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域

2024-05-24

产业-地域(通用10篇)

产业-地域 篇1

蚕丝产业有着5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期间, 受社会变革、历史变迁、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 蚕丝产业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和转移。

1 世界蚕丝产业地域分布变化和产业转移概况

桑树和桑蚕是适应性较强的物种, 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桑养蚕。据史料记载, 源于中国的丝绸业于公元前5世纪, 已经经过西域、中亚、土耳其传入欧洲, 于公元9世纪传至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公元1260年前后传入法国, 公元16世纪传入英国。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传播与扩散, 中国养蚕技术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漫长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 世界蚕丝产业的地域分布随着各蚕丝主产国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在19世纪开始, 世界蚕丝产业就发生了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有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两种形式, 如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世界蚕丝业中心由欧洲向日本转移, 20世纪70年代日本蚕丝业向韩国、印度、巴西的主动转移, 和中国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被动转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 以及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中心的地中海北部沿岸地区;1890~1909年的20年间, 中国和日本的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58.9%, 而意大利和法国占32.7%。20世纪30年代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 1930~1939年的10年间, 日本和中国的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6.8%, 而意大利和法国仅占6.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各蚕丝生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引起的蚕丝业兴衰速度的不同, 蚕丝业在不同国家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态势, 从而使世界蚕丝产地分布产生了区域性的变迁。

80年代以前, 世界蚕丝业的主产地集中在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和以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为主的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也有相当量的茧丝生产。1960年日本、中国和韩国等3国的家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1.9%和82.3%;1970年日本、中国和韩国等3国的家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4.3%和82.1%。1980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等3国的家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1.0%和78.8%。

90年代前期, 随着日本和韩国蚕丝业的快速萎缩和中国、印度、泰国、巴西和越南蚕丝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以印度、泰国和越南为代表的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以及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有相当量的茧丝生产。中国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由1990 年的65.4% 和60.0%提高至1995 年的77.9%和71.7% 。1995年, 中国、印度、越南和泰国等4国的蚕茧和生丝的生产量已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94%和89%。2004年世界蚕茧总产量为86.36万吨, 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蚕茧总产量的78%和14%左右。近年来, 我国蚕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2%, 蚕丝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 蚕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强优势地位。

目前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有蚕桑产业, 但在世界蚕丝生产上具有一定地位 (即占世界总产量1%以上) 的国家只有5个, 均为发展中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世界蚕丝产业产地分布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和蚕桑产业发展速度的相对差异而发生变化, 其总体趋势是由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转移,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由温带向热带、亚热带转移 。

2 我国蚕丝产业地域分布变化和产业转移概况

栽桑养蚕起源于中国,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其发展的两大中心,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区域性迁移。第一次是在在距今4200年前后, 长江流域的良渚先民因某种不可抵抗的自然变迁原因发生迁移, 发展到巅峰状态的良渚文化从太湖地区消失, 后经考证发现小部分迁移到粤北, 绝大多数北上中原, 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原始腰机, 说明当时的织造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发现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蚕织技术, 发生了中国丝绸生产史上第一次区域性迁移。第二次是由于战乱和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 特别是从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 丝绸生产的重心逐渐从黄河流域的北方转到了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唐朝前期, 丝绸生产整体上还是南轻北重, 随后, 公元755 年的“安史之乱”, 使北方成为内乱的主战场, 而南方由于远离战场, 社会相对稳定, 导致北方人口再一次大规模南迁, 北方先进的丝绸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地区的丝绸生产。唐宋期间, 长江流域的蚕业已较发达, 重点在江浙和四川等省。明清时期, 中国商品经济开始发展, 丝绸则为中国大宗出口物资, 国际丝绸贸易的增加激发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 (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区) 、珠江流域 (广东、广西) 及长江流域上游 (四川) 成为中国主要蚕丝产地。

建国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 特别是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 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蚕桑生产的主要地区。改革开放后, 经济迅猛发展,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 工业化程度极大提高, 许多问题伴随而来。由于劳动力价格、土地费用的升值使得栽桑养蚕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对减弱, 加之工业污染对栽桑养蚕的影响日益严重及受价值规律和大气污染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 蚕农纷纷弃桑改种或从事工值高的工副业生产, 老蚕区蚕桑生产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与此同时, 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容易接受。因此演变了一幕幕传统丝绸业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例如, 广东的佛山地区、江苏的苏南地区、浙江的杭嘉湖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较快,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原来的老蚕区已逐渐转移。广东由原来的顺德、南海、佛山等地向经济较为滞后的湛江、肇庆、韶关一带转移; 江苏已由原来的苏南地区逐渐向苏北地区转移;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向浙南山区的转移。

进入21世纪, 国内蚕桑产业的产地分布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随着耕地面积、劳动力资源变化、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启动, 而发生新的变化。我国东部蚕区1990年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份额的56.82%、56.60%;到2010 年我国东部蚕区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下降至31.75%、25.68% 和29.27%。西部蚕区1990年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份额的30.92%、34.63%;2010 年西部蚕区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变化至58.76%、58.87%和61.99%。由此看出, 我国蚕桑产业的产地分布变化总体趋势是由经济发达的东部蚕区, 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蚕区转移。

目前, 全国除天津、西藏、青海、台湾、香港、澳门外, 其他省 (区、市) 都有桑蚕生产。其中, 年产茧量万吨以上的有广西、四川、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安徽、山东、重庆、陕西等10省 (区、市) 。并逐渐形成了以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为主产省的东部蚕区, 以广东、湖北等为主产省的中部蚕区和以四川、广西、云南等为主产省 (市区) 的西部蚕区的分布格局。

3 四川蚕丝产业地域分布变化和产业转移概况

四川养蚕历史悠久, 早在4000多年前, 就已开始种桑养蚕, 汉代时期, 蚕丝业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 唐朝时四川养蚕由成都平原逐步向盆地丘陵地区发展, 其后四川蚕丝业继续发展, 到民国时期的1912年至1930年处于兴盛时期, 1925年的蚕茧产量达到3.55万t, 创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全省蚕区分布于川北、川南、川东、下川东、下川南五个蚕区, 由于战乱的原因, 四川蚕丝业逐渐衰落, 区域萎缩, 到1949年全省年产茧4900t, 仅为1925年的14%;解放以后, 四川蚕丝业得到迅速发展, 蚕桑生产县市由建国初期的30多个发展到1990年的160多个, 全省蚕茧产量年均增长2580t, 其中1950年~1959年年平均增长率13.5%, 茧丝产量全国第四, 1960年~1969年年平均增长率6.4%, 茧丝产量全国第三, 1970年~1979年年平均增长率13.8%, 茧丝产量全国第二, 1980年~1989年年平均增长率4.59%, 1990年~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14%以上, 1995年达到峰值, 1996年重庆直辖, 四川蚕桑开始下降, 1996年四川发种415万张, 产茧7.6万t, 2000年发种290万张, 产茧7.3万t, 2005年发种255万张, 产茧7.75万t, 2010年发种205万张, 产茧7.1万t, 近15年全省桑园面积有所减少, 养蚕县市从1996年的127个减少到2010年的120个, 发种量减少了50%, 但蚕茧产量维持在7.5万t左右。

近20年来, 四川主要蚕区也悄然发生变化, 传统的川中蚕区的乐山、眉山、资阳、内江、遂宁等地占全省的比重大幅下降, 目前仅有少数县蚕桑有一定比重, 川北蚕区的南充、绵阳、德阳、广元等地生产也逐渐萎缩, 占全省的比重逐渐下降, 由第一大产区下降为第二大产区, 而攀西蚕区、川南蚕区等新兴产区蚕桑生产大力发展, 占全省的比重逐渐上升, 其中攀西蚕区由最小产区上升为第一大产区, 川南蚕区保持第三大产区, 但占全省的比重已有逐渐超越第二大产区的趋势 (见表1) , 由此可以看出, 我省蚕丝业生产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备注:川中主要包括成都、乐山、内江、遂宁、眉山、资阳等地, 川西主要指攀枝花、凉山州等地, 川南主要指宜宾和自贡等地, 川北主要指绵阳、德阳、广元、南充等地, 川东主要指达州、广安等地。

