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的散文

2024-07-11

沉沦的散文(共11篇)

沉沦的散文 篇1

爱,在病痛中沉沦散文

人生航行,经过一个又一个驿站,有时需要驻足停留,好好给自己找个沿岸的港口,让自己远行的心,抛锚停靠安歇,流年的季节未梢的告别,有太多的留恋,当这种留恋被遗憾层层包裹,内心深处的些许美好也会随之凋落枯萎。---紫蝶儿

近日的身体状况很不理想,越加严重的眼睛加上腰的疼痛,已经让我整夜的不能入睡,医生一再叮嘱不能再对着电脑,要卧床休息,然而,闲暇下来的我,还是会忍不住的打开电脑,会不自觉的打开音乐,听着这些熟悉的伤感音乐,打开空间、进入日志、敲打键盘、书写一些伤感的文字,如此都会在不知不觉的进行。

音乐,我喜欢那种唱到灵魂深处,冲去心灵尘埃的感受,在那飘然的意境里,置身万物混合的弥散,柔美而又忧郁的动感,随着忧感音韵的飘远,思念就会缠绵在飘渺的意境里,构造一个脱离世俗的境界,这一刻,尘封在回忆里的忧伤,随着安静的旋律悠然而行。雅独芳华,在音乐里,默默地想念一个人,都说流年如歌,时光如水,于是我学会用净水般的心情,用音乐来慰藉,找到自信,去除那些世俗的搅扰,音乐的飘渺里,去感受白云悠悠的天空,诠释音乐的心情,心存善念,感受音乐美的升华,感受音乐诗意的天使,感受人生的沧桑,感受时光的东流逝水。

情动的将笔又一次落在了空白的纸上,这或许,是一种习惯,是我长久以来,所戒不掉的生活习惯,一直用文字,记录着醉一程,醒一程的起起伏伏。也曾有人说,恋上伤感文字的女人,总是太过孤单和寂寞,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有它们陪伴一点也不孤单也不寂寞。我是忧伤的,因为我独处的只有文字陪伴左右;我是幸福的,因为我还有我爱的文字可以陪伴左右。我总是在自己的世界,写着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与别人无关的心情,文字的能力有限很多感觉非笔墨可形容像伤心欲绝这种事你还可以讲得出来,那你还不算太过伤心。

内心曾有一张自己结的网,网不到别人的心,却缠绕了自己的忧伤,内心曾有一扇不愿开启的窗,里面住着不能回首的过往,内心曾有一则无形的屏障,看得见彼此的眼眸,却无法触摸彼此的目光,曾有一页不想翻过的日历,标志着某年、某月的某个地方有一本珍藏的日记,没有一个字,直叫人泪流千行,曾有一块石头,因为刻着莫人的名字,就一直把它当做宝,曾有一抹不能触碰的伤,就算是时间都不能治疗,曾有一个不能唤出的名字,纵使唇间呢喃千遍,最终不过空梦一场。

我知道我的软肋,是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我也知道再执着的未来,也会有以往;再优美的旋律,也会有情殇;再期盼的目光,也会有迷惘;再纯净的文字,也会有悲伤;再动人的风花雪月,也等不到地久天长。

生活如一段录音,倾听午夜的独白,纵情灵魂的舞蹈;记忆如一截儿歌,纯真绚烂的往事,珍藏曾经的童谣;命运如一株蒿草,笑看天空的变幻,固守无助的孤傲;抗争如一炉焦炭,灼痛世俗的目光,驱赶生命的奔跑;生命的轮回有聚有散,站在流年的彼岸,回首那逝去的光阴,岁月是记忆的沙漏,留下的只是拼凑的片段,每一个片段都值得珍藏,每一段岁月都值得难忘,茫茫人海,相遇就是一种缘份,每一次遇见,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每一次聚散,都是一种命运的注定。

红尘陌上,百媚千红,只是写意的一处风景,人生有无数的驿站,微笑着遇见,微笑着与过往道别离,伸手,捡拾一片爱的花瓣,为你,储存一抹心香,让生命,在遇见里欣喜,让眼眸,在芬芳中嫣然,多少年华如水,将执念写成铭心刻骨,多少过往成诗,将流水落花写成美丽。也许,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熟知,浅笑离愁,婉转牵绊,就好像悲伤这场盛宴,曾在无数的.执念中,写满了太多的泪痕,在流年荒芜的画里,一笑而过,那些缘深缘浅终将缘来缘去,彻悟了思情的逐情,世间并没有天长地久,地老天荒,那些曾一段华丽的对望,是悲伤里浅笑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一个不经意,流年已把故事写好了结局,有些人注定要消散在清风明月里,有些缘注定要飘零在落花流水间,再怎么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总有一天被光阴的风吹散的无影无踪,想再一次见到安好的模样,只为确定你尘埃落定的幸福,从此,天涯陌路,后会无期。

一路走来,爱过喜欢过的人,走散了一些,失去了一些,存留下来的这一部分,应该去珍惜而不是去逃避,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到底是哪里不好呢!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认真过的一些事,却从来都是不温不火;所谓色相,所谓家世,也总觉自己没有;疏懒,被动,慢热的秉性,这一辈子怕是也改不了了,认为这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但是我只想告诉自己,这也不是失败的人生,这只是,某一种人生。那些曾经走过的悲喜,刻成了回忆,每个不经意想起的瞬间,都在回忆里面留下伤痕,多余的感伤都该被淘汰,有些事或许该要学会看开,有些人或许该要学会原谅;现实太残忍,对别人少了那一种信任,世界太复杂,对自己少了那一种单纯。

喜欢美丽带点忧伤的文字,只是喜欢,没有沉溺,喜欢音乐,因为音乐是最忠实的朋友,可以在其世界自由驰骋,暂时忘却喧嚣,在婆娑的岁月里,一抹相思锁浮华。爱,在文字里缠绵,情,在文字里窖藏,任流年似水,匆匆而过;思念,在音乐里痴缠,牵念,在音乐里徘徊。告诉自己,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在流年尽逝的记忆里,每个人的生命只是沧海之一栗,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首,天各一方,情深意浓,思念起来是遗憾的伤感垂泪,青春不在,颜衰色旧,感叹起来到也是遗憾的潸然泪下。

沉沦的散文 篇2

关键词:沉沦,独语,郁达夫,叙事方式

郁达夫的小说素以抒情见长, 作者本人也认为“小说的表现, 重在感情”。概观郁达夫五十余篇小说大都是不重视曲折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而重在抒发人物抑郁寡欢、寂寞孤独、敏感自卑的内心情感体验。发表于1921年的成名作《沉沦》, 即为此特征的最为明显的体现。只不过《沉沦》在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与揭示主题时, 首一地运用了“独语”叙事方式而别开生面。

一、“独语”叙事方式在文本的表现

《沉沦》的“独语”叙事方式首先表现在人物内心的独白 (这种独白即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而这种内心的独白又不同于鲁迅的《野草》里那种表现很强又蕴含极为丰富的生命哲学的形式, 也不同于何其芳的《画梦录》里的那种绝对隐秘地表达自我孤独情愫的特点。《沉沦》是通过主人公“他”的内心情感的自我宣泄, 而让读者感觉出“他”是个敏感、怯弱、孤独、自卑、伤感的“零余者”形象。从小说的第三部分, 我们清楚了“他”的身世:“他”三岁失祜, 成长过程充满困苦艰辛;“他”心思又活, 不肯按部就班的学习;“他”又好幻想, 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多情的古典勇士, 也把邻居的两个女儿当作贵族的苗裔而想入非非;后来随兄东瀛留学, 但在日本, 弱国子民的身份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从而与世格格不入;“他”心性又很高, 对自己苛责严格;“他”很想与人交往, 但又怀疑别人对自己持有偏见或歧视, 因此心理上的失衡而导致无法与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此, “他”的内心世界异常地充满寂寞虚无, 加上青春期Libido的萌动, 于是“他”渴求爱情, 希望借助爱情的力量能来缓解孤独寂寥的心灵。虽强烈地渴求爱情, 但却怀着“月兔儿似的小胆, 猿猴似的淫心”而不敢付出实质性的行动。如, 爱上房东的女儿, 却对人家“装出兀自不可犯的样子”, 让人感觉其高处不胜寒的距离感, 但“他”的思慕心却一天天地膨胀起来, 以至发展到窥浴。但对此, 又疑心别人知晓了而整日惶惶不安。由此, 在一次放学后, 遇到两位日本女同学, 内心表现的异常激动, 自嘲自骂自己:“你这卑怯者!你既然怕羞, 何以又要后悔?”回到房间又想到她们两双活泼泼的眼睛含有惊喜的眼神, 又自我说道:“呆人呆人!她们虽有意思, 与你有什么相干?她们所送的秋波, 不是单送给那三个日本人的么?哎!哎!她们已经知道了, 已经知道我是支那人了, 否则她们何以不来看我一眼呢!复仇复仇, 我要复她们的仇。”这种内心的自言自语话语十足地透露出了“他”的怯懦和敏感。

