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2024-08-25

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共8篇)

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篇1

试述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第一,水文化形成的智慧特征。江苏地处长江、淮河的下游,湖泊众多,河流密布,水的灵动使智慧在江苏文化发展中发挥出突出的作用,使江苏人形成了勤思、善思和奇思的优良传统。

第二,南北文化交流形成的宽容特征。中国历史上文化有南北之分的说法,这两大文化从地理上看以长江为交汇点,江苏就处于这个两大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价值多元化、富于交融性和社会和谐的宽容特征。首先,价值多元化。其次,富于交融性。再次,社会和谐。

第三,富庶安定形成的尽善特征。江苏人追求尽善,地尽其利、事尽其心和人尽其才,富庶安定的地域条件为之提供了可以实现这个追求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扬州就是利用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唐代即有“扬(扬州)一益(成都)二”之说。明代状元89人中有16人出于江苏,清代状元112人中有49人出于江苏,江苏的人才之盛可见一斑。

也有学者认为,研究江苏地域文化应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江苏地域文化很难用一种文化来囊括全省文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江苏地域文化,江苏地域文化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文化,现尚未完全定型。随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各地政治、经济等制度文化逐渐同一化,地域文化特色日益不突出,研究地域文化重要的是要突出各地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代表性文化。封建社会后期,江苏地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如金陵文化不仅是江苏地域文化,更是中国都城文化。

南京文化的特征:

1、凝重的历史沧桑感

南京先后有过几十个名称。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丹阳、归化、白下、上元、江宁、集庆、应天、南京、天京„„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文化现象。

2、依稀可见的都城印记

南京的“城”更是南京历史人文的集中体现,其独特的形态和规模,国内外首屈一指。至今仍沿用的内城门有太平门、金川门等。外城门有麒麟、仙鹤、观音、佛宁等门。

3、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

南京作为古都,其地名更深受皇权文化的影响。梳理南京的地名,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与龙凤有关的地名。地名中这种攀龙附凤的文化现象。

4、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六朝时期南京(时称建业、建康)佛教盛行,梁代达到顶峰。无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在当时的政治生活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5、“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它是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项组织制度。南京作为人才聚集之地和科举考试中心,科举制度文化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这种影响在当今南京的许多地名中仍然清晰可见。

6、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 封建京都王侯所聚,分布闾里。南京现有地名中有许多是历代官宦府邸名称或围绕这些官邸派生的名称。

7、浓郁的古商业文化气息

明代建都后,南京城市经济发展尤为迅速。这是一个含有城市工商业者、农户、士子、官宦、艺人和流动性商贩等多层的复合群体。市民社群的形成,使城市社会生活更为复杂,文化生活多样化,传统的以士大夫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已不能适应他们的文化需求,于是市井文化也

应运而生。所谓“十里秦淮”便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代表。

说明吴地古典园林有哪些建筑特征

吴地现存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吴地园林大多属官僚巨商私家所有,而北方园林主要是封建帝王的皇家苑囿。例如,苏州四大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都具有这个特征。

第二,吴地园林艺术风格以精巧、雅致、自由、写意取胜,而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宏大、严整、富丽、浓烈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是一种摹拟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艺术样式。在设计构筑中,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浓缩了奇美的山水风光。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收到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同时,园林的巧构还表现了园主人的人生感悟和审美情趣,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第三,吴地园林中,建筑、假山、水池、花木四要素缺一不可,而其他地区的园林则不一定四者俱备。无锡著名的园林、景点大多围绕太湖展开,如鼋头渚为伸入太湖中的一个半岛;蠡园地处风光秀美的五里湖(即蠡湖)畔;而梅园则是依山而建,遥领太湖。

试述连云港、盐城、南通各自的文化特征: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盐城、连云港和南通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连云港文化特征:

1、连云港文化的古代远源为东夷文化,并深受北方齐鲁文化、西方楚汉文化、南方吴越文化的影响。

2、新兴海港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突出。连云港有“港城”之称,为适应国际性滨海城市发展需求,在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凸显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海洋文化特质。

3、山海文化特色鲜明。连云港作为全省唯

一、全国少有的山海相拥的滨海城市,魅力独特的山海兼备的自然风景,具有神、奇、古、幽的鲜明文化内涵。连云港市在山海文化特色打造上,一方面依托古云台山“海中仙山”的神奇背景,依托《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名著背景,做好“仙山”文章,扬名山之灵气,展名山之文气;另一方面,传承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的文化特征,着力发掘“海洋文化”潜力和构建 “海洋文化”形态,展示滨海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形象。

盐城文化特征:

1、海盐文化是盐城的文化根脉和基础元素。盐城为苏北古城之一,以“盐”名城,盐文化发达。史载战国、秦汉时淮夷即“煮海为盐”、“穿渠通运”,为渔盐兴旺之地。全国唯一反映中国悠久海盐文化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落户盐城,充分展示经两千多年历史沉淀的丰厚的海盐历史文明。

2、红色军事文化突出。盐城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铁军文化即其文化内容之一,为中国人民一大宝贵精神财富,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市区有新四军纪念馆、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大丰白驹建有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碑。

3、湿地水绿文化是为地理特征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文化表现。盐城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有誉“湿地之都”、“百河之城”。沿海与里下河滩涂湿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旨在“传承海盐文化、打造水绿盐城”,体现盐城人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观与城市文明精神。

南通文化特征:

1、以东夷文化为远源,以吴越文化为承续,南北融合,然吴文化居主导地位。

2、襟江负海的独特地缘,经济地理文化有边缘型和次海洋文化特征。南通地处江、淮间与江海交汇处,隔江南望上海、苏州,北邻盐城、淮安,介于江淮文化和吴文化两大区域交合部。2008年之前有海无港,有江无桥,致文化心态呈内陆化趋向。

