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利用评价

2024-06-09

可持续利用评价(共12篇)

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1

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中的陆地、水域以及它们之上和之下的一定空间。从区域上说,城市土地包括3个层次:一是城市建成区土地;二是城市规划中的市区土地;三是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即包括城市郊区县范围内的土地。笔者所指的城市土地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目前,由于环境发展问题的地域差异及其复杂性,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仍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广西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等多区域合作框架的形成,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城市扩张、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给广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严峻的挑战。

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截止到2011年底,广西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960 m2减少到860 m2,低于全国人均920 m2的水平。与此同时,广西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约为500万hm2,可开发建设的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而随着广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使得建设用地规模日益增长。2011年,广西全年共供应建设用地1.812 4万hm2,同比增加63%。建设用地需求的大幅上升使得征用耕地的现象比较明显,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广西土地总面积约为2 376万hm2。2011年,广西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为65.1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笔者的测算,到2015年,广西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要想达到103.93万元目标,差距仍然比较大。因为就目前状况看,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土地资源浪费是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因。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广西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汽车、钢铁、冶金等污染性产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1年,广西水质达标率为95.9%,同比下降1%;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6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69.6%。由此可见,目前广西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偏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1]。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笔者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生态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3个子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标计算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可持续利用水平L的计算。某指标Ui在某一时刻的值为X1,其反映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Li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i为指标Ui的目标值。i为指标序号,i=1,2,…,n。对于一些具有负功效的指标,计算式为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综合利用水平L,按照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汇总

可持续利用能力P的计算。某指标Ui在某一时刻的值为X1,其反映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Pi可按下式计算

对于具有负功效的指标计算式为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综合利用能力P,按照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汇总。

可持续利用协调度C的计算。设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量为Ui,系统稳定临界点上的上下限值为(ai,bi),各指标变量对系统有序的贡献(即功效)的功效函数为UA(Ui)。因此,在某一时刻Ui对系统有序的功效为

式中,Xi为变量Ui在某一时刻的值,A为系统稳定区域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综合利用协调度C,按照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汇总。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D的计算。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是利用水平、能力和协调度的函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可得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分级标准,见表1,描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与可持续利用等级的关系。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环境合理性评价指标。笔者选取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7项指标进行生态环境合理性评价。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水质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项指标反映广西相关部门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项指标反映治理环境问题的成效。

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笔者选取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6项指标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价。其中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项指标反映广西城市土地利用在经济水平上的体现;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指标反映广西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社会可接受性指标。笔者选取人口密度、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化水平、燃气普及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0项指标进行社会可接受性评价。其中人口密度、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化水平、燃气普及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6项指标反映广西城市土地利用在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及便利程度、教育、医疗等社会层面体现的状况;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项指标反映广西在不同城市土地用途上体现的水平。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计算

笔者将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作为现状年份,将2010年(“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作为参照年份的下限,将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作为参照年份的上限。通过比较3个不同年份的数据,分别对23项子指标进行可持续利用水平、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可持续利用协调度的计算,然后汇总计算可持续利用度。

在计算过程中,23项子指标权重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权重和23项子指标各自的权重,使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规范合理。

表2为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在3个不同年份的数据;第32页表3为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能力、协调度计算表;第32页表4为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计算表。

评价结果

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为0.270 4,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中,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和协调度都比较低,这说明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和后劲不足,三大系统中各个子指标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也较低[2,3]。

促进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从表2中可以看出,广西水质达标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对于目标值水平都较低,其中水质达标率同比还有所下降,说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较弱。因此,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空气质量、水环境等状况定期监测,对于污染性企业要制订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奖惩并举;其次要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市景观带,并根据需要适当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在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适当开发利用,以增强自养能力。

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2011年,广西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比重为35.17%,到2015年还将提高到41.9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8.97%,未来仍有上升势头,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33.55%,同比下降1.4%。这说明广西城市土地利用偏向于第二产业,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2011年,广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8 m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14.26 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舒适程度和便利程度较低。因此,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适当降低城镇工矿用地比重,适当加大公园绿地、城市道路建设力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011年,广西单位土地面积财政收入为65.17万元,距目标值103.93万元还有较大差距;而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05.05 hm2/亿元,要在2015年下降到60.99 hm2/亿元,压力非常大。这些数据表明,目前广西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都不高。因此,相关部门要按照城市土地性质分类、功能分区、效益最优的原则,科学制定地价水平,提高不同用途土地的经济效益。

增强土地科学管理意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目前,广西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和结构,逐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对建设用地需求的上升,但不能够采取粗放式手段,以大量占用耕地来获取建设用地。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在对现有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同时,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盘活存量土地,通过旧城改造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促使城市建设用地走向集约式利用道路。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受到城市生态环境被破坏和城市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困扰。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从生态环境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3个方面,评价广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并提出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广西

参考文献

[1]李植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雷坦,冉瑞平,祝清.内江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2):3-4.

[3]何志明,杨小雄.广西14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11473-11474.

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2

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方法、分类等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 者:孙梁 王治江 尼庆伟 胡成 王彤 作者单位:孙梁(辽宁大学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王治江(辽宁省环境保护局,辽宁沈阳,110033)

尼庆伟,胡成,王彤(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1;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1)

上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3

区域概况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2009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 340.5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至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 400.7万人。 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整体地势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2009年上海市的财政收入及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到了全国总份额的11.4%和23.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因子的选取

在查阅大量上海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资料及听取专家经验建议的基础上,从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行和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选取共32个指标构建上海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的确定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对于指标和权重的确定值,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步骤简述如下: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将评价指标层次化;②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③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上海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是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作用的综合表现每一单项指标都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因此,可持利用水平可用多目标加权函数计算,进行综合评价:

式中Wi是第i个子目标的权重,Rj是第j个单项因素的权重,A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量化指标值,P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指数。

通过对单项指标逐一进行计算,得到上海市(2005-2009).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结果如表2。

参照不同专家学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经验及建议,结合上海具体情况,本论文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划分为不可持续利用、初步可持续利用、基本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利用4个阶段,其具体意义如表3所示。

4.评价结果分析

标准差是统计学中描述数据波动的重要统计量,本文用其衡量上海市各年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之间的差异状况。统计分析得到各准则层及综合评价水平的极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见表4,从整体上看,上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在时间上有如下特征。

第一,各年份的发展指标都呈现稳定趋势,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标准差都不大,综合评价分值的标准差也较小。

第二,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如表2表3所示,各年份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呈上升趋势,大多数都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单个指标数据也有小幅波动,但总体显示出上升趋势。

