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的散文(通用8篇)
蛙鸣的散文 篇1
蛙鸣的散文
喜欢看央视《远方的家》。那天,从唯美的电视画面里听到了久违的蛙鸣。
或许时间太长了,乍听起来有些生疏。那潺潺的水声,匍匐在水流间的水草;那跳跃的精灵,嬉戏在池塘里的身影;那摇曳的芦苇,遍布在河岸边的蒲草,这情形恍然如昨,就像浸润在宣纸上的墨迹有轻有重的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居家在塞外的一个小火车站。隔着一道长城,东边就是京畿,就连车站都归北京西直门车务段管辖。出八达岭西行不远,人们得视线自然就会看到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水库。自那时起,高峡出平湖波光山影映京西,“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节气改变了塞外的荒漠,渔船帆影水乡泽国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顺着小站往北,大约二三里地的样子就到了最近的湖汊。沿途的庄稼有北方旱地的小麦、玉米、谷子、黍子、高粱、红薯、葵花、豆类,再往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网格稻田,离水最近的则是繁花似锦平展展的草场。
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江南的水稻能在这儿安家落户,湖中的渔船帆影能在这儿张网捕鱼,在当地的历史上都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水,润泽着土地,滋生着湖汊,遍布着溪流,喷涌着泉眼,勾勒出沼泽,衍生出鱼类和水生植物。
人们逐渐熟悉了数不清的燕子、蜻蜓在飞舞;习惯了天空中排着人字形队伍的大雁在鸣叫;认识了野鸭、天鹅、地噗、鱼鹰、鸥鸟、鹭鸶;知道湖里有金色鲤鱼、鲫鱼、撅嘴鲢鱼、草鱼、鲳鱼、嘎鱼、小白条鱼、七星鱼、胖头鱼;人们感知到了水边有水蛇还有成群的蚊虫牛虻。这些,都是可见的,唯有那蛙鸣隔空入耳,季节一到数里相闻。
每年阳历的五月上旬,就有胆大的青蛙开始独唱了。这声音有着初始的萌动,骄傲显摆;有着天生的炫耀,挑逗霸气;体型较大的雄蛙身披绿中带着黄赫的斑纹,当身旁伴着一只恣意倾听的雌蛙的时候,声音叫得尤其洪亮。这时的水田沟渠中,到处是“压着摞摞”的青蛙,演绎着新生命的传情布道。
这声音得刻意地倾听,无意间感知,呱——呱呱——待走近,一个漂亮的跳水,一条漂亮的孤线,一只翠绿的精灵,会在水中展示优雅的蛙泳天资。它会在一片水草上停留,隔岸一缕嫩绿中驻足。用不了几天,缓弯的水流中,平缓的稻田里,到处淤积漂浮着黏糊糊的蛙卵,那粘液的色彩黑色的蛙卵亦如剖开的火龙果瓤样儿。万物天成,这些蛙卵一天一变,几天工夫就变成了黑乎乎长出小尾巴的蝌蚪。眼瞅着这些蝌蚪的四条腿越长越长,尾巴越来越短,最终嬗变成漂亮的小青蛙。这些小青蛙太能闹腾,成群结队蹦跳的遍地都是,随着天气渐暖,等到稻苗快结穗的时候,这些蛙儿们已经长大了。
忽然有一天,稻田和沼泽里的蛙鸣开始了。蛙—— 一个声音,哗—— 一个频率,呱——震耳欲聋。那时的夜晚是寂静的,这声音,聚集在广袤的河滩,穿过星闪的夜空,透过暗香的果园,一直传到安静的.小站和毗邻的小村里。
小孩子淘气,被蛙鸣声吸引,约上几个调皮鬼到稻田边玩耍。走得近了,只见水塘地埂上一片白花花的,每只青蛙的每次鸣叫,都会在腮两边鼓起两个大大的白气泡儿。那动作真是努劲儿,那声音真是嘹亮,细听,还能辨出呱呱声,但呱呱的多了,此起彼伏了,声音合一了。走进这一片,这里的声音止住了,看见的只是它们受惊吓跳跃溅起的水花儿,根本不影响整体的鸣唱,走到那一片,如是循环着刚才的场景。孩子们扯着嗓门儿大喊,想和蛙鸣比个高低,可叹那奶声奶气和着稚气的童声很快就被淹没了。赌气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石块乱投一气,想压抑一下蛙鸣的声音,根本不管事儿,倒是觉得声音比刚才更大了。
白天,蛙鸣少些,暴晒的时候蛙鸣少些,越是阴天儿傍晚蛙鸣的声音就会大起来。也曾见过青蛙被蛇咬住后发出的呱呱声,那声音带着凄惨的警示,似乎是出于同情弱者的天性,小伙伴们冒着危险打蛇,促使它把青蛙吐出来。蛙儿的皮都破了,叫出的呱呱声都没了气力,好在它还活着。它的皮肤不再翠绿已经变的有些黄褐色了,看来那一只老青蛙,但愿它能度过这一劫。
时过境迁,这声音随着水库来水的减少淡去了,水乡泽国随着水质的变坏干涸了,水田变成了旱地,这一切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
好想再听到蛙鸣,真的好想!
