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散文

2024-07-26

生命的散文(通用8篇)

生命的散文 篇1

唯美意境是散文的生命的散文

莫名的茫然无措,盲目的敲击键盘,真实的感觉,码文字越来越难了,难,难,难……难在哪了?组织素材的寻找?还是构思的困惑,亦或是遣词造句的劳神?我想都是或者都不是吧,视野的狭隘,情节的缺失,立意的空洞,竟然令我头疼不已,写的是感想或心情的表白,连续一个月没有在内容上有所突破。

眼前的一切变的模糊,心中所想的越来越闭塞,文字内容越写越雷同,思想越写越干枯,总是没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是否有些提高,感觉似乎是有些许的提高了,是因为感觉难,眼高手低,意识里对于文字的刻画描述的表达更精准了,对于文章意境的要求更深远细腻了。

最初的涂抹文字过程,费力劳神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当时肚肠内空荡无物,匍匐在屏幕前半天憋不出几个字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日的码字练习中,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素材,但写出的东西是文字的堆砌,现在回头阅读那些东西,不但语言乏味,而且立意肤浅,文笔干煸枯燥,局促不流畅,新手的作品自然是摆不上桌面了。时光辗转间,慢慢对于灵感有了把握,写出的语言渐渐丰润起来,语句也变的圆润流畅了,对于主题的围绕勾勒,也渐渐得心应手,再对比现在和以前的作品,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跨越,心中的标准前进了还是倒退了?

但是从整幅作品的意境上观看,还是空洞的,乏善可陈,更是谈不上悠远,深邃,唯美的境界。从踏上写作的路程一路走过来,作品经历了稚嫩,苦涩,平展,圆润……总的趋势是进步的提高的。最近几天的阅读和学习,对于意境的领悟豁然开朗,心灵的感受如同鱼游大海般游曳自如,对于意境的创造渐渐领会准确。在文字花语的世界,怎样把思想,立意,情感很好的发掘出来,与外在的景物水乳交融,经过思维的过滤沉淀,作品通过语言的描绘加工,在内涵和神韵的再现中,创造出情感的,深邃的,梦幻的场景设计,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永远是一副优美的画卷。

王国维大师在《人间词话》里说过,意境的出现是通过作者的精心运化,是通过细微的遣词造句创造出意境的神韵的。现实的物镜通过文字再现于读者,而真实的的景物是没有被艺术加工过的,表面的具体景物需要用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的展现,还要把作者的情感融合进文字里,如果只是简单的堆砌,或者说平铺直叙,写出的文字自然是平淡乏味的,不具有立体感和丰润感,没有内在的精神和韵味,也就没有震撼人心的,荡魂摄魄的艺术魅力。

作品或者是单一的,单调的,或者是枯燥的,浅薄的。具备意境美的作品,是丰富的,深沉的,邈邈的,幽怨的,婉约的,柔美的……在景物的谱写中,在情感的表达里,在空间的安排中,在立意的设计里,虚与实,情与景,明与暗,意与象等,都会被处理的相得益彰,自然而然,达到情景交融,浑然自成的艺术魅力。

意境的产生,要在文字语言上精心的提炼加工,初始的场景是原始的,粗燥的,如果不经过作者的思维过滤,沉淀,酝酿,提炼,写出的文字作品也会是粗燥的,表象的,而不能活色生香的描绘出唯美的景色韵致,缺少生动灵活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美轮美奂的色彩,五彩缤纷的真情,宁远空灵的镜像,没有这些丰富的内容充实作品的整体,便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堆文字而已。

绾合今昔的感觉,错过无数个暗夜的光阴,作品就像田野的麦苗,嫩绿色的麦叶随着春天雨露的滋润,渐渐丰润茁壮,终有一天,稚嫩的苗叶历经岁月的风雨,终于成熟抽穗。今日还在为文字的意境难以言说而苦闷,或许终有一天,铺展开自己的文字碎片,细心拼凑剪接后,突然有莫名的兴奋和激动,那是一种眼界的超越后,自我鉴赏能力的表现,就在眼眸里闪烁着灵动和活力的意境美,这正是作品的又一次超越。

生命的散文 篇2

关键词:隐喻,散文,生命原则,作用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其经典著作Rhetoric and Poetic(1954)中对隐喻的定义、功能等作了详细系统的描述,并倡导“对比论”。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1936)和布莱克(1962)提出了互动理论,其研究的出发点从“语词”转变为“表象”。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新的阐释。隐喻在语篇构建中的作用是很少有人关注。Hoey在《语篇中的词汇模式》一书中论述了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Lee(1992:66)认为,隐喻在语言的不同层次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词汇意义层面相关,同时和语篇层面有关。

国内从语篇层面研究隐喻的就更少了。束定芳(2001:7)指出了近年来的隐喻研究的显著特点:突破了传统隐喻研究注意力集中在词语层次上的局限,在更为广阔的言语环境中寻找隐喻意义的支点。国内学者对隐喻研究主要体现在日常的话语、诗歌等文体及一些非文学语篇如演讲、广告等中的应用,但对于隐喻在散文中的应用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隐喻在散文中的应用为例来尝试性的探索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深入探究隐喻在散文中的作用。

1 语篇中隐喻的确定

要想对语篇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在大量的语篇话语中确定哪些是隐喻,哪些不是隐喻。

英语典型的隐喻形式是A is B,而汉语中典型的形式是A是B。随着对语言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隐喻的确定远比想象中困难复杂的多。束定芳(2000)将辨认隐喻的话语信号分为七类。1)领域信号即修饰词与中心词属于不同的领域,如人间天堂。2)元语言信号即一些明确表示隐喻意图的“元语言”充当隐喻的信号,如比方说。3)强调词信号如简直、really。4)模糊限制词起到一种限定作用,如a little。5)表明隐喻转换的上义词,如kind of。6)明喻。句中含有标示词,如like。7)引号。如鲁迅的作品《故乡》中的“豆腐西施”。

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直接通过明显的符号或标志来判断某个语言单位是否是隐喻。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话语的表层意思在逻辑上与其所处语境所形成的语义和语义冲突来判断是否是隐喻。Ortony(1979:74)提出了判断隐喻的标准。1)语境异常条件,即话语单位的表层意思与其语境很明显的存在着矛盾之处。2)隐喻张力原则上可以消除,即这种语义异常或语义冲突是可以消除的。3)说话者使用隐喻的意图即隐喻性的理解符合说话者的意图以及对其意图识别的期盼。这些原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确定隐喻,从而准确无误地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2 隐喻是散文的生命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一种最自由的文体,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作者达到写作目的的手段之一,它能使得散文熠熠生辉,处处散发着生命的光彩。换言之,隐喻即散文的生命。下面将尝试性地通过几篇经典散文举例来进一步探索隐喻在散文中的双重效应。

2.1 隐喻的统形之效

一个语篇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在篇章中存在一个‘意义连续体’,这种意义连续体是篇章连贯的基础。虽然我们常说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或“貌离神合”,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散文都是隐喻在其背后起着统形之效。下面将举一例进行说明。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家乡在那头。

在上面这篇小散文诗中,语篇围绕源域展开,打破本体和喻体间的平衡,表层上是语块分布倾向于喻体,深层上则是对本体特征的逐渐凸显,使读者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愈来愈强烈。

