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文化解读

2024-05-16

院落文化解读(共9篇)

院落文化解读 篇1

长坝乡创建“星级文明院落”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乡群众文明素质和乡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和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结合我乡“整脏治乱”、“满意在长坝”和“网格化”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

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满意在长坝”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坚持“乡村互动、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无缝管理”的原则,大

力推进“清洁卫生星、秩序维护星、设施管理星、文化活动星、平安和谐星”五星级文明院落创建活动,进一步丰富我乡文明创

建内涵。

二、创建范围

乡机关及宿舍院落,各学校及宿舍院落,各企业院落。

三、创建目标

每年按照20%左右的比例评选授牌,5年覆盖90%以上。每年

开展一次“十佳星级文明院落”评选命名活动。

四、责任主体

乡涉及单位、企业及学校。由乡整创办牵头,乡综治办、派

出所、村建规划管理站、科技教育信息文化服务中心、卫生院、计生站、民政办、妇联、团委等配合,负责本乡范围创建。

五、工作步骤

创建活动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底调查阶段(2012年3月20日前)。搞好院落摸底,调查登记,建好档案。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底前)。层层组建工作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搞好院落自治组织机构组建,落实财务管理员、治安协管员、卫生保洁员、宣传员,制作《上岗公示牌》、《院务公开栏》、《宣传栏》,制定《院规民约》,召开院坝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发动工作,自发搞好资金筹措。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0月)。按照“清洁卫生星”、“秩序维护星”、“设施管理星”、“文化活动星”、“平安和谐星”标准组织实施,实行“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公共安全”五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或准物业管理机制,达到“整洁、有序、清爽、安全、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

第四阶段:评选授牌阶段(2012年11月)。由乡整创办组织对前三季度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的院落按照评选比例择优确定,公示无异议的,由乡整创办和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进行授牌。

第五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12月)。通过民主投票方式,评选出“十佳星级文明院落”和“十佳星级文明院落提名奖”进行表彰。并召开总结会,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由乡整创办组织对各创建院落进行月检查、季考核,以后每年进入常态化创建;对检查考核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将采取摘牌处理,每年11月评选授牌或摘牌,12月开展“十佳星级文明院落”评选表彰活动。新增院落参照以上步骤开展创建工作。

六、创建标准及责任单位

1、清洁卫生星:院内住户垃圾袋装化,约时定点堆放,由保洁员统一每天收集清运。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垃圾时产时清,清除野广告,保持院坝、楼道、大门、值班室、公厕等干净整洁。由乡整创办负责督查指导。

2、秩序维护星:院内划线停车、顺向停车,由治安协管员负责管理,并负责物品堆放管理,保持公共区域规范有序、清清爽爽。由乡派出所负责督查指导。

3、设施管理星:由治安协管员负责管理,保持院落内水、电、路、绿化、亮化、排污管(沟)、化粪池、大门等公共设施完好,出现损坏及时组织修复。由乡派出所负责督查指导。

4、文化活动星: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革除落后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院落文体活动。设宣传栏、公益广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院规民约、文明行为规范、礼仪常识、健康知识等。逐步完善院落文化体育设施,组建院落文化协会或活动小组,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展“爱在长坝”、“我的院落我的家”、“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系列活动。由乡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卫生院负责督查指导。

5、平安和谐星:由治安协管员负责,组建院落治安调解小组,搞好群防群治,搞好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实行登记制,预防闲杂人员进入和野广告张贴或喷写。院落内邻里团结、和睦互助,无吵架斗殴现象,无偷盗、失火及其他治安案件、重特大恶性案件发生。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节俭办事、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无封建迷信活动,居民无人参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由乡综治办、计生站、民政办、妇联等负责督查指导。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创建星级文明院落活动是推进“整脏治乱”、“三个一行动计划”、“六比一评”文明卫生乡镇创建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载体,是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满意在金沙”活动的有力抓手,是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全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支持参与,切实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建活动由乡整治创建领导小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整治创建办、综治办、文明办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责任单位要具体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要精心组织,层层部署,确保活动有声有色、取得实效。各有关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到一院一策、一院一档。实行领导干部网格包保责任制,搞好创建工作的督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督查,强化考核。将创建工作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管理考核内容,实行“夺红旗、亮黄牌、促进位”工作机制,推动活动进入常态化管理轨道。乡整创办要按照“月督查、季考核”办法加强督查考核,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012年3月15日

