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就业矛盾(精选11篇)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1
引言
关于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以及就业问题,国内学者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在解释研究生不注重科研学术,转而关注就业方面,姚乃英等(2009)认为,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用人单位不再用“高消费”来装点门面,而是更需要应用型人才;肖干(2009)认为,研究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整体就业领域已由过去的学术领域转移到实践领域。一些学者则认为,研究生是否注重科研学术与导师有很大的关系。梁传杰(2008)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没有把研究生导师享受的待遇和其门下研究生的表现结合起来,激励措施与工作绩效缺乏关联性,这导致了研究生导师失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尹发跃(2009)认为,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研究生能参与导师课题的比率不足40%,相当比例的研究生无课题可做。此外,一些学者从研究生自身因素分析。郑祥江(2008)从研究生读研的动机方面解释部分研究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比较盲目,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部分研究生不知道读研目的何在,有些学生甚至是为了避开本科就业压力才选择读研,结果纯粹是为了混文凭;杨小平(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理想、性格和个人能力等,家庭条件不好的或者自费的研究生,希望毕业后找个待遇好的工作,尽快帮助父母还清借款,以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就如何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来解决研究与就业的矛盾问题,徐梅(2008)提出,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阶段,要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增加奖学金的奖励额度;同时,要将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挂钩,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积极性;刘映婷(2014)提出扩大“非单一导师制”的比重,建立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制度,完善研究生导师考评制度。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去精英化,硕士研究生学历成为许多单位招聘人才的起点,一个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有许多硕士研究生竞聘;学术型硕士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就业问题突显,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就业做准备,同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他们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从而形成研究与就业的矛盾。目前,研究与就业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吸取现有相关理论成果之后,分析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研究与就业兼顾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应对措施。
一、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机制混同
我国为了划分硕士研究生在研究与就业的不同倾向,将硕士研究生区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种不同类型,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机制以明确不同的培养方向。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偏重于学术研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则偏重于实践操作。即使这样,研究与就业的矛盾仍未能得到妥善有效地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的混同。在以大学为主的多数硕士培养机构的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来看,除了学制的不同,二者并无太大差异。学术型硕士学制通常为三年,而专业型经济学硕士的学制一般为两年或两年半,但两者历经毕业的流程基本一致:从完成课程设置,到进入论文开题、实习,进而毕业论文答辩,落实工作,最终正式毕业。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来说,同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经济学硕士课程设置类似,某些学校为了节省资源,甚至安排两者同时上课。所不同的是,因为专业型研究生学制的限制,所以课程安排相对要紧凑一些,其需在一年之内修完所有课程;而学术型研究生则可以延长半个学年,通常在研究生二年级上半学期完成课程任务。其次,是从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来看,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从撰写开题报告开始,到期间完成论文,最终到毕业答辩,无论从形式还是要求来看,对二者的要求几乎相同,并没有突出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性特点和专业型经济学的实践性特点。再次,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都是采取导师制,入学之后按照专业分配导师,但往往会发生同一个导师既带学术型硕士生又带专业型硕士生的情况,两者同时参与老师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导师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上往往一视同仁,并无分别。最后,是科研任务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主要衡量标准通常是刊发论文的多少,在这一点上,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并无显著差别,奖学金的评定以及各项荣誉的认定均以刊发论文的数量为主要依据,并没有将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对待。因此,同一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在就业选择倾向一致,学术型硕士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倍感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考各种证书和参加较长时间的实习来为自己增加筹码,研究的时间必然减少。
(二)理论经济学硕士的科研动力不足
1.学生对科研无兴趣
当前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巨大,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一部分本科生决定用文凭包装自己以提高自身身价。但考研同样面临竞争,报考相对冷门的理论经济学是为了顺利考上,所以出现了一些仅为文凭而继续深造的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这部分学生本身对经济学理论及其科研工作并没有太多兴趣,也没有在学术领域上做出些许成绩的意愿,所以对于导师的指导、学业上的科研压力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还有部分研究生,对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一无所知,仅是盲从于家人或同学意见的情况下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而其在步入研究生生活并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存在着较大差距,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困难与枯燥程度的准备不足,进而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最终也沦落入“混文凭”大军的行列之中。
2.导师疏于指导
当导师疏于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往往失去方向不知从何处入手,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非常普遍的。如某些导师将其主要精力转移到校外的第二职业上,将学校的本职工作放任不管,对待慕名或是分配而来的学生采取自由发展的培养方式,从而疏于对学生的指导,其实质仅仅只是挂名导师,并没有对学生有任何的启蒙乃至学习、科研上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自主摸索,往往是事倍功半,进而影响到其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另外,一些导师,已经接近退休年限,或是其已经在科研及工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已无暇在科研上再进一步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导师通常怠于学术,对其门下学生的指导也极为有限。
3.科研投入精力多回报慢
科研工作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出成果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数年的积累才能有所建树。科研不仅所需精力投入较多,而且回报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基于现实情况考虑,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往往将目光转向更容易做出成绩、能够更快得到回报的实践工作上,如到其他学校代课,进而渐渐荒废了科研工作。
4.科研能力不是用人单位的第一选择
目前,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广,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机构、研究岗位;实践性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大多也并非研究型人才,而是能力型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与社会需要不接轨是相关专家学者们研究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所关注的重点。科研能力在就业找工作时不再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课题项目、论文发表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却不如一些实习经历更符合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就业的方向,一些研究生也不得不迁就于就业市场的偏好,在实践性的工作上多下功夫以增大就业的机会,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毕业门槛低
如今研究生毕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只要顺利通过答辩,基本可以取得硕士学位。按照各培养机构的规定,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均有一定的要求,硕士毕业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备作者的独立见解,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科学价值方能得到认可。按此要求,硕士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无论论文质量高低,绝大多数硕士毕业生都能顺利通过答辩,获取学位。正是因为毕业门槛低,研究生虽然难进却易出,对于只想获取文凭用作敲门砖的毕业生来说,做不做科研无关紧要,这就导致一些研究生怠于学术研究。
(四)缺乏生活保障
我国从2014 年秋季起,研究生全面取消公费,每一年仅有6 000 元左右的固定补贴。而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不低于8 000 元,住宿费在1 000—2 000 元左右不等,每年最基本的固定支出就在1 万元以上。6 000 元的补贴分10 个月发放,每月600 元。可是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每月600 元的补贴,连温饱都很难保证。如果导师的经费较少,学校学院各级也没有相应的补贴,那么生存将是理论经济学研究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研究生一方面不忍心加重家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却时时面临生活的窘迫,即使一心想投入科研工作却没有生活方面的保障,所以在研究生期间,部分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只得放弃科研工作,投入到代课、当家教、找实习的工作去。
