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2024-09-26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精选12篇)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1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 有其独特的文字技巧和文化底蕴, 所以好的阅读不仅可以掌握知识, 更能拓宽视野。但是, 目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大部分的教师更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我们应该看到, 这样点状的知识结构, 学生无法自行将其组织成框架或系统来学习, 因而学生阅读整句、整篇文章的能力依旧得不到提高。

一、阅读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 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 读和听属于输入过程, 写和说则是输出过程。只有在大量读和听的基础之上, 使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写和说才有可能真正提高, 否则便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而在读和听二者之间, 读尤其重要。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使英语学习如虎添翼, 事半功倍。

二、常见的课堂阅读方法

(一) 朗读和默读

朗读即将所看到的内容出声地读出来。朗读可以同时用到三个人体器官, 即口、眼、耳, 这三种器官的结合对于记忆课文非常有效。在传统的课堂上, 我们也经常要求学生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但当我们安静下来让同学们回答深一层的问题时, 大部分同学还需要重新阅读课文, 这就充分说明朗读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相反的, 默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 但同样也存在着无法练习口语表达和记忆课文的弊端。

(二) 从上至下通读

这是一种被80%的学生采用的阅读方法, 只要看到文章, 什么也不想直接从头读到尾。这只限于一些比较短的故事性文章, 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忆, 但只要稍微长一点的说明文或议论文, 当学生开始做题时, 基本已经忘了前面讲了什么, 这在考试当中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我们并不提倡这样一种机械式的阅读方式, 因为人的大脑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记忆的东西是有限的, 超过了限定额度不仅记不住, 也将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

(三) 教师讲授过多的词汇和语法内容

大部分教师认为, 影响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词汇。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对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则侧重于讲解其中的词汇和语法。在上阅读课时, 教师对于文章中词汇的用法讲解得很详细, 并且还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学习过的文章, 但是当学生遇到没有讲解过的文章时就不知道如何阅读了。这些常见的课堂阅读策略训练方法, 都无法达到新课标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要求, 教师在阅读课中应该指导学生怎样阅读, 而不是代替他们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阅读课堂上, 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靠每一节课阅读的积累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如果教师平时不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就很难提高。

三、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训练

(一) 成组阅读

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进行阅读时, 并不是逐词阅读, 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眼睛并不是匀速运动, 而是以间歇的方式运动, 目光每次投视下去就要同时读到好几个词, 而在两次运动的停顿时间内获得符号信息。在英语中我们强调意群和词组, 从句等小部分一起读的方法, 这样更有利于快速准确的理解文章大意。假设有这样一个句子:I will play football with Tom this afternoon.如果我们逐词阅读, 假设落在每个单词上的时间是0.5秒, 那么这样一个句子将要花费我们4秒的时间。但如果我们采用成组的方法阅读i/will play football/with Tom/this afternoon/, 那么这个句子将用时2秒。不仅节约了时间, 而且我们也能准确理解意思。通过多次的训练, 一定有助于学生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二) 先看题, 后阅读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考试阅读理解时节约时间。通常情况下, 阅读理解的问题都是按照其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出题的。在考场上, 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 逐一识记, 顺序阅读, 这样更有针对性、更省时。这个时候选择的阅读方式一定是默读, 默读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整体把握。此外, 为了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通读并检查全文也是必需的。

(三) 教师尽量发挥引导作用

在传统课堂上, 阅读课通常可以称之为是语法课或者词汇课。但是, 我们更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 把更多的提高和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不懂的词, 先不要着急讲解, 让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或者拿出字典查一查, 通过自己动手, 学生们印象会更深刻。21世纪的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者, 更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一个倾听者。

总之, 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远远不止这些, 本文针对如何教阅读, 如何做阅读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点建议。阅读这件小事贵在坚持, 读的越多, 读的越好, 对于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来决定。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外语教学法的综合化多元化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3 (4) .

[2]范谊.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164-165.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2

摘 要:本文通过阅读目的和阅读步骤两个方面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进行充分讨论,尤其是哲理性文章的阅读步骤,希望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训练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阅读能力;目的;步骤;初中英语;训练

阅读是英语学习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有些人是为了消遣,还有些人是为了通过考试。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目的和步骤需要我们老师加以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初中英语阅读目的

让初中学生阅读英语课文加起来至少有五百篇。这么多文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没什么印象了,但日积月累,从中学会了不少单词和语法知识。可以说,95%的英语语言知识是通过课本阅读获得的。这也正是大多数同学日常阅读的主要目的。因此,英语阅读课多为精读。大家的注意力不是放在课文的内容上,而是放在学习新单词、新语法现象上,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单词的解释和句子的语言结构分析。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需要一定量的单词积累和语法基础知识,从语篇中学习、分析单词和语法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的必经之路,但这并不是我们阅读英语文章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英语阅读是我们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此外,我们在各类英语考试中也必然接触到英语阅读,这时更主要的是要求阅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懂文章,获取重要信息。

回想一下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在小学阶段.一边认字、写字,一边从阅读材料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样,通过阅读技能训练.我们英语阅读也要达到这种境界,即从关注语言形式到关注文章内容.通过英语阅读感悟文章的文化内涵,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开阔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当然,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我们绝不放弃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机会。

在英语阅读中,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遇到不值的单词一般不查词典,而是借助上下文猜测其意。但如果有些生词反复出现,就可以在读完一个章节后查词典,核对所猜的词义,学习新单词的用法。童话故事、短篇小说、名人传记等都可以作为课本的辅助,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其次,语言难度要适中。太难了读不下去,太简单了又不值一读。要知道哪本书适合自己的语言水平,大家可以随便从一本书中翻一两页。初中英语阅读训练的步骤

初中生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至70个单词。因此,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理解力和速度上有所突破。有的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总是喜欢逐个单词去读,一碰到生词就逐个单词地翻阅词典,频繁地使用词典,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费了许多时间才读完,这既极不利于理解其中的信息内容,也不利于阅读能力和速度的提高。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生词率不少3%阅读材料中,一般读速为每分钟50―70 个单词,眼球转动和扫描单词速度要逐渐加快,对于不懂的单词词组要跳过,关键词根据上下文推出含义,或根据构词法猜出含义,读完全文后,必要时才去查词典。其次,要进行以语义为单位的阅读训练。短语和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语义单位。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短语、句子的能力,循序渐进。再次,要提高阅读整篇文章的能力,善于抓主题、抓结构,能跳过生词比较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和主旨。

初中英语阅读中有很多为哲理性小文章,哲理性文章结构清晰,中心思想明确,分别为掌握中心思想,理解论述方法和把握语言色彩,下面我们从哲理性小文章讨论英语阅读训练。

2.1 把握中心内容

首先,熟悉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这是基础。其次,由于论述形式的变化应用,作者写作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因文而异。

