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2024-05-25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精选8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篇1

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

摘要:无形资产是高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无形资产管理还存在观念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有待研究并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那些没有实物形态,能够在企业或者事业组织的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的权利、技术等特殊性资产。在高等学校中,无形资产的比重更是越来越大。高校的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样,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没有具体实物形态,能为高校长期发挥作用的某种特有权利、技术知识、信息、声誉、形象等要素的资产。其主要种类有高校声誉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等等。但是,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

一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随着科技成果资产属性的日趋成熟,我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并相应发布了有关法律,使知识型无形资产在我国得到了有效保护,对鼓励发明创造及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无形资产的管理来说,无论是从宏观管理还是从微观管理来说,仍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特别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中,如何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使无形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实现无形资产的最大价值,成为无形资产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也是如此。目前,在我国,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也很严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无形资产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

目前,许多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民股额的部门和相应的管理人员,也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在无形资产的认识、取得、转让计价、法律保护、利用等环节也没有无相应的监督体制和明确的规定,因而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在以往的高校国有资产清查中往往漏掉无形资产的清查。无形资产也是国有资产,清查合资将无形资产排除在外,是高校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数据不真实,不能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这将不利于高校国有资产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由于人员流动和技术转让等问题带来的无形资产流失

科技和人才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知识经济条下,人才作为智力资源的主体,更显示其重要性。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和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随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开发、合作研究、技术转让、技术投资等技术合作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但在对外技术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对高校无形资产的产权管理不严,致使一些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高校在技术转让和对外投资入股以及对校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由于缺乏对无形资产巨大获利能力的充分认识,对转出的无形资产没有进行科学的资产评估,转让价格往往偏低。有时,高校投入校办企业的无形资产甚至不计价,无偿提供给校办企业使用,造成无形资产产权的流失。在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研究中,合同内容中对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权的保护不明确,往往导致高校的科研成果权益遭到旁落或瓜分,造成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

而人才的流动一面促进了学术和科技的创和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高,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聪明才智;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校的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流失。高等学校许多教师、科研人员在外业余兼职,或由于工作调动离开学校,有的自己投资兴办公司。他们往往把自己掌握的属学校所有的技术成果、图纸、信息甚至客户关系转移到新的单位,将本属于学校所有的无形资产转为他人所有。这种不正当的无形资产产权转移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合法权益。

3.高校无形资产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无形资产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必须将自我保护和法律保护有效结合。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对高校无形资产的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科研过程中,一些科研人员对科研取得的技术资料、数据等科研成果缺乏保密意识,造成一些专有技术等技术秘密被泄露。高校对一些专利权的申报也缺乏严格的管理,在申报过程中,对专利法的有关规定理解不够深刻,一些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不高,致使专利申请失败,使学校丧失享有专利的权利。有些甚至由于专利申请手续复杂,专利申请费用较高而放弃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后,由于每年需要向国家专利局缴纳的维持费、审查费和专利年费数额较高,高校放弃了一些具有未来市场潜力的授权专利,致使学校丧失了应获的收益。高校的一些领导和科技人员的法律保护意识较差,当高校无形资产产权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进行有关的法律诉讼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作为学校也是负担不起的,有时只好放任高等学校无形资产受损、流失。

二对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的建议

上述种种的问题,都是造成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原因,为了加强对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防范,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准确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

高校要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必须明确无形资产管理的部门,对无形资产管理高校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体系,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分工管理。对于一些单位或个人利用高校的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高校作为无形资产所有权人,有权对其收益进行核算管理。如利用高校名称及土地使用权从事经营活动,或利用高校校荣誉进行办学活动的,均应将所取得收益按规定比例上缴高效。

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登记、评估、核算等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可供操作的条例和规则。高校科研成果的研制和形成是利用教学科研经费完成的。对于科研所取得科研成果的申报、申请和对外转让都必须由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在对科研成果的审核中,应当严格区分非职务智力成果和职务智力成果,防止属学校所有的职务智力成果被个人占有。当高校无形资产发生转移时,如技术转让、投资入股和校办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学校应当委托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评估,防止无形资产被低估,以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2.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防止人才和技术的外流

高校要进一步创新用人体旨在吸引人才方面,正确处理好各种人才的利益关系。高校应在制定完善的无形资产保护条例及细则中,建立相应的有利于维护高校无形资产合法权益,杜绝无形资产流失的管理制度。特别要明确无形资产的权利主体和产权界限,使高校无形资产的保护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堵塞在人才流动、人事调动、人员跳槽等过程中可能造成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种种漏洞和缺陷。通过相应制度,增

大科技奖励幅度,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在维护学校利益的同时,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真实体现,从而杜绝无形资产的流失。

3.增强高校无形资产产权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对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的管理不被广泛重视。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首先要提高高校广大教师对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传统观念,明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学校学术水平,发挥无形资产价值,做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使个人和学校达到双赢。加强宣传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手段。宣传的内容,首先应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如《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从而使广大教职工都知法、懂法,进而做到守法不侵权,用法律维护自己及学校的合法权益;其次应是学校关于无形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说教,还应通过具体实例的现身说法,让事实说话,加强宣传效果。如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让经济和社会效益说话,让教学科研人员在得到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深切体会到学校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后,能让他们节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与降低风险,提高转化成功率,给学校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到双赢,从而主动配合学校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4.要保持高校国有无形资产的保持和增值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无形资产———品牌、知识产权、软件、媒体内容和技能的价值迅速升值。一方面,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刺激世界各地对国际名牌的消费需求扩大,更加速了无形资产在全球的扩张。因此,在资产经营中要通过无形资产经营,减少有形资产经营的投入,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战略协同、文化融合、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制度创新等确保高校规模和效益的提高。这就是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即是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使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对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3)

