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解读

2024-05-15

生命的解读(精选8篇)

生命的解读 篇1

车窗外一枝枝闪连点缀成线,日出灿烂绿叶罅透,宽而直的宽敞石路向着远处展延,白雾罩之也不知其尽。

世人皆会叹息万事万物的生命短暂一瞬,脆弱得就如同那一片片渺小的枯叶,纵然已经被朔风卷落吹抖。但仍然无力抵抗,也无法再生出力气来抵抗。只是,在这看似简单的生命背后,究竟蕴涵了多少?

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了我那未曾蒙面的爷爷奶奶。听父亲以前说过,爷爷以前是当地一所高中的校长,但却因为身患疾病再加上日积月累的身心上的劳累,终究使他过早的`离开了我们。而一向身体健康的奶奶也在父亲从少年蜕变为青年的不久后,郁郁而终,撒手人寰。母亲说,她这是因为太过于思念爷爷,就去陪他了。也许在爷爷离开奶奶后,奶奶的生命就因为少了他而变得不再灿烂。我故里重游,回到故乡时,偶然在老宅的柜子抽屉里看见了爷爷和奶奶年轻时二人的合照。虽然上面已经浮上一层薄薄的灰尘,但我却在拂去尘土后看见了照片印刻下的爷爷和奶奶真心灿烂的笑容,我这才恍然大悟般。也许在奶奶的心中,只有爷爷陪伴的生命才是快乐的。爷爷离开后的生命,便是痛苦的。至此后,无论是斜阳芳草,还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些都不能再使她快乐。生命中的鲜活,仿佛都随着那一天逝去。她真心的笑容,也只能停留在照片的滴滴点点回忆中了。

生命于我看来,好似一朵花。有的骄奢如牡丹,有的低调似苔花,有的不张扬也不过分低调,说的就是那夹岸红艳的朵朵桃花。每个人的花之一生,自然会发生许多起伏不定,难以预料的事情。纵然不幸,纵然幸运。每一个人,每一朵花在经历风雨,阳光后,终将会迎来自己盛放的一天。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花信!我虽然敬重神,却也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神。生命长河中的痛苦与快乐,都是命数,却又都不是命数。若是就此颓废,一蹶不振,那花之一生,恐怕再难有阳光。若是一直乐观积极,纵然是命数,却也能逆袭。

生命,不是苦,也不是乐,而是一朵从风雨中穿枝拂叶长出来的苦乐交织,坚韧亦脆弱的花。

生命的解读 篇2

每次教读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学生情绪的表露都很明显, 有的同学发出坚强自信的微笑, 有的同学则流下感动的泪水。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教读这篇文章时我充分挖掘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有关生命的意蕴。

在《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中, 作者史铁生在青春花季的年龄里, 突然受到生命的重创, 面对突然袭来的灾难, 这颗年轻的心一下子被击垮了, 为逃避现实, 他整天躲藏到地坛里去想关于死的事情。不难想象, 如花的年龄遇到命运的捉弄, 难免悲观失落。我们似乎感受到他生命的律动, 感觉到他沉重的喘息。暝暝之中, 他想用死亡来摆脱命运的悲苦, 是地坛拯救了他。他曾经离死亡仅一步之遥, 但经过长时间的争斗, 思想逐渐沉淀, 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出生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而是上帝交给它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他我们这事实的时候, 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想清了生死的关系后, 他的心理一下了就豁达了。面对曾经在生死线上徘徊的史铁生, 他的选择让我们感到欣慰, 又对自己生命及灵魂的拷问, 对自己生命的思考。我们明白既然生命都有尽头, 我们就不必去过早结束他, 而应该好好享受上天赐予我们短暂的生命时光。正如保尔所说:人应当赶紧地, 充分的生活, 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有些正经受生活困难折磨的学生心灵都会颤动, 史铁生为自己解开心结的同时, 也为无数的青少年解除心病, 让他们明白了要笑对困难, 笑对人生。

生命是可贵的, 我们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要尊重和珍惜别人的生命, 特别是关注我们和关心我们的人。史铁生面对生命捉弄, 他开始一心地想着自己的不幸, 总想着用死亡来逃避现实, 他没有顾及母亲的生命和感受。他不知道自己在折腾自己生命的同时母亲也倍受煎熬。用他的话说:“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但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要加倍。”他最终对母爱有了深刻的理解。读到这里, 我们深深懂得, 人活着不仅为自己, 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 还要为关爱我们的人着想, 尊重和珍惜他们的生命。我们应该懂得, 每个人都无权任意践踏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在理解死亡含义和理解母爱之后, 史铁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自责又给予他生命的动力, 终于想明白自己的归属, 确立自己的奋斗方向, 最终能有所成就, 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从史铁生的人生遭遇我们应该明白, 上帝在对我们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会给我们敞开一扇窗。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正处人生花季的青少年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珍惜生命, 享受生命, 让生命焕发光彩。

