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2024-08-06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共11篇)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1

目前, 在作品阅读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仍然只停留在字义的层面, 过于强调实词意义、虚词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落实, 把情文并茂, 有血有肉的各篇佳作, 肢解为一个个字、词、句的枯燥语言零件, 忽视了作品所体现的鲜明个性, 忽视了作品的“典型性”, 落入了“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机械教学目标的窠臼之中。

其实, 我们拿到一篇作品, 最急于想了解的是其内容, 所以先“观其大略”而不去“字斟句酌”, 对于一时不能够解决的词句先行跳过并以快速的泛读从文中摄取信息, 然后根据作品内容, 把握作者表述的思想感情及中心主旨。而做到这一切, 不得不借助于作品的“典型性”。一篇作品有别于其他作品, 总是有其“独特处”, 这种独特都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场面、故事情节等反映的, 当然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其“典型性”是不一样的。

一、典型性的人物

在叙事类作品中, 有的作品将重点放在某一人物身上着力刻画, 所有的环境、情节、铺设均是为其服务的, 例如,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所塑造的阿Q这个典型人物, 他是个永远不会跟别人混淆的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的“这个”, 同时, 这个独特的阿Q又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的本质和命运、社会形形色色的各阶层, 从而揭示出那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把握住这一人物, 作品的语言、细节描写就不难理解了, 其主旨亦明。

二、典型性的场面

有的文学作品其“典型性”体现在场面描写上。例如, 杜甫的《兵车行》, 人物众多:一队队被迫从军的老百姓, 前来送别亲人出征的爹娘、妻子以及路旁的过客等, 但作者并没有描写人物的性格。却重点描绘的是一个生动、独特的场面:车轮滚动, 战马嘶鸣, 出征战士匆匆上阵, 送行的人们痛哭流涕……而这样一个场面又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所潜伏的危机和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目了然。

三、典型性的故事情节

有的叙事长诗或戏剧类作品, 用典型的故事情节来表情达意。如汉末古诗《孔雀东南飞》, 写的是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但并没有充分描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而是比较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虽然爱情深挚, 却因母亲强迫而离异, 以致两人终于自杀的曲折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无须教师指导, 便清楚地知道。

这个婚姻悲剧批判了封建社会扭曲人性的“礼教”。

四、典型性的意境

有的抒情类作品中, 利用鲜明独特的景物形象和生活情景来展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所写的是一个独特的生活情景:在十一月四日这个风雨大作的夜晚, 衰老的诗人睡在一个荒凉的孤村里。此时, 他虽然身世悲凉, 但他并不为此哀愁, 而还在思索如何以年老之躯到北方边疆去收复失地, 为国尽力。就在这个夜晚, 诗人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 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率领着骑兵, 跨过冰河, 驰骋在北方的战场上, 英勇杀敌。这个情景是如此独特, 如此生动, 连风雨、铁马、冰河都历历在目。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反映了爱国者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悟懂这一点, 课文不解自开。

一座荒山秃岭, 我们对之进行垦植, 栽树种草, 把它改造、变化成郁郁葱葱的青山绿岭, 这个工作, 这个过程, 我们把它叫作“绿化”。同样道理, 作家把普通的实际生活改造, 变化成典型形象或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 这一工作、这一过程, 就称作“典型化”。了解这一点, 我们阅读作品时, 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并通过自己的领悟, 再把“典型”还原, 正如邓拓所言“读书要诀全在于会意”, 而“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过程中“相会、相通、相共鸣”。陶渊明说的“好读书, 不求甚解”也即如此, 换句话说, 就是解读作品时, 不必一字一句死抠, 要整体感受, 观其要义。汉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每个字都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 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 才能将字词归于句子, 句子归于段落, 段落归于篇章,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词句, 而不歪曲文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囿于成规, 不着眼于“大处”, 一味在词句本身的学习上纠缠, 千篇一律地分段、总结, 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结果, 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鉴于此, 我们不妨放开手脚,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每看到一篇作品, 先观其大意, 重点了解作品独特的人物、情节、场景等, 然后教师加以肯定, 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 很好利用“典型性”来破解阅读教学这一“症结”。或许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找到作品整体解读的金钥匙。

(陕西省神木职教中心)

意义重大的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给了学生成功的快乐, 这对思维模式的养成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

2、汲取信息,明确《呐喊》创作的缘由及《呐喊》的创作经过。

3、学习鲁迅反抗绝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呐喊》中的作品做大致观照。

二、重难点及学法引导:

重点: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个别句子的理解。难点:作者的社会观和创作态度的理解 学法引导:

1、课前预习。(作业:序言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呐喊”;我眼中的鲁迅)

2、理解文意时,结合鲁迅小说、散文、杂文,鲁迅研究的相关评论等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鲁迅作品及读本中的相关内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简要谈序

自序: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他序: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

代序: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 特点: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浓厚

2、鲁迅作品简介 作品集简况: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集》《华盖集》等 《呐喊》所收作品: 《狂人日记》《孔已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3、导入课文

五四小诗: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我们习惯于将鲁迅称之为“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试着把鲁迅当作一个朋友,不关注他辉煌的结果,只来看看过程,关注他在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复杂万端的心态、情绪,他的焦躁、感伤、痛苦、孤独以及更重要地鲁迅怎样从这内心的炼狱中挣扎出来,找到正确的道路,成为“反抗绝望的战士”。鲁迅一生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鲁迅精神发展的明晰线索。

4、分析课文

正如同学们所说第一段讲了《呐喊》的来由:梦中不能忘却的一部分,我们看看鲁迅年轻时代做了什么样的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首先是父亲的病故以及“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与“侮辱”,敏感的鲁迅由此而“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惨伤的记忆。这一段童年体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及日后创作。或许我们能从《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片段看到鲁迅的心。“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色,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在街头听到她的话,还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它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澡、淘米。”鲁迅不也正是默默地从一倍高的柜台上典当,从一倍高的柜台上拿药,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评论与侮辱。

鲁迅于“绝望”中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寻一个怎样的梦? 直到接触了与传统文化异质的西方文化,才形成一个“美满的梦”,燃起了新的“希望”:用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科学救国”梦几乎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起点。梦想实现了吗?

在异国所感受到的落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幻灯”案件,再一次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麻木地鉴赏他人(同胞)痛苦的场面给鲁迅的心灵如此巨大的不可弥合的伤害,使他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药》:“没有多久,只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对“救治病人的疾苦“绝望后,下一步做了什么?

