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共12篇)
《沉沦》 篇1
《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 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 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 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 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 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有人曾说:“我们可以申言:不存在对某文本的难以更改和绝对性阅读, 也不存在独一无二的意义。我们也不认为,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对某文本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 因为不存在某一定历史时期内唯一有效的解释。”1所以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 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在《沉沦》这部作品中, 作者对主人公的形象、性格的构建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途径。在对主人公的描写过程中, 首先表现在对主人公性格的细致入微而又充满感伤的描述与刻画上。《沉沦》中20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 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 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 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 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 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 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 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 这种种冲突, 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 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 曾经不断地反抗, 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 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 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 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 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 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 看不清方向, 在前进中陷入迷惘, 在反抗中沦入消沉, 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 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 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这种苦闷, 是一种时代的苦闷, 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2
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 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 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正直, 有才华的青年, 懂得诗文和几国外语, 以卖文和教书为生。他孤僻内向, 多愁善感, 有点神经质, 忧郁病时时袭来, 经常迷恋于秀丽的山水。面对祖国遭受的苦难, 自己身在异邦的屈辱, 生活上的种种艰辛, 使他宛如失群的孤雁。主人公的出生、经历和教养与郁达夫都很相像, 甚至外表衣着、音容笑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郁达夫是在表现自我, 而表现自我, 则是郁达夫创作的动力。他说:“艺术本来就是表现, 而艺术品的表现, 实际上不是事实本来的现象, 却是经过艺术家的气禀的再现。”3因此在相同经历的留日经历中, 当他们都发现了中日文化的差异及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比中所看到的差距, 看到民族积贫积弱对于青年一代身心的戕害, 这不仅是主人公感到了无限的悲哀与失望, 同样也是作者郁达夫的深切体会及想通过文章表达的。
作者在对《沉沦》的创作过程, 不难看出这是作者自我心态的一种坦露, 从文本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涉洋留学的青年, 一旦经历了最初的外域文化与观念带来的新鲜感和内心亢奋后, 两种文化、观念在心灵中的碰撞便发生了。
这里我们看到了“他”的保守意识正无情地鞭挞着“他”天真的本能冲动, 压抑、闭锁的后果不仅令其陷于焦虑苦闷之境, 还进一步使其人格结构严重失调, 导致人格“沉沦”的悲剧结局。这一幅心理轨迹图正对应着弗氏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解释。弗洛伊德曾在他的理论中形象地叙述过“人格结构”中“自我”和“超我”各自所处的心理位置及其协调作用, “……自我的每个动作都受到严厉的超我的监视, 超我坚持行为的一定准则, 不顾来自外在世界和伊德的任何困难;如果这些准则没有得到遵守, 超我就采用以自卑感和犯罪感表现出来的紧张感来惩罚自我……”4我们看到, 《沉沦》中的“他”, 一当原欲激情腾起之时, 便受其保守意识的自斥自责, 而对柔情娇美异性不敢正视, 酗酒自残无法摆脱原欲, 他的“自我”始终没有一次越轨行为, 而“超我”连“他”难耐痛苦而采取的自我变态宣泄方式也未能放过。这个重负之下可怜的“自我”便为三种焦虑所折磨: 面临外部环境的现实焦虑;面临“超我”的心理常态焦虑;面临原欲强力的神经变态焦虑。如此沉重的“人格结构”失调后的焦虑, 其极限的超越必导致悲剧的结局。可以说《沉沦》的人物心理细节正是弗氏理论的一个个心理图例。
从上文关于对主人公形象、性格分析以及此处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那种“沉沦”精神不仅是主人公所特有的, 而是暗指了当时整个国民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当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讲, 大胆地讲“性”是不合礼法的, 如果能压制这种本能的欲望反会被称道, 文中的主人公在礼法与自身诉求满足的选择中挣扎而逐渐“沉沦”, 他身上所经历的也正是我们的民族在新旧思想、文明的冲突中不断沉沦的写照。追求自由, 寻求自身的解放是五四时期的目标和口号, 但在五四过去一段时间后, 当时的社会现状并没有如作家、革命家所想的那样, 那根深蒂固的陈腐旧文化仍然在腐蚀着国民性, 在影响着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五四运动所带来的外国先进文化与中国本土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冲突和激荡, 深刻地影响着一些青年知识分子, 面对这种尴尬两难的境地, 他们只能不断地在挣扎、反抗, 如文中的主人公一样, 所以用“沉沦”精神一词可以全面而深刻的表现了那个时带整个民族的状态。
《沉沦》就是从这样一个独特而深入的角度具体地展示了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钱杏邨曾说 :“达夫是很健全的时代病的表现者。”5而作者本人也曾说:“我的消沉, 也是对国家, 对社会的。”6因此, 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自立, 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3]郁达夫:《悲剧的出生》,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沉沦》 篇2
