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流水意象分析

2024-11-13

诗词中的流水意象分析(共7篇)

诗词中的流水意象分析 篇1

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张广祥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一、借“流水”抒写离别之愁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与金陵朋友离别。金陵的年轻朋友纷纷来送行,酒店侍女殷勤劝酒。面对朋友们的深情厚谊,诗人深受感动,内心充满离别的惆怅,尾联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尽离愁,流露出了对朋友的恋恋不舍。

欧阳修的《踏莎行》写道“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词的上片写征人在驿馆与情人离别。征人面对春红柳绿,草秀风暖的美景,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浓。“迢迢不断如春水”,以春水喻离愁,借春水之绵长,状离愁之无尽,自然而真实地刻画了征人与情人别后离情别绪萌生渐长渐多的过程。全词借春景写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堪称写离愁之佳作。

二、借“流水”写情人相思之苦

“情人相思”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其中以“流水”喻“相思之愁”的不乏其见。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全诗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红花易衰”喻男子轻浮易变心,以“水流无限”喻女主人公的愁思如水永远奔流不息。以“流水”喻“愁情”既写出了女主人相思之浓烈,又表达了女主人公担心男子变心的忧愁之深,生动形象。

再如白居易的《长相思》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诗人飘泊在外,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不得相见,内心充满愁苦,相思之心随着汴水、泗水飘然远去,流水悠悠,天地有尽,而愁思无穷。

三、借“流水”抒不得志之愁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诗中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虽然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诗人登楼与友人李华(唐散文家)畅饮,酒酣之际赞美李华的文章刚健遒劲,同时认为自己的诗歌清新俊秀可与谢眺诗媲美。诗人不仅有惊世才华,更有揽月壮志,可是却得不到重用,于是发出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不遇的痛苦似那滔滔流水斩都斩不断。无奈之下,只能“散发弄舟”退隐江湖。

朱服的《渔家傲》写道:“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诗人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被贬),面对春季雨景,感春光易逝,年华难留,壮志未酬,于是心中绵深无比之愁绪,付与滚滚东流之水,无穷无尽。

四、借“流水”写亡国之痛

李煜的《虞美人》是借“流水”写“亡国之痛”的典范。作者在词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虞美人》一词则浓缩了词人一生的经历。词人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何时才能完了?作者面对美景无心欣赏,却倍感生命的流逝,悲苦之情可见一斑。接着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往事”,自然就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当皇帝时的盛况,可如今往事已成空,一切都已化为虚无,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凄楚之情不觉涌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将内心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结句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到了极致,不愧以流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流水”意象在古诗词中以“悲愁”的抒情意蕴出现是最常见的。此外,有以“流水”喻时光流逝的,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还有以流水衬托美景的,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志和),“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外边?”(《桃花溪》张旭)。阅读古诗词时,遇到“流水”这一意象应结合语境细细品味,准确把握其内蕴,这样有助于我们领略诗词的内容,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思。

诗词中的流水意象分析 篇2

一.水与人类文明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的早期文化, 多依河流而起, 河流文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 几乎所有的民族神话传说中, 都有关于洪水泛滥的故事。在西方如布里亚特人的创世神话认为, 起初世界上只有水, 天神命令一只大龟仰于水上, 于是才得以在它的肚皮上造出大地。在东方如吉尔吉斯斯坦的神话里也说, 宇宙之初, 只是汪洋一片, 中有一只黑色公牛, 大地挂在它的角上。《圣经》中“洪水灭世”的记载, 则记述了人类在洪水中毁灭又再生的内容。中国更是有很多典籍涉及到了关于洪水的描述。《尚书·尧典》中有“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吕氏春秋·爱类》亦有“昔上古龙门未开, 只梁未发, 河出孟门, 大溢逆流, 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 尽皆灭之, 名曰鸿水”。《淮南子·本经训》也有“共二氏振滔洪水, 以薄空桑” (1) 的载述。此外像大禹治水等水生传说都在中国广为流传。由此观之, 水与人类文明休戚相关。

二.水与周人的关系

1、生存的根基

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前提, 上古先民更是依赖于水才能繁衍生息, 《诗经》中有不少篇章都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周之先祖多次逐水迁徙。《大雅·公刘》是周人自述其创业历程的史诗, 诗中写到:“笃公刘, 逝彼百泉, 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乃觏于京”“既景迺冈, 相其阴阳, 观其流泉。”最后才选定“芮鞫”即河曲内侧作为聚居之地。《大雅·绵》则记述了周太王古公亶父自豳迁到歧周的历史:“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歧下, 爰及姜女, 聿来胥宇”并最终“筑室于兹”, 寻找到理想的生存之地。