中共长坝乡委员会党政办公室2012年3月15日印

共印4

院落文化解读 篇2

关键词:院落,门户,文化,城镇化

1 院落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基本形式的代表性之一———“院落”,在《辞海》中解释道:“院落是指四周有墙桓围绕、自成一统的房屋、庭院。”可以看出,院落是一种空间形态,是由围合建筑实体与天井虚空间构成。院落文化更加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中国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民居多以院落空间组织功能,它不仅是建筑对于地方气候的有效回应,也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居民对自然意境的追求。

2 门户

杜甫《绝句》诗中提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正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一幅幅变化无穷的自然风景画。

门作为建筑群体空间序列的起点和内部空间同外部空间的连接点,位置十分重要。当人们在体验一组建筑时,总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序列组织来进行不同的时空转换。而在众多的时空转换要素中,它不仅引起人们视觉的停留和反复观瞻,成为院落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心灵的窗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建筑或建筑群体的感受。

3 门户的演化

千百年的农耕生活造就了各地民居的发展,院门作为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的门面,是人们辨认不同住户的标志,同时也是住宅主人地位、文化和财富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户门设计营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给外界的印象和感受。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上来看,民居建筑的门户发展主要经历了阙门式、院墙式门、独立门斗式及建筑式大门四个阶段类型。

3.1 阙门式

我国古代宫殿、祠庙前两侧立石墩,上起楼观,两阙之间为空缺,故起名为阙。借鉴“阙”创意的门,两侧竖立柱墩或板,中间不设置连接体,造型上界定了内、外不同空间的领域,既起到大门的寓意,又不遮挡中间的视线。

如图1所示的民居门户设计,采用简易的阙门式布置,这种方式造价低廉,从一定程度上界定了院内外空间,但是作为民居建筑的隐私性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3.2 院墙式门

民居建筑院墙是主要相对于民居建筑自身高度而设置的低于建筑本身高度的一圈外墙,其具有一定的围合性和防御性。

如图2所示的院墙,其高度比正房稍低一些,比阙门式门户很好的改善了视线遮挡问题,并很好的保护了院内的隐私性。这种门户造价低廉,无雨篷和装饰手法处理,且高度较低,出入口不是很明显突出,在行走过程中略显压抑。

3.3 独立门斗式

独立式门斗同样属于外墙的一部分,在外观上凸出于外墙,增设了雨篷构件(如图3所示)。雨篷的处理手法类似于正房屋顶的处理手法,双坡屋顶,瓦屋面铺设(如图4所示),使民居院落的出入口更加鲜明与突出。如图5所示的门户,在雨篷的造型上进行了改变,坡改平,改善了出入口的高度,并通过色彩的添加体现了居民精神方面的追求。

3.4 建筑式大门

这种院落已经不存在独立的外墙,外墙已经成为沿街建筑的一部分。而作为前面外墙中的门户变成了建筑中的门户,也就成为我们现在提到的建筑式大门。作为民居院落中鲜明突出的门户,是以建筑的形式出现的,而不再是以单纯的单门出现。这种门户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居民的储存空间,很好的保护了院落的隐私性,但是同样带来的问题是减少了居民院落场地的大小,减弱了院落中内外空间的渗透性交流,如图6,图7所示。

4 结语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带来农村生活的改变,也同样对民居建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门户成为院落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心灵的窗口,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从功能追求到精神追求的升华,从简单到精致,不断地体现了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创造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加快,城镇化的推进在提高,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这些流传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如何将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到新的城镇建设中去,这可能就是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院落文化解读 篇3

