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共4篇)
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 篇1
吟诵与吟唱古典诗词绝唱
吟诵是一门绝学,在我国历史悠久,与古典诗词相伴而生,但其音乐鲜有乐谱留存于世,资料甚为匮乏。而今,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并且大都年逾古稀,吟诵艺术陷入了濒危的困境,而在我国邻邦,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吟诵汉诗的传统。40年代,唐文治、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吴世昌、黄仲苏等一批学者积极努力恢复传统吟诵方法;赵元任先生录制了6首诗词吟诵调,1 9 6 9年又录制了李白《静夜思》、张继《枫桥夜泊》、贺知章《回乡偶书》等5首吟诵调,除此之外,还根据自己的吟诵音调谱写了22首乐谱,大都收于《常州吟诗的乐调17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杨荫浏先生在1961年写了《语言音乐学讲稿》,其中有关于吟诵调的论述,此文收录于《语言与音乐》一书中;在《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一书中也有关于诗词吟诵的文章;1986年,傅雪漪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乐曲教学札记》一文中对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进行介绍,此文载于《中国音乐》1986年第4期;1996年,傅雪漪先生的《古典诗词曲谱选释》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有关于古典诗词的演唱的文章;1997年,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全面介绍了古典诗词吟诵的历史、方法、腔调,并附部分曲谱;2002年,江苏常州第一中学的音乐教师秦德祥先生将其发表在国内各学报上的吟诵音乐研究的文章汇集成《吟诵音乐》一书从音乐的角度进行了吟诵调的研究,并附C D,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唱
“唱”,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依照乐律发出的声音。”诗词的吟唱,实际上是诗词音乐性进一步衍展,其表演性更强,一般都有谱可依。无论是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歌曲,还是当代音乐家的依词配曲,都有着强烈的音乐美。学习者可以依谱演唱,融入自身特点,吟唱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如今,古代流存的乐谱已不多见,自2 0世纪前半叶以来,许多作曲家依词配谱,赋予诗词作品新的曲调,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作品。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黄自曲),苏轼的《卜算子》(黄自曲)《大江东去》(青主曲)《水调歌头》(江文也曲)《春晓》(江文也曲),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青主曲),李白的《清平调》(三重唱,谭小麟曲),《江夜》(四部合唱,谭小麟曲)等。许多歌唱家在音乐会上也将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必唱曲目。如《枫桥夜泊》《阳关三叠》《杏花天影》《长相知》等曲目都是音乐会的经典演唱曲目。
二、吟诵的历史溯源
诗歌吟诵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周代,诗歌吟诵已是官办学校的必修课程。我国最早的诗总集《诗经》中的每首诗都可入乐,《墨子·公孟》曰:“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以鲜明的文化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楚辞作品萌生出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楚辞中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其中包含了后来五言诗“
二、三”句式和七言诗“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在句中或句尾处,楚辞中多用“兮”字,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舒缓语气,或起到某种结构助词的作用。
1、与歌曲相交汇。
有些词曲的创作是采用民歌元素而成,比如琴歌《竹枝词》。刘禹锡在《竹枝词九首》并引道:“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这段话描绘了正月节日里,建平的儿童边唱《竹枝》,边吹短笛、用鼓打着节拍,边跳舞的情景。也说明了《竹枝词》是根据巴渝一带的民歌创作而来,为了让善歌者传唱,使后来听歌者了解“变风”的来源。杨荫浏先生曾说,“诗三百篇、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自来凡属诗歌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在格调上无不受当时民歌音乐的推进,因诗之所以为诗,除了内容之选择与处理,不用散文之外,它还有许多重要的形式成分。这些形式成分中间,最为世界多数诗学家们所公认的是轻重律,便是顿逗,便是诗步。诗步产生于节奏。节奏不被曲调的歌唱促成,诗步怎么能产生。诗学家们似乎都觉得自古而今,本国诗词,有着清楚的进化步骤,却很少人说起,在这进化步骤之后,是有着活跃的民间音乐为之推动。”同时吟诵音乐也影响着现代歌曲的创作。由赵元任作曲、刘半农作词的《听雨》就是在常州古诗的吟诵调上略作改动而成:
