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人文特征

2024-05-25

地域人文特征(通用4篇)

地域人文特征 篇1

中国地域广阔,戏剧曲艺品种繁多。这些戏剧曲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相声起源于北方地区,后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艺术形式;小品吸纳戏剧和其他曲艺以及相声的表现技巧,逐渐成为主要的大众娱乐艺术形式。相声和小品具有许多相似性,本文将相声小品并称,来分析其地域特征。

相声小品的地域特征首先表现在语言上。有的用普通话表演,有的用方言表演,方言表演还要看其种类。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通用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但即使是北京话也有方言,就是俗称的京片子。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其中最大的方言区是北方方言区,它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的方言区。其他方言区也是一样,又可以进行细分。汉语有所谓“十里不同音”之说,可见方言差异之大。

方言的差异造成观众接受欣赏的信息损耗,造成笑料和“包袱”效果减弱。有鉴于此,甚至有人提出给春晚加字幕的点子。四川著名的编剧,有“巴蜀鬼才”之称魏明伦,曾任1993年央视春晚总撰稿,关于方言小品,他认为“如果春晚能加字幕,用方言的局限性自然减少很多。不过,只要有好剧本,用普通话表演也是完全可行的,地方上缺明星演员,但不缺好演员。”魏明伦说,如果思维跳出了这个怪圈,方言小品的路自然越走越宽了。

相声小品的地域特征其次表现在取材上,也就是来自于地方题材。相声小品表现地方生活,以地方为背景,反映地方人物和故事。也从地方传统戏曲、曲艺以及方言剧中取材,进行改编表演。赵本山以东北为生活源泉,创造小品。赵本山曾说“东北黑土地是我的父亲,二人转是我的母亲”。他的“白云黑土”系列包括《昨天今天明天》、《说事》、《策划》、《火炬手》等。“黑土”二字就让人联想到东北的黑土地。其中赵本山和宋丹丹演东北铁岭的老夫妻到央视上《实话实说》、选拔奥运火炬手。《卖拐》中赵本山演狡黠的东北农民和范志伟斗智。《不差钱》中赵本山更是在铁岭最高档的餐厅宴请央视主持人毕福剑,想上“星光大道”。这些都是东北的背景、人物和故事。而具体到包括《卖拐》、《心病》等小品中的二人转表演、赶大车、抽烟、脱鞋上炕等动作,都具有浓烈的东北生活气息。

周立波的清口一律取材于上海。在《笑侃大上海三十年衣食住行》、《我为财狂》等清口中,他说:“最可怜的就是那些麻雀,证券公司门口那个大屏幕没有红过,一直是碧绿的,麻雀又不懂,它们以为共青森林公园到了,延中绿地到了,一只只朝大屏幕上冲,冲一只死一只,冲一只死一只。”“(磁悬浮)大手笔,一百个亿,解决了三十公里的交通问题。”说的是上海的具体地名,讲的是上海的故事和问题,反映了上海人的心理。

相声小品的观众也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这与前面的两个特征是直接相关的,或者是一体几面的关系。可以用上座率和收视率来反映。观众认同演员的籍贯,熟悉他的语言、熟悉作品中的生活内容,能领会其中的妙处、“包袱”。或者是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开怀大笑,或是热烈的鼓掌,因为他能理解欣赏这个作品。周立波在上海美琪剧院表演的清口《笑侃大上海三十年》据说场场爆满,演出票供不应求。郭德纲是现在最红的相声演员,他和德云社是京津相声的代表。他率德云社演员到上海演出,,许多观众慕名而来。但即使有观众,许多也是抱着接受新的内容的目的去看,总有距离感、陌生感。奇志、大兵在湖南的演出,不管是剧场还是电视台,其主要的观众也是湖南人。其他各地的相声小品的演员在本地的演出也是一样,主要是本地的观众。

