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2024-09-25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共5篇)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篇1

只有在独处时,人才能直面自己的灵魂,深入思考问题。 《楼下的房客》 中说:“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泰戈尔说:“一个人是一个谜,人是不可知的。”“人独自在自己的奥秘中流连!”人只有在独自存在的时候才属于自我。所以,“独”是一个与思考、精神等紧密相连的字眼。诗词是与思考精神等紧密相连的文体,所以,在中国诗词中,经常用“独”表达自己的情怀。

与“独”字意思一样的是“孤”字,二者往往合起来称“孤独”。

考究“孤独”一词,我们会发现它们历史悠久,而且经常合用。许慎的 《说文解字》 释曰:“孤,无父也。”段玉裁注:“孟子曰:‘幼而无父曰孤。’引申之,凡单独皆曰孤。”独,孤单之义。 《说文解字》云:“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字汇》 解:“独,单也。” 《诗经·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殷殷。”邓玄笺:“此贤者独特自伤也。”其实,“孤独”是同义复合词,皆为单独,孤单,孤立无援之义,所以 《广雅·释诂三》 曰:“孤,独也。”可见古人心目中的“孤独”是一种由各种情感积郁而成,带有恒久性的心境状态。应该说孤独就是来自于人类最为深刻的无助感。由于文人天生敏感,所以对这种孤独感体会得尤为深刻。

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人是最讲究自我感情抒发的,所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独”字都情有独钟,他们用“独”字抒发各种情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独自一人登上幽州台,禁不住陷入历史的遐想与现实的沉思。遐想与沉思之余,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天地苍茫之中,诗人独自一人,禁不住感到天地的渺远,人生的短暂。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己是多么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啊!可是燕昭王何在?想到这里,诗人禁不住悲从中来,泪零如雨。可以说是巨大的反差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使他黯然泪下,吟出了千古绝唱 《登幽州台歌》 的。这里的“独”显出一种世无知音的悲愤与遗憾。

认真阅读这首诗,用心体会这首诗,我们会感到空间的博大,孤独的博大,悟到“独”字之妙之深之切,宇宙之无我,天地之大我,人生之小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独钓寒江的蓑笠翁,那不正是诗人柳宗元的写照吗?革新失败,自己被贬,远离朝廷,昔日的友人隔绝了音信,这是真正的孤独。但这孤独不是消沉,更不是屈服,而是一种无奈的抗争。

这首 《江雪》 与其另作 《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渔翁》 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 《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这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加。 “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重阳佳节,山东兄弟相聚登高,而自己却独自一人远在他乡。重阳佳节,孤独的诗人便想到了家乡的情景。诗人身是孤独,但心并一定真正孤独,因为他的心与山东兄弟在一起,他能听到山东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的问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 《独坐敬亭山》

李白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强了。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孤云“独”去闲了,这里的“独”显出一种安静祥和,是一种悠然自得,是一种了无牵挂,是精神的绝对自由。这,不正是我们的诗仙追求的境界吗?但悠然自得是它的,我李白有的只是孤单寂寞。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坠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王国维 《浣溪沙》

“霜高风定独凭栏,觅句心肝终复在。”“独”方能沉思,“凭栏”方能望远。“独凭栏”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霜高风定独凭栏”的王国维会想到什么呢?传统文化的衰落?大清王朝的衰败?“独”让他沉思伤感。

这些诗句里的“独”是一种寂寞。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里尔克说:“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子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青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的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这让我们想到了孤独的伟大功效,伟人皆寂寞,都是孤独中的自我艺术的“圆成”,所以李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但“独”并不都是寂寞。它所能够表达的情怀远远多于寂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元二年(761) 的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天有不测风云,八月的时候,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刮走了屋上茅草,淋湿了屋内干地。在艰难困苦中,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诗圣就是诗圣,自己的屋子破的不成样子了,想到的却是“天下寒士”,只要你过的比我好,“吾庐独破死亦足”,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感动。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仅仅从他只要寒士能安居乐业,自己“独”受苦也心甘情愿的精神来看,他也无愧于这一评价。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泽东 《七古·咏蛙》

