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

2024-08-26

古代诗词(共10篇)

古代诗词 篇1

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上是一朵奇葩, 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卷帙浩繁的古代诗词是五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因此, 古代诗词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而当代高中生的文化底蕴相对浅薄, 更增加了古诗词教学的难度。那么,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呢?

一、反复诵读, 品味诗词语言

诗词的表现形式是语言, 因此, 品味诗词语言对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音乐性

在古代, 诗词是供人咏唱的歌。因此, 它除了讲究平仄搭配、押韵外, 还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所以, 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呈现给人一种音乐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中一、二、四句中的“烟”“川”“天”押韵, 并且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了一种音乐美。

(二) 古诗词的语言富于建筑美

古诗词在形式上富于建筑美。绝句、律诗、词等各种样式的作品都有其固定的句数、字数, 因此, 结构匀称, 句式整齐, 给人一种视觉美感。

(三) 古诗词的语言准确、凝练

因为古诗词的字数、句数有严格规定, 所以, 古人十分讲究炼字、炼句, 用极短、极精炼的句子表现极丰富的内涵。宋祁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堪称绝唱。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 而且还写活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蒋捷在《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句中“红”和“绿”把看不到摸不着难以捉摸的“时光”表现得具体可感, 其语言准确、凝练可见一斑。

古代诗词具有音乐性、建筑美、准确、凝练的语言, 充分显示了其美感。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一个十分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必过分咬文嚼字, 在稍加点拨使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其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即可, 唯其如此, 学生才能体会到古诗词语言之美。

二、启发想象, 感受诗词画面

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意境美等特征, 二者是相通的。所以, 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画面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诗人着眼于秋天雨后的傍晚, 抓住了明月、清泉、山竹、浣女、莲花、渔舟等景物, 用十分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再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阳光普照, 水碧山青, 草木复苏, 万象更新。清风拂面, 送来百花的芳香, 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 溪岸边, 冰雪融尽, 泥土潮湿而松软, 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 衔泥筑巢, 呢呢喃喃。水暖沙温, 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 恬然静睡, 十分娇慷可爱。作者描绘了一幅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如此美丽的画面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但诗毕竟是语言艺术, 有的学生可能感受不到, 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去想象, 使他们头脑中产生画面, 他们才能享受如此视觉盛宴。具体做法便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画面, 还可借助多媒体、绘画等方式给学生再现画面。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诗词教学肯定会有一个飞跃。

三、引入诗境, 领悟诗词情感

诗境是诗词中描绘的自然、社会环境。王国维说过:“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其笔下的客观事物中, 使自然景物也具备人的感情。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以情为主, 景为宾, 景物无自生, 唯情所化, 情哀则景哀, 情乐则景乐。”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句中, 明明是作者有感于时事而落泪, 可他偏说“花感时溅泪”;明明是作者因离别之悲而惊心, 笔下却成了“鸟惊心”。这两句诗, 作者不仅仅写了花鸟这两种景物, 更重要的是把感情融入了其中, 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离别之悲。

教师在教授时一定要教会学生从诗境中领悟情感。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只有将学生引入诗境, 学生才能领悟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是以品味语言和感受画面为基础的, 这两点做好了, 诗词自然会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进入诗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国古诗词以其不朽的思想价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泽被后世, 包含品味语言、感受画面、领悟情感的课堂便是良性循环的课堂。与此同时, 还可以陶冶情操, 加强修养, 更可以提高审美情趣。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 篇2

[对] [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例1 李白的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解析 仅回答哪一句“好”是不能得分的,关键是要分析出“为什么”来。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答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对] [同一诗人的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感情的比较]

例2 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词中的“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其《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解析 1.知人论世,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要比较的两句其思想基调应该与前者是一致的。2.表达要准确恰当,忌讳生硬套用,如“壮志未酬”“烈士暮年”“伤感”“悲愤”等词语的运用要注意分寸。3.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

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鬂虽残、心未死。”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哀鬂已先斑”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对] [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3 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中“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湖州歌(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汪元量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解析 1.联系背景境遇,体会作者心情。这里的“背景”主要是注释提供的素材。2.根据诗歌类型分析感情走势。“感情走势”是指同一题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侧重,两诗都是凭吊古人,但苏词侧重怀古,汪诗侧重现实。3.结合描写内容,分析主旨。

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词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对] [不同诗歌相同描写对象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4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和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拦得②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③中。

