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国诗词

2024-10-09

古代爱国诗词(共13篇)

古代爱国诗词 篇1

一、反复诵读, 品味诗词语言

诗词的表现形式是语言, 因此, 品味诗词语言对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音乐性

在古代, 诗词是供人咏唱的歌。因此, 它除了讲究平仄搭配、押韵外, 还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所以, 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呈现给人一种音乐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中一、二、四句中的“烟”“川”“天”押韵, 并且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了一种音乐美。

(二) 古诗词的语言富于建筑美

古诗词在形式上富于建筑美。绝句、律诗、词等各种样式的作品都有其固定的句数、字数, 因此, 结构匀称, 句式整齐, 给人一种视觉美感。

(三) 古诗词的语言准确、凝练

因为古诗词的字数、句数有严格规定, 所以, 古人十分讲究炼字、炼句, 用极短、极精炼的句子表现极丰富的内涵。宋祁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堪称绝唱。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 而且还写活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蒋捷在《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句中“红”和“绿”把看不到摸不着难以捉摸的“时光”表现得具体可感, 其语言准确、凝练可见一斑。

古代诗词具有音乐性、建筑美、准确、凝练的语言, 充分显示了其美感。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一个十分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必过分咬文嚼字, 在稍加点拨使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其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即可, 唯其如此, 学生才能体会到古诗词语言之美。

二、启发想象, 感受诗词画面

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意境美等特征, 二者是相通的。所以, 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画面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诗人着眼于秋天雨后的傍晚, 抓住了明月、清泉、山竹、浣女、莲花、渔舟等景物, 用十分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再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阳光普照, 水碧山青, 草木复苏, 万象更新。清风拂面, 送来百花的芳香, 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 溪岸边, 冰雪融尽, 泥土潮湿而松软, 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 衔泥筑巢, 呢呢喃喃。水暖沙温, 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 恬然静睡, 十分娇慷可爱。作者描绘了一幅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如此美丽的画面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但诗毕竟是语言艺术, 有的学生可能感受不到, 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去想象, 使他们头脑中产生画面, 他们才能享受如此视觉盛宴。具体做法便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画面, 还可借助多媒体、绘画等方式给学生再现画面。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诗词教学肯定会有一个飞跃。

三、引入诗境, 领悟诗词情感

诗境是诗词中描绘的自然、社会环境。王国维说过:“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其笔下的客观事物中, 使自然景物也具备人的感情。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以情为主, 景为宾, 景物无自生, 唯情所化, 情哀则景哀, 情乐则景乐。”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句中, 明明是作者有感于时事而落泪, 可他偏说“花感时溅泪”;明明是作者因离别之悲而惊心, 笔下却成了“鸟惊心”。这两句诗, 作者不仅仅写了花鸟这两种景物, 更重要的是把感情融入了其中, 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离别之悲。

教师在教授时一定要教会学生从诗境中领悟情感。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只有将学生引入诗境, 学生才能领悟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是以品味语言和感受画面为基础的, 这两点做好了, 诗词自然会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进入诗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诗词拾趣 爱国诗词名句撷趣 篇2

一、 哀忧国之情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 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 白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唐】陈子昂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 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宋】陆 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清】梁启超

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秋 瑾

二、 坦报国之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 植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唐】杜 甫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 参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唐】张 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 游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 谦

人生宝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

三、 发保国之誓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王 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 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 飞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 游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清】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古代爱国诗句 篇3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初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探索 篇4

1. 重视诵读教学,以读促学。

我们常会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这样的镜头:一所旧式私塾,一位老先生领着一群弟子,捧着线装书,摇头晃脑地读着古诗词,读得津津有味旁若无人,这样的画面常会令我们忍俊不禁,但在旧时,这却是学习古诗文的必由之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学习古诗词,必须尊重和继承的基本规律就是诵读。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可见古诗词诵读对加强感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而且要保质保量地完成。