二、研究与就业兼顾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应对措施
(一)明确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及方向
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经济学人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从招生阶段开始就应明确招生对象的范围,杜绝混文凭的伪学术研究生。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虽然基本上能够坚持公平公正,但是仍存在不少“走后门”、“关系户”等现象,这样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有碍招生的公平,而且招生的研究生质量也无法保证。杜绝此类现象,保证招生的质量,确保真正有科研热忱度的人才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成招生之后,应持续跟进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为了杜绝“混文凭”、“混日子”的理论经济学研究生浪费科研资源,应对其每个阶段的学习、学术情况进行考评,给予适度的科研压力,设置一定的科研目标,让研究生们在各个阶段都有事可做,有事要做。具体可以采取量化计分的办法,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等各种成果均按照一定的积分计入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毕业、评奖均可以平时的得分情况作为重要参照标准。
(二)加大对科研成果的重视与奖励
1.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考核
为了防止以上所描述的导师疏于对学生指导的情况出现,加强导师与学生对学术共同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量化考评的同时,也应将导师囊括进来。目前,我国的硕士生导师绝大多数还是采取终身制,一旦成为硕导,除退休或其他个人原因外,无论是否将学生带出成绩,都与导师本人享受的待遇无关。导师的“终身制”也就造成了带学生无压力无动力的现状。打破硕士生导师的终身制,导师的待遇、职称以及硕导资格与所带学生及本人的科研成果挂钩,奖惩结合,让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考核将最大程度的发挥导师与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加大科研奖励
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导师和学生专注科研的热情和信心。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科研的奖励主要在于国家奖学金的评比,而各大院校和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方面又不尽相同,有些评定细则中并不完全以学术成就、学业成绩为主,夹杂了过多的其他影响因素,这极大的打击了研究生们的学术热情。而且学校及各培养机构对科研成就的奖励办法过于单一,仅国家奖学金一项,很难获得学校的或者学院的科研奖项,对于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也没有单项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所以,提高科研奖励评比的公正性,使科研奖励更有层次性,更具有多元化。
3.对学术不端予以严惩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不良现象,主要有剽窃、伪造数据、舞弊抄袭等。当前,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对学风建设和科研水平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整体浮躁,科研人员往往容易急功近利、铤而走险。二是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通常只看数量不看质量,也间接促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措施和预防机制迫在眉睫。从入校开始就要加强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教育,包括学术不端的类型、学术不端的危害以及学校对学术不端的惩罚措施,从根源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倾向。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予以严厉惩罚,根据其类型和情节不同,可对其进行约谈、通报、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同时对其导师也追究相应责任,加大学术不端的成本,使抱有侥幸心理的研究生及导师放弃学术不端的想法和行为。因此,严肃纲纪、整顿学风对科研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提高毕业门槛
提高毕业门槛,除任课老师加强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培养教育外,强调毕业所需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严抓毕业论文质量是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压力,要对其毕业的条件设置门槛。一是适当提高毕业所需科研成果的标准。目前,研究生之间合作完成的论文为第二作者仍算达标的标准过低,有搭便车嫌疑,应强调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的能力。二是定期抽查制。目前的中期考核是读研1 年半左右,通过定期抽查制督促研究生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各类学术会议、调研活动等,全方位不间断考核研究生学术积极性,从而对学术倦怠比较严重的同学敲响警钟,鞭策督促研究生投入学术活动。若研究生无视学校的要求,将延缓毕业或者不颁发学位证书。三是统一毕业论文提交初稿时间。许多研究生完成初稿的时间都比较晚,没有更多时间修改,若要求第5 学期末必须交出初稿,可以督促其抓紧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四是进一步发挥盲审的震慑力。论文检测和盲审是令研究生比较忐忑的环节,但从反馈回来的评价意见看,省外一部分教授的评价过于随意,不能给出正确客观评价意见,所以学校在选择合作学校时应考虑985 院校更好。此外,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目前外审专家参与答辩委员会是由专业组长确定,若采取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会更公平客观。
(四)提高补助水平
由于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需要交版面费,这对家庭困难的研究生确实是较大负担,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往往把文章压缩为三四千字,但已经不是文章原貌了。所以,建议增加“科研补贴”,以减少研究生经济负担,保障科研成果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物价的飞涨,研究生的生活成本也持续加大,为了避免研究生做学术的后顾之忧,补助水平也应水涨船高,保障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补贴从政府、学校、导师和社会几个方面出发。在政府层面上,应当颁布相关的扶助政策补贴研究生;在学校层面上,应当投入更多(下转99 页)(上接92 页)的经费,如奖学金、项目经费等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在导师层面上,可让研究生参与其科研工作当中并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在社会层面上可积极与高校建立起良好的产学研渠道,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调研、实习和就业机会。因此,希望在以上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可帮助研究生解决因取消公费就读、物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使其将精力专注于学术上,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和科研水平,从而也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乃英,等.注重需求导向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
[2]肖干,等.文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素质培养、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3).
[3]梁传杰,等.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系统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4]尹发跃.就业市场视角: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5]郑祥江,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6]杨小平.从就业视角探析对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J].文教资料,2011,(5).
[7]徐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以A大学和B大学为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8]刘映婷.硕士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体验研究——以H省研究型大学为例[D].长沙:湖南大学,2014.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2
在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瓶颈问题之一,是残疾人受教育、培训机会少,缺乏知识和技能。而本报报道的残疾女李勃玲却具有会计专业硕士文凭,精通英语、日语,还获得英语专业8级证书,
那么,这种技能型残疾人何以60次就业失败呢?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主任李兴斌分析认为,一些企业在选择用人时,对残疾人的确有顾虑,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意识到,接收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是企业的义务,理应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并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帮助他们自强自立;残疾人也应该认识到,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比较大,“有些身体正常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不得不待业一段时间,残疾人就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些困难也就在所难免。”
李兴斌说,我国残疾人就业实行属地原则,有劳动能力、从业能力的残疾人应该主动到属地残疾人就业中心登记备案,可以通过帮助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康正)
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篇3
其一、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2001—2012年的12年间,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2.3%持续上升,至2012年达到30.3%,上升了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7.7%上升至2012年的36.1%,上升了8.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则由2001年的50%下降至2012年的33.6%,降低了16.4%。由此可以看出,在十几年就业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加大和第一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缩小,反映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其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年我国经济自身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调整的拐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求人才、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体制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扩张过快;职业教育发展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水平不高;技工学校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其三、大学生及其他城镇群体就业困难。目前普工、一线操作工招工难伴随着技能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今后几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数量还将不断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则达到727万人。各地一批国有集体企业破产人员安置问题不断出现,其他城镇新生劳动力及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也很大。目前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面对不需要太多技能的岗位薪金不断提高,部分年轻人,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多读书。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4
