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

2024-10-12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共6篇)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 篇1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

1.1 绪言(上)

1【单选题】坚信上帝的全德是信仰的根本性的()。C A、宗旨 B、标准 C、基点 D、内涵

2【单选题】《论语》的核心概念是()。A A、仁 B、义 C、礼 D、德

3【单选题】“仁者,其言也訒”出自()。B A、《论语·雍也》 B、《论语·颜渊》 C、《论语·先进》 D、《论语·里仁》

4【判断题】清晰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该民族的社会和历史。()对

5【判断题】罗素认为人生命的意义是跟神的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对 绪言(中)

1【单选题】《忏悔录》是()启蒙思想家的一部作品。C A、英国 B、意大利 C、法国 D、希腊

2【单选题】“飞扬跋扈为谁雄”该句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D A、杜甫 B、白居易 C、王维 D、李白

3【判断题】巴金的《随想录》是写于文革期间一部作品。()对 4【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蜀国诗人。()X 5【判断题】冈村繁先生认为李白和陶渊明皆是潇洒之人,与庸俗的普通人不同。()X 1.3 绪言(下)

1【单选题】理解语言的趣味,在授课老师看来是读诗的第()个阶段。B A、一 B、二 C、三 D、四

2【单选题】《陌上桑》是()时期的一首作品。A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3【判断题】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特质体现得最透彻的状态。()对 1.4 1【单选题】“《关雎》,后妃之德也”是()的一种解释。D A、先秦道家 B、法家君学 C、儒家心学 D、汉代经学

2【单选题】元典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A A、特质 B、象征 C、源头 D、内涵 3【单选题】

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被古人看作一部史集 B、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 C、原称“诗”或“诗三百” D、收录有 300 余篇诗歌 4【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类所属集部。()X 5【判断题】《诗经》中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出现在西周晚期的文人所作。()X 6【判断题】夏、商两代目前均有文献佐证,确有这两个朝代的存在。()X

1.5 周南·关雎(上)

1【单选题】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表现手法是()。C A、风 B、雅 C、赋 D、比

2【单选题】《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A A、《国风》 B、《小雅》 C、《周颂》 D、《大雅》

3【判断题】《诗经》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对 1.6 周南·关雎(下)

1【单选题】“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对《关雎》的一个评价。B A、司马迁 B、孔子 C、胡适 D、郭沫若

2【单选题】“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寤”意思是()。B A、睡着 B、醒着 C、假装 D、思考

3【多选题】孔子认为读《诗经》,可以学会()。ABCD A、认识更多的草木鸟兽 B、教你如何高雅的说话 C、孝敬长辈 D、侍奉君主

4【判断题】在儒家思想里,男尊女卑是属人伦法则。()对

5【判断题】“兴”字的本义是“起”,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对

6【判断题】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当时家境是比较富有的。()对 1.7 召南·野有死麋

1【单选题】古代文学的主题有女子怀春,还有()。C A、男子伤春 B、少女悲秋 C、男子悲秋

()D、老人忆古

2【单选题】“无使尨也吠”中“尨”是指()。C A、猫 B、鸟 C、狗 D、猪

3【判断题】《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区别之一是异性是否出现。4【判断题】《召南·野有死麕》是《国风》中的一篇诗。()对 1.8 王风·君子于役

1【单选题】诗的建构性多是通过()来表现。D A、格律 B、词语 C、情感 D、意境

2【单选题】“君子于役”中的“君子”是指()。C A、贵族 B、德高望重之人 C、丈夫 D、泛指男子

3【判断题】神话故事的引用是《诗经》中作品的一大特点。()X 1.9 卫风·伯兮

1【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痗”的意思是()。C

()X A、心痛 B、后悔 C、病 D、苦

2【单选题】《诗经》一共收录了()篇作品。B A、300 B、305 C、350 D、315 3【单选题】以下哪个成语可以用来解释《卫风·伯兮》中的描述?()D A、举案齐眉 B、相濡以沫 C、劳燕分飞 D、女为悦己者容

4【判断题】在古代诗歌中,一般用“叔”指代女子的丈夫。()A 5【判断题】《卫风·伯兮》是一首写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的诗。()对

1.10 郑风·箨兮

1【单选题】“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C A、夏代 B、商代 C、战国 D、西汉

2【多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介绍,描述正确的是()。ACD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主要产生于今长江流域地区 C、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D、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3【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对

4【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X 1.11 唐风·山有枢

1【单选题】考虑到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等因素,回溯中国文化传统最早的时期是()。C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汉代

2【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ABCD A、《诗经》 B、《周易》 C、《尚书》 D、《仪礼》

3【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X 4【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对 1.12 陈风·月出

1【单选题】“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B A、浅 B、近C、亲 D、疏

2【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BD A、祭祀乐歌

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 C、地域性的歌谣 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

3【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对 1.13 汉广和叔于田 1 【单选题】“且以喜乐,且以水日”中的“且”用来表示()。D A、感叹 B、并列 C、假设 D、强调

2【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一句中“考”的意思是()。C A、舞 B、挂 C、敲 D、看

3【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ACD A、赋 B、颂 C、比 D、兴

4【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X 5【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对

2.1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1【单选题】

下列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A、篇幅前者较短,后者较长 B、前者语言华丽,后者朴素 C、前者用于吟诵,后者用于歌唱 D、前者较之后者,感情更浓烈

2【单选题】《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的文化。C A、黄河流域 B、华夏 C、长江流域 D、中原

