,不断根据实际修改培养方案,进行了8个专业39门课的研究式教学试点。

2、四年倾心全方位不间断就业指导服务有特色

该校四年不间断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具有明显特色。该校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是艰苦行业,该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从毕业后工作现场入手,以该校文化传统为依托,从大一到大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培养学生从艰苦观到发展观的认识。立足为地方经济服务,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有力保障。一年级开展“就业形势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风、学位意思教育”,二年级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开展“择业技巧”教育,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教育。

3、保障措施有特色

1.以评促建,充分调动各二级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奖惩体制;3.建立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4.实现了“一校一策”“一院系一策”“一专业一策”。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一、推进“三个结合”,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

具有辽宁交专特色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培养与职工培训相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五级捆绑”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学校形成了以五级“捆绑”为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责任体系。各系书记与系主任“捆绑”,为各系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与教学工作办公室捆绑,为就业指导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专业主任与专业“捆绑”,为专业就业市场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导师与学生捆绑,为专业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与学生捆绑,为就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五级捆绑”的实施,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网络格局。

三、就业指导的“实境教育”

实现以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为主导进行的、与真实择业过程相一致的就业“实境教育”。学校在辽宁省率先建立了校系两级就业指导委员会,开通了省毕业办、交通厅、企业和学校联手打造的就业指导服务新渠道。学校聘请了22名企业德育辅导员,通过举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等素质拓展和模拟招聘、模拟就业等实践性活动,把企业评价作为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依据。

东北师范大学:

1、责任之心更新观念:东北高师协作,联合东北28所高师院校成立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每年共同召开东北高师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本着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的原则,协作体成功做大了东北区域性、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实现了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建设目标。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极大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这个大市场,28所协作院校“借船出海”,有效地拉动了东北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

2、市场之心占领高地: 2008年,东北师大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网上做市场”的理念,全力推进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建设,初步实现了“有形”与“无形”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拓展了就业空间。在2009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东北高师网上教育人才大市场中的毕业生资源每年稳定在10万名,常年使用“联盟网”招聘的用人单位达1万余家,发布就业岗位15万多个,举办视频洽谈200多场,信息日点击量10万余次并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网上教育人才集散地。东北高师10万名毕业生的95%以上通过“联盟网”获取第一手招聘信息,东北高师院校的供需比例提升20个百分点。

3、学术之心研究探析:形成“人性、务实、高效、特色”的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体系,启动“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创业援助”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切实提高指导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一是开设贯穿学业、就业、职业、创业全程关注的专题式就业指导课程,全年开设8个课堂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发展公共选修课,讲授15个与学生学业、就业、职业、创业息息相关的专题报告。二是编辑出版案例式系列就业指导教材《临飞》、《冉起》、《流金》,出版专题式教材《东师就业十三讲》。三是开展一对一市场分区指导,全年指导近2000人次。四是将全年市场实地走访获取的10000多条市场信息进行逐一整理,编成《2009届毕业生求职指南》。

长春工业大学:

1、坚持“三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三结合”,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三课堂相结合;以德育为首位,德与才相结合。

2、拓展三个市场,为学生争取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

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壮大省内市场。学校一方面不断扩大省外招生规模,运用人才流动的属地性内在规律扩大省外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每年派出几十名教师分赴全国各地开发就业市场。通过扩大校友总会的规模,开展校友联谊等活动,加强校友与学校的联系,挖掘隐性市场。

3、搭建三个直接就业服务指导的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①就业指导服务:针对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够、求职择业能力不强、实践经验缺乏等特点,多维度的就业创业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②特殊群体服务:建立了 “奖、贷、助、补、减、帮”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开展了“一帮一”学习结对子、“爱心万里行”困难生走访、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组织“双困生”同学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和岗位锻炼,从大一至大四进行全程化的心理援助、经济资助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③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学校成立创业实践部、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组建“就业形象大使”等群众团体,发挥国防生、党员干部和就业创业典型的作用,实施领导责任制、导师负责制和“三联系、两挂钩”机制。

鸡西大学:

1.构建“成功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引导大学生面向社会需求提升成功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理论、模式、内容与方法。该训练通过有氧训练、激励训练、拓展训练、理念交流、感悟研讨、延伸指导等方式将大学生的自信提升、忠孝引导、生涯规划、目标实施、习惯养成、团队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演讲才能、适应能力、协作能力、行动效率等成功素质和职业能力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品行培养和习惯养成中,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就业观的引导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得到了学生、高校、社会及政府的高度认可。

2.“三学期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行“三学期制”。实行周六天教学制,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压缩出12周时间作为实践学期,实践学期要求一年级的实践重点是认识社会,感悟社会环境,了解社会需求,开阔视野,学会多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二年级实践的重点是认识专业,了解所学专业的市场前景及岗位需求,进而提升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前进入到职业生涯的成长阶段;三年级实践的重点是认识职业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达到定岗就业的目的。学生经过三个学期近一年时间的社会实践,确保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同济大学: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为一体的联动体系。2009年7月,建立“同济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出口与进口连接成环。坚持按专业大类招生,在专业调整、招生计划编制中纳入就业数据作为重要参数,加强报考、招生、就业的关联性。在人才培养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国际视野、合作教育、复合式培养,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具有质量指标、师资建设、资源配置和过程管理四大环节的本科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控。在研究生培养中,采取大力资助博士生短期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学院(系、所)搭建特色学术交流平台特别是跨学科交流平台、建立“博思”论坛、积极承办各类学术论坛和鼓励研究生参与校外学术交流活动等措施培养专业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09年,学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门设立就业专题,经认真调研、反复研讨,制定了以学生就业工作为主线,涉及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的“促进就业系列行动计划”,为学生就业工作的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开拓思路、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在校园文化、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学生社团建设、讲座沙龙活动、推进实践见习、搭建服务平台、落实扶持政策等形式和方法,在大学生中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鼓励创业实践。近三年,同济大学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银奖各一个、铜奖两个;连续两届获团中央光华基金“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大学生创业见习”项目中,137位大学生或研究生找到创业见习岗位;至2009年12月31日,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同济分基金资金规模为1500万元,分六批受理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171项,立项项目46个,立项资金为710.4万元,已经注册公司37个,注册资金2103.1万元,带动就业270多人。大学生科技园创业服务平台投资资助1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共227.4万元;已有3家共获980万元商业贷款;推荐4家申请50~200万元小额信托基金贷款。

上海交通大学:

围绕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发展占略,体现“使命意识”、“引领意识”和“布局意识”。使命意识:再就业工作中,通过走访、电话和信函等形式,学校主动联系国家重点单位,为他们开辟校园招聘绿色通道,提供全天候服务,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毕业生到985高校、重要科研院所就业,到创新型企业就业和开展自主创业,到公务员体系就业和到基层锻炼磨练。引领意识:不断创新招聘形式,举办新能源、航天、航空等专场招聘会,引导毕业生到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信息和纳米等新兴科技和产业领域就业。布局意识:近几年来,积极推动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学校每年通过科研项目、奖学金项目、商业比赛项目、中介机构、政府资助和境外大学联系等渠道,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日本富士等国际合作组织、非营利组织、跨国企业等推荐推荐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引导毕业生着眼未来,到影响国际社会变革的国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就业。

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打通人才培养工作链。学校成立信安学院、媒设学院,对接信息安全和性媒体等产业;成立软件学院,知名企业深度介入人才培养;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采取本科生转专业、定制班等超常规措施,加快人才培养。

与科研合作和地方服务紧密结合,实现和科研拓展、地方合作齐头并进。学校推进产学研结合,与上海大电气、商用飞机、华锐风电、新华社等代表性单位进行深度科研合作,建立企业与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设立校外科研基地,实现校企科研合作与人才输送双赢。与上海市闵行区共同建立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校就业工作紧紧跟上,开拓和巩固新兴就业市场。

持续十年实施毕业生就业引导工程,深入开展以“祖国强盛,我的责任”毕业生就业教育活动。以就业服务为基础,以生涯规划为支撑,以就业教育为核心,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全程渗透。近年来,“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已成为凝结在交大学子血液中的一种精神;“志存高远”已经成为交大学子职业发展的就业文化。2009年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人数占派遣人数的41%。