关键词:保山;院落文化;生态文明建设

一、院落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

1、院落文化

院落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其根基,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彰显着中国老百姓的性情和性格,最终凝练成老百姓最普遍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中国院落里,不仅有花草树木四季变化带给人的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中国院落表现中国文化中家庭血缘、伦常道德的情感空间,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居住形式,更是一种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受院落文化的熏陶,中国自古就有院落文化经济的传统。自远古时代,以齐鲁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就确立了堂室、栏厩、宅院为结构的家庭居住模式,孟子称作“五亩之宅”。当时的思想家如姜尚、管子、墨子、孟子等的富国思想中就有着发展院落文化经济的主张,反映着鲜明的院落创收的富民意识。数千年来,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院落文化经济在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中就占有相当大的成份。

院落文化推动了院落经济的发展。院落经济主要是以单个农户为单元,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为载体开展生产经营,种类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院落文化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使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种效益达到高度统一,它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地对土地、空气、光、热、动植物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在充分平衡生态的同时使院落文化经济长期处于周期性的良性循环之中,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保山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滇西粮仓”“植物王国”之美誉,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因素,保山的老百姓自古就形成了发展院落文化经济的传统。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木,饲养家禽,养殖水产,既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最大程度的获取了经济效益。尽管历史的变迁使得院落文化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起伏的兴衰过程,但是如今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下又呈现出一片全新的态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科学战略总布局,号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山积极响应,大力发展院落文化经济以促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保山建设”。

2.院落文化特点

保山院落文化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种、赏结合,自得其乐。主要指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各类院落文化经济或者是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要建设目的的农庄、生产园、种植园等。如:隆阳区辛街乡长岭干的杨梅园、蒲漂的水晶石榴、甜柿种植园、青华湖万亩荷田,昌宁茶花园等。

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宜居宜养。院落文化经济比较注重和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在开展工业、农业等经济建设,获取院落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对院落自身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绿化与美化。如:腾冲植物园,固东银杏村等。

三是多元文化融合,文商交汇,寓商于文。这种院落文化经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同时囊括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在彰显较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地方科技等资源的同时,突出科普教育、文化传承功能,集休闲、锻炼、娱乐、餐饮消费、会展商务于一体。如:和顺古村落,隆阳区“农家乐”,腾冲董家花园、老营李家大院等。

3、院落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院落文化经济是一种把生态、循环、效益三者有效结合起来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院落文化经济,能充分考虑到生态、经济、社会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关注各系统内部的平衡,又关注各系统之间的平衡,通过生态、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最终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而院落文化经济能够有效处理好生态、循环、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一种绿色的经营发展方式使人、社会、自然在一种良性循环过程中和谐统一,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由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人民福祉,影响社会稳定,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如果人类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能持续有效地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资源、能源、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等要素,人类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没有了附着物和基础,从而威胁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基于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它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院落文化经济正是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

二、保山院落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80-90年代,保山各地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借助院落文化发展经济的潮流。最初只是在自家院落里种植奇花异草, 解决温饱问题, 后来逐渐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规模,如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出现过兰花、茶花养植热。本世纪初,在内在休闲需求日益凸显的旅游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用院落进行住宿餐饮接待的情况, 如隆阳区翟家湾2002年开始兴起的“农家乐”,近年来的腾冲和顺古镇,固东银杏村等。现在除了“农家乐”形式的院落文化经济外,保山各区县又出现了多样的院落文化经济形式,院落种、养、加开始相互结合,如龙陵、腾冲的石斛,施甸的木本番茄,潞江坝的咖啡等。总之保山院落文化经济实际上是出于致富的需要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主要是以农业家庭或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为行为主体,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开展院落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等经济活动,其类型主要包括院落生产经济、院落生态经济、院落文化经济三大类型,一般以小规模的单家独户为主,部分规模大的就成村联片发展。

