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域

2024-08-10

农村地域(精选11篇)

农村地域 篇1

一、河南农村文化现状及政策支撑

河南具有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4年以来, 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 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切实构筑文化强省, “十五”以来, 河南全省文化经费投入17.09亿元, 其中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7.04亿元, 占全省文化投入的41.2%。2006年, 省财政增加基层文化场馆补助经费1 000余万元。近年来, 河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每年投入1 000多万元人民币, 用于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 自1990年以来, 河南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文化进基层等活动, 组织实施各种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投入一个多亿, 基本解决了780多万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问题;先后建成县、乡、村三级基层信息网点近5万个, 初步形成了覆盖伞省农村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1]。到2007年底, 全省已有县级文化馆167个, 县级图书馆116个, 乡镇文化站 (文化服务中心) 1 932个, 文化大院 (村文化室) 7 514个。

二、河南农村文化的地域特征

1. 农民素质逐步提高, 但整体水平偏低。

从20世纪90年代初, 河南省开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从初期的农业种植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化培训逐步向农业新技术、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等技术培训转变, 目前主要培训重点为种养殖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农民技能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但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人员, 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技能培训比较少, 技能掌握科度和技能素质仍然偏低。

据2007年河南省调查年鉴, 在河南省农村,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05%, 中专文化程度占2.4%, 高中文化程度占11.12%, 初中文化程度占61.81%, 小学文化程度占17%, 文盲与半文盲占6.63%。调查表明, 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 仍有6.63%文盲与半文盲存在, 可以说目前河南省农民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八年左右, 但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参考指标值中,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十五年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以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为代表的豫西为例, 从素质上讲, 豫西农村广大农民勤于耕作, 吃苦耐劳, 民风淳朴, 但总体上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按平均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状况看,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为6.6, 小学程度人数为21.63, 初中程度人数为57.48, 高中程度人数为11.89, 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为0.46。部分农民致富积极性不高, 观念陈旧[3]。

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情况如下:“不识字”人口有413人, 文盲率为4.9%, 小学文化程度有504人, 占41.3%, 初中文化程度有1 515人, 占46.8%, 高中文化程度有88人, 占6.8%, 中专和大学 (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 (全日制为准) 的为38人, 占4.4%。周围的王楼村、丁庄村、赵东村、娄庄村、洼李村、汪坡村、北杨庄村、三角王村、阎楼村、白寨村、王买村、范庄村等村里农民素质也普遍较低[4]。

2. 主流意识形态健康, 但封建沉渣泛滥。

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关注国家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动态, 并对党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表现出了积极健康的意识主流面。与此同时, 传统的封建残渣在农村仍有巨大的惰性和张力。

根据2007年“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的调研资料, 河南农村了解“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仅占7.3%, 知道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占13.23%。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还有限, 了解村委员会组织法的占35.53%, 知道劳动合同与具有劳动保险意识的仅为17.56%[2]。另据民权县2008年的问卷调查, 虽然有48%的村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想信念, 但剩下的仍有16%的民众将佛教、道教、基督教作为精神支柱, 有15%的为其他精神信仰, 没有任何信仰的占21%[5]。这表明, 农民对国家政治关心程度不够, 政治素质尚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在为数不多的阅读报刊的农民中, 其阅读面很少涉及时政类书籍。根据调查, 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看报的农民在被调查对象中仅占23%, 在书籍的选择上, 16~30岁的青年农民最喜欢看的书分别是武侠小说 (61%) 、侦破小说 (29%) 、色情言情作品 (25%) 和纪实文学作品 (24%) ;31~60岁的中年农民比较喜欢看的书分别是农村致富技术 (47%) 、传统评书文本 (34%) 、封建迷信书籍 (23%) 和生活常识 (22%) ;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最喜欢看的是传统评书文本 (61%) 、生活常识 (58%) 和封建迷信书籍 (51%) 等[6]。由此可以看出, 低级趣味以及封建文化书籍仍充斥着农村的大半个市场, 打卦算命在民间仍旧流行, 婚丧嫁娶都要算上一算也不稀奇。此外, 农村中宗族势力和族长意识还十分严重。在集体活动或民主选举的过程中, 家族或宗族势力往往影响着大局。

3. 小农意识逐步改观, 但市场意识仍需强化。

中原的地理环境, 是一种封闭的、适宜于农耕的、广袤而肥沃的平原或丘陵,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原先民对农耕文明的选择。在中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 主张农为邦本, 很早就形成了以农户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社会结构以及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勤劳的中原人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所谓小富即安的小农生活。

在三化协调建设的今天, 河南农村逐渐有了商业运作的现代意识, 要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地劳动力解放出来, 参加除耕种土地以外的工作, 并开始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初步创造了财富。但河南省绝大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 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主观上过分依赖政府和集体, 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和规范仍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在现代市场意识调查中, 农民对市场经济、绿色食品、因特网、物价等现代名词概念了解程度较低。不少农民小富即安,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缺乏变革和竞争精神。大多数农民兄弟对国内外局势认识不清, 缺乏危机感。另外, 由于市场消息的滞后, 大多数农民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局势, 导致了机遇的错失或者危机的来临。这表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仍需要增强, 在由传统计划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 仍任重而道远。

4. 文化性格厚重有余, 但冒险精神不足。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农业文明繁荣, 适宜人类生息繁衍。受农耕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主导, 中庸和求稳的思想比较重。在母亲河的积久浸淫下, 逐渐塑造了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光辉形象。

然而, 作为一种内陆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 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河南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农耕文明, 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 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在文化性格上厚重有余、进取和冒险意识不足。对文化的市场运作能力较差, 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

此外,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河南农村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情况看, 河南全省18个市可分为四类地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群众文化活动层次也较高;经济水平差的地区, 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的弱一些。

总之, 河南农村正处在乡土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过程中, 这种转型意味着他们在面对传统、现实时, 精神世界所经历的“扬弃”与“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河南农村只有紧紧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自然景观、地理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 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不断推陈出新, 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唐金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 :141.

[2]樊树民.河南省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8:8-9.

[3]吕玉辉.大众传媒在豫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D].南京:河海大学, 2005:6-7.

[4]周少华.河南省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9:32-33.

[5]张家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22-23.

[6]翟悸灵.关于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9, (4) :216.

