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清明节

2024-10-09

诗词中的清明节(共16篇)

诗词中的清明节 篇1

诗词中的清明节

1.《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虞俦

江南三月暮春天,上巳清明五日前。

红杏园林初过雨,绿杨庭院欲生烟。

无花无酒伤今日,宜麦宜蚕胜去年。

却怪山中时候早,树林深处有鸣蝉。

2.《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徐集孙

春风客里动经年,寂寞松楸入梦边。

斗酒谁为寒食奠,懒将杨柳插门前。

3.《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释斯植

堤上寻春步较迟,马嘶芳草燕差池。

南楼烟雨清明日,正是佳人堕泪时。

4.《清明自释》

年代: 宋 作者: 李洪

异乡节物又清明,懒复追游年少行。

愁惨松楸十年泪,雨昏花絮数声莺。

高红远绿俱无那,客恨春风两不平。

强课新诗作寒食,不堪重忆故园饧。

5.《清明日新霁》

年代: 宋 作者: 陈杰

昨夜风雨声,今朝鸟弄晴。

光阴殊变态,天地本清明。

世事观亲火,年华怯冷饧。

棠梨溪上冢,诸老得无情。

6.《山中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一雨东郊捲夕云,山中坐对寂寥春。

高低桃锦红相倚,轻重榆钱绿不匀。

杯冷罗门抛午案,簺残犀槊晦流尘。

汉鳊渐美开鱼禁,已约溪公下钓缗。

7.《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杨公远

清明又向客中过,忆著家山事若何。

未及扫松徒怅恨,偶因得句漫吟哦。

六旬身切忧怀少,九十春光阴雨多。

对景岂宜虚负却,把杯须拚醉颜酡。

8.《清明日早出太平门》

年代: 宋 作者: 萧彦毓

江头杨柳暗藏鸦,江上鹅儿浴浅沙。

早起一风如此恶,路旁落尽刺桐花。

诗词中的清明节 篇2

问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蚕吐丝后真的死了吗?为什么?

雨中的清明节 篇3

和往年一样,我和家里人一起去给爷爷扫墓。雨不大,但是一直下个不停,湿漉漉的路面使人的心情也平添几分潮湿。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雨伞上,仿佛轻轻叩响回忆的心门。

爷爷生前和我们住在一起,他在楼下,我们在楼上。每天放学我都会在楼下做作业,做完以后如果爸妈没回来,我就拿到屋里给爷爷签上“家长已阅”,然后随手抓起一个大苹果,跑到天井院子里和邻居家的孩子跳皮筋。

平时我和爷爷不太聊天,一来是因为我比较贪玩,二来是因为爷爷耳朵不太好,和他说话,我总要扯着嗓子喊。而他和我说话则是像打雷一样响,所以一到吃饭的点,我都会比较自觉,要不然整个天井里都回荡着爷爷的大嗓门。在记忆中,爷爷是我童年里一个平淡而真实的存在,直到他突然离开,我才感到了一种蓦然的失落。

爷爷是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去世的,走得很突然。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那时家里还没有装电话,那天上午班主任骑看自行车到家里报告喜讯:“考得不错啊,听说是咱们校的第一名呢!”可就在喜悦来临的当天下午,爷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那么安详,却那么突然。

至今我还记得那天中午爷爷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最后一次对看我微笑的情形,心里总有隐隐的酸楚。长大后才知道,其实生命本就悲喜无常。爱和痛,终究是成长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失去后才知道宝贵和珍惜。

想起这些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经有些湿湿的,分不清是被雨水打湿还是被思念浸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诗词 篇4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3.《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4.《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5.《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6.《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7.《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8.《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9.《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0.《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相关文章推荐:

1.清明节上坟诗词

2.清明节诗词

3.最新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4.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5.清明节手抄报诗词

6.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7.清明节诗词大全

8.小学六年级春天古诗大全

9.春天的古诗的解释

清明节诗词 篇5

1.《清明》

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2.《长安清明言怀》

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3.《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4.《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5.《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清明节祭祀诗词 篇6

清明扫墓,是我国历史悠久、祭奠先人的民风习俗。写扫墓者悲痛心情最真切的,则非宋代诗人高菊涧的《清明》莫属,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黄庭坚的《清明》别具一格:“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人的生死问题,进而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郁勃、不愿与俗沉浮的兀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清明又名踏青节,最宜外出郊游。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唐、宋均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更多传世之作。唐代诗人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摄下了万家车马出动,领略“芳菲莺自啭”的暮春风景。

宋代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风和日丽,梨花盛开,杨柳葱翠,流莺娇啼,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踏青的美丽画卷。在这清和景明的美好时刻,人们竞相外出游览踏青,这是多么令人惬意之事!