由此, 我们在“他”的独语中, 不仅看出了一个“个人的灵魂与肉体斗争”[1]的“零余者”形象, 同时也窥探到一个令人窒息的现实社会环境。

二、“独语”叙事方式的现实审美意义

郁达夫的小说虽然是“自叙传”抒情体的小说, 强调自我情感的流露, 散发出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似乎与现实主义有很大的距离和隔膜感。对于这点, 历来很多的研究者也是这么认可的, 但事实上他众多的小说在抒情的外衣裹包下, 却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感。换言之, 他的小说以抒发“零余者”的内心感伤、苦闷、焦灼以及痛苦的情绪, 来揭示造成这种情绪的社会现实以及原因。这种侧面的揭示和控诉方式与鲁迅、茅盾、巴金等的小说直接揭示和控诉现实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独语”的叙事方式在《沉沦》里的运用, 使读者读了文本之后, 在与主人公同泣和感情共鸣的同时, 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地思考《沉沦》所要体现的现实审美意义。

首先, 客观真实地揭示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环境。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所处的环境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后的环境。他们经历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有了追求人的解放、个性主义的精神以及批判现实社会的勇气和决心。伊始, 他们也有人生的激情、理想的追求, 即使在他们陷入了自我消沉堕落时, 我们通过他们的“独语”话语, 也能见出他们内心里的那份不甘。既如此, 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呢?别林斯基曾说“要揭破拜伦这个伟大的诗人的忧郁的谜底, 首先必须猜破他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秘密。”同样我们要了解《沉沦》里“他”忧郁苦闷产生的缘由, 也必须猜破郁达夫笔下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秘密。如前文所述, 他们生活在一个动乱、骚乱, 新革命又在酝酿以及中国旧有的腐朽传统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 并没有得到彻底消亡和根治的社会里, 社会的各种沉渣腐物仍然在肆虐着, 还在死灰复燃, 还在猖獗着, 再加上他们在“五四”期又初步地接受到了西方的文化思想, 有了自我意识和追求个性的思想。但这两者的相互冲突却是异常的激烈, 而对于一个本性软弱的小知识分子来说, 那其表现就尤为的苦闷和伤感。所以在一些有悖于传统伦理的举措和行为中, 他们就没有坚强的思想和行为去对待。比如, 《沉沦》里的“他”在每次自渎后, 因从小服膺“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而日夜地懊悔而痛苦不堪。

其次, 彰显了作者对“零余者”的深切同情之感。这主要从作者的人文情怀角度来说的。郁达夫作为经历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作家, 懂晓他们内心世界的苦楚和精神的萎靡之因, 故而在作品中, 不厌其烦地向读者揭示出这种情绪, 但另一面对他们的同情之感溢于言表。正如有学者所说:“深沉的......人道主义......是奔流在郁达夫全部生活和创作中的主流。”

因而, 郁达夫运用“独语”叙事方式, 除了要揭示出混乱不堪的社会现实和反映出一批具有“时代病”的“零余者”形象外, 还寄予了他对那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极不幸人生遭遇的同情。他们本是带着人生的激情, 怀着人生的理想的, 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作为, 最后却因社会之故而走向自戕的不归之路。这一边痛恨了戕害他们的社会现实, 一边也不能不有无尽的同情之情。这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所为。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415。

利兹:皇族的沉沦 篇3

在爱尔兰人奥利莱还是利兹联队教父的时候,那些满腔热血穿着白色战袍的利兹联队少年几乎横扫了欧洲。2000/2001赛季,里奥·费迪南德刚刚名声鹊起,大卫·罗宾逊、阿兰·史密斯这样的青年也才初露锋芒。

但现在,利兹联队又在哪里?自从2005年夏天从英超跌落英甲后,利兹联队境况是越来越凄凉。上赛季终局,利兹联队最终排名英冠第4,如果他们能把握住升级附加赛的机会,那么重回英超后的高额电视转播费也许会让利兹联队重新缓过气来。在升级附加赛首轮淘汰普雷斯顿后,利兹联队确实听到了埃兰路球场的满场赞歌,但不争气的“青年近卫军”在次轮0:3惨败给了实力远不如己的沃特福德,重回英超的最佳机会就这样白白错失。

2007年1月,如果要在英冠由24支球队组成的积分榜上寻找利兹联队,自上而下似乎困难,自下而上却一目了然。目前,利兹联队以27场7胜3平17负进27球失49球积24分的成绩,排名英冠第23(倒数第二)。作为皇族之郡约克郡最大牌的球队,利兹联队安身英冠已经是很丢人的事了,如果再跌入第三等级的英甲,那他们如何对得起胸口绣着的象征着约克皇族的白玫瑰。

利兹联队的堕落,很多人将之归结为人的因素,一如当年利兹联队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崛起,很多人认为要归功于两个人一样。在球队最为辉煌的时代,伟大的教练唐·利维带着一名伟大的球员杰克·查尔顿,将仅仅只有40多年历史的利兹联队带到了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从1964年升入英甲起,利兹联队连续8个赛季在英甲排名前三,其中有两个赛季获得英甲冠军。此后,利兹联队放眼欧洲并开始征服欧洲,1967/1968赛季,利兹联队捧起了欧洲博览会杯(欧洲联盟杯的前身),1970/1971赛季,在该项杯赛中,利兹联队再次折桂。不过,1973/1974赛季利兹联队再次获得联赛冠军后,英足总终于动起了唐·利维的脑筋,将他挖到了国家队,利兹联队由此开始走下坡路,开始了在甲乙级中的沉浮年代。

这一次,利兹联队的崛起后速朽,在最初阶段全无征兆。1997/1998赛季,利兹联队名列联赛第五,时任主教练的名帅格拉汉姆给继任者大卫·奥利莱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底子。奥利莱的建队理念是“年轻的,由英格兰和爱尔兰球员组成的球队”,奥利莱在转会市场上投下了大笔的金钱,终于买到了“青年近卫军”在2000/2001赛季几乎横扫了大半个欧洲(最后在欧冠半决赛中被瓦伦西亚淘汰)的不错结果。但此后,利兹联队竟速朽了。主将里奥·费迪南德的转会并没有解决球队的经济危机,即便是陆续卖出了罗宾逊、科威尔、维杜卡等主将后,球队还是不能正常地发放一线球员的薪水,最终导致球队在2004/2005赛季降级。没有人知道速朽的背后是什么。一支从竞技成绩到球员的市场号召力均属英超中上的球队,却得不到正常资金链的保障,这更让人感慨资本足球的反复无常。

撇开经济原因,现在的利兹联队沉沦到英冠倒数第二,主要还是因为人心散了。利兹联队从来就不缺少优秀球员。即便是在经济状况极为困顿的最近几年,球队也涌现出诸如阿伦·列农、米尔纳这样出生在1985年之后的少年天才(前者被认为是小贝的接班人,后者保持了英超最年轻出场和进球纪录)。更年轻的迈克尔·伍兹和汤姆·泰伊沃在2006年8月也相继跳槽到了切尔西青年队,和他们一起走的还有青年队主管沃辛顿。本赛季为利兹联队在英冠中打进7球的前曼联青训产品、北爱尔兰国脚希利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表示,如果球队高层再放任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他下赛季也许就不会留在球队了。

上赛季是利兹联队的老将和新人们最后一次展示团结的赛季,但赛季末折戟升级附加赛后,利兹联队上下也就在困境中愈加迷失了自己。本赛季英冠前27轮,利兹联队仅取得7胜,但值得一提的是,这7场胜利中居然有一场是在目前英冠榜首球队伯明翰身上赢得的,利兹联队在其他几场中战胜的也是谢周三、诺维奇、考文垂等昔日英超球队。但在对卢顿、普雷斯顿这样昔日英格兰二三等级球队时,利兹联队却相继以1:5、1:4惨败。

沉沦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4

——题记

回首往事种种,在笑与泪中与年少时的自己相撞,惊愕回头,视线相遇的一瞬,在对面自己的`眼中,并无鲜衣怒马,繁花看遍,只是漫漫长夜,独自下坠。我蓦地想起什么,有一段岁月,我的确悔过。

是夏,聒燥的蝉鸣搅得我心烦意乱,或是这几月来的坎坷,让我对学习这个字眼,厌恶至极。

我不明白,学习有用吗?开着空调,玩着手机不比在深夜中与试题奋战轻松吗?许是年少轻狂,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着实好笑。

我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的温柔乡之中,当别人在与酷暑难题较量时,我与空调冰棒共舞,一舞,便是二月之久。犹如童话中的红舞鞋,一直跳,一直跳,直至迷失自我。

只是只有自己沉浸在名为假象的舞会中,最终,结果没有陪我演戏。

那日无风,无雨,树上的小鸟似在嘲笑这么久以来的任性,鲜红的分数,老师的失望,父母的白发,我产生了一点悔改之意。那段时间,读了许多诗书,就像大日光射穿乌云那样,我明白,我不能再如此堕落下去了,因为有梦要追,有人要等,也有亲人,要补偿。

其实并不是立刻将自己从泥沼之中救出来,而是在阅读,在旁人的引导下,得以重见天日。

的确,与古人相比,我那小小的失意,真是微不足道。

大宋的明月照耀了千里,唯独没照到苏轼,乌台诗案削去了他的豪尖,只得叹:十年生死别亡妻,他半世沉沦,半生坎坷,却只道也无风雨也无睛;依稀记得那个16岁遍干诸候的执剑少年,锋出京华,才情无限,只因谱了一曲露华浓,便屡屡贬谪,借酒消愁愁更愁。他索性快意江湖,月下思乡之时,窥见一缕银白;曾经一袭粉衣,与丈夫恩爱的李易安,国破家亡,己孑然一身,却不断能咏出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那我这些小小的磨难,与他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不再沉沦,而眺望远方,那闪闪发光的梦想,促使我前进,追逐。

沉沦观后感 篇5

为了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群众观念、纪律观念、道德观念和廉洁观念。在10月24日下午,学院组织全院党员在四楼会议室集中观看了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沉沦》。

本次学习主要通过讲述东莞市人大原副主任欧林高,在任东莞市清溪镇党委书记、市委副秘书长、长安镇党委书记和市人大副主任期间。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大肆敛财,恣意妄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思想腐化堕落的全过程,最终一步步走上一条不归路。

通过本次的的学习,让我清淅看到一名人民好干部在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下信念动摇、妄图逃脱组织监管、脱离群众、无视群众监督,没有正确看待权力,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毒瘤思想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我能否沉沦作文 篇6

这年夏天,不热。

得到成绩的那天,下着下雨,淅淅沥沥,沥沥淅淅。 望着天空,好凄惨,好悲凉... 为什么?三年的努力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

三年来,放弃了多少,努力了多少。

也许,真的真的,努力得太晚,放弃的太少..