农村地域 篇2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和()。

2.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生产为关键,通过()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以()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8.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和(“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的、()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的贵州。

二、判断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

4.“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

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

三、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2.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位。A、5

B、6

C、7

D、8 3.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 5.2011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A、1000

B、4000

C、5000

D、6000 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0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7.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8.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9.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10.()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四、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2.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3.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4.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为主。

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6.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7.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8.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9.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四、分析题

1、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试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试述贵州的城镇发展规划。

5、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6、试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7、试述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

8、试述“十二五”时期,贵州全局发展需要切实把握好的五个重大问题。

9、写一篇学习“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心得体会。

农村地域 篇3

关键词:特色地域;幼儿教学;游戏活动

一、现阶段农村地区幼儿教学的发展现状

丰富的游戏活动是每个幼儿园应该实践的基本要求,幼师应该根据情况为幼儿创造必要的精神乐园和和谐氛围,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和常识的有趣活动。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地域限制,很多幼儿老师在游戏活动上的认知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老师一直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耍的方式,课堂教学是用来传授一定知识的过程,他们往往忽略了课堂中利用游戏进行传授知识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

农村地区的地域限制,让很多幼儿园采用了教育课时远远多于游戏时间的方式,为了赶上城市地区幼儿的个人发展,很多的农村老师选择了牺牲游戏时间,让幼儿更多地接受知识,但正是这样的方式扼杀了幼儿的玩耍天性,让他们长时间的困在教室里上课,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生机和活力。

再者,农村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很多老师在游戏内容上往往会因为游戏需要一定的条件而被限制住,幼儿老师也没有对周边的环境加以利用,农村大自然环境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这可以为幼儿提供有别于城市幼儿的地点和丰富的自然材料,游戏内容如果没有因地改善,会导致内容枯燥乏味,让幼儿对游戏活动缺乏乐趣。

以上简述的这些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农村地区幼儿能力的发展,也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区别于城市幼儿的羞涩感,因此,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的重要性显得非常重要,应该让幼儿在他们应该有的年龄段里展现出他们应有的活泼和天真。

二、如何利用农村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1.通过制订更多的游戏活动,丰富农村孩子每天的生活,让幼儿走出传统课堂,接触更多有趣的课堂外的知识内容,增长他们的见识。游戏是幼儿园一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农村生活的幼儿园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农村的周边环境,进行一定的开发利用。农村不同于城市就在于它自身的独特性,无论是奇特的地理环境,还是不同于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可以成为每个农村孩子游戏的广阔天地。农村区别于城市,环境不受到工业化的影响,四季的变化也清晰可见。老师们可以利用季节为游戏主线,利用广阔的土地环境,开展趣味生动的游戏内容,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耍的同时,掌握其中的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增添他们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实际的、有意义的事物,增加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度。

2.设计出更多可以提升幼儿自主注意力的游戏。学会观察周边的一切事物,在幼儿阶段如果能够养成这样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和个人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开阔。因此,幼师要充分利用环境特点,设计出能够提高幼儿自主注意力的游戏活动,通过自身的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玩耍中有目的地学会观察周边的事物,组织一系列的游览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观察农村山林中动物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农作物是怎样成长的等一系列的情况,掌握有效而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幼儿摆脱单一的课本指导和知识传输,而是自己通过亲身体会,通过自身感受到知识,让他们记得更加牢固。

3.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周围的一切环境。教师除了要培养幼儿学会观察,还需要认识到一点,幼儿的身体素质也是国家教育发展中提及到的一大重点,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要从小做起,因此,幼师教学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广阔的土地面积,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幼儿得到真正的体育锻炼,让他们在保证身体素质的情况下开拓他们的体育天赋,使那些对于各项体育活动有兴趣的幼儿能更早地被培养、被发掘,为将来祖国的体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4.设计交流游戏,让幼儿不羞于交谈。农村幼儿相比于城市的幼儿,很多时候会因为家庭条件或者是其他个人原因,造成一定的自卑感,这就让农村幼儿都非常胆怯和人交流。因此幼儿老师要设计一定的交流活动,让幼儿能够敢于交谈,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敢于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让农村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农村地区如何利用地域特色来开展游戏活动,一直都是现在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文章简单的通过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一系列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讲解希望能够让农村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进,杨慧敏,吴雪影.当前幼儿园游戏状况考察:以三所幼儿园为例[J].幼儿教育,2011(11).

[2]黄莉.谈农村幼儿园游戏的开展[J].吉林教育,2011(07).

[3]夏莉.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活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3).

农村地域 篇4

一、从流动到封闭:人民公社以前土地制度变化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

从新中国成立到人民公社制度建立,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整体上经过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土地公有集体化经营的发展历程, 在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下, 农村地域人口流动则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的发展过程。

1952年,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改运动顺利完成, 使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小农经济成为农村经营的主要模式。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又逐渐将农业合作化作为了党的政策。1953年12月, 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是由互助组到初级形式的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再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的规模最初由约30个农户组成, 尔后变成一个村的所有农户组成, 在高级合作社中, 所有的生产工具都集体化了, 收入只以劳动的贡献为基础分配, 并采取了工分的形式, 但个体农民依然有退社自由权, 这极大的阻碍了计划经济的实施。基于这一原因, 中共在1958年大跃进的高潮中开始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制度。从1958年8月末到11月初, 仅三个月内。就有753000个集体农场被合并成24000个公社, 它由12000万户农户组成, 约为1958年中国总农户的99%, 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土地集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正式确立。

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地域的人口流动。新中国刚刚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农民经历了一段可以自由迁徙的时间, 这期间城市生活百废待兴, 缺乏劳动力, 大量不受土地制度制约的农民从农村流入城市去谋生。如1953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 国家迫切地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去, 当时有很多大型工业企业以及矿山投入建设和开采, 为此从农村招收了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业领域或者矿山。1952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仅为510万人, 而到1958年则猛增到2300多万人, 这些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 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农村向城市人口流动逐渐受到了限制, 一方面由于短时间农村地域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 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 最终使得积压在城市中的过剩人口在物资消耗和就业形势上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三年自然灾害”使得农业全面减产, 无法为过量的城市人口提供口粮, 需要将进城农民遣返。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劳动适龄人口逐年增多, 城镇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前大减。1958年出台的《户口管理条例》已开始限制农村人口自由迁往城市。

1958年后农村地域人口向城市流动锐减除了需求减弱与政策限制以外, 实际上与土地制度的由私人拥有到集体经营的转变密切相关。人民公社制度使农村土地完成了从私人经营向集体经营的转变, 这一转变从制度层面彻底束缚了农民的自由流动, 使国家对农村地域人口向外流动控制成为可能。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土地、生产工具的集体所有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的集体分配制度, 使农民高度依附于公社组织, 农村的单位化使农民失去自主活动的空间。与此同时, 城市也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 单位制强化了农村人口与城市口的身份差异, 城市中集体或国有企业由于受到身份的限制, 农民即使进入城市也无法生存。由此, 农村地域人口逐渐由自由流动转向封闭, 农村地域人口向外流动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到1978年, 人口也曾出现城市向农村地域流动的情形, 伴随着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 大批城市青年响应党的号召, 怀着革命的理想, 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据统计, 1970年~1976年, 人口迁移的数量一直维持在大约1100万~1600万人之间, 且多是由城市流入农村。不过这个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受政治运动的影响, 与农村土地制度关系不大。