3【单选题】《诗经》收录的作品,起止时间是()。D A、西周到战国 B、春秋战国 C、西周 D、西周到春秋 4【判断题】

战国末期秦国的辞赋家宋玉是《楚辞》的作者之一。()X 5【判断题】《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X 2.2 《楚辞》的作者 1【单选题】

在《离骚》中,可以看出王、我、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 A、王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B、王与党人之间是光明的 C、我与党人之间是灰暗的 D、党人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2【单选题】下列关于屈原的描述,有误的是()。C A、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B、是“楚辞”的创立者 C、春秋时期的诗人 D、被誉为中华“诗祖”

3【判断题】通过《离骚》可以看出,屈原当时的政治失意和中国深远的历史传统有关。()对

4【判断题】要想足够地理解《离骚》不能只从政治立场上出发,还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X 5【判断题】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对 2.3 九歌·山鬼 1【单选题】

《高唐赋》的作者是()时期的辞赋家。B A、春秋 B、战国 C、汉代 D、唐代

2【单选题】《九歌·山鬼》中的山鬼是()的女山神。B A、于山 B、巫山 C、神女峰 D、仙女山

3【单选题】“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描绘了 一个主人公()的场景。D A、喜悦 B、凄惨 C、唯美 D、孤独

4【判断题】屈原在《楚辞·九歌》中采用的是祭神乐歌的一种文学形式。()对

5【判断题】“子慕予兮善窈窕”的“予”是指山鬼本人。()对 6【判断题】《聊斋志异》中有一种具有确实社会身份的人物,他们并非是文本虚构出来的。()X 3.1 垓下歌 1【单选题】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C)。A、刘邦 B、项羽 C、毛泽东 D、斯大林

2【单选题】“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体现了一种(D)的写作手法。A、象征 B、铺垫 C、讽刺 D、对比

3【判断题】《史记·高祖本纪》是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记载。(X)4【判断题】“虞兮虞兮奈若何”是项羽临死前对爱人的不忍和无奈。(X)3.2 大风歌 1【单选题】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出了刘邦的一种(C)。A、豪迈 B、意气风发 C、内心不安 D、王霸之气

2【单选题】《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D)。A、鸿门宴之后 B、初建汉朝时 C、杀死项羽后 D、平定英布起兵后

3【判断题】刘邦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对)4【判断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中“加”的意思是通“家”。(X)3.3 战城南 1【单选题】

《诗经》体现出的是一种(C)的情调。A、平民 B、质朴 C、贵族 D、奢华

2【单选题】“且为客豪”中“豪”的意思是(D)。A、自豪 B、做豪衣 C、奔走呼号 D、嚎哭 3【单选题】“梁筑室”中“梁”的意思是(B)。A、河梁 B、表声词 C、房梁 D、梁代

4【判断题】乐府是古代的音乐行政机关。(对)

5【判断题】《战城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伤感且温和的氛围。(X)3.4 妇病行

1【单选题】“从乞求与孤儿买饵”中“饵”的意思是(B)。A、鱼食 B、食物 C、药饵 D、鱼饵

2【单选题】“弃置勿复道”表现出一种(C)的情感。A、怜惜 B、懊悔 C、无奈 D、痛心

3【判断题】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对)4【判断题】文学的功能之一是对生活、对人的一种发现。(对)3.5 艳歌行 1【单选题】“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中“绽”的意思是(D)。A、编织 B、破裂 C、花费 D、缝补

2【判断题】乐府诗的叙事性较强,因其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非细节之处体现的人物情感。(X)3.6 十五从军征

1【判断题】《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乐府诗。(对)

2【判断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使”的意思是开始。(X)3.7 陌上桑

1【单选题】《秋胡戏妻》的故事在(D)中是有记载的。A、《女儿经》 B、《刘向传》 C、《东观汉记》 D、《列女传》

2【单选题】对“使君谢罗敷”的“谢”字,解释正确的是(C)。A、感谢 B、认错 C、询问 D、推辞 3【单选题】“但坐观罗敷”的“坐”是什么意思?(B)A、坐着 B、因为 C、对着 D、无故

4【判断题】古代女子是否出嫁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看她的发型。(对)5【判断题】《陌上桑》是汉代郭茂倩的一首代表作品。(X)

6【判断题】从罗敷推辞使君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她坚贞、睿智的品质。(对)

3.8 读诗的三个过程

1【单选题】汉乐府诗较多的是关注(B)。A、贵族生活的奢华 B、底层生活的苦难 C、官僚阶级的淫奢 D、男女之间的欢爱

2【判断题】中国诗歌的叙事技巧从汉乐府民歌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对)

3【判断题】在个人读诗时,理解诗歌的韵味很重要。(对)3.9 古诗十九首

1【单选题】从中国诗歌史上来看,(B)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形态。A、四言诗 B、五言诗 C、乐府诗 D、骚体诗

2【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愿”字是(C)。A、动词 B、感叹词 C、语助词 D、连词

3【多选题】下列关于《古诗十九首》一诗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C)。A、语言清新自然 B、有明显歌谣性特点 C、诗歌语言修辞度高 D、诗歌辞藻华丽、精致

4【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可以看作是汉代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对)5【判断题】《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都是无从考证原作者的。(对)6【判断题】《诗经》较之《古诗十九首》,作品的节拍更加丰富。(X)3.10 青青河畔草

1【单选题】《青青河畔草》体现出(D)是“倡家女”生命价值的体现。A、相夫和教子 B、富贵 C、妇德 D、快乐和享受

2【判断题】《青青河畔草》一诗的语言既有清新自然,也有直白、大胆的体现。(对)

