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古典诗词教学

2024-10-04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精选12篇)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 篇1

一、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古典诗词文化, 又被称作诗的国度。诗词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孔子曾说:“不学诗, 无以言。”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诗歌文化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基因。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同样非常注重古典诗词教学, 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古典诗词超过80篇。这说明了当前中职对古典诗词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充分说明了学好古典诗词对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古典诗词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 品味诗词的语言韵味

诗词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是因为其精练的语言背后往往表达非常丰富的美学韵味, 这对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时, 很多学生就表达了对于颜色的表述的准确性疑问。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式教育, 让他们感受到肥和瘦在表达颜色上的不同体验。让学生联想“肥”的感觉, 油腻而光洁, 丰满而润泽。这体现了树叶的繁茂且圆润。而瘦则能够有效表达花朵的稀疏和凋零, 也能够表达诗人对花朵的怜惜之情。仅仅通过这两个字就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同时对于景致进行了极为精妙的描述, 让学生感悟了其中的语言之美。

(二) 让学生感知诗词意象

诗词的意象极为丰富, 这些意象往往只能够通过心灵的感知获得。其实诗词中的很多意象都是通过诗人的艺术加工而展现出来的犹如精美的画面, 能够让人领悟。而且古典诗词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很多典型意象, 被赋予了很多特定的意义。比如在古诗词中, “柳”这个语言就是一个典型的形象, 古人常常将“柳”喻为“留”, 因此就有了杨柳依依的惜别不舍的意象。折柳和吹笛就和恨别及乡思等同起来。对于这些意象词, 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中进行寻找, 很多学生找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著名的以柳喻别离的诗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诗句的意象及潜在的文化内涵, 从这种貌似平常的语句中感受到美, 从而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三) 感受诗词的意境

所谓意境主要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客观景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意境。具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审美效应, 进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并在情感上受到文学作品的感染。老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 必须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的审美, 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感悟诗词中独特的意境之美,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曾用细腻的语言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出早春时节的风景大片。一面湖水堪舆堤平。微风拂过的湖面荡起层层微波。 如一面吹皱的轻纱随风飘向远方。堤旁的树枝拥抱着黄莺, 黄莺在这里争相嬉戏歌唱, 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南方的候鸟重新回到了这里, 燕子在快乐地构筑自己的小窝。缤纷繁茂的春花已经遮住了行人的眼睛, 而葱绿的嫩草才刚刚掩盖了马蹄。在中职课堂教学中, 完全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体会到“早莺争暖树”、“新燕衔泥”及“乱花迷眼”的自然美景, 通过美景和心情的融合, 自然体会到作者此时的愉快心情。

(四) 感悟诗词的意蕴

在古典诗词中, 很多语言都有语带双关, 既能够展现自然的美景, 更能够体现哲学韵味及审美意蕴。诗词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感悟和体验的教学, 通过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蕴体会这种意境之美及情感之美, 甚至能够据此感悟哲学之美, 进而形成和读者情感上的交融。

要想学好古典诗词, 一定要对诗人的创作背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从而体会其风格的变化及相应的审美意趣。比如王摩诘在安史之乱之前是王右丞。年纪轻轻就已经官居高位,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 被迫成为降臣, 此后就开始对官场厌倦, 40岁之后, 他开始一心向佛。纵情山水, 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田园生活, 因此王维的山水诗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审美。杜甫作为“诗是吾家言”传承者, 年轻时一直践行“下笔泣鬼神”的创作特点。其诗文立意新颖且别具一格。但是同样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 在48岁时, 他开始颠沛流离, 体会到民间疾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 创作达到了巅峰。在解读诗词体会诗词意蕴时, 必须代入这些作者的生活感悟来体会, 从而让自己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三、结语

古典诗词在中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提高中职学生审美能力更是如此。教学古典诗词时, 一定要从意蕴的感悟, 体会到语言之美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坤.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初探[J].语文天地, 2011 (09) .

[2]刘春燕.吹皱一池春水——谈高职作文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 (中旬) , 2011 (02) .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 篇2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的离愁。

二、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而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通过这样的场景及学生置身角色之中,感同身受的扮演,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在分析“莲”的意象时,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很多时候“莲”也就代表了“怜爱”,借以表达了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洲曲》,即通过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种。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拓展: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妙用介绍

一、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气候特征)

(7)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王冕的《梅雨》,(描写南方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的景色)

2、天气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湿(江淮准静止锋)

(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出塞曲》(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3)南枝向阳北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与热量的差异)

(4)蜀犬吠日(形容四川盆地很少能看到太阳,夸张说法)

(5)贵阳“天无三日晴”(形容在昆明准静止锋作用下贵阳冬季多雨)

(6)华北平原“十年九春旱”

(7)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

(8)十雾九晴

(9)高处不胜寒

(10)风打山梁霜打洼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描写对流雨)

(12)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锋面雨)

二、描写月相

1. 丰子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娥眉月)

三、河流

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形容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是指渤海,“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

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形容淮河)

另外,宋陆游的“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唐代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说明了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等等。

中职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教学;人文素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68-03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们闪耀着民族文化的光芒,洋溢着民族的激情,学习古诗词,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中职生来说,由于他们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有待提升,但语文学习时间偏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他们得到最大收获,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形式短小内涵丰富的古诗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下文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来谈谈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促进中职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诵读训练,领悟感情

古诗词讲究审美、体验和感悟。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中国古诗词具有一种音乐美,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灵动的活力,读者要领会这些特点就离不开反复吟诵,方能入其诗境,得其神韵。所以,诵读训练尤为重要。

具体的诵读训练方法应该是分层进行,首先用常规方法,先是教师范读,教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然后让学生齐读,检查学生朗读是否准确清晰,接着让学生自由诵读,教师辅导,之后请学生代表诵读,要注意抑扬顿挫、舒缓轻重,是第二层。最后,让学生当堂背诵。在训练的过程中,笔者随时提醒学生关注声音的轻重缓急。同时,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如个人读、齐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滚雪球式读等有趣的读法,边读边评议指导,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学习古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笔者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完成了第一步后,让学生体会此诗基调豪放、感情愤激、大起大落的情感特色。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适当变换声调和节奏,努力表现出诗人开阔旷达的胸襟。采用组与组竞赛,前后连句,个人诵读等多种方式,经过反复训练,两节课下来,学生大多记下了上片和下片的部分内容,不少学生能运用自己美妙的声音,恰当地传达诗人的情感。

