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化(精选12篇)
语言和文化 篇1
现代文化社会学家认为,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 它是文化的载体。正是通过语言, 文化才得以保存和继承。语言直接反映一种文化的现实。
乔姆斯基 (Chomeskey) 以前的语言学家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 单纯地研究语言, 语言形式。但以后的语言学家们随着对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从Warf Sapir到Hallihay都充分肯定了文化的影响力。Rivers (1981:315) 说:“语言不能与文化完全分离开来, 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中。”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认为:各个社会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 它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反映, 是反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生存空间, 包括社会演变、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生活以及心理机制, 无处不打上鲜明的民族烙印。这种烙印深刻地印在语言系统上, 成为民族语言的典型表征。
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既然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那么在语言转换中就必然要进行文化的转换。因此, 英汉翻译既是英汉语言的转换, 也是英汉双语文化的对接。文化因素在英汉翻译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重视语义信息的传递而忽视文化信息传递的翻译, 很难真实反映原文的思想。
1.在异质文化交流中, 翻译所扮演的角色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关照、比较和领悟。人们在接触异质文化时, 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又加上文化空省、空缺等因素的制约, 便产生文化误读、误译。
例如:
(1) Man set flowers, love notes, offer future, still her dreams ran riot.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What a door of an Aladdin’s cave it seems to be. (T.Dreiser, sister Carrie)
译文:男人送花、送情书、送时运给他。可是她还梦幻无边。这一百五十块钱!这一百五十块钱!真好似阿拉丁山洞的门。
此例中的“阿拉丁山洞的门”源于《一千零一夜》, 已在西方家喻户晓, 象征“好运的降临”。这里属于文化空省 (cultural default) 现象, 即语篇外有关文化知识的省略。例2也同样:
(2) Abroad and amole road, whose dust is gold and pavement stars, as stars to these appears seen in the galaxy---that Milky Way, nightly, as a circling Zone… (Milton:Paradise Lost)
译文:一条开阔富丽的路, 尘土黄金, 满地星星, 像所见的天河中的繁星, 就是你每夜所见的, 那腰带般的银河……
传统的翻译中将“Milky Way”译成“牛奶路”和汉语中的“银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有庭径之处。在希腊神话中的“Milky Way”是指Hera在给Heracles喂奶时滴下的奶汁凝成的一条路, 又可指人间通往宙斯宫殿的一条乳白色大道。而汉语中的“银河”常会使人联想起牛郎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银河在人们的想象中是一条闪亮、无法逾越的天堑。
(3) 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 (John.Masefield, 1878-1967) 在《西风颂》里写道:
It i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n hills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 and daffodils.
译文:
那是一种温暖的风, 西风吹时, 百鸟争鸣。
一听西风起, 我眼眶中热泪盈盈,
因为它来自西土, 那褐色的故山那边。
春天就在西风中到来, 还有水仙花。
在上面的英译汉的例子中, “w e s t wind”的翻译也涉及文化问题。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 “西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是和春天、生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想把“west wind”译为“东风”, 因为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才是“春天的风”。这样的译法显然不妥, 因为它失去了原文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所以, 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的单位, 把文化研究切入翻译理论中来 (Gentaler, 1993:188) , 这才是抓住了翻译的实质。要达到此目的, 就必须根据世界上的种族的不同, 他整个世界大致化分成若干个文化分区。我们常说的宏观划分, 是指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世界观、思维方式、文化传统, 还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等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
2.文化冲突则是指有些事物或行为是各国都有的, 而且皆有相当的词, 但涵义却不同。英语中“flower”常用来代表女人, 但中国成语中却以拈花惹草、花街柳巷里的“花”来形容不三不四的女人或娼妓。这个时候, “flower”就必须转译了。同样地, “吃醋”则不是吃醋而已, 还得加上妒忌、着急等等的意思。
又如:英美人可用uncle和aunt统指父母各系同辈的亲属, 既无长幼之分, 也无父系母系之别;而汉族受封建宗法文化的影响和权利、义务观念的制约, 严格地区分为伯父、伯母。叔父、婶母, 姑父、姑母, 舅父、舅母, 姨夫、姨母等, 甚至还有大姑、二舅、三叔等称谓。英语语言对父系、母系、同辈亲属称呼上不作区分, 是因为这种区分对英美人是不重要的。因为, 在英美文化中, 某社会成员与其同辈的人都保持相同关系, 没有远近、亲疏之分。而在汉语中, 同辈的不同亲属成员使用不同称谓, 以表明某社会成员与其同辈亲属的亲近程度不同, 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 汉语中同辈的不同亲属成员使用不同称谓是其社会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
再如:英文的“she is a cat.”就不能译成“她是只猫”。因为“猫”在中国人的眼里一般是用来比喻可爱、弱小的动物, 令人怜爱;而在英文里却指心地恶毒、爱说人坏话的女人, 因而直译就不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如形容一个人很快乐, 汉语说快乐得像只百灵鸟;而英语却是“as happy as a cow”。比喻一个人狡猾, 汉语说像狐狸一样;而英语却是“as cunning as a dead pig”。说一个人生活得很惨, 汉语常说牛马不如的生活;而英语却说“to live a dog’s l i f e”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这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翻译时我们可以采取转换和移植的方法来处理文化冲突问题, 从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及其风格。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一大障碍, 任何译者都必然会遇到它。这是因为不论笔译还是口译都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 而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与容器, 况且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已成为共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文化差异往往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字的比较与对照得到真实的体现。而译者必须考虑到文化空省和文化冲突问题。在尊重一种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 务必考虑另一民族的适应度与可接受度。
摘要:语言是人类共同时用的交际工具,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表现文化空省和文化冲突等。因此, 应从文化的角度讨论语言与翻译, 以消除其中的障碍, 达到沟通的目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文化空省,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A].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 3
[4]赵爱国.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移入[J].西北大学学报.1995, (4)
[5]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6, (5)
[6]程伟进.从“DesrJohn Letter”漫谈翻译中的理解[J].山东外语教学.1990, (3)
[7]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8]柯杜霍夫.普通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语言和文化 篇2
姓名:邱艳红学号:08680418班次:外语系四班
[摘 要] 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共有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同时也透射出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传统等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委婉语;心理基础;文化异同
以前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思选择了这名课,转眼间这学期已接近尾声,但是现在觉得选择他我是正确的,而并不是当初的为了好玩,而是通过这学期我确实收获到了很多知识,虽然谈不上丰富,但总的来说,受益匪浅。不仅是从书本上,也从老师那懂得了很多。本篇主要阐述一下我对委婉语的一些理解。
委婉即“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英语中的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友善辞令)。英语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大体等价 [1]。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在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削减表达的禁忌、直接和粗鄙。
一、汉、英委婉语共同的适用范围及心理基础
汉、英委婉语折射出汉英两种文化有共同的适用范围。在汉英文化中,委婉语主要适用范围大致为:生、老、病、死;性;排泄;穷困;犯罪;职业;政治。就老年人之“死”而言,英语有与汉语意思相似的婉称,常见的有:to close/end one’s days(终其天年);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ross the bar(去了);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pay one’s last debt(寿终);to run one’s race(了其一生、寿终正寝);to slip by/away(悄然去了); to be home and free(归去来兮自由哉)等。汉、英委婉语中有一些完全或基本的等价,反映了汉、英民族对外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的避讳、美化、掩饰心理基础和思维模式。
1.对某些事物情形的避讳
汉、英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忌讳”都是产生委婉语的重要心理基础。2.对生理缺陷及某些行为的掩饰
汉、英语言中常用委婉语说明人体的某些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如在汉语中人们用“腿脚不方便”或“行动不便”指代“瘸子”或“双目失明的人”;用“说话有点慢”指代“口吃”、“大舌头”。英语中用“imperfect hearing”代替“the deaf”(聋子),用“visually retarded”指“the blind”(瞎子),用“queer”表示“homosexual”(同性恋)。委婉语的礼仪功能(ritual function)也掩盖了羞于启齿的令人难堪的事实,用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唐突现象。如人们去厕所大小便,英语中婉转地表达为“to washroom’ shand, to powderone’snose, to spend a penny,to payacall, to gosomewhere, 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等。这些说法近似于汉语的“方便一下、去洗手间、去一号、去洗个手、去补一下妆等”.3.对事物的美化
人的价值观里有趋美性和趋好性的一面,委婉语的作用除了避免刺激、消除粗俗、摒弃陈腐外,还可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给人以安慰。例如就职业来说,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委婉语里就出现了一些花哨、委婉而动听的名称以升华职业,提高社会地位消除怕“失体面”的忧虑。在中国人们将以前称呼的“保姆”、“钟点工”改为“阿姨”、“大嫂”、“家政人员”等;将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员称为“自由职业者”。在英美国家如称Hairdresser(理发师)为beautician(美容师);gardener(园丁)为tree surgeon(花木外科医师)或landscape architect(风景建筑师);“打字员”自封为secretary(秘书);“补鞋匠”自封为shoe rebuilder(鞋子复原师);就连butcher(屠夫)也以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自称;funeral undertaker(葬礼承办人)也被一个更高尚的词代替为mortician或grief therapist(哀伤治疗师)。
汉英委婉语在使用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异。首先,汉语委婉语强调用委婉含蓄的话代替或烘托暗示原意,汉语委婉语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距离更大,显得更为委婉曲折,折射出王权思想和尊祖敬宗、仁义道德的儒家传统。而英语委婉语则强调用单词和短语替代原语。其次,英语委婉语强调替代词语更文雅、更温和,不冒犯人,使人高兴,具有“关爱”的情感内涵。而汉语委婉语只强调用与本意相关的话委曲含
蓄、转弯抹角地代替或烘托暗示出不能或不愿直说的话。当然,里面也含有“关爱”的情感内涵,但不局限于“关爱”。以“死亡”的委婉语为例,英语中有数百种代替“death”和“die”的词语,如“to go home”、“to be at rest”、“pass away”等,并不把“kick the bucket”,“be done for”, “one way ticket”等戏谑词算作委婉语。而古汉语中“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民曰死”。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去世了”、“不在了”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而“完蛋了”则用于表示对敌人的憎限;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死,常用“牺牲”、“为国捐躯”、“以身殉职”等[5]。[参考文献]
东北语言和东北地域文化的探究 篇3
关键字:东北语言东北地域文化关系探究
俗语道“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东北语言作为传承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东北人民的生活语言,同时也是维系地区人民情感的纽带。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同时还涉及到与之相关联的文化系统,足以鲜见语言对地域文化的承载作用。可见,对东北语言和东北地域文化进行探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为更好地为研究东北语言开拓新的视角。
