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词的声音意象

2024-09-28

王维诗词的声音意象(共12篇)

王维诗词的声音意象 篇1

王维的诗歌中声音意象繁多,根据作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借用某种特殊的载体所表现的声音意象

《秋夜独坐》是王维笔下很有特色的一首诗: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为寻求不死之术,解脱人生苦闷,诗人陷入沉思。诗中涉及感觉的部分只有窗外雨中的山果和孤灯下秋虫的嘶鸣,“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当时道教盛行,王维也不能免俗,诗中道教色彩明显也就可以理解。但是随着光阴流失,诗人逐渐发现,“黄金不可成”。当诗人看透一切,进入“无生”世界,他就超脱了生死,彻底悟道,走上另一条拯救自己的道路,这就是诗歌给他带来的解脱。

显而易见,这首诗虽着力从感官上描述一种境界,却不乏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尤其是听觉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视觉景象是先导,但细究起来诗句重心却落在动词“落”和“鸣”上面,两句都以声音意象作为主要内容加以表现,声音意象无形中成为这首诗的核心。雨中的落果声,阴暗角落的虫鸣声,不是使人亢奋的声音,但它宁静,诱人思索,这种声响介于可被听见和听不见之间,格外让人难以释怀。再如著名的《扶南曲》: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

此诗写的是太平盛世的一片欢乐之景。歌声从护卫宫中禁军之列中传来。歌声烘托了太平盛世,另一方面,将声音放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声音也因而更具鲜明特色。

王维诗词的声音意象 篇2

王维送别诗的空间意象多为高楼亭台, 河桥水边。这自然与诗人送别习惯有关, 登高远眺是古代诗人表达相思情愫时的一种方式, 远眺的视线往往会被山峰遮住, 望而不见, 愁苦就会比原先更重、更浓。路边古亭历来为送别之所, “驿路飞泉洒”[2]“故驿同槐里, 长亭下槿原”[3]“江边黄鹤楼”[4]“饶吹发西江”[5]“东南御亭上”[6“连天汉水广”[7], 选择这些意象有助于表达送别之情。以其中描写最多的楼台和水边为例, 二者虽是不同的空间, 却有着共同之处, 即视野开阔, 可以放眼远望, 送人远离也可以眺望直到看不到友人, 也许这样会给诗人以稍许安慰吧!诗人们正是利用空间意象的这一特点来加强对被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 读来也更有感染力。

王维的送别诗大多描绘了饯别或送行的具体场景, 因而一般都有时间的表述。翻检这些诗, 我们会惊异的发现, 它们的时间意象竟然相当集中, 一日之内多为月夜或日落, 一年之中以春、秋两季为主。“秋城邺宫故”[8]“秋天万里净”[9]“春草年年绿”[10]“关门落照深”[11]“别后同明月”[12]等等。这固然是对送别诗的如实描写, 但人的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次送往迎来、离合聚散, 单单集中到这几个时间决非偶然, 显然是因为月夜、日暮、春、秋比其他时间更有助于表达离人的情感, 它们在诗里已不单纯表示时间而是成为寄托诗人情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 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 情趣是可以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 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 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13]

王维送别诗中出现最多的是自然意象, 其中包括山水、禽鸟、草木、以及日月风雨等。这些意象, 一方面对刻画离别情绪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同时以其五彩缤纷和富于变化使得送别诗各具特色, 美不胜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即意境, 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

一、柳、芳草

柳谐音为“留”, 常作留客之意, 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 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 从而形成杨柳的别离意象。芳草的态势同诗人心灵深处那种细腻、厚实、缠绵的情感成同化状态, 能很好地将诗人那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意绪表达出来。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大量出现了柳和芳草极其具有送别代表性的意象。“芳草空隐处”[14]“柳色蔼春余”[15“汉地柳条青”[16]“欲归江淼淼, 未到草凄凄。”[17]“怜君不得意, 况复柳条青。”[18]“东郊春草色, 躯马去悠悠。”[19]“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20]难辨是春色还是相思, 令人联想到行者归途中所见到的万千春色, 无不寄寓作者的相思之情。最为留传千古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21]。柳色和青草都是绿色的, 本应该是春意昂然的, 可是在送别诗中, 由于和诗人特定的心情相映衬, “情语”、“景语”难以分别, 不会思维的景物与思维的作者物我交融, 相互纠缠, 难解难分, 更显“绵绵无绝期”。

二、月

选择月夜这一意象, 一方面可以为景物涂上一层凄清悲凉的色调, 渲染一种送别的氛围, 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月这一形象自“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22]之后, 在古典诗歌中便逐渐成为表达相思离愁的意象, 一经在诗歌里出现, 就极易触发读者的感受并唤起联想。明月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共通之处, 无论天涯海角, 它都无处不在, 因而明月成为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 成为离人们映证友情遥寄情怀的信使。此外, 明月还常常烘托、强化别离的惆怅之情:《送杨长府贬郴州》中“明到衡山与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秋夜之月寒冷而清寂, 再伴以悲凉的猿啼, 更见出友人谪居在外心境之凄凉与茫然。《宇文太守赴宣城》“地迥古城芜, 月明寒潮广”以明月寒潮渲染了离别的深情, 同时增添了对友人的担忧。这样, 月与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态相结合, 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旨趣。