3、近代文明文化发达。南通有“中国近代第一城”、“近代文明试验地”之称。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南通除“教育之乡”外,还有“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的美誉。

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篇2

1 江苏省影视属性的地域特征

历史电影、遗产旅游和目的地形象是江苏省影视属性的主旋律。江苏省的影视属性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为题材, 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 太湖旅游区最丰富, 旅游价值最高, 这与太湖的美景及太湖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后依次为长江旅游区、徐海旅游区, 三大旅游区影视属性特色纷呈, 相互间有很强的互补性, 合作开发的前景广阔而美好。

1.1 徐海旅游区影视属性特征

盐城大丰年夜丰知青农场拍摄的《北上海三部曲》讲述了四十年前上海知青在大丰工作、生活、锻炼的真实与非凡经历。盐城大纵湖旅游景区以抗战为题材的《游击兵工厂》一群铁匠在新四军的带领下, 克服重重困难, 采用手工方式生产出七千多支“七九”步枪, 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2009年以淮安盱眙玉皇山影视基地为外景地拍摄的《我的兄弟叫顺溜》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小兵“顺溜”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射击技巧, 为部队赢得了多次宝贵的胜利, 同时他自己也在炮火洗礼下成长的故事, 2009年另一部《冬日的阳光》讲述了以盱眙女孩梦雪为主题的真实故事。2010年6月在该影视基地还开拍了电影《黄花塘, 我的乳娘》、《化虾成龙》的影视精品。2010年3月在淮安楚州启动《西游记》文化旅游年, 举行全球首部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首播仪式等。

1.2 长江旅游区影视属性特征

被誉为“十字黄金水道上的中国古渡博物馆”镇江西津渡主要拍摄了《天堑·1949》讲述了我党内线肖剑秋在国军内部潜伏10年成为高级参谋长, 为了收集渡江战役的可靠情报, 在生死一线的艰难环境中斗智斗勇的故事;2010年首映的《血色沉香》反映了旧中国民族资本在乱世中挣扎后再获新生、兼济天下的一代儒商。主要取景于南京溧水石湫影视基地并于2011首映的《金陵十三钗》讲述在1937年南京的一座教堂里几个神职人员、一群躲进教堂的女学生、13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及殊死抵抗的伤兵, 共同应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买官传奇》、《头门口遗事》等多部影视剧则以宜人环境的泰州学派纪念馆为外景地, 建筑群青砖小瓦, 构造精致, 体现了明代苏中地区建筑特色, 内有四季不同景致, 富有园中小“桃源”的意境。

1.3 太湖旅游区影视属性特征

无锡影视城主要上演了以历史名著为主题的《三国演义》、《唐明皇》、《杨贵妃》和《水浒传》等。苏州同里影视基地主要有《包氏父子》 (1983) 、《红楼梦》等160多部影视作品。常熟沙家浜风景区《沙家浜》, 常熟沙家浜横泾老街影视基地《三言两拍》是明朝末年的一部通俗流行小说集锦,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常熟虞山尚湖风景区《柳如是》讲述了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钱谦益的爱情传奇;《还君明珠》讲述落难千金金明珠等四个出身不同、性情各异的年轻人, 因缘际会命运交缠, 构成民初一段波澜激荡、引人入胜的传奇。常州《天涯歌女》讲述周璇的爱情故事, 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秋之白华》既是一部红色影片, 又是爱情传奇。

2 江苏省影视旅游开发策略

2.1 政府主导型的政策保障

江苏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 政府支持与鼓励的政策导向作用成为影视旅游开发的重要保障, 以政府为引领保护旅游资源的生态与文化, 高品味开发旅游资源, 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2.2 进行影视旅游目的地空间营销

编辑江苏影视旅游专题地图 (见图1) , 引导游客空间影视景观消费, 江苏旅游开发商应尽量多地进行与具体影视剧情相关的开发, 实施银屏文化景观与景区地理景观间的对称化开发, 产生良好空间营销效应。

2.3 影视旅游与其它重要旅游资源合作营销, 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区域合作是指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及区域内部地区与地区间的旅游合作[7], 构建旅游地区域竞合模式, 影视旅游资源开发避免完全局限于单一的影视基地营销, 应同时发挥其它旅游资源的多元吸引功用提升目的地, 从而获取较高游客满意度和重游可能性[1]。

2.3.1 区域内部影视与其它旅游资源融合营销

区域内部影视旅游开发可与区内邻近重点旅游资源、4A级景区 (点) 等相结合, 重点旅游资源主要指对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的世界遗产、5A级景区 (点) , 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 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1) 徐海旅游区内部融合营销。盐城的影视旅游开发应与邻近4A级旅游景区如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海盐历史文化风景区、大纵湖旅游景区和新四军纪念馆进行空间融合营销。淮安盱眙玉皇山影视基地的影视旅游游资源应整合邻近4A级的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周恩来纪念馆与故居、盱眙明祖陵、淮安市博物馆、盱眙县第一山景区、清河新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府署景区等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景区 (点) 。

(2) 长江旅游区内部融合营销。长江旅游区内影视旅游开发大致应与南京明孝陵世界文化遗产, 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等5A级景区 (点) 的重点旅游资源相融。以镇江西津渡为外景地可具体结合镇江三山景区 (金山-北固山-焦山) 、茅山风景区、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镇江博物馆、南山风景名胜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和醋文化博物馆。金陵十三钗外景地溧水石湫可具体结合除上述明孝陵等重点旅游资源外的雨花台、阅江楼、总统府、朝天宫、玄武湖、明文化村 (阳山碑材) 、梅园新村纪念馆、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市科技馆。泰州泰州学派纪念馆可具体结合姜堰市溱湖旅游景区、凤城河风景区和姜堰市溱潼古镇旅游区。