灰暗的天气,正如我那颗灰暗的心,阴沉,毫无生气,透着绝望。 曾经,呆呆的看着远方,缘份我遇见你,宿命却让我们分离,是该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还是该怨恨宿命让我们分离。该爱该恨,谁能告诉我?心中的沉闷,纠结,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曾经的曾经是那样的灰暗,没有阳光,那样半明半暗的日子,是曾经,亦是现在。想念相思是现在,淡然逝去是曾经。阴沉的天,灰暗的心,残破的我,残缺的翼,逝。冷冷的空气,很窒息。
涩涩的泪滴,撕心裂肺。一万颗雨滴的距离,却似世界最遥远的距离,刻骨铭心。那天,我们背对背离开,转身的距离,泪,花落尘间,随风而逝。那天,我们擦肩而过,一颗心的距离,埋葬心间,过眼云烟。 那天,我们默默注视彼此,擦肩的距离,殇,尘封记忆,水月镜花……离开,转身,距离,不过一瞬,便注定是一生的错过。风花雪月,笑不尽的相思离愁。即将来临的夜幕,寂寞的钢琴音在心头缠绕。离别,让我学会不再执着回忆,可悲伤,寂寞来临时,该怎么拒绝?回忆给我的孤单,牵挂的曾经,要怎么搁浅? 寂寞的琴音里溶解的想念,是一种相思的美好。
可时间搁浅了所有的倾心。把往事定格为一扇窗,在悲伤中尘封,泪湿了眼,努力的不让泪滑落,终究还是湿了往事回忆。指尖的琴弦,弹奏不出心的悲伤寂寞。如影随形的孤单,挥之不去的寂寞,白天的笑容是黑夜脆弱的面具。在每一个孤单的夜里,回首回忆深渊,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阴暗的角落,撕心裂肺的痛,疯狂泛滥的思念在夜里烙印下了孤独悲伤。
利兹:皇族的沉沦 篇3
在爱尔兰人奥利莱还是利兹联队教父的时候,那些满腔热血穿着白色战袍的利兹联队少年几乎横扫了欧洲。2000/2001赛季,里奥·费迪南德刚刚名声鹊起,大卫·罗宾逊、阿兰·史密斯这样的青年也才初露锋芒。
但现在,利兹联队又在哪里?自从2005年夏天从英超跌落英甲后,利兹联队境况是越来越凄凉。上赛季终局,利兹联队最终排名英冠第4,如果他们能把握住升级附加赛的机会,那么重回英超后的高额电视转播费也许会让利兹联队重新缓过气来。在升级附加赛首轮淘汰普雷斯顿后,利兹联队确实听到了埃兰路球场的满场赞歌,但不争气的“青年近卫军”在次轮0:3惨败给了实力远不如己的沃特福德,重回英超的最佳机会就这样白白错失。
2007年1月,如果要在英冠由24支球队组成的积分榜上寻找利兹联队,自上而下似乎困难,自下而上却一目了然。目前,利兹联队以27场7胜3平17负进27球失49球积24分的成绩,排名英冠第23(倒数第二)。作为皇族之郡约克郡最大牌的球队,利兹联队安身英冠已经是很丢人的事了,如果再跌入第三等级的英甲,那他们如何对得起胸口绣着的象征着约克皇族的白玫瑰。
利兹联队的堕落,很多人将之归结为人的因素,一如当年利兹联队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崛起,很多人认为要归功于两个人一样。在球队最为辉煌的时代,伟大的教练唐·利维带着一名伟大的球员杰克·查尔顿,将仅仅只有40多年历史的利兹联队带到了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从1964年升入英甲起,利兹联队连续8个赛季在英甲排名前三,其中有两个赛季获得英甲冠军。此后,利兹联队放眼欧洲并开始征服欧洲,1967/1968赛季,利兹联队捧起了欧洲博览会杯(欧洲联盟杯的前身),1970/1971赛季,在该项杯赛中,利兹联队再次折桂。不过,1973/1974赛季利兹联队再次获得联赛冠军后,英足总终于动起了唐·利维的脑筋,将他挖到了国家队,利兹联队由此开始走下坡路,开始了在甲乙级中的沉浮年代。
这一次,利兹联队的崛起后速朽,在最初阶段全无征兆。1997/1998赛季,利兹联队名列联赛第五,时任主教练的名帅格拉汉姆给继任者大卫·奥利莱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底子。奥利莱的建队理念是“年轻的,由英格兰和爱尔兰球员组成的球队”,奥利莱在转会市场上投下了大笔的金钱,终于买到了“青年近卫军”在2000/2001赛季几乎横扫了大半个欧洲(最后在欧冠半决赛中被瓦伦西亚淘汰)的不错结果。但此后,利兹联队竟速朽了。主将里奥·费迪南德的转会并没有解决球队的经济危机,即便是陆续卖出了罗宾逊、科威尔、维杜卡等主将后,球队还是不能正常地发放一线球员的薪水,最终导致球队在2004/2005赛季降级。没有人知道速朽的背后是什么。一支从竞技成绩到球员的市场号召力均属英超中上的球队,却得不到正常资金链的保障,这更让人感慨资本足球的反复无常。
撇开经济原因,现在的利兹联队沉沦到英冠倒数第二,主要还是因为人心散了。利兹联队从来就不缺少优秀球员。即便是在经济状况极为困顿的最近几年,球队也涌现出诸如阿伦·列农、米尔纳这样出生在1985年之后的少年天才(前者被认为是小贝的接班人,后者保持了英超最年轻出场和进球纪录)。更年轻的迈克尔·伍兹和汤姆·泰伊沃在2006年8月也相继跳槽到了切尔西青年队,和他们一起走的还有青年队主管沃辛顿。本赛季为利兹联队在英冠中打进7球的前曼联青训产品、北爱尔兰国脚希利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表示,如果球队高层再放任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他下赛季也许就不会留在球队了。
上赛季是利兹联队的老将和新人们最后一次展示团结的赛季,但赛季末折戟升级附加赛后,利兹联队上下也就在困境中愈加迷失了自己。本赛季英冠前27轮,利兹联队仅取得7胜,但值得一提的是,这7场胜利中居然有一场是在目前英冠榜首球队伯明翰身上赢得的,利兹联队在其他几场中战胜的也是谢周三、诺维奇、考文垂等昔日英超球队。但在对卢顿、普雷斯顿这样昔日英格兰二三等级球队时,利兹联队却相继以1:5、1:4惨败。
《沉沦》 篇4
关键词:沉沦,独语,郁达夫,叙事方式
郁达夫的小说素以抒情见长, 作者本人也认为“小说的表现, 重在感情”。概观郁达夫五十余篇小说大都是不重视曲折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而重在抒发人物抑郁寡欢、寂寞孤独、敏感自卑的内心情感体验。发表于1921年的成名作《沉沦》, 即为此特征的最为明显的体现。只不过《沉沦》在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与揭示主题时, 首一地运用了“独语”叙事方式而别开生面。
一、“独语”叙事方式在文本的表现
《沉沦》的“独语”叙事方式首先表现在人物内心的独白 (这种独白即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而这种内心的独白又不同于鲁迅的《野草》里那种表现很强又蕴含极为丰富的生命哲学的形式, 也不同于何其芳的《画梦录》里的那种绝对隐秘地表达自我孤独情愫的特点。《沉沦》是通过主人公“他”的内心情感的自我宣泄, 而让读者感觉出“他”是个敏感、怯弱、孤独、自卑、伤感的“零余者”形象。从小说的第三部分, 我们清楚了“他”的身世:“他”三岁失祜, 成长过程充满困苦艰辛;“他”心思又活, 不肯按部就班的学习;“他”又好幻想, 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多情的古典勇士, 也把邻居的两个女儿当作贵族的苗裔而想入非非;后来随兄东瀛留学, 但在日本, 弱国子民的身份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从而与世格格不入;“他”心性又很高, 对自己苛责严格;“他”很想与人交往, 但又怀疑别人对自己持有偏见或歧视, 因此心理上的失衡而导致无法与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此, “他”的内心世界异常地充满寂寞虚无, 加上青春期Libido的萌动, 于是“他”渴求爱情, 希望借助爱情的力量能来缓解孤独寂寥的心灵。虽强烈地渴求爱情, 但却怀着“月兔儿似的小胆, 猿猴似的淫心”而不敢付出实质性的行动。如, 爱上房东的女儿, 却对人家“装出兀自不可犯的样子”, 让人感觉其高处不胜寒的距离感, 但“他”的思慕心却一天天地膨胀起来, 以至发展到窥浴。但对此, 又疑心别人知晓了而整日惶惶不安。由此, 在一次放学后, 遇到两位日本女同学, 内心表现的异常激动, 自嘲自骂自己:“你这卑怯者!你既然怕羞, 何以又要后悔?”回到房间又想到她们两双活泼泼的眼睛含有惊喜的眼神, 又自我说道:“呆人呆人!她们虽有意思, 与你有什么相干?她们所送的秋波, 不是单送给那三个日本人的么?哎!哎!她们已经知道了, 已经知道我是支那人了, 否则她们何以不来看我一眼呢!复仇复仇, 我要复她们的仇。”这种内心的自言自语话语十足地透露出了“他”的怯懦和敏感。
由此, 我们在“他”的独语中, 不仅看出了一个“个人的灵魂与肉体斗争”[1]的“零余者”形象, 同时也窥探到一个令人窒息的现实社会环境。
二、“独语”叙事方式的现实审美意义
郁达夫的小说虽然是“自叙传”抒情体的小说, 强调自我情感的流露, 散发出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似乎与现实主义有很大的距离和隔膜感。对于这点, 历来很多的研究者也是这么认可的, 但事实上他众多的小说在抒情的外衣裹包下, 却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感。换言之, 他的小说以抒发“零余者”的内心感伤、苦闷、焦灼以及痛苦的情绪, 来揭示造成这种情绪的社会现实以及原因。这种侧面的揭示和控诉方式与鲁迅、茅盾、巴金等的小说直接揭示和控诉现实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独语”的叙事方式在《沉沦》里的运用, 使读者读了文本之后, 在与主人公同泣和感情共鸣的同时, 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地思考《沉沦》所要体现的现实审美意义。