二、从农村到城市:土地联产承包后农村地域人口的单向流动

从1978年以后, 农村人口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概括而言, 主要是农村地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持续的流动, 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流动规模逐渐扩大且表现为单向流动特征——即人口主要从农村流向城市。据统计, 从1978年到1988年, 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共1339.2万人。 (3) 这一迁移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提速, 规模也越来越大, 流动人口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 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 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4) 一般认为, 1978年后农村地域人口突然提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村有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群体, 他们需要寻找农业生产之外的就业空间。1978年, 全国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25156万亩, 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为27488万人, 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8.198亩;到1987年, 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减少到217435万亩, 而劳动力则增加到30870万人, 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亩数下降为7.04亩。如果以1978年全国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的亩数为标准, 则1987年农村第一产业所需劳动力为26549万人, 剩余4300万人左右, 约占当年第一产业劳动力的14%。 (5) 这还只是按照耕地和人口数量的简单计算得出的结果, 如果再将生产技术和种植科技的因素考虑在内的话, 农村可以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将会更多。1978年, 全国总人口约为9.6亿, 其中城镇人口为17245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17.9%, 农村地域人口为79014万, 占全国人口的82.1%。 (6) 人多地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地域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根本原因。

第二, 城乡之间的差异促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根据张兵对1980年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分析, 从1980年到1983年, 城乡收入差距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甚至在某些年份, 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所减少。但是从1984年开始, 城乡收入差距开始逐年增加, 而且幅度越来越大, 2005年与1980年相比, 城乡收入差距增长了约24倍, 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3.23倍。根据世界上一般国家的发展情况, 在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阶段, 城乡收入差距大体是2倍以内。显然,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远远高于这一国际平均的水平, 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7) 城乡之间的高收入差距构成了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的强大动因。

第三, 改革开放的推行让二三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 使得农民投入到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之中。仅以城市建筑行业为例, 1985年, 全国有2069万人在城市从事建筑业, 建筑业成为除农业、商业和工业之外的第四大行业, 而在这个浩浩荡荡的建筑大军里面, 农村劳动者有1130万人, 占总数的54.62%。到1988年, 农村劳动者从事建筑业的人数达到1526万, 占总数的60.39%, 而在新增加的458万劳动者中, 来自农村的新增劳动者占了86.46%, 为396万人。 (8) 另外, 城镇经济在国有、集体经济之外, 独资、合资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发育, 打破了原来单位制传统, 也为农村地域人口进城务工提供了外部条件。毫无疑问, 农民自身的内部需求与城市快速发展的外部需求推动了农村地域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内外部需求是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力, 但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才是推动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人民公社的桎梏,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和市场, 由“乡村自治”代替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治理模式, (9) 使农村地域人口有了较大的自主空间,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上述诸因素的作用下, 开始规模化向城市转移。所以, 没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农村地域的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正是由于城乡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制度变革, 使得农村地域人口流动在制度方面成为可能。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 1978年 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虽是农村土地制度革命性的转变, 但这种改革同时也是不彻底的, 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不清晰, 土地产权集体所有, 农民只有土地的经营使用权, 土地流转在这一时期还缺乏制度性安排。由于“村里的土地村里人人人有份”, 这种与土地相关联的身份制度阻断了外来人口进入农村社区的可能, 农村实际成了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系统, 外来人口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外村人, 由于受到土地产权制度的约束, 无法通过拥有土地进入农村社区。因此虽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地域人口流动, 但这种人口流动基本是单向的, 即从农村地域流向城市, 从城市流向农村或村际间的流动则较少见。

三、从单向流动到双向流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地域人口流动新特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土地从事实流转到政策性鼓励的转变, 农村地域人口流动出现了新的趋势。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对转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应当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主张;1993年的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更加明确了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在农民自愿基础上依法流转;国务院在国发 (1995) 7号文件中界定了使用权流转的内涵, 提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 经发包方同意, 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 对承包土地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 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十五届三中全会重申, 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 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

2001年中央18号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 除了进一步强调“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和“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外, 还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 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从事农业合作生产”。2008年, 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加以认可。

在政策的引导下, 农村的土地流转初现端倪, 根据2005年对全国十七个省份土地流转情况的一项调查与最近调查的一次数据显示, 在被调查的所有农户耕地中, 有9.7%的耕地参与流转。土地流转的规模总体偏小, 且“这些流转中几乎有一半的流转都不能被视为市场交易, 因为它们的多是同村亲戚间随意的口头流转, 不用支付租金”。 (10) 但长期看来, 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土地流转是农村与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村历史以来小农经营的现状, 为资本进入农村提供一个跳板,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 彻底解决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 在大中城市郊区农村,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之下, 土地流转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以上海浦东周浦镇为例, 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城镇, 目前周浦镇共有农地1726.9公顷, 这些农地基本已经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此外,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太仓、昆山还有浙江的瑞安等地都存在类似的情形, 而大规模土地流转直接推动农村地域人口流动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 原来土地上的农民在土地流转出去以后, 与土地的附着关系被改变, 农民大多离开村庄从事非农产业。据对浦东周浦镇的调查 (见表1) 。2009年底周浦共有农村人口15342户、37461人, 劳动年龄内人数23620人,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1884人, 工业17548人, 建筑业944人,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057人, 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2050人, 其他1721人。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 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全部农业人口的5%, 绝大多数本地农民流入到附近城镇工作。

资料来源:周浦镇人民政府:《统计资料汇编》 (2009年) 。

而另一方面, 随着土地流转, 大量外地农民进入该地从事农业生产。据统计, 周浦外地流入农村常驻人口计7080户, 计18358人, 劳动年龄内人数15334人, 其中从事农业的有1769人, 占劳动年龄内人数的11.54%, 在农业示范村旗杆村外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达到385人, 北庄村310人, 沈西村260人。 (11) 成了村庄中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此外, 由于一些企业也可通过土地流转落户农村, 一些城市人口和外来打工者随着企业也流入到村庄。周浦镇农村地域人口流动如图1所示。

周浦镇的情况说明, 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 一方面农村自身人口人地附着关系弱化, 大量农村地域人口流向城镇,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流转, 外地农民通过租种本地农民的土地进入新的村庄, 村庄人口既有流进也有流出, 是一种双向人口流动。本文认为, 随着土地流转大规模展开, 农村地域人口双向流动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四、结论

人口作为一种资源要素, 它的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人口流动历史过程来看, 影响人口流动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政治因素影响, 如魏晋南北朝的北人南迁、历代的屯垦戍边以及上世纪70年代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包括经济因素影响、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刺激人口的流动, 如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就是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此外, 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引起农村地域人口大规模流动。就建国以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特点来说, 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人口流动影响不可忽视, 但土地制度的变迁却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向最重要的因素。土地制度是农业制度中最根本的问题, 它是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分配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的基础,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直接影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和现代化进程。土地制度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流动方向, 从土地制度入手, 才能把握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建国以来, 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 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 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 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土地制度

注释

1 本文所说的农村地域人口流动是指在一定农村地域内人口的流出与流入, 它和农村人口流动这一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地域人口流动以农村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一定时期农村地域内人口的流入与流出, 而农村人口流动是以户籍身份为农民的群体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这一群体在城乡之间、村际之间的流动状况。

