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总览(共8篇)
地域文化总览 篇1
安全文化
一、安全理念
相互关爱 共保平安
二、理念释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观,牢固树立“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思想,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确保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相互关爱是共保平安的前提和基础,共保平安是相互关爱的目的和结果。
三、基本要求
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从“三基”抓起,用“三铁”反“三违”,以“三抓”促“三反”,严守“三道底线”,杜绝“三高”现象,坚持“四全”,实现安全“三控”。
四、主要措施
——坚持一条主线: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
——着力两手抓:一手抓严格管理,提高执行力;一手抓文化培育,增强自觉性。
——完善三个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机制、事故监察机制。
——构建四个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监察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责任体系。
——落实五级防控:省公司、基层单位、工区、班组、个人。
——开展八项爱心活动:
五、行为规范
——《电力生产安全规程》
——公司现场作业行为“二十禁”
——公司现场管理行为“十不准”
六、宣传用语
1.安全是电网企业的第一管理
2.安全责任是各级管理者的首要责任
3.队伍、基层、基础是安全之根;违章、麻痹、随意是事故之源 4.电网稳定、人身安全、正确操作是安全生产的三道底线 5.安全教育培训是员工的权利、企业的责任
营销文化
一、营销理念
奉献清洁能源 服务和谐社会
二、理念释义
公司坚持把营销作为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龙头,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通过向社会提供安全、环保、洁净、优质的电能,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电能的品牌价值,体现公司的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
三、基本要求
——坚持“电网坚强”的前瞻观
——坚持“客户至上”的市场观 ——坚持“合作共赢”的竞争观
—坚持“奉献社会”的义利观
——坚持“国家电网”的品牌观
四、主要措施
——树立一个观念
——实施两大战略
——完善三个体系
——强化四化建设
——坚持五个面向
六、宣传用语
1.电量就是市场,行销才能促销
2.营销拓市场、盈利促发展、赢心树品牌 3.观念创造价值,品牌引领市场 4.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5.关注内部客户,实施全员营销
服务文化
一、服务理念
真诚服务 共谋发展
二、理念释义
服务的真谛在于真诚,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一员,必须融入社会,互惠合作,才能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电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主体地位平等,相互依存、互为支撑,只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够谋求与发电企业、客户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利益、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
真诚服务是共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心诚意地提供服务,才能够为合作共赢创造条件。共谋发展为真诚服务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员工的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基本要求
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质量追求一流,自觉践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把服务观念转化为服务习惯,把服务习惯转化为服务质量,把服务质量转化为服务品牌。推行服务标识一体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便捷化,服务形象职业化,服务态度人性化。
大力弘扬米祥仁“以电传情、奉献光明”及“对企业忠心、对工作精心、对员工关心、对客户热心、对社会爱心”的“电黄牛”精神,建设真诚、规范、品牌、一流的服务文化,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让社会认可。
四、主要措施
——建立一个机制 优质服务长效机制。加强优质服务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建设,量化服务指标,细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统一服务品牌,建立服务流程各环节间的考核机制,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
——搭建两个平台
搭建公司与客户互信交流平台。完善内外部服务监督体系,强化投诉举报受理和明查暗访督察、实行社会监督员制度和高级督察专员制度、开展第三方客户满意度测评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展示公司优质服务活动的风采。
搭建95598服务热线平台。完善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丰富客户报装接电、信息咨询、电费交纳等服务管道,提高客户服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服务执行力。
——实现三个提高
供电质量明显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彰显四个服务
自觉践行“四个服务”宗旨,在服务中改进服务方式。坚持把奉献爱心、彰显社会责任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电网建设同推进、与提升品牌价值共实施。
——推进五项活动
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活动。完善客户投诉、行风评议、客户满意度三位一体的供电服务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以管理促发展、以服务促发展”。
“服务升级”活动。认真实施供电服务“满意365”计划,促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青春光明行”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号、手、岗、队”等品牌活动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实现“电力惠及千家万户”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营销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塑造优秀员工和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行为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规范
——供电营业职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
六、宣传用语
1.倡导内部服务价值,塑造全员服务形象 2.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3.市场有限,服务无限
4.文化增情,服务增值,市场增效 5.诚信为本,用户至上
廉洁文化
一、廉洁理念
干事 干净
二、理念释义
“干事”就是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力求实效,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干净”就是政治坚定、忠诚企业、公平正义、廉洁自律。
“干事、干净”高度概括了对全体员工从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干事、干净”既是对事业的忠诚,也是对自己人格的珍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干事是关键,干净是前提。只干事不干净是腐败,只干净不干事是失职。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三、基本要求
