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桃花意象

2024-11-21

古典诗词中的桃花意象(通用8篇)

古典诗词中的桃花意象 篇1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意象

桃花源是历代文人雅士渴望追求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东晋文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没有阶级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人安居乐业、丰农足食。这个令人向往的世界被称为“桃花源”或“桃源”。桃源仙境既是虚构的,义是现实的,寄托了诗人的理想。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使得生活在痛苦、不幸、抑郁、落魄境遇中的人们对之向往不已。正是它的飘渺的神秘感,使得无数人试图探索理想世界的奥秘,找到自己向往的桃源胜地。

其实《桃花源记》中写到桃花的仅有一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短短的二十七个字,怎么会使得桃花源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这与桃花这一典型意象的意蕴丰富有很大的关系。桃花作为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历经历史的沉淀和历代的发展、衍化富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一、桃化的世俗意象

桃花作为意象,最早出现于作为文学源头的《诗经》中。《诗经・周南・桃天》: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天天,有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十榛榛。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以桃花起兴,描写了女子出嫁的热闹场景。诗中以娇艳动人的桃花烘托新娘亮丽的容颜,桃树花繁叶茂的景象则是婚后瓜瓞绵绵的幸福生活的象征。桃花盛开的时节是三、四月份,因此诗中女子出嫁的时间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桃花在诗中虽仅用于衬托女子的容颜,却因此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意蕴,它象征着春天和茭好的事物。给人带来希望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大概就是《桃托源记》巾桃花最基本、最原始的涵义了。

同时由于诗中女子出嫁于桃花绚烂盛开的时节,所以以后提起桃花人们就会将它和女子联系起来。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云:“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后代诗歌中大量以花喻女人的想象大概来源于此。同时,春天对上古的年轻男女来说也是谈情说爱的黄金季节,《桃夭》明显保留了上古婚姻这一习俗,桃花作为婚爱时令的产物,成为爱情的隐秘象征。在以后的中国诗歌发展中,桃花的意蕴越来越丰富。而《诗经・周南・桃天》中桃花世俗意象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巾桃花世俗意象的原型。

真正使桃花意象作为女子和爱情隐喻而家喻户晓的是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孟綮在《本事诗》中把这首诗敷衍成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而使“人面桃花”成为中闰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表达,也使女子和爱情的`关联在桃花意象中更加紧密。《题都城南庄》中的“相映红”句写出了眼前所见人花交映之美,包含了欣赏、珍惜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其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笑春风”使人联想到的是温馨恬静的田园生活。盂柴在《本事诗》有云:“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这里面,不免有《桃花源记》的影子。可见桃花源的理想对传统文人来说已是影响颇深。

当然桃花意象的内蕴被进一步引申,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子意象。桃树由于三年可结实,七年便老化,树龄不长,所以被古人称为“短命花”。这一特性被诗人赋予青春易逝的生命飘零感。如唐李贺《将进酒》中“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时光的幻灭写得凄美之至。当遽然而逝的生命意味和桃花所隐喻的女子形象联系在一起时,桃花便成为红颜易老或红颜薄命的忧伤叹息。明唐寅《落花诗》云:“貌娇命薄两难全,莺老花残谢世缘。”《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飞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桃花行》“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飘落的桃花和黛玉的悲凉、凄惨命运交相辉映,让人感叹。

二、桃花的神话意象

和桃花的世俗意象相对应,在瑰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中,桃花还被赋予一种传奇色彩。

就桃树而言,自古就流传着关于“大桃木”的故事,如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云:“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就桃的果实而肓,魏晋时期即被称为“仙桃”,其中的长生不老之意极为明显。就桃花而言,常常用以形容仙人的容颜,如宋李等编《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云:“伯山甫者,雍州人也。人华山中,精思服食,时时归乡里省亲,如此二百年不老。……其外甥女年老多病,乃以药与之,女时年已八十,转还少,色如桃花。”因此,桃花也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时间和自然的永恒。

桃花神话意象的原型是流传甚广的两王母仙桃宴的故事。其本事最早见于旧题为汉班固所作《汉武帝内传》中,据说:“昆仑山之神西王母于七月七日会汉武帝,武帝设宴相待,席间,王母予之以鲜桃四颗,桃味甘美。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这则故事显然是上古神话杂糅的结果。桃木被视作驱鬼避邪的仙木古已有之,这种观念在民间广为流传。乞至汉代,桃驱邪禳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山海经》中的“曲蟠三千里”的“大桃树”。所结之果可以食之不老,到了西王母手中就摇身一变成为“三干年一生实”,服之长生不老的蟠桃了。在《西游记》中,这则神话经吴承恩的创造,更是妇孺皆知,这一传说赋予了桃树一种神话品质,也使桃花蒙上了一层神异色彩。