持续十四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充分发挥了历届校友对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学校先后组织800多人次,累计走访用人单位近1000家,调查毕业生人数近5000人次,专访校友近1400位。校就业指导中心随校领导出访,开拓市场,了解校友和用人单位意见。每年形成调查分析报告,编撰《就业年鉴》和《统计年鉴》,为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

1.就业反馈招生培养。该校突出源头参与、过程互动,把招生与就业相挂钩,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体现了社会需求在“招生—培养—就业”、“培养方案制定—执行—评估”两大过程中的源头参与。

2、推行“全面工程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倡导“全过程、全包容、全民”工程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导入过程工业特色,指导各专业学生筑造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具备鲜明的“华东理工大学特色”。

3.产学结合,学研互动。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成立产学研教育合作委员会,设计了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联合实验室、实施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建设,3项成果获评中国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4.推进教育质量工程

支持优质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建设,开展海内外教育交流合作,强化教师授课的考核准入环节控制,实施新教师工程能力拓展训练计划,严控教学质量。教育质量工程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为毕业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专业基础。

5、探索CSSO创业教育模式。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率先提出的“基于CSSO(构思-策划-模拟-运作)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实验区项目

6、推出“1-2-4-8-10”就业工程,即坚持一个中心(促进学生满意就业);巩固学校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强化“市场”、“指导”、“信息”、“服务”4大基本功能板块建设;落实8项特别举措;突出10个工作亮点。

上海财经大学:

一、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建立招生、培养与就业“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生源质量。自2002年以来,保持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研究生略有上升。在此基础上,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此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效带动招生工作,招来优质生源。

坚持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探索符合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教育模式。重视并抓好各类“基地”建设,相继建立了国家级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财经人才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以上海市为主体,建立十多个遍布长三角的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实施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人文、应用数学、公共经济与管理等基础学科实行轮换招生;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实行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专业发展;有针对性提高外语、数学、经济学等基础科目培养要求,重点发展应用型学位研究生,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水平。通过以上举措,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基础好,社会竞争力强的现代财经人才。

二、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

辅导模式阶梯化。依据大学生成长历程和大学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建立具有核心项目、全程辅导、全面参与,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从新生入学家长会、参考资料,大学期间课程、实习、辅导,到大学毕业就业阶段的培训指导甚至毕业离校典礼和晚会,就业指导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辅导手段和途径多样化。在依托“一个网络、一个项目、一个社团、一本杂志、一个暑假”开展就业辅导的同时,还通过选修课程、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沪港交流、竞赛等多种途径开展就业辅导。

辅导理念人性化。在职业发展教育及日常工作中,就业工作团队坚持“交流、平等、公正、开放”的工作理念,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发展创造平台,注重学生能力和和品格培养,融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和师生情谊之中。

上海大学:

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前面的“传带球”是关键,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学校对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两手一起抓”,使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一、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在管理体制上结合

学校招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就业三项工作专属一个校领导分管,使社会需求很快能够反馈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招生工作上。

2、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能力水平结合

请专业的调查公司(中介机构)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的整改。

3、就业工作与招生额度结合

专业招生规模和就业情况相挂钩,专业减招人数最多会达到100多人。

4、就业工作与教育经费投入结合

就业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学院资金投入规模,最多会减少投入的15%

5、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工作结合

学校根据基地类型进行A、B、C分类,目前已建立包括参与学校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共同培养、科研、就业与实习等全方面合作的A类基地25家。

6、教育质量评估与就业工作结合

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把人才培养予以量化,编制《教育教学质量白皮书》。

二、学校就业工作创新

1、形成了由学院“一把手”组成的专家顾问队伍,成为就业工作的“智囊团”。学校成立了由8位院长、书记组成的就业工作专家顾问队伍并颁发证书,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出谋划策。并把学校作为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试点单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人”

编写《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培养学生就业主人翁意识。《手册》包括应知应会篇和锦上添花篇20个项目,手册中开展的活动和内容全部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择、自主参与和完成,学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和资源,使学生真正能够实现“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工作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

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需求调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每年让大

一、大二学生利用实践学期,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用人单位和校友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需求调研”,增进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践行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理念,始创研究生助管员队伍

3、全面开发国内外资源,开拓就业与实习基地

积极拓展全国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已签约的基地共221家,校级重点基地62家,校院两级就业与实习基地159家。其中12家作为职业发展素质教育基地并签约挂牌。

开拓海外实习和就业基地,种类和所涉及的国家也逐渐增多,欧美澳等地已经建立13个海外实训基地,4年共有500多名学生赴海外实习。

积极搭建校—区—企“三联动”合作服务平台。由政府牵线,学校加强与区县人事局、行业协会、职介中心等社会团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宝山、闸北、虹口、侨知联等建立就业与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实践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例如宝山区在上海大学挂牌成立辅导站,每周派老师前来授课指导。已在一年半时间内不间断授课。

4、建立全方位的就业信息跟踪体系,提高信息利用。

全员动员,将专业课教师纳入就业工作队伍体系,千方百计提供就业信息。全面发动学校和学院各层面力量,通过就业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108个。

专人负责就业信息落实和跟踪体系。对日常就业信息和招聘会信息,分别通过“收到信息—发布信息—收集简历—追踪回访—指导学生”和“召开招聘会—学生进场刷卡—用人单位反馈表—电话跟踪—调研报告”的跟踪流程,了解学院和企业的联系情况以及学生投递简历、面试等就业中间环节,加强学生签约的落实和学生的后续推荐。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中国矿大在紧密联系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推进矿大学生贴近生产第一线的锻炼、培养能力的同时,强调要练好内功。从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情商的提升,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职业进步与发展有可持续性。矿大的特色就是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学生和谐性就业和发展性就业。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提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构筑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明确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注重学生创业意识和独立思维的培养,营造创业型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课程教学、教育培训、实践训练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在中央大力支持人民创业,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今天,该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能够依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内在要求,主动调整培养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将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培养体系之中。同时强化实践环节,与华为、阿里巴巴等著名企业联合开发实训,把企业实训项目和企业产品直接引用到学校,学生看到的、操作的、维护的都是工作是要面对的同样项目和产品。所以用人单位评价该校学生上手快、稳定性好。

安徽新华学院:

作为民办院校,新华学院充分发挥民办机制优势,在人力、财力投入上(从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都大大超过了普通院校的平均标准,学校还依托投资主体现有资源,除自己每年安置(消化)部分毕业生外,还广投毕业生就业工作站,广开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教育改革上,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识课程较多,在培养模式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实现了高就业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就业基础。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组织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并带动院级重点专业,采用“实践专家访谈会”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工作的有效对接,各专业为学生编写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学习材料——《工作页》丛书一套。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锻炼和展示舞台。

二、构建职业指导体系,引导毕业生就业赢在起点。设置“流程式”课程,构建“套餐式”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体系。2007年开始规范化设置了职业、从业、乐业、就业、创业和毕业“流程实训式”职业指导课程,新生入学后三年不断线,总计50学时。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子项目“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途径和方法研究”,设置了与职业指导六大流程一一对应的“套餐式”选修课程,即由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构成的六大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组建百名职业指导教师团队,打造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按照1:100的师生比例,遴选出各系专业教师、企业外聘教师和各系辅导员百余名,分教学系建立了10个职业指导教学团队。创设职业指导三大特色基地,确保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投入示范性建设专项资金进行职业指导特色实训基地建设,购置“百变桌”改变传统教室设置,创设了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和毕业生推荐功能为一体的“三合一”职业指导实训室;突破传统竞赛体育思路,将体育课程分为休闲运动、竞技运动和职业健康运动三大类,创设了针对不同专业体能训练的1200㎡“职业健康训练营”。大力探索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五种创业教育模式。

三、全方位搭建校企合作就业指导四大平台。组织编写了《漳职院百名毕业生风采录》,为学生开展项目教学、创业实践、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优质的校友资源平台;以“五库查询系统”(学校信息查询库、毕业生信息查询库、用人单位信息查询库、校友信息查询库、毕业生档案资料库)为载体构建了网络化就业指导平台;以校园招聘会为契机搭建校企合作毕业生推荐平台;以合作企业为依托搭建“第三课堂”工学结合平台,在校外共建立372家就业实习见习基地,“订单班”16个。