现在,要我怎么办? 他们的嘲笑,讽刺,都是我应得的。我心甘情愿接受。

但,爸妈的期望太高,现在,他们伤心了。

那刻,想放弃了,因为连妈妈都对我失望,那痛苦的眼神连我自己都不敢面对

那刻,心都碎了

那刻,真的`想到了死

那些日子,独自卷缩在角落,默默的舔着伤口.

突然发现..手机上信号灯猛闪,电脑上头像猛动

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重要

跑下楼,看到妈那失望的眼神,心、顿时又凉了

难道就这样了? 我就这样被打败了吗?

就这样放弃?甘心?

这10几分真的要命啊!我到底该怎么办?

像个无底洞,在吞噬着,我无法呼吸,很快就要死了

如果我堕落,会怎么样?

他们曾经说过:你是爸妈的骄傲...

沉沦的散文 篇7

关键词:《田园的忧郁》,《沉沦》,相同点,不同点

郁达夫的《沉沦》和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分别是中日近代文学的杰出之作, 初读时发现两部小说有一些相同之处, 于是唤起了本人对这两部作品的兴趣。因此, 本人想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对这两部作品作一些比较研究。

在进入比较之前有必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下大致地了解。

《田园的忧郁》是佐藤春夫的力作。可以说它是日本叙景小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 也是描写作者内心世界的“青春文学”的代表之作。它不仅把西欧文学中的“世界末的颓废美”带进小说, 而且还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学之美。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忧郁的生活状态, 但没有什么具体的故事情节。作者侧重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和联想。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逃离喧嚣的城市、来到武藏野的一个自然景观很好的乡下时对周围的景色事物的心灵上的感悟。主人公渐渐患上了忧郁症。在文章的最后, 主人公反复重复着「おお、薔薇、汝、病めり!」这句话, 以此来烘托出小说的主题和主人公那可悲的命运。

《沉沦》是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力作。《沉沦》的主人公出生在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 在四处求学的过程中他接受了开放、进步的思想。在中欧合并的大熔炉中成长起来的主人公不仅具有中国文人应有的素质, 而且还具有渴望自由和逆反的个性特征。但是, 在传统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中, 主人公的自由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遏制。于是, 他离开W学校后, 不再想去其他学校, 而是选择了一个小的私塾学习。而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内心开始变得很苦闷, 开始变得忧郁。在这之后的留学生活不但没能改善现状, 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远离故土, 受日本人的歧视和对性的渴望使他幻想得到像书本中那样的爱情。可是现实就是现实, 他的内心逐渐失去了理性的控制, 于是开始做下流的勾当。然而, 这些使他更加地忧郁。于是他不知不觉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中。最后, 他选择了投海自尽。

两部小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面就相同点进行下比较说明。

第一, 《田园的忧郁》和《沉沦》最相似的一点就是两部作品都是以“私小说”1的形式写成的。即、两部作品都是以作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为依据的, 或者说就是作者自身发生的事情以及当时的心灵感触的真实写照。下面从两位作家的经历来进行说明。佐藤春夫大正3年与女演员优川路歌子同居。两个人在本乡区追分街9号开始新生活, 在这里大概生活了一年多。大正5年的春天搬到了神奈川都筑镇中里村这个地方。这次搬家对春夫来讲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这里, 他不仅完成了处女作『西班牙犬の家』, 而且还创作出以这里的生活为对象的『病める薔薇』2。『病める薔薇』发表于大正6年, 就是在这个村子他完成了此作品构想。虽然在这个村子仅仅生活了四个月的时间, 但这个短暂的时间对春夫来说却是个重要的时期。郁达夫1896年出生在浙江的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这一年正好是中国被日本打败的第三个年头。从1911年开始, 他就开始创作旧体诗。而且, 还向报纸投稿。1912年他考上了之江大学的预科, 但是由于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给郁达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忧郁。1913年, 他去日本留学。《沉沦》就是郁达夫以1914年的留学为材料写成的作品。因此,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作品都是以作者自身的亲身体验为依据, 并通过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文学作品。

第二,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忧郁是两部作品的主色调。这种相似是如何产生的呢?佐藤春夫出生在明治25年, 他家世代为医, 但他上了中学以后却立志成为一名文学者。春夫的求学之道不是一帆风顺的。明治40年, 由于过于贪读文学书籍而疏忽了代数和几何, 因此作为不良学生被留级。明治42年, 在市内举行的生田长江等人的文艺演讲会上, 为了填补演讲者到之前的时间, 早熟少年做了演讲, 可是这个演讲却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小的问题, 因此遭到学校的无期停学处分。这次停学不久, 他又犯了好多事情。如被指定为防火犯之类的。这样的经历使春夫的性格发生了扭曲, 也可以说已埋下了忧郁的种子。下面来看一下郁达夫的情况。他的忧郁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他出生在1896年, 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 帝国主义就掌控着中国的军事政治乃至经济上的权力。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1896年又正好是中国被日本打败的第三个年头。这是郁达夫生活的大的社会背景。接着我们来看他个人的经历。他出生的第三年父亲就去世了, 家里买了所有的田地。母亲靠给别人缝补衣服来维持生计, 生活过得十分艰辛。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给郁达夫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忧郁。而且, 辛亥革命的失败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给爱国知识分子又增添了新的忧郁和苦闷。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人。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 他的忧郁、感伤的性格逐步形成了。因此,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知道了两位作者都具有忧郁的性格, 于是这种忧郁和苦闷也同样地赋予到了他们所创造的主人公的身上。

以上就是两部作品的相同点,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第一, 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主题上的差异。两部作品虽然都是以“私小说”的形式创作的, 但是《沉沦》却打破“私小说”的框架, 大胆地创作出了新的东西, 具有不同于《田园的忧郁》的主题。《沉沦》中的苦闷起因于人生的寂寞, 同时又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意义。所以, 我们从小说中看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节。下面, 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 去更好的体会《沉沦》的主题。《沉沦》发表于1921年。在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 而五四精神就是要反帝反封建。所以当时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 都饱含着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郁达夫就是他们其中一员。夏衍曾这样评价他:“达夫是个伟大的爱国者, 爱国成了他一生的支柱。”的确, 郁达夫在创作的同时, 积极投入到反帝国主义反日的民族救亡运动之中。所以, 在他的作品无疑要表现出这种爱国主义情节来。在《沉沦》中有这样一句话:“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 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充分表达了苦难人民要求自由和解放、期盼祖国早日强大起来的强烈愿望。这在当时的爱国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而《田园的忧郁》只是写了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没有像《沉沦》那样的社会意义。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比较强大、处于和平状态, 和被列强侵略的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的原因。

第二, 两部作品的影响是不同的。《田园的忧郁》是描写人生怠倦的最初的作品。当时很多对文学感兴趣的青年, 因为《田园的忧郁》的原因, 终于首次给自己内心深处的难以解释的部分找到了答案。那个时候, 在学生中间, 倦怠、懒惰、忧郁成了一种流行语。它的影响不仅是当时的学生, 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 对文学青年的影响也是不小的。而《沉沦》因为把五四精神融入进文章中, 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之路。尤其是在唤醒有志青年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 在有无故事情节方面两部作品也是不同的。《田园的忧郁》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逃离喧嚣的城市、来到武藏野的一个自然景观很好的乡下时对周围的景色事物的心灵上的感悟。可以说通篇都没有故事情节。但是, 《沉沦》正像前面所说的, 讲的是留日青年在日本的遇到的不幸。具有很明显的故事情节。

以上我就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两部作品的相同点之一都是以“私小说”的形式写成的, 其二是忧郁是两部作品的主色调。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主题上的差异, 即《沉沦》中看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节。而《田园的忧郁》只是写了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没有像《沉沦》那样的社会意义。二是两部作品的影响是不同的。《田园的忧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使倦怠、懒惰、忧郁成了一种在学生中间流行的语言。而《沉沦》的影响则表现在其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之路, 尤其是在唤醒有志青年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有无故事情节方面的不同。《田园的忧郁》通篇都没有故事情节。《沉沦》具有很明显的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1]佐藤春夫.《佐藤春夫集》.筑摩書房.1969年.