3【判断题】生命的焦虑和对德行的追求是《古诗十九首》的核心主题。(X)

4【判断题】对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在宗教性的文化里稳定性较强。(对)3.11 回车驾言迈 1【单选题】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中“考”的意思是(C)。A、终 B、敲 C、老 D、考校

2【单选题】“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中的“物化”是出自(D)的概念。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3【判断题】使用语助词的情况在《古诗十九首》中比《诗经》要多。(X)

3.12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1【单选题】《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写作背景是曹操准备(D)。A、南征失利 B、东进失利 C、西征成功 D、北征成功

2【单选题】(B)是魏晋时代诗歌的重要变化。A、丰富性 B、个性化 C、完整性 D、系统化

3【单选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著”的意思是(B)。A、书写 B、著名 C、文章 D、持续

4【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不同的一点是,前者主要表现公众化的感情,后者主要 是抒发个人的情感。(X)

5【判断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句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对)3.13 短歌行

1【单选题】《短歌行》一诗体现的两个主题,分别是(C)。A、悲凉、无奈 B、无奈、伤感 C、悲凉、慷慨 D、惋惜、忧伤

2【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B)。A、《尚书》 B、《诗经》 C、《东观汉记》 D、《楚辞》

3【判断题】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中体现出一个关键词——容纳。(对)

4【判断题】诗歌更多的是作者独特生命经验的一种体现。(对)3.14 名都篇

1【单选题】吉川幸次郎认为中国古代六朝到唐初间,(D)是诗神。A、王勃 B、蔡文姬 C、曹操 D、曹植

2【单选题】“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中“京”是指今天的(D)。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开封

3【单选题】“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一句表现出的主题与(B)是相同的。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4【判断题】曹操、曹植、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都被列为“建安七子”。(X)

5【判断题】“鸣俦啸匹侣”中“鸣、啸”二字表现出了宾客张扬的姿态。(对)

4.1 咏怀诗·其十七

1【单选题】《咏怀诗·其十七》一诗抒发的是诗人(C)。A、苦闷悲愤之情 B、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C、内心孤寂之情 D、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

2【单选题】“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的“写”意思是(A)。A、倾吐 B、放置 C、输送 D、书写

3【单选题】“人们在历史的意义中存在的价值”是人类生活在语言构拟的意义世界中(B)的体现。A、历史意义 B、个人意义 C、社会意义 D、自我意义

4【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诗人,建安七子之一。(X)

5【判断题】阮籍的诗歌更多的是源自对日常经验的一种再现。(X)4.2 咏怀诗·其七十一

1【单选题】《赤壁》一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胸中的(A)。A、抑郁不平之气 B、对英雄也风流的蔑视 C、孤独和无助 D、对连年战争的反感

2【单选题】从阮籍的作品隐射出魏晋时代的诗歌开始渗入(C)的色彩。A、晦暗 B、个人 C、哲理 D、社会

3【多选题】《古诗十九首》中体现出克服生命短暂、焦虑的途径主要是(ABCD)。A、亲情 B、及时享乐 C、友情 D、追求荣名

4【判断题】《咏怀诗·其七十一》主要表现的主旨是人生短暂,应该努力让生命过的有意义。(对)

5【判断题】《古诗十九首》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是西汉初年。(X)4.3 饮酒·其五(上)

1【单选题】建安时代曹植的《名都篇》歌咏的是(A)。A、及时享乐 B、功成名就 C、青春无悔 D、国泰民安

2【单选题】下列关于陶渊明的介绍,有误的是(A)。A、朝廷追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B、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C、是一位辞赋家 D、东晋时期的诗人

3【判断题】“问君何能尔”中的“君”是指作者自己。(对)4.4 饮酒·其五(下)

1【单选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修饰的是(C)。A、作者 B、南山 C、作者或南山 D、作者或菊花

2【单选题】“鸟倦飞而知还”跟《饮酒·其五》中(C)描绘的是一样的状态。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多选题】之所以会出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能是因为(ACD)。

A、诗人处于醉酒状态 B、让诗歌充满哲理性 C、“真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 D、避免破坏诗歌的美感

4【判断题】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比“望南山”更有韵味,是因为“见”是有意识的关注。(X)

5【判断题】“云无心以出岫”体现的是作者无外求的一种状态。(对)6【判断题】陶渊明是一位比较洒脱的诗人,作品中很少出现表示生老病死的字眼。(X)4.5 读山海经·其一

1【单选题】“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中“孟夏”是指(B)。A、农历三月 B、农历四月 C、农历六月 D、农历七月

2【单选题】中国早期的山水诗在(C)出现之后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A、王维 B、孟浩然 C、陶渊明、谢灵运 D、谢朓、王勃

3【判断题】陶渊明的诗歌在唐代时期倍受推崇。(X)

4【判断题】《读山海经·其一》一诗体现出的更多是主人公精心打理的日常生活情趣。(X)4.6 登江中孤屿

1【单选题】“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中“景”的意思是(B)。A、景色 B、时间 C、太阳 D、景象

2【单选题】“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中运用了(C)的写作手法。A、比喻 B、夸张 C、联想 D、借代

3【多选题】下列关于谢灵运的介绍,正确的是(ABCD)。A、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B、因“叛逆罪”被杀害 C、南北朝时杰出的诗人 D、曾在永嘉作过太守

