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的散文

2024-07-14

鸟笼的散文(精选11篇)

鸟笼的散文 篇1

天地玄黄。

当清风从身边无为而过时,人间依然是熙熙攘攘的景象。

上百亩的油菜花一直就在那里,灿灿的、碎碎的迎着阳光开放。远处的山林静若处子,用梦幻般的秀美和窈窕装饰着天空的灰白。它们流泄的光辉拥有着无限的青春,恰好填补云儿不小心留下的空白,让开始泛蓝的天空与远方紧紧贴在一起,茁壮出无数丰满、圆润的山峦,开出变幻莫测的霞光,衬托成晚春积极向上的.气场。

所有的湖水都没有白来。它们在田野与村庄之间停顿,并敞开胸怀,留下爱和干净整洁的姿态。粼粼的波光突来突往,虽然略微显得迷茫,但也仅仅是一些小插曲,而那些藏在波纹中的银色之光却货真价实,剔透纯正地将自己节节抬高,把一种清凉、贴心的情境平铺到视野北岸,令人感觉舒适而且神清气爽。

阳光似乎比往时来得早,很像时间急着报到。一缕炊烟刚刚续上林边的晨雾,就被请上山峦,靠近蓝天,摇摆出婀娜的柔性。而在静着的花、静着的湖、静着的村庄之间,三束光芒是最显眼的意象,让世界变得透明而且充满渴望。

如此丰富的场景,路自然有多种选择,它绕过林边,绕过水界,辗转腾挪,曲折迂徐在花海中央,牵出一些闲散的人陆陆续续出现在画面中,用叽喳的尖叫切割这份特别的安宁。

在晚春即将消失的时刻,人们追逐光阴来到春光弥留的地方,本想分享最后的清静与太平,却不幸以破坏自身与环境的安宁让自己陷入困境,在山水环绕的地方,除了喧闹,人们并没有找到平和的皈依和灵魂的依靠,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铸成平庸,并慢慢丧失朴素这种难能可贵的秉性。

于是,镜头成为唯一可以承载炫耀的方式,它们将生命与精神彻底束缚,并最终让人六神无主,被无聊捆绑成放纵,渐渐远离令人嘘唏的诗情画意。

花被踩在脚下,湖面浮起了垃圾,村庄里的消费主要是酒水和城里的干货,不少人将小车开上田垅,肆意放纵得意和繁荣,红尘内外,不再有人怀念蜜蜂在游人的肩上享受春风!

正是这样的时刻,天地慢慢变成一只鸟笼。

鸟笼的散文 篇2

(一) 散文的“散”。

在中小学的语文课中, 关于散文的特点, 虽因文章不同而有不同的的概括和说明, 但一般都万变不离其中, 即“形散而神不散”。 “散”的含义大致有几层:语言不受音韵、格律、句行的限制, 是自由的散体;表达方式可以灵活 (散) , 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随意运用:既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间杂其他方式;也可几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收综合之功效。结构要散得开, 海阔天空, 挥洒自如。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内容可以收纳在一篇小小的文章中, 例如郭沫若的《灯》就是从眼前的灯引出古“希腊的火炬”、航海的灯塔、山那边的灯——革命的希望。《天山景物记》自山外到山内, 从草原边沿到中心, 由雪山脚到山顶, 再由山顶到果子沟深处, 真是海阔天空, 挥洒自如——中心是天山美、祖国美。 鲁迅先生说:“散文的体裁, 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指的也是这个“散”。

(二) 散文的“不散”。

“不散”指散文的中心, 或阐述一个道理, 或表达一情感, 或反映一种状态, 或渲染一种气氛, 总有一个中心, 这就是散文的“神”。因此, 散文“散”的是貌, “不散”的是神, 貌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根本特点。这里有个比喻比较恰当:好比渔夫手中的网, 放得开, 撒得远, 但手中的网纲却是紧抓不放的, 一旦需要, 纲举目张, 收起来即可。

(三) 散文的其它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根本特点, 但除外, 散文具有的其它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

1.“小”, 指散文的篇幅小、题材小。

好的散文总是以短小见长。如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这样一篇古今传诵的佳作。文章的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首先,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 却纤尘不染,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 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大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味。这部分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 集中体现莲花之美, 而关键就在于一个“洁”字。作者托物言志, 寄予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也反射出自己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 分评三花——菊、莲、牡丹, 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将菊花的隐逸, 牡丹的富贵与莲花的高洁相对比, 使“爱莲”之主题得以加深。并以莲自况, 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 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 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而就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却仅仅只有100多字——“不枝不蔓”, 优美简炼, 的确是如莲之美。散文不仅篇幅小, 绝大多数散文的题材也小:花草虫鱼、山水沙石, 一缕情思、一种念头, ……借助这种小题材, 以小见大, 因薇知著来说明人生的大道理, 抒发人类的美好情感, 歌颂真、善、美, 鞭笞假、恶、丑。郭沫若的《银杏》就是一篇用小题材蕴含大寓意的典范文章。《银杏》写于抗战时期的1942年5月23日, 发表在5月29日的《新华日报》上。开篇一句“银杏, 我思念你!”深切的呼唤把人们的思绪牵引到那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文章虽然题为《银杏》, 但显然目的不仅仅是在写银杏, 作者写银杏的古老, 银杏的美、真、善, 其实是赞美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 人民的美丽和真与善。而文中写银杏的蓬勃, 端直, 挺立, 坚牢, 庄重, 嶙峋, 洒脱……正是表明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正直, 坚强与不屈。这种美丽的树是中国, 以及中国人的代表。文章还告诉我们银杏正一点点在人们的记忆与思想中消逝, 它意味着在银杏身上所传载的中国人的正直, 坚强, 种种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 也正随之隐遁, 消亡, 表现了作者心中深深的遗憾以及无奈。“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 都喜欢吃你的白果, 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则讽刺了那些汉奸, 并批判了那些作为中国人, 受过中国的哺育与滋润, 却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人们。由此可见, 散文的“小”蕴含着“大”。小题材、短篇幅囊括了宇宙万象中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 包孕着人际世界中所有深刻的、具有哲理性的思想。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一室便是宇宙, 花影树声, 都含妙理”。

