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

2024-05-09

研究生就业(共12篇)

研究生就业 篇1

摘要: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 研究生就业难有很多因素, 对其就业指导的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想上加以重视, 政策上给予支持, 外加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 研究生就业难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得以缓解。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难,就业指导

前言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等方面很难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加之很多研究生就业观念的落伍, 这使得研究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做好研究生的就业工作, 除了紧跟市场, 提高培养质量外, 还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使其转变就业观念, 多渠道提高就业人数和质量。

一、研究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不能令人完全满意, 尤其是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有着研究生的大量缺口, 但另一方面, 研究生滞剩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说明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 研究生的身价与其实际工作能力不相匹配。研究生的薪资报酬比本科生和大专生高出很多, 但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并不比本科生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很难说比已经工作三年的本科生水平高, 这样, 很多用人单位综合权衡后就放弃了对研究生的引进。其次, 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现在更多的用人单位偏向于技术应用型人才, 纯碎引进研究型人才的单位并不多, 真正需要研究型人才的, 则会引进水平更高的博士生。再次, 高校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欠缺。研究生对就业市场普遍期望值较高, 更是把就业瞄准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大中型国企, 这势必造成这些部门人才的拥挤, 而在民营企业等亟需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却无人可用, 这样的错位也导致研究生就业水平的低下。

二、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开拓途径

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 解决研究生的发展问题,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必须多管齐下, 从研究生本人, 就业主管部门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不断拓宽研究生的就业途径: 一是主管部门要主动关心研究生的就业工作, 相比专科生和本科生, 大家对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存在误区, 很多人都没有把其当成重要工作, 对其关心较少。主管部门要广泛联系用人单位, 为研究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培养单位要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能力, 尤其是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 提高其适应社会的本领。三是要加大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 改变其传统的就业观念, 鼓励其进入民营企业以及创业等, 多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就业。

三、就业指导工作对研究生就业的重要性

研究生虽然比本科生多了三年的学习时间, 但很多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论文中去, 他们毕业面临的状态与本科生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 但心里的压力反而增加不少, 因此对他们的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是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增大其就业机会。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 尤其是已经带过很多届研究生的老教师, 很多昔日弟子需要人才时都会联系其导师, 这可以拓宽研究生的就业渠道。二是就业指导可以提高研究生就业的方向性。很多研究生找工作没有方向和目标, 看到工资待遇还不错的就签约, 临近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就开始着急, 随便找个将就。这样工作后发现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相去甚远, 就会出现较高的毁约率。三是恰当的就业指导工作, 能够扫除研究生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健康积极的就业和生活心态是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 尽管研究生毕业时年龄已经不小, 但由于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 他们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正确的就业指导可以缓解他们这种心理。

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改善途径

在高校, 由于研究生在学历、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胜本科生一筹, 对于他们的管理相对宽松, 对他们的人生选择等学校也 “干预”较少, 在就业指导方面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主要是: 一是学校对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没有足够的重视, 仅靠研究生自己去闯荡, 去摸索, 在就业道路上难免会出现错误。二是对研究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够。一般对其指导没有针对具体的专业, 没有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去指导, 而是过于宏观笼统, 这对研究生的实际操作意义不大。三是就业指导过于注重就业政策等的解读, 往往忽略研究生的心理、思想等问题。研究生大都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份真正的工作, 再加上家长、朋友对研究生的期望值较高, 这就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 解决好这些问题, 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工作和人生远比就业本身更重要。

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改善提高: 一是高校要把研究生就业工作纳入高校重要工作事项, 在思想上予以重视,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把研究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全方位不断提高。二是政府部门要创造机会为研究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鼓励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优化人才结构, 积极吸纳高层次的研究生人才。三是当务之急, 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做好研究生的就业直接引导工作。辅导员是与研究生接触最多, 与研究生关系最密切的团体, 他们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理想抱负和心理, 对研究生就业能够提供最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结语

总之, 研究生就业的现实提醒我们, 研究生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现实的需求, 在教育尤其是就业方面还需要给予足够的指导。只有政府支持、企业接纳、高校重视, 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 研究生就业工作才能取得新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周延丽.探讨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J].青年与社会, 2012 (05) .

[2]王红英, 王珍, 李丹.研究生就业指导模式探析——以海南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2 (03) .

[3]李涛, 沈聪伟.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4) .

研究生就业 篇2

原定于7点20开始的讲座,很早就挤满了人。在清华大学5教202室外的走廊中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讲座开始后,柴静特意向在走廊中听讲的学生表示了敬意。

在2个小时的讲座中,柴静一如往常,沉静而不失坚毅地叙述着自己在采访中的心路历程。今年36岁的柴静从19岁就开始在电台作主持人,后进入央视。2003年柴静在SARS病房采访,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她说自己20多岁就开始做调查报道,这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她用电影《少林寺》中的一个典故:“和尚和记者都是需要能自持的行当”,来形容自己在记者生涯中遇到的外界的诱惑和内心的困扰。

讲座中,央视的“你幸福吗?”的调查屡次被提及。柴静认为这种提问方式是简单粗暴,无视被采访对象的心里感受的行为。但是她也提到“主动即自由”的观点,认为央视虽然受到体制束缚,可是作为一名记者仍然有能够发挥的余地。

