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月意象(精选8篇)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篇1
摘要:月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 其审美意义表现为时空审美、情爱审美、象征审美。分析和探讨古代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 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月意象,时空美,情爱美,象征美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 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 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分析, 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 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一、月意象的时空美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 , 在李煜眼里, 往事如梦, 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 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 杜牧《润州二首 (其一) 》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 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 可是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 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 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 使历史与现实, 今人与古人, 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 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二、月意象的情爱美
1、离别感伤之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春花争艳, 秋月高悬, 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 然而在词人的眼中, 这些却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 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 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 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 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 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 其苦之深, 其愁之重, 让人不禁掩卷而泣。
2、怀古伤今之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见证了这里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 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 来照着这座“空城”, 在夜深的时候, “还过女墙来”, 依恋不舍地西落, 真是多情!这里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 诗人感慨深沉, 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 深寓着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读之怆然。
3、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得意须尽饮, 尽饮须对月, 这样才有氛围, 才有情调。月亮是诗人的知己, 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 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 醉眼望月, 如此, 狂放之态飘然而出。然而, 狂放之中却又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极大不满和愤激之情, 月是唯一的听众, 也是最好的见证人。
4、无奈苦闷之情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着险要壮阔的三国赤壁, 联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 而自己却一再受挫“早生华发”, 诗人苦闷之极, 却苦于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只有向“江月”一吐胸中块垒, 倾诉壮志难酬的失落, 与月亮同欢同乐, 随月亮同起同落, 一起融于无尽的宇宙。
5、男女相爱之情
月是爱的禅意、爱的见证。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 唐人的情怀、渴念, 甚为壮阔、更为空灵, 情爱也甚是炙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 “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 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月明之夜, 风雨之夕, 情人“各在天一涯”, 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时, 该又平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代赠二首 (其一) 》) , 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 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 也道不完, “欲说还休”,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月意象的象征美
明月在诗人笔下, 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 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 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 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1、以明月意象象征永恒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苏轼《赤壁赋》)