2.2 隐喻的化神之效

隐喻具有感情评价色彩,作者运用隐喻在差异中寻找相似,从矛盾中发现和谐,能激发作者语篇构思的创造力、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使语篇的神外显于形,起到化神之效。它能用有限的词汇来表达无限的概念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想象、揣摩的空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下面将从隐喻在散文中的柔情、激励鼓舞和共鸣之效来具体阐释其化神之效。

2.2.1 柔情之效

隐喻含蓄而细腻的表达使得其拥有很强的柔情之效。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隐喻的柔情作用在其散文中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朱自清散文中的隐喻大都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在其《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这样描述月亮: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装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这段描写几乎都是使用隐喻来描写月亮的美、月亮的柔。开头之处写月儿的“消瘦”及随后“晚装”、“盈盈地”、“偷偷窥看”等词的运用,虽未有明显的隐喻标志词,但我们可以想象的出消瘦的是人,这里应用的是一个拟人隐喻。此处拟人隐喻的应用使得作者能够对事物进行更深刻的描写从而更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给读者鲜明生动的印象,使读者对于当时的情景、情绪想象的真切。这些隐喻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轻易地联想到一位柔美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感受到月儿女子般的柔美,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

2.2.2 激励鼓舞之效

隐喻的深层隐含意义使得其具有较强的激励鼓舞之效。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其《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在这篇散文中隐喻的激励鼓舞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茅盾把就他对西北最深刻的感情凝结在这篇散文中了。茅盾在文章开篇便是一个强有力的隐喻:“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将白杨树说成是不平凡的,将人类的品性赋予了本无生命的白杨树。这样有气势的开头会让读者感到一种压迫,打破其阅读习惯,使其感到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进而警醒起来,严肃起来,使读者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激励一种鼓舞。随后作者描写了西北黄土高原景色的“单调”,但紧接而来的“便是对白杨树傲然挺拔的形象的刻画---力争上游、团结一致、不折不挠。这就如同京剧当中的亮相一样,白杨树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吕东亮,2007)”最后三个含有隐喻的有力反问使得由白杨树这一隐喻引出的激励鼓舞效应得以升华,使人们对本来毫无希望的西北地区充满了憧憬与渴望。

2.2.3 共鸣之效

这里所说的散文的共鸣效应指的是作者能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他所要传达的感情,使读者与其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隐喻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即使作者与读者并未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仍能使两者之间产生深刻的共鸣。詹克明的《孤树与林木》这篇散文,以准确、精练、隽永的语言极力赞美了孤树的自信、坚韧等品质,它分明隐喻了两种人才观、价值观。一种是成批生产出来的、实用的、为社会所认同的材料,一种是在寂寞中长大的、卓然独立于天地间、更具恒久审美价值的材料。树木之间的比赛竞争犹如人世间的竞争,本文通过写孤树写林木,刻画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读者明白我们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使其为自己所用,在恶劣的环境下要学会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能一味地因惧怕而退缩。当读者理解到此时,会对作者的观点给以强力的认同,进而与作者达到前所未有的共鸣。

3 结束语

隐喻在散文中的应用很普遍。确定了散文中的隐喻后便可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尝试性地探索了隐喻在散文中的应用,通过其在散文中所发挥的双重效应---统形与化神之效来阐释它是散文语篇的生命,对散文的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青叶.语篇语言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2]Lee,David.Competing Discourse:Perspective and Ideology[M].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53-260.

[5]Ortony,Andrew.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真情是散文的生命 篇3

我读到的仅仅是她的一部分书稿,多数是写亲情的,也有写民风民俗的。这些短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她养她故乡的赤子情怀。

作者的故乡在陕北之北——靖边,路途遥远,地域辽阔。我在“米中”读书时就曾听到过唱“三边”的民谣:“三边有三宝,食盐、皮毛、甜甘草。”改革开放以来,又开发了地下资源煤和油,大大加快了“三边”地方的经济发展,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眼球。加之各方面的人才辈出,扩大了该地区的知名度。

建国初期,我国著名诗人李季享誉文坛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就是他在“三边”支教后的产品。我在《延河》杂志社工作了三十多年,很少见到来自“三边”作者的文稿。沉寂多年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定边县农民作家张效友推出了长篇小说《青天泪》,现在又传来有文化的一代青年女作者的“院上花消息”,令我很有些激动。

我与滟泓尚未谋面,但从她的来信中可以感受到她对文学创作的执著和她勤奋写作的精神。她的四十多篇散文大都是近一二年完成的。她抓紧了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何况她还是一位深爱儿子的母亲,在怀孕期就开始為孩子写下上万字的日记。

滟泓对散文创作不仅拥有饱满的热情,而且还有着较高的艺术追求,她在信上说:“上大学时,因为学习的是较冷门的历史学专业,老师们经常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能坐得住冷板凳,在这浮躁繁杂的年代,是不容易真正做到的。历史学讲究字字句句有来历,因而不能允许‘空’。后来参加工作,再次耐心地坐着冷板凳——单位冷清业务少,却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我的文学梦得以延续下来。我将老师们的教诲改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枯’。在文字铺天盖地的现在,作文若能鲜活灵动充满生气,而不是干枯,也是不很容易的。我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并且做好准备打算一直努力下去。”

她是学历史的,一方面比较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写文章很注重遣词造句,此外更追求散文语言的鲜活灵动和生活气息。很有特点。

读过滟泓的几篇散文和旧体诗后,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低头看书、抒写,抬头望望日月星云。她写给孩子的一系列日记,笔调轻松幽默,通篇不见“疼爱”一类的字眼,只从细节着笔,真切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与此同时,不时显露出对生活的向往与理性思考,往往是以小见大,空谷足音,不仅给人提供了阅读愉悦,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升华”等主题的深沉思索。

作者出生在乡村,从小耳濡目染,对陕北民风民情了然于心。经过审美思维的过滤,呈现出的总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如《新嫁娘》一文,就是以一个小姑娘的视角去看二十年前陕北民间嫁女情形,加之活泼灵动的文笔,一种陌生了却仍在继续的生活场景以及不同的文化形态跃然纸上。在陕北的农家院落,农人维系生活离不开家禽家畜,而在她的眼里,“骡弟”不仅成为家庭的重要一员,且与家人的感情时时交织,几乎形影不离,写出了“骡弟”的岁月沧桑。即便是再平常不过的“猪”,在她的笔下,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一位同乡也是散文作家曾在电话和来信中交流了他对滟泓散文的看法,他说自己在榆林待久了,与各年龄段的作者群都比较熟悉。陕北一些作者因文化底蕴欠缺,虽对文学创作十分热心,但理性思维能力弱了些,这与地理环境和先前接受文化训练不足有一定的关联。近年出现了一批青年作者,包括高滟泓在内,他们普遍知识结构新,思维活跃,心灵贴近时代,作品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斑斓的时代色彩,为陕北的文学创作发展繁荣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的看法不无道理。看到陕北新一代有文化素养的青年作者的涌现,我心中很是高兴。

我从榆林市文联的《陕北》杂志和米脂出的《米》杂志上可以感受到较大的信息量,而且这些杂志多年来也为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年来,榆林地区各级党政领导也比较重视和支持文学创作的发展,这对本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会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滟泓既长于写散文又有写诗的才情,希望今后能注意拓宽自己的生活领域和开阔艺术视野。我看到她在作品中引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个别生活细节的描写。我和不少陕北农村作者接触中发现路遥的经历和他的作品对青年作者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在悼念路遥的文章中曾写过一段话:我们常常说黄土地是贫瘠的,其实黄土地也是深厚的、辽阔的,作为文学园地更是肥沃的。我们尊敬的老作家柳青、杜鹏程以及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路遥都是黄土地培养出来的文学英才,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我们更有理由期望黄土地上的后来者像长江黄河的浪头,一浪接一浪!