谱例《听雨》:赵元任在这首歌的注解中写道:“这个歌调儿本是常州吟古诗的调儿而加以扩充的,而且时间也差不多改得慢一倍。假如照平常常州吟诗的调儿吟起来,大略如下”:
2、与戏曲相融合
有很多词的题目本身就是词牌名,如《雨霖铃》《菩萨蛮》《扬州慢》等,也有一些词被收入戏曲的唱词或道白之中,有些被节录,有些则被加工改造。如《牡丹亭·惊梦》里有几句这样的唱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正是从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转化而来。传统戏曲中许多“引子”不用伴奏,且唱念相间,都是借用词调中的短调(小令)的词句,唱腔也借用了文人的吟调。古人吟唱诗词讲究“韵”,不仅主张歌词中同声相应的“韵”的位置应与调式主、属音的位置相对应,还要求“韵”的位置必须与板位互相对应,即歌唱时韵字直接落板,或采用底板使韵字延长的弱音,落于板位。诗词歌曲“逢韵必拍”,对散曲、南戏、杂剧、昆曲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元散曲《翠裙腰》:全曲共5句,末字“秀、洲、首、楼、秋”字全部落于强拍,应对了“逢韵必拍”的规则。
3、与宗教音乐相影响
吟诵音乐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过宗教音乐的影响。陈少松先生在其所著《古诗词文吟诵》一书中举到一例:旧时无锡地区私塾里吟诵《千家诗》有一种读法来源于民间流行的宣卷的调子。宣卷是佛教音乐中“唱导”的一种形式。所谓“唱导”,就是以宣唱佛礼的形式来开导善男信女之心,是一种通俗化的佛教音乐。这个例子说明了佛教音乐对吟诵音乐的影响。黄翔鹏在《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题》一文中举到一例:陈家滨、刘建昌从五台山青庙音乐《三昼夜本》中发现歌曲《望音乐江南》的曲调配上白居易《忆江南》的词,词曲间天然契合。黄翔鹏在文中写道:“文人词《望江南》在唐代应是清乐琴歌一类作品。它的‘南吕宫’可从琴调‘清商调’推得。慢一弦得音作徵声为清商调黄钟。它的清商音阶宫声是仲吕音,南吕音当然是升而成为此曲的角调式主音,即古代宫调理论中的‘调头了’。”并认为该词曲“无论从调高、调式结构、调头位置和古文献中的;唐代俗乐调名称都取得了可以互相证结果。”谱例《忆江南》:
四、唐诗诵唱的艺术特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字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使得语言具有了声调,调形的变化形成了歌唱一般韵律,与诗句的文义、词采、思想意境、情绪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道:“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以唐诗为例,诗的平仄格式与律句节奏构成了吟诵的基本部分,掌握了它们的规律,也就掌握了吟诵的基本方式。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在《康熙字典等韵》中载有《分四声法》的歌诀,说明了“平、上、去、入”四声调的特点: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声调变化可归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八字。即古汉语“平声”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入声只在于南方方言中还有保存,在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但我们有时在吟诵中会遇到一个问题:有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会读成阴平和阳平,这样一来,平仄就容易出错。我们需要多读一些古代的韵书,如《诗韵合璧》《诗韵集成》之类,将入声字加深了解和记忆,吟诵时多加注意就可以。唐诗的格式安排是有律可循的,比如七言诗的平仄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每句有七字,根据“一句之中,平仄相间”的规律来安排平仄。幽暗、明亮、柔和、刚直、悠长、短促的声音在诗句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便形成了抑扬顿挫、色彩鲜明的吟诵调。假如单单这样安排平仄,对比变化过于简单,整首诗在吟诵时会稍显单调乏味。于是又有了另外一种方法:“对”与“粘”。“对”是指一联之中,平仄相对:每一联中,如果出句是平声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必须以仄声字相对应;如果出句是仄声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必须以平声字相对应。例如,首联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则用“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应位置上的平仄正好相对。所谓“粘”是指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下联出句第二个字的平仄须和上联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例如:第二联出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二个字和首联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个字都是“仄”声,将上下联由此粘联起来。这样一来,全诗的平仄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吟诵起来就有一种错综往复,循环变化之美。平仄格式只是唐诗吟诵的一部分,律句的节奏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律句是以每两个音节(两个字)作为节奏单位的,也可以叫做声律单位。