江西财经大学:

一、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工作“固本疏源,重基求新”。“固本”就是抓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根本,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疏源”就是与社会用人单位广泛联系,取得社会用人单位的了解和信任,扩大毕业生就业的源头。“重基”就是重视就业的根本规律,了解人才市场的基本行情和社会用人的基本要求,将其反馈到人才培养实践和就业准备工作中。“求新”就是在毕业生就业推荐中,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用人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营销策略,经常找新路、出新招;在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与不同年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引导。

二、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创业教育过程“一条龙”。建立“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的机制,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实现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一条龙”。第一课堂重视“学思统一”,夯实创业知识和技能。开设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强化课程实验,培养创业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创业素质。第二课堂重视“素质拓展”,突出创新创业实训。突出专业实训,进行创业模拟;支持学科竞赛,激励创新精神;鼓励科学研究,培养创业潜能。第三课堂重视“知行合一”,丰富创业经历和体验。积极支持在校生开展创业实践;鼓励学生社团校外行动,丰富创新创业体验。

三、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就业指导与市场培育“两手抓”。在就业工作体系建设上,坚持“二手抓,二手都要硬”,一手抓就业市场培育和开拓、一手抓就业指导与服务。精心培育校内校外就业市场,努力拓展就业领域。09年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200余场;在20余个城市开拓就业市场;签署就业基地合作协议企业100多家。推行就业指导和服务全程化、人性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五化”工程,完善就业工作体系。金融危机非常时期“八管齐下”,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实施“一把手”工程,发展定位明确,各项措施得力,就业、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良性互动、环环相扣。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两个提高”,大力加强“三个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了就业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培养结构转变,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创业教育成绩显著。

1.学校重视办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校招生-人才培养-就业链条良性互动,环环相扣。

①招生看就业,就业促招生。就业率低于全校平均数的15%的专业,要停招、限招、隔年招。招生计划体现地区需求。同时在招生中宣传高就业率,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抓手,重视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推行“平台+模块+课程群”培养方案,实现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全覆盖。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嵌入企业运行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方案;化学基础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每年考研率达到95%以上;旅游学院实行总经理导师制和教师挂职轮训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③学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和建设,全校共26个共享实验室,1000万元以上的实验室共有12个。整合教学实践资源,启动了创新实践基地,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④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团委、研究生部联手推进实习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稳固的用人单位资源。2007年,学校在河南率先开设KAB课程,2008年,成立了河南第一个KAB创业俱乐部。

⑤大学生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通过就业指导中心、教育学院,形成大学生就业教育良好局面。学生在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河南省奖项。学校总体考研率达到30%,就业率连续5年达到92%以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达到92.8%。

2.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重视加强就业场地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特点,分别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立2000平米和1000平米集中的服务大厅。另外在其他校区还建有专门场地。学校以毕业生就业服务大厅为基础,形成了信息发布、咨询指导、宣讲展示、笔试面试、手续办理、资料文印等功能为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吸引了更多的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便捷服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求职成本。近一半的毕业生通过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就业,92.2%的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

综上所述,郑州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高校特别是河南高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的推广意义和价值。中央电视台1套分别于2009年3月29日和2010年3月9日予以专题报道。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于1954年建校,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多年以来,学院一贯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和学生就业工作。1999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坚持 “三转一响”的办学理念,即“行政围绕教学转,教学围绕就业转,就业围绕市场转”和“力争同类一流,打造就业品牌”,学校坚持“学而优则工”,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并把办学理念和定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了“六双”的就业工作特色。

1、坚持办学与市场双向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依照岗位标准设课程”的办学思路,出台了就业率、就业质量与各专业招生规模严格挂钩的政策,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例如先后停招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景区开发与管理、金融保险等5个市场需求较低的专业。学院目前所开设的47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紧密校企双向结合。构建以“订单”式培养为特色的“2+1”培养模式,把企业需求全方位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2004年以来,先后与山东海尔集团郑州工贸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重工、广东三正集团、上海华普汽车、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等37家企业签订了5200多人的订单。不仅使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享受企业提供的助学金和奖学金,深受企业和学生的好评,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嬴。学校每年都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规模。学院每年投资1千多万元用于购买教学仪器和实训设备,建立了机电、汽车、餐旅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同时还建立了183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学校通过两年在校学习和一年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实践和顶岗实习,全方位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3、重视理论与实践双结合。创立了“讲、演、练、评” 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专业理论课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一体化。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达到了1∶1,重视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岗位需求。学生多次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专职教师每年均利用1至2个月的时间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同时把企业的技师、工程师请进校园做客座教授。在收入分配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

5、着力培养“双证书”人才。自2002年起,每年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2.5%以上,其中高级技能证书比例达到了29.6%以上。学院坚持能力本位,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之外,必须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使学生在毕业时即达到上岗技术要求。

6、努力体现“双百”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理念,即通过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百分之百的就业率。学院提出“毕业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和“将就业工作进行到底”的服务理念,秉承“走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施千方百计,话前言万语”的“四千”工作思路,从建造2000平方米标准化就业指导中心到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从每两周一次就业工作例会制度的建立到每年对各院系的就业工作评估机制的运行;从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到为创业学生担保小额贷款;从职业职介所的成立到校园内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帮助贫困生的“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的实施到奖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全院教职工;从“双选会”与技能展示会的联合举办到成立就业联盟活动的开展,学院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创造了持续三年就业率达98%的好成绩。

综上所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国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具有示范性作用,有典型的推广意义和价值。就业工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华中农业大学: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在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全力构建“全校同心、师生同力、校企同盟、学生同行、保障同步”的就业工作模式,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促进了广大毕业生充分就业、持续发展。

一是全校同心,以提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各学院充分利用各类校友联谊会,发挥校友企业吸纳毕业生的作用,同时在学院办公区设置《就业进展一览表》,每周更新数据,动态反映就业状况。

二是师生同力,以专业教育、推荐就业为主要内容构建全方位导学机制。学校及各学院都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贡献奖”,对推荐毕业生成功就业的老师予以表彰并奖励。仅2009年,全校共有100多名专家教授提供近千条就业信息,成功推荐两百余名毕业生就业。

三是校企同盟,以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开拓就业市场。学校先后选择了一批效益好、规模大、社会知名度高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校企同盟”的就业基地进行建设,同时围绕市场和企业急需人才,在相关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中开办特色班级,与用人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实行定向就业。

四是学生同行,以信息共享、组团就业等方式实现共同就业。在学校各方面为毕业生就业谋出路的同时,毕业生中也自发地形成许多“学生同行”的互助模式,实行就业压力共担、就业信息共享,实现共同就业。众多毕业班还开展“组团”求职,实行互用就业资源,将就业信息差异化利用,有效拓宽了信息渠道,确保了就业安全,提高了信息利用率和签约成功率。

五是保障同步,以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为广大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学校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援助资金,重点补贴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等。学校制定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涌现出了一批面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先进典型。

湖北工业大学:

学校开拓进取,创新了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评先工作量化考核、关爱就业弱势群体等多项就业工作,深受社会好评,在历次湖北省就业工作评比表彰中屡获“先进单位”、“湖北省资教先进集体”以及“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在湖北省近几年召开的三次就业工作大会上,连续三次作典型发言,并得到出席会议湖北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2009年底,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科学定位错峰发展,着力培养应用人才。学校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从源头到过程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一是合理布局专业结构,顺应社会需求;二是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合理构建知识体系。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改革,一方面积极建设校内工程实训中心,不断创建就业实习基地(现已建成150个)。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了800平方米的创业实践平台,提供模拟仿真设备,开辟企业孵化场所,提供创业咨询服务,收效良好。

二、持久推进素质教育,全力塑造特色人才。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研究”课题进行了长达九年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将大学生素质分6大类14项,对各项素质及其子元素的涵义和发展途径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合格+特长”大学生素质发展模式。

三、科学构建立体机制,有效保障就业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确保“三到位”,每年都将就业工作纳入工作要点予以部署,制定各层次的年就业率目标和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率目标,分解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并将就业率目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四、大力丰富教学体系,全程推进就业指导。学校在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出台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考试实施细则》,创新了考试办法;构建起了较为丰富的就业创业教学体系,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五、不断寻求合作伙伴,借力繁荣人才市场。毕业生中近60%是通过校园人才市场成功应聘求职的。学校着力于有形市场建设,也注重无形市场建设,学校就业信息网的年点击率达20余万次。