作为全国直播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各省的收视情况差距非常大。以2008年统计的情况为例,北方的收视率奇高,辽宁、吉林、黑龙江超过85%,北京、天津、河北超过70%,其他省市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差距明显。以安徽为界,安徽以北省市,都能超过50%,安徽为25%,而安徽以南的省份都在20%以下,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不足6%。在南方人心目中春晚就是北方人的专场,这跟春晚的“全国性综艺节目”的理念不符。有南方人说受不了主持人那一句“现在合家都在电视机前吃着饺子看晚会”这句话。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事情,南方人没有这种习俗。对语言、内容题材、生活习俗认同的差异造成收视的差异。

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状况各不相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语言、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习俗都存在差异,反映在相声小品这样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艺术中,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不管是央视春晚的相声小品、还是地方电视台、剧院播出演出的相声小品,都存在着如何兼顾地方特色和全国影响的问题。在文化艺术上,在世界范围内,人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具体到相声小品,是否可以说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地域人文特征 篇2

“共生”是融合的意思,文化与室内外环境相结合,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技术没有国界,是可以在全世界传播的,而建筑精神确实有明显的国界,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失去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无疑就像枯竭的河流没有了水源和树木没有土壤的根基一样。如果全世界的建筑都是一张雷的面孔、一样的表情,文明的世界便失去了缤纷的色彩,各个国家的建筑文化也就消失在所谓的“国际模式”之中。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不能使全球化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的文化对立起来,而应当使两者共生、互补、交融,并不断进行再诠释再创造。

当代室内设计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相整合的呈现,

资料

地域人文特征 篇3

雕塑艺术是人类寄托情感的物化形态, 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古代还是近代, 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 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中西雕塑传统分别形成于两大古文明体系, 分别是黄河流域文明和地中海文明, 由于各自的文化、思维模式、社会组织结构, 文化背景的不同, 使各自的雕塑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1. 地域

中国处于亚洲东部, 东临太平洋, 地理环境相对封闭, 地势西高东低, 使中国成为农耕大国, 这也是中国建筑以木为材、以泥为原材料的原因之一。泥土质地熟软、细腻, 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受, 泥被人们看做宇宙源泉的“五行”之一, 泥土通过中国人特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被赋予了生命意味, 不仅有为宗教服务的人物、动物、人与动物的虚构形象, 还有场景类的云林山树及历史故事等。中国自商周以来, 宗法制就成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纽带, 雕塑的功能也随之出现封闭性特征, 使中国雕塑不是用来陵墓陪葬就是被统治者用来宗教教化的工具, 失去了一定的公共性, 形成了一种神性狂迷和等级崇拜混交的政教文化, 这种特有的文化与封闭的地域环境和依赖土地的意识是息息相关的。

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和罗马, 这里多山少平地, 地势崎岖, 水资源丰富, 自由贸易发达, 广场和神庙成为人们聚会、交流、参与公共事务的场所, 雕塑作品也往往放置于其中, 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由于人们所处环境分布着大量的石灰石和大理石, 于是石头就被就地取材用于营造房屋, 并延伸为主要的雕塑材料。石材在西方雕塑史上倍受青睐, 许多伟大的雕塑家留下来的经典之作都是采用石材, 可能不仅仅只是因为石材晶莹雅致、温润纯净、耐腐蚀性强, 也可能是它更符合西方人崇尚理性和客观的精神。