由此可见《桃花源记》中的桃花在某种意义上蕴涵着长生、永恒的意味,且桃花可以避邪,能给人带来稳定、希望和安全感,故而桃花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由于陶渊明受屈原的影响,《桃花源记》的创作上运用了香草美人的写法。他的《饮酒二十首》,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的《楚辞・渔父》。其《闲情赋》则是仿照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写法:“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蓝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致于高云。……”所以可推想,在选择桃花的时候,那种绚烂而洁净的美契合了他长期所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桃花与香草一样,象征着美人和美好的事物,寄托着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理想。

总之,当桃树以及桃花的神话色彩和桃花的世俗文化隐喻结合在一起时,便产生了《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桃花春天和美好事物的象征,蕴涵长生、永恒的涵义,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同时桃是驱邪避灾的植物,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加上桃花是美人和美好事物的象征,融合在一起就构建起“桃花源”这一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理想世界。

古典诗词中的桃花意象 篇2

正如许多学者注意到的,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以文人为社会精英的文官制社会。在正统的文人阶层中, 多数信奉的是儒家积极用世、建功立业人生观念。在传统的儒家文化里, 文人的价值实现并不表现于个人享乐的方面, 而是表现于社会的、利他的方面。正如孔子所言:“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 通过“立人”与“达人”来实现“立己”与“达己”, 是人类不同于鸟兽的主要标志。人通常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而是与社会及周围人群的相互关系中给自己作价值定位的。

中国是个诗歌国度, 诗词歌赋这些经典文学样式成为中国传统儒家文人建构价值观的载体。孔子的“诗言志”, 白居易的“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言说, 无不是传统儒家文人经时用世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文人在诗歌的国度中阐释着、歌哭着自己的人生观念和理想。

唐代诗人李贺的《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作为文人士夫的李贺, 在青山碧水, 茂林修竹的家乡昌谷, 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 以寄托自己的经时用世的理想:笋壳初落, 露出绿玉般的新竿, 那母竹原是高耸入云的奇材。若是容竹笋尽情长大, 那一定可以远别泥土了。李贺完全是借竹自比, 希望自己能够致身通显, 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

爱竹如命的郑板桥在潍县衙门的屋舍中, 听到萧萧的竹声, 即刻想到的是民间的疾苦, 推己及人, “为生民请命”的儒家积极用世思想昭然若揭: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不论是唐代的李贺, 还是清时的郑板桥, 他们的咏竹诗中的“竹”意象, 显然继承了儒家所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在这样的叙述背后涉及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重事功, 是儒家传统文人一生奋斗的目标。这样的价值观虽然与先秦、汉唐以来文人普遍“以功业为己任”的传统相一致。儒家传统观念是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官职, 是为了在任上有所作为。一个文人的成功, 决不仅止于进士及官职的获取, 更为重要的是能于国家有所贡献, 这是很多文人在咏竹时表现出的人生期待。叙述人通过这样的叙述, 表现了一种与儒家“功业至上”传统一致的价值观。从“语言即知识, 知识即权力”的福柯式理论来看, 咏竹诗的作者用其叙述的话语, 传达了这种正统的文人价值观, 其“竹”的意象的建构, 就是不断强化这种价值观。

儒家讲“修身”, 孔子讲“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孔子还讲“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其叙述就是要求文人们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做一个诲诲君子, 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于是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雅士都用不同的形式、执著的笔墨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四君子就成为中国儒家传统文人的缩影。而“竹”以清新、飘逸、恬淡、高雅以及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鼓舞和启迪。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陆游的《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其一) :“气盖冰霜劲有余, 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 一点尘埃住得无。”白居易《题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中描摹的高雅的竹子, 赞美的自然中凌雪不凋, 顽强不屈的品格无疑是君子的品德叙述。

自先秦以来, 传统的中国文人就主张凭藉“立言”的方式, 把有限的个人生命转化为无限的历史生命, 曹丕就把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这样的价值观代表了传统中国文学的主流意识,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竹”意象, 无疑代表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唐代杜甫的《寄题江外草堂》:“我生性放诞, 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 卜居必林泉。”宋代杨万里的《咏竹》:“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清代郑板桥的《竹》:“举世爱栽花, 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 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 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 玲珑碎空玉。”这些诗句就是儒家传统文人生活态度的体现, 就算频遭打击亦难以改变:“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狂夫》) 杜甫现在客居成都, 穷困潦倒, 现实严酷, 但他还在赞美“翠筿”, 诗人的倔强、不被生活的磨难所压倒的人生态度, 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 反而越来越强。杜甫积极用世的态度代表了儒家的主流意识。

