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2024-05-24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精选11篇)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1

“营改增”百日试点:部分企业税负上升

摘自:宏观经济中国经营报[微博]2013-11-09 02:25 1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全国“营改增”试点情况。今年1~9月份全国“营改增”试点累计入库增值税871.06亿元,累计带来增值税减税836.06亿元。其中,原增值税纳税人减税470.72亿元,试点纳税人减税365.34亿元。据官方测算,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近期于天和经济研究所举办的学术沙龙活动上,河北行政学院经济教研部教授张潇带来的一份调研却显示,减税效果显著的同时,部分行业企业税负增速明显,除了难抵扣之外,增值税多档税率也引发了争议。对此,部分财税专家建议,或该考虑赋予地方政府一定权利,自主设置税种,使税制设计更加法治化。

大企业临高税负

在张潇提到的这份调研报告分别对内蒙古和山东的两个城市试点结果显示,以年营业额100万元为分界线,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税负普遍有所增加,而之下的企业则减税效应明显。

她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其税率普遍从3%的营业税提升至11%的增值税,而100万元以下的企业以现代服务业和小微企业为主,其税率变化后分别为6%和3%。

“以山东某地的交通运输业为例,‘营改增’以来,不仅税率提升,只有采购设备才能抵扣,这个行业的税款增收超过1.2亿元。”张潇说。

“抵扣环节也成了负担。”北京一家物流公司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以每月1000万元的营业额计算,原来的税负为50万元,现在最高达到110万元,一年下来,税负差不多增加50%,不仅如此,“营改增”之后一些客户开始索要增值税发票,原来用发票抵扣的票据也减少了,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抵扣的环节减少了。根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提供的宁波市针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实施两个月后的税收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对比按原营业税规定计税缴纳的营业税,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增加12.4%。

今年8月1日起,在原有试点领域之外,上海、北京、江苏等地进行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推向全国。根据国务院关于“营改增”的安排部署,还会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

对于结构性减税的效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教授王大树表示,当前增值税税率多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讨论。

“作为‘十二五’期间取代营业税的主要税种,增值税除了要适当降低税率外,还应该减少税率档次。”他说。

立法规范在路上

作为财税改革的破冰之举,“营改增”试点中带来的问题同减税效果同样受到学界关注。

在财产税开征落实不明的情况下,增值税将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税种。“营业税取消以后,地方税的建立应该考虑因地制宜,不能要求统一。”王大树提出:“是否可以给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把当前的税制和立法结合,使税制更好服务企业。”

他的理由是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不同,地方政府若能较灵活确定税种和征收比率,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有助于为结构性减税提供空间,惠及绝大部分企业。

在我国现行18个主要税种中,只有3个是由法律规定的,其他的全部以国务院各类暂行条例作为征税依据。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红薇在10月30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表示,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财政部将继续配合全国人大积极推进税收法制建设。“将视改革的进展情况,适时启动增值税等单行税法的立法工作,逐步将相关税收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提高税收立法的级次”。

记者了解到,按照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这5年任期内,除继续审议预算法修改草案外,《增值税法》等若干单行税法将首次提交审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草案也将首次提交审议。

不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告诉记者,税收立法权力是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的权力,地方人大也没有地方税收立法权。

“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一些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往往没有税收法律约束,侵犯纳税人权益的规定时有发生,制定税收法律就是要将行政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立法以后容易形成共识。”刘剑文说。

但他也表示,设税权回归全国人大后,国务院、财政部、税务总局并非没有立法权,依照有关规定,它们依然享有制定有关税收规范的权力。只不过是,行政权关在制定税收行政法规或者规章要受到法律的硬性约束。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增值税,税负

铁路运输行业是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增值税抵扣链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税收政策的变化对其体制改革、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将有利于消除产品的重复征税现象,完善我国流转税税制,鼓励分工协作、专业化发展,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制体系的需要。但铁路运输企业具有投入有机成本高,基建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承担社会责任大等特点,本身对其他资本缺乏吸引力,现行增值税抵扣范围内不可抵扣因素大,因而“营改增”后税负上升。从2014年的运行数据统计,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在不考虑所得税及其它税种情况下,实行营业税时税负3.3%,“营改增”后上升到4.4%,税负加重。

一、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

(一)从税收理论角度分析

从理论角度分析,一项税收制度的变革必然会产生两种效应之一,一是因通过环环抵扣、抵免重复征税的累加而带来的减税效应,二是因税率变化而导致的税负变动效应。铁路运输企业因为“营改增”后税率由原来营业税税率3%改按11%(6%)征收增值税,税率较之前高,而且增值税销项税额大于进项抵扣额,税负增加。

(二)从税制体系角度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增值税制度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之前我国增值税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购进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二是征收范围过窄,第三产业大部分未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

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增值税适用范围依然狭窄,与铁路运输企业基础建设密切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最基本的增量因素建筑业等行业不属于增值税征管范围,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也是“营改增”后铁路运输企业税负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从营业税与增值税计税方式角度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营业税政策,造成其生产经营管理以营业税影响下的减少流通环节,内部增加人力、物力,分工协作,完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铁路历次运输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改革,不同程度的都有减少营业税支出的考虑,车、机、工、电、辆等主业运输站段和房建生活等运输辅助单位自己配备修理、建筑安装等各类生产车间,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业税税负。

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自给自足型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增值税管理需要,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价税分离,道道征收,环环抵扣,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与增值税计税方式的不同,导致生产经、业务流程价值链管理上有不适应增值税管理的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基本属于“自力更生”型,基本大部分业务都自行进行生产经营,造成“营改增”后增值税进项较少,税负增高。

(四)从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特点角度分析

根据《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和核算规程》的规定,成本费用按支出性质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其他等六大要素,在铁路运输企业六大成本要素中可抵扣要素为外购原材料、电、燃料支出,在现行的增值税政策下,可抵扣进项税额支出占43.43%,不可抵扣支出占56.57%;资产类支出中可抵扣支出占37.32%,不可抵扣支出占62.68%,且铁路运输企业本身属于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成本费用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投入大(存量固定资产大导致不可抵扣的折旧费用高)、资产有机构成高、人工成本高,可抵扣支出所占比例更少,抵扣额不足。