深夜的蛙鸣 篇2
天气冷暖适中,新翻的土地展开孕育一冬的激情,让人浮想联翩。在蛙声中我们仿佛听见稻谷低头的倾诉,它们的呢喃即将勃发成一株株鲜活的嫩绿,而我们呢,愿望也在蛙鼓声中明亮。很想回老家体验这种美妙,却难以如愿。远在千里之外的工业基地为生活奔波,今夜基地的蛙声传来故园亲人的信息:故园的乡亲又开始了同土地的亲近;田间地头笑对春风春雨;劳作之余随意一坐,一脉香烟淋漓尽致地惬意在春风中张扬传递;夕阳西下,赶着老牛、扛着犁耖虽然劳累却满足地归家。这一幕幕,尽现土地和耕者之间的和谐。
心儿仿佛飞回故乡的夜晚,听蛙声毫不疲惫的激情;树影婆娑明月高悬,油菜花芬芳勃发,信步所至,尽是浓烈繁茂;目之所及,尽是待耕沃土,生命的原汁原味,耳盈目溢;人生的规划梦想,如波如潮。置身其中,怎不让我常怀“感动、感激、感恩”之心?!
蛙声的醇厚来于黑土地,蛙声的警醒来自春天。它让我们坚信:在寂寞的人生岁月,只要我们用心地表达、全力投入,总有一篇属于自己的春天乐章;它激励我们忘却乡愁,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在深夜,我靠近蛙声,靠近土地赐予的绵绵不竭的力量,以倾听的姿势,怀恋故乡。
蛙鸣声声惹人醉散文随笔 篇3
前几日的夜晚,华灯初上,我便和妻出门散步。徜徉至现河公园通往植物园观景桥时,忽听蛙鼓阵阵,蛙鸣声声,一阵紧似一阵,真像是夏夜青蛙演唱会,一如醉人的天籁之音。悦耳的蛙鸣声留住了我俩的脚步,只见桥上已站满了人,而此时的我已听不清他们的说话声,因高亢的蛙鸣声力压群雄。一旁的妻说:“好多年没听到这么多的蛙鸣声了。”我说:“是啊,这样的蛙鸣与当年乡村的蛙鸣有得一比,撼动人心。”说着说着,我就想起了那久违了的蛙鸣,蛙鸣勾起了我的思乡情。
从小在农村长大,听着蛙鸣就像听着乡情,现在每每回味起来,是那么亲切动听。尤其是在乡村的夏夜里,玩童那颗不安分的心是锁不住的,总是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于乡间、河边、田野,间或也就听过不一样的蛙鸣。
有时坐在大街上乘凉听蛙鸣。儿时陪伴着家人和小伙伴们在大街上乘凉,那时乡村的蛙鸣、萤舞、虫飞……那是记忆里永远抹不掉的场景。乘着美丽的夜色,蛙声便从河边、田间、菜园、草丛里传来,唱出无穷的快乐。时而听到东河里,村西头的蛙鸣声,时而听到南院子、北坡地传来不同的蛙鸣声,还有房前屋后、庭院里的蛙鸣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声声入耳,就像青蛙在暗夜里打擂台。再屏息静气地听一会儿,时而东河里的青蛙叫,时而屋后田野里的青蛙叫,似乎在比试着谁叫得好听、叫得更响亮。时而四周的蛙鸣声又一个频率了,蛙鸣声汇成一片,仿佛是一场蛙鸣大合唱。多年来,我一直分不清这美妙的蛙鸣声。
有时躺在东河岸边细软的沙滩上听蛙鸣。东河岸边有一片几百米长的白茫茫的沙滩,那是夏夜乘凉的好去处,儿时常和小伙伴们赤脚趟过小河,奔向细软的沙滩,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累了就索性躺倒沙滩上,头枕着细软的沙滩,眼望着皎洁的月亮,耳听着美妙的蛙鸣,这时的蛙鸣从河岸的不同方向传来,听起来是那么清晰,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原始的.歌谣,也是我生命中最熟悉的声音,写作的当儿,还在耳旁回响。“咯咯、咯咯;咕咕、咕姑姑;呱呱呱、呱呱……”