水虽东流长逝, 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 周而复始, 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没有尽头, 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 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 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 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2、以明月意象象征美人和恋情
古代, 人们认为日为阳, 故曰太阳;月为阴, 故曰太阴。因此, 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 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的歌咏, 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
3、以明月意象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 常年漂泊在外, 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 (《安陆白兆山》) , 故“月华若夜雪, 见此令人思” (《秋山寄卫慰》) , 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 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 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在古诗词中, 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分析和探讨古代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 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定求, 等.《全唐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2]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篇2
张九龄不仅是盛唐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文人骚客所景仰的杰出诗人。
唐朝凭诗赋纳贤,但凡出仕为官的都善文能诗,但少有做大官又以诗见长的。张九龄却是这鲜有之人中的杰出代表,“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1]p5正是对他最好的评价。事实上,张九龄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三起三落”却意外地造就了他诗作“工于比兴,情切韵澹”的独特创作特色,其清淡雅致,俊朗淳净的涉月诗更是久负盛名。值得一提的是,“月”这一意象在他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诗歌中,展现着风格各异的姿态,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愫。
一、晓时图报的追求之月
张九龄从来不是一个书斋里的学者,他始终处于时代的运动之中,有自己的政治操守和理想。他是一个晓时图报的人,对唐朝忠心耿耿。虽然因受到奸佞小人的诋毁而辞官甚至贬谪,但只要一有机会回到朝中效力,他便将前嫌抛之脑后。这样乐观豁达的情怀尽情体现在他笔下的月亮之中。月在《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中被闲情化了:“林园事易简,烟月赏恒馀。”虽然此句中描写的是辞官南归两年里的月亮,但被召入京、即将赴官报主的曲江先生内心必是欢喜的。张九龄以自己的生命热情所构建的进退意识,其深层潜藏着一种高度自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干预现实生活的潜能。[3]p12月亮此刻化为朦胧的“烟月”,可见九龄已忘记之前遭受到的排挤,正怀揣着满满的斗志打算再度进奉朝廷,效力国事。乐哉驱车赶往京城,却无奈一直无所大作为,张九龄心中深感惭愧。期间九龄作了《酬赵二侍郎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诗中有这样一句:“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此月在甘肃一带的边境地区高高悬挂着,正待同僚赵二前去赏鉴。赵二郎即将奉旨以御史身份前往西军监察,虽然前路艰险,但战死沙场是男子汉大丈夫不畏惧的,那悬着的“陇月”正是张九龄所向往和追求的月亮,他也想一试身手,即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正是这种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心态,日后成就了一个披肝沥胆的张大宰相,为盛世的出现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
二、酬赠奉和的应制之月
唐朝经济相对繁荣,社会日益安定和谐,出现了“贞观“和“开元”两大盛世。当时应制风气盛行,皇帝好富丽奉和之词,作为当朝官员的张九龄自然也需要紧跟“潮流”。客观上,这种应命而作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乃至用韵等各个方面,都要受到诸多的约束。[3]p146但我们在细读张九龄的应制之作时,会发现,虽然这些诗作已经被套上了“奉和”的框架,但九龄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股刚正不阿之气早已冲破了围框。
张九龄早已发现,月亮是不谄清高的寄所。在他的笔下,形容圣德恩泽的最佳代表就是月了。在《奉和史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中,月就化身为皇恩,高悬于天穹。“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一场秋雨过后,原本浑浊的空气被洗濯得清爽宜人,这样的夜里,高挂在空中的月亮特别明亮,大地恍然如昼,飒飒然如蒙圣恩。而在另外几首与月相关的应制诗中,月不再具体悬于天际,而是和太阳组合,被虚化了。日月同辉,形容天地,抒发诗人对天下太平,社会和谐的赞美。如《奉和圣制途径华山》中写道:“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将玄宗比喻成日月,照耀华山。又如《奉和圣制谒元皇帝庙斋》里的“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此诗是写于开元十一年,二度入京的张九龄看到国运繁昌,圣德合天道,不禁发出“日月悠然”的深深礼赞。凭借着通明畅俊的“月”的道白和切中肯綮的诗句描画,张九龄的应制诗在众人众作中脱颖而出,为后人啧啧称道。
三、时不我济的落寞之月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就算是身居宰相之位的张九龄也难逃此运。张九龄一生历经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和玄宗五朝,政治上有曾“三起三落”。[3]p117现实的不理想与仕途的不平静让张九龄看透了人道冷暖,他将时不我济的淡淡落寞之情深深藏于那一轮明月之中。
如果说张九龄缺少一种“本领”,那“本领”便是谄媚逢迎。也正因为缺少这种本领,他常常被“束之高阁”。开元四年,因为触逆当时宰相不得不辞官南归,张九龄给京都旧僚作了了《南逐以诗代书赠京都旧僚》,其中写道:“一从官作限,两见月成规。”南归途中的张九龄心中的落寞之情挥之不去,月圆已经两次,可月之满却更显人之失,奈何这样的日子何时能到头。一轮明月,万古忧愁。《感遇·其九》的首联就写道:“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虽然写作具体年份已经无从考证,但从这字里行间的苦涩与失落可以推测出此诗写于张九龄政治生涯中的`“三落”时期。句中没有实点出“月”这一意象,但夜中有影必有月亮。冷月洒满地清辉,配合孤影,失落凄寥之情溢于纸上。