一、东北语言概述
东北语言是北方语言的一种,富有极强的节奏感,这种语言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相比于我们的国语(普通话)而言,东北语言在语音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①东北语言在平舌音声母和翘舌音声母(即z、c、s组和zh、ch、sh组)上发音容易混淆,难以正确区分。②在音调值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即高音不同),主要体现在:阴平调在东北地区发音调值约为33或44。③东北语言大多集中在儿化音词上。在词汇上,东北语言形成了具有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词,这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是多元文化经过300多年相互融合而获得的结晶。④在语言的语法使用上,东北语言习惯使用拟声词做修饰语。如“嘿嘿”、“呵呵”、“嘻嘻”、“哇哇”这些表达感情色彩的拟声词:“嘿嘿”表示一种阴冷的笑;“呵呵”表示坦率、真挚的笑;“嘻嘻”表示带来讥讽性的笑;“哇哇”则是携带有厌恶的感情色彩。再如“关系钢钢的”、“疼得嗷嗷的”、“冻得嘶哈的”等。
除了上述的整体性特点之外,东北语言还存在内部间的差异,这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和锡林郭勒“东五盟市”的东北语言地域区内都有所体现。例如:哈尔滨话、“东五盟市”的话与普通话最为相似;吉林话在音调发音方面会比较重音;而辽宁话相比于其他而言,则表现更为明显的语调转折变化。大致来说,从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进行延伸,发音朝音调转折多变,语音高亢、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方向发展。相比于我国的其他地域来说,在东北地区生活的人们所使用的词汇、语法方面大致相同,基本不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的问题。
二、东北地域文化
东北的北面是辽阔的草原,西北方向连接着广袤的沙地以及无数的游牧民族,东北地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独特背景下酝酿的一种文化形式。东北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形态,其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发展脉络以及地域地理环境,使得它与其他文化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当然,东北地域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种独特形态,它同样有着和中国文化一样的特性,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同化。以美食文化为例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哪个地区引入的美食,来到东北都会进行不一样的革新,即使是最简单的麻辣烫,东北人也会把它融入当地人的口味和审美,使其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这就是同化。
三、东北语言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一)地域经济和价值观念对东北语言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大自然赋予了东北人民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当地的生态环境优越,十分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居住。广袤的平原,千百年的农耕、游牧生活,使东北人民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意识形态。相比于我国江浙泸等经济发达地区,东北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形态意识上,东北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都还处在地域文化氛围之中,具有较为浓郁的东北文化气息。而在东北的一些农村里面,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情结,他们都愿意守护自己的家园,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方式。语言作为社会生产发展所催化出来的一种产物,它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就东北语言口语来看,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典型的农民语言。此外,东北人还喜欢用亲戚关系的口语语言来称呼人,这也是东北语言文化的一大特征。
(二)地域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东北语言的影响
东北位于中国最北的地域,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冬季的时候不仅严寒而且时间漫长,气候环境极为恶劣。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地域气候和环境,东北地区的环境极为独特,这种携带着“东北版块”独特积淀地域环境,不仅会对东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影响,还会进一步铸造不一样的东北文化特色,其中也包括了东北语言所具备的文化气质。
(三)地域人文环境对东北语言的影响
东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区之一,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追溯到燕国。东北人民的祖先是驰骋在大草原和森林的游猎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有多个民族在广大的东北区域内生活过,包括蒙古、满、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民族。随着明代灭亡,清兵入关,大量汉人开始涌入东北地域,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深,随之也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东北语言。现阶段,在东北语言里还保存在很多能够反映当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汇,这种融合了风俗文化的东北语言充分地展现了自身独特的魅力。
结语:总而言之,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体现地区文化特色的根基,倘若语言消失,往往也会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消亡。同样的,东北语言与东北地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我们只有对它们之间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为研究东北语言开拓新的视角,使东北语言成为极具文化气质魅力的奇葩。
“人”影射下的语言和文化 篇4
关键词:语言,文化,光源,以人为本
0 引言
从“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1916) 的“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到被称为“美国语言学的牛顿”布龙菲尔德 (Leonard Bloomfield, 1887-1949) (1933) 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 以及发起语言学革命的乔姆斯基 (Avram Noam Chomsky, 1928年12月7日-) (1957) 的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 都是局限于语言内部本身的研究, 忽视文化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语言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 人类语言学家开始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 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 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 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 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吕叔湘先生称之为“语言学的又一次解放”, 从此开始了语言的各个微观方面的研究。
1 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的发展概述
西方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对语言中的人类学方向的研究中, 文化因素逐渐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方面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Bronislaw Mlinowski) 早在二十世纪初, 马林诺夫斯基发现新几内亚以北的特洛布雷昂群岛居民的原始文化中, 词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词所出现的语境, 也就是现实的生活环境。比如说“wood”有两种含义:一是“木材、木料”, 第二个含义是“独木舟”, 这是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很难想像得到的。这第二个含义就是来源于岛上的现实生活环境:独木舟对岛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后, 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弗斯 (John P.Firth) , 美国的博厄斯 (Franz Boas) , 萨丕尔 (Edward Sapir) 和沃尔夫 (Benjamin Lee Whorf相继论及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它跟思维、种族、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关系。其中萨丕尔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世界观, 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型, 这一模型的纲目是在这种文化的语言中编织的, 要观察和了解一种文化的网络及其要义, 语言符号系统是一条必要的途径。只有在语言系统中, 一种文化模型的要目才清晰地显现出来;只有在语言研究中, 才能真正把握一种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 自从1898年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发表了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以来, 汉语学界注重的是汉语语法研究, 着重对具体的语言现象作分析与描写, 总是模仿西方的语言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收到国外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潮流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语言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 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来研究, 以文化阐释语言, 以语言阐释文化, 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研究, 从而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语言。1950年, 罗常培发表了《语言与文化》。在引言中, 他引述了西方著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的名言:“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受到国外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潮流的冲击, 游汝杰、陈建民和申小龙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语言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 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来研究, 以文化阐释语言, 以语言阐释文化, 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研究, 把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转向文化、语言、交际三者的研究, 从而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语言。
2 中西方对语言、文化的理解
2.1 西方语言中语言、文化的含义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 “语言”在英语中是“language”, 它来源于拉丁语“lingua”, “舌头”的意思;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 “语言”在英语中是“language”, 它来源于拉丁语“lingua”, “舌头”的意思, 是人类通过话语表达自己想法的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是抽像的语法规则系统和词汇系统, 它潜存于人们的意识之中, 是社会产物, 不从属于某一个人。他主张把语言和言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 (言语是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 因此运用同一语言的人很少有同样的言语。言语是由个人通过运用语法规则将语言单位组织起来的结果, 因此言语是语言的具体体现, 而语言则是对言语的抽像。虽然言语是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素材, 但语言学的研究对像却应是语言。) 洪特堡则认为“语言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 是语言把世界变成精神财富”。
Culture (文化) 在词源上跟cultivate相同, 都是希腊人从耕地中发明来的词汇, culture同时也有浇花、培育的意思, 这是对物的培养, 引申为对精神的培养。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 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如果把语言和文化的定义简单拼凑起来, 再从中找出中心词的话, 就会看到“language (话语) ———human (人) ———society (社会) ———culture (文化) ”这种构成,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体现其中了。
2.2 汉语言文化中语言、文化的含义
“言”最早出现在《诗经·葛覃》中, 如:“言告师氏, 言告言归” (告诉师傅我想回娘家探望父母。) , 但“言”在这句话中只是作为助词, 起补足音节的作用。“语”“言”最早应该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中, 如:“食不语, 寝不言” (语出《论语》) ;“此非君子之言, 齐东野人之语也。” (语出《孟子》) ;“尔作言造语, 妄称文武, 冠技术之冠, 带死牛之胁, 多辞缪说, 不耕而食, 不织而衣, 摇唇鼓舌, 擅生是非。” (语出《庄子·盗跖》) ;又如唐代的“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 语言无味者, 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语出韩愈《送穷文》) ;在这些句子中, “语”、“言”、和“语言”都是“话、言语或说话、谈论”的意思。
在《易经·贲卦》的《彖传》中, 有“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以“‘人文’化成天下”, 此处未成双字词, 但已有构成“文化”的发展意向;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这也是当前学界较认同的“文化”的最早出处了。
如果再把上述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句子迭加起来的话, 也会看到“话语———人———天下 (即社会) ”这种构成。