有一些哲理性文章它的哲理性,在全文中没有用一个明确论断表示出来,需要读者自己从全文中去分析归纳。把握这类文章,可结合作者写作动机、文章内容以及涉及的背景认真分析。

哲理性小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遵循下面两个步骤进行归纳:一是从题目开头或结尾入手;二是从结构上理清文章的层次段落,归纳层次段落大意,明确文章哲理性思想,然后加以综合归纳。

2.2 把握语言色彩

语言色彩是哲理性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阅读哲理性文章时通过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汇用于把握理解中心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从逻辑上说,要分析中心思想就要通过感情色彩推理分析。哲理性文章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所有文章的感情色彩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褒义,言语中带有赞许、肯定的语气在里面。例如在文章中出现agree、approve等同意的语气时,或recommend、promote,advocate,encourage等提倡的语气时,这些说明作者的是持有鼓励、肯定的想法,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例如promote water conservation这时作者的从内心中赞成此类做法。第二种是贬义,言语、字里行间透漏出批判的意思,这种现象或事物是社会公认的应该抵制或排斥。例如loathe、hate等a厌恶的意思时,作者对文章中出现的事情或行为持有抵制或否定态度,这种行为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或和社会道德相违背,因此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贬义的。第三种是中立,既不批评也不赞扬,持中立态度。这类文章不会出现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汇,作者认为这类事情或事物利弊基本对半分。

哲理性文章的语言,一般是活泼、生动、鲜明的,能够让小学生乐于接受。阅读此类文章要从这一语言特点出发,抓住关键词语和逻辑推理极为严密的句子,运用语法知识,仔细分析,充分揭示它们的内涵和作用。结语

阅读训练应以提高学生理解力和速度为目标,主要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词句的意思和段落大意上。教师要讲授阅读技巧,不可增加学生负担,影响学生阅读兴趣。在适当扩大听与读的输入量的同时,促使学生言语技能和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能力的发展,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真正做到把语言融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交际任务之中,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最终目的。哲理性文章作为英文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把握这类文章的特点,提高初中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量,扩大词汇,提高个人能力,为国际交流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彭菲.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6期

[2]侯海霞.保持兴趣是学英语的关键[J].才智.2009年36期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方法初探 篇3

一、科学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通过直觉、联想、想象、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把顺次进入视觉的一连串文字信号转换成概念和思想,完成阅读过程。教师可以根据高考阅读题的设题特点,采取以下合理的阅读方法指导训练学生。

1.略读 (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高考主旨大意理解题可以采取略读的阅读方法。此类题目一般不易直接找到答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仔细研究文章开头的一、二句,因为他们经常是文章的主题句,然后,快速浏览文章首句和结尾句。如果第一句的主题不明,可注意结尾段是否有概括总结,对选项要注意全面性和概括性。

2.寻读 (Scanning)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熟练的读者善于运用寻读获得具体信息,以提高阅读效率。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寻读的准确性。具体地说,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不必字字句句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作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既保证寻读的速度,又做到准确无误,所以寻读技巧也很有实用价值。高考细节理解题可以采取寻读的阅读方法,做题时要在短文中快速找出与答题内容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择答案。找到关键词后最好在下面划线,以便检查。

3.细读 (aborative reading)

细读就是仔细去阅读文章中的材料,从字里行间或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去把握词语的确切意思和作者写作的态度与意图。高考阅读的猜测词义题和推理判断题可以采取细读的阅读方法。

(一)猜测词义是英语阅读的重要技巧,也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高考中常考的词一般为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就方法来说,主要根据上下文线索(through context clues)和构词法等来推断。高考阅读文章中更侧重前者。因此,学生一定要仔细去阅读划线词所处整段的内容,根据生词前后词汇的意思或整句、整段的意思来猜测生词。要求学生要记住:1.不管这个词多超纲,根据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思; 2.不管这个词多熟悉,都要通过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场合的意思。例如:The family had just moved and the young woman was feeling a little melancholy on that Sunday in May. After all, it was Mother’s day and 800 miles separated her from her parents in another state far away. 根据上下文的陈述,“刚刚搬家,远离父母,正好是星期天,又是母亲节,而两代人却天各一方”等事实,可以推断出年轻妻子当时忧郁、伤感的心情,并由此猜测出生词melancholy的意思。

(二)英语阅讀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而是要求阅读者根据字面意思,通过全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判断推理题。判断推理题在阅读测试中属于难题。因此,学生应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出发仔细品读,运用逻辑思维,哲学原理,并借助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推理才能得出答案。要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四点:1、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2、要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加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进行深层处理,符合逻辑地推理。不能就事论事,断章取义,以偏概全。3、要忠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立足现在,预测未来。不能主观臆想,凭空想象,随意揣测,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4、要把握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语篇的结构。要体会文章的基调,揣摸作者的态度,摸准逻辑发展的方向,悟出作者的弦外之音。

二、有效扩大阅读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只有中学英语课本中有限的阅读材料,是不够的。所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我认为阅读量的扩大应是课本之外。本人尝试使用记录袋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管理,随时跟踪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及时反映学生对材料理解的程度。操作如下: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阅读2-3份读物,内容可以来自自己购买的资料或报纸,如《21世纪报》、《学生双语报》、《英语周报》等。读完每一份就填写一张记录卡,包括该份课外阅读的来源、名称、性质和作者等基本信息,还要记录阅读该份材料的时间和自己对它的理解与感受,以加深对该读物的理解。为加强积累,学生还要把在阅读掌握的生词、生句以及优美词句记录下来,利于阅读词汇的增加,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写阅读反思,从而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教师要定期抽看学生的阅读记录卡和阅读反思,提出适当的建议和看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4

因此, 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必须在平时加强阅读训练, 从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来看, 主要从下面几个部分训练:

一、大量阅读

1. 选一本学生感兴趣且不用查词典也能看得懂的英语阅读书。

开始可选一些简易或缩写的读物, 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步选择一些原著。如《新概念英语》, step by step等读物让学生阅读。

2. 订一份中学生喜爱看的英语报纸。

如《21世纪报》 (21st century teens) 、《英语周报》 (Daily English) 、《中国电视报》外语节目版 (TV Guide) , 《时代英语报》等。报纸的信息量很大, 涉及面很多。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英语报刊由于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即时性, 因此报纸逐渐表现出它特有的优势, 它不仅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而且对学生获取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3. 选一本与学生教科书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练习的阅读书。

初二学生可以选择《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王》、《英语快速阅读》这类的书。这类书的七年级、八年级读本重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九年级读本重在解题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类书特点是书中的文章都是短小有趣, 可读性很强, 因为文章后面设计了理解性的练习, 学生读了文章后再做这些练习, 可以检查是否看懂了, 通过课后的练习加以对知识的巩固。文章后附有参考译文, 这样便于学生参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 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