在传统文人的诗歌中常见的还有“年华虚度而功名不遂”的感叹, 于是“悲秋”就成为传统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而“悲秋”又通常基于文人对于“年华易逝, 功业难遂”或“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慨叹, 这是我们在咏竹诗中经常所看到的特征。杜甫的《栽竹》:“本因遮日种, 欲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萧骚寒雨夜, 敲鼓晚风时。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郑板桥《竹》:“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无不如此。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 旅宿于骆姓人家的亭园里, 寂寥无限, 怀想朋友。在竹林环抱的船坞倍感孤寂, 内心充满惆怅, 落在枯荷上沙沙的秋雨声, 更增添了李商隐内心孤苦。天色阴霾欲雨, 四周一片迷蒙, 竹林更使诗人心情黯淡。全诗透露出诗人“生不逢时, 功业难遂”的感慨。李商隐更有“露如微霰下前池, 风过回塘万竹悲”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的诗句, 诗人把强烈的感情, 赋予风摇影动, 飒飒作响的翠竹上, 抒发了世事不定, 生命短促的感慨。诗人的“岂到白头长只尔, 嵩阳松雪有心期”的夙愿, 只不过是仕途坎坷, 壮怀莫遂的幽愤而已。

但传统文人在言说这种感叹时, 往往以轻松的口吻出之, 诗人往往以隐逸的身份出现。归其一点, 也是这种言说的另一种形式。唐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 用“稀”、“尽”、“飞”, 写出春光逝去, 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 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摇曳多姿, 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怜”之, 怜爱翠竹的“不改清阴”。翠竹既有内在美也有外在美。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 诗人对幽竹赞美, 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礼赞。其实, 翠竹就是隐士的象征, 但赞美翠竹的同时, 诗人年华易逝的意绪也就蕴含其中。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篇3

一、“人生迟暮”的悲凉

古人生命短暂,在古人感叹生牛命短暂的悲凉诗句里,夕阳成为首选的意象。古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到夕阳西下日薄西山,便认为这正是生命从壮烈走向寂灭的过程。因此,夕阳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频频出现,它也正代表了人们对春光易去、人生易逝的感叹。

晚唐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的那个名句“夕阳尤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句诗里诗人借助夕阳这个典型意象的塑造,不仅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促,而且表达了对抱负没有实现而生命又接近终结的无奈伤感。姚合《哭贾岛二首之一》说:“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名虽千古在,自己一生休。岂料文章远,那知瑞草秋。曾闻有书剑,应是别人收。”诗中沉落在浩渺烟波里的夕阳,正是那位历经坎坷寂寞而死的苦吟诗人一生的写照。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说,“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也把夕阳下的悲凉生命写得淋漓尽致。

二、“乌衣巷口”的衰败

古代诗人常把“夕阳”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来感叹人世的沧桑,抒发自己的悲慨。刘禹锡《乌衣巷》中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夕阳斜照在乌衣巷口,朱雀桥边的野花独自开放,旧时堂前的燕子也已经飞人了寻常百姓的家。凄清冷寂的氛同中,当年那些衣冠楚楚,裘马洋洋的豪门世家而今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日的繁华早已炯消云散,只有一抹夕阳还在辉映着久别的历史,品味着历史的沧桑。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当年刘裕金戈铁马的风流余韵只留在了夕阳的晚照里,一个“斜阳”意象写尽了人事的沧桑,也写尽了词人自己的英雄失路。

三、“烈士暮年”的豪情

在代表死亡迫近的夕阳意象里,我们有时会读出不同的意义,那就是古人觉得牛命愈是短暂愈要有意义,生命的缺憾可以通过它的创造力得到延伸,不停地奋斗一可以实现生命的延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夕阳愈是迫近,愈是要努力,愈是要抗争,十分鲜明地表现出古代诗人积极的人世精神。这正如杜甫在《江汉》中说“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人面对人生的绝境,面对汩汩流逝的岁月,面对苍黄的落日,不甘坠落,壮心不已,仍思为国出力,虽然“烈士暮年”但依然豪情满怀。

四、“斜阳羁旅”的乡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回归也召唤催促着行人的回归。在外漂泊的游子面对着夕阳西下的景色,乡关之思更是油然而生,难免会产生“乡关何处”的乡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这种“乡关”之思写到了极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刚毅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描绘了黄昏笼罩的老树,枯藤上啼叫的乌鸦,日暮残照的小桥,更着力刻画了那个在夕阳下踽踽独行、漂泊无依、心灵疲惫的旅人形象。李白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贾岛说“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两诗都写出囚浪迹天涯而在黄昏落日时分倍添悲凉的思乡之情。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更是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融进这一片夕阳之中,情感真挚坦诚,颇具艺术感染力。

五、“人在何处”的思念

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就有在家苫守的思妇,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必然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来抒发“人在何处”的思念,夕阳也就理所当然的出现在思妇闺怨的诗篇里。最为出名的诗句当是李清照《永遇乐》中的名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梳洗罢的思妇倚楼远眺,愁绪如水,盼夫归来,结果“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没有归来。思妇只能含情凝望着天边的夕阳、归舟,然而斜晖将尽,一天又将过去,仍不见意中人的归舟,这怎能不使她“肠断白蘋洲”呢?