目前全省除阿坝州之外, 共有20个市州、120个县发展栽桑养蚕, 共有养蚕农户94.9万户。但全省蚕桑主要集中在凉山、宜宾、南充、绵阳、资阳等市州 (见表2) , 上述地区占全省蚕茧产量的72.6%, 其中凉山是全省最大的产区, 蚕茧产量占全省的27.5%。2011年全省养蚕数量最大的10个县依次是宁南、高县、会东、乐至、南部、游仙、珙县、盐边、三台、德昌。

4 蚕丝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分析

4.1 蚕丝产业向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区域转移

自然生态资源是蚕丝产业发展的基础, 要保证蚕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社会生态效益, 必须具有优势的自然生态资源。一般情况下, 年降雨量在 500mm 以上, 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在 2600℃以上, 无霜期在 120d 以上的地区, 发展蚕桑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桑叶产量与活动积温成正相关, 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从北向南递增, 积温从 2000℃左右逐渐增加到 8000℃~9000℃, 桑叶的增产潜力从北向南大致也由 15000kg/hm2左右渐次递增至 60000kg~75000kg/hm2。因此蚕丝业的区域转移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 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

4.2 蚕丝产业向科技创新优势区域转移

蚕丝产业包括蚕桑品种繁育、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绸印染整理、丝绸服饰加工和丝绸流通贸易等多个生产和流通环节, 每个环节的专业性、技术性强, 因此它同时也属于技术型产业。在其他发展条件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 必然向科技创新优势区域转移。从日本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日本十分重视蚕桑品种的培育、蚕品种的保存利用和遗传研究、大规模机械化养蚕技术和人工饲料的研究与饲养技术开发, 在种桑、采桑、喂养和收茧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 并在蚕丝新材料、丝绸新面料的开发、蚕丝蛋白质的利用及缫丝工艺技术的开发有很深的研究,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为当迎接欧洲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技术准备, 也为当时日本蚕桑产业的辉煌作出了突出贡献。

4.3 蚕丝产业向比较效益优势区域转移

蚕丝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产业, 原材料的生产者是农民或者业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他们是理性经济人, 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因为任何商品都离不开市场, 蚕茧以及丝加工产品更是与市场休戚相关。在农村各项产业中, 比较效益高的产业必然受到亲睐, 如果养蚕效益比其他种植业和养殖业高, 比较效益明显, 那么人们必然会选择从事蚕桑产业, 相对的, 如果蚕桑产业竞争不过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 也会逐渐受到其他优势产业排挤, 最终发生转移。这点从我省的蚕桑区域变化可以明显看出, 在平原地区蚕桑比较效益低于粮食蔬菜水果等产业, 自然不受农民欢迎, 而在丘陵山区地带, 蚕桑产业还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效益, 因此还受到农民的亲睐。蚕桑产业逐渐向比较效益优势区域转移, 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也是遵循人们利益最大化的自然选择。

4.4 蚕丝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劳动力、原材料、资本、技术等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其竞争力减弱, 这个时候, 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适时体现出来, 生产成本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低廉, 在欠发达地区复制了发达地区的技术以后, 欠发达地区反而具备了发展蚕桑产业的更多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必然, 因此产业开始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另一方面, 由于蚕桑产业链比较长, 产业转移的环节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 这个转移有可能不是整体转移, 而是供应链的区位中心 (部分) 转移, 比如生产经营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而技术含量更高的下游产业链如丝绸设计、技术革新等环节也同时集中在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黄君霆, 朱万民, 夏建国等.著《中国蚕丝大全》[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31~32.

[2]金菊华.基于产业转移理论的“东桑西移”战略[J].杭州:《丝绸》, 2008:1~5.

[3]王庄穆.丝绸笔记 (再续) [M].杭州:《丝绸》杂志社, 1996:65~66.

[4]董召勤, 李伟文.丝绸产业转移与西部区域发展, 国外丝绸[J].2005, (4) :30~32.

[5]李建琴, 顾国达, 封槐松.我国蚕桑生产的区域变化——基于1991~2010年的数据分析[J].中国蚕业, 2011, (3) :28~41.

[6]楼国庆.硕士论文:世界丝绸业发展规律与我国策略的研究[D].2005.

[7]顾国达.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蚕业科学[J].1996, (25) :

产业-地域 篇2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雨、土地盐渍化、臭氧层的破坏、水土流失等。

师 回答得很好。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在创造空间物质文明的同时,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人类要合理、灵活的安排各种产业活动。个人的行为,企业的活动都与区位有关,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 书: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生 农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密切。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方面。

师 回答得很好,你能举些例子来说明吗?

生 我国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的变化与热量有关。如:东北地区的一年一熟和海南岛的一年三熟。新疆的绿洲农业就与水源有关。

师 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我们知道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很出名,当地人发展基塘生产考虑的主导因素就是地形。随着社会的进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也在变化,除自然环境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合作探究]

思考并分析影响下列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1)荷兰的鲜花点缀世界许多大城市(2)中国北方大超市出现南方的水果(3)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生 影响以上三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是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师 回答得不错,这说明社会经济、技术也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那么矿业的生产受什么因素影响呢?请举例说明。

生 矿产是在历史时期生成的,开采活动的区位受矿藏状况限制并受到运输条件的影响。如: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煤。攀枝花早期只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发现了大铁矿以后,攀枝花现在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人口已达中等城市规模。

师 这位同学知道的真多,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对来说,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那么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呢?

[问题探究] 课件展示:

(鞍钢的区位)

(宝钢的区位)

看图片师生共同分析:鞍钢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宝钢在上海,接近消费市场,且有便利的运输条件。

师 请同学们读P51的相关文字,并结合刚才的分析,总结影响工业的因素有哪些。生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师 回答得不错。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课件展示: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工业类型 原料指向工业 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特点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市场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钢铁厂、甜菜制接近原料产地 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啤酒厂、汽水厂、接近消费市场 运输或产品运输成家具厂、印刷厂、本较高的工业 石油加工厂、棉

布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钢铁、冶金、化接近能源供应地的工业 学等重工业(火电厂或水电

厂)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普通服装、电子接近具有大量廉力的工业 装配、包带、制价劳动力的地方

伞、制鞋等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接近高等教育和

飞机、精密仪表科技发达地区 等工业 市场指向工业

动力指向工业 能源

廉价劳动力指向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劳动力成本

知识和技术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完成1~3题。

地点 优势比较 原料 市场 工资 甲 4 1 4 乙 1 4 1 丙 2 3 2 丁 3 2 1.最适合发展原材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要建立自己的组装生产基地最有可能在()A.甲 B.乙 C.丙 D.丁

3.影响甲地工业布局最不利的因素可能是()A.生产成本高 B.原材料缺乏 C.能源不足

D.劳动力缺乏 答案 1.A 2.B 3.A 师 不同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在考虑工业企业的区位时,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发达国家往往会将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转移到了我国。为了抓住这一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80年代初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了一系列的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那么你知道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里吗?

生 深圳。

师 回答很好。深圳作为广东省一个南陲小镇,自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以来,靠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短短10多年的时间,一跃而成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特区城市。

[活动探究]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

学生用约2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P51~P52的相关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说出深圳的地理区位特点。(2)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深圳充满了发展活力? 问题突破:(代表回答)

生(1)深圳的地理区位特点位于广东省南部,南临深圳湾和大鹏湾,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京广、广九两条铁路交会于此,南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相邻。

(2)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3)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工业以高质量和高科技而著称,交通运输便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是一座高效率的城市,这里的人们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师 你们的结论很正确,说明同学们理解了这部分知识,工业生产在地域上具有灵活性,在季节上具有连续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那么商业和服务业呢?