笔者还准备了一些课外的古诗词和《弟子规》,让学生每天利用早读课来朗读,课堂上进行诵读比赛,学生天天读,周周读,教师常常检查指导,学生受到良性氛围的影响,诵读活动渐入佳境,学生由开始的被动练习变为主动诵读,不少学生一年间就背了四十多首古诗词,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

我校虽是一所工科学校,但非常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每年都举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其中,诗歌朗诵是个保留项目,对此,学生们热情高涨,争相参与,他们反复训练,精心准备,配上音乐,有的还加上表演,深情演绎,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有趣的诵读比赛,让学生读出愉悦感,读出成就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有的学生甚至能借助古诗词的深情诵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像弹琴唱歌一样,古诗词诵读已成为他们热爱的一门艺术,成为一种高雅的爱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联想

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的中职理科生而言,如果单一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少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要透过表面的文字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古诗词教学应当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胜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爱学、乐学甚至积极主动地去学。

笔者用于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播放音乐、动漫、图片、视频、影视短片等,而最常用也最方便的就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例如,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通过播放关于赤壁风景的视频来创设意境,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场景,学生看过视频后,就很容易想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特点,能感受到雄奇壮观的古战场之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感悟作者博大的情怀,领略豪放的词风,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作品要表达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和理解。为了达到激发想象的目的,笔者让学生把赤壁的景色用绘画和文字表述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指导学生诵读时,笔者让学生听这首词的配乐配画朗诵,学生听着字正腔圆的发音,声情并茂的朗诵,很自然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进入优美的艺术境界,既得到美的熏陶,又学会了朗诵的技巧。

多媒体教学,把生动形象的音响和画面结合起来,可以再现教材内容场景和人物活动画面,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品析语言,理解诗意

古诗词语言凝练,辞约而义丰。古人写诗填词,非常讲究“炼字”,伟大的诗人杜甫曾写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写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古人作诗时非常注重对字词的锤炼推敲。

但有部分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导致他们语感较差,阅读理解能力也不高,对古诗词的语言,就更不容易分析,品味,难以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析语言,从而深入理解诗意。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诗眼”来鉴赏古诗词。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或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句,或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著名的有“僧敲月下门”的“敲”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字,这些字都是最鲜明最恰当最有力量的一个字。

其次,古诗词里常有一些看似很简单而意蕴却很深刻的词语,我们不能只停留于字词的表层意义上,而应当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里一个“初”字,表层意义是“开始”,乍一看,很容易理解为周瑜刚刚结婚(年轻)时仪容俊美。这里,笔者借助周瑜与孙策的“总角之好”的故事来剖析字义,让学生在通晓历史典故的基础上认识到周瑜的年青有为,二十出头,已掌东吴军事大权,从而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词语中丰富的含义。

另外,有的诗句每个字都蕴含深意,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逐字分析,细细品味了。如《登高》的颔联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年老多病、孤苦伶仃的艰难处境,表现了萧瑟的秋景让诗人触景伤怀的愁苦心境。近代学者萧涤非指出“悲秋”之“悲”有九层涵义,即“九可悲”,在分析这两句诗时,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剥洋葱”的方法,逐字剖析,逐层理解,明白诗句一字一悲的特点,理解诗人采用层层叠加的手法,使愁绪步步递进,将千愁百绪之感集于十四字诗行,将悲情的抒写发挥得淋漓尽致,产生动人心魄的震撼力。对于这种凝练隽永的词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

四、把握意象,分析意境

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常用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是诗歌中具有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包括人物、事物和景物),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通过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感情。“意境”,指的是意与境,情与景相交融的艺术境界,即诗歌所呈现出的生活图画及蕴含的思想情趣。它包括境(景)、意(情)两个方面,学习时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展开想象,融情于境,准确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丰富的情感,指导学生透过古诗词的意象走进诗人绵远深邃的情感世界,体味诗人寄寓于意象中的喜怒哀乐。

中职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长期接触自然,熟悉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把握意象,展开想象,有助于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如执教柳永的《雨霖铃》时,笔者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词中的意象:首句的“寒蝉”“长亭”“骤雨”几个意象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奠定了低沉的情感基调。后面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用“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都表达作者的离愁别绪,意象之中浸透着词人那种飘泊不定的惆怅与孤独之感。整首词从离别到思念再到感伤,将离别的伤感之情表现得细微深刻,可谓淋漓尽致。但这种感情写得很含蓄,很有余味,主要原因就是运用这么多的表现离愁的意象。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讨论、分析这几个意象的特征,展开想象,想象词人酒醒之后,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高地挂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可见,只有在了解意象的内涵,领略其意境的基础上,才能深入把握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善于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定情感含义,如“杨柳”代表离别、留恋、伤感之情,“莲花”象征高洁,“杜鹃” 象征凄凉、哀伤,等等。教学生学会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会诗歌的情感,这是鉴赏古诗词的一种重要方法。

五、知人论世,深入挖掘

鉴赏古诗词,不能仅停留在字词上,而应该懂得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也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和创作的心态,因为,对作者了解得越多,对其作品所传达出的感发的信息就理解得越多越深刻,这样,才能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例如,学习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如果只看表面的字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容易理解为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词,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如果能了解当时的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左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志存高远,却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解这些,就不难发现,作者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语),“那人”的形象其实是一种政治含义:作者表达的是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作者是用美人形象寄托着自己的理想人格——自甘淡泊,不同流俗,志高怀远,别有所求。经过这样的深入挖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词的内容和主旨了。

学习这首词,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和情感等问题,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诗词的深刻含义。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知人论世”?笔者利用学生喜欢看课外故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查阅作者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然后在课堂讲述,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一起合作探讨,掌握 “知人论世”法,最后读懂了作品的深刻内涵。这样的教学,实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经过自己的参与、实践和探讨,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既获得了丰富有趣的知识,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六、提升能力,优化素质

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学习才会产生原动力,学习才会变为自觉的行为。所以,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结合社会现实,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讲述一些事例,让学生领会诗歌离普通人并不远,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优秀的古诗词对我们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白这些,学生的学习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一)学习古诗词是社会的需求,是企业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成功的企业,要建立企业品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必须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实现自主管理,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它包括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如果员工没有良好的品质,企业文化就无从建立,因此,有些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要求,他们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文化素养,其次才是专业技能。可见,培养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势在必行。因为学习古诗词是培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古诗词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学习古诗词能完善人格

