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词汇中的中西文化

2024-06-17

汉英词汇中的中西文化(精选7篇)

汉英词汇中的中西文化 篇1

摘要:文化空缺与词汇缺项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对西方文化而言, 中国的气文化是其文化空缺,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汉英词语缺项, 如以“气”为词根的文化词。本文通过分析气文化的内涵与语素“气”的词根义, 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涉及的气族词语分类, 进而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探讨气族文化词的构词理据及相关英语表达。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词汇缺项,气

一、文化空缺与词汇缺项

20世纪80年代末, 前苏联学者Jurij Sorokin和Irina Marko vina提出空缺理论, 他们将文化空缺分为三类:一是语言类文化空缺, 二是交际文化空缺, 三是语篇结构空缺[1]。词汇缺项是语言类文化空缺的一种, 它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的词[2]。在跨文化交际中,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准确理解对方特定文化产生的词语, 就必须了解双方文化的异同。反之, 如果不同民族的成员忽视或轻视文化缺项与词汇缺项, 则会导致文化冲突甚至交际失败[3]。

目前国内关于词汇缺项的研究多集中在英语和翻译学界, 且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汉外词汇缺项的类别、产生原因及翻译对策, 鲜有学者针对一组词语空缺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因素, 并针对具体现象寻求合适的跨文化解释。

二、基于中国气文化的现代汉语词根语素“气”的语义分类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不同, 前者以“气”作为世界的本原, 后者以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4]。气文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具象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诞生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的命运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现实。而原子论产生于古希腊哲学家强烈的分析、演绎、推理意识, 也反映出西方文化注重分析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均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而气文化与气族文化词充分体现了这些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映射。

“气”最初不是一个哲学概念, 而是一个表示具体事物的具体概念[5], 其在思维方式上经历了由直觉感受到类比象征再到抽象概括的发展过程。当代学者从历时或共时的角度探讨了“气”的文化内涵[5,6,7]。笔者在此基础之上, 根据气的基本文化内涵将语素“气”的语义分为五大类。

(一) 烟气、云气、雾气、天气等自然之气

《说文解字·气部》称:“气, 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象云起之貌……”可见, 云气是“气”的一个基本意义, 具有轻盈流动的特性。云随风变幻, 古人认为风是气的运动, 如“天之偏气, 怒而为风 (《淮南子》) ”、“天地之气, 合以生风 (《吕氏春秋·音律》)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不同的寒暖之气便是季风的运动。如“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左传》) ”及“积阳之热气生火……积阴之寒气为水 (《淮南子》) ”。气代表天气的意义逐渐接近现代汉语中的词义, 即“较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暖等气象变化”。

(二) 呼吸之气息

《说文解字》称:“息, 喘也。从心从自。”意思是气息从鼻孔进出身体。人可以直接感觉到呼吸的存在, 从面对死亡的生活经验中, 人也可以意识到有呼吸是生命尚在的象征。《礼记·丧大记》载:“对病重将死之人要‘属纊以俟绝气’。郑玄注:‘纊, 今之新绵, 易动摇, 置口鼻之上, 以为候。’”呼吸一旦停止, 就说明人已经死去[8]。《管子·枢言》:“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用气息的有无来判断生命的有无。

(三) 血脉之气

血气从呼吸之气和血液的运行而来, 最初指生理机能。孔子有言“少之时, 血气未定”“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及其老也, 血色既衰”。《黄帝内经》:“血气者, 人之神”, “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人体吸收的谷物精华以气的形式储存在血液中, 与呼吸之气息合为一体, 是为血气。中医讲究补血养气, 血气调和, 就可以维持机体器官功能的平衡, 保持身体健康。

(四) 精神气质、文气、气韵

人的精神气质与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者相互影响。《庄子》有言“欲静则平气”, 讲孔子受惊时“目茫然无见, 色若死灰, 据轼低头, 不能出气”。血气同样影响人的精神气质。《国语》言:“血气不治, 若禽兽焉。”《晏子春秋》曰:“凡有血气者, 皆有争心。”这里的血气由生理机能引申为生命固有的欲望与冲动, “禽兽”不懂“治血气”, 但人可以通过“治血气”来自我调节、控制。孟子善养“浩然之气”, 即通过“治血气”、修身养性获得豁达的气质修养。

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 指出创作主体的个性气质影响其文章风格。唐宋诗词的豪放派、婉约派反映出作者的不同气质在其诗词中的流露。中国传统绘画有“气韵生动”说, 郭若虚指出这种“气韵”不是像技巧一样可以学来的, 他把“气韵”看做是画家情感、人格精神的流露:“人品既已高矣, 气韵不得不高”。

