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省部级欣赏(精选4篇)
国考申论省部级欣赏 篇1
国考申论省部级范文欣赏
(三)华图教育
【防患于未然天变不足畏】
从公元62年罗马庞培城大地震到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从热岛效应到沙尘暴,从雨雪成灾到城市内涝,从电梯事故频发到S市特大火灾事故┅┅都时刻警醒着“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立足当前,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灾难,应当肃清隐患,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打造城市安全生命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天变不足畏”!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面对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我们城市生命线却脆弱不堪:缺乏城市综合应急系统、公共应急资源分散、公众危机意识淡薄┅┅安全无从保障。面对自然的愤怒应当心存敬畏,但针对人为的城市灾难,不应当在沉默中灭亡,而应在沉默中爆发。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生命线的基础和保障,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第一选择。建立健全城市综合应急系统,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实现“天变不足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整合公共应急资源,提高救援速度效率。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等,是当前公共应急资源的主要隐患,致使很多事故灾害直接波及城市无辜公众,无法应对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伤后之痛”,整合庞大而名目繁多且具有高专业水平的救援队伍,如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等,以提高灾难爆发时的救援速度和效率,已经成为打造城市安全生命线,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必然选择。
开展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培养人们危机忧患意识。近年来,火灾、爆炸、踩踏等事故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公众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差距较大。“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教育,培养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及忧患防范意识,并提高安全技能,做到灾难来临时的清醒、从容与淡定,积极应对灾难,已经成为减小灾难后果与震惊的必然要求。
人类历史是与灾难相伴及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天变不足畏”,灾害我们可能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防患于未然”,作好应对灾害的“人防与技防”,打造坚固可靠的城市安全生命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国考申论省部级欣赏 篇2
一、命题说明
1、话题选择说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如何啃下脱贫这块“硬骨头”,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还须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动力。
2、材料选择说明
本试题选择了领导人讲话、政府文件、学者观点、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等材料。
3、问题设计说明
包含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文章写作题等经典题型。
二、题目解析
1.“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扶贫干部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并指出其根源。(15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200字。【答题思路】
“经验”、“教训”、“借鉴”、“启示”等字眼,一般统称为启示型题目,基本答题思路是:成功正面的材料,总结提炼做法;失败负面的材料,由问题教训反推对策。【答题过程】 1.定位材料——资料2 2.提取关键信息
资料2:
去年9月以来,Q省向全省贫困村、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老高被派往清水河镇某村任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
一到村里,老高发现与当地村民语言交流有严重障碍。他努力克服语言关,走村入户、实地调研,发现村里存在的问题很多:缺水、缺电,还缺房子。该村共有300多户人家,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170多户村民实现了集中居住,但剩下的130来户村民仍分散在山区,水、电不通,生活极为不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原因:任务艰巨】
这位第一书记回忆,当地群众对扶贫干部的到来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村里的水、电、房子要配套,必须有资金支持才行。【原因:资金缺乏】
选派单位的实力强弱影响着驻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成效,这是第一书记的切身体会。他说:‚比如交通、林业、旅游、财政等‘强势单位’,他们可以给贫困村找门路、上项目,脱贫见效快。如果是‘弱势单位’,本身能调动的资源就有限,加上有些单位并没有扶贫专项资金,帮扶起来只能是捉襟见肘。‛【原因:选派单位资源有限,无专项资金;职责定位不清晰,只注重拉项目】
‚对能不能联系到扶贫项目,能争取到多少资金,我们一点底都没有,实在是愧对群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位第一书记无奈地说。【示弱心态,原因是没钱没项目,有心无力】
很多基层干部都知道,H县庙沟脑村的第一书记魏海平,在村子里实施了444亩高标准造林、3亩羊肚菌种植和林木种苗繁育等10多个项目。现在,庙沟脑村的林木繁育产业初具规模,那里的脱贫攻坚开展得红红火火。
被派驻到D县某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也暗下决心,要像魏海平那样找到项目,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魏海平搞的是苗木种植,咱要不换个家畜养殖?‛在脱贫方向的规划上,这位第一书记坦言并未做太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是盘算着家畜饲养比苗木种植回报会更加丰厚,扶贫的效果估摸着也更‚显眼‛。【原因:未深入调研,只注重结果,急功近利,比成效】
但问题随之而来。村里土地本来就少,庄稼种得也少,用庄稼养活猪仔是指望不上了;但如果仅靠饲料喂养的话,养殖成本过高,村民没钱也没有信心回本;加之村里人为了增加收入,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猪仔无人喂养。种种不利因素之下,不少村民悄悄地将分发来的猪仔低价转卖。
这样的结局让这位第一书记傻了眼。来到村里,他是铆足了干劲,一心想着不能落后,【攀比心态】‚原以为今年猪肉价格好,到年底百姓卖了猪,就可以增收,自己也有了扶贫成绩。结果辛苦跑来的项目根本发挥不出预期的效果‛。