(3) 太湖旅游区内部融合营销。太湖旅游区影视旅游大致应与苏州园林、退思园、虎丘山风景区、周庄古镇景区、同里古镇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无锡灵山景区与常州市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等丰富多样的重点旅游资源相结合。除上述重点旅游资源外, 该区拥有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宜兴善卷洞、武进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等等众多的4A级景区 (点) 。

2.3.2 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联盟

电影创设的旅游影响是有差异的, 苏州发展影视旅游优势最突出, 不仅影视作品数量多, 而且大多为名作, 价值较高, 可融合的、对国际国内游客最具吸引力的世界遗产、5A和4A级景区 (点) 较多, 泰州较苏州悬殊很大, 所以形成三大旅游区旅游合作网络, 优化江苏旅游空间结构, 进行空间竞合的网络开发是江苏省影视旅游开发的重点。

参考文献

[1]Joanne Connell, Denny Meyer.Balamory revisited:An evaluation of the screen tourism destination-tourist nexus[J].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 .

[2]Joanne Connell.Film tourism-Evolution, progress and prospects[J].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 .

[3]万津津, 陈刚, 沙润.地理信息视角下江苏同里影视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11中) .

[4]袁丁, 周其楼, 周春林.基于文本的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关键要素比较研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为例[J].中国商贸, 2010 (10) .

[5]袁丁, 周春林.江苏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要素耦合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 2010 (5) .

[6]袁丁.江苏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10 (11) .

[7]辛建荣, 张俊霞.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篇3

关键词:江苏油画 意象风格 诗性精神 文化成因

从16世纪传教士利玛窦、罗如望等南京传教时带来的油画到1905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油画课的首次开设,江苏成为中国油画的重要发源地。

20世纪初期留学画家中大批江苏籍画家如: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李毅士、潘玉良、庞薰琹、秦宣夫、吴作人、吕斯百、吴冠中等人的艺术实践奠定了中国油画教育与创作格局(还有林风眠),使江苏成为当时中国油画教学、创作及学术研究的中心,并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冠中、苏天赐一代,张华清、徐明华以及冯健亲一代,沈行工、方冰山、张延、李华英、沈广耀一代,丁方、陈坚、陈世宁、姚茛、邢健健、杨娌娅、卢卫星一代等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定的创作群体,直至“85新潮美术”前成为江苏油画创作的主体。

“新生代”画家毛焰、吴晓洵、张新权、彭方年、葛震、金捷、黄河、金田、王洪志、高波、庄重、章文浩、孙仕荣、汪莺莺等代表江苏油画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广阔空间。

综观江苏油画发展史,意象性表征一直是江苏油画语言的形式典型,是江苏油画诗性精神内核和意象审美观照方式的外在集中体现。

一、“意象油画”与油画的“意象性风格”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周易·系辞》的“立象以尽意”开始,道家的老子、庄子,东汉思想家王充以及魏晋时期的王弼对其皆有论述,真正在文艺理论上首次提出“意象”的是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强调了主观意识对“象”的形成作用。“意象”是审美主体对“象”的“意”化,是融汇物我的审美“心象”,是具有情感性、审美性、符号性的“新”的物象。

“意象油画”则是一个出现较晚且争议颇多的词汇,原因在于其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难于界定。从词汇表面上看,“意象”是“油画”的修饰,指意象类型的油画;但如果把他们理解为并列结构就含有两层意思,一是用油画的语言、媒介、技术、方式表现这种包含宇宙观、审美观、精神、气象的“审美心象”;二是经由油画积累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自然观等在意象层面的阐释与表现。王东声说:“意象油画就是把东方民族观照世界与自然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叙述经验融渗入油画的审美结构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①,即外在是遵循油画的创作方法而表现内涵却是“意象”的价值追求。我认为“意象油画”应该是把中国诗性审美精神和意象思维融为一体,并用写意性绘画语言表达的一种油画类型。苏天赐就认为意象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形象表达形式。

“意象性风格”则是对油画艺术语言的风格化描述, 江苏油画的意象性风格是对基于江南诗性文化精神的江苏油画总体绘画语言特征的一种感性概述,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取向的代表性油画语言,正如顾丞峰所说,“是一种具有民族审美风格普遍性的油画语言系统”。

二、江苏油画意象性风格特征

1.油画造型的意象性

绘画是一种视觉造型艺术,造型的特征及造型方法的运用是绘画风格的主要标志,江苏油画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造型的意象性。这种通过意象性审美形成的造型是对物象自然形态和具体时空的超越性表达,它借助对自然物象本身基本要素(如:结构、轮廓、色彩、质感等)的抽象、概括、夸张等手段进行“剥离化”、“符号化”处理,对物象进行实质性、整体性的审美感受或审美情感迁移形成既有原始物象的视觉特征感又承载情感、精神信息的新物象,它是一种经过审美投射的“心象”,即“审美意象”。它因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和精神因素,成为情感符号或精神符号,意象也因此成为具象、抽象、意象三极中的一极。

单个意象符号的能指具有模糊性,只有整体性地“编码”、“重组”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指向,即“意境”,这也是中国画程式化出现的内因。吴冠中的造型语言具有典型的意象性,他笔下的江南水乡是高度概括、抽象江南水乡自然特征的结果,是对建筑、山水、树木的形态、色彩进行黑白灰、点线面的重组。他说“我很少背着画箱出去碰见什么景就画。我总是先观察,跑遍山前山后,村南村北——然后在脑子里综合、组织形象,挖掘意境”②。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即郑燮所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

2.油画语言的意象性

绘画语言是指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视觉形象来传递绘画意图,写实油画通过具象的视觉形象塑造,抽象绘画通过高度抽象的绘画符号表达感情,意象则油画通过写意性的表现方法描绘意象性的造型来表达。在这里,审美生成的“意象”要通过写意性的表现方法实现,这是一种中国化的表现性油画语言。

