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研究

2024-06-22

地域研究(精选12篇)

地域研究 篇1

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区域文化大系统下的地域文化正在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和企业开发的创意源泉。加强区域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 对于促进地方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当我打开钟文典、刘硕良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 (中华书局2013年版) 时, 心中一阵惊喜。一部厚重、系统、高质量的广西文化史著述终于面世了。这是广西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是广西文化人的骄傲和喜事。

之所以对这本著作如此关切和喜爱, 是因为五六年前我在编著《广西文化图史》时深有感受。该书出版前夕我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广西文化图史》是对广西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盘点的第一本著作, 在对史的叙述和面的概括的基础上, 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理论归纳。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调研条件的限制, 这本书只能算一个阶段性成果, 内中的缺陷与错谬在所难免, 恳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今后群策群力编撰出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打下基础。”当时我深感文化研究的难度和自身学力的孱弱, 在勉力做出一本《广西文化图史》之后清楚知道还有很多不足, 期望有更为厚重和大气的著作面世。如今我欣喜地看到, 这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就是当时我期盼的“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的模样, 且内涵更为深邃, 学术成就颇高。在学术上,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广西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实和文化成就, 内容庞大系统。开篇为“绪论”, 总论广西的环境、历史与人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设七章分论由先秦到清末的文化史, 是对本地文化作纵向的考察;“下篇”分十章分论山水、摩崖石刻、铜鼓、建筑、文学、戏曲、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带等文化类型, 对广西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书前有《广西历史文化地图》, 书末还有《广西文化大事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历代广西文化名人一览表》等4个附录资料, 书中还随文附有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增加了对文化事像的直观感受。全书以55万字的篇幅, 全面介绍了广西文化历史、景观, 夹叙夹议, 史论结合, 在大量可信资料的础上, 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 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 展示迷人的文化魅力, 构建起颇具科学性的广西文化史体系, 奉献出一部厚重的广西文化史大书, 是对广西学术建设的重要贡献。在现实作用上, 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示广西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 评点其独特的文化贡献, 使广西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挺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广西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自信心, 有力地推动广西文化建设,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的运作以创意触媒, 实属作用巨大。对此我深表钦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其取得成功的要点, 我认为, 一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文化史观指导写作。书中论述广西文化的发生, 注意到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 也注意到文化交融共进的演进规律, 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在“绪论”里首先论述了广西“独特多维的自然环境”, 指出“广西文化的成长势所必然地受惠于也受制于广西的地理环境”, 并肯定“地利之便所起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接着论证了“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在下篇第一章《山水》里明确论到:“广西山水又体现出丰厚的人文内涵, 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怪怪奇奇而又蕴含着丰富人文积淀的广西山水, 造就了博大深厚的广西山水文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山水与人和谐共生”。我认为, 这些论述, 是著者文化史观的要点和精髓, 道出了文化生成的根本。它体现了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真正透彻地理解和科学准确地论述。这就使得该书的论述高远深邃, 发人深省。二是发掘大量文化史料, 铺垫坚实学术基石。十余位作者都是学养深厚、学业高深的广西顶尖级文化学者。他们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著述上作修修补补, 而是潜入历史, 探赜索隐, 披沙拣金, 调查、整理了大量的广西文化史料, 许多材料是前人未发现而第一次使用的, 并在新发现的史料中提炼新的观点, 集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三是一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如论山水文化的一组标题:“山水为人所发现与修饰 / 人得山水怡情养性 / 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又如论广西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扩大团结, 共求生存的历史壮怀激烈, 丰厚绵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广西文化, 其源也广, 其类也多, 其色也彰, 其神也融。归结到一句话, 就是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再如论广西文化:“广西文化的特色, 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交融性为基本。前三者是原色是基础, 交融起来便更具活力和张力。而所有特色的酿育, 端赖环境与人才。”材料与观点的相辅相成, 构成了该著论点坚实, 论据新颖, 论述不虚的学术风貌, 颇为可观。四是精炼流畅的史述风格。该著作者在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 努力写出通俗优美的学术文字, 体现出了著者在追求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 追求学术的通俗性、可读性。深邃的学理思想、新颖的学术观点, 常常借助于才气充沛之笔流畅而出, 其中尤以“绪论”里的文字最具这一特色。例如在写广西历史人物时, 作者首先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历史是由人物和细节缀成的”, 接着满怀情感地写了一系列对广西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 如在写清代重臣陈宏谋时这样写道:“我们还要特别对任过中枢宰辅、当过多处封疆大吏, 在全国广有影响, 并为经世致用, 哺育人才奋力一生的岭南大儒陈宏谋, 表示深深的敬意。像陈宏谋和其他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杰出者在广西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这正是广西与其他先进省区的差距之一。惟其如此, 我们对历代先贤不能不格外地珍视。而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 一种文化。”这样的论述文字, 读来令人充满清新畅快之感, 享受阅读之乐。

该书可圈可点之处还有不少, 此处不一一罗列, 读者自可翻阅欣赏。要说略有不足的是, 个别史料文图有出入, 如第93页写到:“岭南西道是广西成为独立一级政区建置之始端, 辖域包括今广西、海南省境和广东省雷州半岛, 并节制安南都护府 (今属越南中北部) ”, 但所附地图《唐代岭南西道地图》却并不包括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另外, 下篇第五章“文学———临桂词派和岭西五大家等”写作不够理想, 只重点介绍了晚清时期的文学, 对明代文学略有回溯, 不是对广西古代文学的整体概述, 令人感觉系统性不足。还有就是有些叙述略嫌冗长累赘, 文字不够精炼;与此相关联的是有的引文过多过长, 如对清代壮族诗人谢兰的《丽江竹枝词》20首全引, 似作诗词欣赏了;一些有关民间神话传说的介绍文字也显得过详, 这些我想都是可以更精炼一些的。瑕不掩瑜,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作为一部高质量的文化史著, 无疑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喜爱的!

地域研究 篇2

摘要:本文将以绩溪火车站为例,分析讨论中小型车站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问题,并提出了地域文化和建筑融合的思考,同时还分别对地域文化进行相应的总结概述,讨论了将低于特性融入建筑中的难点之处。

关键词:中小型车站;地域文化论文

一、地域文化和建筑融合的思考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指的就是不同的地域文化。纵观历史,从古至今每个城市的形成和存在均具备其独具特点的天、地、人的条件。每个城市只有遵循属于城市本身的文化,才可能形成以及发展城市的地域文化。通常情况下,人们所指的地域文化大部分是在特有的地域环境前提之下,具有地域烙印并且和环境相互融合的独特文化。地域文化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主要指的是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等等。

(2)人文,主要指的是地域长久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人们生活的风俗习惯等。

(3)社会环境,包括这一地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因素以及社会组织制度等相关因素。

2、地域文化和建筑相融合的难处所在

建筑不仅仅只是一个施工过程,它还承载城市独有地域文化,是彰显城市个性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中呈现的越来越少,所以当今我国建筑师们的重要使命就是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适当的创新实施,同时对其进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对于建筑来说,生长于一方水土,就应当具备一方特色。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安徽省的绩溪火车站为例,根据其与徽州存在的源远流长的联系,融合了绩溪徽州千年文化底蕴,车站的正门采用的是古代建筑风格,而上两端和上方采用的则是现代化建筑风格,充分的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相互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

二、中小型车站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的表现

1、与当地文化理念之间的和谐统一

以绩溪火车站的规划为例,其主要以“古徽新韵、和谐盛世”为建筑创意,进而体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象。对所在地区的文化理念进行适当的诠释,是小型火车站地域性设计过程中的常用途径,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经常在内部形成和其他地区相互区别的独特文化理念,形成的这些理念可以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可以是对来自四面八方来客的欢迎之情,同时也可以是这一地区人们性格特征等。因此,对小型或者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相对抽象的内容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2、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

不同建筑所处地区,不同环境特征,均能够产生和体现其环境以及地域性的相关设计理念,从而建造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建筑。不同地区的小型火车站,所处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对建筑手法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使建筑和环境之间和谐统一,自然融合,最终达到最佳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建筑中回应自然环境是体现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途径之一。当前,中小型火车站针对气候环境的回应设计是较为有限的。对地区气候和环境进行应对设计的过车站不是很多,尤其是基地环境因素,缺乏相应的因地制宜设计方面的思考。例如绩溪火车站所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对火车站室内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这一气候条件。然而火车站室内物理环境和其所在地区周围微气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密联系。在规划和布局上较为合理的火车站,站在微气候的角度对阳光进行科学利用十分关键,同时具备自身独特的风格。其次是,对当地气候进行科学应对,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风、光以及热,从而设计出宜人建筑室内物理环境,这就需要工程师对空间的.组合形式和构造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此外,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回应,还需要对自然环境景观等进行科学利用,借助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建筑和环境相互融合。上面提到的三种地域性设计方式,经常是人们难以感受到的,但是对于火车站建筑的地域的表达上,属于最为宏观而直接的。

3、选择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材料

对小型货车站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地域特性的途径还有充分利用所处地区的建筑材料。对当地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极大的激发当地人的归属感。绩溪火车站的正门采用的传统的建筑材料,青色的砖瓦,充分体现出当地地域特性,而其他部分,使用的则是现代化建筑材料,又展示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小型货车站设计者对建筑进行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学会就地取材。建筑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极富表现力的,对当地材料的选择可以利用传统材料,同时也可以使用现代材料。

4、固定因素的设计

固定特征因素就是将装饰以及附加物均去掉的建筑的最基本的构建和所围合的空间,它和建筑的本体很接近,又容易被清晰的识别,属于建筑表达意义的重要因素。如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坡屋顶或者西方建筑中的坡屋顶等,即便同样是坡屋顶,但是却能够诠释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小型火车站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所在地区的空间组合进行归纳分析,抽象出一个具有地域特性的基本空间类型。通过现代建筑将这种空间类型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让被赋予的现代功能依旧表现出强有力的地域特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一个城市的门面。因此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站在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既要分析其是否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还要考虑其建筑理念是否迎合当地人文特征。通过对多方面的分析和设计,才能使火车站给人带来强大的地域感。

参考文献

《属羊女》地域民俗文化意蕴研究 篇3

关键词:《属羊女》 东北地域 民俗文化 满汉融合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在东北的山川村落都留有满族文化的印记,同时,东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汉、满、蒙、朝等民族杂居的社会现实,各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延边作家于雷创作的《属羊女》就展示了一定生态基础上具有浓郁满族及满汉融合文化特色的东北地域民俗文化。

一、满族萨满文化的展现

满族宗教信仰多元化,但主要以萨满教为主,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对神灵敬畏与崇拜,因此形成了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跳神就是其中的一种。萨满教的神职人员被称为萨满,是人与神灵之间的使者,萨满分家神和大神两类,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是大神。我们所熟知的“跳大神”就是巫妪通过舞蹈和“神歌神词”来消灾降福。“跳神”不仅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小镇人长期信仰萨满的的自然表露。康大头病得奄奄一息,小镇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跳神”。和萧红《呼兰河传》中描写的跳神一样,《属羊女》中的跳神也是一幕丑剧与闹剧。蝲蛄镇的神职人员大脚仙和赖嚎子装腔作势,头上搭着红布,全身抽搐摇摆,腰间的铁腰铃当当作响,口中更是念念有词。愚昧的小镇人丝毫不顾及躺在炕上倒气的康大头,而是完全沉浸在看热闹的喜悦中。大脚仙和赖嚎子正是利用了人们对“跳神”的“诚意”与“虔诚”,不时抓住时机抽抽颠颠地下神,用拙劣的把戏对抗现代文明与进步。“跳神”体现了满族人对自然的崇拜。

