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文化符号

2024-10-04

地域性文化符号(精选6篇)

地域性文化符号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们的生活空间环境和生活品质也在不断地完善。在现代景观设计中, 我们应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 本着“以地域性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 加强景观设计中“文化”的关注度, 也要时刻关注人们的需要, 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自在活动的友善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符号,景观设计,设计,意义,分析

1 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概述

1.1 地域性文化的涵义

所谓的地域性文化, 主要是指在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相关专家曾解释: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上特定的区域上的人民在历史阶段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特点的考古学文化。一些学者会将地域文化分为两种意思, 一种是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加;另一种是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之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加。文化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自身的特色愈发彰显, 并传承到现在。

1.2 地域性文化的形成

对于中国社会, 素来有诸多不同地域文化, 主要原因就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其交通设施条件也会直接影响其文化发展。中国地域辽阔, 所以地域差异大, 不同的地域孕育了性情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中华儿女, 对自然风貌的不同体验就会直接影响当地文化、物质生产等等。文化的形成, 主要是在于其物质的基础情况, 总之, 其自然条件的不同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2 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技术分析

在景观设计中, 时时刻刻都在体现着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 它是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 利用各种文化符号进行的巧妙组合和搭配, 进而设计出不同的景观, 并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接地气的环境氛围。

2.1 分析场地

对于场地来说, 主要是指设计中需要的各种素材, 进行的分析、整理及归纳出详细的结果,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取舍, 从而形成素材的存档, 就是景观设计的开始部分。其代表景观设计的素材有很多, 像是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及历史事件等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当地书籍的记载情况, 了解其各种各样的地方的特产、文化等等详细信息, 之后会对其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形、民俗文混进行仔细考量与研究, 其中景观设计师一定要以正确的精神, 当地文化进行一一研究和分析。

2.2 设计元素的构成

对于收集到的一些地域文化素材来说, 就要开始对其研究、分析、整理, 并对其提取其设计原色进而为景观设计服务, 主要是要根据符号的理论将其符号分为四种:图像符号、索引符号、象征性符号和隐喻符号, 他们都是以自身独有的特色, 表现出中国文化中符号的特定意义。

2.3 设计符号的运用

符号也是要分为直接和间接的运用, 对于景观设计中所服务人的角度来看, 符号又可以分为视觉层面、听觉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三个层次。其中视觉层面和听觉层面是属于直接的运用, 在设计中主要是以符号的元素进行出现的。

3 地域性文化符号对景观设计的意义

地域性文化是景观设计的最好代表, 需要我们用心思去研究和了解的文化特征, 进而可以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和健康心灵。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逐渐地认识它、感受它, 同时它也为我们带来舒适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进而美化人们身边的世界, 更加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3.1 地域性文化符号对景观设计的运用

批量生产和复制时,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现在的景观设计中, 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 却忽略本土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对于人们的需要和感受。因此, 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出现的问题, 运用各种各样的设计思维来深入表达景观设计中的每个环节, 让景观设计更更符合不同区域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目前, 自然环境越来越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为了自己身心的健康, 人们会更加对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重视。公共区域部分在选用地域性文化的元素来装饰时, 会根据特性、当地民俗及不同的方式而进行设计和选用。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无论怎样的设计, 其重点就是美观、大方, 突出一种生活氛围, 更加要注重生活空间中的色彩搭配, 尽量要淡雅脱俗, 让人们有种“回归自然的”状态。当然, 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研究、考虑其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在景观环境中的效果及氛围。

3.2 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不可代替的艺术文化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符号部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如此庞大的艺术设计领域, 引入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作为环境装饰艺术, 有着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及深远的影响。因此, 地域性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在当代景观设计中, 地域性文化符号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显著。比如在商业环境的购物中心等商业公共活动区域中的景观小品等, 为了营造出生动丰富的艺术文化画面, 引入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起到大大增加产品或品牌亲和力的效果, 就会直接的影响观众的消费心理, 同时也间接地提高景观设计的档次, 进而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欢乐。我国瓷都江西景德镇的道路景观设计就是经典的范例, 青花瓷的路灯、街边古朴优雅的瓷器公共雕塑, 无不展示了城市传统文化特色, 使当地人有一种文化自豪感, 也向外来人展示了瓷都魅力, 进而促进经济繁荣。

4 结论

我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也不断强调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提取精华, 而在景观设计中, 重要是能更好的拓展我国每位设计者的思路, 使我们能更好地合理运用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完善设计, 并让每位居住者能够享受这种温馨、悠闲的氛围。本文研究了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时, 无论从局部到整体都要体现出一种合理, 符合生活所需和本土精神所需。并在制作过程中细致推敲, 合理地运用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 进而研究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地域性文化符号元素对景观设计有着愈发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雨, 任建军.基于地域性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1) :106-107.