那是1909年秋,年方16岁的毛泽东正在离家乡50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在那儿上学的绝大多数都是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出手阔绰,行为霸气,根本就看不起衣着土气、行动农民化、来自穷乡僻壤的毛泽东,常常几个人联合起来欺侮毛泽东等人。因为被许多富家子弟疏远,毛泽东显得有些孤独,在精神上也很受压抑,但是,毛泽东那独特的个性注定了自己是不会甘于人下的,不管是论志向,还是论才情,又有多少人能够超得过他?于是,毛泽东拟定主旨,确定韵脚,凝神小思,一气呵成,挥笔写了这首能够反映自己性格、心态、情操的小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绿荫树下休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寥廓的江天中,伟人往那儿一站,滚滚湘江和葱茏的橘子洲都成了背景,它们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衬托伟人的情思。伟人高大的身影被历史拍了个特写,所以虽然是“独立”却不给人孤独之感,因为这里的“独”表现的是壮志,而且这个壮志不仅仅关系个人的荣辱,更关系国家的沉浮。

“独”是历代诗人的宠儿,我们太应该重视这个“独”字了!

诗歌加一个“独”字意境顿生,万物加一个“独”字价值倍增。

“独”之作用大矣哉!我们要努力练成独门绝技,在芸芸众生中独领风骚。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篇2

我们的先人,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

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古代诗词,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尢其是古人们在诸多诗词中所表现出的仁政爱民、体恤黎民百姓的民生情怀,更是难能可贵。笔者不妨挂一漏万地就这类诗词作品作一粗浅赏析。

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作始终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百姓情怀。公元760年春,杜甫在众亲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安顿其家。翌年8月,草堂在瑟瑟秋风中摇摇欲坠。诗人为此百感交集,遂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杜甫通过描写自身的疾苦反映了“天下寒士”的疾苦,并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愤世嫉俗地表达了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愤恨与不满,饱含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诗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爱民忧民情感力透纸背,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大诗人元结在唐代宗广德年间任湖南道州刺史时,社会兵荒马乱、官府横征暴敛。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诗人仗义执言,上书朝廷,为民请命,同时写下了极具代表性的两篇抨击官府、同情民众的不朽诗作《春陵行》和《贼退示官吏》。前一首诗中,笔者用“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揭露了税赋繁多的根源;用“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描述了百姓被统治者盘剥殆尽的孱弱形态;用“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表明了心中的同情和感慨。后一首诗中,诗人明确反对“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并表示自己宁愿弃官回乡归隐,也决不害民。诗人还在诗中指出,官吏之害,大于“贼”之害。

在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中,有一首著名的诗作《卖炭翁》。诗人以极其细腻、形象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卖炭老汉催人泪下的艰辛生活与内心活动。“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仅寥寥数语,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主人公繁重的劳动过程和野兽出没、荒芜人烟的劳动地点,并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饱受烟火熏烤且满身尘土的卖炭翁肖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又把卖炭翁自身衣着单薄、自然渴望温暖天气,但又恐天暖炭贱,故宁可天寒挨冻的复杂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足以让人潸然泪下。“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四句描写老汉在冰天雪地里驾车,因饥寒交迫在泥泞的道上歇息的场景。所有这些,都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对当时统治者剥削罪行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最能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艰辛的经典诗作,恐怕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光虽然已经流逝千余年,但至今我们依然能够从这首小诗中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李绅当时体恤民情的炽热情感。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下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其中一首题为《悯农》的诗写道:“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这首诗笔触细腻地写出了百姓对风调雨顺年景、安居乐业生活的期盼与渴望。此外,他的《农家叹》《秋雨叹》《悯旱》《插秧歌》等诗篇,写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以及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北宋中期的文坛巨匠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有一年遇上严重的春旱,为解灾情,苏轼前往一个叫石潭的地方求雨。得雨后,在去石潭谢雨的途中作《浣溪沙》五首。其中一首写道:“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麸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另一首内容为:“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两首词均以清新、朴实的文笔记录下了作者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捕捉并描绘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细节与片断。由此,一个不忘百姓疾苦、关心农民生计的州官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清朝官吏、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墨竹图题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诗题,也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使人联想到郑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中联想到百姓疾苦,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有深深的同情。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篇3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认为“君子所性,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 , 主张王道的核心就是“行仁政” (《离娄上》) 。

仁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深深地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血液之中, 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 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富于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怀。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

《论语》中的“仁”, 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就是“孝悌”。孔子的“爱人”, 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 是由“爱亲”推及“爱人”。“仁”的根本在儒家看来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载,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大意是说, 为人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 一般不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的人, 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 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形成, 而“孝悌”二字就是“仁爱”的根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孝悌”二字是《论语》中“仁”的最本源的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 儒家对“孝”极为推崇。孔子说:“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 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 他认为:“仁之实, 事亲是也。” (《孟子·离娄上》) “尧舜之道, 孝弟而己矣。” (《孟子·告子下》) 。