笔者通过闭合式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和信件调查, 对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就业信息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和连续性追踪调查, 并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调查2003届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个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进行就业医院等级与就业率比较;调查2003~2006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共161人。
1.2 方法
对2003届同一年毕业的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2个班学生的就业医院等级与就业率进行比较。就业标准:以在医院从事影像诊断或医学影像技术为就业, 改行、升学、待业均为非就业。对2003~2006届连续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医院等级与就业率进行统计;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03届与2005届毕业生 (人数接近) 的就业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表4、表5)
注:*是指现在无工作单位的在读大专生或本科生, 不包括在职大专生或本科生
3 分析与讨论
(1) 问题分析: (1) 表1、表3显示, 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且主要在基层。 (2) 表1、表2显示, 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3) 表4、表5显示,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无论早毕业还是晚毕业, 其就业率无显著性差异。 (4) 从用人单位及就业学生反馈的改行、待业的信息表明, 单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不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不能满足基层医院的需求。 (5)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
(2) 医学影像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主要包括县 (区) 级医院、厂矿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医院、私立医院等。这些医院受医院规模的制约, 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 更愿意聘用中专生。
(3) 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明显好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这是因为基层医院规模较小, 所需要的影像专业人员是集影像诊断与技术于一身的、能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1]。此外, 执业医师法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规定, 限制了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2]。中小型医院不愿意聘用医学影像技术毕业生,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因亟需而聘用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 也都将他们作为诊断医师使用 (诊断报告只能由持有执业资格证的影像诊断医师签字后才合法) , 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4) 虽然市、地级以上的医院, 影像诊断与技术分工明确, 但越来越多的医院为了上等级、达标, 在用人上盲目追求高学历, 致使中专层次、专科层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进入这些医院[3]。
(5) 需要影像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很多, 但大多数都需要影像诊断专业的毕业生, 当了解到只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后, 多数单位就退出招聘会了。甚至有许多医院直接找到学校影像专业的教师, 要求帮助寻找有诊断报告权的影像专业医师。
(6) 笔者从2006年8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一次学术会议和2008年7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二次学术会议中了解到, 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河北等地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7) 随着社区医疗的普及, 基层医院对医学影像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目前中职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不重视, 同时, 中职卫校和高职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导致了以下结果: (1) 基层医院非常需要中专、高职学历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 (X线、CT、超声、心电图等) 人员, 但由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出具诊断报告而不能满足医院的需要, 这就限制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 大医院诊断、技术分工明确, 但又不需要中专、高职层次的专业人员, 这也限制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所以, 学校培养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和严峻的现实。
4 建议
中专影像技术专业面临市场需求与专业不相符合的矛盾, 笔者现就专业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1) 中等卫校、高职及专科学校的医学影像专业是否有单纯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必要?如果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卫校只能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那么, 卫生部的决策者在对医院上岗人员要求的规定中, 要做相应的调整, 如要求医院只要没有影像科, 就必须配备一名以上诊断医师和一名以上检查技术的技师, 这样的医院才具有执业资格。
(2) 要科学地设置学科专业, 由于中小型医院、工矿企业职工医院、社区门诊、私立医院等所需要的是综合型、实用型人才———既能从事影像检查技术, 又能从事影像诊断的医学影像工作者, 因此应以就业为导向[4], 根据市场需求, 科学地设置学科专业。为体现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 学校应重新设置影像诊断专业或直接设置医学影像专业 (包含影像诊断与技术) 。
(3) 由于影像学CT、MR、超声的诊断和技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例如, 患者在做CT平扫时, 发现病灶, 是否需要增强扫描, 是否需要薄层扫描, 这都需要扫描医师立刻做出决定, 要求扫描医师具备较强的诊断能力;而超声检查就更需要探查和诊断同时进行。
(4) 由于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与国际接轨最快、检查技术与疾病诊断密切相关的学科。所以, 在教学上还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促进我国医学影像专业教育改革[4],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为了让我国的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 对医学教育制订许多高标准、严要求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地域较广, 各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医学发展水平也不一致, 有许多高标准在基层是无法实现的。例如:2008年7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二次学术会议中, 就体现了这个矛盾: (1) 上海卫校、上海职工医学院周进祝、胡兵、桑玉亭撰写的论文《超声技师培养制度的思考》认为, 超声医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医技分离, 能级对应。超声技术应是一门独立的专业, 医技不分已逐渐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5]。所以, 超声检查专业迫切需要分别培养诊断、技术专业人才。这代表了经济、科技较发达地区的需要; (2)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唐陶富等人的科研论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初探》中提到, 他们编写了模块化课程改革系列教材及配套实验实训指导书———《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6]。这使学生从各种影像检查的设备构成、检查技术操作到诊断疾病做纵向连续性整体掌握, 使之适应规模较小的基层医院对影像诊断和技术兼备的综合性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这代表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需要。
卫生部、教育部在进行教育重大改革前期的试点调查时, 要结合我国国情, 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调查和试点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进行外, 还应在中西部发展中地区和落后地区进行。在制订政策时, 也要结合国情, 最好采取“2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经济发达地区,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政策;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制订与当地具体实际相符合的能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市场、人民需求的政策。这样才能制订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
综上所述,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口, 必须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经济变化与科技发展的状态。紧贴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是卫生职业教育的生命。卫生职业教育应始终把社会与医疗行业的需求作为首要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科学设置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遵循地域性原则, 即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为本地区人群健康服务这个根本宗旨[7]。
近10年来, 一方面,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 基层医院缺少影像诊断医师。笔者借这篇文章, 与同行一起讨论影像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以找到更加切合市场需要的办学之路。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与市场需求,矛盾
参考文献
[1]张宏.科学的设置学科专业扩展毕业生就业空间[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5) :31.
[2]吴佩岩.2007年中等卫生学校招生的瓶颈[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4) :25.
[3]戚林.卫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5) :30~31.
[4]付强, 赵林.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影像学专业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8) :5.
[5]周进祝, 胡兵, 桑玉亭.超声技师培养制度的思考[J].医学影像学教学与临床, 2008 (7) :41~44.