诗词吟诵技巧
1.气息支持
清代陈彦衡在《说谭》中提到:“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溥,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气息是吟唱诗词的动力,声音的强弱变化、诗歌情感的表现都要通过气息的支持才能完成。演唱时坚持的原则是:“望词知义,因义生情,以情引气,随气出声。”通过情感的体验以产生歌唱的动力,这种动力的表现形式就是气息的涌动。例如李白的《秋浦歌》组诗第十五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发第一个字音之前气息先准备好,“白”字轻轻喷出,“三千丈”稍加强调,将无限的愁绪和夸张的诗意表现出来。整首诗用平稳的气息引导声音,在浅吟低回的哀叹中表现内心无限的惆怅。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诗描绘了秋日山中怡人的景色使游者流连忘返的情景。这种愉悦的心情需要流畅、轻快的旋律来表现,气息要灵巧轻松,与《秋浦歌》的低沉截然不同。
2.语调抑扬
指吟唱时的“抑扬”,也就是声音的高低起伏。由于地域、方言不同,每个人的发音不同,同一首诗的吟诵也不尽相同。诗文重要的是和谐,比如汉武帝“李夫人之歌”末句“翩何姗姗其来迟”虽然都是平声,但吟诵时结合意思诵出其长短轻重,注意音节速度,自能表现出诗中犹疑期望的神情。吟诵时抑扬得当,诗的起伏变化和强弱对比就会清晰有序,旋律会流畅优美,顺理成章;反之,抑扬失当的话,旋律会杂乱无章,尽失美感。
3.句逗停顿
诗的“抑扬”与“顿挫”如同台上的指挥,掌握着全局的风格。“顿挫”指停顿与转折,张弛有度、停顿得当的吟唱,才能体现出诗文的风韵。诗的停顿有很多种,有韵律性、情感性、强调性等。韵律性顿挫如五言诗“二三”“二二一”节奏、七言诗“四三”节奏等,前文已有举例。
情感性顿挫指根据诗文意思的引导来断句、停顿,或是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我们可以试读杜甫的《石壕吏》来感受一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样一首叙事诗,结构规整,情景动人,吟诵时声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进行,这样必须在对全诗的深入理解之下把握语气。如一开始使用叙述的语气,随着情节的紧张,语气要急;待老妇哭诉时,语气要哀婉、乞求;当老妇随吏者而去,语气要变得更加凄凉、伤感,节奏要放慢。通过这种抑扬顿轻重缓急的语气对比,才能使听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
强调性顿挫是在诗中的某个字音或词音加以停顿、延长,着重表达此意。如李白的《短歌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迴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中间加线的字需要语气上的强调,来突出诗文之意。“何”字的重音带着反问的语气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浩”字感叹出天地之广阔,全诗充满了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倘若只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吟诵而没有语气上的轻重、停顿,整首诗就会索然无味。
4.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是对吟唱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用普通话还是用地方方言吟唱,都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明朗。从古至今,歌唱的咬字归韵一直被大家所强调。宋代张炎在《讴曲旨要》中说:“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认为字腔必须统一,不能此近彼出,还须依字行腔,做到字正腔圆。明代魏良辅的《曲律》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将“字清”置于三绝之首,体现了吐字清晰的重要地位。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对声腔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哑人亦能唱曲,听其呼号之声即可见矣。常有唱完一曲,听者止闻其声,辨不出一字者,令人闷杀。”语言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歌唱中吐字的重要性。古诗词一般篇幅不长,但蕴含意义丰富深刻,诗中天地广阔。文人作诗极其讲究对仗押韵,我们在吟诵时更要注意吐字发音,清楚地表达诗中之意。这一点做好,声音自然有力度、有内涵,且不论音量如何,良好的出字归韵能够拉近听众与诗的距离,能够使观众全面的感受诗词的音乐美。举柳宗元《江雪》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五绝,描绘了皑皑雪地,寂静无声,只有一位老翁独坐于江面垂钓的情景。吟诵时不必太大声,用沉静、舒缓的声音表现诗中的场景。“鸟”“人”“独”字稍加强调,音色中有强弱、急缓的对比,随着最后“寒江雪”三字的咏出,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一位宁静超脱、孤独而又高傲的老翁形象跃然于眼前。在吟唱时,行腔要保证母音位置的准确,要先酝酿好再出字,无论音调如何,在未唱完时不可失掉状态,口腔位置要保持不变,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5.韵味内涵
