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障碍(精选11篇)
语言文化障碍 篇1
一、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表现
1.交际时表达方式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的宇宙观和认识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方面表现语言的行为态度、日常行为习惯以及语言的习惯用法等差异。总体而言, 西方人较为健谈 ( ) , 他们习惯突出自我 ( ) , 愿意用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取向的中国人, 习惯把自我隐藏, 语言尽量婉转隐晦。这就形成了区别去西方的延伸自我的压抑慎言的语言习惯。这种本质性差异使中西方人在交际和交流过程中存在这障碍。
2.日常交际习惯不同
(1) 称呼、问候和道谢。汉语中人们习惯用辈分、职务或头衔+姓氏称呼, 如张叔、王处长、刘经理等。而英语中姓氏前“Mr, Mrs, Miss”也就是“Mr, Mrs, Miss+姓氏”而用于职务的称呼只用几个, professor, president等。在中国教师 (teacher) 是一个广泛的称呼, 可以表达不同的职称也可以多人的一种尊敬, 而在美国teacher只适用于幼儿园, 而普通的教师则称呼Mr.**、Miss.**这一词也不具有多重意义。
关于问候这一通常的习惯, 中国人熟人打招呼多为日常的衣食住行, 如“吃了吗?去哪?睡了一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都很正常不过, 也不认为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 但是在英美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 问候“where are yougoing?”或“have you bad your meal?”
同样, 在英美人接受夸赞或者对人表示赞誉时, 表现出来的是高兴和接受, 因此会对赞誉者便是感谢, 而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和夸奖时表现的比较谦虚, 常说“No not atall”。这样的差异在中西交流时, 容易中断或难以继续。
(2) 电话、用餐等。在电话用语上中国人和平时的语言没有什么差异, 但英美语系中却又很大的不同, 如“hello, thisis jack speking、hello, 5263785”等, 按照中国的“hello, whoare you please?”则是错误的;在西方人用餐时, 请你吃饭自己可以随便吃, 而中国需要请客的人礼让才能进餐;西方人接受礼物需要当面打开表示赞美和感谢, 而中国收到礼物先谦让一番, 之后收到礼物不能当面打开。这种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容易引起误会。
3.交际词汇的不同。在外语中有一种现象是词汇的非对应性。也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来表达。所以在中英中有很多词汇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汉语里“龙”这个名词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图腾, 代表这权利和吉祥。而在英语中dragon则是一种恐怖的代表。另外在汉语中“红”也代表着喜庆、吉利, 好多的美好词汇都是用红来表达, 满堂红、开门红等, 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的暴力、流血等。
二、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表现
由于表达方式、习惯和交际词汇的不同等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就容易产生了障碍:
1.称呼、问候和道谢等用语不当。问候和称呼等用语不当, 常常会导致困惑甚至反感。前面已经论述中国人问候语习惯是“吃了吗?”或者“你到哪儿去?”而在与初到中国的西方人相遇时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它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总问我吃没吃饭?我有钱吃饭。难道是要邀请我共餐吗?我去哪里是自己的事情, 为什么别人要打听?”合适的问候语应该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同样, 传统的中国告别用语“再坐一会儿吧”、“您慢走”在英语中也不适用, “Stay for more time.”和“Go slowly.”会使西方人感到迷惑。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Bye, drop inagain!”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对恭维或赞美不恰当的应答。事实上, 西方人更愿意对别人赞美自己的亲人, 而中国人却极少这样做, 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夸耀, 不够谦虚。中国人对于西方人频繁的使用赞美之辞也常会感到不习惯。无论对方是赞美自己或自己的亲朋, 中国人的应答通常是谦虚的否定:“哪里, 哪里, 过奖了。”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样的否定会令他们觉得难堪, 似乎他们在说谎话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 因而产生不快的情绪。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或“Really? I am glad that you think so.”
3.由于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社会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会存在不同文化的非自由话题的差异, 如禁忌语等。在交际中要注意什么该说、该问, 什么不该说、不该问。中国人不忌讳甚至乐于同别人谈起自己的收入或家庭情况, 而西方人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尤其是关于年龄, 宗教, 收入等都是敏感的话题。所以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you married?”等问题都应该慎重提出, 以防冒犯。
4.不顾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会语用失误。假如对出租车司机说出这样的句子就不够恰当:“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ake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只要简单地说“Railway station, please.”就很恰当。
总之, 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的差异, 使跨文化交流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 只有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 结合语境, 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跨语言交际的障碍。
摘要: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文化间语言的使用存在着差异, 跨文化交流在语言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障碍, 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使相同行为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不同, 因此掌握语言交际能力, 提高跨文化交流减少交际障碍有意义重大。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君.浅谈英语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3) .
语言文化障碍 篇2
很多人将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相提并论,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言语与语言妨碍是两个既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由于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将语言作为工具的。并且语言在不同的条件下所指也不尽相同。
语言障碍又称“语言残疾”。由于语言自身的复杂性和运用者的多样性,很难给“语言障碍”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早期对言语妨碍的了解比较宽,既包括病理、智力、心思等特别原因造成的外交障碍,也包括因非同一种言语而形成的沟通障碍。
言语障碍也有人称之为“言语缺陷”(speech defect)或“言语失调”(speech disorder)等。言语障碍是指:“说话时的反常现象,妨碍交际的进行,如失语症或口吃。”如果一个人有一下特点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认为是有言语障碍:
1、音量太小不易听到
2、不易理解
3、听起来或看上去使人不愉快
4、某些语音成分发音不准
5、说话费力
6、韵律不合常规
语言文化障碍 篇3
海外中医图书市场纵览
在中医图书的出版方面,由于国内出版的外文版中医图书在语言、内容编排、装帧设计、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很少在国外占据主流地位。而国外出版的外文中医出版物已有数千种,只是品种多以普及和介绍中医及中医文化为主。总体上来看,其出版种类比较单一,学术水平也较一般,在中医药内容上也常有不妥或错误。这些出版社的优势在于将现有中文图书的内容根据西方可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语言纯正,读者容易理解。另外,在销售方式上也灵活多样,采用网络、学校直销、向中医从业者直接发目录等多种形式,有一定的市场销售优势。
国内中医图书市场现状
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外文中医图书主要面向的是来华留学生和外文学习者,因而在考虑国际化程度上比较欠缺。
首先,在文化差异上给予的解释不够,造成国外读者对内容理解困难。由于国内作者已经习惯于向国内受过专业教育的中医师讲授其需要的临床实践知识,编排顺序上也基本按照教科书的模式编排,造成国外读者理解困难。
其次,语言本土化不够,不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国内出版的中医图书,基本是中国译者依靠词典来翻译,而且基本按照中文来进行字对字的翻译,所以国外读者经常反复揣摩而不得其意。而国外的图书作者和编辑均能使用流畅的英文来写作并编辑,语言上注重内容的本质,不仅仅拘泥于中文原文的字面意思。
第三,大多沿袭中文图书的版式设计和排版习惯。通常为节省版面而导致版式死板;图和相应的文字不在一个版面;为避免编辑方面的麻烦,普遍不做索引,造成查阅不便。国外的图书的版式设计特别注重读者阅读的方便性,标题、表格、插图等大多采用双色印刷,全部按照主题制作3~4种索引,便于查阅。
第四,在图书装帧、版式设计、美术设计等方面与国外主流市场的需求差距较大。当然,国外出版物虽然在图书整体设计、语言的本土化、市场认可度上具有优势,但在内容上由于对中医本质理解不够,也和国内图书有不小的差距。