统计资料表明:2012年,保山农业总产值突破184.91亿元,农业增加值超过112.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331元;全市粮食生产保持了连续7年增产,粮食总产量达到133.67万吨;肉类总量达42.26万吨;农、林、畜、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就业渠道拓展加快;公益事业建设得到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与保山农民增收致富密切相关的院落文化经济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如隆阳区河图镇翟家湾自然村2002年就率先兴办“农家乐”,如今,650亩林果已成为该村的“摇钱树”,甜柿、桃、李等林果间还套种着近50亩野生驯化品种的蔬菜,同时,村民们将部分田地改成池塘养鱼,形成了果蔬、果塘、果麦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经济园,近年来平均年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获得较大经济收入;隆阳区水寨乡现有6家农户经营农家乐,在旺季平均每日可接待游客300多人,高峰期日营业额可达5000多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农家乐现已成为水寨乡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具有丰富抗战文化的龙陵县近年来院落文化经济也日新月异,成绩显著,相继建设了生态园、温泉、石斛种植等一系列院落文化经济工程。2012年全县GDP约42.8亿元,其中:农村院落文化经济总收入约占30%以上;被称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县在旅游业的带动下院落文化经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温泉生态园、和顺古村落、植物园、江东银杏村等院落文化经济显示出良好发展态势。江东社区位于腾冲县固东镇东南面,有人口3857人,人均耕地面积1.1亩,2012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29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60元,第一产业总产值为884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487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为624万元,院落文化经济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2007年以来,隆阳区立足隆阳实际,重点打造老营李家大院古宅群、瓦窑沧江美食街、板桥郎义和谐人家、水寨平坡古道人家、海棠生态农家、金鸡育德陶艺人家、金鸡萝卜山山居人家、瓦渡红泥地石头人家、西邑千佛跳墙、河图大观庙哀牢人家、河图魏家采荷人家、永昌翟家湾市内桃源、永昌下村美食城、兰城梨园人家、汉庄大海子山海子人家、蒲缥方家寨金山食苑、蒲缥杨三寨西山脚水景果园、潞江赧许傣家风情、潞江丙闷千年芒果、芒宽百花岭大渔塘古道客栈等20个“农家乐”乡村旅游点,促进院落文化经济向深度发展。

2、存在问题

院落文化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院落文化经济自身的特点也有利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是从全市整体来看,保山院落文化经济在发展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离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产生的效益不太理想。从近几年整个保山市的发展来看,老百姓对自家院落的利用率普遍都不高。不管是发展种植业还是经营养殖业亦或发展“农家乐”,老百姓都是独户经营,因此未能形成大规模的连片集中经营模式,不能有效占领市场,经济效益的产生也就受到限制。第二、产业方面仍然存在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的现象。保山全市无论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都以传统产业为主,有特色的很少,几乎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院落文化经济,与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院落文化经济还有很大距离。第三、老百姓思想观念相较保守,缺乏对院落文化经济的整体管理意识和能力。保山一直以来的农耕文化使老百姓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加之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观念影响,部分老百姓的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还处于低层次的自给自足水平。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老百姓的整体管理水平普遍都不高,大多是以传统的耕作和经营方式为主,科技含量较低。第四、政府对院落文化经济前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长期的规划管理,后期各项服务工作又相对不足且滞后,使院落文化经济没有形成良好的较具规模的产业形式。

三、发展院落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支持、鼓励院落文化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与美丽保山”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保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1、因地制宜发展院落文化经济,并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发展院落文化经济增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院落文化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设施改造装备院落房舍、院落农业以及院落的一切设施,建造经济发达、环境优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在发展院落文化经济的进程中,要特别注意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业、传统食品、传统工艺品等。保山发展院落文化经济有着自身特殊的环境条件, 要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合理布局,使院落文化经济由自在式的经营快速实现规模经营,让院落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形成特色产业带、特色产业群和特色产业链,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

