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言和文化

2024-06-20

中西语言和文化(精选11篇)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1

语言作为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 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 其表现形式要受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与影响, 成为它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的传播载体, 一个社会的语言就既是它的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20世纪20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他的《语言》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有一个环境, 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 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语言学家帕尔默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 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面镜子, 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一、语言是全民性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适应人类交际的需要产生的, 它包括说话人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样听话人通过语言来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

⒈语言为全民创造。语言在社会全民中产生, 在社会全民的共同使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⒉语言为全民使用。全民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所以全民创造语言, 又为整个社会世世代代的人们所使用。有生命的、活的语言, 永远生存在全民的共同使用之中。

⒊语言为全民服务。语言被全民创造出来以后, 就会一视同仁地为全民服务。

⒋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语言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储存的有效载体。在自身的发展中, 体现出很强的传承性和交际性。传承性是指语言以自己的风格特色吸引或者促使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通过语言这个工具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相关的人群, 或者波及其他更广泛的区域, 达到传承的效果。另外, 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 不仅在人与人之间, 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 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储存了文明的精华信息, 承担文明发展的桥梁, 同时, 也由于语言本身的强大交际性功能, 更显示出独特的交际功能, 在丰富的交际中应对各种变化, 产生更加有表达力的语言, 产生更多的基于生活生产实际的意义。

二、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

从宏观角度看,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然而,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在寻找、描写和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或因素与具体的文化现象或因素的相互关系时, 却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 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其关系可从三个方面来表述。

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 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的信息, 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

3.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人类学家E.Sapir在其《语言论》Language中说“语言有个底座, 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 也就是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结构。从文化的内涵来看, 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语言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 属文化的一部分, 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语言结构即与文化有关, 也与语言使用方式、文化有关, 而且比语言结构更受制于文化规则, 语言与文化一样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 语言和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 它为全社会所共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 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 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融入语言中, 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由于有了语言, 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历, 由此语言就慢慢地带来了文化不断的变化。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 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 自然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由于文化的传播, 特别是异族文化的传播, 语言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词语、新的表达方式, 这样文化又影响和制约了语言。

语言和思维是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 对这个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 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丰富了语言哲学的内容。语言是思维工具, 人类思维的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语言是交际工具, 这些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广泛交流。

人们不但在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时候要运用语言, 就是在进行思维、形成思想的时候也要运用语言。因此, 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然而, 当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语言形式不能满足其需要或阻碍其发展时, 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改造思维工具, 促使语言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思维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

三、英语和法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历史演变

所谓通用语言, 对内即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 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官方语言, 具有科学而完整的语言体系;对外而言, 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会话媒介的语言, 必须以使用人数多和传播范围广为基础, 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 当前的通用程度较大的语言, 主要是在世界历史形成初期, 资本主义侵略瓜分世界时期, 把自己的语言带到被征服的土地上, 这些原本使用科学性低、传播范围狭窄的土著语言的原著民被征服后就采用了征服者的语言。在历史上, 推广语言有利于加强原著民与统治者的沟通, 一定意义上为南北美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也有效巩固资本主义列强的统治。同时在语言学的角度上来看, 侵略者既扩大了语言使用人数, 又扩大了语言区的广度。这就是使用语言人数与英语和法语几乎相当的汉语和阿拉伯语不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原因。

采用唯一国际通用语言不仅有利于规范语言表达习惯, 方便全世界人民在官方和民间的交流, 有助于形成更为完善的语言体系, 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统一, 对于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骄傲, 更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体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国际交往中会发生不同语言的竞争, 就是采用什么语言作为通用的语言进行交往, 而每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想让自己的语言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这样就导致了通用语言推广和使用时的矛盾。因此, 国际语言组织创始人在发起创立国际语言组织时提出了世界通用语言的概念, 并且提出了世界通用语言的正确发展道路, 全人类共同努力创立一个最好的人工语言, 在国际交往中使用。1887年, 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就创造了以印欧语系为基础, 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的国际辅助语“世界语”。但其“国际辅助语”的定位就充分说明创造和推广世界语只是一次伟大的人工语言推广运动的伟大尝试, 而如今世界语的使用情况也难以统计, 官方数据显示, 现在以世界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1 000人, 能流利使用世界语的人数则介于十万人和两百万人之间。

当前世界上现有的通用语言都是自然语言, 都是无序化产生和发展的, 是自然竞争的, 这样的发展是缓慢的, 也是不妥当的, 即使在非常遥远的未来一种语言以其强大的国力为后盾, 成为了世界通用的语言, 也是不利于人类的进步。从可预见的未来看, 现有的任何语言都不会成为唯一被认可并稳定存在通用的语言;从科学性的角度看, 现有的任何语言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弊端, 都不适合充当世界通用语言;从各国对通用语言选择看, 任何语言都不会被全世界赞成, 成为通用的语言。但是, 从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的角度来看, 现存的国际通用语言都是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了相对独立和相对完善的语法体系, 在资本主义侵略浪潮下完成了推广工作, 奠定了难以取代的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地位。它们在今天仍然是被世界人民认可的国际化的语言, 其使用频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也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前景的通用语言。

在当今世界国际交往中英语和法语是世界公认的两大国际通用语言, 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2005年的数据,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 英语排名第二 (508 000 000人) , 法语排名第九 (175 000 000人) ;官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排名前十一的国际语言中英语排名第一, 法语排名第二;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中, 英语排名第一, 法语排名第二;法语是联合国第二大工作语言, 地位仅次于英语;法语由于极强的语法及表达严谨性成为重要国际性文件起草语言之一;联合国将英语定为第一发言语言, 法语为第一书写语言。因此, 法语在国际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法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被广泛地在国际性社交和外交活动中应用;作为国际地位和使用频率仅次于英语的语言, 它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 而且还是遍布五大洲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据统计, 讲法语的人数估计在1.2亿人口左右。虽然世界上讲法语的人数较之说英语的人数看来并不多, 但是讲法语的国家却分布非常广, 如果按照语言全球分布面积而言, 英语是第一大语言, 那么法语当之无愧就是第二大语言。