注:①侬:人称代词,指我,多见于古诗文。②披襟:敞开衣襟。 拦得:挡住,承受。③碧伞:比喻,指荷叶。

解析 1.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2.由果寻因,准确理解诗句表达的不同含义。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答案 拟人的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诗歌比较鉴赏种类繁多,其解题思路虽然各有千秋,但彼此之间大同小异,一言以蔽之:审清题目,读懂诗歌,横联纵比,扼要表达。

练习

[]

1.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赠诗,回答问题。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

①第二首赠诗中的“风流”在本诗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②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①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②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1. ①“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②前一首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后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视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

古代诗词的“乐”情 篇3

一、隐逸田园之乐。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诗篇。“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作者的隐逸之乐。唐代并称为“王孟”的王维、孟浩然也是田园诗的代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诗歌有静有动,有人有物,再现了一个幽清明净的世外桃源,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颔联一近一远,把小村青山远映、绿树环绕的景象表现得生动逼真,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颈联使我们想象到主客谈话时的欢声笑语,欢洽和谐之情不言自现。

二、热爱自然之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易)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创造出一个和谐宁静的意境。“夜”字把时间连接起来,意味着诗人从黄昏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喜悦之情。“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前两句作者客观地描绘出优美疏淡的景致,但诗人更爱的却是枫林。因为作者惊喜地发现在夕辉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写出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自然景物的感情。

三、痛饮狂放之乐。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虽有“奔流到海不复回”、“朝如青丝暮成雪”之悲,但悲观却非李白的个性,于是翻作“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菜不是一碟两碟,酒也不是一壶两壶,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狂放之情趋于高潮。“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情愈来愈狂,竟然反客为主,提议典裘当马,简直狂放至极,虽有“与尔同销万古愁”之意,但更多的却是诗人的豪壮狂放。“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浣溪沙》欧阳修)上片写众人在春光中得意欢娱,喧嚣热闹。下片写作者在画船中酣酒耽乐。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作者沉醉期间,竟然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画出了他狂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塑造了一个“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形象。

四、访遇故人之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餮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杜甫)写出了友人来访的喜悦,直率自然。首联写出其寂寞心情,为喜客作铺垫。颔联既有客不常来之意,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之意,今日“君”来,益见交情之深厚,后面的酣畅欢乐就有了着落。颈联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延客就餐、频频欢饮的情景,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以及主客之间的深厚情意,充满了融洽气氛。尾联更是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喊着请邻翁作陪,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气氛亦愈热烈。“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快事,客居京师时遇到同乡故人,怎能不倍感亲切呢?一时高兴竟疑是在梦里,不相信其真实性。“畏晓钟”又暗示出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也衬托出了羁旅生活的寂寞愁苦。

五、丰收在望之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王驾)诗人描绘了一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收在望的景象。“醉人”这一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上片先写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再写扑面而来的满村遍野的稻花香气,这使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下片写作者因醉心于倾诉丰收在望之乐的蛙声中,沉浸在浓郁的稻花香中,以致忘了道路远近,连早已临近的熟而能详的社林边的茅店也不知不觉了,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喷薄而出。

六、战乱平定之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作者忽然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不由“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生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颔联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颈联的“放歌”、“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尾联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情感洪流于此卷起连天高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其三]杜甫)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又得知故人严武还镇守成都的消息,便回到成都草堂,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前两句用鲜明的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再配以悦耳的鸟鸣,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万里船”意味深长,它暗示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

七、两情相悦之乐。

谈古代诗词言别名句 篇4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出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的。白居易《琵琶行》一荆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句中萧瑟的秋景,是用来增添离别哀愁的。李商隐《无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见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一个百花凋零的末春景色作为分离的背景,必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这些诗句从不同的方面,摄取了凄迷的风景,作为分别的衬托,更加重了别离的愁苦。

另外,也可用明媚的景色来反衬离恨。王夫之《董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可见,反衬手法用得好,效果更为强烈。《诗经·采薇》篇写被征兵士告别家乡的情景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依依杨柳的美好春景,反衬士兵离乡背井,抛亲别友之痛。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之句,写扬子江边,春光正好,杨柳依依,杨花点点,但因为“君向潇湘我向秦”的离别,故景色虽好,却使人愁杀。作者迁情于景,景随情变了。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为人传诵,好就好在以美好的花鸟来反衬出感时别恨的情怀,使美好的景物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反衬手法还可用来渲染叙别。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唱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绝调,高适在《别董大》中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妙词。前者在唐代就谱成乐曲,成为临别时反复弹唱之词,又叫《阳关三叠》。后者也是历来被引作送别抒怀的佳句。但二者的叙别却又不尽相同。王维送别友人,叹知己分手,故人难得,惜别之情依依不舍;而高适却劝慰友人无须留恋故人,朋友满天下,送别之语豪气勃勃。如果按本篇前面所谈三种叙别调子来看,王句偏于哀惋,而高词可算豪放。王维哀惋的叙别情怀,却以乐景衬之,诗的前两句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王维与高适可谓是用反衬手法的圣手。