欧阳修的《踏青》写得最为生动传神:“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北宋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饶有情趣地描绘了郊野踏青游人往来不绝,妇女乘春游之际采集花草、流连忘返的景象。

清明时节,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形象地描绘了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春景:“清蛾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一首《临江仙》中也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唐代韩愈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清明诗中,被诗人描绘最多的就是雨和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在写给张籍的诗里,既有雨又有柳,独具匠心,极为传神,却又透着儿童般的欢乐。

“正好园林籍落英,细风吹雨湿清明”,宋人沈与求看着在春雨中纷纷落地的花瓣,愁绪油然而生,诗也就到了心头。

清人孔尚任的“清明寒食多风雨,特特今宵月照花”,则带有不胜惊喜之情。

当然,写雨最好也流传最广的,还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为历代清明诗的.扛鼎之作,清新隽永,寓意深远,脍炙人口,可谓神来之笔。

清明写柳也很时髦。唐代诗人韦庄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新飘逸,美不胜收;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清幽婉丽,独出机抒;陆游的“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虽平铺直叙,却也于拙朴中见精巧;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更是久传不衰的佳句。

诗词中的清明节 篇7

关键词:生态美学,清明民俗,人与自然,审美体验,民俗审美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 由鲁枢元、曾繁仁等中国学者提出并一手创立的美学分支, 它与以往的美学区别在于, 整生研究的学术范式;消除审美距离、突破审美时空局限、化解审美疲劳所形成的审美自由;以生态审美场为元范畴生发的话语体系等。[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生态美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文艺生态审美、生态批评、生态艺术哲学、生态环境美学等领域为基本内容, 整合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大众文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一门显学。当生态美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渐渐将所有人类参与的文化活动都列为对象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民俗文化学。于是在生态美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交叉地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成果, 对加深对这两门同是新兴又古老的学科的理解产生了积极作用。

生态美学与民俗学的契合点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仅仅将生态美学的对象范畴限定在自然生态范围之内, 无疑对生态美学的广度、深度, 进而对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限制, 可喜的是生态美学的最初建立者们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目前看, 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 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广义的生态美学, 但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 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 具有了普遍性, 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由此可见, 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这是基础性的, 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2]这种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思想, 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 提出了系统整体性的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张扬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理论, 主张重视自然的独立价值。总之, 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 就是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另一方面,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 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在民俗文化中人类通过审美文化、认知文化和价值文化的方式把握世界。在民俗文化学中, 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来建立民俗学系统, 在这种学科交互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民俗学和美学就相遇于文化这一人类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之中。正是由于民俗与审美都具有共同的文化本质, 使得两者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自然性, 两者的主体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 而必须有人和人的活动参与其中, 换言之, 两者的出发点和边界都是人以及人化的自然, 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参与生成的民俗和审美都是不存在的;其次,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个体性, 所代表的都是整体的人类活动, 个体的人可能会对民俗和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只有全面集中地体现广大的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内涵的人类共同主客观过程才是民俗和审美的研究范畴;最后, 民俗和审美都具有系统性, 都是由诸多结构和功能组合而成的整体。正是基于上述民俗与审美的共同特征, 使生态美学与民俗学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讨论传统节日民俗最能够的生态审美观提供了可能。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民俗审美中的映射

所谓生态美学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因此, 生态美学的提出, 促进了由实践美学向实践基础上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而我们觉得这种转移更能贴近审美的实际。”[3]生态美学来自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而又高于它们, 是目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 它主张与追求审美化生存, 强调与凸现生态和谐, 趋向与发展生态审美文明, 是站在“当代美学高原上的美学”[4]

以生命美学、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为代表的不同阶段的美学形态, 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而当这些理论和观点投射到民俗审美领域时, 产生了人的民俗、美的民俗和自然的民俗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体验类型。