综上论述, 说明了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而且这种关系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参与。
3 语言与文化的“影论”
在中西方学者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 都承认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分析语言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文化的关系, 认为文化离不开语言 (引自罗兰·巴特) , 但并没有指出语言与文化孰轻孰重, 孰处于主导地位, 而且, 在实际研究中还是经常忽视人的影响因素。
3.1 实体、影像、光源和语言、文化、人的类比
影像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物体 (即实体) 后, 在后面形成了一个黑暗的区域, 这个黑暗的区域就是影像。也就是说, 影像的形成有两个必要因素:实体和光源。
这里的实体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客观实在。实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具有客观实体的一切属性。它不依赖人的意识独立存在, 但又能为意识认知和反映, 是多种属性的承担者, 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有其存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等, 一切属性统一于实体的客观存在。 (索绪尔曾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 语言具有客观实体的一切属性, 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的一个方面, 可以脱离意识独立存在, 能被认知和习得, 语言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历史和历时的不同特点, 是人类社会多种属性的承担者。
客观存在中的实体在光源下都留有自己的影像;这里的影像不仅是客观存在意义上的影子, 也是实体的必然对应物、以精神状态存在的抽象的、无形的“影子”。实体与影像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 但二者之间同时存在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实体的存在决定影像的存在, 影像反映实体, 折射实体, 随实体的变化而变化, 随实体的消失而消失。二者统一于客观存在。客观现实中存在不同的实体, 就存在着不同的影像。实体不是孤立的实体, 影像不是孤立的影像, 光源也不是唯一的。文化具有影像的基本特征, 既有有形的具体的文化的表现形式, 也有无形的抽象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如龙应台在她的《文化是什么》一文中所说的:文化不仅仅存在于美术馆和大剧院, 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文化是人与人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根基。由此, 结论是文化无处不在。不能否认的是:东方人的一次握手是文化, 西方人的一次相拥是文化;一套古朴的布艺沙发也是文化。又如: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最早的现代人不是山顶洞人, 而是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田园洞发现的距今大约4.2———3.85万年, 比山顶洞人早一万多年的田园洞人。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过去, 人们认为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1977年以后, 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登封县东南约十五公里的登封王城岗的夏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夏代文字资料。又如, 在西城遗址的一个灰坑中, 发现了一件夏代初期的泥质黑陶平底器, 器底上有一个陶胎烧制前刻划的文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 像两手有所执持, 可能是“共”字, 它大概代表该陶器所有者的族氏。这个字非但不是刻划符号, 而且超越了象形文字的阶段, 是个会意字, 所以是真正的文字, 这一发现说明了文字出现最早的时间是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初期。 (引自化石网) 现代人类的出现大大地早于文字的出现, 不能因为无语言文字的考证而否认田园洞人的文化。出土的不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或一颗臼齿化石都蕴含着田园洞人的文化。任何实体都蕴含着文化, 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的一个方面, 语言也蕴含着文化, 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载体不单是语言, 它包括存在于客观现实的一切实体。
影像存在的另一必然条件是光源。实体只有在光源下才留有自己的影像, 影像既是实体的影像, 也是光源的影像。影像在随实体变化的同时, 必然暗示着光源的变化, 也就是说光源是实体和影像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另一方面, 影像在反映实体部分特性的同时, 也必然反映光源所具有的部分特性。光源之与实体、影像的关系就像人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3.2 语言、文化和人
既然光源之与实体、影像的关系就像人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说明了人是语言和文化的最终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 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 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关系也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称。孤立的事物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只有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展。马克思同时指出人通过劳动实践不断与自身, 与自然, 与社会发生联系, 而且人对自身, 对自然界, 对社会的作用是经过思考的, 有计划的, 人的性质就是劳动实践和精神活动。由此可知由于人类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 必然导致语言和文化以多样性的形式存在。人的存在, 人的劳动实践和精神活动, 必然导致语言的产生,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劳动创造了人, 在人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语言。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的人, 不是孤立存在的, 那么在人映射下的语言和文化也是社会性的语言和文化。也就是说人、语言、文化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同时, 还要与客观现实中的其他人或事物发生联系。人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所以语言和文化也以代代传承下去;反过来, 通过语言和文化的传承, 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也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研究, 更深入了解人的本质属性。
3.3 实例说明:中西方对“西风”的认识
从雪莱 (Shelley) 的《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 可以看出在雪莱的西风颂中, “西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一种在春天复苏的精神。这是西方文学中最典型的对西风的态度。而在中国“自古逢秋悲寂寥”, 如:“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这两种认知上存在的差异很多人认为是地域文化差异造成的, 是因为中英两国地理位置的不同, 中西方冷暖相异造成的,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刘禹锡在《秋词》里, 说完“自古逢秋悲寂寥”之后, 又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又如:在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以及峻青的《秋色赋》中是对秋或秋风一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来自“人”,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和感受, 也就是说是人决定了文化和语言的一切属性。
4 结论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语言的存在者;人的语言本质决定人的文化属性”;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
人的存在是语言和文化存在的先决条件, 人的特性通过语言和文化来体现, 语言一定是含有某种文化的语言, 文化蕴藏于包括人和语言在内的一切客观实体中, 人、语言、文化互为媒介;人、语言、文化在时间性、空间性上是并存的, 是同一的,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人的时候, 必须通过他的语言和文化来研究, 研究语言和文化时不能忽视人的主导地位, 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脱离了人来研究语言和文化是毫无意义。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现实的教育框架里, 应加强对人文因素的学习, 在研究领域里, 不可忽视人文因素的制约与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恩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7, 1.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编.古今汉语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
[4]阳虫的日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OL].blog.163.com/lyuquan45/blog/static/244959.
[5]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
[6]《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新华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4, 5.
[7]连淑能.英汉对比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9.
[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
[9]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2.
语言和文化 篇5
本文首先对侗语空间方位词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它们所依存的.不同参照系统进行再分类,然后探讨它们的语法功能并尝试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作 者:刘苏敏 陆峰 LIU Sumin LU Feng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9 刊 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H2 关键词:侗语 空间方位词 分类 认知语言学 语法功能 文化意义★ 东西方文化比较及文化形态学的方法论
★ 侗家风雨桥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 煮粥行,煮粥行尤侗,煮粥行的意思,煮粥行赏析
★ 公司章程作用及特征
★ 优秀论文的特征
★ 职业道德的特征
★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 惊蛰节气特征
★ 劳动规章制度特征
语言和文化 篇6
【关键词】汉语教学 国际汉语 泰国语言政策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55-02
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多元、多语种发展作为国策[1]。泰国作为一个东南亚的一个发展国家,无论是是在政治,还是经济发展模式,都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从“国际汉语[2]”的角度来看待泰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国内的汉语教学有所区别。下面笔者就从泰国汉语政策发展出发,结合自己在泰国曼谷Mahaweeranuwat小学教学经历,分析泰国的语言政策对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影响。
一、泰国近代汉语语言政策发展
泰国汉语教育始于拉玛王朝四世王时期,由于当时政府政策原因,每所私立汉语学校都受到了特殊管制。从1938年到1940年下令关闭了242所华校,另有51所华校自动关闭,总数达293所[3]。到了1975年,泰中建交之后,严格管制汉语学校的政策得以放宽。1982年开始实行了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1982-1986),进一步解决了教育机会的问题,使教育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随着中泰关系的日益密切,泰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本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重要性,适当开放汉语语言政策。1998年泰国政府当局批准汉语作为大学入考的一门外语,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华文民校给予经费资助。
2012年笔者作为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国曼谷市的Mahaweeranuwat小学,担任该学校的汉语教师。这个小学就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在泰国政府放松对汉语教育的管辖的时候所建立的。
二、泰国现代的汉语政策
教育部于2005年8月17日下令成立“促进泰国汉语教学战略规划工作组”,其任务是起草《泰国促进汉语教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战略规划》(草案)并提交教育部,以便更好地满足泰国汉语需求并与国际标准接轨。2006年正式向泰国教育部汉语教育相关机构颁发《泰国促进汉语教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战略规划C2006-2010年)》。
伴随着泰国汉语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启动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泰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就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个项目达成了一定协议。此项目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国家汉办于2004年3月26日起开始实施。在此之前,2001年云南师范大学探索性的向泰国派出了第一位汉语教师志愿者。笔者是2012年由海南省教育厅排出的,那一批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海南队有71人,另外还有其他队伍。例如河南队,山东队等。
三、泰国汉语政策对泰国汉语教学的影响
泰国汉语言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对泰国现在的汉语教学产生不小的影响影响。