二、解决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税负问题的建议

经济的发展决定税收政策,税收政策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从宏观上讲税收政策的变化影响市场的资源配置、国家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微观上税收制度的变化将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流程及企业整体经营管理。

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出现税负上升,这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既是压力也是机遇,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现在正在大规模进行基础建设,资金不富裕,税负的增加必然导致资金的流出;另一方面,税负上升的压力必然会促使铁路运输企业重新审视自身,从而对企业战略管理、生产流程、价值链管理等多维度进行改革,适应增值税的管理模式,争取企业效益或效率最优。

(一)争取国家政策的优惠

争取国家政策的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益性支出方面。铁路运输企业是名义上的企业,实质上背负有很大的社会公益责任,一方面走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导致运价不能自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成分,如承担军事物资、扶贫救灾、学生和军人残疾人运输等,据统计2012、2013各年铁路公益运输线路政策性亏损额达700多个亿。其次铁路运输企业一方面要面对因人力、原材料等物价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因素,另一方面国家严格控制运价,造成运价与实际成本的严重偏离。铁路运输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国家政策上争取支持、优惠,首先正确划分非公益性与公益性的界限,明确公益性支出的业务范围、种类,其次在季度、年度会计报表中增加公益性业务收入报表,详细统计出各类公益性业务与正常业务收入的差额,然后根据翔实的数据申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过税式支出的形式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补贴,以弥补公益性支出造成的亏损,增加铁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增值税税负。

二是铁路基础建设投资。铁路新线建设属于国家基础性建设,其投入应有国家财政出资,原铁道部因为政企不分,承担了政府筹融资的角色,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政企职能分离,产权界定清晰,这部分职能也应相应明确或给予补偿,以保障铁路运输企业正常健康发展。此外,金融业暂未纳入“营改增”范围,其借款利息自然也不能作为进项抵扣,应争取将这部分借款费用以税式支出的形式补贴或将存量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以一定方式抵扣。

(二)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完善适合增值税管理的生产流程。铁路运输企业应对自身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从增值税的角度重新审视作业流程,将可以外包的业务进行外包,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额。首先是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特点,围绕行车安全将原先的车、机、工、电、辆等生产业务进行细分,明确划分安全主要流程与次要流程,将与行车安全相关度的强的业务自营,与行车安全相关度弱的业务进行外包,如可将客、货车中小修、技术研发等加工修理、修配类进项可抵扣业务外包,增值税在建筑、劳务派遣等全行业实施后,可进行分析计算,将中小维修、列车服务、餐车服务、教育培训等业务外包,增加增值税进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相关生产流程的再造将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它将促使铁路运输企业进行深化改革,调整发展战略与思路,“自力更生”式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专业化、分工协作将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主流,传统非运输业务、劳务外包或剥离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这也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宏观调控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

二是选择上游客户,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的管理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上游客户的选择对增值税税负具有很大的影响,生产资料的采购是生产经营的第一阶段,客户的选择对降低税负具有良好的节税效应。

三、结束语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物流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

1.前言

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营改增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按照我国目前的目标计划,2015年以后将全面实行营改增,也就是说到2016年以后营业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得到全面推广,届时地税局主体税种将消失。营改增背景下,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其对解决物流企业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降低纳税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起到了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的税负效应,一些物流企业在营业税转变增值税的过程中,税率明显变高,使得企业税负增加,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深入分析企业存在的营改增税负效应问题,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对策进行优化解决,便也显得尤为重要。

2.物流企业营改增背景下的数据模拟与税制安排

以某物流企业为例,根据现行的营改增政策 ,在假定条件下进行企业税收数据的模拟测试。该物流企业是提供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務的企业,业务范围集中且单一,除了代理报检业务以外,其他主营业务均在营改增试点行业中。该企业于2013年起便开始落实营改增制度,营改增前两年间企业未发生合并、资产收购、重大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以2014年6月~9月这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展开数据模拟(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构成见下表)。

上述表中是该物流企业的主要业务构成,进行营改增改革后,该企业适用的税制安排为:⑴税率。营改增背景下,在现行13%标准税率与17%增值税的低税率基础上,又新增了6%与11%的两档低税率。该物流企业为一般纳锐人,所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以6%与11%为主。⑵计税方式。该物流企业中,物流辅助服务以及交通运输,均采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⑶计税依据。原则上来讲,纳税人的计税依据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

3.物流企业营改增背景下存在的税负问题

对物流企业税制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可见,被改的营业税率有3%与5%两种,营改增后适用的增值税率为6%与11%两种,可见营业税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与适用税率不同,因此需要了解营改增前后纳税的变化情况。假设:将含税的营业收入以X表示,将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经营成本以Y表示,若物流企业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相等时,X与Y之间的比例关系便是临界点,通过物流企业的经营数据,对这一比例关系的合理程度以及难易程度展开分析,便可知晓本次税制改革的税负变化情况。从税率角度进行分析,本次税改方案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交通运输业适用3%营业税改为11%增值税;其二,物流辅助服务适用3%营业税改为6%增值税。

结合表1中所示物流企业财务状况数据,通过综合分析与公式套用,分析税率变化对营改增税负的影响,最后统计计算结果发现(统计计算方法鉴于篇幅所限,此处便不一一列出),该物流企业在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有明显不同,在不同可抵扣水平下,企业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不同,但均是呈现出不降反升的形势,税负增加显著,但同时也发现,抵扣比例的逐渐上升,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幅度也会逐渐下降,由此提示进项税额大小对减轻企业税负有明显作用。在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从传统的5%营业税转变成了6%的增值税,税率变高,虽然增值税购进扣税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税负提高的影响,但在现行6%增值税税率下,该物流企业的税负增加现象依旧存在[1-2]。

4.物流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的原因

导致物流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其一,物流业增值税税率不合理。虽然税改方案将物流企业的物流项目划分为两大类来征收增值税,但在实际经营中,很多物流项目却相互重叠、上下关联,很难将其明确区分开,由此便导致税率征收不合理,使税负增加;其二,可抵扣比例较低。抵扣是增值税发挥效应的关键因素,但是物流企业却存在着可抵扣进项水平低的问题,由于企业很难获得全部抵扣,导致税负有所增加;其三,可抵扣范围较小。物流企业中的路桥费用、仓库租金、人力成本等费用均不在可抵扣范围内,由于可抵扣范围小,导致企业很多费用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增加了税负效应[3]。