出于对水的生存依赖, 上古先民对水源地进行了虔诚祭祀, 周代甚至出现了对河川之神的官方祭祀。《周礼》说:“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 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四渎者, 江、河、淮、济也。” (2) 《诗经·大雅·云汉》详细记述了周宣王时祈雨的情形:“靡神不举, 靡爱斯牲, 圭璧既卒”, 圭玉牺牲都拿去祭祀全部神灵;“不殄禋祀, 自郊徂宫。上下奠瘗, 靡神不宗”, 从郊区到宫廷处处都在祭神求雨。从祈雨的虔诚程度, 也可以看出周人对水的高度依赖心理。可以说, 离开了水, 周人将无法生存, 《诗经》的很多诗歌都将失去根基。

2、生活的场所

当周人祖先寻找到理想的水滨泽畔定居下来之后, 他们便开始了辛勤的劳作。《诗经》中很多作品都提到的采摘、捕捞等农业生产活动, 无不与水关系紧密, 河水两岸肥沃的地方成为主要的劳作场所。

采集生产是人类先祖最早进行的一种生产活动, 在农耕生产方式出现之前, 一直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中说:“《诗经》时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丰富, 对生态资源的认识, 人们采集的范围比远古时代拓宽了许多。” (3) 采集水生植物是当时的重要生产生活。《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描绘了水中采摘荇菜的情景;《召南·采蘩》写到:“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于以采蘩, 于涧之中”, 展示了水边采择白蒿的场面。

除采集之外, 渔业生产更是与水紧密关联, 《诗经·国风》中很多诗篇都涉及到了这类题材。《召南·何彼秾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写钓鱼之线;《卫风·竹竿》“籊籊竹竿, 以钓于淇”, 言钓鱼之趣;《齐风·敝笱》“敝笱在梁, 其鱼鲂鳏”, 说捕鱼之器;《卫风·硕人》“施罛濊濊, 鱣鲔发发”, 抒获鱼之乐。另如《卫风·考槃》“考槃在涧, 硕人之宽”写依河流溪谷旁架木构屋, 《陈风·东门之池》写池中沤麻, 《魏风·伐檀》写伐木逐水运输等等, 无不与水相关。

3、精神的家园

水畔泽岸同样是诗经时代民众节日风俗的欢聚之地, 婚恋、祭祀、祓禊大都在水边举行, 并籍水寄寓其精神渴求。

水边是民众的欢聚之所。卫郑等地有幽期密约的恋爱习俗, 男女在河边相见, 互诉衷肠。在诗经时代, 还有未婚男女仲春之月, 奉令而奔的习俗, 《郑风·野有蔓草》就反映了这一习俗:“野有蔓草, 零露漙矣。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邂逅相遇, 与子偕臧。”诗歌反映了青年男女仲春时节邂逅相遇后自由结合的情景。陈子展云:“《野有蔓草》, 序谓男女失时, 思不期而会焉。《笺》云, 《周礼》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意谓此写奔者不禁之诗。《毛序》、《郑笺》, 未为不是。且奉令而奔, 有何不可?奴隶主之泽有时下流, 故奴隶男女失时者有思遇时矣。” (4) 可见, 泽畔相会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俗。

不仅如此, 水畔还是祭祀、祓禊的地方。人们常在初春时分祭祀高禖, 乞求生子, 并在上巳节进行祓禊。上巳, 是指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 是诗经时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当天, 人们要在流动的河水中洗掉宿垢, 拔除疾病和不祥, 称之为“禊”、“祓禊”。 (5) 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曰:“‘祓’字本是‘拔’字, 言拔除、拂除病气之意;‘禊’字就是‘潔’字, 言修潔、净身之意”。 (6) 《郑风·溱洧》就描绘了上巳节的盛况:“溱与洧, 方涣涣兮。士与女, 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訏且乐。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 浏其清矣。士与女, 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訏且乐。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对于此词, 朱熹释曰:“盖洧水之外, 其地信宽而可乐也。于是士女相与戏谑, 且以勺药相赠而结恩情之厚也”。 (7) 《韩诗》也说:“《溱与洧》, 说人也。郑国之俗, 三月上巳之日, 于两水上招魂续魄, 拂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往观也。” (8) 由此可见, 时人与水滨泽畔的不解之缘是有着深厚的情感根基的, 水也就自然成了诗经时代人们的精神家园。

