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热点

2024-10-20

国考申论热点(共12篇)

国考申论热点 篇1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

2014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总是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从今年开始.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面向全国进行招生.如果将反恐专业作为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问题,你又该怎样作答?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频道为广大考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你对反恐专业的看法!

背景材料:

近年来,境内外恐怖势力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为落实中央和公安部领导关于加强反恐工作的指示精神,学校开展反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公安大学2014年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计划面向全国招收80人。公安大学也成为全国公安系统院校里第一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

公安大学反恐专业的课程将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方面将包括恐怖组织研究、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情报、风险评估等;而实践方面则包括网络犯罪侦查、针对具体涉恐案件如何指挥、布置战术等。

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反恐专业,你怎么看?

在反恐行动中,各国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抵抗和预防,比如说新加坡:人身上预置自保程序;美国:安全部设立应急预案!

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反恐专业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培养这种人才有助于发现恐怖主义活动的敌情线索,在恐怖案件的预谋阶段捕捉信息,能更好的打击恐怖分子!

我们都知道恐怖主义对于一个国家以及整个整个民族都是危害极大的,不但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更加严重威胁着整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因此进行反恐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定的信念和义务!

于普通人来讲,反恐是一种预警、反恐更是需要我们身体里生根的一种意识,一种让我们免于灾难的潜意识。它需要科学指导、需要训练,当然,也需要我们避免把它盲目扩大。恐怖,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恐怖,它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害怕。只要我们不断的研发和创建各种反恐组织,团结协作,一定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

国考申论热点 篇2

一、2014年xx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资料分析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所给资料围绕“垃圾问题”展开。共有9则子材料, 每则子材料大意分别为 (一) 对垃圾进行定义、分类:1.生产性垃圾, 主要指建筑垃圾。2.生活性垃圾, 解决“垃圾问题”刻个容缓。 (二) 短命建筑产生大量垃圾。实则是规划缺乏长远性, 加之各地都把大开发、抓项目、大拆大建作为解决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说透了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发展观念落后, 发展模式单一。 (三) 以历史文化名城W县为例, 街道到处是垃圾且无人及时处理, 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 (四) 以广州、北京、上海为例, 反映垃圾处理厂选址问题。 (五) 商品过度包装产生大量垃圾, 造成资源浪费, 商品价格惊人。 (六) 商品是否应过度包装的两种观点。 (七) F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八) T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九) 通过解说村民李某、专家冯教授等三人的对话, 说明×镇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做法。

通过对子材料大意的梳理可以发现, 无论是建筑垃圾, 还是生活垃圾已严重威胁到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如何解决“垃圾问题”刻不容缓。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观念还远未真正深入人心。也促使人们反观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 现今的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的主题从微观来看是“垃圾问题”, 从宏观来看是发展理念问题。考生在阅读材料, 理解材料主题时一定要做到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既要看到资料反映问题的表象, 也要看到资料反映问题的本质。

二、问题设计以及作答分析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的问题设计为四问, 从设计的问题来看, 都是历年来国考、省考中多次出现的问法。且作答针对材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每问都明确要求结合给定资料的某一部分, 这就使考生在通读资科的基础上答题的切入点更为清晰。

第一题属于综合分析比较题, 要求依据“给定资料7~8”提供的信息“分析比较F市、T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不同之处”。关于F市T市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材料主要从组织实施、协调、具体征收单位, 收费标准及依据, 执行制度成本, 违反制度惩处规定及措施, 制度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罗列。考生作答时就要在字数限定范围问对于F、T市在上述方面的做法进行分析比较。既然是比较两市收费制度的不同之处, 还要对两市收费制度的优劣进行评述, 紧扣材料对两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不同之处比较如下:

1.生活垃圾收费组织协调、征收单位:F市由城市管理执法局组织协调、区政府配合、市环卫局负责实施;T市由市环保局负责实施。2.收费标准及依据:F市以人数或户为单位, 征收固定垃圾费;T市以日处理垃圾量的多少为单位, 即“随袋征收”垃圾费。3.执行制度成本:F市只对垃圾进行清运, 征收垃圾成本较低;T市垃圾清运需用由市环保局统一监制的垃圾袋盛装, 并对被征收的垃圾进行分类, 可利用的垃圾免费清运, 因此征收垃圾成本较高。4.惩处规定及措施:F市重在对拒不缴纳垃圾处理费的人员和单位, 由市环卫局责令改正并处罚;T市重在对不使用 (或变相使用、私自制造) 专用垃圾袋的行为由市环保局进行处罚。5.制度执行效果:F市垃圾量逐年增长, 垃圾处理费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逐年上升, 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现象, 垃圾费征收率低;T市垃圾量逐年下降, 垃圾处理费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支出比例逐年降低, 基本杜绝乱扔乱丢垃圾现象, 垃圾处理费征收率高。综上所述, T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优于F市。