人的生命虽然宝贵, 美好, 但并非一路坦途, 其中存在着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因为我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解读和领悟, 懂得生命之艰辛, 我们就有了正确认识和面对生命中的各种困境。通过文本解读, 我们也许会感慨, 生命是脆弱和渺小的。

以上是我与文本《我与地坛》的对话。教学是个师生对话的过程, 而师生对话的前提则分别是老师和文本的对话, 以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老师不能以自己与文本对话的结果强加给学生, 否则就是灌输, 老师的根本任务是以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为基础引领学生跟文本对话, 以及跟学生交流彼此对话的结果。需要明确的是,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 在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课程改革中, 语文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必须以“生命”作为基点。

冯新,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教师。

摘要:每次教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学生情绪的表露都很明显, 有的同学发出坚强自信的微笑, 有的同学则流下感动的泪水。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有关生命的意蕴。本文即对此进行解读。

生命化的解读 篇3

在大学,不管是汉语言文学系还是哲学系,只要讲先秦,都会涉及诸子百家,涉及那些著名的文献。黄克剑执教的“先秦诸子思想”这门课程(或者说《由“命”而“道”》这本书)最令人瞩目之处,是其“生命化研究方法”。黄著藉此与相关研究区别开来,而显示出独异性。这独异不在于通常所谓另辟蹊径从而更接近“客观”。而在于使生命与历史相互成全。他这样说:

重要的当然不在于如何从中摆脱出来以便使自己获得一种纯粹“客观”的视野,而是在于如何正视这种对历史诉诸切己生命的阐释。从而让尽可能不落于狭隘的生命成全历史,让在阐释中被升华着的历史成全生命。我称这种使生命和历史有可能相互成全的研究方法为生命化的方法。

“生命化”是黄克剑二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学术风格。很早以前,他在一本书的后记中就这样概括过自己的学术生涯:“治学的底蕴原在于境界。有人凭藉聪明,有人诉诸智慧,我相信我投之于文字的是生命。”这样的问学路向,这样的生命韧性与对学术的执著,在当代学人中,是一种“珍稀”。

生命化其实是一种以心印心的感通,本该心照而不宣。但他是一个职业学者,不得不著书立说,不得不舌耕于讲堂,这样也就不得不对很难诉之于概念的心曲给以命名。然而一用语言,就会有麻烦。这种麻烦不只是本体论中通常要碰到的“言、道”之悖,更来自于对话中的接受背景。在时下语境中,无论是“生命化”还是“方法”,都容易引起歧义。“让在阐释中被升华着的历史成全生命。”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解释学。生存论解释学在解释事件中创造事件,这也是一种生命化。然而解释学在很多人那里仍只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诠释手段。而且即使是生存论意义的解释学,也还是不能走近黄克剑的“生命化”。因为这抽掉了他的价值之思与人文情怀:生命化阐释所成全的不只是“客观”真理,甚至所谓“视界融合”,更是一种生命“境界”的沟通。

“境界”也是一个易生歧义的用语,尤其是在对儒家作一种辩说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到“道德境界”。没错,黄克剑十分看重儒者的道德人格,然而其理论的立基处不在这里。或者换言之,作为学术探寻,他更看重的,是这道德人格后边的原因。他批评黑格尔忽视了孔子的哲人品质,主张在“价值形而上学”的识度看儒学的“境界”。这一识度使他获得了一种比新儒家更为广阔的视野,也使儒学与其它经典互相对话、互相发明成为可能,他的先秦诸子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黄克剑试图以取法于西方的“价值形而上学”来打通整个“轴心时代”的中西各种学说。这种打通会不会显得牵强?比如说用“心韵”去读解西方哲学。比如说用“境界”去诠释苏格拉底与耶稣,比如说将本于佛学的“境界”一词泛化为一般,还比如说把法家、阴阳家与儒、道置于同一个“由命而道”的层次上,这都可能引起非议,读者可能执于名相之别(这在学术上是必要的),而忽视其中的启示。他对轴心时代“由命而道”的认定是其“生命化研究”最有创获的学术成绩。细节当然也是重要的,但我愿意看到读者把致力点放在大处。

黄著借用或自造了很多语词来抉隐探微,这些语词似可简约为“生命化”、“价值形而上学”两个概念。从根源处讲,此两者其实也是“二而一”的问题,如果要分别,“价值形而上学”侧重学术探究,“生命化”侧重人格旨归。

对黄克剑来说,咬着问题不放的学术态度首先是一种生命的自救,他信这种自救可以成功。然而黄克剑身上终究还流淌着中国士人的血,他虽然决不轻慢却难以效法西人那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冷静,他更拒绝做麻木不仁的自了汉,所以从他的著作很容易读出一个当代中国学人充满民族悲情的挣扎。他虽然不惮独行,却也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者,下面这句话也许不经意地包含了一种提醒或期许:“一个研究者如果试图借着对芜杂的知识碎片的拼接或连缀走近先秦诸子,他也许一开始就同他想要接触的对象隔膜了。换一种方式,如果求诸生命的感通,他反倒可能发现,两千多年前的诸子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可是,“换一种方式”谈何容易?人与人之间的千沟万壑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