实现三大跨越
针对我国出版社走出去图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面对的挑战,我们认为应该实现三大跨越,即“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市场”。人卫社经过两年来的摸索与实践,通过以下措施基本解决了三大跨越问题:
图书策划、选题源自海外市场:根据遍布全球的中医学校、诊所、中医专家、翻译专家、出版商的意见编辑策划选题。策划编辑的选题经社对外出版选题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美编及图书整体设计人员开始设计封面及版式,通过国际销售人员请国外发行商及书店对这些选题提出书面的反馈意见。社对外出版选题委员会将再次根据反馈意见讨论选题。经过再次讨论通过的选题才可以进入出版流程。
重写中文稿以解决“跨文化”问题:编辑根据上述反馈意见,请中文作者重写用于翻译的中文稿。面向国外读者阅读习惯重新编排内容,增加更多的解释,减少不相适应的内容,增加或重新制作插图。
通过三道程序解决“跨语言”问题:外籍翻译及编辑有语言优势,而在专业及中文理解方面较差;国内译者专业及中文理解都没有问题,可语言很难达到母语的程度。为此,我们采用三道程序来解决:①挑选国内有中医博士或硕士学位,外文水平好的翻译专家进行初译;②聘请母语为相应外语语种、有一定中文基础、在国外或国内系统学习过中医的专家对外文初译稿进行编辑审校;③聘请母语为相应外语一种的语言专家进行语言方面的润色加工。
语言文化障碍 篇4
关键词:二语习得,文化障碍,语言障碍,益处
一个人在与本族人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比较认识了自己,了解其他人能使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在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交往中探究各种多样性,通过对比,个体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社会。在语言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学习第二种语言,理解词汇含义和短语的表达方式,是在第二语言之前无法想象的。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学习他文化中社会生活、生活模式、价值观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第二语言的语音体系、语义体系和语法体系。但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无论如何学生都会遭遇过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引起的交际困境,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问题。而破除二语习得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与文化障碍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益处,不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成功的交际。
文化障碍与语言障碍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体,学语言即是学文化,教语言即是教文化。学习语言决不可忽视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应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克服文化障碍。既要正确理解异国文化,又要理解本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交流障碍的根源,因为它干扰了语言使用并造成负迁移。正确理解本族文化和强化对异国文化的学习是增强跨文化差异意识,提高文化差异理解能力的保证。克服文化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语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审美标准等方面。在跨文化交际和合作中常常产生文化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所致。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无论是习得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凡是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言表达、语言认知上发生异常或在语言发展上有迟缓或异常皆可算是一种语言障碍。本文所指语言障碍是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利用二语的口语,书面等形式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意见的能力出现缺陷,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各功能环节单独受损或两个以上环节共同受损,包括语言表达、语言理解、书写及阅读等几个方面。并非指中风、脑炎、脑外伤及脑肿瘤等脑损伤后引起的语言和作为语言基础的认知过程的障碍。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在二语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导致沟通过程中出现相互的误解的例证也不胜枚举。语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知识本身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到上述过程之中,以使他们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也得到锻炼。语言知识的归纳或总结的范围、深度、方法、时机要由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任何一种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使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有意义的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可以学会语法点的用法;可以学到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要让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即真实听说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真实读写实践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用法;真实交际中的语言知识。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的除了文化背景外,还有语言使用者所使用的语言本身。破除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无疑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成功的交际有无限的益处。
内部收益
内部收益指的是在二语学习中,个体自身发生的变化。这种收益是第一位的,其它相关的收益是第二位的,其实效性和实践上的重要性取决于内在收益。这并不是说学生或社会强调内在收益,他们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外部收益,作为第二语言教师,我们应当为完成内在收益必须强调外在收益。
二语学习中的内在收益,是对生活的理解、宽容、复杂的语言知识、灵活性、纪律性、新技术的习得。通过二语学习,学生获得的内在收益是对生活几生活方式的理解。从个人角度及文化角度更加充分地了解自身处境。这种洞察力帮助他们理解诸如“我是谁?”、“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当他们更加完整地理解自身及环境,他们就更能知道自身的行为,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当学生对他文化和他社会模式更加了解时,也能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宽容,个体反应取决于他所接触的信息是如何表达和学习的。当然在现实世界中,在现代的多文化时代里,宽容是重要的目标。二语教师应意识到自己需要在不玷污自己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对其他人和其他文化体系做出积极的反映,在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出现时,调节自身的行为,消除个体的心理不适。毫无疑问,对语言的复杂性和潜能的更好理解,对于想理解这个世界和应付这个世界的人来讲是有益处的。我们应当记住,语言不仅制约着人的言语,而且制约着人的思想和世界观,不同的文化观念放映在日常生活中。
从理论上来讲,第二语言的学习能促进个体应付新环境的能力。面对从来未遇到的文化观念和语言结构,学习者习得了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需要的灵活性。Alter(1970)认为社会进入到一个迅速发展阶段,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世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唯一有此功能的课程。因为诸如数学等其它课程对学生而言不是全新的和陌生的。Jarvis(1974)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为“将来的冲击”(future shock)带来的创伤作好准备。具有“应付不熟悉的环境能力是外语学习带来的最有力的后果”。他责怪外语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不熟悉的事物的受害者而不是收益者。同时,智力上的灵活性能促进个体的认知能力,也是外语学习的成果。教育心理学家已经推动了某些方面创造力的发展,尤其在分散思维领域(Treffinger&Gowan,1971)。Landry(1974)报道说,经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尤其是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学生的FLES成绩比从来未学过第二语言学生的成绩要高出许多。
语言是全部课程中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进步的科目之一。在校内校外能坚持不懈地学习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积极的成果。因为学生们被迫学习一些材料,而不是依赖他们已知的信息进行学习。有人也许会说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其它课程的学习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应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而学习第二语言是学习新技巧的有效途径。几年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得的分数要高于没学过二语的学生(Skelton 1957)。
外部收益