六、“夕阳无限好”的绚丽

夕阳意象不仅是感伤的也是审美的,十分关注自然的中国古代诗人也必然会发现夕阳下的美景,也必然会留恋于夕阳的诗情画意,必然会在夕阳的温馨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通过这些斜阳下万千美景的吟咏,我们发现古代诗人们具有很强的关照自然的能力。青山依旧,绿水如常,所有的景物一经夕阳晚照的点染,就表现得那么迷人妩媚,夕阳就是位美学大师,青山绿水万里江天因为有了它,而平添了无限的魅力。白居易的《暮江吟》中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陆游《野饮》中说“平堤渐收春芜绿,细浪遥翻夕阳红”。夕阳意象以它摇曳多姿的色彩,再现了“夕阳无限好”的绚丽永恒。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学设计 篇4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司金川

教学目标:

1.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3.培养对古典诗词之美的感受力,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诵读体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前段时间大热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诗,拨过社会的浮躁与喧嚣,再次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课前已经让大家准备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

2.同学对月吟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月亮,你听,诗人们的声音从历史中传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柳永在河边的低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是李白在塞外的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是曹操在登山观海后的慨叹。诗人们将自己或喜悦、或孤寂、或哀伤、或超脱的情感都寄托于月亮之上,那么月亮为什么如此被青睐,它背后蕴含着什么意蕴?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问明月几时有,探千古明月情。

4.齐读学习目标。

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说起写月的古诗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绕不开的。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词。

(一)朗读

学习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读诗要做到三点: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

1.听录音,正音

2.齐读,读准字音

3.小组读,读出节奏(两个小组展示,一个读上阕,一个读下阕)

4.分析:要读出节奏就要先理解诗词的情感,下面我们看小序部分。

(二)读小序:

问: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了这首词?子由是谁?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的与苏轼兄弟有关的背景知识。)

教师插入背景“弟兄羁旅各西东”。

(三)读下阕

请同学们选择最能表现苏东坡思念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的人是谁呢?

引导学生思考无眠的人是谁,体会烦闷的情绪。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的情绪)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分析词人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没有深陷在对弟弟的思念之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以一种旷达的情怀自我安慰。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对天下所有分别之人的美好的祝愿。

5.配乐自由朗读下阙,读出情感的转变。(男生读,女生读)

6.背诵全词,小组展示。

三、赏意象

(一)思念意象

1.你还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表示思念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2.出示教师总结PPT,齐读。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借月抒情,托月言志。这个时候月亮就不再只是客观自然现象,而成为了意象。

出示意象PPT,齐读。

除了思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多意蕴,我从其中归结了几类出现较多的,思念、孤寂、佳人、哲理。请大家根据课前总结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小组讨论,自己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月亮分别是什么意蕴。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PPT,学生回答分别是其中的什么意蕴。

(二——1)女性意象

出示PPT,齐读: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苏轼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二——2)孤寂

出示PPT,学生齐读:

孤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二——3)哲理

1.除此之外,月亮千百年来始终高悬空中,照耀着人世的悲欢离合,仿佛一位置身事外的仙人,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由此而使诗人生发出一种永恒哲思。

2.出示PPT,齐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4)其他

以上只是老师从月亮意象的众多意蕴中所归结的大概几类,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月亮所蕴含的意蕴比以上四种丰富的多。

3.出示总结性PPT,背诵刚刚记下的诗句,准备班级诗词大赛

三、班级诗词大赛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代表答题,语文老师主持,语文课代表计分,每题10分。

1.点字成诗

海上生明月

举杯邀明月

深林人不知

江月年年望相似

2.填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选择题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理解题

(1)下列句子与“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下列句子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课代表统计分数,宣布获胜小组,加分,鼓掌。

四、诵读

刘欣钰演唱,其他同学跟唱。

五、总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秋的硕果累累,中秋的花好月圆,晚秋的肃杀悲凉都让我们感慨生命的轮回,岁月的静好。一轮圆月中寄托了古人、今人千百年来多少的情思。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进入诗人眼中都成为诗意的存在,于是一月一思念,一灯一古刹,一花一世界,一水一蒹葭,一酒一诗话,一岸一人家。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抵御人世的种种苦难;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将心灵从世俗的浸染中超脱,栖居于大地。

六、布置作业

必做:将本课学习的古诗词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选做:观看《国学小名士》,从中搜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赏析其意蕴。

七、板书设计

思念

佳人

月亮 孤寂

哲理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徐俊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 诵读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往今来,高高悬挂在夜空的这轮月亮,始终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它的阴晴圆缺无不激起诗人内心的涟漪。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这多情的月啊,她的倩影悬挂在皎洁的夜空里,也镶嵌在多彩的诗词间。她时而温柔多情,时而凄清幽怨;既映照亲人团聚,又洒向游子窗边;她既与古人相约,也与今人相伴。吟咏她的经典,经久流传。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出示课题: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三、追寻月的倩影

1.看诗词大会的会徽,一轮圆月在蔚蓝的海面上升起。它所体现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寓意中国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2.欣赏精彩片断。请同学们欣赏,认真听,快速记,找出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学生欣赏、交流,师出示)

3.齐读。

四、吟诵月的佳句

同学们,通过我们在经典诵读中的积累,你们能说出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五、品味月的意蕴

(一)品味《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意蕴

1.简介作者

我们已经学习过苏轼的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和《记承天寺夜游》。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苏轼呢?