2.刘冬荣,钟荣.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及防范[J].事业财会,1999,(5)

3.蔡荣芝.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初探[J].Commercial accounting 2006·12·下半月刊

4.雷莹卿.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初探[J].事业财会,1995,(3)

5.张金贵.高校无形资产积累的途径选择[J].事业财会,1997,(5)

6.张俊玲.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7.靳淳龙.浅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2)

8.胡军勇,刘华秋.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5,(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篇2

一、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员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虽然当前国内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业务技能有效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资产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实践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总结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校资产管理员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当前高校资产来源来看, 通常是由国家拨款构成, 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 同时对盈亏也不进行计算, 这使得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重视, 资产管理人员也缺乏保值增值意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重采购轻日常管理、重钱轻物等现象, 没有从思想上形成资产应用、调剂管理意识, 因此难以有效发挥高校资产的最大应用效益。对于高校而言, 其办学过程中比较关注社会效益, 对于科研成果转化、无形资产管理等, 一直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 更有甚者, 长期被企业或私人占用。据调查显示, 大约75%左右的高等院校专利申请数量几乎出现空白状态, 从2001年到2005年之间, 国内高校专利授权量只有8389项, 其中专利实施量仅有1910项, 实施率非常的低, 仅为22.8%;大约77%左右的高校专利是原创型新产品、技术和工艺, 因某种原因而没有实施, 只能将之置于高阁之上, 甚至有超过30%的科技成果严重流失、被窃取。2012年以来, 虽然高校专利数量明显有所增加, 但依然有一些稀有资源在渐渐流失。

因高校对资产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 而且缺乏管理意识, 所以很多高校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经费管理层面上, 片面的认为拨入经费扣除经费支出, 是否存在结余与自己无关, 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实践中可以看到, 因长期不关注资产效益性、不承担风险后果, 而过多地囿于科研、教学, 加之片面的强调高校公益性资产属性, 最终严重忽视了高校资产自身的经济效益。高校领导层片面认为, 高校资产管理属于常规性的工作, 与教育教学以及招生不同, 一般不会涉及到学校的口碑以及未来发展, 因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这使得高校资产保值与增值受到思想上的限制;在此形势下, 高校资产管理员错误的认为只要高校的资产在自己掌控范围内不出现丢失、损坏即可, 资产管理员也就成了保管员, 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不足, 必然导致高校资产管理不利。

(二) 高校资产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管理职责与分工不明确

据调查显示,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产呈现出三权分离态势, 即所有权归属国家所有, 管理、应用权分属于高校不同部门。由此可见, 高校资产管理职能由高校不同部门分别掌控, 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对于高校而言, 其资产规模不断的增大, 而且其内部构成也日益复杂化、多元化, 因不同部门的管理标准有所区别, 管理方式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所以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实践中可以看到, 当前国内高校资产管理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呈现出老龄老化特点, 加之管理模式老套, 知识和业务模式比较陈旧, 因此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求。从本质上来讲, 高校资产管理员的素质、业务技能,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高校资产管理及应用效率, 同时也关系着高校可持续发展。在多数高校领导的思想观念中, 高校资产管理职能并不重要, 对于有创新精神、有能力的年轻的领导干部而言, 对这一职位并不热衷, 甚至认为这是无用武之地;一般只有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干部、特殊人员才负责该岗位职能任务。在该种情况下, 必然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面对当前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信息数据库管理工作平台, 有心无力。

除以上问题外, 还存在着严重的账实不符, 高校资产悄然流失等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技能不高, 加之监督管理不严, 以至于成为高校资产高效应用及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桎梏。

二、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的分析, 文章认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受限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管理人员, 要想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管理队伍。

(一) 转变传统的高校资产管理理念, 加强思想重视

实践中, 高校各级领导应当加强对本校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转变传统的思想挂念, 加强资产管理机制改革。在加强高校资产规范管理的过程中, 还要强化创新, 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岗定编, 建立和完善管理人员配置机制。高校不同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 均应当由专职人员负责, 同时还要求每一个资产管理人员都应当有效的处理资产的日常工作;在此基础上, 还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机制, 尤其要熟练掌控高校资产数据库管理工作, 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资产清查、管理人员奖惩机制, 以此来确保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高校而言, 还应当制定和改进资产管理队伍规划建设方案, 鼓励资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接受专业培训, 并且将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纳入高校整个规划建设体系之中;同时, 通过不断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全面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评优、晋升职称的平台, 从而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而言, 其作为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以及业务性非常强的工作, 应当有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以及思想作风正派的专业团队。长期以来, 虽然高校在不断的强调要加强资产管理, 但并未在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加之人员调动频繁、部门之间经常进行优化整合, 这使得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发展基础不牢固, 甚至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同时, 定岗定编过程中, 因上级缺乏足够的重视, 使得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基于此, 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有意识、有计划的多渠道培养高校专业资产管理人员,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丰富管理层次和人员组成, 以免出现管理人员老龄化现象;在此过程中, 还要基于高校自身条件, 建立健全一专多能、以及专业知识配套的现代化管理队伍。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层级结构体系, 在管理队伍中, 应当包含高级、中级以及初级水平的资产管理人员, 使其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彼此相互配合, 从而形成较为稳固的管理队伍和管理体系。当前, 管理队伍的建设, 应当基于对管理人员的强化培训, 尤其要对处、科级干部和普通资产管理人员, 进行有计划培训和教育, 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先进知识理念和技能。