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起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结果怎样? 也许,《新生》的夭折,特别是社会对启蒙者的呐喊“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的“无反应”对鲁迅心灵的打击才是真正致命的。如鲁迅在其他作品中写到:“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是火;是弹琴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琴,才会是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然而,在中国,却是什么也没有,“一切新思想,新的文字,新的语言,在中国人这里,都不会了解,不会同情,不会感应”。所说的、所写的如“一箭之入大海,溅不起一丝水花”。由此而产生的“绝望感”是极其深刻的: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双重绝望必然导致对“启蒙”本身的彻底绝望。鲁迅由此而感受到无端的悲哀,与毒蛇般纠缠灵魂的寂寞,成为一种潜在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他用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回到国民中去,回到历史中去,如《野草》中写到“从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以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

鲁迅从此就永远寂寞下去了吗?他作为“反抗绝望的战士”之路从此结束了吗? 学生课后讨论。第二课时

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鲁迅称之为“确信”。“确信”这个词儿可不是随便用的。意思是说,鲁迅对“铁屋子万难破毁”这一认识是从不怀疑,一以贯之的。1925年,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还谈到:“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但鲁迅又确实提起笔来,投入了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主将之一,这是怎么一回事?——促成鲁迅做出与前述“绝望”思想不同的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人所谓可有。”是什么意思? 这里存在一个双重的否定(与怀疑):首先,是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既对“启蒙者”的绝望,对“希望”(以及“启蒙本身”)的否定(与怀疑),然而,又由于对自我经验的有限性的怀疑(如鲁迅在《自选集自序》里所说“我所见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进而对自己的“绝望”(对“希望”的怀疑与否定)产生怀疑(与否定),进而产生(对“启蒙”)的“希望”。这就是鲁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与许广平的信中也说过“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该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不自卫。”

《野草•过客》:有一天,遇见一位老人、一个女骇。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过客问:“前方是什么?”小女骇回答说:“前面是花园”。老人回答说:“前面不过是坟”。过客则表示,尽管明知道前面是坟,奋斗没有好结果,但仍然要往前走,他觉得前面有一种“声音”一直在呼唤着自己。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历史使命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抗绝望的战士。

作者最终呐喊了,作者又究竟在为谁在呐喊?

为别人:麻木的众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正在作着好梦的青年

“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这类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我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鲁迅无论在用笔战斗还是在剖析自己时,眼前都浮动着革命下一代的形象,耳边都响彻着被压迫人民的呼声。他从不把思想的改造和写作看作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把它们与人民解放斗争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这样我们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听将令”,又为什么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

鲁迅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时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听命(忠实)于自己的生活(生命)体验与艺术感受,写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如前所分析。鲁迅真实的生命体验正是他心灵深出那些“太黑暗、太冷酷”的感受,但鲁迅一则出于“替别人”着想,一则出于对自己的感受的怀疑。总是在作品里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一面要让真正属于自己的黑暗感受在作品中真实流露,一面又要加以限制、保留,甚至“不恤用了曲笔”。前者是“心”的自然非理性的流露,后者是“智”的理性的有意为之。课外阅读《呐喊》,以本篇自序为钥匙解读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感悟。板书设计:绝望世态炎凉 ↓

梦洋务、西医救国 ↓

绝望“幻灯”事件 ↓

梦文艺救国 ↓

绝望《新生》流产

关键句:解读文本的金钥匙 篇3

抓住两个关键句,整体感知全文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中有很关键的两句,即①“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②“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由①句可知:前三段讲的是爱的能力发展,后文则是爱的对象发展。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握了这句,文章整体思路就清晰了。②句中的 “这”指的是“综合”,“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就是成为“成熟的人”(依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可知)。可见,第②句不仅总结了爱的对象发展的三个阶段,还揭示出爱的能力发展和爱的对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爱的对象发展促进爱的能力发展,并最终促使爱走向成熟。

因此,本文的核心内容应是,爱的能力的发展(爱的零体验——爱的初体验——爱的成熟体验)和爱的对象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同母亲关系紧密——人同父亲关系紧密——“达到综合”)。

抓住关键句,深入探究文本,品味爱的艺术

探究一,爱的对象发展到“综合”才能促使爱走向成熟。那么爱的对象的发展为什么一定要达到“综合”呢?从关键句“正如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和“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中可以明确:因为父爱与母爱各有其积极面,也各有其消极面。

探究二,爱的对象发展由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那么应该如何“综合”呢?

关键句“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明确地指出,要融合父爱与母爱中积极的一面,遏制各自的消极面。关键句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中有“发展”“良知”两个关键词,“良知”可以根据后一句理解,“母亲的良知”指向“母爱”,“父亲的良知”则指向“父爱”;“发展”就意味着只有剔除母爱与父爱中的消极面,融合母爱与父爱的积极面才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是对“综合”的第一层理解:融合父爱与母爱的积极的一面。关键句“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树立起这两个形象”的核心词是“内心”,与此对应的是“外部”,所以,“成熟”就是强调内心的独立。而关键句“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的核心词是“自己”,即只有孩子的爱的能力发展了,爱不断走向成熟才会自觉地吸纳“母亲的良知”,自觉地继承“父亲的良知”。这是对“综合”的第二层理解:从对父母的依附关系走向独立,“成为自己的主人”。

探究三,爱的对象发展达到综合,就会促进爱的成熟,那么成熟的爱究竟是怎样的爱?它和不成熟的爱有着怎样的区别?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抓住文中关于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加点的四句都属于因果倒装,意在强调原因,以突出不同的爱的原则和特征:“不成熟的爱”以“被人爱”为前提,所以总是期望获取;而“成熟的爱”以“爱人”为基础,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只有爱他人,自己才会获得快乐;成熟的人深刻明白他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知道给予比获得更重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每个人都能懂得这爱的艺术,都能拥有成熟的爱,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想象,开启古诗之门的金钥匙 篇4

一、抓住字眼, 让想象展开空间

在古诗教学中, 要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点拨,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抓住“满”字, 启发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 这梅花如此浅淡, 貌不惊人, 但它却在洗砚池边盛开着, 不畏严寒地盛开着, 能谈谈你对这个“满”的理解吗?

生:“满”就是说明墨梅很香, 天地之间都充满了淡淡的香味。

师:你觉得哪里会有梅花的清香?

生:我觉得王冕家的整个院子里都充满着梅花的清香。

生:不仅院子里, 每个房间里, 比如书房、卧室等都会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师:在万物凋零的冬天, 梅花顶着寒风、顶着大雪怒放着, 个个生机勃勃, 还有哪里会闻到香味?