上海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论

2005-2009年间,上海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皆处于初步可持续利用阶段及可持续利用阶段。中间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上海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总的趋势也是稳定上升的。

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 篇4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地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即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 达到城市土地供需的持续平衡, 它不仅指量上的增减平衡, 还包括质的供需平衡。

因此,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城市土地资源, 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因而, 充分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制定适合土地利用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评价其土地利用状态, 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成都市, 简称“蓉”, 别称“锦城”, 位于四川省中部,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现系四川省行政中心、西南科技中心、西南商贸中心、西南金融中心、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市。成都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 东西长192km, 南北宽166km, 土地总面积12390km2。成都市建成区平均海拔500m, 锦江、府河、沙河穿流而过。截至2011年9月30日, 成都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 成都市户籍人11426985人, 成都市主城区人口529.5万人, 占人口比例37.7%。

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指生态、经济、社会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包括三者的有机协调与统一。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根据完备性与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层次性、动态性等基本原则, 构建了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该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度, 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水平;第二层次由生态可支撑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组成, 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来反映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第三层次是对第二层次中的三个方面的进一步细分, 指标更为具体, 数据可直接从成都市统计信息网、中国城市年鉴以及城市联合信息网中获得, 其中自然状况指标3个, 社会状况指标4个, 经济指标14个。

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熵值法来对成都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由于熵值法是一种客观的对指标赋予权重的方法, 因此能够准确的反映所选取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程度, 从而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一般来说, 相对于指标理想值而言, 指标值变化越快, 得到的指标信息熵就越小, 其效用值越大, 指标权重就越大;反之, 指标权重就越小。

2.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⑴构建指标体系矩阵。设有n项定量评价指标X1, X2, …Xn, 并且已经取得m年参评对象的上述指标的数据的数据Xij (i=1, 2, …m;j=1, 2, …n) 构成了一个由m年样本组成、n项指标所形成的原始数据矩阵P={Xij}。Xij表示第i个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⑵标准化处理。由于所选的各项指标单位不同, 因此必须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因为在本文中各指标大部分为正向指标 (个别用负向处理方法) , 所以选用如下的公式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⑶计算参评指标的熵值:, 其中, k=1/lnm (i=1, 2, 3, …, m;j=1, 2, 3, …, n.)

⑷计算差异系数:dj=1-Ej (j=1, 2, 3, …, n)

⑸确定权重系数:

2.2.2 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本文将所要研究时段内的各项指标的各年实际值加总作为目标值, 并将各年各项指标值的实际值分别除以目标值, 就可以得到各项指标值在各年的得分情况。

其中, Qij是标准化后所得值, Xij为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根据用熵值法确定了的各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指标的分值, 通过如下式所示的综合评价模型就可以确定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得分情况:

2.2.3 评价结果。

本文根据成都市统计信息网、城市联合信息网以及全国城市统计年鉴上所载的数据, 得到2001~2005年成都市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项指标的原始数值。利用前文所提到的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可以得到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各指标的权重, 结合综合评价模型, 得出成都市土

3 评价结果分析

3.1 准则层综合得分分析

2006年间, 社会可接受性的综合评分最高, 经济可行性居中, 生态可支撑性最次。

从2007年开始, 经济可行性开始大力发展, 越过社会可接受性, 并在2007年至2010年间保持综合评分最高。说明成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可继续保持。

成都市的生态可支撑性, 在2006~2010年间一直处于低位, 并与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可接受性拉开了较大距离, 说明了成都市在土地可持续利用中, 对于生态方面的建设投入较少, 对绿地规划等方面不够重视, 人居生活环境不够理想。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在2006~2010这5年间, 成都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 土地的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这两个因素是促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升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受到环境可支撑性这一因素的制约, 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发展比较缓慢。这表明了成都市在城市可持续利用程度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 要求成都市在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中, 必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降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耗费, 以促进生态可支撑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的协调统一。

4 对策与建议

一是确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在编制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时明确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在进行土地利用过程中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同时, 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 控制用地规模过度膨胀。二是继续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逐步改善城市环境。继续扩大城市园林绿地面积, 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向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在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 应避免重视经济利益, 忽视生态效益, 掠夺式开发土地资源的方式, 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三是保持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 保证土地结构的合理利用。成都市的社会可接受性方面通过合理调整, 可以继续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成都市应该结合自身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 增大投入, 促使本地区朝可持续利用方向继续发展。

摘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应该是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生态可支撑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三个方面, 选取了11个指标, 构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出用于衡量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 进而借助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成都市2006~2010年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评分。最后根据各准则层的综合评分提出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成都市,熵值法

参考文献

[1]于开芹, 殷琪, 李新举, 等,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4 (4) :527-531.

[2]张忠根, 应风其,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陶志红,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 2000, 14 (5) :1-5.

[4]许学强, 张俊军, 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 2001, 56 (1) :54-63.

[5]张卫民,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 2004, (2) :109-11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 篇5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考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为土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占世界第二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从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表1 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比较

单位:公顷/人

类型 世界 中国 俄罗斯 美国 印度 加拿大 法国

人均土地总面积 2.20 0.740 11.400 3.350 0.31 30.54 0.937

人均耕地面积 0.247 0.076 0.898 0.686 0.174 1.507 0.330

人均森林面积 0.583 0.106 5.154 0.776 0.067 8.100 0.256

人均草原面积 0.575 0.319 0.586 0.874 0.012 0.924 0.184

人口密度 442 1321 88 294 3177 32 1060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4%,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总面积的56.5%。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28.4%,林地占全国林地的38.3%,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的 72%。就人均占有量的而言,西部地区人均土地为28.8亩,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0亩、4.7、10.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1.7倍和

1.3倍。虽然西部地区土地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也较高,但其耕地质量却不高。在西部,优质高产旱涝保收农田约有1.8亩,只占耕地总面积得32%,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而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共计 68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大大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在2000年我国耕地普查中,耕地面积12823.31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1 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每年以

2.0‰左右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受人口与生产发展的压力,土地处于严重超负荷利用状态。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土地质量退化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地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数量减少表现为整个土体毁坏或表土丧失,质量降低表现为土壤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质量下降。我国土地质量退化现状根据其类型分别表现如下:

(1)土壤侵蚀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植被覆盖率低和植被的不断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500 万—600 万亩,至今总面积已达179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使耕层变薄,土体受破坏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超过50 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mm 厚的肥沃的表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 多万吨化肥的养分含量。从地区分布看,长江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40%,黄河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6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方的风力、冻融侵蚀地造成了大面积农业土地承载力减弱或土地荒废,如内蒙古全区风力、冻融侵蚀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85%。