也有好奇的学生向柴静提问:“柴静,你幸福吗?”聪明的柴静没有透露个人的感情生活,是用胡适的一句话来回答:“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今年武大研究生招生比本科多54人,华中科大多152人

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翻番,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专家忧心质量 本报讯(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牛奉高)记者昨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获悉,该中心刚刚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我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2012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7704人,已超过本科生7650人的招生计划。华中科技大学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7652人,本科生7500人。北大清华两校的研究生总数已超过本科生,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0.61:1。2013年,全国高校的这一趋势还将扩大。

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当年全国高校共招收研究生26万人,今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则达584416人,10年间翻了一番。然而,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扩招还使得高校原本不“富裕”的师资捉襟见肘。2008年,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表示,我国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含10人),还有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甚至达到30人。而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就已属较高水平。

武大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负责人邱均平说,我国研究生教育最当紧的是控制规模,提高质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现状也很担忧,他说,“本身我们研究生质量就在下滑,再如此扩大规模,质量还将进一步下滑,甚至会超出我们的估计”。

缓解本科生就业难,还是为追求研究型大学? 本研比例倒挂 高校也很无奈

研究型大学,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水平有多高

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与2003年的26万多人相比,10年间翻了一番。

这些多高校扩大研究生规模,是为了缓解本科生就业难,还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高校出现本研比例倒挂现象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从2003年开始,熊丙奇就开始关注研究生扩招现象。

当年,本科生出现就业难现象,有人提出扩大研究生规模来缓解。一时,众多高校竞相追逐研究生规模。重点大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扩大研究生规模,一般本科院校则乘机申请硕士点、博士点。

熊丙奇说,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生就业难,但高校主要还是看中了研究生招生巨大的生源市场,迎合了社会上畸形的高学历消费需求。从去年的毕业人数来看,北大、中科大、清华等10所高校的研究生毕业人数,都超过了当年的本科生毕业人数。其中,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人数比本科多3300多人,中国人大、中南大学多出2800多人,北大多出2500多人。这就是说,至少3年前,这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就超过了本科生。

武大2002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只有4000人,此后增长很快,2006年4800人,2007年4900人,2008年5000人,2009年5900人,2010年6100人,2012年招生规模达到7704人(硕士生6140人,博士生1564人),而2012年本科生招生规模才7650人。

2012年,华中科大研究生招生规模7652人(硕士生6210人,博士1442人),本科生7500人。而武汉理工和华中师大硕士生也发展很快,今年的招生数量分别是3730人和3130人。

北大清华两校的情况比武汉高校更严重,研究生总数早已超过本科生,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0.61:1。

有的导师一人带30个研究生

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使得高校原本不“富裕”的师资捉襟见肘。

近几年来,媒体频频见报,称一名教授带十多名甚至数十名研究生,有些学生一年也没见过导师几回。“一个人带这么多学生,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来。”

有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2009年,全国在校博士生24.63万名,是1999年的4.56倍。

武大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调研发现,目前,包括北大、浙江大学、武大、华中科大等6校在内,每年招收研究生规模在6600以上,这意味着,这些高校研究生在校规模超过2万人,其他万人规模的高校更是不在少数。

这么多的学生,那么师资力量如何?2008年,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表示,我国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含10人),还有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而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属较高水平。

一直以来,武汉大学在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规模。目前,博士生导师1290余名,硕士生导师2680余名,相比国内其他高校,师生比例算不错的,但面对如此多的研究生,也还有些吃力。

按照国际经验,一位导师同时指导2—3名研究生效果较好;5—6名是导师精力许可范围内、能够保证培养质量的上限。考虑到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按照一个导师一年招收1—2名研究生计算,3年内同时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应为3—6名。

硕士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自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

一份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也佐证这种尴尬: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

武大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负责人邱均平说,我国目前有30多所985高校自我定位为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之分,来源于国外。随着我国本科生规模扩大、质量提高,我国985高校渐渐加快了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邱均平说,我国有几所大学是国际上承认的研究型大学,虽然这还没有定论,但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些高校,以为研究生规模扩大了,就是研究型大学了,其实相差甚远。”对高校一味追求规模的做法,熊丙奇也不以为然。

质量下降该“刹车”了

面对研究生大扩招,熊丙奇发出警告:本身我们研究生质量就在下滑,再如此扩大规模,质量还将进一步下滑,甚至会超出我们的估计。

武大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负责人邱均平说,我国研究生最当紧的是控制规模,提高质量。“有些导师招得太多了,有些资深教授,一届就带5、6名博士,10多个硕士生,几届下来都有一个班的规模了,他有那么多精力吗?”