所谓保质就是要做到有效诵读,教会学生诵读,读准节奏,正确停顿,读出语气,读出情感,读出音乐美,同时教会学生在读中增强语感,领悟文本内容,在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所谓保量,就是要给诵读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除课上要以古诗词诵读为主外,课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或组长考查,或组员互考,或组间竞赛等多形式多层次记诵古诗词,也可以课前两分钟诗词为内容,组织学生齐诵古诗词,如果能坚持经常,则不啻是一个节省时间,熟诵古诗词的好办法。

2. 形式尽可能多变,花样尽量翻新。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对于新形式,他们都会跃跃欲试。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指导学生一些方法。比如:(1)自读自录。学生自录磁带,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班上交流,并由评委评选,选出“最佳朗诵”。(2)互读听写。同桌之间先互读,指出对方优劣,读后再互相听写批改,既培养了朗读能力,又提高了书写水平。(3)听歌唱歌。现在有不少以古诗文作词的歌曲,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教学中都可以教学生唱,以唱促背。学生亦可自己配乐咏唱,一来提高了兴趣,二来深化了记忆。如在教《为学》一文中,开头一段稍长难背,学生配以流行音乐曲调唱诵,效果奇佳。(4)品诗表演。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将一些叙事性较强的篇章通过课本剧、小品等表演出来,既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卖油翁》等。(5)诵诗比赛。即不定期多形式地举行诵诗赛,如“咏春诗会”,看谁背诗数量最朗读,先声夺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朗读和学习的欲望被激发出来。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法,更要欢迎学生指出朗读中的不足,让语文课堂余音绕梁,展现朗读之美。

总之,精彩的语文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师要创设情多;如默诗接龙,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3. 鼓励学生“敢”写。

一方面,通过学校文学社活动,组织学生订阅一些有关诗词的报纸杂志,创建“诗社”“吟诗会”等小团体,积极营造一种亲近古诗词、走进古诗词的氛围,努力培养学生写诗填词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写作古诗词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文学讲座和课堂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为学生讲解古诗词的常识,让他们接触并了解诗韵、格律、词牌、词谱等知识,为他们揭开唐诗宋词神秘的面纱,同时结合一些精彩的诗词故事或教师自己的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走入诗词世界。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写出了一些“作品”,或许是极其稚嫩的,或许是十分平常的,甚至是拙劣的,指导教师都要多给予肯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他们的成绩,就是保护他们的自尊;保护他们的自尊,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正是这难得而可贵的兴趣,推动着学生在古诗词写作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4.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形象美。

形象是诗词中用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的具体事物。在古诗词中,具体事物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是相辅相生的,写具体事物的形象能感抽象的思想情感,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能见具体事物的形象,充分体现作者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古诗词中的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都是经过作者选择、刻画,注入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情感的,因而产生艺术形象,具有审美价值。让学生认识这一点,才容易感受到诗词中的美。

4.1 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具有形象美

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的形象:“花”、“鸟”都是美好的事物形象,与“溅泪”、“惊心”相结合,以美景反衬出作者沉痛的心情,更显“感”之深,“恨”之切,充分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从中感受到了古诗词形象的艺术美。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景用事,写了十种景物,唤起读者视觉形象。既然写早行,鸡声、月就是典型景物,听到鸡叫,天上还有月亮,就开始收拾行装赶路;既然写早行,人的活动、霜就是典型事物,看到人收拾行装,桥上还有寒霜。旅途之景与梦中之景对比,眼里之景与心里之情完美结合,表现出“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思家之情,从十种景物上感受到家乡的美。

4.2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艺术形象美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是一个豪放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这是一个情深义重的人物形象,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时空,彰显自主学习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参考文献:

漫话古代咏愁诗词 篇5

1.用形象说话,化虚为实,也就是使本来抽象不可触摸的愁变为具体可感之物。这主要有两种写法:一是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形象,直接将愁当作物来写。或把愁写成可用船载之物:“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宋·陈与义《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或把愁写成可用酒、长江水浇洗之物:“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何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宋·赵鼎《满江红》“惨结秋阴”);或把愁写成可放在水里飘流之物:“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或把愁写成可用刀剪之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二是借助于比喻、拟人等法,又以山水风月作比为多见。唐代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其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以及宋代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候馆梅残”),均以春水喻愁,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愁之长。宋代黄庭坚的“我只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出愁情含满川风月。

2.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深写透愁。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运用时如能夸大其辞又夸而有节,就能产生令人满意的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之十五),于夸张中强烈地抒写了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愁作秋浦客”的悠悠愁情。古诗人词家在咏愁时往往将夸张与其他技法结合起来,以求得最佳艺术效果。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水边沙外”),是将夸张与譬喻结合起来咏愁的;唐代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于夸张与对比的统一中表现闲愁的;石孝友的“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木兰花》“寻春误入桃源洞”)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则都是于夸张、比较中衬出愁之多、愁之重的。

3.用语浅近,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愁,融愁情于景中。宋代范仲淹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御街行·秋日怀旧》)与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些是以浅近的语言直抒愁情。南朝宋时鲍照的“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拟古》),是写由闻北风凄厉、鸟鸣悲凉而顿生忧愁之思。南唐冯延巳的“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写词中抒情主人公触景生情,由目睹春来河畔生春草,堤上绿杨柳,联想到自身年年有的愁怨。宋代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融情于景,情景相生,飞花细雨之中,分明可见那点点愁情。

4.于对比、烘托中咏愁,更见其愁。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于欢乐与忧愁的对比之中突出了愁之深重;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将如今饱尝愁苦与少年不知愁的滋味加以对比,鲜明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远大抱负难以实现的愁闷。不难看出,以上两例咏愁,用的都是对比技法,却同中有异。至于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触景生情,以春日美景反衬思妇寂寞忧愁之情(其中也有对比),也写得极有情致。

5.运用双关之法,委婉咏愁,含蕴深远,耐人寻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语双关,含蕴深远,表面上是写浮云遮住了太阳,使人不见长安而生愁情,实际上,这是委婉地写佞臣在皇上面前摆弄是非,皇上不明,致使诗人不得重用,有志无法展、有才无处施而生愁怨。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词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既道愁之组成,又言愁之原因,构思巧妙。

古人咏愁,不用说不同诗人词家采用的技法有别,就是同一诗人词家采用的技法也不尽相同。这固然跟诗人们的生平遭际、思想方法、对愁的感受及创作风格相异有关,也与其具有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就南唐后主李煜而言,其词善于咏愁。或以一江春水喻愁,或化虚为实,变抽象的愁为具体可感之物,或如《捣练子令》(“深院静”)通篇不著一“愁”字,却意在言外,写尽了离愁别恨。其词虽然同是表现真挚动人的愁情,却无似曾相识之感,个中原因固然在于李后主后半生沦为“阶下囚”,备尝亡国之苦,“日夕以泪洗面”,对“愁”有着深切的感受,但这难道就跟李后主具有独创精神、力求异种技法来表达情感无关吗?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 篇6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1

面对高山,你不得不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不得不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不得不赞美它的高大青翠;俯瞰小草,你不得不称赞它的坚韧不拔因为,在它们身上,孕育着中华民族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它们身上,隐藏着中华民族数百年顽强的意志!

爱国,如此简单的两个字,但你能看出它隐藏着多么深刻的意义吗?