四、羁旅怀思所寄之月
自古就有悲欢离合,自古亦有怀思悲月。张九龄一生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处于游宦状态的,这就意味着背井离乡,惜别亲友。一位四处漂泊的野客,影自戚戚魄自寒,加上心中对故乡、亲友和佳人的浓浓牵挂,自是愁肠满腹。张九龄将难以排遣的愁绪一股脑儿全转移给了那九重天外的月亮。由此所创之月,香可嚼,味亦可回,人人皆知皆颂。
张九龄借月表怀思之感的莫过于他的《望月怀远》。明月孤悬苍穹,时空转换间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海上生明月”一句描绘的是一轮伴着汹涌浪花缓缓升起的明月。月照乾坤,天地相融,浩淼远大的空间感油然而生。此时,张九龄顺势推出“天涯共此时”之千古绝唱。海德格尔说过:使“共在”得以可能的东西并不是两个存在者的空间上的接近,而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p157纵然隔着万水千山,只要心相依,依旧可以同赏一轮月,同享天伦情,因为,静静流淌的月光会带着满满情思跨越阻隔抵达彼此的内心。这两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暗含了多少常人所不知的悒忧与惆怅,心酸与苦甘。相见于月光下,引多少文豪竞折腰。可与之媲美的怀思之作还有张九龄的《秋夕望月》。《秋夕望月》于出仕洪州时所作,诗人愁肠百结,辗转难眠,凭轩望月,发出“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的感慨。天各一方,却还能望着同一个月,沐浴着同一片月光。故乡与自己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诗人的乡愁得到了一丝慰藉。此外,在《赋得自君之出矣》中,张九龄借月的减缺拟离妇因相思而日渐消瘦之形:“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一个“减”字就将绵绵真意刻画得入木三分,读来不由黯然神伤,心生怜叹。月光如水,捧一抔,只饮一盅,也可一唱三叹。
浅析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篇3
【关键词】古诗词 燕子意象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有哪些意蕴呢?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另外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郭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解读 篇4
东坡有诗“新月如佳人”, 韦庄诗云:“辘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月亮皎洁的容颜是女性貌美的象征, 美丽的青春女子则像月亮温婉动人。月亮本是天上的圣物, 是美的象征, 是女性的象征, 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肇始于人类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时期。创造人类的始祖“女娲”, 同时就是月神, 在汉墓砖画中, 伏羲手捧太阳, 女娲则手捧月亮。远古人认为, 女人和月亮有着一样的本性, 都有“膨胀”的倾向, 而且还有与月相变化周期一样长的生理期。他们的观念中, 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超时空地发生作用, 所以月光的照射可以使女人怀孕。因此月亮赋予了女性一种神秘的能力。《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 月生于西, 此阴阳之分, 夫妇之别也。”古人称日为“太阳”, 月为“太阴”, 月亮与妇女, 都是阴性的代名词。
在古代民间就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民间赏月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 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 至宋代, 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 贵家结饰台榭, 民家争占酒楼, 玩月笙歌, 远闻千里, 嬉我连坐至晓”。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 表
现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不管境遇如何, 心中自有一轮月辉, 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文人墨客常以明月渲染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情怀。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 潺潺流淌, 这是一幅多么幽雅, 明净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鸟鸣涧》中“人闲轻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花落、月出、鸟鸣, 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 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 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 一轮明月的出现, 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在王维的笔下, 澄澈幽静的月恰是他追求的心志高洁的人生至境。
南朝周祗《月赋》:气融洁而照远, 质明润而贞虚, 弱不废照, 清不激污, 赋予月高远、润洁、柔和、纯净的审美内涵。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水清夜静, 月白花香, 诗人掬月弄花, 逸兴悠长, 在苏轼《赤壁赋》里“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清风明月已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 远离亲人者的眼里, 月亮这一意象或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 或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圆月如盘, 残月如钩, 月亮圆了又缺, 缺了又圆, 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仰望明月, 思绪飞越空间, 想念同一轮明月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明月反衬孤寂, 月光如霜是清秋宵寒, 更是漂泊在外的诗人心境凄寒的体现, 月夜思乡在李白笔下清新朴素而又韵味悠长, 在李白的诗作中, 有大量咏月来思乡怀人诗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娥眉山水歌》) ,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 夜夜可见, 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接, 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 皆抒江行思友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多情的明月是李白和王昌龄肝胆相照的见证, 给被贬的失意人带去一丝慰藉。