2.“活”, 指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散文在文学作品中是表现形式最自由、最灵活的种类。散文反映的事务包罗万象:小到花木虫鱼, 大到宇宙空间, 因此, 散文的表现形式也格外自由灵便, 不拘一格。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童年时候欢畅、快活的生活和刻板枯燥的私塾岁月,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束缚和摧残。文章结尾却写了这样一件事: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 孩子们就各做各的事, 鲁迅呢, 却是画《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居然画了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 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已经做了店主了,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乍一看去, 这这卖绣像、开锡箔店、做店主、升绅士等等, 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没什么关系, 似可不写, 其实不然, 试想, 在“三味书屋”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下, 能够画出一大本绣像来, 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而难忘的事, 而绣像以后的命运如何、现在又怎样, 自然是读者所关注的。这里, 作者没有刻意安排, 而是顺势带出, 写得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因而读起来没有丝毫啰嗦、累赘的感觉, 相反到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正是散文自由灵活的特点带来的特殊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 散文的“活”还表现在文章形式完全受作者思想、情绪、意念所支配, 作者在生活中有了某种感受、就可以尽情、尽兴地写, 而不受任何形式上束缚。当然, 散文的自由灵活, 并不等于说它不受任何限制。散文所受的制约就是文章的“主题”, 一篇散文, 无论篇幅长短, 无论体裁大小, 都要表明一种思想, 阐述一个观点, 反映一缕情思, 说明一个过程。这就是主题, 这也就是“貌散而神不散”的具体体现。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散文就像涨大水时的沼泽, 两岸被淹没了, 散漫得很。

3.“真”, 指“真情实感”。

散文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把自己独特的生活、情感通过艺术加工直接展示给读者, 而不像小说、戏剧、诗歌那样, 要借助于虚构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故这里说的“真”首先是指散文反映的人和事实真的;其次, 是作者的感情是真的, 是作者真情实感的直接抒发, 因此, 散文更也接近生活。例如, 冰心的散文作品往往张扬“爱的哲学”, 大胆抒写个性, 这就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1900年冰心出生在一个“不旧也不怎么新”的家庭, 正直的海军军官的父亲给了她爱国, 民主的启蒙教育, 而贤惠的母亲则给她以无限的慈爱并引导她真诚地爱人。这样的家庭及童年生活,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 了“爱”的种子。所以, 她常常用最喜爱, 最自由的文体——散文, 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寄小读者》。又如, 朱自清在谈到他的著名散文《背影》的写作时曾说道:“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 真实的感情, 自然而然的流露, 使得散文更加接近生活。

二、结语

有人把生活比作一个沼泽, 把散文比作 “从沼泽里挖出来的珍珠” (是生活中有价值、闪光的而且是为作者深切体验了的东西) , 把其他的文学形式比作是“用这些珍珠加工成的各种各样的珍宝、首饰”。因此散文的美是“天然去雕饰”的美, 是自然的美。总之, 散文正是因其取材广泛, 摇曳多姿;情感真挚, 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 读之令人喜爱, 让人陶醉。

摘要: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散文以小篇幅、小题材反映大世界, 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抒发情感真实直接等也是不容忽略的。

关键词:散文特点,篇幅小,形式活,感情真

参考文献

[1].编委会.80名家谈散文创作[J].文学自由谈, 2002

[2].编委会.中外文学名著鉴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盖着布的鸟笼 篇3

One day our second grade class at Spring Park School was released early because of a 2)fire drill. As I walked back to the orphanage, about a block away from the school, I saw a woman standing on her front lawn eating a sandwich. I stopped and stood there looking at her.

“Can I help you?” she asked me.

“Just looking at that sandwich,” I replied.

“Would you like a sandwich?” she asked me.

“Yes, Ma’am. I guess,” I said.

She walked back into her house and within a minute had come back out holding a sandwich in her hand.

“Here,” she said, handing me the sandwich.

I raised the sandwich to my mouth and I took a bite.

I could feel my eyes roll back into my head as I tasted the wonderful treat.

“This is very good. What is it?” I asked her.

“It is a meat sandwich,” she told me.

“We don’t get much meat at the Children’s Home Orphanage,” I told her.

“If you ever get hungry for meat you can come by here,” she told me, as she walked back into her house and closed the door.

I slowly walked back to the orphanage eating the sandwich and making sure that my mouth was clean so that no one would know that I had eaten a meat thing.

The next day after school I once again walked by her house to see if she was there. Sure enough she saw me and invited me in to eat another meat sandwich.

As I sat at her dining room table I noticed that she had a large black bird locked in a cage at the far end of the room.

“Is that a big, black eagle bird?” I asked her.

“No. That is a talking crow,” she told me.

“Birds can’t talk,” I told her, wrinkling up my forehead in amazement.

“Oh yes they can,” she advised me.

“How can birds talk like human beings?” I asked her.

“You just have to say the exact same things to them over, and over, and over every day and that is how they learn to talk,” she said.

Everyday for almost six months I would come by her house to eat a meat sandwich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orphanage. When I would knock on her door she would always say, “Just a moment. I am covering the bird cage.”

All the times that I went there I never did hear that bird ever speak a single word. When I asked her why the bird would never talk she told me that birds would not speak when their cage was covered with a cloth.

One day I came by her house and I knocked on her door, but no one answered. Slowly I opened the door and I called out to her. Again no one answered. I slowly walked into the kitchen and I saw a meat sandwich sitting on the table. Beside the sandwich was a note telling me that she could not be there and that I was to eat the sandwich and then lock her door when I left.

After I finished my sandwich I put my plate in the sink and started toward the front door. As I turned back around to see if I had cut off the kitchen light I saw the covered bird cage in the living room.

Slowly, I walked over to the cage and I peeked underneath the cloth.