外部收益包含在二语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巧、洞察力和敏感性,在同其它国家、其它文化或次文化来的人接触中、在旅游和其它休闲活动或在一个人选择的职业技术中颇有益处。在经历了第二种文化及其语言之后,个体有潜能与他人更充分有效地交往,也可以与别国人、同一文化中的次文化范畴的人交往。在此方面,我们不能忽略,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和语言一样,有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成分。每个人在大文化背景下使用自己的独特文化模式进行交谈。这种对多样性的理解和认知将促进个人能更有意义地、更满意地、更有活力地他人交往,可以与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交朋友。国家也需要一些能用它国语言和其它国家的居民进行交流,这种能力在政府部门、外事部门、在经贸发展中更有用处。在当今世界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忽略世界的声音而存在。
第二语言的能力在国外旅行时能带来更大的乐趣和益处,大多数二语教师承认一个人最受教育的经历是在外国住上一段时间,然而,一个人在此经历中获得的益处取决于其语言、文化知识,接触外国语言文化并不能确保其得到多少知识。Dennis Gabor在其《发明未来》(Inventing the Future)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面对三个严重的危险,核破坏、人口过剩、休闲时间过多。科学为前两个问题找到了答案。第三个问题比较严重。在人类文明历史中,人类能在休闲时间建设自身。二语的学习将是有趣和有益的休闲活动。首先,学习一门外语本身就很有趣。第二,人们利用休闲时间继续学习外语、旅游、看外国电影、在异族餐馆吃饭。结交新朋友、听收音机、读书、读杂志、报纸。现在无论国内外都有一些人把第二语言当成职业技能,如教学、翻译、解说员,也可以在一些诸如社会工作、医药领域、法律、政治、出版业利用二语知识。
结论
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差异汇中较多的隐形因素。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灵活性。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来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学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能力,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这都要求学生掌握精准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其准确的应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的除了语言本身外,还有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就难免会出现冲突或误解。交际文化素养的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实际语言运用成败的关键。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讲授、操练和培训,而且要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把英语文化变为已知文化,注重对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如何结合情境,准确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Alter.M.P(1970).A Modern Case for German.Philadelphi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iers of German.Pp18-19
[2]Jarvis G.(1974).What really Comes From Studying a Foreign Language.Keynote Address.ACTEL Convention
[3]Treffinger.D.J.,and Gowan,JC,1971.An Updated Representative List of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Stimulating Greativity,Method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Stimulating Creativity,5:127-39
[4]Landry.R.G.,(1974).A Comparis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nd Monolinguals on Divergent Thinking Tasks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Level.Modern Language Journal,58,10-15
语言文化障碍 篇5
21世纪的第8个夏日恐怕是中国人使用英语次数最多、密度最大、频率最高的一个夏季,这个烧烤季节紫禁城要首演硕大无朋的瓦格纳式的体育歌剧——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于这场体坛大戏的台前幕后所使用的台词以英语对白为主,所以它的掌声指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语言交流的一路绿灯。与世界进行零距离沟通,是对东道主的英语驾驭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因此,对英语的不规范使用来一次全国性的大扫除已经迫在眉睫。如同Kongfu(中国功夫)已经融入了当代英语词汇的汪洋大海一样,Chinglish(中式英语),也是派生出来的又一个英语词汇新贵,这个汉英合成词被塑造得洋味十足,看上去和正宗的英语单词没有两样,读起来又是那样的朗朗上口。更有甚者,Chinglish还被全球语言监听会(Global Language Monitor)公布为排名第4的2005年全球最流行十大词汇。这固然可以理解为是汉语对丰富英语词汇所做的贡献,但遗憾的是这种贡献不是以褒义词的身份出现,而是刚好相反,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难以脱离与生俱来的令人捧腹的喜剧胎记。为了去掉这种观之不雅的胎记,在奥运会向北京一天天走近的时刻,社会各界应共同联手,争取在短时间内对Chinglish实施人造美女式的整容。
Chinglish让老外晕菜
Chinglish这个单词是Chinese和English的混血儿,只要用心观察,在全国大中城市,凡是有汉英双语标识的地方,就有充满黑色幽默的“中式英语”落脚,它们栖息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旅游景点以及博物馆等地方,可以说“有路就有Chinglish”。
在北京东长安街,一块出于美好动机的警示牌这样写道:“To Take Notice of Safe;Slippery are Very Crafty”(直译为:请注意保险箱,那些滑的是很善于骗人的),这里的Safe(保险箱)显然是Safety(安全)的错译,后一句则是地地道道的Chinglish,这个句子的正确含义其实是“路很滑,请注意安全”。
北京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处有个指示牌,上面一行英文赫然入目:“No entry on peacetime”,翻译过来就是“和平时期不得入内”。其实它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平时不得入内”。“和平”和“平时”是两个概念,这要是碰上脑袋里只有一根筋的老外,他就很可能固执地领会成只有“打仗时才能从这儿进去”。
王府井一家书店门口处挂着一面醒目的横幅:“Welcome again”这句话的本意是You are welcome to come back again(欢迎再来),但压缩后,就成了“本来您只能得到一次欢迎的机会,现在书店额外再欢迎您一次”的意思。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专门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所在,却有着这样一块招牌:“Racist Park”(种族主义的公园),如此“恐怖主义”的翻译,肯定会让外国游客目瞪口呆。
走在大街上,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牌匾会一不留神跳入我们的眼帘,有的中小超市便如此这般地会把“SUPER CITY”(超级城市)的重量级大名,顶在自己小小身躯的头上。
一位澳大利亚旅游者在回忆起他在北京的经历时,风趣地说:“我有一次去北京的厕所,厕所的英文牌子上写着,上公共厕所,要‘募捐’。”这位外国朋友接着说:“还有一次,我到和刚才相反的地方去,在饭店里惊异地发现Crap(英文大便的意思)居然变成了一道鲜美的菜肴,我的上帝!原来他们把Crap这个词错当成了Crab(螃蟹)。”
有一家取名为“私家菜”的饭馆,英文译名是“Private vegetables”(私人的菜或秘密的菜),跟原意并不搭界。挂这样的牌子,外国人一般是不敢进去的,如若侵犯了店家的隐私怎么办?
中国餐馆是Chinglish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数不清的外国客人在这里见识到了中国菜的厉害。他们往往不是被我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惊呆,而是被菜单(Menu)吓住。一家酒店把“红烧狮子头”,翻成了“烧红了的狮子头”(Burn red of lion head),让外宾觉得好好恐怖。还有一家饭馆把带有喜庆特征的中国菜“四喜丸子”翻作了“Four glad meat balls”(四个高兴的肉球),也很搞笑。“麻婆豆腐”更可笑,摇身成了“满脸雀斑的女人制造的豆腐”(Full face lentiginous women make the bean curd)。“花雕酒”的英文是“好吃山”(Good eat mountain)。一位外国客人如果想品尝“铁板牛肉”这道菜,就得预备好鳄鱼般的牙齿以便将“Corrugated iron beef”(缩成皱纹的铁牛肉)咀嚼下去。要是打算享受“Government abuse chicken”(宫保鸡丁)的美味,在大快朵颐前就不能特别在乎这只鸡生前是曾经被“内阁强暴”过的鸡,以免影响了进餐的好心情。
“中式英语”PK“标准英语”
某英语论坛上流行过一个搞笑帖子,说的是一名老外去中国的公司办事,与前台小姐的“英语”强强对话,原文不带翻译,为方便起见,译文是笔者添加在括号里的。
小姐:Hello.(你好!)
老外:Hi.(你好!)
小姐:You have what thing?(你有什么事?)
老外:Can you speak English?(你能说英语吗?)
小姐:If I not speak English, I am speaking what?(如果我不能说英语,我说的是什么?)
老外:Can anybody else speak English?(还有谁能讲英语?)
小姐:You yourself look .All people are playing, no people have time(你自己看全部的人都在赌博,没人有时间。).
老外:Anybody here can speak English?(这里任何人都不能讲英语吗?)
小姐:Shout what shout, quiet a little, you on earth have what thing?(嚷什么嚷,安静一点儿,你在地球上有什么东西?)
老外:I want to speak to your head.(我希望能与你们的老总谈。)
小姐:Head not zai.You tomorrow come!(头不在,你明天来!)