生命化沟通何以可能?因为古今中外的人都是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生命的善端或种子。然而这种先验预只是提示了一种抽象的可能性,黄克剑很清楚:“名、利在通行的评价体制内的直言不讳使学人委身为欲望的奴隶,学术在遗忘了它的天职后遂变为学者们沽名钓誉的场所。”他在讲这番话的时候,一定强烈地感觉到了“换一种方式”是多么的艰难,然而他还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识时务地进行所谓“学人良知与学术生存环境的抗衡”。

这本皇皇大书近四十万言,全面地涉及了影响中国文化总体面貌的先秦诸多学派与人物,后面还附录了各讲的提纲和思考题,作为学生的读书参考。我提醒读者注意《由“命”而“道”》(也是其全部著作)中一个具有拱心石性质的概念。这块使其各个部分连在一起的石头就是“自由”。黄克剑在各个时段的研究都可以用它来说明。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其“价值形而上学”、“生命化”的另一种表述。如果这个说法太一般,还可以这样讲,离开了“自由”概念的“价值形而上学”、“生命化”,在黄克剑的这里是不存在的,或无意义的。

自由概念是黄克剑学术生涯的起点。然而,与“文革”过来的很多同辈学者一样,其自由理性并非来自纯学术的推演:第一推动力是切身的生命之痛。黄克剑由马学、西学(二者在他那里常常是交叉和同时进行的)而儒学、国学,是研究对象的转移,而不是价值轴心(或元点)的置换。这种转移当然与80年代的学术生存状态有关:大约二十年前,他被当代新儒家的生命气象所吸引,而大约十五年前,他又“由考寻当代新儒学思潮的渊源开始回味那个产生过孔孟老庄的时代。无可名状的向慕之情中多了几分敬畏和羞愧”。这后一句值得体味,最重要的是“羞愧”一词。羞愧什么呢?据我妄断,他发现自己或者这一代人委屈了“产生过孔孟老庄的时代”。他发现先前所寻找的那种生命气象,并非只有马克思的人学中有,并非只有古希腊和近代人文思潮中有,先秦诸子中也蔚为大观;而“孔孟之道”不只是王权化了的意识形态,其深处不仅潜着一条“由己”之道,而且是一种有着超验品格的“为己之学”。

黄克剑的思想触角伸向一切可能的领域,伸向“故纸堆”,伸向“老古董”,然而其价值轴心依然,不同的是越来越具有深度。他曾说:

我同当代新儒学的分歧,倘用一句话说,也可以说是“价值形而上学”同“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歧。价值形而上学可以涵纳道德价值,但道德形而上学却没有涵纳价值形而上学的局量。价值形而上学是从人的‘自由’——自己是自己的理由——说起的,它涉及自由的内向度和外向度,即自由的无待向度和有待向度,涉及自由的内外兩个向度的诸多价值,及这些价值如何由人的生命自然处作一种取道中庸而至于超验的提升。

这或可视作他本人对其理论拱心石的一种描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黄克剑的学术创获与自如得益于他的价值拱心石,但依我看这拱心石同时也将他置于左右不逢源的学术境遇中。正如马学、西学不曾向他伸出多少橄榄枝一样,我估计方兴未艾的国学热也不会向他表示太多的友情。而且“价值形而上学”这种内向度的努力虽不排斥“外王”之业,但它在根本上要解决的却是形上维度的生命根基问题,因此“外王”着的人们恐怕也无暇顾及这类元命题。丧其“元”的人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一点也不抽象。但在大众中,“穷根究元”几乎没有可能获得支援。这样的际遇当然有时代的或然之因,但更是本体上的,宿命的。这是中外历史上无数案例所昭示了的。黄克剑曾用“孤魂野鬼”形容自己,看来这孤魂野鬼还得做下去,也许永远。

这或许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论断。然而这种绝望对志于道的学者是必要的,况且没有绝望就难有真正的生命化。

笔者在得到黄著之前正在研读古希腊艺术史,正为那种高贵的静穆汗颜不已。这是约翰·乔基姆·温克尔曼从希腊艺术品中读出的生命:

希腊经典中的普遍而显著的特征最终体现在形式及其表述中的高贵的简洁与安宁中的伟大。无论海面的风浪多么狂暴。海底总是平静的;同样希腊人物无论在任何壮烈的痛苦中总显示出灵魂的伟大与深沉。

各民族“轴心时代”的先贤多有这种“高贵的单纯与静穆”气质。这是遥远的故事吗?不是,略去其时代迹象,剩下的是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力量。在《由“命”而“道”》中,黄先生对于各家代表人物的从容气质多有会心的讲演,而在讲西方哲人时也常有通感的描述。我相信这也是一种生命化,我更相信由此而形成的意志可以对付无论怎样狂暴的“海面的风浪”和“任何壮烈的痛苦”。

