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精选8篇)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1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贫困领域, 贫困研究重点从贫困现象本身逐渐向可持续生计过渡, 可持续生计方法为寻找农户脆弱性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做出重大贡献, 在扶贫领域和生计项目建设中不断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应用于脆弱性评价方面的有限性, 以改善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中涉及与农业生态系统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一、概念内涵
(一) 可持续生计框架
学界有许多不同的生计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涵盖背景脆弱性、系统性结构、生计资本、生计战略以及生计输出这五大部分的可持续分析框架——SLA, 它由英国海外发展部提出。农户在脆弱性的大背景下谋生, 利用一定的生计资本对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随着结构和制度转变等多重因素的变动, 农户制定相应的生计战略以增加生计输出, 而这种结果又同时对脆弱性背景和生计资本产生反作用, 循环发展。
(二) 脆弱性
脆弱性的概念起源于自然灾害研究, 一般侧重于受灾可能性和受灾程度, 而在贫困生计领域则侧重于对脆弱从原因上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的脆弱性包含“适应能力”“风险性”“敏感度”等概念, 它们相互作用, 关系复杂。
(三) 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
生计资本的概念源于可持续生计框架, Chambers等 (1992) 和Scoones (1998) 指出生计是一种基存于资产、能力、活动的生存手段, 其中, 决定这种谋生手段的资产则被称为生计资本。生计资本包含五项资本, 即人力资本, 诸如劳动技能、人体健康等;自然资本, 诸如土地、水源等;金融资本, 诸如存贷款;物质资本, 诸如农业机械等;社会资本诸如社会关系等。在不同条件下, 这五种生计资本之间相互转化。生计策略是指为了实现生计目标或追求积极的生计产出, 农户对自身所拥有的生计资产进行组合和使用的方式。
二、生计资本应用于脆弱性评价的有限性
脆弱性评价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之后, 对系统脆弱性及这种脆弱性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评判和预测, 以提供相应的抵御措施。生计资本应用于脆弱性评价时存在以下有限性。
(一) 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在综合指数法中缺乏系统性
综合指数法是目前脆弱性评价中较为常见的方法, 它通过联立一个指标体系, 运用相关的指标和权重合成脆弱性指数, 从而反映不同系统的脆弱性程度。但是, 将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该方法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首先, 这一方法在指标和权重的选择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客观合理的验证程序;其次, 综合 (integration) 计算会弱化各个生计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脆弱性内涵的对应关系;再者, 由于农户生计资本与脆弱性具有较强的区域异质性和时空动态性, 因此想要把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综合指数评价法, 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可比性。
(二) 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在图层叠置法中缺乏针对性
依据日益完善的GIS技术, 自然和人文系统有了新的脆弱性方法——图层叠置法, 这一方法利用GIS技术完成各个生计资本构成要素图层间的叠置。如Cutter S.L.等 (2000) 为了对美国南部一个郡的经过区域灾害后受影响的脆弱性程度进行调查分析, 其将该郡社会脆弱性和自然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图层进行叠置。但是, 当应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时, 若造成扰动的自然灾害同时存在, 数量过多, 会使指标丧失针对能力, 表现为灾害共性, 使结果无法反映某个特定灾害对目标农户区域的脆弱性程度。
(三) 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在模糊物元评价法中缺乏标准性
该方法选择一种农户生计脆弱性最低或者农户生计脆弱性最高的状态作为参考, 根据计算研究目标即农户区域与所选定的参考指标之间的拟合度, 对研究区域进行脆弱性高低与否的判断。但是, 由于参照状态选取时并没有国际公认的选取标准, 选取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缺乏一定的信赖度, 并且, 这个评价结果与之前相比, 信息量少, 只能反映相对高低。
(四) 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在危险度分析法中缺乏客观性
危险度分析法通过定义欧氏距离, 即农户区域各个生计资本的当前条件下的变量值与自然状态下其变量值之间的差额, 二者相差越大越大, 则认为生态环境等越容易受到影响, 脆弱性越大。但是, 引入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后, 该方法的前提假设需认定在自然状态下, 目标农户区域的脆弱性最小, 从现实出发, 可以看出这种假设忽略了人力资本对在降低脆弱性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且, 自然状态是无法完全科学的预定的, 这就使评判结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第三, 这种方法虽通过欧氏距离的大小反映了危险程度, 但是不能判断出系统稳定性发生根本改变的节点, 即危险度达到多少时会产生根本性改变。
通过对以上脆弱性评价方法在生计资本使用上的分析,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脆弱性评价方法, 当将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应用其中时总会产生一定的缺陷, 所以这一框架在脆弱性评价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有限性。
三、生计策略应用于脆弱性评价的有限性
将生计策略应用于脆弱性评价时, 存在以下有限性:
(一) 城镇化导致脆弱性迁移
推进人口城镇化, 有序引导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外迁, 这一生计策略对于促进农村人口外迁, 促进农民增收, 维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 是各个地区提高农户生计常采用的策略之一。但是若将这一生计策略用于脆弱性评价, 我国的实际情况多为生态脆弱区的脆弱性得到有效降低, 但人口迁入区在促进其原始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过程中, 大部分存在忽略客观条件急于转变、初始工业生产模式粗放等增大脆弱性的现象, 总体来说, 脆弱性的变化方向难以估计。
(二)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造成脆弱性增强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最直接的实现手段就是促进荒地开垦。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紧缺, 大部分农区存在开垦荒地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从而增加农业收入, 提高生计质量的现象。但是, 过度的荒地开垦, 甚至是坡地开垦, 造成了严重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幅度增加了农户生计的生态脆弱性。
(三) 收入来源多样性导致更严重的生态恶化
拓展收入来源可以有效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农户在闲暇时通过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养殖、承包果园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促进生计多元化, 这一策略无疑对于促进农户生计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但是, 部分地区农户在拓展生计多样性时, 工业生产带来农业灌溉水源污染严重, 盲目进行畜牧业养殖造成农区自然资本紧缩甚至枯竭, 一系列生计策略的实施造成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恶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农户生计策略的实施在增加农户生计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农户生计脆弱性, 所以, 若将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应用于脆弱性评价, 则会产生自身矛盾, 使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生计策略的有效性,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原因及建议
可持续生计框架应用于脆弱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原因主要是:一、无论是可持续生计还是脆弱性, 概念内涵的涵盖面都较为宽泛, 尤其是是脆弱性这一概念的所涉及的体系和学科众多。如上文中提到的, 有的脆弱性侧重“结果”, 而有的则侧重“原因”和“表现形式”。二、脆弱性评价方法本身发展的并不十分完善、生计资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互补、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造成农户生计系统异质,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可持续生计框架应用于脆弱性评价时具有有限性。
所以, 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相关概念内涵的统一性界定, 增强概念界定的具体性、分类性及相关性。并且, 目前脆弱性评价多采用综合指数法, 但缺乏完善和有效的指标体系, 所以, 应加强指标体系建设。
摘要: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重要的分析工具, 首先对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和脆弱性评价进行概念阐述, 通过分析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在脆弱性评价的作用, 发现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在脆弱性评价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局限, 并对这一结论的成因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框架,脆弱性评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
参考文献
[1]何仁伟, 刘邵权, 陈国阶, 谢芳婷, 杨晓佳, 梁岚.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地理科学进展, 2013 (4)
[2]郑有飞, 李海涛, 吴荣军, 王连喜, 冯妍.我国农业的气候脆弱性研究及其评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12)
[3]赵艳霞, 何磊, 刘寿东, 刘文泉, 何勇, 张建平.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生态学, 2007 (5)
[4]苏芳, 徐中民, 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 2009 (1)
[5]李鹤, 张平宇, 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
[6]田素妍, 陈嘉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5)
[7]汤青, 徐勇, 李扬.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地理科学进展, 2013 (2)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2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安置 可持续生计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事,也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并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和难点是如何使农民的就业安置可持续发展,解决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一、可持续生计的内涵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将此概念引入行动议程,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所谓“可持续生计” ,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
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城市化的支持者。但是,如果没有安排好他们的可持续生计,可能就会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工作。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失地农民普遍实行的“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政策,就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因此,重新理解和认识可持续生计政策,并以此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基本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要求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能够得到长久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其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要求政府在考虑失地农民问题时,把失地农民的短期生存质量与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农民不仅得到充分的短期补偿,还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失地农民的根本生存问题,也是关系到其能否发展的问题,只有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可持续生计的标准判断,我国现行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行就业安置的短期性
我国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是实行货币补偿安置,这种补偿取得了短期的效应。从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也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失地农民等到钱花完了才知道自己的可持续生计不见了,只好重新找政府要求发放困难补助。因此,目前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存在短期性的缺陷。
2.征地补偿费用低,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缺乏经济基础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只能用政府的征地补偿费重建家园和创立自己的非农事业,成为城市的一员。但是,现在政府的征地补偿费用普遍较低,失地农民很难用它作为自己的创业资金。由此引起失地农民不满,影响整个社会稳定。
3.社会保障缺位,失地农民没有可持续生计的依靠
土地对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基本生活费就失去了来源。
4.就业培训跟不上,失地农民缺乏可持续生计的能力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就業能力将影响其子女的教育投资,子女教育投资的减少,又反过来影响其今后的家庭养老能力。如此恶性的循环,使其可持续生计受到影响。
三、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
1.创新可持续生计的安置理念