三、云

云在王维诗歌意象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在《王右丞集笺注》中, 据不完全统计, 写到云的有三十多处。送别诗中却是“白云”居多:“白云余故岑”[23]“惟有白云当露冕”[24]“云日淮南祠”[25]“江向白云平”[26]“驱鸡入白云”[27]“白云留故山”[28]“天长云树微”[29], 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 自由不羁, 高举脱俗, 洁白无瑕。王维诗中曾说:“余生欲寄白云中。”[30]诗人用白云可能也象征被送之人品格的高洁, 亦或羡慕他们的这种品性, 希望自己也能超凡脱俗。同時期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 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更是把白云写到了极至, 极力写白云的自由, 表达自己隐居的愿望。

另外也有“黄云”:“蓬卷入黄云”[31]“黄云断春色”[32], 这在其他诗人的诗歌中也不乏佳句, 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血纷纷。”又《蓟中作》:“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李白《送崔度还吴》:“幽燕沙雪地, 万里尽黄云。”可能是边塞沙漠连天, 远望天空, 白云也染上了些许黄色, 是视觉的冲击, 这样写更显凄凉, 与诗人送别的愁绪, 边塞的艰苦相映衬。

四、夕阳

“夕阳”意象是中国古人怀乡念人的重要象征物, 见到日落常引起人们的怀乡念人之思, 送别的不忍分离而顿生惆怅之情, 借“夕阳”包括“斜阳”、“落日”“黄昏”“日暮”等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都是借助夕阳来渲染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离别时的凄凉, 表现诗人的愁思之深长而悠远。“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3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34]“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清。”[35]“驿路飞泉洒, 关门落照深。”[36]日落、夕阳总给人垂垂老矣之感, 这样, “夕阳”意象便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感情的重要载体。夕阳尤其是肃杀秋天的夕阳总给人黯淡、凄凉、悲惨之感, 这种感受又正吻合了离人黯然伤神的情怀。

五、酒

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写一时之景。”[37]如果说我们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 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醉歌田舍酒, 笑读古人书。”[38]无论是不得意, 还是离愁别绪, 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 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 不舍之谊。“多情自古伤离别”, 朋友将要分别, 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

六、雁、飞蓬等

雁被当作送别时一个意象之中的审美心象进入创作者的诗作情感之中, 自有其特殊性, 主要体现为它的主悲情蕴, 给人留下的情感是悲伤愁怨。而这种意象为征人所见, 游子所闻, 更能表达离人的那种缭绕不尽的万里愁思, 意境高远, 感情凄惨。“自叹鹡鸰临水别, 不同鸿雁向池来。”[39]“子午山里杜鹃啼”[40]“万里春应尽, 三江雁亦稀。”[41]雁意象本身具有悲伤愁怨的情蕴, 这与离人的分别时的心境相契合。托雁写别情, 以雁衬托离人远去的悲凉、孤独, 极自然亲切实可行。人与雁同是沧落天涯, 相同的命运把原本隔绝的心联结在一起, 发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点明了客中送客的浓浓离愁别绪。“古木官渡平”[42]“阴风悲枯桑, 古塞多飞蓬”[43]“衰鬓日如蓬”[44]“蓬卷入黄云”[45]“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46]。在表达离愁方面, 飞蓬与雁起到同样的震撼力的作用。

七、泪

流泪是人们极度伤情的外在表现。古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而临别下泪, 正如临别折柳、临别饮酒一样, 都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早在《诗经·邶风·燕燕》中就描写了挥泪送别的情景:“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依依惜别, 泪如雨下, 足见悲伤之甚。“山川何寂寥, 长望泪沾巾。”[47]“送君南浦泪如丝, 君向东州使我悲。”[48]即使潇洒如李白者在离别时也总是泪水涟涟:李白《赠别郑判官》:“远别泪空尽, 长愁心已摧。”《江夏送友人》:“徘徊相顾影, 泪下汉江流。”正如宋代无名氏《玉楼春》词云:“柔情胜似岭头云, 别泪多于花上雨。”

八、行人

本来有行人应该是热闹的象征, 可是在送别诗里, 广阔的天低下总是孤独的一个人或者背影, 影子拉的很长, 就有无限凄凉在里面了:“宛路故人稀”[49]“远树带行客”[50]“三春时有雁, 万里少行人”[51]“五湖三亩宅, 万里一行人。”[52]“遥思葭菼际, 寥落楚人行。”[53]无论是羊肠小径还是宽阔平坦的大路, 寂寂一个人在路上行走, 总见凄凉与落寞, 更何况是刚刚与友人分离呢?远远望去, 一个人长途跋涉, 奔赴前程, 寥落的行人与影子为伴, 诗人也正是用这样的意象表达出自己的愁苦与落寞之情的。

九、杜鹃猿聲

“忆想兰陵际, 可宜猿更啼。”[54]“猿声不可听, 莫待楚山秋。”[55]“鸟道一千里, 猿啼十二时。”[56]“明到衡山与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57]“况复乡山外, 猿啼湘水流。”[58]“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59]看到猿声、杜鹃, 总能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 总是无限凄凉意涌上心头。总能想到在唐代, 南方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 甚至与世隔绝的, 被送之人要去南方, 又有猿声、杜鹃啼叫伴随, 愁苦又禁增添了几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已经把它们作为悲凉愁苦的象征, 看到他们总有一副画面闪现脑海。诗人也不例外, 用这样带有悲情色彩的意象来传达无限的情思。