在第一层次中,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神化的自然审美, 而在民俗审美的心理体验中的“人”首先指人文, 人的民俗即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 这里的“人”的范围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在民俗审美的观念中, 实现审美价值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人的体验与实践。在人的体验与实践中, 民俗审美的价值得以揭示民俗审美的内在运动过程, 把握民俗审美精神世界的复杂和神秘。第一层次人的民俗比较单纯和朴素, 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能, 距今年代相对久远的习俗人的美学意味更为浓烈, 上巳节的高禖祭祀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高禖祭祀最初来自玄鸟神话, 《史记·殷本纪》载:“殷契, 母曰简狄, 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5]后世的帝王据此把简狄立为掌管生育的禖神, 称为高禖, 又由于远古祭祀高禖的活动往往在野外进行, 祭祀的主要活动是男女杂交野合, 所以高禖又称郊禖。人们发现, 在高禖祭祀活动之后一段时间, 很多女性都会怀孕生子,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 这不是祭祀时性交活动的结果, 而是高禖神的恩赐, 于是高禖祭祀逐渐被赋予了求子的内涵, 《汉书·枚皋传》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 群臣喜, 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颜师古注曰, “《礼·月令》:‘祀于高禖’。高禖, 求子之神也。武帝晚得太子, 喜而立此禖祠, 而令皋作祭祀之文也。”[6]自汉以降, 祭高禖求子的活动一直盛行不衰, 《后汉书·礼仪志》曰:“仲春之月, 立高禖祠于城南, 祀以特牲。”[7]魏晋时期又进一步增加了高禖坛石一类的祭祀祠庙建设, 《晋书·礼志》载:“元康时, 洛阳犹有高禖坛, 百姓祠其旁, 或谓之落星。”’[8]《隋书·礼仪志》载:“后齐高禖, 为坛于南郊傍, 广轮二十六尺, 高九尺, 四陛三壝。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 皇帝亲帅六宫, 祀青帝于坛, 以太昊配, 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又载:“隋制亦以玄鸟至之日, 祀高禖于南郊坛。牲用太牢一。”[9]高禖祭祀的审美文化内涵是以男女自由恋爱为形式的人文美, 也是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目的的人性美。人的民俗的审美内涵在高禖祭祀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的民俗始终体现着一种自省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在寻求不断反省人的缺陷时, 理性地引入非理性, 在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自身发展不利时, 人类更加强调的是自身的生产和后代的繁衍, 通过对自己所在种群的理性改造增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第二, 人的民俗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体地位, 强调人性是总体的价值标准, 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基于最原始动物性的阴阳交合和种的繁衍的人性, 在高禖祭祀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 也是以人性为本位的意愿的体现;第三, 人的民俗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 使主体意识得以高扬, 使个体的能力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释放, 倡导个性合理化发展。高禖祭祀这种带有极强巫术性质的民俗活动本身就是主体生命价值直接诉求的表现, 它使用较能为原始民众观念接受的巫术仪式向所谓的自然神或祖先神要求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实现, 而仪式本身也是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 在活动中释放能力强大个体的全部体能、智能和潜能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具体到原始社会即获得更多更好的性交的对象;第四, 人的民俗强调一种超越的意识, 推动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自身潜力向自身的生命极限和精神极限挑战, 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性的完满和提升, 在原始社会中, 最能够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和自身意识超越的是繁衍高质量后代的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全部潜能, 在对本种群的延续和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是对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才是人性最完满的提升。

第二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初步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对立中的平衡状态,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也有不能为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人对自然的巨大威力尚存敬畏。在这种客观条件下, 人性的追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主体开始进入审美心理的第二个层次, 开始追求美的民俗。美的民俗是人的民俗实现之后审美内涵的全面升级状态。具体到清明节日系统之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美的民俗是寒食、清明的秋千习俗。关于秋千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 认为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引《古今艺术图》云:“鞦韆, 本北方山戎之戏, 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 乃以彩绳悬木立架, 士女炫服坐立其上, 推引之, 名口‘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 《涅槃经》谓之罥索。”[10]唐《艺文类聚》卷四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为戏, 以习轻趫者。”[11];第二, 认为秋千之戏起源于汉武帝。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鞦韆赋序》云:“鞦韆者, 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 故后宫多鞦韆之乐。”[12]《说文解字》卷十五下宋徐铉注曰:“秋千, 按词人高无际作《鞦韆赋》序云:汉武帝后庭之戏也, 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也语讹转为秋千, 后人不本其意, 乃造此字非皮革所为, 非车马之用, 不合从革。”[13];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关于秋千起源的说法都不是秋千诞生的本源, 最初原始人类荡秋千只是为了取得高处的食物, “秋千”, 也写作“鞦韆”, 两字均有“革”字旁, 千字还从走旁, 有揪着皮绳而迁移之意。秋千之戏的流传和发展, 充分体现了民俗从满足人性向追求美的进化过程, 从秋千的起源上看, 无论是为了获得食物还是锻炼身手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打败敌人以占有更充足的资源) , 都是从满足人的欲望角度出发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生理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以后, 开始追求精神上美的实现, 反映在秋千上就是其功利性迅速退去, 变成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半仙之戏”记载:“天宝宫中, 至寒食节, 竞竖秋千, 令宫嫔辈戏笑, 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 都中士民因而呼之。”[14]唐代王建《秋千词》细致描写了唐时少年荡秋千的热闹情境:“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 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 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 足踏平地看始愁。”[15]宋代秋千之戏更盛, 并出现了小秋千、水秋千等次生形态, 欧阳修《越溪春》词写到“三月十三寒食日, 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 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 鞦韆影里, 临水人家。”[16]《岁时广记》卷十六“蒲博戏条”载:“ (寒食) 民间又卖小秋千, 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 亦可举之往来上下, 又以木为之, 而加彩画者甚精。”[17]宋时水秋千非常盛行, 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 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水秋千的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表演时, 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竞相观看。[18]秋千直至元明清时期依旧盛行不衰, 元朝末年熊梦祥修撰的《析津志》记载:“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上至内苑, 中至宰执, 下至士庶, 俱立秋千架, 日以嬉游为乐。”[19]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春》描写了杨柳秋千的春日景象:“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20]明代诗人王问的《秋千行》写了江南的秋千游戏:“此戏曾看北地多, 三三五五聚村娥。笑声还出垂杨里, 倦游归客意如何?今日江南初见此, 丽人如花映瑶水。”[21]清代《新河县志》载:“清明日男女皆插柳枝各祭先垄, 是月家置秋千为戏, 谓之释闺闷。”[22]