第一、使汉语教学在泰国有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泰国政府并没有强制性的,通过政治制度来推行语言改革,而是在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之后,才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文化政策。随着皇家教育台的汉语课堂直播,汉语教学节目已经全泰国约7千所小学和3千所中学的数百万学生中。这样对汉语教学在泰国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和刺激作用。笔者所在的泰国曼谷市唐人街附近的Mahaweeranuwat小学,其实就是对政府当时宽松的语言政策最好的回应。泰国政府一系列的语言政策,特别是对汉语言政策的宽松,泰国的汉语教学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第二、使汉语教学进入更加规范化的阶段。1998年泰国政府当局批准汉语作为大学入考的一门外语之后,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原来要选法语、德语或其他外语,现在就可以选汉语作为入学考的外语。1998年起许多泰国高等学府必须调整课程为配合汉语教育快速发展做好准备。由于有这么多大学都规范了汉语教学以及考试体制,泰国中小学也加大了汉语教学的投资力度。以笔者所在的泰国曼谷市的mahaweeranuwat小学为例,该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6年纪都开设的有汉语教学。其中小学1年级到小学3年级每周有一次汉语兴趣课,小学4年级到小学5年级每周有2次汉语综合课,到了小学六年级每周多达3节汉语综合课。汉语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都录入学生的升学成绩中,作为学生升入初中部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数据。
第三、对泰国本土的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冲击。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共向泰国派送汉语教师志愿者3000人次以上。因为汉语教师身份的特殊性,泰国教育也充分了利用了这个资源,大大促进了国内的汉语教学快速发展。但是却给当地本土的汉语教师带来了压力,很多本土的汉语教师不得不压缩自己的上课时间,甚至牺牲自己的工作,来面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以笔者所在的泰国曼谷市的mahaweeranuwat小学为例,以前这个学校雇佣的是本土汉语教师,工资是现在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两倍,每周的上课时间还比现在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少很多。现在来了汉语教师志愿者对他们的形成了不小的竞争力,不过也有利于汉语教师资源的更加合理的分配,在对泰国本土的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冲击的同时也为泰国的汉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结论
综合上述,泰国的语言政策和泰国的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不了解泰国汉语存在的社会、政治、文化和语言环境,就很难根据泰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泰国的汉语教学方针、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方案对泰国的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因为本人能力以及搜集相关的资料有限,对泰国的语言政策对泰国汉语教学的影响的分析,难免单薄。笔者认为如果想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好泰国语言政策对泰国的汉语教学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泰国的语言政策、特别是针对汉语的语言政策,对泰国汉语教学的积极性影响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消极性的影响。如果想更加深入的理解泰国语言政策对泰国的汉语教学的影响,有待于我们更加细致的调查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洪历建.全球语境下海外高校汉语教学[M].学林出版社,2012
[2]洪历建.全球语境下的汉语教学[M].学林出版社,2011
[3]蔡昌卓.东盟华文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语言和文化 篇7
一、语言是全民性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适应人类交际的需要产生的, 它包括说话人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样听话人通过语言来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
⒈语言为全民创造。语言在社会全民中产生, 在社会全民的共同使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⒉语言为全民使用。全民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所以全民创造语言, 又为整个社会世世代代的人们所使用。有生命的、活的语言, 永远生存在全民的共同使用之中。
⒊语言为全民服务。语言被全民创造出来以后, 就会一视同仁地为全民服务。
⒋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语言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储存的有效载体。在自身的发展中, 体现出很强的传承性和交际性。传承性是指语言以自己的风格特色吸引或者促使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通过语言这个工具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相关的人群, 或者波及其他更广泛的区域, 达到传承的效果。另外, 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 不仅在人与人之间, 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 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储存了文明的精华信息, 承担文明发展的桥梁, 同时, 也由于语言本身的强大交际性功能, 更显示出独特的交际功能, 在丰富的交际中应对各种变化, 产生更加有表达力的语言, 产生更多的基于生活生产实际的意义。
二、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
从宏观角度看,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然而,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在寻找、描写和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或因素与具体的文化现象或因素的相互关系时, 却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 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其关系可从三个方面来表述。
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 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的信息, 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
3.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人类学家E.Sapir在其《语言论》Language中说“语言有个底座, 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 也就是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结构。从文化的内涵来看, 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语言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 属文化的一部分, 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语言结构即与文化有关, 也与语言使用方式、文化有关, 而且比语言结构更受制于文化规则, 语言与文化一样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 语言和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 它为全社会所共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 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 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融入语言中, 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由于有了语言, 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历, 由此语言就慢慢地带来了文化不断的变化。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 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 自然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由于文化的传播, 特别是异族文化的传播, 语言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词语、新的表达方式, 这样文化又影响和制约了语言。
语言和思维是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 对这个语言哲学的重要问题, 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丰富了语言哲学的内容。语言是思维工具, 人类思维的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语言是交际工具, 这些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广泛交流。
人们不但在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时候要运用语言, 就是在进行思维、形成思想的时候也要运用语言。因此, 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然而, 当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语言形式不能满足其需要或阻碍其发展时, 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改造思维工具, 促使语言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思维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
三、英语和法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历史演变
所谓通用语言, 对内即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 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官方语言, 具有科学而完整的语言体系;对外而言, 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会话媒介的语言, 必须以使用人数多和传播范围广为基础, 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 当前的通用程度较大的语言, 主要是在世界历史形成初期, 资本主义侵略瓜分世界时期, 把自己的语言带到被征服的土地上, 这些原本使用科学性低、传播范围狭窄的土著语言的原著民被征服后就采用了征服者的语言。在历史上, 推广语言有利于加强原著民与统治者的沟通, 一定意义上为南北美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也有效巩固资本主义列强的统治。同时在语言学的角度上来看, 侵略者既扩大了语言使用人数, 又扩大了语言区的广度。这就是使用语言人数与英语和法语几乎相当的汉语和阿拉伯语不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原因。
采用唯一国际通用语言不仅有利于规范语言表达习惯, 方便全世界人民在官方和民间的交流, 有助于形成更为完善的语言体系, 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统一, 对于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骄傲, 更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体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国际交往中会发生不同语言的竞争, 就是采用什么语言作为通用的语言进行交往, 而每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想让自己的语言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这样就导致了通用语言推广和使用时的矛盾。因此, 国际语言组织创始人在发起创立国际语言组织时提出了世界通用语言的概念, 并且提出了世界通用语言的正确发展道路, 全人类共同努力创立一个最好的人工语言, 在国际交往中使用。1887年, 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就创造了以印欧语系为基础, 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的国际辅助语“世界语”。但其“国际辅助语”的定位就充分说明创造和推广世界语只是一次伟大的人工语言推广运动的伟大尝试, 而如今世界语的使用情况也难以统计, 官方数据显示, 现在以世界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1 000人, 能流利使用世界语的人数则介于十万人和两百万人之间。
当前世界上现有的通用语言都是自然语言, 都是无序化产生和发展的, 是自然竞争的, 这样的发展是缓慢的, 也是不妥当的, 即使在非常遥远的未来一种语言以其强大的国力为后盾, 成为了世界通用的语言, 也是不利于人类的进步。从可预见的未来看, 现有的任何语言都不会成为唯一被认可并稳定存在通用的语言;从科学性的角度看, 现有的任何语言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弊端, 都不适合充当世界通用语言;从各国对通用语言选择看, 任何语言都不会被全世界赞成, 成为通用的语言。但是, 从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的角度来看, 现存的国际通用语言都是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了相对独立和相对完善的语法体系, 在资本主义侵略浪潮下完成了推广工作, 奠定了难以取代的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地位。它们在今天仍然是被世界人民认可的国际化的语言, 其使用频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也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前景的通用语言。
在当今世界国际交往中英语和法语是世界公认的两大国际通用语言, 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2005年的数据,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 英语排名第二 (508 000 000人) , 法语排名第九 (175 000 000人) ;官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排名前十一的国际语言中英语排名第一, 法语排名第二;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中, 英语排名第一, 法语排名第二;法语是联合国第二大工作语言, 地位仅次于英语;法语由于极强的语法及表达严谨性成为重要国际性文件起草语言之一;联合国将英语定为第一发言语言, 法语为第一书写语言。因此, 法语在国际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法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被广泛地在国际性社交和外交活动中应用;作为国际地位和使用频率仅次于英语的语言, 它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 而且还是遍布五大洲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据统计, 讲法语的人数估计在1.2亿人口左右。虽然世界上讲法语的人数较之说英语的人数看来并不多, 但是讲法语的国家却分布非常广, 如果按照语言全球分布面积而言, 英语是第一大语言, 那么法语当之无愧就是第二大语言。
