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精选5篇)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篇1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语言凝练, 韵律优美, 意境深远, 思维跳跃,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典诗歌知识容量大, 审美要求高。要读懂读好古典诗歌, 不能仅停留在诗的表面语义, 而必须透过表面语义, 去咀嚼、领会深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及美的享受, 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古典诗歌教学的成败, 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作品中的意境。所谓“意境”是作者抒发感情时创设的一个空灵的境界, 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观察、想象或描绘的物象、画面融合的产物。在赏析诗歌时, 如能引导学生进入此境, 必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和审美享受。然而要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意境, 教师必须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修养, 正因为如此, 古典诗歌教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常常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古典诗歌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和体验、欣赏其中的意境呢?我认为可以分三步来引导学生。
一、把握诗中之“象”, 组合画面, 引发冥想与体验
大凡作者写诗, 都是因情而作, 情感的流露一般要寄托于现实可感之物。注入了诗人特定情感的可感之物, 就是所谓“象” (在诗歌理论中通常称之为“意象”) 。因为不同的“象”的采用, 诗歌可按内容分为田园、山水、边塞、咏物、咏史等。作者将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寄托于山水、田园、史物等抒发出来。学生在诵读诗歌时, 首先应关注这些景、事、物, 即“象”, 然后调动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这一幅幅图景正是作者情感驰骋之地。作者或写景, 如崔颢的《黄鹤楼》, 写登楼远眺, 一空楼, 一人, 空旷的天空独有白云, 在此环境中, 人自然会生出寂寞孤独之感;或写事, 如杜甫的《石壕吏》向我们展现了安史之乱时百姓家园生活破碎的悲惨图景;或以“物”为象, 如杜牧的《赤壁》, 作者只写深埋地下的折戟, 由此读者联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情景, 在此历史背景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 也有些诗歌作者将景事物都融入诗中, 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画面, 表达自己深沉复杂的情感。如辛弃疾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了大雪飘飞的塞北, 军营士兵的生活情景及与朋友饯别的场面, 茫茫远去的雪山路。学生借助想象呈现出一幅幅画面, 不能不说给了我们一种极美的享受。有了这些画面, 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多了。
二、扣住绘象之辞, 深入意境, 体会思想与情感
诗歌的意境包括“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对于“有我之境”, 诗中的绘象之词, 就是作者为情感流露遣词炼句的结果。如李白的《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作者无穷愁绪涌上心头, 坠入不称意的苦闷中, 以散发归隐表示和黑暗社会决裂之情, 极度宣泄的思想可见一般。有些诗歌在选词当中伴随修辞方式的使用。如曹操的《龟虽寿》, 以“老骥”、“烈士”自喻, 表明自己志在千里, 壮心未已的壮志豪情。还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采用夸张修辞表达自己心中愁绪的深长。
“无我之境”则是作者将自己隐去, 含蓄深远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此学生较难理会, 须有切身的感受。当读者在想象与感受中让画面萦绕于心之时, 自可借助绘象之词将自己置身其中, 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那是一个, 群山环绕的幽静的山间, 在此采菊, 远望山峰, 视野宽阔, 空灵而飘渺。这是一个虚、空、远的境界。对此热爱之人, 必有宁静超脱, 纯洁淡雅, 鄙弃污浊尘世的心灵。其人性美对后人的启迪可谓深远。诗之美即在此, 领会品尝到它的精髓, 想不受其感染恐怕也难了。
三、潜入意境之美, 内化入心, 提升人生境界与品位
借助意境的解读和品味, 深入理解了诗歌之情、之思、之义, 这还不是古典诗歌阅读欣赏的全部。在此基础上潜入意境之美, 于人生的体味和感怀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才是古典诗歌阅读欣赏的最高境界。如此, 则能真正切入和凸显语文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超越语文工具性和功利性的目标, 实现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七言古诗, 诗人笔下的塞外风雪奇丽雄浑, 色彩浪漫夺目, 内涵丰富宽广, 意境鲜明独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等诗句, 将学生从对奇特景观的好奇与感叹的表层体验中拔出, 引导他们把大自然的奇丽景致与作者的壮逸情怀及浪漫理想联系起来, 上升到对人生情怀和崇高境界的感悟与冥思。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此前还应当相机叙事陈情, 让学生知晓岑参两度出塞任职, 六年戎马边疆, 渴望建功立业, 饱经雨雪风霜的人生经历和壮怀理想。
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文学作品中, 古典诗歌占有不小的比重 (以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七、八、九三个学段共选入古典诗歌73首) 。当学生在诗歌学习欣赏中屡经此种潜移默化, 不但能够形成优良的语文素养, 其“精气神”更能够达到较高的高度和境界。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倘能够达致如此境界, 则所谓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理念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篇2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行宫》一绝,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行宫古旧,新发的花木照样媚人眼目,诗人想必惊讶于那濯濯的艳,宫花开得热闹,这份无声的热闹于是变成百倍的寂寞。红花映着白头,诗人没有写,却让人能感觉到阳光――有了阳光,那花如火如荼地开着,而那花畔宫女的白发,也愈发的刺眼了……
《行宫》展现的是“别人的世界”――那些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元稹的世界与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在这样一首绝句里相遇。我愿意这样理解,它表达的是一种因为时间造成的哀感。这种哀感,比忧伤要轻缓,却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体验。
财务境界就是人生境界 篇3