[6]唐陶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版) , 2008 (12) :242~243.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就业矛盾探究 篇5
一、就业矛盾分析
(一)个人因素
一些男同学在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并非主动,而是“被选择”。有的学生是家长或者老师通过教育部门的各种文件,了解男性在学前教育中有大好前景,于是帮助学生选择。还有些学生是因为高考报名中并没有作为自己首选专业而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等他们真正开始思考职业选择时,很多人想放弃但已经没有其它道路可走,于是有理想的就通过转本来达到转行,没理想的就混日子,得过且过,毕业后直接放弃本专业。
即使社会需要男性幼儿教师,但是“被选择”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想从事这一行业,即使在幼儿园就业了,由于并非热爱,再加上本身知识基础不扎实,很难胜任这一职业。对于没有敬业精神的男幼师,幼儿园也会尽量避免使用。
(二)学校因素
1.课程设置不完善,没有针对男生的专门课程设置。
以徐州幼专为例,2003年招收第一届学前专业男生,第一年招收仅5名,每年控制在10名左右。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是和女同学同时进行,几乎没有针对男性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园需求实际进行的特殊课程设置。比如舞蹈课教学中,男女生所使用教材一样,学习内容一样,甚至男生还要学习女生的舞蹈动作,使男生产生抵触情绪。
2.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忽视了对男生的就业指导。
首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缺乏专业职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工作经验也不足,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其次,一直以来,各种媒体大肆宣传“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严重稀缺,几十个岗位挣抢一名男幼师”、“ 男幼师就业率达100%,供不应求”、“男幼师成了香饽饽”等,这容易形成一种误导,盲目乐观,从而忽视了就业指导。
(三)社会因素
1.男性教师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男性从事学前教育行业后压力会非常大,其中一方面来自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对男性从事幼儿教师的偏见。一些男生给同学讲到自己所学专业后,会受到同学的讥讽,并劝其改行;就业后的男幼师也经常会受到指指点点的嘲笑;在面对恋爱成家的现实时,更是受到百般争议。这使越来越多的男生觉得做幼儿男教师社会地位低,没有前途,专业认同感和幸福感随之降低。
2.园长和家长也不认可。
一些幼儿园不愿聘请男教师。很多园长认为,女教师更耐心、细心一些,便于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男幼师只是宣传噱头,在幼儿园并不适用。因此即便聘用男幼师,一个幼儿园只需要1到2个就足够了。有男老师的幼儿园一般不让他们去带班,只是带带课外活动,甚至做一些具体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事务,所以目前男幼师的实际需要岗位并没有增加多少。
家长对于使用男教师带班的分歧更大,一般男孩子的家长比较乐意接受,认为男教师可以使男孩子更阳刚一些。但绝大多数女孩子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孩子比较小,一天的饮食起居都需要老师照顾,女孩子很多方面需要男性回避。尤其是近几年,媒体对于校园“性”安全的负面报道使家长更加不放心。
3.待遇低。
据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范勇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压力有十个方面,其中待遇问题排在首位,82.4%的男教师认为压力来源于待遇太低。在徐州地区,一名普通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收入也仅有1500元左右,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这份微薄收入根本没法解决购房娶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待遇过低使一些有志向从事幼教的男生也不得不放弃专业,另谋他职。因此,幼儿园男性师资流失严重。
二、解决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就业矛盾的对策
(一)广泛深入宣传,转变传统观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愿从事本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舆论压力过大,身边的亲朋不认可他们的职业,尤其突显在恋爱、结婚时,由于职业原因导致其屡屡受挫。鉴于此应该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学前教育需要男性参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使人们尽快转变传统观念,使男性和女性共同承担起学前教育工作。
(二)学校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就业指导要有系统性
针对男生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业的特点设置课程,课程选择与设置要有针对性。基础课程无男女性别差异,但是有些技能技巧课让男学生比较尴尬,如舞蹈课、十字绣之类的内容让他们比较为难。在技能技巧课程设置上应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课程如武术、动漫、科学等,使他们将来到幼儿园能够发挥独特优势,形成与女教师不同风格的教学效果,以达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就业指导方面,首先要使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能够突破传统观念,让其明白并认同男性在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就业前景,形成科学的职业定位。其次在专业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组织各种类型的专业开发活动,如优秀毕业生报告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创意比赛等,提高专业认识,提升就业技巧。
(三)科学合理定位,提高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既然已经选择了本专业,那么就应该认真接受政府、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博览学前教育领域相关政策、法规,阅读相关学前教育专业书籍,使自己能够站在较高的视野去评价将来从事的这一特殊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要相信职业前景光明,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应该认真学好专业课和技能课,苦练基本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做好准备。
(四)政府积极引导,政策向男幼师倾斜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从招生、学生培养到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有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江苏省实施幼儿师范男生免费培养计划,从2010年至今招收培养1000名左右五年制免费幼儿师范男生。省厅承诺毕业后解决编制,但毕业后5年内必须在幼儿园一线从事教学活动,通过协议的方式将这批男学生安排在了幼儿园一线。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很多,免费男幼师生只是一小部分,培养的学生远远满足不了目前的需要。如何吸引更多的男幼师生主动报考并从事学前教育行业和如何吸引“免费男幼师”长期从事这一行业,应该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次,对于幼儿园男教师的岗位设置在相关管理制度中从未提及,这使很多已经就业的男幼师在幼儿园始终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为促使男幼师在幼儿园发挥潜力,主管部门还应制定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岗位要求,使幼儿园配备男教师时有章可循,为男老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提高男幼师的工资待遇。政府可以设立“幼儿园男教师津贴”,从经济上支持男幼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使他们安心于幼教工作,促进幼儿园男教师职业生涯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徐志国.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学前教育研究,2006,(5)
[2]潘敏.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及弱点分析.辽宁师专学报,2002,(1)
[3]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台州学院学报,2004,(4)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6
一、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教育, 在人们的思想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读书就是为了步入仕途, 改变生活状况, 这种观念对大学生选择就业有很深的影响力, 计划经济下的“干部意识”至上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白领情结”, 使每个大学生都愿意到大都市、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好企业就业,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趋向。同时, 社会也缺乏独立创业环境。优秀人才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而用人单位注重学历, 论资排辈;重视人际关系, 不重视才能的用人理念, 也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二)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大学生及其家长在报考志愿时对专业不了解, 对该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凭感觉, 跟风报考。再加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和市场接轨, 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当前, 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已经考虑市场的需求, 但在录取过程中不加调控。首先, 一些高校在设置过程中, 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 专业设置过窄过细, 导致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较窄, 这样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少。其次, 某些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不合理, 落后于社会现阶段发展的需求, 没有与时俱进, 没有从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高校所用教材已经陈旧、教学计划及模式均已落后, 因此, 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就业指导过程较短, 同时缺乏主动性, 就业指导内容还不够科学, 就业指导形式过于单一,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三) 学生报考不均衡
一些热门专业报考学生太多, 而一些冷门专业则报考太少。学生和家长不能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考虑, 从而导致就业非常不均衡的现象出现。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源头找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方法来引导大学生就业。首先, 引导改变就业观念, 逐渐改变传统观念。大学生就业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职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兴趣变化和志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任课老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同时, 家长应从小向孩子灌输艰苦创业的观念, 放弃好逸恶劳走捷径的思想。其次,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产品”, 在教学活动中, 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尽早让学生与企业接触。一是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 了解企业需要学什么样的知识, 从而为今后在大学里的学习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期间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 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 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 培养创新意识,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二、企业用工难问题剖析
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 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出现了招工难, 留人难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原因:企业由于设备、技术更新换代, 过去用农民工已经不适应企业的要求, 再加上近几年国家的惠农政策, 农民不愿出去打工;现在虽然有大批高职毕业生, 但大多是80后独生子女,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就业期望值太高, 不愿意到企业一线工作, 导致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工人;部分企业工资待遇低, 社会保障跟不上, 企业工作环境比较差, 企业管理缺乏人性化, 留不住职工。面对上述问题, 实行校企合作是最佳的解决办法。首先, 校企合作使学校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摆脱了学校办学的盲目性, 更市场化。其次, 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 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具体工种, 能了解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再就是企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 能更多地了解学生, 从而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7
关键词:高职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
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 创历史新高, 就业压力异常之大,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建立健全“坚持市场导向、依托政府力量、扩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 这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体质和形势的总体框架。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广番职) 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形势下不断进行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使其毕业生就业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仍然高达99%, 就业质量在逆境中不断提升。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结构性矛盾下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