[2]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文库―郁达夫经典》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

[3]曾华鹏.《郁达夫自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郭沫若.《论郁达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6]吉田精一.《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7]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小田切秀雄.『現代の作家――その意味と位置』.冬樹社.1972年.

[9]佐藤春夫/鳥居邦朗.『佐藤春夫』.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4年.

走向沉沦的欧洲 篇8

在英国不久前突然上演30年未有的惨烈骚乱后,所谓“不稳定弧”,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块,那就是曾經自我感觉良好的欧洲。说当前欧洲已深陷社会危机泥潭,有点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显而易见的是,近年来欧洲暴戾之气四起。就在七月底,一向平和安宁的北欧国家挪威,竟然发生导致近百人死亡的凶杀血案,让整个世界惊得目瞪口呆。而前年欧洲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希腊、西班牙等国频繁出现示威,民众与政府之间难以达成妥协,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坐在火山口上。

面对不见尽头的债务危机,欧洲在彷徨无措之余,已不再谈论欧洲人可以为世界做些什么,而在拼命炮制“中国责任”、“新兴国家的责任”等新潮词语,企盼于世界能为欧洲做些什么。这显然不是二战之前的欧洲,彼时欧洲曾有数个世纪都是世界的主宰者,这显然也不是20世纪下半叶的那个欧洲,那时欧洲的世界主宰地位虽然已为美苏所取代,但欧洲人并未泄气,而是从血地里爬起来,努力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经济发展、文明创新,结果在经济上重新恢复生机,一个联为一体的欧洲即欧盟也逐渐建立,欧洲的现在似乎就代表了世界的未来。

时移势易,眼前的欧洲给世人的感觉,是进入了又一轮的向下沉沦期。沉沦的主要标志,是欧洲人对于前途和未来,正在失去自信,转而围绕贫富分化、阶层差别、族群不和等问题,不断上演激烈的争吵和冲突。无论对内对外,欧洲人都不见往常的那种英国式的绅士风度,相反,排外保守情绪滋长。

世界不再看好欧洲

欧洲人为什么会心态失衡,欧洲是否真的在向下沉沦?

毋庸置疑,世界对欧洲并不像以前那样看好。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更多把视线投向了复兴中的中国、印度和美国,它们各自的发展前景及彼此间的关系,被人饶有兴趣而不知疲倦地谈起,与此同时,欧洲却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突出表明这一点的,是舆论上的变化。还在五年前、也就是欧盟五十岁生日的时候,当时世界各国媒体围绕欧盟未来,就曾有相当多的讨论,普遍的看法是前景不妙。英国《今日世界》一篇题为《50岁以后的乐趣》的文章指出,从刚过去的10年,特别是新千年的前5年来看,除英国之外的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表现让人深感失望,欧洲经济增长的步伐不仅远远小于中国,甚至也无法与美国相比。而长期预测同样不容乐观,没有多少迹象表明欧洲的增长步伐将加快。按当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到本世纪中叶,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国将统统沦为中等经济规模的国家,将无法与中国、印度这些后发国家相提并论。

欧洲商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确认了这一看法。这份报告显示,欧盟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仅相当于美国20多年前的水平,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相当于美国在1985年时的状况。而欧盟目前的就业率和研发投资水平,仅相当于美国1978年的水平;欧盟目前的生产率水平(按每个就业人口创造的GDP计算),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了。不仅如此,报告还认为,由于欧洲在研发投入上远小于美国,和其高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未来发展来看,欧洲要想赶上美国,已越来越不可能。

对欧洲的悲观观念当然并不止这些。美国《新闻周刊》一篇批评“欧洲衰落论”的文章《50岁的欧盟:生日快乐》,就归纳了对种种“唱衰”欧洲的观点。僵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娇生惯养”的劳动大军、地位牢固的特殊利益集团、大量移民所带来的宗教与族群冲突、对共同的欧洲未来缺乏共识,以及欧洲政客在这些问题面前的无能为力等,使欧洲“正在掉进历史的垃圾堆”。

欧洲人口优势逐渐丧失

21世纪初的欧洲,无疑正在丧失上世纪下半叶的荣光。欧洲在忧虑什么?或者说,现在最让欧洲人心怀芥蒂的,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恐怕乃是人口。

《50岁以后的乐趣》一文便不无忧虑地指出,欧洲的致命弱点在其人口结构。到2015年,意大利的人口将开始下降,到2025年德国和西班牙也将出现同样的局面。人口结构的变迁,将显著增大欧洲社会的人口抚养比,这将使欧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遭到削弱,“假设到2057年欧盟仍然没有解体,得以庆祝它的百年华诞,届时欧洲是否会变成一个大疗养院,由来自贫穷国家的更年轻的移民照顾着大量老年人”。

人口一直扮演现代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国际政治的诸多变革。欧洲近世以来长期所拥有的优势地位,便与在此期间欧洲人口的一些变化密切相关。由于欧洲率先进入全球性商业和现代工业时代,从15世纪末直到20世纪初,其人口在三方面发生变迁并建立起了相对或绝对优势。

首先就是在数量上,欧洲人口占整个世界人口的比例持续增大。1700年时欧洲人口(包括俄罗斯)占世界总人口18%左右,1800年占20%,而到了1900年,则进一步上升到近25%。这两百年时间里,欧洲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它为欧洲对外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其次,欧洲早于其他地区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型经济向现代工业化经济的转型,人口运用技术和进行内部组织的能力都强于其他社会。再次,因为人口数量增长及人口转型而带来的对外移民,也扩大了欧洲优势。直至21世纪上半叶的近代世界,世界移民主要是欧洲向世界其他地方的移民,当欧洲移民遍布世界后,欧洲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便也形成。最后,欧洲在经历多次十字军东征后,各主要国家人口在族群构成、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同一性,这也增强了欧洲各主要国家内部的凝聚力。

从1492年到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史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欧洲而展开的,在这漫长的400余年间,除19世纪末的美国和日本外,世界性大国基本都在欧洲。美国虽然在19世纪末已具备世界大国的潜力,但并没有正式参与世界角逐,这一段时间的世界政治,实际上就是欧洲政治。没有欧洲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口优势,也就不会有欧洲对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就是在欧洲的范围之内,欧洲大国的兴衰成败及其优劣位势更替,也皆与人口变迁有关。

欧洲二战后的复兴是有其限度的。从整个世界来看,20世纪上半叶以来,欧洲往日的主宰性地位,已经几乎不可逆转地成为过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长期被欧洲大国所垄断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并在20世纪下半叶后不复存在。欧洲的那些大国,无论英国、法国或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和苏联面前,已无法平起平坐,只能是二流大国,而在21世纪的世界上,其锋芒又被复兴中的后发大国中国、印度等掩盖。

战后欧洲最值得骄傲的成果,就是化零为整建立了欧洲一体化组织——欧盟。一个超国家联合体的出现,的确在一定范围内加强了欧洲对世界的影响,不过,欧洲联合及欧盟和欧元的形成,不是反映了欧洲的强盛,而是反映了欧洲的衰落。如英、法、德等欧洲传统大国,都不得不依靠联合起来的力量来捍卫各自和欧洲在世界中的权重。

欧洲优势的丧失,与欧洲人口优势的丧失是同步的。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物质文明构成即人口素质已迎头赶上欧洲的同时,欧洲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在人口数量上的劣势却日益加剧。1900年,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4.7%,1950年变为21.8%,到2001年,则已经显著降为11.9%。

在20世纪下半叶,欧洲曾在前30年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欧洲国家普遍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停滞。它同样与欧洲的人口变化有关。从二战结束一直到1960年代初的近20年时间内,欧洲如同美国、日本、苏联一样,曾出现短暂的“婴儿潮”,曾靠自身的人口再生产维持人口增长。这为欧洲的经济复苏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新生劳动力,从这段时间直至1990年代初,欧洲经济一直保持增长。但在进入1970年代以后,欧洲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再次下降,大多数国家的总和出生率都已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下。《50岁以后的乐趣》一文如是说:“欧洲现在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已经过了风华正茂的时期。”

福利国家制度难以为继

欧洲人口生育停滞、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危机,又因另一事实而雪上加霜:即欧洲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这已使欧洲人的奋斗精神大不如往。

债务危机爆发后,希腊政府决心压缩公共开支,却马上迎来了成千上万希腊人的街头抗议。希腊人把一切都推给了“政府腐败”,却不去想即使政府清明,希腊人普遍少劳动、50多岁便可提前退休,又哪来足够的财富可供他们任意挥霍?这也难怪不管希腊多么“水深火热”,德国民众都不赞成去救助希腊,在德国人看来,这是拿自己的辛苦钱去帮助懒汉。

法国人也走上了街头,他们反对政府推动立法提高退休年龄。法国财政赤字2009年已增至144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5%,公共债务达14890亿欧元,占GDP的77.6%,大大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3%和60%上限。

希腊和法国的情形,不过是整个欧洲的缩影。因高福利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债务压力有多严重?用数字来说明问题。2009年,希腊的赤字几乎是其经济规模即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其累计债务是其GDP的115%;意大利的赤字和债务分别是GDP的5%和116%,西班牙是11%和53%,德国是3%和73%。 而据预测,到2011年,27个欧盟成员国中14个国家的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60%。这样高的负债水平,直接来源于过高的福利。