“高贵的单纯与静穆”:作为学者,这是在这样一个贫乏的时代做一点事的精神前提;而作为人,这即是目的。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解读生命的三组密码 篇4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线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绝境和奇迹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桑尼耳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里是人,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

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桑尼耳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耳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是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桑尼耳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人们越来越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一位研究人体潜能的专家说:“此事完全有可能发生。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奇异的激素,此激素能激发人体所潜藏的超常能力。情况越危急,潜能越易发挥,而在平常情况下,潜能皆处于沉寂状态。”

一个绝境就是一次挑战、一次机遇,也许你会因此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

人和信念

在美国纽约,有一位年轻的警察叫亚瑟尔,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众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现已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纽约市政府和其他各种组织授予了他许许多多勋章和锦旗。纽约有线电台记者曾问他:“您以后将如何面对您现在遭受到的厄运呢?”他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他那只完好的眼睛里透射出一种令人颤栗的愤怒之光。

这以后,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9年后,那个歹徒终于在亚洲某个小国被抓了,当然,亚瑟尔起了非常关健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了英雄,许多媒体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或许生命什么都可以缺,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健全的腿,但就是不能失去信念。

解读生命作文 篇5

人类也是一样,可能会因某种外界的原因造成对生命的威胁,甚至于失去生命。但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不能像小草、小鸟那样任由摆布。但这思维、能力从何而来呢?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为我们操劳。直到后来长大了他们就在我们的耳边说要好好读书,将来现在看来,读书,它不仅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而是人类在危难之际自救的好路子。可不是吗?在贵州晴隆中营矿难中靠喝水生存604个小时,创造生命奇迹的矿工们,他们不是普通的矿工,是经过专业业务培训训练的。因此,我们的思维能力得考后天的学习来补足。

知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把握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好好的把握,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现在没有时间跟你拍拖。至于感情我会珍惜,至于爱情以后再说。真的,这不瞒你说。这是一位大学生写给他深爱的也深爱着他的一位女生的信。

学习紧了,没回去看望家人;工作忙了,没来得及孝敬父母,这些可能成了当今人们的口头禅。要真真正正的是学习紧了,工作忙了,这也许是最好的孝敬!因为作为父母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就是给予他们的最大安慰了。

生命的解读 篇6

1、必须认真执行“三大规程”,严禁违规组织施工。

煤矿“三大规程”指的是《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

2、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班工作前全面检查作业地点,严禁违章指挥。

煤矿井下交接班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搞好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煤矿井下交接班制度。

(1)凡属当班矿级井下值班领导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责任。

(2)接班人员必须提前30分钟上班,必须在井下现场交接并在指定地点交接做好交接记录。

(3)接班的人员到达岗位后,根据交接班的主要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再看上一班的记录,然后双方再进行交接签字。

(4)交接的人员必须交清下一班的注意事项(除填写值班记录外的还要口头详细交接)。

(5)接班人认为上一班交待的情况已经清楚,并与自己检查的情况一致方可进行签字,完清交接手续。

(6)接班人员如发现本班人员未完成应尽职责或交接不清,应当面提出,经双方签字为准。

(7)井下现场接班人员接了班就必须对当班的安全生产负全责。

3、必须熟练掌握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合理分工、确保质量,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设备、设施和材料。

4、必须按计划有序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超定员作业。

5、必须坚持安全巡查,制止违章现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出现险情立即撤出危险区域作业人员,严禁冒险作业。

井下必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杜绝“三违”,“三违”指的是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中所发生或出现的违章作业(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及行为。

6、必须随时掌握作业人员的身体思想状况,严禁职工带病上岗。

生命的解读 篇7

《月牙儿》是老舍先生于1935年由散失的长篇小说《大明湖》中的一段加工而成的。先生家境贫寒,父亲早丧,历经磨难与漂泊,从小就明白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先生的初恋温柔端庄却在家业骤散后沦为暗娼。因此,先生作品中的年轻妓女,一般都读过书,从妓亦是被迫,《月牙儿》就是其中一部。作品以悲哀凄惨的笔触讲述了母女两代人被迫沦为暗娼的命运轮回的人生惨剧。

小说中,“我”七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爸爸”去世以后,“妈妈”为了“我们”的生计不得已再婚。谁知紧接而来的是“新爸”的抛弃,“妈妈”被迫沦为暗娼。“我”为逃离“妈妈”的老路,保护自己的纯洁,毅然决然与“妈妈”分手,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却最终被骗失身。原来“妈妈所走的路是唯一的”,“我”醒悟了,也堕落了,为了不饿死,走上了和“妈妈”一样的路。“她养着我的时候,她得那样;现在轮到我养她了,我得那样。女人的职业是世袭的,是专门的”。