有时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蛙鸣。行走在田野、河边、村间的小路上听蛙鸣,这时候的蛙鸣声时近时远,时断时续,时而高昂,时而低吟。那里的蛙鸣声远离了,这里的蛙鸣声又走近了,不知是脚步声在伴随着蛙鸣声,还是蛙鸣声在伴随着脚步声?是那么的合拍,清新自然,蛙声跌宕起伏,婉转沉雄,合奏出美丽乡村的交响乐,蛙鸣声声,唱出了乡村田园之美,唱响了乡民内心深处清脆的乡音。
经历了乡村生活,听到了不一样的蛙鸣,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真有点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味道。其实在这些蛙鸣声里,还有最完美的背景音乐,那就是—青蛙唱和,那是天底下的绝唱,也是最美的绝配。单只青蛙叫不能算唱和,两只青蛙的叫起来那才叫抑扬顿挫,一群蛙鸣遥相呼应,也能细听出它们一唱一和的节奏,这唱和的节奏里演绎着一段美丽的故事,其实这段故事我以前曾讲过,今天在这里讲更能体味青蛙为何唱和的意义。
这是儿时常听祖母给我讲的一个故事,祖母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无论小河里、水库边、田野上都是没有青蛙的。”我听了感到很好奇,就问祖母:“奶奶,怎么现在有这么多青蛙,而叫的声音不一样,叫起来怎么是这种声音?”祖母先是笑了笑,接着便若有所思地说:“有一年夏天的一天,有一个老头和他的老伴过河,老头拄着拐棍,老伴拿着褂子,俩人牵着手慢慢地往河里走,这时候,河的上游突然发起了大水,水势很凶猛,接着就把老头的棍儿和老伴的褂儿冲走了,老头急了,老伴也懵了,老头追着喊着他的“棍儿”,老伴就追着喊着她的“褂儿”,追着、喊着就没有影了。结果,老两口都被河水冲走淹死了,最后,托生了一雄一雌两个青蛙,一直不停地喊叫着“棍儿、褂儿”,一代代繁衍生息,青蛙越繁殖越多,叫声越来越大,这才有了如今这么动听的蛙鸣。
儿时听了祖母讲《两个青蛙的故事》,觉得特别有情趣,有意思,总是缠着祖母再讲一遍、再讲一遍,祖母就不厌其烦地给我和小伙伴们讲着《两个青蛙的故事》,我听熟了,再细听、分辩着不远处青蛙叫出“棍儿、褂儿”声,还真像故事里说的美妙动听,我便一次次地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也走进了现实的故事里。
曾记得儿时在门前和祖母一起浇菜园时,看到一只青蛙从菜地里突然蹦了出来,在我眼前蹦蹦跳跳的,我觉得好奇,便弯下身子,想伸手去扑。站在一旁的祖母说:“别捉青蛙。”我便停止了动作。祖母又说:“青蛙是益虫,是吃害虫的。”我听了后,再也没捉过青蛙。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从水库边割草,见水库边田野里蹦跳着的青蛙很多,小伙伴们就丢下镰刀,蜂拥而上,捉着了很多青蛙,用镰刀削下了两条腿,剥了皮,露出了两条白光光的腿,然后,便捡拾柴草,把青蛙腿放到火里烧,一会儿工夫,周围的空气里就散发着蛙肉香,小伙伴们凑上前去品尝,有人劝说着我吃,我始终不为之所动,因为我心中记着“青蛙是益虫”。
