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诗词鉴赏

2024-09-30

清明节的诗词鉴赏(精选7篇)

清明节的诗词鉴赏 篇1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欣赏】清明节的来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 牧 严冬过去,春风又绿江南。清明时节,杨柳绽芽,桃花绽开,小草青青。大气洁净,“洁齐清明”。清明清明,正是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

清明节的诗词鉴赏 篇2

一、节日源流感物思亲

清明本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即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发明, 是根据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 北斗星柄指向乙位, 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草木萌茂、桃红柳绿、天朗气清、生机勃发的景象。此时, 气温升高, 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清明下种, 谷雨栽秧”, “清明谷雨紧相连, 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足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 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 又称禁烟节、冷节。节日时间为冬至后105天, 也就是在清明前两天。节日持续3天, 期间禁火冷食, 故而得名。寒食节起源甚早, 大约始于周代。后来,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只吃冷食。

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 与春秋时期一段动人的故事相关。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代, 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 为了躲避祸害, 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 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随他逃亡的臣子,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 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 重耳饿晕了,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 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19年后,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心中有愧,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介子推坚辞不就。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时介子推因看不惯众臣的争功邀赏, 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隐居起来。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 没能找到。于是, 放火烧山, 只留下一条路。大火接连烧了三天三夜, 一座青山变成了焦土一片, 仍没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 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准备安葬, 突然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 原来是一片衣襟,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据考证, 此诗并非介子推之作, 显为后人所托。传说中,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在山上建立祠堂, 并把介子推蒙难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晓谕全国, 每年此日禁忌烟火, 只吃寒食, 以示纪念。

第二年, 晋文公领着群臣,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表示哀悼。行至坟前,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 绿枝千条, 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珍爱地掐了一个枝条, 编了个帽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之后,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 励精图治,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从此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的祭日, 大家皆以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捏成燕子的形状, 用杨柳条串起来, 插在门上, 召唤他的灵魂, 称之为“子推燕”。此后,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重大节日。每逢此节, 人们不生火做饭, 只吃冷食。在北方,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 以示怀念。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它形成于春秋末期, 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 并到水中洗浴, 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 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 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 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 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 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自汉代以后, 上巳节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交性质的春游活动:到野外踏青郊游, 欣赏大自然风光。文人墨客则常在此日登游名山胜迹或濒水饮宴。其中最有名的是王羲之:东晋永和九年上巳, 王羲之等四十余人欢聚绍兴兰亭, 曲水流觞。王羲之由此写下了书文俱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时至唐代, 上巳节成了一个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全国性统一节日, 这一天人们常到水边嬉戏。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逐渐合而为一, 上巳节重郊游踏青的特点随之被整合到了清明节习俗之中。时至今日, 农历三月三仍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苗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等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例如在广西境内, 不少壮族同胞聚居的农村, 以三月初三为歌节。届时, 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的地点, 畅怀对歌。海南黎族苗族每年都载歌载舞欢度盛大节日“三月三”。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 即清明节矣,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 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 罗列杯盘, 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 遍满园亭, 抵暮而归。”可见, 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 寓嬉乐于哀痛之中, 使清明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综合节日。北宋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此图以朴厚细腻的笔触, 生动准确地为我们再现了清明时节汴梁城内外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各种活动。画面自右至左分为三段:首段为郊野乡村, 几间茅屋掩映在疏林薄雾中, 纵横阡陌, 柳绿草茂, 行人往来, 踏青赏春。中段绘以水势轻缓的汴河, 漕船散布其间, 两岸屋宇连绵, 人头攒动。尤为夺目的是汴河上那座宛若飞虹的木拱桥, 桥上及左右, 车水马龙, 熙熙攘攘, 人物众多, 各具神情。末段为鳞次栉比的房舍, 交错的街市, 百肆杂陈, 招牌幡幌, 目不暇接。人流如潮, 川流不息, 活动多样, 各尽其妙。这些祥和繁华的场景, 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以后, 清明节不仅为汉族世代所传承, 而且还传到许多少数民族中, 成为不少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祭祖寻根迎春健身

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在古代, 清明节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赏春、插柳戴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 有的习俗已被淘汰, 有些习俗传承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清明节的主要礼仪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 祭祖扫墓