第二题属概括归纳题, 要求概括“给定资料2~5”中显示的“垃圾难题”。即在现实生活中为何会产生大量垃圾, 处理垃圾问题还存在哪些困难。作答这道题, 首先要归纳“给定资料2~5”中每一则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给定资料2”介绍我国建筑垃圾较多。第一段重点介绍我国的建筑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 “短命建筑”既浪费资源, 又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环境污染严重。第二段介绍我国能处理建筑垃圾, 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企业较少。第三段介绍村庄拆迁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垃圾场距拆迁现场路途较远, 致使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填埋。“给定资料3”介绍历史文化名城W县环境卫生较差, 道路上、家属院门口垃圾遍地且无人处理, 好多街道没有设置垃圾桶, 造成垃圾被随意倾倒、丢弃。“给定资料4”介绍一些垃圾处理场距离居民生活区太近, 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给定资料5”介绍市场上的茶叶、化妆品等商品注重包装产生大量包装垃圾。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归纳可以看出“给定资料2~5”中显示的“垃圾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性, 大规模建设成为多地促进发展的主要手段, 致“短命建筑”应运而生且产生大量垃圾。2.我国能消解建筑垃圾, 并对其循环利用的企业较少。致使大量建筑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3.垃圾处理厂规划不合理。有的距拆迁现场较远, 造成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填埋。有的距居民生活区太近, 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卫生监管缺位, 群众环保观念淡薄。5.商品包装国家标准尚未建立。有的商品为迎合非理性消费需求过度包装, 既浪费资源, 又产生垃圾。

第三题是把考生虚拟为×镇负责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人员, 结合“给定资料9”。写一份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经验的提纲。“给定资料9”以解说村民李某、冯教授等三人做节目的文字记录形式, 介绍了各自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看法、做法。作答时应对三人的谈话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把握好虚拟身份, 内容是关于垃圾分类、处理, 经验即成功的、有效的、村民欢迎的、能够顺利实施的做法。提纲严格来说属应用文体范畴。但答题要求明确, 不要求格式, 把×镇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面的做法分门别类、分条列出即可。

第四题写作题要求理解“给定资料6”中的两种观点并结合资料, 联系实际, 自拟标题, 写一篇文章。

“给定资料6”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 其体积构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 但大量的包装物最后都成了垃圾, 有的甚至对环境构成长久压力 (如被丢弃的塑料袋等) 。环保专家毛先生叹道:美丽的代价, 实在是太昂贵了!得不偿失。但也有人认为, 包装是一种经济现象, 有需求就有生产, 况且, 包装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 不少人都“想‘面子’多于想‘污染’”, 东西包装得好才能拿得出手。一个好东西包装得不好, 还不如东西差点包装得好点。

显然资料反映的是商品是否应过度包装的问题。一种观点是:过度包装产生大量垃圾, 甚至对环境构成压力, 得不偿失。一种观点是:包装是经济文化现象, 既可拉动经济发展, 又能满足好“面子”的心理需求。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要求出发, 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是非曲直, 泾渭分明。

文章写作时引论部分先对这两种观点作简要分析, 然后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即中心论点:必须限制过度包装。

本论部分先谈过度包装的危害。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 又产生大量垃圾, 污染环境。远离大众消费需求的华丽包装只是为了满足“小众”好面子的虚荣心理, 甚至美丽代价的背后暗藏腐败, 得不偿失。靠过度包装拉动经济只是一些商家为满足私利的噱头而已。再从克服虚荣心理, 倡导理性消费;建议出台商品包装国家标准, 规范商家行为;资源循环利用等角度展开分析。重在把道理阐释清楚, 让阅卷者和考生的观点能产生共鸣。这部分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 天价月饼及豪华包装的茶叶、化妆品比比皆是。危害之深, 有目共睹。结论部分把由过度包装产生的垃圾问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俭以养德”的发展理念联系起来, 升华主题, 收束全文。

国考申论热点 篇3

时事链接:

2014年8月,20年来首次大修的预算法进入四审。与现行预算法只字未提预算公开相比,修改后的预算法可谓迈出一大步。不仅将预算公开入法,还规定公开的时效和内容。尤其规定要向社会公开预决算中包含三公经费在内的机关运行经费安排、社会高度关注的政府采购情况,并要对本级政府举债情况作出说明。

财政预算是一个国家的账本,收入与支出连着千家万户。作为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法律,预算法修改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深度解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作为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预算关系到几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体现着公民与国家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财政既体现着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也体现着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同时还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财政的基石预算,不仅关系着政府和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关系着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关系着公共财产权的实现。可以说,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组成。

钱袋子权力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预算法治化,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突破口,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阵地。而对钱袋子的叩问与关注,也必将推动人们进一步培养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以往预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拍脑袋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预算编制缺乏刚性约束,预算调整随意性大,这也造成一些地方往往预算定了不算,根据长官意志随时随意调整,一些拍脑袋工程拆了建、建了拆,财政资金浪费严重。