生:院子的外面也会闻到香味。

生:可能整个村子弥漫着淡淡的梅花香了。

师:这傲雪斗霜的梅花啊, 是那样的冰清玉洁, 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 那就是“暗香”。 (出示王安石的《梅花》师读) 这暗香, 慢慢地散发着, 它充满了天地。 (加粗“满”)

师:谁来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

生声情并茂地读。

古诗讲究用字, 一个“满”字, 通过引导, 学生似乎看到了一幅梅花怒放的画面, “满”得似乎要溢出来, 在朗诵的过程中, 再引导为什么是“流”而不是“留”, 就使清香怡人的梅花画面感更清晰, 感觉香味好象会流动, 到处都是香味萦绕。从而, 感受梅花的淡泊名利、坚贞纯洁: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 却要把自身的清香久久地留在天地之间、留在人间。

二、利用“图”“声”, 让想象丰富多彩

古诗凝练, 意境深远, 短短几个字, 却包含了很多文字及意思, 利用“图”“声”, 可以开启学生想象之门, 让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 从而更好的把握古诗的意境。如《所见》, 我是这样引发学生想象的:

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师:一天, 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 走着走着, 他停下了脚步, 他看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

生:他看到了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 多么自在呀!

生:那个小牧童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 红红的花,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就唱起歌来了。

师:他正唱得高兴呢, 忽然听到了—— (放蝉鸣声) 于是, 他就…… (想象他会干什么)

生:他寻找蝉在哪儿, 啊!看到了, 就在那根树枝的底部呢!

生:他立即从牛背上下来, 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生:他不敢唱歌了, 屏住呼吸, 悄悄地走过去。

师:他是怎么走的?

一个学生到台上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的走。

师:就这样轻轻地走近了, 近了, 牧童伸出网兜。

生:快要接近蝉的时候, 蝉“扑哧”一下飞走了。

生:不会的, 蝉一下子飞了起来, 正好落在网兜里了。

此刻, 学生有了争论, 有的说捕住了, 有的说蝉飞走了, 不论结果怎样, 学生有了自己的想象, 画面丰富起来, 再引导学生分别说捕到蝉的牧童、捕蝉未成功的牧童的表情、动作, 感受牧童的可爱、天真。

三、“师情话意”, 让想象纵横驰骋

教师声情并茂地语言, 易于学生进入古诗深邃的意境中, 学生在教师“师情话意”中让想象纵横驰骋, 才能让学生“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智慧灵动, 充满激情, 她上的《游园不值》饱含着精致的情感和丰盈的想象。由红杏的“出”想到了“关”;由“满”和“一”的独特认识, 想到园子里是春意盎然;由“请你比较比较园内和园外, 当你冲出园子外边, 里边和外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体会到出墙的快乐、爱心的传递、关不住的是“心”, 体会到“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由“值”与“不值”的对比, 悟出“人生啊, 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太多了”……在窦老师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 在窦老师智慧语言的引导中, 学生的想象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任它在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骋, 让他们拥抱精致的情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 就不再是干巴巴的28个字, 而是内蕴多重情感, 能激发和丰富自己生命体验的人格化的艺术品了。

四、链接资料, 让想象畅通无阻

古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跳跃性, 要完整地理解诗意, 需对诗中的省略部分进行合理地想象。教师适时地补充、链接资料, 可以让学生想象畅通无阻, 以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如《石灰吟》的教学片断:

师:石灰把什么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可以动笔画一画。学生画出了“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师也用红粉笔在三个词语下划出)

师: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请大家看看石灰是怎么产生的。

出示石灰的形成过程:石灰的前身是石灰石, 埋藏在深山中, 非常坚硬, 经工匠们千万次狠命的锤击、敲打, 才开采出来。然后, 将它与焦炭混合放在1500多度的高温下煅烧, 经过五天四夜的煅烧, 它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外形仍像石头, 但浑身雪白, 轻轻一捏就碎了。把它放入水中, 水立刻就会沸腾, 于是变成了熟石灰, 洁白的, 可以涂在墙上, 给人们整洁舒适的感觉。

生:看了资料, 我知道了“烈火焚烧”就是用1500多度的高温煅烧, 还要烧五天四夜, 我似乎焚烧的“嘶嘶”声。

生:“粉骨碎身”就是全身都粉碎了, 然而, 石灰却全然不顾。

生:如果有生命的话, 那应该是撕心裂肺的疼痛, 然而, 石灰却当成平常的事, 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师: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

生:这是不怕困难, 永不低头的石灰!

生:石灰不畏惧一切困难, 可以说是不屈不挠的石灰!

生:我觉得石灰是无私奉献的, 给人类“清白”而自己却“粉骨碎身”, 它是崇高的!

因为有了链接, 学生了解了石灰的产生过程, 对石灰“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想象是通畅的, 更全面、更深入地体会了石灰的“形象”。

想象,开启古诗之门的金钥匙 篇5

一、抓住字眼,让想象展开空间

在古诗教学中,要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抓住“满”字,启发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但它却在洗砚池边盛开着,不畏严寒地盛开着,能谈谈你对这个“满”的理解吗?

生:“满”就是说明墨梅很香,天地之间都充满了淡淡的香味。

师:你觉得哪里会有梅花的清香?

生:我觉得王冕家的整个院子里都充满着梅花的清香。

生:不仅院子里,每个房间里,比如书房、卧室等都会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师:在万物凋零的冬天,梅花顶着寒风、顶着大雪怒放着,个个生机勃勃,还有哪里会闻到香味?

生:院子的外面也会闻到香味。

生:可能整个村子弥漫着淡淡的梅花香了。

师:这傲雪斗霜的梅花啊,是那样的冰清玉洁, 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出示王安石的《梅花》师读)这暗香,慢慢地散发着,它充满了天地。(加粗“满”)

师:谁来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

生声情并茂地读。

古诗讲究用字,一个“满”字,通过引导,学生似乎看到了一幅梅花怒放的画面,“满”得似乎要溢出来,在朗诵的过程中,再引导为什么是“流”而不是“留”,就使清香怡人的梅花画面感更清晰,感觉香味好象会流动,到处都是香味萦绕。从而,感受梅花的淡泊名利、坚贞纯洁: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却要把自身的清香久久地留在天地之间、留在人间。

二、利用“图”“声”,让想象丰富多彩

古诗凝练,意境深远,短短几个字,却包含了很多文字及意思,利用“图”“声”,可以开启学生想象之门,让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从而更好的把握古诗的意境。如《所见》,我是这样引发学生想象的:

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师: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

生:他看到了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

生:那个小牧童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

师: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干什么)

生:他寻找蝉在哪儿,啊!看到了,就在那根树枝的底部呢!

生:他立即从牛背上下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生:他不敢唱歌了,屏住呼吸,悄悄地走过去。

师:他是怎么走的?