5.优化物流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的策略

5.1适当扩大营改增范围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物流企业营改增试点,为优化税负效应,还应该将与物流企业联系密切的金融业、保险业等行业纳入到营改增的范围内。在适当扩大营改增范围后,再深入分析进项税抵扣项目,将占物流企业成本比例较高的费用,考虑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内,通过改善抵扣范围小、抵扣比例低的问题,有效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效益[4]。

5.2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构

首先,企业需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早期办理认证;其次,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应该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精细化,以避免重复纳税问题的发生;再次,物流企业需根据实行的新税制,对企业涉税项目进行合理的系统筹划,以便能有效控制税务成本,降低税务效应。

5.3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

针对物流企业出现的税负增加问题,应该及时申请过渡性财务扶持政策,例如,沪财税已经发布的《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之后,若物流企业确实存在税负增加问题,便可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这种方式各省市财税部门可以借鉴,根据自己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出台切实、可行的过渡性扶持措施为物流企业所用,以避免税负陡然增加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影响。但也需注意,过渡性财政扶持只能在税制转变这一特殊的时期使用,不可长期享用。物流企业在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后,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积极调整与改进,以适应税制变化,降低税负问题。

6.总结

营改增背景下对物流企业的发展确实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税负反增的问题。这种形势下,必须深入分析物流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的具体体现,相关政府尽快出台有效扶持政策,结合企业的不断完善与努力,使企业能够切实受益于营改增政策,才能真正地加快物流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145-150.

[2]李绍萍.营改增对物流业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4,5(5):56-63.

[3]纪金连,祁成军,曹薇.“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影响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4,19(19):97-101.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4

事由分析: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国家先后在上海等后续10个城市开展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2013年8月1日在全国推行。“营改增”后,商贸服务行业受益最大,将交通运输业整个行业链条上的商家都纳入到正规的纳税体系中来,形成链条式管理。刺激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总体结构上来看国家是减少了税负水平,但还有一部分企业增加了税负,最为突出的就是中大型物流企业。通过调查,这一部分企业增加税负在120%―150%之间,给这部分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

其主要原因:一是增值税税率偏高。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的税率比例由原先的3%上调至11%,税率增加了8个点。很多企业根据试点情况测算,增值税抵扣完实际税负约在7%-8%,比原税率高了4-5个百分点,如能按6%的税率征收就能和原3%的营业税税负相当。二是抵扣范围过小。物流行业成本占比较高的项目大多无法抵扣,如人工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异地加油费用等,能抵扣增值税的成本一般不超过30%。(1)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用工比较多,一般占到总体成本的30%-40%而劳务成本是不能进行抵扣的。(2)物流行业的特点就是流动作业,在移动服务以及异地服务中,占整个自营成本35%以上的路桥费、修理修配费用不能进行抵扣,其中路桥费用全部不可以进行抵扣。(3)物流企业中占比较大的燃油费也不能全部取得税务允许的增值税发票,因为各高速路段的加油站不能当时取得增值税发票。(4)目前房屋租赁还是提供营业税的发票,无法抵扣增值税,而物流行业大部分都是靠租赁房屋经营,房租一般占企业总成本的15%左右。

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营改增”实施后导致货物运输行业税负大幅度增长,面临新的困境,这与“营改增”政策初衷不符。物流行业作为国家十大振兴行业之一,在降低税负问题上要给予重点扶持。

办法和建议:

1.将货物运输服务纳入物流辅助服务降低税率。在不改变《“营改增”试点方案》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将“货物运输服务”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剥离,纳入“物流辅助服务”,采用6%的税率。这样统一了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支持了物流业一体化运作,也能够解决试点中货物运输业务税负大幅增加的问题。同时,建议在今后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综合服务”统一税目,与物流相关的各环节业务执行统一的税目和税率,以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的需要。

2.适当增加进项税抵扣项目。对于占物流企业较大成本比例的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房屋租金等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比如将过路过桥费和房租改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对于一些相对固定而实务中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支出,按照行业平均水平测算应抵减比例计算销项税额。这样,不仅照顾到物流业全天候、全国范围运营,不易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实际情况,也可大大减轻税收监管工作的难度。

3.设计使用物流业专用增值税发票。可以借鉴以往定额发票的经验设计出物流行业增值税专用定额发票。以适应物流企业经营网点多,发票额度小、用量大的特点,设计增值税专用定额发票(撕本),并允许作为增值税抵扣凭证。

营改增后税负降低情况说明 篇5

税负降低情况说明

我公司成立于年月日,单位地址位于,注册资本:万元,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

集团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年生产10万吨铝合金棒加工能力,工业型材年生产能力5000 吨。合金棒采用进口设备,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引进世界一流的立式半连续成型设备及先进的气滑式工艺,选用可倾式熔炼炉、保温炉,同时引进电磁搅拌器、在线除气、连续式均热炉、锯切机等先进的辅助设备,整条生产线具有很高的制动控制水平,性能稳定。技术装备在同行业具有优越性,处领先地位。铝锭的价格直接影响合金棒的价格。

铝型材加工生产线共有四台挤压机及辅机,分别由台湾馨杰公司和建新公司生产。年产能5000吨,可生产各类型材上千种。

集团公司投资参股上市公司: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万股,占其总股本%,(股票于2009年9月上市流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集团公司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其70%股权。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李克强总理指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

第一项就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2016年,已纳入“营改增”的行业减税规模估计有2000亿元,金融业、房地产和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减税规模或接近4000亿元,2016年“营改增”减税总规模接近6000亿元。

多年来公司始终严格遵守税法、按章纳税、及时缴纳税款,2013年-2015年近三年累计已缴纳相关税款2233.17万元,为山阳区的税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营改增涉及到我集团公司的项目主要是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两大类。

集团公司不动产租赁年收入约423.5万元,原营业税制下每年应纳营业税21.18万元,营改增后应纳20.17万元,较营业税制下应纳税额减少1.01万元。

集团公司4月份承接济源高新区幕墙工程造价327.7万元,原营业税制下每年应纳营业税9.83万元,营改增后应纳9.54万元,较营业税制下应纳税额减少0.29万元。

除此之外,原营业税制下集团公司取得的保安服务费、劳务派遣费、住宿费、电费、水费、劳保用品、办公用品、会议费、外购机器设备等在营改增后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进行抵扣,取得的过路过桥费在过渡期内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抵扣,这些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集团公司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使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受益。