课件展示:

师 两副图片表明商业网点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少一些,它们的区位选择主要是面向什么?

生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师(强调)人口稀少,自然条件差的地区,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如西藏地区的大篷车,采用流动服务的形式,哪里有顾客,就会到哪里。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将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用直线连接起来: 橡胶种植

原料基地 石油开采

气 候 甜菜制糖

自然资源 面包制作

廉价劳动力 软件开发

市 场 普通服装生产

技术力量

(学生单独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补充强调)参考答案: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课堂小结

现代人类的产业活动种类繁多、特点不同,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原料地、燃料、消费市场等因素。因此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的区位条件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影响他们的主导因素不同,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

板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

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的精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

生 观察图片,并结合P53~54的相关文字,思考并回答:生产协作和联系有哪几种方式? 师 通过看图片,我们知道,服装是经过多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那么生产协作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生 由各道工序或由若干具有生产联系的工厂来完成,或由一个工厂的若干车间来完成,他们之间存在着生产协作联系。

师 生产协作有时是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有些不是,如汽车的生产过程,那么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生产联系呢?

课件展示: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

生 汽车的生产过程,它们的产品共同成为另一种产品的零部件,表现为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活动探究] 师 同位协作,认真分析教材P5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思考讨论后回答: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其联系,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生1 该镇服装产业主要是来料加工,应该属于劳动力指向型,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生2 在生产上既体现了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又体现了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生3 影响包括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有利方面:利于安置劳动力,增加当地的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方面:图样、订单、原料、设备从国外进口,本地主要以加工为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主,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当地纺织业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低,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师 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理解得很透彻。有些产业活动,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要依靠其他相关的部门为其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如钢铁生产。

师 请同学们读教材P53~P54,并结合图片了解钢铁生产过程。同时讨论回答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体现怎样的生产联系?

生 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较长,工艺复杂,各道工序之间衔接密切,存在产品上的联系,有关的车间或工厂分工协作,形成连续的生产链。

师(精讲)回答得很好。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相互接近的工厂,不仅包括从事钢铁生产各道工序的工厂,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等,还包括与钢铁生产有联系的工厂,如氧气厂、修配厂等,再加上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等,往往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如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上海的宝钢。钢铁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阅读教材P54:宝钢集团公司

(学生速读教材P54小栏目,了解我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集团公司。)(拓展提升)同位合作,思考并讨论,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

生 合理。因为汽车的零部件很多,所以由很多工厂供应,不同工厂之间相互协作生产,这样可降低生产成本。

师(强调)美国福特公司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公司,零部件遍及15个国家。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来降低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师(承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

板 书:

(二)商贸联系

课件展示:

纽约的华尔街

香港的一个股票交易所

生 欣赏图片,读教材P55的相关文字,了解: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①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②为什么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 ③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务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问题探究]

师 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

生 商贸联系可分为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它们主要区别是:区际贸易是本国范围内,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

师 不错,那为什么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

生 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的差异,所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区际之间的活动十分明显。

师 对。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现代物流过程中商贸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课件展示: 教材图3-8 生(观察图片,然后回答)基本环节有: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师 正确。那么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有哪些?

生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着促进作用。

师(承转)商贸联系是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国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通信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快捷。

板 书:

(三)科技与信息联系

课件展示:

我国温州制鞋业相当发达,大大小小的鞋业近万家,企业为了了解世界鞋业新潮流: 公司甲:派人去香港、意大利进行市场调查,并购买外国皮鞋作为参考资料。购买一双正宗皮鞋需要上千元人民币,出国一趟耗资几万元,往返十几天。

公司乙:利用国际互联网,他们通过网站提供的服务,很快得到了很多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款式鞋子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该公司很快研制出符合国际潮流的鞋子,并投入市场。

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两家公司不同的做法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

生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获取信息,把握市场动态,抢占市场先机,促进企业的发展。师(强调)答得非常好。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竞争胜负的重要手段之一,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在市场上就能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互联网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

课件展示:

电子邮件

电子商务示意图

电视会议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师 请同学欣赏三幅图片,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促进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发展,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生 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如:网上购物、远程教学、网上医院等。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频繁、方便地参加电子会议,在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公告板上发表最新的思想,最新的论文,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师 这位同学知道得真多,回答得很好。科技与信息联系,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使得不同企业能够交流和共享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企业之间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经常化,减少了物质消耗,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阅读提升)技术的地域扩散

学生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读教材P56的小栏目“技术的地域扩散”,了解技术地域扩散的三种形式。

师 技术的地域扩散,一般有哪几种形式? 生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

师 对,近邻扩散是指以创新地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连续的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强度逐渐减弱。那么什么叫等级扩散、位移扩散?

生 等级扩散是指以创新地为起点,按照一定的等级顺序的逐步扩散。比如,某些高新技术先在大城市传播,再扩散到中小城市。

位移扩散是通过传播者自身的移动,将新技术带到新的地域。师(对学生所答问题进一步总结强调。)

师 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 中国具有人才优势,中国市场潜力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课件展示:

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

师(承转)为了加速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具有生产协作的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促使产业地域的形成,进而形成工业地域。

板 书:

(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师 现代工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对于一个区域来讲,往往是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请思考: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生 读教材P57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师(强调)工业地域的发展方向,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无论是规划建设的工业新区,还是需要改造升级的老工业基地,都要遵循这一原则。那么工业地域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生 工业地域布局,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域区位、科技人文等资源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

师(补充强调)回答很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技术条件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像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等。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工业发展潜力小,地域布局时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规模大。

师 请阅读教材P58小栏目“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了解以下问题:(1)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会出现纺织工业集群现象? 课堂小结

人类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着不同的产业活动,区域资源、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进行,通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等方式进行交流,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运转自主的整体。人类在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以促使区域的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产业-地域 篇3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与课标要求相关的是“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本节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后,从“产业活动”层面展开论述,探讨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综述产业活动和地域联系,为具体学习本章的重点知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主要产业活动做好铺垫,也为后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的学习埋下伏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全章的地位如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认真求学的热情;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难疑点

就本节教材内容而言,正文大量穿插阅读材料、插图和丰富的活动。阅读材料图文并茂,活动多是针对正文和阅读后设计的案例,建议阅读材料和活动根据课堂容量进行取舍。教材结构比较清晰,主要包括两项学习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下面对本节教材重难疑点进行分析。

1.“区位与位置的区别” 疑点解析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严格说,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这个联系一般解读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因此,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发展是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影响的结果,即区位条件的分析。“区位”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因此教材首先阐述区位,但并未对其下确切定义,而是通过生活实例解读理想区位。

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重点剖析

关于区位条件,包括:一是所有活动都与区位有关;二是产业活动对区位的要求与产业特点、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是工业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可选择面相对较大。

正文主要分析人类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农业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有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矿业受自然环境中石油矿藏分布状况限制,并受运输条件影响;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制约。与农业相比,多数工业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市场,其区位选择既有市场最优原则,也有交通最优原则。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表1所示。

这部分内容重在分析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和理解不同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含义,知道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受产业自身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差异很大。

3.“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难点探析

关于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生产协作条件: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模式;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模式。二是商业贸易联系,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三是科技与信息联系,网络的发展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导致技术的地域扩散。四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导致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部分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也是课标的能力要求。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知识网络如图2。

该部分内容知识点丰富,教学中可运用相关图片及生活实例,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教学内容。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4个阅读、5个活动和6组图。阅读材料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区位与我们的生活。该则材料用众多身边生活实例对“区位”作简单了解,没有知识上的达成要求,能使学生认识到区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作为引课之用,或插入教学环节中,亦或取消。

阅读二:宝钢集团公司。属于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对生产多道工序间的生产协作联系做相应的案例补充,可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用。