语言学层面上, 英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 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 法语属于罗曼语族, 根据语言学的观点, 法国和英国在历史上同属于罗马帝国, 即使在罗马帝国分裂后也由于地理因素有着官方和民间等不同形式的联系, 且法语是英语的词源。因此英语和法语在词形、时态等表达上极为相似。英语借词的词源很广泛。由于曾受到法语的影响, 英语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大致分为日耳曼词源 (大部分来自古英语) 与拉丁语源 (由拉丁语而来, 大部分来自诺曼法语, 有一些也直接从拉丁语借来) 。1973年出版的《Ordered Profusion》书中发表报告, 对旧版《简明牛津字典》 (第三版) 中约八万个单词进行了电脑化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英语单词来源中排名第一的是法语, 包括古法语和早期盎格鲁法语占英语外来语总量的28.3%。因此,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法语是国际通用语言的鼻祖, 更是化石级的国际通用语言。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family) , 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the Indo European family) 。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汉语的本质特征, 从而在进行语言交际中能够运用自如。
在14世纪托马斯 (Thomas) 最早提出“语言普遍性理论”, 17世纪A Amaud和兰斯洛 (C Lancelot) 所著的《普遍唯理语法》进一步完善。该理论认为, 不同语言之间有不同之处和特殊之处, 然而人类都具有思维、智力、文化和社会因素, 因此语言之间存在着普遍性原则。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 用单向或双向的方法, 可进一步分为英汉语言系统对比、语言史对比、对比语音学、对比词汇学、对比语法学、对比修辞学等, 建立科学的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语言普遍性理论由乔姆斯基提出以来, 作为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重要理论之一, 其中的很多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和争论之焦点。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都存在一种共同点语言原则, 这些原则决定了句法规则和不同语言的存在方式。
中西语言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西方人以个人本位, 一般来讲较为健谈, 而且他们惯于表明自己;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文化中, 人们却不那么健谈, 他们尽量少与别人对立, 讲起话来尽量婉转、隐含, 因此他们养成自我压制和慎言的性格, 也就是说, 他们在言语交流时尽量察言观色, 对环境提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性。中西思维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使得汉英语言在语言表达和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形式:语言表达方面, 在时间、地点、称谓、组织系统、位置、人物介绍等排列顺序中, 汉语都是从大到小, 英语的排列顺序则刚好相反, 都是从小到大的;当有两个以上的定语修饰名词时, 汉英排列顺序相反;另外, 汉语的词或概念的意义往往必须靠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所指。从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上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倡导“以和为贵”, 主张“中庸之道”;西方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在将个体的人的力量最大化的同时也强调人是独立于一切存在的个体, 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和自由发展, 因而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和西方人的逻辑思维也在各自的语言中找到了相应的印记。换言之, 就是语言反映文化, 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也就是说, 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并不意味着精通了这门语言, 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中蕴含的文化语用规则。在某些情况下, 若干文化可能会作用于同一种语言, 促使这种语言发生变化, 形成不同的变体, 显示出统一文化背景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繁衍而产生的特有的语言文化相似性和独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的双方应充分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具有的文化背景, 在使用过程中与自己原有的文化背景加以区分,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若不注意规避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语言逻辑、片面化的直译与惯用语的误用, 就容易产生文化冲突, 从而导致交际不畅。
中西文化交融促使汉英语言相互渗透, 有许多汉英表达式进入了对方语言。通过对比研究, 发现更多的是汉语和英语相互借鉴。一方面, 这是因为英语承载着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和教育、发达的经济和强势的文化, 这使得英语成为在国际信息交流中的一门强势语言。另一方面, 由于发展的需要, 中国多年来吸收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文化, 这带来了英语对汉语的强势渗透, 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关于中西语言接触,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 语言与语言在接触过程中彼此应从对方获取营养, 丰富自己的词汇, 优化自己的结构, 完善自己的表达。我们的民族语言通过与其他民族语言的频繁接触, 不仅要保持与其他语言平等对话的地位, 还要大大强化自己的表达功能。在中西语言接触基础上发生的中西文化交融, 不能被理解为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取代, 更不能被看成是不同语言、文化的杂交混合, 而应当体现在人们文化视域的拓展上。然而, 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 即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国际使用型的英语变体。可以预测, 随着中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中西交流的日益加深, 一方面会有更多的汉语被英语本族语者接受和吸收, 另一方面中国英语的影响也将会扩大, 其中一部分中国英语的表达式将被英语本族语者借用。
语言的变迁说明语言与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作为交际工具和文明成果的保存载体, 语言需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更新自己的词汇以准确表达日益增长的新事物和新事件。同样, 作为民族具有的特殊符号, 语言本身就是记录文化发展和反映民族文化独特性的载体, 我们不能把语言与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分割开来。因此, 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文化蕴藏于语音、语法、词汇、篇章, 以及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习俗、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两种文化的接触不可避免。只有掌握了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文化的差异之后, 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体会各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异, 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7.
[2]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北京:书海出版社, 199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7) [G].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97-101.
[6]杨平.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J].外语教学, 1994 (4) :35.
[7]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语言和文化 篇8
有关跨文化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里道歉的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性。所以,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掌握具有真正有效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我们除了需要掌握音韵和语法之外,还要懂得他们适用的场合。最近几年,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从语法或结构性转向与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交流的经验和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和熟悉社会文化规则等知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时对语言的运用。因此,本研究回答了以下问题:1.道歉行为的实现模式。2.英语学习者比那些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使用英语道歉时偏离到何种程度。3.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道歉时,使用第二语言与他们母语表达时偏离到何种程度。
二、定义和研究道歉行为
Goffman的观点认为,道歉是在重建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对真实或虚拟的冒犯行为的一种补救措施。在道歉者和被冒犯者之间,道歉是交际中产生的一种礼貌性行为,它不仅仅是照顾被冒犯者的面子,也是一种很有技巧交际方式。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讨论中,避免消极的礼貌和以团结为基础的积极礼貌原则是必要的。然而,其框架的应用面临着许多障碍。研究者对礼貌的构成认识并不一致究。布朗-库尔卡的研究认为,礼貌行为体系体现了一种文化互动,礼貌的特定的文化观念,大大影响了社会对礼貌的理解。
道歉作为一种表达歉意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道歉的对象;第二,道歉者实施的行为。就属性而言,它包含了2种属性,即道歉者表达歉意的真实性和改善、弥补措施的有效性。少了任何一种属性,都会影响道歉者表述道歉后产生的影响,难以达到道歉者和对方预期的交际意图。进而影响交际关系的继续维持。
三、理论背景
在许多文献资料中,道歉是一种言语行为。Goffman的观点认为,道歉具有补救变化的意义。它还具有行为转化功能,即冒犯到什么程度以内是可以接受和挽回的。MarionOwen认为,道歉包括补救事情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和维护被冒犯者受损的面子。她认为维护面子这件事情是很快也很短暂就能做好的。
Borkin和Reinhart分析讨论了使用“不好意思”和“对不起”进行道歉的区别。研究表明,对于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想要获得符合西方文化标准的道歉模式是很困难的。事实上,道歉是一个很复杂的学习任务。Coulmas在他的感恩和亏欠分析理论中指出,道歉行为的功能是仪式性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许多西方语言行为中表现不同。冒犯他人的严重程度和事情发生的情景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个人喜好和文化差异决定了道歉的行为模式。
Kasper研究了不同情境因素的影响,如被泰国人冒犯的美国人的感觉。她还研究了道歉策略的选择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问题。她还在研究,泰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的道歉言语行为,并比较其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差异。
四、社会交际中的道歉
对于跨文化的交际,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容易因为疏忽而给对方带来不便和尴尬。例如,不小心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或是私人空间,打断别人交谈,让别人浪费时间等待等。这些行为都会冒犯对方,损害对方的面子。Cohen和Olshtain研究了由于文化的差异引起在道歉言语行为方面的不同。在一项针对道歉行为调查中。他们探讨的是一组由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和不同的母语的学生之间的道歉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英语中的道歉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 很直接了当的表示歉意,例如,道歉时用“I a msorry,I apologize,Excuse me,Forgive me”等,这些用语在常见的道歉中用的最多。这种道歉最为直接的表达了道歉者内心的想法和歉意,一般也很能受到对方的理解。
2.为自己因为某些因素造成的过失而表明歉意,这种道歉属于阐明理由或原因的道歉,一般都是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比如因为堵车而迟到了,让对方浪费时间久等了。
3.因为自己无意中冒犯了对方而表示歉意。这种道歉属于需要维护对方的面子。比如,私底下讲笑话拿对方开玩笑,结果被传开了,对方很尴尬。这个时候私下的道歉,即使很诚恳,也难以消除影响。除了私底下和对方道歉之外,最好能做一个公开的声明,让对方的声誉或威信恢复。
4.由于自己没有达到长辈的期待而道歉。这种道歉属于自我反省。比如没有达到教师和长辈的期望,没有好好学习等等。这种道歉需要的不仅仅是诚恳的态度,还需要改正的决心。
五、文化对道歉的影响
研究表明,外国人比中国人对道歉的分类范畴明显要多,而且对道歉的使用因对象和场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很大。中国人的道歉主要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当对象为关系亲密的人时差异最大,尤其是对象为母亲等自己敬重的女性时,中国人就比较内敛,道歉也相对要含蓄或难以开口。就像表达爱意一样,中国人对自己的亲人比较内敛,很少表达或很含蓄的表达。而外国人就相对比较直接一些,在表达歉意时,也是如此。
外国人对自己亲密的朋友和亲人、陌生人也多数使用致歉。而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朋友和亲人较少致歉,多对陌生人致歉。场景不同时,中国人和外国人道歉的差异很大。但对象相同时,道歉的差异很小。比如在道歉形式上,2、3两种道歉方式,中国人习惯上容易首先说明原因,然后再道歉,并表示不是自己刻意为之。而外国人习惯先道歉,然后再说明原因。例如迟到了,英语里面会说“I am sorry,I amlate.May I come in?”。因为……而中国人会先说路上堵车……之类的原因,然后再表示歉意,或者先考虑自己给对方是否造成了麻烦,然后再考虑道歉。
道歉的语气和弥补行为的诚恳程度与文化和社会道德等因素相关。例如,去朋友家里做客,在有些国家,客人需要比约定的时间早一点到。而在有些国家,客人去早了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会让主人因为准备不充分而显得尴尬。所以这种道歉,有时候是因为真的迟到了而道歉,有时候是因为给主人造成了不便而道歉。也有时候是因为谦虚而将的客套话。
六、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道歉时相同之处
道歉方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许多因素相关,比如需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性别、社交场合等等。这些因素影响到道歉的效果,并对对方的面子和自尊造成影响。一般来说,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越大,对道歉的真诚程度和弥补行为的及时程度越高。考虑到社会体系和文化背景,人们对上级或长辈、平级或同辈、下级或晚辈的道歉方式和频率都不同。一般来说,下级给上级道歉要多,晚辈给长辈道歉要多。当然,同辈(或同级)之间的道歉也很常见。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道歉较少。原因是,在社会体系里,一般来说上级和长辈由于他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成就斐然,他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如果他们频繁的向下级或者晚辈道歉,则会因为下级或晚辈的惶恐不安。对于同级或同辈的人之间,他们沟通更容易,隔阂很容易消除。道歉的方式和弥补行为也很容易协商好,也就相对比较随意一点。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女性和男性都会因为一些细小的失误和冒犯而道歉。女性的道歉更多是觉得给对方造成的不便或者困扰,而男性的道歉则更多的倾向于挽回对方的面子或损失。