邱均平还对“官员博士”现象进行了批评。相比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质量更堪忧,高校为了争取所谓的社会资源,不惜为一些官员大开绿灯。“高校如此扩张研究生规模,是急功近利的表现。”熊丙奇质疑高校的做法。但他同时认为,有时候学校也很无奈:社会评价高校的“好”与“坏”,往往会看它有多少个硕士点、博士点。

他建议,高校应尽快去行政化,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将办学权力交给学术委员会,由专家教授来办学,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学校来。“研究生型大学,不在于它的规模有多大,而在于它的水平有多高。”

研究生就业 篇3

关键词:就业素质 就业能力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86-0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13年已经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或许比很多在职多年的人要高或者深一些,但是在实际经验上或者一些动手能力上远远比不上一些老员工,这使一些用人单位对刚毕业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有了怀疑,也使学生本人产生了挫败感。这对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本人都是不利的。

1 之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抽取足够的样本,只是从一部分案例中挑出一些事件或者简单的一些规律事实上这些都是无法说明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况的。抽取的样本对于研究来说并不是具有代表性的,这样就很难对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对真是状况进行推断。没有将高等学校将学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的方式来考虑,也就是之前研究的角度比较片面或者单一没有办法全方位的考查和衡量大学生就业的整体问题。

2 大学生毕业生在人才竞争中表现出的能力缺陷

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主动的去寻找就业机会,只是等待用人单位来招人,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对待遇的要求太高,不能摆正心态,对就业压力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面对。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没有好的规划和设计,又加上不了解现代社会对于员工的整体要求,导致找工作时没有相对突出的点,也就是没有任何比其他人多的优势。现在大学毕业生有一些体现出来的是没有团队合作意识、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差等等缺点,现在的社会需求恰恰需要的就是综合能力强的人。

3 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教育,现在已经成为将来大学生毕业时是否能够适应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必然条件。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有全面的发展以适应将来毕业的时候就业的需求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教育,也是加快高等院校教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

4 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将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作为一门课程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科目体系,首先,大学应该将就业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导向,加速教育改革,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课程要以“单一学科”的课程模式,教师要改变的是之前都是单一以教师单独讲授的方式教课的上课方式,现在学生要采用自己主动去学习、在体验中学习、还有就是研究性学习这几种方式,并且以这几种学习方式作为重点。同时,也要开设包含选修课在内的实践活动课,教学课程一定要突出以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其次,高等院校应及时关注整个社会各个行业的需求变化,只有掌握了市场对学生的整个就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才能及时地将课程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将高校现在的专业课程实际内容与整个社会需求脱节的现实状况转变过来。最后,高等院校应该以市场化为指导方向来完善学校的培养策略和方案,把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一定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建立起将就业作为导向、将应用作为依托、将能力作为根本的教育教学体系结构。

学生自己和高校都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实践化的素质训练,当然都是以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为前提的。第一,学生把自己的专业和专业特长两方面相结合,可以自愿组织在一起来面向社会去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性的活动,这样学生也可以多了解一些自己以及未来自己要从事行业在整个社会地位、未来的发展形势、趋势,从而增长一些社会和职业技能的经验。第二,高校要与一些企业联系起来,增加一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一些专门的方式来培养企业型的人才,比如说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企业在学校开展培训和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等合作机制,将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融入到学校教学活动当中去。学生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情景模拟的训练,这样也可以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期缩短。第三,高校有必要建立专业的就业素质、能力拓展培训的专门场地,积极开展就业素质、能力拓展训练所必须的项目。一些除了专业技能以外的一些专门的训练,例如:兴趣培养、心理训练、管理情绪、性格训练、思维训练、挫折训练、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等等。通过这些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增加更多的技能,更具有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更有自信,给将来就业加一下砝码。

在学校里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高校可以开展一些职业讲坛、训练营、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校园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比赛等活动同时对这些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还可以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来点评。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了解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发展趋势,用人状况等等,对大学生未来在职场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做以详细的解答。学校应该培养专家化的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就业做好专业的指导。作为就业指导教师,一定要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要有很好的业务素质,孰知相关法律法规,一定要有很好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的就业指导老师,才能将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很好的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5 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素有很多,但是通过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素质是高校毕业生进入职称的基础条件。所以学生在校期间高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自己所向往的工作位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杜文.高校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管理、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0):141-143.

[2]吴克燕,蔡洁.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拓展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6):188-120.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 篇4

1 我国现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的主要政策

1.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出台很多政策解决高校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现实困难, 从2006年开始,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做好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

1.2 地方各部门各司其责

为了落实教育部的规定, 各地纷纷推出就业帮扶政策,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实行目标责任制, 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制定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地方财政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 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他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协调配合, 共同推动就业工作。

1.3 各级机构落实援助政策

为了帮扶就业困难大学生实现就业各级机构采取各种措施, 落实援助政策。例如, 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 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 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摸清底数, 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进行重点的帮扶。

1.4 各省、市因地制宜实施援助

由于我国地域的差异, 各省、市实施援助的措施也各不一样。上海市为了确保实现高校毕业生, 做出了“只要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 都能实现就业”的承诺。重庆市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 进一步落实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为学生提供就业援助。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八大措施帮助特困生就业。

2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2.1 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2.1.1 政府层面

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法》等, 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保障制度,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 加快两个市场建设。要从政策入手, 帮助和鼓励贫困生就业创业。地方政府要切实按照《就业促进法》及有关规定, 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 用于解决贫困生求职过程中的直接经济困难。

2.1.2 企业层面

引导企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 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 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支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及其他社会公益组织探索服务贫困生就业的尝试。