阅读三:技术的地域扩散。该则材料作为教材中“科技与信息联系”的解释、补充,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可作简单了解。

阅读四: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现象”。配插图3-10纺织厂内景。图文结合拓展教材知识,更直观真实地展现纺织厂的生产情况,作为教材正文的补充解释,不作知识上的要求,但可作为教学案例。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材料详尽,配图3-1深圳区位示意图,图中信息量丰富,建议以图释文,要点落实在图中,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区位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教会学生“会学”地理。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均属材料分析题,通过材料分析,学生不难得出,区位特征主要从位置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崛起原因主要由政策和地理位置决定;深圳发展充满活力则依赖于政策而出现的科技、旅游、交通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及优秀人才的汇集。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得出“聚落的区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区位条件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等结论,同时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好铺垫。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及动画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通过结合本地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教法处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及动画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通过结合本地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教法处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论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地域粘合性 篇4

一、产业承接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路径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是以产业为支撑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具有竞争力, 从宏观上看要有产业支撑力, 从微观上看要有企业竞争力, 中观上看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业总量的增长, 一个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经济体是不够成熟化和高度化的, 只有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这样的经济体才是成熟的。所以, 一个经济体的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而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迁往往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自然演化, 另一条是承接高梯度和高势力能级地区的产业转移, 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改造。产业的自然演化一般是发达区域长时期的产业成长路径, 而不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方式和路径之一。

产业转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必经的阶段, 因为许多产业在扩张的过程中, 需要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搜寻、组织和合理配置资源, 而与此同时, 这些资源又是以特定的区域作为空间载体的, 于是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就展开了产业转移。产业不断转移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 产业转移是区域分工的实现方式之一,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当某一区域的产业在产业技术优势区域已经成熟, 按生命周期理论已经进入了产业的成熟甚至是衰退期, 并且该区域形成了新的区域增长点时, 该产业转出的动力就产生了;另一方面, 当一个区域为了加速经济体的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在区域内部自生产业演化过程滞后时, 就产生了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等动机。

西部是欠发达地区, 产业发展处于低势能的状态, 产业要升级靠产业的自然演化是不可能的, 好在西部有后发优势, 可以在产业承接中学习、模仿和引进。

二、产业承接区域的“外植”产业与“内生”产业

1、“外植”产业向“内生”产业过渡

“内生”产业与“外植”产业是就产业的成长模式而言的。一个区域内产业的成长模式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内生型产业成长模式和外植型产业成长模式。

(1) 内生型产业成长模式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 它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 市场机制调节着资源配置的均衡过程, 由内生力量激励人们的创新动力, 在竞争中迫使人们不断改进技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 外植型产业成长模式主要出现在工业化相对落后的后起国家。这些区域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科技水平差距。当地政府为了加快本地经济增长和推进本地工业化进程, 通过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 对某些产业发展实施优惠政策和重点保护, 推动本地产业迅速成长,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一些拉美国家一直被认为外植型产业成长的成功典范。

从经济增长的历史长河来看, 产业成长模式从“外植”型向“内生”型过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西部地区而言, 我们的目标是转换产业成长模式, 即外植型产业通过粘合本地资源, 根植于西部地区, 逐步向内生型产业过渡。

2、“外植”产业与“内生”产业的粘合

产业被转移之后, 必然要与当地产业发生密切的关系, 对于产业转移引起的产业“外植”式的发展, 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有些产业在产业吸收地发展迅猛, 并且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些产业则出现“半死不活”的情况, 甚至逐步衰退、消失。“外植”式产业的发展与产业转移后与当地产业和资源的粘合程度有很大影响, 如果转移的产业能够很好地与当地产业粘合, 则极有可能获得很大发展, 否则就会逐步衰退甚至消失。

所谓粘合度是指承接的产业与当地产业的粘合性。粘合也称为根植性或者嵌入性, 在企业网络理论中, 它强调公司间正式合同之外的非正式关联与信任, 而这种关联和信任的形成, 是本地各参与方长时期持续作用的结果, 或者说是各参与方经济与社会活动本地化的结果。在新产业区理论中, 粘合则是指某现象的社会文化基础, 它强调地方行为主体之间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依赖于当地社会文化的非正式联系、信赖关系和协作关系, 这是参与方因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所形成的文化与价值观念长期作用的结果。而新经济社会学认为, 企业的经济行为嵌入在当地的网络与制度中, 这种网络与制度是由本地社会构筑并有文化意义的。它特别强调地方企业间非贸易性的相互依赖。

产业的地方粘合强调了产业对本地的归属性和依赖性, 是空间的存活力, 对区域本地资源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且对镶嵌于本地的企业及其企业网络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增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与当地资源的粘合

1、资源的整合

(1) 创新性地整合西部资源。资源整合含有整治、弥补、组合的含义,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其中贯穿物质的整合、技术整合、科学整合及文化整合等等。从战略思维的层面上看, 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 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 把产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 把产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 取得1+1>2的效果。从战术选择的层面上, 资源整合就是优化配置, 就是根据产业本地化的要求, 对有关的资源进行创新性的配置, 突显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寻求资源配置的创新与产业本地化的最佳结合点, 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来协调增强产业对本地的粘合力。

2007年8月18日, 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重组昆明钢铁 (集团) 就是相互优势互补形成新竞争力的一次跨区域整合。这次整合将有助于武钢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 并依托昆钢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地位, 开拓中西南发展战略, 并增加对东南亚的出口。武钢重组昆钢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而且可以巩固和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而云南方面选择武钢的主要原因则是可以利用武钢的技术辐射, 优化昆钢的产品结构, 做强做大昆钢的钢铁主业, 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 把昆钢打造成为云南乃至东南亚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 促进云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 寻求西部静态优势资源与外部动态优势资源的结合。越是难移动的区位因素, 越有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在一个区域拥有这样的要素越多, 越有可能形成区域垄断, 成为区位优势。西部地区是资源垄断的优势区域, 只要努力整合资源要素, 发展区域个性, 形成区域的差异, 就可能以区域当地要素培育产业竞争力。云南烟草的崛起是西部地区产业培植成功的典型案例, 其成功得益于云南独特的自然气候与美国优良烟草以及制度、人才、资本、农业、市场等一系列要素的整合。

2、互惠共生

区域竞争的优势来源于承接产业的本地化能力, 内生产业与外植产业要融合共生, 和谐发展。共生理论产生于生物学的研究, 其主要观点是:内共生是进化创新的重要来源。科学是相通的, 目前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生物学, 拓展到生态、社会、经济等领域, 我们把它引入产业成长的生态环境中发现, 外植产业与当地企业的粘合中, 互惠共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外植”产业的生存与当地的资源要素有强烈的共生关系。

“外植”产业与当地资源要素的共生能否持久稳定, 能否互惠, 取决于共生的行为方式。共生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三种: (1) 寄生。即本身不产生新的能量, 整个共生过程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表现为一方向另一方无偿提供能量。这不是常态的共生方式; (2) 偏利共生。会使共生系统产生新的能量, 但能量分配只惠及共生的一方, 而另一方既无所得也无所失。从经济的理性人出发, 利人不利已的事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不是一种稳定增长的共生关系; (3) 互惠共生。使共生各方都从共生关系中获取利益, 这种共生方式能使共生系统产生新的能量, 并使新的能量惠及共生各方。要使共生组织既有持久稳定性, 互惠共生是必然的选择。

3、产业集群

企业不在大小, 关键看其是不是孤立和分散的, 特别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往往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为了培育承接产业的粘合度, 西部地区应采取产业集群战略与外植企业相适应, 以利于外植企业的落地生根和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1) 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天然粘合性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企业“扎堆”的现象, 是在某个地方获得产业持久竞争力的重要集合。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集群成长需要四大要素密切配合: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及竞争与战略。按照波特的理论,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集群类别从产业链的角度看, 可以分为上游产业、功能与支持产业、最终消费商品和劳务产业。因此, 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具有天然的地域粘合性。