七、总结
无论是英语学习者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生活中都会遇到需要道歉的场景。道歉都是一种复杂的人际交往技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需要认真对待,采取诚恳的态度,并付诸有效的实际行动。即要维护好对方的面子,又要减小或弥补自己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或不便。正确的道歉方式,能够维护良好的社交氛围和人际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英语学习者在各种社交场合的英语道歉策略的调查。在相同的情况下,从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中,对这些道歉策略的使用进行了比较和对比,并从文化的差异性方面也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宗教信仰、观念和价值负责是造成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道歉的时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更渴望承担责任,而以英语学习者更热衷提供于模式化口头申明。调查显示,当场景相同时,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道歉模式方面有些不同。但当道歉对象相同时,又出现有趣的相似之处。这被解释为一些文化共性方面的结果。
语言和文化 篇9
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与其它科目相互促进的, 尤其是对幼儿十分喜爱的连环画等文学故事, 需要加强引导, 力求在兴趣的诱发下唤起有利于幼儿文学启蒙的阅读习惯,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该及早抓起, 需要在不断拓展阅读范围的前提下, 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不能满足幼儿日趋高涨的阅读需求, 尽管阅读方式在不断改变, 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幼儿园必须从刚入园的孩子们开始, 重视强化培养儿童对图书的兴趣, 逐步让幼儿带着好奇心猜测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哪里来的, 促进幼儿加深对图书的了解、认识和热爱, 激发孩子们对文字、图画的兴趣。早期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来加以保持和巩固的, 需要幼儿教师长期的坚持和共同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当幼儿有了最简单最基础的阅读欲望和乐趣时, 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进行有意识的读书活动。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教育幼儿必须学会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 在听与说中促进自己的语言理解力, 鼓励孩子们踊跃发言, 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并且鼓励孩子们在阅读以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 引导幼儿广泛接触并且热爱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阅读时以看图说话和图画故事的反复讲解为主, 在阅读过程中同时要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画故事开始, 通过广泛大量阅读, 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这时, 孩子们往往会情不自禁的说出一些最简洁、最具心里话本质的口语, 而作为幼教语言辅导老师应抓住这一关键, 及时地对幼儿进行语言纠正和语言引导。
二、围绕文学故事进行口语交流
实践证明,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强弱, 关键要看其幼小阶段是否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对其自身潜能的开发, 同时语言能力也是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并且发展起来的, 幼儿园教师为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故事, 在引导幼儿积极阅读的同时, 创设语言交流的机会, 成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良好的心态, 学会与其他人和谐相处促进互相交流, 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提倡的师幼对话, 能够有效提高幼儿语言交流与应用能力, 幼儿教师作为引导孩子们学习语言, 激发他们运用语言交流的启蒙老师,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对幼儿发出的任何提问都报以热情满意的回答。通过阅读不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的儿童文学作品, 文学故事书刊, 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对故事性、文学性和直观性较强的幼儿读物的理解, 提高欣赏和记忆能力, 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 积极、详实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愿望, 说出自己的感受, 对大班的孩子们逐步引导他们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并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对生活中最常见的比较简单的有趣事件进行表述, 向同学讲, 向老师讲, 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阅读兴趣, 夯实语言基础。文学故事趣味性浓厚, 语言技巧值得学习, 思想内容健康, 有利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立足实际情况开展语言交流活动
对儿童的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非一朝一夕之事, 能力的提高不能脱离实际, 必须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强化能力训练。儿童时代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语言运用发挥的好, 对今后各方面的学习工作就极大的好处, 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孩子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素质, 就会强烈表达自己的思想, 广泛吸收课本内外的知识, 才谈得上今后的整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中新《纲要》对幼儿掌握多少词汇, 会讲多少故事, 暂时没有明确规定, 这在某种程度给幼儿园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操作环境, 所以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实际, 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进行语言教学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语言活动课是对孩子们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是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幼儿园的孩子们个性特点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 教师在通过细心观察, 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共性, 更要耐心细致地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 然后针对实际情况, 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根据幼儿的独特个性、共同心理特征、不同的家庭环境等等因素, 分别为孩子们提供不同的阅读计划和符合自己需要的教学方案, 这样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浓, 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文化基础与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有的放矢的阅读指导, 通过有效的符合实际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迅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强化思维能力训练;从某种角度讲, 语言就是思维, 一切表述完整有内涵而且具有艺术性的语言, 都源于智慧的头脑, 语言能力的培养重在思维训练与文化基础的发展, 实践证明, 没有良好有序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就缺乏有声的语言思维能力训练。因此, 幼儿园教师在语言课教学实践中, 一定要把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放在培养语言能力的首要位置, 把有效拓展。
结束语:
幼儿在早期教育中的语言能力培养和学习与发展, 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最重要时期, 孩子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言文化基础和文化素养潜能, 才能在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唤起表达思想的激情, 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才谈得上今后的整体文化语言素质的发展。新《纲要》中在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方面强调要适宜的语言运用环境, 强化语言能力培养, 这是笔者在幼教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看法, 特提出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摘要:幼儿时期的语言训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 幼儿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 首先必须为孩子们创造有利于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适宜的语言交往环境, 引导幼儿广泛接触并且热爱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阅读时以看图说话和图画故事的反复讲解为主, 在阅读过程中同时要培养儿童对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和人物的辨别识记能力;在教师引导下, 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画故事开始, 通过广泛大量阅读, 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以下是我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看法, 特提出来希望与同行共勉。
语言和文化 篇10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教材,教师手册
“文化是通过社会获得的知识”(Goodenough,1981转引自束定芳:1996)。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在外语教学中贯彻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文化交际意识的做法已成为外语教师与外语教学研究者所熟知的课题。从最初结合词汇的文化知识导入(束定芳:1996,胡文仲,高一虹:1997,陈申:1999)到注重全面培养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康莉等:2005,黄瑛等:2010,李平:2010,岳红星:2010,孔德亮等:2012),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讲授语言必定要讲授与之相关的文化已经是广大外语教师的共识(蔡植瑜,邹慧民:1999)。国外的研究者如Brown(1980)也提出了文化和语言教学的结合问题。Liddicoat(2004)进一步对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文化教学始于语言教学,文化融入语言技能等一系列原则。
尽管如此,外语中的文化教学仍然存在着相当的问题。由于存在着文化定势偏见等因素,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康莉等:2005,孔德亮,栾述文:2012)。针对此种现象,许多研究者都试图找出解决的方案。李倩(2011)和常晓梅,赵玉珊(2012)设计了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侯瑞君(2003),李俊芬(2006)提出了通过提高教师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文化教学的建议。而李平(2010)和孔德亮等(2012)则提出应从教材出发,提高文化信息的传输质量。
笔者认为,教师固然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中介,将固有的文化信息加以解构并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胡艳:2011),而教材才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教材编撰者的文化意识和观念贯穿于教材的内容选题之中,通过预设的情境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囿于自身的条件,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无法面面俱到。在相当的程度上要依赖于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师手册或教学参考书来了解所要讲授的文化信息,对于自身不熟悉或不了解的文化信息尤其如此。因而,教材(包括教师手册)本身首先应当提供准确翔实的文化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准确解读,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正确的讲授和引导。遗憾的是,现行的众多教材及其参考书均未能做到这一点。在此仅举数例加以说明:
准确地传达文化背景信息,首先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正确和完整。如果在转达中出现了错误,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接纳都将出现偏差。《大学英语·精读4》(董亚芬b:2006)第九单元“The Education of a Physicist”的作者是著名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教师用书》(董亚芬a:2006)中的作者简介虽然全面,却忽略了其日裔身份这样一个重要事实。课文的参考译文甚至未能正确地译出作者的姓名,竟然音译为“米基奥·凯科”(p184),完全成了一个欧美式的姓名。如是,课文前半部分所叙述的在日本茶园中的东方式思考就显得突兀,学生也无法从作者的日本背景出发对此进行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日裔身份这一关键信息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对篇章内容理解的偏差。
《新编英语教程4》(李观仪b:2000)第三单元“Salvation”当中有这样一段:
“A great many old people came and knelt around us andprayed,ole women with jet-black faces and braided hair,oldmen with work-gnarled hands.And the church sang a song aboutthe lower lights are burning,some poor sinners to be saved.Andthe whole building rocked with prayer and song.Still I kept wait-ing to see Jesus.”