三.单纯水意象统计分析

若对《诗经·国风》中水之象进行统计, 我们可以发现直接提及水名的共有25首, 涉及河流11条, 依次是:河、汉、江、济、淇、溱、洧、汶、汾、渭、沁。其中写到河的最多, 共有8首:《周南·关睢》、《邶风·新台》、《鄘风·柏舟》、《卫风·硕人》、《卫风·河广》、《王风·葛藟》、《郑风·清人》、《魏风·伐檀》;其次是淇水, 共有4首:《邶风·泉水》、《鄘风·桑中》、《卫风·氓》、《卫风·竹竿》。其余河流涉及一到两次不等。

如果对上述诗篇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诗经》单纯水意象内涵的丰富性。涉“河”的8首诗歌, 几乎每一篇的水意象指涉都不相同:《周南·关睢》以水表意, 写窈窕淑女之求之不得;《邶风·新台》以水衬景, 写情感追求的失落;《鄘风·柏舟》以水言情, 言不被理解的苦闷;《卫风·硕人》以水喻人, 写出嫁陪侍之众;《卫风·河广》以水言志, 写不畏路途迢遥的思归心情;《王风·葛藟》以水泄忧, 写寄人篱下之苦;《郑风·清人》以水映人, 写武士之英武;《魏风·伐檀》以水衬情, 写伐木之人内心波澜渐起有所觉悟。

除江河川流水意象之外, 《国风》中还有雨、雪、霜、露等其它形态的单纯水意象。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 液态是其存在的常态形式, 但在一定的物理气候条件下, 水又会以其它形态呈现出来。雨、雪、霜、露等从物理属性来看, 其化学成分和水一样;从它们的意象功能来看, 基本上都是从水意象的内蕴衍生转化而成。雨意象多寓愁苦之意, 霜意象与羁旅行役契合, 泉意象表达忧愤之情, 冰意象透出主人公内心几丝凉意, 雪意象流露出主人公对世态炎凉的几许伤悲, 而霜意象却显出心仪女子的冰清玉洁, 不染纤尘。总体来说, 河流之外的其他形态水意象, 多与负面情绪有关, 这也从侧面展现了诗经时代社会的急剧动荡和人们情感世界的丰富。

摘要:《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有单纯水意象和复合水意象之分。在单纯水意象中, 江河川流水意象是其主体。人类文明籍水而生, 周代文化与水不可分离。通过对《国风》中的江河川流水意象进行分析, 可以窥见《诗经》单纯水意象内涵的丰富性及其成因。

关键词:《诗经·国风》,水意象,内涵解析

参考文献

[1]孙景亮:《水文化畅想》, 《河北水利》, 2001年第5期。

[2]金戈:《〈诗经〉与水﹙上》, 《海河水利》, 2002年第3期。

[3]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第30页。

[4]陈子展:《诗经直解 (上) 》,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281页。

[5]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商务印书馆, 2004年, 第314页。

[6]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中华书局, 1966年, 第300页。

[7]朱熹:《诗集传》, 中华书局, 1958年版, 第56页。

古诗词中的“黄昏”意象 篇3

1.思乡怀人。对于游子来说,黄昏无疑是最难消遣的惆怅时刻。夕阳西下,万物将息,而自己仍然客居他乡,跋涉途中。在诗人的眼里,暮色笼罩下的山川草木、日月亭台都蒙上了一层萧瑟苍茫的色彩。诗人对离别故乡的深深哀叹,对团圆欢聚的切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这苍凉冷落的黄昏中。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在游子思乡的同时,独守空闺的思妇也开始“暝色起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伤时忧国。黄昏之际,诗人很容易联想起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暂,并由此产生迟暮叹老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喟叹。如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闲适恬淡。当诗人的理想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时,温馨和諧的黄昏就成了诗人精神的寄托。如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谓的真意,不正在这山花人鸟的和谐境界中吗?

【练习】

1.下面是有关落日的古诗积累,请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① ,黄河入海流。

②大漠孤烟直,

③ ,

落日故人情。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 。

2.在“以情观物”的诗人眼里,黄昏的丰富意蕴远不止上文所述的三种。你还能举出黄昏的别的象征意义吗?