“月下飞天境, 云生活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 月映水中似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彩兴起结成海市蜃楼, 奇妙美景掩饰不住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李白自称“月奴”, 他的诗有三百多篇咏月亮“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且将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雄浑美好的月亮为李白天才的想象, 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景象, 月是他无所不达的翅膀, 爱恋不已的情人, 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苦守相伴的知音, 抚慰灵魂挣扎的精神家园。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很多, 如:“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口》) ;“去年月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月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三、以月烘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
月亮清冷往往触发失意者的空灵情怀, 寄寓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 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 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又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 平野广阔;月随波涌, 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 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 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 月亮也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寄托, 体现诗人悲苦之情。
大家都脍炙人口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诗人把杨柳、风、残月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表现离别的凄苦。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思欢》) , 如钩的残月, 表现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的后主悔恨和血泪的悲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 全诗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看到、听到、感觉到的, 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 秋深、夜静、月落、乌啼, 凄清寒冻使落第的诗人越发凄凉难耐。
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还很多, 如“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苏轼在《赤壁赋》里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悬于天际的月亮, 常常引发诗人们哲理的思考:明月亘古如斯, 跨越时空, 相比之下, 人生是多么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 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皆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淋漓尽致, 荡气回肠。
刘禹锡《石头城》中“旧时淮水东边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月见证物是人非的沧桑;李煜《虞美人》中“小楼咋夜又东风, 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月”还是那一轮月, 而故国早已易主, 亡国贱俘的李煜借月表达了多少离恨!
裁一片月光栽在心里, 在灰暗庸碌的日子里, 感受浪漫和光明;乘一叶扁舟徜徉在月光流转的河流里, 浸润古典的高贵和感伤。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作品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作品中意象的体会是一个教学难点,这也是学生能否抓住作品表达的含义与主旨的一个重要取决因素。大部分古诗词作品都比较婉约,作者不会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旨以及其后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是通过作者塑造的各种意象得以表达。在这样的前提下,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作品中意象的把握与体会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是让学生读懂作品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也是学生能够深入地去体会作品、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领会作品传达的主旨与情感的一个阶梯。
一、在古诗词的诵读中体会作品的意象
体会与感受古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结合不同风格、类型以及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正确的方式加以体会。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来展开对于作品意象的捕捉,并且加深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领会。对于那些长诗,让学生反复诵读很有必要。长诗通常在结构、语言表达乃至意象的塑造上都有一些相应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学生往往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与体会到。不仅如此,学生在透过读的过程和文本进行近距离接触时,往往会对于诗作中塑造的意象有较为准确的捕捉,并且会慢慢感受到整首作品营造的氛围,领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也会更为深入。