古诗词里蕴含着丰富而美好的情愫,这种美好的情感,能濡养人的心灵,著名作家刘心武在《十首足矣》中写到,反复咏诵《游子吟》《春晓》《草》《悯农》等美不胜收的诗句,“我们灵魂上纵有厚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当今社会上企业与员工的冲突时有发生,有些人遇到挫折,就采取跳楼、跳桥或者戕害他人生命这样过激的手段,实在令人痛心!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那些人缺乏对人生价值的健康追求,甚至不善与人交往,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和谐,不懂得珍惜生命,这种缺憾的人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试想,一个人如果“多少能从这些名诗中感受到对落花这种最普通生物的怜惜,对野草这种最卑微事物枯荣的关切以及对最普通的劳动者汗珠的珍惜”的话,当他遇事不如意时,他还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吗?可以说,一个人懂得爱花爱草,具备美好的感情的人,更容易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懂得尊重他人,热爱生命,懂得爱岗敬业,待人接物,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升能力,有利于长足发展

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助于自我成长。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读诗,可让人兴发感动,感受新事物,激发情志,可以认识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换言之,读诗可以陶冶性情,提升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待人接物能力。如果在工作中担任领导职务,需要作总结,作报告等,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古诗词这些文化精髓的积淀和运用,在今天亦能彰显其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有的企业要转型,有的员工要转行,有的学生要自主创业,中职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才能自如应对种种变化,适应各行各业,从而得以长足地发展。

总之,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学习古诗词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金钥匙。在教学中,笔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对古诗词教学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笔者还会不断探索,让学生掌握更多恰当的方法,把鉴赏古诗词当成一种愉悦的精神之旅。

参考文献:

[1]赵会莲.结合历史背景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高中),2014(11).

[2]周婵娟.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艺术探微[J]. 语文天地(高中),2014(10).

[3]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2.

中职高考古诗词复习教学初探 篇4

关键词:复习,语言习惯,思想内容,常见意象,暗示信息

近年来, 中职3+证书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由原来的2道题6分增加到3道题9分, 它在整个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由于古代诗歌距离我们现在时间间隔较长, 又涉及到古代传统文化, 导致大部分同学普遍认为高考诗歌鉴赏题很难, 答题时无从下手, 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笔者连续十年从事高职高考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对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讨, 初步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 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 读懂诗句表达的意思。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 跳跃性强, 想像空间大, 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和古代文言文一样, 诗歌语言也会有词类活用, 倒装语序的特点, 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如《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悦”, 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欢悦”的意思;“空人心”, “空”, 消除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消除”。如果学生不懂词类活用的知识, 对本句诗的理解将有一定的难度或者会出错。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 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 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 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 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常识, 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遭遇知人论世, 学会展开联想和想像, 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

二、让学生熟悉常见的诗歌内容 (题材) 和思想内容。古代诗歌内容广泛, 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类别, 会对我们鉴赏诗歌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 从不同的鉴赏角度入手进行鉴赏。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等。山水田园诗, 多以田园风景入题。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或描绘山川美景, 抒发喜爱之情, 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 寄寓闲适情调, 表现朴素的人情美,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咏物诗, 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之以“咏”或“题”。此类诗歌的特点是咏物言志,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因此对咏物诗的分析, 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 比较出物和我的相同点。如虞世南的《蝉》。怀古诗, 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 (或古人) 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 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 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 多借古讽今。如杜牧的《赤壁》。边塞诗, 这类诗歌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 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 (或思乡, 或责怨) 的。题目中多出现“塞”、“塞上”、“塞下”、“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字眼, 内容也多反映边塞生活。如王昌龄的《出塞》。羁旅行役诗, 这类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送别诗, 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这类诗歌或抒发“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 基调多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 感情多旷达刚健。前者如《送元二使安西》, 后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重视意象的捕捉。众所周知,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古诗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 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 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 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 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 (代表) 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因此, 学生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 领会诗歌的主旨, 进入诗歌的意境, 感知诗人的情感。不管怎么设题, 最终都要回归到“景 (物) ”与“情”上来, 即用什么“景 (物) ”抒什么“情”, “景 (物) ”和“情”有什么内在联系等。所以抓住意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 是理解诗词的关键所在。诗歌的阅读鉴赏, 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所以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才能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试题中相关信息的暗示功能的能力。解答试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对诗歌本身进行深入地阅读、理解、分析;但是, 巧用题目、序文、注释、问题选项等所提供的暗示信息, 可以帮助我们全面领会作品内容, 准确而快捷地找到答案。

充分利用标题。看人先看头, 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 富含诸多信息, 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标题有关, 研读诗题, 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如2006年中职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戴复古的《淮村兵后》。第一题是: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桃无主自开花”的“自”是自由自在的状态。我们知道,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所在, 好的作品是非常注重对题目的提炼的。而我们很多考生在拿到试题后, 却常常忽视对文题的分析, 从而错失机会, 丢掉本应得到的分数。虽然本题并没有针对诗词的题目进行直接命题, 但考生如果结合诗题“淮村兵后”的“兵后”, 就不难理解“小桃无主自开花”的“自”不是A项说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而是“独自”的意思。

充分利用注释。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词、疑难字词的解释及诗歌写作时间、时代背景的交代, 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不是每道考题都有注释, 一旦有了, 就比较重要, 在阅读时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2004年的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王安石的《北山》。试卷中的注释 (1) 北山:即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此诗是作者退休后闲居北山所作。而试卷中第二道题的选项中A、C、D、都是说描写闲适的生活, 结合注释, 利用排除法, 不恰当的一项肯定是B了。

充分利用试题的暗示。试题及选项实际上是命题者分析理解的结果, 这对于考生无疑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更有甚者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的有意暗示。所以, 认真阅读试题, 充分把握并利用其中提供的信息, 不但可以防止因题未看清的失误, 而且还可以帮助分析理解甚至解答。如2011年的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裘万顷的《雨后》。其第三道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如果稍微注意, 可以发现, 其实命题者在第一道题中已作暗示。第一道题的A、开篇点题。“事”为后文写农事张本, “妍”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C、“机机杼蛩声里, 犁锄鹭影边”, 对仗工整, 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作的图景;D、“吾生一何幸, 田里又丰年”, 直抒胸臆,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综合这三个选项的意思, 结合原诗, 可以得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赶上连年丰收的庆幸与喜悦之情。