祭奠祖先、尽孝寻根、缅怀英烈、敬贤感恩是清明节的核心礼俗。中国人自古就非常崇拜祖先、尊敬长者。祭祀扫墓的习俗自秦汉相沿承袭, 普及民间, 历两千年而不衰, 成为清明节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正如民谣所云:“三月清明雨纷纷, 家家户户上祖坟。”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 清明“官员士庶, 俱出郊省坟, 以尽思时之敬”。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 男女扫墓, 担提樽, 轿马后挂楮锭, 粲粲然满道也。”清明祭祀扫墓往往倾家出动, 上至君王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 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清明前后数日, 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 规模极盛。早已家喻户晓的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神地写出了雨中孤身行路的扫墓人触景伤怀的复杂心境, 并将清明扫墓的悲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传统社会上坟扫墓,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二是培修坟墓。古代科学不发达, 人们相信人死后有一个“阴间”世界, 想借扫墓之机给阴间的先人提供生活费用和各种器物, 因此, 出现了焚烧纸钱和纸制祭品的迷信习俗。近年来, 个别人的迷信举动愈演愈烈, 连纸制的家电、轿车、别墅、银行存折、信用卡甚至三陪小姐都烧给祖先享用。然而, 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阴间”之说, 更不相信焚烧成灰的纸钱冥器可以为先人所用, 因此多用鲜花代替纸钱和祭品, 体现出现代文明祭扫的新风。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 是清明扫墓的又一项内容。在人们精心修整坟墓的一举一动里, 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现代社会以火葬逐渐代替了土葬, 使死人不再与生人争地, 也有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逝者的骨灰盒存放在“公墓”, 清明时节人们到公墓祭奠, 擦拭护理先人的骨灰盒, 敬献鲜花, 以示怀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扫墓祭奠。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 数以百万计的人已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了一座座网上灵台。人们可以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上香、擎烛、祭酒、留文, 表达怀念和敬慕。网上祭奠既可免去车马拥堵, 又避免了焚烧纸钱污染环境、引发火患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跨越时空, 让被祭奠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 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新颖文明的网祭方式, 必将大大减少传统清明祭祖给环境、交通、安全带来的压力。

(二) 踏青赏春

清明节正当农历三月,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满目葱翠, 一派生机, 是人们外出郊游的大好时光。踏青郊游原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主要活动项目, 后来由于上巳节并入清明, 而扫墓又要到郊外去, 因此清明节踏青便流行开来。

清明踏青赏春的习俗自古有之。魏晋时, 每到上巳节, 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嬉乐, 带着春食、春酒, 或席地野餐, 或在河边“曲水流觞”相与为乐。唐宋时, 踏青活动更为盛行。古代礼教森严, 大家闺秀多深居闺阁, 平时不能随便外出, 而在清明踏青时, 她们才可以盛服靓妆结伴踏青, 尽情地赏春嬉戏, 故民间有句俗语说:“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杜甫在《丽人行》中也说:“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人对踏青更为热衷。周密在《武林旧事》中, 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一幅宋人清明踏青图:“清明前后十日, 城中仕女艳妆饰, 金翠琛璃, 接踵联肩, 翩翩游赏, 画船箫鼓, 终日不绝。”生动地反映了宋代踏青活动的盛况。在祭奠哀悼祖先之余, 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饱览秀色、愉悦身心,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待生命特有的豁达态度。

踏青在今天更多地被称为春游, 而且在时间上也不仅仅限于清明节, 凡春季风和日丽之日, 哪一天都可以去春游踏青。如今, 每到清明前后, 全国各地众多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大中小学都会纷纷组织春游, 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开展健身活动。

(三) 娱乐健身

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 清明也是人们走出家门, 舒展身体、愉悦精神, 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活动的好时候。自古清明时节的娱乐健身活动就丰富多样, 主要有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等。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和繁荣的节日景象, 构成了清明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略述一下清明节几种主要健身活动的源流。

(四) 蹴鞠

蹴鞠是古时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蹴鞠的意思是踢球。蹴鞠运动产生于战国时期, 汉代时发展较快, 当时, 上自帝王, 下至普通百姓, 爱好蹴鞠的人极多。据《汉书》记载,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 他曾在宫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蹴鞠场, 四周围以高墙, 并把它命名为“鞠城”。到了宋代, 蹴鞠运动进入黄金时期。据史书记载, 在宋太祖时期, 每年的清明节, 王公大臣、宰相宾客, 都要在皇宫里举行蹴鞠比赛, 有时候皇帝亲自下场, 与臣同乐。元代钱选所绘的《蹴鞠图》, 便是对这一事实的生动写照。画中宋太祖赵匡胤与五位臣子围成一圈, 正在聚精会神地踢球。由于朝廷对蹴鞠的推崇, 蹴鞠运动在社会上极为普及, 不仅男子蹴鞠, 还有女子蹴鞠。无论南方还是北方, 在清明时节, 人们都会选择高岗的空地举行蹴鞠活动。当时还出现了类似当今足球协会的专门组织——齐云社, 它对于促进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 蹴鞠运动渐渐衰落。然而, 到了19世纪下半叶, “蹴鞠家族”中的足球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足球运动迅速普及开来。