六、锐意创新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就业工作。1.严格实行就业工作评先量化考核制度2.实行二级管理考核机制3.建立就业状况实时监测反馈体系4.评选优秀就业实习基地5.关爱弱势群体就业(2009年230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成功,帮扶率达92.37%。)6.划分专题开展跟踪调查工作

中南大学:

一、“六位一体”巩固拓展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就业一盘棋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依托“3+5”(医疗、铁路、有色3个+冶金、兵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通讯5个行业)的行业优势,打造“10+20”区域合作链,通过就地引进校内学科性企业,邀请校友企业联动招聘等办法,使学校在全国的动态就业基地达到了628家,毕业生就业信息源得到充分保障,仅2009届毕业生,学校就业信息网就发布需求岗位4.8万余个,毕业生人均需求比达到1:4.03,基地建设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二、努力探索创业教育新思路,成果丰硕。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各类校园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确立创业教育大纲,强化了“注重能力,创新为本”的创业教育理念;完善了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服务体系、科研体系、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探索出“规范化培训、主题化活动、社会化实践、项目化资助、基地化依托、专业化辅导、网络化促进、多样化激励”八条创业教育有效途径。这些探索、研究和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成立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主动邀请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通过企业设立奖学金和“3+1”定向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毕业生提前签订就业意向,目前学校共设有企业专项奖43个,与中铁五局等35家单位开展了定向订单式培养项目。2009年下半年,学校更在全国首开“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采用“4+1+1”的6年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19家单位联合培养目前社会急需的工程一线领军人才,在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四、以人为本,大力帮扶特殊群体就业。学校就业工作着眼“就业一人,帮扶一家,温暖一片”的社会效益,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和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仅2009年就帮助并实现了120名城镇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高质量100%的就业。学校也非常重视民族毕业生,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帮助民族学生“量身定做”一系列职业辅导,并适当给予经济补助。截止2009年7月,新疆民族班学生就业率达96.3%。已毕业的三届西藏民族班学生就业实现了三个百分百,即:就业率100%、回家乡工作率100%和就业满意率100%。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

一、教职员工为学生就业服务,全员践行“人人都是就业工作者”理念。学院将就业工作放在“关乎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成立了以彭元书记和王章华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系部也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毕业生工作办公室。实施了“一把手”工程,提出了“人人都是就业工作者”的口号,切实做到了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就业处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各个系部主体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二、教育教学为就业质量服务,全方位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校企联合、订单培养”。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企业满意人才。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根据南方“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秋季”的特点,实施了“秋去春回”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启动了在安全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等三个系统方面循环地培养学生的系统集成与维护能力、技术管理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的“3+3大循环”模式。同时,学院大力倡导融“湖湘文化、交通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的“四好”(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好使用)文化。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以教学质量保障就业质量。依据“工学交替、系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构建了“公共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成了具备“系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实训基地。实施“双证融通”,学院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时必须取得一门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教师岗位能力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实施了“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教师赴海外、百名技师进课堂”项目。培养了一支 “既拿教鞭,又拿扳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就业教育为职业发展服务,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架构起“组织、队伍、课程、网络、活动、保障”“六位一体”运行模式,对就业工作进行了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和就业指导专家委员会,有专职就业工作人员20人,建立了一支以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为主,学院领导、系部及处室领导、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为辅,企业专家广泛参与、专兼结合的达100余人的就业指导师资团队。

茂名学院:

做法一:以“大工程观”为先导,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期以来,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采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狠抓中间质量培养的环节,通过产研学一条龙链接的方式,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与要求,修订培养方案,保证专业发展的社会属性、企业属性、行业属性、就业属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招生改革中量体裁衣,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比如“3+1”、“3.5+0.5”,工科类的“CDIO”,信息类的“EDC—2+1”新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课程权重,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整体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做法二:鼓励毕业生服务地方,到基层工作的成效显著。学校出台了《应届毕业生志愿服务国家西部和“三支一扶”奖励暂行办法》,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年均面向毕业生基层的就业率都在81%以上。

做法三:以人为本,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帮扶服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档案库,掌握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经济困难且未就业的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2009年,学校就向未就业的220名此类毕业生每人发放了300元就业求职补助,用于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单位,这充分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

广西医科大学:

特色一: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眼光,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围绕“教学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价、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预测、新专业设置评价、新农合医院发展状况、就业工作评价”这六个方面做系统调研,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调研平台,促使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下功夫。调研覆盖面广、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数据详实,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找准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长效发展机制,学校就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初见成效。

特色二:构建学生实训体验教育模式,这个模式不仅是单纯的职业实训,而是带有互动互学的全方位体验式实训,经过几轮实训,特别是学生通过深入基层,能摆对位置,经过相互地评比、交流、总结,得到启发,从而在情感上、经验上都能自发地调整就业价值观,降低择业期望值,提高了整体就业成功率。

特色三:把就业工作的“推销” 转变为“营销”,学校党政“一把手”能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全员高度参与,做了大量就业前期的培养,强化了人才培养基础。

重庆交通大学:

一、构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熏陶课堂等四个课堂,实现了就业指导教育全覆盖。

二、对专业实行三级预警制,“招生就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联动,从源头上促进毕业生就业。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方面一些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有:

一、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年的示范建设,学院完善了施工(工作)过程导向的“123”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交替法等教学改革。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能力;优秀的“双师”团队,保障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无缝衔接”。

二、学院建立了一套“四步法”开发就业市场的“营销策略”。在考虑开发就业市场时,第一考虑的是在现有就业市场上,为各专业的毕业生扩大就业市场份额;第二重点研究开发新的就业市场;第三考虑开发现有就业市场上有较大需求的新专业;第四寻求在新的就业市场上开发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新专业。

三、学院与上千家用人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建立了3500毕业生的就业平台。

四、学院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当做一项校园民生工程来抓,制定了《“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办法》。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帮扶,特别是针对“5·12”地震重灾区的毕业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五、学院利用每年暑期开展了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三方的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家长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六、就业成效显著,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上级多次表彰。培养出的高素质、高技能毕业生贴近社会需求,实现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就业质量高:40%以上毕业生就业于行业骨干企业,如中建集团、中铁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率高:保持在97%以上;成才率高:许多毕业生通过努力很快成为企业骨干,“有的四五年后就能担任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学院连续九届成功举办了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大型双选会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学院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特色一:“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模式理念在西部高职院校中比较超前,效果明显。早在1996年,贵州交职院就开始尝试“双元制”办学模式,如以汽车工程系为例,陆续与贵州省汽车修理公司、贵州雪铁龙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学生课程一半以上在工厂由老师和技术工程师共同完成,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毕业就可上岗,缩短了培训期,增强了竞争力,据了解,其他各个系部都采取类似模式,成效显著。

特色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依据,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就业前景得以保障。提出了 2+1教学模式;真实建造教学与工作一体化模式;订单式培养;量身订制;根据市场需求,新增相关专业,拓宽就业口径,这一系列实行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模式是值得肯定和总结推广的。学校优化资源配置,与东部先进学校联合办学,实行东西联合订单培养的思路,也走在了西部高职院校发展思维的前列。

特色三:创业教育平台构思新,探索工作有成效。以“两书一示范”推进,自编的《优秀毕业生实习创新案例》、《大学生创业项目手册》为架构,以校内一些列创业示范店为载体,走出了创业教育与创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特色之路。

大理学院:

大理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毕业生就业政策,把就业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强理论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些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有:

一、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大了学生转专业的力度,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人生职业追求,让每个学生能读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同时,根据专业就业率,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有效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二、以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基础实、专业强、素质高、服务好、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四个结合”为重要途径和方法,以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专业建设出特色、出品牌为显著特点,配合教学改革,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

三、建立兼职就业联络员制度,在昆明等13个地州市人事劳动部门选聘了25名兼职“就业联络员”。

四、实施“一对一”就业服务,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每人具体联系1个或几个毕业生,帮助其积极就业。

五、大力开展毕业生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学校拨出专项经费200万元,设立毕业生创业基金。09年毕业生中有32人自主创业。