中国古代诗词瑰丽壮美, 熠熠生辉, 魅力无穷, 但我们的学生所拥有的复习时间非常有限。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灵活运用以上的方法、技巧, 平时多加训练, 仔细审题, 形成语感和敏锐的辨析能力,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得分的。

参考文献

[1].孙育华主编, 《唐诗鉴赏辞典》,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古典诗词的阅读赏析教学小结 篇5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情感。诗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让我们通过品读赏析古典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探求思索,促进学习成功。中学语文通过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古典诗词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诗歌赏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发掘诗歌的境界

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所以非吟诵其内涵才得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赏析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激情。诗教足以养心。诗词赏析教学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1.从形象入手,着眼于诗中描写的客观物象

在古典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应从形象人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能在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如崔颢的著名七律《黄鹤楼》,教师可以问学生: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此诗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诗的前四句出现了三个“黄鹤”,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渺不可知的感觉.黄鹤象征了历史,前四句为诗人抒怀古之幽情。而白云贯穿古今,引出了眼前景物。西面是汉阳树.北面是鹦鹉洲,家乡在哪里?只有一片烟波浩荡而已。黄鹤为虚景,汉阳树、鹦鹉洲为实景,在虚虚实实之中,诗人不露痕迹地把思乡、怀古之情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这几个饱含诗人情感的物象,全诗就较易理解了。

2.由直觉到联想。扩充诗词的境界

教师在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词的境界进行横向扩展。由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已逐步形成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初读诗词,学生可凭语感觉察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绪,通过字面所提供的物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表象,但这一表象是单调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及想象,在简单的画面上添加,从单线条到多线条,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到繁,使之成为波澜壮阔的画卷,诗词的境界无形之中就被扩大了。

二、感悟诗歌的情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 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1.透过文字感悟作者之情意

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

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幅题画诗。在教师简要分析后,学生脑海中很容易产生一幅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中几只鸭子在自由地嬉戏。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只描摹三两枝桃花?这里的“暖”字体现了什么?学生在细细揣摩词句后会发现这幅画面又具一番情趣:桃花三两枝。似蜻蜓点水.却将春意透出;江水的冷暖画家是无法表现的.而苏轼却以鸭子示水暖,那一个“暖”字带给人的是春机的盎然,将苏轼由惠崇的画得到的感受再传给读者。此时读者眼前浮观的已不再是惠崇原有的画,而是苏轼笔下的动态画,感受到的是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

2.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古典诗词的赏析教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三、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联想和想象在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诗歌表演中更能指导其欣赏作用,其创造精神也将渲泄得淋漓尽致。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 篇6

一、由“工具”到“品味”的诵读

文学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科学,很难利用某种固定的格式或以套用公式的方法来对其内置的情感进行模式化的理解。很多学生利用文言文阅读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利用各种工具书理解每一个“古字”的“今意”,其实就是一种毁灭和扼杀其美感的行为。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学科,出于未来择业以及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更为看重实践性技能的提升(诸如公文写作等),而忽视对个人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扼杀学生健康成长、毁灭情感艺术的行为。作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国古诗词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利用精炼的语言创造无数“留白”的空间,让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时去感受诗人言语未尽的那种情怀。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首先要打破传统工具书式辅助阅读的局限性,让学生反复吟诵、反复朗读,在细细品味当中揣摩文字之外的“未尽之意”。

二、基于情感的思想陶冶

无情感不成诗文,任何一首传世名篇其诞生之初都是基于创作者一时的情感激发,或为身世感怀、或悟家国天下,而且这种导致成诗的情感元素必然与千百年后社会人们的情感价值取向,保持着一定的关联性,以至于光阴斗转、历史变革的今天,却仍然存有共鸣。因此,教师在展开古诗词教学时,要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诗词当中情感元素的剖析,包括诗人寄予在诗词文字中的情感,以及诱发成诗文的客观性情感动机。例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起于月夜江上风景之描绘,记忆前古战场上的风流人物,以古人之鸿图伟业,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空有一腔抱负却难以报效国家的忧愤之情,但更难得的是,此诗愤而不怒、忧而不怨,将千古风流人物的壮志豪情浓缩于此篇当中,也传递出个人胸中阔达之志。

再比如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借用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会这一看似悲伤的传说故事,赋予了自身审美视角中的淡然与豁达。这种情感意识让这个看似并不圆满的故事折射出全新的维度,让后世人在品读和理解过程中,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本人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价值。

三、意象和意境的百转千回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鉴赏时所必须提及的两个关键词,由于古人创作的诗词具有凝练与含蓄的特征,故而其诗词中的一个普通意象,常常也会被寄予一种情感、成为一种隐喻,让诗人那并不曾直接流露的情感,在景物上得以呈现,或借景以写情、或托物以言志。例如,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句当中所提及的意象主要包括“酒、雁、黄花、窗、梧桐、雨”——时光易逝,景物尚存,无人相陪的浊酒、雁过留声、声之不存的孤寂,黄花堆积无人去清扫的荒凉与落寞、窗前之景再也盼不来团圆的孤影,一切景致在黄昏到来之时看似戛然而止,但又仿佛陷入无休止的、日复一日人、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之中。仿佛作者对往事有再多牵挂、有再多不舍,也无法阻拦眼前这并不为自己所喜的一切——作者通过几个意象合成,塑造出一幅孤寂荒凉、感伤落寞的情感画面,让意象与情感在不断萦绕交织过程中,渲染主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时,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感知其原本所指、情感所寄,进而发掘出作者利用其所营造的氛围和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诗人所创造的诗词世界。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漫谈 篇7

一、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1. 学生阅读兴趣低下,学习缺乏主动性

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语言表达方式独特,使得文化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中职生觉得读起来拗口,学起来吃力。他们对古诗词普遍不感兴趣,经常是抱着不喜欢或无所谓的态度,很少有主动去阅读欣赏古诗词的。

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缺乏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往往以讲授为主, 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整堂课经常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的时间很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这样的课堂显然缺乏有效性,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改变这一状况。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中职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可采取如下的策略:

1. 知人论世,互相配合

学习古诗词首先要知道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时代会在作者的身上刻下烙印,会给作者的作品增添色彩。每个作者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每部作品都是作者用他们的真性情写成的。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作品内涵。而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讲有关作者故事的方式。课前,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去找关于作者某一方面的内容,课上,各组选派代表讲述,最后教师进行补充。这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被故事内容吸引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2. 反复诵读,渲染氛围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诗词韵律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富有美感。通过诵读,可以渲染氛围,激发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反复的诵读对于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的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但是要注意,这里所说的诵读,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在兴趣的指引下,恰当地引导学生在整体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在让学生朗读前,可以先让学生听音频朗读或教师范读,逐步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正确地朗读古诗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要求:

( 1) 读清停顿。古诗中的停顿一般都是有规律的,经常是两字一停顿,也有一字一停顿( 五言、七言诗的句尾) 的。五言诗多为一句三停顿,七言诗多为一句四停顿,比如:“明月———松间——— 照”( 王维 《山居秋暝》)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 《登高》) 。所以教师在朗读前可以把这个规律告诉学生,让他们看到古诗后能判断出哪里要停顿。

( 2) 读出轻重。古诗中的轻重一般是要根据诗意来判断的,对古诗的意思不了解显然不能很好地读出轻重。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为例,诵读时, “悲”和 “常”要重读,描绘的是漂泊之苦,“多”和 “独”也要重读,表现的是老病孤愁。

( 3) 读准语调。语调的缓急要和字的停顿轻重相配合,也是要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例,诵读时, “无边落木”和 “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 “木”和 “江”要稍作延长,留有余韵。 “萧萧”和 “滚滚”要拖长声音,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和哀思。

( 4) 读懂情感。这需要学生从总体上去把握诗意。仍以 《登高》为例,朗读这首诗时语气要缓慢沉重,要读出 “悲”的基调与情感,用自己的口读懂诗人的心。

总之,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表现的各种美,为进一步理解诗词营造良好的氛围。

3. 巧设情境,引起兴趣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 不易引起学生共鸣,因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巧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下面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词为例,进行分析。

( 1) 借助音乐。可以选取与诗词内容相关的音乐来创设情境, 渲染氛围,使音乐融入到诗词中去,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的共鸣。比如,在学习时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 《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使学生在低沉雄浑的旋律中置身于壮丽如画的赤壁古战场,看英雄豪杰指点江山。

( 2) 借助画面。可以选取与诗词主题相关的图画来创设情境, 达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向学生展示有关赤壁景色的图片和周瑜、苏轼的画像。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诗词有更深刻的认识。

( 3) 借助影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比如,教师在课前可以收集有关赤壁大战的视频和周瑜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片段,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这段历史,加深对词的理解。

4. 比较鉴赏,培养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比较鉴赏法,把两首或两首以上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由此及彼,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 1) 从人物角度进行的比较

在古诗词里,作者往往在塑造的抒情主人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我们可以将不同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进行比较。比如,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抒发的是挣脱官场束缚、归隐田园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曹操的 《短歌行》抒发的是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心情。两者的人生追求不同,但都有其意义,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我们可以将古诗词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结合作者的个人情况及时代特点来做分析, 这样也能促进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 2) 从主题角度进行的比较

中国古代诗词,主题鲜明,感情真挚。咏史怀古诗常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咏物言志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山水田园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隐居生活,表达钟情山水、向往田园的情感。行旅闺怨诗或写羁旅之思,或写闺中怀人,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等。

对相同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可以采取同中求异的办法。比如说在学习李清照的 《一剪梅》 时,可以跟王昌龄的 《闺怨》 作比较,同是闺怨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女子思念自己的丈夫,但也有差别。《一剪梅》中表现的爱情是心心相印的,《闺怨》里的女子则在思念里消瘦,对丈夫的忠贞产生了疑虑,进而心生怨气。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使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魅力。

( 3) 从意象角度进行的比较

意象是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的物体,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具有相同意象的诗歌进行比较。比如说,在讲李白的 《将进酒》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和后面杜甫的 《客至》 进行比较。两首诗都选用了 “水、酒、 杯、肴”等意象,这些相同的意象组合使两首诗在内容情节上也有了相似之处。前者描写的是作者和友人在故人家做客的欣喜,对酒当歌,豪情满怀; 后者描写的是作者喜迎友人来访的惊喜之情,把酒言欢,乐趣无穷。细细品味,会发现两诗虽意象相同但意境截然不同,而这些不同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自己去找,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这种比较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李白、杜甫生活的不同时代对他们的诗风、诗趣、个性及人生际遇的不同影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

总之,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可采取的策略有很多,要针对学情和教学内容具体选择。提高中职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谈起,提出了古诗词教学可采取的策略,希望对提高中职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易娜.中职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法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109-110

[2]赵凌云.中职古典诗歌教学的研究[M].天津师范大学,2013.

[3]冯雅.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M].华中师范大学,2012.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探析 篇8

一、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古诗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职学校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教育中标准化的命题和答案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中职学校也难逃弊端, 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对诗词有不同的理解, 即使同一篇诗词, 不同的心境也有不同的理解, 将诗歌的理解纳入统一的标准化考核中, 违背了文学本身多义性的规律,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感知, 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词历史久远, 许多学生认为现代人没有必要去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和思想, 更有甚者认为古诗词艰涩难懂, 即使背会也没有什么意义, 再加上缺乏教师引导, 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普遍兴趣不浓厚。学生能说出的只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诗人, 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能背诵的作品也只是教师课堂上要求背诵的篇目, 课下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典诗词的危机。

(三) 教学方法不当, 人文精神缺失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要求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 能够追求真善美, 达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 实现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 这种人文性却被课堂上教条式的讲解、生硬的分析所淡化甚至抹杀了。教师上课把古诗词当做一般的文言文来讲, 重点放在字词句篇的注释与翻译上, 字字对译, 句句串讲, 形成“时代背景及作者介绍—释题—重点词语介绍—章节分析—作者情感—艺术特色”一套教学模式, 缺乏对诗歌的鉴赏性分析, 学生对诗歌的自我解读,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诗歌的美感荡然无存, 其中蕴含的丰厚的情感内涵也被人为地消解了。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

(一) 完善中职学校评价方式

中职学校不像普通高中一样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 因而有条件结合本学校和专业的特点, 合理安排自己的考核, 利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 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学校政策是教师的指挥棒, 只有学校下放权力, 给予教师最大的自主性, 教师才能大胆地安排课程, 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当今社会, 信息化发展迅速, 传统的一张试卷、一支笔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们应该探索更加灵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方式。