吟唱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是是唱出其中内涵、唱出韵味。吟唱者要寻找诗歌中的“意象”,发掘诗歌的“情源”。每首诗都有其表达之意,但是诗人的风格、诗的背景、表现内容皆有不同,要掌握诗中最重要的“情源”,才能准确地将诗意表现出来。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说,“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述也”,诗歌的表达方式是细腻婉转的,用最精练的文字可以夸张的表现事物场景。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寥寥几句,将一位孤高桀骜、独自浇愁的诗人形象跃然于纸上,踽踽凉凉的情景让读者为之心动。吟唱此诗要把握“醉”的神态和诗人无可奈何自娱自乐,而背后却无限的凄凉的酸楚感觉。
6.神态自然
诗词吟唱讲究情真意切,切不可矫揉造作。诗文创作讲究词微以婉,我们在吟唱时也要准确把握其度。如唐代于鹄的《巴女谣》,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天真活泼的巴渝村女牧牛图。乐曲轻松欢快地描绘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在牛背上嬉戏玩耍的情景。当路旁好心人催他快回家的时候,她竟不以为然调皮的回答:“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此曲采用了带附点的十六分音符,形成了跳跃性的节奏,以近似儿歌的俏皮旋律把小女孩的天真可爱表现得惟妙惟肖。吟唱这首诗要保持愉悦、俏皮的神态,表现轻松欢快的场景。与之相反,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霧、渔火、钟声”,一系列画面的描写,无不透露着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吟唱此诗要把握“静”的状态和离乡的愁绪,勿需太多表演,更重要的是把握意境和作者心中深深的孤独。
7.动作协调
有时诗歌吟诵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可以随着节奏摇头晃脑、舞之蹈之,或是以如意打唾壶、用玉钗敲击修竹,也可以拍手、击鼓、挥棒、敲木鱼、打拍板,这些动作可以随意,视当时场景、诗中内容而定,也起到和观众交流的作用。我们在吟唱时要注意动作的协调自然,配合神态,同样也不可忸怩做作,要给人落落大方之感。古代诗词无论是吟诵还是吟唱,都要把握其内涵,揣度其意境,探求其规律,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体会,才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音乐美,乐律中的文学蕴。
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 篇2
而吟诵是指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类似歌唱般地读。因地域、方言、师承关系、品性修养等不同, 每个人对诗歌理解感受不同, 故吟诵没有一定之规,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哼哼”是其初级形态, 还有类似唱歌般带有曲调的“吟唱”。
吟诵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古体诗歌感受兴发的语言表达方式。一门古代语言艺术, 它的美存在于创作及感受的双重过程。从诗歌创作角度看, 吟诵是诗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懂得吟诵就做不出好诗;从诗歌感受角度看, 吟诵还是外人感受诗作、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不懂得吟诵就无法感受诗歌的美。从“哼哼”到“吟唱”, 都是诗人学习、感悟以至创作的艺术表现, 故而吟诵是实用中的“美”。吟诵是一种在对诗歌内涵意蕴精熟基础上由内心感发的有声语言表达, 即使古人三五成群一齐吟诵, 也还是以实现自我与诗人、诗作本身的精神契合为目的。吟诵艺术的特质在于吟诵者的“感我”, 不为外物所动, 自然质朴, 属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吟诵者将自身定位于“诗人”本身, 吟诵目的在于吟诵者与诗人二者间心灵的融会交流。
现如今伴随大众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 朗诵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 喜爱者越来越多, 艺术表现形式在以有声语言为主基础上越来越丰富。广播中能听到朗诵者优美的声音, 电视中更是声画并茂, 还能看到朗诵者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的神态, 还有站姿、走位等等。如果说吟诵产生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朗诵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响亮美和形体美。朗诵艺术中朗诵者将自身定位于表演者, 朗诵目的在于“感人”, 即在自我融入、自我感发基础上达到“推己达人”的传播目的。如果从传播学来看, 吟诵属个体传播, 朗诵则属于群体或大众传播。