失地农民的应对制度与政策目标必须以“可持续生计”为指导,即考虑失地农民问题时,要把农民的短期生存质量与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农民不仅得到充分的短期补偿,还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可以防止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陷于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的境地,而且可以增强那些失去权能的失地农民的再发展能力。
2.改进征地补偿办法
可以借鉴国外通行的办法,把土地征用补偿分为土地征用费和土地赔偿款两部分。土地征用费相当于土地价值,这部分的计算必须引进市场机制,综合考虑土地区位、产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地价评估,确立适当的土地补偿标准,按照征用土地的市场价格给足补偿。土地赔偿款是对土地权利人因土地征用而造成的经济以及其他损失的补偿。这一部分主要指社会保障部分,要让农民在今后的城市生活中享受到医疗、养老保险、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
3.建立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的服务机制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的出路在于就业。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整体素质。其次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定期组织失地农民到劳务市场接受招工挑选和交流。再次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一样关心失地农民,全力支持失地农民再就业;要想方设法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旧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尽快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换。
4.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
要给失地农民以城镇居民的待遇,把失地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保障基金,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规范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5.规范和引导出租房市场
由于城市扩张造成的失地农民,其维持可持续生计的方法之一就是出租房屋。政府应当将房屋出租作为一个政策选项。其一,向外来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已经成为郊区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手段。其二,出租房市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会长期存在。适应上述市场需要,在政策上因势利导,出租房屋就可成为城郊农民一笔稳定的收入。其三,类似政策在国内国外其实都被普遍使用。欧洲各国城市中大多有私人房屋出租,政府对出租房的必要设施有统一规定,房主们还有行业协会,以求行业自律。在国内,杭州市的相关政策就规定,特别给予失地农民与住房面积同样大小或更大的出租房,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6.鼓励农民从事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和以手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部门的门槛低、进入成本低,技术含量要求低。以出卖体力获取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在思想上和实践上比下岗职工更容易接受和进入。
参考文献:
[1]黄祖辉汪辉:《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俞萍:《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3]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5]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6]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7]常进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3
一、可持续生计方法与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
1.可持续生计与生计资产
生计在英文词典里的含义是维持生活的手段和方式, 许多研究贫困和农村发展的学者都认为生计的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 生计这个词比“工作”、“就业”、“收入”等词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大的外延, 更能完整地描绘出穷人生存的复杂性, 更有利于理解穷人为了生存安全而采取的策略。[1]英国国际发展机构 (DFID) 在2000年的《可持续生计指南》中也指出:生计包含了人们为了谋生所需要的能力、资产 (包括物质和社会的资源) 以及所从事的活动。[2]这表明, 生计有三个重要的基础——“能力”、“资产”和“活动”。这个生计定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直接地关注人们在追求能够提高生存所需要的收入水平的过程中, 资产和人们所拥有的选择之间的联系。
在生计的三个重要基础当中, 资产可视为基础中的基础。Chambers和Conway在生计定义中将资产划分为两个部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Scoones 也认为实现不同生计策略的能力依赖于个人拥有的物质和社会资产, 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出于实证调查的目的, 集合经济学术语, 资产组成被进一步划分为四类:自然资产 (natural capital) 、金融资产 (financial capital) 、人力资产 (human capital) 和社会资产 (social capital) 。现在用于各种生计分析的框架中 (如DIFD) , 又把物质资产 (physical capital) 从金融资产中细分出来, 于是生计资产就一共包括了五部分 (见表1) 。
所谓“可持续生计”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SL) 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3]这一概念最早见诸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1992年, 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 (UNCED) 将“可持续生计”概念引入行动议程, 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995年, 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 (WSSD) 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 (FWCW) 则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
2.可持续生计方法
可持续生计方法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 SLA)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理解多种原因引起的贫困并给予多种解决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 [3]它可以帮助我们洞察关于生计的复杂性和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 从而对贫困问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以确立正确的开发战略。在多种不同的分析框架中, 以英国国际发展机构 (DFID) 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较为典型。该框架最简单的形式是将人视为在一个脆弱的环境背景中生活运转的主体。在此背景下, 他们可以获取某些资产, 或者一些减少贫困的因素。他们依靠进入主流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组织环境来实现他们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这种环境也会对生计策略产生影响, 进而改变人们的生计状况或成果。反过来, 生计成果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生计资产的组合, 进而改变脆弱性环境 (详见图1) 。
在该方法中, 资产五边形是可持续性生计框架的核心内容, 它形象地表现出人们的资产状况, 从而生动地显示了多种资产之间重要的内在关系。这一五边形是用来表现人们所用的各种资产变化情况。五边形的中心点, 即各条线的交点, 代表可使用的资产为零, 而各个顶点代表各类资产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 不同社区或某些社区中不同群体的资产状况也可以用各种不同形状的五边形图来表述。
3.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
可持续生计方法为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整合与运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和可持续生计方法运用于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 就可以建立一个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 (见图2) 。
简单地讲, 这个框架是把农户看作是在一个脆弱性背景中生存或谋生的主体。在其中, 他们可以使用一定的资产或减贫因素。而农户可使用的资产与减贫因素的状况却决定于占优势的社会、机构和组织环境。这种环境也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配置与使用资产的方式, 从而取得有益的生计成果来满足其生计目标。这一分析框架就是笔者分析的基本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
二、对西部10县 (区) 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的实证分析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主要来源于全国千县工程信息员培训基地2007年暑期完成的“农户生计资产状况”专题调研资料, 样本数据包括西部5省市10县 (区) 100村1000个左右的农户。
这10个县 (区) 分布于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和重庆市。分别是:位于陕西北部的甘泉县、贵州北部的绥阳县、贵州中部的修文县、云南西北部的彝良县、重庆中部的璧山县、四川东部的遂宁市安居区、四川东部的资阳市雁江区、四川东北部的邻水县、四川东南部的纳溪县、四川中部的芦山县。这10个县在西部五省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研究方法与模型。
在调查分析影响农户生计资产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笔者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分析了西部10县 (区) 1000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的优劣势, 确定了各县 (区) 的综合实力评价体系, 从而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户生计资产的综合情况。
因子分析方法原来是用于处理多维随机变量在线性变换下其分量相关问题的, 它通过求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按指定的贡献率求出集中原来随机变量主要信息的、相互无关的主因子。其模型如下:
设有n个样本, 每个样本有p个观测变量, 分别用X1, X2, …, Xp表示;F1, F2, …, Fm (m
①X= (X1, X2, …, Xp) T为p维可观测变量, 且均值向量E (X) =0, 协方差阵cov (X) =∑ξ, 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系数矩阵R相等;
②F= (F1, F2, …, Fm) T (m
③ξ= (ξ1, ξ2, …, ξp) T与F相互独立, 且E (ξ) =0, 协方差阵cov (ξ) 是对角阵, 即cov (ξ) =∑ξ, 说明ξ各分量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 则模型:
undefined
或写成:X=AF+ξ, 即为因子模型。
其中, 模型中的F1, F2, …, Fm (m
2.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评价指标的选取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①系统性原则。即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反映农户生计资产情况。②可操作性原则。即用可获取的尽可能少的指标反映样本县 (区) 农户生计资产的全貌, 指标体系兼顾了多方面的均衡。③可比性原则。即采用相对公平的测算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涵义明确、口径一致的评价指标。根据以上三个原则和资产五边形理论, 笔者选择了以下9个评价指标 (见表2) 。
要建立一个农户生计资产综合评价模型, 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 而且要求这些数据必须来源可靠、相互可比。由于统计资料收集非常困难, 且收集有关的数据工作量很大, 故笔者只将5省市10县 (区) 1000农户的相关资料作为一个横截面进行研究。利用SPSS13.0将各变量的原始数据值进行标准化变换、标准化处理。
3.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进行因子分析, 通常要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通过SPSS13.0分析, KMO值为0.542>0.5, Bartlett值为98.039, P=0.000<0.0001 (如表3所示) , 即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 变量间存在相关性, 表明表2所列9项指标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
4.抽取共同因子
即要计算各变量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以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前两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已达85.477%, 因而选择这两个主因子进行分析。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另外, 通过下面因子碎石图 (见图3) 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 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率最大;第3个以后的因子特征值都很小, 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率很小, 因此, 提取前两个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各个样本农户生计资产的综合水平。
5.计算10个样本县 (区) 综合得分
以各因子信息贡献率作为加重权数, 计算各地区的综合测评得分, 公式如下:Fi=0.7718F1i+0.2282F2i (i=1, 2, …10) 。其中Fi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 F1i和F2i为各地区的因子得分, F1i和F2i的系数为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 它是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两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的比值。依据这一公式, 计算出10个样本县 (区) 的综合得分情况 (见表6) 。因素得分的含义是:综合得分值越高, 说明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越好。如果得分为正, 意味着农户生计资产水平在西部平均水平之上;如果得分为负, 则表明在西部平均水平以下。因此, 通过表6的比较可以得出10个样本县 (区) 农户生计资产水平的高低。
6.初步结论
对西部10县 (区) 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0县 (区) 的农户生计资产水平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发展较好型”、“中等水平型”和“贫困型”。将综合得分在0.5分以上的归入第一个层次“发展较好型”, 有贵州省修文县、重庆市璧山县和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将综合得分介于0到0.5之间的归入第二个层次“中等水平型”, 有陕西省甘泉县、四川省芦山县; 将综合得分在0分以下的归入第三个层次“贫困型”, 有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云南省彝良县、贵州省绥阳县、四川省纳溪县, 四川省邻水县, 这些多为自然资源贫乏或交通不便的地区。