在中国古诗词中, 月亮不仅仅是宇宙中的一个星体, 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月光世界里诗人独特的情结, 本身就是一个言不尽的话题。据此, 本人曾在教学实践中举行过一次活动, 让学生收集学过的有关月亮意象的诗词并分析诗人情结, 在课堂上讨论, 并要求每个人必须发言, 以课堂表现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学生积极地准备了起来, 那天上课时每个人都拿了一沓子厚厚的资料, 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 整个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古诗词名言、名句背诵默写, 并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关注生活, 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

此外, 还可以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征文比赛, 举办古诗词讲座, 创立古诗词社团等活动, 方式不定, 形式多样, 激励学生参与, 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

(二) 教学方式多样化, 激发学生兴趣

1. 回归诗词文本教学, 加强朗诵。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 主要是通过吟诵让学生直接感知语言规律, 从而学会运用。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日常学习中的朗诵。朗诵, 不等于“死记硬背”, 而是通过朗诵的形式, 感悟诗歌特有的声调的平仄变化以及抑扬顿挫的律动。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学生与诗人的情感沟通, 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 把握诗词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以读带讲, 以阅读促进理解, 读中赏析。例如, 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就主要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在读的过程中穿插讲解。第一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完之后, 提问学生:“苏轼的词和柳永的词, 读起来感觉一样吗?”学生都能回答出苏轼词更有气势。第二遍读时要求学生读出豪放的气概, 同时找出哪些词句可以体现这种豪迈的气概。显然, 是词的上阕。我进一步引导学生, 把读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出来, 之后再次读词的上阕, 进一步体会。讲解词的下阕时, 穿插进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多情”二字, 带着问题再次朗读。这样, 在教学中, 摒弃以往的“满堂灌”,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通过诵读切身体会苏轼词的豪放, 领悟词的意境。

2. 变诗词为画, 让学生驰骋想象。

古诗词讲究意境,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是大多数古诗词的特点, 鉴赏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把文字化为画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没有想象, 就无法理解意境的美, 无法品味语言的美, 无法领悟诗人的情感。如《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展开想象, 仿佛看到秦娥登上高楼在极目远眺, 昔日热闹的乐游原在清秋时节冷冷清清, 只有远处如血的夕阳, 照着汉家的陵墓, 她等待的那个人迟迟不肯出现, 一个憔悴、惆怅的秦娥形象如在眼前。这样, 一首无声的词就化为了一幅生动的画, 学生在想象中自然体悟到了作者的感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 那些好的作品, 可以张贴在墙上, 以此激励学生。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时代在进步, 教学工具也在更新, 多媒体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 有些教师置这些先进的工具于不顾, 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其实,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朗读这一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主题, 结合诗词的语言风格, 选择适合的音乐, 让学生伴着音乐朗读, 还可以在讲解时配以画面, 整节课就生动起来了, 学生也乐于学习。

(三) 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必须是一条滚滚流淌的大河, 才能提供给学生源源不断的营养,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自己对诗词都没有较高的鉴赏水平, 或者教学观念落后、思维封闭, 那他怎么教育学生呢?因此, 教师在课外应多读一些诗词作品, 增进对诗词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多读一些诗歌理论, 懂得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诗歌作品。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丰富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举办各种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是中职语文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古诗词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 大胆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林.浅谈中学语言课的审美情趣[J].理论探索, 2010 (186) .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3]黄玉峰.诗情画意[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4]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关于中职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9

当前, 教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通过引导、点拨, 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了解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之文化内涵,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对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作了一些尝试, 同时参阅了一些同仁的教学经验,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诵读与分析

在中职诗词教学中, 经常可以见到这两种现象:一是只重诵读, 忽略分析讨论;二是只重分析, 淡化诵读训练。他们认为, 中职生基础薄弱, 读一读就可以了;或者认为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弱, 读不清楚, 不如讲讲就算了。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一古训可谓真理。朱熹说:“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这种传统的诵读方法既符合语言文字的特点, 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因此, 诵读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承担着重要任务, 这一点, 语文教师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但是, 许多教师并未真正了解诵读之精髓, 他们或将诵读简单化, 或将诵读程序化。听了一些教师的课, 其设计往往是教师范读 (或听录音) 、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组读等, 整堂课可谓充分体现“读”这一重点, 热热闹闹, 书声琅琅, 可惜“诵”体现不足。“诵”要“因声求气”, 要进入角色, 要在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基础上读出韵味, 要在充分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扬低回。正如叶老所倡导的“美读”, 所谓“美读”指朗读时要像戏剧演员念台词那样, 感情充沛, 抑扬顿挫, 以意逆志, 移情动容,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美读”呢?仅靠“死读”是不够的, 诵读还需和分析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有些课在诵读的基础上也作了些分析讲解, 但只是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教师指点分析不到位,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便只能浮于表面, 其诵读也就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学生通过诵读, 也许能够悟出一定的道理, 但由于对作者、写作背景等了解较少, 加上他们的生活阅历较浅, 缺乏必要的诵读方法, 所以其理解也只能是肤浅、表象的。正确的做法是诵读与指导、分析相结合。我非常欣赏余映潮先生所倡导的诗词教学法, 其做法是:听读, 感受诗的内容;诵读, 体会诗的节奏、重音;听读, 领会诗中的联想与想象;赛读, 体会诗的意境;析读, 品析诗的炼字造句之精妙;背读, 理解诗的中心意思, 等等。其设计之妙在于全诗以整体诵读、反复理解为主要手段, 层层深入, 顺势而下, 以读为主, 读中有析、有品、有感、有悟, 学生的听读与教师的精心指导, 巧妙分析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收到了古诗词诵读、品味、鉴赏、感悟之功效。

二、揣摩与比较

实际教学中, 许多人对诗词文本的解读浮于表层, 在分析讨论中常用到的词就是“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 学生缺乏深入思考、细致品味, 根本无法领悟到诗词遣词造句之妙, 更谈不上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