如《蜀道难》中的“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诗的感情豪放,要读得有声势。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一统摄全诗的语句时,会深刻感受到作者以山为意象所传达出的一些情感与情绪,会体会到作者内心对于大自然的欣赏、赞叹与敬畏,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用心领会的内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整首诗作的美感,课堂上也需讲解相关的诗词鉴赏技巧,结合学生的反复诵读,让学生来进行品味、比较诗词中的语言在听觉、视觉方面的美感,以及整首诗作用词的精准、凝练。古诗词的教学中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透过反复诵读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体会与感受,这也会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捕捉文本中的意象,理解作者透过意象的描绘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
二、透过情境再现来体会作品的意象
对于那些本身便描摹了非常具体的一些情景的古诗词作品,教师可以透过情境再现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象,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走入作者给我们营造的环境与氛围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体会。教师还可以在古诗词作品的教学中配以一些背景音乐,并且给学生做必要的作品创造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介绍。这些都会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捕捉与把握作品的意象,感受作者在意象塑造的基础上想要传达的意思。这也会让学生极大地增强对于古诗词作品的学习体验。
例如,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并序》整篇意境就是比较低沉而凄切的。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选择一曲比较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进行播放,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相应的画面。秋风萧瑟的一个夜晚,诗人、明月、孤舟、江水构成了一个冷清的画面。哀伤的乐曲、凄冷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就能领会到诗歌的基本情感。在这种积极环境的营造下,不仅会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作品的整体氛围中,对于作者塑造的这些意象学生的体会也会更加直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作品意象的捕捉与感受能力,学生对于整首作品的情感基调,以及对于作品中琵琶女的命运也会形成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在类比鉴赏中加强作品意象的体会
高中语文课本中学生会有机会接触到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一些作品,对于这类教学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类比鉴赏的过程中来加强对于作品意象的体会。随着人物生活的不断展开,很可能会带来人物命运的一些变化。很多古文人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将这些变故,以及一路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这也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同一位作者的文章在风格、创作手法、语言特点上必然有着较为明显的相似性,然而,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必然又会有一些不同。这种横向的类比鉴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同一作者的创作风格形成更直观的感受,比照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每一首作品中表达的意象的体会也会更加直接,这也是这种方法的教学优越性的一些典型体现。
许多诗人或词人由于其个人经历,社会背景的变化,使他/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在诗人的诗作之中可以体现出来。如:比较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前期的作品《醉花阴》中的描述闺中少妇的“闲愁”,与后期作品《声声慢》中的国破家亡的“浓愁”有着不同的内涵,而这一典型的差异在这位女词人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通过类比鉴赏,会让学生对诗词中隐含的意象品味得更加真切,学生还会在比照中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些变迁,感受到人物命运发生的转变。这些都是古诗词教学中很值得学生获取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辅助下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古诗词作品表达的思想,并且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卫芳.解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2]赵长慧.李白诗歌的意象[J].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3]王小华.花似人,人似花——李清照词作中“花”之意象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10年01期
[4]刘洪生.从具象到写意——中国古代诗歌中女性美描写的阶段性特征[J].名作欣赏 2008年02期
[5]罗雪莲.浅析李清照词作中的雨意象[J].青年文学家 2011年01期
初中古诗词中的月及其内涵 篇6
1. 绘皎洁柔和之光, 表幽雅明艳之美
“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 皎洁的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 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色, 天底下仿佛只有月光存在。宋代词人张先的“那堪更被明月, 隔墙送过秋千影”, 描绘了柔和月光把隔墙的秋千的影子送过来, 让人想到了荡秋千的丽人轻盈翩跹的身影。
皎洁的月光使人联想到美人的白皙明艳, 高悬的明月让人想到美人的可望而不可及。这从《诗经》的“东方之日”“东方之月”得到印证。马瑞辰说:“古者喻人颜色之美, 多取譬于日月。”“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毛传》注曰:“妇人有美白皙也。”宋代苏轼“新月如佳人, 出海初弄色”让人想起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 呈现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月亮象征美、象征女子, 这也许是月亮的原始象征意义。