(三) 增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对于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而言, 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这对高校资产的有效运行, 对高校的快速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通过定期教育与培训, 不断完善高校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来提高服务水平。同时, 应当严格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以及上下负责和左右协调等原则, 为高校资产管理、高校发展保驾护航。在此过程中, 应当明确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任务, 明确分工、确定专兼职人员的责任, 从而将高校资产管理职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具体到个人,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核、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来强化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因此,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在面对全校教职工以及实验技术人员时, 应当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做到热情服务, 奉献自己, 从而为教职工及科研人员排忧解难, 甚至要主动的与之沟通和交流, 积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更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利用数据库提供学校资产信息服务平台, 为全校师生提供设备、仪器性能、应用服务信息, 一定要坚持勤奋、务实的作风。对于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而言,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 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服务工作更加热情周到,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得过死、管得过细, 或者放得太开、彼此扯皮等管理模式;实践中通过不断的交流、培训, 多借鉴一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 以期能够为高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 还要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 以赢得广大领导、教职工的支持与信任, 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育投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高校内部各种经济成分也变得更加的复杂, 比如企业涌入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科研创新以及产、学、研模式非常的普遍,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高校资产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向现代化、全方位、综合化以及多功能方向转变。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高, 必须与高校的发展相同步, 结合实际情况, 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这样才能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高校资产及财务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确立、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育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以及资本化经营理念, 逐渐引入到现代高校资产与财务管理之中, 因此高校资产管理内容和范围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将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中的管理队伍建设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以期为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管理员培训

参考文献

[1]刘翠巨.浅谈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J].财会通讯:综合 (中) , 2011, (6) .

[2]王秀明.高校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感知和创新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

[3]邓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加强高校资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9) .

[4]纪楷.谈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 2011, (2) .

[5]陈玉安.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 (4) .

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18-02

多年来,高等院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这些国有 资产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高校赖以生存和继 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当前高等院校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如何使这部分资产主动适应市场经 济,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的完整、完好、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 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重投入,轻管理。 有的部门只注重经费的投入和资产绝对量的增加,忽视管理工作,经常发生盲目购进、 重复购置的现象,造成资产闲置浪费。

2.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有的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知家底多少,物资管理部 门不清楚资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

3.制度间不衔接。会计管理与资产管理制度不衔接,监督制约不力,造成大量的账外 资产。

4.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造成单位国有资产流失 ,有的公私不分,部分家电及 办公用具设备“化公为私”被长期无偿占有,有的被盗,有的丢失等。

二、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参与意识。我国高等学校目前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其形成的 资产也基本是国有资产。高等学 校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事业发展的 必要物资保障。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占有和利用的国有资产的管理,首先要增强国有资产的管 理意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学校的校长、各级单位负责人和全校教职员工都要有国有资 产管理的意识,保证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学校要加强 对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和学习,使全校各单位和教职工都要有资产管理的主 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只有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会得 以顺利进行。

长期以来,高校办学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目前虽说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但国家财 政拨款仍是主渠道,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经济核算概念淡漠,也就导致了人们国 有资产观念淡漠。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同于企业,搞不搞国有资产管理无所谓, 这种认识必须端正。因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二是加强自身发展 的需要。另外还要使大家明白对学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增强保护国 有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从而形成共识。高校只有不断加强 国有资产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规范程序,加强制度建设。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国有资产效益,要有“一套规矩 ”。 一方面,高等学校要贯彻 执行国家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 校可操作和可以具体实施的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既能有章 可循、堵塞漏洞,又能方便管理、提高效率;既有总的管理要求,又有分类管理的细则。一 般来说,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按程序分为国有资产购置和验收 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转让管理制度、报损报批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 核评价和奖惩制度。按项目和内容分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动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 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等。

高校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国家财政拨款购置的、基本建设投资的,还是用科研经费 购买的,以及上级部门无偿调拨或个人捐赠的,都是学校资产,所有权均属学校,都应纳入 学校固定资产账目。同时要出台各级管理机构职责范围,综合管理规章及细则,丢失或损坏 的赔偿办法,报损报废的规定及审批程序,努力减少固定资产的有形与无形损耗,保证设备 的正常使用。还应合理调剂闲置的资产,使闲置资产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效 率。制定严格的资产处置权限,堵塞国有资产的流失漏洞,保证资产“物尽其用”。对固定 资产的报废、报损、有偿调拨、转让、变卖和对流动资产的坏账处理均要做出规定。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内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要经常或定期进行检查 、监督、考核校内各单位是否按照制度执行,执行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制度有无需要完善和 修订的地方,有无违反国家和学校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的现象。对违反制度的要根据规定及时 查处,对执行情况良好的单位和个人也要予以奖励。

3.优化配置,强化归口管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 作,仅靠校内国有资产管理专门 机构、专门人员和兼职资产管理员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内部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 ,才能使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科学、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长期以来,高校国有资产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某些高校养成两眼向上的习 惯,只注重国家财政预算经费的增加,片面追求“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盲目购置设 备,却忽视现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增加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形成 一方面是国有资产闲置,惊人地浪费;另一方面是教育事业费紧张,办学资金短缺。现在是 结束这奇怪现象的时候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一套从资产购置的审 批、购买、保管、领取、使用,直到资产的报废、变卖等办法,对资产的购置要进行可行性 论证审批,购买时货比三家,尽量质优价廉,购入后要制定专人保管,对使用人要责任落实 到人,从购入到处置两头严格把关,归口管理学校国有资产,落实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形 成供应、管理、使用、处置相结合的一条龙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以某高校为例,设备处 负责管理教学设备、行政设备;后勤处、基建处负责管理土地及植物、房屋及建筑物、家具 和被服等等;图书馆负责对本馆以及本院系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及非印刷品资料进行管理;科 研处负责管理学校无形资产(除土地所有权)。归口管理各司其责,对本部门所管理的资产 心中有底。该校已运用固定资产网络软件管理固定资产卡片,核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等情况 ,摸清了“家底”,做到了账实相符,从而能掌握学校固定资产静态与动态情况,随时都能 做到心中有数,能对闲置资产进行合理流动,调剂余缺,资源共享,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合理使用好现有资产,从而减少开支,节约经费,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学校经费短缺、紧张的状况。