十、铙吹

“铙吹发夏口”[60]“铙吹发西江”[61]“铙吹喧京口”[62]“清江响铙吹”[63], 都有铙声的出现, 铙吹暗示了离别那一刻的真正到来, 在此之前, 友人还可互相劝勉, 共诉衷肠, 而此之际, 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戛然而止, 军乐齐奏, 声响云天, 为别离平添一份豪壮, 也带来了离别的感伤。这声音引发人们复杂的感情, 对于送行之人, 意味着友人即将起程, 引发的是无限的眷恋与不舍之情, 更有为友人担忧, 挂念之情。

总之, 王维送别诗中的意象, 是个性化的, 最能表现诗人的心境。大漠、烽烟、夕阳最能体现王维青壮年的心境;行人、酒、歌最能体现王维对友情、亲情、乡情的真挚与深情;云、月、鸟体现其飘逸、俊洁的人格, 宁静的心境, 矛盾的心理。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赠别》:“赠别之诗, 当写不忍之情, 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 如别征戍, 则写死别, 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 则写不忍别, 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 则写喜别, 而勉之忧国恤民, 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诗人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意象来表达各种离情的。王维借用这些意象传达自己的感情, 使诗的意境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摘要: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 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 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这些都和送别有关, 也就是送别诗。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 王维的送别诗自成一体, 据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所辑, 有七十二首, 约占其479首诗歌总量的六分之一。王维送别诗中的意象自有其独特的感染力, 分析其意象可以更好得理解王维的送别诗及其诗歌。

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 篇3

王维特别钟情于对山的描绘,对山的描绘又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常常把山和“空”字连在一起使用。王维的诗歌,以“空”字及“空山”直接入诗的作品有90多首,例如“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酬礼部杨员外》)、“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 等。直接以“空山”入诗的更是耳熟能详,流传千古的佳作。

王维为何独钟于“空山”的描绘,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和中国许多士大夫一样,王维在仕途坎坷,人生不得意时也选择了退隐。但不同的是,王维不在儒、道、释三者之间不停地徘徊,而是做了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佛家思想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自然,常用“空山”这样的意象来表现物我融为一体的感悟。

读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一开始就着眼描绘“空山”的意境——静,空山里静寂无人,只能听到人语的回响,那回响仿佛来自天边,更反衬出空山的寂静。一抹残阳透过密林照在青苔上,这点亮色使深林与青苔的幽暗愈发深重,更为空山增添了孤寂的色彩。

林深幽暗,这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何等的寂寞啊!而王维则不然,因为他所欣赏的正是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寂之美。有谁能和他一样心底澄明,能在独自一人领略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时而不感到孤寂呢?“一切景语皆情语”, 抛却世事的繁琐,忘却人生的不得意,作者心境澄澈清静,他眼中的景物自然也空明寂静。此处不是山空,是诗人心空。“空山”是作者心灵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折射出清幽的禅趣,真正达到物我冥合的“无我”境界。

再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之闲,夜之静,山之空,使全诗构成幽深静谧的艺术氛围,几声鸟叫更显春山沉寂宁静,诗人此时此境竟能感应到桂花悄然飘落的幽微之音。同时,那桂花淡淡的芬芳,落花轻盈的姿态,举翅突飞的山鸟,时而清脆时而消失的鸟鸣声,又使得空山“空中有色,寂中有响”。 此处“山之空”,是诗人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林所获得的总体印象,是“心静如空”时的一种空灵清静的审美体验,是诗人和自然融二为一的艺术佳境。难怪明人胡应麟会有“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之感叹。

再读《山居秋暝》这首五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四句,开门即点出“空山”。这里“空山”空在何处?首先是指山中林木繁茂,绿树成荫,遮住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意。其次是指此处人迹罕至,远离尘嚣,有如世外桃源,遗世而独立。“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再次是指秋天雨后的山村,空气清新,沁人心脾,银辉四射,大地万物无纤尘,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

这里,“空山”更不是“空寂”和“死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回家,渔舟晚唱,给平静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样一笔,使空山有了生意,成为光色和声响交织的空明境界。当繁华流逝,历尽人生浮沉之后,人最需要的是精神家园的归属,一种与自然融二为一的精神境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事万物最终都要回归他们的本真。要想回归本真,最好的去处自然是无人间烟火的山水之间,借助寂静清幽的山林来摒心绝虑,忘却尘世纷扰,“空山”既是自然山水的写照,也是作者心境的写照。“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即是其远离官场,寄情于山水,追求心灵宁静和高洁人格,体验人和自然相融合的山水之乐的宣言。

总之,王维对山水田园的描绘,不是站在欣赏者、旁观者的立场,而是站在人与自然完全泯一的立场。“空山”这一意象,是他空明澄澈心境的外化。大自然中每一丝细微的律动,其实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是诗人在自然的审美中顿悟出的人生妙境。“空山”的空灵和静谧,一如诗人空静安闲的心灵世界,与自然的幽韵一起和谐的律动,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心灵与自然浑然相融的轨迹。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方寸之中显示宇宙的宏大,在“空山”之中包容人生的无穷,这便是我们读其诗所获得的精神寄托吧。