二是障眼法问题。预算内容不全面,实行选择性公开;语言表达太专业、晦涩,让人看得云山雾罩,不明就里类似这样的看不懂问题,是长期以来许多地方财政预算报告备受人大代表和群众诟病之处。

三是吊胃口问题。跑部钱进是多年来人们对地方向中央各部门争取政策资金的形象说法,其根缘即在于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正是因为跑部管用,谁跑起来、谁跑得勤谁就能钱进,所以各地方才热衷于跑,争着跑,不跑钱就进不来。这种不规范、主观性强的财政资金配置方式,吊足了地方的胃口,形成了一种争相同上级部门拉关系的不正之风,同时也损害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影响了资金的最优化配置。

有效改善预算制度的举措:

在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必须将政府的一切收支纳入公开、透明、可监督的预算体系中,强化公共财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民对预算的参与,既包括对决策的参与,也包括监督环节的参与。预算过程中保障公民权利,对预算的透明性与公开性问题要高度重视。

一是预算公开要做到透明易懂,让公众尤其是纳税人清清楚楚弄明白并有效监督财政资金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花得是否合理、是否用在了刀刃上,而不能成为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的花瓶。

二是在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必须强化立法机关对预算的批准、制衡、审议、监督和问责的权力。对有失规范的预算调整行为引入惩戒机制。

三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则需厘清权责关系,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夯实国家治理良性运作的经济基础。要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设立、使用加以约束和规范,以保证财政资金用得其所。

取消职务消费

时事链接: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其中一大亮点,是对企业负责人的职务消费、职务待遇、业务消费进行了改革,把原来合理的、必要的履职保障和合理支出确定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此外,国企负责人再没有其他任何职务消费。

深度解析:

职务消费,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履行公共职务而引起的各种公务消费开支的总称。主要表现在公务用车、接待、出差、会务、办公等费用支出。

近些年来,由于少部分党政领导尤其是部分企业负责人以权谋私,个人消费也在职务消费里出账,职务消费成了铺张浪费、腐败的后花园,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旧有的职务消费类的隐性福利,实际是一种体制内的畸形存在。它一方面造成了公共财政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模糊了国企主管的身份认同。

而新出台的意见对形形色色的职务消费予以坚决规范,并设定政策红线和相应的专业控制标准,将有助于厘清职务与非职务、业务与非业务的边界,杜绝不合理的职务消费行为,营造一个公私有别、责任明晰的履职环境,从而使得国企不致于沦为个别负责人随意取用的口袋。

取消职务消费,是社会公平和反腐倡廉的必然。

对策措施:

第一,要具体界定国企负责人的履职待遇与业务支出。一方面,设定明确项目是一个办法,如此溢出这些项目的消费将会无所遁形,不能再含含糊糊报销了事;另一方面,确定标准额度。比如,根据级别与业务量,划定相应的额度,不得随意逾越。而较之项目,标准额度可能更具有刚性意义,也便于操作执行。

第二,明确监督程序与监督主体。为确保取消职务消费落到实处,避免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形,还应该明确监督程序与监督主体。以往的依靠内部审核、监督的做法可以继续使用。但与此同时,要强化外部监督,而外部监督的关键则在于公开信息,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与业务支出并不涉及个人隐私,完全可以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要细化监督程序,要做到严格事前审核、过程审核、结果审核,此外要接受外部第三方机构的严格审计。国企负责人离任时,还要搞离任审核。可以说细化监督程序是保障国有财产、公共利益不被随意侵害的必由之路。

第四,取消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关键就要抓好落实。一是抓好《意见》的宣传教育,让国企干部职工了解和掌握《意见》的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参与到落实《意见》的行动中;二是要加强对企业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费用的检查和审计,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和违规报账之人,涉嫌违法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三是要严格执行企业法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做到有权就有责,权责相统一,对取消职务消费不力和设置障碍者,对违规违纪者,除要严肃查处当事人以外,还要追究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惟如此,取消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才能见实效,也才能有效遏制职务消费腐败。

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时事链接:

2014年4月,四川达州市一名7岁女童李微微为救一名落水同伴不幸溺亡,当地有关部门为避免其行为被其他未成年人模仿,拒绝将其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但在引发网民热议后,2014年7月,当地计划将其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无独有偶,近日广州也接连发生了两起与见义勇为有关的事件。2014年6月27日,5名儿童在白云区钟落潭镇游泳时遇险,不会游泳的阿浩在施救同伴过程中溺水身亡;7月1日凌晨,白云区均禾街发生持刀抢劫事件,18岁的沈俊江和其他3名群众协助围捕,沈俊江被捅伤后不治身亡。

深度解析:

孩子意外落水,让人万分揪心;救助者因救助不当造成溺水身亡,更是令人悲痛欲绝。曾经我们大力宣扬救火少年,褒扬其不畏牺牲的精神。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在一些灾害面前,最需要保护的恰恰是那些孩子,因他们是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如今社会各界都极力主张孩子们在危险面前要见义智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