记者在S省采访中发现有这样一个村落,村子很大,7个村民小组、3000多人,由于地处山塬之上,全村4000亩耕地约3/4位于坡地上,耕种困难。因为缺水,只能种些小麦,连玉米都种不活。当地人说,山坡地上的小麦亩产只有400斤左右,养活不了人。【原因:任务艰巨】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力推进,如何让这个贫困村尽快脱贫,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急难任务。3年前,驻村扶贫干部为该村开出了发展核桃产业的脱贫‚药方‛。
为啥选核桃?因为核桃种植是这个贫困村所在县的主要产业之一,周围的镇村都在种,技术是现成的,搞起来难度不大。【跟风心态】谁料3年后,等来的不是脱贫致富,而是一大堆问题——该县目前种植核桃总面积已达到30万亩左右,却没有一家核桃深加工企业,近几年核桃滞销问题越来越严重。眼瞅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核桃砸在了手里,一些人开始埋怨驻村扶贫干部,甚至认为自己‚上了当‛。当地有干部坦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些扶贫干部对当地资源禀赋、市场形势没有深入调研,乱开方子,给当地村民帮了倒忙。【原因:干部未调研,不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盲目帮扶】
小孙所在的县,交通非常不便,从县城到帮扶村落,最远的需要耗时三四个小时。‚有的干部本职工作就特别忙,选派扶贫之前没时间调研谋划。【原因:干部缺少精力调研】
‚一些地方对于扶贫结果卡得很严,‘不摘贫困帽就摘官帽’‘不脱贫致富就不调岗’,在这种考核压力下,不排除有的干部采取‘非常规措施’。‛ 小孙听说,有驻村扶贫干部给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种了几亩地的庄稼,平时庄稼地都是干部或者别人在料理,【包办心态】等上头考核通过后,这片庄稼地也渐渐荒废了。贫困户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数据上倒是脱了贫‛。【原因:考核压力大,重数据、结果】
小孙介绍,在他所在的县,有的群众虽然住着危房,但觉得‚有酒有肉,日子挺好‛。他说:‚发展产业,说到底还是要有人‘干’,可有些贫困群众就是不想干,我们也是有苦难言、有劲难使。‛【原因:群众缺少动力,主动性不足,主体性地位缺失】
【参考答案】
干部心态有:示弱(畏难)心态、攀比心态、跟风心态、包办心态。
根源在于:客观方面:1.贫困程度重,扶贫任务重;2.选派单位资源有限,无专项资金。主观方面:1.干部缺乏精力深入调研,不了解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2.职责定位不清,只注重项目扶贫;3.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出成效;4.考核压力大,重数据、结果;5.群众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主体性地位缺失。
【赋分说明】
4种心态,每点2分,共8分;根源7个点,每点1分,共7分。
2.“给定资料3”介绍了三位脱贫攻坚获奖者的先进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品质。不超过200字。【答题思路】
公文写作题,形式上遵循公文的结构,内容上本质是综合概括题。本题的答题结构是:背景目的——事迹品质——呼吁号召 【答题过程】 1.定位材料——资料3 2.提取关键信息
资料3: 人物一:
1983年的一次事故让王秀芝失去了右小臂,这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自身原来是贫困主体】上加霜。不过,王秀芝并没有因此气馁,30年来,她克服困难、自主创业、帮扶他人,用勤劳奋斗铺就致富之路。【精神品质:自力更生、乐于助人、艰苦奋斗】
都说创业是艰难的,这话一点也不假。7月高温酷暑下、12月严寒风雪中,王秀芝的生活重心基本都在养鹿场里。经过苦心经营,到2010年,王秀芝的养殖场面积扩大到2000平米,年存栏马鹿240头。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经营品种的不断增加,使鹿场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年利润达到120万元。【事迹:自主创业,创办鹿场,光荣脱贫,勤劳致富】
‚我从来没觉得身体的残疾会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我来说,做一件事情非常不容易,做好就更不容易。‛王秀芝说。【精神品质:乐观向上,自力更生】
王秀芝的鹿场先后被确定为‚特色养殖示范基地‛、‚残疾人扶贫助残基地‛。2013年,王秀芝被兵团评为‚自强模范‛,2014年又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而在村民看来,王秀芝是一个厚道的人,她的养鹿产业越来越大,便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精神品质: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回报社会】
去年5月,王秀芝指导李国珍夫妇建起了80平米圈舍,还以每头优惠4000元的价格,为他们提供了10头成年鹿,李国珍夫妇很快从养鹿中获得了效益。‚现在,我们全团的马鹿养殖户增加到了30户,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王秀芝自信地说。【事迹:带领群众摆脱贫困】
‚我的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我有一分热就会发一分光,尽我的能力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王秀芝说。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脱贫,王秀芝牵头成立了养殖鹿专业合作社,计划在兵团第八师148团的10个连队发展马鹿养殖,示范带动一批职工通过马鹿养殖走上富裕路。【勇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人物二:
2012年4月,王剑辉从国家人社部来到天镇县挂职,【自身原来是扶贫干部】4年来,他成功打造了‚天镇保姆‛品牌,输送农村贫困妇女3862名,带动1.24万人实现精准脱贫,并为全县引进土豆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产量翻番、农民收入翻番。【事迹:打造‚天镇保姆‛品牌,引进土豆新品种新技术,出色完成扶贫任务】
王剑辉来到天镇后发现这里劳力丰富,而北京保姆又短缺,他就张罗着把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们送进北京当保姆。出门掏不出像样的衣服,王剑辉自掏腰包给她们买;农村妇女没出过远门,王剑辉拉着她们坐火车,换地铁,找雇主。用他的话说,送出一名保姆,就像是嫁一个闺女。【精神品质: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调查研究,用心扶贫】
当保姆,改变了一家人、一县人的命运。3800名保姆,每年给天镇县挣回一亿多元,相当于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2014年,挂职两年期满的王剑辉接到了回北京的调令,可老百姓舍不得放他走。
王剑辉告诉记者,乡亲们说我待了两年,仅仅读了个‚中专‛,希望我再留下能完成‚本科‛的学业。
如今4年的‚本科‛也念完了,王剑辉却横下心彻底留在山西,变成本土干部继续搞扶贫。他说,他也舍不得放下‚保姆县长‛这个称呼。【精神品质:真心扶贫、勇于牺牲自身利益】
虽然王剑辉四年挂职毕业了,可留任山西后,他扶贫的学业,奔小康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人物三:
28年累计投入30多亿元,绿化沙漠、沙地6000多平方公里,辐射带动近10万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开创出闻名中外的‚库布其治沙扶贫模式‛ 【事迹:绿化沙漠、沙地、带动牧民脱贫致富】……亿利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彪的治沙扶贫成绩单,令人惊叹。【自身是社会爱心人士】
67岁的陈宁布老人回忆说,治理前,这一带的很多村庄已经成了沙窝子,一刮大风,沙尘遮天蔽日,房前屋后积沙成堆,环境非常恶劣,许多村民被迫举家外迁谋生。