2. 人文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世界几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作为从未间断过的少数古老文明国家, 其一脉相承的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宝贵财富。中国雕塑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 由于缺乏外部的比较, 中国文化逐渐养成了一种超强的稳定性和自信心, 任何的异域文化在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面前, 都被迅速地吸收和同化。中国文化一直是以稳进的姿态来面对文化融合, 如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的佛像变化看, 可以明显感受到印度造像风格一步步地渗入众多地域后而慢慢中土化趋势。相对于中国文化来说, 西方文化处于一个进取改变的状态, 欧洲人不再满足于古希腊留给后人们的那些经典, 而是努力的追求和探索更多的艺术发展空间, 在发展的过程中, 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影响着人们的世俗情绪, 人们的情感渐融入雕塑之中, 特别是有些雕塑会给人的感觉是狰狞、痛苦和挣扎的, 这点在中国雕塑造型上是很少见的。中国雕塑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平静和安详的, 这与中国人崇尚自然精神, 尊崇儒释道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当然也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丧葬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内涵, 中西雕塑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中国雕塑是各种人物、动物、神人和神兽, 往往塑绘不分, 重神轻形, 而西方雕塑表现主要以神为对象, 神充满人性, 有着同人一样的肉体, 雕塑注重解剖、结构和透视。西方雕塑灿烂的历史主要集中在古希腊罗马时期, 希腊人崇尚人体之美, 罗马人继承希腊艺术, 塑造对象多以神话传说里面的人物为角色, 认为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东西, 希腊历史学家修斯得底斯 (公元前460—前400年) 曾说过, “正是人创造了城市”1。一直到现代雕塑兴起的两千多年中, 人像始终占据着西方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 作为创作雕塑的雕塑家们, 地位也不同。在中国有“形之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 雕塑家创作的自由自然也受到限制, 而在西方, 教皇、诗人、人民对雕塑家都以尊崇的态度。雕塑家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这直接影响了中西对于雕塑方面的著述情况的悬殊。西方历史上的哲学家、美学家、美术理论家以及雕塑家针对雕塑有较多的论述, 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阿尔贝蒂、黑格尔、罗丹等, 而中国古代文化演变进史中, 有关雕塑论文少之又少。正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 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都有其基本象征, 如古希腊的立体雕像, 埃及的陵墓甬道, 北欧的哥特式建筑等。所以, 中西雕塑艺术之别也可称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形象提示。2

二、总结

“美”是中西雕塑艺术共同追求的精神, 由于中西方地域与文化背景的不同, 决定了西方艺术注重写实性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 同时在造型手法上和材料上也有不同层次的差别与异同。在当代, 中西方雕塑从形式和题材上已经趋于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 观念的多样化使中西雕塑的内在精神也变得多元化。

注释

11 . (英) 汤姆·福赖恩著.杜小鹏译.人体雕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26.

河南农村文化现状及地域特征 篇4

河南具有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4年以来, 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 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切实构筑文化强省, “十五”以来, 河南全省文化经费投入17.09亿元, 其中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7.04亿元, 占全省文化投入的41.2%。2006年, 省财政增加基层文化场馆补助经费1 000余万元。近年来, 河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每年投入1 000多万元人民币, 用于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 自1990年以来, 河南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文化进基层等活动, 组织实施各种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投入一个多亿, 基本解决了780多万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问题;先后建成县、乡、村三级基层信息网点近5万个, 初步形成了覆盖伞省农村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1]。到2007年底, 全省已有县级文化馆167个, 县级图书馆116个, 乡镇文化站 (文化服务中心) 1 932个, 文化大院 (村文化室) 7 514个。

二、河南农村文化的地域特征

1. 农民素质逐步提高, 但整体水平偏低。

从20世纪90年代初, 河南省开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从初期的农业种植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化培训逐步向农业新技术、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等技术培训转变, 目前主要培训重点为种养殖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农民技能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但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人员, 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技能培训比较少, 技能掌握科度和技能素质仍然偏低。

据2007年河南省调查年鉴, 在河南省农村,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05%, 中专文化程度占2.4%, 高中文化程度占11.12%, 初中文化程度占61.81%, 小学文化程度占17%, 文盲与半文盲占6.63%。调查表明, 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 仍有6.63%文盲与半文盲存在, 可以说目前河南省农民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八年左右, 但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参考指标值中,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十五年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以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为代表的豫西为例, 从素质上讲, 豫西农村广大农民勤于耕作, 吃苦耐劳, 民风淳朴, 但总体上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按平均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状况看,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为6.6, 小学程度人数为21.63, 初中程度人数为57.48, 高中程度人数为11.89, 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为0.46。部分农民致富积极性不高, 观念陈旧[3]。

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情况如下:“不识字”人口有413人, 文盲率为4.9%, 小学文化程度有504人, 占41.3%, 初中文化程度有1 515人, 占46.8%, 高中文化程度有88人, 占6.8%, 中专和大学 (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 (全日制为准) 的为38人, 占4.4%。周围的王楼村、丁庄村、赵东村、娄庄村、洼李村、汪坡村、北杨庄村、三角王村、阎楼村、白寨村、王买村、范庄村等村里农民素质也普遍较低[4]。