福利制度是需要的,但欧洲的问题是福利过度,也即所许诺的福利国家超出了税收支撑能力。福利的过度化,已严重削弱了欧洲国家工业化时代勤劳致富的清教徒传统,与此同时,靠借钱过好日子,则是在透支国家的未来。

移民保守主义在欧洲兴起

欧洲人口严重老化、经济发展停滞、财富创造机制失灵、社会保障制度透支未来,由此也使欧洲的社会思潮近年来发生明显变化,对多元文化主义不再如以往那样钟情,在移民问题上趋向保守极端。

欧洲的上空无疑已布满移民保守主义的阴云。继前年之后,去年8月法国再次大张旗鼓驱逐罗姆人;2010年9月,法国通过法案,禁止人们在公共场所穿戴会遮住整张脸的头巾、面纱和罩袍。

这种态度并不只是法国才有。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银行的董事扎拉青去年发表一部新书,指责回教徒移民降低了整个德国社会的智力而变成平庸,他虽然因此被银行开除,但民意调查却显示,大多数德国人同意扎拉青的看法。一些欧洲国家如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也都在酝酿制订类似法国的法案。这的确反映了欧洲对其人口结构变迁的一种恐惧。欧洲的穆斯林人口在过去30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并将于2015年前再增长一倍。仅仅是人口种族结构的改变,还并不足为惧,欧洲人所担心的,是随移民潮而一天天增多的穆斯林人口,过于顽强地保存了自己的文明传统,并不愿意融入欧洲文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去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就公开指出德国试图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她强硬要求穆斯林移民应该学习德文,以便在德国学习、就业和融入新国家。

移民保守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可以看作世界人口变迁在欧洲社会、政治领域的反映。自16世纪以来,全球人口曾经历三次大的变迁,并都产生相应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当前世界已进入第四次人口变迁进程,但由于经济社会变化一般落后于人口变迁,今天的世界主要仍受第三波人口变迁的影响。

这第三波全球人口变迁大致起自1960年代,自那以来,欧洲和西方近两百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其他区域的历史发生逆转,人口生育水平急剧下降甚至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欧洲和西方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中不断缩小。

就像欧洲近世以来的对外人口迁移,带来了欧洲的兴起及其全球统治地位一样,这一波倒转回去的移民潮,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些国家的人口结构,同时还会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发生影响。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冲突和对抗,且在某些时候还会显得格外激烈和难以调和。从一定程度上说,21世纪以来所发生的重大恐怖主义事件及美国展开的反恐战争,就可以看作是人口问题在当下的一个反映。

欧盟岌岌可危

欧洲的麻烦并不止这些。在欧洲制造业的空心化后,作为欧洲统一标志的欧盟机制及欧洲货币单位欧元,它们的前途也愈加引人关注。在这方面,同样不祥之音四起。

我们正在看到一个重新走向分裂的欧洲,这或许是前苏联解体之后,大国政治的又一个重大转变。促使欧洲分裂的种子,早就在酝酿生长,现在,它不过是伸展开了芽叶。不幸的是,这片芽叶会让人想到1950年代以前的那个欧洲。这个欧洲在形成现代性制度的四百余年间,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没有共同的欧洲意识,也无所谓一体性的欧洲文明,欧洲不是表现为大量分立的邦国,就是表現为混战不休的主权国家,它们之间的合纵连横不断制造冲突,又不断形成力量均衡。

这种状况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转折。整个20世纪下半叶,欧洲像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先是建立煤钢和原子能同盟,接着推出欧洲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又打造出了欧洲联盟。与此同时,一种对于同是欧洲人、同属欧洲文明的新意识,也开始在欧洲内部扩散,欧洲首次不仅从经济、政治层面,还在文化层面赋予了同一性。欧洲朝一体化方向的突飞猛进,让人联想一个跨越主权国家认同的统一的欧洲合众国,可望在不久的将来成形。复数的欧洲如果真的成为单数的欧洲,这对欧洲来说当然将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但欧洲的分裂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际便已出现端倪,由于战争立场有别,西欧与东欧的言辞举动有如两个世界,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当时痛下重言:欧洲分出了“老欧洲”和“新欧洲”。“老欧洲”的法国、德国选择与俄罗斯合作,一道与美国唱起了反调,这三国的首脑在之后几年内,还频频举行小型聚会,在大的事务上统一立场。法德作为美国盟友却与美国决裂,其缘由恰如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所说:“大国不可能容忍其命运由其他国家(不管它有多友善)的行动来代为决定”。

法、英、德等欧洲大国的共同利益日趋减少,英法在欧洲被德国边缘化的本能反应,是转变外交思路,寻找新的出路。英国所玩弄的是它一贯擅长的势力均衡游戏,在欧洲大陆把砝码向法国倾斜,以平衡德国的影响力。这自然也合乎法国的心意,两国试图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东山再起”,因此于去年签订国防领域的合作协定,并就建立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完善干预纷争机制达成一致,还准备共同使用核设施。

当下,在利比亚,欧洲大国间的心怀各异表露无遗。一个政治统一的欧洲,未来还有无可能?一个经济统一的欧洲,是否将会发生倒退?没有多少人对此看好。

欧洲“衰落”的启示

看来看去,今天的欧洲前景委实不妙,表面看来,是近年来不见好转的债务危机和经济状况在让欧洲人心焦,但再往深处观察,存在一些制约欧洲走出低谷的结构性因素,这是欧洲在未来可见时间内无法根本扭转的。总结起来,它们包括:

欧洲制造业的空心化。当前除德国等少数国家之外,欧洲其他国家大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拱手把近世以来主要的财富创造源泉让给了世界其他地方。制造业在欧洲的衰败,其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且难以通过发展其他替代性产业来创造足够的就业空间。同样,由于退出了传统工业领域,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为此不得不借钱度日,由此形成庞大的国家债务。这使得欧洲国家不得不削弱政府开支,减少社会福利支出。

欧洲有可能重新创造制造业的优势吗?基本已没有可能。这是由跨国公司按照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配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决定的。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欧洲土地和人力成本高,传统制造业在欧洲已无利可图,这使得从欧洲转移出去的制造业,不可能再回流到欧洲。在退出制造业的同时,欧洲经济以金融服务业为主要途径,逐渐实现虚拟资本主义化。金融是可以微小劳动赚大钱的领域,不过不要忽略了,从玩弄金融游戏中赚得大钱的,却是少数人。金融经济的兴起,使欧洲不少地方形成的一种局面,乃是金融资本逐渐与主权国家脱节,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并且,资本全球化与社会保障国别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上述两个问题,又因另外两个事实而雪上加霜。一是欧洲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建立起来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今物极必反,成了养懒人的体制,不仅极大削弱了欧洲的经济竞争力,而在欧洲面临经济、金融或债务危机时,政府想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却难以取得养尊处优惯了的民众的同意。此次英国发生骚乱事件,其部分原因就与英国政府近年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有关。另外一个则是,欧洲是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人口出生率下降之大也为世界之最,在不断涌入信仰各异的外来移民后,欧洲人口结构已发生显著的改变,这不仅在削弱欧洲的竞争力,也在冲击欧洲的文明特性。

欧洲人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吗?哪一件看来都很难。这些问题合在一起,给欧洲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由此引發的社会焦虑也是全方位的。英国骚乱不过是这种集体焦虑症的一种变态表现,它绝不能单纯理解为某些社会个体的不良选择或年轻一代的道德沦丧,而是国家与社会处在总体沉沦状态的必然产物。

打开21世纪的世界政治地图,欧洲将越来越是欧洲的欧洲,而非世界的欧洲。传统白种人在数量上的减少,人口在宗教和族群构成上的日益多样化,以及人口的不断老龄化,都将使欧洲不再具有传统的开拓进取精神,而日趋在性格上趋于保守和内向,将更多精力专注于自身事务。

一个进入成熟期的、“过了风华正茂的时期”的欧洲,在当下的表现及其未来可能的前景,将给其他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沉沦的心凉薄了花事伤感美文 篇9

春雨淅淅沥沥,下不断歇,它润泽着万物,也淋湿了我的心间。回想的思绪透过长满青苔的木窗,繁殖流通的光圈,疯长了三月情丝,我折叠着雨花的情心,顺次是延伸稠密的爱恋。

我把静闲的韶光放逐流长,让回想的华美充盈眼眶,镌记墨迹淡开的思维,照旧手心漠视着三月的芳香。无我淡醉的心境在流沙般的指尖滑过,淡不去的潮涨潮落裹着如海的厚意浓郁了春思。

望外,春雨毛毛,漫起思绪成线。远处成片的绿意随初春的风雨轻柔摇摆,星星点点的嫩芽饱含着清清爽爽待然焕发的滋味,卷着滴雨的痕迹满目缩影飘扬在流年光华。风,悄然划过脸颊,将三月的怀念吹起,裹着淡淡的忧伤,漫动甜甜的回想,带着远远近近的间隔,穿过稠意盎然的细雨,你,是不是孑然站立在春色雨林的树后?