(2) 产业集群模式粘合度比较。我们国家的产业集群模式发展到今天, 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三种: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三种发展模式中,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形成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珠江模式属于“外植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见表1) 。

(资料来源:根据《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资料整理。)

由于资源要素、区位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别, 所以在以上三种不同的模式中, 集群发展是各具特色的。从产业结构演化的角度来看, 苏南模式的优势在于, 苏南地区经常受到邻近大中城市的技术与市场辐射, 产业的成长速度较快;不足在于, 其技术变迁主要依赖区域之外, 对地域有一定的粘性。在温州模式中, 产业结构优化带有自然演化的特征, 技术起点较低, 演化的动力来自于本土, 本土企业网络组织的形成强化了对地域的粘性。珠江模式的产业结构演化是以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的, 起点高, 发展快, 但由于过于依赖境外技术与市场条件, 本土化能力不强, 在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变化中, 很容易导致竞争优势随境外资本的移动而消失, 其移植产业的粘性较低。从我国独创的三种模式看, 西部地区要利用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 通过“外植”产业的粘合走“内生式”产业发展道路。

不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与当地要素的粘合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牵引动力, 而从制度和产业组织形式方面的设计有利于提高产业承接的成活率并推动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庄晋才: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汪宇明:中国省区经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三秦地域文化 篇5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产业-地域 篇6

对于长期倚赖廉价劳动力和资源驱动GDP增长的珠三角而言, “劳工荒、资源涨、土地贵、环保政策的压力”, 已对珠三角的生存带来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珠三角的这些产业基本上只有三种出路: (1) 就地转型升级, 即提升技术与增值水平, 以至参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开拓市场; (2) 向欠发达的广东其他地区或外省转移; (3) 退出市场。

佛山市是当代世界建筑卫生陶瓷最大的生产基地, 而辖区内的禅城区是陶瓷企业分布的中心地带, 禅城陶瓷企业有600多家, 主要分布在南庄、石湾、张槎等街道办, 陶瓷产业和其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的经济总量在300亿元以上, 形成了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有名的陶瓷产业集群。而以资源型为依托的佛山禅城陶瓷产业, 其转移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先后经历了由佛山石湾向南庄, 由南庄、石湾向三水的小塘、南海的西樵、顺德、高明等佛山周边区域蔓延式扩散, 进而向河源、清远、肇庆、高要等省域内转移;进入21世纪, 佛山陶瓷产业加快了转移速度, 不断地向省外的四川夹江、山东淄博等地跳跃式转移[14], 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域空间转移模式, 即“原料指向辐射型”与“集群指向嵌入型”的陶瓷产业地域空间模式。

2 “原料指向辐射型”产业转移模式成因与特点

目前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以禅城区为中心, 为周边陶瓷产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熟练劳动力等支撑;以三水、高明、南海、顺德区及佛山市以外的肇庆 (高要) 、清远 (清新) 、河源等地为外围区域, 形成产业的主产品和配套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原辅料等供应基地的地域空间模式。

2.1 “原料指向辐射型”模式成因

陶瓷产业转移到禅城区周边地区首先是为了节约成本, 由于陶瓷产业是原料指向型明显的产业, 禅城陶瓷业的原材料基本上来自周边清远、河源等区域, 同时禅城是佛山中心城区, 对环境要求较高, 对燃料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且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交通发展迅速, 惠河、河龙、龙梅、粤赣等通往河源、清远等地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 禅城通往周边区域的时间距离大大缩短。即使把陶瓷生产基地转移到周边区域原料基地, 但还是与禅城联系相当紧密, 转移出去的企业甚至招聘一般的工人也要到禅城陶瓷产业, 因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陶瓷劳动力专业化市场, 更不应说其它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陶瓷的工艺等 (如图1) , 仍然受到禅城陶瓷集群的辐射影响, 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佛山本地的陶瓷产业底蕴和产业环境较好, 尤其是佛山陶瓷产业高度集聚, 能为企业实现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和发展平台。

正是因为佛山禅城陶瓷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禅城区陶瓷产业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发生了相对变化, 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减弱, 而资本、技术、生产管理水平等构成了禅城区的优势要素, 所以禅城区陶瓷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 把陶瓷产业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 集中发展陶瓷研发、陶瓷物流、陶瓷会展、高端陶瓷、陶瓷旅游等方面。因此, 禅城陶瓷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就是根据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而发生的, 通过产业转移, 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 达到提升陶瓷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同时由于各地开放程度、制度环境差异以及空间邻近效应, 从陶瓷企业的迁移行为的地域选择, 可以反映陶瓷产业在中小尺度的空间转移更为突出。

2.2 “原料指向辐射型”模式特点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陶瓷产业, 甚至同一陶瓷企业内部, 根据佛山禅城和广东省域内周边区域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优势, 分流出附加值低、技术成熟的生产环节, 集中精力于陶瓷产业的设计研发和物流环节, 重点是清洁生产高档名牌的主导产业陶瓷产品、总部管理、商贸、研发、行业上游产品生产、展览交流与论坛、信息网络、营销, 禅城最终形成陶瓷研发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 甚至陶瓷的文化中心, 这是产业转移的必然规律。而在周边区域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生产基地, 它是佛山禅城陶瓷产业链的一个组成部分, 承担陶瓷产业链的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 而使禅城陶瓷向产业链两段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目前禅城陶瓷在省域内的转移主要限于转移生产加工能力, 把生产基地转移到禅城周边地区, 形成产业水平分工, 促进禅城陶瓷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从陶瓷企业的转移的地域选择分析表明, 转移到禅城外围区域的陶瓷企业, 它们的技术、管理、经营模式以及专业人才, 甚至熟练工人的招聘都是依赖于佛山禅城现有基础和市场, 逐步形成以佛山禅城为核心, 以其省域内的周边区域为外围的“原料指向辐射型”的陶瓷产业转移。

3 “集群指向嵌入型”产业转移模式成因与特点

进入21世纪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除了考虑燃料、原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因素以外, 更多地涉及到产业配套和协作以及陶瓷产业再次本地化的成本问题。具备前者条件的地区相对比较多, 而在迁入地要具备一定产业配套与协作能力的陶瓷聚集区域, 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禅城陶瓷产业转移到地处西部的四川夹江、北部的山东淄博, 正是这方面的反映。

3.1 “集群指向嵌入型”模式成因

四川夹江、山东淄博分别地处中国西部和北部, 接近中国西部和北方两大消费市场, 同时它们也是各自区域内陶瓷产业基地。被誉为“西部陶都”的四川乐山市夹江县, 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 资源丰富, 品质优异, 现已探明优质页岩和白陶泥储量4亿立方米, 这里已探明的红色页岩资源可连续采用100多年;夹江能源充足价廉, 工业用电每千瓦时0.2元, 天然气每立方米仅0.8元, 生产成本低廉是其优势;夹江的佛山工业园区位于成 (都) 乐 (山) 高速公路夹江出口处, 交通方便, 距成都仅110千米, 一小时车程即可到达。成昆铁路、省道103公路穿境而过。从全国建筑陶瓷生产格局来看, 夹江的陶瓷产品可以辐射到西北、西南和整个中亚地区, 也是佛山禅城陶瓷抢滩西部市场作为企业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夹江2003年陶瓷生产企业123家, 生产线310条, 生产能力达4.1亿平方米, 占四川省的70%, 占全国的20%, 500万元以上的配套企业16家, 各类配套产业驻夹办事、经营机构160多个, 陶瓷产业从业人员6万多人。在陶瓷产业带动下, 夹江县地矿山开采、包装、运输、熔块、瓷官、硅板、陶瓷机械、色釉料等相关企业得到发展, 形成了相关产业30多个, 企业90多家以墙地砖为主地陶瓷产业链, 陶瓷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41亿元, 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5%。夹江已经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和配套中心、销售中心。