Suddenly, the cloth fell from the cage and onto the floor. The large black bird started jumping up and down, its wings throwing bird seed in every direction.

My little heart was beating ninety miles an hour, inside my chest. All of a sudden the bird just stopped dead in its tracks and screamed,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There’s that darn kid again. There’s that darn kid again.”

I grabbed the cloth and threw it back over the bird cage as fast as I could and then I ran out the front door. When I got outside I looked all around real, real good. But I didn’t see no darn kid.

老实说,我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那家孤儿院期间,真没挨过饿。其实,有些时候,我倒也想过,要是有更多东西吃就好了,也有那么一些夜晚,我的肚子的确会咕咕叫得厉害。

有一天,因为要防火演习,我们这些源泉公园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很早就放学了。在走回孤儿院的路上,大概离学校一个街区那么远的地方,我看见一位太太正站在她家前面的那块草地上吃三明治,我停下脚步,站在那里看着她。

“我能帮上什么忙吗?”她问我。

“我只是在看那块三明治,”我回答道。

“你要来一块吗?”她问我。

“好啊,太太。我很乐意。”我说道。

她走进屋里,一眨眼功夫又走出来了,手里拿着块三明治。

“拿着,”她边说边递给我那块三明治。

我把它举到嘴边,咬了一口。

尝着她请我吃的那美味的三明治,我感觉自己幸福得直翻白眼。

“这好好吃哦。里面有什么?”我问她。

“这是肉馅三明治,”她告诉我。

“我们儿童福利院里很少有肉吃,”我告诉她。

“你想吃肉的时候,可以到这里来,”她边对我说,边走回家,关上门。

我边吃着三明治,边慢慢走回孤儿院,同时得确保把嘴巴擦得干干净净,这样就没人知道我吃了一些有肉的东西。

第二天放学后,我又走到她房子那头,想看看她在不在。当然,她看见我了,还请我进屋再吃一块三明治。

当我坐在她家餐桌前,我注意到屋子另一头有个笼子,里面关着只黑色的大鸟。

“那是只大黑鹰吗?”我问她。

“不是。那是一只会说话的乌鸦,”她告诉我。

“鸟类不会说话啊。”我边对她说,边惊讶地皱起了前额。

“噢,不,它们会说话。”她告诉我。

“鸟怎么会像人一样说话呢?”我问她。

“你只要对它们说同一句话。每天不断地重复,那么它们就会跟着说了。”她说道。

几乎有半年的时间,每一天,在回孤儿院之前,我都会到她家吃一块肉馅三明治。每次我敲她家的门,她总会说:“等一会儿,我正在盖鸟笼。”

我在她家的那些时候,我从未真的听过那只鸟说任何一个字。我问她为什么那只鸟从不说话,她告诉我,如果鸟笼给布盖住,它们就不说话了。

有一天,我去到她家,敲她的门,但没人答应。我慢慢推开门,叫了她几声,还是没人答应。我慢慢走进厨房,看见桌上有一块肉馅三明治。旁边放着一张纸条,告诉我她那天不在家,让我吃了那块三明治,走时关好她家的门。

我吃完三明治后把碟子放到水池里,开始走向前门。当我转过头去确认是否关上了厨房灯时,我看见了客厅里的那个盖着布的鸟笼。

我慢慢走向那个鸟笼,朝布下面瞥了一眼。忽然,那块布从鸟笼上掉到了地上。那只大黑鸟开始跳上跳下的,它的翅膀扇得鸟食到处都是。我胸口那小心脏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跳动着。忽然,那只鸟停下来一动不动,然后高声尖叫道:“又是那个讨人厌的小孩。又是那个讨人厌的小孩。”

我抓起那块布,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扔向那个鸟笼,然后跑出前门。跑到外面后,我朝四周很仔细很仔细地看了一通,但始终没看见有什么讨人厌的小孩。

1) Jacksonville 杰克逊维尔,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北部港市

小鸟笼作文 篇4

这只鸟笼是黄色的,底部是白色的托盘,里面有一只用塑料做的鹦鹉,它站在一根横杆上,你若不仔细看一定以为是真的。鹦鹉的头部是白颜色的,脖子上有两道红斑纹像挂着两只红项链,身子和尾巴都是浅蓝色的,翅膀是墨蓝色的,

 

鸟笼的散文 篇5

关键词:周晓枫,散文创作,新散文

散文在现当代文学诸种文体中向来是比较边缘的一支。作为一种文体, 它自出现以来的最大优点也就是它的最大缺点:文体界定不明, 范围太大——古代的散文“本与韵文相对而言, 指不用韵偶的散体文章, 如史传、论说、颂赞、书记等”。随着文学的演变发展, 又被用来泛指包括小说、游记、传记文学等所有不用韵文的文学体裁。现当代则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 指三者之外而别具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这造成了散文的内容包容性与形式的自由性也造成了它的驳杂性和散漫性。而且, 散文的内容自古至今被一以贯之的“载道”“言志”与所主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散文非常容易就依附于权力、体制之下, 仿佛散文已经成为一种语言的操作, 而非个人性情、思考的表达。

由以上散文的地位与困境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贯穿至今的“新散文”理念与创作, 实在不啻为对散文文体未来走向的一种可贵尝试。寄托着倡导者对于散文文体正名的苦心。“新散文”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大家》杂志在1998年第1期上创办的“新散文”栏目时出现的。张锐锋、周晓枫、于坚等成为了反叛的先驱者。随后, 《人民文学》等期刊也陆续开辟了新散文专栏。接着, 《新散文》周刊的成立, “深呼吸散文丛书”等集丛问世, 使得新散文渐成中国散文界乃至文学界蔚为壮观的景象。近年来, 祝勇、张锐峰、周晓枫几位以其稳定的高质量创作渐渐成为新散文的领军人物。本文将以周晓枫的散文创作为切入点, 阐释新散文之“新”。