语言学层面上, 英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 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 法语属于罗曼语族, 根据语言学的观点, 法国和英国在历史上同属于罗马帝国, 即使在罗马帝国分裂后也由于地理因素有着官方和民间等不同形式的联系, 且法语是英语的词源。因此英语和法语在词形、时态等表达上极为相似。英语借词的词源很广泛。由于曾受到法语的影响, 英语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大致分为日耳曼词源 (大部分来自古英语) 与拉丁语源 (由拉丁语而来, 大部分来自诺曼法语, 有一些也直接从拉丁语借来) 。1973年出版的《Ordered Profusion》书中发表报告, 对旧版《简明牛津字典》 (第三版) 中约八万个单词进行了电脑化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英语单词来源中排名第一的是法语, 包括古法语和早期盎格鲁法语占英语外来语总量的28.3%。因此,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法语是国际通用语言的鼻祖, 更是化石级的国际通用语言。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family) , 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the Indo European family) 。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汉语的本质特征, 从而在进行语言交际中能够运用自如。

在14世纪托马斯 (Thomas) 最早提出“语言普遍性理论”, 17世纪A Amaud和兰斯洛 (C Lancelot) 所著的《普遍唯理语法》进一步完善。该理论认为, 不同语言之间有不同之处和特殊之处, 然而人类都具有思维、智力、文化和社会因素, 因此语言之间存在着普遍性原则。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 用单向或双向的方法, 可进一步分为英汉语言系统对比、语言史对比、对比语音学、对比词汇学、对比语法学、对比修辞学等, 建立科学的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语言普遍性理论由乔姆斯基提出以来, 作为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重要理论之一, 其中的很多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和争论之焦点。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都存在一种共同点语言原则, 这些原则决定了句法规则和不同语言的存在方式。

中西语言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西方人以个人本位, 一般来讲较为健谈, 而且他们惯于表明自己;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文化中, 人们却不那么健谈, 他们尽量少与别人对立, 讲起话来尽量婉转、隐含, 因此他们养成自我压制和慎言的性格, 也就是说, 他们在言语交流时尽量察言观色, 对环境提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性。中西思维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使得汉英语言在语言表达和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形式:语言表达方面, 在时间、地点、称谓、组织系统、位置、人物介绍等排列顺序中, 汉语都是从大到小, 英语的排列顺序则刚好相反, 都是从小到大的;当有两个以上的定语修饰名词时, 汉英排列顺序相反;另外, 汉语的词或概念的意义往往必须靠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所指。从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上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倡导“以和为贵”, 主张“中庸之道”;西方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在将个体的人的力量最大化的同时也强调人是独立于一切存在的个体, 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和自由发展, 因而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和西方人的逻辑思维也在各自的语言中找到了相应的印记。换言之, 就是语言反映文化, 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也就是说, 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并不意味着精通了这门语言, 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中蕴含的文化语用规则。在某些情况下, 若干文化可能会作用于同一种语言, 促使这种语言发生变化, 形成不同的变体, 显示出统一文化背景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繁衍而产生的特有的语言文化相似性和独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的双方应充分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具有的文化背景, 在使用过程中与自己原有的文化背景加以区分,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若不注意规避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语言逻辑、片面化的直译与惯用语的误用, 就容易产生文化冲突, 从而导致交际不畅。

中西文化交融促使汉英语言相互渗透, 有许多汉英表达式进入了对方语言。通过对比研究, 发现更多的是汉语和英语相互借鉴。一方面, 这是因为英语承载着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和教育、发达的经济和强势的文化, 这使得英语成为在国际信息交流中的一门强势语言。另一方面, 由于发展的需要, 中国多年来吸收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文化, 这带来了英语对汉语的强势渗透, 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关于中西语言接触,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 语言与语言在接触过程中彼此应从对方获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词汇, 优化自己的结构, 完善自己的表达。我们的民族语言通过与其他民族语言的频繁接触, 不仅要保持与其他语言平等对话的地位, 还要大大强化自己的表达功能。在中西语言接触基础上发生的中西文化交融, 不能被理解为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取代, 更不能被看成是不同语言、文化的杂交混合, 而应当体现在人们文化视域的拓展上。然而, 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 即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国际使用型的英语变体。可以预测, 随着中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中西交流的日益加深, 一方面会有更多的汉语被英语本族语者接受和吸收, 另一方面中国英语的影响也将会扩大, 其中一部分中国英语的表达式将被英语本族语者借用。

语言的变迁说明语言与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作为交际工具和文明成果的保存载体, 语言需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更新自己的词汇以准确表达日益增长的新事物和新事件。同样, 作为民族具有的特殊符号, 语言本身就是记录文化发展和反映民族文化独特性的载体, 我们不能把语言与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分割开来。因此, 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文化蕴藏于语音、语法、词汇、篇章, 以及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习俗、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两种文化的接触不可避免。只有掌握了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文化的差异之后, 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体会各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异, 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7.

[2]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北京:书海出版社, 199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7) [G].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97-101.

[6]杨平.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J].外语教学, 1994 (4) :35.

[7]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willmeetatthecourtyardgateat7O'clocktomorrowmorninginordertovisitour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

爱:中西方文化的共同语言 篇3

【关键词】爱 基督 孔子

一、基督教爱观

就基督教而言,“爱”作为一个信条和核心价值,“爱”作为宗教信仰的词语,不仅仅是感情的表达,还具有“价值”的内涵。

现在常用希腊语 Agape 表述圣经所讲的爱。旧约最早用来表达“爱”的希伯来文是 dodim 。雅歌书说,“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dodim强调夫妻之爱,是 d ō d 的复数,所表述的是正处于寻找中、并且不确定的爱。

后來 dodim 逐渐被另一个希伯来语 ahaba 取代。最后,发音相似的希腊语 Agape 成为现今描述圣经所表述的爱特有的语汇。在这些词语的替换过程中,爱的内涵也从“表达处于寻找中的、不确定的爱”,演变成“表述已经真正发现对另一位的爱、表述对爱的真正的经验”。

这样的经验并非以一己之爱为目的、并非以寻找自己为目的、并非沉浸在自身的幸福中,而是看重另一位。这样的爱是对另一位的关注,是渴望被爱者的益处,意味着准备好放下自我,舍己牺牲。

《约翰福音》开篇:“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一书又说:“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这两段经文既宣布“道就是神”,又宣称“神就是爱”,这样,“道”(逻格斯)作为一个概念,就进行了理性的内涵转换。因而,谁如果施爱,谁就在上帝之中、并且上帝也在他之中。