吟诵和朗诵, 仅一字之差, 意义大不一样。一个是传统的、内在的“自我”艺术, 一个是现代的、外在的“舞台”艺术;一个是质朴自然、浑然天成的璞玉, 一个是精雕细刻、包装精美的工艺品。它们拥有截然不同的艺术创作道路, 它们是两种风格不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吟诵和朗诵之间其实是传统与现实、原生态与现代的艺术表征。在我看来, 二者并非水火不容。其实古代吟诵之美, 正是现今朗诵之痛。现代朗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隔靴搔痒、无病呻吟的矫情之作, 还有一部分朗诵作品竟演变成了“舞台剧”, 剧情表演大于有声语言表现。它们仅仅是为了追求声音的形式美或舞台表现力, 即所谓的“好听”、“好看”;语言华而不实, 内心虚情假意。有声语言表现与诗词语言的内涵美严重脱节, 变为单纯卖弄声音、表现自我的僵化形式。而吟诵留给后人最大的精神财富是要始终立足于挖掘诗歌本身意蕴基础上的内心感发, 这是有声语言表现诗歌的精髓。现代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 理应秉承这份传统。
吟诵艺术作为古典诗歌的“活化石”, 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后代子孙应该予以珍视和继承, 但普通话毕竟是现今语言的统一标准, 也是未来语言的大趋势。古典诗词吟诵传统可以保留下来, 比如有些字古今异义差异很大, 可发古音以示区别, 又比如为了诗歌平仄押韵的审美需要, 可以把押韵之字改读古音。这类改发古音的例子毕竟是少数, 教师可以依据古音读法教学生们朗读。现如今古入声均已归入普通话四声。如果我们现在强行规定不许用普通话朗诵, 全部取而代之为古音朗读, 也难免会落入因循守旧的窠臼。正如中国明代音韵学家、著名藏书家陈第指出:“时有古今, 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从周秦两汉到现代, 各个时代的语音都有所不同。一般初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现代音等。倘若现代人朗诵古典诗词之前必须先行掌握作者当时当地之方言、古音, 这也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对于古典诗词, 古人用他们的古音读法去读, 是时代使然, 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古音读法, 现代人应根据自己的理解, 这是对文本的再创造, 也是激发现代人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每个时代的人都习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普通话朗诵也能很好的传递古典诗词语言的内涵, 也能营造诗一般的意境, 关键在于是否对古典诗词的内涵理解到位, 是否对于作者当时当地的创作心情感同身受, 是否能用现代的表达方式将古典诗词的情感意境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现代人与古代人生活环境、成长经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差别很大, 但古典诗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在今天感受诗歌语言精妙之时, 我们应积极汲取古代吟诵艺术的精髓, 用古代艺术之美改造现代艺术, 将各自的美感特质有机融合, 从而让中国古典诗歌增添现代意义。
古人对唐诗宋词的吟诵是百花齐放, 所以今人朗诵唐诗宋词也应该是百花齐放。倘若我们现今朗诵艺术中能逐渐地汲取古人吟诵的精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一定会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参考文献
[1] 、叶嘉莹.《谈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J].《文学与文化》.2012.2
[2] 、许芳红.《声情诗情两相宜——浅议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文学研究》.2011.2
[3] 、刘麟轩.《音义之间——试论古典诗词的吟诵教学》.[J].《现代语文》.2012.03
谈文学情感与诗词吟唱 篇3
张春晓谨志。2015年12月14日。
你是把别人写的文字,用自己体会到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多少要依傍着它(文字)一点,不可能按照自己想的就怎么念。原文比较整齐,不断地重复的,你的调子就可能简单一点,比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或者白居易的《琵琶行》,它基本上就是十字句一联,两句为一联,或者七字句不断地重复,所以它的变化不是很大。如果是词,它本身是长短句,所以你跟着它来念,你也可以在感情上起变化,而那种十个字一句,不断重复的,你所可能起的变化就少。比如说像白居易写这个弹琵琶的声音,变化很大,但是它规范为七个字,你的吟唱也只能在那七个字的范围以内。这个是被限制住了,没有办法的。音乐家不一样,音乐家可以打上谱子,比如说李劫夫谱毛主席的诗,语录歌他也能谱,为什么呢?有的部分可以反复重唱,这个变化就大了。我们吟唱还没有哪两句多唱两遍,还没有这种反复重唱的方式。所以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是根据它的句型,第二是根据所体会到的诗歌本身的感情,在这个基础上,轻重之间可以有些变化。这个是说文字比较整齐的。但是词就不同一些,你比如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它这个本身有变化。
体会作者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了解作者当时写这个作品的时候的心情。你比如说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这个曹侍御我们还没有查出来,可能也不是一个很得意的人,如果他高官厚禄,他跑到广西那么远的地方干嘛。因为一般来说,作文官的人都是越在京城,越靠近皇帝越好。宋朝的晏殊,一直作宰相,有个妓女唱一首词,唱道“千里伤行客”,这说的是走到外面很远了。晏殊就很生气,他说我做官从来没有离开京城五百里,你干嘛说我千里伤行客②。唐朝的地方官、武官,他越在边远地区,就越独立(越好),而文官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皇帝越好。柳宗元贬官在永州,根本不能离开,国家法律规定他不能离开,所以他就只能就说“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而这个“破额山前碧玉流”是景,“骚人遥驻木兰舟”是情,是曹侍御的情。因为他老远看到柳宗元在这里,他也想来这个地方,他想到这边来的,这包含在诗句中不言而喻。所以他就“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是行动上的不自由③。