六、加大对贫困毕业就业援助力度。从专项助困经费中划拨10%作为“助学育人创业就业培训”费,用于对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求职补助。

西安交通大学:

1、深化教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设立“钱学森实验班”、“宗濂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育人新环境。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

2、重视就业市场建设,积极组织校园招聘。2009年组织各类招聘会6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2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吸引包括周边地区兄弟院校在内的毕业生30余万次。就业网络平台日访问量高达20000人次。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职业发展教育。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教育部创业教育基地”,开展职业咨询等多种形式,推进就业指导工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组织机构完善,政策保障有力。学校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出台并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在场地、人员、经费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

2、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近年来,对就业需求少的专业减少或停止招生,同时根据社会需求,恢复和增设了一些专业。

3、立足行业,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发挥原隶属冶金部的优势,不断开拓,与全国有关行业1070家单位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实习+就业”模式成效显著。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构建校县校企合作联盟

该校为涉农院校,农业生产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过程等迫切需要企业参与及政府部门的协调。为积极加强校县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撑,学院提出并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该工程根据行业企业岗位不同特点,以社会需求为依归,利用学院和农、林、水三个厅的共建优势及杨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学院在生产实习、招生就业、外事接待、校友联谊等渠道建立的联系,以现有的校县、校企合作基础为平台,选择与学院开办专业密切相关的县(区)政府、企业为联谊点,按照优势互补,联谊联姻,合作创新,共赢共进的原则,建成融省内外100个左右县、1000个左右企业的联谊会,形成紧密合作型、松散结合型、辐射互惠型三级合作联谊圈。使全院每个教学系合作面理论上平均达到10个县、100个企业,每个专业合作面理论上平均达到2个县、20个企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工程

(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努力实现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坚持走“创特色、建名牌”之路,抓点带面,打造品牌,创出特色,推动全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市场定位原则,按照改造、整合、扩充、开发四种途径,提出了专业设置的四个协调与统一。即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协调统一、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专业设置与陕西经济结构调整协调统一、专业设置与学校教育资源协调统一。

(二)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开展顶岗实习,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性教学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学生还要求有最少半年的时间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毕业生除具备毕业证外,还至少要有1-2个社会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在校内建有11个融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技能鉴定、生产能力、科研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企业广泛合作,建有163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与用人单位分工实施的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季节分段、工学交替”、“新洛桑”、“合格+特长”等适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兰州理工大学: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05年以来,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着眼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停招、增加、增设了一批专业。

2、狠抓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全国21个省市开拓就业市场,10年来共建立了400多家就业基地,成为学生就业的主阵地。

3、通过“三种途径”抓就业指导。一是广泛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二是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课效果好;三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的突出特色在于:

学校立足西部,克服办学经费不足,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很多困难,坚持走西部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好国家促进就业的重大项目和政策,如“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征兵入伍”等,通过扎实有效的就业辅导工作,引导毕业生立足西部地区、立足民族地区,实现了多渠道就业和就业率的连续增长。

宁夏医科大学:

1、创新思路,全程开展就业教育。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服务月”等多种形式,使就业指导覆盖每一位学生。

2、广开渠道,创建“就业基地”。先后成立了5家附属医院,在全国建立了80多家临床教学实践基地,“以实习带动就业”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3、适应社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贴近行业要求,构建以“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践体系”和“双螺旋式实习临床教学改革”为核心的一体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4、不断探索,加强就业工作研究。完成了“宁夏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专题调研,为学校就业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就业工作的主要经验特色表现在:

60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新疆和兵团经济建设的战略需求,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把兵团精神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育人工作当中。通过开展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扎实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边疆繁荣,加强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始终坚持兵团精神塑造师德,多年积淀形成了教师们“献身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共同品格,涌现出了“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孟二冬精神,以及12年扎根边境贫困团场,传播科技,帮助职工群众科技致富的“平凡教授”代江生等全国模范教师,在育人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始终坚持兵团精神培育学生。学校把兵团精神系统地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兵团精神全过程引导(入学、培养、毕业、就业)、全维度渗透(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导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培养了大批政治过硬、作风朴实、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成为自治区和兵团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骨干力量。

自2002年以来,学校连续8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内地生源毕业生留疆率始终在50%以上,2005年达到了69.87%,唱响了“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主旋律,形成了边疆“高校育人”到“高校育人、留人”的可喜局面,开创了“教育戍边”人才流向新疆的独特机制,引起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中宣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兵团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50所典型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特色总结

(二)(2010-05-12 19:08:25)转载 标签: 分类: 教育新闻

就业工作 支柱产业 人才培养 飞思卡尔 河北省 教育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依托传统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办学与社会需求结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和校系两级管理,全员参与抓就业的办学与就业工作特色。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多途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企业新技术、企业工程师进校园进课堂;学校专业教师、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形成了“两进两出”的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1、依托学校优势,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创建行业急需的新专业。

结合学校特色优势,根据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创建行业急需、特色鲜明的新专业。如:根据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结合学校纺织材料学科的优势,在全国率先申报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根据企业需求,创建了“3+1”的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深受企业欢迎。再如,根据LED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天津工业大学在该领域的科研优势,率先在全国成功申报了“光源与照明”目录外本科专业,建立了有61个企业加入的联盟,并建立了教育部在该领域的全国第一个重点实验室,发展势头强劲。

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学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现企业行业需求,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明确设置专业方向,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纺织、轻化工程、服装、非织造工程等专业与山东、浙江、广东的企业广泛合作;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在滨海新区形成依托;软件及信息服务类专业在天津华苑产业园形成依托,传媒、动画类专业与京津地区企业广泛合作,经管类专业与天津开发区、空港物流区逐渐展开合作。这种合作优势互补、校企共赢,企业可获得紧缺适用人才,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学校实现了针对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

3、校企联合建立高水平实验室,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学校与企业共建多个高水平实验室。如:与飞思卡尔公司共建的“嵌入式设计及应用实验室”、与国内规模最大的财经资讯供应商“世华财讯”共建的“财会金融信息实验中心”等。这些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共同特点是都代表了该领域现代企业技术,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学校提供场地、经费支持、配备专任教师,使这些实验室成为校企联合研发,学生自主实践的基地。更新了教学方法和试验手段,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

4、校企联合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学校有意识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注重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1)全校所有专业均成立专业社团,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或资金支持,创业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实验室对外开放等措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2)学校以项目为载体,借助企业技术和资金支持,设计组织“盛群杯”、“华苑杯”、“用友杯”等开放式竞赛,用相对完整的具体任务驱动学生,使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更加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5、在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第二校园”,建立有效的校外实习教学全新模式

学校利用滨海新区企业密集的特点,在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适应学生上岗实习、企业选人用人的就业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校园”。这种由企业提出实习规定任务和时间安排为主,学校组织协调多专业学生参加,更广泛更灵活的校企联合组织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真刀真枪训练,企业选人用人和研发提供了有效途径。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以企业为主,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企业、毕业生利益三方共赢的效果。学校现建设了76个“第二校园”,每年有2000多名学生通过“第二校园”走向社会,有三成以上的毕业生在实习企业就业。

二、校系两级管理,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1、提出大就业理念。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工作“三到位”和“四化”要求,形成了“校领导统筹全局,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学院逐层落实”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全员化工作机制。

2、学校坚持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共赢,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以研发中心为纽带,学校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进修提高;而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的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环境、指导教师和生活条件。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形成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就业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机制。

3、坚持就业考评与分配制度挂钩。学校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并重的重点工作,并将就业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初目标任务分解和年终目标任务考评,使就业工作的效果与各单位、各专业、每位任课教师的考核与利益相挂钩,建立了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并根据就业形势适时调整招生计划,形成了学校抓宏观看就业,专业抓落实盯企业,教师瞄准企业核心技术抓课程改革的良性局面,进而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天津工业大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和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受到了良好成效,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性大学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河北大学:

一、办学与社会需求的“三个融通”。

1.专业设置、招生与社会需求相融通。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与改造专业、确定招生规模。“十五”以来,新增本科专业37个,其中36个为社会急需专业,对13个市场不畅的专业进行了调整,隔年招、减招或停招。2003年该校根据社会需求创建动漫设计专业,目前已成为新闻出版署、国家文化部重点研究基地,动漫产品多次在全国和河北省获奖,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专业培养与就业相融通。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参照岗位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3+1培养模式,使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电子信息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将生产实际和企业运行模式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通。努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做人与做事统一,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以及共性发展和个性打造等方向协调发展,实现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006年以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和高水平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100项。