我把这段话送给有志于文学的青年作者——高滟泓。我寄厚望于你们。■

脆弱的生命散文 篇4

整整下了一夜的大雨,一早起来,天气有一点点凉。随手把窗子都打开,喜欢闻着雨后略带泥土气息凉凉的空气。贪婪地大口大口的呼吸,顿觉胸腹间不那么憋闷了,人也精神清爽了许多。

昨天回娘家了,听着亲人絮絮叨叨的百般叮嘱,让本来就烦乱的心绪更加的忧心忡忡。也知道大家都是关心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关心只会让我更烦,心更乱。

周五,拿着诊断书,头真的有点大,顿时觉得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灰暗,耳朵嗡嗡的响着鸣音,也没有和同学打声招呼就踉踉跄跄的下楼,总觉得这不真实,有点做梦的感觉。又重新把诊断书掏出来,逐字逐句的仔细用心的读,生怕漏掉某一个至关重要的文字,嘴上念着,可大脑却没有丝毫的反映,整个人都是木木的,如同一具被抽掉灵魂的躯壳。以前的种种猜测终于得到了答案,按说我应该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可是,当猜测得到证实,我却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了,大脑一片空白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悲哀。开始怨天尤人,感慨命运之神如此的不公。

回到家里,一头就栽在床上,感觉自己好累,身心俱疲,甚至觉得呼吸都是一种重负,就这样默默的看着天棚发呆,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

电话响了,我实在是没有心情来接听电话,“恩恩恩……啊啊啊……”龚琳娜的天籁之音不停的一遍遍的咿呀着,冥冥之中倒也切合我此时的心绪。

我不得不佩服打电话之人的执着,无奈的接了进来。原来工地有事,要我马上过去看看,烦躁的告诉对方:你看着办吧,要不就算了,我不想管,也没有心情管这些,再不要打电话给我。不等对方说话,匆匆的挂断电话。

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何时睡着了,睁开眼快到五点了,马上弹起来,忙活着晚饭,该死,怎么睡着了?

简单的热热中午的剩菜剩饭,摆好,在等着孩子放学的间隙,用手机上网看看,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想找谁?奇了怪了,竟然有人和我说话,原来是亲家母。她急切的问我结果,告诉她我的想法,她一听就急了,急切的说服我,听着她知心暖身的话语,眼角有点湿润。热乎乎的叫了一声姐姐,哪里知道她竟然比我小那么多,当时真的被震撼了,好佩服她哦!听着她的诉说,惭愧,对就是惭愧,不,还有勇气,在一点点的慢慢滋生。

周六,同学老大来敲门,约我去看我们的.初中班主任,她是我们当地一小学的校长,这是一个极具帅才的女强人。今年还不到五十岁,给所有人的感觉就是精明强干,强势的工作作风与貌美如花的她格格不入,思维缜密、手段强硬,简直就是女人之中的男人。因为过于强势,无论在家还是单位,人际关系处理的不是那么和睦。

听老大说,她是在单位突然晕倒的,诊断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在住院期间又发生过两次少量的出血,现在不能说话,但是,能听明白话的意思。听着她的讲述,真的不敢想象这样的女人怎么来面对今天连话都不能说的自己。难怪手术做的那样的成功,可她醒过来想和儿子说话时,发现自己怎么努力也发不出来声音,这一刺激,她又脑部出血而昏迷。悲哀,深深的悲哀包裹着我。我无法面对一直以来自己最欣赏的女人今天这个样子。

想象着她美丽的容颜;想象着她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想象着她驭人有术的做人原则。她是一个极其要面子的女人,一直以来婚姻的不幸都深深的折磨着她,可是她没有勇气选择离婚,她要做一个完美女人,至少在人群中要扮演这个形象。为了维持这一完美形象,她人前笑脸灿烂,人后以泪洗面。这一切,让她这个弹簧终于经受不住长久的压力而折断了。

为什么现代的女人要承受远比男人多得多的压力?是我们太虚荣还是我们太贪心?我的老师若能预知今天这个样子,是否会改变她的生活态度呢?这一切,不得而知,因为,她现在的智力就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还好,我很庆幸我的老师现在这个状态,若她的思想意识能医治回到从前,我不敢想象她怎样来面对今天自己这个样子!

生命的哲理散文 篇5

在生命中我们承迎送往,或欢笑歌唱,或痛苦悲伤,或怒发冲冠,或委曲求全。来来往往的,形形色色的,都是生命中必不可少而又不得不承受的。

人生无常,聚散离合。在每个离别的路口,我们只能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的`背影,重重叠叠的留恋不舍载满了无尽的牵挂祝福。在生命与灵魂融汇的瞬间,凝聚着的是美好、幸福,这瞬间所迸发出的光华值得我们用一生守候,永世珍藏。

朝晖夕阳,无不美丽动魄;炎戛寒冬,,无不沧桑严酷。宇宙自然永不会停歇轮回的脚步,世间万物都是这轮回中的必然,生命只是轮回中的一个回旋点。彼时,我们将以何种面目、何种姿态相聚与轮回中?是否遗忘?是否淡然?是否怨怼?是否情深?缘缘相聚,缘起缘落中寂寞了岁月的容颜,沧桑了谁的心?

没有刻骨铭心,没有海誓山盟,既没有相濡以沫,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刻意的要遗忘或是记忆些什么,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出的笑容:有美丽温婉的、宽厚谦和的、如沐春风的、心旷神怡等充满融融暖意的美好笑容。当然也有无可奈何的、矫柔造作的、阴险狡诈的、不怀好意等伪饰不良笑容。生命总有黑暗,总不能尽如人意。且把伤害背叛、哀怨情愁等负面消极的东西放置一边吧!人生苦短,浮生如梦,我们只须铭记人性中的真、善、美,在生命中始终微笑着,沐浴在这真、善、美中使自己返璞归真、宁静淡泊。

生命的感恩散文 篇6

繁华历尽,方知平凡是真!历经沧桑,终于与人生相遇!那颗满怀感恩,庆幸和祝福的心,是在醉心生命的美丽。

细数的甜蜜,止不住的幸运,停不下的幸福气息。

感恩父母

对你们的感激又岂是言语能诉的清,讲的尽的!我的一切都是你们给的,没有你们,我感受不到生命的美丽;没有你们,我感受不到这人世间种种妙不可言的味道;没有你们,我不会如此幸福和幸运。

谢谢你们的养育,你们的不离不弃;谢谢你们的疼惜,珍爱,理解和鼓励!谢谢你们给的温暖和自由,谢谢你们的付出,你们的宠爱,你们的真情,谢谢你们的在乎和指引,谢谢你们的陪伴和守护,谢谢你们的信任和真心。

谢谢你们这一路来,不管多么的辛苦,多么累都无怨无悔,谢谢你们那么相信我,支持我,爱我,疼我,珍惜我;谢谢你们的无私,你们的心疼,你们的关心,谢谢你们给我的暖心!谢谢你们,真的很感激,很感激你们,因有你们,再大的风雨,都心生暖意;因有你们,再多的波折,都无畏无惧;因有你们,这一生,我很幸福,谢谢!