“信奉萨满教的满族人向来都有尊敬长者严教后代的风俗,特别是由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各氏族都将自己的祖先奉为神明,或木刻偶像,或彩绘想象中的先祖影像供奉在西条炕上方的祖宗板上。”[1]这种祭祖形式就是“上影”。《属羊女》较为细致地描写了关家正月“上影”的仪式。“上影”是满族传统中“办族谱”的简化。传统的“办族谱”必须严格经过接谱、亮谱、续谱、宰牲、收谱五个程序,小镇经历了几百年汉文化的冲击,上影的形式不再那么严格,尽管如此,我们在文中还是能够领略满族旗人祭祖的虔诚和隆重。上影时的族谱最上端是有如仙人般飘逸的祖宗影像,下面是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名字,关老爷子带领关氏一族分长幼尊卑站好,向祖宗影像叩拜。“上影”体现了满族人强烈的家族观念和祖先崇拜思想。

在这里,跳神和上影已成为一种有着特定意义、相对独立的仪式,表现了东北人的共同情感和价值认同,甚至是集体无意识。透过这些独特的符号表意系统,于雷发掘了巨大的历史文化意蕴。

二、东北岁时习俗的表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使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而日常生活、岁时节日及婚丧嫁娶等民俗事象的描写,表现了浓郁的乡土情蕴,体现出东北民俗文化的动人之处。

东北人民用黑土地赐予的智慧和食物为每一个传统节日赋予了鲜明色彩,读《属羊女》,读者会充分感受到异样的文化内蕴。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会杀年猪,灌血肠,而亲朋好友之间互赠杀猪菜已经成了小镇人的保留习惯。过了小年儿,女人们忙着蒸面点,包冻饺子、包粘豆包。到了年三十儿,人们还要忙着迎灶王爷、上影。五月节时,小镇家家屋檐插上一排排的艾蒿,姑娘们缝针线荷包,扎小笤帚,图个辟邪免灾:《属羊女》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生动的东北民俗传统文化。

东北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所以“猫冬”成了东北黑土地上的一种特殊习俗。猫冬——多么惬意温暖的字眼。大雪封山,人们像靠着火炉蜷缩着取暖的猫一样,在东北方言中“猫”也有“藏”的意思——藏在屋里热炕头上,打牌,摸纸牌,吸自制的土烟,抓“嘎拉哈”——由此形成具有东北特色的“火炕文化”。东北森林茂密,满族人还有游猎打围的传统,蝲蛄镇的男人大多都是狩猎高手。狩猎虽然会收获很多美味的野物,但也很危险,何大林就死于一次围猎。《属羊女》真实地再现了东北林区人们的原生态生活。

除此之外,《属羊女》还为读者描画了生动传神的婚丧习俗。关玉河的婚礼完全是遵照关老爷子的指示按照旧礼热热闹闹办的,“新娘的炕席底下放上葱和松明子,这才聪明,再撒点芝麻、高粱,能节节高,撂把斧子,辈辈福。”[2]而小镇最长寿的老人关老爷子去世后的葬礼办得非常隆重。关老爷子下葬时,黄布遮着刺眼的阳光防止返阳,给其开光认准阴间的路,当听见“左躲钉,右躲钉”时,关老爷子寿终正寝了。于雷从文化与地域的角度表现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空间。

三、东北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当年因为马车店店主用一碗蝲蛄豆腐救了清始祖布库里·雍顺的命,所以乾隆爷将蝲蛄镇册封为清始祖发祥地,并迁来了三百户旗人。蝲蛄镇位于长白林区深处的偏远乡村,与世隔绝了几百年,解放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小镇人封建保守思想严重,对新事物本能地排斥。县妇救会在蝲蛄镇进行妇女解放运动,想拆除代表封建思想的郎氏贞节牌坊,几个郎姓老太太在那整整守了三天三夜,还大骂“伤天害理”。关连山作为小镇的区长,想破除封建迷信,可关老爷子却翘着小辫子到处跑,还亲自或者煽动别人搞封建迷信活动。而装神弄鬼的大脚仙和赖嚎子,则为了一己私利制造谣言,阻挡文明的进入。

东北偏居一隅,地理环境开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东北人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的性格特征,民风质朴。关连山和何大林就是其中的典型。关连山作为小镇的权威人物,却难改粗人本性,遇到不满或棘手的问题,总要大声嚷嚷几句“扯不扯呢”。他语言虽然粗俗,但并不粗鄙,为人刚正不阿。何大林作为狩猎高手,体现了山民的威武和抗争意识,以及东北人的信守承诺和耿直讲义气。东北民众面对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压迫通常表现出执著的生命意识和倔强的生命力量,体现出一种心理上的强悍,这一点从陶曼与苏小石的爱情故事中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东北这块“化外之地”较少受到中原封建传统礼教影响,女子表现更多的是野性泼辣、大胆奔放。“大花碗”是小镇公认的“有名儿的泼娘儿们”[3],郭惠娟身上则浸透着原始的奔放与野性,敢爱敢恨,不离不弃。在于雷笔下,很多形象被理想化了,表现了作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黑土地的热爱。

四、丰富生动的东北民间话语的运用

一个地域的民俗文化,也可以通过语言体现出来。于雷从小生活在东北,耳濡目染了东北原生态的生活和语言,因此,作家在创作时能自觉运用方言这一民间话语资源,既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又形成了作家自己的个性风格。

首先,东北方言形象生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如关连山说何大疤瘌眼子“别他妈的叨木鹳子找食——靠嘴儿,把能耐得真使出来,扯不扯。”[4]关老爷子反对关连山封“药王庙”和“娘娘庙”,在庙前嚎叫,关连山要拿枪崩了他,“吓得他一鼓肚子,把个红裤腰带挣断了,缝着白裤腰的黑夹裤差点没秃噜到脚跟儿。”[5]其次,东北方言还表现人物的个性化特点。当马大哈哈问关秧歌儿到医院来干什么,关秧歌儿露出了无赖相:“俺屁股上扎根刺,俺想……”面对关秧歌儿的挑逗,郭惠娟一把拉住关秧歌儿的裤带往床上拽:“来,姑奶奶给你挑(刺),你把裤子脱下来,脱!”[6]再如关老爷子:“狗日的,南蛮子,想在这儿扎根儿,还敢把房子盖到最东头摆浪!这不明明贬弄咱们臭糜子吗?关连山,臭小子还帮狗吃食,哎呀天哪,这些败家的子孙,咋都这样不着调哇……”[7]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可以从《属羊女》的字里行间倾听到久违的乡土乡音,触摸到尚未走远的民风民俗,给人一种本色自然、原汁原味的感觉。第三,自觉的乡土意识,使作家从文化层面关注东北生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开拓出艺术的新境界。如:“人们在为陶曼沸腾着,舌头像一把把烧红的柔软的剑,伸进了小镇那条狗肠子一样的小街。”[8]“傍年根儿的夜晚总是黑黑的,月牙儿不等太阳落山时,就先溜到山下面去享福,撇下那些星星像没娘的孩子一样眨着眼睛,窥视着奇特的大地。”[9]“车站里,火车像得了齁喽病,大口大口的喘着。”[10]简单明了的语言,却传达出作者深厚的感情,传达出浓浓的诗意。

东北这片土地上聚集了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居多。满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借鉴和吸收言语词汇。满语具有纯朴、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反映了满族作为狩猎民族的民族特征。正是因为满语的精当凝练,富有亲和力,才使得汉族及其他生活在一起的民族更容易接受它,一些满语直接融入到东北日常方言中,并得以传承下去,形成了语言融合现象。如大宝才介绍马大哈哈时“马大哈哈是个江湖牙医,也会扎古点儿其他的小病”[11]。这里的“扎古”就出自满语,是“诊治”的意思。再如“抓嘎拉哈”,“抓”在满语中应读“chuǎ”,是指把散落的东西捡起来,“嘎拉哈”是羊或猪的膝盖骨,“抓嘎拉哈”是旧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其他如“旮旯”“寒碜”“邪虎”“邋遢”“啰嗦”“秃鲁”等也都来自满语,且按照满语的意思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些词语都是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的产物,它们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东北的日常生活,《属羊女》体现了语言的融合性特点。

于雷有着深厚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结,乡音、乡民、乡土、乡情深深地烙在作家心中,并在作家笔下构成了一个个诗意的家园,作家始终关注充满苦难与深情的满族龙脉地,也正因如此,地域民俗文化成为《属羊女》的重要文化元素。

注释:

[1]尹郁山:《吉林满俗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2][3][4][5][6][7][8][9][10][11]于雷:《属羊女》,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第22页,第171页,第7页,第54页,第251页,第314页,第66页,第28页,第38-39页。

高招录取地域差异研究 篇4

现代社会,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而教育公平则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3]。所谓教育公平, 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平衡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与稳定, 符合社会成员的发展和需要, 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统一配置教育资源。[4]具体而言, 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 “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 “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而通常, 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在我国, 高考招生是公民享受受教育权的一种体现, 也是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 各招生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在努力地追求着教育公平的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 现阶段我国的高招录取还没有实现机会均等的目标, 甚至可以说, 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点我们可以从目前的高招录取省市差别中看出。

一、高招录取中各省录取招生计划数的差异

高招录取中, 不同高校在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投放的招生计划不同, 甚至表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性。如表1所示:

注:数据不包括保送生、文体特长生、小语种单招

2009年, 清华大学在北京招生252人, 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其他地区, 山东最多, 招生人数为62人, 但不到北京招生计划的1/4, 在青海只招了16人, 为清华大学在北京计划数的1/20。

2009年, 北京大学在北京招生人数最多, 为180人, 河南计划数列在第二位, 为48人, 计划数为北京的1/4, 在青海只招了8人, 不到北京大学在北京计划的1/20。

同样为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浙江大学招生计划方面的省市差异更为明显。2009年, 浙江大学在浙江的招生计划为2374人, 计划数紧随其后的山东也只有103人, 不到浙大在浙江计划的1/20, 而计划最少的青海, 只有7人, 仅为该校在浙江计划的3‰。无论是部属院校还是省属院校, 属地招生计划偏多的情况毫无例外地都可以看到。2009年, 部分“985工程”院校的本地生源比例分别是:北大17%, 清华16%, 北航13%, 北理11%, 复旦44%, 上海交大47%, 武大50%, 南大55%, 浙大61%。

综上可见, 招生人数的差异在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是不同的, 但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一个学校对本省的招生人数通常都多于外省, 这甚至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惯例。不同的时期和学校, 有时在招生中本省与外省的差距会很大, 如前面所述, 可达到10倍甚至1000倍之多。这就势必招致一些批评, 但在实际上, 这些地区的差距可能并不比别的地区大, 甚至还有可能是小的。

二、高招录取中各省录取率的差异

高招录取中, 各省录取率是衡量不同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招录取地区差异的重点指标。如表2所示:

从表2不难看出, 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在各省编报招生计划方面, 一再要求各省市及部属院校按照“优化生源结构, 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编制来源计划, 并要求将招生计划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倾斜, 但我国各省份间录取率差异仍十分明显。如录取率最高的海南2009年为87.5%, 录取率最低的山西2009年仅为49.2%, 相差海南、上海等高录取率省市近40个百分点。如此之高的高考录取率差异, 也是“高考移民”现象屡禁不止, 在一些省市不断抬头的重要诱因。