(五) 世界物质本原———无形之气

《淮南子·天文训》曰:“虚廓生宇宙, 宇宙生气。”老子第一个将气纳入哲学范畴:“万物负阴而抱阳, 充气以为和。”[5]《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继承了老子“气”是万物本原的思想。《论衡》提出“元气”说, 认为宇宙由“元气”构成, “人禀元气于天”“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人禀气而生, 含气而长”。张载 (《正蒙》) 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气有阴阳, 每个事物内部都有阴阳二气相互作用, 产生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气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 赋予了语素“气”丰富的词根义, 产生了现代汉语中文化意味浓厚的气族词。《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涉及41个气族常用词, 根据“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及现代汉语中“气”字的词根义, 我们将41个气族词划归到前文所述的五类文化语义类别中:自然界的气体、气态物质:空气、氧气、天然气、天气、气候、气象、气压、气味;呼吸的气息:叹气、喘气;身体血脉之气:力气、气功、脾气、运气 (动词) 、生气 (名词) ;人的精神状态:争气、服气、生气 (动词) 、泄气、客气、语气、口气、风气、和气 (形容词&名词) 、勇气、志气、正气、神气、娇气、小气、淘气、理直气壮、朝气蓬勃、气色、气氛、气概、气魄、气势;世界物质本原:运气 (名词) 、福气。

三、“气”文化词缺项的构词理据及英文表达分析举例

根据对“气”字词根义的分类, “自然界的气体或气态物质”“呼吸的气息”两项词根义构成的词语指示意义多表示自然的或人类共有的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不易形成跨文化交际障碍。“身体血脉之气”“人的精神状态”和“世界物质本原”三项语素义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文化概念, 这三项词根义下“气”字构成的词在英文中或有部分等值词, 或完全没有等值词, 在英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项, 这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潜在因素, 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这几类词语。

(一) 身体血脉之气———脾气

脾气, 表示人的性情、习性或易怒的习性、急躁的情绪。它的本义指脾脏之气。中医认为人体之有五脏, 即心肝脾肺肾, 犹如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五脏藏人体的精气, 如果脏气运行失常﹐则生各种疾病。脾脏之气, 指脾的功能及其产生的精微物质或动力。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水谷, 为“气血化生之源”。运化是将人体吸收的水谷精华和肺吸入的清气结合成水谷精微 (精气) , 输送到各个脏腑, 供给全身的营养;脾统血, 保证全身的血液能正常行遍全身, 不会溢出脉外。可见脾的功能直接影响全身的血气运行, 若脾胃不好, 则各脏器气血化生无源, 而心主血、主神志, 若心脏血虚, 心无所主, 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 会导致心烦, 心悸, 胸闷等症状, 人的性情自然不会好。可见“脾气”影响人的性情, 因而用之代指人的性情。在英语中temper和temperament的词义与脾气相近, 有意思的是spleen一词不仅有脾脏的意思, 同时也有愤怒、怒气的意思, 这一点与汉语是相通的, 因此了解汉语脾气一词的由来, 有益于汉英跨文化交际。

(二) 人的精神状态———客气、和气

表示“人的精神状态”的“气”族词比较多, 每个词的词义都与气文化紧密相关。限于篇幅在此我们只详细分析其中文化意味较浓、容易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的两个词:客气与和气。

“客”指客人, 待客之道。儒家讲究礼, 自然有“宾礼”, 即待客之礼。对待客人或者作为客人应有的精神气质 (引申为行为举止) 就是客气。现代汉语中, 客气用来指不亲密的人之间互相表示自谦、内敛的态度或举止。英语中的polite、courteous指有礼貌、有教养, 与汉语“客气”的内涵还有一些差距。“不客气”多用来作为“谢谢”的答语, 表示“不要见外”, 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当于英语中的You are welcome/It’s my pleasure, 但这些侧重“我乐意”, 体现出西方人的个体取向, 即在人际关系中注重自我感受。客气一词反映了中国人的主要人际关系取向:群体取向。群体取向主张内外有别, 对本群体内的人有很强的认同感, 即使并不熟悉但若属同一群体, 关系就可能较他人亲密。如果中国人表现出“客气”就可能被认为没把对方当“自己人”, 而是当作“外人”, 也称“见外”, 因此中国人对外人表达亲密的方式通常是“不见外”。这便产生了中国人的群体隐私观“社会关心”与西方个体隐私观“隐私侵犯”的冲突[2]。因此, 了解中国式“客气”的文化背景, 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和气, 意为感情和睦、态度温和、和睦的感情。寒来暑往, 日月盈仄, 农业社会对自然的观察使中国人对物极必反的原则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整体的两个部分,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与西方的“二元对立”观是根本不同的。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 注重二者的对立统一, 充满了和谐的辩证。最鲜明的体现之一就是阴阳二气相和的观念, 《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调节阴阳二气以达到平衡, 也就是“和”的状态。词典中对“和气”的翻译为gentle, polite, friendly, amiable, harmony, friendship, 这些词意义接近“和气”, 但并不具有“和气”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气反映出中国人爱好中庸、内敛自谦、崇尚和平的民族性格, 与西方崇尚个性和自我表现的性格差异很大,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的“和气”可能会被误解为懦弱、自卑, 因此对该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于避免误解。