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惩防体系建设为统领,以提高预防腐败能力为根本,以促进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为目的,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形成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坚持开展廉洁文化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形成廉洁自律的价值导向,健全廉洁从业的行为规范,营造健康和谐的廉洁文化环境。开展“四进活动”(廉洁文化进班子、进部室、进班组、进家庭),使“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成为公司广大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从业规范。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廉洁文化建设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观念,与提升管理相结合,融入生产经营、队伍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领域。
——坚持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充分挖掘优秀历史文化精华,借鉴和吸收优秀廉洁文化成果,密切结合公司实际,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内涵,创新廉洁文化建设形式,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把握各个阶段的工作规律和特点,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把廉洁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坚持领导示范、全员参与。群众是基础,领导是关键。广大员工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廉洁文化不断发展的源泉。领导干部带头实践“干事、干净”理念,对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四、主要措施
——围绕一条主线: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强化两种职能:全面强化党内纪律检查和企业内部监察两种职能。
——抓好三项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政纪教育。
——深化四项工作: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查办违规违纪案件工作、效能监察工作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
——探索五个机制:建立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制度防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案查惩治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五、行为规范
——公司领导干部“十条纪律红线”
——公司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分办法(试行)
六、宣传用语
1.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 2.慎重、慎微、慎权、慎欲 3.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4.言廉为先、心廉为本、行廉为实
5.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团队文化
一、团队理念
团结协作 学习创新
二、理念释义
团队精神表现出组织目标明确、全员积极参与、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彼此职责明确、自由真诚沟通、彼此相互认同的基本特征。
团结协作,一支具有强烈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团队,一批彼此间相互鼓励、学习、善于合作的员工,是企业实现目标的最有力保障。
学习创新,一个充满活力、注重学习的学习型企业,一批坚持学习、勇于创新的知识型员工,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三、基本要求
——忠诚
忠诚是一种职业责任,对公司忠诚,对职业忠诚,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人格。
——敬业
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爱生命、珍惜资源、珍视未来的表现。
——勤奋
勤奋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员工成才的必经之路,是企业生机与活力的集中表现。
——主动
主动承担责任是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优秀团队最需要的品格,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法宝。
——合作
善于合作,顾全大局是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默契,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取长补短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主要措施
——塑造三支队伍
努力培育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使员工职业生涯伴随公司持续协调发展。
——开展四德教育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质量和文明风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氛围和员工关系。更多地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打造“五型”团队
打造激励型的团队
畅通沟通管道,达到员工目标和团队目标的一致。尊重个性差异,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注重精神激励,使团队每个成员勇于承担团队任务,精神风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公司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协作型团队
倡导团队成功,员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理念,弘扬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彼此宽容、尊重个性、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共同提高、成就共享、责任共担等良好的协作精神。
打造学习型团队
树立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团队学习、创新学习等五种学习理念,建立学习激励机制,使员工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工作、生活方式,使学习成为整个企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成为企业进步的主要助动力。
打造创新型团队
不断追求思维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坚持把思维创新放在首位,着力改变员工的观念和心态,立足和正视公司所处的地域特征和行业特点,着力改变客观条件制约创新的倾向,着力改变创新带来风险的倾向,着力改变封闭创新的倾向,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全面审视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持续创新的动力。
打造和谐型团队
提倡和谐管理,关怀、善用、信任和尊重员工,使员工在公司大家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人文关怀,具有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心悦诚服地为公司发展而拼搏。构筑共同愿景,把每个员工的个人愿景融入到组织的使命中,工作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为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平台。
五、行为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
六、宣传用语