4【判断题】明末文学家张岱有“小品圣手”的美誉。(对)5【判断题】田园山水诗的出现,一个原因是政治失意的文人借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寻求抚慰 和解脱。(对)

6【判断题】欧洲文学中大量描写山水、歌颂自然美的作品是出自美国的卢梭。(X)

4.7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的发展 1【单选题】

相较于魏晋时代,唐代的诗歌作品更注重(C)。A、韵律美 B、简洁性 C、结构美 D、华丽性

2【判断题】《登庐山绝顶望诸桥》在《诗归》中收录的只有四句诗。(X)3【判断题】《陵峰采药触兴为诗》是东晋文人的一首作品。(对)4.8 南朝诗歌的声律变化 1【单选题】

中国散文文体在古文运动之后的变化是(C)。A、以散体为主 B、以骈偶句为主 C、骈散交织

D、脱离骈、散的自由写作方式 【单选题】(B)是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化的转折时期。A、陆机 B、永明体 C、声谱 D、宫体

3【单选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声律变化是(D)。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C、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D、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判断题】散句的应用会使文章显得更精致、声调更优美。(X)5【判断题】歌谣体诗歌的语言音乐性主要是由外加的乐曲赋予的。(对)6【判断题】宫体是一句中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的两元声律。(对)4.9 南朝诗歌的结构变化 1【单选题】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该句诗运用了(B)的对仗手法。A、邻对 B、流水对 C、借对 D、工对

2【单选题】(C)是律诗一个基本的特点。A、线型发展 B、空间性紧凑 C、跳脱性较大 D、叙事性较强

3【多选题】《登江中孤屿》是谢灵运的一首(CD)。A、五言绝句 B、叙事诗 C、五言古诗 D、写景诗

4【判断题】诗歌既是对阅读的期待,也是对欣赏的一种期待。5【判断题】《慈姥矶》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对)4.10 南朝诗歌的诗体变化 1【单选题】

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A)。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 B、为了丰富史诗 C、地域的局限性 D、统治阶级的倡导

2【单选题】齐言和杂言属于(C)的两个主要分类。

(对)A、五言古体诗 B、五言律诗 C、七言古体诗 D、七言近体诗

3【单选题】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C)诗。A、四句 B、六句 C、八句 D、十句

4【判断题】唐代写七律诗能与杜甫媲美的诗人只有李商隐,由此二人合称“小李杜”。(X)

5【判断题】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很擅长写五言古体诗。(X)5.1 春江花月夜 1【单选题】

《春江花月夜》中(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C、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单选题】“此时相望不相闻”中的“望”意思是(B)。A、看 B、思念 C、盼 D、埋怨

3【多选题】诗歌最后一部分写思归之情是借用了(ACD)来烘托。A、落花 B、白云 C、流水 D、残月

4【判断题】《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揭示人世永恒对应的写景诗。(X)5【判断题】“谁家今夜扁舟子?”中的“子”是指游子。(对)6【判断题】《春江花月夜》一诗最大的要点在于它的连绵与转折。(对)5.2 将进酒 1【单选题】

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B)时期。A、陈 B、齐梁 C、唐 D、宋

2【判断题】《将进酒》这首诗整体的节奏是自由变化的。(对)5.3 久别离

1【单选题】“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B)。A、思妇 B、游子 C、白云 D、无实意

2【多选题】《久别离》一诗侧面反映出李白(ABC)的性格特征。A、多情 B、自由 C、轻快 D、忧伤

3【判断题】“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道出的是主人公的失落感。(对)5.4 凉州词

1【单选题】七言绝句一般是由(A)句诗构成。A、四 B、六 C、八 D、十

2【单选题】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典型的(C)诗。A、思乡 B、送别 C、边塞 D、哲理

3【判断题】七绝通常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完整过程,而五律只是写某一事件的片段。(X)5.5 出塞

1【单选题】“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D)的意思。A、转折 B、祈使 C、感叹 D、假设

2【单选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整首诗中主要是(B)。A、推动情绪 B、渲染气氛 C、交代人物、时间 D、写景

3【判断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该句描述的场景均属虚构。(对)5.6 客中行

1【单选题】《客中行》创作于(C)时期。A、初唐 B、中唐 C、盛唐 D、晚唐

2【判断题】《客中行》表现出的是诗人一种他乡作客之愁。(X)6.1 寻隐者不遇、行宫 1【单选题】《寻隐者不遇》是唐代(D)贾岛的作品。A、诗仙 B、诗圣 C、诗鬼 D、诗僧

2【单选题】“诗的内容都不在字面上”是(C)的最大特点。A、七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律诗

3【判断题】“闲坐说玄宗”用一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引入一段历史。(对)6.2 鹿柴

1【单选题】唐代诗人王维被尊称为(C)。A、诗鬼 B、诗僧 C、诗佛 D、诗魔

2【单选题】《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B)境界。A、代入性 B、象征性 C、虚拟性 D、无常性

3【判断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鹿柴》作者的评 价。(对)

4【判断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体现出一种微妙的动感,耐人寻味。(对)

6.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兮

1【单选题】“记事”的功能是诗产生的(C)。A、条件 B、前提 C、缘由 D、因素

2【多选题】五绝诗比较难写的原因在于(ABD)。A、篇幅短小 B、字数有限 C、格律要求高 D、很难表达出意境

3【判断题】“天寒白屋贫”中的“白屋”是指白雪覆盖的屋子。X 4【判断题】《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是主人公睡梦中的一种心理活动。(X)7.1 题破山寺后禅院 1【单选题】