[2]邱海东.地域性符号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 2013, (7) :96-97.

[3]林蕴岫, 王超.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哲理:论坛版, 2014, (5) :112-112.

[4]孟晓惠, 季嘉龙, 徐进.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2012, (34) :141-142.

[5]刘文华, 郝丽梅, 周德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研究[J].中外建筑, 2011, (2) :48-51.

语言学视阈下的地域文化符号 篇2

摘 要:地域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形态的外在标志,彰显着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任何形式的地域文化符号,其具体解释和最终表达都离不开语言。在语言学的视阈下,明确地域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和内部结构,可以合理地解读或阐释其深层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符号;语言学;生成机制

作者简介:侯丽杰,女,1966年2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也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孕育生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怀特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地域文化的生存和传播,同样离不开符号。地域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的外在标志,地域文化内涵的物质体现。在语言学的视阈下,语言是一切文化的解释者,任何形式的地域文化符号,其具体解释和最终表达都离不开语言。本文旨在语言学视阈下,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及内部结构进行初步分析阐述,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地域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

索绪尔指出:“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语言符号以音响形象(语音)为能指,概念(语义)为所指,二者的结合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结果。语言符号的生成源于人类交际和思维的需要,人类面对现实现象,根据对事物或现象特征或关系的捕捉来认知现实,然后为认知的成果确定名称,创造语言符号,建构和完善语言系统。语言符号生成过程也就是“现实——认知——语言”良性互动的过程,语言固定和表达了人类的认知,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其生成就是一种认知机制、心理机制。

地域文化符号与语言符号是两种不同的符号,但就其符号性质以及生成机制而言,二者本质上是相同的。地域文化符号与语言符号一样,是能指与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其生成同样源于交际和思维的需要。只不过地域文化符号所依凭的物质形式更加多样,在语音形式之外,还有文字、图形、实物等物质形式,其所指不是基于人类对普遍的事物现象的认知,而是对地域文化现实现象的认知,因此,地域文化符号的生成过程就表现为“地域现实——认知——地域文化符号”的良性互动的过程,其生成同样也是一种认知或心理机制。地域文化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空间长期塑造的结果,其中沉淀着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就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不同地域的人们,面对各具特色的地域现实,积极地捕捉地域文化的特征,获得不同的认知,能指和所指结合,生成地域文化符号。地域文化符号是该地域文化主体共同建构、群体认同的结果,可以凸显地域文化的特质,使地域文化的蕴涵更为明晰。

二、地域文化符号的内部结构

地域文化符号与语言符号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地域文化符号虽然有多种形式的能指,但其能指与所指的联系往往都需要由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来解释、来固定,语言符号是地域文化最明确、最清晰、最重要的标志符号,语言符号系统对地域文化符号系统有着模式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符号也明显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建构。地域文化符号,以某种标记性成分标记出地域文化的某些独特的成分,就某一个体来说,它是独立的,但任何地域文化符号都不会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必然会与相关的地域文化符号处于同一符号系统内,共同诠释某种地域文化的特征和内涵。

地域文化符号系统中的地域文化符号可以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结构成分,在大的层面上有器物、行为、制度、理念类符号等,每个层面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切分出不同级别的成分,比如:器物还可分为建筑、器皿、文玩、字画等类符号,行为可分为习俗、礼仪、节庆等类符号,这些结构成分在语义、语法两个层面形成表层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分工协作、共同诠释某种地域文化的特征。地域文化符号的表层结构和表层意义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必然具有某些共同的深层结构和深层意义。这种深层结构和深层意义是深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编码结构和密码,反映了地域文化符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具体来说,地域文化符号的表层意义表现为一种指称,其背后往往存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潜在的象征意义,这里的象征意义就是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层意义,这种象征意义是在该地域文化主体集体长期使用中累积而形成的精神性的文化意义。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各种地域因素、文化形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域文化往往是多元的,地域文化符号可以凸显地域文化的特征。地域文化符号的生成是认知、心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部结构表现为一种层级系统。在语言学视阈下,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域文化符号的问题,有利于全面把握地域文化的内涵,恰当合理地解读或阐释地域文化符号的内涵,增强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2.