蹴鞠比赛与今天的足球比赛有不同之处。蹴鞠时, 人们在球场的中央竖起高高的竹竿, 并在上面悬挂布网, 以此作为球门。球门上的洞, 名曰“风流眼”。比赛时, 双方球员互相不能过界, 要依靠高超的球技把球踢过风流眼, 以此分出高下。这种比赛很有观赏性。

(五) 荡秋千

荡秋千源于远古藤秋千, 春秋时已有。秋千最初叫做千秋, 据说是齐桓公北伐山戎族后传入中原。开始时只有一根绳子, 双手抓绳而荡, 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踏板的秋千。到了汉武帝时, 因千秋含有人虽死却永垂不朽的意思, 为了避讳, 故把千秋改为秋千。荡秋千在汉武帝时主要是后宫女子参与的一项活动, 魏晋南北朝以后, 此项活动由宫中向民间普及。到了唐代, 荡秋千则成了最受女子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每至寒食清明时节, 唐玄宗必会组织宫女们举行荡秋千比赛, 眼看着彩娥飘舞, 耳闻着娇声婉转, 唐玄宗心醉神迷, 情不自禁地把女子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

历代文人墨客对女子荡秋千的歌咏之词不胜枚举。白居易在《和春深》中写道:“秋千细腰女, 摇曳逐风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云:“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在歌咏荡秋千的诗词中, 最为精妙生动的要数唐代王建的《秋千词》, 词中写道:“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中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动,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把少女荡秋千时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们在荡秋千时发明了多种玩法。一种是比赛谁荡得高。人们常在高处系上花、铃等物, 看谁在荡秋千时能碰到这些花或铃;或在秋千横板下系上一根用来衡量高度的绳子, 看谁在秋千荡起时能把这根绳子彻底带离地面。另一种是比赛谁荡得花样多。一些秋千高手, 能在秋千远离地面时, 做出金鸡独立、翻身转体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由于荡秋千有益于身心健康, 能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 因此, 荡秋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体育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项运动。

(六) 放风筝

清明前后, 春风正盛, 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自古以来放风筝成为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风筝原名纸鸢、纸鹞, 意即一种用纸扎成的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东西。风筝之名始于唐代, 因为当时有人在纸鸢上绑上一个竹制的哨子, 当纸鸢飞上天空时, 风进入哨子, 发出了像弹筝一样的声音, 故称之为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期, 起初主要用于军事。自唐代后, 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逢清明节, 人们趁扫墓之际, 进行风筝比赛。不仅白天放, 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像闪烁的明星, 被誉为“神灯”。过去有放风筝就是为了放晦气的说法。为此, 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断线的风筝吹到远方,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给自己带来好运。

放风筝是一项能给人带来诸多好处的娱乐活动。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 增强体质之益”。阳春三月放风筝, 清新的空气, 轻快的奔跑, 不断反复地抬头观望, 无疑会促进身体健康。风筝被扎制成各种优美的造型, 绘上五彩缤纷的图画, 寄寓着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既能彰显出民族风格又有浓郁的文化蕴含, 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今, 风筝早已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 唐代始有拔河之名。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盛行军旅, 主要是用于军事训练, 后来逐渐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唐代尤盛清明拔河, 当时拔河是用一根四五十丈的粗麻绳, 两端各有许多根小麻绳供人牵拉。比赛时画线为界, 立旗为标, 两队人数相等, 看哪一方能把对方拉过中线就算是胜利。唐代帝王将相、后宫妃娥都醉心于拔河。唐玄宗曾在清明时组织过一次上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 并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 以此显示国威和国力。从那时起, 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由于拔河运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且有益于弘扬团队精神, 因此, 这项运动在历史上一直长盛不衰。而且, 直到今天, 一些单位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际, 亦常常会组织拔河比赛。

(八) 插柳植树

民间有清明节插戴柳枝的习俗。在扫墓踏青时, 人们要在乘坐的轿子和马车上插挂柳枝, 妇女儿童还把用柳条编制的柳圈戴在头上。扫墓归来, 人们总要折几枝柳条, 插在门楣房檐下, 以避瘟驱邪。谚语说“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 死后变黄狗”。这说明古代民间热衷于插柳戴柳的习俗。

关于插柳戴柳的由来, 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二是说由于寒食断火, 清明后, 由宫廷用杨柳点火赐近臣, 受赐者以此为荣。点火后, 将柳插于门楣, 以示炫耀, 后相沿成习。三是说清明为冥三节之一, 是百鬼出没之时。柳树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灵性, 可以驱邪避鬼、护佑生灵。四是说插柳是为了纪念在柳树下烧死的介子推。诸种说法虽然不同, 却说明随着历史的演变, 清明柳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蕴含, 人们借柳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