二、滴灌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艰苦创业。

1.思想教育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施探讨式教学,平等化交流,双向式互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2.从入学一开始,四年不断线,实施全方位滴灌和全程化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全面规划人生,让“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每天进步一点点”和“带着目标学习,带着作品就业”这些理念成为青年学生追求的主旋律,稳定队伍、理论研究成果显著。

3.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基地”,培养国家职业指导师91人,同时聘请149名企业家组成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刻探讨工作规律,对学生人生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精细化指导。有效地思想教育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引导了大量的毕业生投身基层。2009年,毕业生到层就业1316人,约占全校毕业生的40%,表现出当代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初显成效。

在河北省率先成立了创业学院和创业园,建立校院两级创业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平台和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就业实验基地”的优势,2004年承办了首期全国部分院校创业师资培训班,大量培养KAB、SYB创业培训师,同时积极聘请企业届人士指导学生创业活动,目前已培养创业指导教师20名,外聘企业家34名。

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在《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基础上,整合全校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群,形成了以《创业管理学》为核心的创业基础课程体系,以《沙盘创业》为核心的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体系与相关技能平台、实践平台的相互支撑。

3、创业教育实施“项目规划、项目孵化、项目实化”的三级跳

一是开拓创业实训基地。在校内设立1200平米的就业与创业展厅、动漫基地、ERP实验室等创业实训基地,在校外建立创业实践基地41个,帮助创业团队规划创业项目。二是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和软创中心,向学生初创企业提供经营场地、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营造“在创业中成长,在成长中创业”的氛围,扶持学生实践创业。三是扶持创业项目向实体化转变。06级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赵瑞阳将“基于网络协议的多路视频监控系统”转让于沧州海能海特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7级通信专业学生唐明月将“抗氧化电感线圈的开发技术”转让于北京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7级自动化专业学生李英豪将“AC/DC整流电源数字控制技术”转让于保定红日电气有限公司。近年来,已有100余项学生自主研发项目在企业实际产品开发中得到应用。

4、组建创业团队

学校在河北省率先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先后组建170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三年来,学生在科技、文化竞赛中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在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校以团体总分240分的优异成绩与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12位,为河北省大学生获得第一个“优胜杯”和第一个“挑战杯”社科类项目一等奖。2009年“绿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团队在全球社会创业大赛中,最终获得中国区决赛第四名,并荣获中国区决赛唯一一项“最佳策划奖”。

5.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2008年9月,该校学生谷更新成立的139.ME创业团队,通过为“苹果”手机编写应用程序,每天可实现1000美元的收入。学校学生已注册企业11家,注册资金共300万元,正在准备注册的达61家。2009年,学校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

综上所述,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学校,坚持办学与社会需求的“三个融通”,滴灌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连续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0%左右,2009年获得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全国高校特别是河北高校具有典型示范和推广意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报道学生工作76次。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就业工作能够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确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山西省高校中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以服务山西煤炭、电力、化工、机械、材料等支柱产业为宗旨,形成了就业工作的鲜明特色。

1.学校党政领导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就业工作,注重突出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坚持学校办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柱产业服务的办学定位与方向,全校上下形成了全员关心和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2.学校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和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学科和特色专业,提高服务山西支柱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在学校现有8个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特色专业中,分别有4个和3个直接服务于支柱产业的学科和专业,其余也都为相关学科专业。

3.学校招生规模和就业导向能够主动适应山西重点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全校招生规模超过40%面向山西支柱产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直接服务于山西地方支柱产业的比例达到70%以上。

4.学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就业教育,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低年级学生就能够进入学校创新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创新成果多次在全国获奖。学校聘请社会精英、优秀校友组成辅导专家团为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回报社会,成效明显。

5.学校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山西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学校评选了“首届10佳创业明星”和30位杰出校友,其中服务于山西支柱产业的分别有8人和22人。

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校牢牢把握适应行业发展,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特色人才的办学思路,立足学校的行业办学传统,促进面向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着力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新型实用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在主要服务全国冶金和煤炭两大行业的同时,全面覆盖了内蒙古的六大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内蒙古“构建经济发展技术支撑平台”的高校。

大连民族学院:

学校立足沿海开放地区,抓住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院校办学特色,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就业根本。多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服务上下工夫,在就业市场上求创新,在就业指导体系上求实效,探索出了一条以创新和服务为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之路。学校连续九年就业率超过90%,位居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第一位和辽宁省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华民族报及地方新闻单位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就业创业及创新教育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对学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和服务民族作了新闻报道。

专家组认为,这是一所值得重视和尊敬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所作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希望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高度给予学校更多支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具有明显的特点

该校围绕市场、社会和行业需求,深入学习贯彻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西部及辽西北的大政方针,同时坚持按照往届毕业生对专业需求的反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特点。立足国情、立足省情,立足校情,立足行业培养具有太阳石精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07年出台了培养方案,不断根据实际修改培养方案,进行了8个专业39门课的研究式教学试点。

2、四年倾心全方位不间断就业指导服务有特色

该校四年不间断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具有明显特色。该校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是艰苦行业,该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从毕业后工作现场入手,以该校文化传统为依托,从大一到大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培养学生从艰苦观到发展观的认识。立足为地方经济服务,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有力保障。一年级开展“就业形势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风、学位意思教育”,二年级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开展“择业技巧”教育,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教育。

3、保障措施有特色

1.以评促建,充分调动各二级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奖惩体制;

3.建立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4.实现了“一校一策”“一院系一策”“一专业一策”。

上海财经大学:

一、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建立招生、培养与就业“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生源质量。自2002年以来,保持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研究生略有上升。在此基础上,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此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效带动招生工作,招来优质生源。

坚持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探索符合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教育模式。重视并抓好各类“基地”建设,相继建立了国家级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财经人才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以上海市为主体,建立十多个遍布长三角的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实施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人文、应用数学、公共经济与管理等基础学科实行轮换招生;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实行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专业发展;有针对性提高外语、数学、经济学等基础科目培养要求,重点发展应用型学位研究生,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水平。通过以上举措,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基础好,社会竞争力强的现代财经人才。

二、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

辅导模式阶梯化。依据大学生成长历程和大学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建立具有核心项目、全程辅导、全面参与,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从新生入学家长会、参考资料,大学期间课程、实习、辅导,到大学毕业就业阶段的培训指导甚至毕业离校典礼和晚会,就业指导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辅导手段和途径多样化。在依托“一个网络、一个项目、一个社团、一本杂志、一个暑假”开展就业辅导的同时,还通过选修课程、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沪港交流、竞赛等多种途径开展就业辅导。

辅导理念人性化。在职业发展教育及日常工作中,就业工作团队坚持“交流、平等、公正、开放”的工作理念,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发展创造平台,注重学生能力和和品格培养,融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和师生情谊之中。

同济大学:

建立“招生 培养 就业”为一体的联动体系。2009年7月,建立“同济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出口与进口连接成环。坚持按专业大类招生,在专业调整、招生计划编制中纳入就业数据作为重要参数,加强报考、招生、就业的关联性。在人才培养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国际视野、合作教育、复合式培养,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具有质量指标、师资建设、资源配置和过程管理四大环节的本科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控。在研究生培养中,采取大力资助博士生短期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学院(系、所)搭建特色学术交流平台特别是跨学科交流平台、建立“博思”论坛、积极承办各类学术论坛和鼓励研究生参与校外学术交流活动等措施培养专业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09年,学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门设立就业专题,经认真调研、反复研讨,制定了以学生就业工作为主线,涉及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的“促进就业系列行动计划”,为学生就业工作的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开拓思路、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在校园文化、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学生社团建设、讲座沙龙活动、推进实践见习、搭建服务平台、落实扶持政策等形式和方法,在大学生中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鼓励创业实践。近三年,同济大学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银奖各一个、铜奖两个;连续两届获团中央光华基金“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大学生创业见习”项目中,137位大学生或研究生找到创业见习岗位;至2009年12月31日,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同济分基金资金规模为1500万元,分六批受理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171项,立项项目46个,立项资金为710.4万元,已经注册公司37个,注册资金2103.1万元,带动就业270多人。大学生科技园创业服务平台投资资助1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共227.4万元;已有3家共获980万元商业贷款;推荐4家申请50~200万元小额信托基金贷款。