古人作诗注重“推敲”、“炼字”, 贾岛“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更有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以说, 他们对语言简洁、准确传神等方面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 正因为如此, 流传下来的诗作才有其独到之艺术魅力。那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时就必然不能忽略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词语言来感其情, 晓其义, 体其境, 悟其旨, 并进而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揣摩与比较的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揣摩就是研究、仔细琢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所了解的背景材料, 知人论世, 揣摩诗句意思, 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揣摩遣词造句之妙。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一“绿”字就值得细细揣摩, 才能发现用词之妙, 进而达到“意会”。

引导学生揣摩时还要加强比较。比较可采用“变序”、“替换”等方法。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 有的学生认为, 可将其中的“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一句, 变序为“浣女归竹喧, 渔舟下莲动”, 后经过师生研讨品味, 发现尽管意思未变, 原诗却失去了“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的细节艺术美。

诗词中有些字词的运用可谓独一无二, 精妙无双, 即使是用意义相近的词语替换也难奏其效。我们通过替换字词进行比较, 有助于理解难词新字, 有助于理解诗人“炼字”之功, 同时也能够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巧妙, 就如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评述:“‘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若将它换成“浓”字, 则恐怕意境顿失了。

此外, 在引导学生揣摩比较时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引导学生多“咬文嚼字”;二是引导学生切身体察。在诗词教学中, 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其意义和情味。

三、想象与感悟

诗词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 因此, 在诗词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鉴赏诗词时, 只了解诗中的字句、故事、章法还不够, 要激发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审美习惯等,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发掘诗歌的意境。因为任何一个诗人在诗中都不可能把话说完, 这就留下了许多艺术空白, 给鉴赏者留下了再创造的可能。

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诗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 通过“文字的桥梁”, 达到作者的心灵, 借助联想和想象, 点燃自己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 唤起鲜明的“内心迹象”, 或者再现诗人笔下的生活情境, 再造想象, 补充诗歌的实际内容, 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等, 这样, 学生也就深得诗歌的旨趣了。如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在学生充分感受诗中意象、意境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 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 产生丰富的联想, 由“枯藤”等一连串的特殊意象, 在脑中勾画出一幅天涯游子的行吟图。

在解读诗词中更高境界的思维活动是感悟。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心理感知和心智启悟。洪镇涛老师说:“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 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古典诗词中的形象, 是诗人根据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或自然现象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 它以人物形象为主, 同时包括各种各样独具形态的事物和千差万别的情绪状态。形象在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没有形象, 就没有诗歌;不能感悟形象, 就不能准确地鉴赏诗歌。

何为感悟?所谓感悟, 就是感受、领悟。在学习中, 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意境, 进而感受诗人形象, 通过对这些具象的捕捉、解读, 领悟出诗歌内容及其深层底蕴, 并挖掘到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意蕴。

可见, 把握住诗歌鉴赏中的想象与感悟, 诗中的形象才能由表及里、深刻精当, 并逐渐丰满起来。

此外, 诗词教学中还要注意知人论世与解读的关系, 处理好教师分析与学生自主体味的关系。

总之,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文本出发,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提高学生锤炼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出发, 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关系, 就能有效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养成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并达到诗词教学美育之目的。

摘要:中职语文诗词教学历来只是以读读背背为主, 许多教师漠视了诗词教学的美育作用。在教师的有效引导、点拨下, 通过感受诗词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中职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提高文化品位, 丰富精神世界,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中职,诗词教学,美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 (3) .

[2]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2.

谈中职语文要怎样重视古诗词教学 篇10

一、熟悉音律特点领略诗歌的韵律美

诗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 最明显之处在于诗词要求严格的格式, 有一定的韵律, 因此在学生接触到诗词教学单元时, 教师应先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 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所学古文的基础较差, 现在使学生明确律诗、绝句各有什么形式特点, 诗、词的一般格式又是怎样, 哪里是韵脚, 通常有几个韵这些常识性的知识, 会大大帮助学生现在的古文学习。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韵律美, 正因为诗词有这样的特点, 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极富抑扬顿挫之美。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可以播放著名播音员的诗朗诵以规范读音, 播音员饱含感情地范读,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欣赏脍炙人口的佳作, 可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氛围中, 唤起他们吟诵的尝试欲望。例如在讲杜甫的《春夜喜雨》时我放了夏青的录音, 那甜美的声音仿佛将我们置身于蒙蒙细雨之中, 看到了沐浴在春雨中的锦宫春色。结果学生都争相模仿, 去掉了平日朗读时的忸怩之态, 充分领略了诗歌节奏的美妙。

二、在想像中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美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 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诗人创造的一个生动丰富的艺术空间, 是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现实, 它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形象的空间美、动态美和传神美。所以这需要读者透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 借助想象去体味和感悟。例如王维的这首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送别诗, 清晨一场细雨过后, 洁净了路面, 房舍也显得愈加青黑, 就连道旁的柳树那刚刚才长出的柳叶也青翠欲滴。诗人劝慰即将远行的朋友再饮一杯送别酒。这就是这首诗头透过表面文字传达出来的意思, 然而它却体现了诗人对朋友远使边塞的无限关怀和深切感慨, 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入了对边塞黄沙漠漠, 愁云惨淡, 荒芜人迹, 举目无亲的想象境界中。离乡背井, 艰苦征战、存亡为卜之情油然而生。这是由一杯送别酒的景象描写而引出的想象中的境界。显然, 并不是随便写一个实的景象都能起到这种作用。艺术家只有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些有典型意义额片段, 并对它作出逼真生动的描写后, 才能借助于它的象征、暗示等作用而产生虚的境界, 从而把艺术家心灵深处的情透切地表达出来。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以一沙一云去想象边塞的全景。所以课上教师有必要做这样的引导, 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 参与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更深刻地去体会作品, 长此以往, 势必也就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学会捕捉生活中典型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情感。学生后来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一文时, 在读到父亲为儿子买橘时的背影, 有的学生落泪了, 说好像看到了自己父亲与文中父亲相似的蹒跚背影, 使人刻苦铭心, 这篇文章同样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美的代表。另外, 有些诗词我还利用课件制作成一幅画, 例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诗人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 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一系列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 自主地叠加布局画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一幅图画, 教师再将九个表现事物各自特征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提示给学生, 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 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 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诗词的意境美于无声中展现,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领略“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妙处。这种效果是教师一人在前面口干舌燥地讲解所比不了的。