4.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如:外资公司用英语写的招聘广告, 在食品包装上的英语说明, 走进宾馆时你所见到的英语告示等等。实际上英语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要是你有心的话, 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

二、教会学生如何快速阅读

1. 课堂上培养学生快速阅读

平时要在课堂上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这里讲的阅读是指广泛阅读涉及大量不同领域的文章, 要求读得快, 理解和掌握文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初中英语要求学生要确定一个明确的阅读量, 阅读量要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水平, 可多可少。下面作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 谈一谈做英语快速泛读的技巧与策略。

(1) 看题干, 带着问题阅读文章。阅读题干, 要掌握问题的类型, 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 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 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如Dream这篇文章, Dreams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sleep.“Some people don’t need much sleep.But we all need to dream, ”scientists say.很明显这段话的主题句是第一句。 (2) 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 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 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 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排除, 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 选出正确答案。如继续看下面的文章:Dreams take up about one quarter of our sleeping time.People have several dreams each night.Dreams are like short films.They are usually in color.Some dreams are like old films.They come to us over and over again.题目Dreams and films are usually____的选项A.very long.B.in color.C.about work.D.very sad.很显然我们应该选择B。运用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 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 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2. 计时阅读 (timed reading)

有条件的学校每周上一节阅读课, 阅读时要养成计时阅读的好习惯。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 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 精力高度集中, 初中生时间一长, 容易疲劳, 精力分散反而效果不好。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随手记下阅读时间, 长期坚持, 必定收到显著效果。

3. 略读 (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 (reading and skipping) 或浏览 (glancing) ,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 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 如同从飞机上俯瞰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 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

4. 查读 (scanning)

查读它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查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 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 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如Mona Smith is our headteacher.She teaches us English.We don’t know her age because that’s a secret.She is a young good-looking woman.We call her Mona.Few of us call her Miss Smith.She is tall and strong.She has long brown hair.She always wears a pair of glasses.问题:What does the headteacher teach?________.A.Chinese B.Math C.English.D.japanese我们从第二句中查找到答案。

从以上查读与略读可知, 略读时, 读者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 而查读则是在读者对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 查读既要求速度, 又要求准确性。因此, 可以把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 不必每词每词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 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 就要稍作停留, 将它记住或摘下, 既保证了查读的速度, 又做到准确无误, 所以这种技巧也很有实用的。

初中议论文阅读训练 篇5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________论证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4、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2、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

3、举例。一是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二是罗兰通过看电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游戏机。

4、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如何加强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 篇6

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必考题型之一,出题人通过阅读理解题型来考查学生的语言灵活运用,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许多学生对此题型感到没有信心,错误率相对比较高。此种题型不仅影响学生们的自信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们英语考试的成败。要想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既要注意到阅读的速度,又要有阅读的质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这对他们来说这种题型充满了挑战。

教学相长。作为一名长期在教学一线的工作者,长期大量处理这类题型,对此颇有些思考和感受。以下就来谈谈本人对这种题型的认识和理解。

这么多年以来,阅读理解作为一种必考题型,经历了大量命题人的摸索探讨,使得阅读理解选材新颖,文体多样,角度灵活,阅读量大,命题广泛。这让老师和学生倍感压力,但仔细分析此题型的特点,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这类题型还是有很多共性的,够还是能找到一些做题的方法和思路。

一、首先要解读中考大纲分析命题的要求和特点

1、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和语文题一样涉及到多种题裁,题材趋于多样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新闻,科普等各个领域,同时所选文章还会出现一定量的生词,这让学生们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而且文章一般取材于一些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当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纯正,文化背景浓,这些也都增加了考试难度。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研究中考出题人的心理和阅读理解这种题型的特点,换位思考很重要,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来认识它。要想理解阅读理解题目选项设计的特点,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归纳:

(1)细节考查题,一般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这类题目相对比较容易得分。(2)同义词考查题,试题的正确选项通常会采用与原文语境中的词语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此种题型其实是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解释英语的技能的。(3)语法题考查,借用一些高级的,难度较大的语法句子来表述问题,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要想理解这些题干和题肢的前提是必需理解这些语句所隐含的内容。学生即便认识句子中的单词也未必能理解其真实含义,还是无法作出正确的答案。(4)外延(内涵)题的考查,选择项的表达通过扩大或缩小文章中的词语使用范围,从而增加其题型难度,这种选择项的表述看起来与原文相近,但实际上选择项中的词语所包含的语境与原文的语境出现了扩大或缩小。所以答题时候务必要注意这些隐蔽性。(5)真理化题考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在做题时候只要遇到这种绝对的表述,一般都将其视为错误的选项。

2、要求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中考试卷中的阅读,没有明确的答题步骤是不行的。

(a)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掌握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有利于从全面理解文章结构,以及抓住文章主题句。

(b)读问题后,再次浏览文章就会目标明确,有利于集中思路,方便抓住有关问题的信息,这样可以减少做题时间。

(c)每一种文体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训练学生根据不同题裁和题材的特点来理顺文章细节,思路,做到全面掌握文章的脉络,明确段落大意这是完成阅读理解题型的基础和得高分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几种常见题型的出题特点及解决方法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题目。

做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读完全文后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要点。此类一般要求能够体现英语考试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较大。此种题目主要针对一篇文章和段落的中心进行表述的或以文章的标题得以体现的。文体的不同往往表述主体句的方式也不同。说明文,议论文往往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而记叙文大都没有明确的主题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仔细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类题型有自己的表述特点:(1)提问的表达常常用main idea  title  topic 等这三个词语表述。

(2)这类题型的选择肢的表述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往往以抽象概括性词语进行表达。那些错误选项往往信息是片面或绝对化比较明显。

针对这类题型,平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训练:(a)第一要根据文体判断文章有没有中心句,如果有也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b)如果找不到明显的中心句,那就注意出现次数比较高的词语或段落的中心句。

2、事实细节考查

这类题目平时训练中一般可以在文章直接找到答案,学生在这类题型失分往往比较少,但在一些选拔性的考试中这类题目就比较复杂,具有一定难度了。

这类题型也它表达的特色:(1)提问的表达往往使用5个以Wh-开头的特殊疑问词来表述.(2)问题的选择项可能是直接在原文中找到,即便是一些间接或综合信息,一般也不会发生误判的。针对这类题目,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解决:(a)带着问题找答案,当然首先要知道查找的范围,通过文章的一些细节来判断问题的答案。(b)细节题往往是用英语来解释英语,不能断章取义,往往与原文意思相近但表述不同的是所要找的答案。

3、逻辑推理题

这种题目难度大,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要求学生通过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细节的暗示,推理出命题人的的态度取向。