第三层次自然的民俗是审美心理的最高状态, 也是最完美的状态, 这里的“自然”, 不是单指客观的自然世界, 而是主体和客体以审美为唯一标准, 完全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的抽象自然。自, 自己, 非他因而自有;然, 这样, 这样的状态。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3]这—过程,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多少有点诗意。文化的每—次取得, 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同着淋漓的鲜血, 伴同着自然界的一点点丧失。这一过程实际上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类的有意识行为和能动性实践活动将自然界不断地化为人的世界;与此同时, 人类主体自身也逐渐在“人化”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地继续“人化”, 人类的体力、智力、行为能力也在日趋走向所谓“成熟”的同时而“文化”了。于是, 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作为观赏的对象, 去自觉地把审美视野伸向广阔的自然界、不断促使人与自然界之间新的文化关系状态的建立。从远古至今, 从寒食到清明, 上墓习俗能够绵延数千年不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人和自然不断互化的长期严酷的过程之中, 祖先成了我们最后最可靠的精神家园, 上墓习俗在某种层面上与其说是人向祖先的崇拜和祭祀, 不如说是祖先对后人鞭策激励和安慰, 也是人类最终寻求到的精神慰藉和归宿。

结论

古典诗词中的“过年” 篇8

故诗词对此多有记述:“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或“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动感情的时刻,千家万户在爆竹声中团圆、守岁,迎接新的一年。

守岁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南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较早地抒写了守岁,“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帘天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来。”夫妇两人在除夕之夜穿戴一新,喝酒守岁,为了迎接新年第一缕曙光,就是鬓上沉重的首饰也不在乎了。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写过一首《除夜有怀》,诗曰:“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把烛迎新,猜酒令,耍射覆游戏,准备一早去宫廷庆贺大年初一。

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写帝王的除夕之夜:“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除夕之夜既是迎接新年,又是欢送旧岁,富丽堂皇的宫殿,燃烧的红烛,台阶上盛开的梅花,凡此种种,显示了唐太宗守岁之夜高兴的心情。

白居易有首《三年除夜》:“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儿孙们排成行给长辈敬酒,其乐也融融的气氛如在目前;可是世事无常,仕途上的白居易的许多除夕是在异地他乡度过的,《客中守岁》抒写了他在远离家乡的守岁,“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想起故乡的亲人,应该惦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己,在外作客不如贫穷居家。

陆游《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窗外大雪纷飞,诗人在室内虽未举杯喝酒,却在书写春联迎接新的一年,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寂寞文人除夕的心情。

王安石的《元日》写的是大年初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春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喝着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换上了新的桃符,这该是何等高兴的事。

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绿色的柏叶酒和红色的椒酒相映成趣,隔着竹篱看到提灯凌晨出门的拜年人,晨钟响起迎来了新年,只要有梅花相伴、娇儿戏写春联,便是人间的至乐。