以景写情之外,更有移情写景的写法,即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让它为离别而动情,使别意更浓。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深为人们所叹服。同时这首绝句开首两句“寒雨连江夜如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也精妙之至,以秋雨连江、烟雨空蒙的景色,渲染出凄清的气氛,既没有写夜晚的叙别,也没有写天明送友人依依不舍的场面,只写雨后晨雾中孤独的远山,不直说人孤,而说山孤,正是以山之孤反衬人之孤。诗人把离别之情移到客观景物中去,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同样的手法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有类似的佳笔。其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联,不说作者送友人是别情依依,却说着“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遍地的绿草充满了浓厚的别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把别情表达得委婉而含蓄。总之,用拟人的手法写景,景即是情,情即是景,情景一体了。

以景抒情的衬托与拟人手法,往往是兼而用之的。上面所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就是二者兼而有之。再如王实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之句,是叙别中用多种写法写景,使情景交融一体的名句。开头从景物写起,用景物衬托出离恨。作者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张生与莺莺的话别作了铺垫。接着再用一问一答的句式,写出了满川的红叶来。这虽也是写景,但却用拟人、联想等写法,把离愁别恨注入景物之中,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试想,如果不是从离人眼中看,满川红叶,不失为一种美景,杜牧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词。但在离人看来,红叶不但不像美好的春花,而且也不是经霜的秋叶,倒是点点斑斑的血和泪。这样写把强烈的离恨注入到景物之中去了。文中一个“染”字,一个“醉”字同时并用,既写出了神态,又写出了颜色,串起了许许多多的联想,并使枫叶人格化了,浸透了浓烈的别恨离愁,真是以景写情精妙绝伦之笔。

古代诗词 篇5

关键词:古代诗词,独特性,诗词鉴赏

唐朝宋代是一个诗的国度。讲诗国, 当然是讲它的普及性。如果一个国家无论贤愚老幼都能写诗、吟诗、对诗、唱诗, 那这个国家就无愧于诗国之称。铁板红牙, 山东大汉, 无论歌楼还是酒肆, 都能唱诗吟词, 真不是假话。谁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 为什么?主要在相对比较稳定。农耕作为一个大国的根基几千年, 政治上是君主制度, 文化上得益于诗化的教育。朝代更迭, 短则几月, 长则几百年, 但对诗的重视, 从来如此。诗能定心, 能稳世, 这只怕只是中国才有的发现和创举。诗的功能被放大了。诗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兴衰升落的标准, 也只怕只有中国才有。

诗成为解读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诗歌是承载中国进程最主要的载体。无论是蒙学进读, 科举为官, 喜宴葬丧, 参禅论道, 所有的人生舞台上什么时候少过诗歌呢?

诗对于中国既然那么普及又那么重要, 为什么今天我们会轻于谈诗呢?我不想谈及, 留给大家思考。

唐宋诗词作为一代文学, 支撑它的更主要的是它的独特性。格律、意象、境界和格调成为那个时代整体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追求。严格的格律、纷繁的意象, 清浊雄秀的境界和雅俗不一的格调使诗歌氤氲出恢宏的气象。

诗歌在华夏民族中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 开出的不尽是名苑奇花, 也有山花烂漫。诗歌亦滋养着我们民族, 赋予我们敏感与深沉, 思考与想象, 豪迈与洒脱, 执着与淡定。我们的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富于诗意的民族。诗意的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持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 即便在标榜科技的今天, 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这应成为今天我们推行诗词教学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不抵触和拒绝古典诗词的教学, 我们才能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一.诵记仍当作为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

韵文适合诵记。讲究格律的唐诗宋词是学习诵记的好材料。

目前, 就我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察, 他们一般觉得理解古诗词比一般文言文要难, 但对于诗词的兴趣却比学习古文大。这看上去很矛盾, 其实却在情理之中。诗词理解虽难, 但吟诵却很有意思。声调的谐和, 便于吟诵, 这是学生兴味所在。从保持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出发, 将诵记当作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理所当然的。