孝,是回报的爱!守护你们,爱你们,疼惜你们,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荣耀。

感谢生命中的那些朋友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真,你们的善!谢谢你们的真情流路,你们的关爱和理解,你们的`调皮和率性,你们的真诚和珍惜,谢谢你们的提醒和温暖,谢谢你们的自然和随性,你们的幽默和恶作剧,谢谢你们的真心和善良,谢谢你们给我的每一次暖心和感动,那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温馨!谢谢,这一生有你们,真好!

在一起的点滴,相遇,相识,相知,相惜,矛盾,误会,相拥,陪伴,关爱,温暖,理解,支持,鼓励。

谢谢你们,我亲爱的朋友,感谢你们的相伴,生命因有你们,才那么暖心!谢谢!

感谢青春

在那段岁月,她是那么的自由,率性,尽兴,醉心!那是她生命中最洒脱不羁,慵懒随性,无拘无束的时刻! 花季的少女,年少轻狂,无畏无惧,神采飞扬!那样的真实不做作,那样的简单快乐,那样的倔强坚强!疯疯癫癫,随心畅意!一切都是那么的痛快尽兴,那么的不负此心!或是随心所欲,或是疯狂执意,或是活泼任性,或是无理取闹,或是无中生有,或是火爆脾气,或是意气风发谈天说地,或是骄傲自信,或是黯然神伤,或是情窦初开。

那时的欢笑,闪耀,痛快,自由,真实。

为了一些小事而闹的脾气;为了一些情绪的大吼大叫;为了一些不平的冲动,为了一些感动的相拥相抱,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的调皮恶作剧,为了感情的疯狂与伤痛!无聊时的古灵精怪,追星崇拜的激动兴奋,开心时的高跳欢呼,不开心时的随性怒气,渴望温暖的脆弱心灵,还有聊不完的话题。

她们会互相打击,也会互相安慰!她们会自尊自爱的倔强;她们会任性的只做自己;她们会争吵怒骂第二天又相拥嬉戏;她们会对世人评头论足而又骄傲的抬头不屑或是激动地说个不停!她们会调皮的戏弄别人,也会充满好奇地聆听!会好笑的做着各种表情,会躲猫般的藏匿,会心之所想的随心所欲,会越挫越勇的斗来斗去,也会相视一笑而不需要言语。

十几岁的花季,她们做着最真自己!她们的温柔,她们的泼辣,她们的善良,她们的爽朗,她们的真诚, 她们的自由,她们的率性,她们的真情,她们的青涩,她们的本性,她们的活泼,她们的痛快,她们的尽兴,她们的泪水和坚强,她们的悲伤和期待,她们的绝望和城站。

感谢青春,谢谢它带给我的美丽!感谢它的真善美,谢谢它的自然本性。

感谢那段青涩的恋情

情窦初开的岁月,那么敏感,固让喜怒哀乐都是那么的深刻!也曾海誓山盟,也曾幸福暖心,也曾心心相印,也曾无助迷茫,也曾心慌逃避,也曾伤心绝望,遍体鳞伤。

终于有一天,我们学会了放下,学会了感恩和祝福!

爱情,又何常不是一段完整的经历,相遇,相识,相牵,心动,相知,相恋,暖心,甜蜜,认定,不安,误会,茫然,手足无措,无助,受伤,逞强,患得患失,迷茫,难过,绝望,心痛,酸涩,成全,祝福,求不得,放不下,忘不了。但即使如此,它也让人无怨无悔,因为爱过,所以幸福!

与其静坐观望人间事,不如入世品味人间情!

感谢那些前辈

谢谢你们的支持和相信,谢谢你们宠爱和疼惜,谢谢你们的尊重和鼓励,谢谢你们的理解和守护。

谢谢你们的指导,谢谢你们为她点点滴滴的考虑,谢谢你们的包容和不曾停止的关心!谢谢你们的认可和放开,让她自由的去做自己,不再束缚,让她随心而飞,飞去那些她想要去的和没有去过的地方!

非常庆幸这一生能遇见你们,谢谢你们给予她的教导和指引,成长和明心!说不尽的感动和尊敬,说不完的祝福和感恩。

感谢生命中的那些对手

因为你们,她才那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为你们,她才成长的那么闪耀;因为你们,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也因为你们,她才看见人心百态的奇妙;也因你们,她才懂得世事无常的妙不可言!曾怨过,怒过,不服过,生气过,迷茫过,但最终都变成了感激!

因为你们,曾经的小女孩不再逃避,不再自欺欺人,不再怨天尤人,不再迷路彷徨!那些生命的经历,那些风雨波折,因接受而变的坦然,因面对所以尽兴!生命因有你们,才更加精彩 ,痛快和令人期待。

感谢那些同事

茫茫人海的相遇,带给她的喜怒哀乐,是那么的有滋有味,回味无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特别,有个性!也许曾尔虞我诈,也许曾争锋相对,也许曾相视无言,也曾开怀畅饮,也曾患难与共,也曾相互聆听,也曾彼此温暖,也曾真诚相待,也会相约而行,也会嬉戏耳语,也会说说八卦,开开玩笑,没有距离。

因有你们,前行的道路总是那么多姿多彩,乐趣无穷!

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

你们的匆忙,让她也许已经记不清你们的名字了,对你们也仅留下只是认识过的熟悉,但却对你们满怀感恩!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过她的世界,谢谢你们在她故事中的参与,谢谢你们曾陪她走过的岁月,让她不孤单的点滴事迹,谢谢你们带来的气息,谢谢你们渲染的气氛,谢谢你们在这世事无常中的扮演,在她人身经历里编织的环境!谢谢你们!

感谢生命

空杯的心灵,放下所有的一切!其实我们和所有人一样,一样的只是一个人一颗心,一样的在这个世间经历,一样的在人生中感受。

生命教育呼唤生命在场的教育 篇7

生命教育理论是由被誉为“美国生命教育之父”的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先倡导和实践的。他针对二战后学校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伦理道德修养,重视技能培养、轻视生命教育,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滑坡,青少年伦理观念和生命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与威胁,学校中群殴、吸毒、艾滋病泛滥、性危机和凶杀等各种漠视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的现实,对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主张。他倡导以生命教育整合中小学教育。他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构建起了生命教育体系,而且在实践层面作了探索,促成了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也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旨在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生命教育,目的就是要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升华。同时让人懂得不仅要爱护自己,还要爱护他人,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让每个人都充满生命之爱,让教育回归本真。生命教育应当是一种“人的根本转变的问题”教育,以倡导人性的解放为主旋律,以尊重个体生命在民主社会中的自由、平等为前提条件,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生命判断力和生命热情、生命态度、生命性格等为目标,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认识什么样的人生更有价值,并为他们从事未来成人生活作好准备、奠定基础。