比如还有比较熟悉的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整个是讲南宋亡国以后,西湖荒凉冷落的景。这“一抹荒烟”就将元朝的蒙古铁骑把南宋的首都临安糟践的不成样子,一起就包括进去。这也就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临空在写。“国破山河在”,只有山河,山河是自然的东西,没有人,“城春草木深”,草木还在茂盛,人呢?也没有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四句都是讲,没有人,没有人,没有人,全部逃亡了。安禄山的叛乱是带有种族矛盾的叛乱,不是纯粹的地方叛乱,这种叛乱带有种族矛盾,所以杜甫的诗里面,写了许多有关于胡人、骆驼的。他一回来把他所经历的文化什么都带过来了。所以张炎这个《西湖春感》事实上是亡国之感,写亡国以后的一个春天。你读这首词的时候,你会体会到他这个感情念的时候,即使它有这个框框限制了四个字、四个字、五个字,但你慢慢就可以把这个感情注入进去,这个变化比较大。“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吟唱)。鸥都有新愁,人呢?鸥是古人认为是最闲的,它终日在天上转,其实这是个误会,它要找鱼吃,它肚子饿,是不是?但古人还是认为鸥是很闲的。所以古人称为闲鸥,有谁说忙鸥?
你们要想学啊,不要一下子读出很多,或者有一个那个乐谱在那里,就是了。选一首反反复复念,反反复复念然后你就习惯了,你再套到别的作品上去。一般来说朗诵啊,七言绝句和这个五七言律诗、词比较好念,五言古诗,特别像五言绝句这种比较难念。因为它太短了,特别是用仄韵尤为短促,如果用平韵,声音会拉长一点。仄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个韵很短很促,所以就很难念。你们可以拿一首词,或者一首诗反反复念它个若干遍,慢慢地会有用处。这个的用处在哪呢?假设你读古人一首诗,你有一种体会,就是说有一种激动,有一种感觉到要接受它的感情的那种冲动,这个时候你念的对你有帮助的。这是我上次讲胡小石先生,他念这个有种非常投入的状态,我们确实都被他吸引住了。那时候他就五十多岁,满头白发地走来走去,到现在为止几十年了,大概从1933年、1934年,(到现在)多少年了,我的印象还很强④。这个东西对于你们,帮助你们理解古代作品有好处。
散文也是这样,我选的韩愈的那个《送董邵南序》啊,你看那个文章那么短,它好像每走一步都在转弯,它不是走的一条直线。因为当时军阀割据,凡是在中央功名方面失意的都跑到河北的幕府里去。董邵南是个很有才能的一个人,但是唐朝是通过进士考试才能出路比较好,他没有考取进士。这个旧社会的这个考试啊,可以叫作“开冤枉铺子”,专门卖各种冤枉,不靠本领,靠运气的。董邵南要去河北,来见韩愈。韩愈是一个非常爱提拔后进的人,但这时韩愈没有办法,他又不是皇帝,可以特赐他进士出身,只好让他走,这时不能留他,但是又想留他,就是这个文章的意思。他说河北那个地方是个非常能够提拔人才的地方,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那是个很能赏识人的地方,你去去看,现在是不是有所改变,希望你能够有出路,不过万一没有出路,怎么办呢?他说皇帝还是希望你回来……就好像那武术大师练什么八卦掌一样,每一步都在转。每一步都在转。去去读延声,去去又收回来。他真有本领,所以这种散文呢,你就可以根据它里面表达的感情,声音会不断地起伏变化。
骈文就比较困难,骈文太规范了,文字很美也有感情。“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充满了感情,情同景粘合得很紧,但不是像散文那样大开大合,这个文体,同朗读体会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外形你依靠它存在,你受它的制约,所以朗诵有这么一些情况。但主要的呢,需要实践,要实践。念很多,念一首词念一首绝句,或者一首律诗,念它个比如说一个月,慢慢地在念第二首的时候,那个基本的套子在那边,然后你慢慢地就会感觉兴趣,最后你能够达到目的。当你被那个诗里面的境界情物所写的吸引住,你想用声音来表达它,这样慢慢的,可以作为学习的步骤。我也劝你们学着做一点旧体的诗词文章,不论做得好不好,没有关系,会做同不会做是两码事。如果即使不能,你最好有点艺术创作的经验,会拉胡琴啊,会跳舞啊或者什么,使你这个理智活动啊,掺杂进些感情色彩,对你有帮助⑤。
牛彩云杨园园 整理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 《程千帆老先生吟唱》音频见于http://www.56.com/u21/v_ODkxMzI0ODI.html。共计吟唱作品13篇,总时长18分钟。目次为:五言律诗(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七言律诗(唐)杜甫《登楼》;五言古诗(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七言古诗(唐)白居易《琵琶行》;七言绝句(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小令(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煜《浪淘沙》、(宋)晏几道《临江仙》;长调(宋)柳永《八声甘州》、(宋)姜夔《一萼红》、(宋)张炎《高阳台》;散文(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骈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② (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晏元献早入政府。