(三) 无形的世界物质本原———运气、福气

作为“世界物质本原”的语素“气”, 构成了“运气 (名词) ”“福气”等文化词语。“运气”和“福气”在英语中都有指示意义相近的词, 但由于语素“气”作为世界本原的独特词根义, 在英语中这两个词并没有完全等值的词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 与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有关。明代汪机的《运气易览》中说:“运气者, 以十干合, 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 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六气, 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古人认为天气变化与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 而身体健康与否是判断一个人命运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物质本原”, 古代先民将无法预测无法解释的事情归因于变化莫测的五运六气, 体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因此产生用“运气”表达与命运相关的词义。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上帝是命运之神, 英语中有不少表示命运的词:Odds表示可能性;fortune侧重机会、幸运、发展趋势、前途命运;lot表示一个人一直以来的生活境遇;luck表示幸运、侥幸、机遇, 这些词都与运气之义相近, 但不等值。“运气”一词蕴含中国传统哲学观与生命观, 因中西方世界观的差异导致气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空缺, 西方人理解“运气”一词时难免产生问题, 因此应当在必要时介绍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了解了“运气”的由来, “福气”的构词理据就比较好理解了。“福”表示幸福美好, 蕴含对生命的美好祝福, 能拥有幸福美好的事物就是福气。英语中的good luck和good fortune侧重好运, 有一定的巧合因素;而happy lot则指在生活中拥有幸福快乐的境况, 可以说比较接近“福气”“有福气”之意, 但并不能完全等同。总而言之, “福气”一词表达了中国人对原始生命的敬畏与安享生命的愿望, 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

四、结语

洪堡特认为,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独特的世界观。中西方历史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中西跨文化交际效果的根源。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之一即为词汇缺项, 而气族文化词正是中西文化缺项在汉英语言上的体现。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气”族词进行研究, 分析其构词理据及其与英语中类似表达的差异, 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 2008 (02) :131-134.

[2]吴为善, 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59-108.

[3]王淑杰.关于中英文化缺项与词汇缺项的非对称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09) :138-140.

[4]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210.

[5]李道湘.从《管子》的精气论到《庄子》气论的形成[J].管子学刊, 1994 (01) :18-23.

[6]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9-28.

[7]曾振宇.“气”作为哲学概念如何可能[J].中国文化研究, 2002 (04) :53-62.

汉英语言词汇的文化对比分析 篇2

1.文化与词语选择

汉英两种文化传统在选词上的不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中国自古以农业文化立国,农业人口众多,所以出现许多与农业有关的谚语等词汇,如瑞雪兆丰年 ;春打六九头等。而英国靠近大海,这种地理位置决定英国人喜欢与大海有关的事,因此英语中不少俗语都和海洋有关,如Swim against the current./Still waters run deep. (2) 由于各自风俗上的差异,使得一些汉英语言中的词语也有所不同。如“猫头鹰”在汉语中为不祥之物,在英语中却说成as wise as an owl.“龙”在汉语文化中代表神圣尊贵,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 ;而在英语文化里,龙则是罪恶的根源,是引人犯罪的恶魔。因为在基督教中,dragon是evil,是魔鬼Satan( 撒旦 ) 的化身。(3) 汉英两种语言在联想意义上也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一些成语的选词的不同,如 :体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 豪饮如牛(drink like a fish)。(4)由于宗教信仰等的不同, 从而使得语言的选词不同。汉语受佛教进入中国的影响,引申出“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表达 ;英国等西方国家信仰基督,基督教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体现,如“a kiss of death( 死亡之吻 ),Holy Spirit( 圣灵 )”等。

由于语言中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现象的存在,在选择词义时要根据词语本身的词性和上下文联系来确定词的意思。“红茶”英译为black tea,black coffee汉译为浓咖啡,“浓茶”则为strong tea。又如汉语中“开”这个动词, 在英语搭配中有不同的对应翻译,例 :开灯 (turn on the light),开汽车 (drive a car),开玩笑 (make fun of), 开恩 (show mercy) 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具体运用是不同的。

2.文化与词语语义

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英语词义相对灵活。汉英词汇在文化语义的对应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完全对应相同。 完全对应相同是指汉英词汇所表达的语义在概念意义与文化内涵都完全相同,如 :猫 (cat)、树 (tree)、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 ) 等。(2) 部分对应相同。汉英词汇并不都是完全对应的,还有文化内涵不完全等值对应的现象。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给语言运用带来影响。在亲属称谓词汇的运用上,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家庭等级尊卑观念,亲属称谓出现了较复杂的称谓系统,而对英国来说,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使亲属称谓的词汇亦相对简单。例如英语称谓cousin,对应汉语称谓“堂兄、堂弟、堂姐、 堂妹、表哥、表妹……”此外,整体观念使得汉民族偏重直接而全面地观察事物,用词比较笼统含糊,而英美人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用词分类更加细微,如“乐”在英语中有多个词与之相对应,有 :joy,fun,pleasure,deligh t,glad,thrill等。(3) 完全不对应。汉英词汇的语义及其文化内涵均不相同、不对应,如汉语有“赠书、瓢虫、女校友”等词语,其对应的英译为“desk copy,lady bird,old girl”,其语义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含义均不等值。

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词位有空缺的现象。词位空缺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与之语义相对应的词语,或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但没有具体的词汇。汉语中一些反映汉民族独特文化和习俗的词汇, 如“冰糖葫芦、红娘、大锅饭”等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表达。一些表示英语国家的独特文化新词,在汉语里也缺乏相应的词汇,如cyperpank,hotdog,cocktail等。