由月光的皎洁柔和想到美人, 再由美人产生相思也就顺理成章了。在《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兮, 舒忧受兮, 劳心兮!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中, “皎”“皓”“照”都是形容月光皎洁明亮, “僚”“”“燎”均是形容女性的美貌, 显然这是一首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的情诗。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月亮把远隔千山万水情侣的思念联结起来, 二人相隔很远, 心中爱语不能直接向对方表达, 各自只能望着月亮, 排遣相思之苦。大凡以月为意象的闺情、乡思、送别题材的诗, 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月, 通过特定的感情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月亮成了最能表达人们离愁别恨之物。
2. 描清幽空灵之境, 抒闲适孤苦之痛
杜甫的《月》诗中有“斟酌娥寡, 天寒奈九秋”的诗句, 寡居广寒宫的嫦娥, 无法忍受月宫的孤寂苦寒, 她只得独自一人, 自斟自酌, 以酒打发死一般寂寞的日子。“清幽”“寒冷”“孤苦”恐怕就是传说中月宫的环境吧。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月亮在诗中表现出的虚静, 实际就是诗人心的虚静, 衬托出诗人宁静自适的精神境界。还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之月,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苦楚之月。月亮的清幽空灵之境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 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
3. 摹阴晴圆缺之形, 发人生哲理之思
李白的“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和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等诗句对月亮的形状都作了形象的描摹。实际上月亮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 这时间刚好是一个月。月亮运行的空间轨迹、圆缺变化, 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它跨越时空, 时晦时明, 时圆时缺, 周而复始, 亘古不变。
但同质异构的月亮, 却引发了古人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明月不关人间事, 依旧月缺月圆, 而人间早已充满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因而, 唐代诗人发出了“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也是参透人生, 睿智旷达。
4. 状辽阔雄浑之远, 悟相思离别之情
作客他乡的人, 思乡心切, 纵隔千山万水, 总想望见家乡。于是夜深人静, 登高远眺, 明月当空, 这时最引人注目的明月便成了诱发感情之物, 引出内心无尽情思。相思之人的视线都在高悬的月亮上相交, 此时的月亮成为游子与故乡的中介, 月亮在相思人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便是一种精神的安慰。
杜甫在《月夜》中写到:“今夜州月, 闺中只独看。”诗人身在长安, 不写长安的月夜, 却写起州的月色, 不写自己怀念妻子, 却写妻子想念自己, 正所谓“两处相思, 一样情愁”。这是我们民族共通的心理体验, 是意蕴丰富的中华情结。李白《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的名句, 更是境界阔大, 诗情浓郁。
诗歌里的月意象解析 篇7
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一个绚烂的意象库, 这个绚烂的意象库又衍生出了许多不朽的诗作。从一些特别的意象入手来解读古典诗歌, 或许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譬如说月亮, 咏月诗数量众多, 蔚为大观,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诗词中咏“月”的佳句也俯拾即是, 细细品味起来, 诗人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而蕴蓄了多重含义, 面对同一轮明月, 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 正所谓一样明月别样情, 一轮明月万卷诗。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 “月”意象可分为以下几种:
思念幽情寄明月
“月亮圆的时候, 思念也圆。” (汪国真语) 正因月到中秋这个团聚的日子分外明, 分外圆, 月也就自然地成为诗人期盼团圆、望远思归的载体。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又如“天借一明月, 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 肠断正西看。”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 常年羁旅在外, 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日子里, 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正是这样一首首千古绝唱写尽了思乡之情。在游子的眼里, 月是故乡明, 天各一方, 共对明月, 不是“不知秋思落谁家”, 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在征人眼里, 关山难越, 唯有这轮明月可以带着他们的梦, 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在思妇眼里, 则是“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除了思乡, 诗人往往借明
月望远怀人。“我寄愁心以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说:人隔两地, 难以相从, 而月照中天, 千里可共, 李白把心寄明月, 朋友随月收, 情谊传千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思念弟弟苏辙 (子由) 之手足情, 一变而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祝愿美、思念情。望月怀人, 从《诗经·陈风·月出》发轫, 至“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 月亮已然成了怀远思人最常见的意象, 凝聚成一种积淀的审美意识, 而广泛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以及以后的诗词文赋中。
离愁别恨托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 。月圆喻团圆, 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宋·吕本中《生查子》) 别后的时间是这样的长久, 女主人公望着天上的月儿满腔愁怨, 楼上的月儿, 无论东西总是随着江楼无别离, 而君却不知何处去;一方面却恨君如江楼月, 圆了又缺, 缺了又圆, 才暂圆满了一回, 便又亏缺, 不知何时才得永团圆。一次次盼团聚, 一次次落空, 满腔愁怨都寄托在明月之上。
