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餐饮论文

2024-08-08

民族餐饮论文(精选4篇)

民族餐饮论文 篇1

湘西主要包括位于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张家界市, 2007年该区域人口总数约424万,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为316万, 占人口总数的74.53%;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194.85元, 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的有着46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国家和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同时由于这里自然资源、民俗资源极为丰富,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旅游开发以来, 张家界的自然景观游和湘西凤凰的民俗文化游已培育成旅游精品, 毫无疑问地成了湖南旅游业的龙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变化, 餐饮消费和餐饮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休闲的主要内容之一。湘西州和张家界虽然有极为丰富的民俗餐饮资源, 也有龙头旅游背景, 但民族特色的餐饮及餐饮旅游发展却明显滞后, 且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同质化现象、价格恶性竞争、不能满足客人的需求等系列问题日益严重。转变理念, 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道路是湘西民族特色餐饮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目前现状, 湘西民族特色餐饮旅游发展的建设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建地方民族特色餐饮品尝、观光、购物休闲步行街

湘西州和张家界的民族特色小吃、菜品、饮品、保健食品等种类非常的丰富, 用这些民族特色的餐饮资源打造成以食、观、购为主要功能的地方民族特色餐饮品尝、观光、购物街, 为游客搭建一个就餐、购物的平台。

第一, 特色街的打造, 政府应先做好宏观的规划和功能分区, 如民族特色食品商店区、民族特色的餐馆区等;对入住特色街经营的企业、经营者、经营产品等进行基本考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住口碑好、产品有特色等质量过硬、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商户;规范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应急情况管理, 有利于旅游特色街良好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提高客人满意度。

第二, 店铺装修和招牌装饰结合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 (建筑、生活、音乐、艺术绘画等) 进行, 如:建筑外型上可建造为土家吊脚楼的形式, 招牌可选用木质的或进行木质化装饰处理, 店内装饰选用土家蜡染作为台布、窗帘等等, 一定会给来自大城市早就习惯了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游客眼前一亮的冲击感。

第三, 设计富有个性的背景轻音乐, 并禁止机动车通行, 能舒缓游客情绪、减少噪音和尘埃等污染, 以营造一个休闲、舒适、干净卫生、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

这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旅游景观, 另一方面架起了游客与经营者之间桥梁, 能很好地解决游客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当地民族特色餐饮和购物的难题。此外, 在这里, 人们不仅仅可以品尝到地地道道的湘西特色餐饮产品和购买到精美的餐饮纪念品, 更重要的是可以真正领略到湘西区的风土人情。

二、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与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所购旅游商品中首当其冲的是地方特色的食品, 主要用来自己享用或是馈赠佳友。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变化, 其购买力越来越强, 但市场供给却不尽人意, 往往很难买到称心如意的地方特色的餐饮旅游食品, 甚至还出现有钱花不出的尴尬。湘西地处亚热带山区, 物产丰富, 这里聚集着的46个少数民族, 各自有着独特饮食原材料和食品。这为湘西特色的餐饮旅游食品开发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做好地方特色的餐饮旅游商品研发工作, 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客人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能有效将农产品和旅游市场对接, 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湘西目前出售的较多饮食商品多是原材料, 如土家腊肉, 其味道极其香美, 大多数首次吃过腊肉的游客, 都称赞其味道香美, 但却很少买回去。原因主要在其不会加工, 包括清洗、切的粗加工和具体烹调的细加工。另外, 口味的单一化也是目前产品走不动的原因, 我国国民的口味简单地讲可分为:南甜北咸, 东酸西辣。而腊肉只有一种口味就是咸, 走不动也在情理之中了。有些还处在深闺中, 未被人识, 如苗家腌酸鱼、酸肉、玉米酸、枞菌、椿巅以及各种干菜很少在游客的餐桌上出现, 更别说成旅游商品了。

因此, 湘西餐饮旅游商品食品类, 在开发制作的过程中以安全、环保、健康为原则的基础上, 一方面应根据客人的需求特征从口味、价格、份额、精品、礼品等多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成品和半成品开发, 走口味多样化, 份额大、中、小份化, 包装方便携带化, 档次普通、精品、礼品化, 烹调成品、半成品、简单化等道路;另一方面, 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政府应加强区域特色餐饮资源的整合和招商引资。整合资源, 集中开发, 避免各自为政、产品雷同、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湘西缺的不是特色餐饮资源而是开发的技术和资金, 因此, 政府部门应从政策导向型引进技术、资金、人才。