2.1.3 高校层面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助困制度, 落实国家关于帮扶贫困生的各项政策, 出台有利于减轻贫困生就业负担的具体规定, 并根据各校的实际, 制定相应的就业倾斜政策, 为贫困生排忧解难。

2.2 对于学业困难的大学生

2.2.1 科学调整学科结构

各高校要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和资源来开设和调整专业, 突显办学特色, 根据自身的优势打造品牌专业。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对已有的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完善, 建立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的学科结构。

2.2.2 合理设置课程科目

每年要根据招生的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科学严谨地制定和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科目设置要合理, 尽可能避免因师资设课的现象, 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完善, 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实习实践设备, 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 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4 优化学生管理机制

从学生管理机制上加以改进, 对照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 快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综合评价, 生成学业困难警示信息, 给予有效预警, 采取多种措施, 帮助学业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2.5 引导学生制订计划

对很多高校毕业生而言, 与其说是“就业困难”, 不如说是“就业迷茫”, 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对一切都持无所谓态度或者干着急,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

2.3 对于心理贫困的大学生

2.3.1 开展咨询服务

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咨询服务, 从低年级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知己知彼, 人职匹配。

2.3.2 组织团队辅导

开展针对毕业生群体的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服务, 对于表现出高压力水平的毕业生, 开展同质群体的团体咨询, 通过破冰、宣泄压力、明确问题、探索解决途径等环节使参加辅导的学生压力状态得到缓解, 并形成相互支持的团体。

2.3.3 强化价值观引导

职业价值观引导的总体原则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实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在开展毕业生指导课程或讲座时, 结合大环境对人才需求的地域特征, 强调第一份职业对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2.3.4 加强与家长沟通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支持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学校可通过“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 提示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中来。同时, 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挫折和偶尔表现出的压力状态, 给与关怀、鼓励和支持。

2.4对于被就业歧视的大学生

2.4.1出台优惠政策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如减收税费、提供贷款、提供扶持资金, 鼓励用人单位招收这些曾经被歧视的大学生。

2.4.2加快就业立法

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立法, 尽快制订《反歧视法》, 或者在《就业促进法》中规定就业歧视的内容, 进一步界定何谓就业歧视, 明确各种就业歧视的类型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4.3建立相应的制度

建立相应的反就业歧视诉讼制度, 为受害者提供司法救济。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形式, 将就业歧视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纳入现行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同时, 可以考虑扩大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实现对受害者的司法救济。

3 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效果的建议

3.1政府层面

首先, 出台扫清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壁垒和行政束缚的制度和政策;其次,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鼓励高校采用多种形式和办法培养人才;再次,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如资助高校建立就业困难帮扶基金, 对就业力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最后, 加强全社会的就业力信息平台建设和就业力基础测评工具建设, 以适应对人才实际的需要。

3.2用人单位层面

首先, 用人单位要加强与政府、高校的合作, 积极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主动地融入就业政策体系。其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参与高校课程体系制定, 将企业的最新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 成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参与者。

3.3高校层面

学校要以改革为契机, 有效实施就业帮扶,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3.3.1发挥兼职老师的作用

首先, 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培训, 使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的最新政策;其次, 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经验交流活动, 提升他们就业指导的水平;最后, 要引进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就业帮扶效果好的老师进行适当的奖励。

3.3.2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由于身份的特殊, 与学生接触最多, 是学生最信任的朋友, 在学生择业过程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使他们履行教育者职责, 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困难;履行引导者职能,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3.3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除了充分发挥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外, 还要适当创设一些实践课程, 如开设《模拟应聘课》、《求职技能训练课》等, 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就业困难的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

3.3.4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加强对各级学生社团的管理, 指导学生团体明确目标和任务, 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学生组织中, 还可适当增加“就业或创业”的组织, 如, 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就业帮扶协会”、“就业促进会”、“就业政策研究会”等, 让就业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成长。

3.3.5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通过摸底了解就业困难群体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 通过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进社区等活动, 让他们提前进行工作的演练, 在实践中发现不足, 改进缺点, 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就业。

3.4就业困难学生层面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调整择业期望值。鼓励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到艰苦的地方去,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4.1职业规划明方向

应该未雨绸缪,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使就业困难学生知己知彼, 明确方向, 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3.4.2实践活动提素质

就业困难学生要在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上, 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等途径,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积累工作经验, 为自己赢得机会。

3.4.3恰当定位求发展

就业困难学生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 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先求生存, 再求发展, 先就业后择业。

3.4.4积极心态迎挑战

在当前就业背景下, 绝大部分大学生求职都并非一次成功, 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就业困难学生应当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 敢于面对挑战, 增强就业的信心,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总之,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关乎教育公平, 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自身齐抓共管, 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成文, 罗洪铁, 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

[2]张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现状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0) :64-65.