1.创造1+1>2的团队价值
2.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3.团队价值大于个人价值 4.个人优秀,团队合作
5.互助互爱,互补共进,同识同向,开拓进取
和谐文化
一、和谐理念
协调和顺,求同存异
二、理念释义
公司倡导和谐精神,引导员工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规范行为。
“协调和顺”,强调统筹电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电网建设与生态文明,强调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员工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实现和谐发展。使企业内部构成的各个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发展状态。
“求同存异”,强调在共同的目标下,上下同欲,团结一致,共同进步。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强调“和而不同”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主张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同观念互动融合,各展所长。
三、基本要求
以发展推动和谐,以安全巩固和谐,以服务深化和谐,以责任弘扬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以人本促进和谐,形成公司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四、主要措施
——稳定一个基础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电力安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落实“安全是第一工作、第一效益、第一责任”的要求,建立健全人员、环境、设备三者统一的安全长效机制,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坚决遏制特大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
——建立三个机制
绩效导向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妥善处理好公司内部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民主管理,司务公开等制度建设。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公共关系协调机制。积极利用各种沟通管道和媒体宣传力量,疏导舆论,化解矛盾,对外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提高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公司利益、行业利益、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
——营造五个和谐
公司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建设坚强电网,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普遍电力服务职责;增强地企互动,主动调整公司决策以适应政府政策、法规变化,促进公司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司与资源利用的和谐。加强电网规划,统筹利用环境容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电网建设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生活的干扰,实现工程与环境和谐统一,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优化调度运行方式,推进电网经济运行,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引导客户节约用电,建设节约型社会。
公司与客户的和谐。满足用电客户需求,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优化目标,进一步加快营销服务一体化建设;服务发电客户,坚持团结治网,加强沟通联络,促进厂网协调;努力形成有竞争有合作、各方协调运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公司与员工的和谐。以建设和谐领导班子为龙头,努力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和“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领导班子;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双向沟通渠道,把广大干部员工团结凝聚到班子周围,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公司发展目标上来。
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是创业之源、发展之本。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建立稳定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机制,用关爱、平等、尊重、理想把企业培育成为利益共同体。努力将员工的愿望目标融入到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形成员工热爱企业、企业关爱员工的团队精神,实现个人价值与公司发展的和谐。
五、行为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六、宣传用语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2.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3.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4.沟通、理解、融洽、和谐 5.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地域文化总览 篇2
之所以对这本著作如此关切和喜爱, 是因为五六年前我在编著《广西文化图史》时深有感受。该书出版前夕我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广西文化图史》是对广西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盘点的第一本著作, 在对史的叙述和面的概括的基础上, 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理论归纳。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调研条件的限制, 这本书只能算一个阶段性成果, 内中的缺陷与错谬在所难免, 恳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今后群策群力编撰出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打下基础。”当时我深感文化研究的难度和自身学力的孱弱, 在勉力做出一本《广西文化图史》之后清楚知道还有很多不足, 期望有更为厚重和大气的著作面世。如今我欣喜地看到, 这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就是当时我期盼的“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的模样, 且内涵更为深邃, 学术成就颇高。在学术上,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广西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实和文化成就, 内容庞大系统。开篇为“绪论”, 总论广西的环境、历史与人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设七章分论由先秦到清末的文化史, 是对本地文化作纵向的考察;“下篇”分十章分论山水、摩崖石刻、铜鼓、建筑、文学、戏曲、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带等文化类型, 对广西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书前有《广西历史文化地图》, 书末还有《广西文化大事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历代广西文化名人一览表》等4个附录资料, 书中还随文附有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增加了对文化事像的直观感受。