见义勇为一定是冒着某种风险,需要极具勇气做出的行为。但风险有大有小,小的可能只是经济损失、身体的轻微损伤,大的则可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在做出见义勇为的行动之前,施救者也应该评估风险,量力而为。

虽然这些年来呼唤见义智为,特别是一些地方明文规定不提倡学生见义勇为,充满了理性思考。但一些学校在灌输教育理念过程中,往往把牺牲的小英雄当作学校的榜样过度表扬,久而久之,在面临他人危险时,一些孩子就不顾自身能力盲目救人,酿成悲剧。这既无法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更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失守。

对策措施:

鼓励青少年见义智为、见义巧为,并非只需观念一转就水到渠成。除了勇气,青少年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给他们足够的智慧和技能,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的举动。

一是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应纳入学校教育,自救、救人技能都应成为必修课程,要有心理引导,让孩子懂得见义智为是最佳的选择,即使是失败了,那也不要留下遗憾与自责。

二是政府和学校应联合开展地震、火灾等演习,也出版各种应急手册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三是社会也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完善危险场所警示牌等设施。

四是家长也应给孩子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并联合社区、做一些实践演练。

只有安全教育一一落实,见义智为、见义巧为才不会沦为一句口号,真正成为危急关头的救命之策。

纠正畸形考证热

时事链接:

持续多年的职业资格考证热,最近遭泼冷水。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要求取消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所有准入类职业资格均需法律依据,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则由政府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具体认定工作逐步移交给行业协会、学会承担。

深度解析:

一是外因,即行业准入有限制。评职称有要求,甚至一些地区居转户的加分项也需要某些证,这些因素都迫使人们加入考证大军。

二是内因,即年轻人出于增加自己职业竞争力的美好初衷,奔证而去。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教学内容陈旧乏味,学生在校期间的自身提升有限,只有从实实在在的证上才能获得一丝心理上的安全感,多一个证似乎就多掌握一些职场竞争力。

职业资格制度,在保证从业人员水平、提升行业管理规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各种考证之所以被诟病,原因在于一个热字。

一是设证过热,各种职业资格证名目繁多,内容交叉而冗杂,不规范、不必要的项目比比皆是。

二是外因过热,将通过考试取得相关证书看作一种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并不能真正促进行业水平提升,反而阻碍了人才的自由发展。

三是内因过热,盲目依赖本本来证明自己,却依然不具备从业的能力要求,这也折射出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的缺失。

中央要求有步骤地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有助于使得职业资格认定更科学化,也从实质上解除了一些行业的入行限制,降低了门槛,最终有助于促进人才的流动。给职业资格证做减法,对形成行业内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有积极意义。

对策措施:

一是主动去除行政化趋势,让依法行政真正回归。职业资格许可行政化趋势在政府这一只看得见的手操纵之下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要不断缩减行政审批事项,确定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的行政准则,确保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用制度管住资格证,净化资格证认证领域的风气。政府逐步放开认定工作,就需要积极引导、培养和规范行业协会、学会的发展,使其能树立权威性,有能力长期承担起这一职能;建立健全资格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职责,创造一个资格证和职业能力相关联的健康行业秩序。

三是各教育单位也需要积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能够不依赖各种证,而是靠自己在学校接受到的思维训练、人格熏陶和思想成长来增加步入社会的勇气。

四是营造公平的竞争秩序,激活劳务市场活力。把人才能力和资格的评价交给用人单位、服务对象来评判,让市场这一只无形之手来决定优胜劣汰。

国考申论热点 篇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延长产假

【背景链接】

不久前,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幼君建议“将女性产假延长至3年”,引发热议。我国现行产假为98天,剖腹产再加15天。社会上关于延长产假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近日,羊城晚报联合手机腾讯网开展“该不该延长产假”的网络调查,吸引了逾4万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超五成网友支持延长产假,但近七成受访者担心如果延长产假,休假期间工资下降。

“延长产假”的声音,虽不是特别响亮,还是让年轻妈妈们既高兴又担忧。【标准表述】 [观点争锋] 支持:人心的善意与妇女的地位

用发展的观点看,将产假延长至3年,却充满人性善意,其中包含如何提高女性地位。作为人口大国,人口生育早已有规划,并在按规划有序实施,已见成效。而要提高民众福利待遇,就也需要有个规划,延长女性产假时间。将产假延长至3年,是个发展的话题,需要辩证地看待。发展需要积极作为,自增压力,迎难而进。不能因为一时存在难度而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以至想都不敢想。

延长产假可以开启人们的思路,为何时延长产假、延长多少产假、如何延长产假,提供一个讨论的话题。这有助于凝聚全民的智慧寻找答案,运用全民的力量破解难题。进而推动产假不断延长,给广大产妇带来福祉。