研究生就业自我介绍 篇5

I am so glad to be here and it’s an honor for m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MYH. I come from MC , lieing in the northwest of DG city. It is famous for bananas. Three years ago,I graduated from the South Medical University . I majored in clinical medicine. When I graduated, I took part in the civil servants examination,and later became a member of DG social security department. I take charge of medical insurance. In the reformation of medical system , we have done a lo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care. Now, more and more citizens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I am honest,open-minded and full of passion. My friends appreciate me as a responsible and diligent person. In my spare time ,I love sprots ,reading and writing . Moreover, I am a crazy literature fans. I enjoy writing poetries. In my mind, literature could makes one sounder. At the same time. I am a volunteer ,an internet volunteer. Our department have found volunteer’s mail box in our official website. People could write letters to us when they have questions about medical insurance, we will answer their questions as soon as quickly in our spare time . Last year ,I have written back more than 300 letters. By helping others, Volunteer’s service make me happy. In my opinion, Volunteer’s service is truly well worth advocating . It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ociety.

Now, I have worked for three year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ng with all kinds of people, I feel a need of further study . I am lack of the knowled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ities. And the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 is famous for it’s educ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ities. I am longing for having a chance to study there. I consider this chance will play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y life.

When I entered the society ,my father told me: Try your best to help others. I remember that all the time and just do it. I am tring my best to become a qualified civil servant. At the same time,I believe one sentence :you have more gifts ,you have more to give .So today ,I hope I could have more chances to futher study and to obtain more gifts. Tomorrow, I hope I could have more chances to give,to help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our city or even in our country. So I am here today.Thank you!

研究生就业 篇6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离校未就业 就业指导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85-02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的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如果大学毕业后无法就业,不仅给学生到来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本文试分析当前高职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并结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实际及取得的成效,对当前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

一、高职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

(一)学生个人方面原因

1.就业期望值过高。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适应市场意识不强,择业标准过高,不愿到基层就业,对职位、工资水平要求过高等心态导致人才供需错位,阻碍其正常就业。

2.缺乏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部分学生主观忽视理论学习,导致专业知识、外语及计算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达标,个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差,达不到企业用人需求标准,缺乏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方面原因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受各种条件限制,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对市场需求分析不够深入,没有根据岗位需求状况、走向与企业需求来设置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造成人才培养供需不平衡,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2.职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针对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融入职业指导课程中,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高校没有将职业指导课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落到实处,在学生职业指导上也缺乏有力的规划指导,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还顽守固疾: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对工作岗位的不满意,不积极主动就业。

3.就业跟踪、指导服务工作不到位。部分高校简单把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推向社会,不积极开展后续就业指导、信息跟踪、就业调研等服务工作,不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动态,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促进离校未就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三途径”培养学生就业素质

1.政策宣传。可凭借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带动学生就业的优势,主动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北部湾区域经济就业,服务家乡建设。通过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咨询周、编制《就业导刊》、不定期张贴政策宣传海报,经常更新就业网站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宣传政策,提供咨询等方式,有力提升地方就业帮扶政策的知晓度,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

2.讲座熏陶。应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及优秀毕业生到校开设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求职技巧指导、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专题讲座,培养毕业生就业素质。

3.活动养成。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知识竞赛、创业圩日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与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和胆识,养成学生就业素质。

(二)“三指导”增强学生求职技能

1.课程教学。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列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40个课时,2个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其中,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大三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同时开设《创业实务》等选修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需要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客观认识自我,摆正心态,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2.实习动员。该院将实习动员大会作为就业的重要工作,由系部、班级组织召开毕业生离校实习动员会,从实习要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提高就业陷阱防范,做好就业准备。

3.专题活动。以第二课堂作为增强学生就业技能的重要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如:模拟面试大赛、职场装扮竞赛、求职信写作比赛、创业策划书比赛、营销大赛等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

(三)“三渗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专业建设中。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参与专业设置、各专业招生计划的讨论与确定,将就业需求作为开设专业、招生人数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就业部门每年都向教学部门提供各专业社会需求情况、企业用人要求分析等相关信息,为教学部门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各教学系部每年都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倒推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所培养的毕业生对行业岗位适应性与针对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就业能力。

2.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中。该院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各专业实行“2+1”、“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实训实习,既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实现了“预就业”,将人才培养与就业融合在一起。

3.将就业教育渗透到校企合作中。该院先后与广西联通公司、广西梦之岛(集团)、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联通班”、“梦之岛班”、“顺丰班”、“仙茶美班”、“天业航空班”等等订单班,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

(四)“三方法”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跟踪指导

1.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要求,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应主要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通过这些部门为户籍所在地未就业的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和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政策宣传知晓度及学生参与度等原因,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造成毕业生离校后信息缺失,致使就业统计和服务管理难度加大。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可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厅等主管就业工作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承接项目、资源互换、信息共享等方面紧密合作,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工作,也可以使高校的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更及时、全面。

2.做好动态跟踪管理。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主要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离开学校以后更改了电话号码,这就直接导致后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无法延续开展。因此,开展离校未就业学生实名登记工作应实行学生动态跟踪管理,随时做好信息更新管理。同时,可将传统的电话联系跟踪调查方式与QQ账号联系、微信账号联系等方式结合起来,使动态跟踪管理学生信息更高效、便捷。

3.实施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可通过实行困难生就业帮扶实名登记的方式,掌握困难群体未就业学生信息资料,对未就业困难群体实行重点帮扶,并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方案。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给予“一对一”帮扶,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并积极帮助他们申请过渡期求职补贴、生活补贴等,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女生给予个性化帮扶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应聘成功率。