三、高招录取中各省招生质量的差异

与高招录取计划数和录取率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个招生质量的差异。招生是一个联系学生和学校的中间环节。在这个环节的一端是招生人数与所在地区人口数量的对比, 这体现了考生所能享有的资源量, 是招生质量中的量的方面。另一个端点是招生学生进入的学校的质量, 这关系着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 也是招生质量中质的方面。从教育机会均等角度看, 这既涉及到起点的均等, 又涉及到结果的均等。以“211工程”院校为代表, 我们可以看到地区招生质量的差异。如表3

“211工程”选取的都是一流的高质量的院校, 其综合水平在国内是不容置疑的。北京有62所高校, 而“211工程”的高校占到了25所, 其比例高达40%, 可见其总体水平之高。上海有高校50所, “211工程”院校有9所, 占到了18%, 比例仅次于北京。加之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招生中人数比值的优势, 我们可以说, 北京和上海是其他地区所望尘莫及的。而作为更高层次的“985工程”38所院校中, 北京为8所, 上海3所, 西部10省市除陕西有4所“985工程”院校外, 其他西部省市加在一起也只有3所院校, 这也说明了招生地区差异之大,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

一本录取率, 直接关系到某省有多少考生可以进入重点大学接受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直接关系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 从表4中, 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不同省市考生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差异。

四、高招录取中各省录取分数线的差异

由于2004年有9个省市继上海、北京后施行高考自主命题, 2003年便成为使用相同试卷和统计方法比较各省录取线的最后一年。2003年, 青海的录取分数线最低, 文史类一批录取线426分, 理工类为338分;文史类一批分数线最高的为湖南, 557分, 其理工类一批线为501分, 排全国第5位;理工类一批线最高的为河北, 513分, 其文史类一批线531分, 排全国第4位。由表5[9]可见, 分数的地区差异是很明显的。招生分数最低的是青海, 其次是北京、上海、天津。分数排在正数前四位的是河北、湖南、浙江和江西。

在我国, 北京、上海、天津三城市的教育水平、质量最高。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排在最前列。同时, 这些城市相当重视教育, 在教育上投人了大量的资金, 中学师资水平更是没得说。高校在这些城市里也是众多, 北京有62所, 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而湖南、河北、浙江和江西显然是无法同它们相比的, 无论是在整体经济水平上, 还是在高校数量和质量上, 只能将其归人中等水平。青海的教育水平与分数水平一致, 都处于低水平上, 这也符合实际。河北、湖南、浙江整体教育水平处于中等, 分数上都处于高水平, 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最大的是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 教育水平高高在上, 但分数水平却仅高于青海, 形成两个极端, 差异很大。

综上所述, 存在于高考招生中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而且领域也很广泛。究其原因, 其一是“人为地方化”。以浙江大学为例, 在四校合并以前, “老浙大”的浙江籍生源不到总生源的30%, 但是经过合并以后, 浙江大学的浙江籍生源迅速攀升, 有几年甚至超过了70%。教育部在2008年出台规定, 要求“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应该逐渐回调至30%以内”。教育部此举被视为“促进高教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努力”。其二是“财政换招生”越演越烈。所谓“财政换招生”, 是指高校按照当地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大小来确定在本地的招生名额。特别是一些部属重点高校, 很多都得到当地政府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财政投入, 高校才需要对当地有相应的“回报”。所以, 在招生计划中向属地倾斜, 似乎合情合理。其三是“省部共建”的通行办学模式。因为有资金投入, 所以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在“共建协议”中提出关于扩大本地招生比例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下放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比重的上扬, 必须警惕高校在分配指标时进一步向本地倾斜, 从而加剧省市间业已存在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失衡。

而在高招录取的制度层面上, 是由于以地区为单位的招生方式;在非制度层面上, 可以归结为教育资源的地区性不均衡。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历史的、经济的原因所造成的, 非人为的, 而且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但制度上的原因则是人为的, 可以改变的。不可否认, 这种招生方式的确是给落后地区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因为落后地区经济水平、教育水平较低, 用同样的招生标准来竞争的话, 只会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但在另一方面, 这种招生方式却也给了部分发达地区以特权。如我们在上面图表中所看到的, 这些地区本身人口总量不多, 但教育资源却很丰富, 经济和教育水平都处于优势地位, 按地区招生, 无疑在实际所得上就占了很大便利。

由制度所造成的这种地区差异, 并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也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例如, 为了逃避招生中的地区性分数线, 就出现了当前愈演愈烈的高考移民问题。如江西, 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高考缺考人数达6248人, 比上年增加582人。一些县市教育工作者认为,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高考移民。而同年6月中旬,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22名高考学生家长联名举报当年有数百名高考移民从江西、湖南等地涌向西双版纳, 以西双版纳考生名义参加高考。2005年, 来自湖北的海南理科高考“状元”李洋更是因为被海南省教育厅认定为“高考移民”, 而被取消了清华大学入学资格。“高考移民”本质上是以一种人为的方式对抗制度所造成的差异。一方面, 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地区差异, 但在另一方面, 却可能会毁掉这种制度所能提供给落后地区的保护。因为这些地区更容易进行“高考移民”, 而这些移民往往是在原住地上学受教育后, 在新住地进行高考、录取。这就挤占了移民地的录取名额。而且因为原住地分数水平普遍要高, 在新住地录取时就会挤占相对重要层次上的名额, 这样危害更大。如此看来, 高考移民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单纯以堵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 而应该考虑如何从制度上去疏导。

纵观这种招生方式所产生的保护和特权可以发现, 这并非是一种必然共存的矛盾, 完全可以做到在给落后地区提供保护的同时, 而不产生特权现象。笔者认为, 由于整个社会处于阶层差异、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的状态中,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保障高校招生公平至少应该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 解决政府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分配的政策导向问题。

教育部每年在指导各省级招办、部属高校编报招生来源计划时, 要将加强高等教育资源统筹,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原则, 要求各地在保持招生计划总量相对稳定同时, 要将招生计划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倾斜, 使全国招生计划安排和分布在教育部的统筹安排下更趋公平、科学、合理。具体包括:1.继续加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力度, 由天津、辽宁、江苏等14省 (市) 高校, 面向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8省的协作招生数量每年平稳增加, 协作计划作为国家指令性来源计划与非定向招生计划要分别编制、合并公布、统一执行。2.省属高校跨省计划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协商安排, 计划要面向中西部倾斜, 原则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3.地方所属“211工程”院校, 跨省计划总量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 总量不应低于本校招生计划总量的30%。4.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按照“优化生源结构, 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 率先垂范, 继续调减属地计划, 比例超过30%的, 要坚决调整到30%以内, 新增招生计划要尽量投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

第二, 解决政府在高等教育招生中的权力边界问题,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长期饱受争议的重点大学生源本地化问题, 在教育部下达“211工程”院校属地招生比例不得超过30%要求后, 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生源本地化导致重点高校所在地生源以相对其他地方考生为低甚至相差悬殊的分数被录取, 从而减少与降低了其他地方考生被这些高校录取的机会, 一定程度上损伤到教育公平。去功利化原本就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 所以“211工程”院校不能出于获得地方更多支持动机而损害其他地方考生的平等录取机会与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所“211工程”院校压缩本地招生名额的新变化, 是向着“211工程”院校原有涵义与原本属性的回归, 也是向着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维护教育公平迈进的一步。部属院校“省部共建”, 地方政府在继续给予部属高校财政支持的前提下, 应改变“财政换招生”的单一回报模式, 向“全方位”回报模式转变, 即地方政府可通过共建加强与部属高校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科学研究、人文环境、人才培养等诸多环节的合作, 并采取措施, 为鼓励优秀毕业生留在属地就业创造条件。各高校在实施招生自主权时, 要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 体现高等教育公益性、公平性。随着义务教育逐渐均衡化, 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应做到:1.要考虑省市人口比例及考生人数比例。2.要考虑在校生比例及历史因素。3.要考虑给予边疆地区、特殊地区适当照顾, 实行“差别对待”。4.要考虑总量相对稳定与向中西部倾斜的关系。5.招收保送生、自主招生要考虑区域基础教育水平差异。6.针对艰苦专业、人才缺乏行业录取时要考虑给予适当照顾。

第三, 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 背后涉及的是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教育公平的实心是一个历史过程, 需要我们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比如说高等教育资源的配制要靠经济建设, 靠社会的发展来创造更多的资源。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三次全国人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谈到:“不仅要把蛋糕做大, 还要把蛋糕分好”。其实在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方面也存在这个问题。“把蛋糕做大”不是一蹴而就, 应该通过努力不断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投入高等教育。缩小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性差异, 即“把蛋糕分好”, 从国家层面要做好以下调控:1.国家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利用立法、经济、行政等手段调节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2.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目标, 分配教育资源, 实现高质量高等教育资源国内分配。3.支持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防止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在数量上、质量上差距拉大。而地方政府要根据本行政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布局、人口结构、科技结构, 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 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化, 特别是要解决各类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的问题。

第四, 解决高校招生与就业挂钩问题。

教育部2003年4月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 将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 要求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意见》在教育系统内部将事业发展计划、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评估与就业率适度挂钩, 从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层面形成招生、培养、经费和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出台高校招生与就业率挂钩的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 促进了高校就业工作, 同时也促使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和办学机制, 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招生与就业挂钩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招生来源计划时, 要增强市场意识, 加强调研和论证工作, 积极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主动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适度调减长线专业的招生数量, 提高社会竞争力。要求高校在编制招生来源计划时, 要以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保障,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年度与长远、规模与结构的关系;要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 改善办学条件。

参考文献

[1]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zhuanti/

[2]袁贵仁.《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十年教育重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 2010年2月28日.

[3]张秀云.论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 2007, (2) .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1.

[5]参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招生信息网.

[6]参见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

[7]见教育部中国教育与科研网:http://www.edu.cn/

[8]参见新浪教育频道:edu.sina.com.cn/gaokao/2009-06-03/

[9]参见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

[10]许言.高考移民现象挑战教育公平[J]新华文摘, 2009, (5) .