诵记的重要还不仅仅在兴味上, 还在于诵记是古诗学习精进的必经途径。我主张初中生若能滚瓜烂熟诵记一百首以上的诗词, 必定能为高中和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朱自清先生是有着多年诗词教学经验的老师和务实的学者, 他的《论诗学门径》很有见地。他说“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我现在并不劝高中的学生作旧诗, 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 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 有它独特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 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综合, 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也许有人觉得诵记的方法太老土, 但就诗感的形成来看, 是必需的。

小学乃至初中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重视诵记。讲解和分析限于粗通诗意即可, 不作琐屑的释义, 不作支离破碎的分析, 以免影响学生对诗的感受能力。当然, 我这只是一般而言, 并非一概而论。最近, 看了几堂干国祥老师的课堂实录, 还真不怀疑低年级学生也能听得懂诗歌欣赏课, 但这与干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功力和他的学生平时训练的学习诗歌的功底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人只怕学不来。

二.说诗仍然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还说到, “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 记诵的效果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 它因音数 (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 的限制, 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 有时相远, 但决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 句数有定。篇幅较短, 有时还要对偶, 所以更其如此。固然, 这种表现法, 记诵的诗多了, 也可比较异同, 渐渐悟出;但为是既久, 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 用什么材料, 表什么意思, 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 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 可是文义和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 究竟不成”。

现在评论诗歌欣赏教学有不少误解的地方。有的认为老师不宜讲得太多, 太多就是灌输。也有人不主张训练太多, 太多就失去了语文的情调。我认为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该讲的还得讲, 不讲不明, 稀里糊涂肯定不对。该练的还得练, 不练不熟。关键在讲什么, 什么时候讲, 练什么, 什么时候练。

朱自清先生讲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是诗歌欣赏的基本套路, 虽有些粗线条, 但原理上不错。

典实在诗歌教学中最难处理。就学习的人看太知识性, 因此缺少兴味;就说诗的人来看, 要参考的东西太多, 很是繁琐。从中学的诗歌教学的要求看, 其实还是不主张学究式地学习诗歌的。过多的罗列典实的做法肯定不适宜, 但对老师来讲却不可太无凭恃, 太活泛。如若仅凭个人的理解去教学生很容易落入断章取义。我主张, 搜寻不妨广, 取舍却须严, 说诗要有数, 教时能出浅。因为用典的本质是公话中的私语, 不了解公话, 就很难明白私语。取舍全在比对, 最后当以“切合”为准, 必须从全篇整体的意思着眼, 看是否能贯通上下文。典实的教学, 也有人采用先示例后训练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不妨参照。

在申述文义方面, 朱自清先生主张采用分析的方法, 我也很认同。他说“就一首首的诗说, 我们得多吟诵, 细分析;有人想, 一分析, 诗便没有了, 其实不然。但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 人家要问怎样个好法, 便非先做分析的功夫不可。譬如《关雎》诗罢, 你可以引《毛传》, 说以雎鸠的‘挚而有别’来比后妃之德, 道理好。毛公原只是‘章句之学’, 并不想到好不好上去, 可是他的方法是分析的, 不管他的分析的结果切合原诗与否。又如金圣叹评杜甫《阁夜》诗说前四句写‘夜’, 后四句写‘阁’, ‘悲在夜’, ‘愤在阁’, 不管说的怎样破碎, 他的方法也是分析的。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 可称为比兴派;金圣叹式的诗论, 起源于南宋时, 可称为评点派。现在看, 这两派似乎都将诗分析得没有了, 然而一向他们很有势力, 很能起信, 比兴派尤然;就因为说得出个所以然, 就因为分析的方法少不了”。朱先生在这里是完全肯定了分析的方法的。

课堂上采用分析的方法远比做学问复杂。做学问只要考虑分析得切合不切合, 深入不深入;课堂上还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 有没有兴趣。一言堂的分析固然系统周密, 最大的难处在要能讲出趣味。讨论交谈的方法活跃自由, 最难的地方在容易走散失去准则。一般采用先提问题, 再商讨, 不时引导补正, 最后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这样的办法比较好。

三.“意象———意境———格调———以己证诗”是诗歌欣赏教学中较实用的课堂架构

诗歌之所以要分析, 就在它表达的不充分, 诗人的本意大都隐含在纷繁的意象中。人内在感受的丰富和独特, 使他对直意的表白感到索然寡味, 将内心的感受投射在一定的外物上, 成为人对诗意的追求。诸多意象统摄在诗人一贯的思想和情感中就构成了诗人独立营造的诗意场, 这就是意境。个人的性情、品格、才情在诗作中一一表现出来, 形成他特有气质, 我们称之为格调。诗歌欣赏教学顺着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格调的思路是符合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 由分析到综合的解读思路的。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解读 篇6

鉴赏诗词可从诗词的意象切入, 抓住景物特点, 探知诗人情感.其中一些常见意象本身就反映了一种传统的审美心理.在古诗词鉴赏中理应熟知一些常见的意象, 并把握其寓意.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个.