一、生命教育成为教育主旋律的理性透析

《论语·尧曰》提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可见,在生命教育理论尚未形成的古代社会,人类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就已经开始,只不过那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是潜在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生命主体对信息的承载、加工和传播,如果再加上信息的获取和应用,那么教育就成了生命承载乃至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因为有了人,便有了教育。教育就是让人学会生存,就是让人的智慧直面一种环境的真实;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行地灌输进一个容器;教育就是生命的接力,就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实现“生命”对话,让人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建构新的生命意义。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价值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使其懂得生命的意义,延伸生命的价值,能正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而能够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其实质就是让人既尊重自己的生命,又尊重、珍爱任何生命,提升生命的品质,让人生活得精彩,让社会更加文明进步。所以,我们应让生命的音符跳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教育的每一个细节理应闪烁生命的灵光。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一些青少年道德观念越来越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也有下降趋势,一些反生命的行为,诸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伤害他人生命日益频发。此外,各种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对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肖川教授在《生命教育的温情诠释与追求》一文中进行了深情的诉说: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才是教育鲜活的家。然而,在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被扭曲了,教育的价值虚化了、失落了,教育成为“应试”或“分数”的代名词。教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真可谓“累并坚守着”、“苦并品味着”、“烦并坚持着”、“痛并忍受着”。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没有了童年,泯灭了童真,丧失了童趣。我们的教育被应试和功利的“雾霾”所笼罩。我们盼望教育春天的到来,期盼那个让生命自由呼吸的季节,期盼还生命以尊严、给生命以幸福的良善教育。

二、生命教育呼唤“生命在场”的教育

教育既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还具有鲜明的生命性与个体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必须让生命在场。

1. 教育,应唤醒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让生命在场

生命教育理论一个最突出的观点就是教育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即让受教育者通过体验、感悟来追问自我、认识自我,体味到自我生命的存在与珍贵,感受生命的美好而珍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时代的教育,都是为了让人更加完美地存在、发展和有意义,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首先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洗礼灵魂,完善德性,使个体生命更加幸福,然后学会去尊重其他生命,使万物生灵和谐共融,使社会更加幸福。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教学是生命的塑造。教育就要触及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否则,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形式的教育原本就是一段生命教育的旅程。

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是一种全人教育、社会性教育、个性化教育,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个性、灵性、社会性等全面均衡地发展,让学生懂得各种生命互相依存、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丰富自己的生命价值,还要珍惜、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要自觉地保护环境,尊重与呵护一草一木,维护生态平衡,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心与善心,使学生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为此,必须让教育触及生命的灵魂,激发生命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尊重,富有爱心和善心地生活。我们要让学校成为充盈生命关怀的温馨家园、流淌自然灵性的生命磁场,成为提升生命品质的发射场和增添生命能量的加油站。例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生命就是——”的句式引导学生把生命写出来,把生命说出来,把生命画出来,把生命唱出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多彩与伟大,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我们要为学生传递善待生命、呵护生命、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无论哪一门学科,都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都具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生命教育的素材,揭示生命教育的丰厚内涵,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教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爱心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利用好“关键事件”的独特教育作用为学生制造更多的感动,达到“细雨沾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教育境界。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引进抗震救灾、战胜洪涝灾害、抗击雨雪干旱、舍己救人等生动鲜活的教育情景,把一个个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动人场景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也可以把轻视生命、漠视情感的真实案例,如以煤矿瓦斯爆炸、学生自杀事件、食品安全事件、见死不救、地区战争等时事热点,创设为课堂生命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2. 教育,应发现与发掘学生的生命价值,让生命在场

生命教育理论主张,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长处与不足,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举止进行引导,使他们逐渐规范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从而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生命教育,是当代德育新理念的完美诠释,撑起了大教育的一片蓝天。作为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直面缺点错误,扬长避短,发挥个性特长,彰显个人才华,塑造独特自我。与成人相比,孩子身上某些方面确实还很幼稚,这就好比珍珠,瑕疵或斑点在所难免。但是,恰恰在这种幼稚中,包含着他们成熟的因子;恰恰在这种弱点中,存贮着他们成长的内需;恰恰在这种不完善中,孕育着他们走向完善的活力。同时,也恰恰是他们的幼稚、弱点、缺憾,让我们的教育有了存在的理由,有了实施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现实的教育往往把人生命的丰富性简单化了,制约了受教育者的自由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真诚地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足,以爱心和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掘他们的生命价值,不能随意将学生的“不正常行为”打上缺点的标记,扣上“孺子不可教”的标签,教师应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识,用辩证、发展、可塑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要善于蹲下身来看学生,不以“完人”的眼光评判学生,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优秀。其实,缺点是相对的,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发现并彰显学生这种潜在优势和价值。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直充当着模具,将学生视为“材料”,习惯于用相同的方法要求不同的学生,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个体,其结果是:学生的差异被消解,棱角被磨平,个性被扼杀,灵性被泯灭,成为教育教学“模具”中千篇一律的“物件”,这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漠视。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发现多姿多彩的生命个体的潜在价值,唤醒它的生命活力,让潜藏在生命中的“鹰”展翅翱翔。所以,教育者要善用浓浓的情爱荡涤生命个体头脑中的污垢,让爱心涌动,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凸显其价值,释放其能量,张扬其个性,使生命更有灵性,更有意义。

3. 教育,应开通与指引学生的生命航道,让生命在场

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指出,生命教育是指“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的一种有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理想与实践的教育。人总是以自己的信仰为精神支撑,以自己的思想为行动先导,以自己的能力素质为现实条件去选择行为。思想信念一旦偏离正确轨道,人生的航船就会触礁。没有思想和灵魂的生命是无价值、无意义的。初中阶段是学生至关重要的“灵魂发育期”,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阶段,基础教育的价值与归宿就是要注重初中生感性心灵丰富与细腻和理性思维自主与开放的培育。教育者要结合教育内容,使学生具有自我改变的愿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加强对学生思想信念的教育,开通与指引学生的生命航道;要多给学生一些尊重与包容,善于运用言语表达、情感交流、组织管理等科学手段,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行为规范和信念确立,让每一个学生活在希望中,活在自信中,活在成功中,这是我们的追求与责任。

课堂作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是其重要任务。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挫折教育和意志教育。要使学生懂得,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强者,为生命的存在开通一条宽阔的航道,放飞生命的翅膀,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去追求心中的梦。要让学生感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学会“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热情相拥,不断去追求生命的质量,完善生命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要体现一种教育原理——以欣赏的态度唤醒学生的人生信念,激发学生的人生斗志;要诠释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尽管不能让受教育者都“成名成家”,但教育应该唤醒学生们的斗志,为他们点亮“成名成家”之灯,指明“成名成家”之路,为他们在“成名成家”的奋进中加油鼓劲,为他们一生的成长奠基。

4. 教育,应关注与完善学生的生命世界,让生命在场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关注人的生命质量,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和升学。教育绝不是一堂又一堂“黑色墨水”换取“红色分数”的鏖战,而是在孩子们生命中铭刻的记忆,因为那是他们郑重而庄严的成长。生命教育观强调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蕴藏着深不可测的无限潜能,教育就要注重开发生命潜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量。教育只有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丰富个性、潜能巨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灌输的“容器”,才能回归它“自然”的本位。新课程构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三维目标,引领着教育的人性化回归。教育只有尊重和遵循生命教育规律,教育者只有顺利完成生命的接力,才能真正体现其真实意蕴。在生命化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载体是“有生命”的,是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感悟相匹配的,教育者应保证学生“有生命”地学习和生活。生命化课堂的建构,倡导通过活动、情境创设、社会实践等来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丰富生命、释放生命,通过流淌情思来流淌生命,通过激荡创造来激扬生命智慧。

没有生命就没有教育。因为教育关注了生命,便有了生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本源上讲,教育就是孕育生命、完善生命的过程,就是丰富人的知识、发展人的思维、强健人的体魄、完善人的品格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生命化教育。为此,教育应成为生命的栖息地,增强学生对自己、他人、自然、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教师要用生命之水来浇灌学生们的生命心田,滋润学生的生命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品格。如若离开了生命意识的培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教育者既是教育者,亦是受教育者。教师要用自己的执着与奉献、热情与智慧架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个在这座桥梁上经过的生命都被注入人类文明的新鲜血液,又带着这种新鲜血液去创造人类历史新的文明,孕育更有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个体。关注生命,呵护生命,是教育者一生的责任,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心血!