三、促进西部地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
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的根本目标, 就是在对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相应的生计策略以促进其生计状况的改善, 取得可持续的生计成果。因此, 探寻适合西部地区各县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以促进其生计状况的改善并使农户的生计可持续, 就是笔者分析的落脚点。
1.西部10县 (区) 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及面临的共同问题
从前述综合分析结果以及对生计资产构成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 西部10县 (区) 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生计资产总体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平衡。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来看, 有5个县 (区) 水平处在平均水平以下, 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农户生计资产总体水平还处在低级水平, “贫困”仍然是这些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主要特征。因此, 改善西部地区农户生计资产现状, 提高西部地区农户的生计能力既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 西部不同地区农户生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来看, 排在第1的贵州省修文县与排在第10的四川省邻水县之间的差距达到2.55, 这表明西部不同地区农户生计资产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各县 (区) 农户生计发展很不平衡。同时, 说明不同地区改善农民生计状况、提升农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模式和生计策略应存在差异性。
(2) 脆弱性环境制约了农户生计资产总体水平的提高。笔者在西部10县 (区) 100村调研期间就发现,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随着农业“一免三补”政策的实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发展, 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 这些区域的农户面临的脆弱性背景较之以前已有一定改善。但是,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农业市场体系还不完善, 农户抵御风险 (天灾、市场风险等) 的能力依然比较弱,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西部地区 (尤其是偏远山区) 农户生存面临的脆弱性背景难以根本改变。而这种脆弱性环境从根本上就制约了农户生计选择范围以及生计资产总体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他们生计的可持续。
(3) 制约农户生计资产水平和结构的多种因素并存。从对西部10县 (区) 调研所获数据分析结构看, 虽然不同地区农户生计资产结构存在着差异性, 但几乎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产水平 (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普遍很低, 这已成为制约农户生计资产水平的主要因素。二是农户户均收入偏低且来源比较单一, 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收入和打工收入。三是人均土地占有量少且分散, 土地生产力低下,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明显制约了农户自然资产和物质资产水平的提高。四是现有土地制度及其经营方式, 以及政府的其他支农政策不到位或效果不明显, 制约了农户社会资产水平的提高。以上种种因素并存, 影响了农户生计的可持续。
(4) 农户生计策略单一且不可持续。脆弱性生计背景以及资产总体水平低下, 又反过来制约了这些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范围, 因此, 这些地区农户生计策略普遍比较单一且不可持续。耕种各自家庭有限的土地, 以土地为生, 基本上还是这些地区农户的主要生计策略。此外, 家庭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则成为这些地区农户迫不得已的生计选择, 但由于这些外出打工者文化程度偏低且缺乏技能, 外出打工也只不过是暂时的选择, 土地依然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2.促进西部地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
要使农户生计可持续, 就需要促进其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形成。可持续性生计策略试图了解影响人们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 从而强化影响生计策略的积极因素 (即增加选择灵活性的因素) , 减少或限制负面影响。在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 可持续生计策略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综合他们能够使用的资产、考虑脆弱性的环境、得到的支持或遇到的阻碍 (政策、机构、过程) 。
基于以上对西部10县 (区) 农户生计资产状况的实证分析结果及面临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以期能够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形成。
(1) 改善脆弱性生计环境。
脆弱性环境主要是来自外部冲击、变化趋势、周期性变化。“脆弱性环境是可持续生计框架中最不受人们控制的部分。在短期到中期内, 个人或小群体要直接改变它, 几乎无能为力。”英国国际发展署就指出:“在脆弱性环境中, 大多数由外来因素带来的变化是‘组织结构与制度程序的变革’ (如政策的变化) 的产物。”因此, 改善脆弱性环境主要是依靠外界组织或制度的变革来实现。鉴于西部地区脆弱性环境主要来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农业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农户抵御风险 (天灾、市场风险等) 的能力低下等方面, 这就需要政府从组织和制度上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市场体系、农业支持政策等, 为农户生计可持续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各项支农制度供给。
西部地区农户生计资产总体水平较低, 主要受制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农村相关制度上的局限。因此, 要提升西部地区农户生计资产总体水平, 一方面, 必须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改善这些地区的交通条件、信息通讯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条件, 并从提升农户物质资产、社会资产出发, 促进其金融资产和人力资产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各项制度, 诸如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 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途径, 提高土地生产力。
(3) 促进农户生计策略的多样化。
单一的生计策略表明农户生计选择范围小, 生计途径少, 从而制约了农户生计资产水平和生计可持续, 因而扩大农户生计选择范围, 促进其生计策略多样化, 就需要农民生计观念和生计方式的转变, 而这更多地是需要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引导和支持。事实证明, 社会资本或民间资本进入农村, 对于农村企业的成长、农村基础设施状况的改善、农村教育培训的加强等, 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生计选择的机会, 从而改善了家庭生计状况, 有利于家庭生计的可持续。
摘要:本文运用可持续生计方法, 构建了一个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 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的农户生计资产评价模型, 对西部10县 (区) 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对其生计资产状况及生计策略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
关键词: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因子分析法,生计策略
参考文献
〔1〕纳列什.辛格, 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2000, (04) .
〔2〕Chambers, R.and Conway, 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21st century.IDS Discussion Paper296.Brighton, England: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N].经济参考报, 2004-12-25.
可持续生计文献综述 篇4
可持续生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方法, 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的, 主要用于实现稳定的生计和增强发展援助效果, 进而达到消除贫困这个主要目标。同时, 可持续生计方法是近十年来对贫困有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它为理解贫困的深层次原因给予了多种解决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
二.可持续生计的概念
要界定可持续生计就要先对生计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生计产生于生计研究的发展和对消除贫困的要求。生计最早是以生活的手段 (方式) 的理解为主, 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贫困人口的角度, 生计就以“就业”的概念替代了以前的“生活的手段 (方式) ”。在后来学者的研究生计中, Ellis (1998) 从农村多样性的角度指出资产、行动和权利 (受到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节) , 这一切决定了个人和农户获得收入的活动, 这个活动就是生计。而第一个直接对可持续生计概念进行说明的其实是Scoones (1998) , 他指出可持续生计应该包括创造工作时间, 减少贫困, 幸福感和能力, 适应性、脆弱性和恢复力,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这五个方面。他结合了生计的内涵 (就业、减少贫困) 和可持续性, 成功地解释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
三.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可持续生计概念为研究农村扶贫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而要研究这些问题, , 首先必须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其次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 然后通过创建指标来获取所需要的内容。
Scoones (1998) 和Carney (1998) 先后建立了生计分析框架, 非政府组织CARE (1999) 推出的以家庭为对象的生计安全框架, 更好地区分了农户能够直接控制的家庭资本和当地家庭所拥有的公共资本。在已有的这些分析框架下, Elli S提出了生计多样化分析框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2001) 也开发了针对一国范围设计、实施和评估可持续生计计划的分析框架。然而在众多的框架中, 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 (2000) 根据可持续农村生计咨询委员会IDS及其他机构的前期研究, 发展而构建的SLA框架较为出色, 被许多组织和学者所采纳。
四.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框架
可持续生计研究的起点是它的概念界定, 概念的定义是一个随着研究内容、背景、、主题不同而不断发展改善的过程。不同的学者、组织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研究背景还有研究目的的不同, 概念的理解与定义便会不同, 作出的研究结果也会有差异。
脆弱性背景构成了人们生计的外部环境, 人们的生计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影响, 还要受到周期性和不定性的影响;这些因素更多地是客观的, 人为地控制是很难或没有办法
的 (DFID, 1999) 。
生计资本:Scoones (1998) 发展了社会和物质资产与有形和无形资产这种普遍分法, 将生计资本分为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DFID生计框架进一步发展为五个部分: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 (1999) 。
组织结构和制度变革:是指形成生计的当地社区或基层的政治和组织。这些政治和组织包括结构和制度, 结构又指政府和私人组织, 制度指的是法律、政治、文化习俗等。这些有效地决定着生计资本的存量与变化, 还影响人们的生计策略等 (Leach, 1999) 。
生计策略是指男女为了共同承担建立生计的任务, 配置利用资产而获得商品和消费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了生计策略、生育安排、劳动时间分配等。清楚多样的、动态的生计策略的重要性, 对于生计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DFID, 1999) 。
生计成果是生计策略或目标的实现或结果。生计成果有例如收入的增加、脆弱性的降低、幸福感上升、生存有保障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可持续生计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生计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自上而下发展和扶贫, 到80年代的参与式扶贫发展;再到90年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后来又提出了以更好地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策略。
现在主要有三种发展趋势:一是侧重于可持续生计内容的发展。主张权力;主张增加政府支持, 鼓励社区联合;还有主张增强人们应对脆弱性的能力。第二种趋势是关于可持续框架的发展:有机构开发出了多样化SLED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过去生活的研究项目和民生的改善和参与全球发展的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第三种趋势是实践应用方面, 可持续生计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家庭户, 以及一些贫困地区。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家庭生计的多样化和人们权利的变化, 可持续生计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摘要:可持续生计是一种新的发展方法, 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路, 可持续性生计框架能提高我们对生计的理解, 特别是对贫困人口生计的理解。本文对国内外研究可持续生计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重点阐明了可持续生计概念, 可持续生计的框架和指标, 以及可持续生计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计,可持续生计,可持续生计框架,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斌, 李小云等, 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J],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4)
[2]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2000, 17 (4) :77286.