杨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 插到哪里, 活到哪里, 年年插柳, 处处成荫。古人在清明插柳、栽柳的习俗, 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林。清明时节, 春阳普照, 春雨润物,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生长快, 故农谚有:“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特别重视植树造林事业, 并将之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建议下, 1915年, 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 为了纪念他, 1928年4月17日, 国民政府发布通告, 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3月12日为植树节, 全称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 全国人大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如今, 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每逢清明时节, 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 都加入到了植树造林的行列, 全民义务植树, 为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着一片又一片的新绿。

三、慎终追远清明永驻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存在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和民族之中, 经历千百年世变沧桑而历久弥新, 至今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它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无穷魅力呢?因为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承载着神州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 记录着中华民族共祖同宗上百代的文明信息, 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 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可以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杰出的文化创造, 也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标志。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 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忠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长期以来, 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 通过扫墓、祭祖, 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 饮水不忘掘井人, 祭奠的对象扩展到先烈英杰、先贤名士。清明节时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或墓地扫墓, 到英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 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站在墓碑前, 就是在接受先烈们的鞭策, 接受着革命的洗礼, 从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 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 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 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轩辕黄帝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每年清明, 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海内外华人到此汇聚, 在庄严神圣的祭典中, 找到了灵魂的故园, 找到了我们的根, 同时传达出了炎黄子孙寻根问祖, 企盼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共同心愿。无论是国家公祭, 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 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一份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 年年轮回, 代代传承, 构成了人们珍惜现世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 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在祭奠与追思中, 孕育我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这便是清明节的文化精髓。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了悲伤与欢娱双重元素的节日, 既有缅怀逝人的悲痛泪水, 又有踏青嬉戏的欢颜。由于清明上坟要到郊外去, 人们在悼念祖先之余,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赏春, 正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能更充分地享受到了节日的心灵滋养和别样的情趣,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 并达到了提升精神层次和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 此时天清地明, 到处生机勃勃, 人们远足踏青, 亲近自然, 可谓顺应天时, 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 驱散积郁的寒气和抑郁的心情, 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 扫墓与踏青融为一体, 使清明节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如今, 人们又把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和插柳, 发展为包括植树造林、环境保护在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节日活动。从插柳留春到植树留春, 越发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迈进,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的清明馍馍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七绝古诗《清明》可谓家喻户晓,堪称清明题材诗歌的翘楚。清明节的时候,不能够回家扫墓,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异乡路上奔波,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况且,天也不作美,将牛毛细雨纷纷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想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杀杀寒气。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远远地指向了杏花村。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虽然只截取了清明节的一个特定场景进行描写,但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情趣盎然。杏花春雨贵如油。农谚云:“清明前后,栽瓜种豆。”彼时田地正需要时节好雨的滋润,“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农人们不像诗人多愁善感,他们在意的只是庄稼的丰欠,因此这场及时春雨让他们欢呼雀跃。在农耕时代,风调雨顺那就是好年景,赶紧播种吧,秋天又能多收三五斗了。

杜牧《清明》成为千古绝唱,也让“杏花村”名满天下。据说诗人笔下的杏花村,就是山西汾阳县杏花村,相传自南北朝以来,此处便以产美酒著称,这首诗直接将“杏花村”捧成了中国名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诗酒渊源深,这也是中国文化特色吧!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称当时清明墓祭的速写。清明细雨是离不了的,像那些拜祭人的愁肠,把人们的悲哀情愫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清明雨像牛毛、像细丝,落在人的衣衫上,湿漉漉的,但还不至于无法忍受。如果因为些许细雨就取消清明行程,倒显得阴阳相隔的人们感情菲薄如纸而已,那么对于祖先的虔诚与离愁又从何谈起呢?

程颢,字伯淳,人称道明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他在《郊行即事》中写道:“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首诗也是写清明,但是那种常见的阴霾或者郁闷一丝也没有,在诗人的笔触中,清明正是花红柳绿时节,结伴春游踏青去,切莫要辜负了大好春光。能喝你就多喝点,能跑你就走远点,兴之所至,反正务必图个痛快!

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难能可贵的,谁说清明就一定要搞得凄凄惨惨戚戚呢?除了祭祖归宗,我们还可以吃清明馍馍,这可是儿时的一道美食。在我们固有的记忆中,每年小麦丰收后,父亲都要把部分小麦磨成面粉,然后炕馍馍给我们吃,名为“吃新”。把面粉和适量温水反复搅拌,直到面团变得浓稠,就可以炕馍馍了。首先把锅烧热,把菜油倒在锅铲上,沿着锅壁下划一圈,如此则整个锅里都有菜油了,炕馍馍时面团就不会粘锅。抓一块面团,两手和在一起稍微搓一下,使面团呈圆形,然后啪的一下贴在锅里,用手背稍压一下即可。注意炉火不能过大,不然馍馍很快就焦糊了,不好吃了。估计一面已经酥黄,就用锅铲翻一下,使馍馍另一面贴在锅里。等着馍馍两面都酥黄时,就可以起锅了。这就是乡村传统的小麦面馍馍作法。