这个例子堪称经典,粗通英语的人看了都会忍俊不禁,其中的冷幽默颇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是Chinglish版的郭德纲相声。
笔者还从网上收集了不少“中式英语”,有的虽有搞笑之嫌,但可以作为Chinglish语法的生动范例,读起来令人喷饭。
1.We two who and who?咱们谁跟谁呀
2.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3. You give me stop!你给我站住!
4. Heart flower angry past.心花怒放。
5.小明:I am sorry!
汤姆:I am sorry too!
小明:I am sorry three!
汤姆:What are you sorry for?
小明:I am sorry five!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在很多时候是说得通的。但不代表这句哲学公式可以被用于对Chinglish的辩护。对“中式英语”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头绪,确实到了必须厘定的时候了。
另外,北京的路牌和站牌中有含有不少表示“东、南、西、北”的方位词,奇怪的是这些字面标识,有的是使用英文,有的是使用汉语拼音加英文,一个意思,两副面孔,呈现出语言种类混杂又矛盾的局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地铁口的站牌,“天安门东”和“天安门西”、分别被写成“TIAN AN MEN DONG”和“TIAN AN MEN XI”,这里使用的是汉语拼音。但临近的地铁线路图上印的却是“TIAN AN MEN EAST”和“TIAN AN MEN WEST”,成了汉语拼音加英文版。给人的猜测是,这两种站牌大概是一个给不识汉字的中国人看,一种给只识汉语拼音却不识汉字的老外看。或许这是出于某种人性化考虑,但好的动机没有带来好的效果。和这种情况相类似的还有路名、街道名,“永安路”的地面路牌叫“Yongan lu”,交通指示牌叫“Yongan Road”。
翻译家破译Chinglish
老一辈外国语专家曾把“信、达、雅”奉为译文工作者身体力行的至高境界,这个高度洗练的理论在现阶段仍旧值得标榜。怎样才让翻译发出本真意义上的光芒?中外语言学家经过共同探讨,已经达成了殊途同归的共识。《通天塔》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论及“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时强调:“翻译的正确道路既不应是直译,也不应是模仿,而应是意译(paraphrase)。”他还援引作家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的话说,所谓意译就是“译者有一定限度的自由,而不是死抠字眼,可以对原文的意思加以发挥,但不能改变”。乔治·斯坦纳的见解可以说与我国资深翻译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从而让我们乐观地认为,尽管地球上的语言严格讲是不可能相通的,但智慧的人类经由翻译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北京外国语学院邓炎昌教授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如剥洋葱一般解读了英汉语言文化间存在的极大差异。邓教授告诉人们: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应词。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方式,即在另一种语言里,这种事物或概念有更细微的区别。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
还有专家认为,翻译是跨越文化的交流,“语际转换”不是单纯的、机械的置换。既然翻译不仅是对外国语文的翻译,更是对外来文化的诠释,那么,作为方块文字的汉语,和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彼此间的天壤之别比起黄河与泰晤士河之间的差异有过之而无不及。切不可实施一对一地对号入座式的套译。像下面这句话:Today is very close.(今天天气很闷),看上去没毛病,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叙述方式,这是因英语语法在表示天气、时间、距离的时候,常用It做主语。所以要改成It is very close today。再如一个公园的湖边竖着“小心落水”的双语警示牌,汉字下面对应的一行英文属于典型的中式英语:“CAREFULLY FALLS IN THE WATER”,这句话应当写成:“KEEP AWAY FROM DEEP WATER”才对。前一句在用中文直接拿过来去兑换英文,后一句才符合英语语法及其表达习惯。在一家连锁超市里出售过名牌的“一次性纸杯”,其包装袋上的英文说明居然搞笑地翻译成“sex sanitation cup of once”,将性、卫生、杯子、的、一次等5个单词生硬地堆砌在一块儿。一家商厦的楼梯处写着“小心碰头”的提示牌,英文是“Carefully meet (小心地接触)”,意思南辕北辙,正确的说法是“Mind Your Head(留心你的头)”。
北京奥运,对Chinglish说No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下大力量对Chinglish这种洋泾滨式的蹩脚英语加以拨乱反正,并推广出一本规则统一的翻译手册,借此最大限度地消减Chinglish的感冒式流行。北京旅游部门响应号召也准备在大范围内对不规范英语开刀,准备在北京的60个著名景点规范使用英语,并责令改正错误的英文名称和说明。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的学子正在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志愿加盟这次行动,一俟发现公共场所出现中式英语的名称、说明和指示牌,都会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旅游部门加以更正。
对如何从根本上避免Chinglish的现身,有关专家提出四点建议:A、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B、要学会在适当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C、要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方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D、要用英语来思维。
语言文化障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 年9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选取77 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脑瘫和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4], 经临床智力检测确诊为轻度或中度智力发育缓慢。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7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 女15 例, 患儿年龄8 个月至16 岁, 平均年龄 (3.6±1.1) 岁, 其中轻度智力发育缓慢24 例, 中度智力发育缓慢13 例, 轻度构音障碍23 例, 中度构音障碍14 例;观察组男21 例, 女19 例, 患儿年龄7 个月至15 岁, 平均年龄 (3.5±1.4) 岁, 其中轻度智力发育缓慢25 例, 中度智力发育缓慢15 例, 轻度构音障碍24 例, 中度构音障碍16 例。所有患儿家属对该研究均知情同意,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 均行临床常规吞咽、针灸等综合治疗, 并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采用专业一对一语言训练, 由专业护理人员专一对每位患儿进行针对性语言训练, 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肌肉按摩、护患交流、引导患儿动作模仿、对视练习、节奏性唱歌训练以及丰富词汇量等, 0.5 h/ 次, 3 次/ 周;观察组患儿采用小组语言训练, 具体训练措施为: (1) 通过前期构音障碍检测结果, 根据每位患儿实际病情将水平相近患儿分为一组, 每组4 例, 实行小组语言训练; (2) 治疗开始时, 医师需热情接待患儿, 主动引导患儿通过语言或手势与其进行交流, 并通过欲望刺激提高患儿沟通积极性; (3) 口腔功能训练:口腔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语言调节部位, 患儿口腔功能的训练, 对改善患儿语言障碍, 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指导患儿作圆唇、张嘴、鼓腮、噘嘴、轻咬唇齿等动作, 练习舌头在口腔内的左右移动, 锻炼灵活性, 增强患儿唇齿对口腔发音的控制; (4) 呼吸训练:指导患儿多做深呼吸, 或通过吹蜡烛、吹喇叭等多种方法引导患儿进行自主呼吸, 待自主呼吸稳定后, 可通过声带振动法指导患儿发音, 鼓励患儿正确使用声带; (5) 根据患儿构音障碍检测结果训练患儿构音水平, 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原则, 先从单音开始练习, 之后进行词、句、段等高水平训练, 并在患儿发音过程中及时指出并纠正错误; (6) 根据患儿的训练成果和理解水平, 为每位患儿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提高患儿表达能力, 帮助患儿认识周围事物并建立二者间的空间概念; (7) 患儿各项训练项目交替进行, 每个项目训练时间为15 min, 1 h/ 次, 4 次/ 周, 连续训练0.5年, 多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避免出现患儿哭闹现象。
1.3 观察指标
经训练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构音障碍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
1.4 疗效判定
制定该次研究中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患儿构音障碍得到纠正, 语言障碍显著改善, 经语言发育迟缓S-S检测语言功能提高1 个阶段;有效:患儿构音障碍得到纠正, 语言障碍有改善, 经语言发育迟缓S-S检测语言功能通过2个项目;无效:患儿构音障碍和语言障碍改善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率 ( 显效/ 总例数 ×100%) + 有效率 ( 显效/ 总例数 ×100%) 。
1.5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构音障碍