[3]杨国安.可持续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1) :6212.
[4]苏芳, 徐中民等.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
[5]冯振东,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李小云, 董强等,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4)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5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创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城镇化进程使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失地农民由于自身年龄、学历、技能、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制约无法顺利实现再就业。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促进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内涵的必经之路。[1]从国外经验来看, 通过引导弱势群体自主创业来促进就业是解决这部分群体可持续生计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国家大力倡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如何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失地农民走上创业路有着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
1失地农民创业的特征
1. 1失地农民创业类型多为生存型创业
生存性创业是指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动机出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不得不通过参与创业来解决其面临的生存困境[2]。失地农民往往是在受到自身条件制约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自身生存问题,是一种被动选择,属于生存型创业。
1. 2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偏低
失地农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由于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社会阅历不足、社会关系简单、劳动技能单一。作为一个群体而言,失地农民总体上素质不高, 各地对于失地农民的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据江西省2013年开展的一项针对失地农民生存状态调查统计, 受调查对象中超过83% 的人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87% 的人未掌握农业生产以外的生存技能。
1. 3创业物质与精神准备不足
多数失地农民征地前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生活,个人收入低; 家庭积蓄少,在思想上,征地前绝大部分农民没有创业意识,同时与创业有关的市场知识、投资理财观念、技能等方面的精神准备也不足。
1. 4创业活动创新性低,层次不高
失地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不高,创业时往往是在周围亲朋好友从事某项活动取得收益之后,才模仿创业,属于尾随模仿型创业。创业范围一般局限于商业贸易或低层次的服务业,少量从事工业生产也基本上是作坊式的小加工业,总体上层次不高。
2失地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
2. 1创业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缺乏是制约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更是影响失地农民创业的关键。失地农民收入低、家庭资产有限,创业经营所需的资金是树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高墙,许多人只有望而兴叹。一方面是创业自有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于这类前景不明、风险大的创业项目往往不愿贷款,即使出于政策考量愿意发放贷款也往往手续繁杂,历史漫长。资金问题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创业只能是沦为纸上空谈。
2. 2失地农民创业能力不足,创业培训不到位
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限制,失地农民通常素质不高,缺少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创业的信心和成功率。目前各级政府虽然也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展了一些创业培训活动,但是在培训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践的问题。另外培训基础条件差、师资力量弱也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2. 3失地农民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支撑能力弱
创业服务水平和创业成功率密切相关,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未接受创业辅导的小企业4 ~ 6年的失败率高达80% ~ 85% ,而接受创业辅导的企业失败率仅为55% ~ 60% 。由此可见,成功的创业辅导可以有效降低创业失败率。目前我国创业服务机构数量少、水平低,而且大多属于赢利收费的机构,满足弱势群体需求的公益性机构很少。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失地农民创业的重要因素。
2. 4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创业意识不强
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 浓厚的创业氛围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锤炼创业者的心理承受力。受传统农业文明思想的制约,失地农民往往缺乏创业热情和开拓精神。同时,失地农民的市场观念淡薄,风险意识落后,市场敏感性较低,心理承受能力差也制约了他们的创业活动。
3扶持失地农民创业的政策举措
3. 1拓宽创业筹资渠道,打破创业资金瓶颈
资金约束是创业者创业活动普遍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而失地农民由于自身积累少,所以资金问题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个困难,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方式来增加失地农民的创业自有资金。我国目前征地补偿标准是征地前三年土地平均收益的6~10倍,这个标准相对于土地收益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无论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还是解决失地农民生计、扶持创业角度都应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其次,政府应该从征地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成立失地农民创业扶持基金。政府是征地最大的受益者,拿走了征地的大部分收益,这部分收益应该也有必要用于失地农民的创业发展上[3]。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贴现扶持,帮助失地农民顺利获取信用资金并降低其资金成本。
3.2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升创业者个人素质
有效的创业技能培训能增强失地农民创业成功的信心和成功率,促使更多的失地农民走向创业之路。做好创业培训首先是要通过电视、网络、上门宣讲等方式提高失地农民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其次要通过筛选、培训、交流等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最后要加强失地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建设。政府应加大失地农民创业培训投入,积极建立适应各地不同特点的创业培训和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创业者的个人素质,进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3.3培育创业文化,激发创业热情
浓厚的创业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创业文化和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培育和大力宣传,政府可以通过树立创业典型、宣讲创业事迹等方式积极在失地农民中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风尚。政府应大力倡导积极探索、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各级政府和宣传部门应积极调研,总结各地失地农民创业成功经验。通过宣传向失地农民传播创业理念和方法,形成“以一带十,以十传百”的群体创业效应。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使失地农民摆脱自身的生存困境,同时创业成功者还可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帮助其他人解决生计问题。因而大力倡导、鼓励、扶持失地农民创业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内涵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曲娥.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3):22-24.
[2]林添福.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2005(9):56-6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6
近年来可持续生计方法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 SLA) 逐渐流行, 不少国际机构采用这一分析框架设计、实施并评价各种与贫困和生计有关的项目。在国内, 应用SLA进行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检索库, 以题名为“可持续生计”进行检索的结果显示, 2003~2005年的论文为10篇, 2006~2008年的论文为25篇, 2009~2011年的论文为45篇。
在这些国内研究文献中, 少数文献关注了SLA的理论方法, 如Roberts和杨国安将脆弱性分析方法与SLA进行了比较, 苏芳、徐中民和尚海洋梳理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发展轨迹和重要成果, 阐述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等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大部分国内文献则是直接应用这一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杨云彦和赵锋借助于这一研究框架, 利用南水北调 (中线) 工程的实地调查数据, 对库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黎洁和李亚莉等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 (DFID) 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利用陕西省周至县退耕山区的1074个样本农户实地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西部贫困退耕山区的生计状况。李树茁和梁义成等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引入农户的家庭结构, 并基于此框架使用农户模型具体分析了陕西周至县的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总体上看, 国内对SLA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这导致了SLA在国内的应用、推广和理论深化比较有限。鉴于诸多国际机构采用SLA从事农村反贫困工作和研究, 而国内对SLA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本文对SLA的理论阐述和思考, 有助于提高国内对SLA的系统理解, 从而重视其对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作用。
从概念上看, SLA是指关于可持续生计的实施方法和分析方法, 较具开放性, 而可持续生计框架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 SLF) 则是指关于可持续生计的一系列组件和结构, 具有相对稳定性;据笔者掌握的文献, 国外学者在可持续生计概念提出之初, 对SLF的讨论较多, 而目前使用更多的是SLA这一概念, 因为SLA具有更强的延展性, 并不局限于提出一些分析要件或理念;国内目前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较为随意, 并没有进行严格区分。本文的讨论, 主要是基于SLA的讨论。
1 SLA的系统理解
为深入了解SLA, 本节首先从生计、可持续生计和SLA等三个层次阐述SLA的丰富内涵, 其次梳理SLA的渊源、演化和现状, 最后比较不同机构对SLA的认识, 澄清其异同点。
1.1 SLA的内涵阐述
1.1.1 生计的内涵。