4.内部挖潜、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就财务管理中的统计而言,它既 是高校计划管理中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计划的决策依据,又是高校资产的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防 止、杜绝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高校资产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学校资产的计价、学 校资产的账目处理、学校资产的清理、学校资产的报废报损、学校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财务 监督等内容。健全的财务管理要求建立包括清产核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在 内的一整套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制度。学校财务部门要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每年年末 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和流 动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三、结语

由于学校固定资产长期不提折旧,不计成本,其使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用完一扔 了事。所以我们应对每件固定资产的使用,每笔流动资金的周转期作出科学的测算。总之, 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 ,对高校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式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 、完整,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的效益,努力延长其使用年限。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篇4

[摘要] 丰文从高校同有贷产的管理、经营性阿冉资产的管理噩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骨理等三方面来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同有资产管理问题

[关键词] 后勤社会化 资产;管理

高校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其形成渠道和组成主要有六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拨款形成的资产;二是高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高校资源组织收八(包括预算外收^ 和其他收^)形成的资产;三是接受企业、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捐赠所形成的资产;四是高校对外投资收益(含校办企业上缴款)形成的资产:五是高校在科研、科技合作形成的知识资产 厦商誉(比如校誉等)等无形资产;六是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形成的资产。般而言,到目前,高校资产形成的主渠道仍然是国家财政接款,属国有资产。由于高校在组织收^ 等过程中运用的学校资源基本上是国家资产,固此其形成的资产亦为国有资产。且前,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几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一是高校资产存量不清,账物不符,不少资产游离于账外:二是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严格的制约手段;三是高校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资产使用效益意识淡薄,成车核算观念不强,造成高校资产低效.且浪费现象严重。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如何在后勤机l掏改革 人员卦流、校企分离等改革过程中营理好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的不流失.使之保值、增值、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笔者就高校后勤社会化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发表管之见。

一、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赖L』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实践创新的重要条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分离与重组,固此,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需做好 下四方面的工作。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许多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产权意识和成本棱算观念,由学校财务、设备、物业等部门多头管理国有资产,而后勤改革必然要涉及清产核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资产评估确认等工作,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模式不能适应后勤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要建立一十统筹协调、责权分明、集中管理国有资产的专门机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涮度体系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法规,结合高校后勤改革的实际,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如:财产清查制度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申报审批制度、资产评估及产权管理制度、资产保值增值考棱制度、资产有偿使用及收益分配制度等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要加强后勤机构调整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区分国有资产产权和使用权的界限,认真做好资产的清理、划转、收缴、交接等工作。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法规的规定,办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申报审批手续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手续。二要搞好后勤人员分流中的国 有资产清理 移交工作。学校要组织后勤各部门认真搞好资产清理、移交、退库工作 及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

强化和完善固有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一足学校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资产进行一次彻底清查,登__记造册,建 健全 定资产账簿记录.觇范会It核算 二是建市精干的曰有资产管理队伍,存组 l 右计划地对后勤部门帕管理和对会人员进行堵¨是要移交、交接财务票据档案资料等。

二、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中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经营性国有资产.屉指从事产品牛产、商品疏硒和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要目的.依法佳f_n和经营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资产 目,大多数高校只是将校办产业的国有资产纳人经营性田有资产,还没有将后勤服务部门占有的国有资产纳^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为了顺利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这部分资产也纳A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以避免在改革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益,达到台法有序、保值增值的管理目的,为此,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做好清理登记工作。枝办企业有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一般都进行了清理登记 目前清理重点应放在后勤眼务部门占有的资产 首先应进行分娄审查,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无形资产等几大娄,严格界定,避免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应严肃认真、科学组、规范有序的进行。做好资产评估工作。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一般是按购置价格或建造价格人账的,随着物价指数的太幅上涨 按账面计算的固定资产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因此,必须将有关资产重新估价 按照新估后的价值重新登记人账,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做好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应根据1995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的《事业单位非经营眭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专项管理办法:一是要专项登记,建立转作经营用国有资产的台账.登记和反映转作经营用国有资产的数量、价值、投资形式和投资单位名称二是要专项考棱,对投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经营和收益分配进行严格的指标考棱和监督检查= 具体考核方式,考棱指标和考棱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育视野做好成车棱锋和效益分配T 作 学校对投人后勤服务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监督椅查资产经营和使Hj睛况.制定相血的分配制度 对已经是独立洼人的经济宴体.要从人、财、物等力面与高校完全脱离,按照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 理科学一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 度 明确较企关系,界定产权归填,规擅收益分配.提高管理水甲

三、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论文 篇5

摘要:本文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处置为前提,介绍了资产处置的意义、流程和方法,同时结合年度校内资产处置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今后的资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资产处置;高校