周晓枫目前出版的散文集有《你的身体是个仙境》《收藏——时光的魔法书》等几种, 并不断在《散文》《十月》等刊物上发表着新作, 显示出不俗的创作实力, 作品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周晓枫散文有以下几个突破:

一、篇幅的扩大, 内蕴的丰富

《你的身体是个仙境》九千余字, 《琥珀》一万五千余字。这样的大篇幅散文在周晓枫的作品里比比皆是, 一改短小精悍的传统散文样式。周晓枫的散文常常分成不同的小节:《鸟群》由五个“声部”组成;《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包括《姥爷》《晚餐》等十六小节。这些小节往往围绕着作者文章的题目展开, 各个部分细腻精致, 同时组成洪大的多声部交响乐。

周晓枫的散文并非长篇散文的个案, 新散文主将们几乎一致选择了它。张锐峰的《月亮》《河流》也都在三五万字之间, 比周晓枫走的更远。这样的篇幅“无疑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也打破了散文写作的快餐意识和速成意识。”散文写作的准入线被提高了, 同时也提高了散文的文品, 吟风弄月表达琐碎个人情绪、为体制歌功颂德的企图已经完全无力支撑起如此广博的架构, 因为缺乏智性、思索、个人体验的写作缺乏叙述的动力。

二、多文体互渗的文体开放性

新散文的提倡者都主张借鉴小说、戏剧等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 周晓枫在访谈中也说过自己“试图把戏剧元素、诗歌语言、小说情境和随笔理性都汇入散文作品之中。”《穿过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从第二节到最后一节都是以话剧《青春禁忌游戏》的人物台词作为引子;而从各个角度叙写不同事物的手法像极了多角度的小说叙述。最明显的文体交叉借鉴莫过于整体风格的诗化——诗意的语言表述, 有限里含无限的蕴藉内涵, 对真理与个人体验的深度挖掘。如《黑童话》对儿时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的再解读甚至解构:从《一千零一夜》和《睡美人》的故事源头发掘出了性;由《美人鱼》里不会言说、为爱牺牲的小人鱼想到爱情里天生不平等的牺牲;这样对于童话的个人化解读是挖掘文本多义性内涵的可贵尝试。同时俯首即拾的诗语化表达:“睡眠, 是死亡的仿制品, 甚至是一种安全的练习”;“她花瓣的唇, 梨形的骨盆, 月色中酝酿甜蜜的丰收”。这样舒徐自如的节奏, 精准的书面语言, 使得周晓枫的散文一扫以往的浅白和单一。

三、语言的雕琢、精密

她在多种修辞手法间游刃有余, 尤其是精妙的极端个人化的比喻:“闪电, 巨大无比的枝形水晶吊灯被剧烈震动, 然后一盏盏地爆裂, 碎掉” (《夏至》) ;“蝴蝶是不是史前的拓片……宛若一张小型的华丽地图, 抑或来自天堂的请柬” (《斑纹》) 。本体和喻体的勾连极具个人化, 意义就在此流动。周晓枫多次坦陈自己是一个“修辞的痴迷爱好者”——“我从来没有摆脱过修辞爱好者的身份, 热衷于句子建设, 对比喻和词语混搭抱有特别的兴趣...对词汇和语句我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 效果上追求繁复的巴洛克式”。但她并未陷入语言的狂欢里无法自拔, 而是明白这不应喧宾夺主:“语言是个基本功, 但一味在语言中炫技, 会使优势反过来成了阻力, 满足于浮巧小智, 而影响文章真正的涵纳力……”

语言的精密华美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言说方式的改变本质上呈现的是作者观察事物的视角的改变, 周晓枫的散文意义在于其背后更细密、敏锐、辩证、交融的观察认识方式——这才是她的散文之魂魄所在。

四、个人化的书写题材

周晓枫的题材颇具“现代性”:身体、动物、女性成长经验。由于年幼就遭受过病痛 (畸胎瘤、面部烫伤、耳疾) 的折磨, 周晓枫对于身体的意识比健康人来得更早也更深刻。而作为一个女性, 身体与女性体验、性都密不可分。在《你的身体是个仙境》里, 作者写到了青春期就产生的对肉体的深深羞耻感, 童年经历的来自小男孩的恐吓, 性意识的觉醒, 对性的反感, 心理最终的转变与对性的接纳与享受, 身体在这里承载了一个女孩的肉体与心灵的成长史。

动物题材在周晓枫散文中也占很大比重, 写动物的《它们》, 《鸟群》中的各种鸟, 在这类题材中, 作者显示了她生物、人文知识的丰富与对自然、动物的美发自内心的好奇、热爱, 充满悲悯的情怀。比如“孔雀收藏着一把绝代华丽的扇子...阳光的丝线在扇羽上编制着, 光影变幻, 璀璨夺目。孔雀是世袭的贵族, 收藏善的人是安详的, 收藏真的人是有力量的, 所有收藏美的人都是高贵的。” (《它们》) 从对孔雀美丽高贵的描写再到一段格言般的感悟, 具象与抽象完美地统一;再如从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关系引到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关系:“肉食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粮, 就像恶以善为营养, 善滋育着恶的蓬勃生长, 同时抑制着恶的无边蔓延, 这奇特的二律背反关系埋藏在道德法则的深处。” (《它们》) 。周晓枫的动物题材可称为美与智慧并存的书写。

五、结束语

周晓枫的散文之新, 具体体现在:篇幅的扩充, 多文体创作手法的借鉴, 语言的精致细密, 独具现代性的题材,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散文文体探索的勇气和自我挑战的魄力。我们有理由期待新散文能沿着这样的求索和挑战自我的道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张永璟.新散文新个性新问题[J].文艺争鸣, 2006 (5) .