爱国是什么?其实它只是身边的一些小事。列如:洗完菜之后的水,你通常拿它来做什么?我想你是直接把它倒掉,如此浪费了一盆水。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中国已经严重缺水了,如果没每人节约一滴水,那全国就能节约13亿斤水,这样节约几年,那我国就能摆脱缺水国这个称号了。

还有些同学竟然做出侮辱祖国的事情。

一些同学几乎不把红领巾当回事,似乎它只是给你擦汗用的红毛巾。虽然不是真的用鲜血染成的,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之所以能在学校里幸福的读书,快乐的玩耍,不都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用生命换回的吗?既然那些先烈们给我们创造了优越学习条件,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来报效祖国。

爱国,是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爱国。也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只有爱国,国家才可以重用你,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

再简单不过的两个字:爱国。

古代爱国事迹的作文2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阅读了邱少云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战争的战争中,有一位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战士——邱少云。在经过了30分钟的烈火焚烧,他如同巨石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心中充满了震撼,我的双眼润湿了。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傻子”吗?是的`,这“傻子”就是我们的英雄战士——邱少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傻子”,在战争的战争中,我们才能将敌人一举歼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傻子”,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繁荣昌盛!邱少云,他是一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真正的英雄战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的百依百顺下长大的。平日里,只要受了一丁点儿的委屈,就到父母面前告状。要是受了点儿小伤,父母更是疼爱有加。邱少云呢,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从小帮父母干这干那,就是因为这样,才使他在潜伏中宁愿忍受烈火焚烧的痛苦,也不发出一声呻吟。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忍不住动了一下,或叫了一声,敌人将会马上发现他们。那么当时被一举歼灭的不是敌人,而是他们整个潜伏部队。但如果他牺牲了自己,换来的将会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幸福美满的明天。

古代后妃的国亡诗词 篇7

春秋时期,楚文王十四年(公元前683),楚国举兵攻破息国(今河南省息县),俘获国君息侯及其夫人息妫。楚文王贬息侯为守门人,却垂涎息妫的貌美,关她在宫中,欲强纳为妾。

汉代刘向《列女传》记述,一天,楚文王离宫出游,息妫伺机溜出来找息侯,表示决不改嫁楚王,并作《大车》诗,末四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其意是生不能居住在一起,死则埋在一起。要是认为我撒谎,有明亮的太阳作证。她劝说息侯一起以死抗争。可看到息侯态度暧昧,她便义无反顾地自杀身死。

五代时,蜀国后主孟昶有位妃子费氏,称花蕊夫人,青城(在今四川灌县西)人,以才色入选蜀宫。乾德三年(公元965),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打后蜀,孟昶投降。

后蜀灭亡,花蕊夫人随孟昶归宋。途经嘉陵江西岸的葭萌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花蕊夫人心绪悲苦,执笔题壁一词:“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不料,才写下二十二个字,押送的军骑促行,无法写完。

后来有无名氏戏续下半阕:“三千宫女如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恩爱偏。”有人评说续篇:“不仅虚空架桥,亦且狗尾续貂。”

赵匡胤听说花蕊夫人才色兼备,即召入宫,令其赋诗。花蕊夫人悲愤地诵其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当时两军对垒,后蜀兵十四万,宋军仅数万人,却落个亡国投降,也就难怪花蕊夫人言词激烈,骂得痛快淋漓了。

不过,花蕊夫人未得善终。当时,皇弟赵匡义(即宋太宗)因宋太祖不听劝谏,被花蕊夫人迷惑;于是,借一次宫苑狩猎,赵匡义暼见花蕊夫人随侍在侧,便佯作误射,一箭夺了花蕊夫人性命。这种命运的安排,绝非无名氏的续篇所能奢想。

——摘自《羊城晚报》

浅议中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 篇8

一、中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现状

第一, 出于应试的目的, 许多教师在古代诗词教学中以讲解为主, 逐字逐句讲解、翻译, 希望能把知识点全面地教给学生。结果古诗词鉴赏课就变成了文言文字词梳理的教学, 教师一味的讲, 学生一味的记, 诗词的美感少了很多, 学生探究诗词的兴趣更是荡然无存了。

第二, 许多教师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 单纯的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 把学生这一主体却扔在了一旁, 忽略了他们对诗词作品应有的个体式见解, 坚持只要与参考答案不同就不认可的态度, 结果造成学生在对古代诗歌鉴赏时毫无美感的再创造, 甚至对语文学习也毫无成就感。