这种题目提问方式有自己的特点(1)往往含有 infer  conclude  imply  suggest   indicate 等等一些概括词语。(2)题目的出题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推理语句暗含深层意义;判断文章结论或寓意;通过核心词语和中心句来判断命题人的态度;在一些记叙文中往往表达一些人生哲理,这些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平时训练时应多加强这种题目的练习,要多从几个方面多思考这类题(a)每个选择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的一面,都具有干扰特点选择时要慎重(2)选择肢是文章直接陈述的内容不要选,我们要选择原文中没有的但可以根据文章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来的选项。(3)有些结论看似正确但不作者想要表达的不要选。

4、分析作者写作思路

做这类题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要想准确深刻的理解一篇考试短文,肯定需要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所掌握,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逻辑结构主要有;按时间先后来表述事情的发展;总分或分总来阐明道理;通过对比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

这类题型特点是(1)下一段最有可能讨论什么?(2)这篇文章主要靠什么来发展的?(3)第x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针对这种新题型平时要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和篇章结构。文章是有段落组成,段落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且每一段落本身也是由主体句,扩展句以及结尾句组成。理解这些逻辑关系,文章的中心段,和段落的中心句就好找到了。最后要明白文章写作手法。作者通常会用比较,举例子,类比等手段来说明道理。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阅读,综合训练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 英语无疑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交际语言,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初中阶段,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同时也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进行传统的听力题海训练, 题型单一, 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促进听力训练的有效实施, 教师可以将听力与阅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进行综合训练。

一、英语听力与阅读综合训练的理论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为第二语言学习及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 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输入假说”更是为语言输入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语言习得必须通过语言输入完成。 没有大量的输入, 习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吴洁, 2003) 。 由此可见, 克拉申从语言习得的角度, 阐述了输入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内在关联。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语言习得是通过接收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 因此,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是促进语言习得发生的基础。

从语言学习理论来说, 人类的语言行为以感知觉器官功能划分, 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种形式 (明树杰, 2003) 。 其中“听”和“读”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对语言的接收和理解, 是语言的输入, 是外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尤其对儿童来说, 学习外语要多听多读多练, 从而习得语言。 因此, 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听力与阅读相结合的训练, 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案, 认真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听力与阅读相结合, 以此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入, 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

二、英语听力与阅读的密切联系

首先, 在扩大词汇量方面。 词汇量是听力的基础,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足够的词汇量。 在听力过程中, 如果学生词汇量太少, 对所听到的陌生的发音不能进行正确的辨别, 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的正确含义。因此, 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听力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扩大词汇量, 阅读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 每个单元的“阅读 (Reading) ”板块都是该单元中生词量最多最集中的板块, 因此阅读课上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教授生词, 甚至适当拓展与阅读文章的主题相关的生词。 另外, 我在教学中注意到, 学生对新授生词会存在“看懂听不懂”的问题, 即听到生词时不知其意, 看到它后才恍然大悟。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授课时, 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边听边呈现生词的音素和发音要领, 把听和读结合起来, 多听多读, 重复多次, 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听懂单词并记住单词。

其次, 在培养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方面。 阅读与听力虽然涉及的语式不同, 但就其实质, 都是语言信息解码与意义再构建的过程, 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 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并做出种种推断。 换言之, 在辨音的基础上, 运用认知效应对该语言材料作各种解释、判断, 达到理解。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读者使用种种认知手段, 依赖认知效应和背景知识, 在对书面语进行辨认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理解 (秦秋, 2006) 。由于这个相似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认知效应进行判断理解的能力, 从而对听力理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 在掌握句型结构和固定搭配方面。 拥有大量的句型结构和固定搭配是英语的语言特色之一。在听力材料中它们频频出现, 这对听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为了在听力实践中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些句型结构和固定搭配的意思, 不影响听力的效率, 学习者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广泛的阅读中, 学习者能够接触各种句型和搭配。通常, 阅读的过程是重复性的、长时间的过程, 读者有充裕的时间详细地、慢慢地研究、吸收所学的内容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词汇、句法结构等 (秦秋, 2006) 。 在熟悉并掌握句型结构和固定搭配后, 学习者在头脑里就能建立起与之相关的知识, 从而在听力过程中, 学习者的思维就能够同步甚至超前于他所听到的音频信息, 并在头脑中形成对听力材料逻辑关系的迅速把握, 这无疑会对听力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马洪莉, 堵海鹰, 2010) 。

最后, 在积累背景知识方面。 学习者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仅仅重视学习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型等知识是不够的。 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 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会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者造成听力障碍。 如果学习者对听力材料中涉及的有关典故、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知识不了解, 就无法把它们和所听材料的文字意义结合起来, 就无法对听力材料的真正内涵进行正确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学生虽然听清了文中每字每句的意思, 但还是不能理解全篇材料的真正含义。 这种由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造成的听力障碍, 可以通过阅读得到解决。 通过大量的阅读, 学习者可以开阔眼界, 拓宽知识面, 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从而增强对英语材料的理解力, 对提高听力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三、英语听力与阅读综合训练的课堂实践

正是由于阅读与听力存在如此密切的联系, 我在进行“阅读 (Reading) ”板块教学时, 尽可能地将阅读与听力相结合, 做到先读后听或者边听边读, 综合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听力的能力。 每册教材的“阅读 (Reading) ”板块都包含了题材丰富、内容新颖的各类文章, 如:英美国家青少年同龄人的生活、理想家园、邻里关系、体验DIY、路线指引、童话故事及描写宠物的诗歌等。 每一篇阅读材料中都含有大量常用的词汇、句型知识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牢固掌握这些知识, 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课文“Homes around the world”进行教案设计时, 我一方面将听力与阅读两项技能的训练相融合。 通过泛听全文, 了解文章大意, 并精听每个段落, 掌握详细信息, 再边听边读, 加强听与读的结合。 另一方面, 我将教授生词、词组和句型作为本课的重点, 并对文中三个国家的家庭居住情况作了介绍, 希望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听力实践中对相关听力材料的理解, 对听力练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又如:“Colours and moods”一文介绍了平静的颜色、温暖的颜色、活力的颜色和强烈的颜色四类颜色, 以及它们的代表色。我在授课时, 除了讲解这些颜色对心情的影响外, 还介绍了颜色的特殊含义。例如:学生听到“John is a green hand.”, 他们就很难理解, 何为“绿手”。由于文化差异, 颜色的含义在中西文化中不尽相同, 英语中由颜色所延伸出来的短语很多时候不能以我们观念中的颜色来理解。 如:green hand (新手) ,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black tea (红茶) 等。 英语中表示嫉妒用be green with envy和汉语中的“嫉妒得眼睛发红”恰恰相反, 只有了解这些文化差异, 学生在听力时遇到这些短语才不会不知所云。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认识到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它是促进语言习得发生的基础。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将听力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进行各种综合性、互动性的课堂训练, 避免产生单一性教学给学生造成的疲劳和厌倦状态,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因受到教学任务紧张、教学资源有限等客观情况的限制, 教育者如何成功地进行英语听力与阅读综合训练, 还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最终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写作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策略