先生笔下,母女两代人沦为暗娼是那般无奈却又那般必然。“妈妈”曾像所有普通劳动妇女一样温柔善良、吃苦耐劳,既是贤惠的妻子又是慈爱的母亲,但是生活的重压却让她变得麻木、冷漠,不顾廉耻,靠暗娼为生。先生笔下的“我”原本受过教育,有知识,有个性,有尊严,有追求。然而,暗夜无边,偌大的世界却没有“我”的安身之处,无论“我”如何努力挣扎,终是无法逃脱宿命的沉沦。贫困与饥饿的黑手硬是活生生把“我”由一个单纯美好的女孩逼成了自甘堕落的暗娼。清白做人、自食其力,这些都是奢望,唯一的活路是重走“妈妈”的老路,重演“妈妈”的悲剧。

先生作品中底层女性的悲剧命运具有一定的宿命意识。鲁迅先生曾说,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要么回来要么堕落,而《月牙儿》中母女两代人只有一条路——回来亦是堕落。“我”曾一心要出走,千方百计想要逃离母亲的命运,却在绝望中发现“妇人只有一条路走,就是妈妈所走的路”,是无情的现实逼得“我”只能回来,回到堕落。这是那个时代所有没有经济独立权的女性的共同命运,她们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只能沦为商品或玩物,毫无尊严与人格,而且母亲的悲惨命运像基因般地遗传给女儿,无论她们怎样挣扎,终是逃不开命运的大手时代的黑幕,她们是家庭自产的一代又一代商品,是悲剧神坛上一个又一个祭祀品。她们的沉沦是命定的悲剧,她们的悲剧是宿命的轮回。

二、悲剧的女性,生命的隐痛

曾几何时,女性的性别地位从“女神”跌至“女奴”,女性只能生活在男性欲望的圈套之中,在男性的鼻孔下呼吸,再也无法摆脱被占有、被蹂躏的命运悲剧和生命隐痛。

小说中,“妈妈”本是贤妻良母,爸爸”的去世是“妈妈”命运的转折,母女俩从此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附。“妈妈”想过从一而终,想过守寡,但“妈妈得顾我们的嘴”,困顿的生活迫使她不得不委身于“新爸”,“新爸”的离弃让“妈妈”在走投无路之下开始了暗娼的生活。年老色衰后,“妈妈”不得不再度委身于一个卖馒头的老头,却依然逃不开被抛弃的命运,无奈中只能依靠业已作了暗娼的女儿。

“我”也经历了几乎与母亲一样的遭遇和痛苦。“我”原本美丽、聪慧、善解人意又洁身自好,是一个那般美好的女子。“我”曾憎恨当了暗娼之后的“妈妈”,宁可和“妈妈”分开也要保护自己的贞洁。“我”曾一心一意想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面地自立于社会,但“我”连“妈妈”洗袜子的工作都做不上。以为遇上纯真的爱情,结果那个表面上温和体面的男人,却只是一个欺骗纯洁少女的无耻之徒。被骗失身后,“我”想依傍于一个可以养活“我”的男性,可这点简单的念想也最终梦碎。一次次地挣扎,却加速了“我”滑向母亲道路的进程,“我”不得不承认“女人的职业是世袭的,是专门的”。

这就是旧中国女性的全部命运,男权社会为女性提供了有且仅有的两条路———要么依附一个男人,要么依附多个男人,这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都无法逃离的两条道路,根本不可能有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的第三条路可走。在以男权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中,女性是没有自我的,如若依附一个男人,一辈子只能顺从、取悦于那个男人,而男人们的世界里却没有专一与忠诚,那些都是男人用来控制女人的。所以女性的两条路中,无论是结婚“卖给一个男人”,还是沦为暗娼“卖给多个男人”,都无法得到幸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依附都注定是悲剧。千百年来,以男权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强迫女性接受一种依附性的生存规范,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的悲剧。

《月牙儿》中,先生以浓重的笔墨通过母女两代人无可奈何的从妓命运,让我们看到,在男权社会中,有着穷人和女人双重身份的底层女性,社会给予她们的唯一活路就是从灵魂到肉体的被蹂躏被践踏,她们的悲剧命运注定了不可更改。她们的遭遇是时代的悲哀,亦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不被尊重的生命隐痛。

三、女性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月牙儿》中,先生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在走向堕落的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和煎熬。她不再是那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如今“皮肤粗糙、嘴唇发焦,眼睛里老灰不溜的带着血丝”;她不再是那个善良温柔的女子,如今“管不住自己脾气、老爱胡说、张嘴就骂”;她不再想着自食其力、体面生活,如今游走风尘,苟延残喘……美好的逝去总是令人痛惜、引人深思,人们禁不住跟随先生的笔触找寻摧毁美好的罪魁。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20世纪的三大问题分别是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想要好好活着竟是那般艰难的事情,如果说男人还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力,那么女人就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肉体了,是贫穷和饥饿无情地剥夺了穷人幸福生活的权利。《月牙儿》中,母女两代人的命运正是当时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共同命运,他们在“生命”与“尊严”之间苦苦挣扎,最终只能在黑暗之中沉沦,是那个时代制造着逼良为娼的罪恶。在感性层面我们同情母女俩的不幸遭遇,不愿她们沦为暗娼,但在理性层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她俩娼妓职业选择的必然性。“我”和“妈妈”的堕落完全是不公平的旧社会逼出来的,她们的被践踏是生存悲剧,是经济悲剧,是社会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不是妈妈的毛病,也不是不该长那张嘴,是粮食的毛病,凭什么没有我们的吃食呢”。“我”为了不走“妈妈”的老路,决心自己挣饭吃,可是“抱着希望出去,带着尘土与眼泪回来,没有事情给我做”,“学校里教给我的本事与道德都是笑话”,“妈妈是对的,妇人只有一条路走,就是妈妈所走的路”。“我”后来被巡警抓进了感化院,学习洗、做、烹调、编织等技能,可这些工夫“我都会,要是这些本事能挣饭吃,我早就不干那个苦事了”。在那个时代,多少个“我”这样的女子就业无路,从良无门,没有活路,《月牙儿》中母女两代人的命运悲剧首先是一场生存悲剧。