地域性文化符号 篇3

地域文化符号是室内空间设计中重要的隐性因素。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物化为地域性设计符号参与主题餐饮空间设计, 使其既满足现代使用功能又符合当代视觉审美, 使地域文化符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同时也提升了餐饮空间的文化内涵。

一、地域文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地位与作用

(一) 提升餐饮空间的文化

如今餐饮空间的发展, 不再只是提供食物的场所, 更要体现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与态度。为了满足人们猎奇和特殊审美心理, 体现商业化、产业化、个性化的餐饮空间设计屡见不鲜。这种过分强调个性化和形式化设计思想, 导致了畸形、怪异甚至雷同空间的出现。这源于设计者和委托者之间的设计目的和文化意识的偏差, 更源于设计者对地方本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事实上, 地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 如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文化景观、民间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 其传承的是当地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将地域文化符号引用到餐饮空间设计中, 寻求文化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重塑本土地域文化在人们观念当中的呆板沉闷形象, 创造独具本土特色的餐饮文化空间, 有利于提升餐饮空间的文化内涵和持久生命力。

(二) 传承地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民族众多, 形成了区别其它地方的语言、风俗、宗教、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性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也是地域文化表达的重要元素。地域文化符号中的图形符号包括民俗服饰、织物中的图形;当地动植物形象图形;传统建筑中砖雕石刻、木雕梁柱、门罩图形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以抽象几何等形态象征的哲学观念、文化意识的图形, 这些都表达出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根据特定室内空间的功能、结构以及设计主题的需要, 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再设计, 使其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符合当代视觉审美, 同时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 使地域文化符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二、地域文化符号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将地域文化符号应用于餐饮空间设计中, 不能只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 而应当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再创造, 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 将符号语言转换为地域性设计语言, 注重对其历史人文内涵的挖掘和提炼, 并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 让人们从视觉的第一印象中认可它, 并与设计师产生共鸣。地域文化符号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达方式是多元化的, 根据空间的功能、结构以及餐饮空间的主题需求, 将地域文化设计语言中的外在造型思维和内在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创新设计手法融入空间设计中, 使得地域文化符号成为现代信息的载体, 传达出不同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 从而使地域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中得到良好的传承。因此,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符号应用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具体的应用方式:

(一) 地域文化符号的直接引用

根据餐饮空间的主题需要, 将地域文化符号中的图形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空间形态符号、陈设符号、建筑装饰符号直接引用为室内的装饰符号, 虽然是直接引用, 保留文化符号本体的某些形态, 但也需要创意设计并非只是完全复制, 可以通过位置的改变和形式的简化两种方式对文化符号加以提炼, 让人们从视觉的第一印象中认可这一符号, 被现代人接受。

1. 位置重构

“位置重构”是指在餐饮空间设计中, 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空间上和功能上的位置改变, 并使其在原有传统形式中固有的、或指人们思维定势中所习惯性安放的位置和功能进行改变、重构。如江南水乡的河道、弄堂浓缩运用于餐饮空间中, 分割包厢的道路或墙体;苏州园林的花格窗可以应用于铺地和顶棚设计中, 因位置产生变化从而产生视觉上的新奇感。又如传统建筑的建筑构件、旧时的拴马桩、马槽等农具被安置在餐饮空间中, 作为一种装饰营造餐饮空间的某一主题氛围。

2. 置换与拼贴

“置换与拼贴”是指保留某地域文化符号的形态、肌理和结构, 通过改变其材料、色彩或是功能来创造出新的视觉体验的一种设计手法。上海的“琉璃工坊” (又称“牡丹六六”) 餐饮空间设计, 其设计概念来自于江南的苏绣牡丹花, 设计上就用鎏金材质和透明亚克力做成牡丹吊顶和牡丹藤蔓屏风, 给人一种复古又前卫的视觉张力。又如著名室内设计师梁志天就擅长将传统的太师椅、博古架、茶几, 用鎏金材质、透明亚克力或是玻璃代替其原有的红木, 或是保留原家具的局部, 再拼贴新材质, 甚至是嫁接新功能。传统园林中的洞门被引用到室内, 经过透光石、镜面不锈钢板、暖黄色的LED灯光的“置换与拼贴”无论是直线式洞门还是曲线式洞门, 营造了空间的神秘感和梦幻感。

3. 反复与叠加

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反复与叠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某一或某一类符号以相同体量、材质和形式出现在同一空间中, 做出某种有规律的重复序列;另一种是以不同的体量、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式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中, 通过这种符号的反复出现来强化空间主题。可以借鉴台湾的芭比主题餐厅中关于芭比符号的应用方式:将芭比的各类头像以相同的体量、相同材质反复叠加, 并以阵列的组合形式作为入口玄关的屏风, 烘托餐饮空间的芭比主题氛围。同时, 在就餐区的墙面装饰上陈列悬挂的是著名的芭比服装设计师Robert Best的手绘设计草图, 体现了芭比符号的反复应用。