(学生介绍)

师:这两篇作品分别写于苏轼被贬徐州和黄州时期,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那么这首词又有着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2.介绍写作背景

3.听读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听,注意字音、停顿,并初步感受:作者借中秋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继续体会作者的感情。

5.指名读,试着表达出所体会到的感情。

6.三读探究。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赏析:

(1)上阙——中秋赏月:哲理之思与失意之苦。

(2)下阙——望月怀人:相思之情与美好之愿。

(板书)

7.四读体会。

(1)指名读。

(2)师读题目和小序,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二)品味《中秋月》中的月亮意蕴

就在《水调歌头》这首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十年,苏轼与胞弟苏辙终于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写下了这首《中秋月》。(出示幻灯片)

分析:既有共赏中秋月的幸福与喜悦,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三)品味其他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同学们,面对一轮中秋明月,因着所处环境和心境的不同,赋予了她丰富多彩的意蕴。既有相思之情,又有失意之苦,既有美好之意,又有哲理之思,还有美好圆满、哀伤感慨……

1.出示诗句,学生思考交流。

2.回忆一下我们积累的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其中的月亮又蕴含着怎样的意蕴呢?(学生交流)

六、书写月的诗篇

1.师:“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冰心老人曾写过一首和月有关的小诗——(出示幻灯片)

2.师:同学们有没有也想写一首诗的冲动呢?老师也仿写了一首:(出示幻灯片)

3.请学生仿写,交流。

七、歌唱月的经典

1.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水调歌头》的演唱视频。

(播放视频)

2.师:让我们将古典诗词,通过我们的吟咏传承下去!

3.齐读:“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八、教师寄语

除了吟唱传承经典,我们还需要传承的是这种诗意的生活。像第三季诗词大会总冠军——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

九、布置作业

必做:整理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蕴。

选做:选取一个意象,试着写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十、板书设计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乐观 旷达

—哲理,失意—

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篇5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含有哪些意象呢?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有哪些意蕴呢?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另外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郭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篇6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他的一生大多是被闲置了,使得诗人的大好年华都消磨在漫漫的岁月中去了。

万物复苏,已是春天了。窗外下着微雨,站在这细雨中,不仅想起陆游的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眼前风光如此美好,诗人在细雨中骑着毛驴入蜀地,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回顾初中、高中语文课本所学,发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言阑卧听风吹雨)《书愤》(早岁岂知世事艰)《卜算子 咏梅》《临安春雨初霁》等几首,较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词都少,可陆游平生诗作颇多,有9000多首,是中国文人诗文最多的一个,这是何故呢?

陆游12岁就能写诗,一直到做官,闲居,参加抗金,归隐,85岁去世,诗作可归结为两种情怀,一是爱国,一是田园,在他的词作中,我摘录了几个形象。

1 忠君报国,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例如《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中写了年轻时候不知道世事的艰难,想要收复河山的气势如山那么高,又写了瓜州渡口,大散关的两次战斗,气势磅礴,如今年岁已老,两鬓斑白,不仅想起了诸葛亮,也写自己不被朝廷重用一种愤慨在诗中,,既写了自己的抗金热情,又暗叹国家多艰,期盼出现诸葛亮那样的奇才来挽救北宋沦陷的大好河山流露出来的爱国情是相当强烈的。

另一首是《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他的一生大多是被闲置了,使得诗人的大好年华都消磨在漫漫的岁月中去了。而他的爱国情到死都始终如一,《示儿》就是他的临终作,虽死犹生,熠熠闪耀在千年的诗的舞台。

2 田园诗

代表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描写了一个路柳成荫,百花盛开的村庄,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淳朴的民风,闲乘月优美的田园风光。堪称田园诗中的`杰作,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百年来为人吟诵,家喻户晓,能做到这点的诗人是不多的。

古代文人的山水田园诗人中,写的较好的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宋代就是陆游了,他在闲居期间,还创作了一些渔夫的形象。

例如:《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此词借严光垂钓浙江富春江的典故,写了一个渔夫的生活,悠闲,自在,不肯追逐名利,古代写渔夫,有屈原笔下的渔夫,有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的渔夫,各有千秋。