元代邵亨贞《恋绣衾·辛丑元日》:“门前爆竹儿女喧。野人家、时序尚然。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东风到底无崖岸,也殷勤、相过小园。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羞插鬓边。”写元日门前放着爆竹,儿女高声喧闹,纵然是山野人家,也得根据习俗过年。尽管春天来了很好很好,作为老年人很怕过年。原因是一年比一年老,东风吹来,殷勤地吹过小园,可容颜一年不如一年,纵使花开也惘然。诗人用爆竹、儿女喧闹、春天的到来、东风吹过小园、春花开放,衬托时间的无情,写出老人无奈寂寥的心情,很有特色。

另一元代诗人高士谈《庚戌元日》:“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古代饮屠苏酒的方法很别致,一家团圆喝酒时要从最年轻者开始,年纪越长的喝酒顺序越靠后,因此宋代文学家苏辙说自己是“年年最后饮屠苏”。想起以前元日是自己先喝屠苏酒,过去的老朋友已在千里之外,撩人的春色带来了又一个新年。按照习俗元日放的都是爆竹,塞外的风光只有寒烟,风烛残年,对于功名的追求已没有希望,诗人的志向只能把农田经营好了。江南和塞外今昔生活的对比,写尽了自己处境的无奈。

清人孔尚任是《桃花扇》的作者,他的《甲午元旦》是这样写的:“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通过白发、守旧炉、剪烛、夜酒、倾囊、买春钱、爆竹、桃符、鼓角梅花这些意象,写出自己新年的欢快心情。

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过年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传统。《说文解字》解释:“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时间为标志,过年就是在新旧交接的节点上时间代替的过程。过年是农业社会时间节奏的产物,古典诗词反映了古代文人复杂的心态,今天读它自会有不同的感受。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因此,古代诗词作为参照系自能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组成春节节俗的传承。

清明节古诗词 篇9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祭诗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湿杏花,

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

送送萦肠入君家。

其二

一沾春雨一断肠,

飘零无计觅君乡。

方羡飞花随风去,

天涯尽处惹兰芳。

其三

朝听细雨润门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却把长条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其四

轻红沾雨不胜衣,

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

始信清明断肠期。

其五

漫见新柳娇眼垂,

疑君逸影踏风归。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尽湘竹无计追。

其六

风吹残杏舞絮轻,

唤起愁肠千百萦。

疑天亦解伤情恨,

哭君泪雨遍清明。

其七

昨夜听春愁不堪,

初晴天气泣容颜。

赏芳时节清明日,

百般明丽也怅然。

其八

清明把酒释别愁,

欲赏春花且忘忧。

谁想栏杆拍倚遍,

欢声犹不近楼头。

其九

清明节气杏花天,

诗酒清吟祭华年。

折尽长条倚春雨,

为君垂泪小窗边。

其十

撩乱春风惹杏花,

断送清芬到天涯。

历历如君离别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其十一

新莺嘹乱柳烟低,

断魂春雨断肠期。

歌君一曲还偷泪,

怎是伤心无处依。

其十二

粉杏轻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两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残泪一沾襟。

其十三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应怜我泪黄沙。

半园新杏连绵雨,

送尽清明百姓家。

其十四

春雨杏花满清明,

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

古诗词中的“蜗牛”意象 篇10

一、篆愁君——或浓或淡的愁绪

蜗牛爬行时黏液在墙上留下痕迹,形似篆文,古人称之为“蜗篆”。也许,这位天才的“书法家”是在用生命书写自己对生存的执着追求吧!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想象:那行行晶莹的蜗篆正是蜗牛洒下的泪水,前路的漫长让这位安步当车的“书法家”不免忧心忡忡。蜗牛因此获得了“篆愁君”的美称。例如:

①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毛滂《玉楼春》)

②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③几缕腥涎蜗篆细,一椷乡信雁声长。(侯克中《久客》)

前两例中,“篆愁君”的杰作透视出诗人家徒四壁的贫寒生活。例③中,“篆愁君”“笔迹”之细反衬出归雁的鸣叫声之长,触发了诗人客居异乡难耐的思乡之愁。原来,无语无字的蜗篆寄托了诗人的真实情意——不尽乡愁、浓浓情愁尽在其中。

二、蜗庐与蜗舍——穷困的处境

古诗词中的“蜗庐”和“蜗舍”是作者对自己居所形象传神的谦称。

三国时,焦先和杨沛造圆型屋舍,形如蜗牛壳,并称之为“蜗牛庐”。后来,文人雅士习惯称自己的居所为“蜗庐”。蜗庐虽狭小简陋,却是款待客人的好场所,是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好去处。例如:

④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钱起《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⑤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杨巨源《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

⑥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 (陆游《蜗庐》)