李克强总理说,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营改增不只是简单的税制转换,它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的确,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受益,更是商机。集团公司成立近20年,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步入21世纪后,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不过我们始终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税务机关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调下,在集团公司员工的一致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出困境,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税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6

填写说明

本表中“税款所属时间” “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一般纳税人)》主表。

一、各列填写说明

(一)“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根据《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所列项目代码及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应分项目填写。

(二)“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根据各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填写。

(三)“营业税税率”:根据各项目在原营业税税制下适用的原营业税税率填写。

(四)第1列“不含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含即征即退项目),包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纳税人所填项目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本列应填写差额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五)第2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根据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本列各行次=第5列对应各行次÷(100%+对应行次增值税征收率)×对应行次增值税征收率。

(十)第7列“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反映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规定,测算出的对应项目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1.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

本列各行次=第6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

2.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

本列各行次=第6列对应各行次。

(十一)第8列“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期初余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本列各行次等于上期本表第12列对应行次。

(十二)第9列“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

业税规定,对应项目的应税营业额。

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十七)第14列“营业税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计算出的对应项目的营业税应纳税额。

本列各行次=第13列对应各行次×对应行次营业税税率。

二、行次填写说明

(一)“合计”行:本行各栏为对应栏次的合计数。本行第3列“价税合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1列“价税合计”第2+4+5+9b+12+13a+13b行。

本行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第2+4+5+9b+12+13a+13b行。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7

1.1 增值税税率过高

企业税负增加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是税率变动带来了增税效应,增值税税率过高,导致企业税负增加,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我国制定了非常灵活的税率执行政策,企业的性质、规模、产业布局等不同,其执行的增值税率也就不同。例如,对于交通业来说,在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业税率上升了8%,这样,企业税负就会产生不减反增的情况,但也有一些企业在营改增试点之后,税率下降了,这样,企业的税负就会减低,之所以存在一些企业税负增加,而一些企业税负减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税率提高的幅度不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一般会采用相对简易的计税计费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应3%的增值税税率,不会导致企业税负增加,而一些企业采用新的计税方法,增值税税率过高就会导致税负增加的现象。

1.2 中间投入比率偏低

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国占据一定的比重,曾经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带动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类企业人力投入占比较重,中间投入较少,这些企业在进行税费计算的时候,内部人力成本投入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扣的,这样,这些企业在进行税费计算中,其进项税额相对于销项税额的规模较小,而能够作为增值税进项抵扣的是中间投入部分,这样,企业就会产生税负增加的现象,对于一些中间投入比率较小的企业,在营改增试点中也会产生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

1.3 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

在营改增试点之后,有很多企业都是刚刚进行过固定资产更新,在短时间内,不会再进行资产方面的更新,也就不存在进行大额进项税抵扣的问题。这样的企业依照新税法就会产生明显的税收增加问题,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领域以及一些租赁行业显得尤为突出,这些行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慢,设备使用的寿命较长,日常都是以设备的维修为主,这样,企业就没有大额进项抵扣,企业的税负就会增加。

1.4 获得增值税抵扣发票有困难

在营改增试点中一些企业反映,在实际操作会存在增值税发票开具困难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小规模的纳税人,就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企业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就会出现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

2 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解决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保障营改增政策的有效的推进,保障企业税负的公平合理,在政策方面有一些建议:首先,争取快速建立起相对成熟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能够根据企业在纳税过程中税负增加情况进行有效的调节,对于一些税负增加较为明显的企业或者行业进行补偿,确保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又能够快速推进税收征收体制改革。其次,解决增值税发票困难的突出问题,国家税务机关和研究机构一定要深入实际,全面系统地研究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尽快加以解决,拿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应对措施,解决增值税发票难的突出的问题。再次,营改增试点是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重要环节,实现大规模范围拓展才是营改增普及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增值税征收的相关环节和链条,确保执行体制的完整性,解决企业因进项抵扣不充分产生的税负增加的问题。因此,财务部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适时扩大营改增改革范围,尤其是要重视将营改增试点范围向条件成熟的一些地区服务行业中推广,最终实现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这样,可以有效解决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问题。第四,要从宏观上调整营改增税率结构,不断优化行业税负。由于不同行业在成本结构与中间投入比率方面是存在区别的,要保障营改增后行业间的税负的公平性,就需要不断提升增值税税率水平,采用高档次的增值税税率。相关专家要积极研究增值税税率设置的结构和水平,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税率的合理设置,多方权衡,进行税率结构的有效设置,以解决部分企业增值税不减反增的情况。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负政策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营改增试点中,很多企业积极响应,相关工作做得比较好,营改增总体发展事态还不错,但在试点过程中,也有部分企业存在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原因,策略

参考文献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营改增;商贸企业;税负

一、“营改增”概述

所谓营改增,主要指的是在国务院批准的前提下,由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有关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试点方案。以期通过“营改增”的有效实施,实现财税体制的有效改革,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经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对当前经济市场和企业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将“营改增”的主要内容制定如下:试点地区从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人,自新旧税制转换之日起,将过去所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在现行税率的基础上,新增两档低税率,分别是11%和

6%,其中,适用11%低税率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适用6%低税率的行业为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物流辅助服务行业以及文化创意服务行业等。

(二)“营改增”的原因。国家相关部门之所以实施“营改增”,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营业额全额征税即为营业税,营业税具有无法抵扣的特点,如果专业化分工程度高,那么税收负担就会越重。在过去的时间里,营业税制度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重复征税,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增值税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可以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其次是为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在“营改增”模式下,筹集政府收入并不会对企业施加“区别对待”,客观上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第三产业并没有被列入到增值税缴纳企业中,这势必会导致征税范围狭窄,影响到增值税征管链条的完整性,导致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最后是为了实现税制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增值税已经成为了税收制度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脚步,各个国家开始将服务纳入增值税增收范围。由此可见,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正是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得我国“营改增”制度实施的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我国税收制度的深刻改革。