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A)对仗。A、两联 B、四联 C、奇句 D、偶句

2【单选题】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这是五律的(C)特点。A、语言 B、意境 C、结构 D、格律

3【单选题】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属于事件的(D)。A、结果 B、高潮 C、延伸 D、经过

4【判断题】五律诗包含了近体诗的一切最基本要素。(对)

5【判断题】“潭影空人心”,运用“潭影”二字表达了诗人入世的洒脱。(X)7.2 过故人庄

1【单选题】“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B)。A、有 B、准备 C、酒席 D、饭食

2【单选题】《过故人庄》一诗将(C)三者很好地融合起来。A、景、情、理 B、情、景、物 C、景、事、情 D、人、景、事

3【多选题】下列(ABCD)属于《过故人庄》的特征。A、修辞美 B、有意境 C、体现事件的过程 D、有哲理性

4【判断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用了工整的对仗手法。(对)5【判断题】《过故人庄》是一首五律田园诗。(对)8.1 七言律诗概述 1【单选题】

《登高》一诗写秋景,但直到(C)才出现“秋”字。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2【单选题】《登高》一诗总共有(D)个对句。A、一 B、二 C、三 D、四

3【单选题】《旅夜书怀》的颔联写的是(B)。A、近景 B、远景 C、愤懑 D、心愿

4【判断题】李白和杜甫都比较擅长写格律诗。(X)

5【判断题】一首标准的七言律诗,总共有五十六个字。(对)8.2 登高 1【单选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的是哪一位美女?(D)A、杨贵妃 B、西施 C、貂蝉 D、王昭君

2【单选题】“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是一个(C)。A、形容词 B、动词 C、副词 D、虚词

3【单选题】《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B)的感受。A、发泄 B、气竭 C、无限 D、幻想

4【判断题】《登高》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七律之冠”的赞誉。(对)5【判断题】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对)8.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单选题】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却”的意思是(C)。A、退步 B、恰恰 C、回转 D、然而

2【单选题】(B)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中起到了叙事点题的作用。

A、漫卷诗书喜欲狂 B、剑外忽传收蓟北 C、初闻涕泪满衣裳 D、白日放歌须纵酒 3【单选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体现诗人惊喜的最高峰是(B)。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4【判断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只是诗人的一种狂想,并非真正回到家乡。(对)

5【判断题】“涕泪满衣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对)8.4 锦瑟

1【单选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引用(C)的写作手法。A、联想 B、借代 C、典故 D、象征

2【单选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只是”的意思是(D)。A、只因为 B、一味 C、不过 D、正是 3【单选题】李商隐的文学创作追求的是一种(B)的艺术效果。A、禅宗 B、隐晦 C、缥缈 D、玄学

4【判断题】《锦瑟》是李商隐少有的一首咏物诗。(X)5【判断题】李商隐和唐代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对)

6【判断题】《锦瑟》一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己美好年华的思念。(对)9.1 词的演化过程

1【单选题】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B)。A、曲子 B、牌子 C、调子 D、谱子

2【多选题】下列诗人在中唐时期开始写词的有(BCD)。A、李商隐 B、白居易 C、刘禹锡 D、张志和

3【判断题】词最初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对)4【判断题】词是诗歌的一种变体,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说法。(X)9.2 温庭筠词二首 1【单选题】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作词的文人是(A)。A、温庭筠 B、李商隐 C、刘禹锡 D、韦庄

2【单选题】“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运用了(B)的写作手法。A、埋伏笔 B、反衬 C、象征 D、讽喻

3【单选题】关于诗与词的区别,说法有误的是(D)。A、词比诗关注的更日常 B、词的语言更华美

C、词的情感层次更多通过细节来表现 D、词在取名定题目时更灵活自由

4【判断题】晚唐诗人温庭筠是花间派词的先导。(对)5【判断题】宋代文化较之唐文化更文雅、更丰富。(X)

6【判断题】词作为一种文学式样,产生于初盛唐,流行于中晚唐及五代。(对)

9.3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1【单选题】《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一首写于(B)时期的词作。A、初唐 B、五代 C、中唐 D、北宋

2【判断题】“处处怜芳草”中的“怜”意思是怜惜。(对)

3【判断题】《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是一首描写恋人相互告别的词作。(对)

9.4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却久

1【单选题】下列关于冯延巳的别名注解,有误的是(C)。A、冯延己 B、冯延嗣 C、冯延中 D、冯正中

2【单选题】“不辞镜里朱颜瘦”中的“不辞”意思是(D)。A、不告别 B、不顺 C、不让 D、不关心

3【判断题】南唐李后主是当时出色词作家的代表之一。(对)4【判断题】南唐时期的词多是描写家国情仇的作品。(X)9.5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单选题】“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几句是重在(C)。A、伤今 B、叙事 C、思昔 D、析理

2【单选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写的季节是(A)。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判断题】晏殊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政治家。(对)9.6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1【单选题】《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从题材上来说,是一首(B)。A、咏怀词 B、闺怨词 C、言志词 D、宫怨词

2【单选题】宋代文人关于诗词素有(C)之称。A、诗严词艳 B、诗散词律 C、诗庄词媚 D、诗尊词美

3【单选题】“乱红飞过秋千去”中的“秋千”代表的是(D)。A、女子青春的怀念 B、当下的伤感 C、对未来的期许 D、前三种都有

4【判断题】相比宋诗,唐诗更有激情。(对)

5【判断题】《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蝶恋花”。(对)