无论是逻格斯、还是爱,都归溯于上帝,而上帝所启示的耶稣基督,就是真理、道路和生命。

“爱”的概念在新约福音书中进一步被普遍化、伦理化。在基督论和三位一体论的意义上,耶稣基督被视为上帝之爱的位格化,突破了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界限。耶稣在福音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爱”,概括而言有四个特点:神爱(世)人 、人爱神、人与人要彼此相爱、当爱自己的仇敌。“爱”成为人们心灵力量和喜乐的源泉,日常必需遵循的“伦理规范”,所以才有了影响周边社会、甚至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基督教文化现象”。

二、儒家的仁爱伦理

孔子所建构的儒家思想就是“伦理”,而伦理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爱”, 只是孔子通常用“仁”字 来表述他 对“爱”的理解。

在孔子之前,“仁”并不是常用的词语。即使偶尔出现,也往往是用来指称一种仁慈的美德。孔子最重要的功劳,是将“仁”转化成所有人都必需具有的美德。孔子是第一位这样的哲学家,他将“爱”解释成“人的本质”,并从爱中引伸出个人行为和公共道德的道德指导方针 。

“爱”的职责,就是通过道德质量发挥人的天性;而道德的实践,在于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儒家的“爱”,是对人性的基本要求和肯定。而“爱”首先体现在家庭关系中,然后再外推到一切的社会关系、甚至国家的政治关系。所以,“仁”代表父母与子女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爱,以及更宽泛意义上的友善。在社会生活中,“仁”表现为尽职尽责(忠)和利他主义(恕)。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伦理体系。

如何把“仁”付诸实践?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实践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就达到“仁”了。

可是在“实践”中,私人义务与道德责任发生冲突时,又当如何呢?《论语·子路篇》中,叶公和孔子的一段对话是迄今未了的公案。

叶公告诉孔子,我们乡里有一位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父亲偷了羊,他去官府举报,父亲因此被送进官府。孔子听了后回答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做法不同,因为父子之情处于天性,父子之间相互隐瞒就是正直了。

孔子把道德,特别是孝道置于优先地位,其实是源自仁的持守。柏拉图也曾思考个人对家庭成员的义务与对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在《尤息弗罗篇》中,苏格拉底曾问,控告自己的父亲杀人是否为一种孝行。苏格拉底没有给孝一个确定的定义,但从中我们认识到,以下的假定需要质疑:所谓道德上正当,就是去做我们认为神喜欢的事情。我们还必须同时去审查,能证明我们行为正当性的一般道德原则为何。

我不知道这样的观点是否影响了后来新约时期对上帝的公义和慈爱的神学观念,但是,没有上帝的“公义”作为终极标准,由“爱”延伸出来的道德或伦理,就难免走进“相对论”的死胡同。

三、结论

“爱”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和追求,无论东西。

但是,儒家将“爱”置于人性之中,即:通过一定的道德认同和实践,将“爱”活出来,并且从家庭的亲情向社会推广。尽管如此,儒家的“爱”没有突破血缘和亲缘羁绊。因此,受儒家影响的华人社会就很难将“公义”置于亲情至上。由此类推,一切法律规章制度也就难以建立,即便建立,也难以获得尊重。

基督教将“爱”的源头置于“上帝”之中,是人向上帝学习怎样去“爱”。在《圣经》中,上帝要求信祂的人隔断血缘的纽带。所以,在信基督教的人眼里,“爱”的要求是统一的,“爱”的标准是统一的,如此就排斥了任何“人的因素”导致的偶然现象。因此,“爱”的个人实践也与彰显神的“公义”统一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圣经》Holy Bible, 2006年8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刍议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 语言作为一个展现民族文化的载体, 其发展已经步入了全球化时代, 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已经不在满足于静态的语言形式的学习, 更多的是追求动态的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而这就需要学习者去了解该语言形式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 , 增加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 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不断的产生着冲突与融合, 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过程, 因为语言也直接反应了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中西方文化中的典型的几个方面的差异做下列对比分析:

一、社会礼仪方面

1、

称呼英语学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西方, 称呼是比较笼统的, 比如“aunt/uncle”一词, 涵盖了中国称呼中的“姑姑、舅母、叔叔、姨夫”等堂表亲, 另外西方国家在称呼长辈时习惯直呼其名“John/Ross/Monica”, 而这在中国是非常不得体的, 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当然这也和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密不可分, 中国自古以来遵循封建等级制度而西方一直崇尚人人生而平等, 这种差异正是两种文化不同作用的结果。

2、

敬语谦辞同称呼一样, 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非常少。比如sir/you一词就涵盖了汉语中的“您、经理、局长”等, 汉语中谈及别人时要用敬语, 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 因此中西方接受赞扬时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OH!How pretty you are! (哦, 你好漂亮啊!) ”, 西方人听到会毫不犹豫的回答:“Thank you!”, 而中国人会谦虚的回答:“过奖, 哪里!”

3、

问候语初学英语我们学的最多的是相互之间问候的方式,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How a nice day!”西方人与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时, 从不提及别人的私人问题, 如“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or not yet?等, 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或者有别的企图。而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你最近又瘦了/胖了”“多大了?有对象了吗?”这是中国人表达对别人关怀的一种形式。这也是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西方人特别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喜独立, 而中国人则更喜欢一家人的感觉, 喜欢了解别人也愿意坦诚自己。

二、社会习俗方面

女性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是弱势群体, 但是西方女权意识觉醒较早, 女权运动为西方女性争取了更多的自主权, 女士优先的礼节在西方社会随处可见, 而中国社会女权意识虽然也正在觉醒, 但对女士的礼节似乎比西方还是要少一些。再就是双方的婚姻观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西方崇尚自由的婚姻, “合则来, 不合则散”, 因此西方国家的离婚率比较高, 而相比来说, 中国人的婚姻观是非常传统的, 追求稳定, 选择结婚对象时慎之又慎, 一旦选择了, 便不会轻易改变, 而是更倾向于夫妻之间应该经过磨合去更好的适合彼此, 而且中国的婚姻一般都会和道德联系到一起, 经常离婚的人会惹人非议。