(2)土地荒漠化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建国以来,全国共有1000 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亿元。

(3)土地盐渍化

我国盐碱荒地约为2000 万公顷,盐碱耕地677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河平原,黄土高原和沿海地带。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成为我国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土壤中,造成土地污染。据统计,我国耕地受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达6000 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面积达2700 多万亩。另外,遭受农药,化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已达2 万亩。

(5)土壤性质恶化

年代南方稻作区水稻土潜育化面积约5000 万亩,到80 年代初曾达7000万亩。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次生潜育化面积占稻田面积约20%,江西次生潜育化面积则占全省稻田面积的20%,约有600 万亩,次生潜育化是南方稻田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 年,对23 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 起,污染农田4 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 亿元。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现有农业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地的质量不高,投入少,重用轻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1)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1.3%;中国林地资源中,有林地面积只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45.7%,在有林地中,过熟林比例较大,林木枯竭率较高(1%左右),造成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草地利用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57.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0.5 倍,而生产能力却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每公顷可利用草地平均生产畜产品还不及

美国同等草地的1/27。(2)土地浪费严重。一是城市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1986-1996 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59.7%,但城市用地却增长了106.8%,城镇用地人均已达133平方米。城市闲置土地占5%,其中还有40%属于低效利用;二是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造成土地大量闲置。到1997 年底,全国征而未用的土地就有174 万亩。1991-1996 年全国设立各类开发区达4210 个,开发区闲置土地就达61 万亩;三是农村土地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全国农村人均用地已达18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的标准。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的后备耕地不足0.7 亿公顷。这些资源有50%以上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云南三个边缘省、区。这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给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备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质量好的少、中等和次等地多,大多数后备土地只能开垦作为林果、林木或经济作物用地,且开垦难度较大,所需投入也较大,同时,开垦不当还易导致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近年来一些地区盲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适宜水果种植的区域的大量发展果园,导致许多优质耕地被挤占。此外,西部的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和城镇用地数量偏少,比例偏低。目前西部地区交通用地只占本地区总面积的0.25%,远远低于东部地区1.39%:城市数量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7%,城市建成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环境资源的需求将是持久的,新世纪中国能否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实现人口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说是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最基本的措施,因此“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不能有任何松懈。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以增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解决世纪中国人口吃饭问题的关键。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区域土地规划工作已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展开,同一层次上的区域单元要做大量的同类工作。例如,我国在新修订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对长三角和京津冀进行统一的区域规划。即使同一个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也要重新修订或设计同类规划。要提高土地规划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对规划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模式,以减少规划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并增强规划的标准化。

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我国对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全国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

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除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其生产力的持续性外,还应调整各业用地矛盾,使其用地结构能保证整个社会健康、平稳地发展,这是同发达国家持续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概念不同之处。这是因为我国人地关系极其紧张,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可定义为:“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人们粮食需求和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措施”。

土地的有限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配置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才能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在政府干预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利用。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解决如何用科学方法制定同其法律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落实到实地的整套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要为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微观管理指的是具体土地利用活动的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要密切结合起来,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4)调整、优化工地利用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工地利用方式,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挖掘、发挥土地资源在提高质是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5)要把提高工地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要坚决实施退田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战略性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实施将“砍树人变成种树人”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注意大江大河源头及中上游地带的植被修复与水工保持;在城市化、工业化及工业结构调整中,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态城币、绿色城币和生态工业与绿色工业,改善城区与工矿区的国工资源品质。

(6)要加大工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试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

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1)土壤侵蚀

(2)土地荒漠化

(3)土地盐渍化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5)土壤性质恶化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石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出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遭到了日趋严重的破坏。从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人们经过痛苦地思索终于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唯一可供选择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人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飞跃。为了地球及人类自身的未来,人们开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等。

自然资源是提高人类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自然资源的状况,不仅是一个社会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条件,而且决定着人类能否生存和繁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此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利用问题又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而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龙头”,其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方向、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空间的布局及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主要价值取向,且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为土地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提供主要的支持。

一、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在传统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也表现出了其相应的局限性,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各部门的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较多,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②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代际公平考虑的不多,对后代的土地需求考虑的不多。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为追求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过分追求“占一补一”,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的代际时间分配缺乏研究,对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时间合理分配缺乏研究。③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强调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而对土地管理的其它活动缺乏有效的规。④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没有相应机构来进行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和管理的各项职能没有相应的机构来进行协调。⑤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只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出发,规划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农场、农民的需要缺乏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协调办法,对于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序和方法也没有科学的对策,从而导致规划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困难。

二、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内涵和框架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并不是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完全抛弃,而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贯彻到土地利用规划中,是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完善。

(一)规划是以生态经济综合协同为目的

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以往的规划目标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目标模式。土地利用活动在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下,土地资源不断地由农业用地向非农建设用地转变,由于这种转变的不可逆性,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其它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土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断加快,影响到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不再是建立在从自然界得到越来越多的东西上,也不再是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尺度,而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多目标协调发展为指导原则,追求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二)规划是代内、代际公平相结合

传统规划中的资源供需平衡概念是解决代内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土地利用规划更注重资源的代际供求矛盾的协调。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一方面要求节约、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低于或等于资源的自然再生率;通过技术进步,使可再生资源、人造资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率等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率。另一方面,要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有效量。

我国目前面临的土地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两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因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为保护农产品的供给,控制耕地数量的减少也十分必要。但我国目前所采取协调“吃饭和建设”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来补充耕地,而忽视了后代人对这些后备资源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下的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土地利用战略应主要借助投入的增加和技术改造来提高土地的肥力,通过对耕地资源的投资,以人造资本来替代自然资源的减少。

(三)规划应是社会可接受和参与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要对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团体、农场、农民等各方面的利益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协调,通过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序和方法,使规划具有较高的社会可接受性,以利于规划、实施和操作。没有公众的参与、认可和接受的规划是不可能持续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其编制、实施和反馈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信息公开性,以便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在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需要加强的有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调查和协调。要对规划中的决策者、管理者、资源环境专家、企业团体、各利益集团、广大群众对土地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协调。二是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就是对规划实践的现象表述。

(四)规划是混合型规划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应是集规划设计、政策管理于一体的复杂综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兼容并蓄其他相关学科,且同时达到土地利用的生产、服务、安全、保护和社会可接受多目标。