力小明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作者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英语写作训练,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总结的英语写作训练策略对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写作

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重要体现, 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是采取单项训练的方法来进行的, 效果不是太好。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把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教学, 效果不错。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有收集和处理信息并运用到写作和口语应用当中的能力, 这样的综合教学模式是对于学生交流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提升, 同时提高其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面就其实现的策略加以分析。

一、选择好适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主题

在英语的教学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这样对于加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选择适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材料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 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得到写作的启发, 发现其规律性, 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将积累的知识加以利用。但是, 不是每个主题都是学生所熟悉的, 在对于学生兴趣不大或者是不熟悉内容的时候, 教师需要应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去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 引发其对于所学知识的联系。阅读教学的时候导入阶段可以设置一些问题, 引发学生的联想。例如:How do you think the little boy of this article?What do you learn form the second part。这是从学生的已知经验、渴求未知经验和所得经验三个部分进行问题的设计。

例如, 针对一篇文章提出以下的几个问题:Could you tell me some methods to learn English;What problems have you met in learning English;how do you want to solve this problems?这些问题是比较简单的, 结合自身的经历能够进行解答, 这样的问题的设计能够很好的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对问题加以重视, 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更好的理解。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进行归纳和提取有用的写作信息

学会归纳是指将阅读中遇到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 以便于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应用起来。归纳提取信息, 一方面是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加以提高, 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于学生归纳信息和组织语言等的能力加以锻炼, 学会对于信息的提炼和语言的加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锻炼, 要求学生将文章中的表达信息和自身需要的内容能够很好的提炼和组织, 然后运用一种新的方式表达出来。在阅读的时候学生需要细读文章, 将主要的内容进行概括, 框架进行提炼, 这样获得的信息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写作。

学生将学习中的challenges;read sons;solutions进行一定的归纳, 这样学生对于整体的文章框架就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学生在归纳的知识点上再进行一定的语言上的组织:I can't understand the teacher because he speaks too fast.But I find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can understand every word.这样的语言组织的练习是写作的一种提升,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掌握了信息也学会了句型的组织, 强化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以后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三、对阅读材料进行模仿性写作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有了前面的两个步骤的积累后, 学生在对于写作的基本信息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样可以进行一定的仿写训练了, 对于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和巩固。这是学生从阅读走向写作的关键步骤, 对于在阅读中接收的信息也是一种检测。

例如, 在写作之前先对于书本上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学生自然就学会了应用the ways;challenges and solutions三个方面作为写作的三大线索。写作的时候就方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解读, 这样文章框架清晰、规律明显, 加上应用语言的组织和句型的应用就可以将文章较为完整的表达出来。对于此类文章的写作有了经验, 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得心应手。还可以应用对于文章的改写、扩写或者是续写等方式进行联系。

四、扩展课外阅读强化英文写作训练

虽然教材中的文章已经是较为丰富, 但是对于学生摄取全方位的信息还是不够的, 必须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补充和强化。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熟悉语言表达的多种形式和文章的行为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和联系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文章的思想。

课外的阅读中能够对于学习有着更好的丰富作用,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不同于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例如一些句型的搜集:I find it difficult to…/It's not easy for mo to…/It helps a lot./I decide to…这些句型的应用可以使文章能够在书本的范围内得到一定的发挥, 同时也是对于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灵活应用, 写作的时候也能够有更多可以表达的素材, 在行文的时候脉络清晰, 题材新颖, 写作的内容让教师眼前一亮。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9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维果斯基认为, 儿童智力发展的两个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该基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创造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潜在发展区。支架, 本意是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伍德 (Wood, Bruner&Ross, 1976) 用这个术语来比喻更有经验或更有能力的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暂时的有效支持。“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 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从而提高其认知能力, 达到潜在发展水平 (庞国维, 2003) 。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阅读策略培训的模式

近年来, 阅读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nderson阐释了阅读策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属于程序性知识, 其习得要经过三个阶段:认知阶段、社会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阅读策略的习得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学习者在有人提示的情况下不断练习并反思以及对相似的技能处理方式或行为迁移到另一类似的新任务中。大量的研究认为, 显性的或直接的综合性阅读指导是有效的。这种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意识, 通过提供系统的训练, 达到强化和监测策略使用的目的。O'Malley&Chamot认为策略训练包含两大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单个阅读策略的训练以培养策略意识, 第二步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示范特定的策略在特定的语篇中如何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将阅读策略迁移到以后的阅读活动中。这种观点也得到了Weistein和Cohen的支持, 由此他们提出了基于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模式, 这些模式中被研究者们引用较多的模式有以下两种:一是O'Malley&Chamot模式, 分为准备阶段 (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呈现阶段 (发展学生的策略知识) 、练习阶段 (训练学生使用策略的技能) 、评价阶段 (发展自我评价策略使用情况的能力) 、拓展阶段 (实现策略运用向新任务的迁移五个阶段) ;二是Oxford et al.模式, 此模式有如下操作步骤:在策略培训前让学习者进行某语言活动;让他们回顾是如何做的, 对任何学生提到的有用的策略和自我发现予以表扬, 并且让他们反思他们选择的策略是否改进了他们的学习过程;提出并示范其他的有用策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语言学习任务中练习新的策略;策略如何迁移到其他的任务中;提供新的学习任务来练习使用策略,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策略;帮助学生明白如何评估策略使用是否成功。

三、阅读策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

策略知识是程序性知识, 必须经过不断练习并反思以及对相似的技能处理方式或行为迁移到另一类似的新任务中, 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策略运用能力。笔者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以O'Malley&Chamot的阅读策略培训模式为原型, 结合了PARLINCSAR的合作阅读策略训练方法, 运用螺旋上升原理, 设计了如下的三阶段阅读策略培训教学模式。

1.单个阅读策略培训阶段

首先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阅读策略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然后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 教师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即所要教学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策略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继而制订教学计划。在制订了教学计划后, 教师搭建教学支架, 帮学生建立阅读策略意识。所谓支架, 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的一切帮助, 如对学习任务的动机和兴趣的激励, 或是为了使任务简单易行而给予的提示, 或为了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达到目标而给予的引导, 或为了清楚地表明学生的程度与标准要求的差距的暗示, 或示范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的演示, 等等。阅读策略培养的教学支架包括:教师介绍该阅读策略的概念及使用的情境;用出声思维法介绍教师遇到该情境会有什么感觉以及如何应对;用具体的例子演示该阅读策略如何使用, 包括运用导语、提示线索、激励动机等微策略。

接下来进行控制性练习。为了凸显该策略的运用优越性, 教师精选必须使用该策略解决问题的语篇或文段, 并给出必须使用该策略才能完成的任务, 学生尝试完成该任务, 体会该策略使用的情境与方法, 并且有意识地写下所运用的策略名称,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评估策略使用的效度, 最后填写阅读策略使用评价表, 使策略的使用变成有意识的行为, 从而强化策略意识。