三、引用典故方面

每个国家的人们日常语言交流都会习惯引用历史典故, 如果不了解典故出处, 不明白其引申的意义, 只靠字面意思是无法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确切意思的。比如中国人常用的“马后炮”、“空城计”, 西方人会用的“David is a Shylock. (大卫是只铁公鸡) ”“Mr.Green is a man who have an axe to grind. (格林先生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 听到这样的话语肯定会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中国的典故常出自古代的名著、神话传说、文艺娱乐项目 (戏曲、围棋、象棋等) , 而西方的典故用语常源于古希腊传说、圣经、莎翁剧、传统的运动项目及英美文学中的故事等。

四、习惯用语方面

英语学习中, 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不知其意的习惯性表达, 这些习惯性表达往往是句子和文章的主旨所在, 所以准确把握英语中的习惯用语, 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也是语言文化学习中重要的环节。下面以与狗有关的习语为例: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这点我们无法否认, 但是在中国和狗有关的习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等, 而西方的主流文化为古希腊文明, 除了“dog”本义是中性词外, 一般引申义都为褒义, 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真是个幸运儿) ”“Joey is the top dog in company. (乔伊是公司的头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个人都有幸运之时) ”等, 当然也有少数俚语里面狗是不好的象征, 如:“That star named Mark is a dog. (那个叫马克的明星不卖座) ”等。

总之, 现在的英语学习者主要是以增强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而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语言差异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只有掌握了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才能免除学习上的困难与理解上的尴尬, 才能更好的去认知这门语言, 去运用这门语言, 才能使学习的语言真正成为传神达意的交际工具。

参考文献

[1]周雪, 张焕香, 王盼盼, 张宋磊, 吴昌佶.大学生中西方语言文化现状及策略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 (04)

[2]奚莹.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英汉习语翻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9)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5

中西方语言中心脏和头脑的职能比较研究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探讨古代中西方人的认识中心脏和头脑的职能,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在古代,西方的正统理论虽然早就认识到头脑主管人的智慧、思想和情感,但在民间也有心脏司掌思想的说法.同时西方的.主流观念也错误地认为心脏司掌人的情感.而在中国,心脏主管智慧、思想的错误认识迟至清代才得以纠正,而心脏主管情感的说法更是延续到现代.人们在认识上的是是非非都反映到了语言和文学作品中,一直流传至今.

作 者:胡泽刚 HU Ze-gang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2刊 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8(2)分类号:H0-05关键词:脑 心 思想 情感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6

关键词: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语言相对论 军事标语 文化思维差异

1、引言

“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Sapir – Whorf Hypothesis )[1]的一个重要理论,“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阐述了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语言相对论则认为, 语言差别反映思维差别。 人的语言不同,思维也不同。换言之,“语言”之差异, 即“世界”之差异。语言相对论,是初始假说的修正主义,即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有相关性,但是产生不同思维方式的跨文化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中西方军事标语及其反映的民族深层文化差异

2.1中西方军事标语

军事标语[2]是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政党或某一群体的政策、思想或要求。作为一种宣传的手段。在部队,军事标语影响了军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笔者通过网上和实地观察搜集到一些军事标语来作分析,可以看出,东西方军事标语的不同特征也反映出了东西方国家深层文化的差异。中国部队的征兵军事标语:为人民服务;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祖国安宁我光荣,人民富裕我幸福;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等。西方的军事征兵标语:Let me know just who I am;Do Something Amazing;Be All You Can Be;Get an Edge on Life;It’s Not just a job. It’s an Adventure; Full Speed Ahead;The Few. The Proud;We're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Aim High.;Be Part of the Action.。

2.2东方集体主义文化 VS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

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东西方军事标语映射出东西方深层文化的差异。中国的军事标语倡导的文化价值体系是“集体主义”,推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国家和集体的“大我”而牺牲“小我”的价值观。推崇的是“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英雄主义的精神;而美国等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军事标语倡导的文化价值体系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强调个人生存的价值、潜能、勇气和自信。

3、中西方军事标语反映的深层文化差异原因探析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扎根于文化土壤而开出的花朵。军事标语语言的差异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的根源,源于东方的儒家文化、农耕文化和西方的宗教文化和航海文化。

3.1儒家文化 VS 宗教文化

中国文化深受儒、道、佛教的影响。儒家文化倡导一个“仁”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团结关系。中国人按传统的仁义道德至上的思维定式, 主张“中庸”、“和谐”、“和为贵”、这种“和合”文化观念。所谓“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谐。在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社会,是以集体(整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古代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现代军事标语中,“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等都体现了这种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的“仁”文化观念。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体系,是受宗教影响的。美国人信仰的基督教,上帝的儿子,人类的拯救者-耶稣,就是一个个体英雄。西方宗教注重的是个体的生存意义、个体的价值,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派来的。每个个体都具有个体的潜能、生存的价值。因此,西方强调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的能力的实现,崇拜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从军事标语中可以看出,这种以自我价值实现为中心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观念,例如:Let me know just who I am; Be All You Can Be;Get an Edge on Life;It’s Not just a job. It’s an Adventure; The Few. The Proud;We're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等。

3.2农耕文化 VS 航海文化

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态环境来看,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因为特殊的地理心态环境,在古代传统的农业劳动中,会面临着各种来自大自然的威胁,人和人之间自然的形成了群居式的生活方式,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以团结的力量来抵御自然灾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形成的根源。美国的地域环境是三面环海。美国文化本源上,是一种航海文化。这种地理生态环境决定了航海文化不需要群居式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以个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征服自然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西方人主张天人相分,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人们讲“人的进取”精神。

4、结语

军事标语是语言使用的一个特殊的域,有其使用的特殊功能目的。从“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Sapir - Whorf Hypothesis)的语言相对论看,语言是文化的镜子。东西方军事标语的不同特征透射出东西方国家,因地域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实践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通过分析军事标语的语料,体现出语言、思维、文化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苏鸣.军事语言研究[M].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交际误区

文化,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 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 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流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 而是指说话方式的不妥, 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 或说的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 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 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你吃饭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 (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 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 (她) 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ow do you do? (您好!)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 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很大。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 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 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 “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等于“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李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Li,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 Mrs, Miss与姓 (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 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 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 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三、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 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 忌讳别人问及。有这样一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 青春永驻, 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 妇女更是如此。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 (Where are you going?) 和“你在干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四、赞扬与祝贺