(李想/供稿)

古诗词中的“蝉”意象解读 篇4

诗人的自况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蝉居高枝鸣叫,饮露水生存,诗人喻其高洁、尊其品行,借以自况,委婉含蓄表达自我情感。

“尊其品格”以蝉自况的诗词,虞世南的《蝉》就是著名的一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远传,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独特的视角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恰恰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商隐写的《蝉》诗中的蝉,也是作者的自况:“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为人清高、生活清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应,物我融为一体,暗示命运对自己不公。骆宾王在他的《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全诗运用双关、隐喻手法表达面对现状,即使自己有高洁的品性,也不为时人所了解的苦恼。

报秋的使者

刘禹锡《始闻秋风》吟道:“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诗中“我”,即“秋风”,重返人间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姜夔词作《惜红衣》词中“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的“晚蝉”,也在声声诉说着时序将变、秋风将至的消息。

衬托环境幽静

诗人姚合写的《闲居》是一典型例子:“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作者身处县城,却拥有心地的静趣,居所也适应自己疏鄙之性,没有马迹过门,访者稀少。蝉声聒噪,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暗透一个“静”字。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颈联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尾联借禅理说心之静趣。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中有这样一句:“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诗句中“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更是以动衬静的典例。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句写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辛弃疾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油然神往。

渲染悲凉氛围

蝉的生命就只有几个月,秋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是孟浩然的作品。诗云:“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忽闻蝉声,怎能不“益悲”呢?

骆宾王《咏蝉》前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柳永《雨霖铃》开篇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未直接描写别离,借助寒蝉的凄切之声渲染了剪不断的离愁别绪。王沂孙《水龙吟·落叶》词云:“啼螿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螿”即寒蝉,词中蝉吟鸿鸣仿佛交织成一首深秋寒夜的协奏曲,使人愁思满肠!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赵彦端《点绛唇》中“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一句将那无边无际的愁苦巧妙地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了出来。

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明月意象 篇5

关键词:明月

意象文人心理

文化传统

在多姿多彩的古典诗词中,含有“明月”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随处可见、俯拾即是。从《诗经·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月赋》中的“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从《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到《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可以说,“明月”这一意象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相始终。“明月”也因之成为古典诗词创作的意象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月”的界说

“月”可能是我国古典诗词惯用意象中别称最多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有“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几乎每一个“月”的别称都暗含着一段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与传说或凄美动人或缠绵悱恻。然而,无论哪一种,都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鸣。

就我国的文化传统而言,月亮始终受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青睐与赏识,人与月同喜同欢,月亮的清辉便是欢喜时刻最美的点缀;月与人同悲同忧,遮月的浮云便是愁苦时分最浓的愁思。

不同形态的“月”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种视觉感受为人内心所感知,于是便有了一系列有关“月”的状态术语,静态之月人們谓之:明月、清月、圆月、残月、孤月、烟月、霜晨月、琼脂碧月等;动态之月人們谓之:月出、月涌、月夕、月旦、月徘徊、月笼沙、江浸月等。同样,文人墨客也根据“月”所处的不同时节或地点赋予其一个又一个极具韵味而多情的名字,于是就有了“古月”与“今月”的相对,“春月”与“秋月”的相随;就有了“林月”与“松月”的相对,“湖月”与“池月”的相随。

二、月亮崇拜——明月意象得以生成的民族心理因素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最初形成时期都会对自然万物产生某种崇拜心理,特别是一些标志性的自然事物(如山川、河流、月亮、太阳等)更是会成为人們自然崇拜的首选。月亮就是中华民族最初形成时期自然崇拜的主要标志性事物之一,其后我国文学中出现的一系列“明月”意象也均根植于这种月亮崇拜的心理。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古以至先秦两汉这一段漫长时期的人們确实是以一种自然崇拜的眼光和心理来审视月亮的。《礼记·祭法》中就曾写到:“夜月,祭月也”,这也就是说这时人們已经开始把月亮当作神来祭祀了。郑玄注对这一问题更是做出了更为明确的注解:“春秋传日:日月星辰之神”。此外,在《史记·天官》也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透过这些文献论述,我們不难发现,先人将月亮比于神并对其投以崇拜之情,这种崇拜之情既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最初萌芽,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现实体现。祭月这种祭祀之礼被后人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与我們民族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传统习俗。