需要指出的是, 在仁学思想中, 狭义的孝, 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和礼节;广义的孝, 是指孝道, 泛指家庭伦理。儒家提倡一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于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 孝的思想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之中, 也渗透到了抒情言志的诗词之中, 让古代诗词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亲情情结: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亲情成为对仁的情感体验, 亲情情结赋予中国文学以浓厚的人文情味, 下面我们看看根源于孝悌思想的诗词中的亲情情结。如: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 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在节日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传诵千古的思亲佳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亡妻那“不思量, 自难忘”的深切思念, 出自肺腑, 流于笔底, 哀婉凄恻, 十分感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孔子的“爱人”, 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 但又绝对不局限于“爱亲”, 是由“爱亲”进而推及“爱人”。如《论语·学而》篇载,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这里的“泛爱众”超越了家族内部, 超越了狭隘的爱亲范围。儒家认为, 如果用对待父母的亲情去对待其他社会成员, 必然会使全社会成员和睦相亲, 就像《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也主张要推己及人, 他要求人们“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

这样, 在儒家那里, 家庭伦理中的孝悌, 很自然就放大成了一种社会伦理, 对父母兄长的亲情之爱, 扩充为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博爱。由于儒家推己及人思想的倡导, 讴歌友情也是诗词中亲情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与杜甫曾在漫游中结下兄弟般的情谊, 分别后, 两人都深切地怀念着对方, 李白对杜甫是“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杜甫更是相思心切,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连梦中都想念着李白。

在难以计数的送别诗文中, 流注其中的无不是浓郁的友情。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载后读来, 那深挚的友情依然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乡土情结

在诗词中表现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源远流长。如《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载饥载渴。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那如泣如诉的怀乡之歌, 一直震撼着后人的心灵。血缘、地缘观念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这与古代小农经济社会有关, 而儒家思想强化了国人心中的乡土情结。

思念家中的亲人, 当然也会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所以与上文所谈的亲情情结相联系着的就是乡土情结, 思乡与尽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与古代农业型自然经济结合, 造就了人们安土重迁的恋乡情结, 在文学上体现为对于故乡家园的执著思念。我们以唐诗为例看看诗词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仲宣无限思乡泪, 漳水东流碧玉波。 (元稹)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

民本思想, 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传统。西周时期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 这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 并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基石。儒家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在《论语·为政》篇中, 孔子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主张“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 。

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著名观点, 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 他指出:“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君舟民水的比喻, 传之久远, 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这一系列重民思想, 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民本思想也使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了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百姓的关心, 对国事的忧患, 对腐败统治者的谴责, 以及对清明政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同情众庶的人文情怀。

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在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上面。古代文人从儒家民难邦本、心忧天下思想出发, 关心民生, 忧民之忧, 表达自己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如: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一寸丹心为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

衙斋卧听箫箫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

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对腐败政治的讽刺和对广大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如: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绅)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这些诗句, 深刻地批判了腐败的统治, 揭示了广大民众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 表达了文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呼吁统治者实行仁道政治, 表现出深沉绵长的仁者情怀。

摘要:儒家仁学思想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也深受仁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乡土情结和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讨论了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篇4

一、忧国情怀

为什么不称之为“爱国情怀”?我以为, “忧国”和“爱国”虽然有联系, 但也是有区别的。“爱国”即热爱自己的国家, 一般是道德概念, 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忧国”即可理解为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 一般是情感概念, 一个忧国的人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古诗词基本都是为表达诗人各种情感而作的, 在我们初中所选的古诗中, 自然不乏这样具有“忧国情怀”的作品, 我们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作简单阐述: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加上“安史之乱”的影响, 他的诗歌创作思想也达到了“忧国忧民”的顶峰。杜甫晚年的生活是凄惨潦倒的, 好不容易于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 总算有了栖身之所, 不料大风暴雨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 感慨万千, 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描写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抒发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诗歌开头以一系列的动态场面写秋风吹破茅屋的场景, 后面写群童在大风里“趁火打劫”, 捡拾茅草, 诗人发出无奈的感叹, 从一方面表明了诗人以及百姓的穷困程度, 也从另一方面奠定了他“忧国忧民”的基础。“俄顷风定云墨色”以下八句, 写“屋漏兼遭连夜雨”的悲苦之况。最末一段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及以下数句, 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也将他的“忧国情怀”推向极致。