全书以55万字的篇幅, 全面介绍了广西文化历史、景观, 夹叙夹议, 史论结合, 在大量可信资料的础上, 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 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 展示迷人的文化魅力, 构建起颇具科学性的广西文化史体系, 奉献出一部厚重的广西文化史大书, 是对广西学术建设的重要贡献。在现实作用上, 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示广西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 评点其独特的文化贡献, 使广西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挺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广西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自信心, 有力地推动广西文化建设,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的运作以创意触媒, 实属作用巨大。对此我深表钦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其取得成功的要点, 我认为, 一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文化史观指导写作。书中论述广西文化的发生, 注意到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 也注意到文化交融共进的演进规律, 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在“绪论”里首先论述了广西“独特多维的自然环境”, 指出“广西文化的成长势所必然地受惠于也受制于广西的地理环境”, 并肯定“地利之便所起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接着论证了“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在下篇第一章《山水》里明确论到:“广西山水又体现出丰厚的人文内涵, 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怪怪奇奇而又蕴含着丰富人文积淀的广西山水, 造就了博大深厚的广西山水文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山水与人和谐共生”。我认为, 这些论述, 是著者文化史观的要点和精髓, 道出了文化生成的根本。它体现了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真正透彻地理解和科学准确地论述。这就使得该书的论述高远深邃, 发人深省。二是发掘大量文化史料, 铺垫坚实学术基石。十余位作者都是学养深厚、学业高深的广西顶尖级文化学者。他们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著述上作修修补补, 而是潜入历史, 探赜索隐, 披沙拣金, 调查、整理了大量的广西文化史料, 许多材料是前人未发现而第一次使用的, 并在新发现的史料中提炼新的观点, 集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三是一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如论山水文化的一组标题:“山水为人所发现与修饰 / 人得山水怡情养性 / 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又如论广西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扩大团结, 共求生存的历史壮怀激烈, 丰厚绵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广西文化, 其源也广, 其类也多, 其色也彰, 其神也融。归结到一句话, 就是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再如论广西文化:“广西文化的特色, 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交融性为基本。前三者是原色是基础, 交融起来便更具活力和张力。而所有特色的酿育, 端赖环境与人才。”材料与观点的相辅相成, 构成了该著论点坚实, 论据新颖, 论述不虚的学术风貌, 颇为可观。四是精炼流畅的史述风格。该著作者在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 努力写出通俗优美的学术文字, 体现出了著者在追求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 追求学术的通俗性、可读性。深邃的学理思想、新颖的学术观点, 常常借助于才气充沛之笔流畅而出, 其中尤以“绪论”里的文字最具这一特色。例如在写广西历史人物时, 作者首先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历史是由人物和细节缀成的”, 接着满怀情感地写了一系列对广西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 如在写清代重臣陈宏谋时这样写道:“我们还要特别对任过中枢宰辅、当过多处封疆大吏, 在全国广有影响, 并为经世致用, 哺育人才奋力一生的岭南大儒陈宏谋, 表示深深的敬意。像陈宏谋和其他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杰出者在广西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这正是广西与其他先进省区的差距之一。惟其如此, 我们对历代先贤不能不格外地珍视。而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 一种文化。”这样的论述文字, 读来令人充满清新畅快之感, 享受阅读之乐。
浅谈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江南文化;客家文化;建筑设计;风土人情;影响
0 引言
自人类开始有了行为活动后,建筑活动也与之伴随而来。尽管自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窝居洞穴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与建筑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也就从那个时期开始人类才慢慢懂得“建筑”这一概念,而不再蜗居在洞穴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不断建造出适合他们以及拥有其浓厚地域元素的建筑出来,而这些建筑由于受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派别。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其所在地域的文化。
1 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什么是地域文化?从字面意义是所在一定地域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脑力所创造的,并不断积累沉淀、发展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及成就。其包含有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修养、思想观念等。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更是如此,彼此相辅相成,又互相影响。地域文化影响地域建筑,地域建筑又影射地域文化。因而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必然会远远超出他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简单来讲就是精神体现大于物质体现。作为文化形态的地域性建筑,它一定承载了一个地域的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政治思想、人文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地域文化更是多种多样,绚烂多彩。
以江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为例,江南文化建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魏晋时期经济南移,江南建筑格局便不断发展。自明清时期,江南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断云集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亭台楼阁、宇榭园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紧张,江南建筑极注重利用空间,因而其建筑艺术精巧有余而气派不足。客家文化建筑则不然,自中原迁移以后,足迹遍布多处地方。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以及创造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客家文化造就出该群体的标志与核心。长期的迁移生活,养成了客家人开拓进取、忧生患险、不畏艰难、乐观开放的特色民风,因此客家建筑重防御、注集体,坚固魏然。