一个学生到台上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的走。

师:就这样轻轻地走近了,近了,牧童伸出网兜。

生:快要接近蝉的时候,蝉“扑哧”一下飞走了。

生:不会的,蝉一下子飞了起来,正好落在网兜里了。

此刻,学生有了争论,有的说捕住了,有的说蝉飞走了,不论结果怎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想象,画面丰富起来,再引导学生分别说捕到蝉的牧童、捕蝉未成功的牧童的表情、动作,感受牧童的可爱、天真。

三、“师情话意”,让想象纵横驰骋

教师声情并茂地语言,易于学生进入古诗深邃的意境中,学生在教师“师情话意”中让想象纵横驰骋,才能让学生“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智慧灵动,充满激情,她上的《游园不值》饱含着精致的情感和丰盈的想象。由红杏的“出”想到了“关”;由“满”和“一”的独特认识,想到园子里是春意盎然;由“请你比较比较园内和园外,当你冲出园子外边,里边和外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体会到出墙的快乐、爱心的传递、关不住的是“心”,体会到“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由“值”与“不值”的对比,悟出“人生啊,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太多了”……在窦老师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在窦老师智慧语言的引导中,学生的想象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任它在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骋,让他们拥抱精致的情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干巴巴的28个字,而是内蕴多重情感,能激发和丰富自己生命体验的人格化的艺术品了。

四、链接资料,让想象畅通无阻

古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跳跃性,要完整地理解诗意,需对诗中的省略部分进行合理地想象。教师适时地补充、链接资料,可以让学生想象畅通无阻,以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如《石灰吟》的教学片断:

师:石灰把什么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可以动笔画一画。

学生画出了“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师也用红粉笔在三个词语下划出)

师: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请大家看看石灰是怎么产生的。

出示石灰的形成过程:石灰的前身是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中,非常坚硬,经工匠们千万次狠命的锤击、敲打,才开采出来。然后,将它与焦炭混合放在1500多度的高温下煅烧,经过五天四夜的煅烧,它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外形仍像石头,但浑身雪白,轻轻一捏就碎了。把它放入水中,水立刻就会沸腾,于是变成了熟石灰,洁白的,可以涂在墙上,给人们整洁舒适的感觉。

生:看了资料,我知道了“烈火焚烧”就是用1500多度的高温煅烧,还要烧五天四夜,我似乎焚烧的“嘶嘶”声。

生:“粉骨碎身”就是全身都粉碎了,然而,石灰却全然不顾。

生: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应该是撕心裂肺的疼痛,然而,石灰却当成平常的事,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师: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

生:这是不怕困难,永不低头的石灰!

生:石灰不畏惧一切困难,可以说是不屈不挠的石灰!

生:我觉得石灰是无私奉献的,给人类“清白”而自己却“粉骨碎身”,它是崇高的!

因为有了链接,学生了解了石灰的产生过程,对石灰“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想象是通畅的,更全面、更深入地体会了石灰的“形象”。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6

一、质疑问难, 迁移阅读方法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解读文题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围绕文题提出疑问, 并帮助学生梳理、筛选几个有关处理文本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让学生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文本的每一个角落, 进而掌握文本传达的信息, 最终学会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 不同的文体, 阅读思路和方法是不同的。当学生初步接触到某一类文体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体的特点进行质疑, 并迅速与文本展开对话, 形成此类文体阅读方法的迁移, 如:叙事性的文本可结合记叙文的要素提问。如教学《负荆请罪》时, 针对文题提问:谁请罪?向谁请罪?为什么请罪?怎样请罪?结果怎样?从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阅读。如是说明类文本, 就要立足于说明要素来提问。比如《麋鹿》一文可以这样发问:谁见过麋鹿?它的外形特点怎样?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作者介绍了它的哪些方面?围绕以上问题, 通过初读,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如是说理性的文章, 可就议论文的结构发问。譬如《学会合作》一文的标题会生发这样一系列的思考: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合作?“学会合作”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正是这篇演讲稿所要涉及的内容, 自然会促使学生认真探究课文, 求得深入悟解事理。

二、紧扣题眼, 巧设教学主线

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题中有眼。题眼便是题目中的关键词, 是全文的统帅, 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教学中, 从题眼切入阅读, 可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旨, “牵一发而动全身”, 做到巧设教学主线, 明晰教学思路, 突出教学重点。如此指导学生借题求文, 不仅在指导读书方法, 更是在引领学生体悟文学艺术。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 可紧扣“打”字设计如下教学主线:为什么打?怎么打?打的结果怎样?课题中的“打”在文中用了什么字?为什么用“打”而不用“扫”?这样设计, 让学生在理解文体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地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体会林冲的谦虚、忍让。《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抓“壮”来体会英雄的壮言、壮行、壮志、壮举和英勇悲壮。这样学生在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过程中, 学会解读文本, 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三、个性朗读, 多元感悟文本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不同的鲜活生命个体, 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历和情感感知文本的。同一个文章的标题, 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所站角度不同, 会对文章标题所包含的语言信息有不同感悟, 其朗读的节奏、重音、情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文题时, 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有意而巧妙地引导、点悟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揭题释题教学片断:

师: (出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谁来读好课题, 读出你的理解, 读出你的个性。

生1:读课题 (重读“信念”) 。

师:听出来了, “信念”一词你读得特别坚定。能说说信念的意思吗?课文中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师:谁再来读读课题。

生2:读课题 (重读“打不垮”) 。

师:“打不垮”三个字你读得真有力, 读出了谈迁的坚强。

师:谁还能读好课题?

生3:读课题 (重读“厄运”) 。

师:你强调了“厄运”, 你知道什么叫厄运?文中谈迁的厄运是什么?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 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把读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信学生能读懂文题,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通过个性化的朗读, 把文本标题演绎得丰富多彩, 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场所。

四、补充题意, 凸显文本主旨

文章的题目常是精妙之作, 是文本的高度浓缩, 如何使题目成为凸显文本的主旨, 连通文意的入口, 为学生深入文引路铺桥, 应该是解题释题的重要创意目标。针对题目的这种浓缩性, 我们可从题目的内涵感知入手, 并结合文本内容对文题进行扩充, 可通过增补一些修饰成分, 增拟一个副标题, 增加一个标点等方法, 揭示题目的丰富内涵, 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 揭示课题后, 教师板书“的安塞腰鼓”,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文本, 并用文中词语修饰, 从而概括出“亢奋”“豪迈”“震撼”“火烈”“粗犷”“惊心动魄”等词语。这样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文本的内容, 还训练了揣摩、品味关键词语的能力。在《生命%生命》一课解题时,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给课题加标点。学生有的加逗号———《生命, 生命》, 表现了人生苦短, 对生命脆弱的无奈;有的加感叹号———《生命!生命!》, 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热情礼赞了生命的顽强、勇敢和快乐;有的加省略号———《生命……生命……》, 表现有意义的生命价值是永恒的。小小的标点在解读文题中发挥出异乎寻常的作用, 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并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 获得情感体验。