在陆游漫漫的岁月中有一首咏梅诗,独树一帜,就是《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咏梅,也是借梅花自喻,不是名园的梅花,也不是有人精心饲养之梅花,而是野外之梅,在一个春天寂寞的开放了,本就没有与群花争艳的心思,任凭群花嫉妒也不在意,四散飘零坠落在地,与尘土合而为一,留有清香如故,写自己品格高尚,任凭别人的打击,自己都依然如故,词中写梅花重在写神,而不重外在描写,与林圃的《山园小梅》的“众芳摇落独喧妍”的写形有所不同,又与毛主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又不同,那是一个报春的使者,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热情,反其意而用之。

读陆游的诗词,总的感觉佳作颇多,但其中能品味的哲理较少,似乎少了一点东坡的洒脱,多了点陶渊明的淡泊,缺少一种百转千回的美感,有点遗憾,这或许和他的性格,生活有关系。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有词为证,《钗头凤》。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篇7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 是中学生学习古代优秀作品的重要内容, 在达成上述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内容,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理解自然意象, 能真正为学生奠定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一.丰富的自然意象凸显了古典诗歌自然意象诗的特质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 自然景物是重要内容,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我国古典诗歌文本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自然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是典型的自然意象诗。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记载了一件诗坛轶事:在宋代和尚中, 以诗名世者有九人, 曾编诗集为《九僧诗》。当时的进士许洞, 也是一位善为词章的俊逸之士。一天, 他邀请九位诗僧一起赋诗, 遂出一纸相约, 说:“不得犯此一字”。众僧看时, 只见纸上写着:“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 于是众僧搁笔。

美国汉学家BurtonW atson曾以中国古典抒情诗的代表《唐诗三百首》作为标本, 统计了其中自然意象出现的频率, 分别是:天76次, 日72次, 月96次, 星13次, 河汉8次, 北斗4次, 草42次, 木 (含“树”) 51次, 鸟31次, 燕5次, 等等。[1]王世达、陶亚舒对《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辑) ———我国第一部词总集中的18家词人的500首词的自然审美意象作了统计, 其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春203次, 花155次, 风131次, 月125次, 柳97次, 雨74次, 云68次, 莺57次, 草47次, 燕47次, 鸳鸯46次, 杏花31次, 桃花20次, 荷花15次, 等等。[2]

以上有趣的故事和相关统计道出了一个事实, 即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景物是重要内容。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显示一首诗或一个诗人的风格特色, 一首内涵丰富的诗或一个风格鲜明的诗人, 都拥有自己的意象群落或中心意象。意象往往成为一首诗或一个诗人的标志性代码。古代诗歌史上那些最有个性风格的诗人, 都拥有自己的中心自然意象。如屈原的“善鸟香草”, 陶潜的“园田、松菊、南山、归鸟”, 李白的“月亮、大鹏、黄河、蜀道”, 岑参的“大雪、沙碛、热海、火山”, 李贺的“酸风、黑云、冷雨”, 李商隐的“锦瑟、蓬山、青鸟”等。

古典诗人表情达意时, 一般不采用直抒的方式, 而是借助自然意象来间接传示。即目兴感、见景生情是一种普遍的创作心理发生机制, 借景抒情、托物寓情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表现手法。正如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兴之为义, 是诗家大半得力处。无端说一件鸟兽草木, 不明指天时而天时恍在其中, 不显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 且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约流露其中。”[3]

二.自然意象陌生化背后折射的是文化的变迁

大自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 渐渐地退出了现代人的审美视野, 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能力日益萎缩, 对于大自然的那份美感也正在失落, 自然甚至成了现代人生活中陌生的存在。消失了基础, 自然意象自然成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障碍。

在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会经常遇到学生因与自然的疏远而造成的理解诗歌的困难。如苏轼《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 很少有学生曾注目过这“似花还似非花”的杨花;甚至在学习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 》时, “因风飞过蔷薇”, 谈起蔷薇的花时, 同学们也是一脸茫然。

自然意象陌生化背后折射的是文化的发展变迁。

传统的中国文化, 基本上是大陆型农业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 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吃、穿、住、用, 都取之于自然界。日月风云、山川花草、鸟兽虫草, 都是人们的生活资源。由于生存的需要, 人们对自然物观察之多、之久、之细、之深, 是现代的人们所望尘莫及的。人们生活于斯, 钟情于斯, 自然成为人类的朋友, 成为文化和艺术的对象, 同时也养育了举世无双的自然人化能力, 凡足之所到之地, 目之所观之物, 耳之所听之声, 都包含有人化的内容。

比如月亮, 在古典诗歌中, 她成了两地相思之人的信使和情感连接的纽带, 甚至就是青年情侣的情书。如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 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与君直到夜郎西”, 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苏轼“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等。徐志摩说:“月下的喟息, 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 可以培畤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