像这样具有“忧国情怀”的作品, 在初中所选诗词里还有不少, 比如同是杜甫所作的《石壕吏》 (八上) 、《春望》 (八上) 、《羌村三首 (之三) 》 (九下) 、《登楼》 (九下) , 杜牧的《泊秦淮》 (七上)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八下) ,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八下) 和《山坡羊·骊山怀古》 (九上) 等, 我们认为, 在这些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渗透给学生以“忧国情怀”, 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

二、思乡情怀

由于科学水平的制约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古人特别是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油然而生、发自内心而又感人肺腑的, 对于离乡背井的诗人来说, 在思乡之情溢满心头的时候, 把这种对故土的思念寄托在诗歌上, 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归宿。我们以八下课本中范仲淹的《苏幕遮》为例, 简要评述。

这首词以景起兴, 情景交融, “碧云天, 黄叶地”二句, 高低相就, 广阔无垠, 展现了无限广阔的苍莽秋景, 后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化用。“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的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 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在这里, 碧云, 黄叶, 绿波, 翠烟,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天接水”, 又将青山摄入画面, 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 交相辉映。同时, “斜阳”点出了时间是秋季的薄暮时分 (古人思乡经常在秋季)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由眼中实景转为心中虚想, 离情别绪已隐寓其中。

“黯乡魂, 追旅思”, 直接写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说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排解乡愁。但天涯孤旅, “好梦”难得, 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明月楼高”一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 便想登楼远眺, 以遣愁怀;但明月皎皎, 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 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 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乡思, 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最终只能是“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像这样集思乡之大成的词作是少有的, 在具体的古诗词教学当中, 我们应当重点讲解诗词中的“思乡情怀”, 并从字词上细细品味诗人的细腻情感。这种“思乡情怀”是古人富有而且独特的, 初中教材所选的古诗词中也还有很多这类的作品,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七上) ,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七上) ,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七下) , 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八上) , 崔颢的《黄鹤楼》 (八上)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九上) ,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 (九下) 等, 这些古诗词都是表现“思乡情怀”的经典作品。

三、旷达情怀

何为“旷达情怀”?简单地说, 就是面对挫折、不如意时所表现出来的心胸开阔、乐观的精神, 恰好这种精神又是我们在人文素养中所要提倡并且着重培养的。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诗人 (士人) 大多经历曲折, 人生道路多有不顺之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个诗人如果能通过诗作, 寄托自己旷达乐观的情怀, 我们认为是难能可贵的, 这种人文情怀是值得我们向学生渗透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八下) 就富含这种“旷达情怀”, 因而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不妨品一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 把酒相问,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 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 照着屋里失眠的人。“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 给人增添忧愁, 却又含蓄地流露出了离愁别绪。

接着, 诗人话锋一转, 道出了心中的“旷达情怀”。“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 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有亏损残缺的时候, 她也有她的遗憾, 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既然如此,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 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 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共赏一轮明月, 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水调歌头》的意境豪放而阔大, 情怀乐观而旷达, 对明月的向往之情, 对人间的眷恋之意和对人生独到深刻的认识, 让我们感到非同一般。像这样表现“旷达情怀”的诗词, 初中所选诗作还有曹操的《龟虽寿》 (七上) , 刘禹锡的《秋词》 (八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八下) , 苏轼的《浣溪沙》 (八下)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下) 等。我们认为, “旷达情怀”是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要素之一, 在细吞慢嚼的基础上, 把这种人文情怀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 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

四、思恋情怀

“思恋情怀”在初中所选古诗词中并不多见, 但这种情感却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 在渗透这种情怀时, 我们应当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着重从纯美感情上作赏析、品味, 让学生用心感悟, 体会纯情, 发现人文情怀中人性的光辉点。所选《〈诗经〉两首》 (九下) 无疑是“思恋情怀”的代表作品。我们以《关雎》为例, 作一些品析。

《关雎》中对情爱的表达和追求开创了中国爱情诗歌创作的先河, 此诗语言真切、意蕴婉转、感情细腻, 读后让人遐思无穷。尤其是第三章, 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 关怀备至。第一章“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即物起兴, 直往直来, 一语破阵, 指出好女子就应该是君子的正常追求, 成为君子的好配偶, 成为至今的绝唱。第二章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 说追求女子啊, 就像在船的两边捞取荇菜一样, 好的女子啊, 做梦都想追求, “求之不得”, 以至于“寤寐思服”, 彻夜翻来覆去, 思来想去, 可见确是真情流露, 以至于越睡不安稳, 越是心潮起伏。

《关雎》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 这称得上“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境界了。