两组患儿所发生的构音障碍类型主要有错误类型置换歪曲、错误部位舌根、舌部左右运动障碍以及舌部上抬障碍等。其中观察组中出现错误类型置换歪曲、错误部位舌根、舌部左右运动障碍和舌部上抬障碍的患儿例数分别为21、8、9 和11 例。对照组中发生上述各种构音障碍的患儿例数分别为20、8、8 和12 例。两组患儿中构音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4.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小儿脑瘫主要是指小儿自出生后1 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 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 以形体姿势和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6], 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 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脑部[7], 可累及四肢, 或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听觉或语言障碍等, 其中以语言障碍最为多见。语言障碍是脑瘫患儿常见合并症, 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孤独性语言发育迟缓、智残性语言发育迟缓、环境性语言发育迟缓以及语言中枢受损等多个因素[8], 可导致患儿不能正常发音, 说话的速度过快或过慢, 或发音不准, 语句不流畅甚至出现失语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
语言训练是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性强, 其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患儿语言发展程度测定、训练目标拟定、明确沟通实用性、循序渐进训练以及不同环境之间的联系等, 对改善患儿构音障碍, 帮助其调节并控制发音, 提高语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一般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 虽然训练效果良好, 但是此训练方法容易使患儿产生紧张感甚至抵触情绪。该研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语言训练方法展开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构音障碍发生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脑瘫并语言障碍采用小组语言训练治疗, 不仅有效避免了患儿负面情绪, 而且能够提高每位患儿参与语言训练的主动性,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采用小组语言训练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77例,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 对照组患儿实行专业的护患一对一语言训练, 观察组患儿实行小组语言训练,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构音障碍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6%,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小组语言训练应用于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中, 可有效改善患儿构音障碍, 训练效果良好, 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脑瘫,语言障碍,小组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张蓉.脑瘫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喉罩拔除时机的探讨[J].重庆医学, 2015, 44 (7) :948
[2]朱俞岚.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和个性化辅具适配对脑瘫患儿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 (1) :35-37
[3]张备, 孙莉敏.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 (1) :65-68.
[4]侯梅, 孙殿荣, 单若冰, 等.脑瘫共患病及其与脑瘫类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 (5) :351-354.
[5]赵红英, 罗佳美, 刘敏, 等.经络导平在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9) :872-873.
[6]丁宇, 周兵, 陆波.家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J].科技通报, 2015, 31 (3) :42-45.
[7]李南玲, 徐俊峰, 张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结合口服溶栓胶囊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 (2) :176-177.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研究 篇7
SRD的语言特异性理论认为,SRD来源于语言学层次的加工缺陷,SRD者言语信息的表征和加工上存在障碍。研究表明表音文字系统SRD儿童的主要认知缺陷是语音加工能力的核心缺陷,如语音意识、语音短时记忆等,其中语音意识问题是核心缺陷[2,3,4],此外还有快速命名能力缺陷和正字法技能缺陷[5,6,7]。
笔者参考国内外语言技能的通用研究范式,设计了语音技能、快速命名和正字法技能测试,以考察汉语SRD儿童的这些语言技能水平,旨在探索汉语SRD儿童的认知加工缺陷,为其认知机制研究和干预矫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SRD组:依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观察、作业调查、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学业情况综合评定,由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诊断SRD儿童28名,平均年龄(10.12±1.42)岁,男22例,女6例。入组标准:(1)学习经历正常,但学习能力差(语文成绩位于全班成绩的5%以下;(2)教师和家长问卷[8]评价儿童有阅读能力落后的表现;(3)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The Pupil Rating Scale Revised Screening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PRS)[9]评分低于60;(4) 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测验IQ>70;(5)排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广泛性发育障碍、情绪障碍和视听觉障碍。
正常对照组:以年龄、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职业等为匹配条件,按1∶1配对,从广州市某普通小学选出28名正常阅读能力儿童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0.06±1.29)岁,男22例,女6例。经配对t检验,其年龄、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职业与S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
实验前,服从医学伦理原则,获得被试监护人同意,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语音技能测验
(1)挑异音:根据传统的怪球(oddball)范式[10,11],要求被试挑出听觉呈现的一系列音中与众不同的1个。分为辨声母、辨韵母、辨声调3个部分,每个部分10题,共30题。每答对1题得 1分,3个部分得分总和为儿童该项测验的成绩。(2)语音短时记忆[10,11]:类似于韦氏智力测验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共设有8组汉语音节,按照每组组成的汉字个数由少到多依次排列。向被试口头呈现每组汉字的读音,让被试将所听到的汉字组口头重述出来。每组2试,直至被试2试均不能完整重述为止,以被试所能复述的最多的汉字读音个数作为其语音短时记忆位数。
1.2.2 快速命名能力测验
快速命名的测验范式多数是让被试命名单独或连续出现的图片、颜色、数字或字母[10,11,12]。本研究选用了颜色和数字快速命名来考察SRD儿童的命名速度问题。实验设计采用2(组别)×2(材料)二因素混合试验设计。材料分颜色快速命名和数字快速命名2个分测验。颜色快速命名的刺激材料为随机排列于A4纸上的红、黄、蓝、绿4色方块,每行5个,共8行;数字快速命名的刺激材料为2,4,6,7,9数字,随机排列于A4纸上,每行5个,共8行。要求被试尽快命名连续呈现的颜色、数字。记录被试的命名反应时间。
1.2.3 正字法意识测验
在中文阅读研究中,正字法意识测验常采用真假字判断测验来考察被试汉字组字规则的意识和对汉字结构的认知[10,11]。本研究选用真假字判断测验来评估汉语SRD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实验材料为45个字,其中常见真字7个,罕见真字8个,符合组字规则的假字8个,不符合组字规则的假字22个(部件位置错误8个,部件方向错误7个,部件笔画增减7个)。让被试判断哪些是真正的字,哪些不是字。记录各类字判断正确数。指导语为:“下面的字有些是真正的字,有些不是字。请判断哪些是字,哪些不是字。在真字后面画“√”,在假字后面画“×”。
1.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处理。基本资料进行两组间的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2组儿童语音技能测试结果比较
SRD儿童的挑异音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在辨声母、辨韵母、辨声调3项测试中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RD儿童的语音短时记忆位数也比对照组少,提示SRD儿童的语音技能比对照组差。见表1。
2.2 2组儿童快速命名测试结果比较
经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材料变量主效应显著(F=216.567,P=0.000),组别变量主效应显著(F=20.827,P=0.000)。材料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0.955,P=0.002) 。说明对不同材料(颜色、数字)的命名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命名材料对命名时间有显著影响。对2组儿童的颜色和数字快速命名反应时间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SRD组儿童颜色快速命名和数字快速命名反应时间都比对照组长。见表2。
2.3 2组儿童正字法意识测试结果比较
见表3。SRD儿童对真假字的判断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对各类不符合规则的假字的判断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符合规则的假字的判断成绩也低于对照组,虽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P值接近0.05;对常见真字、罕见真字的判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语音加工能力、正字法技能以及快速命名技能都是阅读能力发展所必需的认知技能,对阅读发展具有预测作用,其中任一认知成分缺陷都会影响到儿童的阅读发展。一系列研究表明,汉语SRD儿童可能也存在语音加工缺陷[13,14],有学者则认为正字法技能和快速命名缺陷是汉语SRD儿童主要的认知缺陷类型[15]。本研究结果表明汉语SRD儿童的这些语言技能水平均落后于正常儿童。