1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就业服务是“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劳动者就业, 保障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 改善失业者的生存状况与条件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1]我国的就业服务共经过了三个不同的时期模式, 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模式、改革开放时期的双向选择模式、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模式”。[2]就业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与社会、学校等参与相互补充而构成, 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而形成的一个体系”, [3]“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各自职能, 协调一致、有效对接, 形成齐抓共管、整体优化的格局”, [4]其基本要素是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机构和学生。
1.1 加强认识, 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1.1.1 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五大板块”。
广番职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 把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核, 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职业设计为导航、就业指导为辅助、平台搭建为帮手、毕业生跟踪为反馈、绩效评估为考核五大板块组成的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1.1.2 坚持“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
广番职始终坚持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 形成了校级和教学单位共抓的两级就业工作体系。2013年4月25日, 我校领导孟源北书记和张连绪校长与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签订了《2013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并认真贯彻落实《责任书》的各项责任条款。2013年4月27日院长张连绪与各系 (院) 主任在学校2013年就业工作会议上签订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把就业工作成效作为综合考核相关单位负责人的重要内容。
1.1.3 形成就业工作规范化考核。
2004年, 广番职就已制定了《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细则》, 首次对专项工作进行规范量化考核, 并每年拨专款2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在此基础上, 我校根据不同时期就业工作要求, 不断调整考核细则, 2012年、2013年, 学院分别重新修订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方案》 (2013年为第八次修订) , 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管理机制。
1.2 认真落实“四到位”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
1.2.1 机构设立到位。
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 广番职于2001年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4月, 结合学校人事变动实际, 调整了校就业领导小组成员。
1.2.2 人员配备到位。
在队伍建设上, 广番职重视师生比例和人员业务培训。学校2012级毕业生人数是3394人, 按照“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应按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配备”的标准, 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现有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力 (含在读) 人员5人, 比例为71%, 参加过国家和省就业工作人员培训的有6人, 比例为86%。
1.2.3 经费投入到位。
在经费方面, 学校领导对就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将就业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2012、2013年, 我校分别一次划拨就业指导专项经费40万、毕业生跟踪专项经费20万、毕业生绩效评估奖金20万、毕业生费用20万、麦可思跟踪调查费用12万, 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费25万 (广州市拨10万、学校拨15万) , 学校每年均有127万经费扶持 (不含广州市拨款经费) , 主要用途为:走访企业、毕业生跟踪、系 (院) 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学院开展职业辅导活动月、供需见面会、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日常管理等。
1.2.4 场地建设到位。
2005年,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已参照省就业指导中心要求建设了专门的办公场地:就业工作办公室 (资料室) 约100平米;就业与职业技能服务厅约150平米, 就业与职业技能服务厅采用前台式设计, 为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和职业培训考证提供便利, 提供各类电子信息、报刊阅览和就业咨询等功能, 可容纳100人, 集会议报告、招聘会、分点面试等一体化功能设计, 是学校为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专门建设的“双选”平台。
2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创新与改革成效显著
2.1 就业工作成效突出
第一, 我校近两年的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数。2012年我校初次就业率为98.52%, 2013年本校初次就业率为99%。第二, 我校在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同时, 不断对就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我校每年都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满意度调查, 根据各系院提交的2012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2012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6%, 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1%, 聘用过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88%。第三, 毕业生创业成效显著。近年来, 我校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计划, 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引导, 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首批设立40个项目, 20个获省级立项, 学校资助20万元, 成功创业毕业生达14人。
2.2 就业特色工作显著
自2003年起, 每年10-12月期间,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职业教育为内核的职业辅导活动, 加强我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营造“关注职业发展、探索职业规划、探讨就业问题”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 此项活动开办十年来已有十四万多人次参与了此系列活动。
3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3.1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 我们看到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 报名学生数量不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是很高, 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整改措施
针对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 制定如下整改措施:第一, 加大对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经费投入和职业指导培训力度, 建设一支职业化、专门化的高素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第二,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加大对“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的宣传、组织力度;第三, 加强理论学习, 深入调查研究, 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不断实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优, 打造一个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高的新局面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形成全校共同为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而努力的工作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珉.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孙源, 李业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2 (5) :244-245.
[3]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 2007 (4) :144-145.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8
1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状况及就业矛盾现状
《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1年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620.3万人,其中,各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370.6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合计却不足200万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医院数量共约2万家,而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站)加起来,超过了7万个”[2]。此外《公报》数字还显示,截止2011年年底,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为112.6万人,却要服务66万多个乡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不平衡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分布不均衡。在我国,农村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在“毕业包分配”的年代,一些县、乡镇一级卫生院还有大学生,现在,他们大多已经或面临退休,后续力量却跟不上,人才断层现象严重。与此相反,城市医疗卫生行业呈现饱和态势,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有的还出现了超编现象;二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孔雀东南飞”现象明显。据《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为67.3%,两倍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三是社区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医学生择业求稳的心态还是没有消除,“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使得医学毕业生喜欢到大城市、国营大医院工作,生怕入错医院误了一生,不愿尝试去社区医疗机构工作。
这样的情况势必造成医学人力资源的浪费。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名医学生,总量不少,但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农村及基层医疗机构亟待充实医疗卫生人才却招不到人。在县级、乡镇医院及村设卫生室,对大学生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大量医学毕业生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找不到工作,致使大量医学生不得不弃医转行。据了解,由于医学类毕业生都倾向沿海地区、大城市及大中型医院,而致使这类医院趋于人才饱和而不得不提高聘用门槛,用人单位对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博士受捧、硕士受限、本专科生受阻。同一医学院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表现出差异,医学检验、麻醉学和医学影像学等专业需求旺盛但毕业生总数少,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毕业生数量多但需求不旺,本科生现在基本上很难进入二级以上的大医院[3]。这就造成了医学生的相对“就业难”。
2 基层医学人才匮乏与医学生就业难矛盾的成因
2.1 医学生角度:就业期望值高,忽视今后发展
造成基层医学人才匮乏与医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医学生角度来看,就业观出现误区,大多数医学生在择业过程缺乏独立性,容易接受暗示,无主见、随大流,过分追求到大医院和大城市就业,一味追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不愿从事基层工作,不愿到农村的乡镇医院、村卫生所和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没有依据自身情况和就业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就业方向,没有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形成了“有岗无人就,有人无岗就”的结构性失业状态。
2.2 基层医疗机构角度:留不住人才
我国现有8万个城市社区和街道,66万个建制村、4万个乡镇。无论是从学历层次还是卫生人员的数量上都必须提高,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边疆地区,在“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推进合作医疗、配置卫生资源等方面,需要大量医学类毕业生做出无私的贡献”[4]。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全省医学卫生类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每次招聘会上都会出现此类情景:大医院、大城市招聘台前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而偏远地区和中小医院招聘人员态度热情却少有人问津。基层及农村医务人员缺乏,但却吸引不了、留不住医务人才,探其根本,有其自身的客观原因。基层医院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医疗设备缺乏、锻炼平台低,业务容易荒废、职称晋升机会少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阔步发展。
3 解决基层医学人才匮乏与医学生就业难矛盾的对策