王维诗词的千古名句 篇4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思》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17、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

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

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洛阳女儿行》

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

28、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2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30、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1、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

3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3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34、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春中田园》

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 篇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我不知道,赏心乐事谁家院呢?风曾为你绣过华裳,雨曾为你洗过芳容。廖落寒蛩轻轻为你和唱,凄清孤雁呀呀为你嘶鸣。那千古的泪哟,和着是谁的情,谁的怨,又是谁人的思绪?漫山葱郁的相思树,簇起那点点的黄花,黄花谢后簌簌落下的是相思豆,一点、两点、三点、千万点,点点相思点点愁。

王维山水诗词 篇6

1.《杂诗》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积雨辋川庄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汉江临眺》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4.《归嵩山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5.《竹里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青溪》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7.《鸟鸣涧》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山居秋暝》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山中》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红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诗词山中送别鉴赏 篇7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题解

诗题“山中送别”,顾名思义,写的是诗人于山中送别友人。一般认为,此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期间。

送别诗一般都侧重写送别的过程,如送别时的景色、宴饮,送别时的殷殷话别、依依不舍,等等。而这首诗另辟蹊径,直接从送别之后写起。

句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诗人在自己隐居的山中送别了友人,太阳西落时,他掩上柴门。

诗歌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如此平淡,难道这场送别对诗人来说只是例行公事一般?

第二句又一下从白天送走友人,跳跃到傍晚关上柴门。在这段时间内,诗人做了什么、想过什么,诗里都没有说。诗人的内心,真的那么平静,没有生起一丝波澜?

有过离别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依依不舍,但离别后的独处,才更令人黯然神伤。此时,独自一人的追怀、遥想,反复的体味、咀嚼,都使那份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变得更加浓重,更加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必定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人只轻轻描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太阳西落,掩门闭户,这只是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动作,但却已经足以让我们浮想联翩:掩门之前,诗人是不是一直在思念友人?他是怎样打发漫漫白日的?白天终究还是相对热闹的,在继日暮而来的黑夜里,在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诗人又将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

原来,诗人所有的不提不说,并不意味着是以平淡或者冷淡对待这场送别。送别虽罢,离情未罢,思念未罢,反而愈发沉重、绵长,无法排遣。“日暮掩柴扉”,是因为友人离去,孤寂无聊,再也没有往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那样的闲情逸致,也无心再去欣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中晚景。独自掩门,无非是想让自己平静下来,静静地怀想,静静地沉思。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待到明年春天,青草就绿了,你还回来不回来呢?这是诗人掩门后的`所思所想。《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感叹游子久去不归。诗人化用此句,可见直到日暮,他仍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友人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王孙归不归”,本应是相别之际询问友人的话,却成了诗人独自思忖之辞。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对早日重聚的急切期待,都包含在这一句问话中。诗人默默自问,却无法自答。

明人唐汝询在《唐诗解》中将此诗解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友人之归期难必。”春草必定一年一绿,而友人的归来与否,却还有无数的未知和悬疑。想到这些,诗人大概要彻夜难眠了。

评解

王维五绝,极善于选取一种独特的情景片断,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传情达意。此诗即为很好的代表。诗写送别,却并不直接写离别情态,而是将笔触直接伸向别后,以别后情景反衬惜别之意,构思非常巧妙。

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 篇8

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韵译】

清沏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 篇9

月亮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尤其在古代,以月抒情、以月言愁的诗词很多。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仲殊《南柯子·忆旧》

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以“明月”写忧愁

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写得淋漓尽致。

五、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六、借“皓月”写忧愁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

作者借助皓月洒下的清辉,营造出清冷的意境。同时,很自然地将难以排解的忧愁流露出来,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七、借“斜月”写忧愁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晏几道《蝶恋花》

词人借助斜月这一意象,在点明长夜难眠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凄婉的气氛。于是,在对故旧往事的执著追怀中,抒发了缠绵的忧愁和感伤之情。

此外,还有借助“秋月”、“素月”等意象,来抒发词人心中的无限感伤和凄婉惆怅之情的,这里不再例举。

总之,古人把那份悲愁的情愫,寄寓于空中不同姿态的月亮。无论“残月”、“明月”、“淡月”、“新月”、“缺月”、“皓月”、“斜月”、“素月”等等,在古人的笔下都含悲带愁。这些意象,使那多愁善感的一个个古人跃然纸上。

红楼梦诗词的意象美学 篇10

虽然意象美学对中国文论影响深远,但中国的古典小说似乎不太注意对这一美学精神的传承和使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七侠五义》等名著无论是历史演义还是英雄传奇,都是重视讲述故事情节的硬性结构,忽视情绪、意象、内心这类精神性的软性结构,基本在讲故事的层面来塑造人物、表达思想。至于笔记小说,也是注重白描,刻画性格,对意象这样的充盈在中国诗论的美学理想,似乎受到韵文和散文的简单分类而被遗忘了,某种程度上中国的韵文美学和散文美学是处于一种断裂的状态。