地域研究 篇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

摘要: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并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离不开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作 者:吴传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期 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Journal: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40(2)分类号:X24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地域性;城市色彩影响要素;色彩控制策略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这种变化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是,城市面貌的巨变不等于城市形象质量的提高。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城市建设简单盲目的“复制”生产,使城市特征淡薄,城市特色缺失。目前来说,省会所在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大多已有一定的城市形象基础,这些地方性城市往往盲目追求一些标志性建筑,或者进行简单的城市品牌推广,而没有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没有关注城市的多样性,更没有真正把脉城市内在机理和地域性特征,从各个方面尤其是城市色彩的角度加强城市视觉形象。

1 地域性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

地域性也常被称为“地方性”或“地区性”,是指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经济现象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差异和组合特征,是人类活动和自然规律相互交集的结果。地域色彩是地域性的外在显现,是在该地区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差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面貌和用色习惯。地域色彩虽然和自然环境关联紧密。例如,城市特定的地貌、土壤的色彩、日照情况、季节和气候、植被……构成了城市景观环境的背景色彩,但不是单纯的自然色彩,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的综合,包括诸如习俗、文化、传统、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

赵春水等(城市色彩规划方法研究——以天津城市色彩规划为例,2009)结合中国美院宋建明教授的研究,对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做了总结:一是城市基质,主要考虑地域土壤、气候、绿化等与城市色彩的关系,它决定了城市色彩的天然禀赋。根据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航拍图片,可以看出土壤和气候影响了城市色彩基调。二是城市传统,主要考虑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色彩对城市色彩的影响。例如,苏州水巷建筑的白墙黛瓦,其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决定了城市色彩基调。三是城市空间,主要从城市空间设计角度分析城市色彩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例如,意大利威尼斯城市广场四周的建筑,色彩以淡粉色为主,而水巷两侧建筑以暖白色为主,说明建筑色彩的应用与空间位置及形态相关。四是城市特征,主要分析各城市独有的特征色彩。例如,奥地利萨尔斯堡淡色系的运用说明使用高明度低彩度色相丰富的色彩能充分展现音乐之都的宜人浪漫的气质,说明不同的城市特征需要不同的城市色彩予以表达。

2 国外城市案例研究

(1)法国巴黎城市色彩。巴黎被称为“米黄色的城市”。历史上,巴黎曾先后对大巴黎区域进行了两次规划调整,调整过后,巴黎建筑屋面色彩以银灰为主,少量桃红色和白色屋顶饰与其中。巴黎老城主要是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各个时期的老建筑为主。老城的绝大多数建筑,大多为银灰色屋顶,米黄色系的墙面,辅以黑色的铸铁花和浅色的门窗套,总体色调统一。由于建筑材料、风格、尺度等的差异,视觉感受连续、丰富而完整。

(2)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市色彩。阿姆斯特丹是欧洲著名的文化与艺术之都,书店、画廊、戏院、电影院、博物馆等比比皆是,水网交织如运河系统又称“水上之都”。与其他欧洲城市相比,以河流两岸由三四层的老建筑色彩为主调构成的阿姆斯特丹色彩明显具有明度偏深、色相偏暖、饱和度适中的厚重温暖特征。例如,咖啡色、酒红色、棕橙色等,这也是由当地寒冷阴凉的地域性气候决定的。当年曾经对欧洲绘画艺术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16至19世纪的佛兰德和荷兰画派色彩风格的踪影在阿姆斯特丹依稀可见。

(3)日本京都城市色彩。京都是日本的历史文化重镇,古建筑中有14处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市均按照地区特征被指定为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制地区,其中,市中心大部分地区都被指定为美观地区。在美观地区新建建筑时,建筑物的外观均需要经过审查后才能修建。京都市对户外广告也有严格的规定,市区内禁止悬挂闪烁式霓虹灯广告,并且对广告牌的大小和颜色进行限制。因此,京都市内部分店铺的广告牌采用与日本其他地区不同的颜色。例如,京都市内部分麦当劳的看板颜色并非红色而是棕色。

(4)印度焦德普尔色彩。焦德普尔是印度拉贾斯坦邦第二大城市,因其城内大部分房屋屋顶涂以天蓝色,站在高处向下望,整个城市一片粉蓝,单纯却印象深刻,别具特色,就像成千上万的蓝积木。因此,有“蓝色的城市”之美誉。对于城市风格统一、地域性特征明显的中小城市或区域来说,采用主导色系同时又蕴含丰富变化的色调是可以借鉴的一种城市色彩管控方式。

3 中国的实践

我国历来就有“红墙碧瓦、金碧辉煌”的说法,故宫的别名“紫禁城”给人以诗意的想象空间,就是重视城市色彩的

例子。但是,在中国社会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色彩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缺乏整体性、多样性,刻意求新等,不注重城市文化与气质,造成了城市色彩的二次污染。

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已有较长的历史,始于2000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随后,同济大学郝洛西教授主持的《南昌昌南地区城市环境色彩规划》(2006-2007)则对建筑物、道路铺装、绿化、城市街具、城市户外广告等主要城市环境色彩要素进行了色谱的提取与归纳,总结出南昌城市环境的色彩倾向。《杭州市色彩规划研究》(2009)提出,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充分认识“城市色彩”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研究城市色彩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并能够与规划体系相互适应、相互沟通。《天津城市色彩规划》(2009)从城市地域特征如城市自然色彩、文化色彩、传统建筑色彩和现状建筑色彩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进行专家座谈、色彩问卷调查和色彩心理评价实验等对城市色彩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城市分区规划提出城市色彩总谱,提出城市色彩主色调。endprint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了城市色彩控制的行列。据青年时报报道,仅杭州北斗星色彩研究有限公司就已经为将近50个城市,200多个楼盘制定了色彩规划。从目前城市色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1)确定城市主导色彩基调。例如,哈尔滨以米黄和黄白的暖色调为主色调、南京是浅绿色、杭州是灰色系、常州是米黄色和白色的配合,重庆是“淡雅明快”的暖灰。

(2)编制城市色彩控制技术规定。例如,《武汉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试行稿)、《昆明城市建筑色彩控制导则(试行)》。

(3)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以《城市设计导则》的形式公布执行,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和对城市特色区域进行色彩规划,日本京都、大阪等城市均有较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其主要方法就是在城市规划审批中增加了“色彩规划审批”的专项。

4 结语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城市,城市色彩是城市视觉形象特征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城市色彩的研究,基底都是对城市视觉形象特征的凝练与强化,都必须考虑城市或地区本身的自然、人文特点,量身定制,强化地域性特征。对于相对现代的资源短缺型城市,城市色彩策略可以相对经济有效地控制视觉污染,有效保养城市,形成有序井然的视觉形象。它尤其适用于中心城区老城区。城市色彩策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需要相关部门联手合作。色彩策略必须经过充分的实地调研,慎重的科学分析和反复推敲,才能够因地制宜、塑造出具有地域性特征和符合城市形象特色的色彩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健,戴志中.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协同学问题解决模式——以重庆市为例[J].新建筑,2010(02).

[2] 万敏,吴新华.城市色彩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规划师,2004(07).

[3] 徐煜辉,卓伟德.城市微观层面中的色彩整合方法——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某地块为例[J].新建筑,2007(03).

[4] 宋建明.阅读澳门城市色彩[M].澳门:澳门艺术博物馆,2009.

[5] 杜佩君.京杭运河杭州段两岸城市色彩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6]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泉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7] 王红梅,金鑫,李兴明,等.寻找城市色彩的主色调杭州市会选什么颜色?[N].杭州日报,2006-7-28.

地域性建筑造型初步研究 篇7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造型,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装饰

就建筑文化而言, 国际式现代派风格已普遍遭到人们的谴责, 绝大多数建筑师都用文脉的眼光来看待建筑, 即在历史的历时性与同时性的统一中赋予建筑以新的含义。前苏联的建筑师M.B.波索欣在他的《建筑·环境与城市建设》的扉页上写道:“当代建筑师的一项主要任务, 是要使自己的作品不与自然环境和文物古迹发生冲突。”自然环境当然是本地区的自然环境, 文物古迹自然是本文化的符号实体。

建筑造型的基本概念:造型设计是指采用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手段, 按照美的原则对人造物体的外形进行规划, 设计出符合人们视觉需要与触觉需要的形态产品。造型设计注重人们的视觉传达, 如建筑物的形态、色彩、材料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 所以建筑造型设计是一种全方位的构思设计。对于建筑而言, 它是通过对一个实际的场所进行处理, 从而创造出一个超越地理意义的环境, 它虽然有形、可视、可感, 然而它却是一种文化或生命形式的意象, 它借着有形的物质来呈现人类的精神世界, 反映特定的文化环境。

1 造型呼应自然环境

1.1 与气候相呼应

为了研究气候对各种传统建筑形式的影响, 埃及建筑师法赛研究了屋顶随不同气候地域而产生的变化, 认为这是气候造成建筑形式不同的一个主要体现;另外, 在干热气候地带的传统建筑中, 深深的凉廊、保护性的阳台和出挑, 都会在墙面上形成大面积的阴影, 而木制或石雕的格子窗则可以遮挡阳光, 同时又不阻挡微风的吹入, 这些传统建筑造型细节体现了典型热带建筑特征。

1.2 与地理环境相呼应

芬特雷斯通过研究地域的自然环境, 寻求建筑形体与生态环境的适应;通过探索地方的文化传统、神话传说, 试图使用建筑的语言将这些地域深层次的内容揭示出来。基于对文化、历史相关因素与自然元素的了解, 芬特雷斯通过隐喻和符号的方式将这些地域性内容揭示出来, 强化了建筑的人文意义。内华达州的克拉克县政府中心, 体现出对该县自然环境的象征 (见图1) 。

1.3 自然材料的运用

印度建筑师阿努帕玛·孔杜给自己建造的“墙屋”, 是感官性和直觉性有力的结合, 也是研究与实践有力的结合。这幢房屋只是一个线性的长方盒子, 但它给人以充实的层化的空间感受, 并且充满玄机。此住宅楼源于在三个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也就是环保型建筑材料、选择当代可行的房屋趋势、节能并用建筑语言呼应自然条件。

2 造型呼应人文环境

自然从对人类的影响将自身的特性融入人类文化的亚代码中, 形成可以互相传承的内容, 因此建筑形式并不是刻意寻求的结果, 它存在于符号体系的亚代码的排列之中, 即建筑符号的含义必须与地区文化精神合拍。建筑精神不是来自于使用者或设计者个人的价值观, 而是来自于设计者对地区人的价值观的总体体验。

2.1 呼应传统建筑

福建崇安武夷山内旅游区的建筑群借鉴、发展了闽北传统村居空间的布局模式, 建筑形体组合和色彩运用富有地方民居的特色, 将传统语言抽象简化, 与现代建筑功能相适应。其中比较著名的两座建筑就是武夷山庄和玉女山庄。武夷山庄依坡地地形而建, 将自然风景引入到建筑群体之中, 前后错落有致, 游廊与水体交相辉映, 形成恬静幽雅的环境。

2.2 呼应城市文脉

在当代的地域性建筑设计中,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表达传统文化的方式, 是运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塑造新型地域文化的代表。尊重地段特征和城市肌理, 表现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性地继承城市文脉成为建筑创作的原则。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的设计中, 建筑的墙面用青灰色的面砖贴面, 面砖的色彩、规格和贴法都与周围环境中的旧建筑相同, 砖墙面之间同样是灰白色的斩假石条带, 点缀着精致、适度的梅花和马蹄莲装饰。

2.3 呼应宗教信仰

柯里亚的作品反复出现的曼陀罗图形、贡德、“漫游”路径, 以及印度民间的传统绘画和雕塑, 表明他对印度本土文化的深深热爱和执著追求。他强调在概念性和象征性的层面上, 深层的感知当地的特殊地形, 并针对这种地形进行建筑设计。通过在维德汉·巴瓦尼州议会中一系列开阔的露天庭院设计, 柯里亚重新向公众展示了建筑的象征主义和诗意。它们都以来源于印度佛教、宗教仪式和宇宙观的“朝向天空”的空间为基础, 通过现代建筑的语言给予表现。

2.4 呼应传统艺术

匈牙利的有机建筑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对共产主义制度及其形式统一的、没有灵魂的建筑的抵抗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文化寻根的结果, 并通过建筑表现赋予这种根土相连的内心感受。建筑师伊姆列·马科维奇在这个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发现, 依据民间传统艺术, 建筑的部分经常富含关于有机体甚至人体的概念。他试图把这种关系通过他的塑性很强的、有时甚至拟人的形式语言在建筑中展现出来。

2.5 呼应构造技术

西班牙的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平面形式简洁而又符合逻辑, 一系列等距的墙体将空间划分成若干的展区, 通过大小不同的拱券相连, 这种罗马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使建筑确定了它的基本围合形式, 从而摆脱了外立面造型的干扰。建筑通过这一系列砖砌拱券, 呼应了古罗马艺术是建立在砖结构上的历史, 同时也呼应了古罗马艺术上不间断墙体承重系统, 而不是像希腊式的柱梁结构 (见图2) 。