不同的人,看待财务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我原来住的居民小区里,有几个退休老人,他们眼里的财务感觉是这样的:空的食用油桶,8毛钱一个;废报纸杂志,1块钱一公斤;旧家电如果能卖,那就是大的收入了,也许能换回几十块钱。和专业的拾荒者不同,他们觉得在楼道里捡到一个矿泉水瓶子是一种快乐、一种收获,积少成多,那就是一家人的菜、小孙子的牛奶……于是,走在路上四处张望成了一种习惯。那里的居委会大妈想出了一个新奇的点子,她花了3块钱买了几株富贵竹,折成小段,在水里泡出根来,再埋到更小的花盆里,在街头卖1块钱一盆,一天能挣到十几块钱。她有理由为此洋洋自得,这算得上投资生财了。
白领是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的,看到那些东翻西找的大爷大妈们还会心酸。所以,孝顺的白领是每月给父母钱的,有条件的还要带父母去旅游。当然,他们还想供车和供房,年轻一点的总琢磨着去“HIGH”。也正是因为这样,白领在乎的是工作是不是稳定,能不能升职。他们的境界比起那些老人来说要高多了,光从钱的单位上来说,就要高成百上千倍。因此,他们不会和菜贩计较菜价,偶尔还要出血买时尚杂志或者不实用的礼物。但是如果遇到聚众吃饭这样的事情,要没有人慷慨地出头买单,他们会立刻选择AA制。
自己做企业的小老板们,境界就截然不同了,他们和我一起吃饭,断然没有叫我买单的道理。他们的眼睛里,钱的单位一般是以万计(也许还会更多),少了他们不感兴趣。赔本赚吆喝的事情绝对不干。白天晚上,睁眼闭眼,他们的心思几乎全在创意和这个创意带来的利润上,爱琢磨少上税、多留成的技巧和办法,也是理财类书籍最忠实的读者。老实说,他们比白领要辛苦,因为他们负的责任更多,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和人打交道上。可他们一般不会白辛苦,挣的每一分钱,都会打在自己的帐上。
大资本家的眼里,几乎就没有钱了。钱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工具,或者是一个概念。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社会上纵横驰骋,闹出不同凡响的动静来,钱是他们的工具和玩具。比较高级的如默多克之流,在考虑建立全球性的“XX帝国”;再不济的,也会想出爬珠穆朗玛峰这样的主意来。他们的境界是“战略”、“概念”、“并购”、“资本运营”,他们的活动场所一般人进不去甚至不知道。他们和小老板的另外一个差别在于,小老板喜欢围着明星转,而明星们总是喜欢围着他们转。他们总喜欢说:“能把谁谁包起来吗?不能也不勉强。”总之,他们不仅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还掌握着别人的命运。
以上,只是粗疏的分类。其实在每一大类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层次、小境界。在同一个境界里进步并不难,难的是超越这个层次,达到另一个境界。这里面,最稳定的层次就要算白领了。因为在这个层次,需要算计的琐碎事情最多,而又没有饱暖之忧,人还容易懒惰。大家看着老板们眼气,但想做的时候总会考虑很多,比如“时机不成熟”、“我这个人只适合打工当助手”等等。对失去安全感的恐惧和从众心态,是白领们迈不动步子的主要原因。
人一旦走上社会,就不自觉地进入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境界,形成自己独有的对钱的计算方法,眼睛里的钱或大或小,影响着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除非有什么会让生活巨变。例如突然的打击或者突然的机会。但无论是什么,都需要足够的机智、耐心和运气,才能让自己更上层楼。
我并不一味赞同每个人都去改变自己的境界,因为只有不同层次的人共存,这个社会才有分工,才能正常运行。只是,不同的人眼里,世界是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不同,痛苦和快乐也不尽相同,要觉得自己的境界好才行,境界好就是人生好。如果羡慕别的境界,就要付出代价去争取,否则,会陷入感叹,欲望不能满足,人生并不快乐。
我回到那个小区去收拾老房子的时候,居委会的大妈在楼道里拦住了我。她告诉我说,在卖了一段时间富贵竹之后,竹子已经卖不动了。“你猜我现在卖什么?我把一盆大芦荟变成好多小芦荟。我卖芦荟了。”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篇4
金庸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影响遍及海外,已成大家的共识,真可谓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经久不衰。金庸小说究竟妙在何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认为,金庸小说的妙处,在于小说中所展示的人情、人性、人生。当然,金庸小说武打描写中人生境界的集中体现,更是金庸小说独特风格完美展现。对于习武者而言,在欣赏金庸小说中精妙绝伦的武打描写感同身受的同时,更能领略武打描写所展现的人生境界。
1 从“有剑”到“无剑”
翻开金庸小说,他笔下的武功描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如:“百花错拳”、“唐诗剑法”、“紫阳神功”、“乾坤大挪移”、“逍遥掌”等等,简直令人目不暇接,但又绝不是单纯指武功本身,它其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多重人生境界的体现。这些武功招式,是诗意的、哲学的、性格化的,而最重要的还是人生哲学化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武功,使用不同的兵刃,他们便有着不同的武功境界,同时也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黄孝光谈到金庸小说剑的使用时引了这样一段话:“弱冠前使青锋宝剑、三十岁前拥紫薇软剑、四十岁前恃玄铁重剑、四十岁之后用木剑,直到后来无剑。”而这一段话正好描述了从“有剑”到“无剑”的过程,也正说明了武功境界提升的必然结果。而武功渐进的过程,就如同一块璞,它得要经过千万次的打磨,才能成为美玉一样。金庸的武侠小说向人们展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将璞打磨成美玉的过程,而最终成为一块晶莹剔透,似有若无的宝玉。
比如金庸笔下有个李莫愁,手里拿着一柄拂尘,武功很厉害,她这个拂尘,不是扫地用的,不是掸沙发上的灰用的,你让她拂一下,就没命了。但是她也不是最高级的武侠人物,不是一流高手,她只是一个衬托性的人物。而最能体现武功最高境界的武林高手,这个人叫独孤求败,在他的身上既包含了武功的几层境界,也证明了体现武功最高境界的武林高手:一定是从“有剑”到“无剑”的发展过程,最后达到武学巅峰。表现的层次是这样的:
第一层,他年轻的时候,使用一把非常锐利的宝剑。这个剑所向披靡,可以斩铜断铁。那么这代表一种少年气盛的境界,年少嘛,所向披靡,见谁跟谁辩论,都把人打败。那是一个幼稚的阶段。
而超越这个阶段之后,他第二个阶段用的是一把轻剑,比较轻的宝剑。这时候功夫长了,能够举重若轻,这个时候能够干一番大事业。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他改用一把重剑,重剑无锋,我们常说,能够举重若轻,举重若轻是一个很好的境界。比这个更深,是举轻若重,举轻若重是更进一步。那么到了最后,他用一把木剑,这个木剑其实只是一个代表,说明他已经可以达到不用兵刃了,达到无剑的程度了。也就是说,他最后武功练到大成,是不依赖于外物。这个时候,他可以没有兵刃,也可以说,“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什么东西都是他的兵刃。
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的例证:《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章《太极初传柔克刚》中描写了张无忌在武当山紫宵宫三清殿上以一把木剑用新学的太极剑与以真正的倚天剑“八臂神剑”方东白过招,一柄木剑却战胜了锋锐利剑,堪称奇绝。
再如《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独孤求败创立的无敌剑法。分为九个部分,即: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修习此剑,要旨在“悟”,虽一剑一式亦可变幻无穷,临敌之际将招数忘得越干净越好。而忘得越干净越好正是从“有剑”到“无剑”的最高境界了。