《红楼梦》率先将中国的韵文策略和散文策略进行了成功的嫁接,它在外在叙事形态遵循的是话本小说的套路,但内核却是韵文美学理想的实践,这就是将中国诗歌的意象思维完美地融合到小说中。《红楼梦》里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自然非常出色,这只是外在的表现形态,中国的话本小说不乏诗词歌赋,但它们往往只是评点性的,在连接故事之间起过渡的作用,《红楼梦》里的诗词歌赋不仅出色,而且和整体的意象美学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红楼梦》最大限度地放大意象美学的精神,在小说结构、人物塑造、细节运用方面化用了意象美学的精髓,因而生发出小说的新气象。下面就从小说结构、人物塑造、细节运用几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在意象美学方面创造性的成就。

横云断岭 伏脉千里

作家王蒙和张爱玲在谈到《红楼梦》时,不约而同地说到《红楼梦》的一个特点,就是《红楼梦》可以从任何一回读起,甚至随手翻阅一页都可以津津有味地阅读下去,王蒙还说《红楼梦》有些章回可以当做短篇来阅读。王蒙和张爱玲不是学者出身的红学家,但对《红楼梦》的热爱也是骨灰级的,他们对《红楼梦》的理解自然是从一个作家创作的切身感受出发的,包含着他们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道出了《红楼梦》有别于其他长篇小说的特异之处。联想我在阅读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的感受,也是如此,那些优美桥段,也像《红楼梦》一样不必按照顺序阅读下去。《追忆逝水年华》是意识流的代表作,意识流也是重视瞬间美学的创作方法,同是“追忆”,二者异曲同工。

这说明《红楼梦》的结构采用非线性化的方式,通过“横断云岭”、“伏脉千里”(脂砚斋评语)的意象化方式来完成。一般说来,阅读长篇小说需要从头按照顺序看起,因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不一样,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或人生的一个横断面,通过这个横断面来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和历史的侧面,长篇小说则往往通过时间的流逝(当然也包括阅读时间的流逝)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因而优秀的长篇小说常常被称赞为“史诗”。在叙述的层面上,长篇小说往往注重关联,故事情节的连续和人物命运的发展,是很多长篇小说的基本结构。尤其中国的长篇小说,从话本发展而成,讲究情节的连贯、讲究故事的悬念,前后联系必须环环相扣,缺少某个环节,可能就不知所云。

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的结构可以说是反长篇小说的,至少是反话本小说结构的,虽然《红楼梦》在外在的结构形态上运用的传统章回体,每个回目字数也和传统章回小说的字数差不多,而且在每一回的终端也照例加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说书人的套词,但缺少传统话本小说的悬念感,它在回与回之间,并不留多少“扣子”,很多回的结尾处,其实算不上悬念,只是一种自然的结束,或者只是下一回的开端。和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一样,《红楼梦》没有选取历史上的大事件,主要展现贾府的日常生活,甚至家长里短,用今天的话说,属于“小叙事”的范畴。虽然有研究者说《红楼梦》是写四大家族的兴衰的,但实际上正面写的也只是贾家的兴衰,其他家族的兴衰几乎没有正面描写,都是在贾家的兴衰中侧面“带”出来的,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贾家衰败的几次重大变故,比如元春病逝,贾政被革职的腐败案,也没有去正面、详尽地描写中间的玄机和奥秘,只是写这种变故对贾府人物命运的影响。倒是后来的一些研究者兴趣盎然地对这些略写或侧写的变故本身充满无穷的探佚的兴趣,以致在红学研究中产生了专门将小说故事与史实本事对应研究的索隐派。

《红楼梦》无疑是写兴衰的,而兴衰往往与时间的流动有关。《红楼梦》里确实写到很多节令,写到了四时八节,关于元宵、中秋、重阳、春节都有详尽的描写,已经有研究者对其中的民俗作了认真的研究。而且有些人物的生日也交代的清清楚楚,但是在具体到年份时,往往用“又一年”、“第二年”这样模糊的概念,已经有研究者发现,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年龄随着故事的展开时间的流逝,似乎没有长大,这种没有长大不仅是心理上的,而且年龄上出现讹错,比如贾宝玉和元春年龄的前后矛盾,黛玉到贾府之后的年龄停滞等等,都说明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时间的意义。倒是高鹗在续作中反复明确地点明时间的存在,因为高鹗认为“白茫茫大地好干净”的结局,必须借助时间才能完成。

其实《红楼梦》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语)在前八十回已经让读者呼吸到了,不只是贾宝玉一个人呼吸到了,高鹗只是按照一般长篇小说的结构去从时间上理解兴衰,违背了曹雪芹的以空间换时间的初衷。也就是说《红楼梦》是通过空间的转换来替代以往长篇小说常用的时间流逝的纵向结构。通过那些实实在在的空间来结构小说,荣国府、宁国府、大观园、亭台楼阁、斋庵院轩,形成了小说的块状结构。这个“块”最重要的就是大观园了,大观园又分成若干小块,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栊翠庵,一个空间接着一个空间,也就是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这些意象形成了意象群,这些意象群组合起来仿佛布达拉宫的建筑一样,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形成了一个意象的巨大宫殿。

庞德之后的一个伟大诗人艾略特将意象派诗歌推到顶峰,他的《荒原》《四个四重奏》等组诗一改庞德的单一的意象诗风,通过对意象群的“想象的逻辑”的组合,创造了现代诗歌史上最庞大的意象群落,这就是以“荒原”为核心辐射出去的荒原巨大象征体,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名词之一。