探访大欧鸟笼 篇6

从大欧村说起

“从南京到北京,大欧的笼子进京城”。在即墨七级镇,有一个叫大欧的普通村庄,大名鼎鼎的大欧鸟笼就出自这里。因为盛产手工鸟笼,大欧也算是远近闻名的村庄,从这里运出去的鸟笼销往全国各地。在这个人口近500户的普通农庄,几乎家家会做鸟笼,户户都在从事手工鸟笼的制作和销售。

人们都知道,竹子产自南方特别是云南,以竹子为原材料的制品也是南方比较兴盛,北方从事竹制品手工艺的很少,然而大欧村这个北方的村落里却几乎是家家户户制作鸟笼,这在山东甚至北方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地方。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渊源?竹制鸟笼的技艺又为何会在此流传几百年?这些都要从大欧村说起。

大欧村里的第一大姓是吴姓,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是牟姓和李姓。这里由清朝年间的100多户发展到现在近500多户。在走访过程中,许多吴姓的村民都讲起过有关祖先的传说。据说,村子里吴姓人的祖先是从云南移民过来的,当年有吴氏三兄弟来到一个叫吴籍(家)口的地方,后来其中的一人辗转到了这里,再后来就慢慢有了大欧村。直到现在,大欧村的村民年年都要集体拜祖,每到大年初一,全村上下每家每户都会派一个人当代表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然后大家一起出发前往吴籍(家)口祭祖。

至于制作鸟笼的手艺到底在此地流传了多少代,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村民们只是零零星星地从已故去的长辈那里听说,早在清朝,大欧的鸟笼子就已经相当出名了。“从南京到北京,大欧的笼子进京城”就是从那时候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清朝乾隆年间,大欧鸟笼被“识货”的京城王公子弟们争相抢购,那时候大欧村里已经有人前往京城开铺面专门做鸟笼子生意。然而,那时候就没有人能弄清楚大欧鸟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鸟笼揭秘

鸟笼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竹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专门的货车从南方把竹子运来,全村每年用料三四万根。送竹子的货车一进村,便会沿村头向村尾的方向在每一户人家的门前停留,各家各户的壮年都会出来挑选竹子,越是年长者挑到的竹子品质越高——由于竹子完全按粗细论价,所以眼光相当重要。从底部一米以上的位置,周长达到一尺三的便是不错的竹子,这样的竹子每棵的价格在50元以上,至少可以用来制作10个大鸟笼;而从底部一米以上的位置,周长达到一尺的竹子,每棵的价格在40元,至少可以制作10个小鸟笼。

大欧村村民制作的鸟笼都是各家制作各家销售,没有合作。鸟笼也并非一气呵成,他们每天只专注于一两道工序,批量制作零部件,也许今天劈竹子,明天就箍圈,或者到后天才刻痕钻眼儿。所以没有办法精确计算制作一只鸟笼要多少时间,只能估摸出平均每天可以制作一到两只鸟笼。制作鸟笼全靠手工,但有许多辅助的工具,这些简单的工具和工序体现了创造者的智慧。

鸟笼的框圈制作很讲究,也就是“大欧人”所说的“蒸竹”。把竹子劈成粗细均匀的竹条后要放到锅台上蒙着厚厚的被子蒸上一段时间,经过“桑拿”,刚直不阿的竹子开始变软,“出锅”也要讲究时机:迅速揭开棉被抽出两根竹条,再迅速把被盖上。分别把竹条的两头放在一种铁器上用巧劲使劲一夹,这样竹条的两头就有了自然的弯度,再把竹条迅速递给负责箍框圈的人。

箍圈的工具是用三指宽的钢材打制成直径30厘米左右的钢圈,蒸过的竹条被用力地圈进去。由外至内圈成一个满满实实螺旋圆,回头又在这个螺旋圆的上面再圈一个……直到变成一个沉甸甸的密实的“墩子”。一个钢圈可以圈很多竹条。

“刻”痕就是将箍好的竹圈,打磨粘合,按相应的大小摆进一块有着一圈圈凸痕的木板上,再将木板一侧一张有着一道道浅浅的放射状凸痕的胶皮的表面涂上墨水,后者紧实地扣到前者上,箍好的竹圈上就有了一个个小小的墨点,而墨点的位置正是竹圈钻眼处。

谁是下一代传人

上个世纪70年代,大集体生产让制作鸟笼这门传统手工艺再次复兴,因此,村里40岁以上的人都能娴熟地掌握这门手艺,然而,年轻人学得却很少。

作为家族第20代传人,50多岁的吴大叔谈起大欧鸟笼来自豪却又无奈:“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鸟笼都来自我们村,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我们大欧村这样家家户户生产鸟笼。可是村里会这门手艺的人都有些年纪了,现在这门手艺快找不到年轻的传人了。”吴大叔介绍,由于大欧鸟笼是纯手工制作,为了不让嫁到外村的女人把这手艺带出去,祖宗定下过“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只有大欧人能做出好鸟笼的一个原因。然而,现在的年轻人要么出去上大学,要么外出打工,他们喜欢追寻新事物,没有多少人愿意学习这门赚钱慢的手艺,他们更愿意去闯外面的花花世界。

如今,大欧鸟笼已经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企盼这份“遗产”会有人来继承并发扬光大。

鸟笼上放一本书 篇7

人们开始了灾后重建。为了节约市中心用地,这一次,城市重建计划的重点是向天空拓展,也就是要建设高层建筑。当时,砖木结构是流行的建筑模式,这种结构只能建筑三五层高的楼房,再高,哪怕只是加半层,砖墙的自身重量都会将整个大楼瞬间压垮。想建设高层建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筑的结构问题。

威廉·勒巴隆·詹尼是芝加哥的一位建筑工程师,曾在巴黎修习过工程学与建筑学,他也在苦苦思索解决之道。

1879年,詹尼大胆地采用砖墙框架和铁制梁柱相结合的办法,建筑了一座七层高的货栈——第一拉埃特大厦,这是芝加哥最高的大楼,是全美最高的大楼,也是当时全球最高的建筑。