反对:延长产假不能侵害劳动权

延长产假,表面看是保护了女性的生育权,但其实是对女性劳动权的侵犯。有的女性感觉三年产假很好,其实是对劳动就业市场的不了解。

三年产假的建议,与上世纪80年代的“妇女阶段就业制度”“建立阶段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方式”等如出一辙,当年这些建议均以侵害妇女劳动权益遭到强烈反对而未能推行。在阶段就业和妇女提前退休行不通时,有些企业尤其是关停并转的国有企业和以效益为核心的私营企业,给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放长假,企业以“放长假”变相解雇生育期妇女,严重侵害了妇女的劳动就业权。

[好处]

六安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延长产假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女性身体的恢复;二是有利于女性实行母乳喂养;三是有利于亲子教育,从而实现优生优育。自然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既会导致女性就业变得更难,又会增加社会负担,还会加剧性别歧视。如不能合理安排女性产假时间,为其提供可靠的保障条件,那么延长女性产假的权利保护,最终反倒会沦为伤害。

[参考对策] 第一、加大对职业女性健康权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加大对职业女性健康权的保护,并将职业女性经期休假制度以法规形式得以不同程度地体现。“产假延长至3年”,未必能实现,但已唤醒权利意识的提升,有利于为女职工就业提供政策保护,从源头上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此外,“产假延长至3年”不仅对产妇的生理康复和心理的调整都会有很大帮助,还对缓解就业压力也起到一定作用,可以说是利大于弊。

第二、与现实相结合,逐步推进

按照目前的财政状况,全国能够稳定拿出一笔钱发放3年生育津贴的地方,可能很有限。毕竟现在的社会福利保障面有限,保障水平较为薄弱。一步到位的压力太大,不妨采取逐步推进、逐年延长的方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隔几年延长一段产假,如此则短期冲击不会过大。

第三、获取社会普遍共识

延长女性产假必须考虑到其可行性,其间既包括成本的承受能力,企业的容忍度和女性的真正诉求,并在其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和利益平衡点,若是跨步过大反倒会适得其反,并因为增加企业焦虑和公共财政压力,而让政策层面投鼠忌器。当前最有效的做法,还得在扫除法律、利益和认识的障碍,破解困境做好铺垫上下工夫,延长女性产假才会水到渠成。

【延伸阅读】

[国外措施]各国产假怎么休? 瑞典

在瑞典,法律规定,凡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都享有16个月(480天)的带薪产假,费用由国家和雇主分摊。其中,前390天的薪水为原工资的77.6%,后90天为固定薪水——每天补助180克朗(约合148元人民币)。为了鼓励父亲参与养育子女,瑞典法律还规定,16个月中有两个月须由父亲享有。1995年,瑞典出台《父母亲产假法》。根据该法律现行规定,孕妇有权在产前和产后带薪休假7周。这项权利不受其他条件限制,不论她们是何时

六安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入职,都能享受这14周的休假权。另一方面,该法律的出台,减少了瑞典男女职业上不平等的现象,改变了女性生孩子就得放弃事业这一传统,在产假结束后,90%的女性都会回原来的岗位。

挪威

在挪威,父母双方总共可以休育儿假47周,拿全额工资;也可休57周,拿原来工资的80%。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捷克和斯洛伐克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母亲每生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三年的育儿假,这个假期也可以让给父亲来休。在斯洛伐克,如果孩子身患残疾,育儿假还可延长至六年。

英国

在英国,从2010年4月开始,女性可以申请52周产假(包括流产、难产),即一年时间。产假的头6周,妈妈可以领取90%的工资,中间的33周,每周最多可以领取112.75英镑(约合1120元人民币),最后的13周,不领取工资。

芬兰

在芬兰,初为人父的男性可获得三个星期的带薪休假以及付费“爸爸月”,在孩子八岁前,他可以选择任何时间休育儿假。如果他需要照顾孩子,还可以通过他所在社区的“家庭中心”获得支持。

美国

国考申论热点 篇5

一、基础知识

(一)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二)正反比关系定义

若A B=固定值,则A与B成反比关系

若,则A与B成正比关系

(三)正反比在行程问题中的具体运用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

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

二、模拟练习

例题1:甲乙二人都是从M地向P地行驶,已知甲乙二人速度之比为6:5的关系,问甲乙二人行走MP长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多少?

中公解析:根据当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速度之比为6:5,则时间之比为5:6的关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例题2:甲乙丙三人都是从M地向P地行驶,已知甲乙丙三人速度之比为1:2:3的关系,问甲乙丙三人行走MP长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多少?

中公解析:根据当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速度之比为1:2:3,则时间之比为

。(路程一定可以设为1。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

例3:两名运动员进行110米栏赛跑,结果甲领先乙11米到达终点。同样乙与丙进行110栏赛跑,结果乙领先丙11米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与丙进行110米栏赛跑,那么甲到终点时,丙跑了多少米?