《红楼梦》就是这样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意象群落,小说由大观园等一系列意象群组成的辉煌宫殿,时间的流逝,人物的命运,都在宫殿的背景下展开。这里我想以大观园的意象来说明这一结构的特点。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核心建筑。虽然荣国府、宁国府在之前就存在,但还是感觉到小说是以大观园作为核心向外辐射延伸进行叙述的。《红楼梦》的描写基本上分为园内的世界、园外的世界、府外的世界,大观园是圆心,以这个圆心画半径,越向外越黑暗肮脏。余英时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里对此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大观园冰清玉洁,园外的荣国府、宁国府就肮脏了,而贾府外的世界就更加黑暗肮脏。“大观园是一个把女儿们和外面世界隔绝的一所园子,希望女儿们在里面,过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以免染上男子的龌龊气味。最好女儿们永远保持她们的青春,不要嫁出去。大观园在这一意义上说来,可以说是保护女儿们的堡垒,只存在于理想中,并没有现实的依据”。其实从胡适的自传说、到大观园的可以复制以及写法上的纪实性来看,大观园都是“实体店”,并非没有依据的乌托邦。

自从脂砚斋点出大观园与太虚幻境的关联之后,人们对大观园的性质产生了歧义,大观园究竟是现实世界还是乌托邦?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上个世纪余英时先生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问世之后,大观园乌托邦说颇受青睐。这就切合曹雪芹的意象化追求,大观园虽然处处写实,但氤氲在大观园上空的却是超现实的氛围,是理想化的精神寄托。这种由实生虚的意象象征的方式,让《红楼梦》的魅力超过了一般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方式,经久而不衰。

如果仅仅只是一座大观园,《红楼梦》还不足以如此伟大,由实生虚是很多优秀小说的必备的素质。意象化写作一个重要特征往往在虚处生实,或者让读者去拼贴出一个现实来。《红楼梦》在大观园之外还营造了诸多的神奇的空间,比如太虚幻境就是最意象化的一个空间。虽然脂砚斋明确点出大观园与太虚幻境的关联,一实一虚,天上的太虚幻境,人间的大观园,两个意象群落叠加在一起委实是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也让小说呈现出多弹头发射的意蕴指向。

意象作为瞬间的艺术知觉的复合空间,有时候还在于点线之间藏着巨大的横断面。天香楼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奇妙的空间,奇妙在于只是作家点到为止,现在见到的小说只有一处具体提到,就是秦可卿死后,贾珍要尽其所有办盛大丧事,除了在大厅请禅僧超度外,“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请全真道士打谯。天香楼的传奇是因为脂砚斋的评点,“令芹奚删去”,且不论删去与否,删去的内容如何,但并不影响我们对秦可卿形象的想象。读者通过太虚幻境的意象和秦可卿的闺房的描写能够想象到天香楼的格局甚至气味。小说写贾宝玉那日中午,在宁国府酒后,有些困意,便受邀来到秦可卿的卧房休息,“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这情景和接着出现的太虚幻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太虚幻境除了有“千红同窟”茶,“万艳同杯”酒以外,还与一种茶叫“群芳髓”。警幻仙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千红同哭,万艳同悲,群芳碎,都是意象叙事,表达“悲金悼玉”的红楼一梦。“群芳髓”这香,从字面上看就是香到骨髓里去了,也就是让人“眼饧骨软”。

天香楼,自然是充满香气的。这香来自天上,“尘世中既无”,自然来自天上,而凑巧的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居然和秦可卿同名,都是“可卿”,也就是说“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侞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这些皇后、皇妃和传说人物的用品,极有可能就是天香楼的摆设。天上才有的香气,人间皇后、王妃才能用上的`床上用品,隐隐暗喻天香楼的意象。加之宝玉和兼美的交合以及警幻仙姑诫淫的训示,都和“淫丧”相关联,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天香楼,但透过这些读者自然会想象天香楼的形态和气息来。

“横云断岭”、“伏脉千里”是脂砚斋在为《红楼梦》总批时用的两个词,“横云断岭”委实道出了《红楼梦》结构上重视横断面、重视空间意象的美学形态,而“伏脉千里”则从纵向的方面说出《红楼梦》隐含的结构,在似连似断之间悄然一体。

草蛇灰线 空谷传声

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主要的功能就是塑造人物,而作家塑造出来的这些人物,是否成活,也就是能不能被读者接受,能不能在文学史人物画廊里有一席之位,是考量一部小说的关键指标。《红楼梦》描写的人物很多,有名有姓的据考就有470多人,数量不足以说明问题,关键是《红楼梦》人物的成活率太高了,而且和其他小说不重复。《三国演义》《水浒传》里也塑造了很多成功的人物,但他们之间的“互文性”太强,张飞与李逵,孔明与吴用,都是相似的人物形象。《西游记》里除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外,其他的形象往往流于肤浅。《红楼梦》的人物不同于演义和英雄传奇,但在日常生活描述中将人物塑造得如此生动实在难得,不用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这样的一线人物特别成功,就连刘姥姥、薛蟠、秦钟这些二线的次要人物也非常生动,甚至着笔很少属于三线人物的焦大、门子、兴儿也让人难忘。