首先, 客观真实地揭示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环境。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所处的环境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后的环境。他们经历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有了追求人的解放、个性主义的精神以及批判现实社会的勇气和决心。伊始, 他们也有人生的激情、理想的追求, 即使在他们陷入了自我消沉堕落时, 我们通过他们的“独语”话语, 也能见出他们内心里的那份不甘。既如此, 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呢?别林斯基曾说“要揭破拜伦这个伟大的诗人的忧郁的谜底, 首先必须猜破他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秘密。”同样我们要了解《沉沦》里“他”忧郁苦闷产生的缘由, 也必须猜破郁达夫笔下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秘密。如前文所述, 他们生活在一个动乱、骚乱, 新革命又在酝酿以及中国旧有的腐朽传统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 并没有得到彻底消亡和根治的社会里, 社会的各种沉渣腐物仍然在肆虐着, 还在死灰复燃, 还在猖獗着, 再加上他们在“五四”期又初步地接受到了西方的文化思想, 有了自我意识和追求个性的思想。但这两者的相互冲突却是异常的激烈, 而对于一个本性软弱的小知识分子来说, 那其表现就尤为的苦闷和伤感。所以在一些有悖于传统伦理的举措和行为中, 他们就没有坚强的思想和行为去对待。比如, 《沉沦》里的“他”在每次自渎后, 因从小服膺“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而日夜地懊悔而痛苦不堪。
其次, 彰显了作者对“零余者”的深切同情之感。这主要从作者的人文情怀角度来说的。郁达夫作为经历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作家, 懂晓他们内心世界的苦楚和精神的萎靡之因, 故而在作品中, 不厌其烦地向读者揭示出这种情绪, 但另一面对他们的同情之感溢于言表。正如有学者所说:“深沉的......人道主义......是奔流在郁达夫全部生活和创作中的主流。”
因而, 郁达夫运用“独语”叙事方式, 除了要揭示出混乱不堪的社会现实和反映出一批具有“时代病”的“零余者”形象外, 还寄予了他对那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极不幸人生遭遇的同情。他们本是带着人生的激情, 怀着人生的理想的, 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作为, 最后却因社会之故而走向自戕的不归之路。这一边痛恨了戕害他们的社会现实, 一边也不能不有无尽的同情之情。这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所为。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415。
沉沦读后感 篇5
小说描述了一位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因为沉沦,而自杀的故事。主人公因为在外留学,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相对于较弱的国家,所以他内心中有着多多少少的自卑,而当时日本人也都看不起被他们称为“支那人”的中国人,日本的同学们都不愿与他多接触,这就更使他不愿与他人交谈。起初他把情感寄托在诗歌上,在一些忧伤的句子里刻下自己灵魂的伤痕。不知为什么,这并不奏效,于是他选择了在性欲里沉沦,以此淡忘这些家国之痛。而在这之前,他也有挣扎与痛思。不停的洗澡,以洗去自己那些所谓邪恶的思想。然而,他发现,自己的挣扎是无谓的,他无可救药的沉沦于性、对女人的热望中。最后,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郁达夫和创造社其他的成员一样,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写作中充满阴郁和忧伤的味道。性的描写,也是沉沦的一大特色。不过,当大胆的,露骨的,火辣的,挠心的肉欲与爱国相遇时,留日学生的彷徨无依也就被很好的表现了出来。那种因为祖国不够强大而生发出的自怜与自戕是真正令人动容的看似耸动的肉欲,乃至兽欲,隐隐流露出游子无家可归的忧伤与苦闷。‘支那人’,一个多么刺耳的称呼,这对于一个国破家亡的游子是多
么大的刺激。
事实上,我在读过小说之后,觉得小说中“我”几次写到“祖国”,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因为“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
在回到忧郁症的源头的追寻上去。“我”是一个见了女人就心跳得厉害,脸红得厉害的人。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很天然的害羞,我可不敢恭维。“我”正是在青年的时期,有很强的性欲,所以每每在脸红的同时,一个思想说赶快逃离这种窘地,而另一个思想又想能得到女人的爱怜。这种矛盾正如作者所说得浪漫期的梦幻。看到别的同学和女人谈笑的时候,从心里升起很多的鄙夷,倒不如说是一种嫉妒。因为他回避了这种窘境之后立马窝在床上,进行着浪漫的幻想。一则想得到一个纯真的爱情,二则又后悔何以当时没有那样的胆量,不同她们去讲一句话。这表现“我”其实也是希望去谈笑的,可是缺少胆量,从而推倒了当时表现出来的鄙夷。他在被窝里的犯罪以及当同学们疏远了他时,“我”的自慰--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会来复仇,我重要复他们的仇--都说明了忧郁症发展以及恶化是由于自闭。还有一次--“我”在便所里偷窥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被发觉后,径冲进被窝里又心虚起来。当时只是想一窥便走的,可是一窥再窥之后便钉在了那里,动也不能动了地欣赏:那一双雪样乳峰,那一双肥白的大腿!这全身的曲线!--这是一种对异性有强烈占有欲的推进。--地上的落叶索息索息的响了一下。解衣带的声音。男人嘶嘶的吐了几口气。舌尖吮吸的声音。他的面色,一霎时的变了灰色了。他的眼睛同火也似的红了起来。他的上腭骨同下腭骨呷呷的发起颤来。他再也站不住了。他想跑开去,但是他的两只脚,总不听他的话。他苦闷了一场,听听两人出去了之后,就同落水的猫狗一样,回到楼上房里去,拿出被窝来睡了。--这是促使他最后去酒馆妓院的激素。最终由于良心的谴责,对祖国的愧疚,自己的懦弱选择了自杀。
我认为表面上是一种爱国思想的表现,但最终是由于懦弱的的内心而产生的结果。对自己祖国的失望与抱怨,可若是爱国主义者的话,会有强烈的爱国心,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而不需在别人鄙夷的目光下自卑。只有自己感到祖国的强大,才会让别人也感受到,越是懦弱的回避越会得到别人的攻击。
年轻小伙对性欲的渴望是正常的事,这不是一件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初感性欲时当然会有彷徨的时候,但只要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归根结底还是主人公太自我封闭的性格而导致没有人去引领教导。他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在社会中学会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封闭,不愿与他人交流,经常后悔自己所做过的事说过的话。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互相交流获得信息的时代,我们不能像主人公一样把自己封闭,要学会交流,当自己有烦恼的时候有一个倾诉对象
沉沦的大陆 篇6
在南太平洋,2 0世纪9 0年代中期的两三年时间里,有4 5个至6 0个小岛失踪了。对于这条据说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的信息,我们认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不同的声音总在喧嚣,哈斯顿·舒尔茨说:这是被外星人偷走了。外星人每年偷走1 5个至2 0个南太平洋的小岛,获取地球上的泥土以及岛上的动植物、昆虫和微生物等,供科学研究之用。对这种可笑的说法,我们见多不怪。奇怪的是,发出这种不协调声音的舒尔茨,据说还是美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真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外星人想要偷走几个小岛实属不易,如果想要偷走一个大陆,则是难上加难。那么,关于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消失,又该如何解释呢?