五、层层剥笋, 步步深入文意

由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必然拥有巨大的信息量, 需要层层透析,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方可解得全意, 识得“庐山真面目”, 这正如“剥笋”。层层剥笋就是教者紧扣文题, 从一点切入, 然后逐层展开, 层层递进, 直至最后揭示文本主旨。这样层层剥笋容易激起教学高潮;这样扣词析句, 能有效落实字词训练, 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火花不时闪现。

如导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 教师可针对课题蕴含了较多知识点这一特点, 采用层层深入的剥笋术。教师由超短获奖小说《网》谈起, 板书“网”, 引导大家说出所知道的网:“电网”、“蜘蛛网”、“丝网”、“互联网” (板书) ……再让学生说出新鲜的网———“国际互联网” (板书) ;最后引向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板书) , 然后发问:什么叫奇妙, 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引导学生深入学文。于是在黑板上次第展示的板书轨迹是“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四个知识点形成了教师解题的巧妙的艺术构思, 由点成线, 由线成面, 层层递进, 熔解题释疑与引领文意于一炉, 浑然天成, 不留斧凿, 有巧夺天工之妙。

六、图文并茂, 直观感知文本

课文插图是配合文字的理解而添加的图片, 许多插图新颖独特, 富有童趣, 不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形象性, 对解读课文内涵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合理利用插图, 理解题意, 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文中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只要教师深入解读, 精心设计, 就已“成功了一半”。

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 可先出示课文插图, 让学生观察, 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什么地方?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图画很简单, 也很形象, 学生带着兴趣, 揣着疑问走进课文, 寻找答案。又如, 在板书《画家与牧童》课题时, 教师将“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 “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 让学生观察课题, 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观察发现:老师写课题和平时不一样, 为什么要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 “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呢?教师顺势引导阅读课文, 在文中找答案。

七、背景拓展, 引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 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由于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 因而制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时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解题时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儿歌、谜语、传说等背景介绍, 不仅可以丰富与课题有关的信息量, 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文本的理解。如写历史伟人的课文, 引一件相关的轶事;记名胜古迹的课文, 说一段优美的传说;读名著的选文, 讲一段相关的故事等, 都会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导入:先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爱因斯坦其人, 从而了解科学巨人的生平事迹。然后出示课题, 引导学生质疑———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另一位是12岁的小姑娘, 这一“大”一“小”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急于得到答案的学生很快便沉浸到课文阅读中。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可先简介“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故事, 既营造阅读古典小说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交代故事的起因, 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解读文题的方法多样, 不一而足, 真谛在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用好文题这把金钥匙。只有在课题与课文之间画直线, 才能缩短课题到课文的距离, 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这才是智慧的教学, 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7

那么在文中应抓住哪些关键词语进行文本微观解读呢?笔者认为, 可以抓住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语, 可以抓住文章关键句中关键词语, 可以抓住文章抒情议论段中关键词语进行文本微观解读。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是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 “往事”是过去的事情, 课文中指的是小时候读《评注图像水浒传》,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 听新旧两位国文老师上课等三件事。“依依”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形容留恋, 不忍分离。结合文本萦绕胸怀, 十分留恋的意思。往事千千万, 为什么作者独钟情于这三件往事呢?原来这三件事都发生在作者早年阶段, 这些事情, 每一件都曾经让她那么痴迷, 对她的人生产生过多么有益的影响, 留给作者的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回忆。循着“往事”、“依依”这两个关键词语, 细读文本之后, 一切便了然于胸了。

当然, 除了抓住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之外, 还可以抓住文章中心句、总起句、总括句、抒情议论句等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抓住这些关键词, 可以很好的进行文本的微观解读。

二、从关键句子的层面微观解读文本

文本中的关键句, 指的是文本中集中体现文本主要内容, 集中体现作者写作目的, 集中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在文中常常表现为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 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等。抓住关键句进行文本的微观解读, 就是抓住微观解读文本的神经, 达到一触神经八方皆应的奇妙效果, 这样从微观层面解读文本的道路就豁然洞开。

三、从关键段落的层面微观解读文本

自然段是构成文本的直接单位, 文本就是由一个个的自然段, 紧紧地围绕文本中心,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融合而成。构成文章的这些基本的段落的功能是否相同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笔者不妨先打个比方。如果说一篇文章就是一道烧牛肉, 那么主菜当然是牛肉了。如果一道烧牛肉全是牛肉, 没有别的, 那么它就不能叫做烧牛肉了, 那应还叫做牛肉。因为有了青菜、香菜、辣椒、盐、糖、酱和汤水等, 经过特定的烹饪, 它们就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烧牛肉了。文章虽然不是一道菜, 但是它和菜的道理有着惊人的相似处。文章的各自然段, 有的是文章主要内容的直接体现, 是文章抒情议论的基础, 那就相当于牛肉。有些自然段, 是在文章前部分叙写基础上的抒情议论, 浸染着作者浓郁的主观感情, 表达出作者独特个人感悟, 闪烁着作者的思想光辉, 启迪着读者的心智。这些自然段, 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抓住这些自然段进行文本微观解读, 就是抓住了关键, 细读自然段, 用心的思量, 反复的玩味, 文本的微观解读就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好效果。

综上所述, 文本的微观解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是每一位从事阅读教学的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必须练就的硬本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在凡事讲效率的今天, 在素质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 微观解读文本就是追求阅读教学效率最大化的牢固的基石。高效微观解读文本可以从关键词语的层面展开, 可以从关键句子的层面展开, 可以从关键段落的层面展开。当然, 还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层面和文章的题目和小标题等层面展开。在阅读教学中, 只要我们心中有微观解读文本的内在要求, 有微观解读文本的自觉行动, 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 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 微观解读文本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强大, 追求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从根本上解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内涵, 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师生围绕文本的对话, 首先需要师生正确的进行文本的微观解读这个坚实的基础。从教初中语文多年, 笔者充分感觉到语文学科和理科的区别很大。理科所教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 是大家公认的, 是天经地义的。而语文学科的阅读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对这个道理最生动的诠释。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文本的微观解读不同, 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文本的微观解读不仅需要教者运用语言学的知识去解读文本, 更需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情绪情感、生活经历, 甚至要教者运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用个案的特殊方式解读具体的文本, 这样才会读出属于自己的认识, 属于自己的理解, 属于自己的启示。这样, 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本身, 才能让教者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到底该教什么”这个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 才能正确而科学的进行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设计。笔者认为, 可以从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关键段落和文章结构等四个维度来有效地开展文本的微观解读, 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篇8