经济悲剧是一场更深的人性悲剧,穷困使得人的廉耻之心荡然无存。“我”曾因“妈妈”是暗娼而感到耻辱和羞愧,可残酷的现实却逼得“我”不得不抛开羞耻,“我不再为谁负着什么道德责任,我饿,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是无情的困顿不允许“我”有尊严地活着。更叫人悲哀的是,穷困让亲情淡漠人心冷漠,“我”曾佯装没有看见为了养活我而沦为暗娼的“妈妈”;“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作成的障碍”;年迈的“妈妈”找到“我”时,沦为暗娼的“我”被疾病缠身,“妈妈”却并没有劝“我”不要做了,因为穷困因为饥饿不允许她说出那样的话。“什么母女不母女,什么体面不体面,钱是无情的”,在金钱面前,亲情是那般地苍白与脆弱!

《月牙儿》中,先生以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母女两代人由美好走向毁灭的过程,将控诉的矛头指向了黑夜般的社会万象。“妈妈”曾经为贤妻良母曾经从良,然而这一切带给“妈妈”的不过是一再被抛弃。“我”曾是具备传统美德的美好女子,被生活一步步逼成了暗娼,直至甘愿坚持娼妓身份,甚至在锒铛入狱后,仍然要承认以娼妓谋生的合理性。先生无情地抨击了整个社会制度的黑暗,再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与辛酸。先生深知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女性的生存更为艰辛,命运更为悲惨,她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虽经个人的挣扎与苦斗也无济于事,她们的一生注定了是一场悲剧,宿命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四、结语

在《月牙儿》中,先生以一贯的人道主义情怀关注着底层人民的生与死、悲与痛,充分体现了先生的悲剧艺术观。小说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事不绝、民不聊生,传统文化中诸如仁义、忠孝、廉耻等优根性成分丧失待尽,自由、尊严与个性等现代思想亦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社会秩序失范,人性亦在此中行将腐朽,金钱轻而易举地超越了亲情,活着远比礼义廉耻更重要,与其说《月牙儿》是对母女两代人悲惨命运的讲述,不如说是对社会罪恶的控诉和批判。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生命解读 篇8

关键词:余华;小说;《兄弟》;生命;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60-03

作为一个先锋派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家,余华因为小说《活着》名噪一时,而他在其后十年归于沉寂,又在沉寂后推出横跨四十年、超越两代人的长篇小说《兄弟》。正如余华曾经在多年前表述过的那样,他在很长时间中都是一个被愤怒和冷漠的情绪包裹着的作家。与现实始终维持着紧张关系的作者在其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也常常是令读者倍感沉重的情绪。《兄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活着》加载于生命之上不堪重负的十字架,但又通过其中一些耀眼的光点弥补了外在的恶戕害生命引发的恶果。可以说,《兄弟》是在将生命推入绝望黑夜的同时让希望的光闪亮,由此愈发烘托出希望存在的必然与可贵。

一、《兄弟》的梗概

小说《兄弟》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刘镇,通过父子两代人命运的起伏描绘了横跨四十余年中国社会巨大的政治与经济等环境的变化,以及身处其中不断被影响的普通中国人的人性本真及生命的求存。

《兄弟》以一对异姓兄弟宋钢与李光头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小说上半部故事背景为十年文革期间,李光头的亲生父亲刘山峰在妻子李兰即将临盆前夕因为偷窥女厕所掉入粪坑意外死亡,刘家顿时成为全镇人议论和嘲讽的对象。将刘山峰的尸体背出来并清洗干净的宋钢的生父宋凡平向刘家伸出援手,不久之后宋凡平与李兰结婚成立了新家庭。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让这个家庭遭受到无妄之灾。宋凡平被冤入狱。为了不让远在上海治病的李兰担心,宋凡平只能通过写家书编造出一派太平景象。因为曾经答应过李兰接她出院而设法逃出看守所的宋凡平在跑到车站时被残忍地殴打致死。从此李兰只能独自一人带着宋钢和李光头艰难度日。虽然生活不易,但宋钢和李光头却成为了比亲兄弟还要亲的异姓兄弟。