(五)规划是国家一区域一地方协同行动的规划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行动表现为国家一省一市一县一乡五级规划的协调。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起控制作用,下级规划只能服从上级规划,这种协同的方法明显带有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行动不是形式上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选择,而涉及到各级规划的职能的分配、上下级规划结合点的确定等问题。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应该解决的是生态可持续性的问题和土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问题,其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可以称为土地生态规划或土地环境规划,其对下级规划的指导应是生态环境和土地代际资源配置上的安排。市级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应包括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两个方面。而县级和乡级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由于较为基层,其规划除了应该考虑经济和生态可持续两方面外,还应该考虑到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社会可持续性,要将公众的力量吸收到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中。

(六)规划是动态和不确定性的规划

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篇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已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简称宁夏) , 降水的年际和时空分配极不均衡,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所以做好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对地区水资源的调配和灌溉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目前,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 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 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和投影寻踪评价法、ANN等[1,2,3,4,5,6,7]。这些评价方法大多都是根据评价区评价指标量化值与可持续评价等级标准建立的评价模型, 评价区不同, 评价模型也不相同, 且计算工作量较大, 由于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简称SVM) 具有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为解决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基于这一思路, 本文在给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等级标准下, 利用熵权值法, 从适合宁夏区域的38个初选指标中选取出最具代表意义的15个指标, 利用SVM对宁夏2002—2011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并与传统的BP-ANN的评价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两者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与BP-ANN相比, SVM模型简单, 泛化性强, 分类精度高。该研究结果对宁夏水资源的调控和分配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研究区水资源概况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 水资源极为匮乏, 属于严重缺水省区, 即使加上国家分配给宁夏的年40亿m3黄河可耗用过境水量, 年人均可利用水量仍不足700 m3,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降水、水资源季节分配、地区分布不均, 更加剧了水源供需矛盾。黄河来水是宁夏生存、发展的主要水源, 但近些年来黄河来水量呈递减趋势, 1991—2002年平均年入境径流量仅为236.9亿m3。宁夏在开发利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是制约宁夏发展的最大瓶颈, 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面临严峻挑战[8]。

2 研究方法

2.1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9], 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即根据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 找到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对其进行分类, 以期达到类内差异最小、类间差异最大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计算不同样本xi和xj之间的距离dij, 采用欧式距离:

(2) 确定系数聚类法, 采用离差平方和法:

将n个样品分成k类:G1, G2, …, Gk, Xi (t) 表示Gt中的第i个样品, nt表示Gt中样品的个数, i (t) 为Gt的重心, 则Gt中样品的离差平方和为:

k个类的类内离差平方和为:

Gp与Gq的距离定义为:

(3) 确定聚类个数

2.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熵是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函数, 熵权法是通过计算各个指标值, 程度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信息和熵是互补的, 即有序程度越高, 熵越小, 所含信息量越大;反之, 无序程度越高, 熵越大, 所含信息量越小。熵权法的基本原理为:假定评价指标体系包含n个指标, 由m个样本组成, 评价系统的初始矩阵为:

其中, rij代表第m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值, 采用极值法对R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 α与β是数据的上下限因子, 本文取α=0.90, β=0.05, 将数据规格化到0.05~0.90之间, γjmax和γjmin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公式为:

式中,

从熵权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 某指标的信息熵值ej越小, 表明该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大, 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大, 对应的权值也应越大。

2.3 聚类法指标选取

指标选取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初始指标。本文从“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与社会协调水平”、“与经济协调水平”、“与环境协调水平”4个方面确定了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初选指标。

(2) 计算各指标的熵权值ωj, 并去掉熵权值小于0.02的指标。

(3) 对剩余指标在剩余各系统内聚类, 聚类数为3。

(4) 选出各聚类子集中熵权值最大的指标作为代表指标。

(5) 确定宁夏水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宁夏2002—2011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始指标进行研究, 得到的各指标的熵权值和聚类结果如表一所示。

2.4 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基本原理

由美国学者Vapnik[10]首次提出的SVM是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 SVM与ANN都是机器学习算法, 但两者存在很多差异。ANN训练的目标极易陷于局部极小, 且模型只有在大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才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能;SVM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的VC维理论和风险最小化原则上的, 避免了局部极小, 具有小样本训练、分类精度高、误差小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SVM分类算法和回归算法的基本原理, 并将其分别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

注:表一中☆指标为最后筛选得到的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首先考虑二分类问题, 如图一所示, H为分类线, H1、H2分别为各类中离分类线最近的点且平行于分类线的直线, 分类方程为ω·x+b=0, 使对线性可分的样本集 (xi, yi) , i=1, 2, …, n;x∈Rd;y∈{+1, -1}, 满足:

此时的分类间隔为2/||ω|, 利用Lagrange优化方法可把上述问题转为其对偶问题, 最后得到的最优分类函数为:

对于非线性不可分问题:采用非线性变换Φ (x) 把输入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然后在高维特征空间进行分类, 再映射回原空间, 成为输入空间的非线性分类, 此时的目标函数变为:

对应的分类函数变为:

本文采用的核函数为高斯径向基函数, 即K (x, xi) =exp (-1||x-xi|2/σ2) 。

SVM分类算法形式上类似于神经网络, 输出是中间节点的线性组合, 每个中间节点对应一个支持向量的内积, 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二所示。核函数确定之后, 就得到相应的模型, 由分类函数对样本进行分类。

3 评价结果

根据表一中15项指标5级评价等级标准, 采用等隔均匀分布方式, 各级分别生成50组样本, 每级随机抽取40组, 共200组样本用作训练样本, 剩下的50组用作测试样本。评级等级目标值分别设置为:1、2、3、4、5。

样本的初始矩阵为:

X= (xi, j) m×n, i=1, 2, …, m;j=1, 2, …, n。其中, xij代表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值。

对X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 xjmax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 xjmin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

对回归模型中评级等级做归一化处理:

根据宁夏水资源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构成了以区间形式表示的指标等级评价标准[11], 如表二所示。

利用测试Libsvm工具箱[12]结合Matlab编程, 样本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 对这些数据进行训练后用50个样本进行测试[13], 分类正确率达到99.8%, 用ANN进行评价时, 选用800组训练样本时, 准确率达到96.5%。

将宁夏2002—2011年的15个指标实际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后, 作为测试样本代入训练好的网络, 得到的评价等级结果如表三所示。