据说,在1 2 0 0 0年前,在南太平洋上曾出现过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英国军人琼斯·查·查瓦德经过1 6年详尽的调查,写了《消失了的姆大陆》一书。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这块大陆的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之和,陆地上没有险峻的山脉,是一片绿荫覆盖的美丽平原。人口约6 7 0 0万,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各种肤色的人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
书中说,人们把太阳作为神来祀奉,有个叫拉姆的国王统治着这个国家。“姆”意为“太阳之国”,人们把拉姆尊为活着的神。大约在1 0 0 0 0年前他们已经知道用火、使用文字、制作瓦器、编制织物、绘图和雕刻,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
书中说,姆大陆的渔业十分发达,他们制造大船,远涉重洋,在世界各地开辟殖民地。建筑业也十分发达,能用石块建造大型的建筑物和金字塔。至今仍保留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很可能就是受它的影响建造的。
那么,这个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姆大陆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查瓦德在书
中叙述道:一场灾难性的大地震发生了,一瞬间,它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姆大陆从海面上抹去了。
还好,不是外星人偷走了。
另一个传说中在大西洋沉没的大陆,却已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则讹传的笑话了。柏拉图的残篇《克里底亚》中记载了一个迷人的传说。大约距当时9 0 0 0 年(距离今天是
1 1 0 0 0余年),在“海力克斯之柱”以外,在波浪滔天的“西海”之中,有一个巨大的海岛叫亚特兰蒂斯。海神把这个岛赐给了大儿子大西,所以这个国家叫大西国,这块陆地被称为大西洲。这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林中居住着成群的大象,大地上生长着各种奇花异果。立国之初,大西王以德治国,这里很快成了人间乐园。
大西国在高地上建筑了圣城海神市,全城以同心圆划分成5个区、3道围墙和3条水渠,与外海相通,海运四通八达。城市用黑、白、红三色石块建成,雄伟而华丽。宫殿和庙宇更为壮观,外墙嵌银,尖顶饰金,天花板全部以象牙砌成。世界各国的朝贺者和商队源源不断,国力十分强大。市中心是一座海神庙,供着用金塑成的波塞冬神像,他驾着六匹飞马的金车,头触庙顶,气宇轩昂。在其四周环绕着一百多个骑在海豚上的海中仙女,十分壮观。
随着生活的富足,人欲增大,圣洁遭到玷污。亚特兰蒂斯人变得利欲熏心,他们沉湎酒色,崇尚武力,抛弃和平,频频向外发动侵略战争,派遣的几支大军征服了地中海、埃及和欧洲的许多地方。
节奏洞悉之下的人性沉沦 篇7
关键词:金锁记,时距,节奏,沉沦
“没有任何一个述本能完全尊重底本的事件所固有的时间范畴”, 这意味着叙事时间不可能与故事时间的长短完全保持一致, 文本必存在节奏。如果说旨意是文本的灵魂, 那么节奏则是文本的脉搏, 有了脉搏, 文本才会灵动, 所以说节奏对于文本来说, 至关重要, 正如张寅德所强调的一样, “一篇叙事文可以避免逆时序, 却无法避免非等时性, 或换句话说, 不能没有节奏效果”。《金锁记》中诸多场景、省略、停顿等时距运用, 构成了文本必备的节奏感。
一篇四十五页中篇小说, 讲述了三十年的故事, 而小说却用了将近九页篇幅来写“众人向老太太请安”场面, 几乎占了全篇五分之一, 以一种极慢的速度来尽写请安场面, 时间几乎是处于一种凝止、停顿状态。杨义指出, “叙事时间速度, 是和情节的疏密度成反比”, 这意味着叙事时间速度越慢, 叙事文本的情节就越密, 也随之会产生一种聚焦效应。七巧因为其在姜家地位卑贱, “麻油店活招牌”谈吐及市井性格, 致使姜公馆没有一个人瞧得起她;妯娌的蔑视、彼此间金钱地位的争夺;死气的畸形婚姻, 以及叔嫂间暧昧的男女情愫等。这一切都致使七巧对兰仙、小姑子敌视、嫉妒, 这一切都夹杂到现在的“请安”场面中, 过去故事与现在故事起头并进, 形成高密度的情节。叙述者也因此把聚焦点对准了“请安”场面的姜家, 姜家在这里被塑造成了金钱的冰冷洞穴、情欲的囚笼、婚姻的坟墓, 缺少家的温暖, 所有人只是单纯地为了姜家“档案”而存在, 古老而陈旧的姜家成为所有悲剧的生发地。
到底悲剧是怎样在姜家一步步生发?文本节奏及故事渐趋紧张。张爱玲真实再现了一系列关键场景, “叙述故事的实况, 一如对话和场面的记录,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大致相等”。“七巧直挺挺地站了起来……翻肠搅胃地呕吐。”这一场景细致地写出了七巧本能的连动反应。“颤声”、“直挺挺地”、“垂着”、“抖得”、“尖细的声音逼出”、“溜”、“蹲”、“一挫一挫”、“俯伏”、“翻肠搅胃地呕吐”等一系列词或短语, 却透露出七巧面对这场怪异婚姻, 内心所潜藏的恐惧与恶心, 犹如明明看到棺木里躺着一具长蛆的可怖死尸, 心里害怕到了极点, 却不得不躺到可怖死尸旁边, 事后讲述当时情景时颤峞峞的恐惧心理与极度的恶心感。这里, 形成一个情节的紧张, 面对这样的窘境, 七巧会怎样做?此处恰好给后面叙事提供了可发展的话头。七巧面对畸形婚姻, 生命当中充满了挫败感与恐惧感, 她渴望拥有一个“没病的身子”然而季泽则对此敬而远之。这一切都致使七巧看到了情欲的绝望, 爱情于她来说, 太虚幻。在她的世界里, 似乎只有黄金比其他一切来得更为实在。
张爱玲不仅在场景上下足了功夫, 对人物心理, 悲剧根源做了细致入微地透视, 同时她也善于从容地“略去底本延续不断的情节流中某些事件, 以造成叙述时间必须的跳动”, 给文本营造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梦幻境界。文本当中有这么一小段叙述:“风从窗子里进来……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仅百来字就写尽了十年光阴, 叙述者以大时间跨度, 快节奏, 技巧性地处理了七巧十年来在姜家机械重复, 索然无味的禁欲生活, 个中酸楚也许只有七巧本人知晓。作者巧妙地制造了文本空白, 以便让读者发挥想象, 填补空白;更妙的是, 营造出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同时, 这一时间的大跳跃, 使前文所叙述出来的紧张更进一层, 达到极致。所有疑问都被悬空, 七巧终于可以从姜家解放出来?她从此会拥有黄金, 过上幸福生活?她不会再受折磨?还是……?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随着丈夫、婆婆的去世, 七巧终于在第十个年头实现了黄金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黄金的枷锁”自此卸掉, 苦难的结束, 反而是沉重罪孽的开始。张爱玲对时间进行了大动处理, 极度紧张后, 又对时间进行了大静处理, 使情节发展得到一定的舒缓, 形成紧、缓有致的节奏感。原本以为情欲无望, 然而此时季泽又再度挑起, 但是这只会使七巧走向绝望之渊。当七巧知道季泽只是图谋钱财, 她愤怒地赶走了季泽, 内心充满了无限哀凄与悲凉。“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 像迟迟的夜漏———一滴, 一滴……一更, 二更……一年, 一百年。真长, 这寂寂的一刹那。”内心寂静得似乎能听到每一滴酸梅汤滴下时的“咕咚”声, “咕咚”声延续了那一份锥心的酸楚, “寂寂的一刹那”却能抵上漫长的百年折磨。季泽的感情如“白鸽子”般, 七巧永远不会抓住, 她的情感注定要走向死灭, 寸草不生, 七巧至此彻底成为黑夜中的撒旦。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别人也休想得到, 甚至包括自己儿女在内, 七巧成为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 一个疯狂的复仇者。恶毒地戏谑新儿媳妇厚嘴唇, “切切倒有一大碟子”;打探长白床第之事, 恨透了芝寿, 整个一个疯狂的世界, “丈夫不像个丈夫, 婆婆不像个婆婆”, 致使芝寿最后凄惨地死去, 整个像被宰了的鸡的脚爪。然而所有的疯狂与报复在破坏长安的姻缘中达到一个巅峰。为了彻底断掉长安与童世舫的联系, 七巧主动宴请童世舫, 七巧展现了“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 害怕话多了会被人家看穿她的伎俩, 说话总是点到为止。有趣的是, 我们从前文得知, 七巧是一个口无遮拦的人, 并不懂得任何讲话的技巧, 然而此时, 她却懂得如何把握分寸。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七巧为了报复, 是如何殚精竭虑, 挖空心思来布局这一切, 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报复狂这里成为全文叙事紧张的最高点。
疯狂造就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高潮过后是低谷, 文本接着以一种缓和而沉重的叙事, 告诉读者:故事“完不了”。整篇文本叙述显得张弛有度, 高低起伏, 绵密而有节奏。
参考文献
[1]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89
[2]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16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41
[4]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 149
《沉沦》 篇8
关键词:《田园的忧郁》,《沉沦》,相同点,不同点
郁达夫的《沉沦》和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分别是中日近代文学的杰出之作, 初读时发现两部小说有一些相同之处, 于是唤起了本人对这两部作品的兴趣。因此, 本人想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对这两部作品作一些比较研究。
在进入比较之前有必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下大致地了解。
《田园的忧郁》是佐藤春夫的力作。可以说它是日本叙景小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 也是描写作者内心世界的“青春文学”的代表之作。它不仅把西欧文学中的“世界末的颓废美”带进小说, 而且还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学之美。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忧郁的生活状态, 但没有什么具体的故事情节。作者侧重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和联想。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逃离喧嚣的城市、来到武藏野的一个自然景观很好的乡下时对周围的景色事物的心灵上的感悟。主人公渐渐患上了忧郁症。在文章的最后, 主人公反复重复着「おお、薔薇、汝、病めり!」这句话, 以此来烘托出小说的主题和主人公那可悲的命运。