小说下半部的故事围绕着兄弟二人和刘镇美女林红之间的情感纠葛展开。由于十四岁时同样因为偷窥女厕所,李光头自此开始了他痞子、混混的一生。一直对林红念念不忘的李光头向林红求婚被拒。林红爱上了宋钢,二人结婚洞房之日,李光头却做出一件驚人之举,他到医院做了结扎手术。改革开放时代到来,颇有文学才华又始终勤勤恳恳的宋钢依然未能逃脱下岗的命运,而当林红也遭遇到被裁员的危机时,李光头再次出现。此时的李光头已然成为了暴发户。面对物质财富的诱惑,林红最终没能坚守出最后的底线。而当宋钢得知自己的爱人和兄弟私通时,无法承受打击的他选择了自杀。

二、《兄弟》中的生命解读

(一)被暴力和疯狂扭曲与践踏的生命

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极其特殊的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让整个国家都处在了政治斗争统帅一切的偏执狂状态中。建国初期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经济文化而热火朝天的建设行为被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猜忌、背叛和所谓的检举揭发替代,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如同沉渣泛起,各类冤假错案如同洪水席卷全国。在这样丧失理性的氛围中,宋凡平也成为了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小说写到宋凡平为了履行接妻子出院的诺言而逃出看守所跑到车站时,遭到了一群带着红袖章的人的围攻。鲜血淋漓的宋凡平试图用李兰的信为自己证明,但无人理会他。刺杀和殴打一直持续到宋死去。

宋凡平被群殴致死的这一段描写非常类似于非洲稀树草原上狮群捕捉角马时的场景,然而人类世界毕竟不是野生环境,正常情况下,但凡理智尚存,看到同类仆倒在地且鲜血喷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常常是震惊之后立即寻求帮助。可在小说中,宋凡平遭遇袭击的现场虽然围满了人,却无一人上前制止,就如同被捕食的角马的同类也只是站在远处茫然地观望一般。袭击宋的人与宋一起展示出了那个特殊年代人类生命中两种比较典型的状态:被暴力和疯狂扭曲与践踏的生命。红袖章显然是前者,而宋则是后者。

人类之所以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生物,根本原因在于人兼有动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属性,而人类展示社会性的代表行为之一就在于有秩序,也就是更加规范的生命形式,每个人类生命都自觉遵守的规则等。虽然现实中的人类社会中不乏各种挑战和突破既有秩序的个体现象,而秩序惩罚这些生命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但整体上人类社会呈现的基本可以归纳为“有秩序的混乱”状态。而在《兄弟》中,至少在宋被殴打致死这一场景中,秩序已荡然无存,人类回归到了史前生命形式,呈现出的是一种“混乱的无秩序”状态。

(二)被物化的生命

小说后半部开始讲述两兄弟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情感问题时,中国社会已经结束了狂乱的政治统治一切的状态,开始了看上去快速发展的经济繁荣的时代。可此时经济开始取代政治成为引领一切的“指示牌”。如果说文革期间的人们更多是被迫参与到政治斗争中,那么此时的人更加倾向于自愿加入到“一切向钱看”的狂欢中。曾经因为政治而丧失了理性的生命此时则转化为因为金钱和物欲同样丧失理智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此时的人类生命显示出的是超越疯狂的迷失。

《兄弟》后半部描写的人类生命状态其实已经与现实差别不大,“被物化”既是故事中大小角色们不知为何而忙碌的本质与现象,也是现实世界更多人生命的象征性写照。如果说文革时期中的生命处于混乱的无秩序中,那么这里的生命则在秩序尚未完全恢复时又陷入了信仰迷失的泥沼。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林红与宋钢。这两个曾经是真爱与完美婚姻代表的角色在面对物质的缺失(下岗和被裁员)及财富的出现(暴发户李光头)时,原本看上去坚固的家庭堡垒不久后便轰然倒塌。曾经在家庭和爱情的护佑中显得健康美丽的生命在不敌物欲攻击后日渐衰弱、暗淡,最终以其中一个生命的消逝而终结。

如果说小说前半部呈现给读者那样的暴力和疯狂会让人产生更多不忍、发出更多概叹,那么后半部面对被金钱和物质撕裂的千疮百孔的爱情与婚姻时,读者或许会产生更多的叹息与茫然。