2 卢福营:《乡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年。

3 高洪:地区发展差距拉动:我国人口流动的成因分析, 《上海经济研究》, 2003年第2期。

4 《人民日报》, 2005年7月27日。

5 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 《中国人口年鉴 (1997) 》,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年。

7 这一数据尚属于比较保守的分析, 统计数据中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只计算了工资的部分, 实际上, 对于城镇居民来说, 各种福利、公费医疗或者是难以用货币衡量的低租金住宅等收入在其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 由于农民的纯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转化为下一年农业再生产的成本, 所以实际上农民的人均收入是被高估了。 因此按照高洪 (2003) 的推算, 抛去统计上的误差, 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5倍以上。

8 高洪:地区发展差距拉动:我国人口流动的成因分析, 《上海经济研究》, 2003年第2期。

9 张新光:论我国乡镇的建制、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年第9期。

10 叶剑平, 蒋妍, 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报告——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6期。

地域文化 篇5

(2/10)、左图神像的原型是哪里人?(2分)

 B、福建湄洲

(3/10)、左图神像的诞日是什么时候?(2分)

 A、农历三月二十三

(4/10)、左图神像的信仰圈主要包括哪些地方?(2分)

 C、东南沿海和东南亚

(5/10)、关于左图神像的信仰,有什么风俗?(2分)

 A、半截红裤

(6/10)、右图,是什么民间庆典?(2分)

 A、南海神诞

(7/10)、右图的诞日庆典,是什么时候?(2分)

 A、农历二月十三

(8/10)、右图的庆典主要有哪些民间活动?(2分)

 A、五子朝王    B、波罗鸡 C、摸龙床 D、祭海

(9/10)、南海神庙供奉的“南海神”是()。(2分)

 C、祝融

(10/10)、南海神庙是()的标志。(2分)

 C、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1/10)、广东清代书法家著名的有()。(2分)

    A、新会陈白沙 B、番禺屈大均 C、顺德李文田 D、嘉应宋湘

(2/10)、客家人过年的习俗有:()。(2分)

     A、舂糍 B、年糕 C、杀猪 D、做豆腐 E、做米果(3/10)、下列剧目哪些是影响较大的粤剧剧目()。(2分)

    A、《帝女花》 B、《平贵别窑》 C、《柴房会》 D、《搜书院》

(4/10)、民祭龙母有以下的风俗()。(2分)

     A、祭龙母 B、鲤鱼放生 C、饮圣水 D、吃“金猪” E、游神

(5/10)、在广东,龙母信仰区包括()。(2分)

    A、西江流域 B、东江流域 C、粤西地区 D、粤东地区

(6/10)、广东音乐的名曲有()。(2分)

  A、《二泉映月》 B、《平沙落雁》   C、《雨打芭蕉》 D、《赛龙夺锦》

(7/10)、工夫茶文化的特点()。(2分)

    A、每次分茶体现一种平等精神

B、每次分茶后体现一种小辈敬晚辈,朋友间互相谦让的茶德 C、体现传统“和”的精神

D、选择时令,有较高的茶艺水平

(8/10)、广州七夕节的活动丰富多样,主要有()。(2分)

     A、摆巧 B、拜月亮 C、吃棕子 D、看七娘 E、乞巧

(9/10)、菠萝诞的信俗活动主要有()。(2分)

     A、祭海 B、五子朝王 C、禁捕 D、鲤鱼放生 E、买波罗鸡(10/10)、“做年例”这种习俗,主要流行于()。(2分)

    A、清远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B、梅州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C、茂名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D、湛江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1/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2分)

 A、祝融

(2/20)、“护国菜”是()的名菜之一。(2分)

 D、潮州菜

(3/20)、生菜会的会期是()。(2分)

 D、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4/20)、在广州茶楼饮茶,注重的是()。(2分)

 C、点心

(5/20)、龙母生辰诞(正诞),为(),拜祭期从初一到初十。(2分)

 C、五月初八

(6/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属于()。(2分) D、图腾崇拜

(7/20)、秦末汉初()建立南越国。(2分)

 B、赵佗

(8/20)、梅州成为了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是在()。(2分)

 D、元人入主中原后

(9/20)、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

 C、澳门

(10/20)、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2分)

 C、潮汕方言的说法

(11/20)、文白异读是()的特色。(2分)

 B、潮汕话

(12/20)、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2分)

 C、疍家话

(13/20)、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 D、南沙(14/20)、“东江盐焗鸡”是()的名菜之一(2分)

 C、客家菜

(15/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 D、第三步

(16/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2分)

 A、湄洲

(17/20)、“尾驳尾”是()的一种最独特的形式。(2分)

 B、客家山歌

(18/20)、据统计,广东省内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个,而非纯客县市约有50个。(2分)

 D、17个

(19/20)、新郎和新娘进家门时,要一起跨过用茅草等烧起来的火堆,这是()的婚俗。(2分)

 D、客家民系

(20/20)、每年农历()是北帝正日,民间称为“北帝诞”,各地皆举行大祭北帝的仪式。(2分)

画派:地域?传承?学术 篇6

徐湖平(以下简称徐):画派是个画史的渊源,自写绘画史以来,就有画的流派。过去说两大派,南派和北派,南派又可细分很多。据我所知,中国的画派都是些自发的群体,不是有严密组织的团体,是民间自然形成的,没有严格的界定,就是根据地域性、传承性,人们所习惯的一种称谓。一是地域性,比如南方北方,还有吴门四家,娄东画派就是太湖流域,是个地域的概念。近现代发展的海派、岭南画派等等。二是师传,就是传承性。比如岭南画派最清楚了,上面一个祖师爷,下面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还有一个习惯性。

《中国美术》:当下各地纷纷号称要成立画派,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徐:现在比较混乱。为什么乱呢?首先,过去画画的人毕竟是少数,比如清代康乾时期扬州画派,扬州画派称为扬州八怪,代表画家就8个人,当然是约数了,但人数不多是肯定的。现在呢?扬州一个地方画画的有8000人都不止,画画的人非常多,很难用一个很简单的词汇把这些人都全部概括起来。其次,现在信息量大。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都很频繁,大家取长补短,风格也是互相借鉴。第三,现在美术学院也多,过去南京就一个南艺,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艺术学院。是不是中国一下冒出那么多艺术天才来?恐怕也不是。学画的人多了,就很难用一个流派来概括。

但是现在也有新的情况,有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经常交流,接触,办画展,也会有个名称,比如新金陵画派,我觉得这是个社会进步的现象。因为学艺的人多了,大家眼界开阔了,希望有更多的合作形式。然而,这却没法管理。你说我不许你这几个人是这个派,那几个人是那个派,那肯定不行。这个画派乱象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我们现在学画的目的。