(二) 地域文化符号的间接提取

1. 解构与重构

“解构与重构”是探索餐饮空间设计中用创造性思维表现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重构与抽象的方式可以达成餐饮空间设计的地域性与创新性。“解构与重构”就是将某地域文化符号原有的造型结构和组合方式进行分解、消解、拆解, 提炼出其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结构设计语言, 并进行重新组构以及必要的形式上的处理, 从而得到融入原型特征的全新形态。

从餐饮空间设计角度讲, “解构与重构”包括对形状、空间、位置、材质、色彩、尺度等方面的重组。如“形状重构”, 是根据地域文化符号的立体的形或平面的形进行打散后重构成一种新的符号, 但这符号既能让人们第一眼对其产生认同感, 但又在似像非像中发现其实是对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2. 夸张与变形

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夸张与变形”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引入对象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特点进行夸大、弱化甚至是删除其次要部分;二是将某一符号固有的形态进行整体改变, 夸大、缩小或是变形, 以打破人们的惯性思维, 从而创造出一种“讥讽”、“幽默”甚至是“玩世不恭”的效果。如北京“798”某餐饮空间顶部的“水墨”造型, 就是模拟水墨滴入水中瞬间晕开时定格后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又如将鸟笼扩大为餐饮空间包厢的立面结构, 将明式官帽椅的椅背拉长约180cm, 对就餐空间形成一个围合和限定, 在视觉上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因此, 通过夸张与变形的设计手法可以获得大量既脱胎于地域文化符号本身, 又有异于该符号的新装饰形式, 是地域文化符号在餐饮空间创新应用极其重要的方法。

3. 象征与转译

“象征与转译”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 借以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设计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也可以使复杂的概念浅显化和单一化。对于立足于地域文化表达室内设计师而言, 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象征与转译, 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转化和联想, 使观者能够透过共同熟知的文化符号产生共鸣, 从而传承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如在著名隐逸日式餐厅中, 入口玄关处以“一花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的概念完成了禅宗意蕴氛围的营造, 设计通过“象征与转译”的手法巧妙地将“花、树、菩提、世界”转译为设计中一束枯莲、一尊佛头、一柱袅袅的青烟、一条潺潺的流水, 这种形式刺激人们对其所象征的形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把顾客带入一个清新、淡雅、无为的禅宗境界。

三、结语

地域文化符号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是现代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重要方法, 是对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不能肤浅地停留在对某地域文化的表面复制和模仿上, 而应该提取图形、色彩、材质、空间形态、家具及陈设、建筑装饰等地域性设计要素, 通过各个要素之间不同的表现手段, 如拼贴、置换、位移、解构、重组、夸张、转译等, 加之形式上的综合协调与配合才能起到文化创新应用, 符合环境要求, 满足适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 务必做到设计手法的合理、适度, 切忌元素符号的堆砌, 也要注意地域文化符号的选取要与餐饮空间主题内涵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4) :63-68.

地域性文化符号 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符号,体育品牌,体育消费者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品已经成为多数家庭的必需品。体育产品的极大丰富化让消费者在购买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时往往难以选择。而在选购这些体育产品的过程中每位消费者都有着独特的选择标准。在这其中, 一件体育产品所呈现出的独特性和归属性则是这些标准中最具说服力的。而能使品牌产品呈现出这种特质的方式就是“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具体而言, 就是指一件产品通过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符号传递出某种设计语言, 并使之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那么此产品将会深受该消费者的喜爱。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当今这个时代的“消费”概念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了。尤其是随着人们认知意识和消费水平的提升, “消费”这个概念的其他属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例如:文化性、社会性以及符号性等。尤其是符号属性, 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而作为国民消费的一部分, 体育品牌的消费也经历着这样的变化。

在《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一文, 作者概述了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阐释了地域文化符号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地域文化符号在消费者心中的传播。在《符号消费的意义解读》一文中, 论述了符号消费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 并从品牌角度探究了构建符号消费意义的方式。在《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及体育消费分层》一文中作者探讨了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 认为符号消费正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

但是, 关于地域文化符号在体育品牌中的运用还没有很深入的研究, 地域文化符号作为促进体育品牌符号消费的重要途径, 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该文旨在探讨地域文化符号在体育品牌的运用, 为以后体育品牌更好地传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