《沉沦》是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力作。《沉沦》的主人公出生在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 在四处求学的过程中他接受了开放、进步的思想。在中欧合并的大熔炉中成长起来的主人公不仅具有中国文人应有的素质, 而且还具有渴望自由和逆反的个性特征。但是, 在传统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中, 主人公的自由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遏制。于是, 他离开W学校后, 不再想去其他学校, 而是选择了一个小的私塾学习。而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内心开始变得很苦闷, 开始变得忧郁。在这之后的留学生活不但没能改善现状, 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远离故土, 受日本人的歧视和对性的渴望使他幻想得到像书本中那样的爱情。可是现实就是现实, 他的内心逐渐失去了理性的控制, 于是开始做下流的勾当。然而, 这些使他更加地忧郁。于是他不知不觉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中。最后, 他选择了投海自尽。
两部小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面就相同点进行下比较说明。
第一, 《田园的忧郁》和《沉沦》最相似的一点就是两部作品都是以“私小说”1的形式写成的。即、两部作品都是以作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为依据的, 或者说就是作者自身发生的事情以及当时的心灵感触的真实写照。下面从两位作家的经历来进行说明。佐藤春夫大正3年与女演员优川路歌子同居。两个人在本乡区追分街9号开始新生活, 在这里大概生活了一年多。大正5年的春天搬到了神奈川都筑镇中里村这个地方。这次搬家对春夫来讲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这里, 他不仅完成了处女作『西班牙犬の家』, 而且还创作出以这里的生活为对象的『病める薔薇』2。『病める薔薇』发表于大正6年, 就是在这个村子他完成了此作品构想。虽然在这个村子仅仅生活了四个月的时间, 但这个短暂的时间对春夫来说却是个重要的时期。郁达夫1896年出生在浙江的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这一年正好是中国被日本打败的第三个年头。从1911年开始, 他就开始创作旧体诗。而且, 还向报纸投稿。1912年他考上了之江大学的预科, 但是由于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给郁达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忧郁。1913年, 他去日本留学。《沉沦》就是郁达夫以1914年的留学为材料写成的作品。因此,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作品都是以作者自身的亲身体验为依据, 并通过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文学作品。
第二,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忧郁是两部作品的主色调。这种相似是如何产生的呢?佐藤春夫出生在明治25年, 他家世代为医, 但他上了中学以后却立志成为一名文学者。春夫的求学之道不是一帆风顺的。明治40年, 由于过于贪读文学书籍而疏忽了代数和几何, 因此作为不良学生被留级。明治42年, 在市内举行的生田长江等人的文艺演讲会上, 为了填补演讲者到之前的时间, 早熟少年做了演讲, 可是这个演讲却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小的问题, 因此遭到学校的无期停学处分。这次停学不久, 他又犯了好多事情。如被指定为防火犯之类的。这样的经历使春夫的性格发生了扭曲, 也可以说已埋下了忧郁的种子。下面来看一下郁达夫的情况。他的忧郁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他出生在1896年, 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 帝国主义就掌控着中国的军事政治乃至经济上的权力。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1896年又正好是中国被日本打败的第三个年头。这是郁达夫生活的大的社会背景。接着我们来看他个人的经历。他出生的第三年父亲就去世了, 家里买了所有的田地。母亲靠给别人缝补衣服来维持生计, 生活过得十分艰辛。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给郁达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忧郁。而且, 辛亥革命的失败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给爱国知识分子又增添了新的忧郁和苦闷。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人。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 他的忧郁、感伤的性格逐步形成了。因此,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知道了两位作者都具有忧郁的性格, 于是这种忧郁和苦闷也同样地赋予到了他们所创造的主人公的身上。
以上就是两部作品的相同点,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第一, 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主题上的差异。两部作品虽然都是以“私小说”的形式创作的, 但是《沉沦》却打破“私小说”的框架, 大胆地创作出了新的东西, 具有不同于《田园的忧郁》的主题。《沉沦》中的苦闷起因于人生的寂寞, 同时又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意义。所以, 我们从小说中看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节。下面, 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 去更好的体会《沉沦》的主题。《沉沦》发表于1921年。在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 而五四精神就是要反帝反封建。所以当时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 都饱含着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郁达夫就是他们其中一员。夏衍曾这样评价他:“达夫是个伟大的爱国者, 爱国成了他一生的支柱。”的确, 郁达夫在创作的同时, 积极投入到反帝国主义反日的民族救亡运动之中。所以, 在他的作品无疑要表现出这种爱国主义情节来。在《沉沦》中有这样一句话:“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 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充分表达了苦难人民要求自由和解放、期盼祖国早日强大起来的强烈愿望。这在当时的爱国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而《田园的忧郁》只是写了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没有像《沉沦》那样的社会意义。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比较强大、处于和平状态, 和被列强侵略的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的原因。
第二, 两部作品的影响是不同的。《田园的忧郁》是描写人生怠倦的最初的作品。当时很多对文学感兴趣的青年, 因为《田园的忧郁》的原因, 终于首次给自己内心深处的难以解释的部分找到了答案。那个时候, 在学生中间, 倦怠、懒惰、忧郁成了一种流行语。它的影响不仅是当时的学生, 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 对文学青年的影响也是不小的。而《沉沦》因为把五四精神融入进文章中, 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之路。尤其是在唤醒有志青年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 在有无故事情节方面两部作品也是不同的。《田园的忧郁》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逃离喧嚣的城市、来到武藏野的一个自然景观很好的乡下时对周围的景色事物的心灵上的感悟。可以说通篇都没有故事情节。但是, 《沉沦》正像前面所说的, 讲的是留日青年在日本的遇到的不幸。具有很明显的故事情节。
以上我就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两部作品的相同点之一都是以“私小说”的形式写成的, 其二是忧郁是两部作品的主色调。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主题上的差异, 即《沉沦》中看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节。而《田园的忧郁》只是写了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没有像《沉沦》那样的社会意义。二是两部作品的影响是不同的。《田园的忧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使倦怠、懒惰、忧郁成了一种在学生中间流行的语言。而《沉沦》的影响则表现在其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之路, 尤其是在唤醒有志青年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有无故事情节方面的不同。《田园的忧郁》通篇都没有故事情节。《沉沦》具有很明显的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1]佐藤春夫.《佐藤春夫集》.筑摩書房.1969年.
[2]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文库―郁达夫经典》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
[3]曾华鹏.《郁达夫自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郭沫若.《论郁达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6]吉田精一.《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7]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小田切秀雄.『現代の作家――その意味と位置』.冬樹社.1972年.