我欲拾笔落墨,将一笺绡红尽染,装点着雨的国际,在春雨的时节流泻心底的纠缠,透过氤氲的三月,透过轮回的时节,清丽的雨中,照旧单独散步在那旷无人际的桃林、梨园,把淡淡心胸描写嫣然的花开。一步步前往,一步步寻找,悄然间在如画的景色里飞旋着诗意的梨花雪,柔情的光景占有着温顺节拍。通过的,遇见的,流不老年月变迁,韶光的轨道消磨不了回想的`镌刻。

清风的早晨,你是不是揉醒了双眼?那洪亮的鸟鸣低吟但是敦促旧时的情音?这三月的音符,定情的音标,顺次延伸穿越在森林山涧,若怒着心花浪漫,回旋在历久的心海翻卷。

我把爱雕琢在你懂的时节,我把情播撒在你走过的时节,我把念想追逐在你安全的路上相伴,我撑一把伞就是装点三月的心意漫长。

当今,又一年。谁,又惹尽了心弦,把离愁的想念躲进三月的沥沥心雨中?静静地凝睇,我怎样也找不到你身姿,是不是橼木的背面陌生了倾听雨花开的梦话?清浅的韶光,你是不是躲在深重的韶光仰视?

日子,弹指流水,唯有初见那般铭肌镂骨环绕脑际充盈心扉。在今春的诗章里放飞着心绪,带着跳动的心率,带着高雅的心灵,寻找着胭脂一抹粉色,寻找着纯真的一袭素颜。

不论年轮是不是苍老了容颜,不论年月是不是凋谢了华美的诗歌,我走过的都是你亲手点着热情焚烧的火焰,在我走过的山垣小溪,在旷幽的人生长河书写着无与伦比的心旷神怡。

假若春若无香,我自孤苦成殇。浮华尘世,半生岁月,行走在阡陌旅途,滴雨的桃花在悲戚的呜咽飘扬,只有雨清隽成一串珠帘,犹锥心的痛滴血弥撒心田。堆砌那远古雨花的故事,在万语千言秉承一脉脉荷锄花间轻轻地悲戚葬花的传奇。

许是你承诺的告诫,把前尘往事惦记在我多情的三月,欲罢不休的灵魂在你柔情千般的分开不舍间染红我经典的双眼。

桃林春风柔心意,雨中梨花泪眼滴。雨落,淋湿了心胸,花落,香消入梦怀。如若雨花成殇,我愿随风飘散。

焰火三月漫潇湘,拾尽干枝添还寒。心头,一壶残酒浇注了往日情绵,在桃林梨花雨的倾流残烛般落尽寂寥。

沉沦的大陆 篇10

在南太平洋,2 0世纪9 0年代中期的两三年时间里,有4 5个至6 0个小岛失踪了。对于这条据说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的信息,我们认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不同的声音总在喧嚣,哈斯顿·舒尔茨说:这是被外星人偷走了。外星人每年偷走1 5个至2 0个南太平洋的小岛,获取地球上的泥土以及岛上的动植物、昆虫和微生物等,供科学研究之用。对这种可笑的说法,我们见多不怪。奇怪的是,发出这种不协调声音的舒尔茨,据说还是美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真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外星人想要偷走几个小岛实属不易,如果想要偷走一个大陆,则是难上加难。那么,关于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消失,又该如何解释呢?

据说,在1 2 0 0 0年前,在南太平洋上曾出现过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英国军人琼斯·查·查瓦德经过1 6年详尽的调查,写了《消失了的姆大陆》一书。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这块大陆的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之和,陆地上没有险峻的山脉,是一片绿荫覆盖的美丽平原。人口约6 7 0 0万,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各种肤色的人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

书中说,人们把太阳作为神来祀奉,有个叫拉姆的国王统治着这个国家。“姆”意为“太阳之国”,人们把拉姆尊为活着的神。大约在1 0 0 0 0年前他们已经知道用火、使用文字、制作瓦器、编制织物、绘图和雕刻,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

书中说,姆大陆的渔业十分发达,他们制造大船,远涉重洋,在世界各地开辟殖民地。建筑业也十分发达,能用石块建造大型的建筑物和金字塔。至今仍保留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很可能就是受它的影响建造的。

那么,这个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姆大陆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查瓦德在书

中叙述道:一场灾难性的大地震发生了,一瞬间,它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姆大陆从海面上抹去了。

还好,不是外星人偷走了。

另一个传说中在大西洋沉没的大陆,却已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则讹传的笑话了。柏拉图的残篇《克里底亚》中记载了一个迷人的传说。大约距当时9 0 0 0 年(距离今天是

1 1 0 0 0余年),在“海力克斯之柱”以外,在波浪滔天的“西海”之中,有一个巨大的海岛叫亚特兰蒂斯。海神把这个岛赐给了大儿子大西,所以这个国家叫大西国,这块陆地被称为大西洲。这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林中居住着成群的大象,大地上生长着各种奇花异果。立国之初,大西王以德治国,这里很快成了人间乐园。

大西国在高地上建筑了圣城海神市,全城以同心圆划分成5个区、3道围墙和3条水渠,与外海相通,海运四通八达。城市用黑、白、红三色石块建成,雄伟而华丽。宫殿和庙宇更为壮观,外墙嵌银,尖顶饰金,天花板全部以象牙砌成。世界各国的朝贺者和商队源源不断,国力十分强大。市中心是一座海神庙,供着用金塑成的波塞冬神像,他驾着六匹飞马的金车,头触庙顶,气宇轩昂。在其四周环绕着一百多个骑在海豚上的海中仙女,十分壮观。

随着生活的富足,人欲增大,圣洁遭到玷污。亚特兰蒂斯人变得利欲熏心,他们沉湎酒色,崇尚武力,抛弃和平,频频向外发动侵略战争,派遣的几支大军征服了地中海、埃及和欧洲的许多地方。

沉沦的散文 篇11

雨果和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拥有相同的基本态度。在小说中,他们都深入描写到黑暗的贵族统治和受迫害的下层人民之间尖锐的冲突,表达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肯定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1793年是法国革命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斗争最严峻的一年。法国保王党巢穴——旺岱省爆发了大规模叛乱,这年六月建立起的雅各宾派专政采取有力措施,实施红色恐怖政权,于七月派军队镇压叛乱,《九三年》正是以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展开叙述。

作品一开始便肯定了人民革命的正义性。在一片阴森的树林里共和军正在搜索敌军,林子深处有一个奇怪的女人, 她穿着单薄,袒露半边乳房,拥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傻傻地坐在树下。很快农妇被发现了,在与几个军人对话时我们知晓了她极其凄惨的经历:她的丈夫战死,因为领主需要他作战; 她的父亲因为猎了一只兔子变成残废,还要感激爵爷开恩赏他一百棍子而没有判死刑;她的公公为谋生计贩私盐被绞死,只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她的祖父被关到船上做苦工,只因为是个新教徒;而这妇女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只能带着他们在战火纷飞中逃难。人们同情这个女人更仇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贵族和国王,腐朽的社会,黑暗的政权。农妇的形象折射出法国社会的黑暗现状,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贵族统治的专横无道,过于深重的苦难终将使人民奋起反抗,人民进行革命是正义的,是必然的。

与雨果所持的基本态度一致,狄更斯也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无法避免的革命运动。在《双城记》里,作家以巴黎和伦敦为主要场景,着重表现了法国社会的黑暗统治和人民深重灾难的多个侧面:贵族的典型代表埃弗雷蒙德侯爵张扬跋扈,他的马车撞死无辜的小孩,他却无动于衷,扬长而去; 他年轻时霸占农家妇女,为达目的逼死她全家;了解事情经过的马内特医生为伸张正义写信揭发他的罪行,不料信被侯爵截获,马内特因此被囚禁在巴士底狱十八年;德法日夫人是当年惨死的农妇的妹妹,她将仇恨暗藏在心里,把贵族多年来的暴行一一编织记录起来,等待着复仇的机会;与德伐日太太类似的广大工人农民也都早已对贵族统治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他们每日都怀着满腔仇恨,紧咬着牙关,只等待一个爆发的时刻。山雨欲来风满楼,复仇之花已经在阶级仇恨的温床上悄然发芽,贵族的专制荒淫和人民饱受的苦难为大革命找到了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是雨果和狄更斯都是人道主义者,在肯定人民反抗黑暗统治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大革命的残酷和暴力,革命的胜利不是人道主义的胜利,相反,以暴制暴带来的是新一场血雨腥风。作家把目光转向在极端的斗争环境中暴露出的人性弱点,使得笔下的人物们充满矛盾性,他们的命运轨迹正是人性中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的交战。

雨果在《九三年》中塑造了朗特纳克这个集恶与善于一身的形象。叛党领导人——亲王朗特纳克在旺岱执行秘密任务时被革命党抓获,但是他却在紧要关头放弃绝佳的逃跑机会,不顾生命危险在大火中冲回碉堡救下三个命在旦夕的孩子。雨果在小说中并没有详细描写朗特纳克之前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通过小说中人物出场时萧杀阴冷的环境描写,以及寥寥几笔革命者对这个叛党头子的深恶痛绝,读者不难在潜文本中为朗特纳克安上狠毒,冷酷等等贬义的标签。雨果将这样的人物置于生死面前,着墨于他在极端环境下的抉择,他做了与自己的身份和一贯作风大相径庭的决定,放弃逃生而救孩子。那一刻“魔鬼身上的上帝”[1]苏醒了,孩子的纯真唤醒了朗特纳克人性中善的力量,使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做出了舍己救人的壮举。在昏暗的地牢中,孩子纯洁的心灵净化了朗特纳克心中的恶,这一场大火仿佛烧毁了人间的罪恶,使朗特纳克浴火重生,从人性的沉沦走向被孩子救赎和自我救赎的路程。

作家接着把一个难题抛给小说的主人公即革命者郭文, 应不应该杀朗特纳克?郭文在沉思:

“人们怎样办呢?”