又如“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诗人看似无理地嗔怪, 却是借月抒写浓重的离愁别绪。黄庭坚的“满川风月替人愁”, 则是移情于物, 也是赋予明月人的思想感情, 将愁绪寄托在明月身上。在诗人看来, 明月善解人意, 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心灵, 并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 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 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 感悟人生的真谛, 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 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 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 托之于月, 常使得人与月共喜, 月和人同忧。
苍茫时空共明月
月有阴晴圆缺, 又有规律的循环, 但人事的兴衰, 朝代的更迭, 与那亘古不变依旧东升西落的月相比如白驹过隙, 千百年来, 有多少人发出时光飞驰、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张若虚) 人间不知流转了多少英雄豪杰、凡人庸才, 而“月”仅是相似, 其实又何止是相似, 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面对那“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 (宋·范仲淹) 的永恒意象, 多少人发出感叹。“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 , 六朝建都之地, 山水依旧, 惟有旧时之月, 还来相照而已, 物是人非。六朝骤兴骤亡, 月亮是这一段悲凉的历史的见证者。那“秦时明月”尚照汉家宫阙, 那古时明月, 今日依旧朗照九州, 只是物换星移人不同。面对宇宙的浩瀚, 明月的无穷, 人生的有限, 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 成为苍茫时空的见证人。明月长在, 而人生苦短。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 诗人不觉感慨顿生, 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 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常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 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呈现出古人朴素的哲学思辨和跨越古今、深邃的时空意识。
美好高洁藏明月
月因其高挂中天, 其色或珠黄, 或乳白, 纯洁动人, 于是诗人多把月亮作为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 用来表现人的高洁。“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同光。” (屈原《涉江》) 以日月作比把对屈原的赞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 屈原的爱国忠君气节, 可谓代代知识分子的楷模。“知君用心如日月, 侍夫誓拟同生死” (唐·张籍) 同样以日月并提来表示认为对方用意的光明磊落。“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唐·李白) 这更是臆定了月的高贵。
又如“一夜飞度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和“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明月则象征着诗人美好的人格理想,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在诗人的心目中, 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并且须仰视才见的,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
知情达意邀明月
在诗人与月共存的时空, 月不再是宇宙间一颗行星, 只会发出皎洁的光, 而是成了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可人。有“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唐·王维) 的无语助兴, 有“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 的痴情相伴, 更有“溪边小立苦待月, 月知人意偏不出” (宋·杨万里) 的调皮嬉戏。“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中, 明月可代人相伴相随;“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唐·李白) 中, 明月可与人交流。原来, 在诗人眼中, 明月也可是有情人。
状景写境借明月
月挂中天, 月光铺洒大地, 或朦胧, 或明亮, 或清幽, 或冷峻, 而赏月之人心境各不相同, 于是文人笔下描述的月色也各有特点, 为诗歌营造了不同的意境, 渲染了不同的氛围。“月出惊山鸟”的幽静明亮, “明月如霜”的冷艳凄迷, “月光如水”的清丽迷人, “鸡声茅店月”的清冷苦寒, 无不令诗人们挥毫写意, 写下“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清凉感受。王维守着“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清幽, 谢灵运体味着“明月照积雪, 北风劲且哀”的冰寒, 孟浩然感悟着“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的寂寥。杜甫有“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的空阔, 李白有“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的辽远, 苏轼有“明月夜, 短松冈”那让人寒从胆边生, 泪从腮边落的清冷。
面对无限的月色, 诗人涌发了多少灵感, 夜因月而有了生气, 月因夜而尽显其意。诗人的心灵正是在无边的月色中才得以思接千古, 慨天地之茫茫, 收万物于笔端。
月, 这古今共赏的意象, 细究起来意蕴竟如此的丰厚, 能理解了它的深层含义, 自是对古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读, 更是丰富自我情感的过程。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篇8
一、在古诗词阅读过程中准确找出其中的意象