(1) 梅花.

由于梅花是迎寒先开的一种花, 一直受到诗人的敬仰和赞颂, 常借咏梅来咏己, 表现出逆境中不怕打击挫折, 敢为天下先的品质.谢燮《早梅》:“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 别人无意看.”梅不畏严寒, 不甘人后, 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喻自己备受摧残、命运坎坷, 但终守节而不同流合污, 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毛泽东“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则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怀.梅花“严冬斗雪开”, 象征斗士;“独自不争春, 都无一点尘”, 象征隐士;“皎皎仙姿脉脉情”, 象征美人.这些意象有共通核心——贞洁, 诗人咏梅重在借梅怡情、表节、抒怀;而“折梅寄友”则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或有感于世路艰难, 抒发思乡之情.

(2) 松.

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愿君学长松, 慎勿作桃李”是李白规劝谄媚权贵的黄裳的名句, 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陈毅也作诗云:“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3) 竹.

修长, 劲节, 空心, 君子形象.“未出土时现有节, 到凌云处还虚心”, “曾与蒿藜同雨露, 终随松柏到冰霜”, 都写出了竹子不随流俗、不畏风霜的孤高刚劲的风范.

(4) 莲.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写出荷花亭亭出水, 迎风摇动的淡雅清新;“芙蓉谢, 冷雨清灯读书舍, 待离别怎忍离别”, 借败荷形象营造凄美的意境;“当年不肯嫁东风”, 托物言志, 寄寓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风节;“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莲”与“怜”谐音, “青”即“清”, 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纯洁爱情.

(5) 菊花.

傲霜之花, 赞它坚强品格, 赏它清高气质.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 象征自己的高尚的品行;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追求;“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已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6) 芳草.

“离情遍芳草, 无处不萋萋”, 表悲伤之情;“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 “芳草”是诗人追求的理想;“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显示的却是芳草的勃勃生机.

(7)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写的是宫中既无自由也无幸福的少女, 在萧瑟冷寂的深宫里, 形孤影只卧听宫漏的悲凉.“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无不透出凄伤之感.

(8) 寒蝉.

蝉是短命的, 一番秋雨后, 剩下的只是几声哀鸣.因此, 蝉是悲凉的同义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酿造的是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喻自己的品格高洁.

(9) 月亮.

空灵、澄澈、高洁, 它铸造了不少中国古诗词的血脉和灵魂, 见证历史的悲凉, 演绎生命的绝唱, 渲染离别的情怀, 倾诉闺阁的幽怨, 烘托劫后的荒凉, 感悟人生的哲理等.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都体现诗人望月怀亲、思念亲友之情.

(10) 鸿雁.

秋风起, 雁南飞, 常常勾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失群寒雁声可怜, 夜半单飞在月边”, 北雁南飞, 触动乡情, 而孤雁单飞, 倍加伤感;“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诗中的鸿雁已是传送书信的使者.

(11) 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 鹧鸪啼处远人行”,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易勾起旅途艰辛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12) 杜鹃鸟.

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云:“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在萧瑟悲凉景物中寄寓离别悲伤之情, 三四句寄情明月, 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梨花雪, 不胜凄断, 杜鹃啼血”, 三更月照梨花上, 杜鹃声声凄厉, 让人加倍念亲, 伤心欲绝.

此外, 送别离愁类:折柳、阳关、长亭、烟波……

写羁旅愁绪类:夕阳、西风、寒蝉、归雁、子规、鹧鸪、猿啸、闻笛、浮云……

写相思情怀类:登楼、依栏、登高、捣衣、寒砧、流萤、悲秋、怀春、鸳鸯……

写战乱戍边类: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黑河、塞外、玉关、金河……

浅议中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 篇7

一、中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现状

第一, 出于应试的目的, 许多教师在古代诗词教学中以讲解为主, 逐字逐句讲解、翻译, 希望能把知识点全面地教给学生。结果古诗词鉴赏课就变成了文言文字词梳理的教学, 教师一味的讲, 学生一味的记, 诗词的美感少了很多, 学生探究诗词的兴趣更是荡然无存了。