用金庸的原话讲,武功练到这个程度,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他随便拿一个东西就是兵刃,就练到这个程度。就是说,这其实是庄子讲的“不役于物”,不为外物所奴役,外物完全被我所控制,所以你看上去他是两手空空,其实他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而这个论述写的绝不仅仅是打架的境界,搏斗的境界,其实它是人生的境界。这种对人生境界的描述,中国人经常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写的。
2 从“有招”到“无招”
金庸笔下的种种武功描写,非常独特,同时并不离谱,各有一定的道理可讲。比如说,《书剑恩仇录》里的“百花错拳”:
三招一拆,旁观众人面面相觑,只见陈家洛擒拿术中夹着鹰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绵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时已是太极拳,诸家杂陈,乱七八糟,旁观者人人眼花缭乱。这时他拳势手法已全然难以看清,至于是何门何派招数,更是分辨不出了。……这拳法不但无所不包,其妙处犹在一个“错”字。……其精微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旁人只道拳脚全打错了,岂知正因为全部打错,对方才防不胜防。须知既是武学高手,见闻必博,所学不精。
陈家洛打的这套“百花错拳”,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百花,好像是色彩缤纷,但是是错的,但是错中又有不错,这个很奥妙,每一拳打出来似乎不对,但是加起来又是绝对正确的。“百花错拳”中所表现出来的“似是而非,出其不意”之妙,又似“出神入化,合节合拍”的神功,犹如《庄子·庖丁解牛》般神奇。优秀的庖丁,他在君王前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他的手臂抵着,膝盖倚着,人整个动作像舞蹈一样解剖一头牛。整个过程中,觉得他下刀姿势,他的节奏,合乎古代的很多乐章,既合桑林之舞,又合经首之乐,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而且他拿着的那个刀呢,是能够叮当响着,完全合着乐章的节拍,表演得非常从容漂亮,那头牛稀里哗啦揭开了以后,如一摊泥委地,骨骼清晰,牛肉全部剥下去了。庖丁自我解释说:“臣之所好者,在乎道也,而进乎技矣。”他说人如果有一双更高明的眼睛,我们能够从道上去推导,而不仅仅依凭技巧的话,三年以后我就不见全牛了,在我的眼中就是它的骨骼了,是透过厚厚的牛皮和牛毛,我能够看到骨骼机理的走向,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用刀子准确地进入它骨骼的缝隙,而不再去硬碰,我就可以让它在我游刃有余的过程中,如泥委地,所以整整19年拿在手中的一把刀,还像新的一样。庖丁解牛般的神奇,如同金庸笔下高明的武者在武打中所表现出的出神入化,如入无人之境。
当然最能体现武学至尊的还是那套《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
武当派两位高手积数十年之力所创,(两仪剑法)剑法中有阴有阳,亦刚亦柔。出招时,一人迟缓,一人迅捷,姿势虽不雅观,但剑招古朴浑厚,破绽之处实所罕见。斗到紧要处,一人长剑大开大阖、势道雄浑;一人疾趋疾退、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清虚、成高两位道长曾以此剑法刁难令狐冲,因不能阴阳混而为一,还是败在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之下。
尤其是《笑傲江湖》中风清扬在传给令狐冲那套“独孤剑法”时,对令狐冲教诲和对话中我们才了解这是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也是神妙无比的剑术。从这番话语中既让我们领略到高深的武学道理,更领略到精深无比的人生哲学精神。
风清扬道:“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材,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的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笫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只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循,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令狐冲一颗心怦怦乱跳,手心发热,喃喃的道:“根本无招,如何可破?根本无招,如何可破?”陡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生平从所未见,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新天地。
……风清扬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在一个‘悟’字,绝不在死记硬背。等到通晓这九剑的建议,则所施而无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你资质甚好,正是学练这套剑法的材料。何况当今之世,真有什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嘿嘿,只怕也未必。以后自己好好用功,我可要去了。”
令狐冲学会了这独孤求败所创、风清扬所传的“独孤九剑”,果然无往而不利。而这套“独孤九剑”好象正是为令狐冲所专门准备的武功。风清扬之所以传这套剑法给他,正是因为他不但“资质聪明,正是练这套剑法的材料”,而更主要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的“人品”正与这套剑法相适。所以,习武与人品,与人生之境界不无关系。
金庸小说中所描写的“出手无招”、“行云流水”、“任意所之”恰似武术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中国哲学上恰到好处的崇高境界。
“独孤九剑”,讲究以快制慢,先发制人,太极剑讲究以慢打快,后发制人,在剑意上可谓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但是,二者也有殊途同归之处,那就是“无招”胜“有招”。风清扬在向令狐冲解释剑理时说:“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根本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无招”是指“根本无招式”,因而无迹可循,敌手也就无从来破你招,那样你在比剑时就占尽先机,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就是需要习武者的悟性了,而这悟性在其他领域也莫不如是,当然,人生悟性更是如此。这是一种高明的境界,一般人难以达到。
在众多的金庸小说研究者的评述中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金庸小说中武打描写已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层面。而张三丰教太极剑时说要“得其剑意而忘其剑招”与风清扬的“独孤九剑”的“活学活用,根本无招”及其“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等等,无不带有一种人生哲学的意味。
从金庸小说中所描写的从“有招”到“无招”;再从“有剑”到“无剑”,从到“打”到“不打”,这也就达到了武学巅峰了,“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忘我,环我两忘,那才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这早已是一种超越,是人生境界的超越,也是哲学层面的超越。
3 武学境界与人生境界