生命,永远是清晨六点钟(散文) 篇8

常常的,一些特定的景色会把人带到与这景色类似的时空……我已经想不起这是哪个村子了,是齐河的潘店、闫姑屯,还是十里雾、田海子……52年前的社教运动中,我们文教队由中文系39名师生组成的巡回演出剧团,活跃在那些村庄。齐河县多是盐碱地,屋顶、墙头、道路、田野全是白茫茫的粉末,当地百姓说那是上泛的硝土。

我摊开当年的日记本,看着看着,日记本也变得白茫茫,白茫茫……

我用力睁开眼,看到炕头连着锅台的拐角有四个小乌盆,大娘侧身向里睡得很沉。她昨晚直等我回来才点上小油灯,心疼地看着我说:“你脸上的颜色还没擦干净,灶膛里我给你焐着水,你洗洗吧。”不等我答话,她又指着那四个小乌盆说:“你累了一天,晚上起夜就尿在盆里,别出去了。”这里连年灾荒,大爷是前几年饿死的,留下大娘孤身一人。60多岁的人了,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她一个人干。我分住在大娘家,她欢喜得不得了,怕我早晨抢着挑水,就趁我们外地演出,天不黑先把水缸挑满了;见我卸妆油彩没洗干净(用水缸的水,冬天水上一片冰碴),每天给我焐水——这里烧的是高粱秸,草很珍贵。焐水是把小乌盆埋在灶膛的炉灰上,让燃尽的炉灰温着水。

远处的公鸡刚叫头遍,我蹑手蹑脚地拉开门,闪出门外。天刚放亮,展现在目光里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四个月前,我们背着行李来到这里,看着墙头和满地浮着的一层白粉,看着孩子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我们的心痛得沉默了。公社给我们预备了一个无人居住的院子,院里有三间屋,没有锅灶。我们的写作教师张蕾同志(当时规定,一律以同志相称,为了不暴露身份)乐呵呵地说:“这可是白手起家大显身手的好地方!”那天恰好是个集,张老师让我赶快到集上买炉条。买回来时只见张老师挽着袖子和几个男同学在盘炉灶。中午大家啃着从学校带来的干火烧,晚上就喝上自己做的第一锅稀粥。晚饭后工作组的领导来介绍情况:这里土地贫瘠,是重灾区。儿童多半不能上学而从事劳动,社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非常迫切。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张蕾老师送走领导,吟诵着诗句走进屋。11月8日,寒风从破旧的门缝钻到屋里。我们都坐在行李卷上。小油灯在窗台上忽闪忽闪地亮着,把张老师高大的身影映在泥墙上。张老师搓着手说:“记得这首诗吧,贾岛的《古意》。我知道大家都是有志之士,终夜忧国忧民,愿作千里马报效祖国日日奔腾不息。咱们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明天就开始排练。”真是应者云集!我们这些文教队员都抱着向贫下中农学习,为贫下中农服务改造自己世界观的决心,巴不得马上就投入战斗。这里只有张蕾一人演过剧,他是当然的导演。几十双眼睛看着他,等待他发号施令。张老师却沉静下来,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家都累了,先解决睡眠问题,其他事情明天再说。但有一点是必须遵守的——演员每天早晨都得出去练声!”女同学交头接耳说不会练。张老师听见了,高声说道:鸡叫头遍就得起床,跟着我练!

四个月来,我们风雪无阻地跟着张老师练声,用老乡的话说:“天这么冷,在台上又喊又唱,咋不哑嗓呢?都练成金嗓了!”

你听,远方那雄浑深沉的声音是张老师;那豪迈奔放的是孙兆舜;那响亮高昂的是高英;那从更远处传来的啊——巴——嚓——达——的是王金龙,他在《箭杆河边》扮演二赖子,他说话张不开嘴,好像嘴里含着什么东西。张老师带他练发音,他很认真,天天比别人起得早,把拼音练得滚瓜烂熟,谁都没想到他在台上撇音拉调把二赖子演得那么好,以至于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孩子围着他“二赖子!二赖子!”地喊着,他也不嫌烦,摸着孩子们的头,嘱咐他们:长大了好好学习,我教你们!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王金龙酷爱诗词,工于书法,剧团所用的标语、条幅都是他写的。张老师夸他的书法,几近老颜,宽处可以行马,窄处不能插针。他很受鼓舞,曾对我说:“将来我当了老师也教学生书法,弘扬汉字的工巧精美。”我们多么年轻!“将来”在我们心里是那样明亮,我们勤学苦练所得到的一切知识、本领,都是为了“将来”发挥出去,像老师教导的那样报效祖国。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们王金龙的“将来”已很短暂,他报效祖国的理想根本就不能实现,我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田野的树木知道在飘摇的风雨中向上成长,向下扎根,我们却不晓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多少年后,我始终无法了解王金龙工作不到一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心、他的尊严,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究竟受到怎样的蔑视和践踏,以致精神失常,终日处于恐惧之中,东躲西藏,四处逃窜。妻子到处寻找,最后发现他悬挂在荒野的一棵树上……

而此刻,我分明听到王金龙啊——巴——嚓——达——的声音清新有力。我拐出胡同向村外走去。村头有一截槐树墩,多年前修桥需要木料,就把这棵大树砍伐了。树身没有了,树根还活着,年年都能冒出嫩芽,可就是长不大,长长就枯干了。大饥荒那年的春天,社员集合上工,出村看见五个小男孩围着树墩啃树皮,贫穷麻木了人心,谁也没有在意,也没人问问是谁家的孩子。收工时太阳照到头顶了,进村时见这五个孩子还撅着腚围着树墩,队长才发现自己的孙子也在那里,就喊了一声,见孩子没应声,便骂骂唧唧地走过去踢了一脚,孩子一骨碌滚出去——他这才惊醒,猛扑过去,抱起孩子僵硬冰冷的小身体,号啕大哭:我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我连自己的孙子都养不活,我怎么有脸见父老乡亲……树墩留着,旱季有人给它浇水,冬天给它盖上草毡。张蕾老师曾领着我们来看过这个树墩。那天雾气很大,周边的几棵小树枝吧嗒吧嗒往下滴水。张老师声音低沉地说:“这是苦难的记忆,村民留着它,是留下生存的勇气,留下追求美好生活的毅力和决心。他们没有抛弃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尽管它是贫瘠的盐碱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民族坚韧不屈的力量!”