SVM与ANN[14]得到的评价等级结果基本吻合, 结果表明: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本维持在4级水平 (一般较差可持续利用) 。SVM具有训练样本小, 分类率高的优点, 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际评价中推广应用。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宁夏水资源的实际状况, 把38个初选指标通过聚类法筛选得到了15个指标, 保留了熵权值大的指标, 大大缩小了评价建模的工作量。基于SVM良好的泛化能力, 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SVM评价模型, 并将SVM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对宁夏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分析, 笔者发现在人均用水量和农业灌溉上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浪费情况, 相关部门应加强生活用水管理, 提高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引导农业的节水技术进步, 在水资源自身条件限制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在节水、提高用水效率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摘要: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首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 确立了适合宁夏区情的初始指标, 其次利用聚类法从初始指标里筛选得到15个评价指标, 采用SVM对宁夏2002—2011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并与传统的BP-ANN的评价结果加以比较, 结果表明:两者评价结论基本一致;与ANN相比, SVM模型简单, 泛化性强, 分类精度高。该结果对宁夏水资源的调控和分配具有一定的意义。

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3]。城市土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产生效益最高的一部分,如何有效持续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使城市土地产生最大的效益,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

1.1 评价系统分析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信息获取、处理、解释和应用的过程。由于评价工作中所需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流程繁琐复杂。利用VB技术建立起适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城市信息数据进行评价,输出评价结果,实现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研究工作。建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首先要熟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流程,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的设计有个总体框架。

1.2 用户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是针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建立起来的。为了快速有效地掌握城市土地有关信息,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并选取特征信息,对城市土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及其潜力,提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决策及建议,方便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与规划。此系统实现了用户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自动化处理。

1.3 系统目标

系统的目标:1)建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2)选择一定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3)开发相应的评价模块;4)集成基于VB的评价系统,并得出评价结果。

2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设计

2.1 设计目的

评价系统是以VB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城市土地数据收集、指标选取与确定权重、可持续利用评价及结果分析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目的为:第一,配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自动化,降低研究者的工作强度,提高评价效率,减少评价过程的出错率;第二,为土地管理与土地规划部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2.2 设计思路

结合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与实际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思路,建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友好的应用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可视化应用系统。

2.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依据土地研究人员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流程,将评价工作分为若干处理过程,由系统设计思路,构建评价系统的流程路线图见图1。

3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

3.1 指标选取

此模块主要是对评价系统中所要使用的指标进行选择,它具有随机性。在选取指标时,就要求所选的指标有代表性,不能千篇一律。该模块包括3个方面:资源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从3个层面来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文本方式将指标调入系统。

3.2 指标权重

本系统针对目前普遍运用的层次分析法,实现了其计算分析功能。层次分析法所需的判断矩阵首先是人为地构建起来,然后以记事本的形式存储,以便实时的对其进行编辑。确定指标权重时,将判断矩阵以文本方式读入文本框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值。其程序流程图见图2。层次分析法功能模块界面见图3。

3.3 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模块主要是原始数据的输入,以便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进行计算。由于原始数据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采取调入文本的方式实现数据读入。

3.4 可持续利用度计算

该模块从4个方面来计算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其中前3个方面是独立进行计算的,而第4个方面是依赖于前3个方面的,是由前3个方面的综合而得到的。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计算而言,本系统主要是依据田千喜[4]教授研究所制定的方法,得到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分值。对于计算时所用的数据通过文本方式调入或定义为全局变量进行互相调用,其程序流程图见图4。

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一样,进行了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度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计算流程设计。

3.5 评价结果分析

在前几个模块的基础上,通过结果分析模块,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可以对研究地区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判,得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此模块主要是根据所算出的可持续利用度的分值处于哪个等级来判断出研究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所处的状态。

4 结语

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实际出发,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进行分析,并能结合研究结果适当调整城市的用地结构,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所建立的评价系统能够系统有效地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供依据。

摘要:以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为基础,利用VB技术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自动评价,并为实时地掌握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供便捷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杨宝玉.如何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土地出让[J].山西建筑,2006,32(17):27-28.

[2]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

[3]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79-88.

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9

无锡市正构建特大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用水需求必将大幅增长,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 研究无锡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障无锡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健康发展, 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 指标建立原则。建立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基础, 指标体系科学与否, 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因此,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科学、系统、灵活的原则。

第二, 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本文根据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和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的意见, 选取了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水资源与社会协调水平、水资源与经济协调水平、水资源与环境协调水平4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 具体见表1。

第三,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衡量指标权重的基本计算方法。层次分析法 (AHP) 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复杂问题, 进行决策分析、综合评价的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层次排序, 可以得到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经一致性检验, 各层次排序结果均具满足一致性检验, 指标权重W见下表1。

二、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第一, 评价体系及数据。收集2005-2009年无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所需的指标数据。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权重、2005-2009年指标原始数据、指标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第二, 综合指数法计算。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将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相比, 求得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值Ii, 再按权重Wi进行加权求和:j子系统的系统指数值 (1) ;按各子系统的权重Wj进行再次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指数ISD= (2)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无锡市2005-2009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数以及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指数、水资源与社会协调水平指数、水资源与经济协调水平指数、水资源与环境协调水平指数。评价结果如表2和图1所示。

第三, 评价结果分析。如图1所示, 无锡市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最小值为2005年的0.7431, 最大值为2009年的0.9019, 呈不断上升趋势, 可见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在不断上升, 主要得益于4个准则层水平指数均不断提高。

而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指数起点较低, 主要由于人均水资源量、人均年供水量与评价标准差距较大, 但也保持增长趋势, 2005年仅为0.5932, 到2009年已增长为0.8457。2005-2009年无锡市人均年供水量在118m3-166m3, 远低于评价标准440m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水的需求急剧增加, 无锡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不过, 无锡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9年达到153.3%的较高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基本呈逐年提升趋势, 2006年和2009年均达到100%。

水资源与社会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协调指数介于0.973-0.9821之间, 协调水平较高。无锡市城市化水平缓慢增长, 2007-2009年基本保持同一水平。无锡市人口自然净增率均控制在目标范围3‰内, 且保持较低水平。自来水用水普及率2005年就达到98%, 到2009年已达到100%的普及率, 可见无锡市的自来水普及率很高。自无锡市2006年正式启动创建节水型城市以来, 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 水资源相关法规健全率、公众节水意识普及率逐年升高。但是, 无锡市2005-2009年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基本上都高于评价标准180L/d, 2008年达到209L/d, 因此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总体而言, 无锡市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能够和谐发展。

从水资源与经济协调水平来看, 其可持续能力也较高, 从2005年的0.871持续增长到2009年的0.9282。人均GDP由2005年的51034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81146万元, 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万元GDP用水量从2006年的12.1m3逐年递减到2009年的10.3m3, 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2005-2009年水利、环保投资指数均不低于3.5%的评级标准, 2009年达到了6.0的高投资指数, 说明政府部门对水利、环保事业的重视。但是, 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50%的评价标准, 2005年仅为37.6%逐年增长到2009年的41.3%;人均水费占人均收入比例呈递减趋势, 在2.66%-3.4%之间, 均高于2%的评价标准, 因此产业结构和水价需要进一步调整。总体而言, 无锡市水资源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经济系统也保证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金需求。