‚当时的两件事我记忆犹新,一是饥饿,早晚只有窝头,还吃不饱;二是出门满眼都是沙,吃饭时饭里有沙,睡觉时床上有沙……‛王文彪说,当时就梦想着有一天沙漠能有绿色,人们都能吃上白面馒头。【精神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
28年来,王文彪把治沙与扶贫同步推进,走出了一条治沙、扶贫、产业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事迹:治沙、扶贫】
亿利集团发掘库布其沙漠的自然风光、生态景观资源,打造出一批沙区旅游项目,带动了景区周边的许多农牧户经营旅馆、餐饮、骑骆驼、沙地车等项目,每户年收入少则数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事迹:打造旅游项目,带动牧民脱贫致富】
‚只要路子对,肯坚持,沙漠也能治理成绿洲,成为农牧民和企业的‘金山银山’。‛王文彪说。
‚十三五‛期间,亿利集团计划利用库布其治沙扶贫的经验,再治理沙漠、沙地1万平方公里。目前,其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的一批治沙扶贫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事迹:治沙、扶贫】
‚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是每一位企业家应有的时代担当。下一步,我们将带动更多的沙区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圆小康梦。‛王文彪说。【精神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爱心】
【参考答案】
编者按:在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本期介绍如下三位:王秀芝,创办鹿场,光荣脱贫,并带领群众致富。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的品质;王剑辉,打造“天镇保姆”品牌,扎根基层,主动留下当一名本土扶贫干部,体现了恪尽职守,深入调研,自我牺牲的品质;王文彪,治理沙地,打造旅游项目,带动牧民脱贫致富,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希望各位党员干部将模范精神品质落实到工作中去。
【赋分说明】 每个人物事迹1分,精神品质2分,共9分;语言表达1分。
3.Y县的“强制捐款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假如你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一名督查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的内容,草拟一份应对这次“强制捐款事件”的处置建议,供领导参考。(15分)要求: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措施得力,篇幅不超过300字。【答题思路】
本题是侧重对策的公文写作题,身份设定是上级部门;意味着对此事有处置监督的权限,内容上主要针对Y县“强制捐款事件”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处置的建议。按照常识理解,我们知道,上级部门调查处理某件事情,一般的流程是:调查了解阶段——追责处理阶段——公布反馈阶段——总结反思阶段。【答题过程】
1.定位材料———资料4 2.提取关键信息
资料4:
国家级贫困县Y县委办公室、Y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期制定并发出《Y县‚挂包帮‛单位和全县干部职工筹资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方案显示,为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积极动员‚挂包帮‛单位和干部职工筹资助力脱贫攻坚。设立筹资标准:一是向146个‚挂包帮‛单位筹资1451万元;二是向全县干部职工筹资约1180万元。从正处级每人5000元定起,一直定到普通职工每人1000元。有的老师一时拿不出,只好借钱捐款。【交代事件:此事涉及Y县主要领导】
记者在Y县采访时,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反问:‚扶贫工作是我们Y县的大事,作为公职人员,难道不应该出一份力吗?他好歹拿的是国家工资啊!‛【问题:个别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滥用权力的错误认识】
今年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已经明令禁止强制摊派或者变相摊派募捐。在此之前的造势宣传中,这条法规已经被舆论所广而告之。因此Y县相关的职能部门如果说不知法,这是不太可能的。Y县显然是把脱贫攻坚这个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当成可以压倒法律、让法律法规靠边站的头号大事来办的。既然是‚大事‛,其他的便都是小事。所以顺理成章的是,小事就应该服从大事,法律法规就应该服从中心工作。【问题:涉嫌违法;扶贫思路有所偏差】
一名干部职工说,尽管捐款扶贫已进入实作,但此事在当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问题:工作人员对此文件有不同意见】比如,对于‚筹资-统一入账-开具收款收据-资金拨付-按照各单位捐款数额返还给捐款单位‛的流程,有人就很不理解:‚筹集起来的资金,本来应该根据挂钩村、贫困户不同的贫困程度和受助需求统筹分配,为何在入账拨付后,又返还捐款单位呢?‛【问题:扶贫资金使用和分配流程不规范】
此外,此次逼捐事件还对扶贫事业、慈善事业造成某些不良影响。众所周知,扶贫与慈善是两种很温暖的公益事业,但逼捐却让它变味了,把自愿捐赠变成强制捐赠,部分人或许因此改变对扶贫与慈善的看法。【问题:对扶贫、慈善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待消除】
Y县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11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31日,Y县就此专门召开领导干部大会,通报了10月14日以来Y县扶贫募捐活动工作。会上,Y县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就扶贫募捐活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检讨,并为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诚恳道歉。目前,扶贫捐款开始返回各单位,并表示将在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基础上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帮扶。【建议:端正思想认识,摆正扶贫思路;向公众道歉,退回款项】
Y县知错就改,迅速叫停了这项不被叫好的捐款。但Y县的这一做法也值得所有贫困地区反思,脱贫攻坚是项硬任务,完成这项硬任务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需要科学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水到渠成的理念,更需要耐性和韧劲。
【参考答案】
关于Y县“强制捐款事件”的处置建议书
日前,Y县出台文件摊派工作人员捐款扶贫一事,引发社会关注,为回应公众看法和疑虑,建议作出如下处理:
第一,调查了解。成立专案小组,了解文件出台的过程,听取县领导的想法,收集干部职工的意见。
第二,追责处理。问责主要领导,处分相关责任人;涉及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安排专人退回款项;
第三,公布反馈。向社会致歉,公布调查结论和处理结果,接受后续监督;
第四,总结反思。提高思想认识,摆正扶贫思路,增强法制观念;完善问责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和分配的审查。【赋分说明】 背景1分;4条建议,每条3分,共12分;语言表达2分。