山东省的淄博市, 有丰富的煤炭与陶土、高岭土等矿藏, 附近诸县又盛产长石、石英等原料, 为陶瓷生产创造了优良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淄博陶瓷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成为促进淄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 淄博有陶瓷生产企业300多家, 从业人员近10 万人, 形成了出口陶瓷基地、高档宾馆用瓷基地、高级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基地、装饰材料基地、建筑陶瓷基地、高新技术基地六大基地。淄博日用陶瓷业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 年生产日用陶瓷7亿多件;建筑陶瓷业平均每年递增35.6%, 已有300多条面砖生产线, 占全国总产量的12.4%。淄博陶瓷产业技术力量雄厚, 有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院等专业科研单位, 聚集了一大批专业科研人员, 近年来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 获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70项。仅淄博市淄川区2004年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8家, 全区山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总数达到19个, 建陶生产线300余条, 年产建筑陶瓷6亿平方米、日用陶瓷3.1亿件、卫生陶瓷60万件, 2004年, 实现产值87.85亿元, 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9%, 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实际上, 淄博也是我国北方重要建筑陶瓷基地, 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特征。

陶瓷产业不仅仅是原料指向型产业, 而禅城陶瓷产业跨省域转移实际上就是陶瓷产业从禅城聚集区转移到四川夹江、山东淄博两个陶瓷集聚区, 具有很强的集群指向特征, 利用迁入地比较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原料、燃料等资源, 同时借助于当地陶瓷企业网络、劳动力市场、营销网络、区域品牌等“嵌入”当地陶瓷产业集群, 如佛山新中源充分利用四川夹江县当地的资源, 创造了具有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巴丹”,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必须克服运输成本的增加带来的竞争力变化, 因为陶瓷产业的运输成本增加到陶瓷产品成本的15%, 其市场竞争力就有可能下降, 陶瓷企业迁移接近消费市场也是市场需求的使然。因此, 禅城陶瓷产业向省外的四川夹江、山东淄博转移, 一方面体现了产业向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更重要的表现为陶瓷产业的集群指向。

3.2 “集群指向嵌入型”模式特点

这种模式目前主要是禅城陶瓷企业把生产基地和子公司或分公司设立在西部和北部陶瓷产业集群内 (如图2) , 也就是把产业链的生产环节融入当地的陶瓷产业当中, 形成本地化的企业, 其销售市场主要面向该区域的周边地区及相近的国外市场。并且随着转移规模的扩大, 研发机构、销售机构也会随着迁移。在地域空间上, 表现为从一个陶瓷产业集群向另一个陶瓷产业集群转移, 呈现明显的产业集群指向。产业不仅向低成本方向转移, 而且有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的趋势, 因为产业集聚的优势已经超越了低成本的优势, 也就是说根植于本地的产业集群是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要素由集聚区向外扩散, 一般由集中的、发达的地区向较为落后的地区转移, 但是转移通常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实际上是从一个集聚区向另一个次级集聚区的要素转移。产业集群的企业在产业细分、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进行精细化分工, 有的企业不仅仅是专门做一个行业, 而且是专门做该行业中的某一道工序, 或零部件、服务[15];不仅存在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而且在销售、物流、原材料供应、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了专业化分工, 这些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本地上、下游和互补企业的联系和发展, 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对外来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 结束语

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低附加值的建筑陶瓷产业是一种典型追求量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不适合目前佛山禅城区的工业发展从土地、劳动力和一般资本驱动发展的阶段, 逐渐向技术和大型资本驱动发展阶段的转变。因此, 佛山建筑陶瓷产业纷纷向外转移, 把企业迁移行为与目标区域的特征相结合, 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产业转移空间地域模式。然而, 这两种产业转移的地域空间模式在地域范围、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的影响因素、与转出地的关系、转移的结果、所形成的市场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如表所示) 。

摘要:产业转移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文章从区域空间角度, 探讨中国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佛山禅城的陶瓷产业空间转移模式, 分析发现佛山禅城陶瓷业转移在省域内与省外形成不同地域空间转移模式:前者为“原料指向辐射型”、后者为“集群指向嵌入型”;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陶瓷产业转移的模式进行剖析, 结果表明不同的地域空间模式在地域范围、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的影响因素、与转出地的关系、转移的结果、所形成的市场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产业-地域 篇7

1. 现状和问题

2009年10月我国举办了“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航空体育项目最大限度地融入群众的盛会。活动期间除了主会场外, 还单独设立航空模型和航天模型比赛场地, 进行热气球喷火巡游和夜间系留表演, 安排模拟飞行, 根据群众的需要开展航空知识讲座, 努力将活动办成老百姓自己的活动, 使航空体育在每个人的心中留有深刻的痕迹。这些活动的开展为航空体育走向大众创造了条件。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职责明确的航空运动项目有轻型飞机、超轻型飞机、滑翔机、直升机、动力悬挂滑翔机、气球、飞艇、跳伞、滑翔伞、动力伞、悬挂滑翔、牵引伞、航空模型等多个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 加深与自然界的交流, 激发生命活力, 提升精神境界。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陕西省范围看, 航空体育产业在发展中都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航空体育项目亟待推广。

在航空体育运动的一些项目上我国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在世界航空体育界享有盛誉。到目前为止, 我国跳伞项目共有91人52次打破了26项世界纪录, 获得了21次世界冠军;航空模型项目共有58人59次打破了31项世界纪录, 获得25项世界冠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航空 (滑翔) 学校建设最高峰时达80多个, 而现在名义上还有21个, 实际上有飞机、机场、运动队伍进行训练的仅仅4个。目前, 全国跳伞注册运动员不到100人, 这当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虽然在某些方面我国的航空体育有许多突破, 但在整体水平上我国和国际上相比还有一些差距。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经济水平局限外, 还有技术等其他等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群众基础, 很多人对这个产业相当陌生。航空体育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 航模运动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基础。另外, 我国航空管制不够开放, 民用机场相对较少, 拥有飞机数量相对较少。由此可见, 我国的航空体育运动不仅面临着亟待推广的现状, 而且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

(2) 技术基础落后发展迟缓, 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航空体育是通用航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历程始于1912年, 当时航空界的先驱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在广州进行了飞行表演, 揭开了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序幕。多年来, 我国的通用航空一直发展缓慢, 相对于每年20%高速发展的航运业而言, 通用航空几乎陷入了停滞徘徊的境地。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通用飞机的研制和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档次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登记在册航空运动学校和飞行俱乐部仅40多个, 滑翔伞俱乐部50多个, 拥有通用飞机300多架, 仅相当于美国通用飞机拥有量的1/681, 不到世界总数的0.1%。航空体育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由于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尚未成熟, 一般个人、企业都不愿意对该领域进行投资。从业人员培训、个人专用飞行装具的制造都没有很好地产业化。目前国内各航空俱乐部使用的航空运动器材基本都是国外产品。

(3) 认识片面, 民众参与性差。

航空体育运动项目既有专业性较强项目, 又有群众参与性强的项目, 参与性最强的航空模型, 是以操纵、放飞自制或装配的模型航空器进行户外活动、训练比赛或创纪录飞行的一项科技性较强的运动。其实地面操纵的航空体育运动大家都能参加, 而要真正上天的项目则有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门槛。目前国内人们对航模运动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是孩子玩具的层面上, 认为这是小孩玩的东西。在国外, 却是许多成年人玩的游戏。航模运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航模运动必将作为一项陶冶情操的高雅休闲活动而吸引更多成年人的参与。