过去我们学画,为了追求艺术情操,追求心灵碰撞。现在呢?把钱这个东西看得太重,把名看得也太重,容易崇拜大名头。你是大名家,我就拜在你名下。其实你临他两张画,听他两堂课有可能,但不是嫡传的正式弟子。社会上这种拉大旗扯虎皮的现象很明显,可能画得并不好,但真正懂的人能有多少?本来艺术就是个小群体。比如卢浮宫是艺术的殿堂,但是去参观的人有多少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大约还是精神享受,艺术熏陶,还有看热闹的多。关于流派的界定,现在也没有明确规定,比如美协、书协,也没哪个来规定。只是我们所有的各个流派应当集合起来,组成美术界协会,共同弘扬文化事业。

曾经有朋友办了个画展,要成立什么派,我本不想发言,说要我谈几句,这一说就犯了众怒了(笑)。当时我就说:你们既无师承关系,又无地域关系,也没有画类的集合(指同为山水、花鸟、人物),就是我们五六个人集合在一起,叫某某画派。可不可以叫呢?可以。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嘛。但是要有学术成果,我的学术特点在哪里,学术宗旨在哪里,学术传承在哪里,你要给听者一个明白的交代。或者你一开始不明白,但你要向这个路子上去努力,而不是说拿这个派来装潢门面。

《中国美术》:不是为了商业的利益去运做。

徐:对。比如现在美术的书籍、期刊这么多,以前都没有的,现在每个省、每个市都很多,这也是商业利益的驱使。我很欣赏我们的老先生们。江苏省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江苏省国画院,在第一任院长傅抱石老先生的倡导下,他们走万里路,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他们所成立的金陵画派已经为世人所公认,所以你成立个画派要大家承认才行,没有社会影响也不行。

《中国美术》:金陵画派是当时画派内的画家先形成一个共识的称呼,还是世人后来的称呼?

徐:金陵画派的形成是在走万里路的活动当中不断地反思、深化。这些老先生基本都是画山水画:钱松、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虽然也有画花鸟的,但着重点是山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他们得到社会的公认和赞同,价位上也是,傅抱石是大师级的不必说,钱、亚、宋、魏的画价格很高。他们的画也确实有特点,既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绘画的技法,也有自己对时代的精神提炼在里面,所以他们的画受欢迎。你说一味地追求传统,没有时代感也不行,每一个时代杰出的艺术家,都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的人,而不是抛弃传统,另谋新派。成立画院初期,他们致力于的不是金钱,而是艺术。如果傅先生当年想的是一幅画能卖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他绝对成不了大师,这就是境界追求的差异。也许我这句话要得罪很多人:按当下人们对艺术的态度,当下出不了大师。

有的人现在画的我真是看不懂,你可以花钱去宣传自己,但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就要打个问号了。这也是社会的浮躁心情在我们画界的反映。这种大的环境下,出现种种流派也是很自然的。几个人结合起来打天下的小的流派,他就很少考虑到学术问题、地域问题、境界问题,全打破了。

《中国美术》:2010年召开过第二届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也集中讨论了“打造画派”的问题。历史上的画派均为自然形成,后人归纳,而如今有人提出“打造”,或者换一种说法“扶持与培育”,认为可以宣传本土文化,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您怎么看?

徐:我认为画派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打造的。互相学习借鉴,这倒是有的,比如学山水学钱、亚、宋、魏的风格,我说我是金陵画派、小金陵画派,有什么不可以呢?要是刻意打造呢,反而打造不成。没有一个组织去刻意打造流派,只是借流派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和势力范围而已。

《中国美术》:画派是否只能是一个短暂的存在?历史上的画派多为一代,最多不过两代;领军人物逝世后,一般所谓流派便逐渐消失,或是名存实亡。您对当代我国画派良性发展的建议?

农村地域 篇7

一、变废为宝的创意

在人们不断制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 通过对废物的巧妙利用,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创造美, 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美的艺术活动。这是对幼儿美术教学课程资源的一个扩充和延伸。?? 如果您是一个具备细心观察能力的人, 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色彩、造型都很漂亮、别致的废瓶、包装袋、包装盒, 扔了都挺可惜的, 如果用它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材料, 请孩子们动脑筋, 想办法, 把他们制作成一件有趣的艺术品, 既可以废物利用、保护环境, 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第一类:巧妙组合。如用瓶子、乒乓球、牙膏盒、化装盒、蛋壳等制作出孩子们喜爱的火车、汽车、娃娃、动物等, 通过这种组合, 会提升孩子们操作的兴趣, 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创作和美术游戏的快乐。

第二类:“因势造型”。如为瓶子穿上花花衣, 利用的材料不仅有彩泥、彩纸、彩色沙等; 用各类纸盒制作故事盒, 利用手或其他物体形象进行添画、变形, 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创造性, 鼓励幼儿奇思妙想。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材料

除了让幼儿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 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自然材料, 对农村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 我们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参观的时机, 引导幼儿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 如各种各样的泥土、粗细不同的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干树叶等, 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 便成了美观实用的游戏玩具, 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做成棋子、在石头上画画、用石头盖房子; 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小花鼠、草帽;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 用高粱杆作眼镜、小飞机; 用稻草扎成一把把, 一个个稻草人形象而生动;用野藤和几块木板做的秋千等, 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 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 都成了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器材。

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 只要是安全、卫生的, 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 共同制作, 以弥补游戏玩具的不足。如用包装袋编织“揪尾巴”的小辫子;用酸奶瓶粘上碎布当小飞镖, 用碎布装沙制作沙包; 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 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三、贴近幼儿生活的美术教育资源

创作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存在艺术的美, 精美的蛋糕、水果拼盘、节日装点等, 只要用心, 孩子们的美术活动无处不在。

第一类:提高生活技能、生活情趣。如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水饺、包子, 提供鲜花或塑料花让孩子参与插花, 从而体验、探索生活中的美。

第二类:运用食品为原料。请幼儿同老师一起制作彩色面泥, 体验自制活动材料的乐趣;将面包师请入幼儿园, 幼儿创意“我的生日蛋糕”, 一片面包、几块水果片, 拼成好吃又好玩的蛋糕动物, 真可谓创意无限! 在我园的课程实验班中, 会定期组织孩子和家长们共同装点节日的教室, 制作节日套餐, 包饺子、做凉菜,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纲要》中对幼儿园美育的要求, 将美术与生活紧密结合, 用孩子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第三类:以一日活动主题为源头。正确认识美术的本位主义与工具主义, 将促进美术的发展与利用美术为中介发展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丰富, 美术存在于艺术领域之中, 与其他领域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认识秋天时我们组织了绘画———美丽的秋天、秋天的水果, 制作树叶书签、百变的树叶贴画; 泥塑———水果, 认识报纸, 有剪贴、制作报纸, 报纸简报, 报刊设计, 报纸服装等。科学活动中为了充分感知风, 可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风, 自制风筝、风车。自然形成的油水拓印画, 既富含科学内容, 又具有奇特的创意, 通过这些剪、折、画、拓等手法, 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妙用本土资源中的民间文化