离开乡村,离开田野,来到小城,居住在钢筋、水泥的组合里,也远离了蛙鸣,心中顿感怅然。回老家时,偶尔想起那久违的蛙鸣,走近记忆中的小河、田野,遍寻记忆中的蛙鸣,可小河几近干涸,田野农药味很足,哪还有青蛙的生存空间?哪还能听到蛙鸣?青蛙寂寥,蛙声寂寥,夏夜寂寥,乡村往日里那蛙鸣萤舞的夏夜黯然沉寂了。
讨厌的蛙鸣声作文 篇4
“叮铃铃,叮铃铃――”终于下课了,小明背上书包就往家跑,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原来啊,今天他要找蛙报仇!因为最近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有讨厌的蛙鸣声,让他睡都睡不好,他准备今天把这些讨厌的蛙都捉起来。
一到家,小明扔下书包,连汗都顾不得擦,拿起小桶和网兜往池塘跑去。夏日的小池塘真美啊,红红的夕阳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就像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池塘边的稻秧随着微风跳着柔美的舞蹈,三三两两的虫鸟唱着歌伴奏……可小明根本没心思观赏这些美景,凝神听着哪里有“呱呱”的蛙鸣声,就猫着腰,端着网兜悄悄地过去,仔细找,迅速扑,一开始还不太顺利,可很快小明就越来越熟练了。不一会儿,小桶就装了不少,看着蛙在小桶里蹦跳着,又被桶口的`网给挡了回去。小明得意地说:“哈哈,幸亏我有先见之明,给小桶罩上了网,不然就给你们逃走了!”很快,稻田里就听不到什么蛙鸣了,小明心想:“嗯,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啦!”于是,领着小桶,扛着网兜,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回家后,小明正坐在沙发上喜滋滋地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忽然听到广播里传来了主持人慷慨激昂的声音:“保护蛙,人人有责!”什么?蛙这么吵,每天晚上都让人睡不好觉,还要保护它?小明满肚子疑惑。
带着疑问,小明找来了《百科全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蛙是最佳的“农田保护神”,一只蛙一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个月能吃多只,一年就能吃上万只,可厉害了!蛙还是蝗虫的天敌,如果没有它,蝗虫就会像雨一样飞进稻田里,把农民伯伯辛苦种植的庄稼全部吃光。看到这里,小明心想:原来蛙给了人类这么大的帮助啊!可我居然因为它们吵就捉它们……小明羞愧极了!赶紧拎起小桶向小池塘跑去。
静静听蛙鸣作文 篇5
我以前从未听到过蛙鸣,这会儿听到了,而且是每个夜晚都能听到。我却觉得这是绝对的噪音,它会扰乱我的思路,使我为此而烦燥不堪。
又是一个夜晚。聒噪的蛙鸣照例响起。起初是一声两声,接着越来越多的蛙鸣混杂进来,听来仿佛田里有无数只青蛙在一齐冲着我们叫喊。那尖锐单调的咕咕声折磨着我的耳朵。我耐不住了,问妈妈:“老妈,你听这蛙叫不累吗?真是烦人!”
妈妈哂笑道:“你不是很喜欢听电脑上那种蛙鸣的音乐吗?怎么真的蛙鸣你就讨厌了呢?”