(五)“三措施”帮助离校未就业学生尽早就业

1.完善激励机制。可制订出台相关《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价的方案》、《院系二级管理下的就业创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等规章制度,将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跟踪、指导服务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对在就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不能完成就业率和不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予以通报批评,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有效调动了各方面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2.落实就业人员责任制。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离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行由招生就业处→各系就业干事→班主任,三层并进的就业工作人员责任制,共同开展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就业政策指导、求职技能指导,推荐就业等服务,以帮助他们离校后尽快找到工作岗位。

3.整合信息发布平台。为方便毕业生离校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必须改变传统的就业信息发布模式,可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着重加强“四平台”就业信息的整合发布,为离校未就业学生提供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四平台”指的是:高校就业网站平台、毕业班班级QQ群平台、就业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参考文献】

[1]缪宏兵.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中国职工教育,2014(6)

[2]庄一敏,李淑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需求实证研究——以泉州市201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抽样为例[J].职业教育,2013(5)

【作者简介】黄丽娟(1980- ),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就业 篇7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为了解高职毕业生整体的就业心理状况、发展趋势及就业落实情况, 笔者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方式, 以期通过考察、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正、负面影响因素, 掌握就业心理机制问题。在大量借鉴网络上和期刊文献中相关就业心理问卷量表的基础上, 笔者针对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 自编设计了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20个题项, 内容主要涉及就业状况、在校经历、对专业和自身能力的认识、就业期望值、就业道德观念及意向、择业心理等方面。

笔者对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2009届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并回收问卷309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29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0%。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统计分析。

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

关于高职学生对学校性质的看法, 受试学生在对“你认为在就业过程中, 高职学生和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 是否处于不利地位?”的回答中, 认为“是”的占30.9%, 认为“不是”的占11.2%, 认为“不一定, 看个人实力如何”的占57.9%。可见, 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正确客观地认同高职院校的比较优势, 更没有看到高职生特有的在实践应用技能方面的竞争优势。

关于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 受试者在“你觉得自己的专业在求职中是否具有优势?”的选项上, 选择“优势很大”、“有点优势”、“一般”、“处于弱势”、“不清楚”的学生分别占3.8%、20.3%、49.8%、22.7%和3.4%。关于高职学生对自身综合实力的认识, 受试者在回答“你认为自身的综合实力如何?”时, “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占14.7%, 认为“有信心”的占47.7%, 有30.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 只有4.2%的学生“对自己很没有把握”。另外, 还有2.9%的学生对自己的综合实力认识不足, 选择了“无法确定”。

通过比较分析高职学生对学校性质、专业、自身综合能力的认识和评价, 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矛盾心理:尽管他们对“自己的综合实力”评价较高, 信心较足, 但面对逐年加大的就业压力, 还是表现出认识上的诸多顾虑, 具体表现在对学校性质和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不高, 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

在回答“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你的求职态度是什么”时, 选择“胸有成竹”的占13.0%, 选择“虽然有压力, 但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0.2%, 选择“就业困难大, 对就业很担心”的占12.3%, 还有4.5%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与管军于2006年所做的调查结果相比, 表示“很有信心”的学生人数比例下降幅度较大, 求职信心不足的比例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因为与2006年相比, 目前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所致。覃干超于2006年调查的结果显示, 对就业前景“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共占41.3%, 其结论与笔者的调查结果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以为, 除了三年前的就业形势相对宽松之外, 可能是因为其调查对象针对的是本科院校的在校生, 本科学生对自身就业竞争能力估计较高,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在校生而言尚体会不到。

在对“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和筹划自己的就业问题?”的回答中, 仅有12.0%的学生表示从大一开始进行考虑和筹划, 有36.3%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规划, 高达32.9%的学生直到大三才考虑和筹划自身的就业问题, 甚至有18.8%的学生从未想过就业这个问题。因此, 相当一部分学生提前进行就业规划的意识亟待提高。即使面临就业, 一些毕业生仍未开始考虑和规划就业问题, 其就业准备意识非常淡薄, 这再次验证了管军于2006的调查结果。可见, 学校需加强教育, 强化学生的就业准备意识, 在就业准备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导。

当问及“择业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时, 有47.2%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 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 学生非常讲求实际, 在选择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是经济效益, 其就业价值观趋于功利化。这印证了覃干超与管军于2006年的调查结果。有32.7%的学生选择“个人发展空间”, 有31.7%的学生选择“发挥特长, 实现自我价值”, 可见学生也比较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发挥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选择“工作地点”的占20.4%, 选择“专业对口”的占12.0%,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择业意向。而“工作单位性质”、“社会需要”等外部因素对学生择业的影响非常微弱, 这凸显出学生在择业时自我导向性强, 追求自我实现, 多考虑个人切身利益, 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意识有待加强。

在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方面, 希望工资在1000元以下的占7.1%, 1000~1500元的占34.8%, 1500~2000元的占37.9%, 2000~2500元的占9.6%, 2500~3000元的占4.3%, 3000元及以上的占6.4%。总体看来, 高职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值主要集中在2000元及以下, 相比之下, 对工资标准的要求并不过高。要确认毕业生薪酬期望值是否趋于理性, 还需对就业后的实际月薪做比较分析。