《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 “教师要认识到农村具有的传统的知识和本土的文化遗产, 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 并能促进发展。”传统民间文化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数千年来深厚积淀, 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情感、理想深深凝结着, 在幼儿园进行传统民间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农村地域 篇8

一、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设计要做到新颖、灵活、体现发展性和地域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课程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和实践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就要采用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建立多媒体软件库等方式促进多媒体在农村教育中发展。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 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 造成他们上课时无法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CAI课件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作用,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 我们在确定课件内容时就应考虑CAI的特点, 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CAI特点的发挥。在设计CAI时要注意:新课的导入要新颖, 要在上课伊始抓住学生的注意, 体现地域特点。所以在设计时, 构思很重要。在什么时候使用课件,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意图、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 反映课件设计的各项要求, 有效地表示课件中的各种信息, 给出课件制作的各种指示, 上好物理课。

二、课件制作模式适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 特别是让高中生容易接受

多媒体的使用是加快高中物理教学发展的快速通道, 多媒体教学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加深巩固了教学内容, 寓学于乐。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是突破旧的教学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自主、开放、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用电脑制作课件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 这样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本质, 有利于课堂交流的真实体现, 让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合作, 而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主要的是教师应恰当地选择制作软件制作较理想的课件。因此,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一定要精细, 力求完美, 尽量使差错率降低。通常我们制作课件的途径有:利用PowerPoint, 用超级小雪、方正奥思、Flash设计教学方案。C A I一般都大同小异, 分为指导、游戏、模拟、问题求解、操作与练习等模式。当然, 大多数教师设计出来的课件模式都是综合型, 有的还加入游戏和体育活动。

三、对高中教师应加强课件的制作培训, 提供方便、易学的操作软件

乡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育, 教师每天要上课, 写教案, 批改作业, 再加上农村教师受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等原因, 无法掌握难度较高的制作工具。在农村中部分教师已经适用、习惯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方式, 学习新的教育模式及思维, 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 加上由于多数教师年龄偏大, 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的能力相对偏低, 更容易造成事实上的抵触, 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学校做好耐心、仔细的疏导工作, 并创造条件提供进修培训和研讨的机会。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鼓励青年教师对老教师进行帮扶教育。我们高中的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 所以我们在使用课件时就要采用简单易学, 利于操作的软件。目前我们物理课使用的课件, 一般都是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来制作的。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非常易于学习, 也易于操作。还有我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多学习, 多借鉴同行的经验, 再根据农村高中的具体情况来修改课件, 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了尽快实现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 教师应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丰富完善教学技能, 加强继续教育, 不断在学习中总结教学心得。不断搞好组织教学, 努力创建出轻松, 愉快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达到整体和谐地发展。学生有了较强的参与意识, 就会主动地从物理的角度、用物理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从而使物理教学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物理课堂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物理学习也将无处不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标志着时代的进步, 虽然农村高中多媒体教学的全面运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只要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村信息技术的关心和支持, 农村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观念, 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建立多媒体软件库等方式促进多媒体在农村教育中发展。在农村高中, 多媒体教学提倡和实践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 给农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地域 篇9

一、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面对的特殊性

(一)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

我国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多样,地形地貌复杂。虽然地理纬度上只跨越了10度,但由于海拔8000多米的高山与海拔76米的河谷并存,地理落差很大,平原平坝、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相间,垂直气候明显,既有终年积雪的高寒山地,也有显现南亚热带特征的湿热河谷,还有典型的干热河谷。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在山地高原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相对更为恶劣和封闭。

(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西南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的多样性,而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西南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34个,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61.8%,占我国西部地区43个少数民族的79.1%。其次,各民族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生群体的汉化过程,但民族间的差异性并没有完全消失。此外,各民族人口数量不一,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也是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三)多元并存的宗教信仰

在西南民族地区,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为宗教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地区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都不同程度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传佛教、小乘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以及西南地区原生的民间信仰体系,如彝族的毕摩、纳西族的东巴、白族的本主。这些多样的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因此,多样丰富的宗教文化是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四)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

自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我国民族自治区贫困县共有341个,其中西南地区就占了214个(广西28个、重庆5个、贵州36个、四川20个、云南51个、西藏74个),约占总数的63%。另一方面,西南民族地区个体贫困问题也非常突出,许多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低。

二、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简单拼贴传统建筑形式与符号

在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通常只强调村落形象的统一、整饬,而未对建筑风格给予足够的重视,只进行简单地复制与模仿,于是便出现了部分风格样式毫无地域特色的新农村住宅。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所谓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中,又往往充斥着不知源自何处,形象简单而滑稽的“传统符号”,显得造作而丑陋。

(二)缺乏对自然气候适应性的考虑

除了地理条件之外,气候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移植的地方特征。西南民族地区多样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其地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地的传统民居通常具有对气候良好的生态适应性特点。但在一些新农村住宅设计中,由于对地方自然条件适应性的考虑不足,出现诸如墙体、门窗、屋顶不能满足保温和隔热要求,室内通风差等问题,使得有些新农村住宅在居住舒适度上甚至不如原来的传统民居,并没有达到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目的。

(三)对当地实际建设条件考虑不足

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通常存在着技术人员不能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建设条件,以一种“高姿态”直接向农村“输入”城市的建设经验,盲目地将城市的住屋营造模式复制到农村。如不少省市编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用图集》,往往忽视了地方所具有的传统建筑材料和营造方法,而广泛运用砖混结构,造成了物质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

(四)未能充分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组织设计人员奔赴农村,进行简单的调研后,设计几套面积大小、风格形式各不相同的新农村住宅方案,然后提供给当地群众参照建设。这种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忽视了城乡差别,缺少对当地群众生活习惯和意愿的考虑。其结果通常是设计方案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真实需求。

三、对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地域性表达的思考

(一)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承袭地方建筑风貌

新农村住宅的地域特色首先直观地体现在其外在风貌上。这就要求设计师首先需要对当地传统建筑进行深入调研,从多方面(如造型、材质、色彩、装饰等)发掘出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并综合考虑当地群众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审美取向等,从中提取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或者处理手法。

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建筑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一定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新农村住宅的建设中,还应当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气息。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不能简单地复制传统形式和符号,而是要引入时代特征,通过融合、抽象、简化、重组等手法,灵活运用多种建筑材料和建构方式,力求做到取传统之形、新传统之材、优传统之构、承传统之意、现传统之神,在赋予新农村住宅以地域特色的同时又使其闪耀着现代文明的生机与活力。

(二)顺应当地自然气候,传承发展适宜技术

良好的气候适应性是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西南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不同,传统建筑在形式与风格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其共性是都能巧妙地运用地方材料,通过合理的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构造处理等方式,营造出顺应当地气候,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居住环境。因此,承袭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技术也是展现地域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传统的适应性技术也有着其局限性,如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难以适应等。因此,在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应基于时代科技发展的高度,从自然气候条件出发,通过建筑物理环境及绿色技术等多层面的研究,改良和运用传统适应性技术,使其服务于新的人居环境空间。