2 地域文化建筑的差异
正因为有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才能造就那么多的带有地域标志的建筑,也正因地域文化存有差异,地域建筑才各具特色。例如,江南建筑与客家建筑在造型外观上,江南建筑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婉约精致,清素典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而客家建筑则是以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著称于世。比起江南建筑的别致婉约,它是雄伟壮阔。譬如客家土楼,其造型多样,多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等,最普通的土楼直径也在50米左右,可容纳三四百人。在选址布局上,江南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注重采光与排水,以堂屋为中心,青砖白墙,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称为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外观整体性与美感性很强。客家建筑一般选址在山脚向阳处,整体布局是以圆环为基准,前半部为水塘,后半部为房舍,结合处由长方形空地隔开,上中下三厅均有一口天井,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在用料材质方面,江南建筑以砖、石、土砌护墙,以木料作构架;客家建筑则不然,它是以土作墙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江南建筑色彩典雅大方以黑白灰为主基調,青砖白墙,素雅清新,在装饰上,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客家建筑则是沧桑古朴,以黄、黑、白为主色调,充满历史韵味,装饰上雕梁画栋,朴实无华。另外,客家建筑的墙壁也是一大特点,与其他地域建筑墙壁来说更是大相径庭,其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可达1.5米,而且反复夯筑,坚固非凡,可谓铜墙铁壁。
3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
江南建筑造型婉约别致、清新质朴。在用料材质方面,多喜用木质构架、青砖白瓦:在色彩装饰上木刻砖雕,白墙灰瓦、栗色门窗;功能布局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棱角笔直,这些建筑特点大都由江南文化所影响。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江南文化是江河水乡文化,小巧灵气,柔性十足,深受儒风熏染,固建筑造型婉约别致,精巧但失霸气。其次,江南人民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光,更喜得水,以水为贵,固屋前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因此,江南建筑多依水而建,并擅于把建筑融入自然当中。江南人民深受儒道熏染,偏喜丹青水墨之道,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后,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南移,江南经济、人文、科技等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深受小农经济的约束,思想封闭、注重群体组合之美,艺术性格注重中和、对称、平易、合蓄、深沉之美,固江南建筑在布局功能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建筑设计上素雅清淡、韵味无穷。
反观客家建筑,其有四个最大的特点:坚固性、封闭性、安全性以及合族聚居性。比之江南建筑,它不够精致素雅;比之中原建筑它又失威严霸气。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坚固巍然。客家建筑造型多样,一般以圆形、半圆、方形居多;在材质用料上,多以黄土、杉土为主,木、石为辅。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在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则位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的衡屋与之呼应并递次升高,形成极其工整的秩序构图。虽然客家建筑不精于细部刻画,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又饱含了雄浑古拙的韵味。这一切都源于客家文化,客家人因战役、逃军务、南下逃荒等原因迁徙,固在建筑上保留了一定的中原建筑风格,并对居住空间提出了很高的防御性要求。受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客家人尊祖崇古,要求整体大于局部,并且客家人注重风水,并以风水理论来考察宅舍,认为水为贵,因而通常会在围屋前面建造半圆形池塘,俗称“半月池”形成“前堂后坡”的传统建筑格局。
4 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意义
当你走进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感受到它的底蕴与内涵。走进草原,你会感到奔放、自由、虔诚;走进江南你会感到婉约、精致、素雅;走进中原,你会感到憨实、淳朴、敦厚。这一切的一切感受都只有建筑传递给你,你才能有所感有所触。你所感所触正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即建筑的精神。古人言“人无精气在,形如臭皮囊”,建筑也便是如此,没有精神的建筑,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建筑。况且一个优秀的地域建筑,它一定有着历史传承与地域精神。
众所周知,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于世。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的美誉。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受山水写意的影响,与中国隐逸文化思想相结合,使园林造艺更加田园化。这一切归结于封建士大夫普遍持有的中隐思想,中隐思想是既隐又仕的矛盾思想,文人们渴望思想自由,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期盼宁静生活,又不甘于淡泊,希望入仕耀祖。“达则兼济天下”,但难免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于是大多文人选择园居生活,以期得到暂时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归隐,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达”与“穷”的鸿沟,既能满足“隐”又不失“贵”。另外。苏州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江南人民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与礼仪习俗。
承启楼使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底蕴,有“土楼之王”的美誉。它以高大、厚重、粗犷的建筑风格和端庄瑞丽的造型艺术闻名遐迩。其造型艺术、装饰风格深深体现了客家文化。一座土楼如同一个小的社会,同族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的和睦生活,楼内客家人的居住层数、面积大小、采光朝向等又并无明显区分,更无贵贱之别。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不仅体现出客家人尊祖崇古的思想,还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与家族亲和力以及融洽和睦的家风与和平团结的传统。
5 结束语
任何一个地域的地域性建筑都弥足珍贵,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这个地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它就像一个标志,向世人传递其特有的文化,给远游的游子一点精神的慰藉。地域文化是魂,地域建筑是根,不管你身在何处,你都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继承与发扬优秀地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因为你在向他人和世界介绍你的根,你的家。
参考文献:
[1]张咏梅,尹海涛,朱艳芳.历史地域与民居建筑环艺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方剑娟.苏州园林文化思想表达复杂性研究[D].苏州大学博硕论文,2012.