9.7 李煜词的风格特征

1【单选题】“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是(A)对李煜的评价。A、王国维 B、叶嘉莹 C、唐圭璋 D、钱穆

2【判断题】李煜后期的词多是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对)3【判断题】李煜的词多是自己生命经历的浓缩,而非单纯的情景构拟。(对)

9.8 宋词的发展轨迹与派系衍生

1【单选题】下列文人中,多创作市井词作的的是(C)。A、冯延巳 B、欧阳修 C、柳永 D、晏殊

2【单选题】“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是采用(C)的写作手法。A、联想 B、借代 C、典故 D、象征

3【单选题】“镇相随,莫抛躲。”中“镇”的意思是(D)。A、安定 B、永久 C、安抚 D、整日

4【判断题】欧阳修,晚唐文学家,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X)5【判断题】苏东坡评价李清照的词是“以诗为词”。(X)

6【判断题】柳永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对宋词的发展影响深远。(对)9.9 一剪梅 1【单选题】

“红藕香残玉簟秋。”点明了所处的时间是(B)。A、初秋 B、深秋 C、初冬 D、晚春 2【单选题】《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C)词。A、表达对亡国的痛心 B、表达对庭院生活不满 C、表达对丈夫思念 D、表达青春易逝的感伤

3【判断题】李清照有词“别是一家”之说。(对)

4【判断题】《如梦令》是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时所作的一首小令。(X)9.10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单选题】下列关于苏轼的注解,不正确的是(B)。A、号东坡居士 B、字永叔

C、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豪放词派代表

2【单选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结合(C)来抒情。A、虚景、实景 B、写景、咏物 C、写景、怀古 D、咏物、怀古

3【判断题】“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体现了词人的诙谐和调皮感。(对)

4【判断题】“雄姿英发”中的“英发”意思是头发黑亮。(X)9.1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单选题】“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是指(B)。A、刘邦 B、刘备 C、刘向 D、刘秀

2【单选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身处今天的(C)所作。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开封

3【判断题】辛弃疾的词中经常透着一种激愤之情。(对)

4【判断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最后一句的“红巾翠袖”代指女子。(对)

9.1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多选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采用了(AB)的艺术手法。A、虚实结合 B、白描叙述 C、托物言志 D、欲扬先抑

2【判断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现了对亡妻的哀悼和思念。(对)3【判断题】同一主题,采用词的形式会比乐府诗表现出的情感更有层次性。(对)9.13 暗香

1【单选题】下列选项,(C)可以看作是姜夔词作的特点。A、柔媚 B、温婉 C、清空 D、禅意

2【单选题】《暗香》是一首(B)词。A、咏柳 B、咏梅 C、咏菊 D、咏湖

3【单选题】下列词人,(C)与姜夔并不是同一时代的。A、张炎 B、范成大 C、何逊 D、杨万里

4【判断题】姜夔精通音律,表现在他的词作中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性。(对)5【判断题】《暗香》一词是姜夔受杨万里之托所作。(X)

6【判断题】《暗香》一词的最后一句既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对当下的惆怅。(对)

眼儿媚诗词鉴赏答案 篇2

眼儿媚

尹焕

垂杨袅袅蘸清漪。明绿染春丝。市桥系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

(1)词中是怎样描绘柳的美好情态的?请你加以说明。(4分)

(2)词的最末一句,提出了问题却没有作答。试按照你的理解,给出诗中问题的答案。(4分)

(1)

① 描绘柳枝自身的色泽情态之美,(1分)其色碧绿,其形如丝,婷婷袅袅;(1分)

②写动态,(1分)无论“雨洗”或是在春风中舞动,都使柳倍增媚态;(1分)

③运用衬托手法,(1分)例如首句,就让柳枝映照于水畔,平添了情趣;(1分)

④侧面描写,(1分)例如第二句,从人的“无限相思”,即可体味到袅袅绿柳撩拨人心的魅力。(1分)(每点中概括方法1分,解说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

(2)“颦眉”说明在花红柳绿的春天人们并不开心。(1分)不开心的原因,一是为好景不长,花开花儿又落;(1分)二是因触景生情,勾起了万般心事,无限相思。(1分)(以上三点,每点1分;三点均答到,得满分4分)

赏析

此词内容当是触眼前之景,怀旧日之情,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上片第一句“杨柳丝丝弄轻柔”,柳条细而长,可见季节是在仲春。“弄”是写垂柳嫩条在春风吹拂下的动态。这已是一种易于撩拨人们情绪的景色了。但光是这一句,还看不出情绪究竟是喜乐还是悲愁来。

接下一句“烟缕织成愁”,情绪的趋向就明白了。但写仲春之愁,如何写法?作者运用了他的`特技:海棠未遭雨打,还在枝头盛放;梨花又似争先,如雪般的开了,这不是很典型的良辰美景吗?可要知道,只有九十日的春天,却当此时已有一半过去了!好就好在“一半春休”这一句;如果没有这一句,上面所说的“烟缕织成愁”,就会变得无病呻吟。

《送严士元》古诗词鉴赏及答案 篇3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3分)

(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1)特点是春寒料峭,阴晴不定(1分)。颔联写春天细雨湿衣,写出了寒冷(1分),颈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体现阴晴不定的特点(1分)。

(2)视听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想象或虚写亦可)的表现手法。情感:依依惜别之情(1分)和对朋友的牵挂(1分)。