然而清明馍馍跟面粉馍馍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有些地方叫“青团”,也有叫“清明粑”的。清明馍馍所需原料是糯米粉和棉花草。糯米粉很简单,将糯米打成粉即可,就是俗称的汤圆粉,当然也可以用石磨推出来,但是费劲费事,就看你有无那心情了。何况作为石器时代的遗存,要找盘石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城市,这已经成为一件稀罕物件。

棉花草又称清明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埂沟坎边,白色的茎,青绿的叶,肥嘟嘟地贴着地面。叶子狭长,背面灰白,细细柔柔的绒毛附着一层密密的粉状的东西,如披霜雪。叶片中央,一簇淡黄的花儿静静绽放,花细小,只有米粒大小。素朴,淡雅。清明时节,山坡上,田野边,到处都长着棉花草。在饥荒年代,据说棉花草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毕竟这样可以吃的野菜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我觉得,棉花草是专为清明而生的,它丰满着国人年复一年的清明记忆。母亲就曾告诫我,清明时节一定要吃棉花草,吃了肚子不会痛。是否真有其效,没有考证过。这就像端午节那天,百草都具有药性的说法差不多。

棉花草采摘回家后,择去黄叶,洗净泥沙,放在开水里淖一下,再用清水漂一漂,细细地切碎。然后把棉花草和糯米粉混合起来搅拌均匀,呈浓稠状,当然可以加上温开水、鸡蛋液和白糖。最后选择适量面团放在平底锅里油炸,待两面变得酥黄就可以起锅品尝了。这种清明馍馍滑嫩、清香、焦脆,特别是其中的棉花草,给馍馍增色不少。

当然清明馍馍也可以换种形式出现,那就是在笼屉上蒸熟,只不过馍馍里面要加入馅心,这就有点像包子了。馅心看个人喜好,母亲喜欢用蕨苔炒腊肉粒做馅心。如果棉花草混合得比较多,那么蒸熟的清明馍馍就碧玉一般,盛在盘子里端上桌,简直就是艺术品,使人根本不忍心下口。

跟清明节的诗词 篇4

1.《清明日清远峡作》

徐铉

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殷勤清远峡,留恋北归人。

2.《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李郢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3.《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4.《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5.《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杨巨源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清明节忆父亲的诗词 篇5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2、思父一(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3、思父二(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4、思父三(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乡愁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5、《清明祭父母》

清明时日拜新坟,慈母安息儿断魂。

二老双亲归鹤去,阴阳两界各离分。

恩威并重严家训,甘苦同尝益子孙。

一炷清香思不尽,两行热泪谢深恩。

6、《清明抒怀》

遥望家乡有墓田,无从祭扫泪潸然。

心随鸿雁飞蝴蝶,泪染关山化杜鹃。

垂老思亲留网上,还童念旧坐屏前。

人生坎坷须精进,晚照余辉慰九泉。

7、《清明祭》

遥知老弟拜新坟,异地同心亦断魂。

事在尊亲思不断,人皆念祖理难分。

清明祭奠随情况,博爱弘扬利子孙。

同悼同哀同告慰,满含热泪报深恩。

8、《清明》

去年今日宿山村,细雨寒风欲断魂。

父辈音容循幻梦,亲人背影掩尘痕。

焚香揖拜思悠远,泣泪吞声念永存。

不孝儿孙身在外,天涯遥祭忆先尊。

9、《清明怀古》

往昔战地马狂飞,且看皑皑白骨堆。

壮士捐躯酬热土,黎民失所化烟灰。

改朝换代王旗换,称霸争权鼙鼓催。

遍地冤魂千古恨,苍天暗恸滚沉雷。

10、《清明忆》

清明节里忆江村,下葬当时欲断魂。

一铲一锹揪肺肚,多人多助慰心痕。

严慈父母抽身去,尽孝儿孙系念存。

远望家乡身在外,清宵默念悼先尊。

11、《清明》

一年一度又清明,祭扫先人永念情。

细雨纷纷思泪涌,菊花朵朵忆恩浓。

子孙兴旺双亲佑,英魂激励锦绣程。

兄妹相携齐奋进,和谐康乐慰仙灵。

1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悼逝灵。

过去祭亲烟雾绕,今天墓地变花丛。

13、春伤(七律)

东风猎猎送寅春

细雨绵绵润景新

岁月无声多少事

人生慢步几回真

青瓷盏具今还在

绿水茶香不见人

把酒浇愁添乱绪

扶锄挥泪葬花魂

14、悼春(五绝)

春韵入园香

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

把酒问夕阳

15、祭父(七律)