[4]张娜.试论中国文化与建筑设计[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郝红艳.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考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医药企业费用管控总览 篇4
谁应该参加: 财务主管、财务经理 课程介绍: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费用的居高不下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阻碍。高额的费用之下,一方面是舞弊行为的滋生,另一方则是蚕食企业的利润。做好医药企业费用风险的控制,加强企业费用控制能力,已成为众多医药企业发展的必要战略。
铂略财务培训出品的本次课程,将邀请500强医药企业的资深财务管理者为您分享在费用控制中的最佳实践,必将为您的费用控制工作带去新的启发。参加此次课程您将获得:
了解医药行业主要费用类型,做好费用管理 认识前沿费控理念,学习领先药企费控措施 洞悉药企费控常见风险,强化企业费控能力 流程:
医药企业主要的费用类型
医药企业主要的费用分为哪几类?如何定义和划分各类费用,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员工差旅费
-科室会等小型会议费用
-市场活动费用,例如城市会、全国会、国际会替客户关键人“报销”费用的风险对医学会、医院等机构进行资助的风险 费用管控的主要手段
地域文化论文1 篇5
题目:
专业:
级别:学号:
教学单位:现代教育工作站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41万人。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因为建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遗存丰厚,使得古都西安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同凡响,其独特的古都风貌不仅备受古今中外的文人、游客所称道,而且构成了当代西安的城市文脉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西安是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其后“五四”运动时期西安的学生运动也有力地响应和支持了北京的学生运动。“二虎守长安”、“西安事变”更使当时的西安名播中外,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更为八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杨虎城办公处(今省政府院内)、张学良公馆(今建国路)、止园(今青年路)和高桂滋公馆(今建国路)等西安事变旧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新街七贤庄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至今仍是国内外旅游者参观、学习的革命旧址之一。自然景观资源则以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华清池、楼观台、氵美陂湖、蓝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古貌新姿与独特的民风民俗、地方艺术文化也正成为西安旅游业新的人文资源。这些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身也是培育西安人民人文情操的重要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旅游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颇具规模。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20多个,国家4A级景区9个,星级宾馆7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4家,四星级宾馆13家。首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业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非外贸创汇的主要来源。
科技实力强,高等教育发达,是我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具有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综合科技实力和智力机构。西安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开发机构和专家学者、专业人员众多,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电子、机械、化工、电子、材料、勘测、自控、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国内一流和世界领先水平,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企业,各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各种专利、成果转化成绩显著,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
西安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服务功能齐全。西安是西部地区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68个国内城市,11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新开通经北京至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7条欧美城市国际航线,使西安的国际航线增至17条。2005年旅客吞吐量8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1万吨。公路建设形成了以西安市为中心的“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全面贯通,三环路开工建设,建成一批
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06%,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90天。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和丰富西安发展的境界与内涵。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篇6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 d)。(2分) A、自然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D、神灵崇拜
(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 B、第八步 C、第七步 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 B、东江地区 C、海陆丰 D、韶关
(4/20)、广东(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A、汕尾 B、珠海 C、南沙 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 “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2分) A、姓氏标志 B、家族标志 C、行业标志 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 B、武生 C、花旦 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两宋时期 D、唐宋时期
(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代。(2分) A、秦 B、宋 C、唐 D、汉(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举行。(2分)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c)。(2分)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b)。(2分) A、第一步 B、第四步 C、第三步 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d)。(2分) A、青徐流人 B、乌衣南渡 C、司豫流人 D、衣冠南渡
(13/20)、在(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 B、岭南少数民族 C、客家民系 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a)的特色。(2分) A、潮汕话 B、壮侗语系 C、广府话 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
奇峰和陈树人
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 C、高剑父、高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 B、竹布 C、薯莨布 D、蕉布