[9]佐藤春夫/鳥居邦朗.『佐藤春夫』.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4年.
《沉沦》 篇9
关键词:《沉沦》,时代病,病态,“零余者”
“五四”运动时期,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怀着青春的豪情和冲动,奋不顾身地抗击封建社会,讴歌理想,极力追求爱情和自由。但伴随着“五四”运动的退潮,封建势力卷土重来且更加猖獗,个性解放的希望破灭,社会解放更加渺茫,在曾经勇敢战斗的青年人群中产生了彷徨和动摇,于是感伤、苦闷、颓废的情绪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病”。
作家郁达夫1921年7月出版的小说《沉沦》流露出一种特有的感伤美与病态美,体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病。因为小说第一次大胆地写出了青春期青年心灵最深处的声音,第一次直白地把灵与肉的冲突呈现在了国人面前,所以小说一出版就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之间对小说和郁达夫褒贬不一,郁达夫甚至遭到众多道德卫道士的抨击和谩骂。正像郭沫若在《郁达夫》中这样描述到的:“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近百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小说里大量直白的病态描写和呈现出来的感伤颓废气呢?最可靠的答案应该从文本中寻找。
小说以作者本人为原型,描写一位在日本求学的中国青年的留学经历,不仅描写域外留学生生活,更侧重于刻画青年人的青春期心理,尤其是展示青年期的性心理活动。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内心敏感、感情丰富的热血青年,善于思考,崇尚自然,酷爱文艺,但却患有严重的忧郁症。他在日本求学,经济拮据,被蔑视为“支那人”,时时感受到周围人们投来的种种轻笑、愚弄和妒忌的眼光,常常有难言的羞耻和寂寞向他袭来,常常是“含着一双清泪”,时常感到“孤冷得可怜”。于是他在孤独和忧愁中涌起一阵阵怨恨的感情,视异国的日本学生为仇敌:“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强烈的自尊感和弱国子民的自卑感同时纠缠着他的心灵,透不过气来的压抑使他精神上不能完全自立,心情颓丧至极,被社会“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这一切,在他青春的躯体里,引起了强烈的骚动,他把寻求心灵安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自己的情爱幻想世界里去了,以期得到补偿。
因而我们看到主人公在日记上大声疾呼:“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给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他只是渴望得到一位女性的爱情而已,这是人基本的生存需求,本是最根本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内心的怯懦又使他根本没有勇气拿出实际行动去追求异性的爱情。他只得一面不由自主地去偷窥女孩洗澡、去偷听情人幽会、壮着胆子逛妓院,一面又痛骂自己是“畜生”和“狗贼”。这矛盾的行为折磨着他脆弱的心灵,苦楚的感受令他窒息,感觉无法再在异国的土地上活下去了。他陷入了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中了。
最后,主人公在清醒和糊涂交汇的精神状态下望着西方一颗摇曳不定的明星,泪水横溢,投海自杀。虽然他平时要强、不甘沉沦,但却在奇怪的欲望引诱下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进而彷徨失措,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毁掉了绝望中的自己。他不仅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也留给了读者不尽的感慨。
为什么拥有西方现代进步思想的“他”却如此的脆弱呢?因为异国生活中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苦闷使得他理性上的成熟与感性上的脆弱并存。正值青春期的“他”远离祖国,远离家人,寄人篱下的感受深埋心中;日本同学的嘲笑令他挺不起腰杆,时时忍受着蔑视和耻笑;情窦初开的他爱慕女孩,渴望着爱情。但是连这正当的婚恋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他内心痛苦着、煎熬着、沉沦着,激烈的冲突似汹涌的火山岩浆时时在寻找爆发的突破口。因此当他认为连日本妓女都瞧不起自己时,他失掉了最后的尊严,彻底爆发了崩溃了。
小说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一个青年因恋慕年轻女孩所致的情绪躁动和内心的阴暗,但是它所展现出来的,不是色情和下流,而是一个青年人对人性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的强烈追求。以往的评论都是针对主人公的病态和色情的批判,其实用一颗单纯的心品味此作品,能够和主人公做到心灵的相通,能体会到他柔软的内心,感受他那颗追求爱的再正常不过的年少的心,而没有低趣味的色情成分。
郁达夫说:“人生从十八九到二十岁,总是要经过一个浪漫的抒情时代的,当这个时候,就是不会说话的哑鸟,尚且要放开喉咙歌唱,何况感情丰富的人呢?”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小说中用大量的篇幅写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和自戏、窥浴、偷听、嫖妓的行为了,主人公尽情暴露自己的青春期苦闷,大胆直白地抒写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刻意表现一个人的病态心理和变态行为,是在表达一个连正常要求得不到满足的青年人的神经质般的反应,是被扭曲的人性的变态呈现。“他”用自己的遭遇告诉我们:现实中的人性只有走向沉沦。正如《沉沦》的名字寓意的那样:·让·污·浊·和·肮·脏·沉·沦·吧·,·让·圣洁和崇高再现吧。
其实,这种找不到合理宣泄的病态心态是当时一种普遍流行于知识青年中的“时代病”的展现。小说是借主人公之口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表明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客观地将颓废和感伤作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提了出来。事实上这不是“病”,只是借病态的外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合理要求和美好理想被忽视的痛苦,表现一代青年的“人生的苦闷”。《沉沦》借悲剧的形式表达了时代的局限和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用周作人评论《沉沦》的话讲:“它的价值在于非意识的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真挚与普遍的所在。”
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小说主人公在自杀前喊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呀!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句话在以往的评论中被冠以爱国情怀,但是笔者认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只是自我追求达不到时寻找的一种客观借口。“他”性格中敏感、多疑、偏狭的弱点使自己产生一种病态的痛苦,作者只是以一种写实的手法将这种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而已。若将小说的主题勉强拉到“爱国主义”上,并不符合小说的写作初衷。
郁达夫信奉“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创作信条,他也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主张。在思想封闭的旧中国,他用手中的文笔为读者塑造了这个孤芳自赏、郁郁寡欢的“零余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敞开自己的心胸,以自我为模特,大胆地自我暴露、自我写真的真实的“人”。郁达夫率先以殉身的方式作出了表率,大胆地揭露自己的身心体验,将生活中心理上种种的私密感受公之于众,尽情抒发了感伤、忧郁、颓废、忏悔的情绪,令读者读来荡气回肠,但是他却因此承受着来自旧思想领域的各种谩骂。实际上这种大胆不能用变态来形容,应该是可贵的勇敢和直率,对中国现代文学是有贡献的。
那么郁达夫真正的文学性格是怎样的?创造社成员郑伯奇的话可能更有参考意义,他曾说:“郁达夫给人的印象是‘颓废派’,其实不过是浪漫主义涂上了‘世纪末’的色彩罢了。他仍然有一颗强烈的罗曼谛克的心,他在重压下的呻吟之中寄寓着反抗。”郁达夫拥有卢梭式的坦诚和直率,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尊敬。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5.
[2]王自立, 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 (上)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3]吴建华.郁达夫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杨庆鹏.郁达夫《沉沦》主人公悲剧心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 2007, (21) .
[5]陈昶.试论《沉沦》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分析[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8, (04) .
[6]高军.解读《沉沦》的“特别”之处[J].语文学刊, 2008, (06) .