《红楼梦》写人物的方式有两种类型,一种就是非常写实主义的完整版,人物的出身、家世、性格、命运交代的非常清楚,可以说毛发毕现,哪怕是一些小人物,像秦钟、贾瑞、夏金桂都不留疑点。晴雯属于这种类型,她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连手上的指甲长几寸也不含糊。还有一种就是意象型的,人物身世、命运云遮雾罩,但性格鲜明,令人难忘,比如妙玉,来去无迹可寻,比如秦可卿,留下大片空白。即使看上去很明白的史湘云也有诸多交代不清的地方。

这种意象化的人物不注重人物的全貌,而是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通过特定的意象化来展示,所谓“草蛇灰线”,就是暗藏其中,风云见龙腾,波涛显鱼跃。《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主要人物也难以一一介绍,为了达到“空谷传声”的效果,作者则通过一个特别机关来识别或提取这些人物,这个机关就是判词。这些判词也是《红楼梦》人物意象化的成功尝试。

这些判词不是来自人间,而是来自一个叫太虚幻境的地方,这太虚幻境就像一个舞台,先是美酒,佳人,这里演绎了很多的故事,也演绎了很多人物的命运,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以及副册晴雯、香菱的判词也在其中。判词就形态而言是中国传统诗词的变体,写气韵、写精神。这些判词大多朦胧而暧昧,比如关于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就有歧义,至于“玉带林中挂,金簪雪中埋”更是悬案。妙玉是《红楼梦》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最意象化的人物,入大观园的时候,因为非亲非故,为了弥补自己身世的弱势,通过饮茶和“绿玉斗”显示自己的高洁富贵,贬损宝钗、黛玉“牛饮”,嘲笑贾宝玉的“俗”,来掩饰寄人篱下的辛酸和委屈,以强示人。但判词“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也不能简单理解,泥淖何意也众说纷纭,而一块美玉落入泥淖的画面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即使对女主角薛宝钗也是意象和写实并重。小说中有一个意象堪称是浓缩了的《红楼梦》,这就是“冷香丸”。薛宝钗初进大观园,自然要低调,但也不能被人瞧不起。她怎么证明自己的不寻常呢?无意间的一声咳嗽,引出了冷香丸。“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取这花蕊已经不易,而水却更为神奇,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小的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冷香丸是药,这么美妙的药是吃还是欣赏呢?

显然冷香丸的审美大于药用,小说里,周瑞家的已经发现难度,说,万一雨水这一天不下雨,怎么办?因为冷香丸强调“同年”,也就是说这些花蕊和雨露霜雪必须是同一年的,倘若这一年或雨水无雨、或白露无露、或霜降无霜、或小雪无雪,收集的花蕊和其他水材则无效,足见其难度。花蕊入药之后都是凉性,再加上雨露霜雪这些寒冷之液,足够冷艳。冷艳,就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冷香丸一个细节,将薛宝钗的性格和盘托出,同时花、雨、露、霜、雪、春、夏、秋、冬、十二,这些也是《红楼梦》里最基本的元素,它不仅是时令更替,也是家族兴衰、人物荣辱的外在符号,一个冷香丸将诸多元素凝聚一体,具有审美的核辐射能量。以致脂砚斋读到此处,情不自禁地要饮上一杯,被其“新奇”折服,“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

如雨天花 但闻香气

《红楼梦》里有很多具有魅力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传递出的气息往往切合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并昭示着人物的命运。戚蓼生在为《红楼梦》作的序言中这样评价:“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弦外”的声音在于小说将细节的意象化处理。

一枚冷香丸写尽了薛宝钗,而葬花一个细节不仅写透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空谷传声”地隐含了全书的旨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有一段写道: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铡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这个名叫黛玉葬花的意象,已成千古绝唱。其实林黛玉的葬花行为,颇有点像今天环卫工人的垃圾分类处理,她是怕别人家的污水玷污了落花,从环境保护来说也是怕落花污染了他人的水源。当然,林黛玉没有想到后者,林黛玉是一个不太爱为别人着想的女诗人,她的葬花行为与其是诗化,不如说行为艺术,因为在葬花之后她吟诵的那首著名的《葬花吟》便是这一行为艺术的最好笺注。林黛玉对落花的埋葬,包含着自爱自怜的情怀,对落红的悲悼,更是对她自身命运的哀怜。“一抔净土掩风流”,黛玉安葬落花,对落花与黛玉而言,都是一种对归宿的认同。“质本洁来还洁去”,是对个人品性和艺术精神的自我保护。

黛玉葬花的场景,成为美轮美奂的意象,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红楼梦》是写女性命运的,这些女性的命运都与“花”的意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薛宝钗——牡丹,林黛玉——木芙蓉,史湘云——海棠,妙玉——荷花,等等,著名画家戴敦邦曾经创作了《红楼梦群芳谱图》来展示这些女性的风采。花的意象在《红楼梦》中可谓运用到极致,可谓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在《红楼梦》里,有许多章回的篇目篇幅都是以花的意象来做题,如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等,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庞德的《在地铁车站》对人面和桃花的呈现,也是群芳谱“金陵十二钗”正册、另册、又另册中那些消失的姣好容颜的倒影。作家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通过贾宝玉的视角来表达这样的苍凉感慨、人生况味:“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是黛玉之声,先不过是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在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 篇11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0 16:15:30 摘 要:在蔚为壮观的古代诗词中,文人通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别样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在咏荷花的诗词中,或赞美其君子风度,或唱和其风韵独胜,或欣赏其品格高雅。下面让我们再次徜徉在古诗词中,品味荷花的意象。关键词:产生;发展;荷花意象