当代先进的交通工具与通讯设备的使用, 已经解决了文化信息交流上的困难。建筑师只要愿意, 就很容易学习到其他文化亚代码的解译方式, 并就这一符号体系的固有秩序寻找到处于这一文化背景下的同行们运用符号的方式。不难想象, 不同文化符号体系相互渗透的结果, 必然形成首创与模仿界线的模糊。由于不同亚文化代码的翻译程式被越来越多的掌握, 建筑将会越来越多元化, 同时人们的思想和社会观念也会越来越宽容, 多种文化和技术的交融会产生更多新形式的地域化建筑。

参考文献

不同地域铁皮石斛抗寒性研究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吴江市八坼社区西郊的吴江市苗圃集团有限公司基地。基地位于北纬30°04′,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降水相对集中在梅雨季节6~7月,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093.5mm。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最高气温28.0℃,极端最低气温-3.3℃,无霜期200~240d。灌溉用水取自太湖支流。

1.2 试验材料

2007年10月分别从云南、江西、福建、广东和浙江等省收集铁皮石斛野生种子,在组培室条件下繁育组培实生苗,2008年5月将组培苗移栽至32个穴盘,于温室条件下培育小苗。9月选用生长势一致、不同种源的铁皮石斛二年生苗作为试材。

1.3 试验方法

由于吴江地区位于铁皮石斛野生分布带北缘,其露地自然条件下铁皮石斛无法越冬,因此9月将各种二年生苗移至标准蔬菜大棚(单层薄膜)下进行常规养护,冬季无加温措施越冬。每个种源选取1盘(32丛,3~5株/丛),1盘为1个处理,3次重复。

1.4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2009年2月底对试验区各种源进行冻害情况调查,将冻害调查标准分为6个等级。0级:植株正常,无冻害现象;1级:植株个别叶片叶尖受冻,受冻害叶局部萎缩或焦枯;3级:植株半数以下叶片叶尖受冻,受冻害叶局部萎缩或焦枯;5级:植株有半数以上叶片受冻,受冻叶子局部或大部分萎缩、焦枯,但心叶正常;7级:植株叶片全部受冻,受冻害叶子局部或大部分萎缩、焦枯,心叶正常或心叶微受冻害,尚能恢复生长;9级:植株大叶与心叶全部受冻,趋向死亡。按冻害等级划分依次调查各个种源的冻害情况,然后计算各种源的冻害指数。冻害指数=∑(冻害级株数×代表级值)/(调查总株数×冻害最重一级代表级值)×100;受冻率=冻害1级以上(包括1级)株数/调查总株数,用LSR法测定其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域种源越冬冻害表现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试验区月平均气温分别为7.0℃、3.4℃、8.7℃,极端最低气温-5.6℃,与历年月平均值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见表1)。说明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2月当地的气温属于正常变化范围,铁皮石斛个别不同地域种源发生的冻害现象并不是当年气候异常所造成的,而是个别不同地域种源本身对当地冬季低温天气不适应造成的。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冬季后,常规大棚条件下,5个不同地域铁皮石斛的受冻情况差异很大。其中以云南种源受冻最为严重,受冻率达99.2%,平均冻害指数达90.9,与其他地域种源差异为极显著,因此云南种源在吴江地区类似生长条件下不能正常越冬;其次是广东与福建种源,冻害指数分别为64.0和44.1,受冻程度较大,不适合在吴江地区栽培,与其他地域种源之间差异显著;江西种源受冻害程度较轻,与其他地域的种源差异表现为极显著;受冻最轻的为浙江种源,冻害指数仅为9.8,与其他地域种源差异表现为极显著,为最抗寒类型。

2.2 不同地域种源抗寒性差异

铁皮石斛不同地域种源表现出的抗寒性差异主要是由地理变异所决定的。铁皮石斛在我国分布区域较广,各区域地理气候差异造成铁皮石斛种源间的变异多样,其生长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差异较大。云南省四季如春,其种源休眠期极短,生长性强,但适应性和抗逆性最差;广东和福建省冬季极端气温较高,持续时间短,故其种源抗寒性也不强;江西和浙江省尤其是近北部地区,四季分明,其种源夏季和冬季均休眠而停止生长,生长性较差,但适应性和抗逆性最强,其中浙江种源尤为突出。

2.3 不同地域种源的外观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得铁皮石斛种源在外观性状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野生药材采摘和枫斗加工较早和较密集的浙江乐清地区,当地药农将铁皮石斛分为“硬脚”(H型)和“软脚”(F型)2种,根据各地引种的种源在试验区生长表现,云南、江西和广东地域的种源多属于“硬脚”范畴,福建和浙江地域的种源多属于“软脚”范畴。从外观茎杆颜色看,有茎颜色暗红、泛青带密集紫红色小点和青色茎杆带少许紫红色小点等。浙江地域种源茎杆颜色大多较深;云南、广东、福建地域种源茎杆带有紫红色小点;江西地域种源茎杆青色、少有紫红色小点等。在这些不同外观特征表现中,“软脚”种源普遍较“硬脚”种源抗寒性强;颜色深的种源普遍较颜色浅的种源抗寒性强。

2.4 不同地域种源越冬后恢复情况比较

2009年5月对铁皮石斛不同地域种源受冻后恢复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其萌发新芽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云南种源受冻程度严重,地上部分多被冻死,基部萌发新芽很少,且恢复生长势弱,与其他地域种源差异为极显著;江西、广东和福建种源受冻后可以恢复生长,其中福建品种恢复较差,与江西种源差异表现为显著,而江西和广东种源萌发新芽数量方面差异不明显;浙江种源受冻程度较轻,萌芽数量多,生长旺盛,与其他地域种源差异极显著。生长表现方面:云南种源无法恢复正常生长;广东和福建种源基部萌芽细小而密集,生长势弱;江西种源新芽数量少但茎杆粗壮,恢复生长势旺盛;浙江种源新芽数量多而且茎杆粗壮,生长势最佳。

3 小结

(1)对引进的铁皮石斛不同地域种源的越冬情况和受冻恢复生长调查表明,5个种源的抗寒性依次为浙江种源>江西种源>福建种源>广东种源>云南种源。

(2)设施大棚条件下,铁皮石斛浙江种源和江西种源适合在吴江地区栽培,而其他3个地域种源需采取冬季加温辅助措施才能减少冻害,增加栽培产量。

(3)铁皮石斛分布区域广,不同地域品种类型丰富。本次试验只涉及5个地域铁皮石斛的冬季适应性研究,对各种源的地区适生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摘要:用不同地域铁皮石斛的二年生苗进行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在相同条件下抗寒性差异明显,其抗寒性顺序为浙江种源>江西种源>福建种源>广东种源>云南种源。

关键词:铁皮石斛,种源,抗寒性,冻害指数

参考文献

[1]姜成英,杨成生,孟少童,等.不同种源铅笔柏抗寒性对比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4,29(3):48-49.

[2]徐程,詹忠根,廖苏梅.8种不同地域铁皮石斛农艺性状及多糖和纤维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8,35(5):576-579.

基于地域文化的广场设计研究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广场的发展趋势多为综合性广场,设计时把广场的基本功能融入其中,如:休闲娱乐性、文化性、交通集散等。不论何种广场都应首先满足人们对其的基本需求,之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突显设计的独特主题和理念。以文化广场为例,其主要用于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城市的会客厅、标志与名片,具有当地的特色,体现本地的地域文化。文化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徉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加强人们的参与性[3]。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广场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些设计者只是仿效其它成功广场的表面形式,并没有结合当地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4]。因此,在广场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1 基于地域文化的广场设计实质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特殊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并且由人类传承至今,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文化价值,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产生的地域文化,保存了大量物质形态化的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化的传统习俗,地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它地方的文化特质,突出体现地方性特征[5]。文化广场的整体环境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以此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为依据,尊重历史、借鉴古今文化,让人文与广场环境设计结合起来。

以新疆喀什疏勒县文化广场为例,新疆喀什地区是新疆传统的维吾尔族的聚居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蕴含着维吾尔族独特的美学观念和民族气质。从而使得喀什地区在建设的方面有着典型的西域特色和鲜明的伊斯兰风格。因此,在设计上充分吸纳了当地建筑的典型风格,以及地域民俗文化的特色。新疆喀什疏勒县城东新区中心绿轴演艺文化广场坐落在新疆地区喀什市以南,疏勒县城东,新区规划核心区“中央绿轴”的最南端,演艺广场北部紧接一条滨水商业步行街,西南处有纳丘克渠,此水域作为该设计水系的源头。广场总占地面积为49 247 m2。

设计结合现代手法,并融入当地文化背景,强调平面与空间上的完美结合、形式简洁、线条明快。通过在原有地形上的重新规划、硬质铺装与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以及园林小品的运用来体现地域特色。

2 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城市广场在使用方面应当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大多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巧妙的搭配,实现广场的“可达性”与“可留性”,强调出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的精神[6]。

新疆喀什疏勒县城东新区中心绿轴演艺文化广场在设计时为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将此文化广场规划设计为五大功能区(见图1):第一大功能分区为:中央舞台区。作为整个演艺文化广场空间序列的集中体现,中央舞台区是整个广场的核心区所在,也是演艺文化广场的亮点之处;第二大功能分区为:集会广场区。设计在中央舞台正前方,与舞台有一水池作为分隔。一方面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此处欣赏舞台上的精彩演出;第三大功能分区为:休息空间区。休息区共设两处,分别设置在舞台的东西两侧,通过植物进行围合,形成一块相对静谧的空间,并设有树下坐凳供游人临时休憩;第四大功能分区为:背景绿地区。在主入口一侧种植有植物,形成一片小型绿带,与主入口南侧的道路分隔。也对路上车辆、行人进行视觉阻挡,为广场增加一丝神秘感。

在交通方面此广场中共设有两级道路:主环路和园路。主环路宽为6 m,与北侧的步行街相连接,凡有演出时可通行工作车辆;园路宽为2 m,主要设置在主环路外围,只要是连接各个次入口,以及进入休息空间,可有效分散人流,当有演出时可充分缓解主环路的压力(见图2)。

3 体现广场设计地域性的元素

城市文化广场的整体环境设计要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以此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为依据,尊重历史、借鉴古今文化,使人文与广场环境设计相结合,并且适当设置一些雕塑、园林小品和喷泉等来充实广场内容,使得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3.1 广场中的建筑及园林小品

广场内及周边建筑是广场空间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建筑的风格、材料、外轮廓以及色彩直接影响广场设计的空间景观的风格和气质。在广场中景点设置(见图3),建筑和园林小品的设计充分吸纳了当地建筑的典型西域特色和鲜明的伊斯兰风格,以及地域民俗文化的特色,并充分考虑当地传统文化;演艺广场充分满足了市民集会和演艺活动的需求。传统的诺鲁孜节是维族的庆祝节日相当于春节,诺鲁孜节内容积极群众性强,该场地也适合举办并发扬这一良好的传统文化。

3.1.1 诺鲁孜门

位于演艺广场的南北中轴的南部,其宽为25 m,高22 m,厚2 m。中间门洞是非常典型的地域建筑纹饰的曲线,游人从北往南,可以透过这个门看到与其在一线的塔楼,成为很好的取景器,尤其在余晖的映衬下,古塔外圈附上一层光辉,让人们看到不同层次的梦幻景色,增添了景观的宗教气氛(见图4)。