第二, 许多教师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 单纯的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 把学生这一主体却扔在了一旁, 忽略了他们对诗词作品应有的个体式见解, 坚持只要与参考答案不同就不认可的态度, 结果造成学生在对古代诗歌鉴赏时毫无美感的再创造, 甚至对语文学习也毫无成就感。

第三, 有些教师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是不相同的, 其结果就只能是教师“口若悬河”, 而学生却“沉默是金”昏昏欲睡。

二、中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改进性建议

第一, 导语处多多用心, 力求引人入胜。课堂导语是敲在学生心头的锤子, 能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浪花, 它更要象磁铁一样, 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兴趣。导语富有情趣, 引人入胜了, 就一定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教师设置诗词情景之中。

第二, 不要只重视字词的疏通, 而忽视了吟咏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学科,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 须在心与眼以外, 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口、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而我们教师很多时候都认为诗词比较难教, 在上诗词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 强调重点字词, 归纳中心情感、概括表达方法的老路子。结果变成了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 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词给肢解得支离破碎, 而学生却没有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久而久之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因此, 我们要让诗词课堂打破这种干巴巴的分析, 干巴巴的笔记, 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 用心吟诵读, 要让学生心、口、眼、耳齐上阵,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真正的使诵读在诗词教学中发挥它的特殊的不容忽视的作用。诗词尤其贵读, 就在于学生可以在熟读成诵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词中的意境, 进而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懂, 读通, 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达到对古代诗词的认知与审美效果, 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 才能读出诗词的节奏韵律, 才能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另外, 很多学生由于胆怯, 或是怕读不好被人笑话等多种原因, 并不愿意去诵读诗歌。这时, 我们教师就要创设情境, 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多给学生当堂诵读的机会, 多让他们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要作好范读的准备, 以自身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第三, 引进教学资源, 充实教材内容, 激活课堂。古代诗歌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在很多时候会远远大于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 并辅以一定的教学手段, 有效地充实教材知识, 激活教学课堂。

孟子曾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3) 所谓的“知人”就是了解诗歌的作者, 即诗人, 包括他的生活经历, 政治遭遇, 思想观念, 个人气质, 创作风格等等。我们不能把作品孤立的拿来赏析, 而是要把作品放到诗人的个体上, 把作品放到诗人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中去, 这样才能对诗人及作品作出公平公正的评论, 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诗人在诗词中的情感。就像我们的文学大师鲁迅也曾经颇有感触的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 要不然, 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4)

第四, 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再创作。古代诗词之所以耐人寻味, 主要是在于它的内容凝练, 而意境却很深远。那少而又少的文字却应用了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如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 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文学功底, 更是我们现代人缺少的对人对事的严谨态度。因此对诗词作品的再创作、再体验, 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能培养学生斟字酌句的耐心。

学习古代诗词不但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更是要让我们学生传承古代诗词这一文化成就, 因此古代诗词的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读懂作品这一步, 而应以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学习的兴趣, 能发挥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并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诗词创作的乐趣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灌输式模式化,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诗词的兴趣。笔者针对诗词教学现状提出了若干改进性建议, 建议教师着重在课堂导语、吟咏诵读、教学资源方面下功夫, 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再创作。

论高中古代诗词的阅读教学策略 篇8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高中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亲近感”, 从而形成良好的专注感受鉴赏的心理机制。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常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法。如在教授《蜀道难》的时候, 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川的易守难攻的地形;在学习《虞美人》时可以先听听歌手的演唱;在学习《雨霖铃》时, 可以从“长亭雨后”“江边送别”“楚天烟波”“晓风残月”画面的欣赏开始, 感受柳永的复杂的离愁别绪;这样, 营造了诗意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潜力, 唤起了学生积极探求的心理。

二、诵读品味, 美读感受

新课标中提倡:“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中国古代诗词很讲究音韵和谐, 可以说节奏是诗词的生命。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曲折。作品的精髓确实很难言传, 只有把握上述这点要求, 才能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吟诵, 让其有所领悟, 有美读的感受。