在空间表现上,因为审美意象对具体物象的疏离,不再以定点透视和空间深度为表现的手段及目的,空间的平面化、主观化构成是其主要方法,它通过绘画要素,如:大小、形状、色彩的对比、组织、疏密、虚实化处理来暗示空间,突出心理空间而非视觉空间。

色彩的运用主要以明度为色彩运用的前提(色彩要担负一定程度的造型任务),用色更为主观,而非自然光照下的客观光色关系,我们对比一下莫奈的睡莲和吴冠中的荷花即可感知,吴冠中用色更加概括、简约,以固有色为主,光源色和环境色为辅,运用具有强烈情感性和隐喻性的色彩,注重、色、形的互融。

用笔、用刀都突出书法的书写性特征,强调笔触美感和笔墨韵致,深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同时以线造型为主,线色形同时完成,线的排布与组合具有极强的形式感、韵律感和精神性。画法上以水性化的直接画法为典型,注重油画颜料稀释后的水性流动带来的韵味和虚实感,形式上讲究黑白灰的画面构成感,讲究“留白”所带来的视觉想象的延伸感。

3.审美方式的意象性

审美方式的意象性是一种以心观物、心物合一的审美方式,它是审美意象产生的前提。意象性审美是对物象的审美特征、审美要素、审美内涵的一种抽象化的“定向”心理观照,是审美主体思想感情、审美心理活动的一种投射,形成含蓄蕴藉的审美情思,实现了物我交融的主客体转换,文学中的寓情于景即是此意。“观山是山,观山非山”,“我笑花亦笑,我悲秋亦悲”、“泪眼观花花不语”等,这种审美式的体验本身是意象性的,具有含蓄、感性、模糊、意象的特点,“恍兮惚兮”之间经过审美体验的投射产生了内涵深邃、含蓄蕴藉、具有丰富审美想象空间的“审美意象”。

江苏油画的意象性审美观照彰显了江苏油画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我们可以对江苏油画的整体做概括的分析:江苏油画以江南山水为表现题材的无主题性的风景画发达,人物画不发达;江苏油画风景很少出现基弗式或朝戈式的精神表现,丁方作为一个反例,谈及此点它曾明确表示自己借用北方山水作为精神载体的原因,实质是对高度程式化的江南山水审美意象的妥协与回避;江苏油画风景的表现不是象欧洲古典风景画的写实性表现,它是一种意象性的,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表述方式,我们从刘海粟、苏天赐、沈行工等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意象性的审美与表现。

三、江苏油画意象性风格的地域文化成因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人文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模式。它通过地域文化群体或文化样态彰显地方特色,包括文化心理、群体人格、审美取向、价值判断在内的深层文化特征是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江苏地域文化的诗性文化精神、审美文化心理、柔美典雅的文化性格影响了包括园林建筑、戏曲评话、诗歌小说、绘画书法在内的各种艺术形态,也从内、外两方面影响了江苏油画的审美品格和形式面貌。

1.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他们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文化生长的“土壤”和发展的平台,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因其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因而产生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形态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认为的一样,地理环境成为“环境、种族、时代”中决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湖遍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农商并举、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这为江苏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宋元以后逐渐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

江苏丰富的自然景观很早就进入文学艺术创作的视野并成为文学艺术表达的典型审美意象。三春杨柳、十里荷花、六朝楼台、乌衣雨巷、粉墙黛瓦、疏月淡星、渚清沙白、渔舟唱晚、平湖秋月、烟雨空濛、青山白水、渔樵问答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审美意象,甚至连悲叹也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富庶繁荣的经济、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造就了江苏文化健康饱满的生长状态;形成了含蓄、柔美、温婉、精致、典雅的自然人格。正如景遐东所说:“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③江苏自然地理景观为江苏油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内容和创作动力,也为江苏油画意象性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原始的心理意象和审美基础。刘士林说:“它的审美创造活动,不是反抗或超越政治伦理异化的结果,而是像春蚕吐丝一样源自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艺术天性” 。④

2.诗性文化精神因素

江苏文化的审美特质有其精神源点,那就是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玉器即可看出它与巴蜀怪异厉狞及中原礼器敦厚庄重不同的精致、细腻、温雅的审美特点。魏晋后随着中原文化的南迁融合,江南文化确立了一种不同于北方文化注重实用伦理功的,而是代表个体生命愉悦的审美自由的诗性文化精神。

“地域文化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⑤江南文化诗性精神在江苏文化上体现为诗性审美品格,它来源于江苏文化的审美心理和柔美、优雅的文化性格。江苏清丽、优美的景观、温和宜居的气候以及发达的“水文化”形成了江苏文化柔美、温和、舒缓、精致、优雅的自然品格和文化性格;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健康的文化生态使江苏文化超越了实用性的禁锢,对于长期浸染其中的文化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审美积淀形成了一种对生活和自然共同的审美观照方式和审美心理。我们可以从代表江苏文化的诗词、戏曲、园林、餐饮、器物、宴游、歌舞中看到这种超越实用,追求闲适、散淡、愉悦、休闲、精致、奢华的感官及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念。

江苏文化深层的诗性精神、审美品格作为江苏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影响了江苏油画的诸多方面。首先它形成了江苏油画的审美基础和审美品格、审美心理、审美取向、审美价值,奠定了江苏油画的学术品格和文化精英性;其次它从内源上决定了江苏油画在审美观照下的意象性表达诉求,成为江苏油画创作的内在生长点和动力所在。