4.G市P县的脱贫攻坚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县扶贫干部,要向其他市县的扶贫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5”,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20分)
要求:
(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500字。【答题思路】
经验交流讲话稿,答题结构是:开头简单介绍下P县之前存在的问题,正文重点写P县的做法,最后再写一句呼吁展望性的结尾。【答题过程】 1.定位材料——资料5 2.提取关键信息
资料5:
位于G市东北部的P县,其脱贫致富正处于攻坚期。记者走进P县,探寻现代信息化时代,精准脱贫模式究竟改变了什么。
‚‘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被少数驻村干部想当然地当作驻村帮扶的‘潜规则’。‛ P县某村村委会主任李主任说。【问题:驻村帮扶存在形式主义】
一旦有人‚走过场‛对付过去了,‚走过场‛就很容易在那些有畏难情绪的驻村干部身上扩散开来,从而直接影响所帮扶贫困村脱贫摘帽的进程。【问题:影响脱贫进程】
据P县扶贫办工作人解释,以前,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问题:对象情况不清晰、资金投入有效率低,扶贫低质、低效现象普遍】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问题:项目粗放,缺乏针对性,扶贫对象定位不准确】 为实现对全县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情况的精准管理,今年,P县着力构建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平台。【经验:构建精准扶贫作战平台】
记者看到,这一软件系统平台内设个人中心、政策查询、帮扶日志、贫困户列表、监督管理5个功能模块。按照要求,该县每位帮扶干部都要用手机下载安装‚P县精准扶贫APP‛。
帮扶干部每次下到扶贫对象户家中开展走访帮扶工作时,都要登录手机扶贫APP,点击‚帮扶日志‛模块,选择贫困户,录入帮扶内容和现场拍下一张自己与农户的合照,然后点击获取位置,系统立即对干部当时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成功后就可以提交上传录入的内容和照片。上传成功后,相关内容就呈现在系统的‚监督管理‛模块中,供监管人员查看。这种‚手机刷脸‛的运行方式,让县党委、县政府对扶贫干部实现了实时监管。【经验:研发手机扶贫APP,精分5大模块,采用刷脸、上传、定位等方式,实现远程实时监管】
蓝县长说,这一系统今年7月上线以来,有效解决了帮扶干部‚管理难、监督难‛的问题,监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帮扶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意义:提高监管效率和帮扶积极性、主动性】
为了配合这个指挥平台系统,P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科学手段,投入70万元建设扶贫信息管理数据系统,为扶贫工作过程精准化提供科学数据基础,实现扶贫工作的直观性、方便性、实时性和高效性。【经验:建设扶贫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为精准扶贫提供数据基础】
这个扶贫信息管理数据系统全面采集P县贫困人口81129人、65个贫困村的基础数据,及帮扶干部4429人、贫困学生15126人的信息。大数据平台利用北斗、遥感、地理空间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经验:利用北斗、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全面采集、精准识别帮扶干部、扶贫对象的数据,建档立卡,形成扶贫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P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运用扶贫大数据网络平台开展监督,通过详细录入的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数据,按照谁调查、谁登记、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建档立卡、帮扶脱贫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扶贫工作业绩考核,分层分类对行业部门和各乡镇进行量化打分,严格奖罚。【经验:跟踪督查扶贫过程,纳入业绩考核,分层分类,量化打分,实施奖罚】
除了掌握扶贫对象和帮扶干部的基本情况,脱贫攻坚工作要落到实处,精准性和方向性问题必须要解决。这套系统在这方面也大有作为。
根据各村脱贫攻坚的目标值、路线图、时间表等,建立动态脱贫攻坚作战图,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倒排工期,接受各方指导监督。【经验:建立动态作战图,挂图作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倒排工期,接受监督】
同时把每个工期内的任务列出具体清单,明确精准扶贫对谁扶、由谁扶、怎么扶,使各项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置于‚阳光‛下,确保扶贫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经验: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职责,细化步骤,透明公开】
工作清单与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对接,通过计算机操作,适时修正调整,优化作战图,实行数据双向同步动态调整校正,推动脱贫工作从定性向定量、由模糊向精细转变。【经验:扶贫数据双向同步动态修正调整,优化工作清单,推动扶贫工作向定量、精细转变】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部门工作千差万别,乡镇工作也异常繁杂。为改善扶贫工作运行机制,P县积极转变思路,每周二定为全县‚扶贫日‛,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全县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手机APP信息系统全程监控、统一调度的精准管理下,深入各村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
除此之外,对于扶贫日,县里还明确要求:每周不少于1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教职工、医护人员、政务中心、金融等窗口和特殊岗位的员工可利用节假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
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扶贫日‛不仅整合了力量,增强扶贫攻坚合力,解决扶贫工作时间冲突问题,而且有效地解决干部下乡扶贫‚没时间‛问题。【经验:完善帮扶运行机制:设立扶贫日,形成合力;窗口和特殊岗位员工利用节假日,灵活安排,避免时间冲突问题】
【参考答案】
脱贫攻坚管理步入信息化时代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和各位分享我县脱贫攻坚管理方面的经验。过去,我县个别驻村干部搞形式主义,扶贫对象定位不准,项目粗放,缺乏针对性,资金使用没有节制,低质、低效帮扶现象普遍,影响了脱贫进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后,各方面问题均有改善。我县的做法有:
第一,构建精准扶贫作战平台。研发手机扶贫APP,设置帮扶日志、监督管理等模块,采用刷脸、定位等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干部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建设扶贫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北斗、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全面采集帮扶干部、扶贫对象数据,建档立卡,为精准扶贫提供数据基础。