3.1 SRD儿童存在语音加工技能缺陷
语音意识指儿童对口语中语音单元(如音节、首音、韵尾或音位)的感知和操作能力,典型的测查任务包括音节(音位)计数、删除、添加或替换,首音、韵尾的检测(如挑异音任务)。本研究采用挑异音测试考查了SRD儿童对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辨识能力。结果发现SRD儿童在此3项分测试中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说明其语音辨别能力低下,语音意识差。语音短时记忆测验也显示SRD儿童的语音短时记忆广度不如正常儿童。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都表明汉语SRD儿童同样存在语音技能缺陷。
在表音文字系统中,语音意识被认为是习得阅读能力的必备条件。明确的语音意识是儿童从字符阶段向表音阶段发展、过渡的关键因素。语音意识缺陷使得儿童的阅读能力停留在字符阶段,不能运用字形-音位转换规则来迅速对字词再编码,继续依赖字符来识别字词,阅读效率低下,成为SRD[16]。
语音加工能力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在汉语阅读中。语音意识能力的高低与儿童的拼音能力有密切关系,而拼音的学习又直接影响着儿童汉字认知能力的获得,从而影响阅读水平[17]。在汉语学习中,儿童只有通过系统的拼音学习,才能在汉字与声音间建立连接,从而掌握汉字的发音。随着学习汉字量的增加,儿童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形声字结构的语音线索,并且在字的读音中利用这种线索。而阅读水平低的儿童不能有效地利用语音及语义信息激活相应的字形表征,产生同音字混淆[18]。语音加工能力中的语音短时记忆能力也是儿童识字和进行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现代记忆理论,语音的短时保存是对语音进行进一步加工的前提,只有语音在大脑中短时保存才能得到进一步编码,建立起音形连接;语音的短时保存在阅读理解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非熟练读者、初学者由字形通达语义要以语音为中介[19]。语音短时记忆能力差,必然影响对汉字的学习和阅读。
3.2 SRD儿童存在快速命名能力缺陷
快速命名任务是让被试快速命名连续或间断性地呈现的数字、物体、颜色、字母。快速命名障碍是指对熟悉的视觉符号的命名速度低于年龄标准至少1个标准差。研究发现SRD儿童的命名速度普遍低于正常儿童,尤其在连续呈现项目时[20]。Ho等[15]对前人研究中报道的主要缺陷,如视觉、语音快速命名和字形缺陷,在汉语SRD儿童中存在的比例进行了探讨,发现57%的SRD儿童有命名速度缺陷,认为命名速度缺陷是汉语SRD的主要缺陷类型。本研究发现,汉语SRD儿童在颜色、数字的快速命名测验中命名速度明显慢于正常儿童,也支持汉语SRD存在快速命名缺陷的假设。至于是反映了哪些认知加工的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SRD儿童存在正字法加工技能缺陷
正字法是指单词拼写形式的抽象表征。本研究采用真假字判断任务考查了汉语SRD儿童的正字法意识,结果发现,SRD儿童对真假字判断的总成绩不如对照组儿童。具体分析发现,SRD儿童对于不符合组字规则的假字的判断成绩不如对照组,对于符合组字规则的假字的判断成绩虽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值接近0.05。说明汉语SRD儿童对汉字组字规则意识和汉字结构认知能力的缺陷。这与Ho等[15]的研究结果相同。但徐世勇等[21]的研究却没有发现SRD在真假字判断任务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实验材料不同所致。徐世勇的研究所用为符合正字法的假字,构成假字的部件都是真正的部件,使被试不能从刺激材料的结构或某一个具体的细节做出判断,而只能根据汉字的整体知觉做出判断,主要反映的是对汉字字形的整体知觉能力。而本研究还使用了不符合正字法规则的假字,如部件的位置、方向错误,部件笔画有增减的假字,这就要求更为精细的视觉辨认能力、对汉字组字规则和汉字结构的理解。本研究所发现的SRD儿童对不符合组字规则的假字判断困难,可能就反映了其对汉字组字规则和汉字结构认知能力较差,即正字法意识低下。
语言文化障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语言训练治疗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共60例, 所选择的患儿均为痉挛型脑瘫患儿, 符合诊断标准, 均行相关实验仪器检测后排除听力障碍, 上述患儿经过相关智力测定后为轻度智力发育迟缓或中度智力发育迟缓。同时排除孤独症患儿。所选患儿的年龄2~6岁。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4.1岁。轻度智力低下患儿17例, 中度智力低下患儿13例;轻度构音障碍患儿16例, 中度构音障碍患儿共14例。对照组中,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4.2岁。轻度智力低下患儿15例, 中度智力低下患儿15例;轻度构音障碍患儿17例, 中度构音障碍患儿共1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语言训练方式, 对照组实施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方法, 对照组实施小组语言训练方法。对照组患儿每周进行语言训练3~4次, 每次训练时间为30 min, 对患儿进行构音障碍和言语评估, 而后一对一实施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首先通过构音障碍和Gesell测试后对患儿进行分组, 在同一水平阶段的患儿分为一组, 每组4人, 以小组为单位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两组患儿均训练时间为24周。在小组训练中激发患儿的好奇心, 在训练过程中利用互动促进患儿间的交流。
1.3 疗效评定
对患儿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进行Gesell测试, 同时对患儿进行构音障碍方面测试。干预后患儿的Gesell测试量表中的言语发育商较干预前评分提高超过15分, 患儿干预前的轻度构音障碍在干预后得到全部纠正, 中度构音障碍患儿在干预后80%患儿声母得到纠正为显效;患儿发育商在干预后的评分和干预前的评分相比提高分数为5~15分, 在构音障碍患儿中经过干预后90%的患儿得到纠正为有效;患儿经过干预后, 言语发育商提高情况没有达到显效或有效标准, 患儿的构音障碍改善情况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前的构音障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中错误类型置换歪曲22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19例、错误部位舌根10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1例、舌上抬障碍15例。对照组患者中错误类型置换歪曲21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20例、错误部位舌根11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0例、舌上抬障碍1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构音障碍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 (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 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瘫患儿除了运动及姿势发育障碍外, 还可合并语言障碍, 导致患儿和他人交流障碍, 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1,2]。语言训练对此类患儿的语言发育有着显著干预效果。在对语言训练形式中, 一对一训练方法较为常见, 虽然一对一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构音障碍, 但在训练过程并不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有效提高患儿训练过程中的竞争意识, 不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且在一对一训练过程中, 患儿单独面对治疗师, 患儿往往产生心理恐慌, 甚至影响到的言语训练正常进行。而小组语言训练方式不但能够改善患儿的构音障碍, 同时为患儿之间提供了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的机会, 通过患儿之间的动作模仿, 有助于修正自己的动作行为, 同时也提高了患儿的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适应能力[3,4]。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构音障碍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患儿的语言训练效果方面, 临床效果近似, 说明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的疗效和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效果相当, 均能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对提高患儿的语言发育交流能力有积极作用,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的疗效。方法 接受语言训练治疗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共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方法 , 观察组实施小组语言训练方法。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错误类型置换歪曲22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19例、错误部位舌根10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1例、舌上抬障碍15例。对照组患者中错误类型置换歪曲21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20例、错误部位舌根11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0例、舌上抬障碍1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构音障碍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 (显效16例、有效11例、3例无效) 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显效16例、有效12例、2例无效) 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的疗效和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效果相当, 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组语言训练,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疗效
参考文献
[1]段军, 芮芳, 唐久来, 等.脑性瘫痪儿童临床分型与合并症的相关性分析.安徽医学, 2011, 1 (2) :5-8.