如戏人生道尽愁

风花雪月梦悠悠

提笔乱舞红尘事

携酒轻吟四海收

一枕相思何处愤

满膛乡恨问谁求

慈严驾鹤仙游去

唯有诗词祭杏州

16、伤内

唐寅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竭,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扰景年畴昔,肝裂魂飘扬。

17、咏梅(七绝)

俏梅傲雪谁人赏

独竖严冬落九芳

岁月无痕常忆旧

思亲不觉冷风长

18、思乡(七绝)

微风细雨又秋凉

犹抱琵琶对烛伤

只恨亲情无处诉

问君何日下池阳

19、秋思(七律)

远山枫叶渐红妆

湖上残荷入暮香

一地寒霜秋统领

半盘弃子影无双

人生如戏时光短

岁月留痕日记长

欲赋太平无翰墨

只题杂乱有文章

20、《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21、《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22、《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23、《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24、《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5、《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26、《怀念父亲》七言绝句八首

其一

天人一隔五秋冬,每到清明思更浓。

雁去来年犹可见,我哀归处不相逢。

其二

节到清明思念长。我来祭奠纸和香。

孝心不及坟前草,岁岁枯荣总在旁。

其三

坟前野草已齐肩,父去泉台整十年。

岁岁回乡寒食祭,凄风苦雨夜连天。

其四

斗转星移十二轮,长眠高岭对河滨。

时闻幼子呼阿爸,惜我无从喊父亲。

其五

岁岁年年又重阳,几只归鸿落北塘。

垄上何寻父耕影?西风黄菊满山冈。

其六(新韵)

今我归来父未归,萋萋麦地已成堆。

一壶热酒无人饮,心共香灰寸寸悲。

其七(新韵)

野花小草总相随,静卧高冈永不归。

生子终究无用处,晚来只见暮云飞。

其八(新韵)

清明时序又轮回,今岁遇瘟人更悲。

遥想空山丘拱处,落花独自雨中飞。

27、《七绝忆父》(新韵)

常思爱父就职间,为树清廉戒酒烟。

卸任一身轻自在,回家顿感五粮甜。

28、《忆王孙·诞辰》

枯枝依旧借春青,嫩草芳环九九庚。

茔绕云烟杜宇鸣,泣亡灵,香烛扶摇无应声。

29、《想父亲》(新韵)

人间五月杨花酩,岁岁来勾想父亲。

似雪一生化无影,爱花半世散花馨。

30、《深秋——驻胆心惊》

滴落梧桐有泪声

去岁哀身逢骤雨

余生悸梦恸悲风

篱边老树存残叶

岭上苍松映旧容

青鸟若能传家信

菊花开尽子孙情

31、《浣溪沙念父》

骨血亲情唤不回,

冥钱飞舞泪难持。

松涛百鸟亦悲啼!

隔断阴阳音信绝,

十年冷暖诉谁知?

夜台长睡忍相离?

32、《祭父》(七律)

如戏人生道尽愁

风花雪月梦悠悠

提笔乱舞红尘事

携酒轻吟四海收

一枕相思何处愤

满膛乡恨问谁求

慈严驾鹤仙游去

唯有诗词祭杏州

33、北郭闲思

曹邺(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34、示儿

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5、观村童戏溪上

陆游(南宋)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36、好了歌

曹雪芹(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清明节的诗词鉴赏 篇6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她的易安词不仅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蜚声文坛, 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显著的历史地位。她以亲身的经历, 独特的视角, 深幽的笔触, 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 让人在她的词作中流连忘返。因为她的每一首词都是她生命的咏叹调, 有小儿女的欢乐, 有思亲人的惆怅, 有失家园的悲伤, 更有男儿郎的刚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一再地解读的词坛奇葩, 当我们沿袭她人生的境遇鉴赏这三首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时, 李清照的形象将变得更加清晰, 更加深入人心。

【学情分析】

本班为文科普通班, 学生语文基础比较扎实, 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 勤于思考, 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较浓, 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但上课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更多地习惯于听、记, 而不是论、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问题, 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进入到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就能使学生手、耳、口、脑、眼都能融入到教学中来, 变课堂为艺术享受。

【设计理念】

诗歌的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为诗歌是一种整体艺术, 如果把它分割成一句句来分析, 就是切分了诗歌的艺术美, 更不用说去感受其中醉人的神韵, 而仅仅是沦为应试教育的又一个炮灰。尤其是著名诗人的经典作品, 只有沉浸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中, 才能体会到其“绕梁三日”的美感。但是, 诗歌赏析也是有法可依的, 我们应该带领学生, 找到合理的切入点, 让学生踩着它过河, 一步步深入, 学会自己分析、体会, 进而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要达到和谐化的教学效果, 师生必须有积极的互动, 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促进学生迁移运用, 使课堂焕发生机。而这一点也是这个班级学习必须改进的方面。只有把课堂真正地交给的学生, 才能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 敢于畅谈自己的思想, 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学对象、课堂的参与者。这样, 整个课才能在教师的引和学生的学中和谐共进。