三、理解字眼揣摩诗歌的诗句美

诗歌语言凝练仅仅数字却又含义丰厚, 并且对实物的描绘又极其形象传神。像李白的《望天门山》其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断”字气势磅礴, 要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断”使人想到东、西天门山原为一体, 是雷霆万钧的江涛将它们冲断的, 可以使人联想到长江波涛汹涌的情景。像历来被诗家推崇的“僧敲月下门”、“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句中这些字眼使用得真是妙不可言, 所以教师在分析诗歌时有意识地提出其中使用得妙趣横生的词, 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分析、思考, 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主动在诗句中寻找字眼, 加深对诗词的喜爱, 自愿的阅读诗词, 并自觉地在口语对话中加以运用。再如:“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个“出”字, 一个字使青山由静止变为动态, 让人感觉仿佛站在行驶的船头看到了三峡两边的青山依次出现, 再配上视频《话说长江》中三峡风光的画面, 会使学生对诗句的体会更加深刻, 对古人准确使用字眼的能力更加佩服, 对中国传统文化诗词的独特魅力感受更加震撼。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 篇11

【关键词】诗词鉴赏 中职学生 德育 作用 策略

引言: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汉语言及现代语言文化知识的教育,更具有一定的德育作用。古诗词一直来都是我国优秀语文文化的精髓,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其审美价值突出,对于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都尤为重要。通过诗词鉴赏,中职学生能够丰富自身情感,提升品格,领悟优秀传统经典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诗词鉴赏能够启迪学生心灵,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诗词鉴赏对中职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其通过诗词鉴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一、诗词鉴赏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1.爱国情怀养成

很多优秀的诗词内容大都蕴含着较为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怀的抒发与表达。比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等都是作者心系国家,为国担忧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作者极高的思想情操和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热忱期盼。中职学生通过学习和鉴赏这类诗词,能够感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更能够激发他们努力奋斗,为建设强国而奋发图强的意志,逐步养成高尚的民族大团结和爱国情操。

2.远大志向构建

诗词歌赋往往篇幅很短,在阅读时能够朗朗上口,很适合抒发感慨,尤其是其中一些名言警句更是被很多学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被世人不断流传和推广。比如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诗词中,很多展现伟人以远大抱负和广阔胸襟的写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种辉煌磅礴的气势有助于学生开阔胸襟,对其进行诗词朗诵时也会不由得发出壮志豪情,有利于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3.正确价值观形成

优秀的诗词歌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通过鉴赏形象的描述教师尽职尽责、奉献精神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能够使学生对教师更加尊重,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奉献。《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道出了母亲期盼与在外漂泊的游子早日团聚的心声,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在学习这类诗词时,学生能够被诗词所描述的场景和作者的内心所感染,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

二、诗词鉴赏对中职学生德育提升的策略

1.将诗词鉴赏与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

新时期的中职学生大多对未来迷茫,没有坚定的思想意志,社会责任感不强,心理承压力较差,容易受到各类新鲜事物的诱惑,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因此,让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时,应当注重时代发展脉搏,按照时代要求来提高学生德育培养的时代性。首先,教师要对优秀诗词资源进行整合,并以身作则,密切联系当今时代现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照自身情况,走出思想误区,主动学习诗词中优秀思想文化,提升道德水平。另外,要加强学生忧患意识,摒弃享乐主义,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自我价值,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发展环境。

2.将诗词鉴赏与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

第一,要注重对诗词鉴赏内容的提炼和深化,让枯燥的诗词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诗词鉴赏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鉴赏了解更为深层的精神内涵,实现个性化的诗词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性的发挥。第二,教师还应当对诗词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提高诗词鉴赏课的丰富性,洗涤学生思想,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学习参与度。第三,注重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相应的诗词后,感悟国家,了解生活实际,并能够自觉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3.将诗词鉴赏与全面拓展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在诗词鉴赏教学同时要注重对活动媒介的改进。诗词鉴赏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古诗词讲座、诗词鉴赏大赛等活动载体,还可以构建诗词团体等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认知、理解、学习、感悟、鉴赏诗词意义。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优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校园人文气息,让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成为诗词展现和德育的代言人。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内宣传栏、校园广播、海报、LED屏等彰显诗词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此外,诗词鉴赏还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诗词魅力,让诗词成为学生生活的“良伴”,成为促进学生品德建设的重要依托。

结语:

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走向。教师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注重结合我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对语文教材进行充分应用,对传统文明进行深入探究,提炼重要的德育教学内容,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优秀道德品德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中能够辨别“好坏”,逐渐培养优良品德,实现提升中职学生品德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春来.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19+24.

[2]罗玉红.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3:95-97.

[3]朱世彪.语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J]. 学周刊,2013,12:22.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 篇12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将被动的古诗词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1. 开展语文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中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古诗词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设计一段新颖、有趣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古诗词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一场语文教学实践时,因为即将开展的古诗词教学主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就在活动中穿插英雄的概念,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有些学生喜欢忠肝义胆、武艺超群的常山赵子龙,有些学生喜欢义薄云天、神威奋武的关云长,有些学生喜欢年轻有为、足智多谋的周公瑾。待学生讨论结束,笔者提问: 看来大家都有喜欢的三国英雄,那么大家知道苏轼最喜欢的三国英雄是哪位么? 随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开始讲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知识背景。通过这次成功的语文教学实 践,笔者发现只要用心发掘学生感兴趣的领域,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古诗词水平的提高。

2.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的语文教师与音乐教师联手,为古诗词谱曲,然后让学生吟唱,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春江花月夜》一课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春江花月夜》一词的曲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的引领下进入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中,充分了解该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景之下创造了如此优美的诗词。这样,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再如,在《武陵春》一课教学的时候,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笔者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配合表演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加强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有 效性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培养其语感,让其接受感情的熏陶,对加强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单纯地依靠语文教育工作者逐字逐句地分析与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更多地借助朗读培养语感,让其在反复的诵读之中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在学生基本掌握古诗词的表层意义之后,可以让其合作朗读,让学生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明白作者每一句诗词是表达哪种含义,蕴含了作者哪种情感,使学生深刻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感情基调等,然后教师再进行背景介绍,详细地阐述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与遭遇。诗词作为诗人感情的真实表达,与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经历遭遇息息相关。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之后,角色互换后就会充分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更容易掌握诗词的核心,理解诗词内容。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普通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诵读教学,还加强了古诗词的分析与美学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本文主要提出提高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

上一篇:自动化安全控制下一篇:事中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