3.文人画传统与江苏油画意象性风格的历史生成

20世纪早期(1900—1937)大批江苏油画家留学欧洲、日本,归国后通过教学、创作传播思想、培养人才,形成了江苏油画融汇中西的学术思想、探索油画语言民族化、个性化表达的学术基调。他们自觉构建民族性语言风格,成为江苏油画地域性的逻辑起点和结构基础。

江苏第一代油画家诸如:如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李毅士、潘玉良、庞薰琹、秦宣夫、吴作人、吕斯百、吴冠中等等,多为中国传统文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多从中国传统入手学习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解较深,国画、书法、诗词擅长者颇多。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规范、审美图式、绘画语言无形中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从他们多样的艺术创作中看出(油画、国画、书法、诗词等)这种共融性。他们出国时多已成年,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审美认识也基本固定,对西方绘画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主动选择。他们身处文化弱境、背负使命,从学习之初就有强烈的改造中国绘画问题的理想,他们的学习是一种考察式的、游历式的借鉴学习。出国之后面对西方油画的传统语言和发展语境,他们积极比较中西绘画的异同,反思中国画的优劣,加之一些导师也积极引导他们关注本国文化,使他们能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立场自觉探索油画的民族化表达方式,构建民族绘画语言,形成了他们鲜明的、不同于国外的油画语言。

审美的本土诗性化使他们在语言的形成上很容易自然地结合中国文人画的语言范式,审美的意象性表现成为他们的普遍选择,他们更多的是接受了西方的素描造型理念和科学色彩理论,学习了印象派、后印象绘画的直接涂绘语言,油画只是一种变化了的表达工具,这也是他们忽略西方古典写实油画语言的根本原因,以致对欧洲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的学习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宾卡斯、伊维尔的来华交流才真正开始。

第一代画家的探索成果随着他们回国的教学、创作开始广泛影响由于信息传播困难而难于直接学习西方油画的画家,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和受众审美需求的影响,油画语言的民族化成为一种主观和客观的历史要求,结合中国诗性审美精神的意象油画由此滥觞,这也是尚辉所言“当中国画家第一次拿起笔画油画时,中国意象油画也就开始了。中国油画历史有多久,意象油画的历史也就多长。”的根本原因。⑥

随后五、六十年代对苏联油画的学习、“85”新潮美术时期的江苏油画激进的思潮、改革开放后对西方油画的全新认识都不可能改变江苏油画这种根植于传统诗性审美文化、深受传统文人画影响的由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苏天赐等前辈开创的意象性油画风格。

江苏油画意象性风格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江苏画家作为主体的主观选择和文化认同的结果,通过师承关系、审美和价值取向一致性形成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

四、江苏油画意象性风格的当代学术价值

江苏油画的意象性风格是建立在江苏历代油画家有关油画语言探索基础上的一种传承,是油画语言本土化、民族化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本土化的语言探索要坚持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为标准,避免西方殖民文化的有意禁锢,要坚持以开放、包容、多元的胸襟和本土文化内涵为前提,坚持语言的纯粹性、精神性和学术性的原则,通过提高主体文化认同和语言探索继承发展。

江苏意象油画是基于江南诗性文化精神和意象性语言构架基础上的一种审美文化样本,是一种注重个性化、情绪化审美体验的意象性表现的绘画类型,是一种介于具象绘画、抽象绘画之间的意象绘画形态,是西方表现主义的中国化转借,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表现主义。与西方表现主义的不同在于西方表现主义面对的是后现代工业社会语境,它面对的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

意象性风格以“意”造“象”, 以“象”达“意”,共融“物”、“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实现途径。通过意象语言、意象审美、意象表现实现“我者”的“他化”与“他者”的“我化”,其目的是“养心”、“畅神”。它是对应主流文化的一种隐文化,它以自我抒发、自我解放、自我宣泄为宗旨,是人与社会、自然、生活的调剂媒介。在城市化、消费化和文化大众化的当下语境中,在面对高度“物化”的社会和“异化”的人及生活时成为对抗“异化”的另一种形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地域文化对文化样态的影响是多样的、深刻的,是决定性的。江苏油画语言的意象性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性,它的形成受到江苏的地理环境、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中国传统文人画审美观及绘画语言等的影响,它更有利于中国画家的情感表达和传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江苏油画语言风格的特色和学术基础,意象性风格在当代语境中面临着形式的转换和价值的重塑,面对当代多元文化冲突(尤其是外来殖民文化)和人的高度“异化”,我们应该从油画本体语言的层面和现实意义上实现绘画对人的精神及生活再塑的可能性。

注释:

①王东声.意象油画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第 77页.

②吴冠中.画里阴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第 166 页.

③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第 51 页.

④刘士林.江南文化的在与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6).第49页.

⑤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8(4). 第66页.

⑥尚辉.意象油画百年[J].美术,2005(6). 第40页.

参考文献:

[1]汪小洋,周欣.江苏地域文化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东声.意象油画研究北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三尚.中国意象油画[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篇4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一、风景园林的地域特征意义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通过交流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型材料被研发创新并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当中,这就给风景园林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市的功能较多且内容复杂,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风景园林的重要性。

二、地域自然特征的形成1、地形地貌方面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所处的位置进行观察和分析,尊重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且进行充分利用,对该地拥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和改造,对原有景观进行改造,不仅可以使风景园林的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由此可以说明,如果风景园林中具有丰富的地域特征,则要将该地的地形地貌设计当中,一定要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人为景观尽最大可能的设计到地域环境中,从而打造独特完美的风景园林。2、气候方面由于各地的气候原因,塑造了各地独特的地域特征,并且气候存在差异,导致了每个地区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及地形地貌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又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比如说,我国存在着许多古典园林,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属于岭南圆林,设计相对密集并且形状为片状,这种设计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并且在下雨天可以很好的避免出行不便,还可以减轻台风到来所造成的破坏。3、植物特征方面植物是风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整体功能,风景园林的观赏效果能否满足人们需要也由植物决定着,并且植物的种类多样化也会衬托出风景园林的特征。通过对南北方的植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南方与北方的植物差异比较大,由于差异较大,所以给风景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主题,从这也可以看出地域特征的差异性。4、选材特征方面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造成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地形地貌都极具地域特点,这些地域特点更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在地的建筑风格,在设计风景园林时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园林。与传统的风景园林对比而言,风景园林有了地域特征的基础后,会对以后的圆林建设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如果建设的要求相对较高,应该对建设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做不仅会使更加突显地区建筑的独特性,而且在成本管理上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资金投入,如果将以上方法应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风景园林的设计内容,而且可以很好的在风景园林中突出地域特征。