据此, 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思路:通过设置问题, 创设情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合作探究, 让学生突破文本的限制进入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 从诗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于诗歌的理性解读及分析, 并能把课堂知识迁移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所讲之处必须是点睛之笔, 力求精妙传神, 发人深省。课时安排是1节课。教学媒体设计是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

【学习目标】

通过听和读, 领悟作者的感情;通过比较分析, 体会作者的艺术世界, 进而把握诗歌的赏析方法, 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流程】

一、美文美读, 整体感知

1. 美言导入, 唤起欲望。

男中李后主, 女中李易安, 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 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如是说。大河百代, 众浪齐奔, 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 群芳竞秀, 盛开一枝女儿花。有一则对联如是说。

在浩瀚的诗歌艺术殿堂里, 有一个身影异常清晰迷人, 她的诗凝聚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青春年少的无拘无束, 到夫妻离别的失落愁云, 再到国破家亡的凄苦悲悯, 我们不仅为其绝妙传神的的语言所震撼, 更是被其中精彩而曲折的人生境遇所感动, 千古佳人, 只此一家, 她就是李清照。她的诗早已超越时空, 幻化为一首首不朽的人生绝唱, 让中国的诗歌世界多了一份女儿家的情怀, 显得格外的迷人。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李清照的艺术世界, 去解读一下这个独特的女性的艺术魅力。

自由发言:你对于李清照了解多少?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的落实。对作者生平的认识是对于其诗歌解读的比较好的切入点, 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问题的设置也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中, 进入到课堂主体的角色中。

简要实录:教师的精彩导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李清照学生比较熟悉, 了解较多, 发言积极。

[多媒体展示]对学生的归纳做总结,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词人的曲折身世。

2. 自由朗读, 初步感知。

[多媒体展示]三首代表作品, 自由朗读, 读准字音, 疏通文意, 初步领会情感。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设计意图:自由朗读诗歌要求感情的投入, 通过自由朗读, 诗歌变得更加直观, 形象。学生在读中可以初步领略词的整体风格。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 在美妙绝伦的音调中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 感受着诗词美妙, 岂不乐哉!

简要实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 老师给予朗诵指导, 课堂气氛活跃。

3. 录音范读, 名家熏陶。

[多媒体展示]听配乐诗朗诵, 注意节奏、重音、语调、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朗读比较分析, 研究自己的处理有哪里不妥, 为何不能像自己这样处理。这种比较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对于诗歌的解读也在这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简要实录: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学生听得十分投入。

4. 学生仿读, 入情入境

[多媒体展示]结合三首词放三段音乐, 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音乐和诗歌都是心灵的圣歌, 两种不同的艺术在此刻却因为李清照合二为一, 学生对语言美的体会将会因为音乐而升华,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简要实录:学生听着音乐, 兴趣极浓, 随着音乐与作者产生共鸣, 进入到作者所构造的艺术氛围中, 课堂中音乐与学生的朗读融为一体, 气氛相当活跃, 不少同学跃跃欲试试, 示范表演, 效果很好。

二、鉴赏品味, 把握主旨

1. 自主探究, 鉴赏妙点。

[多媒体展示]为什么这三首词的读法不一样?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探究, 在经过形象的“读”之后,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高涨, 深入地挖掘主旨是对前一个步骤“美读”的延伸, 学生会带着疑问深入到文本中,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因为问题来自于学生自身, 故而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教师这里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正是拓展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

[多媒体展示]

如梦令: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

一剪梅:夫妻离别的相思之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的愁苦悲愤。

简要实录:在此合作探究的部分, 学生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开始进入理性的思考部分, 问题的设置合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互相讨论, 踊跃发言, 不少同学在下面对于发言同学的意见表示认同。

2. 品味意象, 探究意境。

(1) 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 三首词所表达的感情不同, 所使用的意象也不同, 找一找作者分别用了哪些意象?

设计意图:在宏观的地分析了主旨之后, 此环节的处理是对于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的深入, 让学生从文本中得出结论, 变感性为理性。

简要实录:学生很快找出了这些意象群。

[多媒体展示]

如梦令日暮、荷花

一剪梅红藕、玉簟、兰舟、雁、月、西楼、花

声声慢淡酒、急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

(2) [多媒体展示]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选择这些意象?