二、“营改增”对商贸企业税负的影响

(一)小规模纳税人税收明显减少。由于过去时间里,商贸企业原营业税税率均为5%,高于税收制度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所以,即使我们将价外税因素排除在外,这些企业所要承受的增值税负担也要相对较低。此外,虽然交通运输行业的营业税率和实行增值税后的征收率都为3%,但增值税的价外税,营业税是含税销售额,在“营改增”模式下,运输行业的销售额要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由此可见,国家实行“营改增”之后,小规模纳税人税收明显减少。

(二)一般纳税人税收略有下降。此方面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是商贸服务行业,在税收制度改革之前,服务行业的营业税率为营业收入的5%,将营业总额与税率相乘,就是企业所需缴纳的营业税数额。但在税收制度改革之后,部分商贸行业的营业税增长到6%,尽管只提高了1%,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收入。但是,税收制度改革之后,企业在运营与发展中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企业收支平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税收制度改革下,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减少的。其次是交通运输行业,在税收制度改革之前,交通运输行业的营业税率为营业收入的3%,但在税改之后,税率却增加了8%,税率的大幅度增加使得交通运输业纳税人面临着很大的税收负担。此外,由于交通运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行业发展中很多费用的支出都不在抵扣范围内,从而导致无法获取增值税扣税的合法凭证。由此可见,在税收制度改革下,交通运输业的税收负担是增加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日后的时间里,出台相应政策将此项问题有效解决。最后是租赁业,在税收制度改革下,租赁业的税收负担较之以往也有所减少,一方面,租赁业在运营过程中,各项业务均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机械设备租入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中,提出了不会增加租赁业税负,这使得租赁业的税收负担大幅度降低。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营改增”的实施对商贸企业税负造成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企业在未来的时间里,也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与以往营业税和增值税制度相比,“营改增”税收制度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商贸企业税负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在未来的时间里,商贸企业若想将自身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对“营改增”充分认识,不断提高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以此来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9

摘要:本文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前提,针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分析了其对科研事业单位税负造成的影响,并且从加强管理水平、组织专业培训活动、灌输风险观念、提高合作意识、创新税务观念、提高增值税征收管理制度规范性、合理利用营改增发展机遇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管理降低税负提升效益的建议,从而明确营改增实施对于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营改增、科研事业单位、税负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一项全新的税制变革工作,目前正处于完善与发展时期。从至今,我国在各个税种上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其中包含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营业税等,这些主体税种的改变,为企事业单位也带来了相应的改变。我国国家全面提升营改增落实速度,并且在上海设置了改革试点,向北京、安徽、江苏等省市逐步推进。仅一年营改增改革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并且通过试点改革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通过实践可以得知,营改增的落实,能够有效降低税负,提升试点行业发展的速度,避免了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也使税负更具公平性。科研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科研服务的,带有公共性质,发展目标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在实施了营改增之后,必然会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税务管理带来影响。

1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1.1营改增业务方面

科研事业单位其本质为科研事业,科研事业单位在实际业务方面包含如下内容:纵向课题、横向课题、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转让等多项业务[1]。在科研事业单位实施营改增,对于业务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一,在研发与技术服务方面,主要包含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项目调研服务。第二,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主要包含软件服务和信息系统服务。以上业务均涉及到营改增,可见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税务改革的重要性。

1.2纳税人身份方面

通常来说科研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单位,涉及营业税的业务比较多,通常不需要履行增值税纳税这一项义务[2]。但是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科研事业单位基本上均被归纳到营改增领域内,即属于营改增“六大现代服务业”,具体体现为“研发与技术行业”以及“信息技术行业”。按照营改增政策要求与规定,科研事业单位在新税务制度下被改变为增值税纳税人,需要按照法规要求申报缴纳。

1.3纳税资格认定方面

在营改增要求下,科研事业单位涉及的所有应税服务本质上属于营业税,并且税率为5%。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营改增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法规要求,科研事业单位性质被定义为“非企业单位”,且应税服务年销售额大于500万,即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然也能够申请不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依然按照之前的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税款[3]。在营改增政策当中,与科研事业单位纳税资格认定相关的政策都体现了非常大的灵活性。这一政策的颁布对于科研事业单位非常有利,按照事业单位特点,再与应税业务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发挥税收政策的优势,明确与科研事业单位发展最为合适的纳税资格认定,从而减轻承担的税收负担,推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

1.4国家优惠政策方面

在实施营改增之前,科研事业单位的服务主要涉及到技术转让、开发以及技术咨询等,以上业务均属于营业税免税政策范围[4]。但是在实施营改增之后,按照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要求,科研事业单位所涉及的“四技收入”依然可以享受营业税所有优惠政策,所以这一方面并未对其造成任何影响。

2营改增带来的问题

营改增的实施,对科研事业挝坏挠跋熘氐闾逑衷谒案骸⒛诓抗芾怼⑵渌问题等多个方面。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中如果纳税人身份出现变化,便会直接对税率造成影响,税率提升,增加科研事业单位税负。此外,纳税人身份的变化也对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税收优惠延用。当实施营改增之后,按照营改增税收政策中的具体规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四技收入”依然可以应用营业税相关的优惠政策,不会对应税收入造成过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科研事业单位税负问题

在实施“营改增”前,科研事业单位营业税征收主要体现在无形资产转让、房屋出租等方面,但是“营改增”正式实施之后,将原来的服务型收入营业税改变为增值税。此外,营改增的实施,也带来了结构性减税效应,全国范围内依然有5%左右的税负属于增加状态,例如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5]。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个别单位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税率超过了征收营业税时期的税率;其二,成本内可抵扣项目并没有占据比较大的比例,不能抵扣合法凭证。在正式实施营改增之前,交通运输业以及邮政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在税务改革之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提高到11%,此外有形动产租赁税率直接提高到17%,体现了非常大的税差[6]。尽管营改增实施之后,成本项目进项能够抵扣,然而由于税制本身有待完善,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的邮费以及公路管理运输费等无法有效抵扣,运输工具有待更新,导致能够抵扣的比例较低[7]。以上种种原因,都是导致事业单位税负增加的原因,在此环境下也使事业单位尽可能地不认定一般纳税人,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