2、把院落文化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强化服务,提高素质

把院落文化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发挥院落文化经济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在尊重各地方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的同时大力强化院落文化经济服务意识,加强对院落文化经济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各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保山院落文化经济大多规模小,经营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因此要促进保山院落文化经济的深度发展,必须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制定相应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在相应的各个乡或村成立院落文化经济开发综合服务站,负责原料供应,信息传递和技术培训。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培训,充分提高老百姓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养,为院落文化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的持续发展的可能。

3、区域布局, 规模发展,依托院落文化经济建设区域特色的产业化基地

保山市辖四县一区,都各有其不同的环境优势和区域特色,为院落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所以可根据四县一区的土地, 气候, 交通,经济, 市场, 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来大力发展院落文化经济, 按照连村成片的集群化发展模式成片种植同品种作物或开展同一主打格调的院落文化经营,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形成规模优势,从而实现院落文化经济产业化。

4、结合生态资源特点发展院落文化经济

充分利用保山动、植物资源丰富、立体农业气候、生态环境优势,在院落文化经济中做大做强经济作物文章,顺应四季变化种植相应作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享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农家的乐趣。如:种植小葫芦、观赏瓜豆、观赏水草、绿化苗木或养殖斗鸡、阉鸡、七彩山鸡、珍珠鸡、观赏鱼、蛙、虾、蟹等,再或是结合科普与休闲活动搞“农家乐”、“居家游”、“主题农园”等,只要打好“天然”、“绿色”、“生态”经营品牌,都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5、结合民族文化特点发展院落文化经济

保山有世居少数民族12个、少数民族人口24.3万人,其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沉积、塑建了丰富多彩的院落经济文化。如建筑文化,风土民情,民族歌舞、地方曲艺等,结合民族文化特点,发挥旅游文化优势大力发展院落文化经济,在院落经济与文化建设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与合理“传承”。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为价值取向,以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较高的环保意识,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固然重要,但保山的适居程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以及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同样重要。院落是特殊的生态系统,院落文化经济在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保山是一个农业大市, 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一的院落可利用, 而且连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颇具特色的大产业, 所以有效发展院落文化经济既可获取经济效益, 又可创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生态环境。

(注:本文系省委党校立项课题--《文化视野下云南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以保山为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保山市统计局.保山统计年鉴[M].2013.

[2]吴承辉.云南保山坝子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8(4):83-86.

[3]谢志晶.农村不同院落农业模式与院落经济发展的分析[J].安徽农业利学,2008( 6).

[4]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60-66.

[5]罗 雁. 院落经济与云南的新农村建设[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6]高珊、黄贤金.生态文明的内涵辨析[J].生态经济,2009(12):184-185.

院落秋风的散文 篇4

如君在窗外开的妖妖的桃花里,细数着飞落的花朵。数着数着眼就迷了。

还是夏天的时候,如君家发生了一件让全村人刻骨铬心的事情。那天下午,她的妹妹和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出出进进的玩耍。谁也没注意,靠在桃树旁的一个铡刀不知被谁碰了一下,重重的倒了下去,先是闪着寒光的刀片发出一声闷响不客气的敲在院中灰白的土地上,然后是木质的槽重重的砸了下来,紧紧的将刀刃吸了进去。她的小妹妹这时正在那里,或许是她带倒了那沉重的铡刀,或许不是。但是她的一条腿鬼使神差般伸进铡刀里被从小腿处处齐齐切断。院子中其他几个孩子惊慌的叫喊起来。如君不知从哪里得到信急忙往家跑,见到妹妹成了血肉模糊的一个小人,她抱起她哇哇大哭。

那是个混乱的下午,村子上的喇叭里始终不断的找人、找车。如君亲自抱着妹妹送到了那辆拖拉机上。她没被准许去,太小会帮倒忙。所以她错过了去大城市的一次机会。

这件事让小村上的`人们谈论了很久。每次说到它人们就惊恐不定。大人一再嘱咐孩子们远离那些随时会伤人的农具。他们也以此告诫自己,而更多的人责备如君的母亲不够心细,让那样的东西放在院子里,生出意外是不可必免的。更多的人们猜测如君的妹妹会剩下一条半腿回来。人们惋惜也同情,但这不是多余,这是人心必备的一种道德。因为惋惜和同情才能有那天下午的混乱,才会为一个小小的生命和他的未来担忧。如君声嘶力竭的哭喊则是骨肉之间的疼痛,她凭本能为血肉模糊的妹妹疼痛,这是真正的血脉想连。那时她顾不得想妹妹的未来。