“蜗舍”义同“蜗庐”,也喻指简陋狭小的房屋。崔豹的《古今注·鱼虫》中说:“野人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 “蜗舍”既表现出诗人穷困的生活境况,也传达出他身困寒舍心忧天下的情思。例如:

⑦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吕本中《兵乱后杂诗》)

三、蜗角——微小和空虚

“蜗角”的出名,得力于庄周的奇妙想象。这位为文汪洋恣肆的哲人在《庄子·则阳》中描写了一场奇特的“战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多可怕的一场微型“战争”啊,也只有庄周才能“挑”起!从此,蜗角便用来喻指极微小的境地。例如,“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沈约《细言应令》)。“蜗角之争”则用来喻指因细小事而作无谓的相争,例如“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这样的诗句不无调侃、戏谑与嘲讽之意。

戏谑与嘲讽之意。

庄子的“蜗角”创意,得到众多诗人的应和,其后的诗人也化用“蜗角”入诗,南宋陆游尤甚。如:

⑧蹙缩战蜗角,崎岖走羊肠。( 《周元吉蟠室诗》)

⑨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 (《寓怀》)

在生物学上,“角”一般指有蹄类动物的头顶或鼻前所生的突起物,具有防御、攻击等功能。“蜗”,有角似牛、慢行似牛而名为“牛”, 然而此角非彼角。蜗角,柔软、善缩,却无防御和攻击之力,所以诗人赋予蜗角以“微小空虚”之意。如: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苏轼《满庭芳》)

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柳永《凤归云》)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黄庭坚《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古诗词中的元宵佳节 篇11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元宵节, 展示了大唐王朝元宵节的盛况。他在《十五夜观灯》一诗中写道:“锦里开芳宴, 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唐朝的首都长安, 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 却取消宵禁的限制, 以方便人民赏灯。在这难得的三夜内, 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贩夫走卒, 无不出外赏灯。以致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 人潮汹涌, 热闹非凡。 “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写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 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 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宋代才子辛弃疾的元宵节, 让人回味无穷。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异常热闹。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 自太祖开始, 增加为五天。皇帝们甚至标榜“与民同乐”, 在元宵节的晚上登御楼与近臣饮宴。因为放灯时间的延长, 商人莫不绞尽脑汁推出新型的花灯。猜灯谜活动的加入, 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的丰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的元宵节就是“情人节”, 青年男女借出游结识新人或幽会, 让人流连忘返。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的元宵节, 光影摇曳含蓄动人。在《京都元夕》一诗中,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宵的热闹场面, “袨服华妆”, 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 “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 就连小孩子们也在街道上欢闹着。“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诗人用短短的诗句, 写出了元宵夜的盛世繁华, 表达了对元宵节的欢乐之情。

清明节古代诗词 篇12

清明节也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借助雨水的滋润而万物勃发莺飞草长,携家人踏青,何等惬意自在。古诗词中,有不少对清明节进行了经典描述,值得一读。

1.清明日韦庄送朱在明南归

年代: 明 作者: 王稚登

清明对酒共天涯,欲赠龙泉转自嗟。

送别消魂惟柳色,笑人归去是桃花。

园林一曲仍韦氏,兄弟多才比谢家。

可惜卞和怀白璧,青衫湿尽出京华。

2.清明日过杨村

年代: 明 作者: 顾闻

杨柳蔽杨村,桃花古渡昏。

清明犹作客,白日正销魂。

天地催时序,关河仗酒尊。

何为千里梦,一夜落吴门。

3.己酉清明

年代: 明 作者: 贝琼

白筼衣鲜紫骝马,清明酌酒梨花下。

马蹄一去不复来,梨花又见清明开。

城南城北多新墓,日落啼鸦满高树。

有酒谁浇千岁魂,子孙尽发濠州住。

主人更劝金叵罗,阿蛮起舞玲珑歌,生前不饮君如何。

4.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年代:近代 作者: 宁调元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

5.清明鑽火烹茶

年代: 宋 作者: 李洪

客舍垂杨依旧青,自鑽新火应清明。

故山紫笋谁能摘,倒箧云龙手自烹。

6.清明日招社友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面皮如铁鬓如丝,依旧粗豪似向时。

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

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

且趁酴釄对醽醁,共来相与一伸眉。

7.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赵孟坚

节近清明长是阴,黄花间在麦苗深。

倦行却上高楼望,烟锁前村一半林。

8.寒食

(宋)郑刚中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9.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0. 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唐)胡皓

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

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11.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2.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13.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14.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15.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16. 清明日龙门游泛

(唐)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

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

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

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17.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18.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19.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20.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篇13