一、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的现状

1.固定资产处置的意义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产权属于学校的闲置、积压、报损报废的仪器设备、行政教学办公设备、家具和建筑物维修改造过程中拆除的附属设施及器材等的处置过程。处置一般包括无偿调拨(划转)、对外捐赠、报废处置等几种形式,而报废处置是资产处置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处置方式。报废处置不仅能淘汰学校落后闲置的资产,还能为新进资产腾出空位,盘活资产,促进设备更新,使高校固定资产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因此,加强资产处置管理,合理报废并妥善处置,对节约经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资产处置的条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报废:达到或超过使用期限且不能满足最低使用要求的;不能迁移的设备,因仪器设备用房改建或系统装置改变必须拆毁的;因意外灾害或突发事故,受到严重损坏的;修复价值接近新购价值的;上级部门文件规定淘汰或不准再使用的。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调拨调剂:闲置、积压资产;因单位分立、撤销、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使用权转移的资产;符合报废条件,但仍有使用价值的资产。

3.资产处置方法及流程

对已达到报废条件的资产,由具体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必要时组织评估鉴定)后报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处同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后报学校资产管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后按规定权限备案或报批;履行完学校相关审批手续或经上级批复后,实施固定资产处置,办理固定资产注销、调拨等手续,催收并上交固定资产残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填写报废处理单所在部门鉴定审批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自主处置材料整理校内自主处置报废处置资产调剂调拨上报教育厅备案处置残值上交学校财务上报教育厅处置财务处、资产处依次核销账务图1资产处置流程图

二、年度资产处置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年度资产处置情况

根据资产处置规定及相关工作流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2017年度我校进行了14批次的自主处置,其中绝大部分以报废处置为主,涉及各类仪器设备及家具被服类共计3186台件、原价值7407995.5元,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为近几年之最。具体如表1所示:从统计表中可得:报废处置资产2525台件、价值6701488.5元;调剂调拨资产474台件、价值309280.8元;有账无物共187台件、价值397226.2元。其中,报废处置在资产处置中占比高,占到全年资产处置总量的79.25%;调剂调拨类资产占比较少,占总资产的14.88%,这些资产主要是家具类物品,包含少量的仪器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有账无物资产有187台件,占总处置资产量的5.87%,这部分资产主要是使用者保管不善、长期不申请报废造成的丢失,形成了有账无物。

2.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资产报废不及时,管理不规范。使用部门普遍存在对已达报废条件的资产申请报废不及时,对一些被认为是没用的资产要么是堆积闲置,要么是随意丢弃(家居类),更有甚者私自处理,很多院系除非是实验室改造或是实在找不到地方放置才想到上报申请处置。同时还存在对固定资产报废、报损管理不规范,把控不严格,不该报废的申请报废,而该报废的却长期不报废,比如某单位在搬迁过程中,对原本还完好的213张电脑桌、210把电脑椅申请报废,经研究决定对这些资产进行了强制调剂调拨,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浪费。

(2)资产使用人管理责任意识不强,对个人名下的资产管理不严,存在有账无物而又不明原因的现象。如2017年申请报废的资产中有账无物类资产数为187件,占总处置资产的5.87%,究其原因主要有:个人保管不善,主要是一些小的`仪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试验工具等遗失;人员出国、调动、退休等原因未能及时进行资产移交,导致实物去向不明;单位撤并及工作场地搬迁等造成资产未清查或移交等原因造成丢失;使用单位对年代久远、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上的易损耗资产(多为家具)未能及时报废造成的丢失等等。这诸多的现象表明个人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只注重用,不注重管,直到报废交物时才发现空有账而无物。

(3)资产调剂难度大。资产管理部门虽然坚持先调剂调拨后报废处置的原则,但是对符合报废条件但仍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调剂难度大,大部分单位不愿意接收被报废的旧资产,各单位除非是急需或确实没有经费支出的条件下才愿意被动接收,否则这些还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就只能暂时搁置了。然而对家具而言,长期搁置在库房中很容易发生霉烂变质,时间一长也就真成了废品,这无形中也造成了资产的损耗和浪费。

(4)对资产报废年限的界定困难。虽然固定资产申请报废的都要满足规定的条件,但实际上有些资产在达到报废年限时还能使用,只是性能或操作功能没有当下产品使用方便或者部分功能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就对这些资产予以报废,而资产管理部门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还有价值的资产被报废,使得资产利用率低,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1)有效履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切实履行好高校《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办法》和《资产处置规定》,强化资产使用人的权责意识,提高教职员工固定资产管理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关心爱护资产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和规范各教职员工资产报废的申报工作。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从源头抓起,从购置时就对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的相关要求,制订实物领用的具体办法,明确固定资产领用后的经济责任,对资产管理不善的个人及相应单位应予以一定的经济惩罚,切实做到有效管理。

(2)规范固定资产使用时限。严格落实《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各类资产使用年限。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使用年限是6年;照相机、投影机、空调等使用年限是8年;对各种专业仪器设备,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年限执行;对尚有使用价值的家具长期使用。

(3)建立资产调剂库,提高资产利用率。结合资产处置的实际情况,尚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很难及时明确调剂对象,对这部分资产报废处置是一种浪费,搁置保存也变相是一种报废。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资产调剂库,对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挂网公开,愿意接收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申请调剂,甚至可以用一定的资金进行购买,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资产合理利用和有效流动,避免了浪费,还可以为学校回收一部分资产残值。

(4)简化报批手续,加快资产处置进程。固定资产处置报批手续较多,处置后不仅需要向上级部门备案,待批复后方可下账,而且价值达到规定标准时,还需要按照要求准备齐全的支撑材料(包括该资产相关的各种票据)。以报废价值高(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设备为例,需要上交购物凭证、报账标签、购物发票及报废说明等材料,而报废的资产一般购置年代久远,查找所需的原始证据比较困难,造成了申请报废时间长、申报难的困境。另外,在提交报废备案材料后等待上级部门审核批复时,环节较多,等待时间较长,使得所报废资产下账难,账上资产积压多。因此,需要上级部门有的放矢,简化报批手续,缩短资产处置、下账周期。