三、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地域特征的应用和影响

从各个流派在系统的开发过程,无论什么风格,风格风格呈现,如何从自然,他们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其内涵涉及到深刻的科技背景和历史文化渊源,然后基于当前的情况设计,在景观设计规划地理特征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和特殊时期为一个特定的地区可以有更直接的影响决定。1、历史背景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发展了多个世纪,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文明,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并且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在活动地区留下明显符号,给现在人们了解过去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了人们与地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地域特征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财富,无论是哪种人类文明,都是在地域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重视地域特征的作用,尊重原有的文化,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保留,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到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如果原有的景观已经陈旧,则对其进行创新改造,从各个角度突出显示出新时代的设计特色。2、人文符号因素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演变。在演变的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找到人文符号因素的应用痕迹。人文符号的应用是非常实用的,它简化了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可以采用符号对其进行灵活的展现。现阶段,充分利用好这一符号,对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是非常有利的,从而使原有建筑设计的灵魂有灵活体现,保证设计景观更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情趣,对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民俗风情因素在上面的文章中说道,人类的不断进步,从而创造了多种文化的产生,文化从最原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体系,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代表的民俗风情,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民俗风情对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方便了对地域的开发和利用。4、社会特征因素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园林建设工程中,风景园林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做到风景园林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还要达到社会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让人们享受更高更好的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在设计阶段,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特征因素,从而设计出更加完善的风景园林。

四、结语

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探讨论文 篇5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的设计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设计风景园林,既与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建设水平相关,还会对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从城市环境的构成特色以及与园林主要建设目的进行考虑,重视对不同城市地域特征的了解,让风景园林设计最大化发挥自身美化城市的效果。

1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分析

1.1文化特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地域人文特征的发展规律,并使其得以延续,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及社会特色是一项重要的目的,所以,园林的设计需要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相搭配。比如,丽江、青岛等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就针对旅游城市的特点,让其风景园林可以充分展示出城市的风景特色;洛阳、杭州等地设计风景园林,则应突出城市文化底蕴,表现城市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内涵。由此可见,地域中包含的人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主体风格,加强重视风景园林设计中具备的文化特征,更加突出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效果。

1.2自然及应用性特征

地域中的自然特征,比如,地形、植被、气候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统一的地域之中,不同的自然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比如,以山地为主的重庆、四川等城市[1],根系较发达的乔木是主要的植被类型,较少种植草皮,因为乔木类对土壤有较强的稳固能力,使土壤能够较好地抵抗雨水的冲刷。同时,乔木具有高大、繁茂的树冠,可以很好地发挥遮荫、避暑的作用,对那些高温、高热地区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由此可见,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不同的自然因素、地域建设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其特有的应用性质,不同地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存在差别,有的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的需求,园林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在园林中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自由应用区,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2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分析

2.1调查地域自然特征

设计人员需在规划之前,了解城市具备的自然天气以及水文条件等,通过查阅当地自然地理档案的方法,更加全面地收集信息,充分分析城市中的自然特征,使植被的挑选更加合理。尽量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设计出来的景观会更加适合地域的自然特征,还能够突出园林的自然美,土生植物在园林中也可以获得更加健康的生长,更好地体现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2.2了解地域文化,调查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目的为了让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能符合地域文化特征,设计人员应深入市民生活之中,通过观察、访谈、阅读城市史志等方式,掌握城市的文化及风俗[3]。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使风景园林更具独特性,避免发生园林风格大同小异的状况,也使园林景观可以更好地与城市风格相融合。比如,杭州的西泠印社是浙江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风景园林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金石创作的特色与气质。另外,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应调查不同地域园林设计的投资数额以及实际应用目的,调查投资金额状况是为了在设计中,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相关植被资源及建设材料,使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应用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调查应用目是为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模式,使风景园林最终的设计风格可以与地域建筑的整体要求相一致,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意义。

3结语

江苏文化的地域特征 篇6

近年来,地域文化资源资本化、产业化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新话题.但地域文化丰厚只是一种潜在优势,而使这种优势要真正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优势,需要一个对文化差异深入发掘、科学配置和恰当转换的`运作过程.本文以南京为例,就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实现谈谈看法,求教于大家.