在SLA中生计是研究的关键, 生计包括了能力、资产 (物质和社会资源) 与谋生活动3个方面, 而且这3个方面具有复杂的联系。SLA认为能力在不同地点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定义, 它包含了关于贫困人口福祉的很多标准。能力这一概念主要来自于阿玛蒂亚·森 (1984, 1987) 的理论, 指人们能够做并且得以完成的某种基本机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学院 (IDS) 除了认同森对能力的定义外, 还认为生计能力包括人们能够成功应对压力和冲击 (1) , 寻找和利用生计渠道, 在逆境中能够积极适应, 并且在获得资产、能力和机会的过程中更少受到不平等, 同时最贫困那部分群体能够得到优待。关于资产, Chambers和Conway认为对农户来说, 贮存品 (stores) 和资源品 (resources) 是农户所支配的有形资产, 而要求权 (claims) 和进入权 (access) 则是家庭的无形资产。贮存品既包括食物、金银首饰、纺织品等有价值的东西, 也包括资金储蓄;资源品包括土地、水资源、林木和牲畜、农田设备、农业工具、家庭用具;要求权指物质、道德和其它各种实质支持的诉求得到主张的权利;进入权则指使用资源品、贮存品或服务, 以及获取信息、物质、就业、食品和收入的机会。在谋生活动中, 家庭除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外, 还需要使用劳动力、技术、知识和创造性, 以构建多种多样的生计。技术和知识既来源于家庭传承, 也来源于教育和培训, 以及来自于经验积累和创新发明。家庭从事生计活动的产出, 一部分用于即时消费, 一部分通过短期和长期储存后消费, 而另一部分用于其它资产的投资。家庭的投资基于自身生产的剩余, 投资的目的在于增强和获取资源品, 获得更多的要求权和进入权, 以及提高生计能力。资源品的投资 (比如改良农田、购买交通工具) 、要求权的建立 (比如结婚和送礼) 、信息进入权 (比如购买收音机或接受教育) 、能力的投资 (比如教育、培训、当学徒) , 这些投资一旦成功, 其结果是资产和能力的提高。
1.1.2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
第一, 可持续生计本身就是一种目标。SLA的目标就是要维系或提高资源的生产力, 保证人们对财产、资源及收入活动的拥有和获得, 而且要使人们储备足够的食品和现金, 以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贫困不仅仅是指收入少, 而且具有多元特征和原因, SLA的提出和发展就是为了理解和分析贫困人口的生计, 并改进与生计相关的发展援助的效率。SLA的引入, 将传统的收入提高研究视角转变为生计可持续性提高 (2) , 在扶贫和发展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第二, 可持续生计是一种获得生计的途径。如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 (WCED) 对可持续生计的理解认为, 生计是指拥有足够的食物与现金满足基本的需求, 可持续性指长期内资源生产率得以维持和增强。他们同时强调生计的安全, 认为生计安全性是指拥有资源品, 或有权使用某种资源和从事某种谋生活动, 或利用贮存品和资产抵消风险、减缓冲击和应对突发事件。在这一过程中, 家庭可通过拥有土地、牲畜和树林的所有权, 拥有放牧、捕鱼、狩猎和采集的要求权, 充分的就业, 稳定的报酬等获得可持续生计安全的方法。
1.1.3 SLA的内涵。
SLA特别强调生计的可持续性, 这种强调实质上是一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发展观。在SLA中, 可持续性既包括环境方面也包括社会方面, 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关注全球污染、全球升温、森林退化、非可再生资源开采过度等问题;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是指在维持和增强当地和全世界的资产和人们能力的同时, 维持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可持续性强调生计对其他人生计的外在影响, 而社会可持续性则强调忍受外部压力的内部能力。因此SLA关注如何使用资产和能力, 并通过维持和增强这些资产和能力, 达到保护生计这一目的。正因为SLA将可持续性作为一种社会和和环境的均衡发展, SLA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 而且在贫困地区的发展研究领域中也十分流行。
总体上, SLA是一种观察和分析贫困、生计的视角, 它提供给人们一套研究和实践的思路。SLA蕴含较强的政策目的, 意图通过一套看待问题的分析方法来指导实际工作, 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多学科的交融。“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是一种旨在分析社会和物质环境之间多维复杂关系的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一种甄别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成分析方法和建设性工具”。SLA是对发展进行干预的一系列原理的指导, 这种干预应当是基于事实而又不缺乏足够社区知识的自上而下的鼓动;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是什么”和“怎么做”的分析框架, SLA的逻辑重视资本的作用、脆弱性背景以及制度含义;作为一种发展目标, 通过减少资本脆弱性、增强资本贡献能力、改进制度环境的发展是生计可持续性的改进。SLA所强调的原则, 如以人为本、伙伴关系、宏微观层面的结合等, 在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1.2 发展脉络
SLA在起源上早于UNDP的人类发展理论, 并受1980年代的“新家庭经济学”影响。关注农户以及将农户与生计结合起来的分析并非由SLA首创, 而可持续性问题的分析也历史悠久, 但SLA将农户、生计和可持续性问题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来, 它往往被认为是农村综合发展方法 (3) 的替代。
“可持续生计”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 该报告使用可持续生计的概念讨论资源所有权、基本需要和农村生计安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 (UNCED) 又将可持续生计概念引入行动议程, 其第21项议程指出, 可持续生计由政策协调发展、资源可持续管理和贫困消除几部分组成, 并主张将可持续生计的获得作为消除贫困的广义目标。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 (FWCW) , 也都强调了可持续性与就业、社会协调、性别和消除贫困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对政策和发展行动的意义。这两次论坛都推动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以及人们生计活动的关注, 并使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
SLA并非源于单一的组织机构, 他们来源于研究机构 (如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 IDS) 、非政府组织 (如国际救助贫困组织, CARE;乐施会, Oxfam) 、捐助组织 (如DFID和UNDP) 等的共同开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扶贫援助活动开始增多, 2000年联合国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 该宣言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为了实现这些发展目标, 世界各国的发展机构设计和采用了一系列的发展干预工具和策略, 这些工具包括SLA、直接预算支持、以权利为基础的方法。
至1990年代后期, SLA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统一的方法, 包括跨政府机构 (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国际粮农组织, 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IFAD;世界粮食计划署, WFP) , 双边援助机构 (如英国国际发展部, DFID) , 非政府组织 (如国际救助贫困组织, CARE;乐施会, Oxfam) , 研究机构 (如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IISD;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IDS,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 ODI) 在内的诸多组织都在致力于开发和使用这一方法。
1990年代后期SLA的使用呈指数增长, 很多机构利用其基本原理并发展出自己的SLA分析框架。自20世纪90年代起SLA成为DFID的中心概念, 英国新工党执政时期发表的1997年白皮书使SLA的研究又向政策领域转变。DFID于1997~2002年在SLA的研究和实践中花费了巨大资金, 使SLA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尽管像DFID这些机构致力于将SLA转变为全国性的政策议程和政策框架, 但目前SLA更多的是在小范围内实施。这一原因可能在于, 政府部门认为通过生计支持的工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而非政府组织在采用这一方法时却没有太大问题。
事实是, 生计系统是由一套复杂多样的经济、社会和物质资源构建的, 这些资源通过个体借以谋生的行为、财产和权利得以实行。关于SLA这一方法体系的探索, 似乎是没有止境的, 应继续完善可持续生计概念 (特别是可持续生计取得进展的指标) , 以推进和支持具体实践和政策制定工作。
1.3 不同机构的理论异同
Chambers和Conway在1990年代的相关研究成果是各个机构普遍遵循的理念, 而且大部分机构采用了他们关于生计的定义:生计应包含能力、资产 (贮存品、资源、要求权和进入权) 以及谋生活动。可持续生计是指能够应付压力和冲击并从中得到恢复, 能够维持和增强其能力和资产, 并为下一代提供可持续生计机会的一种生计, 并且这种生计在局部和全球层面、长期和短期中都能够对其他人的生计存在净效益贡献。到目前为止, 不同机构在对SLA的论述与实际操作中, 都采用一种基于资产的分析方法, SLA为理解贫困的“资产-脆弱性方法”所支撑, 它们都采用这一分析框架的指导原理, 分析问题并进行目标干预。不同机构的SLA指导原理本质上是一致的, 虽然分析框架和方法有所差异。
DFID的SLA起源较早, 目前仍然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SLA分析框架以DFID为例, SLA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 人们被认为生活在一个脆弱性环境中, 他们面临着意外冲击、外部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第二, 人们拥有开展生计活动的一些资本性资产, 这些资产包括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和信任关系) 、自然资本 (自然资源储备) 、金融资本 (储蓄、收入和贷款) 、物质资本 (交通、住所、水、能源、通讯工具) 和人力资本 (技能、知识和劳动力) 。这5种资本性资产形成一个五边形, 被用来评价人们总体上的资产水平。第三, 人们动用这些资产以实施生计策略, 这些生计策略意在形成一种新的生计门路或产生积极的生计结果 (5) 。第四, 政策和制度可以用来影响人们生活的脆弱性环境、利用资产的渠道以及生计活动, 政策和制度对生计活动的作用, 可以发生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
其它发展机构也提出了一些强调某个方面差异性的框架, 如不同机构为了突出其工作重点, 有的如强调资产和活动一样强调能力, 有的则不那么强调能力。CARE的SLA特别强调家庭生计安全, 这一差异在实践中的反映是对环境的强调重点不同。不同的机构对赋权的强调也不同, 但这只是一个相对优先的问题, 而非在观点上的实际差异。在各种SLA框架中明确强调技术作用的不多, UNDP是其中一个, 而DFID虽然也支持过很多的技术项目, 但DFID的分析框架并没有将技术单独列出, 而只是将其看作贡献于人力资本的一种手段。表1以非政府组织的CARE和Oxfam和捐助组织的DFID和UNDP为例, 从引进时间、框架地位、核心理念和组织原则、对可持续性的重要理解、资产分类差别、方法特点和分析程序等7个方面简要比较其可能存在的差异。
虽然各机构所设计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图有所不同, 但实质上都包含了一些基本要素。总体上这些框架都拥有与DFID同样的原则、组成部分及其结构。而且在实践中, 各机构都需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而非一成不变的以已有的分析框架进行设计和实施, 从而在现实中, 很难根据其项目设计和实施情况而判断某个项目由哪个机构负责实施。
2 对中国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的启示
发展之所以能够发生, 必须基于一些理念, 这些理念包括需要做什么, 如何做以及为何这样做。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内在特征到外在制度环境, 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其扶贫开发策略本身需要选择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SLA作为一种有益探索, 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实施方法, 但其对我国农村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国内的扶贫开发实践中普遍存在“扶贫就是给钱”的误区, 即使将扶贫开发活动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 也普遍存在缺乏项目设计, 以及管理松散的问题。而SLA提供了一种对生计进行多种思考的方法, 能够保证重要因素不被忽略。而且这一分析框架与利益相关分析、社会分析、制度分析等方法是完全兼容的。我国在扶贫开发中借鉴SLA, 当然不必照搬某一机构的方法, 而是应当根据转型期中国的国情特征, 结合国内以往的扶贫开发机制, 创新性的设计并实践可持续生计的方法。基于SLA的比较梳理, SLA对我国扶贫开发领域的启示主要可分为:一是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行动方面, 二是实施监控和评价分析方面。
2.1 扶贫实践设计和行动的启示
国内以往的历史表明, 对农村发展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计划, 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可行性, 从而导致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之后效果甚少。SLA的采用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缺陷, 它基于事实进行干预, 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循环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农村医疗、扶贫开发等领域。SLA认为资源约束普遍存在, 干预和政策必须保证有效, 否则将导致资源浪费甚至产生负面作用。基于对SLA的理解, 在扶贫开发实践的设计和实施中主要有如下启示:
2.1.1 以人为本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
以往的扶贫开发中过于追求扶贫中的整体性和带动效应, 忽视每个个体或家庭的特殊性与边缘群体的脆弱性。借鉴SLA, 中国未来的扶贫开发需要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以人为本具有直接意义, 它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实施标准, 因为它的理念在于通过帮助使人们改变其能力和资产状况。
2.1.2 强调多部门的协作, 使扶贫开发实践具有整体性。
不同部门应当具有顺畅的横向沟通渠道, 以及具有共同完成扶贫目标的内在动力。如在我国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项目中, 水利部门需要与农业部门密切沟通, 得到农业部门专家的技术支持, 如此才能兼顾水土保持实践中的生态效益和农户的经济利益。2.1.3循环总结扶贫开发中的问题, 动态而非静态的实施项目。项目实践可能是一次性的, 但农户的生计却是连续性的。农户生计的不断变化, 需要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得到及时反馈, 并作出合理的方案调整。
2.1.4 能力和资产的维持和增强应当并重。
以往国内的实践大多以受益群体的需求为导向, 而SLA使人们认识到受益群体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以群体的能力为基础, 则确定的发展方案往往会缺少可行性, 而且不能够可持续的使农户摆脱贫困。“消除贫困的大目标在于发展个体、家庭和社区改善生计系统的能力”。
2.1.5 与农村落后体制的改革相配合。
在转型期农村尚有很多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将制度透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任务, 思考现存农村制度中的不合理制度因素, 结合项目进行修正。
2.2 实施监控和评价分析的启示
有些扶贫项目一开始是以SLA进行设计和行动, 有些扶贫活动则在一开始不是以SLA为出发点, 但这两者同样可以采用SLA进行评价, 并提出制度改进。在扶贫开发的监控与评价过程中, 主要的启示如下:
2.2.1 以人为本的实施评价。
以人为本的评价项目, 适合采取以户或社区为单位的调查分析, 而非仅从宏观上评价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在项目评价中, 应当以多元化的视角取代单一的收入视角, 从人的不同阶段的多种需求和满足角度, 全面分析家庭或者社区变化。
2.2.2 将参与式发展研究 (6) 的方法与SLA相结合。
在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有实地调查的方法, 问卷的设计包括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问卷访谈方式。项目实施前应调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脆弱性环境、资产因素、资产结构, 在项目实施中期和结束之后监控项目实施的情况, 如受益群体的生计策略、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策略、相关制度的调整, 以及生计资产的变化, 并及时给予反馈。
2.2.3 以生计资产作为切入点分析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在强调制度过程的同时, 强调生计资产和生计结果, 并以项目实施之后生计结果的变化, 作为项目成败得失评判的重要依据。
2.2.4关注扶贫开发活动中的效率问题。
目前在国内的扶贫开发中, 更多的是强调其扶贫效果, 缺乏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衡量扶贫开发中的效率问题。对扶贫开发中的效率进行评价, 有助于促使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减少扶贫开发的资金漏出和低效使用。
2.2.5 重视监测评估指标的建立。
SLA提出了资产组合概念、脆弱性环境以及制度和政策变革等概念的具体测量指标, 为人们研究贫困问题的根源、设计项目实施方案, 以及项目监测评估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行性指标。这有助于改进目前国内过于依赖贫困率、返贫率等概念的评价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Roberts、杨国安, 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1) :11-20.
[2]苏芳、徐中民、尚海洋, 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 :61-68.
[3]杨云彦、赵锋,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 (中线) 工程库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 :58-65.
[4]黎洁、李亚莉、邰秀军等,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5) :29-38.
[5]李树茁、梁义成、FELDMAN M.W,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2010 (2) :1-10.
[6]Chambers R., Conway G.R..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21st Century[R].Brighton, UK:Institute of Develop ment Studies, 1992.
[7]WCED.Our Common Future: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8]Farrington, J.Sustainable livelihoods, rights and the new architecture of aid[J].Natural Resource Perspectives, 2001 (6) :2-5.
[9]Singh N., Gilman J..Making livelihoods more sustainable[J].Internatio 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999, 51 (162) :539–545.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7
“可持续发展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 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能力。”[1]这是布兰特夫人于1987年在《我们的共同未来》中阐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个理念从纵向和时间的角度, 考虑代际发展与发展的公平性。《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于1994年完成, 设定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 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 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2]
由英国海外开发署2000年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认为, 可持续生计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资金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五个方面的要素。这一理念则从横向来描述可持续生计的构成内容。可持续生计还为农村发展项目的设计、实施、监测与评估提供了综合管理的框架。
二、农村发展项目
农村发展项目是在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资助下由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下进行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测和项目评估的系统性综合性工作, 旨在改善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目前在我国, 不仅政府机构根据发展计划通过各个部门在从事农、林、畜牧、水和交通等多样化的项目, 许多社会组织也以社区参与为主导的方式在设计和实施一些农村发展项目, 以满足广大农村社区在可持续生计方面的需求。现有的农村发展项目主要涉及经济增长和市场机制、卫生和健康、教育与能力建设、社区管理机构与机制、社区技术支持体系、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灾害预防与管理和文化建设等。这些项目中, 有许多项目是公益性的, 旨在体现项目非经济效果的社会效益。美国社会影响评价指导方针和原则国际组织委员会 (ICGP) 1994年提出, 项目社会影响可以表现在人口特征、社区和制度化的结构体系、政治和社会资源、社区和家庭的变化以及社区资源等几个方面, [3]以体现项目在社会公平公正和项目可持续性方面的贡献。农村发展项目中的盈利项目和非盈利项目都从不同的侧面实践着可持续生计的理念, 也贡献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农村发展项目风险识别和分析
风险就是威胁到项目计划的潜在事件或环境。[4]而项目风险是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 项目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上可能出现的给项目带来损失的技术、市场、经济、资源、政策、机构与人员等方面的变化与不确定性。尽管风险有时候也可能带来机会, 但是为了实现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通常应更加注重那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与事情。在盈利性项目的管理中, 管理主体往往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 并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策略。而对于农村发展项目, 尤其是其中的公益性项目, 由于项目成果并不是唯一的衡量项目成败的指标, 风险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致项目管理主体在项目风险管理上往往没有足够的投入, 更没有形成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项目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5]在农村发展项目的管理中, 在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不同地区的项目往往有不同的风险, 不同领域的项目也通常面临独特的挑战。概括而言, 农村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中影响着项目计划的落实、项目执行的过程、以及项目成果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与项目受益群体相关的风险
在农村社区, 单个社区或农户或者村民对自然灾害以及技术、市场等方面风险的抵抗能力很低, 而且往往没有能力承担风险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 这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将来的再生产投入, 以及在产业发展方面对自己和对生产、技术、市场、经济及环境的信心。
(1) 识别社区需求和社区参与的风险。
对社区村民关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真实需求的识别很关键。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村民的需求 (包括家庭发展和社区综合发展) 要有途径得到表达, 并得到项目主体的关注和重视。同时, 要了解社区居民的发展与合作意愿和程度。项目应该是社区村民的真正需求与意愿, 而不仅是项目主体的意愿, 也不仅是项目执行主体的意愿。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 社区有关项目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是否能够得到重视, 社区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到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并贡献于项目决策, 这些因素都是确保项目目标社区参与项目活动积极性以及增加社区成员对项目与项目人员信任度的根本基础, 并有利于在社区形成坦诚与开放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2) 项目目标受益群体的不稳定性。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如果项目目标受益群体由于家庭发展原因突然迁出、或者由于意外而亡、或者由于突发的自然灾害而导致家庭没有能力继续参与项目活动等, 会导致项目活动的中断, 致使预计的项目工作不能按照计划开展, 且预计的项目活动的目标群体相应也会发生变化。同时, 如果所投入的项目资金是在当地滚动发展的, 也会因此直接影响到在当地滚动发展资金的金额, 并进而导致项目不能够针对预计的目标群体并实现相应的目标。
(3) 社区管理能力风险。
在社区层面, 参与式的社区管理机构、公开透明的社区管理制度、公正的社区利益分配机制等是确保社区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有效参与的基础, 并促进社区层面的以社区为基础的自治与管理。但是, 现实中不完善的社区管理机制却阻碍了社区有效参与项目规划、实施和监督, 也影响了社区的凝聚力。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 还应该考虑项目受益群体如何覆盖社区的弱势群体包括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年纪较大的人、妇女和儿童等。另外, 社区层面的整体效益与项目受益群体的局部效益需要兼顾和协调。这些因素都会进而制约社区层面的社区管理能力建设和项目可持续性。
(4) 社区领导人素质。