意象一般是隐藏在古诗词的字句之间,从其中找出具体的意象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要培养学生准确找出意象的能力,对意象首先要做到正确拼读。对古诗词中存在的一些通假字或者多音字,要根据具体的语句环境读准、读懂。这里的读懂是针对诗句中的字词,只有准确阅读,才能进一步体会古诗词的含义。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文章的开头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该句引领全诗,给全诗笼罩上一种咏叹的基调以及诗人豪放的内心世界。所以在阅读这一句的时候就要读得有气势。这句诗词虽然像是散文一样的叙述,但是却能够表达诗人在仰望蜀道的时候惊讶和咏叹之情。其中的“噫吁嚱”就能够体现作者的惊叹;“危”和“高”强调了蜀道的高;结尾的“乎”和“哉”都是延长音,也足以能够感觉到那种感叹之情;从发音的角度来说,“蜀道之难”一句适合比较平缓的语气,读过之后要稍微停顿,其后面紧接着的“难于上青天”要用升调的语气朗读,只有用以上的读法才能够真正读出本诗词的主旨内容。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根据作品创作的背景理解意象所承载的感情
众所周知,古诗词的创作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随着高考的改革,一些文学常识高考不会涉及,但是文学常识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都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准确发现古诗词中的意象也是很有帮助的,也是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如果抛开作者的创作背景,一味地对诗词进行阅读和分析,是无法真正读懂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一般情况下,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的处境都会体现在诗词的字里行间,这对于正确理解诗词的意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以作者的经历和心态去阅读诗词才能够真正明白作者的内心所想。例如,在学习古诗词《虞美人》一文时,作者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内心的忧愁比作春水东流,东流的春水这个物象能够让读者触景伤情。了解到词人李煜乃是一国之君,因其不善于朝政,却偏偏喜欢音律、诗词、绘画。在国家灭亡后词人又因为该词惹怒了宋太宗,最终被毒死。当作者被囚禁在开封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对亡国的无限怀念。如果在教学前,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这段经历,就更能够理解作者内心的凄苦。
再比如说诗人杜甫,他的诗词充满着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表达了其对天下劳苦大众的同情。杜甫,作为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败的见证人,目睹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重大灾难,再加上杜甫晚年的生活也是十分穷困潦倒。因此,他对劳苦大众所遭受的苦难有着异常深刻的认识,其作品“三吏”、“三别”都是百姓凄惨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作品读过之后就会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写的凄惨情景。我们之所以会对杜甫的作品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杜甫的人生遭遇和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三、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要从意象中感悟作者的情怀
在阅读和分析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凭借思考将诗词中的零散意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阅读过大量的古诗词之后,我们会发现古诗词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意象,它们是一个客观事物,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就会成为一种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作者创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的情感和身边的意象联系起来。其实,对于大多数的诗人来说,他们都有自己常用的几种意象,在他们的创作中,他们会经常用到这些意象。例如,意象“阑干”经常性地出现在宋词当中,逐渐成为了宋人表达忧愁情思的经典意象。在辛弃疾的词中“阑干”意象出现很多次。如“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的对故国的绵绵情愁;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有“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的思乡之情等。这些忧愁都是词人内心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情怀的写照。意象,作为一种诗人内心的情感工具,将诗人内心的忧国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深刻理解意象对于整篇古诗词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其中意象的总结,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理解更多的古诗词。如果教师不能将意象所代表的含义讲解给学生的话,学生阅读古诗词智慧停留在表面上,根本无法理解古诗词深层次的意义。
综上所述,意象教学对于古诗词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承载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以身边的客观事物作为工具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在作者看来,这些意象就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单单是一种事物。如果能够在古诗词中找出完整、正确的意象,古诗词教学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要想真正读懂古诗词,就要在明确意象的具体含义之后领悟对自己有用的观点和看法,这是我们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推荐阅读:
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06-23
古诗词中的雪意象论文05-18
古诗词中意象的赏析08-25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09-14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09-30
中国古诗意象总结09-25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含义08-21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09-14
古诗词教学中的积累07-20
古诗词中的情景交融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