但是病中的如君想起了那辆一开起来就“突突突”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妹妹坐上那辆拖拉机去了城里,一个多月之后妹妹胳膊腿齐全的回来了,人们除了把城里的白衣天使们说得神乎其神处,就开始把许多的功劳归于那辆拖拉机。说它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医院,占了及时治疗的先机,因此,如君对拖拉机就多了一种亲切的感觉。同时如君对拖拉机还怀着一些奢望,它的响声太动人了,它能牵动一村子人的神经。

梨花香院落作文 篇5

记得一天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盘古看梨花。

来到盘古,看到缕缕春风吹拂着梨树,梨树已结出了花苞。梨花相继开放了。有的迎着轻柔的春风先开了;有的却不开,像怕羞的小姑娘紧咬着嘴唇不敢笑。梨树上缀满了白色的梨花,在春风中欢快地舞蹈。那颜色,像姑娘们白玉般的脸。我忽然想到:这的梨树怎么有那么多呢?于是,我便问妈妈。妈妈耐心的向我解释道:“因为盘古的梨非常出名。皮薄、肉脆、汁多而且味道甜。这的梨已经出口到国外,成为了盘古这个地方拉动地方经济,给农民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妈妈,等梨成熟了的时候你们能不能带我来摘梨呀?”“当然可以!”妈妈笑着答应了。我一直往前走,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棵梨树,穿着黑色的.衣服。一只小蝴蝶向我飞来,落在我的身上,顿时,我全身都很痒痒,身子一颤动,那痒痒的滋味马上就消失了。这时,只听爸爸叫我:“瑞瑞。”我这才想起来我不是梨树,我是在看梨树呢!这时,我想起爸爸刚才叫我,我回头看看爸爸,只见爸爸手指着什么。我往爸爸指的方向看,看见农民伯伯再给梨树松土、施肥,还看到土地上有许多梨树的枝。爸爸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告诉我:“这是农民伯伯剪掉的梨枝,只有剪掉梨枝,梨树才能结出美味的梨。”

是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天天的梨一样,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远山上神秘的院落杂文随笔 篇6

在回来的路上,我沉思着,人活着苦苦奔劳,死了,搞的这么气派何用之有?即使孝子付了这么多钱,又能保存几年?山南、路旁那些荒丘和折倒了的墓碑,有的散乱地倒放在路边或荒丘旁边,有的坟被平了,种上了庄稼……只有那些围子里边的还是比较整齐的。人生即此归宿地,一堆荒冢了残生。生时苦辣酸甜、悲欢离合,尚且如此,死后何谓安慰?世界对于他们已经不存在了,和未生之前是一样的什么都没有,真是万般皆空。暂短人生和三更梦境有何不同!人人如此,不管你如何挣扎,死神在等待着每一个活着的人。不管是人们热爱的人,还是恨怨的人,都难逃此劫数!这是苍天赐予每个人的绝对公平。

于是我又想到,像这样私人办的公墓,究竟能存在几年?土地承包国家决定50年不变,现在已经过去几年了?还有多少年?之后你拿什么作保证还能继续存在多少年呢?