在英语国家, 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 认为不这样, 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的很流利) 。”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不, 不, 我的英语讲得不好) 。”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根据英美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的赞扬、恭维话, 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五、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 (如New Year’s Day) 外, 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 Easter (复活节) AprilFool’s Day (愚人节) Thanks Giving Day (感恩节) 和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 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 可能招来“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 人们对别人送来的礼品, 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 并且欣然道谢。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 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 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 (狗) 的形象一般不差, 常可泛指人, 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 。在汉语里, 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 如“走狗”、“癞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 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 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 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 例如:blue films (黄色影片) 、the blue-eye boy (红人) 、to be green-eyed (眼红、嫉妒) 。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 、in the black (赢利) 、black tea (红茶) 、grey mare (母老虎) 、grey experience (老练) 、white harvest (晚秋时节的收获) 等。

七、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 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 甚至马路上, 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 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 如果说Stayhere, Goslowly, Walk slowly, Come again听起来不顺耳, 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 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 (再见) , See you later (回头见) 、So long, Take care (再见, 保重) 就可以了。

八、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 才说:“谢谢”, 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一般来说, 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 听起来会很怪, 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 所有人之间, 即使父母与子女, 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 我们通常习惯客气一番, 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 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 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 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8

一、价值观

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 这在汉语词汇中是有体现的。与英语相比, 汉语中有个独特的现象, 在用两端对举方式构成复合词时, 往往要按价值观念上的尊卑、优劣来排列次序, 比如像兄弟、父子、夫妇、君臣, 以及主次、成败、善恶、强弱等, 只有少数是例外, 如冷暖, 表里等。宗法制度社会正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当然,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与儒家思想紧紧相连。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仁”字由“人”字和“二”字组成, 讲的是人我关系, 强调从关系中认知一切, 把人看成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和所属关系的派生物, 而忽略了人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这种价值观追求的是一种群体和谐、稳定的道德社会。虽然, 现代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但集体主义仍然占主流地位。

西方文化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 从英语词汇中也能窥见到这一特点。英语书面语中, “I” (我) 字永远要大写, 而其它任何人称代词都不用大写, 从这个小小的侧面可以看出, 在西方文化中, “我”比其它任何人都重要。另外, 英语中与“自我” (ego, self) 相关的词也特别多:egocentric (自我为中心的) 、ego-defense (自我保护) 、self-help (自立) 、self-respect (自尊) 、self-image (自我形象) 等。这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词汇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认为是人构成了社会, 人是本位和根本。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使得西方人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为实现自我价值, 勇于奋斗、拼搏、竞争。

二、风俗习惯

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风俗习惯。不同的价值观体现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笔者就以亲属称谓、敬语谦词、个人隐私为切入点, 以点概面阐述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不同。

(一) 亲属称谓。

学习英语时, 我们发现, 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与英语相比, 汉语中有丰富的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 把表亲关系区分得很严格。中国人向来重视家族关系和长幼次序, 既要说出性别, 又要分出大小, 根本不像英语笼统的一个词了事。比如英语中的uncle一词对应着五个汉语词汇:伯父、叔父、姨夫、姑夫、舅父;而与aunt一词对应的就高达七个:姑妈、姨妈、舅妈、大妈、婶婶、阿姨、伯母;又如cousin一词, 在汉语中分别可以表示: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而汉语中的舅奶、舅姥、姑奶、姑姥等这样的词, 在英语中就找不出一个对应的词。汉语中这些细腻的语义范畴表明家庭和亲属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宗法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亲疏, 长幼和性别等方面的不同, 强调等级尊卑, 家庭血缘关系正是传统中国宗法社会结构的体现, 服务于这种宗法社会制度的是伦理。伦, 即辈分;理, 即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律, 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 除了dad , mum, aunt, uncle, brother, sister, grandpa , grandma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 其它的几乎不用。人们常常直呼对方的名字, 避用称谓, 是想与对话人取得平等地位 (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 从西方人的价值观来看, 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

(二) 敬语谦词。

像称谓一样, 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 不管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you就是you, I就是I, 不像汉语那样用诸如“您、敝人”等敬语谦词。汉语中常把职务、职业当作称谓语表示尊敬, 像张局长, 刘校长, 王医生等。英语中这种称谓语很少, 仅用于从事某种专业或处于某种位置的人如Captain Smith (史密斯船长) , Bishop Gray (格雷教主) , 此外Doctor, Father, Genera, Judge, Present, Prince, Queen均可以这样使用。其他均用Mr, Mrs, Miss加姓氏来称呼。对于不知结婚与否的女士则用Ms, 不知姓名的情况下用Sir, Madam。有时还可直呼其名, 以示平等。要特别注意的是英语中没有Teacher Wang, Teacher Li一类的称呼。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宪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 有时甚至跟同辈说话时, 要用敬语, 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 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 如不使用, 也被认为没有礼貌。另一原因, 便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不愿突出自己。英语中这类词少的原因有两个 (由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所决定) :一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 二为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 乐于表现自己。受以上观念的支配, 中西方人接受表扬、祝贺时的反应也不一样。中国人听后会说“哪里, 哪里”、“我做的不好”、“过奖了”之类故作谦虚的话, 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再比如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献或论文的标题。汉语文章的标题除说明文外, 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 如“……初探”、“浅谈……”、“试论……”、等, 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直截了当, 不加修饰, 如Man And Nature (《人与自然》) 。

(三) 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英美人来说, 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问题的话语被认为有失礼貌。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英美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 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 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离得近, 接触得多, 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 相互帮助, 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别人也愿意坦诚相告。

三、结语

通过使用语言的对比, 了解中西文化中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 虽然只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小部分, 但我们也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足以让我们了解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总之,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成果的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一面, 但更多的是千姿百态的个性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努力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 克服文化差异意识所造成的障碍,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9

一、英语借用汉语词语

(1) 音译 (Transliteration) 。“Tai chi”出自汉语“太极拳”, meaning is a form of styli s he d e xe rc is e s b a s e d on Chine s e ma rtia l a rts whic h e mp ha s ize the s mooth tra ns ition of one move me nt into a nothe r while re ta ining b a la nc e。