A.88 B.89 C.90 D.91

国考申论热点 篇6

【社会问题的背景】

(1)国土资源部2010年7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通知提出,全面实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补偿安置费用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要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

(2)新标准的实施使征地补偿标准测算方式更加合理,改变了以往按被征耕地具体地块的年产值测算征地补偿标准的方式。其中,征地统一年产值是综合考虑一定区域内农用地的年产值来测算征地补偿标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综合考虑一定区片范围内土地类型、产值、土地区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测算的征地补偿标准。这次补偿标准普遍提高,提高幅度平均在20%—30%。另外,体现了同地同价的原则。强调在同一区域或区片范围内,征地补偿应执行同一标准。

(3)《通知》指出,征地补偿费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到位。为了保证农民能够得到自己的征地补偿费,首先,要求建设项目将征地补偿费足额列入项目投资概算。其次,征地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确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将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不再通过乡、村等环节支付,防止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问题。第三,健全反馈制度,要求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部、省报告征地补偿费用落实到位等批后实施情况,切实加强征地批后实施监管。

(4)《通知》指出,征地补偿费依法部分支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分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政府作出规定。根据当地的分配办法,结合安置方式,将核定的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费,由当地实施征地的部门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各地利用给农民个人的农业补贴等有关资金直接支付渠道,将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给农民

(5)《通知》指出,先安置后拆迁不是简单的指先建后拆,而是指在实施拆迁前,应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排好被拆迁农户的居住问题,包括建好安置房或制定切实可行的安置方案并征得被拆迁农户同意,防止拆迁后农民居住无着落,影响生产生活。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要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在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主要采取迁建安置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

(6)近年来,为解决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国土资源部门配合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200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征地时,被征地农民已纳入新农保的,还应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实行“双保”,不得以新农保代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国考申论热点 篇7

背景链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思政课建设节奏加快,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也在提升。但我们也看到,思政课教学中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够高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思政教学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菜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食欲”不振。一些教师一味提供“高大上”的主菜、大菜、硬菜,脱离学生实际大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忽视了聊点学习、谈点爱好、说点生活等“特色菜”“农家菜”,也缺少激励青年拼搏奋进、勇于创新的“心灵鸡汤”。

二是“厨艺”不够精湛。烧好思政课这道好菜,教师既要掌握好火候、拿捏准调料搭配,更要懂得思政课的精妙。但是,部分教师沿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课堂成了教师个人展示的舞台,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都淹没其中。教学方法习惯大火猛攻,不善于小火慢炖。教学方式简单直接,缺少人文关怀的力量和温度。

三是“装盘”不够精致。思政课不仅要求内容搭配得当,课程包装的形式感也很重要。当前,一些教师仍然采用原生态的方式讲课,不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没有课程包装的概念和意识,使思政课缺少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对策中公教育总结:思政课教师如何守好渠、种好田,关键在于从自身的努力与改变做起。

一是抓住需求点、瞄准兴奋点,始终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抓住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找准思想矛盾点、政治困惑点、学习生活烦恼点,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菜单服务。

二是不做“复读机”,要做“解码器”,要敢于转换、善于转换、勤于转换教育内容的话语体系,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透彻,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共情。

三是要做“良师”,更要做“益友”,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接下来介绍综合分析类题目的解题注意事项及技巧:

综合分析类题目不仅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也要求考生能基于材料把握出题人的思想和观点,进而对作答对象进行分析、解释。在国考中综合分析属于考查频率相对较高的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指点。

所谓解释型分析,就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对题干中的句子进行解释和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能力,看似很难,实际上解释型综合分析就是只“纸老虎”,具体作答思路如下:

一、把握作答对象,直接解释句子

对于解释型分析而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针对题干所给出的句子进行解释、分析,所以把握作答对象,并对其进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句子意思的解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题干中提取作答对象,把握句子字面意思。如“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丰产不丰收’的理解”,从题干中可以提取得到作答对象为“丰产不丰收”,而对这句话进行字面意思的解释可以得出“农民种植农作物产量增加了,但是整体收入不增反降”,这种方法能够在审题时大致把握句子的意思,但是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在句子中包含一些特殊名词,或者意义不明词语的句子时,很难通过字面意思进行直接解释。

二是提取句子中的关键词,立足材料,通过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对句子进行解释。如“结合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的理解”,从题干中可以把握该句子中包含“新技术”、“创造性”和“毁灭力量”三个关键词,回到材料中发现,材料核心内容围绕新技术既能创造新事物,又能毁灭旧事物的特性展开。由此可知,对于这句话的直接解释为:新技术在毁灭旧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事物,具有创造性的破坏作用。

二、结合材料内容,进行辩证分析

回到材料中,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展开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合理性分析等。

国考申论热点 篇8

【热点背景】

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徐玉玉案件发生后,各地对电信诈骗犯罪持续严厉打击,发案数、群众被骗金额有所下降,但此类犯罪目前仍然处于高发态势,仅福建日均发案数就在百起以上,单笔被骗百万元以上案件时有发生。诈骗团伙大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中小银行转移赃款,逃避打击。

【综合分析】

(1)现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段花样翻新。犯罪分子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编造电话、短信、网络信息,地毯式的给公民发布虚假信息。诈骗内容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让人防不胜防。