(5)壮大资产管理队伍,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高校资产管理队伍一般是专兼职相结合,资产管理部门属于专职管理人员,各二级单位基本上是兼职做资产管理工作,队伍还显得单薄。就拿我校资产管理部门来说,资产管理人员3名,但是他们要负责日常资产的建账和年终与财务的对账;资产处置管理;资产的调剂、变更;定期向上级的报表统计工作;房屋的管理工作(房屋的建账、管理、分配等);不定期的资产清查工作;还有上级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等。任务多,人员少,常常会忙于应付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而各单位申请报废的资产却不能及时处置,给广大老师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同时,面对信息化的发展,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升级,这就需要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丰富资产管理手段,确保资产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因此,增加资产管理人员,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队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建秋.关于建立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内控机制的思考.理论探索,2011(1).

2.邓健萍.当前本科院校固定资产报废与处置管理的思考.会计与审计,2012(5).

3.卢L,宋伟.高校报废资产处置的规范化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

4.崔莎.高职院校实验室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思考.创新教育,2014(18).

5.史文娟.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0(5).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篇6

一、当前工会资产管理的状况

经过全国高校工会同仁的共同努力,高校工会多年来都是依靠上级的财政拨款和自身积累取得资产。但是无论是上级财政拨款还是自筹部分,对高校工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资产保障了职工的物质需求;其次,工会资产也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当然,工会资产在职工精神方面以及文化素养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工会组织经过多年的积累拥有大批的工会资产,全国各级工会共拥有超过500多亿元资产,这些资产为工会组织发展壮大,为开展工会各项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工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方面的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如何使得工会经营性资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保值、增值,已经成为工会最迫切的工作之一。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工会资产的经营状况都不容乐观,陷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要想走出这个怪圈,笔者认为资产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改革、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才能及时发现并且解决经费以及固定资产在管理与使用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职工。

二、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基本特点

工会资产是指工会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并且拥有相应所有权的动产与不动产。究其本质而言,主要体现在工会资产是工会的一项经济资源,其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保障;工会资产是工会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是工会开展基本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会资产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这是衡量工会成为法人的重要条件。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特征如表1所示。高校工会多年来都是依靠上级的财政拨款和自身积累取得资产。但是无论是上级财政拨款还是自筹部分,对高校工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资产保障了职工的物质需求;其次,工会资产也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当然,工会资产在职工精神方面以及文化素养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管好、用好工会资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工会工作和教育事业服务,是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当前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工会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工会对其控制或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会在对其资产的管理活动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以及分级管理的原则。要管好高校工会资产,必须要分析当前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对症下药。

1.高校工会资产管理思想重视不足,组织有待加强。提升高校工会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高校工会要能够使用好并且管理好工会资产。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很难实现对其工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部分高校存在对工会资产管理不重视的思想,没有意识到工会资产管理是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还对财务人员以及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不积极配合。此外,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与保护、相关资产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现象也比较突出。所有这些都表明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工作思想重视不足,组织亟需加强。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篇7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或者使用的, 在法律上认为是国家所有的, 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上级拨款;学校创收;接受的赞助和捐赠;土地、房屋、设备、家具及图书等固定资产;经营性公司自购的资产;高校对外投资中, 一部分由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校名、科研成果、专利等无形资产。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断改革和深化, 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 使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上都得到很大提高, 尤其各省属高校纷纷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采用资产管理软件进行资产日常管理。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 高校资产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 避免资产流失、闲置以及使用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1、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基本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财务部门负责全校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流动资产的核算, 管理学校事业性经费和创收收入的预、决算工作, 负责各部门资产的金额账登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校固定资产的建账、登记、调配及全校物资采购, 负责制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全校资产的清查工作;基建部门负责全校土地的规划、管理和使用;图书管理部门负责图书的日常管理及图书登记、入库工作;产业开发部门及学校下属的单位则自行管理本部门资产。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在资产管理上更是存在由财务、国资、基建、后勤、图书馆、实验中心以及教务等多部门分管的状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当前多部门监管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资产管理需要。把学校的国有资产划分为若干部分, 分别由不同部门分管, 虽然各部门各负其责, 但各部门的管理方式千差万别、执行力度不一, 致使管理上出现交叉、重复, 相互间又衔接不够, 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现象, 甚至在某些管理环节上出现真空地带。

(2) 固定资产的界定不合理。首先, 对固定资产的界定范围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各高校都是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 一般设备在500元以上, 专用设备800元以上, 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作为批量购进的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同类物资, 虽然单位价值没有达到规定, 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这样的规定在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 临界值规定明显偏低, 使得原本应该归为低值品或耗材类的变为固定资产。不仅增大了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其次, 电子产品和网络设备给固定资产的界定带来了新的课题。比如电子图书, 没有实物形态, 价值低, 但是使用年限长及批量购置总价值较大, 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固定资产都有一定的道理;而计算机网络布点等项目的购建处理, 涉及线材、管网及网络接口费用、施工费用、安装调试费用等。其中真正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等价值在整个网络工程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小, 如果按单台件固定资产标准入账的话, 只有少数几台设备和够标准的家具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大量的线材、管网及施工费用等只能作为费用支出处理。但是, 该项目整套网络的使用寿命至少在几年以上, 其支出也远远超过固定资产标准, 如果将该网络项目作为一项固定资产入账, 那也是很有道理的。