除了《关雎》,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七上) 和《无题》 (八下) , 温庭筠的《望江南》, 还有《诗经》里面的《蒹葭》 (九下) , 这些诗歌都表达了诗人纯美的情爱追求和“思恋情怀”, 我们认为, 这种情怀也是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 古诗词里可以论述的远远不止以上四种情怀, 诸如“离别情怀” (李白的《送友人》) 、“豪迈情怀”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咏史情怀” (杜牧的《赤壁》) 、“感时情怀” (汉乐府《长歌行》) 、“田园山水之情”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怀才不遇之情”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等, 在此不作一一论述。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篇5

一、忠孝家庭的熏陶和动荡时代的皴染

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是与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动荡的时代相关联的。李清照, 自号易安居士, 生于一寒门儒士家庭, 李清照的母亲是岐国公王珪之女, “工词翰、亦善文”;其父李格非是闻名于齐鲁的著名学者和文学家, “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李格非的一生历尽艰辛和蹭蹬, 虽作品憾已散佚, 但其文学素养和品格操守却给李清照带来了莫大的影响, 清人陈景云曾言其“文淋漓曲折, 笔墨不减乃翁, ‘中郎有女刊传业’, 文叔之谓耶”。李格非为人孤高耿介、廉洁自守, 崇尚气节和学问, 在新旧党争的漩涡里敢于坚持自我, 卓然独立, 其不畏惧权贵和勇于向封建恶势力挑战的凛然正气无疑给有着慧质灵心的李清照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孕育了女词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自觉的爱国意识和游离于黑暗之外冷静深切的远见卓识。父亲刚直不阿的操守和母亲的才情, 为李清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沃土, 也孕育了李清照充满人性关怀的思想和迥然卓越的见识。

北宋王朝危机四伏, 动乱不安的时代氛围给予了女词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忧患意识, 李清照的《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 (二首) 便是在动荡不堪的怯懦偏安的赵宋王朝的时代背景中写下的“深有思致” (1) 的诗篇。《中兴颂》是唐代元结所作, 歌颂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的功绩, 张文潜 (2) 极力谴责了杨贵妃的乱世祸国之罪, 同时也讴歌了郭子仪的凛凛英雄气概。此二首诗, 李清照从大处着墨, 一反歌功颂德的老套, 深刻地分析了唐王朝安史之乱、唐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 以及奸臣误国的严重后果, “五十年功如电扫, 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 酒肉堆中不知老。”讽刺了唐王朝奢华糜烂的生活和国家走向灭亡的内在原因;而“夏为殷鉴当深戒, 简策汗青今俱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 虽生已被姚崇卖。”则反映了对奸臣误国的深恶痛恨和嘲讽。女词人借古讽今, 直斥时政, 字里行间体现着对乱臣误国的痛恨、沉重的无奈和对世事无常的嗟叹, 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真实再现和深刻的政治批判锋芒的展露, 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深深的关切与忧虑。正是自幼忠孝儒雅家庭的熏陶和时代动荡的混乱不安赋予了女词人于温婉的闺阁词之外灼热的爱国情怀和坚贞的道德操守,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词人卓然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较之其婉约词的不朽成就, 爱国的情怀给予了词人更为鲜活的生命内涵。

二、凄切哀婉的人生境遇的催衍

靖国元年, 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为连理, 这亦是女词人一生最为完满的时期, 志趣的相投和言谈的融洽, 使词人感受到了人世间唯美的幸福, 她的很多琅琅传于后世的闺阁之作便多作于此间, 于此, 亦成就了词人不可替代的文坛地位。然而动荡的社会和不安的局势打破了这份幸福和安然, 使原本完满的一切变得绵缈而无期。公元1126年, 金兵南袭, 北宋灭亡, 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北宋君臣面对突来的变动惊愕不已, 顿时乱了分寸。而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不堪里也不得不开始了南移, 《蝶恋花》便是她在背井离乡, 漂泊于他乡的情境里写下的哀歌。此词似写伤春, 实写对祖国山河破灭的苦痛和愤懑。“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长安”原为汉唐故都, 这里代指宋都城汴京, 作者用“空梦”句淋漓地再现了内心难以言表的辛酸和无奈, 通过梦长安, 也表现了作者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花光月影, 暮色美好, 可一切皆已物是人非, 以此更衬托出女词人对故国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后凄惨悲苦的人生境地。李清照蒙受国难家仇, 却只能通过孱弱无力的笔来表达她对腐朽社会痛恨和控诉, 而其中渗透的爱国情愫既是词人敏锐意识的觉醒, 又是普通民众渴望祖国统一的自觉行为的再现, 是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自身悲惨凄苦遭遇的产物。