《沉沦》 篇10
一、两个人物的鲜明特征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 在多如繁星的文学形象里, 是两个非常鲜明的人物, 这种鲜明, 不是因为他们的相貌有多么突出, 而是他们以独特的做派, 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 让人过目不忘。
(一) 两个人物的身份对比
1. 孔乙己的文人身份
孔乙己是一个典型的旧时代文人, 迂腐之气随时在他的身上散发出来, 但凡对人说话, 他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他虽然穷困潦倒, 却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 看不起穷苦人。在他身上, 看不到知识分子的儒雅和进步, 而只有旧式文人的苍白无力和迂腐死板。
2. 奥楚蔑洛夫的警官身份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警官, 从他对下属、对百姓的态度上, 能看出他是一个专横跋扈、作威作福的人, 但从他对达官贵人甚至对狗主人的猜想上, 又明显暴露出他的阿谀奉承和卑劣无耻。在他身上, 看不到一个警官的正直和公平, 而只是一个走狗奴才的丑恶与荒唐。
(二) 两个人物的个性对比
1. 孔乙己的不变
作为一个热衷科举却屡考不中的读书人, 孔乙己在多年追逐科举的道路上, 如同范进一样, 变得麻木不仁。他不肯面对现实, 不肯从旧制度中挣脱出来解放自己, 在恋旧的模式中, 他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旧时代的道具, 一个无法融入社会、融入民众的可怜虫, 因此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2. 奥楚蔑洛夫的善变
作为一个警官, 对狗主人的猜测不断变化, 他的态度就随之变化。在他看来, 狗咬不咬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狗的主人是谁。他们唯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 反复无常, 谁的地位高, 谁的权势大, 谁的话就是标准, 就是真理, 趋炎附势是他们的本性, 投机善变是他们的专长。因此, 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制度训练出来的一条走狗。鲁迅有一句话用来形容这种“走狗”最恰当不过:“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 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二、塑造这两个典型人物的手法
(一) 通过不同的环境背景塑造人物
在小说《孔乙己》中, 小酒馆是孔乙己主要的活动场所, 孔乙己给酒馆伙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被酒馆里其他的人取笑着, 谈论着。在这个环境里, 他本来作为弱者, 应该是被同情, 被怜悯的, 但恰好相反, 没有人同情他, 在所有人眼里, 他都是可笑的, 是被当作笑柄和谈资的。这样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乙己的为人和特性。
在小说《变色龙》中, 广场是奥楚蔑洛夫出现的唯一场合, 广场上同样人来人往, 对于奥楚蔑洛夫的判案, 也不乏大量围观的人。但就是在这样众目睽睽之下, 奥楚蔑洛夫仍然可以置法律于不顾, 没有出现的狗的主人是决定他判案态度的唯一依据, 而出场的任何人, 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他当着所有人的面, 对这条闯祸的小狗或骂或赞, 对被咬的人或简单安抚或严厉指责。一个在众人面前如此不加掩饰地溜须拍马、媚上欺下的人, 其卑劣可耻的程度可见一斑。
(二)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
孔乙己的经典语录是:“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他的另一句经典语录是“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虽然已经穷酸得不像样子, 但他仍然时时处处以读书人自居, 这明显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 更是他自己的不觉悟。
奥楚蔑洛夫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他善变的个性主要就从语言上体现出来, 当巡警说, 这条闯祸的小狗不是将军家的时, 他赶紧表态说:“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 这条狗呢, 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 模样又不中看, 完全是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 他马上又改了口气, 说:“这小狗还不赖, 怪伶俐的, 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同样的一条狗, 在他的嘴里, 一会儿是名贵的, 一会又是下贱的。语言的来回变化, 瞬间就让我们领教了这条走狗的见风使舵和奴性十足。
(三) 通过外貌和衣着塑造人物
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 是塑造这个人物的关键。他穿的虽然是长衫, 但是又脏又破, 这身打扮, 与乞丐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到后来, 他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 盘着两腿, 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样的打扮, 活脱脱就是一个寒碜的乞丐。所以, 与其说孔乙己是一个知识分子, 不如说他是在乞丐堆里假清高。这种清高, 不仅不会让人高看他, 反而把他一步步拖入悲剧。
对奥楚蔑洛夫的塑造, 也少不了他的那件军大衣。在街上巡查时, 他大摇大摆地穿着军大衣, 借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也可以把别人满筛子的醋栗没收;等到因为小狗咬人而判案时, 他则把大衣脱下, 再穿上, 再裹紧, 不断用大衣做文章, 大衣变成了他的道具, 他用大衣掩饰自己真实的心理, 也借机完成一次次变色的过程。这样的人, 就是一个典型的披着军大衣的奴才, 一条善变的狗。他的善变, 让我们瞬间读懂了什么叫趋炎附势, 什么叫媚上欺下。
摘要:在八年级语文下册小说单元中, 有两个典型人物令人过目不忘, 一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一是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这两个人, 所处国度不同、社会环境不同, 自身个性也不相同, 但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发现, 这两个人其实都是时代的沉沦者, 社会背景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让他们各自上演了一出悲喜剧。本文就将集中讨论这两篇课文中的人物, 让学生体会出课文在塑造典型人物方面使用的方法, 从而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孔乙己,奥楚蔑洛夫,沉沦,比较
参考文献
[1]李英姿.从套中人与孔乙己看契诃夫与鲁迅[J].辽宁师专学报, 2006.
卖场,升级还是沉沦? 篇11
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似乎对卖场这种蜕变提供了源动力:出口型企业逐渐考虑在中国市场寻找发展契机,13亿人口所组成的巨大市场平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角逐。
“No Logo生存”只是微乎其微的个性市场,在中国,品牌的号召力仍主导着主力消费群,这与国情有关。品牌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及购买理由,仍为不同梯次的消费者所认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际奢侈品品牌如此青睐中国市场,视中国市场为巨大潜力市场的主因所在。
国人太需要自我认可了。实现人生价值,本来就是品牌一直在大力倡导的理念之一。
在与众多品牌企业负责人沟通的时候,一个词汇被频繁地提及并上升到战略层面,那就是“升级”。不同行业、不同品牌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聚焦到“升级”,说明企业已对“品牌才是第一生产力”及“品牌只有不断升级才能保持品牌新鲜度和活力”的概念达成了共识。
品牌标志升级、产品升级、广告升级,最终这些升级始终是依托一个集各种升级为一体的平台进行全面展示,那就是卖场。
作为直接与顾客产生互动的媒介,卖场的战略地位从未像今天一样备受瞩目,它承载着品牌输出、产品陈列、刺激购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顾客注意和兴趣并最终实现销售,是品牌企业最为关注的课题。
今天的卖场正处于升级时代,简单的货架式产品陈列正被摒弃,如何实现“卖场升级”并与顾客产生“价值性互动”成为大势所趋。电子卖场、家电卖场、家居卖场等都在积极酝酿升级。体验店、精品店、旗舰店、生活馆,比比皆是,无一不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在非常轻松和愉悦的购物环境里获得一种精神满足。“可以肯定的是,在有苹果店的城市,几乎所有顾客都会在买下苹果公司的产品前,来到零售店体验一番。”主管苹果公司零售业务的全球副总裁朗·约翰逊,在中国第一家苹果零售店开业时对《周末画报》说道,毋庸置疑,重视消费者体验带来的回报比功利性的简单销售更具长期效益。