地域文化, 是指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 源于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 造就了这个地区特有的丰富印痕, 是一种人文精神活动的总称。人类再将这些地域文化现象透过艺术创作的手法将其具象化, 构思出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图形, 就称之为地域文化符号, 它同时也是代表该地域文化显性及隐形特点的所有符号总称。在产品设计中恰当地利用地域文化符号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多样性和原创性, 而且还能够使消费者内心中产生一种归属感, 增强购买欲。

2 体育品牌中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

一个体育品牌想要其新产品在大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 将地域文化符号运用其中不失为一种捷径。在保持自身产品特征的前提下, 对所销售地区的地域文化进行提取、概括、抽象, 借助有形的、可感知的文化图形具化为文化符号, 使它们在体育商品上给人以冲击力和新鲜感, 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 . 1 地域文化符号的选择与提取

体育品牌在设计生产一件新产品时, 首先要选择能代表这一地域文化特点的关键符号, 用来形成产品的基础构架。能高度概括该地域文化特点且能运用在设计上的代表性符号很多, 但是在选择和提取时, 应该拒绝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应该建立在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充分了解之上, 使其能更好地与产品相结合, 展现出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魅力。

当然更多时候, 在地域文化符号的选择和提取上, 耐克公司都有着自己的成功之处, 这个体育品牌巨头在2014年的夏天, 推出了一款带有北京地域文化符号的产品, 引发了运动球鞋爱好者的广泛讨论。在这款体育产品中, 耐克选择了极具老北京元素的“四合院”作为地域文化符号。整款产品运用了砖灰色为主色调, 这与北京特有四合院建筑颜色不谋而合。产品两侧让人一看就能立马联想到历史悠久并历经沧桑的墙砖。而仿古皮革本身的特性使得每只鞋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皮革纹理。北京胡同中遍布的传统地域文化符号, 例如:金色的门口, 红火的灯笼, “囍”字, 鞋舌上的铜狮子以及鞋垫上“胡同”的字样都被耐克精准地一一选择提取, 并运用在了整款产品上, 这些奇妙地选择都迅速地拉近了该体育产品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使得该产品受到广泛好评, 销售场面也是十分火爆。

2 . 2 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和创新

在设计地域文化符号时, 首先, 不能将其简单地组合叠加。一个成功的地域文化符号, 需要设计师在符号的触动下激发灵感, 加入自身的理解和认识, 然后对符号进行打散和重构, 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 在创新地域文化符号时, 应充分利用各种设计手段, 如分解转换、异形同构、置换构成等, 意在创造出一种积淀了丰富内容与高度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其形象范式要具有普遍的美感和高度的文化品格。最后, 体育品牌在运用地域文化符号时, 要充分考虑到一些方面的约束。

3 地域文化符号对体育品牌的作用

在经济的领域中, 地域文化符号的使用具有隐秘的劝服和诱导作用, 在无形中能够引导人们的选择。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地域文化符号能够使各大体育品牌的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 是促进消费行为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艺术的角度看, 地域文化符号的传播可以迎合当下最热门的流行元素, 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诉求, 是表达消费者内心想法的重要途径。

3 . 1运用地域文化符号能够更好地传递品牌精神

在众多可传递品牌精神的方式上, 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地域文化符号具有具象化的特征, 能够比较直接和准确的传递出文化的含义, 它在反映地域文化特点, 沟通人们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相比于文字, 地域文化符号能把体育品牌想要表达的情感转化成一种隐含态度, 给消费者带来一种代码解释过程, 一千个消费者有一千种解释, 在解释过程中的价值判断也会呈现出来。其意义的解释充满复杂性, 这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品牌的话题性, 增加体育品牌曝光率。

3 . 2 运用地域文化符号能够促进符号消费

符号消费正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 当把商品视为表达意义和信息的符号来操纵和使用, 它就属于“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就是消费者除了消费产品本身以外, 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或内涵。

3 . 3 运用地域文化符号有利于体育品牌自身价值的提升

地域文化是经过历时积累而沉淀下来的精华, 代表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是其精神精髓所在, 在设计体育产品时合理借用地域文化符号以传达地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 进行推陈出新, 设计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品, 既是顺应了现代体育产品创新的要求, 使产品的独特性正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 起到了传承与发扬地域文化的作用, 这都有利于体育品牌自身价值的提升。

4 结论

地域文化符号作为促进体育品牌多元化的重要元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提升, 体育产品的符号属性在促进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也是越来越重要。体育品牌的消费早已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范畴, 更是一种通过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从而达到文化上归属和心理上共鸣的行为。而对于中国的体育品牌, 应该加强对于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 利用它来增加消费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培养消费者对体育品牌的黏度和忠诚度, 从而推动国内体育品牌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 罗雯, 李艳翎.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及体育消费分[J].体育与科学, 2012, 33 (1) :104-106.