3.结语

汉英文化背景与汉英语言现象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于汉英词汇的学习,不仅要了解其语言意义,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展现词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文化的内涵。汉英语言的对比中,语言的运用更是离不开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词语选择和语义等方面,分析汉英语言的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体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分析英汉在词语选择和运用上差异,以及词语语义上不等值、甚至词位空缺的现象,从而加深了解汉英语言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英词汇中的中西文化 篇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象,文化是语言的本质,任何语言的释义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关于颜色的词汇,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体现,又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信息。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汉语和英语都是色彩词汇很丰富的语言,但同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心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使得相同的颜色词可能承载着不同的信息,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对颜色词的使用,从表达方式、感情色彩到运用范畴,都反映出其丰富的文化差异。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将汉英语言中的几种颜色词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中所附带的不同文化内涵。

2. 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涵义比较

2.1 红色(red)

红色,在汉文化中,多被赋予积极的涵义,象征着热情洋溢、喜庆欢乐,如欢庆节日贴红对联、红福字,挂红灯笼,男婚女嫁贴大红喜字,新娘穿红色礼服,等等;也象征着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运”,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生意兴旺叫“红火”,等等。在英语语言中,由于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红色也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 days可表示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又如the red carpet可表示(铺红地毯)隆重的欢迎和接待,此外,paint the town red这一短语在英语中也表示狂欢作乐。

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对于红色也赋予了不同的文化信息。从政治角度讲,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常用红色来象征国家、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褒义词。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相比之下,西方人却将红色常与激进、血腥、暴力、恐怖、危险及情欲相联。如red activities(左派激进活动),red revenge(血腥复仇),a red-handed man(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人),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red flag(危险信号旗),red-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等,明显地含有贬义。

2.2 白色(white)

与红色相反,白色是中国文化中的禁忌颜色,属于负面词,常伴有不吉祥之意。它可象征死亡、凶兆,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全身缟素形象表示哀悼;也可表示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也可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京剧里阴险奸诈的人用的是白色的脸谱。白色在政治上的隐含意义为“落后”、“反动”等,如称国民党军队为“白军”,国民党统治区为“白区”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汉语中也说“洁白如玉”、“阳春白雪”、“白衣天使”等词语。

西方文化中的白色意义主要基于其本身色彩,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着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含义。白色是有西方文明以来新娘所用的唯一颜色,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的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在《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英语词汇中:white day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指“高尚的人”,white lie为“善意的谎言”等。当然在一定场合,white也可用作贬义,如在用于形容人心理情感变化时,如white-hot(愤怒的);white feather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

2.3 粉色(pink)

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究其根由,是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脸色白里透红,可与美丽的桃花相比之故。白居易《长恨歌》中也有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汉语词汇中,也有“红粉佳人”、“朱颜粉面”等,将粉色象征为女性;汉语中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也被称为“桃色事件”、“桃色新闻”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则象征极致、精华、完美,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事物),the pink of politeness(十分彬彬有礼)等;也可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高格调鸡尾酒),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pink-collar worker(高层女秘书)等。

3. 结语

英汉语言中关于颜色的词汇非常丰富,文章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二。两种语言中相同颜色的词汇很可能表示不同的涵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因这些汇汇所表达的特有的象征意义是在其特定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所以其内在涵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尽管在目前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许多关于颜色的词汇被赋予了相对复杂的涵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汇的释义也出现了许多相似之处,但归纳和总结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于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于减少或避免文化误解或文化隔阂,都是十分有用的。

摘要: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 将汉英语言中的几种颜色词汇进行比较, 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中所附带的不同文化寓意。

关键词:汉英语言,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

参考文献

[1]肖蔚.英汉语颜色词语义比较[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2]周力.汉英颜色词的比较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特色问题分析 篇4

一、汉英翻译中文化问题的表现

1、认知问题

汉语和英语分属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这导致了中西方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也呈现出了十分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象征着权利以及神圣, 在西方文化中则恰好相反dragon被认为是邪恶的怪, 代表着灾难以及罪责,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 圣经中多记载的恶魔撒旦被描述为“the great drago n”。由此可见,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差异, 导致在文化特色上也存在十分明显的特征。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转换, 在对龙的翻译中就不能建的翻译为dragon, 在进行实际的翻译中龙一般会被翻译为tiger,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tiger的寓意, 与我国文化中的dragon的寓意十分接近。又如在进行白象牌电池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不能使用直译的方式, 将其翻译成White Elephant, 在英文文化环境中White Elephant表达是没有用而且十分累赘的东西。因此, 考虑到英语具体的文化环境可以使用lion代替, 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2、心理特质不同

中西方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 进而导致了中西方之间的心理特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对西方女性而言, 年龄问题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询问女性年龄是十分不礼貌的表现, 但是在中国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 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 需要对西方人的心理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质有准确的把握。在进行商务活动中, 在中国商品广告经常出现的老少皆宜, 如果翻译成英语中“suitable for both the old and the young”, 殊不知, 广告中出现的“old”在下方文化环境是一大禁忌。因此, 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心理差异是进行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重点。