三、捕捉意象, 品味意境

意象是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诗词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 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词的关键, 要想深入领悟诗词意韵, 必须捕捉意象, 品味意境。在教学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鉴赏术语, 也可以介绍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关于“情”与“景”关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如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很多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在读到“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时, 要由明月、松、清泉、竹、浣女、莲、舟这些意象联想出这样一幅画面:雨后的松林一尘不染, 皎洁的月光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影子, 明净而清幽。清澈的山泉从石头上淙淙流过, 优美而宁静, 寂静的竹林喧闹起来, 原来是洗衣的姑娘们回来了, 清风传来她们清脆悦耳的笑声;田田的荷叶摇曳起来, 原来是勤劳的渔民趁着月光去打鱼。这样的山村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四、对比阅读, 系列品读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诗词基础上, 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 提高阅读兴趣, 加深理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对比阅读和系列品读。对比阅读可以从时代、情感、抒情方式、语言风格、题材、形象等角度入手。既可以是不同时代的整体诗风, 如以情取胜的唐诗与以理见长的宋词;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 如李煜、李清照前后期的作品。既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 如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和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也可以是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达样式的诗, 如同是写愁, 李白说:“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系列品读可以结合读本进行, 可以是一个作家一个系列, 比如苏轼, 我们既要读豪放洒脱、宜执铁板铜琶演绎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也要读曲折哀婉、应用红牙板伴奏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可以是同一时代作家的作品, 如南宋时期作家, 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陆游、辛弃疾, 他们的作品中大多包含着对“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时局的忧虑, 立志报国又频频受阻的“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的愤懑。通过对比阅读和系列品读,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加诗词积累, 提高鉴赏能力。

畅游古代诗词, 传承文化经典 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代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被世代传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方法落后、手段不新的问题,因此,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下面,我以初中几个古诗词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必要性

学生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复读机等,这使他们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各种课外活动很多,诸如唱歌、舞蹈、游泳、绘画、书法、棋类、跆拳道、武术等,可谓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无所不触,但这些活动留给学生值得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会成为运动员、歌唱家、舞蹈家、武术达人。相对而言,古代诗词在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中会显得意义非凡。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古诗词一般句式工整、篇幅短小、押韵上口,利于背诵,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对提高文学素养很有帮助。

二、初中阶段古诗词创新教学的意义

古代诗词博大精深,诗词中所记的事,所描的景、所抒的情等都与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距离。因此,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应在量上有奢求,也不能过于强调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么透彻,而应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时代进步的源泉。教育当然离不开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的宗旨要创新、教学手段更要创新。古诗词包罗万象,有的说理透彻,有的抒情真挚,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是内心的独白,有的是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有的现实主义浓烈,有的浪漫主义凝重,对初中生们来说,要求他们能够深刻领悟这丰富无比的诗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新古诗词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古代诗词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

1.创新不离“境”,激发品读兴趣。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对其意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游子吟》,有人会想到儿子进入了梦乡,母亲坐在床边为他缝着新衣服的场面;有人会想到临行前,儿子穿上了母亲亲手缝补的衣服的景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意境与意蕴结合起来,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欣赏了戏曲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戏中的女英雄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认为这个女英雄是个怎样的人等,音乐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

2.创新不离“情”,体会诗词的意蕴美。

在引领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感受和体会“物我一体”的意蕴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首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浓睡不消残酒”和“昨夜风疏雨骤”等情境描写,使学生融情于画意之中。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发出“惜花”之情。

3.创新不离“真”,品诗词的“写实”。

很多古诗词是“写实”的作品,比如小学学习的《锄禾》、《悯农》;初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的《观刈麦》,汉乐府的《木兰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都是写实的作品,写实的目的是情有所托、有所依。不同的是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是各异的。以《过故人庄》为例,诗的首联描写友人的热情款待,反映旧友的热情好客。颔联采用白描手法,了了几笔就将农村的特有风光写得很真切。颈联夹叙夹议,显得亲切自然。尾联属于语言描写,再一次写出了友人的热情,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圆合之作用。全诗虽没有艳丽的言辞,但情感的抒发却是真真切切的。诗歌的写实手法及其优点,对我们指导学生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一些学生的作文假大空,无病呻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无法抒真情。我们应让学生明确,写作应“写实”,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文章才能动人心。

4.创新不离“用”,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习古诗词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诗词的独特的理解方式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评价古诗词,学会创作诗歌。

如学习了《陋室铭》,可让学生模仿这首诗而改写,写写自己的房间或教室;学习了《木兰诗》就可将文章的略写的——“征战沙场”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诗词等。

这里的“用”还包括用所积累的阅读古诗词的知识,诵读古诗词。能读出“诗味”、“意味”和“情味”,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的情怀。如《木兰诗》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木兰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建功受赏、辞官回乡等不同的情节作情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描写“征战沙场”的四句诗,应读出“悲凉雄壮”之感;“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愿”和“还故乡”应读出“渴望还乡”的迫切心理;“开”、“坐”、“脱”、“著”、“当”、“对”等六个动词应读出铿锵有力,又不乏轻松愉快的心情。

创新古诗词教学应将“传统”和“创新”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创新,创新要不离宗、不离本、不离境、不离真、不离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诗词的教学离开了创新就会像大地离开了阳光,鸟儿折断了翅膀。因此,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有必要且很重要,只要我们不断创新教法,古诗词教学就会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周瑞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6).