3.1 加强政策宣传,发挥政府主导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业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和农村已经成为吸纳医学毕业生的主阵地。各级政府必须意识到,创建有序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环境从根本上在于建立一支精干的医疗卫生队伍,必须在思想上、政策上、经济上、法律法规上确保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国家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新的医改措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如“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目的就是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我国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重点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及乡村诊所培养具备全科医疗技能的卫生人才,基层及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的难题当有所缓解,对于突出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做实、做深、做细。除此之外,国家应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力度,加大医疗设备资金投入,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综合实施医疗、保健及预防等各项卫生工作,加强基层及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吸引毕业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使医保政策进一步向农村、社区医疗单位倾斜,争取将更多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提高患者在基层卫生机构的首诊率。
3.2 健全社会保障,创造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到乡村就业,不能只从眼前解决上大学学费着眼,还应当从长远角度为医学生自身发展角度着想。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提供必要的人事保障,在户籍管理模式、劳动关系形式以及社保缴纳等方面提供便利及保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提供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和深造机会,提供个人发展平台,卫生管理部门可以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长效对接,定期派专家或学者上门指导,现场教授常见及多发病的适宜治疗技术,对流行病防疫等相关知识给予指导。同时,在职称评定、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给予更多倾斜,可以提前定级,工资标准可适当高于城市同级别的标准,这样才能够吸引留住人才。另外,在职称晋升方面,长期扎根基层的医务人员,更多地在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医疗实践,没有写论文做学问的氛围,甚至很少有时间能坐下来写论文,因此,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不妨放宽对基层医务人员职称的评审标准,对其外语和论文方面不做过多要求,这样就会减轻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也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可以全身心投入基层医疗工作当中去,也才可以更有效地留住人才,如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诸多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5]。制度保障之外,应该积极鼓励社会和民间机构对基层和偏远农村实施资金捐助和帮扶,靠全社会力量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基层就业健康良好的大环境。
3.3 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加快全科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社区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地方医学院校要立足本地区,积极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在全科医学教育的良性互动,一是调整专业结构与培养模式,开设全科医学教育专业,对学生进行适度的专业分流,防止学生专业面过度集中,以期扩大就业去向;开展学分制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课程选择的自由,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改革课程体系,增加预防医学、医疗保健、以及农村常见多发病、流行疾病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三是早期接触临床,早期让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和实习,强化全科医学临床思维,主动适应基层就医和诊疗环境。
3.4 加强就业引导,开展基层实践
学校可加强对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就业指导,不要只停留在举办几场招聘会、推荐多少毕业生的层面上,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指导机制。调查表明,约60%的在校医学生对对基层就业认识不足,基本处于一般了解和不太了解阶段,适当组织学生到基层社区、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基层实践中跟群众建立亲密感情,激发他们奉献意识,培养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3.5 改变就业观念,实现人生价值
“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镇一间房”是当下不少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如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城市、大医院的医学人才接近饱和,这样的情势之下医学生就业难在所难免。就业难的当下,转变观念天地宽,医学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领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意识。事实上,尽管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不利因素有很多,但并非没有一丝亮点。只要医学生转变观念,制定合适的期望值,基层就业一样大有可为。我国目前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今后一个时期老年医疗、老年公寓以及其他与老年人相关的社区服务机构都会大量涌现,专业医务人员缺口很大;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求贤若渴,只要医学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主动到基层、到农村就业,对于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基层医药卫生事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有了基层医疗的健康环境和体制保障,有了学校基层就业观念的积极引导,医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相信基层医务人员断层缺口问题会迎刃而解,医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会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生机勃勃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王艺.引导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N].中国中医药报,2010-12-10.
[2]王梦婕.中国每年60万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中50万转行[N].中国青年报.2012-08-13.
[3]李伟.目前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32-1634.
[4]岩磊,王爽.对医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5):102-103.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9
一、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状况及发展
(1) 西部地区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不均。
中国劳动力空间分布与总人口的分布格局相近, 呈现东多西少, 东密西疏的特点。截至2004年底, 全国15~64岁适龄劳动力总量为7.3337亿人, 其中东部地区劳动力为3.5804亿人, 占到劳动力总量的38.4%,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劳动力分别占到全国33.5%和28.7%。从各省情况来看, 总量位居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河南、山东、四川, 三者均在6000万人以上;最小的三个省份为青海、宁夏和西藏不超过140万人。[2]以上资料反映出中国劳动力总量的空间分布凸显出分布不均的状况, 且各省之间又有差异。
(2) 西部地区内部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劳动力最集中的是四川、广西两地, 分别达到6248万和3452万人, 而地域辽阔的新疆、青海、西藏分别只有1407万、382万和188万人。[3]与劳动力资源正相反, 劳动力稀缺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是生态产业, 交通运输业等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地区, 对相关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大, 从而形成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区域性错位。
(3) 西部地区劳动就业结构落后。
西部农村劳动力从农村生产领域向非农生产服务领域转移速度较慢;第二产业发展缓慢, 不能有效吸纳新增劳动力。不过未来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具有较大的就业发展潜力, 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4) 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失衡。
有数据统计, 2003年西部城镇工业产值仅占全国比重的13.3%, 远比中东部地区落后;东、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比重为60.44%、22.87%、16.69%, 西部地区仅为东中部地区的27.61%和72.98%, 传统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 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08%和16.26%。[4]西部第二、三产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 它必然导致传统的农业、牧业、林业等区域性支柱产业在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落后的行业结构导致西部地区就业结构的低层次化。
二、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滞后对就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有经济学家作过统计, 当经济总量保持在6%以上增长水平时, GDP每增长1%, 可以增加就业岗位80万个, 可以降低失业率2个百分点。[5]由于历史、经济和自然原因,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 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1990~1998年间, 西部平均增长10%, 而东部地区则高达14%。1999年, 我国人均GDP为6546元, 东部地区为12328元, 中部地区为5581元, 西部地区为4406元, 东西差距为7922元。[6]
2、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这是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依照《1990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显示, “八五”期间, 在全国2109个县级行政区中, 贫困县所占的比重为28.1%, 东部地区县级单位划入贫困县的比重为12.2%, 中部地区为26.0%, 西部地区高达61.8%。而与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28.5%的情况相比, 更突出西部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集聚区域。[7]根据最新《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确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标准, 2006年, 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东、中、西部各地区农村人口比重为1.0%、2.8%、5.7%[8]。从客观来说, 正是因为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使西部城乡就业矛盾加剧, 而又正是西部城乡就业矛盾加剧致使西部地区陷入贫困境地, 而这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
三、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
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城乡就业现状, 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和问题较为深入的分析, 旨在对西部地区未来就业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把握, 并通过个人粗浅的认识以期探求一条适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对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意义。
1、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的途径
(1) 发展经济途径。
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的环节首先要选择发展经济这一根本途径。在发展中通过利益关系调整,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依靠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产业化, 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推动的关系, 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
(2) 通过自身发展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途径。
城市化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特别是中共十六大提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以来, 西部地区更要抓住历史机遇。另一方面, 注重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实现就地转移的可靠选择。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 要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延长农副产品的加工链条, 注重引进高科技产品和新型技术, 加大农村新兴产品的推广, 为农产品寻找市场。
(3) 向外输出劳务的途径。
多年的实践证明, 向外输出劳务既是西部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年来, 西部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输出:一方面促进了劳务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 满足了劳务输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缓解了劳务输出地的就业压力, 增加了西部农民的收入, 改善西部农村人口生活条件和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启动创造条件。