作 者:吴心福 赵德兴 作者单位:吴心福(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

赵德兴(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浅论东北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征 篇7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它从最初形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传统二人转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名字, 俗称双调、对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 二人转的最初定名大约在伪满时期, 即2O世纪3O年代, 但它一直生存于东北民间, 并且常常被禁演, 许多艺人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传承并发展这门艺术的。到了2O世纪5O年代, 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在新中国的文艺界得到承认, 它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和合法生存的空间。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在辽阔广大的土地上,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 居住人群的不同, 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应该说是东北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 进而影响了二人转这一东北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首先, 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来看。二人转一树多枝, 它的表演形式有三种, 最常见的是二人对唱对舞, 俗称“双玩意儿”;一种是只有一个人边唱边舞的独角戏, 俗称“单出头”;另一种是由多个演员扮角色同台演出, 俗称“拉场戏”。二人转的演出方式主要是走村串户。据记载, 直到2O世纪初, 二人转的演出还是:“村店之间。时有二三人在屋内、窝棚等地演唱杂剧”, 并逐渐发展成小戏班, 走村串店, 在窝棚、地窨子、“子孙窑” (农户家) 、打渔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大车店等地演出, 后来才发展成为唱“屯场”、唱庙会、唱江边码头的茶馆、唱伐木的“木帮”, 唱金矿、煤矿等。这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 几千年的时间里, 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有少数汉族人流入, 有人定居, 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 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茫茫, 地广人稀, 广袤的大平原上, 不知相隔多远, 才能稀疏地见到几户人家, 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 因此很难有固定的戏园子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 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 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 才能生存下来。二人转演员人数少, 演出形式简单, 道具较少, 有小型乐队伴奏即可各处行走方便, 所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当然, “单出头”的形式在人数少这一点上似乎更占优势, 但表现力远不如“双玩意儿”, 因此二人转便成了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其次, 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是集说、唱、舞于一体以唱为主, 且唱且舞, 中间加上一些口语说词表演时拿手绢、扇子、竹板等道具, 表演过程中不时加一些类似于杂技的“绝活”, 一些艺术表演的基本要素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 形成一种“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特点, 体现的一种“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 这是东北地区封闭式文化特征的一种折射。

东北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平原, 区域内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 与南方的山区水域相比较这里在地理上的突出优势就是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 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流起来比较方便, 因而这里可以做到同气连声、风俗相融, 平常说的“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 在这里是用不上的。所以, 东起长白山, 西至内蒙古戈壁, 北起大小兴安岭, 南到长城山海关, 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生存在这里的人们, 无论是生活习俗, 还是语言习惯, 基本上是相似的, 因而文化欣赏口味也基本相同, 这才使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区域里得到流传, 得到老百姓的共同喜爱。

再次, 从二人转的演出风格看。二人转是一种比较粗朴的民间艺术, 在二人转演出中我们看到的是演出气氛的热烈火爆, 唱腔的粗犷豪放, 表演的诙谐幽默, 演唱的粗声大嗓, 口语的村野直白, 甚至加上许多露骨的说口粉词和动作, 演唱过程中时常加入一些与内容不相干的拳打脚踢, 这是东北人文化性格的真实写照。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等分不开。

武当武术文化地域性特征研究 篇8

【关键词】武当武术文化;文化圈;文化丛;文化特质

1相关概念阐释

武当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武当地域文化相互激荡过程中,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地域内,由张三丰为代表的历代武当拳师在探索武当武术技击之道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与武当武术密切相关的武当武术传承流派、武当武术拳术与器械、武当武术技击功法理论等外在文化产品,以及蕴藏在上述主要内容之中并且主导其创造活动的拳法自然,由拳悟道,由内而外,由术入道,崇祖尊师,循宗问道等内在文化精神,还包括由这些基本内容所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武当地域文化内容,以及由这些基本内容所延伸出来而体现在其他地域武术或武术门派中并与它们共享的文化内容” 〔1〕。武当武术文化是以道家哲学思想、道教精神为基础,融入儒家、佛家、中医学、兵学、导引、养生等思想,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荆楚地域文化的孕育下,经历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文化的综合体〔2〕。

所谓地域性就是指与一个地区或区域相联系或有关的本性或特性。对于某个特定的地域,其中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征就表示为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特征就是当特定地域所具有的共性体现在武术文化上,就成为武术文化的地域性即地域性特征。

2武当武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

武当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武当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武当山道教神祀、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道教气功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武当山,又名参上山、太和山。其作为中国道教名山、武当内家拳发祥地,位于鄂西北丹江口市南部。它发源于秦岭山脉,属巴山东段支脉,耸峙于鄂、豫、陕、川交界处,诸峰骤起,层峦叠嶂,雄峻峭拔,长江南绕,汉水北回,东瞰江汉平原之西陲,北接秦岭之南麓,绵亘八百里。武当山山势雄丽,风景幽奇,具有“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奇特景观。它以其景色宜人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历来祀奉北极玄天上帝。宋真宗因避尊祖赵玄郎讳,改玄武为真武,号称“北极真武帝君”。武当形胜,千百年来引来无数羽客高士。其著名者周有尹轨、汉有阴长生、晋有谢允、唐有吕洞宾、宋有陈抟、明有张三丰等。明初国势强盛,在这个时期武当山宫观建筑和神祀宗教活动也达到了鼎盛,这是与明初的政治、经济、宗教的发展分不开的。然而,武当的兴盛,又与明代崇奉道教有关。庞大的道观建筑群的兴起和神祀活动的大规模化、经常化,为道教的昌盛、道藏典籍的辑印、道教气功、武术、医药等发展开辟了天地。武当道教的兴盛,又促进了道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玄机秘法的归宗,珍贵的丹道遗产,为张三丰准备了可参悟、借鉴的大量资料;武当武术的缘起,则是张三丰诸家先哲之睿智而形成的。信奉道教教义的仙道、文人墨客,出于对成仙得道的穷极追求和长生久世的探索需要,将丹道功法融会贯通到了拳艺之中,促进了内丹术功法与古代武术技艺的有机结合;历代高道异士,又以道家之哲理阐释于武当武术之技理,逐渐形成了从功法到理论都蕴涵着独特哲理和精妙拳技的武当武术,张三丰好道善剑、学识渊博、深通技理之奥妙,在当时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基于道教管理和道士自卫防身的需要,以道教内丹术的宗旨为出发点,集内丹术与武术技击为一体,升华和创造了客观需要的新的技术理论体系,为武当武术的形成做出了集大成的贡献〔3〕。据武当拳法研究会提供的资料表明,自元末明初起始,《张三丰太极十三式》等武功典籍业已流传,武当丹派、松溪派及其他庞杂的武术、道门流派如雨后春笋,武当弟子已遍行全国各地。可见,武当武术是从武当山客观的历史、地理条件和道教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诞生的。