第三, 有些教师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是不相同的, 其结果就只能是教师“口若悬河”, 而学生却“沉默是金”昏昏欲睡。

二、中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改进性建议

第一, 导语处多多用心, 力求引人入胜。课堂导语是敲在学生心头的锤子, 能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浪花, 它更要象磁铁一样, 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兴趣。导语富有情趣, 引人入胜了, 就一定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教师设置诗词情景之中。

第二, 不要只重视字词的疏通, 而忽视了吟咏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学科,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 须在心与眼以外, 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口、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而我们教师很多时候都认为诗词比较难教, 在上诗词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 强调重点字词, 归纳中心情感、概括表达方法的老路子。结果变成了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 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词给肢解得支离破碎, 而学生却没有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久而久之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因此, 我们要让诗词课堂打破这种干巴巴的分析, 干巴巴的笔记, 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 用心吟诵读, 要让学生心、口、眼、耳齐上阵,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真正的使诵读在诗词教学中发挥它的特殊的不容忽视的作用。诗词尤其贵读, 就在于学生可以在熟读成诵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词中的意境, 进而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懂, 读通, 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达到对古代诗词的认知与审美效果, 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 才能读出诗词的节奏韵律, 才能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另外, 很多学生由于胆怯, 或是怕读不好被人笑话等多种原因, 并不愿意去诵读诗歌。这时, 我们教师就要创设情境, 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多给学生当堂诵读的机会, 多让他们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要作好范读的准备, 以自身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第三, 引进教学资源, 充实教材内容, 激活课堂。古代诗歌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在很多时候会远远大于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 并辅以一定的教学手段, 有效地充实教材知识, 激活教学课堂。

孟子曾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3) 所谓的“知人”就是了解诗歌的作者, 即诗人, 包括他的生活经历, 政治遭遇, 思想观念, 个人气质, 创作风格等等。我们不能把作品孤立的拿来赏析, 而是要把作品放到诗人的个体上, 把作品放到诗人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中去, 这样才能对诗人及作品作出公平公正的评论, 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诗人在诗词中的情感。就像我们的文学大师鲁迅也曾经颇有感触的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 要不然, 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4)

第四, 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再创作。古代诗词之所以耐人寻味, 主要是在于它的内容凝练, 而意境却很深远。那少而又少的文字却应用了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如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 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文学功底, 更是我们现代人缺少的对人对事的严谨态度。因此对诗词作品的再创作、再体验, 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能培养学生斟字酌句的耐心。

学习古代诗词不但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更是要让我们学生传承古代诗词这一文化成就, 因此古代诗词的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读懂作品这一步, 而应以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学习的兴趣, 能发挥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并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诗词创作的乐趣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灌输式模式化,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诗词的兴趣。笔者针对诗词教学现状提出了若干改进性建议, 建议教师着重在课堂导语、吟咏诵读、教学资源方面下功夫, 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再创作。

古代名人苏武的爱国故事 篇9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古代诗人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 篇10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6、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7、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试论古代诗词中的炼字 篇11

一、炼动词

动词的选用在一首诗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思想的神奇作用。随意翻捡古人诗词就能找到很多锤炼动词的经典例子。

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的确, 一个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 同时影子也在舞动, 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同样一个“闹”字把原本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 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 蓬勃的生机。在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中记载着一个关于“推敲”的千古佳话: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 炼之未定, 遂于驴上吟哦,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 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与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 与为布衣之交。“推敲”之所以这么难以决定是因为它要符合全诗的意境, 关乎整首诗的和谐以及作者的意能否正确表达出来。

二、炼形容词

诗歌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的倾诉, 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 故少不了要描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触其物, 如历其境。这种任务, 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担任的。