在社区发展项目中, 社区领导人是很关键的, 社区领导人的号召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是社区层面项目有效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在项目早期, 项目执行不能给社区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 社区领导人由于参与和协调项目活动的投入高且放弃其它工作机会而导致的机会成本较高, 这是对社区领导人耐力的考验, 也是对社区成员对社区领导力的信任度考验。而这些因素的缺失将会给社区层面的项目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2.项目管理主体风险
(1) 项目范围风险。
项目范围是项目合同文本中所规定的项目执行机构在项目期内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项目范围规定了项目执行机构在项目管理中的责任与界限,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是项目利益相关群体在控制和管理项目活动与项目可交付成果等方面的依据。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项目实施条件的变化、受益群体的意愿发生改变、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突发的社会事件等, 会带来项目内容的新增、更改、取消、或者延期等, 这也相应地需要进行项目变更并调整项目合同。
(2) 项目管理风险。
管理人员对社区发展的认识和能力不足, 会导致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和项目执行方面的缺陷, 而制订社区成员易接受的、可行的社区发展规划和项目执行计划是项目成功的根本。同时, 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稳定性、积极而程度较高的参与、以及具有项目管理必备能力时, 才能够促进项目计划的推进, 做好采购管理, 提供和协调技术支持与指导, 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 使得项目如期按质按量完工。另外, 当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改进和提高时, 也应该得到及时的技术和人员支持。
项目管理主体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 就要形成项目监测和评估框架与计划, 便于项目监测评估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适时开展项目活动、项目产出与项目执行情况的监测, 项目阶段性成果评估以及项目完工后所进行的项目目标和项目影响评估。
此外, 宏观经济政策等变化、汇率变动、农村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野生动植物驯养的许可制度、部门干预、项目周边社区的干预、社会与政治事件以及频繁爆发而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等, 都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给项目活动的落实和跟进带来种种困难与挑战。
(3) 第三方承包商的风险常见。
项目承包机构的项目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模糊不清、不够明确以及执行力弱是较常见的风险。作为项目执行机构的项目工作人员, 不仅需要关注费用控制、资金管理、参加社区层面的项目活动和会议、联系技术支持渠道等外部支持, 也需要关注外部支持的有效性和社区层面的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等社区管理能力建设。
项目承包机构项目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定期安排项目走访, 更需要适时的项目走访, 也需要在走访中带着对问题的敏感性与社区和村民进行有针对性地交流, 适时关注社区开展项目活动中的需求和问题以及村民在项目参与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意愿和现实关注甚至建议, 并据此来有针对性地调整项目工作计划和跟进。
项目承包机构项目工作人员与项目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沟通中, 不能仅仅是信息交流和项目施工与进度的了解, 而是要针对项目活动、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和拨款等以及项目进展与项目管理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以获取项目管理方面的必要支持和协助。
(4) 项目资助方风险。
就项目资助方尤其是国际项目资助方而言, 国际经济危机会致使汇率变化, 还会降低单位与个人捐赠者的捐款意愿。同时, 政治形势与社会事件也对项目资助方的资助意向有一定影响。来自资助方的风险还会波及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 造成项目资金来源的波动与不稳定性。
3.项目技术支持的风险
在创收项目中, 畜禽、作物品种、产品加工与生产等产品或服务选择不当, 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 往往会导致项目难以实现预期的增收目标。另外, 在农产品种植或者养殖的季节选择、生产技术管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外部技术支持, 当地人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与建立, 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体系, 以及技术支持体系的可及性差等, 都会是导致项目效果难以实现的风险。
4.项目市场风险
项目管理机构应该按照项目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和数额进行资金的拨付和使用, 而项目第三方承包机构要做到按预算的费用类别和费用金额进行资金控制。同时, 资金管理应该和项目采购、施工进度、阶段性产出及质量等结合起来, 做到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实现有效的项目执行管理。
在社区层面, 主要财务管理风险有财务管理的不公开、不透明, 缺失社区财务监督, 缺乏健全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等。这些风险不仅影响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公信力, 往往还会引起社区成员的猜疑和误解, 甚至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
产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 产品与市场对接中的挑战, 市场渠道的不稳定性和可及性差等市场风险是产品在市场环节面临的主要风险。即使产品生产管理是成功的, 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这些市场风险都会是产品实现其价值的直接阻碍。
5.项目综合管理风险
(1) 低效的沟通管理。
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第三方承包机构、社区管理组织和村民四者之间的低效沟通交流 (尽管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较高的沟通频率) , 会导致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 更不能得到适时的解决, 进而会影响项目管理的效能。
(2) 项目监测与评估体系不完善。
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项目监测与评估的过程。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制定项目监测与评估方案及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也是执行项目监测与评估计划的过程。缺乏健全的项目监测评估体系, 就不能有效地执行监测评估计划, 还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不能适时地掌握项目过程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等信息, 也无法提供相关反馈。
(3) 忽略了项目集成管理。
在项目团队中, 每个项目工作人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与职责, 也有为了更好地履行项目职责而被赋予的权力和权限。这样, 每个人往往都关注自己的责任, 常常会忽略项目总目标和项目整体框架。而项目集成管理能够使项目人员有分工、有协作、有部门之间的配合, 还有项目整体概念和及时查漏补缺。
(4) 缺乏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与实践。
项目工作人员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 往往重视项目现状分析、规划设计、项目执行与监测及项目验收评估等关键环节和阶段, 却缺失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 也忽略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致使项目预警机制的缺失, 风险不能得到及时识别, 更不能得到及时应对与管理。
此外, 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 还要协调好自然资源保护与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寻求影响项目的市场变化、环境资源、社会机构以及技术等要素之间的调和与综合, 来推进项目的可持续性。
四、农村发展项目风险应对和控制
既然每一个项目都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而且风险是必然要到来且无法避免的, 那么风险的预防、避免、应对、转移等对策则是必然的选择, 以缓解风险对项目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建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由项目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五个阶段组成。[6]首先,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应树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意识。然后, 把项目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纳入项目管理的总体工作计划与安排。另外, 项目还应该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来从事和协调项目风险管理工作, 在对项目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了解和评估风险, 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并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2.项目管理能力建设
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取决于项目管理综合能力。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必要的技术支持体系与技术支持的可及性、市场信息系统与市场渠道的可及性和稳定性, 以及项目管理机制等, 都是确保项目效果的至关重要因素。另外, 农村发展项目中, 资助方、项目管理与执行方与社区的学习和经验教训总结也很重要, 是促进项目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
3.风险规避与控制
接受风险、风险预防与风险转移是风险应对的重要策略。首先, 接受项目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的存在, 甚至接受风险所造成的后果。但是, 项目管理机构要积极分析风险并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风险处理, 相应地调整项目管理工作计划, 以进行项目适应性管理。其次, 基于以往和其他类似项目的经验对项目风险、风险损失和风险处理办法有一定认识, 可以采取保险等风险转移的方式来间接降低风险损失频率和程度。另外, 将项目应急方案纳入项目管理计划之中,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项目预警机制, 并在项目预算中设立风险准备金或者不可预见风险费, 以进行项目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从而降低风险损失程度。
五、结论
对于农村社区与单个农户而言, 在社区可持续生计方面有很强烈的需要, 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抗风险能力很弱而没有能力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有责任做好农村发展项目的风险管理与监控, 既降低风险对农村社区和农户带来的损失频率与幅度, 更减少风险给项目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对于项目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农村发展项目是多样化的, 倡导和实践农村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农村发展项目风险不同于企业项目和工程项目, 也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项目风险管理是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及时识别和分析风险, 并系统地应对和监控风险的过程, 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来做好风险的预防、监测和处理, 从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频率和程度。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农村发展项目,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共同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2)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3)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Committee on Guidelinesand Principles for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Guidelines andPrinciples for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R].1994.