地域性文化符号 篇5

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综合特性, 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世界各国由于地域条件差异较大, 在漫长的社会变迁中形成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 以我国为例,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多民族的国家,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历程中, 各民族相互交融。我国已发现的七千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三星堆文化、巴渝文化等, 不同的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通过对地域差异性的提炼, 形成特殊的地域文化符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城市处于于特定的地域中, 或者说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的影响下, 各种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包括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地形地貌、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等, 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地域文化;城市也形成特殊的地域文化符号, 如在西藏, 我们汉族就无法理解宗教地域文化在当地的巨大力量。在城市雕塑设计时, 应该着重对这些地域文化符号的调研和应用。

笔者通过调研和整理, 认为城市雕塑设计时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挖掘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对当地历史文脉符号的传承

城市历史文脉作为人类文化的母体与现代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尤其是城市历史文脉中的民间文化部分更是现代艺术家获得审美的凭藉与根据, 是艺术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 并由此来增加作品与当地民众的亲和感。在城市雕塑创作中, 要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的传统、特点、特征, 并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相溶合, 历史传承的文化特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城市雕塑成为追溯城市发展史的现代城市文明最好载体, 使城市雕塑折射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 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铸就者。

在郴州市的中心城区有一组《神农作耒耜》城市雕塑, 就取材于郴州市当地的神话传说:先祖炎帝神农氏-----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代表人物。以创造农耕工具的动人传说为蓝本, 将传统精神和现代精神融合在一起, 较好地反映了当地远古人民那种改造自然、征服恶劣生存环境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刚毅、倔强的山民精神。较好地把握了当地的地域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 这座雕塑被当地市民广泛接受, 已逐渐成为了人们记忆城市的符号。

笔者在对温州瓯海大道的雕塑设计时, 就对温州“鹿城”名字由来进行研究, 相传: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 (公元323年) , 当年建城时, 太守郭璞见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 然后化作一团祥云冉冉飞入天际, 白鹿跑过的地方, 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 称为白鹿城或鹿城。《白鹿衔花》雕塑以群鹿奔腾的造型融入温州“白鹿衔花、郭璞造城”的民间传说展开设计。白鹿这一主题形象的阐释了温州古城“斗城”的由来。雕塑一方面象征着东瓯先民如何开天劈地, 勤勤恳恳创建自己的家园;另一方面折射到如今新时代温州人继承先辈精神开拓创建新温州。

二、对城市气质符号的提炼

城市气质是城市社会生活长期形成的, 这里的特点可以是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遥远, 它贯穿了一座城市的整部建城史城市是个社会体, 它有自己的约定俗成。城市形成的面貌、城市的文化、市民的认知等也可理解为城市性格, 它与城市地理有关系, 处于山地、平原、水乡、丘陵等不同地貌的城市文化积淀不一样。它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每到一个城市, 我们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城市气质:庄严而稳重的北京, 智慧与包容的上海, 精致而温柔的杭州, 成熟与内敛的南京。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空间性格, 在城市雕塑设计中, 要重点研究这座城市的气质, 例如在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它象征着自由、进取、热情奔放, 代表着美利坚人民一往无前的精神, 成为美国民族精神与气质的象征。深圳的《孺子牛》所体现的创业和奉献精神等.它们显然都已超越一般的美学价值, 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征。还有, 深圳市的另一组城市雕塑“深圳人的一天”, 它以写实手法塑造了城市中经理打电话、清洁女工扫地、路人读书看报等平凡的人物和场景, 记录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平常一天。如这组城市雕塑放在上海、成都等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合适, 只适合放置在深圳这座从无到有的城市。

三、对地方民俗文化符号的挖掘

作为城市地域特征的地方风情特色在城市雕塑创作中也是一种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会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民俗文化中蕴潜着人们纯真的思想感情, 它蕴含了千载文化历史的精神内含, 是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的一种默契的结合。作为城市雕塑艺术品的创作者, 可以将这些远古的神话题材, 运用他们的生活经验, 通过联想去思古接今、沟通中外。城市雕塑设计要充分挖掘蕴含当地民俗题材, 立意于本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人文历史、民间传说及本地的自然环境之上, 使其具有本土传统文化的特征, 又要富有新的时代特征, 要尽可能实现这两者的契合。这样, 城市雕塑就可以达到人人都能接受, 而且能够满足社会上不同文化层面的人的审美需求。但同时是一种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创作过程, 因为城市雕塑毕竟是一种群体性参与很强的的艺术创造活动。