(2)影响:除了徐玉玉事件还有吉林云南籍大学生学费被骗后失联,山东临沂大学生接连被骗报道频现报端等,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①危及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百姓安全感。②频繁的诈骗案件,一次次冲击着社会的心脏,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③破案成功率低,破案速度慢,极大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3)原因:之所以诈骗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破案难度越来越大①被害人贪图小利、安全防范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差、防范常识缺失②个人信息泄漏严重,倒买倒卖现象猖獗以及银行疏于管理,电信行业实名制落实不到位③政府立法滞后,执法难度大。除此之外,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迅速产生出新的变异,严厉打击之下有关案件仍然高发。此次电信诈骗“变异”的特点是,诈骗团伙大肆利用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套取、漂白非法资金。更为严重的是,被犯罪分子利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往往管理混乱,不落实账户、交易实名制。被骗资金进入相关账户几乎等于泥牛入海,公安机关将很难查清资金流向,追回赃款也就无从谈起。

通过分析,得出观点:电信诈骗波及范围广,社会危害性强,受害者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然而破案率低,而这需要我们探究电信诈骗的本源,打防并举,部门配合,共同整治。

(4)、对策:①政府对群众加大宣传力度,曝光各种诈骗手段,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完善立法,建立统一的个人信息安全标准,加大对伪基站的排查处理,提高打击力度和惩治力度,真正的实现多部门联动。

②银行和通信行业要加强内部监管,消除漏洞,同时提高行业自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③群众应该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漏、填写。对于索要钱财的不明电话,提高警惕,反复核实真假,防止上当受骗。

最后,有关部门应该鼓励电信诈骗受害者,对相关金融机构及通信运营商提起法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必须让唯利是图的企业,无利可图甚至是血本无归,这样才能最终让诈骗分子无可遁形。

考生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该做哪些准备呢?为了让各位考生多一点底气、多几成胜算,中公教育专家友情提示: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准备工作也该即刻启动啦!

一、夯实内功,体现政见

大多数考生为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暑假期间,正是备战国考的好时间:没有课程压力,学习环境专一。此时,各位考生千万不要贪玩,更不能掉以轻心。国考笔试难度要高于省考难度,尤其是申论部分,如果不经过系统复习,很难取得高分。同时,一些考生受到专业限制,报考岗位往往竞争者人数众多,若不尽早准备,脱颖而出的难度较大。由于部分考生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更难抽出时间备考,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有疏于学业,对笔试内容淡忘已久,很难在笔试考场上大显身手。总而言之,不论是在校生还是上班族,若已将2018国考提上日程,还是早早梳理笔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支招给广大考生,可以多浏览一些新闻报纸和新闻类节目,比如《新闻1+1》《焦点访谈》就是非常不错的新闻类节目,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出自己的政见,形成政府思维,从而实现思想先行。

二、熟悉真题,知彼知己

此阶段考生需熟悉真题,通过熟悉真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不同题型的作答方法,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从考试内容来看,申论包括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综合分析、申发论述五类题型,这五类题型各有特点,解题技巧与方法也各有不同。通过初步了解与练习,多数考生仅仅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要想有所突破还需要抓住暑期这段时间夯实基础、提高答题技巧。申论除了大作文还包括小题型,大作文考察语言功底与积累,小题型考

国考申论热点 篇9

申论热点:“村官空巢”现象应引起关注

作为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村干部,本应是服务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动农民致富的领路人,但笔者在深入农村调查后发现,部分村干部在职而不在位,或家住城市遥控指挥村务,或外出经商打工无暇顾及村务,使个别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了“空巢”、有了“空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实,计划生育、科技兴农等无人组织实施,工作陷入停顿、瘫痪状态,被群众称为“村官空巢”的影响,应当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

“经济能人”,好多根本不在本村、本地生活,但碍于乡镇领导的“盛情提拔”本身被提拔时就“心术不正”,只是想捞个名声,赚取好处,根本不把村务放在心上,致使村里见不到人影,工作城市,蜻蜓点水。由于“村官空巢”,本该及时上传的,村务无人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基层权力缺位,群众利益受损,使得信访矛盾不断,给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从新农、“干得好”。二要改变单一的“经济能人”惯性思维,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选出扎根农村,群众信得过的自己富又能带领群众富的“双富带头人”,让有能力、有精力、有意愿的村民担任村干部,从根本上打掉一开始就不在“服务区”的“空巢村官”的出现。三要加强对基层权力的监管和对村干部的思想法制教育,研究制定“村官空巢”的监管办法,对名在其职,身心都不在其位的“空巢村官”要及时沟通,对确实不能履职或不能及时履职的村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更换的更换,让“失去龙套的权力”戴上监管的紧箍咒,让基层权力真正服务群众、服务百姓。(王天银)

国考申论热点 篇10

国考申论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资料,包括国考申论答题技巧、申论热点话题、精选申论范文、申论写作模板、申论高分经验等免费申论复习资料。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广大参加国考考生整理2018国考申论备考必看五大社会热点。