那话好像把我的心揪了一下。确实这样,但为什么呢?我为什么爱听电脑上被人加工处理过的由机器发出来的声音,而偏不爱听那来自大自然的最真实的声音呢?吾实不知也。或许是我不懂得聆听吧。
我静下心来,细细聆听那蛙鸣。那真是一场纯天然的演奏。听似单调的蛙鸣,却有强弱之分,此起彼伏。兴起一曲,不久,渐渐熄落弱到只听到一只青蛙在“咕咕”叫时又渐渐变强,进入高潮。
此时的蛙鸣让一切更幽寂了,营造了一个让人修身养性的静处,让人的心贴近大地,接触自然,远离那城市里的庞大机械发出的笨重乏味的噪音。
品牌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篇6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注意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有时滔滔不绝说了太多,只会造成反效果,得不偿失。品牌传播亦如此,广告满天飞,视觉轰炸等,这些硬广告就像蛙鸣一样,有时只会让叫者有心,听者无意,甚至使听者避之唯恐不及。而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品牌传播才能真正触动受众,才能让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落地生根。这就是鸡叫的力量。
我听到一些老板抱怨现在投广告越来越难了。这个“难”并不是没钱投,而是不知道怎么投。当今的媒介形式越来越多,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电视、广播、报纸的三分天下,各种新媒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企业面对如此纷繁的媒介形式,如何投放广告成了让老板们头痛的事情,投得太多,蛙鸣一片,效果不见得好,钱却花了不少。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找到你最想沟通的那部分人,把他们的需求和你的产品合理地嫁接起来,他们在哪儿你就去哪儿。如果他们喜欢晚上在家看电视,那就投电视;如果他们喜欢通过互联网看视频,那就把广告阵地转移到互联网上;如果他们喜欢使用手机客户端,那就拿出一部分费用投到手机客户端。所以,抓住你的消费者,把你的理念和想要传播的信息,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这样才能让企业的传播达到鸡叫的效果。
红极一时的王老吉高举怕上火的大旗,让凉茶摆脱了“中药汤”的阴影,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其实,它只做好了两件事:抓住消费动机(怕上火)和消费时空(餐桌),然后找准消费者关注的媒介形式大力度投放。反观天地壹号,上市初期也将目光锁定在餐桌上,然而打出的旗号却是“吃饭喝啥?天地壹号”。这样的主张,着实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喝酒、喝茶、喝饮料,喝什么都可以,为什么要喝醋?自然,天地壹号的市场迟迟无法突破。痛定思痛之后,天地壹号改变了思路,打出了“给健康加道菜——第五道菜”的主张,主打“调节酸性体质,保持人体酸碱平衡”概念。这一招既避开了与饮料大鳄们的直面竞争,又给了消费者明确的消费理由。之后的结果自然可以想象,当消费时机和消费时空都有了准确的定位之后,围绕餐饮做足文章的天地壹号,在很多餐饮中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可口可乐。
鸡叫其实不难,抓住“清晨”时机,抓住“鸡鸣而起”的消费需求,锁定“闻鸡起舞”的消费人群,让消费者接受你的产品,认可你的品牌,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 编辑:王 放 fangwen118@126.com)
静静听蛙鸣作文 篇7
奶奶家的房子在乡村,背靠一片山,竹林在山上给这屋子拉起了帘子。夏天,稻香沿着田坎四散开来,挨家挨户敲敲各家的粮仓,似是说它来了。
我也来了。我在这天去看望爷爷奶奶。只是,我与父亲闹了矛盾,一路生闷气。爷爷奶奶在台阶上等我。我进了屋,不管不顾就“咚咚”踩着楼板上楼去了。奶奶追在后面“孙呀孙呀”连喊好几声,我头也没回,只是草草地答应了几声。我进了我的屋。屋外奶奶在问:“你又骂他啦?”那是奶奶在质问父亲,声音压得低低的。奶奶如此“仗义”,我心情好了一些。