[2]邹新艳, 余志华, 何雁梅, 等.针刺联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7 (3) :924-926.
[3]郭延昭, 樵成, 李红.局部针推配合语言训练改善脑瘫构音障碍疗效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 28 (7) :573-574.
语言文化障碍 篇9
1 计算机通信背景
随着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需求的增加, 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的构建、更新等问题, 也成了业内的焦点。据悉, 借助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最新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实现将网络功能嵌入到操作系统之中, 智能大楼的兴建与计算机网络的同步施工,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到底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该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二者紧密结合的产物。按照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能够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在一起, 而介质便是电缆、光纤、通信卫星等等。如此, 计算机网络轻松具备共享硬件和软件、数据资源, 以及对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处理的功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源共享。不管用户是在家里, 还是户外、办公场所任何一个地方, 都能实现这种共享,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和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据通信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计算机通信实现了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传递, 是现代人重要的信息交流和联系手段。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 是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物, 也是信息产业的累累硕果。
2 何为计算机跨语言检索
人们交流和工作离不开语言, 计算机要发挥作用也有其自身的工作语言。而这种语言能够让计算机按照人类的意志进行工作, 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的语言属于人工语言, 是由人们自行设计的符合计算机识别系统的一种语言。通过这样的特殊语言, 人类才能很好地掌控计算机。而这种人机合一的实现, 靠的就是计算机语言指令的下达。计算机依据给出的指令来进行各项工作, 它的简便而快捷的功能也由此实现。因此计算机语言很重要。
那么跨语言如何实现?当用户需要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检索, 就可以由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提问和答复。就比如用户用中文输入检索, 那么跨语言检索系统则会自动返回英文、日文等语言描述的信息。这些信息以文本或者其他形式出现。就现在而言, 跨语言文本信息和语音信息检索是两个研究得比较多的方面。在跨语言检索中, 源语言就是提问中所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多是用户的第一语言。而目标语言则是被检索的信息所使用的语言。该语言对用户的要求不高, 不需要用户能看懂。
3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故障有哪些
3.1 模块故障
计算机系统中有很多功能和特性不一的模块, 有的模块容易发生故障, 而有的模块却不容易产生异常。就比如管理、堆叠、扩展等模块, 就很少发生问题。可一旦这些模块发生故障, 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是空前巨大的, 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模块的使用和维护。一般而言, 这些模块发生故障的原因有电源不稳定、搬运交换机出现破损等, 确保交换机和模块电源的有效配备, 将是减少该故障发生的有效途径。
3.2 密码问题
众所周知, 密码对于用户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一切交易活动和重要的联系手段,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发生密码丢失的问题, 无疑对用户的财产和隐私信息安全将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这是一件很让人恼火的事情。有过上网经验的人都知道, 计算机系统功能里会有“找回密码”这一选项, 网络通讯技术同样可以。至于方法, 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 为了尽快把遗失的密码找回来, 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王道。出现密码问题的原因有工作人员忘记密码和交换机出现故障等, 但这些现象并不常见。
4 处理计算机网络通讯障碍的方法
4.1 注重计算机软硬件的日常维护
清洁和保养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 是日常维护工作的重点部分。计算机的网络运行环境有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环境和系统本身的工作的环境之分, 日常的清理当然是生活中的环境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不仅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也会对计算机有不容小视的侵害作用。很多人会觉得计算机只有在网络病毒的破坏下, 才会产生系统的异常和瘫痪, 小小的灰尘怎么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作用呢?这就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了。日积月累的粉尘, 会使本来可以快速运行的系统慢下来。如果年复一年的积累, 小小的灰尘必然也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故障。所以, 清洁环境非常有必要。至于硬件设施, 如键盘和鼠标等, 它们保持洁净的作用当然就更大了。
4.2 采用Ping对计算机网络工作环境进行检测
该检测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在配置、物理层或路由器设置中存在的故障问题, 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如果计算机工作没有异常的话, Ping命令于命令提示符窗口的显示结果为成功接收一切的发送包, 而丢包的概率是0。简单来说, 这种方法是靠数据包数目和网络丢包率的高低来测试网络稳定性的, 还可以检查与主机的连通性是否正常。如果连通异常的话, 本机就会造成计算机故障。检查本机的网络配置、计算机协议、IP地址等, 则是例行的检查项目。总之, 计算机网络工作环境运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采用Ping检测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4.3 时刻关注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计算机工作受到黑客和不同病毒的干扰, 致使用户的隐私和交易信息外泄, 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所以很多的用户数据和信息资料需要得到保护。而经常对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进行检测, 将大大降低计算机受到攻击的风险, 使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就这样, 各种杀毒软件便应运而生了。时常进行更新和升级系统和杀毒软件, 查杀病毒, 就可对计算机进行实时的保护, 让用户可以安心上网, 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乐趣了。也可以对账号和密码等进行修改, 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5 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通讯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们对计算机网络需求的不断加大, 也使计算机跨语言的通讯存在着一些运行障碍, 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计算机网络工作者只有正视这些障碍问题, 找到合理而有效的解决办法, 才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而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涛.跨语言计算机网络中语言通讯障碍及解决办法[J].情报科学, 1994 (02) .