【热点一】建军90周年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90年前,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正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我们才能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夺取伟大胜利,才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从而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牢固根基。

“宜将剑戟多砥砺,雄师胜战天下安。”日前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时表示: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

“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是众之所望,也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

大力量。如何才能把人民军队建设为世界一流?一要坚持党指挥枪,二要有理想信念,三是不断改革创新。

【热点二】《战狼2》全球火爆

猫眼评分9.7,高居华语电影之首;上映至今收获超过15亿票房;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的部分影院,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或许谁都没有想到,《战狼2》竟能掀起如此热潮。

特种兵冷锋的生动形象,并通过他坚持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的言行,成功激起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和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习惯将角色符号化、平面化不同,《战狼2》的冷锋从一开始就不是“完人”。而片中那几位配角,也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塑造起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正是这份直面现实,不回避、不掩盖人性弱点的“粗粝”,让影片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生活质感,不少观众也因此“路转粉”,成了影片的“自来水”。

【热点三】印度侵入我国境内

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向国际社会详细、客观、清楚地介绍了此次中印对峙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中方主张。“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人们从中不难得出正确判断。

中印对峙至今已有一个半月,中国外交部、国防部、驻印度使馆在北京和新德里先后多次向印度提出严正交涉,对印方非法越界行为予以强烈谴责,要求印方遵守历史界约,立即无条件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然而,印度置中方的高度克制于不顾,不仅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反而通过炮制各种站不住脚的理由,为印军非法越界行为编造借口。截至7月底,印方仍有40多人和1台推土机在中国领土上非法滞留。倘若印方不珍惜中方的善意,让事态升级,后果将不堪设想。印度该认清对峙事实和中国立场,不要低估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能力,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热点四】不良文风

文风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直接影响工作开展和社会风气。近年来,党中央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弘扬优良文风,狠刹不良文风,改文风成效显著。但纠正不良文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文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综观不良文风的各种表现,其要害在“假”,也就是不实。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开长会、念长稿,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正如群众所言,“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发文章、出专著,但所言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应群众关切。他们之所以要弄出一点动静来,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为官在为”“为官有为”,显示自己有水平、有政绩。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开会,作报告,做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关于工作的讲话和文章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那就有沽名钓誉之嫌,在文风上就很容易假。而且,那些由于不良文风而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领导干部,往往没有心思和工夫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热点五】假治污假环保

“天津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开会传达多、研究部署少,口号多、落实少等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欠缺,‘好人主义’盛行。” “山西省一些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位不够,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没有得到有效扭转。一些地方面对突出环境问题强调客观因素多、主动作为少,漠视群众环境诉求,往往在上级督促或媒体曝光后,才被动应对。”“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多见。”近几天,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多地反馈督察意见,揭露了环保治污的种种乱象。

国考申论热点 篇11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公共服务均等化

【意见摘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第三章创新人口管理部分指出,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在第四章“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中指出,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意见解读】 [权威论述] 我们将着眼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鼓励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使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成果、切实受益。

——李克强 [综合分析] 一名之变,沧桑尽显。人为阻隔中国城乡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制度,终于迎来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农民也好,市民也罢,不再是固化的身份标签,而是统一登记为居民了。从此之后,一国之民将不再存在差别等乃至歧视,而都能权利平等、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国度里。

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不仅仅在于抹平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取消了农业、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之后,如何真正打通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福祉,也考验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一旦推进迟缓,或者难以落实,必将损害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从而动摇好不容易形成的社会信任。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指导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保利中心东区1栋12楼(美领馆旁)

四川中公教育

其实,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手段,户籍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其吸引力往往在于附着在户籍之上的诸多福利。正是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诸多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才导致了城乡居民在权利上的不公平。而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每一个民众都能分享公共福利,并非一蹴而就。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即将进入城镇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然而,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将关系到进城居民的切身利益。

[措施] 就业失业方面。要实现农民工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并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子女教育方面。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要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支持地方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解决随迁子女入园问题,推动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完善并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推进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

医疗卫生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被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养老保险方面。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社会救助方面。要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保利中心东区1栋12楼(美领馆旁)

四川中公教育

住房保障方面。要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并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国考申论热点 篇12

2018国考申论热点:解读十九大之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对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相关部署,站位高、决心大、目标明、举措硬,连日来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常纪文认为,“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二是环境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三是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重大判断和部署,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原因、问题无外都是申论当中的答题要素,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我们可以从申论角度来看一下,那提什么样的对策就是我们的重点:例如:“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

/ 2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等等都是好对策、高分对策。

申论中的对策高分都离不开经典语句,如何获得是考生的关注重点?例如:2017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人民日报网、新华网都可以是大家对策的来源,更是高分的来源。

从十九大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接下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我们申论考题的首选,所以解读十九大、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是我们考生所需要重点关注的。

更多考试资讯:http://nmg.huatu.com/

上一篇:工程会议分类下一篇:财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