第三,加强监督考核。远程实时跟踪督查扶贫过程,纳入业绩考核,分层分类,量化打分,实施奖罚。
第四,建立动态作战图。挂图作战,清单管理,因地制宜,明确职责,细化步骤,倒排工期,透明公开,双向同步动态调整,推动扶贫工作向定量、精细转变
第五,完善帮扶运行机制:设立扶贫日,形成合力;窗口和特殊岗位员工利用节假日,灵活安排。
同志们!当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吹响,让我们乘风科技,共同探索信息化时代的扶贫新模式吧!
【赋分说明】
格式1分;背景问题2分;5条经验,每条3分,共15分;语言表达2分。
5.“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脱贫攻坚就是新的长征”,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答题思路】
文章写作基本思路:确立观点-展开论证-提出对策。就这道题而言,要以资料6为基础,解释这句话的内涵,并重点阅读资料1,确立文章观点。展开论证就是要说清楚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或者持这样观点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这一观点,上述三种论证观点角度可选取其一或综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申论文章写作要落脚到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要提对策,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每一个展开论证环节体现,也可以统一在一个段落中体现,这取决于上述展开论证选取的角度。【答题过程】
1.定位材料——资料1、6 2.提取关键信息 资料6: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总书记考察宁夏首站到固原,冒雨向六盘山主峰上的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视察当地扶贫工作。
六盘山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是长征胜利的象征。六盘山下的固原,古称‚西海固‛——曾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中国最贫困地区‛的代名词。当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的黄沙漫漫,一声长叹,‚苦瘠甲天下‛;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摇头叹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如今不毛之地上长出了青翠欲滴的蔬菜,萧条冷落的黄土高坡上成群的牛羊在欢叫,被写入《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集》的闽宁扶贫模式更是蜚声中华大地。【在如此恶劣的地理环境下,扶贫工作取得了成就,体现了我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坚定信念】
触景生情,人们很自然地把长征精神与脱贫攻坚联系在一块,脱贫攻坚就是新的长征,需要以长征精神来引领,咬定目标,力争在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只剩5年时间,尚有5000万贫困人口,数字的巨大反差更需要精神力量的鼓舞。【总观点:用长征精神引领脱贫奔小康的新征程】
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老一辈革命家完成了解放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的时代使命;千帆竞发的建设时期,历经曲折和艰辛,大批优秀共产党人谱写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壮丽诗篇,凭借的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排除万难夺胜利‛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顽强拼搏】
诚然,克难攻坚的发展年代,不再有雪山和草地,但是,改革深水期、发展攻坚期,我们同样面临着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然吹响,如何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如何啃下‚硬骨头‛,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走实扶贫之路,就当发扬‚长征精神‛。【发扬长征精神,走实扶贫攻坚路】
资料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就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细化安排、落实责任,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党义不容推卸的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为‚中国奇迹‛最为精彩的篇章。但也应看到,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背后,是各类难题交织而成的‚问题视野‛。从大凉山区‚1年最多吃3顿肉‛的极贫角落,到石漠化地区‚跑水、跑土、跑肥‛的贫瘠土地,再到大山深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现实无奈,无不迫切告诉我们,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总书记的话语依然言犹在耳。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的历史节点上,当下的中国脱贫攻坚正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汇聚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强音。【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这是现实,更是担当,需要我党坚定意志,奋力前行】
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95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各种艰难曲折中奋起,带领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需要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严治党要贯穿始终】 【参考范文】
秉承长征精神,走好脱贫攻坚新长征路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言而喻,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艰巨任务。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向人民作出了不落一户、不掉一人的庄严承诺。
80年前的长征,是一部苦难辉煌的壮丽史诗,如今推进脱贫攻坚又是一次新的长征,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不惧牺牲,勇往直前;必须不怕折腾,一往无前;必须以长征精神照亮脱贫攻坚新征程。长征蕴涵着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精神,脱贫攻坚也需要信仰来引领。十二个月光阴中间,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却能开动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依靠的就是红军将士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北上抗日,救亡图存。同样的,脱贫攻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的扶贫壮举,消除贫困,驱逐饥饿,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引领。一个贫困的民族在世界上没有话语权,在地球上更无安身立命之处。唯有从贫困线上挣脱出来,并齐心协力奔小康,中国才会有平衡的强大,才会有实力均衡的崛起。