三、开发体验式餐饮旅游

如今纯观光型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将不会持续太久, 而具有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总是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旅游餐饮也不例外。很多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游览和品尝, 他们对菜肴的制作过程及其技术非常感兴趣, 常常向服务员或厨师询问某些菜品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针对这种情况, 湘西餐饮企业围绕观、尝、参与加工、购、娱等环节, 设计体验式餐饮旅游。

(一) 餐饮企业规模化加工游。

如:湘泉酒厂、老爹公司等就可以进行体验加工业旅游, 分企业文化模块、厂房产品工艺流程参观模块、品尝购物模块。通过三模块的游览, 对游客而言, 比较详细地了解了酒的制造工艺、接受了企业文化和酒文化的熏陶, 对企业而言, 比较直观地免费进行了广告宣传, 甚至促进产品的直销。

(二) 参与传统工艺饮食的制作游。

例如制作土家族传统食品“团馓”, “团馓”为圆饼状, 直径20公分左右, 用蒸塾糯米在蔑圈内挤压成型, 同时可以用食用色素在压好的团馓上画上喜欢的花鸟图案或写“福”“禄”“寿”“喜”等字, 以文火烤干或于秋阳下晒干存放, 食用前用沸油炸制酥脆出锅, 其色、香、味、形俱佳, 团馓的制作简单有趣, 非常吸引游客的参与, 这样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还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绘上特别的图案, 作为礼品送给亲朋, 这将会是最有意义的一份礼物。

(三) 农家民俗民风餐饮体验游。

带领游客入住农家, 品农家菜、体验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 参与制作农家菜。先品尝民族特色的农家菜, 然后选定自己参与制作的菜或饮品 (如制作酸肉、酸萝卜、土家米酒等等) 。客人参与制作的产品处理, 可以分多种模式, 付费选择自己带走, 免费参与制作付费自己品尝、或免费参与制作等等。

四、开发保健系列的餐饮旅游产品

当今健康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事情,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有好的身体才会有好的生活。湘西地处亚热带山地, 具有极为丰富的珍贵中草药材, 比如:葛根、蕨根、青蒿、岩耳、杜仲等, 这类植物因生长在深山、岩石壁、森林深处等, 是非常环保卫生的中草药材, 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可以将此类药材与部分餐饮原材料一起进行加工, 制作成适合人体需要的餐饮保健品, 如药膳、保健茶、保健酒等。

(一) 开发药膳系列。

药膳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的食品原材料与人们常使用的蔬菜、肉类等一起加工烹制, 通过食品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状况, 达到康复的目的。如:张家界的岩耳, 属菌类植物生长于景区砂岩绝壁之上, 其味鲜美、脆嫩清香, 是有名的包厨之珍。具有养颜抗衰、防癌健胃、清热明目、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可以药食兼用、老少皆宜。

(二) 开发保健茶系列。

湘西因其地理条件的特殊, 具有多种具有保健作用的珍稀植物, 而这些珍稀植物可以开发为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茶, 现有的茶比较有名的古丈毛尖、张家界茅岩莓、杜仲茶等。但在产品的多元化系列创新不够。如以“茅岩莓茶”为例, 其茅岩莓属纯天然奇特植物, 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含量较高的功能性成份黄酮类化合物≥6%, 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 特别适宜体质虚弱者及免疫力低下者, 长期饮用能全面增强人体抵抗力, 祛病强身, 延年益寿。但是“茅岩莓”茶系列却非常单一。

(三) 研制保健酒系列。

如以葛根为例, 葛根能使胃气上行, 生津止渴, 开腠发汗, 解肌退热, 散郁火, 解酒毒, 为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主治:伤寒中风, 阳明头痛, 肠风痘疹, 麻毒内陷, 胃热口渴, 头项强痛, 胃热泄泻等, 因此以葛根为原材料酿制成保健酒, 必将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刘瑞新.论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3, 48:118~120

[2].刘艳芳, 刘於清, 李平.试析湘西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1~4

[3].吴壮益.论大湘西餐饮旅游资源的开发[J].热带地理, 2005, 4:378~383

[4].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 2001, 6:67~70

[5].陈思翔.论湘西旅游餐饮资源的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 1998, 1:58~60

[6].杨铭泽.饮食美学研究进展与内涵思考[J].旅游学刊, 2006, 9:46~49

民族餐饮论文 篇2

天山网讯(记者 雪合来提·买买提尼亚孜)前不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来新疆讲学时指出:新疆应该走自己的路,发展特色经济。基于这种科学共识,笔者经过多方调研,认为大力发展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业这一特色经济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发展新疆民族特色餐饮具有对资源依赖小、投资少、安置就业多的特点。近年来新疆民族特色餐饮走向全国的势头迅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新疆民族特色餐饮店都在100家以上,而且大多生意兴隆,利润可观。新疆民族特色餐饮虽然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但始终未能像“小肥羊”、“肯德基”那样做大做强。其原因在:没有统一的用料和制作标准直接导致了品质的不恒定,这是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不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新疆民族特色餐饮至今没有申请专利和创立品牌的重要原因。要把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产业做大做强,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好这几项工作:

(一)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在不同特色餐饮领域各选定一家企业,为其提供相关的信息、政策咨询,争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帮助制定发展方略和规划。

(二)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组织有经验的师傅和相关科研人员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提炼配方、制定标准、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尽量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实验出一套技术参数和科学的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确保食品品质的优良和同一食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品质的恒定性。

(三)提升店面档次,创立专属品牌。选择有实力、有基础的民族特色餐饮经营企业,在制定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同时要高起点、高标准地设计店面,统一服装,规范操作和服务流程。从食品本身的品质、店面设计装潢、经营管理模式、服务等方面都要高标准地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四)连锁经营,经营者在操作流程和经营模式成熟、经验积累完善后,在新疆境内的一些大中城市开连锁店。然后利用现在很多省市对口扶贫新疆的有利条件,通过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帮助直接到内地开连锁店。

(五)加强人员培训。有关部门牵头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通过全疆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下岗再就业培训基金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对上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民族特色餐饮行业内可以通过考职称、资格认证等形式鼓励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在内的社会人员从事民族特色餐饮行业。

民族餐饮论文 篇3

【关键词】广西民族餐饮 ; 品牌课程 ; 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92-01

1.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现状

民族餐饮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形式,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生活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追求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实体空间,以及返璞归真的、田园文化气息的原生态环境,民族餐饮已迅速的步入现代社会空间中来。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聚居着汉、壮、瑶、苗、侗、彝等十二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缤纷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承载着广西各民族饮食生产、饮食生活、饮食文明发展和民族精神情感的饮食文化遗产。但是在已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广西入选35个项目,但没有一项是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谈不上广西民族餐饮文化课程的建设。针对这种状况,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的保护不仅要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还要通过全社会各行业的通力支持,实施主动保护、整体保护、生态保护和全民保护策略。而且更需要加强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的挖掘、传承及创新工作的人才培养。鉴于现状,学校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西民族餐饮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广西民族餐饮文化、技艺挖掘、传承及创新的社会责任。

2.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的价值

通过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其价值:第一,探索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族餐饮品牌课程改革研究。此研究选择触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是具体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第二,以行业引领、需求分析为导向,探索、构建“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模式,推进广西民族餐饮教材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探求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最大限度的对接。通过推进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实践应用研究、推进中职学校实践层面的研究,创建对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持的课程体系。第三,开展本土化的广西民族餐饮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利于丰富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内容,對于深化中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3.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的研究内容

3.1开展广西民族餐饮调研分析

有针对性的对广西各区域的民族餐饮文化进行调研,一是调研广西各少数民族餐饮在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如何形成了自己的特定领域。二是调研广西各区域的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上述领域的具体研究分析,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形成广西民族餐饮特色原料学、广西民族餐饮烹饪工艺学、广西民族餐饮养生与保健学等等相关的学科,初步构建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实施方案。

3.2构建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实施方案

3.2.1构建广西民族餐饮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在“素质引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广泛开展民间及行业企业的广西民族餐饮文化及技艺调研,构建广西民族餐饮的人才培养模式。

3.2.2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广西民族餐饮课程体系

学校要成立校企业合作民族餐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企合作民族餐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创建广西民族餐饮风情园,搭建“教、学、做一体”的广西民族餐饮文化与广西民间餐饮技艺相融合的教学平台,建立广西民族餐饮文化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2.3探索、构建“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模式

以行业引领、需求分析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文化、企业工作场景、企业工作流程、企业岗位职责、企业评价标准,使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相融合、使学校的教学具有校企一体、学做一体的鲜明特点。开发适应广西民族餐饮的核心课程、校本教材。

3.2.4建设一支由民族餐饮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要充分依托行业、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师、打造专业带头人、创新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模式上形成特色并起到示范作用。

3.2.5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技能考核和综合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进一步明确由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评价。在职业素质和能力评价标准上,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进行评价。在评价组织上,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职业技能鉴定所、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评价鉴定工作。实现评价注重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融合。

3.2.6要建设以教学网站为中心的共享型民族餐饮专业资源库。建设包括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实训教学视频、民族餐饮专业技术资料图片、教学设计、教学文件在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使之成为教与学的平台、拓展研究的平台、技能竞赛训练的平台、名师和兼职教师展示的平台、辐射全区民族餐饮专业的平台。

4.实施广西民族餐饮品牌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4.1组织保障:学校要成立广西民族餐饮课程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在学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项目工作要指定有专人负责。