在《红楼梦》中作者借香菱之口对王维诗句中的几个形容词进行了一番点评, 很是中肯。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 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必真的;有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 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 内衣联云:‘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 也似无理。想来, 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 到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是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此诗因为一个“绿”字的巧妙使用而让人津津乐道。全诗因此字大为增色也耗费了作者不少心力。据洪迈《蓉斋随笔》记载:“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初云‘又到江南岸’, 圈去到字, 注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去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 凡如是十许字, 始定为绿。”“绿”字之所以优于其他字是因为“到”、“过”、“入”等字只能写出春天来到江南, 却写不出春天蓬勃的景象。而“绿”却能使你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而且写出了草由黄变绿的动态变化。

三、炼数量词

数量词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是枯燥的, 很难表达出文学的意境。但如果使用得当能使诗歌韵味无穷。

如齐几《早梅》诗: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 禽窥素艳来。明年应如律, 先发望春台。据《诗人玉屑》记载, 原诗是“昨夜数枝开。”齐己拜访郑谷, 郑谷说:“数枝非早也, 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诗名早梅即说明开在百花之先, “一枝开”大有独秀的韵味, 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才显得珍贵, 才尤其能引人注意。

李商隐的《锦瑟》, 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 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 它们的无理组合却获得了一种朦胧、多义之美。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一杯酒”写出了京城相聚之乐, 因为古人不论是平常的谈心还是专门的论文都离不开酒, 寻常的“一杯酒”暗含了丰富的过去经历, 曾经的美好尽在一杯酒中了。“十年灯”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试想两个朋友, 各自漂泊江湖, 每逢夜雨, 独对孤灯, 相互思念, 深宵不寐。这样的情景已持续了十年之久!友情就像是陈酒, 愈久弥香。

四、炼虚词

诗的重要职能在于抒情言志, 情志的传达除了依赖实词的组合外, 还有赖于虚词的参与, 尤其是要传达那种复杂曲折的情思, 往往更离不开虚词。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具体的所指, 或者如人们常说的它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所谓没有实在的意义, 仅仅是语法学上的一种界定, 是把单个虚字抽离具体语境后的词性概括。实际上, 在言语交流中, 虚词负荷的意义并不比实词少, 它虽然不会给诗词增添具体的物象和动态, 却可以传达诗人的口吻、情思, 故没有一个诗人会拒绝虚词, 区别只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

杜甫《出郭》中的“故国犹兵马, 他乡亦鼓鼙”“犹”、“亦”将作者的心情含蓄而深沉地表现出来。诗人当时流寓西蜀, 其时中原战事方酣, 而西蜀也不平静, 有吐蕃的侵扰。故乡既未得归, 他乡又时有警讯, 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所以当他出郭远眺, 不由触发对整个时局的忧虑和感慨。这种心情就是由这两个虚词表现出来的。前句的“犹”字表示了一种时间上的延续, 意思是故乡在前如此, 至今仍然如此;后句的“亦”字表示了一种地域上的铺展, 意思是故乡如此, 他乡亦复如此。两个虚词前后呼应, 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写出战乱延续的时间之长和祸及的地域之广, 传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深沉慨叹之情。如果不用虚词而是用实词, 写成“故国遭兵马, 他乡闻鼓鼙”就基本上成了客观事实的简单陈述, 原诗作者的慨叹之情就被削落甚至不复存在了。

摘要:古人作诗、作文于炼字一节极为重视。推敲字词是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他们对语言的执着态度, 更是我们领略诗歌独特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对经典诗词炼字的分析, 大致可以总结出古人炼字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炼字,平易,险怪,达意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9.

[2]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329.

[3]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 2008:359.

[4]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744.

[5]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317.

[6]唐圭璋.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9528.

[7]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329.

[8]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第一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260.

[9]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第二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166.