古诗鉴赏历来是日常学习和中考备考的重点, 也是许多学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 表达赋予跳跃性, 再加上学生有意疏离, 领悟能力欠缺, 致使平常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 未能真正领悟;考场上常因未能领悟而词不达意。其实只要抓住“诗画”的原则和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 展开联想, 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 许多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所谓“诗中有画”, 是指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虽是对王维诗的评价, 但也适用于其他的诗作。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模式。前人将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首句;“承”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是结句, 点明题旨, 收束全诗。下面谈谈这两个方面在古诗鉴赏中的作用。

一、诗画原则

在读景物描写的诗句时, 一定要借助联想,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画面的内容就是诗句中的景物;画面内容组成的方法就是古诗的表达技巧, 譬如描写方法:上下、远近、动静、色彩、反衬、对比、烘托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等;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如浙江省金华市考题:

丰乐亭游春 (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 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归。

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诗的前两句应该是一句一景, 画面的内容 “绿树”“山鸟”“晴风”“落花” (树、鸟、风、花) 即答案, 直接提取景物即可。除直接考查形象外, 还有一种概括形象的题, 难度较大, 需要一些双音节词的积累。做题时, 要在提取形象的基础上, 认真品味句中的动词、形容词, 展开联想, 勾勒出画面, 概括出景象的特点。如浙江省温州市考题:

新 凉

徐 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 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 飞过青山影里啼。

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______的景象。

找出动词“飞” 和“啼”, “飞翔”“鸣叫”容易概括, “自由”“欢快”, 恐怕要结合“爱”字, 展开联想了。

再如上题的第二问:“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找出动词“啼”“飞”, 结合形容词“交加”“荡漾”“绿”“晴”, 丰乐亭绿树掩映, 山鸟啼鸣, 暖风拂面, 落花纷飞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自然可选取 “清新明媚”等类似词语。

二、章法原则

初中生受年龄、知识的限制, 对古诗的章法可能觉得深奥难懂。其实, 诗的章法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大有帮助, 在诗的鉴赏中作用不可替代。如山东省济宁市考题:

绝句两首 (其二)

杜 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起”句“江碧鸟逾白”, 开篇以碧江、白鸟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景物, 碧白相衬生辉, 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怡人的图画, 统领全诗。“承”句“山青花欲燃”, 与“起”句语意相近, 不是“起”句的简单重复, 而是其延伸、深化, 以青山、红花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景物, 青红相衬, 画面绮靡灿烂, “逾”写静, “欲”则在拟人化中赋花以动态, 摇曳多姿, 赏心悦目。“转”句“今春看又过”, 由前两句写景转而写人, 结构发生转折, 思路发生变化, “看又过”三字点出写诗时节——春末夏初。“合”句“何日是归年”, 是前三句诗意的合成, 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岁月荏苒, 归期遥遥, 美好的景色非但没引起游玩的兴致, 反而勾起了漂泊的伤感, 很显然前面的乐景是为了写后面的哀情, 来反衬诗人深厚的思归之情。“起”“承”“转”“合”句句含情, 须认真分析, 马虎不得。

对于情感的考查, 大致有两类。一是“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二是“……句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一类如上文济宁试题, 对全诗感情 (漂泊的伤感和浓浓的思归之情) 的把握应该建立在对全诗加以理解的基础之上。第二类如浙江省湖州市试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 晚年又隐居于此, 州城西北, 有一天然水泊, 人称西湖, 风景优美, 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 为唐代琵琶曲名。

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 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从下片“白发戴花”“盏频传”“何处”等词语中仅可以看出作者游玩的喜悦, 而要体会其与民同乐的情态, 必须仔细品味上片“游人逐画船”“出秋千”等生活场景。

章法原则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如何来鉴赏古诗, 而在上述过程中对各个句子领悟理解的基础就是对语言的鉴赏。对语言的考查, 大都是对字的赏析, 试题难度不小, 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赏析。既然是赏析, 就必须有分析的过程。大致为以下思路:1.由这个字的表面意思去推敲它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3.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情趣。如四川省泸州市试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 日初长, 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 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 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 挂斜阳?

“笋迸苔钱嫩绿, 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 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 形象生动。“偎”字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花的娇美,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上述思路不能刻板使用, 一要注意在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字的妙用, 二要注意如果具体语境中有表达技巧的运用, 答题时一定要有所表述。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9

一种意见认为, 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 贯穿全文的, 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 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 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一种意见认为, 是对比关系, 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 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 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 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发展。从而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又一种意见认为, 是衬托关系, 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 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以上的意见都说得通、都有合理之处, 但第二、三种观点有对作者主旨的进一步引申, 即是当代的评论者在作者本意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加入了更深刻的思想。但我们认为, 作者鲁迅思想固然深刻博大, 但并非在每一篇文章中要体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意不在于表现什么高深的思想, 只是作者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因此, 第一种理解似乎更中肯更合乎鲁迅的本意。文章前后两部分即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有所对比、有所衬托, 但其中有一条贯穿的主线, 那就是孩子的快乐自由以及这种天性不能被磨灭, 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中 (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中) 这种天性都会有所闪现, 因此全文是欢乐和谐的统一。

一、百草园的童话世界

那被称为乐园的百草园实际“其中确乎只有一些野草”, 按照成年人的审美标准看当然算不得乐园, 只有按照孩子的心理即不管是什么才可以理解。我们发现孩子在百草园里不是与小朋友们而是与花、草、虫、鸟等对话、玩耍。“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这是此篇散文最经典的一段。一般老师在讲这一段时往往给学生说这一段写得好, 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拟人手法使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好像有了生命一样。但实际上不是用拟人手法就好, 这种美不是拟人手法起到的效果, 而是按照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尽管其中的事物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没什么, 但在孩子眼中都是美的、美不可言, 都是活的、活灵活现。这和许多童话故事多用“拟人”手法的意思是一样的, 儿童都爱看童话故事, 是因为童话符合儿童的审美期待。故事里的花鸟虫鱼都会说话, 成人认为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但儿童认为它们本来就是有生命的。所以百草园的美在于意境, 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段写得好, 就在于创设了好的意境, 又把技巧融入其中, 俨然是一个童话世界。因此, 教师没有必要在这一段中条分缕析、大谈修辞效果, 而应更多的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去体味快乐、通过调动自己的童年记忆去感知、发现美, 他们的童年很可能有与童年鲁迅一样的故事, 有捉住“放屁虫”那可笑一幕, 只有学生把自己融入其中、发出会心一笑才能更好地达到陶冶心灵的目的。

二、百草园中的“鬼故事”