已在这方面做出探索的,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教授等专家在云南永仁进行的彝族扶贫搬迁示范房项目。该项目对彝族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综合研究,发掘了彝族土围护墙建筑冬暖夏凉的生态特性,并结合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条件,改善与改造了传统的彝族土围护墙建筑,提升了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使传统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见图1、图2)。

(三)结合实际建设条件,推行适用营建模式

地域化的建筑材料及其相应的营建方式是体现建筑地域性的重要内容。在西南民族地区,传统建筑均取材于自然,而其建造方式也是当地群众在建筑材料、经济技术水平、传统生活习俗等限制条件下所做出的选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因此,在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推进中,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及营建方式是体现地域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传统的建筑材料及其建造方式也有诸如耐久性不足等缺点,因此,我们应将传统建筑材料及其建造方式与现代材料及其建造方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住宅。

以中德合作贵州镇山绿色住宅示范工程项目为例(见图3),在项目中,根据当地丰富的石材和林业资源,结合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木构穿斗的主体结构,示范住宅以条石为基础,加强了防潮效果;用水泥空心砖砌筑墙体,墙体外采用当地的页岩石贴面(见图4);屋架仍采用传统的穿斗式木屋架,立于钢筋混凝土圈梁之上;屋顶仍为坡屋顶,铺面完全采用了传统的建造方式,即用页岩石片铺于椽子之上。这种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的新住宅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有着结构稳定、节约材料、保温隔热效果好的特点,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

(四)深入了解实际需求,顺应居民生活方式

在西南民族村寨中,时而可见“小洋楼”极不和谐地矗立于传统建筑群中。在我们对此进行批判和感叹地域特色丧失的同时,更应看到其存在的客观原因,即随着近年来当地住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建筑已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因此对其进行更新是不可避免的。而伴随着城镇化发展以及现代建筑形式的影响,加之在建设中缺乏对居民进行必要的引导,建筑的形式就发生多向和盲目的演变,因而也就出现了不少缺乏地域特色的建筑。这正如朱良文教授在《传统傣族民居向现代小康住宅过渡的实验研究》的调查中发现,傣族村寨中这几年不断出现“汉式”的平顶房,就是因为他们(住民)觉得这种房子坚固、光亮、新式。

因此,要使新农村住宅能够体现出地域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其能够满足当地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这样才能使得新农村住宅为当地群众所接受。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在深入调查、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了解当地群众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居住空间、居住条件、居民生活习惯,并以专业知识不断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营造和居民客观变化的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新农村住宅,让当地住民“觉得比平屋顶的房子好用、好看,表示愿意盖这种房子(见图5)。”

(五)倡导居民参与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在西南民族地区,传统建筑自古以来多奉行的是居民自主建造模式。在营建过程中,通过仪式、技艺、叙事等方式,族群意识、地域文化、地方知识、技艺体系等得到了不断地传承、延续和发展。因此,“自主建造”相当于一个模具,具有文化传习和文化型塑作用。

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中,这种居民参与的自主建造模式是可以并且应当得到承袭和发展的。在具体操作中,应当以传统的自主建造模式为基础(即在当地居民参与的基础上),加入设计师、工程师等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共同提出对建筑与文化建设方面的构想,使建造过程更科学,成果更完善。同时,这种共同参与的建造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建房成本上涨,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活跃农村经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参与的营建过程,可以逐步培养当地居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增强其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让濒临消失的文化得以保存。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和设计师在居民参与建设方面做出了研究探索。例如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以“协力造屋”的方式,协助“9.21”大地震后的台湾邵族部落进行安置和重建工作。在房屋的兴建过程中,召集邵族族人作为主要建设者,通过建立开放式构造系统,采用协力互助的方式进行重建,加强了住民的凝聚力,强化了其族群意识。最终使得邵族人在家园得以重建的同时,其文化也得到了逐步的恢复和发展(见图6、图7)。而这种“协力造屋”的方式也逐渐成为支持“依达邵”(意为“我们是邵族人”)文化保护及培育的坚定力量。此外,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北部的纯羌族山寨杨柳村和青川县沙洲镇,“协力造屋”的模式推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不光增进了邻里间的沟通,而且让村民有了共同的文化思考”(见图8)。

四、结语

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对地域性的表达与呈现将愈发体现出其重要性。而就其表达方式而言,在物态层面上,地域性涵盖了对新农村住宅风貌样式、建筑技术、营建方式、建筑材料、功能布局乃至建设过程等多方面内容,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其次,我们更应看到,新农村住宅地域性表达的背后,所蕴含的则是对与建筑活动深度关联的社会结构、文化心理、行为模式、生存方式等的关注。因此,正如徐千里教授所言:“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绝不只是保存一些表面的地方建筑的风格、形式和符号,更不是保存那种落后的、不适合现代人生存和生活的方式。真正需要我们尊重和延续的是特定地域文化内在那种具有生命力的、美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摘要:本文总结了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所面对的特殊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部分对地域性表达做出探索的相关典型案例,提出了在西南民族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对地域性表达的一些思考,以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住宅建设做出些许探索。

参考文献

[1]沈茂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2]王冬.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相关思考[J].新建筑,2008(4).

[3]徐千里,等.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J].城市建筑,2009(6).

[4].杨宇振,覃琳,孙雁.谨慎的积极:议农村住屋建造体系及其技术选择[J].中国园林,2009(9).

[5]刘加平,等.西部生土民居建筑的再生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07(6).

[6]王启瑞.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应如何对待地方传统文化[J].华中建筑,2007(7).

[7]朱良文.走实验之路探竹楼更新[J].新建筑,2000(2).

[8]李楠,朱良文.台湾邵族部落灾区重建与社会播种[J].新建筑,2008(4).

农村地域 篇10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地, 也是农村土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村居民点的地域类型形成受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株潭地区境内地形复杂, 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密度相差悬殊, 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农村居民点地域类型。本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实证研究区域, 开展该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地域类型及特点研究, 对于揭示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布局类型、特征、规律及对其他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调控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1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地域类型

1.1 点状分布的农村居民点类型及特征

长株潭地区境内地形条件复杂, 为适应自然环境条件, 农村居民点布局大多都是农村居民点+家庭责任田的“院子”, 故其规模小, 单家独院式的农村居民点占很大比例, 农村居民点布局零散, 呈满天星式的布局格局。

这种类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 规模较小, 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同时, 其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受村庄规模限制, 配套不够完善, 对现阶段组织大规模生产、改善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十分不利, 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农村生产, 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有不利影响。

1.2 线状分布的农村居民点类型及特征

线状布局就是农村沿线性的道路、水体等成条状分布, 这种布局的线性地貌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如农村居民点沿河流的两岸分布或江河交通线线状分布, 丘陵区沿等高线线状分布, 沿海塘等水利工程线状分布, 沿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线状分布等等。这主要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丘陵地区地势低平区一般是农田, 村庄多是依山而建, 分布在小山的周边。而在平原地区往往两城市间几十公里长的国道两侧全是农民住房, 交通运输业的历史演变既反映又带动了农村村庄的发展。线状式布局是长株潭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一种重要的布局模式。