就业观念及就业定位如何往往成为能否及早顺利签约的关键。对于“如果你目前仍未签约, 你愿意到待遇、条件相对差些的单位就业吗?”的问题, 约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选择了“愿意, 先就业再说”, 其余35.1%的学生选择“不愿意, 继续找自己理想的单位”。可见大多数学生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激烈竞争中不愿意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做出调整, 不愿意降低或暂时降低要求。

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 大部分高职学生会靠自己努力落实就业单位, 这部分学生占61.7%。但诉诸他人的学生比例也较高, 占46.4%。这表明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就业依赖心理, 希望借助于外部力量。另外有3.6%的毕业生选择了“自暴自弃”和“不知所措”。基于这样的就业心理, 学生在就业行为上很可能缺乏主动性, 从而会间接影响就业。因此, 需对学生进行教育, 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提高其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对“你会先与某个单位签约作为保底, 如果碰到更好的单位就会违约吗?”的回答中, 有高达51.6%的毕业生选择“会”。在访谈中,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现出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 并表示在择业时会先签一个保底单位, 同时肯定或默许“违约”。这再次印证了王君君于2007年的调查结论。可见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 学校需对学生加强教育, 提高其社会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

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实际薪酬

关于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 截至2009年5月底, “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占73.3%, “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占23.6%, “不打算就业”的占3.1%。至于未就业的主要原因, 希望“继续上学”的占12.0%, 希望“自主创业”的有20.0%, 因其他原因未找到合适单位的占68.0%。从签约就业后实际月薪分布情况看, 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64.9%。将学生就业前的期望月薪与签约后的实际月薪进行比较和统计, 结果发现, 实际月薪高于期望值的占25.3%, 等于期望值的占33.9%, 低于期望值的占40.8%。虽然与浙江省平均工资相比, 高职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要求并不过高, 但从实际月薪的角度看, 相当多一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尚不够理性, 因此, 应加强这部分学生对就业市场情况的准确把握及对自身理性评估的能力。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状况的主要因素

学生认为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因素是“心理素质薄弱”的占53.7%, 其次为“学校名气不够”, 占40.9%。此外, 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缺乏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够”、“缺乏社会关系, 存在不公平竞争”、“缺乏求职技巧”、“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原因。总的来说, 学生普遍认为其自身因素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下面, 笔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各解释变量对就业状况变量的影响。

在就业状况方面, 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识 (即“对个人专业优势的认识”、“对自身综合实力的信心”及“与本科院校相比是否处于不利地位”) 是影响就业状况 (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 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 一方面, 认为自己的专业具有优势者成功就业的比例较高, 所以加强学生对专业优势的正面认识, 是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关键任务;另一方面, 无法确定自身综合实力者未就业的比例较高, 所以应尽可能地关注这部分学生, 使其掌握自我综合实力的评估方法, 并为其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此外, 认同“与本科生相比, 就业处于不利地位”者未就业的比例更高, 约有三分之一的高职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判断, 转变这部分学生的观念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就业月薪方面: (1) “性别”对就业实际月薪有显著影响, 但对就业前期望月薪并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 男性和女性的就业期望薪值没有太大差异, 但女性的实际月薪低于男性; (2) “是否做过学生干部”对就业前期望月薪有显著影响。做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期望月薪值相对较高, 但就业后的实际月薪却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虽然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较高, 但由于就业竞争激烈, 在就业单位选择用人的自由度较大的情况下, 在工作初期其优势并未体现在收入上。当然, 这一结论是否可靠, 尚需进一步验证。 (3) “学生开始考虑和筹划就业的时间早晚”对其个人实际月薪收入有显著影响。学生开始考虑和筹划就业的时间越早, 就业后的实际月薪收入越高。 (4) “求职态度”对实际就业月薪有显著影响。对就业持“无所谓”态度者就业后的实际月薪较高。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具备能力和信心, 或者由于有家庭或其他关系的支持, 就业保障较高。

研究结论和就业指导对策

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和评价能力鉴于相当部分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尚不完全客观, 已经显著地影响了其就业状况, 因此, 应教育学生客观认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不同性质, 相信高职生在职业技能、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鉴于“学校名气不够”是学生认为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需做好学院的对外宣传工作, 从而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另外, 要加强专业教育, 增强学生对专业优势的认识。学校应始终坚持将专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并将专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应尽可能地将专业优势融入学生活动、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中, 使学生客观理性看待专业, 增强对专业优势的认识。

应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准备意识, 指导其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专业教师、辅导员及就业指导部门在日常的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引导、职业指导课中应特别强调就业意识, 使学生主动考虑和规划自己的就业。在新生入校时, 应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和引导, 使学生在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不断学习和增加社会阅历的过程中调整、充实和完善职业规划, 积极增进职业适应, 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另外, 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质量, 调查显示, 学生对所接受的就业指导评价不高。就业指导应建立在学生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就业指导需求上, 因此, 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对职业指导的实际需求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和研究课题。