大卖场品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规模扩张已经收敛,一线市场的开店量已经饱和,二线市场正处于布局状态,更注重开店质量和坪效(即每平方米的销售额)。绝大多数国人尚未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度,更喜欢攥着钞票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悠然寻找打动自己的品牌,“逛商场”成为闲暇时消磨时间的其中一个流行词,如何让这批没有计划购物的顾客产生“冲动型购买行为”,打造强磁性的卖场形象可能是唯一选择。于是乎,有限的卖场空间与成千上万个打破头想挤进卖场的品牌形成“倒挂”,强势品牌光鲜亮相与弱势品牌的局促窘状验证了卖场的游戏规则:卖场自有一套“品牌价值榜”。据悉,有些知名大卖场品牌正考虑采用“百思买”的卖场模式,强化自身卖场品牌,而统一以货架形式进行品牌产品陈列,这种转变势必与品牌企业进行艰难的博弈,带来的变数尚未可知。
不管变数如何充满未知,卖场分“视觉卖场”与“行为卖场”是已知且不可改变的事实。“视觉卖场”指的是卖场中一切可视的部分:门头、橱窗、货架、道具、POP、产品、灯光、导购员、海报、空间规划等硬终端;“行为卖场”指的是导购话术、促销、服务等软终端。“视觉卖场”建设,大多数企业都交由专业设计公司来进行,“行为卖场”更多是自建。
如何评价一个卖场形象的优劣?很多企业都陷入一个误区:为好看而好看,简单地抄袭国外卖场的设计风格,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方向。笔者认为,只有完美演绎品牌定位并实现同比销售增长的卖场才能称得上是优质卖场。
“展示生动化、陈列主题化、促销立体化”,在10年前已经为卖场建设设定了标准。真理永远是真理,只不过演绎的方式不同而已。今天的卖场应该是“磁性卖场、氛围卖场、情感卖场”。“磁性卖场”就是增强卖场强磁性,让顾客从进商场的第一眼就被吸引和注意,并长时间逗留,这为销售的可能性增加了机率;“氛围卖场”必须充分营造出一种品牌价值氛围,让那些与品牌价值观产生共振的顾客为此心动并付诸行动;“情感卖场”注重培养顾客的情感依赖,即使没有购物准备的顾客都会产生“习惯性逗留”。
品牌企业必须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卖场理念,才可能使卖场升级不至于沦落为“贫穷的富翁”。只有“理念升级”成为“卖场升级”的灵魂,才能使卖场散发强大的活力气场。卖场里只有2种顾客:准备购买与计划购买的顾客,绝没有无效顾客,无效的只是你的“视觉卖场”和“行为卖场”的乏善可陈。
卖场的规划与设计是个充满创意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众多4A级广告公司甚至国际广告公司,更多的是在品牌规划和平面创意上较具专业水准,而涉及到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可能稍欠经验,这就需要专业的设计及制作公司提供“优化设计”和“执行设计”服务,以保证卖场设计理念得以完美演绎。
“卖场形象全面升级”视乎你对卖场的重视程度、眼光及魄力,当然还要有专项预算。中国13亿人口所蕴含的巨大消费力有21.2%将来自于零售卖场,未来10年,这个比例不会发生太大改变,要改变的是对卖场发展趋势的认知,及对时下主力消费群的消费心态的精确判断。
升级还是沉沦?这种哈姆雷特式疑问在无情拷问每一个以实地卖场为主阵地的品牌企业,可以肯定,没人选择后者,而前者的选择又是那么需要战略眼光和综合实力,就像火焰里的云梯,要么浴火重生要么浴火焚身。
《沉沦》 篇12
停产使各大汽车厂商损失惨重。据高盛公司估计, 在日本本土, 丰田每停产一天就会造成60亿日元 (约合7200万美元) 的利润损失。日产、本田、铃木停产一天则损失约20亿日元 (2500万美元) 。在电子工业领域, 日本的硅片产量占全球60%, 芯片业占世界市场的20%。日立公司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占世界总供给的20%。
地震迫使众多中小企业停产引发汽车零部件供应困难甚至中断, 各大整车厂家不得不改向海外采购零部件.尽管如此, 由于供电不足, 整车厂商被迫减产, 下调生产计划。产量减少, 销售收入减少, 整车厂家, 供应商及销售店均出现资金流不足。2011年日本原计划生产汽车900万辆, 实际生产汽车840万辆, 比原计划减少约7%, 直接收益损失约2万亿日元。日本企业危机紧急处理能力全世界有目共睹, 跟强震带来破坏程度相比, 供应商的恢复比原来设想的要顺利,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海外替代采购, 车载微机, 橡胶, 涂料等在海外采购;
2、支援供应商的生产, 即从“接单生产”改为“能生产的车先生产”以提高生产;
3、行业氛围从“为了恢复而协作”转向“恢复的竞争”, 各公司为了采购零部件, 倾向于有意识的偏高公布生产计划。
汽车产业对日本国民经济相关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无论是钢铁, 石油化工, 塑料制品, 还是商业贸易、资本流动、金融保险等下游服务行业都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日本是世界汽车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供应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次大地震不仅使日本本土经济受到重创, 欧美, 亚洲等地汽车制造商也受到来自“日本制造”停产和减产的“震动”。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称:日本大地震或将导致全球经济减速0、5%, 使日本经济陷人短暂的衰退。大地震给日本出口、交通和供应链产出带来的损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其2010年名义GDP大约占到全世界的8、8%。不过相对其它发达国家来说, 日本经济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日本的进口总额只相当于其GDP的10%, 还不到全世界进口总额的4%。不过, 日本的灾后重建会对全球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灾后重建意味着日本经济会有更高增长率、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更高的财政赤字, 更高的政府债务总额及更高的名义利率。同时, 日本的经常项目顺差会缩小, 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储蓄率都会下降, 而世界其他经济体会受益于日本进口的增长。灾后重建绝对是一次产业结构优化的绝佳时机。日本可以加快摆脱“国内生产加出口”的模式, 重组国内生产体制, 积极推动海外生产以分散风险, 加强区域间的融通与合作。
由于受日元汇率变动, 再加上日本本土的高额法人税, 日本国内销售萎缩, 今后十年日本汽车生产将进一步加快向海外转移, 为此日本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全球化模式下的企业未来战略及生存空间。众所周知, 一条由汽车制造商和各种零部件供应商所构成的紧密产业链条上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企业将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如何在全球建立严密的, 独立性高的供应链网络, 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合理化, 将是日本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针对这种供应链风险, 今后对策如下:
1、分散海外生产基地:由于高性能部件的采购依靠日本, 地震导致的供应链的中断引发了世界性的停产。为避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的技术流向海外企业, 整车厂家支援供应商或改为自产, 提高供应链的独立性, 推动海外的本土化生产, 建立在适当地方生产的体制, 保证供应链, 且有助于提高成本竞争力;
建立易于参加的环境, 即以多家供应商来分散生产:生产建立统一标准和流程, 推动通用化, 标准化, 实现部件采购的规模效益 (低成本化) , 摆脱多品种少量的瓶颈, 并进一步修改工艺认证手续或调整交易条件来提高生产效率;
2、包括海外供应商在内的分散订货:
将采购不到的风险和因分散导致的成本增加相对比, 进行衡量, 作为保险, 分散向海外供应商订货;
3、地区间的相互融通, 即地区互补, 产品互补, 廉价通用
部件可以相互融通, 例如在广泛的部件供应商集聚的泰国, 利用廉价的当地采购部件和从印度, 中国进口的部件, 批量生产低价小型车, 并向海外市场出口。
综上所述, 利用“独立性高的, 严密的海外供应链+地区间相互融通部件+从海外出口整车”, 将垂直整合性生产模式转为水平分工合作模式, 通过生产标准化, 通用化, 一体化, 可以将供应链的风险降低, 实现成本最小化, 丧失机会最少化, 形成规模效益, 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
摘要:20世纪50-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 这一时期日本迈入了经济现代化, 国内经济史无前例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紧接着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让日本失去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绝好时机。从1985年起到2005年的20年间, 以丰田为首的日本企业通过努力奋斗, 克服种种危机, 奇迹般的耸立于世界汽车行业巅峰, 迎来了辉煌的时刻。然而, 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国内经济整体呈现慢性的供过于求, 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被称为“失去的20年”。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世界经济开始大滑坡, 经济中心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 即亚洲成为新兴市场的中心, 日本才被迫认识到产业结构的脆弱与国内市场的萎缩。2011年日本爆发特大地震, 大地震是否会使日本醒悟过来, 是否会作为日本经济再生的转折点被记忆?还是被写入“失去的20年+若干”成为最终定局的墓志铭?日本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和产业空洞化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