古代诗词中清酒与浊酒的意象 篇10

在诗词歌赋之中, 酒就像是一个散发着浑厚芬芳的幽灵, 在古旧的纸页上诉说着饮者的心情, 或是临风高歌的愉悦、或是梧桐夜雨的凄凉、或是长亭送别的难舍、或是大漠黄沙的豪情。古人离不开酒, 诗词也离不开酒。

古人对酒是喜爱的, 因此给酒取了很多饶有情趣的的别称。比如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 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曹操的《短歌行》中曾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有壶觞, “壶觞”本来是指酒杯和酒壶, 有时也可代指酒。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另有绿蚁。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 酒面浮起酒渣, 酒色微绿, 酒的泡沫细如蚁, 故有此名, 后用“绿蚁”来代指新出的酒。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有:“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此外酒的别称还有杯中物、金波、忘忧物……

《周礼》把酒分为“三酒五齐”, 三酒为事酒、昔酒、清酒。事酒为因事之酿, 时间很短;昔酒是可以短时储藏之酒, 稍醇厚一些;清酒则冬酿夏熟, 为当时酒中之冠。五齐是五种不同成色的酒, 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 醴齐是滓、液混合, 盎齐是白色之酒, 缇齐是丹黄色之酒, 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此五种酒是相对于清酒的浊酒。

可见, 酒可分为清酒和浊酒两类。一般来说, 清酒要比浊酒金贵。古代的酿酒技术不成熟, 因此酿出的酒含有酒糟和渣滓, 因此显得酒很浑浊。古人又在浊酒中加入石炭, 使其沉淀, 取其清澈的酒液饮用, 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这里的“清酒”一斗便价值十千钱, 极言酒美价高。李白是诗中之仙, 他嗜酒如命, 也被人成为酒中之仙。但是在这首诗中, 面对美酒佳肴, 他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形象地显示了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抑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相比较清酒来说, 浊酒被提及的次数要多很多。

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当时, 杜甫在生命的最后岁月, 流落到夔州。一个“新停”便道出了他身体的衰败, 所以才刚刚停止了饮酒。“浊酒杯”形象地说出了他的潦倒, 美酒饮不起, 只能喝一些浑浊的酒。可见其颠沛流离生活的艰难。

浊酒除了表现出生活的艰难外, 有的还是谦虚地表示, 这是相对于好酒来说的。古时候客人来访, 便会对客人说:请喝杯薄酒、浊洒。比如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中:“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里面的“浊酒”便是此意。朋友相逢, 喝一壶浊酒叙叙旧, 虽说浊酒, 只是自谦, 不一定是不好的酒。

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其中的“腊酒”也是浊酒的一种。腊酒指腊月里自酿的米酒。腊酒在开春后饮用, 外表显得有点浑浊, 但是它有着美酒般的醇美。可见, 浊酒虽然不如清酒价格高, 但是味道却很醇美。

在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暖溶溶玉醅, 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这里的“醅”指未滤去糟的酒, 就是浊酒。但是“玉醅”是美酒的意思。在崔莺莺看来, 张生的离开, 使她感到面前的美酒就像是白水一样, 表现出崔莺莺当时心情的黯淡哀伤。

在古人看来, 饮浊酒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辛弃疾的《贺新郎》中:“江左沉酣求名者, 岂识浊醪妙理。”“醪”指汁滓混合的浊酒。魏晋时期, 人多以纵酒为清高, 于是一些人便把醉酒作为一种求名之道。但是, 他们并不知道浊酒的妙理。言下之意, 只有如陶渊明, 才是真识浊酒之“妙理”者。

可见, 在古代诗词中, 清酒是价格金贵的美酒, 就像是高贵的公主, 很少有人会去痛饮。而浊酒虽然相对便宜一些, 但是它的味道醇厚, 就像朴实的村姑, 更加让人喜爱。使用“浊酒”这个意象, 诗人词人更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感情。

摘要:在古诗词中, 酒是一种常见意象, 并产生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 酒的意蕴也因此丰富。也因此古人给酒取了很多饶有情趣的别称, 每个别称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清酒与浊酒。

上一篇:《沉沦》下一篇: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