乡村的夜晚来得特别早,窗外的竹林已经盛满了月光。这时候,奶奶又进来了,站在一旁说:“那奶奶带你出去歇凉去?”我所有的撒气,其实跟奶奶毫无关系。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点头,起身,跟着奶奶到堂屋里搬了条长椅,来到前坪,坐在了长椅上。月光更亮,把地上的沙粒照得清晰可辨。蛙声也起来了,嗓音明朗,此起彼伏。奶奶挨着我坐着,问:“城里怕是听不到青蛙叫吧。”也许是月光在奶奶的脸上一遍遍梳洗吧,她脸上的皱纹浅了一层。
“呱呱呱”,这是特别大的一声青蛙叫,不知出自哪块水田。其它的蛙哑了嗓子,不叫了。夜,霎时间好静。
“你小时候,很喜欢陪着奶奶歇凉的。”奶奶轻声说,生怕惊到我。夜太静了,她的声音穿过庭院的铁门,往田里去了。
不知是哪处草丛里,又是“呱”的一声叫,声音很近。显然不是先前那只大嗓门的蛙。我侧过脸,屏住呼吸,耳朵朝向那声音来的方向。大概是某只未归的小青蛙吧。这时候,另一个“呱呱”的声音回应了一下,声音也近,比先前的声音洪亮一些,这大概是那只小青蛙的妈妈吧。慢慢地,田野里,又几只,又几只,这一边,那一边,蛙声四起,跟浪花跳跃一样。我真的惊到了,多么畅快的夜晚。
奶奶凑近了跟我说:“要丰收了。”这既像对我说,又像一个心情愉悦的人在喃喃自语。奶奶接着说开了,“你小时候,最喜欢出来歇凉,特别是这种青蛙多的晚上。你说你喜欢青蛙,我就去捉。我捉了来,你又怪我抓益虫。我后来才搞明白,你只是喜欢听蛙声。”
我记起了奶奶说的那样的夜晚:在蛙声中,我靠在椅背上,慢慢睡着了。奶奶怕我着凉,抱我上楼,安排我睡停当了。
这一次与奶奶相聚,只这个夜晚,聚散匆匆。我若有所思,忽地抬起头来,望向奶奶。她正要跟我说些什么,“孙呀……可不可以,后天再走?”奶奶的声音怯怯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奶奶想必觉得占用我的学习时间,是在难为我。
我瞬间无语。从什么时候起,一个老人需要胆怯地去恳求自己孙儿的陪伴。她这样试着问我,其实需要的很简单,只是多点时间跟她一起坐着,歇凉。
静静听蛙鸣作文 篇8
在我家楼房旁有一池水塘,每到夏天就会有许多青蛙在这里“安营扎寨”。到了晚上,这些青蛙便会“呱呱”地演奏优美乐章。而我,便会在这蛙鸣声中进入梦乡。
说起青蛙,我与他还是老朋友呢。妈妈说,你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便认识了这群小东西。那时你每天都要来看青蛙,否则就会又哭又闹……
这些话仅被我当成“道听途说”,我只记得,在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就有这群青蛙哩!
在我还没有上幼稚园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院子里疯跑或在池塘里抓蝌蚪和青蛙。
拿着我的小网和一个大的玻璃瓶。不顾淑女形象的撩起裙子,捋起袖子,脱掉鞋子,赤脚在水塘里跑来跑去,与青蛙们做一番斗争,可是每次都是我以失败告终,我生气地扔下了网子,青蛙们欢快地叫着,“呱,呱……”仿佛在说:“笨小孩,你抓不到我,抓不到我……”
可是时间太容易流逝,美好的日子太容易过去,家里把我送进了幼稚园,恐怕再也无法见我的青蛙朋友了。
上了幼稚园,我结交到了新的好朋友,开心的日子让我忘记了我的青蛙们。只有在晚上睡觉时能够听见青蛙孤独的叫着。这时的蛙鸣声显得那么的惨淡。但我依然什么都没有想。
渐渐,我长大了。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朋友、老师换了一拨又一拨。池塘边的那个捉青蛙的女孩也已不再是当年的我。唯一不变的,是那淡白月光下池塘里唱着歌的青蛙们,它们依然三五成群着,谱着新的乐章。
那年冬天,池塘被物业放进了污水。从此,那池塘便再也无人靠近。
春天过去,夏天又来了。可那伴我多年的蛙鸣声却已经不见了,赤着脚在池塘里捉青蛙的傻事也不会再做了。
每当晚上,总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哦,是青蛙都不见了。我不由地开始学起“呱呱”的叫声。那些年的回忆仿佛又重新浮现,那清脆的声音又在耳边回响。
【蛙鸣的散文】推荐阅读:
池塘蛙鸣散文随笔12-18
静静听蛙鸣作文05-23
听蛙鸣作文300字06-08
作文 蛙鸣,让我陶醉06-27
散文的特点与散文创作11-15
什么叫散文,散文的特点是什么12-25
荆山的散文10-20
月子的散文02-09
散文的艺术06-16
的优美散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