柳意象与古代诗词教学 篇12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重要的艺术范畴,是组成诗歌意境的微小细胞,是构成诗歌大厦的基本砖石。《周易·系辞上》中虽早已出现“意”与“象”的概念,并提出“立象以尽意”的方法,但第一次将“意象”并提并引入文学理论的范畴,是南朝刘勰,其《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即作家先观照自然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然后开始动笔写作。按照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解释,意象是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主体对外物的一种知觉方式,是有一定意义的形象。意是象中之意,象是意中之象,意和象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物我同一,主客交融的和谐统一体。作为审美意象的柳,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几乎是呈几何级数增大,它的含义也有一条历时性发展演变的轨迹可寻。《诗经》中言柳诗凡四首,基本上处于借物抒情的初级阶段,但已开诗中言柳之先河。《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借杨柳表达士兵的思乡恋亲之情,情景交融,堪为千古佳句。“柳”因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且易种好活,可以寓示远行之人落地生根,随遇而安,清人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故在汉代又产生了折柳相送的民俗,流传至今的地理学著作《三辅黄图》卷六“桥”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乐府中像《小折杨柳》《折杨柳行》《折杨柳枝》《攀杨枝》之类的题目几乎被人们用滥了。魏晋时代,人物品评之风颇盛,柳又成了君子比德之物,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文化人格的象征。《世说新语·容止》曰:“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南史·张绪传》言武帝夸赞张绪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这说明魏晋六朝时期柳的人格化对象基本上还是男性,并且是有美好品格的男性。这种用法在唐宋诗词中几乎绝迹。

柳文化内在的流变规定并制约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迁移。齐梁宫体诗以至初盛唐诗歌对柳意象的审美关注,除了在渲染离别情绪上胜前一筹外,从中又发现并赋予了更多的柔情媚意,人们惯于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与眼,用柳枝比喻女子们的腰与舞姿,用柳絮比喻女子的生死由人与情意无定,柳的女性化意味在逐渐增强。据有人统计,《唐诗三百首》中柳意象出现达二十九次之多,且大多与女性有关。清代诗评家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时即云,“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中晚唐迄至宋代诗词中,柳意象又多与青楼女子相联,成为贱称娼女的贬义词。于是汉语词汇依附着柳意象殖生、扩展出一系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贬毁女子轻浮为水性杨花,讥讽男子嫖娼为寻花问柳,娼女居住之处为柳市花街,甚至连性病也被称为“花柳病”。所以,柳意象经过长期积淀,逐渐成为一种凝聚着中国人特殊情感和思想的大众意象。

艺术的天敌在于重复、雷同,咏柳诗词数以千计,然而首首不同,各有妙处,这是因为不同诗人以不同的审美心境关照客体对象,使柳多方面的属性都得到了反映,也使诗人各不相同的情感得到了表现。只要想象存在,艺术将永远不会枯竭,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中说:“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完的”。据初步统计,《全唐诗》中咏柳诗约有四百首,每首立意各不相同,柳意象的蕴含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谜面。下面即以此为例略加绎述。

1.柳为自然之物,本无情感可言,然诗人吟咏,往往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思。如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皆言柳之无情而恼人。

2.柳寓示离情别绪。如王之焕《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雍裕之《江边柳》:“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正因为柳与留别相连,柳促人离怀,故与前此相反,诗人有时不愿攀折柳条,不欲柳条生长。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此可为情痴之语,非伤心之极者不能道此言语。

3.柳柔弱细长,多喻娇好女子。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故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说:“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首联以楚王爱柳之典,写与美人的交往。颔联写美人的可爱,颈联写与美人的离别,尾联回忆昔日盛筵的欢乐,以反衬眼前离别的痛苦。正因为柳似美人,故唐代诗人往往因柳怀人。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4.柳作为春光春景,寓示着青春、欢乐与幸福。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柳象征人的青春与欢乐,此时本当欢聚团圆,却要无奈分离,故曰“悔”、“愁”。后诗中的“杨花”与柳絮实为两种不同的花卉,植物学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故古人多混为一谈。

5.杨柳春荣秋凋,寓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诗中大有人世沧桑,美人迟暮之感。又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通过柳荣、枯的对比描写,融合着诗人对生命、政治与爱情的慨叹。