谷歌翻译 凭啥跨越语言障碍 篇10
近日,陈雍在位于北京清华科技园的谷歌北京办公室接受了《计算机世界》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为我们揭开了谷歌翻译所用技术的神秘面纱。
懂得更多
全凭“云”统计
2004年,谷歌创始人之一塞吉•布林(Sergey Brin)使用市面上的网络翻译服务来翻译韩国粉丝的邮件,结果显示:“生鱼片带着它的愿望,用谷歌搜索绿洋葱!愿意?”。这一与原意风马牛不相及的翻译结果,使塞吉下定决心要让谷歌做出“靠谱”的翻译产品。
如今,谷歌翻译早已是很多人出国旅行和外文写作的必备工具,而谷歌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翻译服务提供商,实现了塞吉跨语言搜索信息、并可将搜索结果和网页等资讯以母语传递给用户的愿望。目前,在全世界,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语言约有100种,而谷歌翻译已经实现了对其中58种语言的支持。陈雍坦言:“虽然机器翻译并不完美,但它可以让用户接触到之前无法触及的世界各地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翻译是个自动翻译机,也就是说,它借助的是技术而非人力。对这一点,陈雍解释说,“当下大部分的商业翻译系统用的都是规则法机器翻译,需要做大量词汇与语法的处理,谷歌的方法与它们不同。”据介绍,谷歌翻译是先往计算机内输入大量的文字文本,这些文本数据包括目标语言以及对应的翻译文本中现有的人工翻译数据,然后构建统计翻译模型。
为了形成翻译模型,每年,谷歌都会从一些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搜集翻译信息,完善自己的“平行语料”库。为了保证翻译质量,除了严格限制“平行语料”的来源,谷歌还采用了国际认定标准Bleu Score来分析、调试。
陈雍指出,谷歌翻译之所以能采用统计翻译模型,关键在于谷歌的技术基于云计算架构。统计模式机器翻译需要海量的数据存储空间以及高效的运算能力,而谷歌拥有谷歌MapReduce(分布式计算系统) 和BigTable(分布式存储系统),正好满足了这两方面需求。
从表面上看,“支持更多语言种类”和“在线使用”是谷歌翻译与其他流行翻译产品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等的功能区别,但背后最大的不同却是,谷歌翻译是基于云计算支撑下的统计翻译模型。
整合信息
人人皆受益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这是谷歌始终秉持的信条,也是其产品战略。”陈雍表示,谷歌翻译虽然并不是谷歌最大的研发部门,但其与研究Android、Chrome,甚至YouTube的部门一样,都是为谷歌实现整合全球信息的目标服务的。
谷歌希望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所有可以数字化的不同语种、不同格式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而后以最简便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每次技术论坛上,谷歌都会在‘翻译’这款产品上‘大费唇舌’,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沟通形态,即全球信息的无障碍流通。”陈雍坚信这一理想。
有数据显示,世界上超过99%的人每天的沟通都要靠母语,但在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了80%,在剩下的20%中,法语占其中的大约5%,中文等其他语言信息各自所占百分比微不足道。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谷歌如此重视一款小小的语言工具。
谷歌除了用翻译工具对不同类型、不同语种的信息进行横向整合,还强调对自己的产品体系进行纵向整合。早在2010年,谷歌已经在Chrome浏览器中整合了谷歌翻译。当Chrome用户访问与电脑系统默认语言(或是浏览器语言)不同的其他语种网站时,Chrome浏览器就会弹出谷歌翻译工具栏,只要单击“翻译”按钮,谷歌翻译将把整个网站翻译为系统默认语言。当然,用户也可以让谷歌翻译把整个网站翻译为其他语言。
此外,谷歌翻译还可以帮助用户阅读搜索结果、网页、电子邮件、YouTube视频字幕以及其他信息,用户甚至还能在Gmail内进行实时的多语言对话。
事实上,刚刚在苹果AppStore上线的“谷歌翻译工具软件”并不是第一个谷歌翻译“移动客户端”。早在一年前,谷歌就已经在Android平台上推出了谷歌翻译工具。今年,谷歌又推出了聊天模式的Android 版谷歌翻译软件(Conversation Mode,目前只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互译),其主要功能是让使用者通过 Android 手机来实现实时翻译,为语言不通的人建立沟通桥梁。
名词解释
平行语料
2例严重语言障碍肿瘤病人的沟通 篇11
1 病例介绍
[病例1] 病人, 男, 64岁, 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脑转移, 病人及陪伴均为聋哑人。治疗经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予化疗, 病人胃肠道副反应重, 并出现Ⅳ度骨髓抑制, 经对症支持治疗及升白细胞治疗后好转。后因病人病情加重, 颅内病灶波及范围广, 出现颅内高压及意识障碍, 予积极治疗, 仍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例2] 病人, 女, 27岁, 藏族, 诊断为子宫癌肺转移, 病人本人及家属不懂汉语, 不识汉字。治疗经过:病人于2007年4月入住我科, 经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子宫及肺部包块较前明显减小, 于2007年6月出院。同年9月, 病人再次入院, 住院期间出现阴道大出血, 经积极止血、扩容、抗感染、化疗等治疗后, 病情好转, 于2007年11月出院。
2 沟通
2.1 入院时的沟通
2.1.1 护士的仪表
人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是人际交流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微笑可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 在入院接待时, 护士的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在交往中至关重要, 能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在和随同翻译交流的过程中, 不要忘了要面带微笑, 以关切的目光注视病人, 与病人进行目光交流, 给病人尊重感。
2.1.2 通过翻译了解病人信息
由于这类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 刚入院时, 都随同有能进行翻译的家属或亲友。如病例1中, 病人的子女是正常人, 会哑语, 可以通过其子女了解病人的情况, 并通过他们告诉病人怎样使用呼叫器等。在与翻译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要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以备需要时使用。
2.2 治疗期间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3]。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来说, 非语言交流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 可以让病人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的支持, 并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在病例1, 要告知病人在化疗的过程中穿刺肢体适当制动, 护士可以平视病人, 轻拍他的肩部, 引起注意, 用手指一下穿刺部位, 摆几下手, 表示“不”的意思, 再作几次摆动肢体的动作, 病人就能明白护士对他的要求, 这样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在化疗过程中主动配合。另外, 护士关注的目光、娴熟的技术给病人以安全感[4]。在病例2, 病人阴道流血过多, 需要建立多路静脉通道, 护士以最快的速度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 并以娴熟的动作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待病人病情稳定后, 还更换清洁的床单被套, 清洁病人皮肤上的血迹, 使用尿布湿、尿垫, 让病人感觉舒适, 有安全感。
2.3 病情变化时的沟通
2.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病人不能进行语言交流, 生理和心理需求不能良好的表达, 病情发生变化时, 这就需要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 加强病房巡视, 了解病人的需求。尤其是夜间值班时, 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 观察病人的表现及生命体征, 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为医生提供信息。在病例1, 病人及陪伴者均是聋哑人, 当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时, 病人未能表述自己的感受, 常伴有痛苦面容及烦躁情绪, 护士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 及时汇报医生, 遵医嘱静脉输入甘露醇脱水治疗, 降低颅内压, 缓解病人的痛苦。
2.3.2 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减少医疗纠纷
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就治疗方案需要常和病人家属沟通, 尤其是当病人病情出现病情变化时, 需要及时向家属告知病人的情况和处理意见。此项工作若做得不好, 常因沟通不到位而造成医疗隐患, 引起医疗纠纷。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及家属来说, 这项工作确实很难做, 此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能对医患沟通起到良好的增补效果。如病例2, 病人出现阴道大出血, 需要及时输血和急诊化疗, 这些治疗措施, 都需要家属签字认可。由于病人和家属不懂汉语, 根本听不懂医生和护士的讲解, 而病人的情况紧急, 不容拖延, 恰好科室里正住着一位能说汉语的藏族病人, 便请来他的儿子担任翻译工作, 并作为证人签字。这样, 既让被救治的病人家属充分理解治疗的意义和要求, 主动配合, 同时又有第三方证明事实的经过。这样与病人和家属沟通,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隐患。
3 结语
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肿瘤病人来说, 交流技巧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 它能帮助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 能让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较好的表达和护理, 是实行整体护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运用交流的技巧,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48.
[2]邓小玲, 张翠萍.非语言交流在言语沟通障碍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3) :4.
[3]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