此后,祭月之礼逐渐演变,先秦两汉时期更是出现了拜月的习俗。这种习俗虽不同于祭月之礼,但是其脱胎于祭月之礼的痕迹极为明显。至隋唐时期,拜月则已经完全脱去了祭月之礼的神秘色彩真正地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这一时期,拜月习俗已经深入到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成为人們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拜月这一习俗在宋元明清得以继续延续和传承,许多文献、资料(《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梁录》等)中都有关于拜月的详细记述。元代戏曲中更是对拜月有着极为生活化的描写和叙述,《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爱情美满,得偿所愿;《拜月亭》中王瑞兰拜月烧香,祈福阖家团圆,亲人康健。以上这些都是民族文化心理中对月亮这一美好事物能够带给自身幸福的期盼与向往,这也是明月意象得以生成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三、“明月”意象的象征意义的解读

1 象征人們的孤苦无依,寄托游子思乡念旧之情

在我国文学创作中,月亮始终被人們看作是象征孤苦,寄托思念的最佳意象。正是由这一象征意义才生发出游子离人的离愁别恨的情绪,渲染出在外之人的愁苦情思。此类的佳句名篇举不胜举。隋代江总的《闺怨篇》中的“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闺中之人透过明月抒发内心怨恨之情,个中滋味只有闺中之人存心知;“诗圣”杜甫的名篇《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直抒胸臆,借月表达思乡念旧之情。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而在这种抒发中“明月”则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依托。

2 象征美的灵魂与自然的归化

月亮本身就是极为美好的,或圆或缺,或明或暗,其不同的形态也总能带给人們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也正是在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的变化中,诗人词客发现和感悟着自然之美,并且将自身对美的称颂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一轮或一弯月亮。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的名句,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的美好景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出离美的感受;杜甫在《倦夜》中有“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组”的描绘,通过对月亮生落起伏整个过程的细致描写并配置以郊野夜晚的静谧景色勾画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图。同时,月亮的阴晴圆缺、生落起伏更是会引发人們对自然归化的感悟,世间万物无不是从缺到圆又从圆至缺,缺是未来的圆,圆是缺的暂时完满。由此,人世的悲欢离合也就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故而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感慨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象征美好的爱情,见证恋人的甜蜜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最常出现在恋人相聚的时刻,从而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如欧阳修《生查子》中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在讲述这月色朦胧的时刻,彼此爱慕的男女在月下互诉衷肠;《古乐府·子夜夏歌》中“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则是对爱情甜蜜的委婉表达。此外,如今经常被人們提及的“花好月圆”、“花前月下”都与甜蜜爱情紧密相关,可以说,在月亮上人們投诸了太多对美好爱情以及姻缘的向往,这也是其成为爱情象征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材中的古诗词梦意象浅析 篇6

一.以“梦”说相思。

以表达相思爱恋为主题的怀人之作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作者往往曲尽其意来表达对所钦慕之人的相思之苦,其中不乏一些借梦境来倾诉相思之情的作品。我们所学作品中最感人至深的恐怕要首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了。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悼亡词,是苏轼因思念去世十年的妻子所写,虽然时间已过去了十年,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丝毫未减,那他又是怎样来抒发这种相思之苦的呢?“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原来,苏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梦中幽会的情景:爱妻临窗梳妆,情态容貌依稀当年,夫妻相顾无言,四目相视,泪流满面。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哀痛啊!苏轼对亡妻的相思之苦,相逢之悲全化在这梦境中了。在宋词中,最擅长用梦境写恋情表达相思之苦的当属晏几道了,他的200多首词,几乎全是以梦境写恋情的。如我们学习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一词,词人为了表现对女子小蘋的思慕之情,在词的下片用梦境来追忆他们过去的欢乐生活:“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词人借梦境回忆初见小蘋时的情景,“两重心字罗衣”,第一次见面时小蘋的服饰,词人都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可见对小蘋的一片深情。“琵琶弦上说相思”,这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借助琵琶的美妙乐声,传递着心中的情愫。弹者含情脉脉,风情万种,听者沉迷欲醉,一见钟情。在梦中的相会,解脱了词人难言的相思之苦,词人多么希望在此梦中永远不要醒来。可见写梦境是一种表达相思之情的很好方式。

二.以“梦”说乡思。

古代文人大多喜欢外出,或求学,或做官,或游玩,受交通和通信条件的限制,他们一旦离开家乡,身处异地,千里迢迢,山隔水阻,短时间内又难回故乡,思乡情绪自然就萦绕心头了。于是,只好梦回故乡了,因为归梦不受拘束,可以给文人们以跨越空间的自由,无论山高水阔,还是人为阻拦,借助梦境,就能够慰藉他们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一诗中写道:“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可见思乡心切。北宋词人范仲淹在《苏幕遮·怀旧》里写道:“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词人因新政被挫罢职外放,羁旅愁思缠绕不休,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每晚除非拥有回归家乡全家团聚的好梦才能安然入睡。可见梦回故乡是何等的幸福啊!全词以梦境揭示了词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主题。