他弯下腰,抚摸着树墩亲昵地细语:你的年轮就凝固在这里了,但你的生命是永恒的;你沐浴着天光雨露,失去了枝干却风骨依然。你是村民生存兴旺的里程碑!——不知是雾水还是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nlc202309081050

“老金!”一个熟悉的声音止住了我匆匆的脚步。我扭头一看,晨光熹微的井台,陈伟华熟练地提上一桶水。这里老乡打水全是用扁担。刚到这里时,后勤组的陈伟华挑着水桶去打水,等了很久不见他回来,小杨说我去看看。又等了很久,两人都不见影。张蕾老师就让我去。我一路小跑过去,井台上滴水成冰一层高于一层,陈伟华焦急地站在冰上。井冒着白汽,小杨弯着腰用扁担在井里捞着什么。我一问才知道陈伟华把水桶掉在井里了。好在水桶还漂在水面。小杨弯腰捞桶时,揣在棉袄口袋里的钢笔掉井里了。那年头,有一支铱金钢笔是一件很庆幸的事。小杨说他这支钢笔是考上大学后高中班主任老师送给他的。回到队部,同学们都唏嘘不已,为这支钢笔惋惜。最难受的是陈伟华,他低着头,沉默不语。

张蕾老师突然煞有介事地问小杨:“你那钢笔里灌满钢笔水了吗?”小杨心疼地说:“灌满了!我昨晚整理完地主的发家剥削史,就把钢笔灌得满满的。”张老师沉吟了一会儿,郑重地对大家说:“我们应该打个报告,给小杨记一大功。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做了一件千秋万代都要纪念的大事!”我们大眼瞪小眼,不知老师这话的含义。张老师停顿了一会儿,目光里含着幽默的笑,说道:“还记得那个笑话吧?地主的儿子见人家会写诗,他也找来纸笔,可他咬烂笔杆也没写出半句。他的妻子说,郎君写诗怎么比妇人生孩子还难?地主的儿子说了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娘子生产是腹中有物,我今腹中空空连一点墨水都没有,岂能写出?”张老师话音刚落,笑声像炸锅一样。剧务组的王继坤笑出了眼泪,他断断续续地说:“老张同志,你、你真是思路敏、敏捷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引申着老师故事的寓意:“这下可好了!一井墨水尽管喝!” “人人肚子里都有了墨水,这个村子可就成了典型的文化村。”

当天晚上,陈伟华约小杨到井边,请小杨教他用扁担打水。小杨回去发现棉袄兜里有支钢笔,笔帽上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杨同志,我带来两支钢笔,闲置一支无用,请你帮忙用它写出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好材料。”落款是老陈。小杨拧开笔帽,竟是一支英雄牌金笔。

陈伟华熟练地提上第二桶水,把扁担一翘,水桶平稳地落在井台上,没有溅出一滴水。“老金,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着快点毕业快点工作,我要把外国先进的东西引进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你说组织会信任我吗?”我从他的话语里听到的是诚实的热忱,是一个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学子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晨风轻拂,东方露出淡淡的曦光。这时我看清了他的脸,他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渴望,完全不是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时的陈伟华。

1995年夏,分别三十年的同学相见了。灯光明亮的餐厅里,同学们没有了在学校时的拘谨,觥筹交错,畅所欲言。突然,有一阵哭声,好像从桌缝里冲出来,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沉寂,死一样的沉寂扣压下来。

“我终于见到同学们了!”陈伟华泪流满面地站起来说,“今天,组织总该相信我了!如果我不爱这个国家,我早就出国了,我父亲在美国给我买了房子……可我没有去,我经历过这里的苦难,我要留下付出我的生命,使这片土地变得美好!”他哭得说不下去,寂静中,有人低下了头,有人无声地抹眼泪。“我从国外回来,学校就是我的家,你们就是我的弟兄姐妹。我要入团,可就是不批准,说我是资本家的孩子……我得不到信任。我怎样才叫改造好了?”陈伟华站在那里,泪水沿着脸上的皱纹下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方叠得整齐的手帕,擦去眼泪,宽慰我们:“同学们,我把憋了三十年的话说出来了,不是抱怨,是让大家知道我的心。”

三十年前冬天的这个清晨,年轻的陈伟华信心满怀,轻松地挑起扁担,两桶水连晃都不晃一下,他挑着水向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自豪地说:“怎么样老金,我像不像农民?”“不是像,”我笑道,“而是是!”“不对吧!”张老师从村外走来,用舞台上的声音说道,“你几时听农民问过我像不像农民?像不像是不是用什么来鉴定?是用思想和情感!”陈伟华没有放下肩上担的水,诚恳地问:“老张同志,你说我怎样才能从思想和情感上像农民?”张老师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陈伟华两脚踏实地站着,水桶纹丝不动。张老师用赞赏的目光自上而下打量着陈伟华,亲切地说:“老陈同志,我认为你已经有了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感情!”

在我们毕业班返校前的总结会上,张老师如数家珍数算着每一个同学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肯定我们自觉改造思想取得了受益一生的成就。讲到陈伟华,他作了特别的解释:“老陈离开富裕的家庭回到祖国,他不是回来享福,而是带着父辈对祖国的怀念来投身建设祖国;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无论是学习、劳动,还是宣传演出,他都付出全部的精力。我们到黄河慰问民工,他见乐队留在潘店演出,就主动带着口琴,站在黄河大坝上,寒风夹着黄土阵阵扑来,他好像没有感觉到,还是尽力地吹着。有了口琴的伴奏,歌声飞进千百民工的心里。同志们,你们说陈伟华的种种表现不是出自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吗?有了这种情感,将来到社会上不论是做工、务农、教学,还是别的工作,他都能做得出色!我要强调一点,你们四年级的同志,全都和老陈一样,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情感,你们是祖国的栋梁!”

1965年4月2日,张蕾和查国华两位身兼重要角色的老师返校。他们要赶回去作教学准备,待半月后我们回去时,好指导我们毕业考试、论文答辩等。同学们替两位老师拿着东西送到村外。陈伟华满眼泪水地说:“老张同志,您是我的知音!是您让我有了自信,这是我参加社教最大的收获!”

春风给齐河换上了新装。茁壮成长的麦苗使去年挖沟垫高的台田像一块块翠绿的地毯,装扮着辽阔的田野;细柳在沟边摇曳着嫩绿,远处几株杏树送来花朵的微笑。张老师和查老师站在村头的地畦上眺望着,目光里满是欣慰的笑意。教现代文学的查老师,吟诵起不知是哪个诗人的诗句:“如果你对祖国的爱情/无限深沉无限重/那么疲劳就不能将你征服/生活永远是清晨六点钟!”张老师点头称许:“好诗!真是沁人心脾!请允许我借用这美丽的诗句,更动几个字,和同志们共勉——如果你对祖国的爱情/无限深沉无限重/那么苦难就不能将你征服/生命永远是清晨六点钟!”

nlc202309081050

我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沉默在张老师的内心,引发了他对诗句的改动。这些美丽的诗句像春天的甘霖浸润了我们的心田。青春展示给我们的画面是,小船在平静的海面上穿行,大地百花盛开,莺歌燕舞……谁都没有想到,等待我们的画面恰恰相反。我们剧团的全体成员无一例外地亲历了荒时暴月的冲击和涤荡,焦灼的暗夜,星宿也不发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苦难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我们多么感念恩师张蕾同志,正是那改动了的诗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留下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坚固了我们青春的信念。