2、西部地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举措
(1) 人口措施。
对西部而言, 人口政策是至关重要的。西部大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过于迅速, 而人口增长是导致劳动力过剩的直接原因。
①制定科学的人口控制政策, 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活动。
西部现有就业压力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总量增加, 要缓解就业压力, 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做好控制人口总量的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形式, 并结合市场经济深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任的发展需要。
②积极稳妥地在少数民族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在少数民族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严格遵守民族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采取积极稳妥的教育方式, 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
③构建西部地区人口预警系统。
各地区人口压力不同, 因此采取完全一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效果不佳。应当对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进行评估, 计算出西部地区的人口容量, 并将人口容量与社会、资源环境整合, 建立西部的人口预警系统, 对人口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控。
(2) 政策措施。
政府在开改善劳动力就业制度及形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 改善就业环境和制度建设, 依靠劳动力市场为载体, 由市场进行调节。
①坚持扩大就业途径和拓展的政策。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 国家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 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 西部地区应该抓住机遇, 把握实际情况, 由政府牵头,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 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就业投入。
②坚持和鼓励外商投资政策。
西部地区资源、人力资源丰富, 而限制其发展的瓶颈是资金。自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 西部地区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 政府要抓住机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改革力度, 扩大对外宣传,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增强开放意识, 积极宣传西部地区, 吸引外资投入。
(3) 科技教育措施。
教育政策直接影响劳动者创业和就业能力, 西部要缓解就业压力, 实现经济迅速发展, 其根本一点就是要消除教育政策与环境上的不公平, 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
重视职业教育的建设和投入, 加强西部地区的人才培训。对青年劳动者和在职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再就业培训, 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从而让无业者有一技之长, 在职者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 适应外商投资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和经济转型人才。
随着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万亿财政政策的实施, 西部地区应该保证坚强的人才后盾, 因地制宜的制订人才工作政策措施。西部人才问题应该是西部地区重点关注的问题, 认真贯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方针, 把稳定利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加快培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同时通过体制引导人才自由流动, 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 扩大吸引紧缺人才, 提高西部地区人才资本力量, 打造西部地区人才竞争的体制和平台, 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西部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西部有丰富的人力和资源优势,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 城乡就业问题异常严重, 成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缓解城乡就业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腾飞, 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人力资本,城乡就业,教育和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平.我国就压力区域格局的分析与对策[J].税务与经济.2002 (5) .
[2]中国统计年鉴2005[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3]中国统计年鉴2005[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4]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05.
[5]高敏芳.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浅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 (3) .
[6]李通屏.范炳良.论西部开发中的就业创造[J].生产力研究, 2000, (5) .
[7]1997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商务印书馆, 1998.
研究与就业矛盾 篇10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就业结构;劳动力
一、刘易斯拐点的提出
美国学者,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和社会存在二元结构,尤其在经济方面,一个是以传统农业部门代表的维持生计为主部门,其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一个是以城市、工业部门为代表的所谓的资本主义部门,其生产方式是现代的。传统的农业部门人口比较多、增长也比较快。但随着农业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其边际生产率就比较低,有时甚至是零。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比较低,只要是工业部门提供给的工资能够稍微大于其最低生活水平,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就会向工业部门流动,为工业部门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所谓的劳动的无限供给指的是劳动了供给曲线在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工业部门提供的的既定工资指的维持劳动力生活需要的最低生活水平。
一方面劳动力数量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趋近零。这时,农业部门中的大部分人口实际是在隐性的状态。当工业部门提供工资大于农业部门的最低生活水平时,农业部门的大量过剩的隐性失业农业人口就会转移工业部门,工业部门也会随着农业部门人口转移扩大规模。从工业部门提供的工资水平上来看,劳动力可以无限的的供给是,工业部门可以从转移人口工作获得利润转化为新的投资,这样工业部门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全部转移吸收完,这时如果要再吸收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待遇,这样的提高也许就是直线上升,经济学上对这种现象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北大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认为,一度低成本劳动力充裕的中国正在迈向“刘易斯拐点”,这种态势可能迫使一些制造商转向印度和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集中在中国的全球制造业活动可能转移到其他地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按照数据推测,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红利现象,应该可以持续到2015年,但是目前来看,好像这种提前终止了。从近些年出现的的越来越多的用工荒和企业频发的停工时事件来看,拐点已经到来,其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的泡沫经济。
二、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12年10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我国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属历年最高。但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另一方面,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民工荒和就业难人才缺并存。反映在现实中,不但是技术人才短缺,普通工人也短缺。据推测,随着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更加趋于常态化,而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同时,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就业影响加大。
所谓就业结构性矛盾,指的是我国劳动力供给中总体的量的过剩和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象。理解我过劳动力总体过剩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根据刘易斯的分析逻辑,要从我国的现代化过程着手。改革之初,我国属于典型的农业国家,无论从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看,还是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看,我国都属于典型的农业国。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前进,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价格低廉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是30多年的改革,就就业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趋缓,近年来更呈现出短缺的趋势,2009年以来,发达地区开始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似乎刘易斯拐点理论能很好的解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这种现象。但是笔者认为,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成熟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首先,在农民工就业体制上,我国企业的用工方式过于注重年轻化的劳动力。多数企业在招工时把年龄压低到35岁以下,而根据我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35岁以上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近60%。目前劳动力市场缺乏制度化或者政府知道监管不够,导致劳动力进入市场门槛过高,门槛过高导致用工制度不合理,其本身就是劳动力大量过剩。近些年,各地出现的用工荒并不是中国劳动力红利的终结,也不表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而是我国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现状的弯曲的体现。人力资源的浪费是不经济的行为。一个国家劳动力再富裕,劳动市场只依赖年轻人也不可能长期持续。近年来的“用工荒”反映的就是企业的这种用工方式矛盾日深,基本到了尽头。在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作用下,一些企业招工年龄由35岁左右已经向后松动,这是必然趋势。从国际老龄化国家看,中高年龄劳动力总体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有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日本中小企业吸纳了更多中高年龄劳动力。从总量看,我国远没有打到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阶段,劳动力总量的过剩在我国还会长期存在。
其次,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造成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民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第三,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市场的需求,造成结构性的矛盾。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加速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我国的劳动力供求提出新的要求。从产业角度看,一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还很脆弱,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很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且数量巨大;加之现有的土地制度和土地经营模式,使大量劳动力还不能从根本上离开土地,阻碍着劳动力的市场化。二是我国第三产业还很落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比重都远远落后。而由于技术的落后,生产部门多以加工业为主,吸纳的也多是低素质的劳动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型,技术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的现象日益突出。
nlc202309021125
三、解决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加强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目前就业结构中的突出矛盾是高层次和高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随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加快人才培养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取消二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营造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制度层面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工业化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推进,迫在眉睫的是解决目前最严重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对劳动技能的培训,提升人力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