[多媒体展示]酒——“愁”的象征;过雁——“乡愁、离愁”的象征;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感情, 让学生养成从意象分析入手把握诗歌的鉴赏习惯。

简要实录:学生七嘴八舌, 纷纷表态, 对于常见意象都做出了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诗人运用恰当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是诗歌含蓄艺术的特色, 通过这些意象, 作者构造了不同的意境氛围, 从而表达了诗人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不同心境。

对于意象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有所了解, 所以在此课当中, 只需考察一下学生对其的掌握程度即可, 不必做过多引申。

三、授业解惑, 突破难点

1.[多媒体展示]作者在这三首词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学生会结合诗句对于抒情主人公作出直观的判断、描述, 学生仍是知其然, 为后面的知其所以然打下基础。

简要实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因为有了之前的人物经历回忆, 有了意象意境的把握, 学生基本上能够做出正确判断。

2.[多媒体展示]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不在学生解决的能力范围之内, 教师必须做重点讲解,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直观, 形象地把握知识点。在讲解中, 教师必须结合诗词, 避免深奥、费解, 力求形象直观, 富于启发性。

简要实录:老师用同学们熟悉的诗歌和生动的比喻帮他们解决疑惑, 学生动耳倾听, 把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多媒体展示]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简要实录:学生在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后, 迅速回到文本中去找对应的神态、动作, 因为新知识的掌握而带来的成就感使学生显得格外兴奋, 并对此展开热闹讨论。

[多媒体展示]找找文中人物的动作, 捉摸一下主人公的心态。

如梦令沉醉争渡——开心, 无忧无虑

一剪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忧伤, 无聊, 思亲

声声慢寻寻觅觅饮酒解愁举头望雁看黄花——悲愤, 痛苦, 无奈

教师小结:在鉴赏诗歌时要学会把握抒情主人公, 在逐渐清晰的身影上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思、感慨、报负, 她既是作者又不是作者, 她是情感的载体, 是我们深入诗人内心的一座桥梁, 通过这三首词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李清照在人生的三个不同时期塑造了三个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不同心态、不同美感的女性形象, 贯穿这三个形象的是作者不变的才情, 不竭的灵感, 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真情实感, 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李清照的魅力所在, 因为她是如此真切地, 真实地活在历史当中。

四、诱导探究, 迁移深化

1. 课堂演练。

[多媒体展示]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学会了运用意象, 通过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方法去切入诗歌, 在这个环节部分学生将这些方法独立运用, 这既是对于课堂效果的检查, 又是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简要实录:有的学生静静地思考, 有的同学在动笔写作, 有的在互相合作讨论。

2. 课外阅读, 拓宽视野。

[多媒体展示]自主阅读李清照的其它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 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李清照, 既是对于课堂知识的延伸运用, 又是知识面的再一次拓展。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 笔者力求实践新课标的要求, 把课堂交给学生, 自己退居幕后, 但是是真正的“垂帘听政”, 还是提绳玩偶, 都要从学生的反应来做评价。

诗歌始终脱不开读, 古人并不懂得教学法, 但是也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读的重要性。在本课中, 朗读环节的设置的确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作用, 但在后面的分析中, 对于读又有所忽略, 如能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在对文本分析完之后再有感情地朗诵, 就能把学生的读与赏更好地融为一体, 让学生的体悟更深。

清明节的传说 篇7

清明作为我国传统的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一大臣叫介子推。一年,有奸臣想害死晋国大公子重耳,介子推知道后,保护重耳逃离了晋国,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走动。重耳坐在一破席上叹息说:“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于苦难中还能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他跑到僻静处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还问:“哪来的肉?还有没有?”介子推卷起裤腿说:“肉从这腿上来。”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后的第19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觉得很惭愧,马上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着起来,介子推自会走出来。重耳就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走出来。再派人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重耳看后,十分感动,将这血书珍藏于怀中,然后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下令,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寒食(吃冷的食物)一天,还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那棵死柳树忽然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飞舞,重耳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也把寒食节改成清明节。

在此后的历史岁月里,有关清明节的诗文、习俗不胜枚举。其中,杜牧的一首《清明》诗脍炙人口,流传最广。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给《清明》诗重新断句,又引出一段有趣的佳话,令人回味不已。有一次,他给乾隆皇帝书写象牙骨折扇,扇的正面画的是《九曲黄河图》,于是他配了一首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料书写时,漏掉了一个“间”字。当时用漏字的唐诗呈给皇帝,是犯了欺君之罪,非同小可。

但见刘墉沉思了一会,从容镇定,方寸不乱,不慌不忙地说:“万岁息怒,臣并不曾写什么漏字唐诗,那是臣根据古人诗意,自拟的一首小词。”接着,他朗朗地读了起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见断得自然合辙,无懈可击,怒气也就消了。

接着,乾隆又命刘墉给杜牧的《清明》诗重新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刘墉读了一遍,胸有成竹,清了清嗓子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一篇: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下一篇:人教版三上第四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