武学与人生是何等相象。武学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武术之道体现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更表现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的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通过习练武术而获得对人生大道的体认,使得习练武术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习练武术与人生境界的习得便具有了一致性。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用几句词,论述人生的三种境界。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这和习武之人下决心学习武术是一样的。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这如同习武之人通过努力终于掌握了独门绝技一般。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炼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这就像武学中进入了最高境界。再不用靠兵刃,更喜欢赤手空拳,因为武林高手早已进入“物我两忘”、随心所欲的超然境界了。
孔子也曾经讲的人生境界:“吾十五志于学,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讲最后的这个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像独孤求败最后那个无剑的阶段一样,做起事情来随心所欲。但是,随心所欲做的事情,全是合乎规矩的,你随便一做,就合乎规矩了。
这和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做事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者也都是一种超越,是人生境界的超越,也是哲学层面的超越。阅读金庸小说中这些武打场面,我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应该是人生方面的启悟。可以说,“习武是一种修行,一种领悟,追求的是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境界需要一生的时间去体认与参悟”。
摘要:金庸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影响遍及海外,他笔下的武功描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如:“百花错拳”、“唐诗剑法”、“乾坤大挪移”等等,早已深入人心。他笔下的武功描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是多重人生境界的体现。从“有剑”到“无剑”,从“有招”到“无招”,金庸正是借武功最高境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
关键词:金庸,武功,文化内涵,武功境界,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墨.金庸小说赏析[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2]洪振快.讲武论剑———金庸小说武功的历史真相[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德育教学创新 篇5
关键词:人生境界,高校德育,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人”的理解与重视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而“以人为本”理念更看重人的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境界培养则是从人自身发展和需要的角度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被教育者形成人生境界层面的精神价值, 为高校德育教学探寻新的途径。
一、对当前德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德育与知识性教育的区别在于效果的检验, 知识性教育可以通过测试来直接检验, 但是德育的最终实现则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长期实践, 二者考察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二者的评价。
1.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德育教学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 对于阶段性教育的教育者而言, 德育就很难成为某一阶段教育的重点, 往往被教育者轻视。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 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思想转型期, 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等素质,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 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可以追溯到学生走进大学之前。一直以来, 中小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相应的道德教育, 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另外与升学考试紧密相关的课程上, 中小学教师往往也重视这些课程, 甚至在评价学生的优劣方面也只是看几门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这样一来, 重知识而轻道德的教育逐渐形成影响, 从而造成道德教育的缺陷, 并延续至大学阶段。
从教育培养塑造人的视角来看, 教育的最低层次是传授谋生的知识, 再高一个层次则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最高层次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专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 而人格的缺陷则会贻害他一辈子。所以, 重智轻德的问题将会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埋下隐患, 势必影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社会本位所导致的“目中无人”现象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社会本位的, 即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教学的目标。所以, 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引导和培养, 造成对“人”的具体关怀的缺失。
传统的教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 却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 由于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去培养和塑造学生, 势必造成对人的创造个性和关切人的生存状况的教育内容相对缺失。这样的教育不仅给学生造成一种应激式的服从, 更表现为学生将会按照社会标准的形式去争取一个好成绩, 而对所学习的内容并没有获得内心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同, 教育者就把内容强硬地灌输给受教育者, 就等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本质上讲, 这就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 从而暴露了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中心等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 反而会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不信任感, 甚至是阻抗心理, 从而影响了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3.过于统一的模式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 从而造成教学中针对性的缺乏和实效性的不明显。高校德育在教学中大多强调社会价值, 而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受这一理念的影响, 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德育顺从于社会政治的需要, 而忽视人的创造个性和对人的关切程度降低的现象