接下来是开放性练习, 学生自己选用需要运用该策略的文本, 例如练习“使用图表、标题进行预测”这一策略时, 所选材料的要求是有插图、有标题;练习“猜测生词”这一策略时, 要选择有一定量生词的文本来阅读。

最后是评价, 学生自主阅读后, 填写阅读策略使用评价表。

当然, 即使是在单个阅读策略的培训阶段, 也应该指导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尽量使用已学阅读策略, 正确选择适用的阅读策略, 使策略积累呈现出滚雪球般的增长。

2.多种阅读策略综合运用训练阶段

阅读过程是读者采用多种阅读策略参与语言解码的过程。当单个阅读策略逐一培训阶段结束后, 就必须进行多种阅读策略综合训练。只有习得多种阅读策略, 真正形成了策略意识, 才能自主提取、自由运用这些策略, 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支架作用体现在寻找适合练习策略的阅读材料, 在活动进行之前提示所要练习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策略、甚至示范活动的步骤直到组员能各知其责, 避免因不知该怎么做而导致下一步活动的障碍, 激励小组成员各尽其职达到各有所获等, 使各小组的活动能顺利开展。

这一阶段的教学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的成员分为 (1) Leader (组长) :决定各阶段的任务, 保证活动纪律。 (2) Clunk expert (问题专家) :在猜测词义时负责用问题卡片提示操作步骤, 在理解难句时负责解答问题及向教师求助。 (3) Announcer (监控员) :负责各个组员的参与, 保证每次只有一个组员说话。 (4) Encourager (激励者) :负责对每个组员参与活动的评估, 鼓励每个人参与, 对小组下一步活动提供建议。 (5) Reporter (代言人) :在全班的巩固阶段负责宣读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6) Time keeper (计时员) :负责各阶段的时间跨度, 提醒小组成员及时转入下一阶段。

Klingner & Vaughn ( 1998) 将活动分为四步, 笔者将其增加了一个环节, 即评价环节来强化阅读中的监控与读后的反思, 五个步骤如下:

(1) 读前准备 (preview) 。此阶段的目的是用头脑风暴 (Brainstorm)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要读的材料的相关信息、激活背景知识、预测文中要涉及的内容。

(2) 细节阅读 (click and clunk) 。此阶段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监控能力。这阶段达到理解细节和做出推断, 从而理解字面意思, 然后继续进行下一步阅读理解。

(3) 大意理解 (get the gist)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理解事实和基本观点。学生通过讨论来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 由汇报员来负责呈现小组集体讨论的成果, 其他小组加以点评最终达成统一的理解。

(4) 巩固 (Wrap up) 。这一阶段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提出深层次的理解问题, 旨在达到对内容信息和语言知识的深层理解与记忆。

(5) 评价 (Evaluation) 。采用如自评、互评和师评等方法从不同角度评价阅读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其中自评的方法即自己评价自己在任务中的行为及表现, 可以采用这样一些问题来进行:用到了什么阅读策略?这些阅读策略效果如何?你什么时候使用它们的?和组员合作得如何?在合作中遇到什么问题?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等等。互评是组员互相评价其他成员的表现, 主要评价在小组分工上各人是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与其他人的配合是否默契, 有没有因为个人的失职影响了小组的整体进度。教师评价是通过观察和检查学生的成果, 评价其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合作中的贡献大小, 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方面, 对学习动机的推动效果如何等。

3.检测弥补阶段

学习策略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原则, 某一学习策略的习得必须经过多次练习并得到暗示性的反馈, 直至能将这种技能自动迁移到相似的任务中, 才可能习得这项学习策略。因此策略的训练必须采取螺旋上升的方法,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 检测学生对哪些阅读策略还没有清晰地认知, 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轮培训——单个阅读策略的培训, 以及将这一策略内化到其策略系统中的综合培训, 达到习得这些策略的程度。因此, 教学的第三阶段也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四、阅读策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及运用

下面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9的阅读课文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为例来说明如何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使用阅读策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

本课例为三阶段阅读策略培训教学模式中的第三阶段 (检测弥补阶段) 的一则教学案例, 此案例设计基于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 有五个步骤:确定最近发展区;搭建运作支架, 创造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贯穿于整节课。

1.确定最近发展区

在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下, 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制订教学方法。

本课例针对的是《Go for it》九年级Unit 9的阅读课文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本文是一篇介绍篮球运动起源的文章。文章由篮球运动的受欢迎现状, 谈到篮球运动的起源以及兴盛。这些内容分布在五个自然段中, 线索分明, 理解起来并无很大难度。但文章生词较多, 句子较长难理解, 而且文中关于篮球的信息点也很多, 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真实的阅读, 我将教学的重点定在吸收有关篮球运动的各方面信息。于是我将教学的切入点定在运用合作阅读教学策略 (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 , 小组讨论, 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回顾学习过的阅读策略 (激活背景知识、预测文中要涉及的内容、猜测生词、理解难句、找主题句等) 并介绍本单元重点推介的学习策略——mind-mapping。

【教学目标】

(1) 巩固课文生词, 把握课文大意, 了解有关篮球运动的起源的知识。

(2) 指导学生运用mind-mapping的阅读策略, 利用相关信息的有效联想来记忆课文内容。

(3) 通过指导合作阅读策略, 让学生在参与合作的活动中, 巩固阅读策略的使用并强化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mind-mapping这一学习策略的意义并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它来帮助记忆信息。

【教学方法】

合作阅读法 (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

2.搭建运作支架, 创造情境

(1) Brainstorming

教师播放有关姚明的视频, 说“Today we'll read about basketball.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basketball?”对关于篮球的信息进行头脑风暴, 各小组写下来, 在全班分享。

(2) Predicting

鼓励学生根据标题“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和左下角的插图猜测本文要涉及什么内容。

3.独立探索

Activity 1: Click and clunk

学生浏览全文, 注意不懂的地方, 分别找出较难但能猜测出来的生词难句以及仍然猜测不出的生词难句。

4.协作学习

在浏览全篇, 监控了自己的理解程度以后,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 从而练习猜词策略、处理长难句策略, 以及下一活动练习的抓住中心句的策略。

Activity 2: get the gist

学生跳读, 找每段的中心句。提示他们中心句往往在段首或段末, 偶尔在段落中间, 跳读有助于抓住段落大意和文章大意, 更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小组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 由汇报员整理并汇报给全班。各组的积极性极高, 在scanning这一步骤完成后, 基本已了解了各段的大意, 继而概括了文章的主旨。

要在短暂的2分钟时间内完成任务, 除了要注意把握重点句子, 有目的有意识地寻找一些特定信息, 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这些阅读技巧以外, 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有效合作也十分重要。学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 每个组的组长分工每个组员看一段, 完成一段的中心句。一个本来很有难度的任务在大家齐心协力下, 终于完成了。学生们都很兴奋, 有了一种成就感。

Activity 3: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main idea.