2.2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问题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增值税的`计算模式与申报程序,相较于营业税比较复杂,管理形式也更为严格。针对科研事业单位,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多。一些科研事业单位因为缺乏足够的改革经验,面对改革束手无措,所以在营改增政策推行开始阶段,并没有制定好合适的应对方案,内部管理工作看上去也比较盲目。科研事业单位做出的自我调整缺乏针对性,在这一阶段内,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与掌握,再加上经验不足,无法有效适应营改增新政策的落实。所以,科研事业单位面对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单位内职工组织以“营改增”政策为主题的培训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营改增”政策中提出的具体要求,严格操作,以最短的时间执行新政策,并且按照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出调整,保证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编制等能够与营改增纳税政策的落实相适应。

2.3其他问题

营改增在我国实施的时间比较短,事业单位还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原有情况进行调整。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影响比较大,导致事业单位面对问题应对仓促。事业单位如果想要更加轻松地应对营改增制度,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实际落实营改增期间,科研事业单位一方面要适当地调整自身税务和财务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调整其他业务系统。如果科研事业单位准备工作不足,未来得及对税制改革进行调整,那么将无法有效适应营改增带来的所有效益,也会对科研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

3营改增政策下如何改善管理降低税负提升效益

3.1加强管理,提升水平

事业单位在实施营改增改革期间,需要深入研究增值税,基于合法、合理的界限内,组织税收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落实[11]。在项目成本内使税务成本从中分离,合理调整事业单位中考核项目经济方式。在正式实施营改增之后,若事业单位能够获得合法增值税进项税发票,便可以降低事业单位税负,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12]。

3.2组织专业培训活动

事业单位在落实营改增改革之后,纳税人是税制改革期间最为敏感的人员,由于科研事业单位在纳税期间,纳税人员与纳税机构需要积极交流,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针对纳税人员展开业务培训。使纳税人员深入掌握税制改革措施,提高专业性,事业单位才能够对基本举措进行调节,并且推动事业单位税制改革有效落实[13]。鉴于此,事业单位内部的纳税人员,要时刻关注我国税收政策动态,了解纳税的基本要求与流程,避免在纳税期间出现问题。纳税人员也要积极学习税收制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施展业务能力,灵活应对营改增税收制度可能出现的变化。

3.3健全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

科研事业单位实施营改增过程中,需要全面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培养应对风险的能力,使用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税收制度改革更为顺利地实施,无论什么风险都能够积极应对。例如,科研事业单位采购办公设备,便可以在多个商家中购买,经过选择制定适合的购买方案。利用通过结算的形式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完善,拟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纳税管理制度实施适当的财务管理方式。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风险应对能力,并且加强管理水平,使其在营改增税制期间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3.4提高合作意识

现阶段,增值税转型的相关举措会相应地提高营业税税负,一些事业单位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发展优势,将一些服务环节从中脱离,成为独立性质的现代化服务业务[14]。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制造业开始进行了经营模式方面的创新,将研发设计、管理、生产以及营销各个环节在专业化分工方面,全面实现一体化发展,这也相应地推动了产业之间的结合。原本的服务业分工也更为细化,改变了以往小而全发展模式,形成更加多层次以及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进而向低成本扩张的方向快速发展。因为采购设备构成的增值税可以抵扣,科研事业单位设备的更换率比较高,资本利用规模不断扩展,使事业单位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市场环境为出口适用零税率,且我国上游环节所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退税,在此基础上服务行业的产出在1980到之间,其年均增长率为8.9%,开展营改增试点一年以后,20同比增长了8.3%。由此可见,营改增对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5创新税务观念提高增值税征收管理制度规范性

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需要对税务改革本质进行了解,合理调节内部结构,优化税务体系,使其更为科学、合理。科研事业单位全方位加大税务管理观念,利用系统培训制度的方式,聘请专业技术强的税务专家以及管理人员,深入解读国家颁发的税务改革制度。按照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响应营改增新政策发展要求,使科研事业单位和管理政策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应税收入、可抵扣进项成本进项分析、一般纳税人以及小规模纳税人进行比较,从税负角度考虑,针对多数科学事业单位而言,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资格更有利于减少税负[15]。若科研事业单位选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确定减少税负的最佳方案。例如某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研发和技术服务环节的服务收入为S万元,开始落实营改增之前,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65%。税金是5.65%S万元,在落实营改增之后,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金附加为S/1.03*3%*(1+10%)=2.91%S,如果税率不变,该事业单位的税负降低了2.44%。然而若科学事业单位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市场服务这一项业务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科学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规划,通过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经费这些业务,确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若事业单位是公益三类自收自支类型,或是主要业务为市场收入,可以考虑选择一般纳税人,这样对于今后的市场发展更加有利。此外,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严格管理增值税进项发票,通过国家部门颁发的优惠政策降低最终税负。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税收法律规定,通过营改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展开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针对一些免征增值税税目,可以首先平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税收政策,降低税负。

3.6合理利用营改增发展机遇

营改增不仅是税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我国深化改革、调节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动力。科研事业单位要先对营改增有关政策以及文件进行科学解读,对营改增为事业单位造成的影响深入了解,站在全局角度掌握发展机遇。此外,针对财务人员展开以营改增为核心的税务培训,按照单位性质与增值税优惠政策要求,制定科学的纳税筹划,进而实现减少税款的最终目的。科研事业单位可以对生产组织结构以及经营模式进行调整,加大炔抗芾硪约俺杀竞怂懔Χ龋合理提高准入条件,将个别业务模式通过提高可抵扣进项税额的方式进行调整。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内加入营改增因素,为应纳税额的准确性提供核算方面的支持。建立风险管理模型的过程中,针对营改增要素需要做到客观识别与评价,做好营改增的风险预警,并且灵活应对。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实施,对科研事业单位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事业单位需要掌握动态,规避营改增风险,从而实现降低税款的目的。此外,营改增税制改革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长远发展,降低事业单位承担的税务负担,推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霞,李春.后“营改增”时代大型公立医院涉税业务税费管理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36(10):77-79.

[2]杨建,史宝康.营改增税制下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会学习,2017(18):152+164.

[3]彭小苑.营改增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183-184.

[4]范秋博.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5):217-218.

[5]刘景涛.营改增后高校纳税筹划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6):34-35.