世界的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律,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不给后人留下啰乱,比如留给后人对土地尽量要多一些,让后代子孙能够多一些生存的地面。所以国家提倡火葬,有的地方禁止土葬。这是很科学的。再延伸一下思路,我想是否可以实行土葬深葬,可以深葬三至五米,地表不留痕迹,土地可以照常使用,追悼纪念可以在公共祠堂里该人的名牌前进行。这样既节省了土地又减少了堂舍的占用。或者有条件的实行水葬(把骨灰撒到祖国的海洋里去)……

另外,现在占用的虽然是荒山废地,说不定哪天那里发现了什么宝藏需要开采,或绿化造林……那些原打算让老人在那里安眠永世的想法,岂不化为泡影!其实世界上“永远也没有永远”,一切都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

我走着,走着,感慨之余,作为这篇散文的结尾,写了一首七律,题目是“公墓感思(新韵)”:

荒岭坡南辟墓田,碑林密布映蓝天。

春来环野花妍暖,冬到山丘雪酷寒。

往日奔劳遨陆海,今朝永睡卧坟间。

晋商院落的逝水流年 篇7

在晋商大院中,出名最早的是乔家大院,没有哪座晋商大院有它那么高的出镜率,先后有30多个剧组在此取景拍摄,例如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等,这无疑使乔家大院成为晋商大院的突出代表,勾起人们对这座清代民宅的向往。

皇家有故宫 民宅看乔家

乔家大院坐落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邸,也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经同治、光绪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好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高达10米的封闭式砖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瞭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

乔家大院的大门为城门式洞式,与大门相对的是砖雕“百寿图”。方正的墙上,镌刻着满满的“寿”字,每个字都形态各异,加上两边的对联和上端的雕花,朴素的砖雕在这里如同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乔家人、山西人对长寿的美好企盼。进入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6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4座,门楼、更楼、眺阁6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砖雕、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

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13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9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这些板绘、木雕,作为传世的艺术品,不仅仅是人间的珍宝,也展示了当时人们精湛的艺术手法。

乔家大院的砖雕,随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4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

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周围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一院的立柱上有4个狮子滚绣球,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偏院南房墙上有5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4个格子为“博古图”。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傳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相传汉钟离轻摇小扇乐陶然,常执小扇;吕洞宾剑显灵光魑魅惊,常背一剑;张果老鱼鼓敲起有梵音,常执鱼鼓;曹国舅玉板和声万籁清,常执玉板;铁拐李葫中岂只存五福,常带葫芦;韩湘子紫箫吹度干满静,常执一箫;蓝彩和花篮内蓄无凡品,常携花篮;何仙姑手执荷花不染尘,常执荷花。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所以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

当然,还有彰显乔家富可敌国的三件镇馆之宝:万人球、犀牛望月镜和九龙灯。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 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

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此外,乔家大院吸引人们的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它的灯笼文化,大红灯笼高高挂,夜幕降临,一席红晕的光闪耀在你的脸上,更是增添了几分意味,红色在中国有喜庆的韵味,它巧妙地配上大院,使得大院的文化上了一个台阶,也不显得枯燥乏味了。如今,灯笼文化已然成为乔家大院的又一张名片。

乔家一个院 常家二条街

有句谚语说:“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就是说常家大院内的一个院就可以比得上两个乔家大院的大小。这充分说明常氏宅院的规模在当时是三晋地区汉族民居建筑之首。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城区17.5千米。

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至此处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和众多的山西成功商人一样,经商致富后的常氏家族在自己的故乡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200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形成了“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的格局。洋洋洒洒60万平方米,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八帖、九堂、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

——人民网

院落的记忆和画画的女孩散文 篇8

冰上依旧有很多雪,晚霞照在银锭桥头,河岸上成排的树木只剩下粗大的干和枝丫。细碎石砖的街在这里打了一个弯,然后就在夕阳中通向一处有点幽森的院落。

走到这里的时候大门已经落了锁,暗红的颜色让我想起紫禁城中被寒风吹动的红灯。夕阳照不到这里,它被阻挡在杨沫曾经居住过的那间老屋的檐角。而30米外赫然立着那个曾经轰动京城的雕塑。

这条街再熟悉不过了,闭着眼睛我都会嗅到它的气息。

在我打愣的时候居然听到鸟的叫声,这被严寒包裹的冬日,那叫声显示了一种活力,一种在紧缩的气团中向外扩张的喜悦。寻声望去看到三五只喜鹊正栖息在被那灰色围墙缠裹的倔强向院墙外探望的枯枝上,黑白分明的羽毛就这样任自己走向暮色。