(4) “蓝天通行证”费用高。

按照《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 必须持有民用航空器驾驶执照或运动证书才能从事航空运动, 按照办法, 只要年龄在16到60岁, 矫正视力在1.0以上, 听力没有问题, 没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都可以学习飞行, 但是理论课程和上机实训、集中培训的费用, 以及考试的费用共需14万元左右。目前全国只有不到2万人拥有“私人飞机驾照”, 就是获得一个初级滑翔运动证书, 其费用也在数万元以上。

2. 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上述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如何利用国家航空工业战略调整, 特别是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空域开放的有力时机, 借助陕西航空科技优势, 抢占先机, 建立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从教练员、运动员培训、个人飞行专用装具制造、航空休闲俱乐部等航空体育产业链的发展道路。

(1) 利用政策优势,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航空体育人才队伍。

航空体育科技含量高, 管理难度大。要想做大做好航空体育,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关键。陕西航空工业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产业能力, 在国内都是领先的。国内的第一个开放空域在陕西, 为陕西的航空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先机,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先机, 在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建立航空体育教练员、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同时加大航空管理基础建设力度, 制定出符合航空体育发展的规范程序, 使陕西成为中国航空体育的带头人。国内有不少的航空运动爱好者, 但由于航空管制的原因都不能方便地开展活动, 在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这一国家法规的限制不复存在, 这就为在陕西建立国内最先进的训练、活动基地提供了可能。

(2) 运用市场手段, 建立航空体育产业链。

陕西航空、航天技术力量雄厚, 是建立航空体育产业链的基础。目前国内使用的飞行器全部是进口产品,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但技术不足。航空飞行装具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陕西航空工业与经济发达地区如何有机结合是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体育部门应牵头, 打造陕西航空体育产业链。每年的不同季节在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举办不同的航空体育项目活动节。就像山东莱芜举办中国航空体育节一样, 使航空体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体育活动, 由此促进航空体育装备制造业、保障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建立。这样可以充分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到相关的产业链中来。

(3) 降低“门槛”, 提高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认识上的问题, 人们总是感到航空体育高不可攀, 其实不然。严格地讲, 航空体育实际存在着两大类活动, 一类是借助飞行器在空中活动的项目, 如驾机飞行、滑翔、跳伞运动等;一类是航模运动。空中运动项目对人员有一定的技能要求, 而航模运动则是老少皆宜。组建航空俱乐部, 针对不同群体, 开展不同层次的运动。如:春天, 陕西自古以来都有踏青的习惯, 这时可以举办空中观光活动;暑期, 开展中学生的航模活动, 等等。只有参与群体广泛, 才能使航空体育这项活动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3. 结语

充分发挥陕西航空科技、政策、体育资源优势, 探索具有陕西特点的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子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它对于陕西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将会对陕西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对陕西航空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途径:利用政策优势,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航空体育人才队伍, 运用市场手段, 建立航空体育产业链, 降低“门槛”, 提高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产业-地域 篇8

河北省与北京市和天津市共同组成了京津冀都市圈,该经济圈位于环渤海中心区域,是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区域。在该都市圈中,北京市和天津市两市作为龙头,河北省处于两市的辐射之下。随着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河北省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动漫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应的政策措施。2006年12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推动动漫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为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促进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2007年6月14日,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石家庄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随之,我省动漫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相继建立了保定动漫产业基地、唐山国际动漫谷、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深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动漫基地。也先后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本土动漫企业,比如:深度动画、精英影视、玛雅影视、中科帷幄、三河茗文化卡通有限公司等公司。河北省动漫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但是相较于广东、湖南、浙江、北京等省份,我省的动漫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受众面较小、受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我省在全国的动漫产业竞争力不足,与发达的省份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河北省不仅要借鉴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并且还要立足自身,发掘本省的地域文化特色,拓宽自身的独特优势,促进河北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地域特色文化对动漫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每个地区都拥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蕴含着本地区的精神内涵。它来源于本地区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艺术积累,对事物的所特有内涵的独特感知。本地区文化以其特殊性影响着我国动漫的创作和发展。

在我国动画创作的发展历程过程中,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利用一直是创作者关注的重点方面,这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阿凡提的故事》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发行的一部木偶动画电影,该动画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借鉴维吾尔族民族的典型形象,将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传递了出去,并且在动画中采用木偶剧的形式,将中国这独有的剧目形式与特有的民族特色结合起来,酝酿出独特的地域特色。故事对新疆维吾尔族这一少数民族服饰习俗、人物形象的深刻勾勒,故事的剧情发展对该地域文化特点得到了深度剖析,也相应的促进了动画片的发展。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6年推出的动画作品《骄傲的将军》中,主要人物造型采用了京剧脸谱的形式。将军采用了大花脸,而食客师爷采用了二花脸,充分利用了中国特有的设计元素。”“不仅在服饰上吸收了京剧风格,影片中从环境描绘到人物面貌、性格特征,也都彰显一派中国气概。体现了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在动画片中融入京剧元素体现了京味文化对动画的影响,促进了动漫产业的发展。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上映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皮影与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相结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皮影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形式,它与动画的结合不仅在一方面保留中国传统技艺,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举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只有重视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挥,动漫产品才会具有自身的特点,从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动漫产品的丰富也会带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在动漫创作中,应该重视地域文化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动漫产品与地域独特的文化真正的结合起来,并突破传统的束缚,开拓创新,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眼光的作品,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二、河北地域文化对创作中的影响

“河北省内环京津,东临渤海,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炎帝和蚩尤就是在这里由征战到统一和融合,开创了华夏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省地属燕国和赵国,所以河北大地也被成为“燕赵之地”。随着人员的迁移的流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古代的燕赵之地锻造出慷慨悲歌任侠尚气。燕赵地区虽然地处中原大地自古有之,但是古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统治者只重视连年征战而不知道发展经济,文化也被边缘化。燕赵之地苍凉悲壮就是在这种气氛下逐渐形成的。燕赵之地也在这种文化气质下不断地流转,发展形成了地方色彩浓厚的燕赵文化。

河北省拥有许多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邯郸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成语之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数量约在1580条左右,邯郸市具有语言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正定县古名“真定”,这里出现过三国名将赵云,出现过拼死守城的颜杲卿,在这里有着舍生取义,勇猛果敢的文化传统。“西柏坡、白洋淀、冉庄作为抗日及解放战争地理标识积累下的红色文化,承德、张家口作为清末民初商贾往来聚集之地留下的热河商帮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题材正是我省动漫创作人员在动漫创作时需要大力研究和尝试的题材。创作符合省情的相关动漫作品是发挥文化资源在动漫产业的发展独特的基础性作用和差异性的竞争力的重要实践。在我们的动漫创作过程,我们应该将本省的地域特色凸显出来,并且将地域特色同河北省内独有的文化技艺—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吴桥杂技等艺术形,使我省的动漫作品具有极强的差异性,保证了这些作品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我们应该在动漫产品的创作中出具有河北特色的产品,并且健全相应的产业链,推出相关的衍生产品,加强与我省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加快我省特色的动漫产品创作,有利于我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河北省以地域特色文化发展动漫产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河北省历史发展研究和文化发展研究上看:河北具有数量庞大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典型的自然景观,这些典型的文化特色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动漫企业创作和生产符合我省独有地域特色的动漫产品是我省动漫产业能否腾飞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我省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困境。

1、人才培养机制落后,复合型人才匮乏

“目前,河北省动漫教育体系已初具规模。河北省有动漫专业的院校51家,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动漫教育培训机构。其中,石家庄现有39所大中专院校中超过20所院校设立了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后期、电脑艺术设计等相关动漫专业;动漫专业专职教师已超过500人,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动漫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近万人。”毕业生大多不会留在河北,加之我省在动漫人才培养机制上出现问题,人才都因同质化严重,其培养目标相似化程度很高,缺乏特色。所以在本省动漫企业中,无法真正发掘出复合型人才,这样对我省创作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动漫产品不利。