人生经历的许多事情,你在当时不明白,将来必知道。历史长河越过了齐河的社教,奔流到21世纪的2007年,张蕾教授在他的散文《缅怀严薇青先生》(见张蕾著《斜阳居杂缀》,作家出版社)中概述了当时参加社教的背景:“下去之前,遵照上级指示,根据师生个人政治条件的好坏,将全系人员分成两个队,一个是工作队,一个是文化队;工作队搞社教,文化队受教育,改造世界观。很显然,文化队员比工作队员,在政治上矮了一截,为此,曾使许多年轻的学生抬不起头来。后来中文系隶属的那个社教大队部,要求中文系从文化队员中,抽调数十名学生和几名教师,组成一个文艺宣传队,配合社教运动搞文艺演出,进行忆苦思甜和阶级斗争教育。”

多么平静的客观叙述!我却感触到大地起伏般的呼吸。那是一个教师对他的学生们无比的疼爱!我终于理解了,在五个月的社教演出中,张老师言传身教,不仅出自一个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还要完成来自他内心的重要使命——启发这些学生自尊自重地成长,帮助他们消释心中的压抑和自卑,开掘自身潜力,掌握服务于社会的本领;使他们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谦卑谨慎有自信,以清晨六点钟的生命姿态,风骨峻健,情志高爽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张老师的这份苦心,我在那时并不理解。年轻的心在短浅的人生阅历上漂浮,想不到数算走过的日程,检点脚印的深浅。

张老师返校的前一天,徐书记传达了大队部对剧团的总结:“山东师范学院文教队中文系巡回演出剧团,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社教发展各阶段的要求,边编排、边修改、边演出,五个月共演出了12个大中型、11个小型剧目。其中有《三世仇》《东风解冻》《刘四姐》《审椅子》《新媳妇》《犟媳妇》6个歌剧;《箭杆河边》《春潮浪》《桥》3个话剧和吕剧《小保管上任》《红管家》及快板剧《王二小接闺女》,外加曲艺表演、革命歌曲,组织了51场大型演出,近20场街头宣传,演出地遍及齐河县,相邻的高唐、茌平县的社员也赶来观看演出。最多的一场看戏的有4000多人。每一场演出都得到社员的欢迎;台上哭观众也哭,台上笑观众也笑。有二十多万观众看了我们的演出。同学们高举毛泽东思想文艺红旗,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熔炉里锻炼自己,与贫下中农结合,改造世界观,真正做到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教运动作出贡献。贫下中农说:‘见了你们就像见了当年的老八路。’”

徐书记念完,同学们议论纷纷,觉得数字多,具体肯定少。张老师拍了拍手,等同学们静下来,才开口说:“这个总结是大队部对剧团的总体评价。对我们这个诞生不到5个月就要完成使命各奔东西的剧团,大队部的总结要向上级汇报,在内容上是经过推敲的。要说思想改造,哪个同学敢说自己‘高举’了毛泽东思想文艺红旗?敢说自己‘真正’做到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对剧团演出的评价,用在个人身上就要考虑考虑了。然而剧团是由许多个体成员组成的。结尾用贫下中农的一句话把每一个个体都囊括进去了,‘见了你们就像见了当年的老八路’,这是对我们人格的肯定。”

张老师说到这里,同志们脸上都泛出了笑容。原本坐在地铺上的张老师,这时站起来。我突然发现他不像来时——来时我们坐同一辆车,路上尘土飞扬。张老师把师母给他预备的口罩从背包里掏出来递给我,把几条毛巾递给女生,让我们包着头。他自己用手绢捂着嘴,乐呵呵地拍着背包说:“减轻了我的负担。”那时,他的脸上看不出颧骨。可此时,颧骨隆起,两腮凹进,越发显出他的消瘦。他太累了,在大型歌剧《三世仇》里,他扮演恶霸地主活剥皮,他借用京剧表演中眼神的运用和动作的夸张,刻画出一个奸诈歹毒的活扒皮,以至于他在台上演出,孩子们往台上扔石头打他。他既是演员又是所有剧目的导演,还要指导化妆、布景、道具,我们从来没听他说过一声累。早晨起得最早的是他,带着大家去练声;晚上睡得最晚的是他,等演员卸完妆,剧务收拾停当,这才去休息。这个比我们大十几岁,在讲台上热情澎湃、妙语连珠的写作教师,来到农村俨然成了我们的兄长,从挂幕布、钉黑板报、挖沟抬田、推独轮车……事无巨细他都抢先动手,我们尾随在后学着做。做好之后他总是夸奖我们做什么像什么!我们就这样有了自信,能独当一面地做事了。想到这里我十分内疚,我怎么没想到去关心老师呢?我回过神来,听见张老师正在说:“总结不是要让人知道我们有什么成绩,而是让自己知道有什么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才有改进的可能。我倒觉得,齐河5个月,需要我们留存在记忆里的,应该是那次漏洞百出的演出,尽管以后再没出现过问题,我记下那次演出的问题,建议你们也记下来。让它时时提醒我们——人生只有一次,切莫出现舞台上的纰漏!”

想到张老师回校后很难有机会像在齐河这样朝夕相处了,大家怀着深切的感念,回忆那次演出的纰漏。我打开纸箱找出那本绿色的布皮日记,翻到11月30日,上面清晰地记着:“今天阴天,很冷。化妆时手冻得发僵。晚饭后匆匆跑到西场演出。台子很小,场地狭窄,但是人来得很多。今晚演得不好,幕幕之间非常快,整个演出比第一次快了半个多小时。”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也都拿着笔记。我继续往下念:“台上错误很多,台下时不时发出喊声。扮虎儿妈的高英还戴着手表,举手擦泪,表带闪闪发光。老乡们嘀咕:‘还戴金表呢!’卖小兰一场,本应李老汉掏出钱交给小兰妈,但老汉忘了掏钱,亏得台下的小孩看过彩排,在台下吵吵着:‘还没给人家钱呢!还没给人家钱呢!’这才提醒了李老汉。虎儿的裤子系得不紧,在台上掉下裤子了,急得台下的孩子们拍手:‘你裤子掉了!’这才赶紧提上。活扒皮当了大队长以后,穿着军装晃着膀子上台,活像日本翻译官……”

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老王伸手来拿我的日记,不小心碰倒了小油灯,突然火光亮得照人,我生怕烧坏了我的日记……

太阳出来了,弥漫的雾霾瞬间消散。我坐在写字台前。清晨的阳光照着这本绿色布皮日记,它静静地翻开在那里。刚才,它领我穿过历史的甬道,重新感受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这是我在小油灯下用我的青春写下的,它们真实、客观,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事。52年之后,我读出了另一种真实。我读懂了张蕾老师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说的每一句话,讲的每一个故事,做的每一件事;读懂了他无法言说的良苦用心;读懂了在那荒谬压抑的岁月里,他那充满了悲悯情怀的高贵心灵。这一切,不是用墨写下的,是用铁笔镌刻在心灵磐石上的。它们必存留到永远。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2015年2月4日清晨6点多钟,张蕾老师告别他八十七年的人生路,乘长风破云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张老师在春天开始的第一天离开我们,把他的微笑留在了严酷的冬天。这微笑是我们在齐河的寒冬里就熟悉了的,它豁达、真诚,带着鼓励,带着安慰,有一些幽默,有一些沉思;这微笑,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在每一个清晨,在你心灵所到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注:张蕾(1928~2015年2月4日)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山东写作学会会长,山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

责任编辑 王 童

上一篇:师范生自我信下一篇:关于父亲60岁生日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