“接受他的头颅。”

“朗特纳克侯爵要在别人的生命和他自己的生命之间做一个选择,在这个庄严的选择中,他选择了自己的死亡。”[2]

于是郭文很快对革命产生了怀疑:

“对于英雄的行为,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报酬啊!用一种野蛮的手段去回答一种慷慨的行为!革命居然也有这种弱点!”

“正当这个充满着成见和奴役思想的人突然转变,回到人道主义圈子里来的时候,那些为了解放和自由而战斗的人们却仍然继续内战,仍然维持流血和兄弟自相残杀的常规!”[3]

他的这番激烈的内心斗争表明:郭文是一个战士,但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觉得革命的方式不应该是野蛮的,残暴的,革命不是为了抹杀人性,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国家。最本真的人性是美与善的化身,却常常被世俗的斗争深深掩埋,往往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才得以重现。雨果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在生死关头拷问人性,让人物作出选择。郭文不愿碍于革命者的身份,违背内心,处决这个舍己救人的英雄,在革命与人道主义之间,他选择了人道主义,最终放走了朗特纳克,甘心用自己的头颅换取侯爵的生命,人性的伟大在这一刻彰显。小说中的另一位革命者西穆尔登是郭文小时候的家庭教师,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为了维护革命“绝不放过,绝不宽恕”的铁纪,他选择了绝对的革命道路,却又在郭文死后悲痛万分,开枪自杀。他的矛盾和痛苦最终通过死得到了救赎。小说中反复提到“在绝对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4],在这里正确的人道主义也就是指革命不能违背天理、人性,如果为了反抗非人道的统治而使用非人道的革命手段,革命就不再具有正义性,就会沦为被人道精神讨伐的对象。“丑恶的人类法律不得不在永恒的美丽面前现出原形”[5],只有人性的美与善才是永恒的美丽,三个人物在生死面前的选择凸显出一条真理:用人性中善的一面来化解罪恶,恕字,才是人类最美好的字眼。

同样的,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也表达了赞美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主题。 “如用相似的大锤,再次把人性砸变形, 它就会扭曲成同样歪曲的形象。如再次中下肆意掠夺和压迫的种子,物从其类,也必然结出同样的恶果。”[6]受黑暗统治的人民值得同情,但是失去理性的狂暴已经扭曲了他们本来的面目,复仇太过狂热,被胜利者煽动,变成了阶级报复的偏激情绪,革命变成滥施暴力,人性被践踏。

小说中描写道那个年月,没有法律和公正可言。法官审犯人只凭一条原则:凡是和贵族沾上一点边的都要被处死。 陪审席上坐着的是一群狂热分子,他们有的喝得烂醉,有的昏昏欲睡,只有听到要给犯人判死刑的时候才会亢奋起来。 穷苦的缝工本该属于这场革命中获利的一方,但是却被安上搞阴谋的罪名判处死刑。达奈虽然是埃弗雷蒙德侯爵的侄子,但早就脱离家族在英国自力更生,并没有做过任何坏事, 是一个待人友好,正直的青年,却连审问都不用就抓进监狱。狄更斯在这里重点描写了德法日一家与马内特一家的纠葛。 对于在监狱关押十八年后终获重生的马内特而言,女儿露西是他唯一的寄托,看到达奈和露西有情人终成眷属,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可是“复仇女神”德法日太太一直像一团阴影笼罩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上空,她始终不肯放过达奈,定要将他致死才罢休,甚至对于无辜的露西也要赶尽杀绝。为了凸显她的丧心病狂,小说中描写了德伐日太太独特的趣味即“看杀头”:她毫无同情心,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场砍头的“盛宴”,总是坐在砍头的台子下面一边编织一边“欣赏”, 看到杀人流血的画面无比兴奋,享受着复仇的快感,又把更恶毒的复仇诡计编织进新作中。以德伐日为代表的下层人民对贵族抱有深仇大恨,日渐丧失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同情心、爱心、悲悯之心,他们从反抗走向人性的沉沦,陷入了更深的泥沼。

雨果在创作《九三年》时,刚刚经历了流亡生涯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但是等待作家的是普法战争的悲惨祸端和巴黎公社成员的浴血奋斗,这给以作家直接的刺激。作为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认可革命,但随着革命斗争逐渐残酷激烈,他开始无法接受革命的严峻现实。雨果把人道主义看作是人类最高的信仰,“在绝对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7]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人道主义观点是超阶级的,无论是贵族朗特纳克还是革命者郭文,西穆尔登,他们最终都超出了自身的阶级立场,归于无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圈子。小说这样描写到朗特纳克侯爵救出三个小孩时的情景:那一刻“魔鬼身上的上帝”[8]苏醒了,爵爷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起来,“他用一瞥高傲的眼光, 使他面前的几个工兵让开路来”[9],虽然侯爵叫着“国王万岁”,共和军叫着“共和国万岁”,但是“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 你高兴说什么废话就说什么废话,你就是善良的上帝。”[10]在雨果看来无论是叛军还是革命党,只要是作出人道主义义举的都是伟大的人,人道主义既可以征服叛军也可以征服革命党,甚至能在那一刻,使彼此忘记自身的阶级身份,共同接受人道主义的救赎。

雨果所强调的超阶级的人道主义能通过乞丐泰尔马克得到充分表现。泰尔马克的形象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无知地放走了亲王,导致后来一系列惨剧的发生,他代表了当时法国农村的愚昧和落后,正是这些人给贵族的统治和反扑提供了契机。然而当我们回顾小说内容时,雨果描写到作为乞丐的泰尔马克救亲王是为了报答一饭之恩,并不是无知或愚蠢,一个乞丐尚且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乞丐和亲王接下来的对话意味深长:

“为什么救我?”

“这个人比我还穷,我有权呼吸,而他连这也没有。”

“我们现在是兄弟了,老爷,我乞讨面包,你乞讨生命。我们是两个乞丐。”[11]

在雨果眼中一个身份卑贱的人有权利站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立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怜悯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不因他是革命军或是保王党另眼看待,仅仅是作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在人道主义面前,一个乞丐和一个亲王是平等的,是兄弟。

小说还描写到乞丐送走亲王时郑重其事的一番话:

“我是在救您,但我有一个条件”,

“您来这里不是为了作恶。”[12]

乞丐救人是有原则的,这原则不是根据政治身份而划分,而是根据为恶还是为善的人道主义。当他发现村落被烧毁,对放走爵爷一事追悔莫及,也不是因为后悔放走了一个贵族叛党,而是后悔放走了一个做下恶事的人。雨果坚持认为,在人道主义面前,只有超阶级的善和恶,不因政治立场减轻或加重人的罪行。在人道主义面前,约定俗成的法律, 政治立场,逻辑判断上的对与错都变得模糊不见,都是渺小的,只有人道主义精神是宇宙间最高的准则,正如乞丐对亲王所在做那样,人人都应该践行“强者对弱者,安全的人对遇难的人应尽的保护和救助责任”。[13]

与雨果强调超阶级的人道主义不同,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旨归于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冷漠的金钱社会,唤醒以温情与爱为核心的人道力量;二是反对当时自私自利的社会诟病, 推崇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笔者认为这与作家所处的创作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有一定关系。

《双城记》创作的年代,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成为“世界工厂”。“那是英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也是最黑暗的时代,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14]巨大的贫富差距带来尖锐的冲突,终于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在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高潮。但是,与雨果的创作动机不同,狄更斯在创作小说时,宪章运动已被镇压,他并不像雨果那样直接面对革命斗争的残酷和血腥,作家更能切身体会到的是英国人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侵染下如何唯利是图, 人们自私冷漠,心肠坚硬,精于算计,就连亲情爱情都被打上金钱的烙印。另一方面作者自身家庭环境所带来的成长经历以及个人爱情经历对其创作也有一定影响:儿时,狄更斯勤奋好学,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阁楼里或树下看书,在瘦弱的身体里包裹着的是一颗有着强烈自尊,对知识充满热望的心。但是他的父亲不久后便因为欠债被关进负债人监狱, 因为去鞋油厂做工可以每星期给家里挣七个便士,母亲执意要他退学去。为了七个便士母亲便抹杀了他受教育的机会, 家里的亲戚也没有一个愿意帮忙,甚至没有人站出来说一两句怜爱的话。对此,狄更斯的心里是怨恨的是失望的。青年时,狄更斯做过法律机构的记录员,记者等工作,接触到社会阴暗的方方面面,参与了无数离婚案件和财产案件,目睹人们为了争夺财产变得无情无义。这使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无情有一种深切体会。因此,“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缺失感一生都渗在狄更斯的骨子里”,[15]人性的自私,亲情的淡漠,社会的利己主义风气都成为他批判的对象,与之相对的,爱与温情,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则备受作家推崇。