古诗词鉴赏的练习题及答案 篇4

辛弃疾①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②。

朝来客话,山林锺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注】①作者写作本词时正闲居代湖。②星斗文章:天上的星斗焕发异彩。

⑴从时间和表达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浅层次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①从时间的角度看,上片写“夜深”所见;下片写“朝来”(白天)接待访客。②从表达的角度看,上片描绘幽静的山居生活场景;下片则围绕山居生活与客人对话。

解析:第一问,从上片的“夜”和下片的“朝”可以推知上片是写“夜深所见”,下片写“白天待客”。第二问,由上片的“残月”“凉”“星斗”可以推知上片写景,由“难忘”可以推知下片写情。 每点2分,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解读关键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要注意诗句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解题步骤是:解读诗句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

⑵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4分)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你要想知道我对“山林”和“钟鼎”的选择,只要问问白鸥即可知道。作者不直说,而是让客人去问白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淡看富贵功名、乐于过退隐山林的闲居生活的感情。

解析:“朝来客话,山林锺鼎,那处难忘”提出问题,“山林”“锺鼎”要选择哪一个,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人生态度。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可,4分。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赏析】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作者写作本词时正闲居代湖。词的上片写“夜深”所见,夜已深,一觉醒来,感觉有点凉,起来到屋外绕着中庭散步,看到天上的星斗焕发异彩,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居生活画面;下片写“朝来”(白天)接待访客,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你要想知道我对“山林”和“钟鼎”的选择,只要问问白鸥即可知道。作者不直说,而是让客人去问白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淡看富贵功名、乐于过退隐山林的闲居生活的感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答案解析】答案: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次句为视觉描写,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解析:“数里”就可以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村的“寂静”,而“水”又是“寒”的,可见环境的“冷落”。映在眼前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可见山村的“荒凉”。诗的首联从视觉与听觉点出了诗题“暮过山村”。

【思路点拨】考生解答本题时要从写景的角度来考虑,在此题中主要有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

(2)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D。

【答案解析】答案:诗的开局以“寒水”“少四邻”写起渲染荒凉景象,给人以寂静清冷之感;三四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给人以恐惧不安之感;五六句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给人以平静心安之感;七八句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第三点可不答)

解析: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颔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一路行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然后诗人逐渐走近山庄。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

【思路点拨】诗人在暮过山村时历经了惊恐到欢欣喜悦的情绪变化。前三联写了夜幕渐黑,作者途径寂静清冷的荒凉山村时感到阴森惊恐,“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鸣叫,令人惊惶不安,“落日恐行人”,天色渐暗,孤单的行人更加感到不寒而栗。尾联写诗人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隐隐约约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拓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不禁感到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受。

【赏析】

贾岛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著称,这一首羁旅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数里闻寒水”。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而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首联点题,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颔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怪禽”大概是鸱^一类的鸟。这种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山区渐渐暗黑下来,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这两句诗写声写色,声色均骇人听闻。诗的境界幽深险僻,自是贾岛本色。

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一路行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初升的月亮高悬天空,烽火点燃起来,没有越过秦地,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山区更显得阒静,安谧。这时候诗人逐渐走近山庄。

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诗人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结句“烟火渐相亲”,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与韵味。诗人对生活的感受相当敏锐,体验深刻,又着意炼句,因此,诗里的心理刻画也显得细致入微而耐人寻味。

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

诗的形象写得险怪寒瘦,境界幽深奇异,在中唐诗歌中确实别具一格。明胡应麟推崇“浪仙之幽奇”为“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从风格这一角度上看,这一评语也说得中肯。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

⑴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拥”字在句中是“拥抱”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展示出一幅落叶纷纭紧贴台阶的画面,营造了冬日里阴冷凄寒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愁苦悲凉的心情。(1分)(或:“拥”字在句中有“聚集、堆积”之意,(1分)与“深”字紧密配合,化静态为动态,(1分)描绘出落叶满阶、紧贴阶前的情景,营造了阴冷凄寒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愁苦悲凉的心情。(1分))

解析:3分。字义1分,手法1分,效果1分。先确定“拥”的意思,“拥”有“拥有”“拥抱”的意思,这里“拥有”讲不通,所以应是“拥抱”的意思。确定是“拥抱”的意思,显然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再说说拟人的效果即可。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⑵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乌鹊在冬夜里绕枝翻飞,欲求栖息却无枝可依,呈现出疲倦、疲惫的情态;(1分)鸿雁掠过清冷的月亮,投下一声孤独悲切的哀鸣,(1分)诗歌借景抒情(1分),借“倦鹊”、“飞鸿”表现了诗人在贬谪中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困顿失意的心情。(1分)

解析:4分。两个意象解说各1分,手法1分,感情1分。先立足全诗理解这两个意象的具体含义,物象很简单是“乌鸦”“鸿雁”,关键是它们身上所寄托的诗人的情感。抓住“绕”“冻”“堕”“孤”等字,显然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悲凉的,寂寞的,凄苦的。

【思路点拨】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这时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分析时,逐句抓住景物形象进行概括,后结合意象整体感知意境即可。作用主要从借景抒情、衬托等方面思考。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和作。首联写冬日的气候物色。北风劲吹,日色黄昏,白昼多阴。日暮时分,北风刮落的黄叶拥满了阶前。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上句化用曹操《短歌行》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下句写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发出一声哀鸣。“摩”“堕”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依的身世。颈联写诗人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一样,无法摆脱,而“老”也渐渐地来临了。尾联写了老来的心境,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已无此心。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颔联寓情于景。(1分)诗人卧病在床,只能想象送别的情景: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友人远去,江边垂柳依依含情,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不能相送的遗憾和依依惜别之情。(3分)