水资源与环境协调水平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 2007年协调水平最低为0.9044, 因该年城市地面水质达标率仅为86.1%低于平均水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趋于稳定, 5年来都保持在97.4%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从67.5%逐步提高到89.7%, 达到较高水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达到40%且逐年增加但尚未达到45%的标准, 城市气化率均达标且保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无锡市酸雨频率较高但有所好转, 2009年酸雨发生频率为50%, 比2008年下降了22%。城市水环境受到酸雨的威胁, 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程度。

三、对策建议

对于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问题, 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一, 完善水利工程, 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随着无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 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 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在继续增长。必须加强水资源环境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障。

第二,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有关供水、用水和节水管理的法规, 制定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发展规划, 加快转变城市用水管理模式, 使节水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强力推进“全面治污, 彻底治河”工作, 注重从源头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进一步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推广普及节水器具, 节约生活用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工业节水管理, 根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努力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式。努力实践水资源环境占用补偿机制, 真正做到“谁排污、谁付费;谁减排、谁受益”。

第四, 规范饮用水源管理, 保障供水安全。2007年无锡市发生的供水危机, 暴露了无锡饮用水源地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必须建立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的有效机制。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按超前预警、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原则,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并通过立法明确水源地的保护范围, 建立保护机制, 强化保护执法。

四、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 将反映无锡水资源利用程度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水平的指标值转换为统一的综合指数, 实现了不同年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该方法在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运用的可行性, 为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文章在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无锡市2005-2009年水资源利用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结果,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

参考文献

[1]、陈莹, 赵勇, 刘昌明.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干旱区研究, 2004 (2) .

[2]、王好芳, 董增川, 左仲国.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 2003 (3) .

[3]、李飞, 贾屏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 (11) .

[4]、董宁, 田爱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综合评价研究[J].环境工程, 2010 (28) .

[5]、孙远斌, 高怡, 石亚东, 徐枫.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J].水资源保护, 2011 (1) .

[6]、无锡市统计局.无锡统计年鉴 (2005-2009年) [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2010.

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10

1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多因子构成, 涵盖领域比较广泛的复合性系统。它涉及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子, 这些因子及相关领域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地表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状态。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建立起能够从多个角度综合体现与判别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及状况的指标体系[7]。

层次分析法 ( AHP) 是将研究对象分成若干层次来逐步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运用AHP法建立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

1. 1目标层

为了从宏观上反应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趋势, 本文将目标层定位水资源复合系统。该指标从水资源 - 社会经济 - 人口 - 生态四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出发, 其中经济持续是基本条件, 社会持续是根本目的, 人口持续是重要载体, 生态持续是基础, 而水资源是其它子系统持续的保障, 最终达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人口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1. 2准则层

本文主要从复合系统角度来研究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生态子系统。

1. 3指标层

( 1) 水资源子系统。水资源系统状况是反映区域水资源紧缺程度的重要因素, 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指标。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都将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评价水资源系统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水资源系统的开发利用制约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甚至是国家的发展。

( 2) 社会经济子系统。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 稳定的社会环境与秩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是其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 也是解决水资源、其它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9]。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反过来促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 3) 人口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的变化及趋势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生变量,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结构。人口子系统的变动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口子系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 4) 生态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判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标志,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为前提的。合理开发水资源, 以满足生态环境平衡, 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综合可操作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选取如下指标作为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见表1) 。

2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2. 1指标标准化处理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中, 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一致, 量纲不同不便于研究分析。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 解决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应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设有m个评价方案A = { A1, A2, A3, …, Am} , n个指标集G ={ G1, G2, G3, …, Gn} , 方案Ai对指标Gj的属性值记为Xij= ( i = 1, 2, 3, …, m; j = 1, 2, 3, …, n) , X = ( yij) m* n表示方案集A对指标集的“属性矩阵”, 又叫“决策矩阵”, 评价指标有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两大类, 步骤如下[10]:

对于正向型指标一般可令

对于逆向型指标, 一般令

其中: Zij为指标标准化的值, 越大越好, Xij为指标的现状值, min Xj和max Xj分别为Gj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根据公式 ( 1) 、 ( 2) 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如表2。

2. 2确立权重系数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 权重系数的确定很重要。确定权重的方法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由专家根据主观判断、个人经验所得, 如AHP法、Delphi法、专家调查法等; 客观赋权法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客观性比较强, 如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规划法、均方差决策法等[11]。均方差决策是通过计算随机变量的均方差来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基本思路是: 首先计算出各方案Ai在指标Gj下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属性值, 即随机变量的取值, 其次求出这些随机变量的均方差, 并将这些均方差归一化处理, 其结果即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该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 1) 求随机变量的均值E ( Gj)

( 3) 求指标Gj的权重系数

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均方差决策法求出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结果见表3。

2. 3计算可持续利用度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仅从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单项指标来反映是不全面的, 因而综合评价水资源的总体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这里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7], 即:

式中SDI ( 可持续发展度) 是指它是0 - 1之间的一个数。

根据公式 ( 6) , 计算得2003—2012年陕西省水资源各系统可持续发展度 ( 见表4) , 通过表4, 绘制了2003 - 2012年陕西省水资源各系统的变化趋势 ( 见图1) 。

2. 4评价等级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不同区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所处的开发利用程度也是不同的。参照其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12], 将区域 ( 或流域)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度划分成5级 ( 见表5) :

根据表5的SDI等级划分标准, 由表4的可持续利用度值可得陕西省2003—2012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见表6。

2. 5结果分析

由表4、图1、表6可看出:

( 1) 水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利用度波动性较大, 从2003—2010年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后, 到2011年达到峰值, 2012年再次进入窘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等级从2003年到2012年也一直不断变动。这主要是因为水资源系统压力的根源主要是年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因子, 这两个因子数值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度的不断变化。陕西省年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分布很不均匀, 在不同年份呈现不规则变化, 给陕西省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要求区域水资源调节系统有较大的调节蓄水能力: 一方面可利用现有的水库适当多蓄水, 加强水库工程的管理和调度, 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河道整治、废旧河道利用、跨区域调水工程等应建设的工程项目上, 开辟综合调水渠道, 从而改善水资源状况, 使境内水量得到一定的补偿调节, 以达到水量互济、满 足陕西省 的社会经 济用水需 求的目的[13]。