长征体现了英勇奋斗、舍生取义精神,脱贫攻坚也需要牺牲来铺垫。长征途中,无论是重峦叠嶂的山崖,还是人迹罕至的草地,抑或是随时会夺命的飞机大炮,饥饿、严寒、疾病、极度疲劳、枪林弹雨,红军将士们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将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无数红军将士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才有长征胜利的辉煌。同样的,脱贫攻坚也需要牺牲精神,移民们需要有抛离故土的精神牺牲,扶贫干部需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利益牺牲,而倒在扶贫路上的乐山市七位干部更是脱贫攻坚的勇士,悲壮中见牺牲精神。
长征彰显了不折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脱贫攻坚也需要韧性来支撑。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写照。纵观长征的历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是坚韧的耐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红军将士度过难关,赢得胜利。同样的,脱贫攻坚路上也面临许多困难,一些地区精准扶贫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扶贫开发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扶贫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韧性来克服。
行进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坚定信念、英勇奋斗、坚韧不拔,以“长征精神”照亮新的长征之路,非常之时更当发扬“长征精神”。【赋分说明】
一类文(30~40分)观点正确、鲜明,结构严谨,立意明确、深刻,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能结合实际思考;
二类文(20~29分)观点明确,结构完整,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为充实,论证较为充分,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文(11~19分)观点清楚,结构基本完整,内容不够充实,论证不够充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许语病;
2014国考申论 篇3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写作思路】
本题属于“隽永哲理语句引出作文立意”的设问形式,以捷克裔法国籍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话语“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来提示作文立意。文章写作首先应从题目本体入手,阐释自己对于昆德拉话语的理解,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生活体验,揭示话语之中的寓意。
结合材料内容来理解昆德拉的话,其内涵在于紧扣中国现实,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心理需求置于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的合理位置,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致力于维护公平正义、改善国民福利、提升人民幸福感,以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的成长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把政府提倡的主流价值观适当阐释并运用到文章中,把题意提示句的精神实质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思想、发展理念、战略部署合理地融合,论述才能正确而有高度,达到副省级以上作文的应有标准。
【参考例文】
中国发展升级版需要释放社会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历了长达3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过去10年,经济总量翻了两倍,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快”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而“慢”越来越稀缺。慢作为一种心理定势,不仅决定着社会生活形态,也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昆德拉认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心理感受,我们需要放缓节奏,从容不迫推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打造中国发展升级版。
一如国内一项调查显示的,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大越来,以心理焦虑和精神障碍为代表的亚健康现象日益突出。学习忙、工作忙、身体忙、心理也忙,人们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社会充斥着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导致社会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纵观社会生活,白领跳槽频繁,蓝领不得休息,从富士康的绝望一跳,到厦门BRT的夺命一燃,由于一些成员心态失衡导致的社会代价越来越大,加剧了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影响了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记得7·23动车事故发生之后,一位媒体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唤:“中国,请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这实际上是在提醒,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应当将社会心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度,让人民在发展中拥有自我实现的机会,心态变得积极开阔,姿态变得从容优雅,社会变得文明、安全、和谐。
在昆德拉祖国的首都布拉格,人们习惯在音乐与读书中陶冶心性,度过闲暇;在他国籍所属的法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假日,一年据称多达186天。这些发达国家的人民拥有与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缓慢从容,正是社会高度文明的表征。
我国要打造的发展升级版,决不能再是片面的经济发展、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总体战略上要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调同步,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机会公平;在具体作为上,要提高以正确价值观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与人们心理调节的能力,弘扬主旋律,唱响中国梦,宣传各个领域的“最美”典型,释放正能量,引导人们将个体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之中;在社会工作层面,要鼓励各类专业机构和社会志愿者为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服务,疏解心理压力,排 1