3武当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3?郾1武当武术文化圈

“文化圈(cultural circle)是一个文化丛存在的地理空间。文化圈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文化元素在功能上是相互关联的,它包括器物、经济、社会、道德及宗教等文化的一切主要范畴,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永久性。”〔4〕武当武术文化是地域文化学的重要内容,即“武当武术文化圈”,是一个地域文化,其地域应以武当山为中心,辐射涵盖整个十堰市的行政区划,以及襄阳、神农架等地。武当武术文化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整个生态文化圈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以其为核心,可以登武当、探神农、品三国;整合道教文化、建筑文化、汽车工业文化、森林探险、汉江风光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濡化”过程。武当武术文化在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中,不但受到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文化因素方面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道教文化、山区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军事战争等方面,其中道教文化在武当武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道教文化是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是一种以性命之学为根本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经过几千年来无数先贤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形成了思想深邃、方法独特、结构完备的道教文化体系,它在探索人体和自然奥秘、生命根本问题方面达到了极为精深的境界〔5〕。而武当武术主要是通过方士体系与道教发生密切联系的。方士体系是春秋战国大变革的产物,其信奉中国古代特有的神仙思想,认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可达到长生不死,肉体飞升成仙的效果。经过先秦方仙道、秦汉黄老道而为道教所继承。武当武术正是根植于这样的中国道教文化土壤,成为道教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篇,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武术作为武当地域文化系统的分支,是道教思想滋养与孕育的结果,其在拳理技法上不同于其他派系武术,具有独特之处。在漫长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中,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各个方面具有或疏或密的渊源和关系。武当武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隐含有浓厚的武当文化历史印记,武当武术也将成为反映和表达武当文化的符号和语言。

nlc202309040504

3?郾2武当武术文化丛

“文化丛(culture complex)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4〕。文化丛通常以某一个文化特质为中心,结合一些功能上有连带关系的特质而组成的,其中每个特质都围绕中心特质而对整体发挥功用。这样的文化丛总是冠以中心特质的名称而称为某文化丛。武当武术文化丛亦是如此。武当武术文化丛是以武当武术为中心,包括其形成渊源、历史沿革、演变与发展规律、重大武术事件、重要武术人物、传承流派、拳种器械、技击功法及其文化精神、文化内涵、风格特点、价值观念、礼仪、道德规范等文化特质,这些特质综合起来,称为武当武术文化丛。武当武术是构成武当武术文化的实体和载体,脱离了武当武术,其文化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对武当武术文化丛的研究也可借助于1997年由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中所论述的“文化三层次说”进行分析,即“物器技术层”、“ 制度习俗层”、“ 心理价值层”三个层次。“物器技术层”是物质文化层面,它是武当武术文化形态的表面结构,它主要包括武当武术技术、器械、练功器具、场馆、服装等内容;“制度习俗层”是相对隐形的中间层,它主要包括武当武术的组织方式、传承方式、教授方式、礼仪规范、武德的内容、比赛方式等内涵。“心理价值层”是最内层或最深层的武术文化形态结构层,它主要包括武当武术文化形态所反映体现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等内容〔6〕。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与道教的发展相互交织、相得益彰,并在其道家理念和道教教义的特殊要求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技术理论体系,从某种角度讲,道家思想是武当武术的哲学基础及理论渊源。武当武术就是在守内、崇实、尚礼、自娱、修性、保身的理论观念指导下,运用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武当武术拳理、拳技、原则和战略。应该说武当武术的理论渊源是多元的,它吸收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主,包含了传统医学、诸兵法内核,形成了对武当武术的多种学说理论和见解。

3?郾3武当武术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cultural trait)是指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武术文化特质就是指武术文化所分解成的一个个的小单位。它从武术普遍的自觉的观念和方法系统角度可以分成技术文化特质、社会文化特质和精神文化特质三大类。主要表现为基本技术、技法、技理、礼仪、传承方式和价值趋向,等等。武术基本的文化特质是一门武术区别于另一门武术的本质特性。武当武术文化的基本特质是道教文化。武当武术是武当道教在生命探索中产生的结晶,是道教修身养性的动功技术演化成手战之道的结果。阴阳消长、八卦演变是武当武术的理论核心。操练武当武术,能调养生息、强身健体,体现道家固本思想。武当拳的特点是技击与养生并重,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融养生于技击之中,注重练养结合。逐步形成了以武演道、武道合一的鲜明特征。又因武当武术受军事战争、移民文化、道教文化、山区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既具有北方武术大开大合的刚勇,又含有南方武术的短小细腻,呈现南北交融的技术风格和特点。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点,加之道仙文化的滥觞,使得武当武术文化带有很多的神秘性,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风貌特色。经过历代武术家、军事家对拳法、兵法和道家气功的糅合、创编和演化,逐渐形成了以养生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自成一派的“内家拳派”。“内功外拳”、“内外结合”、“以内为主”是其内功动功机制。后又经历代宗师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武当武术又派生出众多的门派和种类,如龙门派、紫霄派、犹龙派、恒山派、九宫派、七星派、功家南派、乾坤门、白锦门,等等,内容十分丰富。为能(下转第42页)(上接第23页)清晰地解释和说明武当武术文化的特质,对其所蕴含的本体文化、“道”文化、“道家养生”文化、思想文化、典籍文化、史载文化、考古文化、人物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学术文化、道教名山文化、赛事文化、近代馆校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加深。

(责任编编:阎 彬)

上一篇:山西艺术类统考报名时间安排下一篇:课程设计学习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