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评论者有不同解释, 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王富仁教授的观点认为体现保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 提醒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1], 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 除此外, 还在于这是作者有关百草园记忆最深的故事, 而且增加了另一种神秘氛围, 引发作者的多重联想。“美女蛇”的故事和传统中的“鬼”故事本质是一样, 它其实是一个“男女约会”的故事。只不过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把故事中的人物“妖魔化”、丑化了, 尤其是女性主动的。因为传统的封建礼教伦理道德不允许自由约会。这个故事中的女性就被妖魔化为一个人首蛇身的怪物。在这个故事的叙述中, 叙述视角是有转换的:由单纯的儿童视角转为讲故事的人、孩子和作为成年人的作家的视角相互交织。从故事讲述人长妈妈的视角看表现的是对恶的惩罚;听故事人仍然采用儿童视角, 表现了怕与渴望的心理以及对神秘的深刻记忆;从隐含作者的视角看表现了对胆小怕事的退缩者和因嫉妒或精神压抑而变态者的嘲讽, “他虽然照办, 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这是成年的叙述者突然插进来评论:这家伙自讨苦吃!最后这一层和《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最后对法海的评价是一致的。这一段视角的转换游弋自如, 显示了鲁迅高超的叙事的技巧。

三、猜测被送到三味书屋的原因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 也许是因为将砖块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 也许是因为站在市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这一段真实地展现了孩子的心理, 认为被送去读书是由于顽皮即所谓做错了事, 因为这些“顽皮”家长平时是不容许的, 所以送去读私塾甚至最严厉的私塾是做错了事对自己的惩罚。这种儿童式的想象和推理正是童年视角的巧妙运用, 初中的孩子也许都会有类似的、让他们记忆犹新的事情, 这样就拉近了和鲁迅的距离。

四、三味书屋中的别样乐趣

这一部分写到三味书屋固然不如百草园自由好玩, 但也有许多意外的、别样的乐趣, 先生的自我陶醉、孩子们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出去偷偷玩耍, 层层写尽了孩子追求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灵魂解放的天性。先生固然反对但也仅仅是“大叫”一声而已, 并无更加严厉的惩罚, 三味书屋比之百草园固然有些单调乏味, 但作者并没有把它写成囚笼、地狱, 没有大痛大恨, 况且大家都已经把读书游戏化了。正是这种热闹好玩起哄似的读书、先生朗诵的得意、单纯的读书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染孩子, 总之:这一段“他只是把教师的教学法写得很菜, 却没有把他的心写得很菜”[2], 所以前后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 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 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 也是本篇散文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

“后来, 因为钱用, 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了,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最后这一段是成年口吻和视角,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对美好童年逝去的伤感和留恋。

摘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 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 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 也是本篇散文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所在。而童年视角的运用是解读本文的关键, 也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有效方法。本文从百草园的“童话世界”;百草园中的“鬼故事”;猜测被送去读书的原因;三味书屋中的别样乐趣等方面解读童年视角的运用。

解读古文字的一把新钥匙 篇10

一部学术著作是否有价值,关键就在于它是否有创新;在于它提出了多少前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它把前人提出的问题推进了多少;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多少可供拓展的新材料。《籀篆字源研究》为辨析汉字之源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作者王美盛把籀篆文字有选择地汇集起来研究,字形、字势演变过程和字理的来龙去脉一览晓然。目前他已列出二十五个系列。

该书所选籀篆字例,重新解形释义。如“风”字,籀篆文字中写作活塞风匣双杠拉杆之形。双杠拉杆动则风生,双杠拉杆停则风止。于是双杠拉杆就成了风的化身。风匣广泛使用,凡是做饭几乎都要呼哒呼哒地拉动风匣拉杆,故籀文“风”“凡”同形,一字两义。同理抽出拉杆释“用”,出风通道释“甬”,前后风口释“同”,共同推拉释“兴”,密不透风释“周”,缠绕四周释“市”等。通过对“风”字形、字势、字理、字义来源的探析,为中国古代风匣早在商代即已出现且广泛使用提供了文字考古的依据。又如卷二漏斗系列中,“辛”字,甲骨文为漏壶中的漏斗之形。漏壶是古人发明的计时仪器,最早只是一把底部有小孔的漏斗形壶,观者通过壶中所剩水位来估计时间。后来借助一支带有刻度的箭立于水中,以箭杆的刻度来计算时间。漏壶是全天候计时仪器,昼夜滴漏,一刻不停,可以说其劳作是世间最辛苦的。同理制作漏斗释“设”,口中漏斗释“方”、“音”,浮标刻文释“章”,测度时段释“商”……“辛”字本义解读对于考古学、科技发展史等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从考古、古文字研究的学者,无不感到先秦籀篆书法文字字源释读的困难,困难的症结在于许多文字的字源不明。不明字的形义来源,自然无法对古人原生态字形中所蕴涵的一字多形及籀篆之间的差异等现象做出准确的观察和理性的把握。因此,要突破籀篆文字释读困难的瓶颈,必须大力推进籀篆字源的研究。《籀篆字源研究》的问世,为考古工作者、古文字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籀篆字源研究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将汉字以形系联,南朝顾野王作《玉篇》据义类聚。籀篆文字枯燥难懂,曾困扰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学者。唐代张怀、张彦远,宋代郑樵、欧阳修、苏轼、朱熹,元代吾丘衍、张养浩、陶宗仪,明代李东阳、杨慎、赵宦光,清代顾炎武、朱彝尊,近代康有为、吴昌硕、罗振玉、王国维,现代的郭沫若等等,无不为之付出心力,为籀篆文字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十九世纪籍属山东福山的王懿荣最早发现甲骨文,苦心研究撰《说文古籍补补》十四卷,补吴大《说文古籀补》之不备。如今王美盛《籀篆字源研究》立足籀篆书法形体,透视上古历史,感悟生活经验,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籀篆,从字根入手,依此寻找它们缘以产生的事物及其繁衍滋生的字族,并初步建立起缘物类集的籀篆字源系列,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围绕某一事物产生的各字之间的本质联系。

解读古诗词的金钥匙 篇11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2012年度成果汇报交流会近日在京举行。这个由来自118个科研机构的1500多名专家参与、历经5年的项目, 是目前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 也是一把叩开地球“神秘大门”的钥匙。地球深处到底藏着哪些秘密?深部探测这双“眼睛”又看到了哪些“风景”?