遣精神苦闷;同时,在国民福利层面,也要采取扎实的举措,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保障劳动者假日福利的实现,努力让社会的节奏慢下来,让人们拥有发展自我的条件与空间,实现社会氛围宽松公正,个体自在有为,人人有余暇品味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成果,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昆德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生活在别处,每一个人的此处即是他人的别处,是他人憧憬向往的地方,在他人眼里很美的地方,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从本质上说,一种美好的生活既有物质的“此处”,亦有精神的“别处”,那些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更多地是来自精神层面。把此处和别处的构建统一起来,让中国发展更均衡,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五、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写作思路点拨】
本题仍是“隽永哲理语句引出作文立意”的设问形式,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作家门罗话语“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来提示作文立意。文章写作首先应从题目本体入手,阐释自己对于门罗话语的理解,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生活体验,揭示话语之中的寓意。结合材料内容来理解门罗的话,应认识到题目关键并不在于如何面对生活中幸福存在的种种缺陷,而在于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调整心理认知,破解人生迷茫,尤其是人生青年阶段的迷茫。破解人生迷茫需要弘扬正能量,应联系当前党和政府提倡的理念、思想、尤其是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来提出青年如何增强、弘扬、践行正能量,摆正对人生和幸福的认识,直面人生中可能的缺憾、挫折、失意,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最终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国家提倡的主流价值观适当阐释并运用到文章中,把题意提示句的精神实质与国家政策精神紧密合理地融合,论述才能正确而有高度,达到作文的应有标准。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在与民休戚中追寻飞翔的幸福
世事如潮,汹涌澎湃。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尤其是职场竞争中,许多青年人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维持现状与开拓创新之间不知何去何从。许多人求稳怕变,宁取安全而舍发展。小邹就是一个例子,不敢用永久的安全换取仅仅是可能的发展机会,做出类似选择的同龄朋友大不乏人。习近平同志引述欧阳修的话说得好:“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个人追求放在远大的抱负中,才能给梦想插上翅膀,求得飞翔的幸福,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也就是说我们有四分之一的同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是一个人群的健康问题,也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面貌与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之所以产生,从外在因素看,与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协调压力越来越大有关;从内因看,则与青年的自我认同没有确立有关。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学说,在现代社会青年要通过自我心理调整,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更加困难,因为高度的异质性、变迁性使青年们难以迅速地确立自我。
茫茫世事大潮,青年须有正确航向的指引,明确自我追求,增强抗压能力,穿越人生的迷茫,走向幸福的彼岸。那么青年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航向呢?这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认准一个奋斗目标与前进方向,从茫茫潮水中开辟航道、持续前行。
首先,青年人应该具备公共理性,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所谓“得其大者兼其小”,何为大?天下为大,国家的繁荣、社会的文明、人民的幸福为大;何为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个体欲望的满足为小。
2个体的欲望是难有止境的,有的人工资增长了,但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就是由于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被物质欲望所奴役,未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治疗这一心理病症十分重要的一个方案是实践公共理性的思想。约翰·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公民理性,是平等享有公民身份的人共同具有的理性,包括一个社会共同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公共理性要求人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进行平衡,而“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要求每一个青年,以国家的梦想为梦想,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以大带小,融小于大,才不会迷失方向,也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其次,青年应当具备生活理性,合理设定对幸福的期望值。正如本届诺贝尔得主门罗所说的“幸福始终缺陷”,而她的《幸福过了头》以其10个故事给人带来对于幸福追求的一些启迪。生活总是给了此就不再给予彼,不应追求十全十美的幸福,这是青年必须拥有的起码生活理性。
有的人善于行动却不善于言说,有的人事业顺利却家庭不够和美,也有的人追求辉煌成就而成功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些处在困境的人、位于谷底的人,应该想想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受刑终成史记。尤其是我们的典型,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虽因舍己救人而致残,但她崇高的壮举使她的人生因缺陷而幸福、虽不完满却光芒万丈。这就启示我们,正确面对人生中的缺憾,以无私无畏的奉献之举,铸就自我的个性人生。
总书记说:青年人最有朝气、最富于梦想,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以这样的期许砥砺自己,突破心中的障碍,将自身追求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奋斗之中,我们一定能随着人民普遍幸福而拥有充实人生!