(三)始终处于挣扎状态的生命

《兄弟》中刻画人物与组织情节过程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让人发笑的内容,比如在策划处美人大赛前的李光头曾经一口氣说出了二十个“王八蛋”,包括“记者”、“网络”、“广告”、“群众”等几乎所有名词前都被冠以“王八蛋”进行修饰,令人读来忍不住发笑。可这些表面好笑的用语之下,作者构建的故事和人物命运的演进却纯然是悲剧的惨淡,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背景,小说中的角色基本上都始终处于挣扎求存的生命状态。比如李光头的生父刘山峰因为偷窥而溺亡后,其母李兰几乎无法出现在公共场合,无论是上班还是日常生活,她不得不竭尽所能地回避所有刘镇的人,以至于只能在深夜抱着孩子出门透透气。而宋凡平与李兰组成再婚家庭后,这两家的大人与孩子都不得不同样面对这样的压力。及至宋凡平被围殴致死后,李兰带着两个孩子的生活更加愁云惨物,若没有得到苏大妈和陶青等的帮助,这一大二小或许就会在挣扎中灭亡。而成年后的宋钢与林红结婚后时常因为李光头产生纠纷,又在下岗和被裁员的阴影中婚姻解体,最后甚至自我终结了生命。宋钢这个人物和其父亲的结局有些类似,都是在不断挣扎求存却最终没能在重压中延续生命。即使是文中以痞子、混混形象出现的李光头,虽然成了暴发户,但童年生活的不幸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并未消散。这也正是宋钢自杀身亡后,李光头会对助理说“现在我是个孤儿”了这样的话。这句话恰恰是李光头内心弥漫着童年阴影的写照,孤独感自始至终没有在他心头散去。而李光头表面风光背后依然是生命不断挣扎的痕迹。

(四)为爱所拯救的生命

《兄弟》整体上的色彩是黑暗的,给读者的观感既沉重又愤怒,但与十年前的《活着》中生命更倾向于无可奈何不同,《兄弟》中描绘与刻画的人物与情节中出现了更多的光点。这些与众不同的人与事犹如黑夜中的星光或流星,让人在绝望中仍能瞥见一丝希望,那就是濒死的生命因为有了爱而得到了拯救。一个几乎算得上“完美”拯救者的人物就是宋钢的父亲宋凡平。这个在死后多年仍然被刘镇人称道的男人拥有几乎完美的人格特质:正直、勇敢、忠诚、坚忍、富于同情心,最重要的是他对家人全然付出的爱。在李光头及其母亲李兰因为刘山峰的偷窥事件被全镇人指指点点时,宋凡平与李兰组成了家庭。这个男人扛起了两个破碎家庭和四个生命共同前进的重担。正是因为有了宋凡平,宋李两家人才开始有了一段虽然短暂却相对幸福的家庭生活。李兰曾经因为前夫的丑事倍受折磨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慰藉,宋钢和李光头也才能在这个重组家庭中开始一段相对正常的童年生活。正因为有了宋凡平无私的爱的付出,成年后的宋钢才会因为本性中的善得到林红的爱,甚至于李光头也没有因为原来家庭的不幸步入歧途,最终成了暴发户。两个原本破碎家庭中年幼的生命能够沿着一条基本正常的发展道路逐渐长大,本质原因就是有了宋凡平这个男人的父爱弥补了家庭缺损带来的遗憾,使四个生命都得到了拯救与维护。

宋凡平的人格除了遗传给亲生儿子宋钢外,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李光头。小说有个比较令人震惊的桥段是李光头因为宋钢和林红结婚而做了结扎手术,这是个让读者深感诧异的情节转折。以痞子和混混定位的李光头如果按照正常逻辑应当想方设法干扰宋和林的婚姻,可结扎手术的出现说明李作出了成全宋和林的决定,这里其实有着一定的“牺牲”意味。但若从李的生父的遗传因素看显然没有可能,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李的童年受到的宋凡平伟大的牺牲精神的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宋凡平的父爱给李的生命发展造成的影响其实是决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李的生父在血缘上“命定”的畸形和丑陋,使李的生命出现了转折,向一条比较光明和有希望的道路发展下去。

除了家庭内部成员的爱的拯救,其实在为数不多的邻里间的仁爱也有着拯救生命的意味。比如宋凡平被殴致死后,苏大妈、陶青向这一家孤儿寡母伸出了援手。这样的同类之爱在宋李两家最为艰难的时候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心理层面形成的被扶助和帮助的感受能够为三个孤独的生命继续前进提供一定的动力。

《兄弟》中出现这些因爱而拯救生命的情节其实并不仅仅针对书中的人物,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安排也是一种调剂与缓和。越是在整体黑暗的色调上出现的亮点或闪光越能为人所关注和重视,在《兄弟》中不断涌出生命被折磨与压迫的间隙,即使是微弱的拯救也弥足珍贵,它所带来的悸动更加超越平常,为更多读者珍视。

三、结束语

余华曾经自述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面对外部世界,因此在描绘现实生活中深感痛苦。作为现实主义先锋派作家,他早期的作品确实更多地充斥着人性本恶以及苦难和死亡的成分,读来令人格外沉郁。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兄弟》中,更多的情感开始略微冲淡了沉重,这也是阅读《兄弟》应当格外关注并深刻领会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黎保荣,曾宽.论余华小说中的兄弟关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8.

〔2〕张富翠.“死亡”与“自我救赎”——余华小说主题价值解读[J].作家,2010,(12):27.

〔3〕刘永涛,欧阳文章.从“极致”到“无比单纯”的叙事——论《圣经》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J].山花,2010,(06):43.

〔4〕胡军.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死亡叙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1.

上一篇:实习生转正个人自我鉴定下一篇:军训的感受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