传统社会的文化轴心是农业文明,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的文化轴心是工业文化, 是人与人的关系。现代人的审美对象往往是物与人, 他们在逐渐远离自然的同时也模糊了对自然的认识。如曾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潘洗尘《饮九月初九的酒》, 写重阳节对父母的思念, 诗的前两节感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乡愁浓挚。后两节则有两处败笔:一是第三节“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既是“新月”, 当是“一弯”而非“一轮”;二是第四节“圆也中秋/缺也中秋”两句收束全诗, 咏重阳而结以中秋有跑题之嫌;再者, 农历九月初九已是“深秋”而非“中秋”, 这显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结尾, 破坏了全诗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 究其原因, 当是文化变化影响下对自然体察的粗枝大叶。

三.自然意象的理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

古典诗歌中的每一个自然意象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钱穆先生曾说:“三千年来之中国文学, 无不涉及鸟兽草木。”[4]诸如《诗经》的草木鸟兽, 楚辞的香草云霓, 汉乐府的雨水花鸟, 魏晋诗的山水田园, 唐诗宋词的风花雪月等。

三千年来, 自然意象在诗的创作、欣赏和传播的文化氛围中, 得到了深厚的积淀。诸如明月、残照、春、秋、雁、燕、杜鹃、鸳鸯、凤凰、龙、鱼、流水、柳、松、竹、桃花、菊花、荷花、兰花、梅花、落花、猿啼、雨、霜等等, 每一个自然意象都具有悠远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 甚至成为一个内涵相对稳定的诗化符号。此外, 代字型的自然意象, 诸如“桂华”代月光, “红雨”、“刘郎”代桃, “章台”、“灞岸”代柳, “玉龙”代剑, 等等;典故型自然意象, 诸如玉兔、月老、瑶台、巫山、蓬莱、黄泉、桃李、神鸦、青鸟、野鹤、青云、桃源、梅妻、濠鱼、莲步等, 这些自然意象都是由历史积淀形成的。

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受孕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 体现着古典诗人独特的心理素养, 又与诗人接受《易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维表达方式有关。古典诗歌意境的创造方式源于中国艺术家宠爱自然的独特心理素质,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艺术家是这样一个人:他与自然和睦相处, 不受社会枷锁束缚和金钱的诱惑, 他的精神深深地沉浸在山水和其他的自然物象之中。……一位中国艺术家必须融人类的最佳文化和自然的最佳精神于心底。”[5]所以, 中国艺术家的兴趣点和艺术表现的核心点, 大多在自然景物方面。他们将“回归自然”作为主要的艺术修养方式, 在山水中澄净灵魂, 在花鸟中滋润文思, 在风月中揽掬灵感。

从民族心理、传统文化的角度学习理解自然意象, 在当下尤具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在丰富人类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的困扰。以高度物质文明为依托的现代社会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分裂、以人的精神失落为代价的。早在30年代, 林语堂先生就说:“大自然的精神已经离开了现代的文明人。”现代化浪潮席卷时, 这个问题就更尖锐起来。工业化作为一种现代文明, 不仅无可厚非, 而且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 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自然生命现象, 是大自然的儿女。如果硬要将人类从大自然中疏离开来, 同样是危险的。处于后工业社会的人们不仅自食着“异化劳动”所带来的苦果, 而且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困扰。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辨析 篇8

关键词:月亮;审美意境;象征意义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或诗,或词,或赋,或文,随时可见月亮的身影。它时而朦胧,时而清丽,时而虚幻,时而坚实,变化多端。在中国古人心中,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出了优雅的意境;它是人们感情和思想的载体,寄托着爱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朋的怀念;而月亮自身安宁与静谧的意韵,创造出静与美的美学意境,引发了无数失意文人的孤寂情怀,也因此具备了失意的象征意义;孤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往往引发人们对人生、对时空宇宙的哲学思考,月亮于是又成为永恒的象征。

一、月亮意象营造出独特的古典审美意境

明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里说:“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华可爱,旦视之,瓦石布地而已。”月亮就像一个魔术大师,遮蔽了现实与丑陋,使本来就美好的景色更加优美。

1.静与美的审美意境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使月亮在中国文化中从开始就有了女性化的象征意义,和美丽与空灵、淡泊与通脱等相关,而这种原始象征意义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启示。

南朝周祗的《月赋》对月亮有一番形象的描述:“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在月亮淡雅柔和的清辉笼罩之下,山川景物化去了真实与清晰,显得朦胧而又含蓄,加上宁静的氛围,自然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张先《木兰花》中有“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月华如水,点点杨花飞舞于空中,倏乎即逝,了无踪影,如梦似幻,别具朦胧之美。

中国的传统文人善于融情入景,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然外物结合起来,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如诗如画,令人神往。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静的月色下,萧萧竹林里,主人公彈琴复长啸,怡然自得,安闲舒适。天上月与林中人,上下映照,情景交融。这首小诗,意境空灵,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