(2) 意译 (Loan Translation) 。 (1) Spring rolls (春卷) 。me a ning is tha t a s p ring roll is a Chine s e ite m of food c ons is ting of a s ma ll roll of thin p a s try fille d with ve g e tab le s a nd s ome time s me a t, a nd c ooke d in oil.Forme d into s ma ll b loc ks, “春卷”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食物, spring rolls是汉语“春卷”字面的直译。COBUILD已经将该词收入。 (2) Dagon boat是汉语“龙舟”字面的直译。Dragon-boat festival龙舟节。 (3) Chine s e Wa ll me a ns the Gre a t Wa ll of Chine s e (中国长城) 。a b a rrie r of c onve ntion within a fina nc ia l ins titution, b us ine s s org a niza tion, e tc.英语wa ll有b a rrie r (阻碍) 的意思, 故Chinese Wall也就成了“an ins up e ra b le b a rrie r” (不可越过的障碍) 。

二、汉语借用英语词语

(1) 学科门类的发展。 (1) 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和新技术的出现, 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 作为大众媒介的报刊, 必然会折射出这些空前的巨变。因此, 使得大量科技新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laser p rime r (激光打印机) 、te s t—tub e b a b y (试管婴儿) 、containership (集装箱船) 。 (2) 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及互联网的诞生也丰富扩大了我们的语言词库。如:b roa d b a nd ne tworks (宽带网) 、d a ta b a nk (数据库) 。 (3) 新概念的出现。现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是越来越频繁,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接受很多新鲜的舶来词。众所周知的c oc a-c ola是叫可口可乐, outle ts是叫奥特莱斯……还有太多太多。今天知道了两个舶去词, 挺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的旺旺集团, 原来它们的英文名叫:Want Want Co.Ltd, 还有一个更牛的, 咱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知道叫什么吗?叫go believe bread!

(2) 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导致的影响。英语词和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完全对应关系, 它不仅表现在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 而且表现在同一义项的内涵差异上。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汉语的词义。比如: (1) Market与汉语“市场、买卖货物的场所或商品销售的区域———商场”同义。由于受到market的影响, 汉语中寻找工作的场所也都成了所谓的“市场”。如劳动市场 (labour market) 、人才市场 (job market) 。 (2) high technology—me a ning is hig h s c ie nc e a nd te c hnolog y。由于受到high technology的影响, 汉语出现了“高科技”这一词。但汉语“技术”一词一般并不涵盖“科学”。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所以按汉语字面意思, 把“中国科技大学”译成“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China”。

(3) 英语词义变化导致的影响。 (1) 英语词义演变导致的影响。英语词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词义在不断发展和扩充。如:hotline汉语的对应词是“热线”, 原指美国总统与原苏联首脑之间直接通话的电话线路。以后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 “热线”的词义是“为了便于马上联系而经常准备着的直接连接的电话或电报线路, 多用于各国首脑之间”。在上世纪80年代, 随着hotline词义的变化, 汉语原对应“热线”的意义也已经起了相应的变化, 指“人们提意见、咨询或预约用的直接电话线路”。 (2) 英语词义在构词中变化导致的影响。Home c ine ma指的是“在家里放映电影的系统”。home cinema在美国称为home the a te r, 从原来指的“地点”变为指“设备”。这种影响与变化产生了非常奇怪的汉语表达方式, 人们说“购买家庭影院”, 指的是购买这样的“设备”而不是一个“电影院”。

由此可见, 通过汉语借用英语新词的情况, 可以看到英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对汉语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文化方面, 英语作为载体, 将最新世界科技文化内容以词化形式大量借入并影响汉语。在语言方面, 汉语语言在音、行、义上都受到巨大冲击。如:VCD、DVD、KTV、卡拉OK等等。而语义方面的影响, 相对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本文着重讨论了导致语义方面影响的因素, 其中包括: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英语词义变化以及词义演变和词义在构词中的变化。语言总是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 它不断创造新词、新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同时不断淘汰旧词旧意。简而言之, 英语对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 而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则相当有限。

摘要:本文探讨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英语借用汉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而汉语借用英语, 以英语作为载体, 将最新世界科技文化内容以词化形式大量借入并影响汉语。许多英语新词, 直接以英语形式出现在现代汉语中。英语对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10

当今世界, 在信息化、信息化、网络化、传媒化的带动下, 各国文化中的交流日渐加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和丰富。各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的互相交流过程中, 不仅是将自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另一方, 与此同时还会受到另一方文化价值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种是将对方的文化价值使用“拿来主义”收为己用;或者把对方的文化价值和本土文化进行融合, 形成带有异族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上的交流常常体现在某种文化符号的使用上。而这种文化的复制现象就被称为文化符号的模因现象。

二、模因论

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最初模因 (meme) 这个术语在1976年Richard Dawkins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 中首次出现。它指一些思想或主意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 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 (meme) 这个臆造出来的单词用了与基因 (gene) 相近的发音和词根, 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 因此, 模因指文化基因。将meme译成“模因”, 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 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 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 是文化传递的单位。词源上模因来自表示“模仿”的希腊语词mimema (mimema, “that which is imitated”)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 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而《韦氏词典》则将之释义为“在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散播开来的思想、行为、格调或语用习惯”。也有学者把模因定义为个人记忆中的信息单位, 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模因是一种可传染的信息模式, 它通过像寄生虫病那样感染人们的大脑, 改变他们的行为, 引起他们着力去宣扬这种模式。这就是说, 对某事物, 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 只要有个带头的, 人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 传播出去, “炒作”起来, 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

三、文化符号

1. 文化符号的定义

文化符号 (cultural code) 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在社会心理学词典上有这样一段阐释:指能超越事物本身的形式 (如事物本身的形象、声音、光亮、颜色、动作等) 而代表某种意义与价值的事物的物质实体。它是具有抽象能力的人类的创造物, 也是被运用它的人们赋予一定意义或象征的东西。如果某一事物作为刺激物, 未经意义化, 便不能作为文化符号而运用。文化符号规则的形成过程, 是人们相互交往及约定成俗的过程。由此, 一种文化符号的形成不仅是时间的积淀, 同时还需要大多数人的认可。结构主义符号学认为:符号本身是一种诱导人作出反应准备的刺激因素, 是“思想的工具”。它由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构成, 两者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符号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中, 一方面, 符号是观察者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 符号又是需要解释的。