其中的“lower lights are burning”一句,在《教师用书》(李观仪a:2000)中被望文生义地翻译为“地狱之火在燃烧”,与其真正的意义实在是南辕北辙。“lower lights”的本义是“灯塔之光”,此句来自于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基督教赞美诗作者P.Bliss所做的一首影响甚广的赞美诗。诗中将上帝比作灯塔,发出亮光召唤在黑暗中挣扎的罪人悔改。作者Langston Hughes在此用以营造一种庄严热烈的宗教氛围,为后文的叙述作铺垫。若是“地狱之火”,则场景立即变得可怖,后面拒绝蒙召归信耶稣的痛苦的叙述就无法与前面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照。学生对于课文中心理描写所带来的冲击力的感受也大为减弱。
文化信息的教学在多数情况下体现为讲授词汇或习语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事实上,语篇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虽然较为隐晦,但是却更为重要,对于语篇的构成往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程晓堂a:2008)第五单元课文末段中有这样一句“It’s not exactly new to say that no man is an island.”。《教师用书》(程晓堂b:2008)中译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说法也并非是全新的”,并无不妥;对上下文的理解也并不造成困难。很容易一笔带过。事实上,“no man is an island”是玄学派诗人John Donne的著名诗句。Donne在诗中对人和世界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思考,所流露出的深邃思想为后人所推重(陈嘉:1982,梁实秋:1985)。诗中另一诗句“For whom the bell tolls”更为海明威所钟爱,并选为作品题目。此句用在论述信息时代人际关系的课文当中,对人类在当今社会中的位置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并将现今的论述与古代诗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感。离开了此句的文化背景,课文的结尾显得索然无味,而《教师用书》对这一重要的文化信息竟付之阙如。
语言和文化 篇11
关键词:日语和蒙语谚语;含义;语义特点;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H36
1.引言
谚语是民众丰富的智慧和生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含有反映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内容。生活中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动物在谚语中的体现也是举足轻重。在日语和蒙语的谚语中以动物为题材的条目很多,并且种类也非常相似。但由于受到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等的因素,很多动物谚语意义虽相同,表达方式却不同。本文通过日语和蒙语谚语中经常使用的“狗、猫、牛、马”和日本极少使用的“羊、骆驼、山羊”的谚语为对象,从“肯定、中立、否定”的角度来分析日语和蒙语谚语的含义及文化特征。
2. “狗、猫、牛、马”的谚语对比
2.1 与“狗”有关的谚语
狗在日语中的汉字是“犬”。日本虽对狗是“忠诚、聪明、强悍”等忠实于主人的肯定印象,但在谚语中负面形象出现的也不少。对蒙古族来说狗是“忠诚、聪明、守家”等对主人尽忠的肯定印象。因此,总体来说作为家庭中饲养的动物,狗在“忠诚”这一点上无论是日语,还是蒙语都受到了认同。例如:
日语:
(1)犬は三日飼えば三年恩を忘れぬ/养狗三天,三年不忘恩;
(2)犬の川端歩き/四处奔波,毫无收获;
(3)一犬虚に吠え万犬実を伝う/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谚语(1)中通过狗的忠诚表现出不忘恩情的肯定印象。谚语(2)中则狗作为无益的存在而授予否定印象。谚语(3)中,通过生活中观察,用狗的吠声比喻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的道理。在这个谚语中是中立的印象。
蒙语:
(4)nom saitu-yin sana?-a taibung
書物 親しい-の 考え 安心
noqai saitu-yin qota taibung
犬 忠実-な 町 安心
(5)noyan ni noqa-ban ?aru?ad
主人 が 犬-を 使う
noqai ni segül-ben ?aru?ad
犬 は しっぽ-を 使う
谚语(4)中展现出狗忠实于家的特征。具有积极的感情色彩。谚语(5)中比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应该是中立的印象。由此看来,日语和蒙语中对狗的认识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明显不同的是日语谚语中狗所表现的贬义方面较多。
2.2 与“猫”有关的谚语
与“猫”有关的谚语在日语和蒙语的动物谚语中数量比较多。但由于两个民族文化差别的影响,与“猫”有关的谚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别。猫在日语谚语中往往扮演者负面角色,出现在一些“冷淡、无常性、忘恩负义”等负面评价的谚语中。在蒙语谚语中猫是“慵懒、安静”的意思较多。虽然没有积极性的一面,但对猫的评价并没有日语中那样强烈的负面色彩。应该是中立性态度。例如:
日語:
(6)猫は三年飼っても三日で恩を忘れる/养猫三年,三天就忘恩;
(7)猫の首に鈴を付ける/猫捉不到老鼠;
(8)あってもなくても猫の尻尾/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谚语(6)中对猫的印象与狗恰好相反,比喻忘恩负义。否定印象较强。谚语(7)用猫的脖子上挂铃铛来比喻虽然有好主意,但不能实施的话也没有意义。这句谚语中可以说中立性印象。谚语(8)中通过对猫的细致观察,猫尾巴可有可无,用处不大的特点,表达无关紧要的内涵。可以说是否定的评价。
蒙语:
(9)soqur mour-tu ükügsen qolu?an-a da?aran-a
盲いた猫-は 死んだ ネズミ-を 捕まる
(10)qar-a mour ?a?an mour qolu?an-a bari?u tayilubal sayin mour
黒 猫 白 猫 ネズミ-を 捕まるのが 良い 猫
(11) saiyn mour qolu?an-a miriyaqu ma?u mour qo?ola miriyaqu
よい 猫 ネズミ 捕える 悪い 猫 食事 捕える
谚语(9)中用瞎猫碰死耗子。比喻本来没有能力,却意外的获成功之意。授予否定印象。谚语(10)中通过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谚语也不能说是肯定印象。谚语(11)是通过对猫的习性、本能等特点的细致观察,好猫能抓老鼠,懒猫能吃食物来描写人类的行为或是揭示社会客观规律。从以上的例句反映,日语和蒙语中都没有体现出肯定的印象。都表现出了猫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捉老鼠的本能。
2.3 与“牛”有关的谚语
日本人的眼中,“牛”是“愚蠢、笨拙、缓慢”的象征。日本是一个岛国,食海产品,对牛没什么特殊情感,因此谈不上赞美。而蒙语谚语中虽然也有“迟钝、缓慢”的否定印象,但是对于蒙古族来说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认为牛的辛勤劳作,任劳任怨的精神是值得赞美的。例如:
日语:
(12)ウシの角をハチがさす/麻木不仁;
(13)ウシに引かれて善光寺参り/偶入此道;
(14)牛は牛づれ,馬は馬づれ/物以类聚;endprint
谚语(12)中牛角被蜜蜂蛰了也没有感觉来比喻麻木不仁的否定印象。谚语(13)中通过被牛车带去拜佛,描写偶入此道,发现新境。可以看作中立的印象。谚语(14)中通过牛来比喻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之意。很平淡的方式表现其意思,可称谓中立性的印象。
蒙语:
(15)üker terge taulai k?gege?ü güi?en-e
牛 車 ウサギ 追いかける 速い
(16)k?gsin bal-a-du ?iru?-a sur?aqu
老いた 牛-に 早足-を 教える
(17)mal-iyan barabal k?rüngge ügei
牛-が なくなれば 資産 なく
tal-a-ban barabal noto? ügei
平原-が なくなれば 放牧地 ない
谚语(15)中使用牛与兔子比较,体现了牛的缓慢,即否定印象。谚语(16)中用牛来比喻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否定印象。谚语(17)中则,牛作为贵重的家畜,衡量蒙古族的家庭经济情况的肯定印象。因此,蒙语中对牛虽有否定的印象,但也有授予赞美之情。
2.4 与“马”有关的谚语
在日语谚语中马多带有贬义。而在蒙语谚语中多为褒义。是自由自在、理解能力高、敏感、记忆力高等肯定的印象。这是由于自古以来的文化环境所造成的,蒙古族的运输、交通、征战都离不开马。因此,马在蒙古族心中是“勤劳、勇敢、奔驰”的象征。例如:
日语:
(18)馬には乗ってみよ,人には添ってみ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9)馬の耳に念仏/对牛弹琴;
(20)千里の馬は常にあれども伯楽は常にはあらず/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谚语(18)中通过马匹的优劣要骑过才知道,人品的善恶要交往过才能识别,来比喻时间能够检验一切,不能只看表面做判断。对马是肯定的评价。谚语(19)中通过马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这里虽说否定印象,但与动物的特征无关,只是借了动物的形象,从中找到了相似点而已。谚语(20)中通过千里马和伯乐比喻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不多。可谓是中立的印象。
3. “羊、骆驼、山羊”的谚语对比
在日语谚语中,关于“羊、骆驼、山羊”的谚语极少。但蒙语的谚语中使用频度很高。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马、牛、羊、骆驼、山羊”被蒙古人稱为“五畜”。这五畜既是他们的生产方式,又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对于放牧、对于牲畜极为熟悉,也极为重视。这种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在游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放牧活动有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认识和体会。
4.结语
通过日语和蒙语的谚语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民族谚语中常出现的相同动物,在使用偏好上既有基于动物本身习性的相同之处,又体现了各自的特色。这反应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蒙古族生活在辽阔的草原,自古经营着游牧民的生活。于是,他们就把这些经验、认识和体会用谚语的形式提炼、总结后产生了大量的以游牧生活和牲畜为内容的谚语。突出草原游牧文化特点。但是,作为岛国的日本以渔业为主,海洋性文化特点突出。与动物接触的较少,对于家畜的印象没有蒙古族浓厚而细腻。除了宠物的猫和狗以外,对接触较少的家畜还是缺少具体的印象。因此,对一部分动物表现出不同感情色彩。从谚语的比较不难看出两个民族的文化,与民族的世代相传的事业、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有着很深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曹连都毕力格.蒙语谚语[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赛音朝克图.日本モンゴルことわざ对照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日)大後美保.新説ことわざ辞典[M].岩波書店,2003.