但月亮带来的不光是清幽静谧的美感,它凭借夜空中的主宰地位,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美。

2.恢宏雄壮之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茫远;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辽远;王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的清丽……在这些诗句中,诗人利用月亮独特的位置,先构建出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再借用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融进这一空间,形成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的意境,含蓄地展示着诗人的思想。

这些只是静态的画面,还有动态的。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短短四句罗列了五处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却丝毫没有芜杂之感,峨眉形容“山月”,其他四个地名用了诸多表示去向的虚词连贯而成,随着峨眉山月这个主体意象在空间的流转,顺着千里江流顺势而下,形成了空间上的宏大意象,清新流畅。

二、月亮意象承载着诗人的多重情怀

“诗言志也”,诗词中的万物经过了诗人的选择与润色,因而无不皆着“我”之色彩,蒙上了主观情感的面纱,这也使得月亮由客观的、物质的幻化为主观的、精神的,成为人们寄托各种主观情感的载体。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故国家园的深厚依恋

李白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举头望月,乡思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此时孤悬天际的月亮跨越山水的阻隔,成为所有人都能仰望的焦点。千家万户共一轮明月,月亮在古人的心中缩短了地理上带来的距离,带来故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明月无形中成为故园的化身。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有月华洒下的地方,漂泊的游子都会勾起对故园的思念。类似的诗句不可胜数:“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亲人、爱人、友人的深切思念

月亮从外形上给人带来的视觉印象是圆满的、永恒的,因而古人把美好的期盼寄托在它身上,最典型的一个词就是“花好月圆”。所以,古人笔下的月亮意象,往往有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们渴盼团聚的心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的千家万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令人感受到有情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佳期。”无可奈何中,只能在梦中相会,传达出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二处明月担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着对远方兄弟的无尽思念与美好祝愿。

整个夜空只有一轮明月高悬,无论天涯还是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这轮圆月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远隔千山万水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

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政治上的失意者与羁旅宦游者的幽幽咏叹

“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吟诵,广寒宫中孤寂独处的嫦娥逐渐有了失意落魄的情感象征意义,那些在现实社会中或怀才不遇,或仕途坎坷的文人们,在屡遭苦难、孤独无依之时,往往把内心的主观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月亮则在失意者笔下变成了冷月、寒月、孤月、残月、缺月。李商隐的诗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诗人静立在清冷月辉之下,有感于自己不幸被牵入牛李党争,不仅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且终生潦倒。联想到月宫中孤单寂寞的姮娥,自然就与自己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相契合。而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残缺的月亮挂在枝头,见证了幽人彷徨无助、茕茕孑立的困境,凄冷孤寂之意跃然纸上。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历程中,羁旅与迁谪的体验是相当普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寂寂夜色里西沉之月映衬出诗人旅途漂泊的凄凉、孤独与愁困。文人的羁旅迁谪之情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与思乡、怀人、感时伤事纠缠在一起。“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还是独拥秋衾,梦余酒困都醒,满怀离苦。”在旅途中清冷的夜里,只有天边寒冷的霜月陪伴着孤独的游子,被寒衾冷,酒梦皆醒之际,只余下满腹的离愁无法摆脱。一生沉沦下僚,遭遇坎坷的柳永在他的名作《雨霖铃》中简单几笔传神地描写了这种况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哲学思考

月亮忽晦忽明,时圆时缺,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它时时刻刻在运动,却又从不曾增加或消亡。因此,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于是它激发了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易逝的喟叹,月亮也因此成了永恒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最佳见证。

古人借月亮表达自己对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曾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作者在月下神思飞扬,把月亮与人生紧紧联系起来,个人的生命虽是转瞬即逝的,但整个人类的存在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苏轼虽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渴盼,但最终也达观地表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只要不贪心,珍惜现在的一切,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塞征战中征人思妇的凄婉哀怨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战争如影随形,历朝历代的文人为此留下了无数的诗篇。但战争伴随着征人与思妇的相思相忆难相见,所以明月意象又蕴涵着边塞征战的凄婉哀怨。“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无不浸润着这种凄婉哀怨的情绪。哪怕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被誉为有博大阔远、浑融丰腴的意境,我们仍然能从中感受到一份悲凉和哀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把笔墨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一笔写尽千年征战,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可支撑于其中的是远征万里却无法回还的戍人,以及与其相对的无数破碎的家庭:望月怀人的思妇、嗷嗷待哺的稚子、无人奉养的父母。

明月高悬,如水清辉跨越时空阻隔,笼罩着千百年来中国古人的诗词,滋养蕴涵着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思想感情。让我们思接千古,去欣赏它,解读它,领会它,用古人的诗情画意滋润我们日渐干涸的精神家园,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1]胡楠.论中国古典诗词中月的象征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83-83.

[2]严云受.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74-78.

上一篇:pep英语六年级下册下一篇:语文:备课资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