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 受专业影响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多样的, 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 由于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身的德行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对不同个性、不同德行背景的学生提出的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统一方法会抑制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综合来看, 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人, 他们在思想走向独立的同时, 其情感需求和价值目标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态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此也凸显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人生境界培养与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综合的体现, 如果仅以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来划分, 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机械与割裂。上述各种素质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需要在大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建立涵养这些素质的土壤, 使良好的素质和品质可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从塑造人的视角出发, 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的德育目标有着一致的要求。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 人生境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寻找到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
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 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称之为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的程度。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涉及了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种种关系, 并认为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差异。
对于人生境界的形成, 我们应该看到主体内在的个性的差异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避免人生境界走向虚无和飘渺。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 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 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 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个社会人, 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总要面对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 这些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 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内容, 并在与内心世界的印证中得到巩固和加强。
对于人生境界的培养, 主体心灵世界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 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 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人生境界培养的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 从意义与价值的精神层面着手去开展人生实践, 从而提升自身对人生的领悟和体会, 实现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
三、人生境界视角下的德育探索
在人生境界的视角下, 大学生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 大学生的内心价值与精神可以通过德育教学与实践进行培养, 尊重个性并结合现实激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1.以人为本, 培育人文精神
人生境界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 都是从精神层面引导人正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并努力将现代人从单纯对经济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价值重视和追求。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在于明确培养怎样的人, 通过关注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和性格完善的人, 把一般意义上知识技能教育上升为以情感为主线的人文教育。
高校德育首要尊重学生和了解学生, 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入手, 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人生境界培养就是在价值理念上形成解决人生问题的思维方式, 使人生实践的开展有一个基本理性的依托。人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不同的倾向, 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兴趣背景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 在坚持与提倡底线的同时, 尽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 做到德育底线与多元的统一。
大学生通过高校德育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 培养和提升自身人文精神。有着人文精神和追求的大学生可以抵御外来的世俗的干扰, 并且坚定自身的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加强艺术教育, 提升审美境界