[4](日)金岡秀郎.モンゴルを知るための60章[M].東京明石書店,2000.
[5](日)塩谷茂樹·E.プレブジャプ.モンゴル語ことわざ用法辞典[M].大学書林,2006.
语言和文化 篇12
一、河西走廊牌匾用语的语言特征
河西走廊牌匾的语言特征和中华大地上众多牌匾所表现的语言特征一样, 其牌匾用语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取向的表现, 同时, 也是迎合人民群众文化喜好的产物, 字斟句酌间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 当前牌匾用语在语言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 牌匾文字内容精炼、寓意深刻
河西走廊牌匾文字内容文字字数少, 也无复杂的结构款式, 但文字内容却经典贴切、耐人寻味或生动有趣, 如:张掖大佛寺的“无上正觉”、张掖西来寺的“宏开觉路”、武威文庙的“书城不夜”等牌匾, 一些匾额语言还有出处、有来历或有寓意, 如:武威海藏寺的“千祥云集”、张掖东门牌坊楼的“金张掖”、武威南城门楼的“银武威”等匾额, 这些牌匾语言都文辞精粹, 应景适情且寓意深刻。
2. 牌匾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制作牌匾时, 对题写牌匾的人也有侧重的选择, 主要邀请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和有一定书法造诣的人, 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 能得到皇帝御赐的牌匾可是无上的荣耀, 能得到社会名流和达官显贵题写的牌匾就成为了制作牌匾者最好的炫耀和装饰品, 而书法名家所题写的牌匾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文人来说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牌匾匾文大多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上下款书写位置得当, 字的大小布局适当, 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品位。而且不少牌匾制作都精选上等材料, 采用传统工艺制作, 形制或庄重典雅或古朴大方, 文字附彩或朱漆通红或华贵金色, 有的牌匾的边框还雕饰精美的图案纹样, 精雕细琢甚至还镶嵌珠宝。再加上牌匾这一艺术形式, 把辞赋诗文、书法镌刻和周边建筑融为一体, 成为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艺术价值和意义就又不一样了。
3. 牌匾匾文字数大多限定在一定范围, 以三或四字居多
河西走廊牌匾匾文用语直观、明了、简捷且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有的只有二字, 多的长至几十字, 如:武威恒沙寺的“人为善, 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 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匾, 还有数量众多的功德匾, 匾文字数达到几百字, 尽管如此, 纵观河西走廊的牌匾匾文, 其字数上体现的极不平衡。三字式和四字式的占了绝大部分, 三字式占整个牌匾用语的5%—10%, 四字式的占90%以上, 二字和四字以上的相对较少。这和河西地区人们已经习惯用很少的语句来寄托诚挚的情感, 浓缩丰富的语义, 同时, 这也是汉语诵读时划分句读的常用尺度。如“斯文主宰”、“大雄宝殿”、“普济万民”、“万世师表”、“佛日增辉”等。所以, 牌匾用语多采用三字、四字形式, 这既是牌匾用语本身的特征体现, 也符合汉语词汇上的用语要求。
二、河西走廊牌匾的文化内涵
河西走廊牌匾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牌匾匾文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是牌匾艺术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我们司空见惯的牌匾上, 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心理取向, 牌匾悬挂在大门上则端庄文雅, 悬挂在殿堂则蓬荜生辉, 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 体现主题则主题突出。虽然只是片言数语着墨不多, 看起来却巍然大观, 使人肃然起敬。纵观河西走廊优秀的匾额, 不但使观赏者能欣赏到凝练而传神的题词和题写匾额者俊逸的书法, 同时还能欣赏到细致精美的图案和精心雕琢的装饰艺术之美, 还能体会到牌匾这种集字、印、雕、色为一体的艺术, 具有的文化、艺术、社会和历史价值。
1. 牌匾内容反映人们崇文好古的心理有教育和启迪作用。
河西走廊牌匾用语中使用的匾文语言, 就恰如其分地迎合了人们崇文好古的心理。一方面牌匾在制作时的用词要经过反复推敲追求文雅;另一方面, 观赏者怀旧思古的心理追求也能在研读牌匾的时候得到一些满足。纵观各种河西走廊现存的匾额, 无论是在殿堂的装饰, 还是景观气氛的营造, 无不表达出河西人民群众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如:古浪城隍庙的“惩恶扬善”、双塔普济寺的“恩惠群黎”、武威松涛寺的“忠义千秋”等。牌匾匾文的深刻内涵展现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反映了人们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寄托, 或者是精神支柱。如:“佛光普照”、“保我黎庶”、“普度众生”等。在寺庙, 一块好的牌匾就是详读广大信众的卷首导语。如:“大雄宝殿”、“清凉寺”等匾。还有喻理劝诫类的牌匾, 有的晓之于理, 劝世人为善, 有的则明之以义, 告诫人们以德养性, 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向世人召唤着真善美, 隐喻告诫着是与非。如:“春仁秋义”、“相海光明”、“风云际会”、“境由心生”等。另外, 河西走廊的牌匾还把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诗文辞赋、建筑艺术和书法雕刻融为一体, 以其凝练富含诗意的文采、具有较高的书法品味和匾文深远的寓意, 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 使得牌匾艺术增色不少。这些寓意贴切, 书法遒劲的牌匾, 使人们在追求吉利祥和的同时, 也渴望着平安、富贵和吉祥,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把平安看得比吉祥富贵更重要。
2. 牌匾内容充满了人民群众赤诚的心愿和殷切的期望
河西走廊一些牌匾内容充满了人民群众赤诚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如:“瑞气临门”、“孝而不厌”、“国泰民安”等牌匾, 为河西人民建立起了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尺度。这些牌匾既反映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 也是文人墨客益智的表现, 自古以来就受到河西走廊人们的喜爱和使用。
3. 匾文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独特的牌匾艺术之美
分布在河西走廊的大多匾额, 书写风格刚柔相济, 苍劲深沉, 字体结构严谨, 用笔刚正雄健, 雍容大度, 耐人寻味。张掖大佛寺的卧佛殿匾额木质好, 刻工好, 漆工好, 书法尤好。这和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美好生活向往息息相关, 所以各种牌匾在制作时各方面要求非常严格, 大都请当地名人或社会贤达撰文, 不惜重金求名人、书法家题写, 并请知名工匠精心选料, 认真镌刻、油漆贴金, 使得牌匾制作工艺要求很高。这也使得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由于镌刻在匾额上而得以流传下来, 让我们一睹到了他们的真实风采。
三、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 更是文化身份的标志
牌匾内容起到了标明主题和引导的作用, 河西走廊牌匾在楼堂馆所、牌坊寺庙等建筑的显赫位置被广泛的悬挂使用, 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着场所名称、不同信仰、警示励志等的信息。河西走廊的牌匾, 它们往往抓住人们传统的追求吉利祥和心理, 通过从文学作品中选取, 凭借文人儒士的文笔融色, 或援引文学典故, 或附着神话传说, 以书家名人题字等方式展现出来, 用牌匾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河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如果是按照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分, 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为建筑物名称, 如“海藏寺”、“雷台观”等;第二类为建筑物功能, 如“金刚殿”“观音殿”等;第三类为歌功颂德, 如“知恩报恩”、“忠义千秋”等;第四类为告诫警示, 如“惩恶扬善”、“宏开觉路”;第五类为寓意映射, 如“灵山毓秀”、“沙海藏珠”等;第六类为佛境禅语, 如“得大自在”、“涅槃正果”等。牌匾上除了主文以外, 还有上下题款, 题款包涵了撰写、捐赠人及头衔和落款的年代。由于牌匾题款的存在, 使得一些研究者通过牌匾上题款的资料信息来进一步考证牌匾制作的具体年代和牌匾用途、书写者等信息。
河西走廊牌匾按制作工艺分有平板阳雕、平板凹雕、平板漆字、图腾雕框、镂空雕框等形式, 字的表现手法有平板涂字、中凹阴刻字、中凸阳刻字等制作手法。如此众多工艺在牌匾制作上的的运用, 凝聚了河西人民智慧的结晶, 使牌匾这一独特的形式在河西大地上大放异彩。
河西走廊牌匾在许多古建筑上的普遍使用, 它与河西走廊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建筑样式、文学趋向、艺术追求、书法风格等形式紧密结合, 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牌匾匾文语言简练, 文采飞扬, 寓意抒情, 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匾文表现出的状物写景, 言表抒情, 寓意深邃,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河西走廊牌匾用语呈现出的语言特征及反映出的文化内涵, 反映出了河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祈福和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肖建春.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3 (4) .
[2]范文嫣.牌匾用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06 (8) .
[3]李艳华.匾额文化初解[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 (2) .
[4]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华夏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