2. 主流意识形态健康, 但封建沉渣泛滥。

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关注国家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动态, 并对党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表现出了积极健康的意识主流面。与此同时, 传统的封建残渣在农村仍有巨大的惰性和张力。

根据2007年“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的调研资料, 河南农村了解“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仅占7.3%, 知道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占13.23%。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还有限, 了解村委员会组织法的占35.53%, 知道劳动合同与具有劳动保险意识的仅为17.56%[2]。另据民权县2008年的问卷调查, 虽然有48%的村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想信念, 但剩下的仍有16%的民众将佛教、道教、基督教作为精神支柱, 有15%的为其他精神信仰, 没有任何信仰的占21%[5]。这表明, 农民对国家政治关心程度不够, 政治素质尚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在为数不多的阅读报刊的农民中, 其阅读面很少涉及时政类书籍。根据调查, 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看报的农民在被调查对象中仅占23%, 在书籍的选择上, 16~30岁的青年农民最喜欢看的书分别是武侠小说 (61%) 、侦破小说 (29%) 、色情言情作品 (25%) 和纪实文学作品 (24%) ;31~60岁的中年农民比较喜欢看的书分别是农村致富技术 (47%) 、传统评书文本 (34%) 、封建迷信书籍 (23%) 和生活常识 (22%) ;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最喜欢看的是传统评书文本 (61%) 、生活常识 (58%) 和封建迷信书籍 (51%) 等[6]。由此可以看出, 低级趣味以及封建文化书籍仍充斥着农村的大半个市场, 打卦算命在民间仍旧流行, 婚丧嫁娶都要算上一算也不稀奇。此外, 农村中宗族势力和族长意识还十分严重。在集体活动或民主选举的过程中, 家族或宗族势力往往影响着大局。

3. 小农意识逐步改观, 但市场意识仍需强化。

中原的地理环境, 是一种封闭的、适宜于农耕的、广袤而肥沃的平原或丘陵,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原先民对农耕文明的选择。在中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 主张农为邦本, 很早就形成了以农户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社会结构以及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勤劳的中原人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所谓小富即安的小农生活。

在三化协调建设的今天, 河南农村逐渐有了商业运作的现代意识, 要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地劳动力解放出来, 参加除耕种土地以外的工作, 并开始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初步创造了财富。但河南省绝大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 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主观上过分依赖政府和集体, 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和规范仍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在现代市场意识调查中, 农民对市场经济、绿色食品、因特网、物价等现代名词概念了解程度较低。不少农民小富即安,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缺乏变革和竞争精神。大多数农民兄弟对国内外局势认识不清, 缺乏危机感。另外, 由于市场消息的滞后, 大多数农民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局势, 导致了机遇的错失或者危机的来临。这表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仍需要增强, 在由传统计划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 仍任重而道远。

4. 文化性格厚重有余, 但冒险精神不足。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农业文明繁荣, 适宜人类生息繁衍。受农耕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主导, 中庸和求稳的思想比较重。在母亲河的积久浸淫下, 逐渐塑造了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光辉形象。

然而, 作为一种内陆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 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河南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农耕文明, 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 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在文化性格上厚重有余、进取和冒险意识不足。对文化的市场运作能力较差, 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

此外,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河南农村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情况看, 河南全省18个市可分为四类地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群众文化活动层次也较高;经济水平差的地区, 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的弱一些。

总之, 河南农村正处在乡土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过程中, 这种转型意味着他们在面对传统、现实时, 精神世界所经历的“扬弃”与“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河南农村只有紧紧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自然景观、地理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 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不断推陈出新, 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唐金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 :141.

[2]樊树民.河南省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8:8-9.

[3]吕玉辉.大众传媒在豫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D].南京:河海大学, 2005:6-7.

[4]周少华.河南省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9:32-33.

[5]张家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22-23.

上一篇: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一篇: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