艺术教育也是人文精神培养和熏陶的过程, 是人生境界审美层面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共同的对象艺术作品面前, 审美的效果带有深深的个人印记, 因此审美体验也成为了主体意向自我构建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形成了主体与自己对话的状态, 所以通过审美活动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 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就更加成为可能。
首先, 艺术把握的核心是美, 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 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是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 使大学生获得审美的享受, 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其次, 主体把自身与审美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 达到物我一体的浑然境界, 形成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状态, 其真实情感得到释放, 自我印证不觉而成, 呈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最后, 主体的审美意向呈现或是被发现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境界的提升。美与不美关键在于调动人的感情, 当主体将审美体验和情感投掷于客观对象之中时, 客观对象在主体世界中则发生了变化。如人生的诸多现实困扰也会因为视角的转化而呈现出超越的状态。人生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对主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现实的世俗性, 主体的人生境界自然会随之而不断提升。
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怡情养性。”因为美不仅是一种情感, 美的事物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感召力, 自然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 令人向往。艺术作品的美是人赋予的, 其中当然包含着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 在人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中, 人类道德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作品的呈现而深深影响着欣赏主体, 并潜移默化形成人的品格。
3.改变评价方式, 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从人文精神到审美情趣都离不开大学生个性化的内心世界, 而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却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初级阶段, 要获得主体道德意识感知下的自我教育, 就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 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应激式的服从转变为道德主体的内省。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应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开拓教学和德育资源, 使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例和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要不断挖掘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教学资源, 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 增进课堂教学说服力同时加深学生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体会。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德育实践, 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形成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 尤其在个性化的培养上有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精神导引。
高校德育回归到学生主体, 应该避免过于统一化的考试评价方式。学生长期以来总是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 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 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造成了德育被工具化的现象。所以, 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定应尽可能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定的标准, 更重视学生的平时言行和学习态度, 使对个人学风的评价成为总成绩评价的重要参考。当学生看到把他人对自身的综合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后, 将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重视与要求, 而不是一位追求卷面分值的高低。除此之外, 在评价中尽可能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比如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从而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引导学生走出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误区, 端正学习的目标和生活的态度。
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 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高校德育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主体价值, 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单连春.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4) :80.
[2]侯宾.“艺美以悦心塑德以成人”艺术兴学理念在高校德育中的人文价值[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3) :82.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推荐阅读:
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07-14
教案《中国古典诗词与爱情》10-22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与企业文化的关系10-13
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感受古典诗词之魅力05-23
古典诗词吟唱11-01
古典诗词吧08-26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07-02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07-26
鉴赏古典诗词三美08-01
欣赏中国古典诗词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