3、价值认同差异

在中西文化的影响下, 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要引起翻译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价值观念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深层次要素, 既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崇尚群体观念, 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的价值。中国以形象、综合的方式看待事物, 西方人则以抽象、分析的方法对待事物。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受到了儒家文化的诸多影响, 因此在亲属以及社会关系的表达上显得十分严格, 但是, 对于英语国家而言, 亲属关系则表现的现对宽松, 在英语中通常也只会使用uncle以及aunt表达对长辈的称呼, 对于晚辈一般采用nephew和niece称呼, 对于和自己同一辈的人使用brother和sister称呼。

二、文化特色背景下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1、直译

直译指的是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在不违背语言规范以及引起误解的前提下, 在进行翻译时保留源语言的比喻以及民族历史等内容, 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尽管汉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但是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中也有共通之处。因此, 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 针对汉英语言中的比较接近的使用方法, 在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十分相近的时候, 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在进行汉英翻译工作时, 针对“Easy come, easy go”, “to be on thin ice”, 就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翻译成为“来得快, 去得快”, “如履薄冰”。在类似句法结构, 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虽然对读者而言可能有一些生疏, 但是对于这些具有明显民族色彩以及地方色彩, 因而最好直接采用翻译的方法。如“The Trojan horse”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 the teeth”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2、意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导致了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 很多时候不能够采取直接翻译的方法, 这时候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根据源语言的具体含义在对象语言找出能够正确表达源语言含义的表达方式进行意译。例如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对英文“as old as Methuselah”如果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应该翻译成“与马士萨拉一样老”, 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 很明显读者很难理解其具体表达的意识, 如果采用意译的方式则可以翻译成为“寿比南山”, “长命百岁”则使得翻译能够更加准确和恰当, 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 更容易被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又如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汉语“天有不测风云”翻译成英语, 不能够直接进行翻译, 因为在英语环境中没有单词表示“风云”的意识, 因此,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比较适合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只有翻译成“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 e”, 才能准确的表达汉语的意思, 并且不会造成误解。

3、直译与注释

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能够保持原文的色彩, 也经常会采用将直译与注释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工作。这样在进行汉英翻译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在最大的可能上保持源语言的语言特征, 另一方面可以使对象语言含义表达的更为明确, 能够体现出源语言的文化色彩。例如在对英语原句“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进行翻译时简单的进行直译, 则是“周五到了, 他们要出去喝个酩酊大醉”, 虽然直译过来在表面上没有语法结构和句法错误, 但是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会感到迷惑不解, 但是如果在星期五之后注释发薪日, 则可以使翻译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三、结语

在汉英翻译长期实践的过程中, 严复提出了翻译信、达、雅的三要求, 美国著名的翻译家NIDA则提出“动态对等的原则, 这对于推动汉英翻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 语言是对文化的表现, 语言的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的翻译。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有良好的中英文化基础。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合理的解决文化特色问题对于推动汉英翻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不仅仅是对单词、语句进行准确翻译, 同时也包括文化的融合。这要求翻译工作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同时也要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将英语作品翻译成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作品, 提高其翻译作品的可读性, 对与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也同样如此。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特色, 才能妥善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 使汉英翻译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关键词:汉英翻译,文化特色,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杨, 李永安, 董娜, 申艳星, 史文君.语言国情学视阈下“五行”翻译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 (02) .

[2]张永萍.从文化彰显的角度谈谚语翻译中的异化原则[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

[3]徐艺齐.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选择——基于《纽约时报》英译中国特色词汇的分析与启示[J].海外英语, 2015 (13) .

浅谈汉英词汇对比 篇5

关键词:词汇,文化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 是进行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元素。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 是“词”和“语”的汇集。“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如“月亮”、“看”、“走”等是汉语里的“词”, 英语里的“moon”、“look”、“walk”等也是词。“语”的定义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但意义比较凝固, 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段”。“语”主要类型包括专有名词、成语、惯用语和谚语等。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等都是汉语里的“语”, 同样英语里的“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ng by a hair”, “No pains, no gains”等也是语。

词汇是人类的语言和生活经验最紧密的衔接点。由于人们生活经验的相同和不同, 因此彼此用词、理解词义的方式、角度也就有共同之处与差异。谭载喜认为汉语和英语词汇之间存在着四大基本特征: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

(一) 词汇偶合:

指的是是汉语和英语选词、用词的相同之处。这种偶合现象在描写客观事物时似乎最为明显。例如汉语里的“动物”、“树”、“太阳”“电话”分别和英语中的“animal”“tree”“sun”“telephone”所表示的东西一样, 彼此意义也就偶合。此外, 有的词不仅本义相同, 而且各自语言中的引申义也很吻合。以“脸”和“face”为例: (1) “头的前部, 从额到下部”, 如“洗脸”―“wash one’s face”; (2) “某些物体的前部”, 如“门脸”—“shop front” (3) “脸上的表情”, 如“笑脸”—“smiling faces”, “悲伤的面容”—“a sad face”: (4) “情面, 面子”, 如“丢脸”—“lose face”“保全面子”—“save face”; (5) 用于各种固定词组中, 例如:“拉长脸, 哭丧着脸”——“a long face”, “面对面地”——“face to face”, “做鬼脸”——“make faces”, “露面”——“show one’s face”等等。

(二) 词汇并行:

指的是对同一客观事物或思想, 两种语言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在翻译惯用语、谚语和成语的时候, 我们多采用这种“并行”翻译的方法 (即意译法) , 喻义相同但所采用的喻体迥异, 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习俗所引起的不用的语义联想所决定的。比如, 汉语说“力大如牛”, 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说“害群之马”, 英语则说“a black sheep”;汉语说“杀鸡取卵”, 英语则说“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汉语说“一箭双雕”, 英语则是“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里的“掌上明珠”, 在英语里则是“apple of the eye”;汉语说“凡人皆有得意时”, 而英语表达为“Every dog has its day.”如此等等。

(三) 词汇空缺:

指的是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如产生与美国60年代的hippie (或hippy) , 由于它是美国文化的独特产物, 在汉语中无与之相对等的词语, 曾音译为“希比士”或“希比派”, 现定译为“嬉皮士”, 类似的外来音译例子还有“engine” (引擎) , “sofa” (沙发) , “coffee” (咖啡) , “logic” (逻辑) , ”microphone” (麦克风) , “Coca-Cola” (可口可乐) 等等。同样,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些东西, 如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武术气功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 由于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或对等词语, 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 如将“豆腐”译为“tofu”, “饺子”译为“jiaozi”, “馄饨”译为“wonton”, “叩头”译为“Kowtow”, “功夫”译成“kungfu”, “荔枝”译为“litchi”等等。但是有许多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音译词对于一般英美读者来说还是不易理解其蕴涵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音译的同时必须详加注释, 说明其内含的意义。如“阴”、“阳“两词分别译为“yin” (In Chinese philosophy, medicine, etc, yin,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yang” (yang, 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此外, 有许多生动的、含有浓厚的原语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法, 音译成译文有失其生动, 并且如果音译过多会难于理解, 这时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英语里的“microwave”, “supermarket”, “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分别直译为“微波”、“超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set meal”“the 10th Five-year Plan”“four modernizations”“the Three Gorges Project”分别是“套餐”、“十五计划”、“四化”和三峡工程“的直译形式。

(四) 词汇冲突:

指的是原语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 与译语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 词语的表层指称意义相同, 但词义深层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却不尽相同或者相反。比如中国人对古代传说中的“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 因为“龙”是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 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故有“龙的传人”、“龙子龙孙”的说法。“龙”的常用含义还可以是“出人头地”, 当今, 做父母的依然“望子成龙”心切。西方人对“龙”却没有好感, 在西方文化里“龙”是一种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 在英语俗语中“dragon”指的是“凶恶的人 (尤指女人) ”。故此“亚洲四小龙”被译成“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又如“工人阶级”的英语对等语是“working class”, 在中国, “工人阶级”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他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 但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含有“下层阶级”的意义。对于这些寓含中西文化观念冲突的词语, 翻译时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指称意义直译, 必须采用必要的加注或阐释的补偿方法, 以达到词义文化内涵的等值传递。

通过以上汉英词汇的四大基本特征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汉英词汇学习的重难点不在于偶合的词汇, 而在于并行的词汇、需释义的空缺词汇和涵义有冲突的词汇。这些词汇之所以难于掌握主要是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由此可见, 文化差异是词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注重把词汇与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词汇进行对比研究, 这不仅有助于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还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词汇是文化积淀而成的活化石, 使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掌握词汇的深层内涵。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 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第2版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镇南关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年1月第1版

汉英词汇对比教学应用 篇6

词汇教学是英语的主要环节之一, 学生对词汇的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其对语言的掌握。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或特定范围的)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英语和汉语的词汇虽都包含有音、形、义三大特征, 但是在意义, 用法, 搭配关系, 感情和语体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和归纳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异同, 对扩充词汇量, 理解词汇, 进行语言教学都有帮助。

1 汉英词汇对应的教学方法

汉语和英语词汇在形容世界客观事物, 表示日常物品、简单的概念以及吸收的外来词汇上, 基本是一一对应的, 如:猫-Cat;太阳-Sun;鼠标-Mouse;电视机-Television;闻-Smell;环境保护-Environment protection。在这类词汇的教学中, 可用直接一对一翻译法。教师可把两种词汇对应的中英文用图片、动作演示、板书或是实物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直接了解词汇意思。此类词汇, 虽在解释词义时花费时间不多, 但是需要注意巩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因此要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加强词汇掌握的检测方面。检测方法可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目, 如听写, 通过解释写词语, 看图说词语等。此外, 在对应的词汇中, 还存在一些词汇是一对多的, 如Bus-巴士/公共汽车、store-士多/商店。在此类词汇的教学中, 就应适当处理这种一对多的情况, 确定一个主对应。而主对应的就应采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 如上的的Bus和Store释义为巴士和士多, 和学生的母语较为接近, 更容易掌握。如学生接受能力强, 可再进一步解释这两种事物在汉语当中的另外一种说法。这种一对多的词汇, 应要求学生掌握一, 了解多, 把一对多的词汇转化成一对一词汇进行教学。

2 汉语词汇不对应的教学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方面的不同, 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的一面。汉英词汇的不对应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词汇搭配、引申义不同。2) 词汇空缺。3) 词汇冲突。