公元1127年, 金兵入侵中原, 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社会现实, 苟且偷安, 懦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都给李清照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逃亡至乌江当年西楚霸王自刎之处时, 李清照有感而发, 愤然而作《夏日绝句》, 慷慨淋漓地展现了女词人对现实无望的控诉和忠贞的爱国之情: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一反温婉的笔调, 严厉地控诉了软弱无能的统治者和懦弱无力的投降派, 大义凛然、慷慨激昂, 宛若一铮铮铁骨的汉子, 也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崇敬, 有力地讽刺了统治者苟且偏安的丑恶行径。这是一位普通女子对朝政大胆果敢的挑战和鞭笞, 也是对丧失气节的末世君臣的大胆嘲弄和谴责。我们也在词人无形的口诛笔伐里看到了一个女子激烈昂扬的爱国情怀。

公元1129年, 赵明诚在赴任湖州太守的途中不幸感病, 死于建康。李清照遭遇了人生史无前例的苦难, 丈夫赵明诚的死, 使李清照丧失了人生唯一的支柱, 没有了人生慰藉的李清照在满目的荒凉和消沉中辗转反侧、零落飘摇。国家的动荡不安, 权臣的懦弱奸邪和丧夫的伶仃之苦让这个曾经婉转于闺阁的女子无端地苏醒和了悟, 她痛恨怯懦偏安的北宋政权, 痛恨淫逸享乐的贵戚权臣, 如星星之火般的爱国意识便在懵懂的意识里孕育、生根、发芽, 直至开花结果。

三、字里行间赤子情的彰显

李清照大胆而热切的爱国诗词, 有着那个时代众多世人望尘莫及的勇敢和毅力, 她那尖锐而锋利的笔, 如匕首一般刺向敌人的心脏, 她的诗词反映了她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担心, 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政治改革的热切期待,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等都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痛斥, 诗词里绵延着更多更浓郁的忧愁别绪和苦闷心情, 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希冀。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 使原本美满幸福、觅诗唱和的女词人感受到了扑面的凄凉和难以言说的辛酸, 她将自己的不幸身世与广大人民的意愿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扣人心弦, 催人泪下。作为词人爱国诗的代表,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更是以深沉而厚重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爱恋, 感动了无数文人学者和爱国之士。

谈及词人的爱国情怀, 就不能不提及《打马赋》, 这篇成

WENJIAOZILIAO

于作者避难金华时的文章, 通篇都闪耀着恢复中原、血洗国耻的爱国主义光芒, 是词人爱国主义情感最集中、最强烈的代表作。打马, 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博弈游戏, 李清照在诗中描摹了一幅威武雄壮、浩浩荡荡的兵马列阵图:“齐驱骥騄, 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 类杨氏五家之队。珊珊佩响, 方惊玉蹬之敲;落落星罗, 急见连钱之碎。”场面铿锵壮阔、凛然肃穆, 寄托着词人对祖国强大的军队力量的无限期待和渴望, 同时也用许多马和战争的典故来寄托自己战胜敌人、收复失土的愿望。“说梅止渴, 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 少谢腾骧之志。”“今日岂无元子, 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 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通篇展现了巾帼女子欲杀敌于疆场的内心征程。词人收复中原以血国耻的愿望只能借助“打马”游戏伸张豪气壮志, 在幻想的情境中寄托自己对国家的一片深情, 冲锋陷阵, 奏响凯歌, 虽是无力的想象和展望, 却孕育了词人酣畅淋漓的杀敌壮志和坦荡磊落的壮烈情怀, 是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操的再现。

明人杨慎言:“使在衣冠, 当与琴七、黄九争雄, 不独雄于闺阁也。”清人李调元评其词时说:“盖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如果说李清照是因其温婉清新的诗风而流光溢彩, 那么其爱国诗也是其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词人人格魅力的再现, 而且充分地印证了在时代的烙印里拥有民族尊严的崇高和可贵。李清照的爱国诗词, 深沉而凝厚、热切而执著, 是一代女词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感的体现, 昭示了她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叶嘉莹主编.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3, 1.

[2]温绍堃,钱光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7, 3.

[3]平慧善.李清照及其作品.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5, 9.

[4]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4, 5.

[5]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选.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6, 12.

[6]褚斌杰主编.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4, 5.

上一篇:智慧规划下一篇: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