逮出镇,皆近畿名藩,未尝远去王室。自南都移陈,离席官妓有歌千里伤行客之词。公怒曰:‘予平生守官未尝去王畿五百里,是何千里伤行客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③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表达了诗人在贬谪中对自由的渴望。满腔抑郁不平之气,而以委婉曲折的手段表达出来,使人读后,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于作者命运的深切悬念,所以特别动人。它不但是柳宗元最好的七言绝句,也是唐人七绝的杰作之一。”(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35页)
④ 程千帆先生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素心会”演讲《两点论—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漫谈》中回忆道:“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我到胡小石先生家去,胡先生正在读唐诗,读的是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花不自由。’讲着讲着,拿着书唱起来,念了一遍又一遍,总有五六遍,把书一摔,说,你们走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此处所说胡小石先生事,即指此事。(程千帆述,张伯伟编《桑榆忆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1页)
吟唱古诗词音乐教案 篇4
单位:河南省滑县向阳小学姓名:
张 慧 敏
【课 题】《吟唱古诗词》 【教学内容】
1、歌曲《悯农》
2、器乐曲《静夜思》 【教学理念】
音乐课堂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倡学科综合,并以音乐教学为主线,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体验音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要求】
1、从古诗词歌曲的题材入手,采用对诗词的吟诵——欣赏——分析,探讨——歌唱——表演结合,充分发挥音乐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审美愉悦。
2、通过诵读、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3、通过歌曲《悯农》、《静夜思》的学习,感受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重 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2、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难 点】 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⑴听音乐,可坐着听,也可围着圈做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随歌声前后做锄地动作模仿弯腰插秧等活动。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的旋律。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⑵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碰铃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知识连接:《悯农》
(二)首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赏析要点:
这首诗和前面一首是姐妹篇,可以对照起来读,前面一首是讲要珍惜劳动果实,这一首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现实:普天之下,没有一块闲农田,农民终日辛勤劳动,可是劳动者不得食,常饿死。这是何原因呢?诗人在当时能如此深刻地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4、有感情地演唱、律动。
同学们在吟诵古诗、配乐古诗、随乐律动、配乐画画当中对旋律越加熟悉,唱起来就琅琅上口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伴随优美的器乐曲《静夜思》的旋律以缓慢的速度有感情地唱出来,也可自由地律动。
配上乐器创设意境,分组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1、乐器伴奏吟唱组。
2、小品演出组。
分组汇报交流:提供舞台供同学们演出。教师允许学生即兴创作,提倡
【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推荐阅读:
古典诗词吟唱11-01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与企业文化的关系10-13
略谈传统诗词的吟诵06-12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08-25
教案《中国古典诗词与爱情》10-22
诗词吟诵教学07-17
小学诗词吟诵教学07-09
敬亭之春诗词吟诵会主持词07-21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09-08
花凋零的古典诗词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