让青年追求“不完美的幸福”
追求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成长在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年人,对成功更加渴望,对幸福更加期盼。但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什么,成了很多青年不解、不安的疑问。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旧有社会规范有所淡化,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健全,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如潮水般涌入年轻人的脑海,他们对生活、对理想难免产生诸多的徘徊:闯荡还是安稳?理想还是现实?适应还是改造?自我还是服从?这表达了一代人的心理迷惑,更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社会失序的裂痕。
在生活中,常有些青年身处体制内,对低收入、低效率的工作不满,又没有勇气离开。有的青年在公司职场中打拼,却渴望一份更稳定、安全的职业。这好似“围城”,人人都觉得拥有的相比需要的不值一提,拿不起、放不下、走不开、留不住,背后的根源,就是没有领会一个道理: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得到幸福,那是神话。”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总需要做出抉择,而抉择就意味着放弃。只有认识到“不完美”是必然的,才能静心追求自己的幸福。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特的理想、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不必与他人攀比。
当然,由于价值观极度多元化,当代青年靠自身往往难以坚定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要担负起责任,要用我们的教育、宣传和辅导,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理想与价值观,帮助他们疏解内心的疑虑,教会他们正确看待生活、看待前途,让他们去追求、去享受注定不完美、但却独一无二的幸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今的青年接受信息太快、“现在感”太强,看待人生视野狭窄,更缺乏榜样的精神引领,往往导致随波逐流、“哪有钱往哪走”的盲目心态。我们应该多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教会他们站在高处看人生、看得更加宽广透彻,特别要多展示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辅之以经典的名言警句,让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起坚定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不完美的幸福”打好基础。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青年进行心理援助和辅导。青年人在拼搏过程中总有挫折、彷徨,需要社会给予支持和宽慰,以坚定他们对人生、幸福的正确理解。因此,我们要以法律为支撑,在全社会铺开一张“心理援助网”,多设置一些心理辅导站点、心理咨询热线,多举办一些心理讲座、校园活动,多帮助一些有困惑的青年,使他们能够排解疑难、坚定信心,在“不完美的幸福”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2012国考申论答案 篇4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材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
所谓“技防”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为城市安全配备的防范设施,如给城市打造的“金刚罩”、城市公共交通的软硬件配备、各种防灾装备等。
所谓“人防”则是“技防”之外的人为防范,包括对装备的保养维护、人为的操作能力,在灾难发生的情况下个人有效利用各种防灾装备的能力,在防范设备安装过程中隐藏的人为隐患等。
2.根据“给定材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中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
第一,“安全网”不能阻燃,施工过程中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第二,在严重的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现代化警用直升飞机的紧急救援作用。第三,市民应急知识缺乏,自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第四,政府没有动员民众,工程建设监督缺失。
第五,高楼缺乏消防设施,管理不到位,楼间距小严重影响救援效果。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3)不超过500字。【参考答案】
增强安全意识 共建和谐社区
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居乐业,同时给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区近期将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居民安全文化教育”,转变大家固有的安全文化理念。“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假如发生火灾,受灾人员若是缺乏自救常识,生存几率将会很低,就算配备有足够的灭火设施,若是没人会用,也就毫无意义了。
因此,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便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技能。我们将通过举行安全宣讲会的形式,配合发放安全手册,为广大居民讲解和传授日常安全的注意事项以及防灾救灾的相关技能,并且会定期开展演习,让广大居民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切实转变为安全能力。
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电、气的不正确使用都会成为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需要注意经常检查线路、插座和刀闸是否安全可靠;用气安全,尤其是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一旦发现煤气中毒,应先把门窗打开,避免明火。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首要的心理需要。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希望大家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最后祝大家生活平安幸福。
三、“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
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公交停靠站较多,部分路段公交站点太密,缺乏统一管理,造成路面严重拥堵;二是行人过街设施缺乏,过街设施使用率低,违章穿越人数较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三是公交车停靠站点缺乏统一性,来去停靠站点不一致;四是城郊结合部的住宅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长期存在,滋生了黑车泛滥等社会问题。
具体建议:一是完善交通规划实施与管理体系。科学设置公交车停靠站点,加大公安交警执勤力度,优化公共交通秩序,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二是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地下通道与商业相结合,人行天桥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根据行人交通量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过街信号灯。三是统一公交车停靠站点。确有线路不一致等特殊情况,要及时通知乘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在环线附近的轨道交通站点设置一些公交短驳,严厉打击黑车、“摩的”,并推行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方便乘客出站后快捷到家。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例文】
天变不足畏 安全当先行 ——让经济社会运行更安全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到2011年的日本福岛,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愤怒,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只要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时时保持警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应加强安全规划与防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变”就不足畏,并且会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更加安全的驱动力。
2010年S市的公寓火灾,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安全防护不足,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对事故的防范考虑不周、投入不够;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和维修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三是技术保障欠缺,救援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影响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淡薄,市民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扩大了事故的危害。
我国古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预防灾难和事故应从“预”字着眼、“防”字抓起。如果庞培人对火山喷发有足够的预见并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防范措施,也许一代名城庞培不至于被火山熔岩所吞没;如果S市在高层建筑的规划上科学谨慎,在安全防护上舍得投入,对市民有相应的应急训练,也许公寓火灾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惨重。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从事故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前行。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必须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思想认识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当前国情,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生命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自律性、生命化、安全技能观的宣传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应急避险训练,切实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再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城乡建设规划,大力促进公共应急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建立协调有力、运作顺畅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把各个行业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合力;最后,在法律执行上,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法律制度的落实,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严格依法操作,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熄灭灾难和事故的火星。
【国考申论省部级欣赏】推荐阅读:
2023年中央申论省部级09-12
国考申论范文06-07
国考申论复习08-15
国考申论热点10-20
国考申论真题10-23
国考申论复习01-01
国考申论资料01-13
2022国考申论指导:申论公文写作要点09-20
国考申论技巧点拨07-17
17年国考申论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