由于学生在之前完成任务时已有目的地阅读了课文, 在main idea完成后, 对文章更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根据篮球运动的受欢迎程度, 追问这项运动是怎么发明的, 同时, 引出篮球的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以及以NBA为代表的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所以学生此阶段的活动显得信心十足, 连平时基础较薄弱的同学都跃跃欲试, 复述完成得较理想。另外, 学生通过这个练习, 感到只要抓住了主要句子, 就可以顺利完成对课文的复述, 这样增强了学生自我效能感。

5.效果评价

通过填写阅读策略使用评价表进行自评和小组组员之间的互评、交流, 教师得知他们能熟练运用已经学过的阅读策略, 容易以主题句为线索去理解记住关于篮球的大致情况, 但对很多细节没有印象。由此教师制定新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Mind-mapping 阅读策略。

教学从而进入新的策略教学小循环的第一步——确定最近发展区。

Activity 4: Finish the activity on Page 75 to complete the mind-map.

搭建支架:教师介绍Mind-mapping. A mind-map means to change the information you read into a colorful “picture of words”. This technique is called mind-mapping. Mind-mapping is a very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anybody who wishes to retain and reproduce information they have learned.

独立探索:出示为本文设计的mind-map, 学生试着完成, 要求学生不看原文, 回忆图片。学生发现记住图形很容易, 比文字容易得多 。小组协作:最后要求学生小组活动尽量详细地复述课文, 一人复述, 其他人补充, 汇报员负责给全班汇报。从只有文字到有文字又有图, 看似难度提高了, 其实图片比单纯的文字更容易记住, 而且图片蕴藏的信息也很丰富。学生根据脑海中的图片进行描述, 不仅是对自己记忆力的一种检测, 更是一种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 同时对mind-mapping 这一学习策略也有了切身体会。

Activity 5 Draw a mind-map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 to help you remember the information:Music of the Americans.

布置作业:根据策略训练的原则, 学习策略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因此某一学习策略的习得必须经过多次练习并得到暗示性的反馈, 直至能将这种技能自动迁移到相似的任务中, 才可能习得这项学习策略, 所以我布置了如下家庭作业: Read a passage of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remember from your own reading materials. Draw a mind-map.

五、阅读策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反思

通过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 学生的自信心有所增强。在阅读方面畏难情绪有所减轻, 并且在所有英语学习活动中乐于做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显得更积极、自主, 整体学习态度朝向正面发展。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困生的帮助更大, 因为学习策略的提高增加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成就也让学困生领略到学习成就感, 语言学习的不利因素如过度焦虑、抑制、不敢冒险等会有所改善。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有很大帮助, 体现在以下方面:

1.积极方面

(1) 使策略意识的培养有效化。

策略意识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自动提取, 此模式的循环上升训练保证了练习的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

(2) 使生涩的阅读变得不再难以进行。

第一阶段的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示、激励;第二阶段的初尝甜头、体会到策略运用给解决问题带来的的希望;第三阶段小组组员合作阅读中阅读动机的激发、思维的不断碰撞、信息知识的分享, 这些活动和体验扫除了阅读中的心理障碍和认知障碍。

(3) 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

培训从简单的单个阅读策略培养到所有策略的综合使用、自动提取, 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架起到了循序渐进的帮助作用。

2.不足之处

此模式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合作阅读中:

(1) 个人任务不能很好地贯彻。在某些小组, 个别学生仍保持观望, 并未真正参与活动, 其任务是由其他参与热情高的同学或组长代为完成。

(2) 教师评价学生时主要以小组为单位, 对个人表现评估较少。个人表现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 一些课堂表现良好的同学的积极性会遭到挫伤, 而那些惰性大的同学却有可能因为小组的良好表现而受益。这些问题的出现,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六、结语

在阅读策略教学方式上,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模式。不过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会有薄弱之处, 故应该与其他的教学策略同时采用, 本模式中采用了合作阅读教学策略就是一种尝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教材为基础, 有意识地在适当的时候介绍某个学习策略, 而且教师应择机把策略显性地教给学生。阅读策略专题的教学, 应该在固定的时间段,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策略教学, 实现策略意识的培养, 同时要给予足量的阅读实践, 保证阅读策略的自动化提取, 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初中学生知识水平有限, 只有反复接触并运用阅读策略, 才能意识到并形成某种阅读策略的概念, 才可能做到主动运用。

参考文献

[1]Chamot, A.&O’Malley, M.Learning Strategy Applicationswith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TESOLQuarterly, 1985 (19) :557-584.

[2]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Heinle&Heinle Publishers, 1990.

[3]Klingner, J.K.and Sharon Vaughn, Using CollaborativeStrategic Reading[J].In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Copyright CEG, 1998.

[4]Mckenzie J.Scaffolding for success[J].The EducationalTechnology Journal, 1999.

[5]Lawson L.2005Scaffold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J/OL].http//www.google.com∕Scaffolding Theory.

[6]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7]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加强英语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能力,阅读训练

《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 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 开展思维能力, 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 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方面, 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笔者作为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高中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过多年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笔者在教授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前, 往往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时学生们思维活跃, 思路广阔, 通过讨论激发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讨论要广开言路,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以培养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 我们还注意加入对本单元内容的背景知识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在备课时要花费很多功夫, 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背景知识科学地, 有趣地呈现出来。如人教版教高二册 (B) 第十九单元“A freedom fighter”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er King) 及其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而奋斗的一生, 介绍了他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 , 介绍他所信奉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这样做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另一方面也为课文的教学作了铺垫。

当我们通过预测认定了这是应该阅读的材料之后, 最常见的是要从所多材料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快速阅读, 尽快找到这一信息, 对其他信息可以忽略或只作粗略的了解。高中课文教学的第一步, 常是“Read the text fast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这一步只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要求学生迅速找出答案, 以提高他们快速寻找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 根据课文内容或workbook上所安排的练习, 设计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练习, 如:回答问题 (questions and answers) ;判断正误 (true or false) ;做笔记 (note-making) ;填写表格 (fill in the form) ;寻找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归纳大意 (main idea) ;该写 (paraphrase) ;听写 (dictation) ;复述课文 (retell) 等, 再如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阅读策略skimming and scanning的运用, 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生词, 我们注意教给学生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猜测和理解生词的技巧, 减少阅读中的障碍, 加快阅读速度, 提高理解力。

当课文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只停留在泛读的层面上, 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语言载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要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挖掘, 进入精读阶段。首先要对课文中的长句, 难句进行详细的讲解。长句难句中往往包含较多的从句和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 是理解中的难点, 学生对这些句子往往是囫囵吞枣, 甚至理解错误。我们结合语法教学,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对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英语中的一些固定句型和习惯搭配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从整体上加以理解, 而不仅仅是字对字的翻译。通过长期的训练, 帮助学生搬开这些阅读中的绊脚石。