用砖墙框架和铁制梁柱相结合的办法,无疑是一种大胆的突破。但是,这种结构仍然不够稳定,所能承载的重量非常有限,七层,已经是它的极限值了。这与人们向高空拓展的渴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威廉·勒巴隆·詹尼试图寻求更稳固的建筑结构。他常常独坐在书房中苦思冥想,陷入一遍遍的设计推理之中,连他最喜欢的鸟鸣,也不能引起他丝毫的兴趣。在他的书桌上,放着一个鸟笼,里面养着他最喜爱的一种小鸟。以前,他总喜欢逗逗可爱的小鸟,但现在他没这个心情。书桌上,散乱的图纸,将胡子拉碴的他淹没了。

这时候,詹尼的太太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走了进来。这本书可能是别人刚送来的,也可能是詹尼自己什么时候随手丢在客厅的,总之詹尼太太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走进了詹尼的书房。书房里到处是书,实在没有空余的地方了,詹尼太太发现,只有鸟笼上还是空着的,她便将那本厚厚的书信手放在了鸟笼上。

詹尼从一堆图纸中抬起头时,正好看见太太准备将那本书搁在鸟笼上。她疯了吗?她把那么重的书放在脆弱的鸟笼上,岂不是要将鸟笼压塌,把笼中的小鸟砸死?!不过,詹尼根本没来得及喊出来,太太已经将手中的那本书搁在了鸟笼上。

詹尼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那撕心裂肺的坍塌声以及小鸟的惨叫声。

奇怪,什么声音也没有。

詹尼睁开眼睛,那么厚的书,放在那么细的竹子编成的鸟笼上,鸟笼竟然纹丝未动!这,这怎么可能?詹尼站起来,颤抖着手,又往鸟笼上放了一本厚书。鸟笼依旧岿然不动。

詹尼激动地俯下身,认真地研究鸟笼的每一个细节。他发现,鸟笼是框架结构的!

1885年,由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拔地而起。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框架结构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虽然它只有10层高。此后,一座接一座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楼高被一次次刷新。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哈里发塔高达828米,比当年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高出十倍多。这些高楼,无一例外,都是框架结构的。威廉·勒巴隆·詹尼是当之无愧的摩天大楼之父。

我也看到过有人把书或别的什么重物放在鸟笼上,我只是感叹,这个鸟笼真结实啊,就像苹果也从我头顶的树上落下,我只是捡起来擦干净吃了一样。这就是我和大师们的区别。

点拨:思维和智慧的启迪常常就在不经意间。

鸟笼的散文 篇8

一、借助视频,创设画面美

众所周知,散文往往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画面,我们学习散文的过程就是在画中徜徉的过程,这样的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画面享受,让我们陶醉其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营造的美好画面,我们还要借助视频资料等手段,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感官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体验。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佳作,朱自清用清新的笔调让我们展示了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色,每一个读者都被这篇散文营造出来的美景深深震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篇散文的独特之美,就在教学中使用了视频资料来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前就搜集了很多关于荷塘月色的视频资料,然后精心挑选其中最美的画面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课件,学生们直接感受到了幽静的小路、婀娜多姿的荷花、朦朦胧胧的月色以及荷塘边的杨柳等意象,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配以轻柔的音乐,这样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进入了轻柔的意境中去,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很好地享受着如诗如画的美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描绘进行对照,这样帮助学生体会到了清华园荷塘月色的美,获得最真实的深刻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视频辅助教学,总是能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是教师的单纯讲解不能达到的效果。借助视频资料,让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充分体会散文中营造出的画面之美,这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咀嚼词语,品味语言美

散文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取胜,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陶醉于文本语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散文,让学生从咀嚼词语入手,品味语文之美是体会散文美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将语言品味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体会散文语言的独特韵味。

例如在教学《囚绿记》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教师就抓住文本的题目引导学生体会,从而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深入体会文本的情感。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篇课文的题目,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大家的自主学习中,大家对文本题目中的“囚”字产生了很深的疑惑:“‘囚’这个字在文学作品中很少使用,用在题目中更是少见,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一个字作为题目呢?”这个问题正是教学中需要重点体会的问题,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字带来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寻找答案。在大家的讨论交流中,对于这个字有了深刻的体会:“所谓‘囚’,自然是因为强烈的热爱,爱之不舍才会‘囚’,这就说明了作者对绿色的极端喜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文本的情感有了自己初步的体会,在这样的体验基础上再进行文本学习,学生的收获就会更加深刻和真实。

在这篇散文的教学中,教师从课堂导入环节就抓住文本题目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让学生在自主质疑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会,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感知,这样的品味语言的过程,让学生对散文语言之美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好地体会到散文之美。

三、放飞想象,体验情感美

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散文更要依靠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散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所以,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体验中体会情景交融的美好,掌握文本的主旨,从而实现学生对散文的深度阅读。

在《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在欣赏美好意境的同时,体会文本中的深厚情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总结文本中描绘的五幅画面,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描绘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抓住了文本中描绘的几种事物来体会,例如文本中的颜色——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等,还有文本中的声音描绘——驯鸽的飞声、衰弱的蝉声等,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画面中,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在大家的讨论交流中,结合教师补充的背景资料,学生体会到秋天的清以及静,但是悲凉的感情可能更多的是郁达夫个人的主观感受,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遭遇是相关的。

散文教学中,充分体会文本中的情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每一篇散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美体验是我们学习散文的难点,在放飞想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走进文本中的情境,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鉴赏散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散文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语言优美,形散而神聚,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最好媒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味散文之美,让“美”盈满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理念,在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中同样适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鉴赏散文,让学生体会散文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自主探究,美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安之凯.让散文阅读充满活力[J].文学教育(下),2011(7).