(3)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第一,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仅停留在账务管理阶段, 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日常维护、报废处置以及在进行机构调整或人员变动中对资产的移交、调拨等都缺乏相关制度支持或存在制度不细化, 难以执行的问题。第二, 资产配置不合理, 资源缺乏共享, 闲置与短缺共存。尤其实验设备在一些部门存在利用率低和闲置, 另一些部门却因缺乏而急需设备。资产管理部门难以集中管理, 合理配置, 使得设备重复购置、盲目采购而利用率不高。因此,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益也等于节约经费支出, 减少资产浪费。第三, 资产管理手段落后, 与当前高校规模不匹配。近年来, 财政部为推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积极推行资产管理信息化,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金财工程”, 成效显著。各高校基本上也都实现了资产管理信息化, 但是高校规模大, 资产形式与数量多且复杂, 一些小型的资产管理软件仅能满足管理资产账务, 而不能用于资产的全面管理。因此, 借助高效的资产管理软件也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经营性资产监管缺失、管理不规范。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有的是由学校设立的校办产业处或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管理, 有的由后勤公司管理, 学校的实验设备、体育馆, 以及器材等教学设备由各系部自行管理, 而主管整个国有资产的国资处仅仅负责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对于经营性资产虽然具有监管权利, 但由于诸多因素限制, 仅限于参与数据上的统计。用于对外出租、出借的收入无法监管, 容易形成“小金库”。

(5) 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漠。由于高校的性质属于非盈利组织, 主要任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 这样势必弱化高校的经营意识, 使得高校领导以及资产管理部门尚未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 没有依法对有关的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使用和转让;对版权、专利权、技术投资、科研成果转化, 以及校名、校徽等无形资产没有给予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对一些由国家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授权的如“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等未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三、改进和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全校教职工, 特别是各部门领导, 应对国有资产管理给予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国有资产管理,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首先应加大对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 使全校教职工和各级领导了解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 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 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2、完善资产管理体制, 理顺产权关系, 明确责任

针对高校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 国有资产应明确监管主体及其具体的职责, 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行为。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主管全校资产、土地、房屋、一般设备 (包括家具、车辆) 、专用设备和其他, 图书具体由图书馆管理, 但图书的采购、监管及入库登记归国资部门管理, 经营性资产主要由经营公司管理, 但国资管理部门应进行监管, 对其资产的使用、处置有监管权。

3、修订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凡使用年限一年以上, 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资产, 称为固定资产。也就是说, 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的公司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界定标准已经提升到2000元, 参照目前的物价水平, 事业单位 (高校) 也应适应经济发展, 将界定标准提高, 如U盘、移动硬盘、电暖气、风扇及桌椅等本应为消耗品的就可以地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从而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上, 着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4、加强资产日常管理, 做好基础工作

重视资产的日常管理, 做好资产的基础性工作对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提高其使用效益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 做好资产账的登记工作, 详细记录资产的申请、审批、购置及使用等情况, 如果发生数据变动, 必须及时更新账卡信息。定期进行资产清查, 对全院资产进行账、卡、物的核对, 摸清情况, 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奖惩措施。

(1) 登记制度。登记工作是资产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 必须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账卡和低值易耗品的备查登记簿, 对资产按存量、分布及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如实登记, 从而对国有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从根本上解决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问题。

(2) 保管制度。对国有资产建立必要的保管制度, 防止丢失或损毁。在资产的使用部门配备专人管理, 可以及时掌握资产的利用或闲置情况, 便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调配。

(3) 赔偿制度。因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造成国有资产丢失和损坏的, 应按责任大小追究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4) 检查制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每年对国有资产使用单位进行一次检查, 从而及时发现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问题的部门进行通报处理, 对资产管理好的部门进行表扬奖励。

(5) 维护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应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和改造, 延长其使用寿命,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样等于节约了学校经费的支出。

5、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步伐

为加强资产管理, 适应高科技发展, 利用网络技术对资产实行网络化管理也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采用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 使其能涵盖高校资产管理的全部内容、具有完整的账务体系、具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的审核功能, 实现一项业务可由多个部门进行监管。由此可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 有关部门可随时查询和获取有关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可及时组织资产调配, 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和动态监管;各部门能更方便地通过网络办理相关业务, 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6、重视无形资产的利用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 要对无形资产加强管理, 采取必要的措施, 有效保护和利用无形资产, 减少和杜绝流失, 真正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首先要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重视, 加强宣传力度, 强化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无形资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让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其次要加强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 对学校的无形资产要及时进行注册, 只要依法符合注册登记条件的, 就要及时办理好相关的法律手续, 使其受到法律的保护。

7、加强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力度

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国有资产应实行企业化管理, 进行国有资产的“剥离转制”, 从建立运营机制、进行成本补偿、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等方面着手, 建立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长效机制, 从财务和资产管理两方面同时监管经营性资产,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冯树清: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7 (11) .

[2]何文婷: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4) .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与完善探讨 篇8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预算管理粗放,缺乏相应规划与系统管理 由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多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其资产的申报和预算一般都是hi有项目负责人来实施的。这就极其容易导致个人动机对预算造成影响。一方面,处于个人和部门动机,项目负责人一般都会扩大预算需求;另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的变更也会导致资产预算的执行情况大打折扣。所以,当前基于项目负责人的资产和资金预算制度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

(二)缺乏科学的资产管理机制 由于高校资产很多是以项目研究的性质进行购置的,随着项目的运行周期的结束,很多资产的后期保管和处理难以得到科学的保障。同时,由于大部分高校资产部门对资产的管理大多是账面式的管理,即对资产的管理仅仅是停留在账面数字上,而对具体的使用情况很少有深入细致的了解。究其原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多数资产的专用性较强,使得资产管理人员很难进行科学和细致的管理,特别是对重大科技项目的资产管理,只能完全依靠项目负责人的数字呈报;二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勾稽的管理机制,普遍存在轻实物管理,重数字核算,从而导致决算报表中资产数据信息质量不高。