朗读是有声的阅读, 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内涵之后, 才能读得流畅, 读的有感情。通过朗读, 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早自习大声朗读课文, 课堂上也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 遇到剧本, 小说等课文, 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英语语感, 也使他们初步体会英语的音韵美, 节奏美, 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特殊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 我要求学习背诵, 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 出口成章的境界。

课文是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但仅仅精读课文远远不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所以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英语程度又有趣味的阅读材料, 使他们看得明白, 读的有趣。我提倡学生订阅英语课外辅导报, 推荐他们阅读《快乐英语》《21世纪英语报》以及《上海学生英文报》等课外书籍, 耐心解答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外阅读, 学生们增加了知识, 拓展了视野, 提高了人文素养。

初中英语阅读训练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47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最后的任务版块是Task,引导我们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再落笔成文。一般要两周一次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我们中学生来说,练习写作的频率太低了。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初一初二水平,连最简单的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依旧忘了加“s”。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显得无能为力,抱着“望天收”的心态。

其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一定非到Task版块才可以进行。在阅读版块就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训练。现在,九年级教材Reading版块后面的最后一个练习,要求学生学完课文后,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书面表达。这是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反馈练习。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摸索了一些便于操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做法。

一、对阅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短语的迁移运用

句子是进行交际的基本单位。句子写不正确,就无法连句成段,连段成文。英语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短语和搭配, 有自己特定的词法和句法,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尤其是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强调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强调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我们可以摘取阅读课文中好词好句,让学生课堂上口头操练,用词组和句型做举一反三替换练习,由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先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原句,再进行句子的仿写造句。每天的作业布置中,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重要的句子和短语,并写出类似的富有意义的句子。

二、对阅读课文重点语段的背诵与仿写

平时多背教材中所学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写作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可以在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中挑选重要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默写。如8B Unit 6的阅读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It was very brave of him to join the competition. To Li Hai,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win a gold or a silver, but to take part. He feels more confiden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就很经典, 在片段仿写中就可以从前面观点自然过渡引出事例。我们积累这样的语言素材多了,考试的时候自然就有料可用,思如泉涌。

三、对阅读课文整体文本的挖掘与拓展

1. 续写是加强写作教学的有效形式,这主要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续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对文本背后蕴含的语言、心理、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留白”进行补充。如学习童话Gulliver in Lilliput,Alice in Wonderland,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想象之后的情节发展,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续写。

2. 我们除了开展片段仿写练习外,还可以开展文本整体仿写练笔活动。我们指导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尝试仿写练习,做到学以致用。有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8下 Unit 2 A trip to Hong Kong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中出现的表达时间顺序的词:first, next, after that, then, at the end of the day写一篇类似的一日游的短文。

3 改写是在保持原文主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的方面可以是体裁、人称、语言、结构等。比较常见的如在短文与对话之间改写。要保持原文基本内容不变,在此基础上可进行细节添加或删减。例如:8B Unit 7 课文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是一篇采访对话体裁,可以让学生以马医生的口吻谈论做ORBIS志愿者医生的经历,把对话变成一篇短文。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感受。

4. 缩写是在保留原文体裁、题材、主要内容、结构顺序,人称角度的前提下概括原文内容、压缩篇幅使之成为一篇内容简明、语言简练、中心突出的短文。缩写时须把握的一个原则是:我们要对原文内容高度概括,而不是对原文内容的改写或评论、议论,因此切不可添加自己的主观看法、发表议论。缩写时一定要准确完整地把握原文,主干枝叶分清楚,有关主题的主干切不可任意肢解删减。缩写要注意语言。首先,要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要点用自己的话进行改写(paraphrase),不要在原文中生硬摘取连缀成句。其次,缩写语言要简练。我们可以将多个简单句变成一个紧凑的复合句。例如:8B Unit 8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For example, we are not allowed to cut down trees, Otherwise, well be punished. If we drop litter in a public place, well be fined by the police.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为:If people cut down trees or drop litter in a public place, theyll be punished or fined.

5. 写读后感,要以原作为基础,把重点放在“感”上。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才能真正实现“读” 与“感”的有机结合。例如8B Unit 7在单元导入课和综合技能课中,对UNICEF的职责做了详尽的描述,这也是一个可供挖掘的题材。学生在了解UNICEF的基础上,可以有感而发。学生作品:What do I think of UNICEF? UNICEF is a charity organization. It works all over the world. I think it is helpful to many children in poor areas. They cant afford to buy school things. They cant go to school to receive basic education. UNICEF gives them a chance to go to school. Their job is very meaningful. I hope to be a volunteer in UNICEF. I hope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support it.

续写、仿写、改写、扩写、写读后感,这是几种常见的练笔方法,它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与消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写作兴趣。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快捷通道。如果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孤立开来,学生就会眼高手低,不能学以致用,写作能力就难以提高;同样,写作指导如果脱离了阅读教学,单独地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至于选用哪种练笔形式,这需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因地制宜地开展阅读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文指导教师:张淑华)

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篇1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如何训练学生进行阅读呢?

一、阅读材料必须有针对性、趣味性

要选择一些适于初中水平的学生阅读资料, 调整阅读难度, 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 选择出难度不同的开放性阅读材料,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阅读、自主发展。内容分级由易到难, 具有弹性, 而且要今昔兼容, 侧重表现最新的题材, 尤其是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和浩瀚的知识信息,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阅读刊物和一些附有插图的卡通书就很生动、活泼、有趣。适合中学生的英语读物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报刊类, 二是小说杂志类, 三是有声读物。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智能, 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理解

阅读智能在整个英语阅读活动中自始至终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猜词悟意、推理阅读、概括阅读和预测阅读等能力。充分运用阅读智能, 有目的地愉快阅读, 除了根据上下文意义猜测词义, 也可根据构词法进行词义猜测。并且还可以依据句子的结构如对比或排比的形式来猜测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标题可以使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 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可以概括出整篇文章的大意。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帮助学生高效率地阅读理解

1. 阅读前。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做一些精心的设计。如“语言点问题”的设计与作用;“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能够带着解决这三类问题的心态去阅读。

2. 阅读中。

在阅读时应提高视读的速度, 扩大视读的广度。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 只要全篇理解了, 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 去推断。而且在阅读时应注意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

3. 阅读后。

读完一篇文章后, 要回味一番, 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几次, 要留心关键词句, 注意弦外之音, 要尽量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

此外, 我还利用每天上课的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阅读强化训练。每次一篇, 后附几个问题, 做完后统一给出正确答案。经过一系列的阅读训练后, 初三年级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阅读训练。

上一篇:训练积累素材下一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