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鸿雁传情

2024-05-24

古典诗词中的鸿雁传情(共2篇)

古典诗词中的鸿雁传情 篇1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XX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移情换景。又如: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古典诗词中的鸿雁传情 篇2

一、一曲新歌传诗情

古诗讲究音韵、平仄, 本身读起来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 音乐是流动的诗, 古代就有唱诗的做法, 在古诗中恰当地使用古诗配乐, 能够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进入情境, 让学生在诗与乐融为一体的感觉中进入情境, 体会意境。在教学王维《鸟鸣涧》这首诗时, 可配以名曲《空山鸟语》, 学生边听音乐, 边读古诗, 边想象情境。这样, 学生仿佛进入了空荡荡的山谷, 听到了啾啾的鸟语, 闻到了淡淡的桂花的幽香, 潺潺的溪水从脚边淙淙而过。雨后天晴, 漫步这幽静的山谷, 心中是多么舒畅, 诗人就在这样的雅景中, 自由自在地生活, 那份悠闲, 那份自在让神仙也羡慕。美妙的音乐, 教师诗化的语言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随同音乐一起进入了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二、一幅美图绘诗景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 一首诗往往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有许多诗让人一读, 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卷,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随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图文结合让学生在感受如诗如画般的自然景色的同时, 感受诗句的美, 体会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中接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绝句》一课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吟咏后, 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画面, 动手画图, 画出包含近景图和远景图的春景, 着重指导学生按诗中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来给春景涂上色, 从而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绚丽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学生以诗中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为作画的素材, 勾勒出了一幅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优美的风景画, 使学生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 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 并受到美的熏陶。

这时, 学生没有了学古诗的束缚而拥有了美术课自由的发挥、大胆的想象, 一会儿, 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便出现在眼前。他们用自己的笔, 画出了心中的画, 诗中的画, 激发了他们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的热情。

三、一个故事演诗意

古诗可以是一首歌, 也可以是一幅画, 有的还是一个故事。古诗因受字数的限制, 以用字精练而著称。诗人诗中所用的每一个字, 可以说都经过了千锤百炼, 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意境。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推敲, 认真琢磨, 填补其中的未尽之意。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类“文包诗”的课型, 为我们改编故事做出了典范。《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黄鹤楼送别》等都通过一个故事, 再现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人物的情感、心理的变化, 我们可以运用编故事的方式将情境重现, 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用故事情境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寻隐者不遇》只有二十个字, 却写出了云雾弥漫的山的高大幽深和隐者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诗人采用问答的形式写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其师的去向, 以童子回答的形式写成。其中的松下问童子, 问了什么话, 诗中没有说, 采药何处去又省略, 而以“云深不知处”补充回答。本来三番问答, 至少要六句才能表达, 而诗人以问代答, 精简为20个字。这中间, 诗人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 变成了失望;“只在此山中”又一次萌生了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落得怅然若失, 无可奈何了。教学中可根据古诗的诗意, 要求学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或者是补充出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语言等, 将这首诗编写成一个课本剧。

四、一段文字悟诗理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有许多诗句因其具有深刻的哲理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千百年来, 这些诗歌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 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诗人于寻常所见的事物、景象中, 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含义深刻的道理, 进而运用巧妙的手法, 将这些哲理通过诗歌的形式阐述出来。这些诗既是哲理化的诗, 又是诗化的哲理。“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巧用比喻手法, 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源头活则池水清, 根本固则枝叶荣。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从根本源头上解决问题, 即“正本清源”。诗歌巧用比喻, 将诗情与哲理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没有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 写一写, 将诗歌所阐述的哲理与产生的感想、联想到的相关的人和事写一段话, 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这不就是一篇微型读后感了吗?能将自己的观点融入文章中, 可见古诗词的意境也已经深入学生的心田了。

上一篇:林伟-2013秋述职报告下一篇:投贷联动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