线状式布局能够方便农村交通、加强各个农村居民点之间的交流联系, 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但在布局时容易出现不间断无止境地沿道路、河流进行建设, 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 同时, 沿河流与公路发展时, 易对沿岸或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3 团块状分布的农村居民点类型及特征

团块状式布局主要是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平原区域内, 由于区域内的交通线路密集, 在交通线路交汇处, 形成一些团块状农村居民点类型, 该类型是在经济和交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布局形式, 黄花镇, 因毗邻黄花机场, 交通得到了改善, 经济飞速发展, 农村居民点慢慢聚集, 形成团状式的布局。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 把农村居民点的居住、生产、服务设施等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形成集团式布局, 有利于经济地利用土地资源。

团块状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大、结构布局紧凑、规模等级明显, 便于组织工业生产和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大面积发展。规模大, 使得耕作半径较大, 耕作距离远。对地形要求很高, 不适合在山区发展块状式农村居民点。

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它的变化一方面受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背景的直接控制, 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

2.1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地形地貌对于居民点的分布尤为明显, 居民点的产生和发展, 与自然环境条件存在密切的联系。自古湖南就是鱼米之乡, 农业比较发达, 早在古代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农村居民点。以长沙浏阳市为例, 浏阳市地势东高西低, 西北部的淳口镇、沙市镇地形平坦, 农村居民点稠密, 占地面积大, 由于受到大围山、连云山、九岭山三山的阻隔, 山区地区农村居民点则较为零星散乱。以株洲茶陵县为例, 茶陵县西北有武功山绵亘, 东南有万洋山蜿蜒, 中部和西部丘岗起伏, 地势朝中部, 西南部倾斜。并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形成一个三面环山, 朝西南开口的半环形盆地。西南部马江镇、枣市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明显多于东南部山地地区。

总的来说, 长株潭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山地比较多, 所以农村居民点布局多受到地形的影响, 平原分布较广。

2.2 社会经济因素

农村居民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 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这就决定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与社会经济转型之间的密切关系。结合长株潭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特点, 可以将因素归纳为城市化、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等方面。

2.2.1 城市化

城市化是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动因之一。2001~2009年长株潭地区城市化水平逐年稳定攀升, 其中,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 城市化水平最高, 与株洲湘潭的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株洲和湘潭的城市化水平相差无几,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 农村人口不断下降, 相对于1996年, 截止至2008年农村人口下降了235.12万人, 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城市, 配套设施需要不断完备,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减少1731.98hm2, 所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推动长株潭居民点演变的一个重要驱动。

2.2.2 经济因素

农民人均收入情况直接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是重要的经济指标。随着长株潭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001~2009年长株潭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得到了较大的增长, 2001年人均收入为8839.11元, 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22716.37元, 增长幅度高达157.00%, 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建房的需求更为旺盛, 相比2008年, 2009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到55.33m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长株潭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具有较大的刺激作用。

2.2.3 交通因素

道路与居民点的分布关系极为密切, 在道路附近一般都有居民点的存在。近年来, 为了加快长株潭地区一体化, 政府提出了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 推行“公交优先”与“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立志于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正在建设当中城际铁路也刺激到各站点地区的发展, 比如暮云镇、白马垄。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人民的生活和出行得到了完善, 可见长株潭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有很强的道路指向性。

3 结束语

地域歧视链 篇11

对自己人都不客气,更遑论欧洲人了。美国人常讽刺欧洲人踢足球时假摔不断,跟美式橄榄球比起来娘里娘气,缺乏阳刚之气。

当然,对美国人来说,欧洲还是艳遇天堂。洛杉矶的媒体会直截了当地嘲笑说:在美国,所有带“欧式”字样的服务,都能和情色沾上边儿。

北欧人和德国人都认为意大利人是懒虫、吹牛大王、色狼,除了足球、艺术和容貌,啥都没有;反过来,意大利人觉得德国人很机械,东西难吃,这点法国人、英国人也会响应。实际上,法国人每逢体育项目输给德国,一恼恨,嘴里很容易蹦出个“Huns”来——Huns就是公元四世纪横扫欧洲的匈奴人,在法国人眼里是蛮族的代名词。当然,德国人也会反唇相讥:法国人不就是高卢人吗?高卢不也是蛮族吗?

在法国的超市里,常会卖德国香肠、泡菜,意大利面和西班牙海鲜饭等速食品。但一聊起德国人来,法国人就会开始笑德国人满身都是泡菜味,并且每天吃的东西都来源于同一种动物。

德国人自己被全欧洲人骂机械之余,也偶尔会念叨,说瑞士人比他们还死板。在德国有无数波兰移民,于是他们很奇妙地看不起波兰;而波兰人又特别不喜欢捷克人。

英国人的奇妙之处在于:他们根本懒得自称是欧洲人,但又不屑于跟美国人攀亲戚。在巴黎如果遇到英国人,一副他乡逢故知状跟他说英语,聊好莱坞电影和美剧,英国人多半会皮笑肉不笑地表示,他跟美国没那么熟……实际上,英国人划海峡而自称一邦,在足球方面就是出了名的固执:很长时间里,他们都只在自己英伦三岛那一片打转。

中国古代,比较起地域来也不遑多让。华夏正朔会嫌西边都是胡人,南方都是蛮子;东晋“衣冠南渡”后,北方人嫌南方人性情软弱、生活糜烂,南方人嫌北方人粗笨野蛮。宋太祖赵匡胤对南方人挺温和的,但固执起来就是一句“后世子孙勿用南士作相”。沈括还在《梦溪笔谈》里啧啧感叹,说饮食上南咸北甜,实在难以适应。

但说到底,以地域为由头开的玩笑,力量还是在渐次减弱。因为所有地域笑话都有个前提:当初的人类,交通不便,出行不易,经常一辈子生活在一处,所以其地域属性也和其人密切相关。但这个时代,大城市正在无可避免地趋同。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整齐划一地买到苹果手机、走进麦当劳、看三星电视、吃速食意大利面。你在一架飞机上落座,周围就都是五湖四海走遍的人。所以,地域挑刺能再度产生力量的时候,得是人类再次遇到交通不那么方便、生活有个固定地域的时候了。

比如,很多年后,在某个空间站,几个人这样交流:“我是从土星来的,您呢?”“我住在小行星带,在一颗私人别墅星球。”“呀,真阔气!您旁边那位呢?”“他?他住月球加油站。”“嗨,难怪那皮肤都跟环形山似的……”

【农村地域】推荐阅读:

地域精神07-18

地域建设05-10

产业-地域05-24

地域形态05-29

南北地域06-09

地域特征06-18

地域研究06-22

地域选择08-10

地域武术08-18

地域比较08-25

上一篇:河南故事旅游下一篇: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