这里所谓的符号是指“总显示着某种意义的有机体能够感受到的非实在的刺激物, 它是两者之间的代表”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传播都是建立在符号体系基础上的。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 是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 这种理念和意义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特征表现出来的。文化符号可以是客观的物质, 也可以是主观的某种概念。笔者所要探讨的文化符号主要是语言方面的概念性符号。

语言符号是符号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最为强大的一种符号体系。语言符号是一套能指与所指系统, 具有极度能产性, 在指称事物过程中不具有理据性, 而是约定俗成的。语言可以根据实际历史条件变化改变自身系统以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化。

2. 文化符号与文化的关系

符号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是以符号为媒介的。符号系统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展, 符号发展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产生新的文明。人是符号活动的主体, 各种文化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具体化。因此, 通过符号活动, 人与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 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卡西尔把符号同人的本质画上等号, 甚至把符号与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联系起来。在某种意义上, 对于一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对文化符号的认知来达到目的。

3. 模因论与文化符号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提出的模因作为文化传递的单位, 是通过一个过程将自己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个头脑之中 (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 。这就概括了模因复制和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功能。而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维系的纽带。文化会因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民族不同而各异, 但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文化, 尽管经历不同的社会制度、历史及不同的宗教等, 都有一些像基因那样一脉相承的现象, 这也就是所谓的模因现象。如果说基因是物种传承繁衍的载体, 那么模因就可以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 将文化这种社会与历史的现象传承下去。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 我们都可以发现社会文化的传承都有其自有的一套规律。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等人的模因体在今天仍然盛行于世。根据模因论, 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是模因的复制过程。如在20世纪的70年代“钉子精神”这个名词作为一种模因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个模因原本来自雷锋精神中善于钻研、善于利用时间的优点。这个模因被成功复制后, 根植于人的大脑, 形成了一种模因根植于人的大脑中并在人群中传播。同时随着模因的变异特性, 学习中的“钉子精神”及工作中的钉子精神与大脑中的善于钻研、善于利用时间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模因复合体。

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体, 像是大脑中的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播。一个简单的模因, 可能包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气息。就像是“威尼斯”这个词, 它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欧洲的一个城市。威尼斯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 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 由118个小岛组成, 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 以舟相通。因此, 在世人的眼中, 威尼斯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同时威尼斯历史悠久, 是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最大中心之一,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也因此, 在西方文化里, 威尼斯这个名词也就等于水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初来中国的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城市或许知之甚少, 所以中国苏州在他们听来不过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称, 一个符号。但是在文化交际中, 如果告知西方人中国的苏州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 那么通过威尼斯这个模因, 西方人对于中国苏州这座城市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即水城与文化之城的印象。这样, 在文化的交际中, 人们通过模因的作用实现了两种甚至几种文化的交流沟通。这个过程是轻而易举的。

4. 模因论与语言符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语言本身, 以及语言的使用形式都不能超越文化独立存在。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其丰富和发达的同时对于文化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何自然曾指出:“语言既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也是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模因论在语言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 它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值得我们注意。”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模因, 其发展的过程既是语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展或消亡的过程, 又是语言模因不断被选择、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人们将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模因复合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增减、变换、传递, 或从一组旧的模因集合重组成新的模因集合, 是语言的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此消彼长, 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

模因可以是简单模因或模因复合体。简单模因就是单个模因, 模因复合体就是相互结合在一起而能够同时被复制的一组模因。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不是因为选择过程迫使它们必须相互结合成群, 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即为了得到复制和传播。Dawkins指出, 构成模因复合体的诸模因成分, 在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 要是能够以某种方式与在这种条件下占支配地位的模因结合, 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社会发生了著名的“水门事件” (the Watergate Event) , 这件政治丑闻最终导致了尼克松政府的倒台。虽然此事已成为历史, 但是这次事件对美国社会政治、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却经久不衰。“水门事件”成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 包括政界要员丑闻、行贿丑闻、总统的桃色事件, 甚至是影视明星们的一些丑闻。“门” (-gate) 这个词缀与各种事件的组合便成为所有丑闻的代称。如Billygate, Debategate, Cattlegate等来自于“水门事件”的复制品。而这种现象不仅在美国社会大行其道, 在世界的舞台上也纷纷粉墨登场。2007年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承认自己曾亲自参与了和他有恋爱关系的一位世行官员获得大幅加薪和升职的过程。从而导致个人名誉受损, 饱受辞职压力。而这个事件被称为“女友门”事件, 也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上, 掀起了轩然大波。绿色和平组织“彩虹勇士号”的沉没, 被新闻界称作是一起“法国的水门事件”。诸如此类的跨文化类推现象举不胜举。

在现代汉语中, 源自于“水门事件”的这个“门”字, 从英语中翻译过来之后就附着在汉语中, 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具有特殊语义———名人丑闻———的成分。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 这个翻译分解出来的“门”字成为了一个依附的成分, 在文化传播“模因”机制与媒体的促动下, 其语义范围得到进一步外延, 泛指各类具有贬义的新闻事件。广泛见于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等。为了更好地说明, 我们利用网络资源, 收集到如下几条涉及“门”字事件的新闻报道:

1) 德国汉学家澄清“垃圾门”事件 (2006-12-21) ;

2) 美国参议院打算传唤布什顾问, 彻查“检察官门” (2007-03-19) ;

3) 世界银行行长遭遇“女友门” (2007-05-18) ;

4) 香港娱乐圈遭遇“艳照门” (2008) ;

5) 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间谍门”事件 (2009) 。

这里只是举出了几个在新闻及网络上影响比较广泛的“门”字事件。其所反映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在博客、论坛中的“门”字事件, 数量更是难以统计。同美国文化中的独立后缀“-gate”的含义用法相比, 汉语中的“门”字事件的用法更为广阔, 语义所指更宽泛, 目标对象也更多, 而使用也就越频繁。

四、结语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同样会有类似自然生物发展的轨迹, 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交流, 了解别国的文化, 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传递出去。而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模仿、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具有模因的语言, 其传播能力会格外地引人注意, 易于被人记住, 从而易于传递给别人。在全球化之风的吹拂下, 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看重文化复制的作用。利用文化语言符号的复制以达到不断地“调适”自己的文体风格, 最大限度地追求创新, 最大限度地追求与国际接轨, 进而达到吸引更多的人眼球的目的。这也在另一个方面达到了深入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 (The Second edition, 1989)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2]Blackmore, Susan.The Meme Machine[M].Oxford:OUP, 1999.