三.以“梦”说心志。

古代许多文人都有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他们的诗词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含蓄地表明心志。有些诗人词人常用虚幻的梦境来折射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元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由于政治上受到打击,最终离开长安,其失意的情怀和精神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虚幻的神仙世界寻求解脱,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由此,李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瑰丽变幻的梦境: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度镜湖,来到剡溪,登上高入云端的山路,看到奇异的花草山石,听到如熊咆龙吟般流淌的泉水;接着电闪雷鸣,仙府洞开,一场奇异璀璨的神仙盛会呈现在他面前,青冥浩荡,金台银台,日月照耀,霓为衣,风为马,纷纷云君,虎鼓瑟,鸾回车,真可谓应接不暇,李白久久憧憬的与神仙遨游的幻想居然在刹那间实现了,这该是一个多么令人欢畅而快慰的梦境啊!借助这个浪漫的梦,李白表露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衬出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总之,当诗人词人无法或不愿直接表白内心情感时,往往就会借助虚幻的“梦”意象来表达,这样,虚实相映,更能把诗词写得迂回曲折,荡气回肠。

诗词中的流水意象分析 篇7

1.朗读古诗词过程中找出意象

意象藏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读懂它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读准和读懂,读准是对字音来说的,对古诗词句子中的字词,特别是那些多音字、通假字要读正确它们的读音,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解读。读懂不是对整篇古诗词来说的,是指句子中的字词,只有朗读出这种效果,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例如《蜀道难》有一句:噫吁晞!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统领全诗,使全诗充满着咏叹的色彩和诗人那豪放的感情,读的时候要读得有声势些。这些词句有散文语句的特点,表达出诗人在仰望蜀道时的惊叹之情,这种惊叹之情是很强烈的。“噫吁晞”就表示惊叹的意思;“危”和“高”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蜀道让人看着高的非比寻常;“乎”、“哉”是延长音的意思,也能表达出感叹之情;“蜀道之难”这句适合用平缓的语调来读,稍微停顿一下,“难于上青天”这句用升调来读,用这种读法比较容易读出全诗的主旨。在读诗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意象的领会,诗的意象不会直接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它是通过词句来构成和表现的,所以在读和分析词句时,要教会学生让他们用思考的方式把散乱的客观物象,整理成一个整体就形成诗的意象。例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作者描绘了一幅江面上色美情浓的月夜图,他用春江、江水、红潭、明月、落月等形和景、光和色,这些物象并不是孤立的,通过春、夜、花、人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读这首诗就要读出来这些物象和春江月夜图的意象,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在夜景中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结合诗词创作背景进一步理解意象负载的情感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的背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使文学常识在高考中不重要,在读古诗词之前,熟悉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其生平经历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对读出古诗词的意象也有很大帮助,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在读古诗词时如果抛开写作背景不谈,只是读诗和分析诗这对读懂诗词意蕴是很难的,作者经历和成长环境在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有所体现,这对读出古诗词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身处作者的时代,去体验作者拥有的情感。例如《虞美人》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自己的愁思融于向东流去的春水这个物象上,使读者睹景伤情,因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成为名句。作者李煜是南唐一国之君,不擅长处理朝政,而是喜欢绘画、音律,在写词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亡国后李煜因为这首词而触怒宋太宗被毒死,李煜当时被囚禁在开封,对故国充满着怀念之情,学生熟悉了作者的这段经历就会对作者的愁苦有更深入、清晰的理解。还有杜甫被人们誉为诗圣,不只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中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充满着对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并且他晚年生活也是很穷困的,所以他对劳苦人民的困苦有更深入的体会,它的三吏、三别都是在目睹百姓悲惨生活后写的,所以让人读起来有很强烈的现实感。学生在了解了杜甫的背景和经历后,对读懂他的诗词有很大的帮助。

在古诗词中往往有多种意象,作者利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作者创作古诗词时,它把客观物象和自己的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的艺术形象,意象也让客观物象来体现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大多数诗人都有他们喜欢的意象,而且在他们创作诗词过程中经常用到,用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注重读懂古诗词的意象对理解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教师不把意象深入地讲解给学生,学生对于古诗词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上,他们无法理解古诗词蕴含的意蕴,更无法理解其意象。

上一篇:三包售后服务汇报材料下一篇:大学生体育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