例如北京的样板戏、大碗茶等, 武汉的大码头、大戏台、港口及码头工人等元素。沿着武汉汉口江滩新建了许多带着浓浓民俗风情的雕塑, 看到了这些雕塑就好像看到那个老武汉, 这些雕塑也成为了人们喜闻乐道的好作品。

还有以宁波的城市地方风情为例, 可以挖掘如黄包车、馄饨担、老虎灶、典当朝奉、茶馆跑堂、掌鞋、修棕棚、做年糕、做千层饼、拜堂、抬花轿、踩高跷、舞龙灯、划龙舟、赶庙会、采茶、采菱角等等, 这些具有十分浓厚的宁波乡土气息, 为创作独特的宁波城市雕塑提供鲜货的题材。

再以温州为例可以挖掘瓯柑、瓯绣、茶山杨梅、温州炼乳、菱角、凤尾鱼干等多种特色产品及和瓯剧等人文地域风俗、风俗人情、舞蹈 (布龙舞、凳板狮舞、马灯舞、龙凤狮子灯、采茶灯舞、藤牌阵、扮柳翠、浮缸舞、高跷、早船、踢球舞) 。戏曲 (鼓词、道情、莲花、龙船儿、快板、花鼓、弹词等) , 描述人情、亲情、友情等反映温州本土深厚的风情特色以及地域文化符号。

总之, 在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雕塑的创作中要注运用多种符号, 包括文脉的象征性符号等, 这样才能使作品意境丰富多彩。当然, 符号化方法只是营造城市雕塑的艺术氛围、表现设计思想的一种手段, 它不能成为一种公式。

摘要: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近年, 许多城市雕塑的设计偏离了尊重地域性的创作轨道, 缺乏特色性考虑, 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观。本文主要从:对当地历史文脉符号的传承、对城市气质符号的提炼和对地方民俗文化符号的挖掘三个角度研究如何将地域文化符号与城市雕塑发展相结合, 使城市雕塑的发展既不抛弃传统文化的熏陶, 又保持城市雕塑的个性化的设计风格。

地域性文化符号 篇6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 与台湾隔海相望, 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繁荣带中部枢纽城市”, 城市定位北承福州, 南接厦门, 着力建设“半小时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大泉州。泉州南片区与老城区一江之隔, 是大泉州“东进”、“南下”、“西拓”战略中最有实施意义的一步。泉州桥南片区开发基地是泉州市的南大门, 是晋江市北大门, 被泉州市和晋江市级政府列为“一号工程”, 其改造建设及区位 (见图1) , 是泉州迈向海湾型城市的关键所在。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泉州市桥南片区中心位置, 北临324国道、西临池峰路、东临兴贤路。项目用地总面积16.3万m2, 建设面积66.3万m2 (地上) 。建设内容包含高级公寓、五星级酒店、办公、全业态商业圈等一个综合多功能片区。

2 总体构思

2.1 历史溯源

泉州的城市历史有三个重要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构成了泉州现状文化的主要起源。首先是先秦时期的古越文化, 泉州在秦朝之前属百越之地, 这个时期以古越文化为主导地位;东晋时期晋人南迁, 将中原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入泉州, 促进了泉州历史上一次主要社会发展, 泉州有了大规模开发的机会, 泉州母亲河也命名为晋江;唐代由于战乱, 更多中原人士来到泉州, 并把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带入泉州地区, 从而使泉州有了接触海洋文明的机会, 唐宋时期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而源于此与之对应产生了另一重要文化形态—海丝文化。所以泉州的历史, 可以看做是原始文明、内陆文明、海洋文明的一个发展过程。泉州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 在设计中力求能配合这一丰富的历史发展过程。针对泉州历史的各个阶段考虑, 设计选取了三件最能代表这三种文化特质的文物, 进行抽象化应用 (见图2) , 体现城市遗传物质的理念, 即“城市基因”的主题。

首先, 是古越文化特有的鸟篆书文字。这是古越国特有的一种书体, 属象形文字, 设计中取其隐喻古越时期的文化特质。其次, 是泉州出土的“阮”纹墓砖, 阮是晋人的一种弦乐器, 出土实物见证了晋人南迁带来中原先进文化的史实。最后, 代表海洋文化的是“帆”, 作航海技术最主要的要素应该是古人对风力的利用, 对季风规律的掌握。至今在泉州南安九日山上的祈风石刻, 证明了当时航海前祈求海神赐风, 保证商船海上航道畅行的盛典。所以把“帆”这个古代最早的风力运用, 作为航海的体现最为恰当。