《双城记》中马内特医生在监狱里度过了十八年,失去人身自由,整日无事可做只能面对着监狱的墙,为了保留最后一丝神智,他主动要求在牢房里做鞋,终日不停地缝鞋成了漫漫长日里唯一可干的事;由于长期无人交流,医生几乎丧失了正常说话的能力;多年来住在暗无天日的地方使原本健康的身体变得孱弱不堪。那对医生来说是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埃弗雷蒙德侯爵就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但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医生却能默默承受心灵的压力和痛苦,明知达奈就是仇人的侄子却依然同意他和爱女结婚,这是伟大的父爱,是童年的狄更斯渴望而不可得的感情。善良的洛里先生同情朋友的遭遇,尽心尽职责地替朋友守护唯一的女儿露西,不离不弃;当得知马内特医生获释的消息,匆忙从伦敦感到巴黎接回老友,对神志不清的病弱的马内特悉心照顾;当革命党抓住达奈,继而要对马内特和他的女儿下毒手时,又不顾危险帮助马内特一家从巴黎逃出来。这是友情的真挚和无私。卡顿对露西的爱情不求回报,为了成全女方的幸福甘愿代替情敌赴死,慷慨从容,这是为了他人为了爱而自我牺牲。像卡顿和洛里这样的人正是作家那个时代急需的人,他们身上充满人道主义的闪光,具有崇高的品格和温暖人心的力量。“狄更斯要成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爱中的明灯。”[16]他通过塑造马内特医生,卡顿,洛里先生等形象, 试图打破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坚冰,在读者心中唤醒以无私奉献和爱与温情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复归。

除了人道主义精神内涵的侧重不同外,雨果和狄更斯在探寻社会的出路时持有不同的观点。

雨果把人道主义看做人类的最高信仰,坚信“在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17],他认为“这场斗争的战场是一个人的良心”[18],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要用一个善的灵魂才能撼动另一个灵魂,最终走向人道主义, “才能够把我们从人性的黑暗、狭隘和蒙昧中解救出来。”[19]人道主义是人类唯一正确的出路。在这个原则的支配下小说情节有多处违背现实的刻意安排,如心狠手辣的叛党头目朗特纳克可以在危机的时刻突然受到人道主义的感召发生转变,郭文为了奉行最高的人道原则可以不顾自己的政治立场放走朗特纳克。更甚至随着革命的发展,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与革命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他对整场革命的正义性都产生了怀疑,深深陷入了革命和人道的矛盾之中,在小说结尾处通过郭文之死发出抗议的呼声,以人人互助互爱的人道主义王国为最高理想,对革命党丹东等三巨头组成的红色专政进行了一番指控。雨果在《九三年》中这样写道:

“我们所需要的”,马拉突然叫道:“是一个独裁者。罗伯斯庇尔,你知道我希望有一个独裁者。”

罗伯斯庇尔抬起头:“我知道,马拉,不是你就是我。”

“不是我就是你!”马拉说。

丹东在齿缝里咕噜说:“独裁,试试看!”

马拉:“……丹东,我同意你这一点;罗伯斯庇尔,这一点我向你让步。好,那么,结论是:独裁。让我们采取独裁的办法。我们三个人代表革命。我们是塞卑尔的三个头(看守地狱大门的三头怪犬)。”[20]

从作者描写的这段对话可以看出,雨果意识到这场革命已经变质,当平民冲在最前面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时候,马拉, 罗庇斯比尔,丹东三大巨头正坐在巴黎窗明几净的屋宇里, 为建立新的专制政权开讨论会。笔者认为,在雨果看来革命发展到最后对谁都没有好处,革命党推翻了贵族的专制统治又建立起一个新的专制政权,实行红色恐怖主义,前后两者都不符合作家最高的人道主义信仰。激烈的对抗,使新事物不免走向偏激,以致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也难以走向健康的发展,而背离了它的本意,甚至使旧事物得以卷土重来。 所以雨果通过郭文的口喊道“我更爱的是,一个理想的共和国”[21],是奉行人道主义的王国,作家关心的是新的国家 “有没有尽忠,牺牲,克己,恩恩相报和仁爱的地位呢?”[22]而不是这个国家最终是共和军的还是保王党的。一个奉行绝对的人道主义的王国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出路。只有绝对的人道主义——斩断了恨的、 超越了利害关系的神圣之爱,即使对罪人、对“凶手” 也怀有深深同情和怜悯的爱,才能拯救我们的社会。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首先狄更斯没有采取浪漫的处理方式有意夸大人道主义的作用,使所有的主人公都受到感化而精神“复活”,而是真实地再现出巴黎民众满腔的怒火和狂暴的复仇,德法日夫人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心软,直到死亡才能阻止她继续编织复仇的网子。巴黎民众一点也没有意识到革命已面临走入歧途的危险,而是沉浸在复仇的喜悦中,恨不得杀光所有贵族,这样的描写比起雨果式的人道主义显得更为客观。其次狄更斯也没有把人道主义视为万灵的药方,借此逃避革命的残酷性,没有从一个极端(暴力革命) 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的人道主义),而是辩证地看待了革命和人道主义的关系。一方面他看到了在革命过程中暴力是不可避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为了推翻旧的封建王权需要一些流血和牺牲,而不是像雨果那样陷入人道主义和革命的矛盾中,继而对革命的本质产生怀疑。《双城记》里的革命者始终坚持革命和共和国理想,没有出现郭文这样矛盾挣扎的形象。另一方面,作家反对将革命暴力扩大化。德法日夫人的仇恨是可以理解的,在小说的前半部分, 作家对这个意志坚强,勇于反抗的女人还带着一丝欣赏,但是当她把报复的矛头指向无辜的达奈和露西时,作家对他的描写愈见冷峻。她尖刻的嘴脸,扭曲阴暗的心理,残忍的手段,逐渐暴露,最后到了招人厌的地步,连她的丈夫都不敢正视她冰冷无情的双眼。暴力是革命的手段,但不是革命的目的,当革命者像德法日夫人这样失去理智,只剩下残暴时便是反人道的,就该受到批判。正如小说中记述的罗兰夫人被砍头之前说的话:“我看到,在废弃这种报应的惩罚工具像目前这样使用以前,巴萨,莱克,德法日,那个陪审员, 那个审判长,以及许多消灭旧压迫者上台的新压迫者,都将死于他的斧下。”[23]这是狄更斯为这个时代做出的预言。

在辩证地看待革命与人道的基础上,狄更斯提出改良政治的主张,把调和阶级矛盾视为社会的出路。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三组对照人物形象中来看,即同为贵族的侄子达奈和叔父埃弗雷蒙德侯爵,同为革命者的德法日太太和德法日先生,以及同为犯人的卡顿和缝工。埃弗雷蒙德侯爵无恶不作, 深受人民的仇恨,如果不是逃到国外,差一点就死于革命。 与之相比,达奈被塑造成进步贵族的形象。他待人温和有礼, 从不依仗自己的贵族特权为非作歹;他心地善良,不以家族姓氏为豪反而为耻,自己的叔父做尽了坏事,招人憎恨,作为侄子他受到良心谴责,放弃了一切地位和特权,主动脱离家族来到伦敦自力更生;他慷慨仁慈,尽力帮助平民,交代仆人不要苛责庄园里的佣人,减免税款,让他们过得舒心自在一些;他有情有义,对仆人宽厚仁爱,明知法国局势危险, 但是接到仆人的求救信件,他只身犯险赶往巴黎救人。达奈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对社会统治者的期望,即反对压迫,实施有人道的统治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德法日太太和先生都是革命者的代表,但德法日太太最终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丧失了人性,而德法日先生在革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与人道主义相背离,他并不像妻子那样对砍头和流血无比狂热,在小说中他多次询问妻子报复的行动什么时候停下来,虽然没能彻底阻止德法日太太的疯狂,但对马内特医生一家自始至终流露出一丝同情和不忍,没有直接参与到德法日太太对马内特医生和露西的报复行动中。而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卡顿和一个贫苦的缝工手牵手走向刑场,“这两个本来各在一方,又大不相同的宇宙母亲的孩子,眼看着眼,你一言我一语,手拉着手,推心置腹”[24],他们相互亲吻和祝福,在生死面前, 成为了亲人。作者通过这三组形象表明,如果统治者推行人道的政策,如果人人心中都存着爱和友善,阶级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天各一方的人也可以相亲相爱,人们可以放下仇恨, 握手言和。

综上所述,尽管雨果式的人道主义和狄更斯式的人道主义为社会找到的出路不同,但不管是追求人间大爱大公,至善至美的境界,把希望寄托于超阶级的人道主义对社会的救赎,还是反对阶级压迫,试图调和阶级矛盾,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他们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人类的未来和人道主义精神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作实践,表达出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摘要:《双城记》和《九三年》分别是狄更斯和雨果晚期的作品,两位作家以法国大革命时期激烈残酷的革命斗争为背景,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性予以剖析,刻画了朗特纳克、郭文、马内特、卡顿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借由他们从人性的沉沦走向救赎的命运,发出了人道主义的呐喊,表达了对至纯至真的人性的呼唤和赞美。

上一篇:论文关键词注意事项下一篇:红安县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