[6]陈建飞.广播电视行业“营改增”财务核算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1):241-242.

[7]鲍丰坤.“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310.

[8]李晓凤,杨玉芳,冷男.实施“营改增”对事业单位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16(08):154-155+159.

[9]应龙萍.浅谈“营改增”政策实施影响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5(12):213.

[10]朱如意.“营改增”对测绘事业单位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分析[J].商业会计,2015(23):41-42.

[11]崔春梅.浅析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5):268.

[12]陈建飞.广播电视行业“营改增”财务核算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41-242.

[13]严颂兵.“营改增”对测绘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10):15-17.

[14]窦彦红.营改增对广电网络利润的影响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5):156,159.

营改增在餐饮企业税负研究论文 篇10

一、建筑企业的“营改增”现状

1.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税收,税收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力量和企业未来发展的能力,税收制度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税负提高,企业的实际资本收益就会相应减少,企业将有可能失去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员工专业素质、引进高新生产设备的机会,甚至有可能威胁到企业正常生产工作;如果税负降低,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本用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员工专业素养,引进科技含量更好的专业生产设备,吸引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近些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实施建筑行业“营改增”试点,不久的将来,增值税将彻底取代营业税,当前,建筑行业“营改增”的范围越来越大,建筑行业跟其他各个行业都提高了对“营改增”事业的重视程度。“营改增”系列政策实施以来,很多建筑行业的税负随之增长,这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一定考验,对整个建筑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建筑与行业相关的原材料产业和建筑使用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会各界对国家实施“营改增”的政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推行“营改增”的试点范围也更加谨慎。

2.增值税征收的现状

增值税在我国税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截止2011年,我国增值税已经占到我国全部税收的百分之三十,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建筑行业在我国各类行业中地位特殊,建筑行业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对增值税政策的全面调整,必然将建筑行业作为主要调整对象之一。按照目前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2017年将全面彻底取消营业税。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营业税取消所引起税负增加情况具备充分的应对能力,积极制定相关方案对国家“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进行认真考察研究,对“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核算比对,保障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确保建筑企业员工的切实经济收益。增值税这一税收种类最早由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增值税征收被欧洲国家普遍接受并相继实行,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取消营业税,中国在改革开放指出开始征收增值税,增值税范围包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家最终决定实施“营改增”税收改革方案,决定逐步一增值随代替营业税,营业税将在不久之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二、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营业税是以建筑企业的营业额进行的税收方式,有可能造成对建筑企业的重复多次征税,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欠发达国家依然在采用征收营业税的不科学征税方式。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密切的与国际经济结合在一起,我国传统的营业税征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国际经济秩序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转变税收体制成为了国家改良经济发展环境,提升综合国力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积极性,推行“营改增”税收征收方案,对我国建筑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征税模式,健全國家征税体制,增强建筑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筑企业“营改增”造成税负增加的原因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研究表明,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税务征收方案以来,建筑企业的税负不断加重,当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机制比较低级,很多建筑企业财税管理集体存在许多制度上的缺陷,建筑企业对承包机制缺乏制度性规范,使得许多建筑企业无法对本企业的建筑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统计管理。着一系列不合理的建筑企业财税管理机制,使得很多建筑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税负逐渐加重。国家住房建设部研究数据表明,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研究,及时调节企业规划方案和发展方向,使得“营改增”这一科学合理的财税征收方式不仅没有降低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反而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税负压力。

四、建筑行业“营改增”导致税负增加的应对策略

1.调整建筑行业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已经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的征税模式理解“营改增”之后的国家税收政策,建筑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层,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对“营改增”政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进行充分理解,对国家新型财税管理征收模式的优越性充分认同,积极转变建筑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税负增加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经验,制定详尽的税负增加应对方案,加快建筑企业对盈利模式的调整,避免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因为不堪税负压力而破产。建筑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国家实行“营改增”财税体系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充分意识到建筑行业在国家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开阔前景,重视建筑企业已有的优质资源,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所带来的利好条件,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者要对“营改增”政策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具备理性的认知,严格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对企业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的税负增加问题进行研究考核,

2.实行财税体制改革

借助国家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机遇,对建筑企业的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建筑企业要对企业内部的财税机构加强管控力度,切实避免因企业财务工作疏忽而造成的企业财税成本提高,坚决杜绝建筑企业财务腐败现象,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税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组织和职业道德,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建筑企业的财务工作水平符合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制度性建设,对建筑企业的原材料采买进行严格的规范监督,对增值税发票的使用情况,建筑企业要及时充分的进行透明化正规化督查,严格规范项目审批流程,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参加,促使建筑项目审批工作符合“营改增”政策的方向,对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缴纳情况,要具备充分的了解,切实避免建筑企业为降低建筑原材料成本而进行偷税漏税活动。在建筑企业的项目合同制定方面,要将增值税作为建筑项目规划和成本预算规划的重要考量依据,使建筑企业的项目合同鉴定具有法律依据,在增值税征收领域,建筑企业在做好充足的后期准备,采用专用的增值税缴纳发票,保证建筑企业管理界对增值税缴纳情况的及时了解。

建筑企业充分认识到增值税制度的理论与建筑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差距,及时制定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税收制度的应对策略,对我国建筑企业及时改变“营改增”政策所带来的税务负担,增强建筑企业世界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转变财税管理机制就有重要作用,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调整,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力.浅析“营改增”对于企业税负的影响《会计师》2013年第18期.

[2]闫治平.“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会计师》2013年第16期.

[3]张晖.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会计师》2013年第19期.