2.2 塑造新城

首先是创造城市中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 相互作用, 价值链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体现城市空间巨型化, 城市价值复合化, 城市功能集约化的结果。同时通过街区作用实现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 成为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中心, 即通常所称豪布斯卡 (HOPSCK) (见图3) 。

其次是塑造城市的形象, 通过市民广场的重新组织, 广场标志雕塑“基因塔”, 以及超高层建筑塔楼--“水晶之笋”, 形成了一组新城区的标志景观, 犹如“雨后春笋”预示着“海西”泉州新都市的旺盛生命力 (见图4) 。最后是通过文化和商业功能的结合, 谋求新的城市经济增长, 以及提供新区高速发展所需的庞大动力。

3 规划构思

3.1 总体布局

用地按“一环一轴五片”的结构进行布局 (见图5) 。“一环”是指城市居民广场周边的全业态、全业种商圈形成的商业环。“一轴是指沿广场中部贯穿整个桥南片区的景观轴。“五片”是中部一个包含酒店、办公、摩尔一体的商业综合区, 两侧三个高层公寓组团, 以及中心市民广场。在用地中部设置两幢超高建筑、强化广场中轴并形成片区的标志物和景观控制点, 底层的商业摩尔作为商业圈的核心以及联系桥南区商业街的枢纽。三个居住组团以塔式高层为主, 兼顾居住建筑必要的朝向和城市中心区必要的肌理是一种较理性的布置手法, 将沿广场两侧建筑短边朝内, 同时层数降低, 保证了广场绿化透景的要求, 也丰富了广场天际轮廓线。市民广场以文化和景观为主, 中部基因塔为控制中心沿广场螺旋舒展的基因长廊, 以及与之联系的文化中心形成广场上三个主要构成要素 (见图6) 。

3.2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以文化元素为母题, 以基因理念为载体。泉州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青山、绿海、红壤、百石”八字概括。在广场及周围片区的主色系上, 采用与之相对应的建筑用青灰色, 广场布大面积的绿色草坪和水池, 广场铺地也采用了红色和白色石材料相间, 实现了色彩上, 对泉州自然环境的呼应。

市民广场中部水系, 围着一块不规则硬地是泉州地图的轮廓, 上设一标志塔—基因塔, 形似灯塔, 又似火炬, 顶部是一风动雕塑“相风乌”随风摆动, 隐喻着航海文化。由基因塔发散形成双螺旋线状走廊, 构思取材于基因染色体的双螺旋线化学结构, 基因走廊内的布置大量反映泉州历史的图文资料, 人行进其间不仅可以以观赏广场美景又学到了历史知识, 同时基因长廊切入广场西侧的文化中心, 象是由一个时空隧道进入了一个泉州过去、今天、未来的博物馆 (见图7) 。文化中心造型呈棱锥形, 靠广场一侧斜坡种植绿化与广场融为一体。螺旋线线长廊控制着整个市民广场的景观序列, 围合其中的是一个不完形的方形水面, 水体景观符合了“水溶城、绿溶城”的城市规划观念, 水池底部是灯光控制的“鸟虫篆”书体彩灯, 在夜景中形成一幅极有韵味的书法字幅 (见图8) 。广场上基因长廊由红色的两条色带组成, 与铺地红白两色石材相应成趣, 同时广场与铺砖走向与建筑物的排列方式相吻合, 形成一幅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的完美画面。

商业综合体中部, 是一个圆形露天广场, 由上而下是一个古乐器“阮”的造型 (见图9) , 在夜晚结合激光照射出的琴弦的形象, 形成建筑群优美的第五立面。商业摩尔沿街外墙及圆形广场回廊上不规则地设计有各种形式的“鸟虫篆”的各种抽象符号, 适得各个建筑群富有浓厚的文化韵体。

中部双塔式的造型取材于“笋”, 取其向上和充满活力的意思, 象征城市新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的欣欣向上的光明前景, 双塔按阴阳两仪的原理, 按东之阳, 西之阴的原则, 西南向的办公楼为44层较低, 立面处理也更加简洁平滑, 更显阴柔, 东北向酒店48层立面处理较多起伏, 更强调一种阳刚美。双塔体现一种阴阳相生的和谐之美。广场周边住宅区的建筑立面色调冷灰, 塑造一种画面背景感, 同时手法上用了公建设计的手法, 如大量竖向连续的线条、大面积玻璃以及金属百页的运用, 高层建筑刚毅连续造型, 婉如文明历史的巨轮, 扬起时代强劲的“风帆” (见图10) , 对创造一个谐调有序新兴成长的城市景观, 起到重要烘托作用。

4 结语

上一篇:示范病区下一篇:需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