上海交通大学:

围绕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发展占略,体现“使命意识”、“引领意识”和“布局意识”。使命意识:再就业工作中,通过走访、电话和信函等形式,学校主动联系国家重点单位,为他们开辟校园招聘绿色通道,提供全天候服务,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毕业生到985高校、重要科研院所就业,到创新型企业就业和开展自主创业,到公务员体系就业和到基层锻炼磨练。引领意识:不断创新招聘形式,举办新能源、航天、航空等专场招聘会,引导毕业生到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信息和纳米等新兴科技和产业领域就业。布局意识:近几年来,积极推动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学校每年通过科研项目、奖学金项目、商业比赛项目、中介机构、政府资助和境外大学联系等渠道,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日本富士等国际合作组织、非营利组织、跨国企业等推荐推荐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引导毕业生着眼未来,到影响国际社会变革的国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就业。

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打通人才培养工作链。学校成立信安学院、媒设学院,对接信息安全和性媒体等产业;成立软件学院,知名企业深度介入人才培养;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采取本科生转专业、定制班等超常规措施,加快人才培养。

与科研合作和地方服务紧密结合,实现和科研拓展、地方合作齐头并进。学校推进产学研结合,与上海大电气、商用飞机、华锐风电、新华社等代表性单位进行深度科研合作,建立企业与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设立校外科研基地,实现校企科研合作与人才输送双赢。与上海市闵行区共同建立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校就业工作紧紧跟上,开拓和巩固新兴就业市场。持续十年实施毕业生就业引导工程,深入开展以“祖国强盛,我的责任”毕业生就业教育活动。以就业服务为基础,以生涯规划为支撑,以就业教育为核心,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全程渗透。近年来,“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已成为凝结在交大学子血液中的一种精神;“志存高远”已经成为交大学子职业发展的就业文化。2009年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人数占派遣人数的41%。

持续十四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充分发挥了历届校友对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学校先后组织800多人次,累计走访用人单位近1000家,调查毕业生人数近5000人次,专访校友近1400位。校就业指导中心随校领导出访,开拓市场,了解校友和用人单位意见。每年形成调查分析报告,编撰《就业年鉴》和《统计年鉴》,为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本文来源:人民网)

上海财经大学:

一、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建立招生、培养与就业“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生源质量。自2002年以来,保持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研究生略有上升。在此基础上,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此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效带动招生工作,招来优质生源。

坚持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探索符合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教育模式。重视并抓好各类“基地”建设,相继建立了国家级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财经人才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以上海市为主体,建立十多个遍布长三角的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实施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人文、应用数学、公共经济与管理等基础学科实行轮换招生;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实行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专业发展;有针对性提高外语、数学、经济学等基础科目培养要求,重点发展应用型学位研究生,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水平。通过以上举措,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基础好,社会竞争力强的现代财经人才。

二、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

辅导模式阶梯化。依据大学生成长历程和大学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建立具有核心项目、全程辅导、全面参与,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从新生入学家长会、参考资料,大学期间课程、实习、辅导,到大学毕业就业阶段的培训指导甚至毕业离校典礼和晚会,就业指导环环相扣层层落实。辅导手段和途径多样化。在依托“一个网络、一个项目、一个社团、一本杂志、一个暑假”开展就业辅导的同时,还通过选修课程、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沪港交流、竞赛等多种途径开展就业辅导。

辅导理念人性化。在职业发展教育及日常工作中,就业工作团队坚持“交流、平等、公正、开放”的工作理念,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发展创造平台,注重学生能力和和品格培养,融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和师生情谊之中。(本文来源:人民网)

上海大学:

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前面的“传带球”是关键,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学校对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两手一起抓”,使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一、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在管理体制上结合

学校招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就业三项工作专属一个校领导分管,使社会需求很快能够反馈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招生工作上。

2、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能力水平结合

请专业的调查公司(中介机构)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反馈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的整改。

3、就业工作与招生额度结合

专业招生规模和就业情况相挂钩,专业减招人数最多会达到100多人。

4、就业工作与教育经费投入结合

就业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学院资金投入规模,最多会减少投入的15%

5、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工作结合

学校根据基地类型进行A、B、C分类,目前已建立包括参与学校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共同培养、科研、就业与实习等全方面合作的A类基地25家。

6、教育质量评估与就业工作结合 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把人才培养予以量化,编制《教育教学质量白皮书》。

二、学校就业工作创新

1、形成了由学院“一把手”组成的专家顾问队伍,成为就业工作的“智囊团”。学校成立了由8位院长、书记组成的就业工作专家顾问队伍并颁发证书,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出谋划策。并把学校作为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试点单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人”

编写《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培养学生就业主人翁意识。《手册》包括应知应会篇和锦上添花篇20个项目,手册中开展的活动和内容全部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择、自主参与和完成,学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和资源,使学生真正能够实现“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工作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

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需求调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每年让大

一、大二学生利用实践学期,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用人单位和校友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需求调研”,增进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践行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理念,始创研究生助管员队伍

3、全面开发国内外资源,开拓就业与实习基地

积极拓展全国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已签约的基地共221家,校级重点基地62家,校院两级就业与实习基地159家。其中12家作为职业发展素质教育基地并签约挂牌。

开拓海外实习和就业基地,种类和所涉及的国家也逐渐增多,欧美澳等地已经建立13个海外实训基地,4年共有500多名学生赴海外实习。

积极搭建校 区 企“三联动”合作服务平台。由政府牵线,学校加强与区县人事局、行业协会、职介中心等社会团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宝山、闸北、虹口、侨知联等建立就业与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实践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例如宝山区在上海大学挂牌成立辅导站,每周派老师前来授课指导。已在一年半时间内不间断授课。

4、建立全方位的就业信息跟踪体系,提高信息利用。

高校资产管理经验 篇6

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强化技能培养 重视校企合作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开展校企合作,广泛开展校内“百项技能大赛”,内外兼修,以“四求”为抓手,有力地促进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强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求创新”,大力实施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职业院校,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各专业按照企业、行业特点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和实施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破解“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难题。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以电子信息产品制程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主要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能力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了“能力进阶、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以项目为导向,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岗位职业能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了“两个不间断、三个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打破传统的学期限定,采用小班制工学交替,适应企业生产不间断的要求,实施不间断的“认识性实习——轮岗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同时采取“学生+学员+企业员工”的“零距离”管理模式。影视动画专业实施了“项目带动、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制作原创系列动画片,将课堂理论与操作实践有效结合。

二、校企合作“求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开展校企合作

学院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注重与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省内10强的知名大企业合作,通过大企业的品牌优势,带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学院已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数量和合作质量都飞跃发展。如与全国最大的IT产品经销商和服务供货商——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神州数码网络技术学院”;与世界500强排名前十位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合作,由GE公司捐赠价值1422万元人民币的软硬件设备、学院投入300多万元人民币,共建了具有国内一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GE 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实训室”;与摩托罗拉工程学院福建授权培训中心合作,依托摩托罗拉品牌吸引了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20多家企业与学院深入开展了校企合作,等等。

校企之间紧密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学生技能培养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如学院利用合作企业,通过“企业捐赠”、“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共建”等渠道进一步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仅2009年,学院就获得企业捐赠资金、设备和软件达2600多万元。学院吸引行业、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推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并打造出了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三、技能大赛“求广度”,校内广泛开展“百项技能大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16号文和教高16号文精神,从2008年开始,学院推出了全院性技能比武的“百项技能大赛”,从87个项目到114个项目,从专业教师到每位学生,形成了“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全院学生的90%以上参与其中。近三年来,学生已有660人次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奖。如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院代表队2个项目一等奖,2个项目二等奖,1个项目三等奖,以及2个项目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茅。许多学生还未毕业,已经被企业预订一空。

通过组织开展“百项技能大赛”的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技能成长平台,也使学生在内心产生积极参与技能比赛的主动需求,客观上竞赛也需要学校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动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竞赛成为了一个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实训的平台,让学生、学校、企业在赛事中融合,并逐渐走出了一条服务学院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富有特色且卓有成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子。