[3]郑文东.文化符号域理论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8.

[4]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大学术讲演丛书 (北大学术讲演丛书)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

[5]李清源, 魏晓红.模因论视角下的美国文化渊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3.

[6]陈琳霞, 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3.

[7]任荣荣.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8]刘和林.模因论下的文化进化与杂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10.

[9]周银新, 唐德根.语言模因与文化进化[J].菏泽学院学报, 2008.7.

中西语言和文化 篇11

关键词:文化差异,汉英语言,影响

文化囊括了人类自古以来所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孕育其生长的土壤, 而语言则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每一种语言都受其特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认为, 如果亚里士多德会讲汉语, 他就不是亚里士多德;如果孔子会讲英语, 他就不是孔子。” (1) 因此, 要准确理解英汉两种语言所表达的含义, 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两种社会文化。

1 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组成的文化。中国东临太平洋, 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相连, 西南以喜马拉雅山为界, 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相邻,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中国, 西北风是凛冽而寒冷的, 因此, 中国诗歌文化中, 常有诸如“古道西风瘦马”、“昨夜西风凋碧树”等诗句来表达萧瑟、凄凉、寒冷之意。相反, 东风却象征着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春季, 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富有生机之感, 因此, 东风就常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温暖之意, 例如:“烟水初销见万家, 东风吹柳万条斜”。而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 东濒北海, 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 在英国, 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 象征着萧瑟与寒冷, 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出寒冷之意, 例如:在狄更斯的作品中, 有这样的句子:“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 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我在许多个冬天都看到他, 站在飞雪和东风中, 鼻子冻得发紫) , 然而在英国, 西风表达的意思却恰恰相反, 这是由于大西洋给英国送去的是温暖宜人的西风, 因而有“西风报春”之说, 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他的名诗Ode to the west wind中的名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 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又如曼斯菲尔德在他的作品中写道:“It’s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那是一种温暖的风, 西风吹时, 万鸟争鸣) ,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 都表达出对西风的赞美。

此外, 中国的夏天使人感到干燥酷热, 而英国的夏天却是明媚温和, 因此, 诗人莎士比亚在他的sonnet 18中就有了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the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我是否把你比作夏日?而你比那夏日更加温柔可爱) , 其中, 诗人将情人比作夏日的玫瑰, 温婉而可爱。由此可见, 地域文化差异造成C了汉英语词含义的不同。

2 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 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 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通过支撑人们的信念来维系社会的安定与统一, 这也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中最根本的体现, 作为一种泛伦理性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道德色彩在语言形式上的各个方面, 例如, 在汉语里, 诸如“您”、“阁下”、“先生”、“鄙人”、“在下”等敬语谦词随处可见,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等级差异, 长幼有序的道德伦理。而英语中, 无论年龄老少、地位高低, 我就是“I”, 你就是“you”, 类似于汉语中的称谓词很少见, 人们常常直呼姓名, 避用称谓, 这也归根于西方人注重人人平等的理念。

此外, 英汉两种语言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俗语、格言以及典故等一些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 它们“一般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才固定下来传播开来的, 它们当中既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 也积淀了身后的民族文化特色” (2) 因此, 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历史文化差异。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词含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 都带有一些显性或者隐性的烙印。例如, 在汉语中, “画蛇添足”一词用来形容多此一举, 徒劳无益, 而用英语对应的表达则是“paint (gild) the lily”, 因为在西方人心中, “lily” (百合) 象征着纯洁与高贵, 为百合花涂粉摸彩, 无异于多此一举, 两种语言都表达了此意。又如:在汉语表达中, “对牛弹琴”比喻做荒唐或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英语中相对应的是“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同样的意思, 表达出来却完全不同, 这就是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截然不同所造成的。

3 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语言与思维、文化紧密关联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8至19世纪之交的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那里, 他曾指出:“人从其自身的存在之中编织出语言, 在同一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 任何人都无法跳出这道魔圈, 他只能从一道魔圈跳入另一个魔圈。” (3) 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卡普兰从1996年开始就探究不同语言背后隐含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他认为, 由于美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区别对待,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语言形式及风格上, 汉语与英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 汉语更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而英语更显直露。这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密切相关, 汉语是螺旋形思维模式, 而英语则是直线型思维模式。因此, 汉语诗歌表达感情比较委婉,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细细诉说, 娓娓道来, 而在英语诗歌中却截然不同, 文学家往往是很直接地抒发感情。例如:李清照词《一剪梅》写道: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 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 却句句包孕, 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这首词通过写鸿雁、月光、水流等形象把思夫之情具体化, 托物言志, 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思念丈夫的深情, 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 委婉含蓄。同样是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感情, 爱尔兰诗人叶芝在他的When you are old中这样写道: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当你年老岁月将近白发苍苍)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困倦的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沉思漫想, 陷入往事的回忆)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你一度当年的柔情与美彩缤纷)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多少人爱你昙花一现的身影)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爱你的容貌于虚情假意之中)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只有一人爱你如朝拜的神圣)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爱你不因岁月无情至始所终)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在炉罩边你低眉弯腰)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忧戚沉思, 喃喃而语)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爱是如何飞上高山之顶)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隐藏于众星罗布之间, 面庞难寻)

表达爱意, “love”一词便贯穿全诗。这种含蓄与直露在感情表达中也尤为明显, 中国人讲究面子, 总是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避免感情外露, 很少直接对自己的亲人或爱人直接表达爱意, 而西方人则相反, 称呼自己的爱人为“darling”、“my dear”、“honey”等, 不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 语词使用及语词含义方面的差异也有所减少。

由此可见, 语言形式和语词含义与思维、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它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生活方式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注释:

[责任编辑:刘帅]

参考文献

[1]陈凤, 中英文化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1 (1) :44-45.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武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富苏苏, 李荣美, 张易娟.中英文化差异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167.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6]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三联书店, 1988.

上一篇:调性感觉训练方法下一篇: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