3.1.2 景观灯、指示牌、垃圾箱

园林小品虽不是广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设置合理的话往往小品建筑对广场的空间景观有着主导作用。诸如景观灯、指示牌、坐凳、垃圾箱等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的小品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该广场在中央舞台的后方设置景观灯,在形式及色彩上与周围环境相搭配,起到景观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可为舞台演出进行照明。

3.1.3 传统故事景墙

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历史上传颂着很多名人轶事,一些传统节日,例如:阿曼尼莎汗的故事、木卡姆音乐艺术等,游人可通过两侧的景墙了解一些历史故事(见图5)。

3.1.4 喷泉水景

在舞台正前方设置有喷泉水景,结合交相辉映的灯光,使舞台上的演出更为生动,充分利用西南处有纳丘克渠资源,使广场变得活泼富有动感。

3.1.5 诺鲁孜塔

位于整个园区最南面人行入口处,其平面为7.8 m×7.8 m,塔高为27 m,中间有楼梯,能使人上到17.1 m处的平台,眺望全园美景。此塔不仅是演艺广场的主景,也是全园的标志性建筑,在造型和外饰面上突显民族特色,不仅成为景观风格的定位,它的体量也可给人视觉的冲击(见图6)。

3.1.6 诺鲁孜柱廊

位于演艺广场的两侧。每个柱廊弧长均为63.75 m,柱子直径为0.6 m,柱廊高6.4 m。平面成弧形,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形势,序列的拱门柱廊,在前广场上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见图7)。

3.2 广场中的植物

广场中以成片绿地为主,东西两侧为开放式绿地供行人进入游憩,可以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广场周边以疏林草地为主,突出上层景观植物与下层地被植物,能保持广场与绿地的空间渗透,扩大广场的视域空间。考虑新疆的气候条件及当地的自然条件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设计上采用“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本乡本土,生长健壮,适当引进外来树种,满足不同的绿化景观要求,保留当地种植特色,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树木;“多样丰富”原则:植物配置以密林式栽植为主,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的植物种群,以及整型植物与自然种植相结合的原则。丰富景观层次,使绿地能够更好地装饰广场,起到屏障的作用。在植物选择上:采用分层的植物群落进行种植,形成近于自然群落层次、结构分明,上层树种有:悬铃木、新疆杨、钻天杨、圆冠榆、国槐、刺槐、白蜡、臭椿、合欢和楸叶泡桐等;中上层树种有:常绿乔木、果树、丝棉木、西府海棠和紫叶李等;中下层树种有:珍珠梅、连翘、木槿和铃铛刺等;下层植物为绿篱和地被植物。

4 文化广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广场设计的地域性更多地体现出文化内涵,有向着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广场的个性和主题的塑造越发重要,设计的地域性由其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而得以体现,而不是为了追求个性。广场设计的地域性并不是应用于设计过程中某个独立特定的环节,而是贯穿于设计过程始终的一种理念,是一种通盘思考、整合规划的思维模式。发掘地方特色,寻找文化内涵,将城市的文化特点纳入广场设计的方方面面,将先进科技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这才是广场设计最根本的立足点[7]。广场设计需要本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地域性相结合的,而不是盲目照抄国外设计[8]。

作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城市广场,既是集中反映城市文化的空间和城市建筑艺术的焦点,又是最具艺术魅力、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设计者在新疆喀什疏勒县城东新区中心绿轴演艺文化广场的设计过程中,着力于广场地域、文化、适用功能的同时,还强调绿化的生态化设计思路,使得该文化广场具备集现代城市广场文化、艺术、天然于一体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冯维民.现代城市广场开发与设计研究——以大连开发区文化广场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14-30.

[2]刘茹.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探索——以宝鸡市凤县文化广场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08:14-16.

[3]王园园.浅论广场设计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2010,36(23):38-39.

[4]宋丽.城市广场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J].广州建筑,2009,37(2):23-27.

[5]史小松.现代城市广场中的地域文化特色[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22-25.

[6]聂坤.谈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7):157.

[7]王文博,沈娟,齐荣尊.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实效性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0,36(23):39-40.

东北地域与油画语言特点研究 篇10

不同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造就了不同地域的人, 也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家群体, 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南北艺术家对艺术理解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东北的地域特征明显, 文化特质多为民族特征, 形成了大量的满蒙文化, 这些文化给东北画家带来了艺术创作上的思想源泉, 艺术家的画风朴实、泼辣、大胆、肯定, 这些特点形成了东北艺术文化的一大特征和亮点。在思维方式上敢于大胆创新, 本土意识浓厚, 画面的精神内涵厚重、有力, 用笔不受拘束、负担少, 这些内容都决定了东北地域艺术的特征。

在油画语言上多强调力度、量感、大气、饱满度, 这些表现方式和艺术家的地域是分不开的。它包含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也是艺术家对东北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因为这些包含了东北人的精神内涵, 例如:在马约尔的素描人体作品中可以看到, 画面中几条粗黑有力的线概括出人体最基本的形态, 简练而生动, 它所传递的形具有概括力。而佩尔梅克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简约的形体、富有力量感的躯干、饱满的团块感等特征。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雕塑同样具有量感, 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人体内在的生命的外张, 有原始的意味, 人体被概括成几何形态, 极具概括力和饱满度。可见“概括力”和“整”的精神就是量感的灵魂。省略细节而加强整体的概括力成为把握量感的尺度。在东北的满蒙文化中, 艺术形象多为质朴、饱满、量感, 具有概括力, 在满蒙的出土的石雕、木雕中, 具有团块感的造型比比皆是。这些文化的特质都是典型的地域文化的特征, 非常具有原始艺术和民族艺术的永恒性, 夸张的胸部、臀部和腿部, 身体上没有细小的结构变化, 但是我们却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简约的、概括的、整的、力量的、原始的、民族的, 象征的,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些文化内涵决定了东北艺术家在画面中的表达方式, 在用笔上更加果断、肯定, 笔触上厚重有力, 具有雕塑感。

满蒙民间文化, 形成了真正的东北文化的精神内涵, 从雕塑和民间美术中吸收营养,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体会造型和色彩

示了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等诸多不同方面的特点, 又充分表现出每一个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的特殊环境、特殊心境、特殊艺术思路和特殊的创造特点。因此虽然动画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 但它独立于其它任何特殊媒介而存在。

四、结语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大众化艺术, 艺术性是其最应该被重视的的生命力, 在造型上忽略细节去概括, 加强整的观念以及对事物的理解深度, 加强整的感觉有时可以忽略衣纹、质感、忽略小的转折甚至忽略结构, 而加强形的整体性和力度。省略小的转折画面中的力度就会加强, 而省去质感画面可能就浑厚有力, 有时省去解剖结构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量感, 但是这一切要根据具体的对象而决定。在培养艺术概括力的同时要强化造型意识, 在造型意识中渗透民间文化的内涵, 这一切都是艺术家的营养所在。

在色彩中, 画家多强调颜色的冲击力和画面的张力, 强调色彩的饱满度, 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强调地域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色彩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和地域特点进行选择, 色彩是现代绘画的重要问题, 所有不同时代的色彩都涉及到每个时代的审美和人类的价值取向, 认识色彩的程度代表了艺术家追求的方向和理解事物的深度。

提到色彩我们就要从人人熟知的色彩调子开始。按照我们过去的理解, 色彩调子就是画面整体的基调 (红调、黄调、蓝调、绿调) , 色彩调子的目的在于表现画面的气氛和情调, 随着时代的发展, 绘画的进步, 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提升, 画家对色彩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有它自己的调性, 不同时期的对调子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的追求。

色彩和地域是分不开的, 每一个地域都有每个地域的色彩, 色彩具有地域性, 大红、大绿可能就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征。色彩奔放、有力、饱和度强, 不同颜色的色彩组合能代表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东北的绘画作品具有直接性和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这是由这个地域的发展需求所决定的。鲜明的对比, 代表了这个地域人们的审美情趣。东北地域文化对色彩的理解是要求个性化的, 需要刺激, 需要力量, 需要有冲击力, 需要有内涵, 更需要有创造性的组合, 这就是东北人的性格。

所以, 对色彩调子的理解是和地域紧密相关的, 一个色彩调子会像音乐一样引起我们的回忆, 会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地域文化时代, 每个颜色的组合都会造成色彩地域符号的印象, 在当代东北地域文化中, 如何坚持和革新是当代东北青年画家的责任和义务。

色彩的时代性和创造性和地域是分不开的, 色彩的创造性和个人生活经历、经验紧密相连。所以每个艺术家对色彩的理解和创作出的色彩是不尽相同的, 色彩的可塑空间是非常大的。环境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特质, 要培养在自然环境中对颜色品质的认识, 对色彩关系的理解。对色彩的认识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无联系的, 而是要从能够使色彩发生根本变化的因素去找寻, 从我们的“根”去寻找、从我们的文化中去寻找, 这样才能真正了解颜色的含义。

可以说我们的地域性造就了我们的文化特征, 这些特点也造就了东北的艺术家群体, 这种群体会给当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带来冲击, 我们也希望东北的艺术应该走向中国乃至世界。我们希望东北艺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生命力出现在世人面前。

本质, 只有精良的技术是创造不出来优秀的动画艺术作品的。

参考文献:

[1]黄玉珊动画的起源和发展[Z]http://comic.sina.com.cn/x/2996.html[2]宫崎骏千与千寻的神隐世界[J]漫友杂志增刊

[3]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动画与数码艺术系创始主席教授维贝卡.索伦森在“中国卡通产业论坛暨青岛国际卡通艺术周”上的讲话

[4]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摘要:东北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地方, 东北艺术家大都性情豪放、气质鲜明, 在油画语言表现上多为大红、大绿, 用色大胆明确, 冲击力极强, 作品浑厚有力, 具有雕塑感。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篇11

摘要:传统地域文化景现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传统地城文化景观面临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剖析入手,论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探讨传统地域文化景现存在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欠发达与边缘化现象、地方性与现代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等主要矛盾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景观研究;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1—0018—07

一、问题提出与现实的紧迫性

传统文化地域是承载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几千年来,在不同地理环境空间上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是地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的结品与精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城市地区传统文化景观遭到破坏,同时快速城市化对乡村文化景观形成巨大的冲击。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以及时尚化成为导致地方文化景观缺失和文化景观趋同的根本因素,形成我国不仅“千城一面”,而且“千村一面”的建设格局。再者,传统文化景观面临毁灭性冲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应是指导我国地域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依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新人文精神变革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景观的发展必须具有地域上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机性,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的“孤岛化”、“破碎化”、“盆景化”和“边缘化”现象,成为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特色性景观区域和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文化景观传承创新技术缺失,有效管理对策与建设引导不到位的具体结果。虽然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单个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特色风貌塑造、生态村建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治理及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有不少进展,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真正能够整合并系统运用到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与创新发展,指导区域新农村建设,形成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结合的和谐文化,在建设和管理中还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地域广大,类型多样,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地方需求不同,基础不同,使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的相关技术缺乏有效整合,单项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应用也难能适应不同地域文化本底的要求,应用的整体效果难以体现。再者,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的“忽视”和政策的缺失,也是导致不能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