( 2) 社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利用度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等级展态势较好, 从较差逐渐变为中等, 进一步变为较好, 最终是很好, 即由弱可持续利用到可持续利用, 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 3) 人口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度波动不是很大, 基本在0. 6以下。人口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等级除了2003、2005年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其他年份都是较差、中等水平。一方面, 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水资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 公众参与节约用水的程度和意识不够高, 浪费水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尽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度不断上升, 但由于人口系统所反映出来的水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表明了未来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严峻考验, 若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制约未来陕西省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改善。应引起高度重视, 可采取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宣传, 提高市民节水意识, 加大惩罚浪费水资源力度等措施, 以达到人人节约用水的目的。

( 4) 生态子系统可持续利用度基本上逐年提高, 可持续利用等级在2011、2012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水平。这得益于近年来, 政府部门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用水比例等保护生态子系统的措施。协调好城市发展与水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改善水环境, 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5) 陕西省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利用状态 ( 见表3) 对社会经济子系统依赖程度较高。4个子系统对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贡献依次为: 社会经济子系统 ( 0. 2828) > 人口子系统 ( 0. 2445) > 生态子系 统 ( 0. 2345 ) > 水资源子 系统 ( 0. 238) 。比较客观的反映了陕西省近年来在开展水环境治理、管理、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陕西省水资源复合系统SDI在2003 - 2012年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在2010 - 2012年达到可持续利用状态较好的效果, 为水资源的永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切得益于陕西省近年来加大力度, 在水资源管理中先后出台了《陕西省水资源费征收办法》、《陕西省渭河水量调度实施细则》、《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陕西省渭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等一系列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加大污水治理力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举措, 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并完善了水资源管理工作, 在企业、行业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使得陕西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不断优化。

3结论

( 1) 通过全面考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 确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均方差决策法, 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并以陕西省为例, 对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合理的评价。

( 2) 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与该省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表明该方法较客观合理, 为评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

( 3) 本文指出陕西省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利用水平对社会经济子系统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下应保证稳定的社会环境、秩序和大力发展经济。

( 4) 本文指出人口系统因素是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人口协调发展,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为改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 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四个方面考虑, 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均方差决策法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并对2003-2012年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1) 2003-2012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度大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2) 陕西省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利用状态对社会经济子系统依赖程度较高。 (3) 制约陕西省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在于陕西省水资源与人口系统的不协调发展, 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11

[摘要] 本文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框架,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变迁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制度变迁的实例,得出了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规律、路径和方式。

为便于分析,本文假定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变迁是供给主体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变迁成本情况下的一种理性行为,除了对各类相关制度进行定义外,还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其中,内生变量主要是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安排,外生变量则包括相关的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对于外生变量,本文又将它分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两类。需求因素主要包括生态资源相对的产品和要素价格、宪法秩序、技术和市场规模;供给因素则包括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设计的成本、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知识的积累、实施新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宪法秩序、现有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强有力决策集团的预期净收益。借助“需求—供给”的分析框架,本文把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迁的因素分析转变为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分析。

一、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

1.制度变迁需求的含义和产生根源

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同样,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制度也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能够给制度的消费者提供某些服务。人们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就是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由于制度一经确立,就成为一种规范,所有人都必须遵照执行,因此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在现代经济学家眼里接近于公共品,我们可以利用公共品理论进行分析。又由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变迁过程实质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替代过程,所以对新制度的需求就是对制度变迁的需求。而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诺思认为:“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存的安排结构内实现,才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按照诺思的思路,现有生态资源的利用制度潜藏着我们无法获得的利益是导致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建立的根源。

2.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

联系现实,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态资源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和生态资源市场规模、偏好的变化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等。

(1)生态资源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影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根本因素。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提升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人们也更希望拥有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正是适应了这种需求,部分生态资源如风光秀丽的近郊山地和田野的价值较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其价格也迅速上升,直接推动了旅游产业和“农家乐”的发展。通过对成都近郊的几个风景点(如青城山、花水湾、九寨沟)和星罗密布大大小小的“农家乐”的实证调查,可以非常清楚地证实这种变化。当生态资源的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城市发展的因素变得更加稀缺导致其相对价值上升时,其生态资源的所有者可以从对这种生态资源的所有权获得更多收益,当生态资源的所有者从生态资源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或可持续利用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就会自发形成。

(2)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进步。拉坦曾指出“对制度变迁需求的转变是由要素与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技术变化所引致的。……从新的和更为有效的技术中获取潜在收益,这确实是私人部门的研究与发展以及公共部门对自然资源的探索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有力动机。” 归纳起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进步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影响可从生产、交易、分配等方面进行分析。

(3)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现实中,社会制度都是以一个体系、一个整体出现的。其他特定制度的改变,也可能引起社会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安排的需求。这种效应又被称为连锁效应。例如,我国农村推行联产责任承包制改革,就明显推动了我国农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创新。同样,我国当前循环经济的兴起、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新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也将影响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发展进程。

(4)偶然事件。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技术利用和自然利用的统一。自然利用本身就存在很多人类认识不到的偶然事件。很多时候,偶然事件也影响着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发展。如2003年的“SARS”病毒流行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疯牛病、禽流感以及2005年强台风“麦莎”严重破坏美国新奥尔良等事件。

二、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分析

1.制度变迁供给的含义、主体和原则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是指在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新制度的“生产者”认识到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变迁成本的情况下主动设计和推出制度变迁的活动,它体现了制度变迁“生产者”的制度供给的愿望和能力。制度供给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或别的组织,也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或松散的团体,甚至可以是个人。在所有主体中,国家是制度供给的核心。由于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经济人”,因此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或等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制度变迁主体才会供给或者推动制度变迁。

但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计算非常复杂。这是因为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有些是可计量的,有些是不可计量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现在就可计量的,有些是未来才能计量的;有些是纯粹的“经济利益”,有些则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

此外由于个人、组织和国家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和收益的评判也不同,这导致这种制度变迁往往不能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它不能在不减少任何主体利益的条件下使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因此也不可能得到全部主体的一致赞同。比如,“环保风暴”的实施,就遭到了利益集团和部分地方政府的抵制。但此时国家的强制变迁就可能产生极高的收益,因为国家可以强制建立一个由任何自愿谈判都无法达成的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制度,从而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国政府实施“生态文明”的经济学涵义。

2.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主要有: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制度的预期成本、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制度选择集的改变以及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等。