(4) Paul S.Royer著, 北京广联达慧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译.项目风险管理——一种主动的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5) 赖一飞.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篇8
1 调查点基本情况
平朔露天矿区位于黄土高原晋陕蒙接壤的黑三角地带, 山西省北部的朔州市境内, 东经112°45′58″~110°53′, 北纬39°3′45″~39°58′29″。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貌为缓坡丘陵。地带性土壤类型为栗钙土与栗褐土的过渡带, 地带性植被具有森林干草原过渡的特征。土壤侵蚀属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并重的特征。平朔大型露天矿分为三个矿田, 即安太堡露天煤矿、安家岭露天煤矿和东露天煤矿, 每个矿田规模均为1.5×107t。安太堡露天煤矿面积60km2, 服务年限1992年;安家岭露天煤矿面积60.64km2, 服务年限1997年;正在筹建的东露天煤矿面积46km2左右, 服务年限待定。矿区农民处于一个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生态体系, 以一年一熟农田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由于林业所占比重小, 农、林业之间物质能量转化关系极不协调, 以致影响整个系统的生产潜力发挥。这一地区农民依赖土地生存性极强, 土地赋予矿区农民自然资源, 承担着人类生存的重任;土地赋予农民生产要素, 农民能够从土地中获取生产要素报酬, 虽然生产报酬较低。矿区农民未征用土地前, 农民多年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土地贫瘠, 缺乏水源, 加之气候干燥, 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根据李晋川等人对矿区白堂乡和陶村乡主要农作物年产量的调查, [9]与山西省主要作物年产量[10]平均水平比较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植被稀少, 覆盖度低, 土壤沙性大, 抗蚀力差, 加之降雨分配不均, 且多暴雨, 水蚀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干旱加剧, 土地沙化, 肥力衰减, 质量下降, 广种薄收。加之农业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恶劣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一直未能根本好转。耕地产量一直处于较低的状况, 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赋予农民土地特有的社会功能水平较低。
2 矿区发展对土地的社会功能影响
2.1 矿区发展短期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006年底, 平朔公司已累计征用农民土地4000hm2, 矿区农民受征地干扰, 在平朔矿区扰动的160多km2范围内, 原有46个行政村, 人口约14160人, 其中, 耕地约2133hm2, 至2005年已搬迁的行政村有安太堡村、白辛窑村、上窑村、西易村4个, 2300多搬迁人口。安太堡村、白辛窑村、上窑村三个村搬迁后在人口扩增的同时, 失去了原有的全部土地, 而西易村由于搬迁还没有全部完成, 所以所辖土地仍在使用中。矿区征用土地遵循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户的原则, 对征地范围内的拆迁农户妥善安置;征用的耕地适当补偿;征地给农户带来的损失要适当补偿。矿区农民在安置中获得较大经济补偿, 见表2所示。矿区农民虽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但是在安置的过程中, 由于矿区安置政策合理, 农户获得安置补偿收益, 也获得了每户1人获得就业机会, 为农民的再就业提供一定的机会和资金。从搬迁农户1985年和2005年的年收入对比来看, 搬迁前后农户的收入呈现增长态势, 而且增长十分显著。反映出了征用土地、搬迁安置政策给农户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增长。
2.2 矿区发展短期内对农民发展能力状况的影响
矿区农民土地被征用后, 农民缺少用独立的能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矿区农民按照矿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来选择和完成自己的基本生计活动。农民可选择的生计活动见表3所示。
调查中发现, 短期内农民的生计活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主要生计活动有: (1) 依托安置政策, 以农合工的形式在露天矿参加工作, 工资一般在1500元/月左右。 (2) 依托矿区, 开展剥离、洗煤、运输、养殖、种植及多种经营活动。 (3) 种植矿区的复垦土地, 获取耕种的作物, 在解决自身生活的同时, 以剩余的农产品获取收益。 (4) 依托矿区, 开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迁村和征地造成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生活没有着落的问题。
2.3 矿区发展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土地对于农民而言, 具有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 即就业岗位、经济收益和社会保障。矿区不断扩大发展, 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收入和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矿区发展对矿区资源与环境影响大, 对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3.1 老龄农民生计和未安置农民生计
土地具有经济养育和生存保障的双重功能, 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支柱。虽然矿区安置基本合理, 但仍有部分农民, 如老龄农民和未安置就业的农民, 在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同时, 也无其它就业渠道, 生计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些农民的生活基本来源仅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和房屋补贴三个方面, 产生“坐、等、靠”矿区的想法, 缺少能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
2.3.2 农民不愿意租种矿区复垦土地
矿区希望部分农民租种矿区的复垦土地, 获取耕种的作物, 在解决自身生活的同时, 以剩余的农产品获取收益, 满足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本文选择通过“农民对种复垦土地态度”的调查来测量复垦土地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11], 见表4所示。
说明复垦土地在农民的心目中的地位较差, 大部分农民觉得这种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的租种活动风险大, 不愿意租种。
2.3.3 矿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由于老龄农民和未安置就业农民“坐、等、靠”矿区的想法存在;农民对短期内矿区给予的收入持续增加满意, 但对可持续生计非常担心;矿区在发展过程中对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外部性影响;近年来矿区内发生多起村民聚众闹事、盗窃等严重影响矿区生产和生活的事件, 成为矿区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本文选择通过“农民对矿区发展态度”的调查来测量矿区发展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12], 见表5所示。农民对矿区发展在满足农民生计方面, “一般”和“不满意”农民的比重34%大于“满意”农民的比重32%, 说明农民对矿区发展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较差。
3 土地的社会职能与矿区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关系
3.1 土地的社会职能是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客观要求
土地提供就业机会、保证收入的来源、维持社会保障等, 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优化资源配置等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社会功能, 不断提高土地的社会职能是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客观要求。山西省煤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以煤补农”的政策机制, 鼓励煤炭企业支持和参与所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3.1.1 引导农民接受矿区的影响
矿区征用农民的土地, 意味着农业接受工业的影响。[13]这是促进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出发点。矿区征用农民土地, 农业接受工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复垦土地项目上。平朔公司自1985年建矿以来, 已累计投入1.27亿元, 完成土地复垦面积1266.67hm2, 其中平台面积约733.33hm2, 恢复耕地约133.33hm2。矿区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农田水利设施, 农业资源维护、复原、保持和利用设施,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 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设施, 农村教育、科研、试验、推广、普及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设施, 农村金融、信贷和保险支持设施, 动植物检疫、防疫设施, 以及为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设施等, 让农民充分利用提供的便利设施, 提高能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 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保障;应引导农民改变“坐、等、靠”矿区的想法, 将复垦土地出租给农民, 从土地上给予农民提供持续的就业岗位, 保证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保障。
3.1.2 带动农民开发生态产业
以平朔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生态产业开发中要突出具体的产业项目支撑, 带动农民进行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种养殖项目, 如猪、兔、牛、羊、鸡和特色动物养殖 (鹿、火鸡、乌鸡、野猪) ;进行绿色、有机蔬菜开发, 高效蔬菜大棚;进行养殖业产业链发展, 如大型养猪场—猪粪—沼气、蚯蚓改良土壤制造有机肥或猪粪直接添加其它物料制造有机肥。让农民依托矿区开发的生态产业, 提高能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 保证持续经济效益和社会保障。
3.1.3 提高农民利益传递技术
矿区复垦土地的管理是在矿区与农民之间形成的利益关系下进行的。在这一关系下, 农民可以接受到工业部门的技术传递;农民自身的科技水平也会在不断提高。矿区应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按照一定技术标准, 对复垦土地进行科学种植的典型示范, 将种植技术传递给农民, 并让农民看到租种矿区复垦土地的利益所在。持续将复垦土地出租给农民, 从土地上给予农民提供持续的就业岗位, 保证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保障。
3.1.4 营造矿区与农民互动的关系
从矿区发展与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来看, 矿区应公平对待农民。在复垦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 矿区应以农民为中心, 采取“参与式”的方法, [2]让处于弱势的农民自始自终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农民以矿区开发的生态产业为依托, 矿区以农民租种土地为依托, 不断发展生态产业和矿区复垦土地的生态环境治理。
3.2 农民可持续生计发展是土地的社会职能的体现
露天煤矿生态环境治理经济活动明显地表现抵制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和高耗水等“四高”为特征的活动, 给生态脆弱区带来了外部经济性。矿区复垦地转为耕地, 土地资源恢复为农田环境变化。生产率的变动露天煤矿恢复农田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 露天煤矿恢复耕地对周围农田生产率具有有利影响, 农田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 从而导致产量的变化。从农业生产主要种植农产品年获取的经济收入情况看, 征地后的复垦地恢复会产生夏杂豆、玉米、谷子、高粱、糜黍、莜麦、大豆、马铃薯、胡麻籽产量变化。露天煤矿恢复农田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估价, 运用货币价值来表示环境影响的大小。根据农产品年收购价格, 静态计算出年单位恢复农田成本 (元/hm2 ) 见表6所示。根据调查露天煤矿区恢复农田主要种植农产品 (夏杂豆、玉米、谷子、高粱、糜黍、莜麦、大豆、马铃薯、胡麻籽) 的年产量年 (kg/hm2) , 见表3所示;按露天煤矿年采煤占地0.65km2和农田种植结构, 计算得到年种植夏杂豆、玉米、谷子、高粱、糜黍、莜麦、大豆、马铃薯、胡麻籽农田恢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