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1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形式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概念由来已久。Sauer C.O.(1974)在《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文中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构成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它随人类活动的作用而不断变化。“文化景观”概念的普遍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首次使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包含了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的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共同杰作;它“代表某个明确划分的文化地理区域,同时亦是能够阐明这一地域的基本而独特文化要素的例证”。文化景观可以位于城市、郊区、乡村或荒野地,存在于连续的时空中。地域文化景观(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其显著的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景观体系,主要体现在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Mare Antrop(2005)指出存在于地域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文化景观具有更好的识别性。KellyR(2000)在阐述欧洲地域文化景观时指出“居住在特定地域的人们的邻里、农场、林地、河流、建筑都和地方人民休戚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地方性特点的多样性和细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和记忆正是欧洲景观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根本所在”。

2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对象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Zev Naveh,1 994)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逐步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一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并随对环境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寻求最适宜于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即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综合体现出协调的自然生态伦理、持续的生产价值伦理和和谐的生活伦理。其内涵包括:①在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是人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发展的结果。②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生态关系。既不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也不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的环境主义,而是人地协调的生态价值伦理。③自然要素、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充分体现出地方性和自然性特点,并得到持续利用和延续,维持自然生态的稳定性。④人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产业体系控制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产业类型、生产规模和强度内。自给自足成为摆脱超负荷生产行为的根本。⑤人类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累计和继承了大量的地方文化,并逐步形成了代表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其形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不断交换自己的认知并逐步同定下来的自然崇拜、文化崇拜、人类崇拜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地方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更是自然的文化。⑥传统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历史的和古典的,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社会是发展的,在新环境、新技术、新观念、新经济形态下,现代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发展则更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面对更加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大规模的社会人口与消费、更加深入的干扰方式,技术与效率成为现代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发展的核心。由此可见,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对象,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必然联系。

三、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现状与进展

1国际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全球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掀起了广泛的文化景观保护运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保护

协会(ICOMOS)和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从研究主题来看,研究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Hannes P.,2005):①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和发展提供战略依据;②地域文化景观特征与认知(Paul.C,2005),探讨景观规划与维护过程中的景观认知、理解与参与;③地域文化景观结构与功能(Y uji H,2005),探讨文化景观形成、变迁以及在政策、社会因素作用下解决景观问题的途径;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未来(Jacob H,2005),探讨在当今城市化、边缘化和旅游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以及景观保护与管理的途径。从研究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①文化景观与文化地理学。主要包括景观资源论研究(J.Fraser,1998)、文化景观与景观规划(G.J.Ashworth)和文化景观研究(Haber w.,Masao T);②城镇化、工业化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动态研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的演变(M.Antrop,2004)、整合的景观意象、文化景观的扰动和城乡动态与演变,研究城乡由二分、连续统一体、相互齿合的连续体、共同社会特征、乡村区域和规划分离论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③遗产景观与游憩休闲产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景观资源评价(G.Brian,2004)、文化旅游与休闲模式(Richard F.,1998)、自然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景观地方性与现代化、景观遗产真实性与市场化(K.Hopkins,1998)、聚落风貌塑造与景观规划(E.Dewailly,2000)等;④景观生态与景观规划研究。大地景观与地域景观环境(J.Simonds)、社区景观、生态场地规划等一系列领域。从研究中心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①以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佛吉尼亚州立大学等为中心,形成了以I.McHarg、J.Simonds、M.Laurie、L.Olin、E.Meyer、H.Lewis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的规划群体;②以德国、法国和荷兰为中心的文化景观与景观生态研究中心;③以英国为主的传统文化环境与风景园林成为现今景观保护、建设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国际城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在城镇化发展、城市扩张的同时保护脆弱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征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特征、景观演变与规划管理、地域文化景观传承是探讨城市化地区传统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问题和可持续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规划与管理的一体化方法与途径(Integrated ap—proach)。对城市化地区文化景观形成的“破碎化”、“孤岛化”格局提出了“城市-X域公园”(City Re—gional Parks)的概念与标准,旨在通过对城乡土地管理和空间规划建立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从而覆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范围。②寻求景观战略机会最大化途径。在风景园林规划及其管理中,面临快速城市化对文化景观形成的巨大冲击,新建筑、新产业、新交通设施等是替代传统景观的重要环节,在众多的发展途径中寻求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景观战略机会最大化途径成为重要的管理措施。③景观网络空间的保护与区域景观体系的建立。通过生态廊道、绿色空间、绿道等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与构建形成连续的景观网络空间,有效保护地域文化景观的连续性、完整性及区域景观的整体性,同时在乡村与城镇间形成具有广泛生态意义的过渡空间,构建以民居与聚落—土地与产业—网络与区域为核心的区域景观体系。④社区与聚落的多样性与地方性的保护。针对聚落的“趋同性”和乡村社区的“都市化”以及部分落后地区的“边缘化”趋势,通过提高可达性和自然生态空间连接性(accessible nataral greenspace),建设社区林地(community woodlands)和聚落自然生态空间,在保护景观地方性的同时降低都市化的影响,提高传统区域发展的公平机会。

2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起步较晚,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现象研究处于空白,虽然风景园林在城市及相关领域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领域的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主,在2002年之后广泛倡导的地球表层规划(孙筱祥,等)、地域文化景观(王向荣,等)、乡土景观(俞孔坚,等)、风景名胜区(杨锐,等)、乡村景观(刘滨谊,等)、生态与文化园林(王浩,等)领域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②传统聚落与文化景观研究进行的传统聚落、聚落地理和文化景观领域的研究,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阮仪三、金其铭、张小林、汤茂林、李蕾蕾、李小建,等)。③农业景观与土地利用景观及其规划研究(王仰麟、刘黎明、郭焕成,等)。④以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为主开展的古村落、古镇保护研究。通过研究古村落形成机理(陆林,等)、空间特征(刘沛林,等)和古镇保护(阮仪三,张松,等)揭示古村落景观的内在本质和传承途径。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与工程应用大都直接涉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规划设计(俞孔坚,杨锐,刘滨谊,等)。⑥以景观生态与生态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文化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彰显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思想灵魂(王浩、王向荣、王云才,等)。⑦城乡一体化格局研究对城乡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的研究,是城乡网络景观和城乡景观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宁越敏、顾朝林、陈田、王发曾、张京祥、闫小培、曾菊新、石忆邵、刘盛和,等)。⑧乡村景观规划与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及规划研究在“乡村景观及其规划”、“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江南水乡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机制”领域开展的长期研究等领域开展的创始性工作(王云才、陈威、刘黎明,等)。

四、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1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内容涉及文化景观的各个方面。尽管由于各个国家所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城市化与工业化模式不同、社会产权制度不同、土地规模特征不同和社会价值观念不同等,在形成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和问题多样化的同时,文化景观的高度地方性决定了地域文化景观存在问题的不同性和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与国际文化景观研究对比来看,①西方国家侧重于立足人类学建立传统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②关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边缘化”(marginal)研究。由于土地的规模化和村落的分散化决定了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地区不同于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征,部分较远的地区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在地缘关系、经济联系和社区影响上都处在边缘化的过程中。③景观可达性(accessibility)水平和网络格局研究。正是基于边缘化问题所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使得西方国家文化景观的研究更关注景观可达性和网络化的影响研究,在通过提高传统地区的可达性

使其具有公平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保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④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则多倚重于建立文化博物馆的方式和方法,缺乏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区域尺度上进行解决的方案。

而我国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在社会快速变革的过程中,在促进景观类型多样化形成的同时,产生与发展阶段相互错位的不均衡现象,形成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混乱现状。缺乏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②城市圈经济冲击使景观格局与过程出现无序性,城市化过程中的不规范和盲目发展,使完整的区域景观被逐步分割,区域异化与同化过程同时加强,使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景观的连续性和有机性遭到破坏。目前缺乏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景观“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形成过程与机理以及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整合与有效管理对策研究;③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和村落景观“趋同化”、“盆景化”、“公园化”特征明显,聚居过程复杂化和景观均质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缺乏对区域景观整体性研究,特色性文化景观区域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与管理途径研究。④在巨大的经济差异中,落后的地域其社会、经济和文化景观等各方面正逐步被“边缘化”,成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缺乏对“边缘化”形成过程与机理以及景观管理的政策研究。我国对传统文化地域景观的保护研究仅仅局限在:①文化景观单体、小场地和建筑空间的保护。尤为突出的是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②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孤立保护。以单个村落的保护取代对整个文化区域的保护和对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正是以上研究存在的问题,传统研究不仅没有解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的本质因素,反而局部的保护与局部的开发更加强化传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的空间特征。单就国内研究而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较为有限,呈现出个案规划研究多、区域整体性研究少;单体建筑研究多,景观环境研究少;规划设计实践多,理论研究提升少;表象描述多、深入分析少的格局。我国城市与乡村相互交织齿合,在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城不城、乡不乡”的格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面对危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应立足本学科优势更多关注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保护、继承与发展。

2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热点

(1)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时期,人居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人类生活无法摆脱自然界赋予的强大束缚,人类从事生产和改造适应自然的技术差异小,从而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文化景观均质化的共同特征,体现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区域整体性。整体性不仅表现在特定空间的完整性,还表现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正是对这种区域性整体特征的保护,否则就会陷入局部保护的恶性循环之中。区域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整体性和连续性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景观生态格局的区域性;②区域景观内在联系的有机性;③区域景观过程的完整性;④区域景观空间的连续性。⑤区域景观历史演化机理的延续性。

“孤岛化”现象是现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现代产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依赖性降低,依托技术就可以形成具有技术集群的产业集群。因此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分散发展和成片推进,加之不同等级的交通体系的分割,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逐步被现代景观所替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完整空间逐步缩小,最后被现代城市景观、现代产业景观、商业景观和现代居住景观所包同或呈现三面同合的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孤岛化特征。孤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岛屿化”孤立格局和空间上的不连续现象。

(2)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边缘化现象成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障碍。边缘化主要表现在:①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偏离经济的中心地区和热点地区而成为经济发展相对的“冷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变革相对缓慢,正因为如此,使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得以保存。②由于交通变化和对外联系途径的变化而失去往日繁华的地位在空间上成为被遗弃的区域具有边缘化特征。③南于地处偏僻地区和较低的可达性造成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边缘化特征。④在区域发展中由于时尚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占据主流,而传统文化的空间越来越少,呈现边缘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相对滞后。但边缘化则使这些传统文化景观区域付出发展的巨大机会成本,并因为与周边环境间巨大的差异而形成巨大的文化和心理反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渴望和需求,从而加强文化景观边缘化的格局。

(3)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代技术的应用。技术是改变和创造景观的重要手段,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②现代材料的应用。技术支撑下的材料革新彻底改变了景观构筑物的本底特征,成为区别与传统景观建筑的重要特征。③现代产业活动与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④建筑物、道路、交通工具的城镇化。⑤传统地域生活环境的人工景观化。⑥少数民族生活节奏和方式的都市化等。景观的现代化是落后地区享有发展权利和享受现代文明权利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现代化与地方性同样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地方性是发展中的个性,而现代化同样既存在同化作用占主导的一体化过程,又存在异化作用下的地方特色发展。