4.2制度保障:制定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财务监督、过程监控、检查考评、通报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一整套监督体系,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协调、监控,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资金,达到预期目标。

民族餐饮论文 篇4

一、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表现

(一) 缺少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培训机构,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混乱

从兰州20家清真餐饮行业的相关调查分析数据来看, 近15家餐饮企业秉承着老一辈传统的行业内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近一成的企业内部员工都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 追随企业主等形式进入本行业, 企业内部也没有相关人事部门, 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少之又少, 甚至有的企业不进行岗前培训, 连最基本的岗前面试也很少有, 录用即上岗, 劳动即拿工资, 这与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吻合的, 这也说明少数民族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失。

(二) 吸纳的从业人员结构单一, 并且员工素质不高

由于清真餐饮行业的特殊性, 从行业内的人力资源部署来看, 从业人员的结构比较单一。不管是企业内部的一般员工还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基本上都是吸纳的本民族成员, 并且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接受的宗教经堂教育, 对于现代文化教育及企业管理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 企业经理级别的相关职位都是企业主自行筛选而定, 所以绝大多数高级管理层系统性管理概念模糊, 缺少企业发展战略眼光, 企业内部不管是较为低级别的职位, 还是较高层次的相关职位, 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 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在整个企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是极其不利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的麦当劳, 却到现在都没看到全国化的兰州牛肉面, 同样是快餐文化, 但却是不一样的品牌塑造过程与结果, 很明显麦当劳快餐文化的全球普及源于它对于从业者本身素质的要求甚高, 对高级管理层的要求更是苛刻, 而相比之下清真餐饮行业对于从业者本身素质要求过低, 所有的品牌影响力都是通过周边客户的一般性口碑堆积起来的, 显而易见品牌影响力也只能辐射整个西北, 品牌的全国化, 甚至全球化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忽视以及对于从业者素质要求过低, 行业内的竞争力同比下降, 影响整个企业长远发展。

(三)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企业, 在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定位上相对缺乏

企业对于员工绩效考评, 以及晋升和自我发展方面做的不是很充足, 现代企业管理学派已经多次论证“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而非“事”, 人是企业中不可替代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有效地发挥人本身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更加有利于保持企业发展活力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而西部一些清真餐饮中小型企业里边, 很多时候员工的录用、晋升、考评、薪酬标准等决定权集中于企业主, 而企业经理人都是围绕命令开展工作, 是典型的以“事”为主, 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 所以从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上来看, 这种管理意识会直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畸形发展, 反而会使得员工的积极性不高, 人力资源成本上升, 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二、改善西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 健全企业内部人事管理部门, 引入经理人制度, 使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企业内部必须要有完善的人事管理部门, 要想使得企业长远发展, 完善的人事体系及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尽量避免家族式经营的缺陷, 企业主可以聘请高素质人才充当企业管理者的角色, 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使得企业更近一步发展, 扩大品牌影响力, 这完完全全可以避免由家族内部因企业经营及利润分配等诸多方面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及冲突, 并且职业经理人的介入会使得企业经营与管理更加妥当。

(二) 要提高从业者素质,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力度,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聘请与任用必须要严格筛选

从整个西部地区清真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 一直制约这些企业集团化方向的发展的原因主要还是吸纳的从业者素质较低, 企业员工自我发展意识浅薄, 对工作岗位及自我认识不足。而企业管理者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目标, 也未完全构建一个长久的发展蓝图, 同类行业中各企业发展相对分散, 缺少合作意识, 分散的企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品牌诸多但知名品牌却很少, 以上的发展格局都是由于企业对于“人”方面的忽视所形成的。因为从业者个人本身的素质就是企业品牌的一部分, 对于西部清真餐饮行业中小型企业来说在未来几年内该如何培养企业内部优秀的管理人员, 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 提升员工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 强化人力资源部门的决策职能, 提升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意识

在西部诸多中小型企业中即使有人事相关方面的部门, 但部门决策权相对较小, 有的时候该部门人员也就成了企业内部的闲职。在制定一些企业发展规划及战略时很少考虑或采纳该部门对于企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长而久之部门职能丧失, 企业内部职能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出现了漏洞。那么对于西部中小型清真餐饮行业企业来说, 对于如何构建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职能并且有效发挥它在企业内部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结语

西部中小民营企业, 尤其是清真餐饮行业的相关企业, 由于其历史发展等诸多原因, 缺乏当今世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西部中小民营企业, 尤其是清真餐饮行业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这对于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就业, 保持社会稳定, 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突破西部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瓶颈,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 使其逐渐转变为规范化, 高效率的的现代型企业, 对于我国新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强互动性下一篇:结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