6.柳絮为素白之色,又是暮春的标志,故多以喻白发,寓示人生老迈。如白居易《柳絮》:“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以柳絮之白比喻头发之白,别出心裁。雍裕之《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是雪,莫近鬓毛生。”此诗绘柳絮传神逼真,呼之欲,由柳絮联想到白雪,再联想到白发,最后写到人的苍老,贴切自然,形态毕肖。

7.柳絮无根,随处堕落,这种飘荡无依、不能自主的状况寓示天涯游子漂泊不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存状态。薛能《咏柳花》:“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二诗借随风飘荡的柳絮抒发作者俯仰由人,不能自己的身世之感。与此同时,柳絮因微小繁多,暮春漫天飞舞,撩人思绪,且 “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故又寓示闲愁多而广。如刘禹锡 《柳花词三首》其一:“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又如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

8.柳絮随风飘荡,落入水中,化为浮萍,随波逐流,故多寓示女人的轻浮,谓之“风流之花”;又因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多寓示小人的轻狂,被贬为“颠狂之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柳絮同桃花一样为轻薄之花,在唐诗中成为倡女的代名词。而李绅的《杨柳》则曰:“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这里柳絮又是颠狂嚣张,得意忘形的小人的象征。

从上分析可见,柳意象是一种因物感于心而生出的包含人的情感、意念的感性形象,它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单纯说理或直接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意象赖以存在的条件是物象。其次,意象要求诗人不能对物象进行简单复制,甚至照相式描写,而必须运用审美经验对物象进行淘汰与筛选,以符合自己的美学趣味。两千余年来,柳意象被历代诗人反复地加以运用,由此呈现出诸多特点:

积淀性:历史从来就不是割裂的,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审美意象也是这样。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感染力很强的典型意象,一旦被某位天才诗人发现、使用,后来的诗人就踵而效之,反复沿袭,并将其类似的情感体验投射于审美意象中,从而稳定为经典含义,使之能为更多的诗人接受。内容积淀为形式,形式一经形成,就能唤起读者类似的联想。如上分析的柳意象,经过历代诗人长期使用,便已成为凝聚着具有较为稳定含义如离别、伤感、柔弱、漂泊、轻浮、轻狂的典型意象,尤其是在唐宋诗词中,柳意象蕴含的丰富与稳定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再生性:诚如文化一样,柳意象亦具有极大的再生性。它经过历代诗人不断的使用,随着文化背景与社会现状的变化,该意象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柳意象在先秦时不过是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普通词汇,在魏晋时代多用于形容具有美好品格的男性,初盛唐则转而形容柔弱的女性,中晚唐迄至宋代又多与青楼女子与无耻小人相联系,成为一个具有负面道德人格象征意味的贬义词。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诗人的审美心境也有别,因而对同一客体事物便会赋予不同的情感,从而使意象的含义更新。其二,客体对象具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些属性便会不断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突出描写,从而导致意象的多重含义。柳意象的这一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表情层次,使古代诗人的抒情方式趋向多元。

差异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诗人对柳意象的理解、运用有时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伤感的诗人可能会钟情于残花败柳,富有朝气与激情的诗人多着意于繁枝绿叶,阅历深厚的诗人会由杨柳而生发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慨,多情善感的诗人则会因之而联想到离情别绪与意中人。如身处高位的贺知章所写《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漂泊异地他乡的郑谷所写《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总之,古代咏柳诗词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不可胜数。人们对柳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柳意象由此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我们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将其含义讲清楚,以利学生深入理解此类作品。

爱国诗词 篇13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从军行 》【唐】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12.《从 军 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3.《出 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7《.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少 年 行》(选一)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19.《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20.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21.《初入淮河》(选一)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22.《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2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24.《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25.《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26.《马 上 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27.《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28.《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29.《海 上》(选一)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30.《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31.《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32.《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33.己 亥 杂 诗(选一)★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34.《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35.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6.《少 年 行》 唐·王 维

上一篇: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封信下一篇:最新律师工作总结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