《给孩子的散文》出版 篇9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李陀、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著名诗人北岛继 《给孩子的诗》之后,联袂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陀共同选编的最新作品。北岛和李陀探勘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宝藏,采撷一个世纪的创作芳华,编选《给孩子的散文》,再度带来阅读的冲击。《给孩子的散文》收录散文46篇,涉及45位中国现当代作家,所选篇目,无论文体、风格、样式,还是内容、题材、立意,无一不体现了作家们的郑重态度与高妙技巧,也是后来者最佳的学习、摹仿典范。 《给孩子的散文》中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和李陀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眼光。《给孩子的散文》的编选刊行,是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散文成就的总结致敬,是对未来写作的热切期许。《给孩子的散文》也让孩子们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触摸经典、亲近文学。“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 “读散文就像穿越田野,无边无际,遍地花开。合上书打开书,我们眼前会展开更广阔的世界。”编者北岛和李陀如是说。

鸟笼的散文 篇10

5月,东风日产新“轩逸”登陆上市,牵手富媒体广告第一品牌互动通,打造了全新的富媒体广告推广平台,为新产品的上市推广实施全国性试驾广告投放。此次投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跨媒体搭建了一只这样的“鸟笼”:将互联网广告和手机广告定向整合,通过互动通富媒体技术在互联网和手机网的应用,实现了网络精准匹配投放和手机即时互动的完美联姻,跨时空圈定目标受众流动带,增加广告接触频次,加之即刻体验的广告表现方案,达到了广告传播效果的极大化,有效提升了活动参与度,掀起了全国性试驾轩逸的热潮。让我们看其是如何打造跨时空“鸟笼效应”。

精准定向整合圈定“笼中之鸟”

作为东风日产倾力打造的“全尺寸旗舰家轿”,新轩逸的全新推广计划追求精准匹配,直接锁定目标群。如何圈定“笼中之鸟”,而达到手机与互联网跨媒体定向整合传播的效果?iFoucs与iMohca精准匹配的技术特性解决了这个难题。

互动通为东风日产量身定制了富媒体广告解决方案:一是利用旗下iFOCUS技术产品,根据新“轩逸”的产品个性,将广告传播定向在与目标受众相吻合的垂直媒体上进行匹配投放:主要为关注汽车、注重生活品质的中高层收入群体为主要受众的优质汽车、女性、新闻类等10个媒体,并针对媒体内容特性和受众登录目的进行关键词设定、创意诠释。从整体投放情况来看,本次精准投放点击超过预估总量,完整观看广告比例逾68.6%,投放期间共搜集用户信息达数千条,广告信息得以有效传达。

二是利用旗下iMocha手机富媒体广告技术产品,选择东方手机电视媒体,推出轩逸的手机电视广告,利用点播、滚播、直播的形式,实现了总观看数累计高达百万次。

创造无处不在的个人体验认知在互动中产生

轩逸试驾广告中采用了互动通独有的富媒体技术产品——“在线调研、信息搜集”。在广告中,受众在观看广告的同时可输入本人信息提交,轩逸的客服后台可及时收取信息,并有效建立客户资料库。“在线调研、信息搜集”的富媒体功能更加直接地与潜在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手机+互联网+富媒体=跨时空鸟笼效应

手机,原本只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通讯模式也开始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不再仅仅是人际通讯工具,而是变身为无线传播的终端。当手机遇上互联网,当无线媒体遭遇有线网络,一个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进行信息传播的“鸟笼效应”呼之欲出。现代网络通过与手机的绑定,你可以随时随地的记录心情、发表评论、上传照片、大吐苦水,而如何通过富媒体技术实现有线与无线的有机结合,改变两大媒体“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贯局面,是构建跨时空“鸟笼效应”的重中之重。

哲理散文教学的尝试 篇11

一、以哲理为“纲领”,提纲挈领地学习课文

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生活积累有限,理解作者所阐述的哲理有难度。怎么办呢?我让学生先找到总结哲理的段落,尝试理解;再把读不懂的词句画出来,带着疑问回过头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从中找线索来帮助理解。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一课,说的是苏格拉底让弟子们通过到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的活动,来领悟“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个道理。学生们找出了集中阐述道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熟读后,我问:“苏格拉底是怎样让弟子领悟的呢?”然后,引导学生们跟随他的脚步,经历他的弟子所经历的。

苏格拉底设置的情境是去麦地摘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如同我们的人生——这样理解“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设立的目标是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这其实是人共同的人生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理解“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体验的方式是独立在麦地中行走———人生的路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得独自去走;看弟子们在麦地中的表现,挑挑拣拣,犹豫不决———这样理解“一再地错失良机”。在麦地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告诉两手空空的弟子“一个现实,两种可能”:现实是肯定有“最大的”;可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未必碰见”,二是“未必能准确判断”。因此,他教导弟子们,所谓的“最大的”,其实是要及时把握眼前所拥有的。他的弟子就在这精心设计的虚拟人生体验中领悟到了把握眼前才是实实在在的。我的弟子也随之明白了这个道理。

而我的弟子们还进一步领悟到:把握眼前看似细小的每一点,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些细小的最终会累积成“最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应该把握住眼前所拥有的。

以哲理为“纲领”,提纲挈领地学习课文,学生学得容易,感悟深刻。

二、细细品味课文,推敲细节,感悟人生哲理

有的课文里的哲理藏得很深,不仔细品味,还真挖掘不出来。这样的课文,就需要细细地品味,推敲细节,感悟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粗看题目和内容,容易将它归入写人一类的散文中。而细细读来,却觉得它与通常写人的文章很是不同。文章没有具体地表现人物思想品格、性格特点的事例,也没有着力描写他的某种精神,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和作者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人物的语言中,蕴含着非常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生命观。所以我认为,它更像一篇哲理散文。

怎样让学生也咂摸出这篇文章的味儿来呢?我首先让学生找到容易理解的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课文中有两处,一处是作者见扫路人的第一面,印象是“精瘦”“老”“褪色的衣服”“棕色的运动鞋”。印象模糊,粗线条,以穿着为主。这体现出作者没怎么在意,扫路人实在太平常了。第二处是作者与扫路人第一次对话后,观察细致了许多:“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由不以为意到仔细打量,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呢?原来,是主人公的语言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外表下所拥有的一个非凡的灵魂。

1. 第一次: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到底是累还是不累?作者详细描写了天游峰的高和险,写了自己攀登到顶峰的不易和得意。一个70岁的老人,每天早晚上下都扫一次,肯定是累的。不过,在老人的心里,工作是快乐的,是游山玩水,是一种享受,怎么会累呢?这种享受工作的人生态度天下有多少人拥有呢?真让人羡慕啊!羡慕之外,是钦佩了。

2. 第二次: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如果不先入为主,就凭扫路人所说的话来评价他的生活质量:喝山泉水,吃“绿色”大米和青菜,呼吸清爽的空气,有花鸟做伴,这是什么样的日子?这是神仙过的日子啊!清苦的日子最接近自然,最有利于健康,他是在享受生活啊!这样的人生态度又有多少人拥有呢?真让人向往啊!所以,作者怀着深深的祝福,抓紧了他的手说:“30年后,我还来看您!”