(17/20)、在广州茶楼饮茶,注重的是(d)。(2分) A、茶的品质 B、蔬菜 C、茶具 D、点心
(18/20)、梅州成为了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是在()。(2分) A、秦统一中国后 B、宋朝以后 C、元人入主中原后 D、唐朝以后
(19/20)、在广州人的饮茶文化里,人们所说的“一盅两件”是指()。(2分) A、一壶茶两样点心 D、一杯茶两样点心
B、一份茶叶两份食品 C、一份咸点心两份甜点心
(20/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2分) A、南帝 B、赵佗 C、南海龙王 D、北帝
判断题:
(1/10)、根据历史资料,潮州大锣鼓与古代鼓吹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2分) A、错误 B、正确
(2/10)、梅州客家山歌的内容主要是情歌。(2分) A、错误 B、正确
(3/10)、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音乐中锣鼓类的一种,常用于潮州歌册的演唱伴奏。(2分) A、错误 B、正确
(4/10)、体育项目的赛龙舟是从端午节的划龙舟发展出来的。(2分) A、错误 B、正确
(5/10)、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通行广州话。(2分) A、错误 B、正确(6/10)、汉代之前,岭南地区为“南越”之地,唐代时曾建立南越国。(a(2分) A、错误 B、正确
(7/10)、广东的河源有“客家古邑”之称,广东的梅州有“世界客都”之说。(2分) A、错误 B、正确
(8/10)、骑楼楼顶的装饰叫山花和女儿墙。(2分) A、错误 B、正确
(9/10)、骑楼是岭南地区19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2分) A、错误 B、正确
(10/10)、广东音乐是一种纯器乐演演奏的地方音乐。(2分) A、错误 B、正确
多项选择:
(1/10)、宋元初时期,潮汕民系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b)。(2分) A、闽人的大量迁入 D、闽地望族的影响
B、闽人风俗的影响 C、朝廷官员的影响
(2/10)、清明节时,广府人传统的祭品一般是(ace)。(2分) A、发糕面点 B、蒸鱼 C、烧金猪 D、甘蔗 E、纸钱元宝
(3/10)、“北帝诞”的主要活动有()。(2分) A、围餐大宴 B、抢头炮 C、拜祭祈福 D、花车巡游
(4/10)、在岭南民间的娱乐活动里,有多种多样的“出色”,包括()等。(2分) A、火色 B、马色 C、春色 D、秋色 E、灯色
(5/10)、工夫茶文化的特点()。(2分) A、选择时令,有较高的茶艺水平C、每次分茶体现一种平等精神
相谦让的茶德
B、体现传统“和”的精神
D、每次分茶后体现一种小辈敬晚辈,朋友间互(6/10)、客家人过年的习俗有:(d)。(2分) A、做米果 B、杀猪 C、舂糍 D、年糕 E、做豆腐
(7/10)、营老爷的过程包括:()。(2分) A、文游 B、武游 C、请老爷 D、送到祠堂祭
(8/10)、广州七夕节的活动丰富多样,主要有()。(2分) A、乞巧 B、吃棕子 C、摆巧 D、拜月亮 E、看七娘
(9/10)、潮汕民系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民系,(da)等为世人所瞩目。(2分) A、浓重的族群意识和高度的凝聚力 C、其语音和结构自成一体的方言
B、种田如绣花的精细
D、善于经营而扬名于世的潮商
(10/10)、广府人传统的过年食品有()。(2分) A、蛋散 B、萝卜糕 C、炸煎堆 D、油角 E、炒米粉
案例分析:
(1/10)、图1这副书法作品的落款为“白沙”,请问是谁?(2分) A、康有为 B、陈白沙 C、屈大均 D、容庚
(2/10)、关于图1作者的介绍,哪些是正确的?(2分) A、在哲学上,对宋代理学向明代心学转化,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B、陈白沙是岭南地区唯一获准从祀于山东曲阜孔庙的文人(和孔子一起接受后人的拜祭),故称作为“岭南第一人”。
C、陈献章明朝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江门白沙人,一生淡泊名利,固守乡土,世称陈白沙,白沙先生。
D、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
(3/10)、陈白沙是岭南书法第一人,其书法艺术的特色有哪些?(2分) bA、在书法艺术上以碑入帖,自创有岭南特色的碑派书法 B、长于草书,又自成一家,书法挺拔遒劲,出神入化。C、以山间茅草自制“茅龙笔”,创作出自成风格的书体 D、“岭南四大书家”之一。
(4/10)、图2是谁的书法作品?(2分) A、康有为 B、李文田 C、宋湘 D、屈大均
(5/10)、该书法家是哪里人?(2分) A、澄海人 B、顺德人 C、嘉应(梅州)人 D、南海人
(6/10)、图2作者此人名气很大,被誉为()。(2分)
子 A、岭南第一才子 B、广东第一才子 C、江南第一才子 D、客家第一才(7/10)、与图2这位书法家齐名并称为“岭南四大书家”的是()。(2分) A、冯敏昌 B、吴荣光 C、康有为 D、黎简
(8/10)、图3是番禺沙湾飘色,关于沙湾飘色,哪些描述是正确的?(2分) A、扮演飘色的演员都是小孩,分为“屏”和“飘”两种。B、近年沙湾飘色一般在十月份举行。
C、传统的沙湾飘色一般结合三月三北帝诞迎神赛会举办。D、沙湾飘色是“水色”的一种。
(9/10)、广东飘色比较著名的除了沙湾飘色、佛山秋色等外,还有哪些?(2分) A、潮汕地区的马色 D、江门火龙
B、增城“舞火狗” C、番禺、中山等地的水色
地域文化总览 篇7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域文化为特定区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我们通常所指的地域文化大部分为狭义, 即当地人们创造的精神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及道德情操等。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的精神核心, 是祖国文化在当地的本土化表现, 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地域特色, 对当地的各项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文化建设是促进地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作为地方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二、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一) 地域文化深刻地方文化的内涵
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和而不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存共荣, 在形成自身特质的同时推动当地文化的有力发展,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地域文化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因此传承并开发地域文化对丰富地方内涵有着重要意义[2]。传承地域文化首先需要培养当地人对当地文化的自信, 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特质, 并掌握其深刻内涵, 从而为地方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在掌握地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需积极运用于当地文化建设中, 包括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道德情操等, 结合当地文化的发展实际进行批判性继承, 从而实现当地文化内涵的丰富。
(二) 地域文化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地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如赣南的采茶戏, 安徽的黄梅戏, 海南的琼剧等, 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都蕴含着地方人民的智慧, 并传达着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感, 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更能有效的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文化, 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地域文化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最能体现其区域性, 其地方音乐、地方戏曲、地方歌舞及民间绘画等, 都属于地方文化的瑰宝。地域文中的风俗文化是地方生活的文化表现, 包括方言、节日习俗、婚丧礼仪及宗教信仰等, 同样属于地方文化的多彩表现[3]。