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玩,那时眼前的大门上没有恭王府三个烫金的大字,更没有门前那对盘卧的石头狮子,那时的大门是深褐色的,两扇门相接的地方被一条二尺来长的木条钉住,而我常常扒着门缝去看门内的那条大狗。

院落是常去的,因为我在这里一个老师的家中学画,那时这里大小院落内住的全是人,不似现在房内都是空影。出入走的是后门,听说临近前门的房屋是座凶宅,所以那门是封闭的,只有那条狗。

那时的院落很是凋敝,房檐上到处都能见到卷起的漆皮,低矮的窗前风吹动着那些并不粗大的树。记忆中有一片很大的竹林,竹子大多生长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而像这样闹市中的庭院这竹是不多见的。据说这竹叫潇湘竹,竹叶上有一些暗暗的`瘢痕,雨水过后这瘢痕处会留有像泪水一样的水滴,在风的摇摆中有晶莹的水滴落下,搅得人心里痛痛的。我极喜欢那种潮湿、清新又略带点泥土腥涩的味道。那片竹林的深处便是我当年捉迷藏最好的隐匿之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我会在那片萧瑟之中。

那长廊是我留下身影最多的地方,天气好的时候我在那里学画。长廊的形状很好看,虽说比不上颐和园的壮观,却总比北海来得婉约。那种九转回廊,与周围的房屋、树木相宜得彰。上面是雕梁画柱,只是因为时间太久色彩极其暗淡,甚至要很仔细的分辨上面的图形。我们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猜彩画上面的故事,之所以是猜,全因为没有谁来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我们在记忆中搜刮着拼凑着,无论结果怎样,给予我们的都是欢快。

学画画是家里的意思,我没有画画的天分,更没有那种勤奋,我喜欢的只是仕女,喜欢的只是玩耍。老师之所以留下我是因为他说我的气质很适合作画。

画画很枯燥,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素描,因为我眼中的世界总和别人不一样,云在我的眼里会幻化成马鹿牛羊、山川河流。花在我的眼里是美女、小孩、紫袍、红灯。看着我的素描老师总是无奈的摇头。好在我不想成为画家,我只想生活在自己理想的王国里。

院落文化解读 篇9

那时候,家家一幢小平房,接在一起,中空。像是一个小式亭苑,苑后,便是用那红砖红瓦建起的小平房。

在儿时,玉米丰收的季节,家里的大人们忙着把玉米放在屋顶上,晒干,用不着一个下午,整个房子上已经成为玉米的领地,无处放脚,且一片金灿灿的景象,像黄金屋顶,那红瓦在玉米的陪衬下像变成了金砖。夕阳西下,玉米们不失金黄的风采,坚持地发着光。有时,一整个屋顶。而小亭苑就起到重要的作用。

最令人发笑的还是雨天。

天渐渐的被乌云笼罩,太阳也躲入云头,不知在何处。但地上仍是一片光亮,大人们看到这情景,也都慌起来,急忙的把玉米运到屋里去。有时,运着运着,天却不知情的下起雨来。大人们必须更快的收拾起最后的玉米,跑到屋里去。而我总喜欢在屋檐下看雨,雨像无数的细丝组成的网从天上拢下来,落在地上却即刻绽放成水花。接而消失不见,有些小雨滴落在瓦上,声音很清脆,又顺瓦而下,形成了一道水帘。有时落在瓦上的与却被瓦弹起,与其它水滴冲突着,像是笼罩着一层薄烟。

然而一切是那么自然,人们也忙碌、淳朴。但是那片平房已经夷为平地,被眼前的高楼所替代。

山再高水再深,却不如从前那小平房总是令我怀念;大厦再雄伟,霓虹灯再辉煌,心中还总念着那片小平房,那片金黄,以及金黄中的忙碌和宁静祥和!

上一篇:银行开门红启动会下一篇:东海近海水质油类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