解析:抓住诗中意象,“桥”“柳”,分析作者情感,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2)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不好。一个“嗟”字,直抒胸臆,直贯篇末,饱含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1分)一写与知己离别的怅惘惜别之情。二为故人不得志而抒感伤之情。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写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闻”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每点1分,共3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嗟”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诗词赏析】

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当时,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有的本子误作“闻”字,则肤浅刻露,索然无味了。

别离固已难堪,如能举杯饯行,面诉衷曲,亦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第四句别开生面,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去远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这一笔表明作者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比较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此诗用典,熨贴工稳,不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格。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番由洛阳流贬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能不感慨系之!“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末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有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并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的影响。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知识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答案和解析】答案:一二两句站在访客(远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作者)的角度写;(2分)想象访客旅途的艰辛,(1分)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1分,“体贴”或“感激”,答出一方面即可)

解析:此类题目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分析思考。如关键词“访”“天涯”可以推断出写作角度是站在远客的角度来写的。“孤舟”“天涯”“万转云山”可以让人产生想象访客的中途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和感激之情。组织答案时,可以围绕着“体贴”“感激”来组织语言。

【思路点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指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双关等)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作品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选择材料、安排情节、刻画人物等方面的特色;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创造性。高考常考查的表达技巧主要有:情景交融、反衬、烘托、运用典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等。

(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4分,“盼望”、“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得2分,结合内容简析2分)“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2分,感情1分,简析1分)

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找出含蓄却富有深意的关键词来推断,想象作者的情感。透过关键词“扫柴门”,“黄叶满贫家”去理解,然后通过想象可以体会出作者对访客的盼望和欣喜之情。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赏析】

诗题“酬李穆”的“酬”,表明这是一首唱和诗。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全唐诗》载其《寄妻父刘长卿》,全诗是:

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

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行自迟。

这就是刘长卿这首和诗的原唱。诗中李穆向刘长卿表示了要前来探访老丈人的信息。刘长卿当时在新安郡(治所在今安徽歙县),李穆当时从桐江到新安江是逆水行舟。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且因新安江上下游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多险滩,上水难行。所以李诗有“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行自迟”之句。

酬和诗非常注意格律上的一致,即以律诗和律诗,以绝句和绝句,而且对声律亦有严格的讲究。洪迈《容斋随笔》云:“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说的是唐以前文人以古体唱和,重在内容的相同和情感的相通,而不被韵律所局限。刘长卿这首和诗,正是“答其来意”而不“为次韵所局”的,仅在诗体上以绝句酬和绝句,于声律上并不讲究相同,我们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回复李穆的诗函看待。

首句“孤舟相访至天涯”指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逆江而行,带有一丝凄楚意味;“至天涯”形容行程之远,旅途之艰。不说“自天涯”而说“至天涯”,是作者站在行路者的角度上说的。体贴爱婿的心情,期盼与愉悦的情绪,尽在不言中。

次句“万转云山”,形容千折万转,白云绕着青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目的地的猜想。然而一打听,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路更赊”,“赊”即远,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这两句既是实写路程之遥,也含岳父对爱婿的怜惜之心。不过诗人并未就此把自己的心情作赤裸裸的表露,而是在诗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着迹,运用入化。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两句则笔锋一转,进而写主人期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期盼、愉悦之意,而是展现门前青苔铺路、黄叶满地的景象,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青苔黄叶满贫家”,既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自谦,称“贫”之中流露出自甘寂寞的隐士风度。三四句用了倒装句法,按理是“青苔黄叶满贫家”,才“欲扫柴门迎远客”。亲自打扫门前“青苔黄叶”,迎客之举,透出翁婿情深。“欲扫柴门”句使人联想到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名句。可见此诗的“景”是“平常景”,“情”却非同一般,令人感到亲切、自然、温馨。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

白居易寒闺怨诗词鉴赏及答案 篇5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 篇6

【课 时】第 10 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突破】

1.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

【题目形式】

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 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 【方法指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第一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二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三步)

【答题格式】该字有的意思。运用

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特点),描绘了一幅的形象或画面(内容),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 【题型示例】

示例一:直接鉴赏关键词 春

望(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请说说你的理解。技法点拨:

1.解释字义:“搔”本指用手指轻轻刮,此处指诗人要解愁的动作。

2.描述诗句: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凄之象”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示例二: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你认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点拨: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词,然后进行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1.明确回答哪个字用得好:破字用得好

2.解释字义:破即碎,不完整。这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3.诗句描述:国都沦陷,城池破旧,满目断壁残垣,只有山河依旧在。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破字使人触目惊心,营造了荒凉寂寞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示例三:比较鉴赏关键词 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4分)技巧点拨:

1.判断“能”或 “不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关注手法用法(从修辞角度入手)不能。“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望”是有意向处看。

2.理清该字表现的对象,把该字放回到原句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景象; “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望”字体现不出这种心境。

参考答案:不能。“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望”是有意向处看,体现不出这种心境。【考点精练】

(一)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怒”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二)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下面各 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三)品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提问】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精炼答案:

1.参考答案:“怒”有气势盛的意思。(1分)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河水人格化 ;(1分)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1分)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1分)(意思答对即可)

2.【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最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答案】A 3.参考答案:“阔”更好。“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的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表现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因此“阔”比“失”好。

上一篇:“火箭”老师500字作文下一篇:复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