2.1 词汇搭配不同、引申义不同时的教学方法。

由于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国家的社会发展轨迹不同, 在词语的搭配存在差异。如英语的“play”这个单词在汉语中就可以根据其后所搭配的名词翻译成踢 (足球) 、打 (篮球) 、弹 (钢琴) 。如一开始就用一对一的翻译方法把对应的大范围词义“玩”简单告诉学生, 将对往后的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受到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 在碰到踢、打、弹这些词语的英文表达时却苦思不得其解。在此类教学当中, 应多给学生举出例子, 用表格, 树型结构图等归纳好最常用的搭配。因此, 此类词汇, 在教学当中应多给学生举例子, 让学生融会贯通, 从而能准确进行搭配。

英语和汉语当中, 还有一些词汇引申程度不同, 引申义也不同。如中国人重血缘, 讲名分, 称呼词语数量多, 使用烦杂, 相比之下, 英语的称呼词语数量少, 范围宽。如在英语中sister是姐姐和妹妹的统称, 不讲究年龄大小。这类词汇的教学应花时间给学生讲解词汇后面的文化背景, 指出相异之处, 让学生学会把词汇放在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词汇。

2.2 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往往是文化现象空缺的结果。中文的一些特色词汇, 如糖葫芦, 特困生, 扶贫, 乌纱帽, 春运等, 在英文中都找不到对应的词汇表达。此时, 教师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讲解这类词汇时, 应该因地制宜的给学生解释这些词意思, 可用实物对应展示, 类比, 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等给学生讲解。此类词汇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也是学生兴趣所在。教师对此类词汇的解释引导十分重要, 要讲对, 讲透, 切忌一语带过, 蒙混过关。如讲解“乌纱帽”时, 首先可讲解乌纱帽的来历。其次对比厨师的厨师帽, 是表示官职, 官职越大, 帽子就越大。最后用列举讲解下乌纱帽的常用搭配:“戴乌纱帽”。在课堂上对此类词语背后的社会现象, 教师应注意避免个人过激的言论, 多使用正面的客观的例子。

2.3 词汇冲突

汉英词汇中, 词汇冲突的现象时常出现。词汇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种是指称意义相符, 蕴涵意义相异。汉语文化中, “东风”即“春天的风”, 英国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东风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 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而雪莱的《西风颂》中描写的东风确实刺骨的寒风:Biting east winds;a piercing east wind;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此外, 一些颜色的词汇的蕴含意义也相异, 如红色, 在汉语国家代表的是喜庆、热情, 而在英语国家里表示的是斗争、凶残等。

另一种是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异, 如phoenix (凤凰) 在英文中的解释是mythical bird of the Arabian desert, said to liv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before burning itself and then rising born again from its ashes。而中文也有“龙凤呈祥” (Dragon and Phoenix Bringing Prosperity) , 但是这两个“凤”却在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上都不一样。

在教学当中, 一旦出现词汇冲突的现象, 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加大。此类词汇给学生的学习, 特别是阅读方面的学习带来障碍, 教师此时就应及时帮助学生清理疏通词汇, 通过大量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义。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对比, 指出词汇的意义或是蕴含意义的不同, 加强学生对两种语言中词汇相异的感知。可多让学生做阅读训练, 在训读段落篇章中, 猜测词汇意思, 进而掌握词汇。

3 结束语

从以上比较可知, 加强对两种语言的词汇对比研究, 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当中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面对英语背景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师还是英语教师, 都应加深对两种语言的掌握和比较。在比较之余, 根据学生背景梳理出适合学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加强汉英语言的对比学习, 让学生更容易, 更清晰, 更牢固的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在英汉对应的词汇教学中, 应讲究“精讲多练, 反复检测”的方法。而在英汉不对应的词汇教学中, 应分清不对应的种类, 注意“多讲细讲, 抓住异处”的策略。

摘要:该文通过比较汉英词汇的差异, 将词汇分为对应及不对应词汇两大类型。并在英语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授两大类型的词汇。

关键词:英汉词汇,对比,教学

参考文献

[1]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芳.英汉构词法比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7 (4) .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汉英词汇中的中西文化 篇7

一、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地域文化差异

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 交际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在交际过程中, 对于没有完全掌握两种语言的人来说, 其顺畅对话与交流必须借助翻译的帮助与协调才能实现。从技术角度来看, 翻译是一种高技术的语言交流创作的过程, 因此, 高质量的翻译要求译者对所译文本语言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良好的领悟能力。翻译的准确性和最终的理解效果,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等, 当然, 也不能忽视地域条件的限制。要实现汉英语言在交流、沟通中所表达意义的良好转换, 尤其要注重地域因素的制约[1]。英汉习语间差异可归为两类:形象意义差异和隐含意义差异。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 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 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其深广和微妙。如不精通两国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背景, 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翻译不对称, 造成双方表达含义的模糊和变更, 译者对文字的具体含义难以理解, 无法保证对话交流的顺畅[2]。

随着语言学、人类学、传播学、文化学、语用学、美学等新学科的协调快速发展, 当代汉英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从微观语言结构对比到宏观语言文化背景的深层次探索, 从单一方向、学科向多层次、多角度和跨学科方向演进。比如, 对于新闻领域内的一些词汇, 如reporter (采访记者) 、war correspondent, campaign badge (随军记者) 、columnist (专栏记者) 、special correspondent (特派员) 、contributor (投稿家) star reporter (一流通讯员) 、correspondent (通讯员) 等, 这些词汇在很多场合会派生出不同的用途。而译者不仅需要研究两种语言的音韵、组合、字词句的差异以及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交际对象、语篇情景、隐语结构、思维习惯、宗教影响、传播方式、社会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非语言因素的异同, 也要把握地理条件影响下,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和积累的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特性的语言独创性。