(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一方面,基础的资产管理和保管人员都是非专职性的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是防止资产的盗失,对资产的科学管理和维护的职责往往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由于对其大多实行的是聘用制度管理,从而导致了其业务能力不尽熟练,管理不规范,资产维护与保养的意识淡薄。最后,尚未建立起科学和长效的资产管理队伍培训和考核制度,不仅仅缺乏定期和良好的培训机制,同时对其绩效考核也是缺乏明晰的奖惩机制,这都不利于资产管理人员主动提升管理素质和增强其管理积极性。

(四)无形资产管理与使用缺乏规范 无形资产的不仅是高校最重要的产品和成果,更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还缺乏较为科学和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价体系。就管理的现状而言,高校往往更加重视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忽视了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目前为止,很多高校都还没有将科技技术成果、专利、高校自身的品牌与声誉都的管理都没有纳入资产管理体系,这极其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与浪费,也会使得高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资产的使用是指高校利用自身资产对外进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的等经营性活动,也就是以往经常提到的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经济活动。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人才来进行对资产转让、权益方面的管理,没有科学论证,甚至随意转让,价值未经有关机构评估,无法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这都使得资产管理监督职能弱化。从近年来在高校领域发生的腐败案件便可见一斑。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与完善建议

(一)建立与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对于任何管理活动而言,制度建设往往是最为首要和最为基础的。为了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总结和回顾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对国有资产相关管理和监督制度,并进行流程和责任细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制度构建中需要注意权责明晰,培训制度和激励体系相结合。

(二)改变不合理的相关机制——创造性地提升工作绩效 改变资产过分集中于项目责任人的现状,变革为“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逐级监督”的模式。统一领导是指资产在总体层面需要归口于学校管理。这有利于在更高层面调度和监督整个学校的资产状况,建议成立在校长负责制下面的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需要赋予这个机构统一的调度、监督、审批的权力。这样可以极大增强资产在各个层级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资产的养护成本。同时由于在较高层面的共享,有利于防止小团体利益的滋生,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有效的防止的腐败。其次,由于高校资产的专用型较强,因此,对其日常管理和维护、计划和采购需要进行项目式管理。各个科研项目单位对自用的科研资产负责管理,各个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对自己有支配和管辖权的资产负责,在管理过程中,按照项目责任人负总责的原则来执行。逐级监督是指从学校层面到基础的资产管理人员需要逐层监督,层层落实,将责任和目标进行不断细化。只有建立从上至下的相互监督、相互勾稽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的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升资产管理的绩效,不仅仅需要科学合理并且合符校情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还需要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基于此,笔者建议从专业队伍建设和非专业队伍建设两个维度来进行探讨。

(1)专业队伍建设。这里的专业队伍主要是指高校资产管理中的专职人员级国资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工作相对专业化,且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但随着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他们也要不断地接受教育培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要创造并提供理论学习机会,特别是要对他们进行理论指导、业务提升、素质提高、技能晋升等全方位的系统的培训;二是要创造经验交流的机会。如培养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定期进行制度学习、校情知晓、业务案例分析、主题研讨等,集中大家的智慧,强化对业务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对策及实施措施的指导;三是要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坚持有张有弛,积极开展锻炼身体、陶冶情趣的文体活动,建立大家的归属感,能够将满腔热情投的入到工作中来。

(2)非专业队伍建设。这里的非专业队伍是指高校资产管理中实物资产的具体管理者和维护者,这要求其有一支责任心强、政治素质好,思想道德水平高的管理者。对其培训,主要是要基于其工作的具体要求,努力提升其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并且要完善对其考核和奖惩机制,通过对优秀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来带动和提升整个非专业队伍建设。

(四)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任何组织都有通过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管理绩效的提升。对于管理庞大而繁杂的高校国有资产而言,必须建立科学和详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变被动记录为主动管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在整个学校层面的资产管理信息管理平台,运用科技化的手段将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调研、预算申报、论证评审、购置执行、合同签订、到货验收、入库登记、建账确认、使用监测、维修调拨、报废处置、绩效考评等全过程各环节的增减变动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控,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房产与仪器设备家具等各类物资的联动管理。这不仅既有助于学校随时掌握资产从进到出整个周期的具体情况,也有利于实现对采购、管理维护、报废处理等整个流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从而使得资产管理能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相结合,一进步降低资产维护成本。

(五)改变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高校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年终需要对自身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同时不过高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调节,但要注意时间间隔,不易过长,过长容易造成问题积压,无法处理的情况。建议应由资产协查员对所联系单位进行固定性盘点,主动了解定点单位每年资产配置及使用的情况,督促资产管理员对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建账,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这样,不仅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安排,还会使效果更好。清查后还要对拟报废资产及时进行归类,并在履行校内外各级审批手续后,按照要求交至指定公司进行程序化的处理,同时在校园网或校园公共刊物上予以公示。

(六)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制 绩效考核对任何组织而言都起着加速器的作用,能促进组织修正自己之前的相关行为。通过正向激励,能鼓励组织成员保持和强化之前的行为;通过负向激励,可以使组织成员能修正自己的行为。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改善,我们需要有一套完整和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具体而言,在考核过程中不仅仅要涉及资产的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更加要从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维度来考量。

参考文献:

[1]杨维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财会研究》2008年第18期。

(编辑 杜 昌)

上一篇:党员抗击肺炎疫情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兴建办公楼资金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