一、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概念,是诗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因此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① 最早从文艺角度说到意象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到了唐代,“意象”已经较多地进入诗学理论中。“意象”一词在宋代得到广泛使用②。

二、荷花历来被文人所钟爱,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高洁 荷花的高洁最早可追溯到到屈原。到了唐代,白居易同样爱慕莲花的高洁,他在《感白莲花》中更欣赏莲花的遗世独立、孤清不群:“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后有宋代董嗣杲的《荷花》:“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诗人笔下的莲花,轻柔曼妙并且具有君子的高洁品质,着实令人钦佩。

2、美丽 在崇尚花开富贵的唐代人那里,莲花出现在唐诗中,总是有一种别样的美,尤为在形容华美富丽的装饰纹样时。武则天的《游九龙潭》:“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宋代王沂孙的《水龙吟·白莲》把莲花写成了洗尽铅华、冰肌玉骨的贵妃。其云:“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清代纳兰性德《荷清》:“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写的是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如踏着凌波步的美少女。

3、爱情 在《子夜夏歌》中就有:“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用“莲”字谐“怜”字音,暗指对情人的爱恋。借采莲一事来表达爱情。有一茎双花的被称作“并蒂莲”,视为情人或夫妻的象征。如乐府诗《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宋人释仲殊在《荷花》中道:“ 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鸳鸯死后双魂化作并蒂莲,这就是真挚的爱情。元好问写《摸鱼儿》,词前有一词序,说的是有民家小儿女,为情双双投湖。此后,湖中荷花开无不并蒂...其词:“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莲根之丝的“丝”谐“思”,这是他们的爱情之思。“莲心”即“人心”。“双花”就是这对情人殉情后所化的并蒂莲③。结语:荷花在文学的长河中,以其婀娜多姿的身影点缀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作诗意的感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诗人赋予荷花的审美意蕴、情感意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

论古诗词中月的意象 篇12

[日期:2004-11-25]

来源:虞武琴 作者:阳羡小学

[字体:大 中 小]

[内容提要]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分析和探讨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字]

月亮 愁绪 意象 论文正文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有人马上会想到与月亮相关的诗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关于写月的诗词,不胜枚举。这些诗词虽然写的是同一个物象——月亮,但是月亮在不同的诗词中其象征意义是各不相同的。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是非常丰富的。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首先,是月给了古代诗词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古诗词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古诗词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一些古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月在古诗词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一、月的边塞意象。“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唐诗也不甘落后。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同时,唐代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 2 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

诗人描绘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思妇“忧愁不能寝,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

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从月水的浸润和滋养伸展下,诗人与那巨大深远的宇宙空间感 边塞这独特性风景线不期而遇,一拍即合了!诗人“愿随孤月影”为的是什么?就是那与月光相抚相慰的一空纤尘不染的边塞的空间意识。

二、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润州二首(其一)》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可是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既然月光又是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 3 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掷了。“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三、月的愁绪意象。在古诗词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唐诗中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月的情爱意象。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管“人生无物比多情”、“无物似情浓”,但是,月仍然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是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还是情意绵绵的李义山,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示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空灵,情爱也甚是挚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 4 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天一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该又凭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时间的月水也许会消磨和冲淡爱情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了。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袅袅飘开在爱情失落的天际。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伊人何在,烟水茫茫”,“情以何堪”,只好徒作“长恨绵绵无绝期” 的黯然神伤。此时此刻,月光温抚下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是悲怆千古的爱情挽歌了!

五、月的象征意象,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古代诗词中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就此略作阐说。

1、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古代,人们认为日为阳,故曰太阳;月为阴,故曰太阴。因此,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歌咏,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筌。“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既以月比人,又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即恋情,略此不赘。

2、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 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李白咏月诗的伟大,还在于他常把自己的这种个人之私情推而广之地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特别是月下边地征夫的思家念远之情,如:“边月随弓影,胡剑拂霜花”(《塞下曲》其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写长安城中的思妇乘着月色,忙着赶制寒衣,以寄送给在边地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好让丈夫早日回到家中,抒发月夜思念丈夫的一腔深情。诗人表达的正是人民大众的这样一种共同的心声与呼声。

3、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古人写月亮,多表现其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李白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诗人认为,太阳是由火精炼而成,月亮则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故才显得那么的纯净无瑕。“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

4、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朗照,尽情地流泻着无涯际的清辉,它晚升晓没,与人总是若即若离。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的人生课题摆在了月亮与读者的 面前。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只有那明月、那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价值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是游离或外加于诗篇的,而是通过对月的观察、认识、理解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是一种渗透在全诗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蕴,尤其是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象描绘有机地结合并高度地统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诗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浩瀚飘渺的漫长的历史长河,曲折复杂的坎坷人生。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咏月之意象。分析和探讨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材料:

[1] 彭定求,等.《全唐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本文所引李白及唐诗未注明者均见此书)

上一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阅读心得下一篇:初级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