3. 第三次: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面对作者善意的祝福,扫路人爽朗地大笑,说了这句话。这是多么豁达乐观的生命观啊!他相信自己能健健康康地活着,活个百岁不成问题,继续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有意思的是,有位教师曾经无意地问他的学生:“你们觉得自己能活过100岁吗?”生活条件比老人优越百倍,正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孩子下意识地回答:“不能!”或许他们只是脱口而出,并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这或多或少反映出他们的心态,他们的生命观是消极的。

不仔细推敲,这样一个性格不鲜明的角色就会擦身而过,成为路人了吧?不细细品味,这样的人生观、生命观教育就错失良机了吧?这样的课文,就像它的主人公,会经常被忽视的。

三、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理解哲理的积极意义

有些哲理的一面是积极的,一面是消极的。不注意它的两面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误读。怎样强化对哲理积极意义的理解呢?课堂教学中,精心选择拓展阅读材料,把哲理放入一个又一个故事中,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能有极好的效果。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课文说的是两个旅行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发现东坡只有雪松的秘密是因为雪松的树枝能在积雪很厚的时候弯曲一下,待积雪滑落,再反弹恢复原状。雪松适应了环境,从而很好地保护了自己,赢得了生存的机会。他们由此领悟到:“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这其实是个“妥协”的问题。这是个非常微妙的话题。决不妥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很容易受伤;而一味地妥协,又懦弱可欺。假如学生没有区分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地进行吸收,一遇到打击就妥协、投降,这样培养出的“接班人”永远无法顶天立地,撑起民族的未来。这有个度的把握的问题。

我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化理解:(1)外界的压力大于自己承受的极限,会导致毁灭时,适度妥协。而人的承受极限是不可估量的。感觉到极限的时候,其实还可以坚持一下,让自己的承受力变得更强,力量也因此变得更强大。尤其是关乎国家利益、民族存亡这样的大是大非原则时,坚持显得更有必要、更可贵。(2)“适当的让步”,这个“适当”,不能以牺牲人格尊严为代价,不可饥不择食、不择手段。(3)“反弹”,不是将别人加于自己的伤害反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存与更好地发展都应该以尽可能地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为前提。

引导学生理解“妥协”的积极意义,教育他们懂得适度地“弯曲”,是非常人性化,也是非常睿智的。课堂上我们相应地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阅读的材料有《卧薪尝胆》《“六尺巷”》《用宽容结束冷战》《被幼稚逼到墙角》,分别讲的是忍辱负重复国、邻里相处、同学相处、母女相处的故事。用《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在面临国家前途命运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把“小我”置之度外,顾全大局。适度地妥协,能为自己创造机会,反败为胜。而后面三个故事,都与学生生活贴近。尤其是后两个,更顺应了他们眼前的需要。学生进入青春期,与家长的关系日趋紧张,又即将升入初中过住校的生活,同学相处、亲子关系都是这个人生阶段面对的主要矛盾和烦恼。拓展阅读这些文章,既是对课文哲理的积极意义的深化理解,更是人生的指引,教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处理的方式。

主题阅读,既是哲理的深化理解,也是哲理的合理拓展,还是哲理的灵活应用。

四、注重个性化解读,发散思维,鼓励思想独立

教语文,我常常追问:“到底为什么读书?”鲁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对此,我高度认同。读懂只是最初步的,而认同是产生共鸣,能逐渐将别人的认知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终极追求是思想独立,也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忽视这方面成长的“给养”。在哲理散文的教学中,我尤其注重个性化解读,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思想独立。

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学生理解了生长在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我让学生围绕对这句话的理解写读后感。

学生黄晓芊写道:“‘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是文中最后一句话,也是最透出生命的坚韧的一句。生命的芬芳在这棵柳树上真正地释放出来。它没有抱怨命运,始终感谢上苍:‘我还活着!’就是靠着这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才会如此坚韧。

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文字的我,此时此刻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史蒂芬·霍金。尽管他全身无法动弹,尽管他无法与人交谈,尽管医生判定他活不过两年,他却以超乎想象的坚强和毅力生存下来,还努力编写出科学巨著———《时间简史》。他与青海高原上的柳树都有着一样的执著,都有一个命运打不垮的信念———‘我还活着,并将活下去!’

致命的打击往往置人于死地。但有这样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九十九个不可能之中,总可以找到那一线希望———‘活’的信念,让它支撑自己继续生长,去绽放生命的光彩。信念是最有力的后盾,信念是最灿烂的阳光。

是的,命运的坎坷容易把人带进‘困境’这个死胡同里,但我们要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去和命运作抗争的话,命运的坎坷就像纸老虎一样,立刻被消灭。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人生的暴风雨后总能绽放生命最绚丽的彩虹。”

学生吴芷璇写道:“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佩服这株柳树。它不屈服的精神感染了我,洗涤了我的灵魂。的确,就像文章中说的一样,‘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株柳树把握住了上帝疏忽的一条路,并以顽强的精神走下去。可能连上帝也不曾想到,这株柳树以不可思议的生存奇迹在向它宣告:世上没有什么会畏惧你的阻挠而退却,只有你不断地被世上的某种精神而征服。

……

记住,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上一篇:给环保局局长的一封信800字下一篇:房地产销售冠军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