(三) 地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某一特定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独特艺术成就, 其最大特点在于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密切结合, 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鲜明的文化特性, 属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而弘扬当地的文化遗产是地方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文化建设时, 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开发, 充分发掘并弘扬地域文化遗产, 做好对地方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并对古民居、古村落、古祠堂等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 以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持续有效发展[4]。
(四) 地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改革
创新是推动民族与国家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地域文化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文化结晶, 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通过创新性变革以实现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而地域文化具有文化传承与文化引领的价值。地方文化的建设需加强与地域文化的对接,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丰富资源, 学习其不断创新的理念与锐意进取的精神, 培养自身的文化创新意识。在地方文化建设中, 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并依据社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 优化地方文化的资源配置,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5]。
结束语
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情感, 对其进行有效地继承与开发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方便利, 包括地域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思想源泉, 能够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其次, 地域文化绚丽多彩, 具有形式各异的形式, 能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而扩展了地方文化的表现渠道。同时遗产弘扬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而地域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丰富结合点, 能有效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且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进取, 能有效激发地方文化的创新意识,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实效性创新性建设。
摘要:不同地域受到区域环境、生产水平及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因而产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如岭南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及齐鲁文化等, 各地域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发展, 凭借自身的独特内涵丰富着祖国文化。传承并开发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 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 对传承开发地域文化从而服务地方文化的建设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陆丹, 黄守红.科学理解与传承地域文化——以琼学为例[N].人民日报, 2013-4-25 (007) .
[2]曹洁萍.高职院校保护和开发地域文化的对策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 2013.26 (2) :12-14.
[3]刘道湘.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J].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 2013, 21 (05) :21-22.
[4]苏国伟, 王静.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 (05) :18-21.
盘点地域文化类图书 篇8
地域文化类图书出版情况
文化与经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量。地域文化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其独特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势必能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有力宣传。笔者采用当当网上书店的划分规则,将地域文化图书分为15个子类。如图1所示,京派文化在地域文化图书总数中占据较大比重,即19.3%,海派文化、吴越文化分别占12.0%、8.7%。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华夏文化仅占总数的0.6%。同样,草原文化,三秦文化,比例都不高。地域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其文化图书的出版比重大小。
参与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单位概况
因其地域性特点,相应地区文化图书一般多出自当地出版社,且以高校社与当地人民出版社居多。以湘楚文化为例,其参与出版的高校社有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等。而北京大学出版社则参与出版了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图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了京派文化、齐鲁文化图书;此外,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都积极参与了此类图书的出版工作。而以往的畅销类图书出版社却很少触及此类图书。
在众多出版社中,下列出版社(如图2所示)参与出版此类图书数量较多。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给该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带来了无限商机。体验藏民生活,了解藏民文化成为当前旅游的一大热点。若将图书与相关藏饰等民俗文化用品相结合销售,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将藏族文化更大范围地传扬出去。
部分出版社也尝试出版跨区域文化图书(如表1所示),但由于此类图书的参与出版社众多,品牌出版社尚未形成。一般各地文化图书大多出自当地出版社之手,这样无形中造成图书市场壁垒。建议将此类出版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出版机构,拓展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写作范围。
地域文化类图书的选题描述
地域文化类图书,按其内容可划分为风物名胜、民俗风情、宗教、艺术、历史、文学、学术、教育、科技等九个方面。其中,风物名胜、民俗风情和历史共占据了图书内容的78.3%。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对较易理解,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与格调,易被读者所接受也乐于阅读。相比之下,涉及宗教、科技为内容的文化图书比例很少。宗教类文化图书的占有份额不大是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民族信仰问题相联系的。除相关信教民众外,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样就限制了此类图书的出版份额。科技类图书的缺少却恰恰相反,它与宗教类文化图书不同,并不是因读者数量过少而限制其开发深度,而是开发不够造成。有关出版部门应加大对此类图书的开发力度,将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产物以及先进的技术通过图书这一媒介进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