2、政府管理模式偏差,投入比例失衡

我省各级政府重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投入力度。虽然我省动漫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发展依旧缓慢。原因是政府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我省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在于发展文化软实力。我省只是通过动漫基地建设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软件投入较少。然而,动漫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软件。所以,致使我省动漫产业发展依旧落后于湖南、杭州等动漫强省。

3、动漫企业资金匮乏,产业链发展断裂

虽然河北省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动漫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也涌现出玛雅影视这种本土优秀的动漫企业。但是整体来说,企业资金匮乏,规模较小,动漫企业对动漫产品的生产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加工层面,致使动漫企业在发展中生产优秀的动漫产品的能力不足,原创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而在制作的相关动漫产品中,播放渠道狭窄,电视台在收购动漫作品的压价太低。即使动漫产品播出,动漫企业无法收回成本,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进行动漫衍生产品开发。这些因素制约了本土动漫企业对地域特色的原创动漫产品的开发。

对此河北省要找好自身的定位,对河北省未来的动漫产业进行相应的思考,做出规划。探索出河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坚持发展我省的地域文化特色。坚持发展动漫专业教育,加大对相关的动漫教育的培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组织参观学习学习发达动漫产业省份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提高相应的薪金水平,从全国各地引进相应的专业性强,水平高的复合型动漫专业人才,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我省人才素质的可能。政府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中,应转变自身的管理方式,重视软件的建设,重视对我省本土动漫公司的扶持力度,但减少相应的行政干预,保证动漫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外省动漫企业落户,促进我省动漫产业竞争力,重点扶持坚持地域文化的动漫企业,保持企业原创活力。动漫企业要苦练“内功”,动漫产品应与我省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加强同省外发达动漫企业的合作,寻求资金支持,坚持拓宽产品播放渠道,弘扬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坚持动漫企业产业链的完善,河北省发展地域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才能实现。

摘要:河北省的动漫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自身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有限,与国内外其他发达城市依然存在巨大差距。河北省应当结合本地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摸索出一条特殊的发展之路。本文拟通过把河北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剖析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对河北动漫产业今后发展的影响,以及河北动漫产业发展的窘境以及突破困境的方法。

产业-地域 篇9

20世纪90年代英国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意为驱动, 以文化为内容, 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兴产业,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也称创意经济, 最早来源于澳大利亚的相关报告, 随后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了创意产业工作组, 最后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的技能、天分和创造能力,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从理论上讲,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不过十余年, 学术界对其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刚引进中国的新兴产业, 自身发展还不够成熟, 随着我国各城市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国内部分城市的文化创业产业在不断向前发展。

二、恩施土家族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一) 恩施土司城

1.土司城简介

恩施土司城位于湖北恩施市区, 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是恩施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中华土家第一城”的美誉。墨冲楼、素素卡斜车、廪君祠、土司王府、土司简介碑、捞此罗又、爽心园、钟鼓楼等景点构成了土司城, 以供游客游览。

2.恩施土司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恩施土司城其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三个关键点来进行分析。其一是在位于景区入口的墨冲楼, 其二是位于景区内的廪君祠, 这里供奉巴人首领、土家族先祖廪君和樊氏、郑氏、覃氏、向氏诸神像。其三是位于景区深处的九进堂, 再现土家土司王府的历史面容, 展示土司王府的气派和威严, 给人以历史厚重感。

3.土司城如何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性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1) 通过景区三个关键点将土家族建筑形式、起源、传统的生活习俗展示得淋漓尽致, 也清晰的展现了土司生活。 (2) 土司城舞台时常进行情景还原表演, 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土家人的生活场景。更具体的传达恩施土家文化。

因为恩施土司城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展示了恩施土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成为名符其实的土家“文脉”文化景点。所以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来说土司城的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是具有地域性的, 它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恩施土家文化和土司文化。

三、西兰卡普文化衍生案例分析

1.西兰卡普介绍

西兰卡普是属于织锦类别里面的其中一小部分, 是土家族的文化特色之一。西兰卡普是土家语, “西兰”是被盖, “卡普”是花。西兰卡普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 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 用手工挑织而成。被面上的花纹图案, 色彩对比强烈, 图案朴素而夸张, 写实与抽象结合,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2.西兰卡普文化创意产业衍生背景

随着恩施土家族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西兰卡普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发展, 最主要的就是旅游文化纪念品。首先, 西兰卡普具有土家族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其次, 西兰卡普具有浓郁的民俗内涵;再次, 西兰卡普的色彩和纹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基于以上的特点, 西兰卡普作为旅游文化纪念品是可以实现的。

四、恩施土家女儿城

1.恩施土家族女儿城简介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中国第八个人造古镇, 位于湖北恩施市区七里坪, 在建筑风格上女儿城进行了合理且精心的谋划, 将仿古建筑与土家吊脚楼完美结合, 体现了恩施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2.恩施土家女儿城案例分析

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恩施旅游经济发展的产物, 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此延续和发展, 逐渐向产业化发展。作为具有民族氛围的土家女儿城也体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1) 摔碗酒

“摔碗酒”缘于土家族, 摔碗酒的民间传说是某个时代, 土家族的两个族长之间有了恩怨, 为了整个土家族的生存和发展, 两人一并冰释前嫌, 于是共饮一碗酒, 以示今后的友谊与和谐, 饮过之后, 将碗摔碎, 以泯恩仇, 也显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气。

(2) 土家女儿会

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 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几天。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 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 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理念或多或少会传承到现代, 而女儿会正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 这种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 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 自主选择婚姻对象。到现在女儿会都会在恩施土家女儿城举办, 作为古老的相亲形式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 它已经成为了土家女儿城一项独特的名片。

五、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在现代社会中想要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 还需要去翻阅和查找大量资料。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恩施土家族部分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 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土家族的民族文化。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产业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理念, 而是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在国内大型城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提出, 湖北恩施地区进入发展期,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恩施土家文化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被社会所熟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宋) 范晔.南蛮西夷列传[M].中华书局, 1980.

[2]罗彬, 辛艺华.土家族民间美术[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1.

产业-地域 篇10

《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一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21世纪的前二十年, 是湖南实现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湖南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文化“湘军”异军突起, 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优化指标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高位水准, 而当前的湖南所面临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及其背后的环境危机, 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且已经造成湖南文化产业增速放缓, 这就使目前正在推进的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要素空间结构优化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 从理论上厘清文化产业的内涵, 系统地梳理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继而明确了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以及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在文化资源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湖南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找出了形成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析认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 湖南只有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握长株潭两型实验区、大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对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所带来了众多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 实现湖南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并重点提出了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了湖南14市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在分析衡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尚未形成支柱产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及地域差异, 进而建议衡阳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推进法规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等举措, 将衡阳打造成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

第四部分对耒阳和常宁两个县级市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发展进行了剖析和预测, 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规划的引领, 要因地制宜, 高标准地进行文化产业规划。要大力延伸文化产业,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同时, 也要注重引导文化消费, 针对市场需求、群众消费需要, 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培育文化消费热点, 拓展文化消费领域, 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

显然, 《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一书抓住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研究热点, 展示了六位学者的理论造诣, 并特别关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壮大问题, 专著《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针对湖南不同区域文化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和不协调, 认为整个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一个“瘦马拉大车” (长沙的文化产值几乎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的不利局面。提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重复西方或者国内其他腹地地区的路, 而是一方面‘养壮瘦马’, 大力推进基于大都市文化产业, 另一方面‘锻造快车’, 培育根值于乡土文化资源的农村文化产业, 从而在整个湖南地区形成一种有如‘壮马加快车’的区域协同共进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这是根据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 凸现出湖南特殊省情下的艰难选择, 沉落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比较中, 把“壮马加快车”统筹发展湖南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得充实而深刻, 因而在与理论界同仁的对话中《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无处不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富于说服力。

上一篇:高校《合唱与指挥》下一篇:语文学科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