关键词:月意象,时空美,情爱美,象征美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 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 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分析, 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 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一、月意象的时空美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 , 在李煜眼里, 往事如梦, 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 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 杜牧《润州二首 (其一) 》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 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 可是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 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 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 使历史与现实, 今人与古人, 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 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二、月意象的情爱美

1、离别感伤之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春花争艳, 秋月高悬, 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 然而在词人的眼中, 这些却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 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 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 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 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 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 其苦之深, 其愁之重, 让人不禁掩卷而泣。

2、怀古伤今之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见证了这里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 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 来照着这座“空城”, 在夜深的时候, “还过女墙来”, 依恋不舍地西落, 真是多情!这里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 诗人感慨深沉, 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 深寓着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读之怆然。

3、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得意须尽饮, 尽饮须对月, 这样才有氛围, 才有情调。月亮是诗人的知己, 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 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 醉眼望月, 如此, 狂放之态飘然而出。然而, 狂放之中却又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极大不满和愤激之情, 月是唯一的听众, 也是最好的见证人。

4、无奈苦闷之情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着险要壮阔的三国赤壁, 联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 而自己却一再受挫“早生华发”, 诗人苦闷之极, 却苦于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只有向“江月”一吐胸中块垒, 倾诉壮志难酬的失落, 与月亮同欢同乐, 随月亮同起同落, 一起融于无尽的宇宙。

5、男女相爱之情

月是爱的禅意、爱的见证。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 唐人的情怀、渴念, 甚为壮阔、更为空灵, 情爱也甚是炙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 “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 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月明之夜, 风雨之夕, 情人“各在天一涯”, 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时, 该又平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代赠二首 (其一) 》) , 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 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 也道不完, “欲说还休”,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月意象的象征美

明月在诗人笔下, 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 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 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 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1、以明月意象象征永恒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苏轼《赤壁赋》)

水虽东流长逝, 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 周而复始, 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没有尽头, 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 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 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 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2、以明月意象象征美人和恋情

古代, 人们认为日为阳, 故曰太阳;月为阴, 故曰太阴。因此, 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 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的歌咏, 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

3、以明月意象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 常年漂泊在外, 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 (《安陆白兆山》) , 故“月华若夜雪, 见此令人思” (《秋山寄卫慰》) , 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 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 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在古诗词中, 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分析和探讨古代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 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定求, 等.《全唐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2]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

古诗词中的燕子 篇14

唐朝诗人郑谷就有一首专门写燕子的诗:“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诗中,燕子冒寒飞渡,播绿逐雨,轻快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土初融,燕子翻飞着衔泥筑巢;沙滩和暖,鸳鸯静谧地安然入睡,小小的堂前飞燕衔来了春。明媚的春光、盎然的生机都在清新明丽的图画中。诗人杜甫在颠沛流离之后,暂得栖居成都草堂,又喜迎新春,心境的安适、内心的欢悦自不待言。

其实,面对着美好的春光,人们更多的是对春天易逝的感叹与惋惜。如柳永在《玉蝴蝶》中写道:“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春去秋来,燕子羁恋旧巢,不离不弃。无心的燕子见证了时事变迁,兴衰更替,正如刘禹锡在《乌衣巷》中感叹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明节忆父亲的诗词 篇15

《清明祭父母》

清明时日拜新坟,慈母安息儿断魂。

二老双亲归鹤去,阴阳两界各离分。

恩威并重严家训,甘苦同尝益子孙。

一炷清香思不尽,两行热泪谢深恩。

《清明抒怀》

遥望家乡有墓田,无从祭扫泪潸然。

心随鸿雁飞蝴蝶,泪染关山化杜鹃。

垂老思亲留网上,还童念旧坐屏前。

人生坎坷须精进,晚照余辉慰九泉。

《清明祭》

遥知老弟拜新坟,异地同心亦断魂。

事在尊亲思不断,人皆念祖理难分。

清明祭奠随情况,博爱弘扬利子孙。

同悼同哀同告慰,满含热泪报深恩。

《清明》

去年今日宿山村,细雨寒风欲断魂。

父辈音容循幻梦,亲人背影掩尘痕。

焚香揖拜思悠远,泣泪吞声念永存。

不孝儿孙身在外,天涯遥祭忆先尊。

《清明怀古》

往昔战地马狂飞,且看皑皑白骨堆。

壮士捐躯酬热土,黎民失所化烟灰。

改朝换代王旗换,称霸争权鼙鼓催。

遍地冤魂千古恨,苍天暗恸滚沉雷。

《清明忆》

清明节里忆江村,下葬当时欲断魂。

一铲一锹揪肺肚,多人多助慰心痕。

严慈父母抽身去,尽孝儿孙系念存。

远望家乡身在外,清宵默念悼先尊。

《清明》

一年一度又清明,祭扫先人永念情。

细雨纷纷思泪涌,菊花朵朵忆恩浓。

子孙兴旺双亲佑,英魂激励锦绣程。

兄妹相携齐奋进,和谐康乐慰仙灵。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悼逝灵。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 篇16