二、英汉翻译教学中地域文化差异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和加深, 翻译已非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 而是一种在不同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在对话现场, 说话时候的头部动作、手势、嘴形、肩部动作等体态语言是意思传达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字母文化圈的人们普遍比较习惯于此, 翻译中可借助这些辅助手段。当然, 翻译不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到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 也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一种语言中对等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过程, 而是要在跨语言背景的交流中, 加强母语和英语的地域因素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逐渐积累语言置换的差异性规律的探索, 才能有效地实现地域因素影响下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默契与融合。

三、翻译教学与现实社会文化差异处理

在英汉翻译教学中, 如果把眼光盯着原文的词语和语句结构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 结果翻译出来的只是一种文字层次的转换, 徒具其形, 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达[3]。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重视直觉,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参考消息》上有这样有一句话:塔利班武装组织宣称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炸弹事件负责。参考消息上的文章多是翻译外国报纸的内容, “对...负责”是在电视和报纸上这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说法。仔细思考, 平时如果说对一件事负责, 是指要承担责任、有承担后果的行动, 对严重后果要赔偿损失或接受法律制裁等, 但译文中的意思似乎只是承认这件事是该组织做的, 且塔利班发言人还宣称“此次行动百分百成功击中目标”, 很自豪的样子, 目的并非主动承担该事件造成的后果或赔偿损失, 而是有一点儿公开宣战, 显示自己实力和影响力的意思。可见, 这里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意思不太一样:语义程度明显要轻多了, 甚至可以说词的意义本身起了变化。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呢[4]?当代汉语中, 有许多由于翻译而赋予汉语固有词语某些新义的例子, 比如用“软”对译英语的soft, 就“硬塞”给“软”好几个新意义, 这实际上已经成了汉语词语获得新义的一个途径。“对……负责”或许也是这样的, 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查考, 主要是找到相对应的英文“原形”, 再进一步查考英文工具书, 大致就可以得出是与不是的结论。这其中还有一词多义问题, 对于母语的使用者来说, 一个词的意思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比如:诗人徐志摩著名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I walked lightly, just as I come lightly;I slightly beckon with the hand, make do not the Buddhist paradise's clouds.一个很著名的软件翻译原诗中的“作别” (告别) 被“直译”成了“make do not”, 而“西天”则被译为“the Buddhist paradise” (佛教的天堂) 。再把译好的英文译回汉语就成了下边的样子:我轻轻的走路,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些微地由于手招手, 制造不Buddhist天堂的云。可见, 语境不同, 习俗不同, 地域不同, 其翻译结果就大相径庭。轻轻的我走了。走, 既有“行走、走路的”意思 (现汉字典处理为义项1) , 还有“离开” (字典处理为义项4) 的意思。在诗中当然是离开的意思。如果对应到英语里, 应当翻译为“leave”, 而非“walk”。如涉及更不常用的义项, 比如“说走了嘴”中的“走”, 那翻译的问题就更大了。将这样的英文翻译“I walked lightly”再翻译回汉语, 就只能翻译为“我轻轻地走路”。因为walk没有“离开”这个义项[5]。不同语言之间, 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是不同的, 中文的“走”包含了多个义项, 这些义项对应到英文里却是被几个不同的词语 (walkgoleavereleasdie) 所分担[6]。在所有定势中, 有些定势是正确的, 有些则是错误的, 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I hope that the meeting will not be too long, for it will only waste time.翻译成汉语则是, 我希望这次会议不要开得太久, 那样会浪费时间。During the last six years, 44 of 60 scholarship winners have been the children of foreigners.the talent search, certainly in this decade, is a tribute as much to immigration as to education.翻译成比较实际的汉语意思就是, 过去六年里, 每60名奖学金获得者中就有44名是外来移民的子女。人才奖的评选, 当然是指这十年, 不仅为美国教育, 也为美国移民增添了光彩。再比如, But the next century we'll be able to alter our DNA radically, encoding our visions and vanities while concocting new life-forms.翻译后, 汉语意思是, 但下个世纪我们将能根本改变DNA, 能在构建新的生命时把我们的种种想象、种种出于虚荣的要求, 都编入遗传密码[7]。在翻译训练过程中, 建构英语的思维习惯, 是翻译中的首要目标, 同时, 译者也要关注和留意母语和英语间因地域因素差异而造成的语言置换的可比性和差异性, 以期增强跨文化间的语言置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总之,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地域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需要考虑的难点, 翻译教学中重视地域文化差异的对比性研究, 对于保证交流的顺畅, 实现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意义转化与表达, 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迎慧.汉英翻译的艺术———形象的处理.教学与管理, 2006 (12) .

[2]陈小慰.外宣中文化认同的建立.中国翻译, 2008 (1) .

[3]许果, 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86) .

[4]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

[6]张柏然.面向21世纪的翻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上一篇:主持人语下一篇:精油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