地球内部构造

人类对地球深部认识“很肤浅”

迄今, 人类通过打钻直接了解的地下深度仅有12公里, 相比6378公里的地球赤道半径, 科学家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很肤浅”。地球内部的构造, 由外而内分别是3个同心球层, 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0—40公里, 地幔则厚达近2700公里, 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固体的岩石圈平均厚约200公里, 这就是漂移的板块。地幔之下, 才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的高温地核。

至于多深才能称之为“深部”, 深部探测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说, 地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从技术精度上讲, 对地球深部的真正科学探测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董树文说, 美国当年应用石油勘探的反射地震探测技术探测全地壳的结构, 引领了世界深部研究的方向, 也使得探测深度和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二十世纪80年代, 欧洲、加拿大也先后发起了欧洲探测计划和岩石圈探测计划。

虽然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 但我国的地下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大多只能进行灾后救援, 灾前束手无策。当然, 这也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资源缺口凸显、地质灾害频发与地球科学相对落后并存的局面, 使开展深部探测工程的诉求日益强烈。

2008年, 在财政部、科技部支持下, 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作为《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计划, 时限2008—2012年, 专项总经费11.17亿元, 2013—2014年专项续作经费1.37亿元, 总经费12.54亿元。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 我想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它是一个经济强盛的中国, 这需要丰富的资源提供支撑;它是一个科学的中国, 这需要我们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它是一个安全的中国, 既包括国家安全也包括免受地质灾害等影响;它是一个生态的中国, 要免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困扰。从这个角度讲, 深部探测与构建美丽中国紧密相连。”深部探测专项技术负责人、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深部探测专项给地球做全面“体检”

地下深处人们看不见、摸不着, 研究起来难度很大。虽然地球的造山运动会把深部物质带到地表, 但这类证据毕竟非常稀少。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地震、重力、电磁等现代地球物理的探测方法, 了解地球深部的物理性质。

“深部探测专项”包括9个子项目, 其中建立中国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 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锐形象地称为“给地球照CT”, 即切开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 取得横切片和纵切片。

作为技术领域的项目代表, 高锐说, 切开地壳上地幔的技术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两种方法, 包括人工源和天然源。相对来说, 人工源探测精度高些, 天然源探测深度大些。由于中国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 只有通过实地方法和技术实验使技术取得突破, 才能获得适于中国大陆特点的技术组合。因此, 深部探测专项在培育阶段重点试验了这两类手段。

高锐介绍, 深部探测实验取得全国三维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标准点立体实验与研究、大地电磁实测数据起伏地形三维反演技术等十大技术进步。该项目还研发了远程监控宽频地震观测新技术———切到地幔深部技术。

他说, 宽频地震观测好比医学的听诊器, 是将地震计放入地下记录地球的活动信息, 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地下结构图像, 特点是观测深度可达670公里上地幔深度, 观测时间一般1—2年。

通过一系列技术, 科研人员成功穿透我国大陆岩石圈 (100—200公里) 、地壳 (30—70公里) 不同层次, 获取多重物性参数。从数据采集、信号提取到成像技术流程、“地壳CT”探测结果被国际同行认可。

“深部专项实施之前, 我国深反射地震剖面总长约4800公里, 仅相当于美国的1/12、英国的1/4、意大利的1/2。”董树文说, 过去5年, 我国完成了6160公里“穿透地壳”的深反射地震剖面, 总长度达到11000公里, 超过了此前50年完成的总和。

“我国现在有了11000公里深反射地震剖面, 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深部探测大国行列。”高锐说。

“超级钻”等自主装备成探测“利器”

目前最直接的探测地球深部的手段是科学钻探。科学钻探可通过钻探和全程取芯, 直接获取地球深部信息, 因此被形象地誉为“入地望远镜”。苏联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科拉超深科学钻, 达到1.2万米的钻探深度。

在深部探测专项中, 科研人员通过对全液压顶驱动、仿生钻头等装置的攻关, 获得的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万米超深科学钻探装备已于2011年问世。据介绍, 这台钻机所有部件均实现国产化, 整套装备高60米、重1000吨、占地约1万平方米。

董树文表示, 该钻机在深部钻探全液压钻机整机设计理论、装备制造及配套钻具研制、数字化设计、智能化与自动化钻进装备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深部探测专项安排了3亿元人民币用于装备研发。董树文认为, 中国深部探测与国外差距明显, 工作空白很多, “我们不能放弃自主研发一些关键设备”。

地壳深部探测工程迫切需要重型探测装备技术, 项目科研人员通过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 研发出大功率、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性能的地震勘探系统、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探测系统、超深钻探装备和深探软件平台等大型探测仪器装备, 取得了优于预期的进展成果。

“科研人员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指标、技术配备、人员训练和工程管理协调, 以稳健务实的科学态度, 迅速提升我国重型深部探测装备研发的技术水平, 为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和深部找矿战略计划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负责人、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表示。

成果将用于找矿、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

为找矿突破战略服务

“我国所面临的资源挑战是立项的第一出发点。”董树文曾在很多场合强调这一点。深部探测专项为我国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吕庆田说, 深部资源探测所取得进展的应用前景在于, 将极大深化对19个成矿带深部成矿过程的认识, 为建立大陆成矿体系提供重要深部信息, 促进47个整装勘查区的深部找矿突破。

此外, 深部探测和科学钻探发现了一批对找矿突破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的线索:首次确认了含铬铁矿高压蛇绿岩套新类型, 为铬铁矿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方向;发现并圈出北方巨型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块体, 指示了超大型矿床的突破空间;穿透大庆盆地在含油的白垩纪盆地之下发现残存的沉积盆地, 为“大庆之下找大庆”提供了战略依据;在庐枞火山岩铁流矿集区, 发现了深部正长岩上百米厚铀元素富集带, 为深部找铀、重新认识火山岩型成矿体系和建立成矿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人为因素导致放射性污染注入量提供定量参照基准

深部探测的另一重要内容是, 将元素周期表“画”在地球上。据了解, 地球物质成分包含元素周期表中的90个元素, 它们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 生态环境是受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影响的。对地壳全部元素进行探测, 建立化学地球是解决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求介绍道, 通过部署1个网、3条带、10个矿区的地球化学探测项目, 科研人员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如创新性地发展了地壳全元素精确分析系统, 首次实现对81个指标 (含78个元素) 的高精度分析, 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 首次制作出全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图, 圈定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

同时, 还提供了全国范围根据U (铀) 、Th (钍) 、K (钾) 含量计算的地面1米高度大气放射性剂量率, 为监测未来人为因素导致放射性污染注入量提供了定量参照基准。在环境污染以及预测未来变化方面, 项目还发现了全国重金属元素污染持续加剧以及CaO与酸雨分布密切相关的事实。

应力监测为地震预报服务

减轻地质灾害是地质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士石耀霖认为, 通过借鉴气象预报的经验, 地震预报也应该是从基于前兆的经验预报到基于物理机制的数值预报再到关键物理量———应力预报。

他分析说, 地震预报要搞数值预报, 从技术上有5个关键环节: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解方程的能力、建立结构物性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我们不知道初始应力状态, 也无法计算绝对值。初始应力必须来自观测, 应力观测系统必须有国家级的部署, 地壳深部探测计划应该发挥独特的作用。”

历经5年, 该项目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共建立了28个应力应变监测台站, 初步构建了该地区局域地应力监测网络。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位于北京的地应力监测数据中心, 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 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上一篇:舞蹈手段下一篇:洁净空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