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王国维曾说:“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 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诗歌的根本, 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以, 无论是教学古典诗歌, 还是鉴赏、复习古典诗歌都要了解古典诗歌的这个特征。在古典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其意境, 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 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呢?

(一) 走进作者, 探知意境

古诗词曲的创作, 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 而作品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 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 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 才可能探知。在教曹操的《观沧海》时, 先引导学生读, 从诗作表面, 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雄奇, 而要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则要了解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了。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注解中略有谈及, 教师还可向学生补充介绍:《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 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 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 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 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 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 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感情奔放, 却又很含蓄。学生了解了这些, 诗人通过大海吞吐日月的形象表达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这个例子, 我们不难看出, 引导学生探知诗歌的意境, 走进作者, 走进其写作背景是领悟诗歌意境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 抓关键词, 领会意境

读任何作品, 都不能把作品肢解分析。读诗词亦然。那种一句一句分析, 甚至用白话解释诗词句曲方法, 破坏了作品的意境美, 无任何意义。领会诗词曲的意境, 应该抓关键词语, 由词语入手, 分析作品写了哪些事物,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 理清这些事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由此, 在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进而走进这幅画面所传递出的意境。如马致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 会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从词语入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 却写到了十种事物, 外加一个“断肠人”。在上课时, 我先提醒学生注意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 发现修饰词的感情色彩特别浓郁, 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是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呢?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 便会七嘴八舌地用“伤感”“凄凉”“悲伤”等同类词语来形容这些词语所带给他们的感受了。能够说出这些感受, 学生对这首曲就大致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 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用景物叠加的方式, 渲染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 传达出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 在这样的境界里, 一个“断肠人”正踽踽独行, 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便不难理解了。

可见,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和深刻。

(三) 把握意象, 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因此, 说到诗歌的意境, 就不能不谈诗歌的意象, 因为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

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 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 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 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 傲然倔强, 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的意象, 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 也是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评价的依据, 是鉴赏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 有象征性意象: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 使思想感情具体化, 引起读者深思,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梅花凌冬傲雪, 含有品行坚强的风骨;菊花临霜不凋, 含有孤芳自赏的孤高;寒蝉的凄清, 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秋风的萧瑟, 含有凄清忧愁之绪等等。有比喻性意象, 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 使情思具体化, 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如鸳鸯表示爱情, 归雁表示思乡, 长亭表示离别等等。还有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 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高亢激烈的声响:“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声响是在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 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 如水浆的冲击声, 如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声, 这样的“大音”, 白居易自然无法让读者听到, 但它用文字描绘出视觉形象, 来勾引起人的听觉联想, 无形化作有形, 描绘出一系列鲜明的通感性意象, 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即使远隔千年, 依然令人悚然惊心。

创造意象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准确、鲜明、生动的意象能构筑诗歌有机的整体, 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因此, 无论是阅读诗歌、教学诗歌、复习诗歌都要把握诗歌的意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 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意境的关键。只要掌握了意象和意境这两把钥匙, 加以疏通诗面, 把握诗意, 正确解读并悟透古典诗歌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四) 结合体验, 开拓意境

好的诗、词、曲, 都言近而意远。要领会其中的意境, 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与作者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例如, 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郊游的体验, 似乎词中的主体就是自己, 耳边甚至还能回响着迷路时惊慌失措的尖叫声、虚惊过后的欢笑声, 从而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和伙伴们一起郊游时的天真烂漫的乐趣, 更能激起我们对往事的怀念。

前文谈到, 学生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 可以很快地用一些带抑郁色彩的词语去形容作品中描绘的境界, 也正是利用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秋日黄昏之景, 人所共见, 自有感受;远离故土, 夜色渐浓, 望着人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 却不知自己今夜落于何处, 此时, 将自己化作作品的主体, 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学生们自会答出“想家”“孤独”等类词语了。

由此看来, 在教授诗词曲时, 常引导学生结合人生体验, 以第一人称方式, 站在作者的位置, 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境。

上一篇:《狙击手》观后感2022心得体会下一篇:中学广播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