(1)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本文的分析框架将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看作是外生变量,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宪法秩序。我国的宪法对我国的政体、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都做出了自己的规定,客观上也规定了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框架。“三个代表”中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包括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设计的成本和实施新制度的预期成本。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成本是至关重要的。成本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制度设计的成本,另一类是新制度实施的成本。制度变迁成本对我国的影响也很突出,一般说来市场制度发育较完善的地方,公众参与多的地区,制度变迁的成本也较低,效果也较好。分析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和幸福梅林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前期红砂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成功推进,使当地的生态、经济、居民收入都得到明显地好转,被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接受,于是后期幸福梅林的建设、新制度推广的成本就小得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循环经济等更有生态经济效率制度能迅速推广的原因所在。此外,政府建立起来的环保局、发改委等政府机构,也可以更加专业、费用更加低廉地推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预期,十七大中央制定了实现“生态文明”的国策,这也必将加速推进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变迁。

(3)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知识进步和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变化。社会科学对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是学者、政治家、企业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结果,其目的使生态资源的配置能实现更高的效率。这个过程是通过成功案例的不断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的副产品来实现的。最近几十年,生态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为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均衡指的是,在影响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因素一定时,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适应制度变迁需求、制度安排不再变动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实现均衡,与普通商品实现均衡不同,它并不意味着使所有的人都满意,因为每一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制度变迁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即使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均衡时仍然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均衡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和力量的均衡,此时对立势力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改变生态资源利用制度现状的动机和能力的均势状态。

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非均衡指的是,由于现有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机构,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准备改变但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导致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非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生态资源新价值的发现,生态资源数量的相对减少和质量的相对下降,生态资源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态资源需求偏好的改变,甚至一些偶然事件(如1998年中国空前的大洪水以及2005年美国造成数千人死亡的“卡利亚娜”飓风)等都可能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置移动。此外,国家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的改变(如我国近年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设计成本的下降以及上层决策者的净收益变化等都会改变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进而导致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非均衡的出现。

一般说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非均衡有两种表现形式,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前者指目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某些区域、某些领域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不能被替代。后者则集中表现为相对于社会对生态资源利用制度的需求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是故意供给的一些低效和过时的制度。

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均衡是一种“常态”,而均衡仅是暂时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影响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变迁就是对现存制度非均衡的一种理性反映。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P237-335

[2]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C],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P328.

[3]李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基于我国环保风暴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4)

[4]李林杨明洪杨启明:生态资源的价值:过去、现在和未来[J].生态经济,2005(10)

可持续利用评价 篇12

1 怎样建立一套完善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1.1 在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时, 应注意事项

只有找出区域水资源的自身特点, 才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 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当地技术文化差异等等因素, 还要借鉴国内外对水资源的研究成果, 在建立时, 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科学性、实用性等原则。同时, 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

1) 要将概括性以及全面性相结合

要避免选择具体详细的指标, 尽可能选择综合性强, 且覆盖面相对较广的指标;除此之外, 还应该抓住关键性指标, 考虑到各个不同区域特点。

2) 层次性和系统性相互结合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系统中的相互影响, 要使其相互制约;在层次上也要对其进行指标分类。

3) 定量与定性之间的关系

在对区域水持续利用指标进行建立时, 要选择那些量化过后的新指标, 如果在作出评价时, 发现了有不可量化的指标, 则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对于那些可定性指标而言, 选取值一般在2~4个为最佳。

4) 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制作评价指标时, 应具有一定特色, 考虑到实用性和操作性, 同时还要对数据的来源进行调查, 最好统一使用国际单位数据, 假如所选取的数据并不是直接得到的, 也可以把它纳入建议指标中。与此同时,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应该简单明了, 通俗易懂, 避免指标体系过多, 无法操作

1.2 在整体的评价体系中, 所包括的内容

如果将其细分, 可以把水循环的评价体系分成三个内容, 分别是:评价指标、准则层以及目标层。

目标层:目标层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水资源-社会-环境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强调出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在水循环发展中, 与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的协调程度。

准则层:通过以上目标层的确立, 可以将准则层分成四个评价准则:分别是水资源准则、社会准则、资金准则以及环境准则。

对于水资源准则而言, 它是所有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评价准则之一, 它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判断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对于社会准则而言, 水资源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基础, 要想确保社会能够稳定快速发展, 就必须搞好水资源利用。可是在这其中,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社会协调能力成为了区域发展最棘手的问题。

1.3 如何建立一套水循环利用评价体系整体框架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从原则上讲, 它是建立在水循环基础理论框架之上的, 而对于可持续利用框架来讲, 它又分为资源价值论、系统层次发、系统法、归纳法、状态空间法以及生态占用法等等。

2 对区域水循环利用指标作出系统评价

区域水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其本身就具有可持续性, 这种可持续性是对整个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的前提;一方面, 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 在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也离不开水资源, 因为水资源可以对其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除了这些之外, 水资源同时还具备环境因素, 区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才可以保证充足的水资源。因此, 水资源的社会属性、可持续性以及环境属性为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了坚实的理论。

3 目前而言, 我国水循环指标体系中现有的问题分析

3.1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体制以及各方面存在较大区别, 所以该指标不能被通用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由于它们自身的经济以及各方面都相对成熟, 因此他们会把研究重点放在自己国家生态保护之上。所以, 在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中所占的研究比例较大。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由于其人口过多, 科学技术也相对落后, 在改变自身生态环境之前, 首先要搞好自身的发展, 只有当自己国家发展起来了之后, 才有能力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加强保护力度。因此, 如果将这种水循环可持续利用反应在不同种族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上, 就会有局限性。

3.2 我国水循环可持续评价指标不健全

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 很多对水循环的研究都只限于评价原则, 并进行一个初步验证, 基本上没有对其进行完善和推广, 对指标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指导和说明。

3.3 缺少基本理论框架

站在区域水循环的角度上看, 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框架之上的, 但从目前我国的指标体系中看, 还不够完善, 方法还没有得到统一;在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时, 其范围相当模糊, 没有统一的界限来对其作出区分, 致使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

3.4 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 指标体系没有使用价值

在所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中, 真正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指标并不多。在某些指标中, 理论倒是分析的很完善, 可这些数据中资料的来源却尤为困难, 这就致使很多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得到证明, 着同样也是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中难以攻克的重点。

4 结论

区域水循环指标的建立取决于研究者的认知程度, 在以后水循环持续利用中, 要加大对指标体系的研究, 同时还应该加强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最终形成一个综合且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指标。

摘要:对于现在的区域水资源而言, 要想对其进行更加深层的研究, 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现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定指标的原则、方法和分类进行了归纳, 对在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 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做出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区域节水管理,节水评价指标,水循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168-170.

[2]刘恒, 耿雷华, 陈晓燕.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水科学进展, 2013, 14 (3) :265-270.

[3]宋松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58-160.

上一篇:免、抵、退税下一篇:山区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