“营改增”企业税负平衡点分析 篇11

“营改增”后,除零税率外,我国的增值税税率基本确定为四档:17%、13%、11%、6%。“营改增”企业的税率大致会发生三种变化:一是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的税率,要从5%的营业税税率改为6%的增值税税率;交通运输业服务、邮政业服务以及建筑安装服务的税率,要从3%的营业税税率改为11%的增值税税率;三是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税率,要从5%的营业税税率改为17%的增值税税率。这是目前税收政策中比较明确的变化,还有一些行业比如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税率如何确定、确定为多少?尚不明确,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从理论上讲,企业交纳营业税的税负,与“营改增”后企业缴纳增值税的税负,若是相等,则税负持平。营业税纳税额的计算相对单一,用收入直接乘税率就可得出;而增值税的纳税额的计算相对复杂,要用销项税金减去进项税金才能得出(混业经营的企业涉及不同税率的销项税金和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计算就更为复杂)。我们要探求的,就是企业“营改增”后,在等额的收入前提下,需要发生多少购进支出,取得多少进项税金,才能与“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也即求出税负平衡点。

依据“营改增”后税率的三种变化,我们分别对单项支出和综合支出进行探讨,以便求出“营改增”后的税负平衡点。

一、从5%营业税改为6%增值税的税负平衡点分析

“营改增”后,我国服务业的税率从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下面我们用案例求出其税负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同样适用所有从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的企业。

假设企业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营改增”前,企业应缴纳50万元(1000万×5%)的营业税;“营改增”后,假设市场价格不变,企业的销项税额为56.6万元[1000万÷(1+6%)×6%],那么,企业至少需要6.6万元(56.6万-50万)的进项税额,才能保持企业的税负和“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

我们分类探讨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及其有效购进支出的平衡点。有效购进支出是指企业在购买活动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允许抵扣的支出,不能抵扣的支出不在讨论范围。

(一)单项税率的平衡点分析

1.17%的进项税金及其有效购进支出的平衡点探讨

“营改增”后企业购置设备、采购耗材等支出可以取得17%的进项税金。假设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项税金为56.6万元,若保持与“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企业需要发生的有效购进支出为45.42万元[6.6×(1+17%)÷17%],这也是“营改增”后的税负平衡点。若有效购进支出大于45.42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减轻;若有效购进支出小于45.42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加重,同时涉及的附加费也会相应增加。

我们就便测算了增值税为零的平衡点。当企业的有效购进支出为389.54万元[56.6×(1+17%)÷17%]时,进项税金恰好等于销项税金,此时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0。

2.13%的进项税金及其有效购进支出的平衡点探讨

企业购置图书、农产品等支出可以取得13%的进项税金。假设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项税金为56.6万元,若保持与“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企业需要发生的有效购进支出为57.37万元[6.6×(1+13%)÷13%],即税负平衡点。若有效购进支出大于57.37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减轻;若有效购进支出小于57.37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加重,同时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当企业的有效购进支出为491.98万元[56.6×(1+13%)÷13%]时,进项税金恰好等于销项税金,此时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0。

3.11%的进项税金及其有效购进支出的平衡点探讨

我国全面推广“营改增”后,企业用于交通、建筑、安装等方面支出可以取得11%的进项税金。假设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项税金为56.6万元,若保持与“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企业需要发生的有效购进支出为66.6万元[6.6×(1+11%)÷11%],即税负平衡点。若有效购进支出大于66.6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减轻;若有效购进支出小于66.6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加重,同时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当企业的有效购进支出为571.15万元[56.6×(1+11%)÷11%]时,进项税金恰好等于销项税金,此时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0。

4.6%的进项税金及其有效购进支出的平衡点探讨

企业购买服务等方面支出可以取得6%的进项税金。假设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项税金为56.6万元,若保持与“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企业需要发生的有效购进支出为116.6万元[6.6×(1+6%)÷6%],即税负平衡点。若有效购进支出大于116.6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减轻;若有效购进支出小于116.6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加重,同时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当企业的有效购进支出为1000万元[56.6×(1+6%)÷6%]时,进项税金恰好等于销项税金,此时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0。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二)多档税率的平衡点分析

企业实务中,取得的进项税金往往是多档税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探讨如下:

假设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项税金为56.6万元,企业发生增值税率为17%、13%、11%、6%的有效购进支出额占总有效购进支出额的比例分别为50%、10%、20%、20%,则平均税率为:

若保持与“营改增”前的税负持平,企业需要发生的有效购进支出为63.84万元[6.6×(1+11.53%)÷11.53%],即税负平衡点。若有效购进支出大于63.84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减轻;若有效购进支出小于63.84万元,“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则加重,同时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按照比例,当企业的各项有效购进总额为547.49万元[56.6×(1+11.53%)÷11.53%]时,进项税金恰好等于销项税金,此时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为0。

二、“营改增”企业的税负平衡点总体分析

(一)“营改增”企业三种税率变化的税负平衡点分析

依照5%营业税改为6%增值税的税负平衡点探讨思路,我们也可计算出从3%营业税改为11%增值税的税负平衡点和从5%营业税改为17%增值税的税负平衡点,一并列示如表1。

需要说明的是,税负平衡点也是含税交易额的占比指标,比如5%改为6%的多档税率的税负平衡点是63.84万元,占销售收入总额1000万元的6.384%。如果企业的销售收入是1亿元,其多档税率的税负平衡点应为638.4万元(1亿×6.384%)。用含税销售收入乘以占比比例,即可得到税负平衡点。余下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二)税负平衡点的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三种税率变化情况的讨论,我们给出一个比较通用的计算公式,以方便企业计算应交增值税。在计算时,财税人员先要把企业的各项业务分清楚,明确哪些业务适用哪档增值税税率,是否可以抵扣;而且还要计算出各档税率的有效购进支出额占总有效购进支出额的比例。

设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各档税率(17%、13%、11%、6%)的有效购进支出额占总有效购进支出额的比例分别为a、b、c、d,则平均税率为:

令T=0.1453a+0.115b+0.0991c+0.0566d

1.当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时,税负持平平衡点为:6.6×(1+T)÷T=A,企业取得进项发票所涉及的总有效购进支出额等于A万元时,“营改增”前后的税负持平;大于A万元,则企业的税负减轻;小于A万元,则企业的税负增加,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2.当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时,税负持平平衡点为:69.1×(1+T)÷T=B,企业取得进项发票所涉及的总有效购进支出额等于B万元时,“营改增”前后的税负持平;大于B万元,则企业的税负减轻;小于B万元,则企业的税负增加,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3.当5%的营业税改为17%的增值税时,税负持平平衡点为:95.3×(1+T)÷T=C,企业取得进项发票所涉及的总有效购进支出额等于C万元时,“营改增”前后的税负持平;大于C万元,则企业的税负减轻;小于C万元,则企业的税负增加,涉及的附加费也会增加。

上一篇:幼儿园家长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在全区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和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