(4)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

文化景观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集中在游憩活动过程中的真实经历与感受,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真实了解人类过去生活、生产的唯一资源。从旅游者所表现出的向心作用和离心作用两种特征来看:①出现一些既强化地方特征,又强化旅游禁忌的景观类型;②一方面,当地方特征在外部旅游压力下以异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区域旅游产品就出现不同特征的异化;另一方面,旅游地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努力追求旅游者趋之附之的特征阶段。文化景观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①景观的高强度开发用于满足大量旅游者的需求。在景观旅游区形成人流如织,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和大规模的接待服务设施,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特征,而非文化特征;②在景观旅游区内部或周边地区,兴建了旅游商业化基地,从事大规模的固定的物品商业贸易,成为景观区城镇化的典型;③在周边人工仿造一系列景观从事旅游经营指向十分明确的各种经营活动,使原有的景观环境高度商业化;④到处兜售的各种纪念品和宣传招贴,现代音乐都强化了商业化氛围。商业化对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保护来讲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有的文化景观商业化形成对景观生态的不可逆破坏。而有的商业化形成则是满足文化景观规模化发展的需要。虽然有违于景观的真实性,但却创造性地进行了景观的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对于旅游者来说,感受到真实性是将历史与环境相融合和完善商业化过程是必要的,但高度商业化会误导“自然一文化生活”地方性景观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旅游者的经历与感受。

五、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人们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认知的增强,特别是面对城市化、现代化、商业化和工业化冲击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已唤醒了学者们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关注。2002年8月在爱沙尼亚召开的第20次乡村景观研究会议就是探讨乡村景观的未来发展。与会者认为社会经济的变化给欧洲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带来巨大的压力,边缘化、城市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给传统文化景观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成为发展的中心。

地域文学与扬州文化镜像研究 篇12

中国的文学史上涌现了众多作家流派, 地域文化对流派形成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费振钟曾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方法, 而且还孕育出了一些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现代地域小说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当乡土作家们以各自家乡为文化区生成各自的审美意识, 去抒写那一方水土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时, 乡土小说已刻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自废名、沈从文开创地域文化小说以来, 地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意念中的象征物, 地域作家们并不以描写某个具体人物形象而闻名, 而是以擅长表现某一地带的整体文化或特定事件而著称, 作家的创作更使这些地域特色在传承中发展, 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艾芜的南疆风情、老舍的北平生活, 当代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小说等, 并出现了在地域文化下形成的作家群体, 如以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以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群、以叶兆言为代表的南京作家群、以陆文夫为代表的苏州作家群、以陈忠实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等。地域文化不仅影响着作家们的生活方式、创作时的情感机制与美学追求, 也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扬州地域文化与文学流派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季分明, 历史悠久, 是维扬文化、楚汉文化两种文化的交汇处, 维扬文化源自春秋后期, 吴王夫差邗城下挖深沟、从水路运送兵粮, 从此扬城与“水”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 并于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隋炀帝三下扬州修建大运河以来, 扬州经济繁荣、人文荟萃, 盐业、造船、手工业等相当发达, 在唐朝、清朝时期, 这些领域牵引着全国的经济命脉。扬州的盐商们利用海水煮盐推动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富裕的经济条件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绘画方面, 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继承和发扬了扬州的绘画传统;工艺方面, 扬州漆器、雕刻技艺闻名全国;语言艺术方面, 扬剧、扬州评弹别具地域色彩;建筑方面, 扬州私家园林如何园、个园彰显汉族古典遗风。施耐庵的《水浒传》产生于此, 可以说曲艺和戏剧的兴盛为文学流派的产生奠定了民族叙事艺术基础。

(一) 扬州文化孕育了“里下河文学流派”

从地形上来说, 扬州市区、仪征市北部为丘陵, 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 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新兴文学流派——“里下河文学流派”崛起于文坛, 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充分体现文学地理特点的流派。这个流派的作家有的是土生土长的里下河人, 有的曾长期生活在里下河地区。前者以汪曾祺、毕飞宇、费振钟、庞余亮等为代表, 后者如陆文夫、丁帆、沙白、刘剑波等。江苏高邮作家汪曾祺是这个流派的核心代表, 1981年他的《大淖记事》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随后在汪老带动下, 在高邮临县包括兴化、宝应, 盐城的盐都、东台、阜宁、建湖和南通的海安等地, 大批生长于、游学于、工作于此的作家以“里下河式”作品共同谱写了里下河之歌, 他们是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评论家、散文家和诗人群体, 有获两届鲁迅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毕飞宇, 王干、吴义勤分别荣获第五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等。

里下河作家们的地域文学创作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 谈论“里下河文学流派”, 必须弄清“里下河”区域的界定。“里下河”是由四条水系构成的一个地域, 介于苏中地区里河与下河之间, 是一个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平原, 地理范围上西接里运河, 东牵串场河, 北靠苏北灌概总渠, 南达老通扬运河, 上世纪90年代的扬州地跨兴化、高邮、宝应、江都、泰县及泰州市的通扬运河以北地区, 因此扬州文化构成了这一区域的核心文化, 而“里下河文学”是里下河地域范围内的文学。

(二) “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审美属性

里下河作家的文学创作地域特色鲜明、创作风格相似, 作品以里下河地区为主要表现对象, 描写里下河的人情和地域风貌, 充斥着明朗的乡土风情, 风格清新自然、冲淡平和, 风俗画的书写, 具有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

1.“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

“水”孕育了里下河文明, 牵引着扬州经济命脉, 在“水”文化的影响下, 扬州的地域文化精神包含着“纤柔、细腻”等特点。汪曾祺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 我是在水边长大的, 耳目之所接, 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 也影响了我作品的风格。”他的作品中描写水的文字随处可见, 代表作《大淖记事》通篇有水, 淖字指水, 大淖即水边的陆地, 题目意为讲述水边人们的生活故事。里下河作家小说中有大量的水乡元素, 比如鲜活的水产, 临水而建的栖身之所等, 笔下人物的职业与水相关:挑夫、渔民、卖鸡鸭、卖紫萝卜的, 卖熟藕的等, 他们在水边吆喝劳作, 生生不息。《受戒》中主人公小英子的家在一个三面环河的小岛上, 刘仁前的《香河》以水为题, 描绘了清灵的里下河之水。“水”不仅成了作家作品中的场景, 甚至于作品中的人物都有水的质地, “水”的灵性塑造了人们的温婉和从容, 促发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比如《受戒》的和尚们, 活得率性、自在, 不严于男女大防;勇敢坚毅的薛大娘敢于追求真爱;《大淖记事》的巧云抛弃陈腐贞操观, 积极乐观地生活;邻家少女英子天真善良有水一般的灵气与可爱;《元红》中存扣与秀平共筑水一般柔美的爱情。

2. 优美的里下河风俗画卷

汪曾祺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 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的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如汪老的作品中描绘了“巷弄文化”, 四通八达的巷弄罩住了高邮这座小城, 每个巷子拥有自己的名字, 出名的有“百岁巷”“焦家巷”等, 《异秉》中的王二在巷子口卖“熏烧”, 晚饭后不收摊, 沏杯热茶听人聊天, 斜瞄摊子, 有人来起身切一盘包两包, 里下河人的生活闲适, 在艰辛中不乏温暖、善良。《大淖记事》里略带原始韵味的风俗民情:“媳妇, 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 一般是自己找人”。里下河的人们不苛求生活, 勤劳安乐。毕飞宇的《平原》描绘了农耕劳作、时令节气, 介绍了有趣的乡间游戏“斗蛐蛐” (《蛐蛐、蛐蛐》) , 顾坚的《元红》中则展现了里下河的自然风光, 这些乡村图景给作品染上一层厚重的底色, 散发着作家浓郁的乡土情结。

里下河作家还通过乡村独特的饮食文化表达人们的生活姿态和情趣, 如顾坚的《元红》中浓墨重彩地讲述了里下河的美食, 存扣吃油条有讲究、吃完麻团吮吸手指;秀平妈熬制酱爪子渍水黄豆与糖水荷包蛋、秀平喜欢大斩肉“扬州狮子头”、胜利剧场门口卖的热豆腐干儿要趁热吃, 又辣又香等等。小说中存扣去田垛镇的老街上尝各式小吃时, 进一家饺面店, 还比较了当地与吴窑在混沌做法的不同:“首先是包法, 吴窑那边的馄饨是包成一个小团儿, 这儿却都带着边褶儿, 夹在筷上像只蝴蝶。其次是汤更鲜, 存扣专门站起来到热气蒸腾的灶上去看, 看到馄饨锅的旁边咕咕地煮着一镬高汤, 上面漂着拍扁了的生姜, 打成结的老葱, 里面还有一只整鸡。乖乖, 原来是鸡汤。不像吴窑那边汤是就着馄饨锅舀的, 碗里撮些虾糠起鲜。”语言生动细致, 极具方言色彩。除此以外, 里下河人的“澡堂”文化、女孩的各式节日发式、特有的婚嫁与春节习俗等都成为了作家展现地域色彩的内容。一幅幅里下河民风图景, 饶实有趣, 里下河作家们对乡土风情的热爱, 对地域文化的探索欲跃然纸上。

(三) “里下河文学流派”继承发展了扬州文化

民俗极具地域性, 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除了需要岁月积淀与打磨下的代代相传, 内化为习惯, 可以通过文学形式予以展示和保存。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更侧重于历史人文环境因素, 里下河地域的文化孕育了“里下河文学流派”这样一个特定的流派和作家群, 同时作家们通过作品反馈出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方法又完好保存并继承发展了当地文化, 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循环的过程。因此, 无论是里下河的水文化铸就的“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亦或是里下河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特有的民间文化形态都成为了里下河作家们作品的表达主体, 也成为了他们意欲保存的民族文化因子。

里下河作家作品中的人们是地处边缘的小人物, 从事着最平凡的职业, 大多生活贫苦但展现出了生活的韧性, 他们安贫乐道、苦中作乐、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诠释了美好的人性和健美的人情, 他们敢爱敢恨, 尤其是那些如水一般清纯而阴柔的女子甚至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爱情。这些小人物虽“小”, 却代表着里下河人的文化品格:坚韧、朴实、从容。世人从作品鲜明生动的人物群像中提取了充满地域色彩的文化精髓, 一方面促进了扬州人对自我品格的诠释与整合, 并以此为标杆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另一方面, 文学作品成为了最好的宣传方式, 展现了扬州文化风貌与人文精神, 促进了扬州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结语

地域性文学群体的出现能为一个地区带来时代的文明高度和文化影响力, 地域不仅是作家们各自的起点, 更是他们的“文学故乡”。扬州的地理特点、水乡特色铸就了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自然风态、人文风情, 滋养了“里下河文学流派”, 扬州的地域文化不仅在里下河作家的笔下得到了活灵活现的体现, 他们还用笔触展开了乡土印象和想象。里下河作家们能够从传统乡土视点追忆民风民俗, 又从现代城市观点反思入城的农民, 考察中国乡土深层结构的变迁和农民的精神趋向, 写出了具有震撼力和生命力的作品。里下河作家们以他们对家乡独特视角, 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里下河风俗画卷, 表现了他们深厚的乡土情结, 同时作家的创作又丰富、提升了扬州文化, 让扬州文化呈现出了更多的当代元素。

摘要:地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生活方式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文化的地域性通过积淀和传承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丹纳认为环境、种族、时代是决定文学的三要素, 把文学品种、风格的生成与地域环境挂钩, 考察地域带给文学的影响是一个新时代值得考量的课题, 本文以扬州地域文化为出发点, 考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扬州文化,地域,里下河文学流派,汪曾祺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修订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2.

[2]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 (总序)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2-3.

[3]陆建华.汪曾祺文集·文论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59.

[4]朱亚.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J].文教资料, 2013, (24) .

[5]苏保华.扬州文学镜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7.

[6]陈昭明.汪曾祺的高邮风俗画小说[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0) .

[7]顾坚.元红[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模拟负载下一篇:概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