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及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充分的技能训练、技能竞赛,使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毕业生动手能力增强,技能水平提高,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欢迎,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四、就业指导“求效果”,建章立制推动就业指导落到实处

浅谈高校食品学院实验室管理经验 篇7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为教学和科研之所在, 其安全管理是教学和科研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因此, 在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 要做到以下几点:

随时保持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畅通, 并设置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实验中心管理员须每日对各实验室进行防火检查, 以杜绝一切火灾隐患, 如苯、苯胺、甲醇、乙醚等易燃易爆危险试剂是否按照要求使用及存放;实验中心所有人员皆须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每次实验结束, 实验课教师须确认水、电、门窗等设施的关闭情况, 确定安全无误后, 交由实验中心管理员检查;节假日前, 实验中心管理员须全面进行安全检查, 并作好相关记录。

二、实验室耗材管理

实验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耗材主要有试剂和玻璃器皿两部分。故此, 为了教学及科研的顺利进行, 须做好试剂及玻璃器皿的入库、保管、使用记录工作。对于易燃易爆试剂 (如苯胺、苯、乙醚、甲醇等) 或剧毒试剂 (如巴比妥、巴比妥钠、汞、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等) 建立专门的试剂柜用于存放, 实验课教师按照实际需要量进行领取并登记, 不可造成危险试剂的遗失。

三、实验室仪器管理

为了达到对实验中心仪器科学管理的目的, 除对仪器进行分类编号以外, 要求实验课教师熟练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使用方法、保养方法及维护方法等。对于仪器, 杜绝使用人员存在只会使用即可的思想, 为防止影响仪器使用寿命, 要求责任到人, 即谁使用谁负责, 并做好使用记录, 由实验中心管理员定期检查。实验中心管理员对于已坏仪器及时检修, 若损坏严重, 送交仪器公司修理, 以防影响该仪器的效用。实验课教师在课前做好仪器的调试工作, 并在学生使用前, 对学生进行使用方法的详细解说及现场演示, 在学生使用的过程中, 及时纠正其不当的操作方式, 以免损害仪器。若因违规操作导致仪器损坏, 视情况责任人按照仪器出厂价30%-150%做出赔偿。

四、实验室教学管理

在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中, 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要求实验课教师以身作则, 以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引导学生。要求实验课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 制订详细的实验内容;在课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包括实验用书、预实验、试剂及仪器;在实验的过程中, 要求实验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指导, 尤其是仪器的使用。此外, 实验课教师要做好实验课的成绩考核工作, 在这一环节评定制度的确立过程中, 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验报告书写水平之外, 更要加大实验操作动手能力所占比重, 如本校生物化学实验课操作占成绩的50%, 督促学生多动手多思考, 这也是学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体现。

五、实验室绿色管理

实验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 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却容易忽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很多废弃物, 如重金属废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废液等, 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严重污染到水体, 从而对人们的健康安全产生潜在威胁。因此, 在本校食品学院实验中心的管理过程中, 我们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分类进行了收集, 特别是对于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的废液, 交由环保局统一处理, 而对于弱酸弱碱溶液分别中和之后, 再行排放, 力求做到使生态环境零负担, 从而保障人类的健康。此外, 对于微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培养基等废弃物用紫外充分灭菌后, 才可作为常规垃圾处理, 以防将危险微生物带入环境中。

当然, 我们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仍有不完善之处,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 下一步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实验教学方面, 由于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 实验课进行的多是验证性实验, 缺乏设计性实验, 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实现。因此, 在以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 努力将PBL教学理念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 引入日常实验教学中, 这一教学理念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考及动手能力, 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第二, 实验绿色管理方面, 将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入到我们的有机化学教学中来, 即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第三, 加强实验室网络系统建设, 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应用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来, 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 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交流的力度, 及时更新学术信息, 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同时,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拓宽实验室经费的来源途径。

综上所述, 尽管实验室管理工作繁琐, 但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及科研的需要, 须努力提高其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左铁镰.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3) :18-19, 30.

[2]、赵永俭.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3) :105.

[3]、任安经, 胡志红, 林丽, 等.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3) :506-507.

[4]、赵庆双等.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 (9) :8-11.

[5]、李光文等.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安全和安全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7 (5) :542-543.

[6]、孙婷荃.关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7 (3) ;112-114.

[7]、姜晓昱.PBL应用于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实践的三种变型[J].江苏高教, 2007, 3:75.

高校资产管理经验 篇8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总结

一、国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

19世纪德国大学引入了一种重视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宗旨是,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并重的开放式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了大量适应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型人才。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第一,宽进严出,全日的和业余的同一标准。第二,规模培养,淡化导师因素。第三,淡化教材,倡导学生博采众长,重视能力培养。第四,治学严谨,学习效果评价独特。第五,重视研究方法,强调第一手调查研究。法国大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育“高”“精”“尖”的人才,并且每年他们为此,认真仔细挑选优秀教师,甚至专门引进国外一流名师,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业管理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都是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管理。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特点: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过程专业化、课程设置灵活化、质量管理严格化、培养目的社會化、培养趋势国际化。

二、国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理论基础

1、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可以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术感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术感知能力,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准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2、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导。我国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研究方法过时,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课程过于侧重于思想方法论的培养,而对具体研究问题中应该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不够,一般是来自于导师的言传身教,而很多导师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方向单一,采用的方法论也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接触面窄,选择复杂多变的研究方法的机会就少。

3、重视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综合学习。国外高校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与否。学校提供的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能促使学生学术灵感的爆发。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建立诸如此类选修课系统,但是对于选修课的管理方面存在比如宽容管理,对学生课业要求低等问题。所以我国在重视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而对于像工商管理这样的综合性学科,不仅仅要精通本专业领域的重点知识,还必须了解诸如金融、投资、企业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4、灵活设置课程,适应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每个人学习同一门课程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能满足不同个性的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习能力

1、重视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老师要求学生、迫使学生学习的普遍情况,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同时存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一些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授课教师一方面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一方面应该变幻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重视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学习一定要多阅读文献资料,包括外文文献。而工商管理学科,本身是一个理论性学科,更应该在多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优化管理

1、提高培养过程中的淘汰率。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呈现出“严进宽出”的局面,许多学生为了能进入大学,发挥了巨大努力。但是进入学校以后却是忙于各种其他工作,荒废了学业,毕业论文也是在导师的催促之下敷衍了事。而许多高校为了保护学校名声以及来年的招生,往往宽松处理。

2、淡化单一导师因素,吸取众家之长。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是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导师制,鲜有导师组负责制的模式。一个或几个学生均是来自于一位导师的真传,学生受一位导师的影响较深。这种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失去了变化性。而且可能存在学生和导师的思维有巨大差异的情况。一方面导师的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大,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导师的指导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成长。为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可以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方式,便于研究生吸取众家之长。

3、提倡自主选题,提高论文质量要求。论文代表着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成果,因此无论是选题还是后续的写作均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喜欢给研究生毕业论文提供选题,而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大量文献阅读构建理论基础,为后续写作遗留了大量问题。故现今研究生的培养应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提高论文的质量要求。

4、提升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水平。研究生授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研究生提供接触最新知识的机会,引导研究生做出最新的、最有价值的学习与探索,将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长久深远的影响。只有在新的理论、新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才能提出更新、更先进、更适合现代化教育的理念。

5、信息化的管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应该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变革。为适应创新型管理的需要,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大量利用信息化资源。

6、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并存。随着我国本科、研究生的扩招,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堪忧。为了适应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需要,我们应该逐渐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引入淘汰机制。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培养学生面向现实经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或者理论上,而应该结合实际。理论在于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会促进理论的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如此,培养模式不仅要有理论性而且还应该有探索性。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如果辅之以企业实际操作,将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钻研能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1、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YJG0204

2、重庆工商大学校级重点课程《技术经济与管理》,项目编号:XJZDKC201302

参考文献:

[1] 伍红林.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43-46

[2] 贺佃奎.当代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5-78

[3]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1):92-94

[4] 杨亦民,刘若兰.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和教学

上一篇:第一次测验考试五年级日记下一篇:妇女社会工作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