用质量替代数量,将成为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在现阶段,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做好农村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新生劳动力和退役后返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其次,加强对有意愿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的劳务输出培训以及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提高培训,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同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服务,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促使农民工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二)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
我国改革之所以能够稳定推进,是和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保护农民工权益而言,改善农民工待遇,必须打破户籍瓶颈。我国社会存在的的固有的二元结构应该尽快突破,在那些经济实力强、发展比较迅速,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地区,要首先突破二元结构,特别是户籍制度,设定一些比较符合常规的条件允许农民落户城市,给以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上和城市人一样的待遇。
要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目前进城的农民工,面临的环境比较差,工资待遇低、劳动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比较大、劳动合同的签约率也比较低,无法参加社保,子女入学也比较困难等。这样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农民工更多的机会,给予农民工以城市待遇,使其可以和城市职工竞争的平台,并要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要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城市化要求。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要清理、整顿、取消各种对农民工的证卡制度和乱收费等不合理规定;要统筹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每年要安排一定得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性保证。
(三)鼓励和引导新型劳动关系
我国传统的劳动关系呈现一元化的特征,但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市场化的劳动关系还未形成,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能确实,劳动关系很不成熟。要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的权益问题,政府和社会就要从法理约束企业,建立固定的用工制度。一个具有责任心的企业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自身的长期发展来说,都要善待自己的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职工的才能,而不是为了降低成本,随意解雇职工,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避免未来出现的用工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制定法律规范劳动力市场用工秩序,提高解雇职工的成本,最大限度的保护职工的利益;作为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职工利益,真正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
在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前,或者说是在人口红利未结束之前,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或者说资方占据主动地位,而老房却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劳动力市场状况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企业要想或得越来越稀缺的劳动力资源,就必须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提升劳动者的地位,才能够获得企业所需的劳动者。
这种劳动关系区别于过去的传统的劳动关系,也有利于新型劳动关系的形成,政府在这场重塑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制定法律、社会呼吁和物质上的奖励,来引导积极鼓企业加强劳动者保护,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地位,并做好第三方的相关责任,包括规则制定,争议处理,危机处理等。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陆铭.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蔡昉登.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张朝鹏,欧阳安蛟.城市进程中两栖流动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J].经济论坛,2006,(3).
【作者简介】
吴栋,河南民权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
和善文化与社会矛盾疏导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和善文化,矛盾疏导机制,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
和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为什么要建立社会矛盾疏导机制,和善文化与社会矛盾疏导机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作者试就这样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和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来源之一
我们说和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它起源于上古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国社会,流传至今,首先和善文化贯通于儒、佛、道、墨学及诸子百家,在思想观念上以和善作为思想与学说的出发点或哲学根基,儒家学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其核心理念是“仁爱、仁者爱人”,佛家的核心思想是“慈悲”,道家强调“清静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在思想信念方面,崇尚和谐、和善,中国古代有不少的理论家、思想家就提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并有不少人为之奋斗。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善为本,以和为贵,追求和善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思维方式上,以和善为致思的方向和路径,强调知行合一,在思维中展示和善的精神和人文的关怀;在行为规范上,主张“和为贵”、“与人为善”、“从善如流”,以和善为根本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善文化在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思想和他独特的农耕文化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孝”、“勤”、“和”的儒家思想,①他说的“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慎能远祸、勤能济贫”等等,无不贯彻着和善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善文化也成为曾国藩做人、治家、治军、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和善文化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二、和善文化为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的和善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及其治国理念,是我们今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的历史文化。
1.和善文化为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首先,和善文化激发巨大的精神创造力,能启迪人类的理性,育化人们的心灵,唤起世人的良知,鼓舞和激励人们在社会市场经济活动中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与人为善、“见利思义”、“见义勇为”,坚定走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和善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之一。对全体社会而言,和善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能促进科学发展机制的优化,保障经济社会在科学、和善的轨道上运行。再次,和善文化为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经济基础,而且也受制于属于上层建筑的道德观念,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②所以我们说和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来源之一。
2. 建立社会矛盾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是改革开放和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需。我们社会正处在进一步改革开放、转型和变迁的发展过程中,原本传统型社会中一些被经济快速发展掩盖的新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当前的中国社会已进入社会矛盾多发阶段,现代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伴随着风险和社会不稳定,这些矛盾和风险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强制拆迁、征地,劳资纠纷,就业教育,食品安全,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执法不公,养老和老年人问题等等,造成上访、诉讼及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是拼命掩盖或者强行压制,这种做法不但于事无补,影响社会的科学发展,甚至危及社会主义的政权巩固。“社会矛盾和社会矛盾冲突是人际关系的组成部分,社会矛盾并非总是有害于社会……”③能够让矛盾暴露出来,让我们对它加以分析和解决,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和进步起来。怎样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不同的,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社会矛盾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协商机制,防止和化解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和矛盾。同时,增强工作单位、社区、家庭、非正式群体等社会单元的和谐与协调,形成稳定的各种微观社会结构,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因此,应站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角度,本着建立和谐社会,运用和谐文化的态度,认真建设社会矛盾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这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社会安全地度过风险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三、和善文化指导社会矛盾疏导机制的建立,建立社会矛盾疏导机制是实现和善文化的重要途径
和善是一种信仰,和善是一种智慧,和善是一种境界,和善是一种美德,和善是一种修炼,和善是一种快乐。总之,和善是一种观念和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它对经济基础有一种反作用的力量,社会和谐了,矛盾化解了,经济就会发展,反之,经济建设就会停滞不前。
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善文化促使我们变“刚性疏导”为“柔性疏导”,变“强制”为“感化”,变“堵”为“疏”,变“硬约束”为“软约束”,变“应急性”为“日常性”,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不断矫正失衡的群众心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如果一味使用高压手段处理社会矛盾强制疏导社会矛盾,尤其是突发事件,不仅难于化解,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大,矛盾激化。和善文化使我们的理念从“以官为本”、“以权为本”、“以警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上来。
和善文化促使我们以群众利益有效表达和回应为重点建立多元化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以和为贵化解社会矛盾,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以和谐文化为指导,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和谐和过程。不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能否建立有效疏导机制的关键,已经成为我们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能否合理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和利益冲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完善和建立处理社会矛盾的体制和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适应利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要不断建立和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诉求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④为此,“我们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而是具有有效的社会矛盾预警和利益平衡机制及完备的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有效的疏导机制的社会。
总之,只有建立了有效的社会矛盾预警和利益平衡机制及完备的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有效的疏导机制,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真正得以有效的解决,“天下为公”、“和为贵”等等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和谐文化才能真正发扬光大和实现。
注释
1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出版社,1986
2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网,2006.4.22
3任剑涛.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建构.江苏社会科学,2006(1):141
【研究与就业矛盾】推荐阅读: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09-29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09-29
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论文06-13
农民就业研究08-15
研究生就业05-09
就业问题研究08-07
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研究05-08
就业结构矛盾05-11
就业心理矛盾10-28
女研究生就业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