应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合理调整就业定位应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 避免其价值取向失衡。在确定就业意向时, 要引导学生兼顾社会需求, 不能单纯地将收入待遇等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而应同时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 综合分析社会需求、具体环境和自身综合能力等现实条件, 合理调整、确定就业期望值。在暂时未能找到理想单位的情况下, 要改变“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本着付出的心态、学习的心态面对就业, 抓住机遇, 尽早签约。

应加强诚信教育,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的自由性和机遇的不确定性, 毕业生对违约现象的看法存在着严重误区。毕业生违约带来的诸多不良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对学校而言, 用人单位往往会将一个学生的违约行为与学校教育质量和信誉度联系起来, 从而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对学生而言, 大多数用人单位会对曾经违约的学生敬而远之。因此,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 要把诚信教育纳入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并将其渗透到教学、生活及管理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 必须规范就业工作的管理, 如建立诚信档案, 对再次申请领取协议书的毕业生查明原因、详细备案,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等。

应增强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提高其职业适应性鉴于“心理素质薄弱”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 学校应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传授心理调试方法, 使毕业生积极、平和、冷静地看待和面对就业;另一方面, 学校要积极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除了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心理转换外, 还要培养学生主动与社会接轨、自我推销的能力。要通过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摆脱就业依赖和求助心理, 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健康的心态, 顺利实现就业。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就业状况及归因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 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和评估总体上基本合理, 就业心态基本平和, 但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同时, 一些主观因素会显著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实际月薪。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就业状况,就业指导对策

参考文献

[1]林友照, 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 2007, (21) .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8) .

[3]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 .

[4]邱勇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 (1) .

[5]王耀华, 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 2007, (20) .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就业心理研究 篇8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心理研究

1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存在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从2003年至2007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13万增加到495万, 是扩招前的2倍多, 而工作岗位的增加却是有限的, 每年岗位增长率在36%, 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保持在120%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 70.63%的学生对2008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 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1.2 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 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调查显示, 58.73%的同学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交流市场, 这在渠道上就有局限性, 因为人才交流市场开放的时间和地点有限, 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择业信息的筛选。因此, 信息渠道的局限导致了信息获取不及时。

1.3 自我能力认识不足, 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 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接受调查的同学中有50.8%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 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盲目就业是人力资源的错误使用, 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 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 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1.4 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发现, 61.91%的同学“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更有70.64%的同学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一定的规划但不完全”, 说明很多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因此职业目标的制定不够合理。

就案例院校毕业生如何看待当前就业难的原因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案例院校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 其次是就业人数过多, 第三是信息不对称。而对职业规划, 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有94.5%的同学都没有详细、科学的规划。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 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 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1.5 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 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不愿从基层做起, 宁愿等待, 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 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 缺乏团队合作能力, “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调查显示, 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 48.41%的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这是大学生就业缺乏了解现实形势的体现, 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 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2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2.1 高校方面

面对当前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改变培养模式, 增强毕业生参与社会的竞争力。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毕业生质量。由于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高校必须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 使得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求。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式,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调整自身的期望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提高毕业生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 引导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课堂,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完整体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该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招生、教学、管理与就业指导等工作过程之中。高校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加强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 努力建设一批长期、稳固的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到企业等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和实践, 企业也可在基地实习的毕业生中选择合适的可用人才, 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预就业”。

大力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走访企业、毕业校友, 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研究分析市场需求规律, 获取反馈信息, 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招生工作及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缩小学校与就业市场存在着的滞后。

2.2 政府方面

政府应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应从各专业、各层次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 对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底下的专业, 应该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

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拓宽就业渠道。各地区人才交流中心应放宽人事和户籍管理政策, 加大毕业生自由择业空间, 建立统一、开放的就业市场, 简化手续,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

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为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据统计, 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可提供上万个工作岗位。同时, 努力发展农村经济, 减少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 促进人才向农村和边远欠发达地区流动, 缓解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

2.3 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效益观。用人单位广纳各类人才,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克服人才录用上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 才能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 为单位带来最大效益。

用人单位在优化人才结构的基础上, 还应该重视人才储备。在招聘有工业经验的人才的同时招聘一部分应届毕业生, 通过岗前培训, 作为储备干部, 对增强企业的后劲和活力十分重要。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教育部副部长曾经指出“就业压力大不是人数规模问题, 而是人才市场问题、学生观念问题、教育结构问题”, 它提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并全力解决的问题。

3 结论

当代研究生就业心理探究 篇9

1 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

为了解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 对河北省某综合大学理、工、文、医各专业毕业生按男女1:1的比例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就业期望值过高

通过调查发现, 85%以上的研究生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绝大多数研究生最初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高于本科生, 认为通过了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又经过三年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训, 拥有比本科生更为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更强的综合能力和更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必然具有了比本科生更高的择业起点和期望值。大部分研究生仍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 认为既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相对于付出必须要得到更高的回报, 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表示“考研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 既然读了研究生, 在择业上就应和本科生有所区别, 或者至少不能比本科生差”。总体而言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地域和单位性质以及薪资要求较高。多数研究生希望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或者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还有部分研究生因家庭和社会资本原因选择生源所在地相近的大城市就业, 单位性质也以选择“大”为明显特点, “大企业、大机关、大医院”。极少数研究生愿意去乡镇基层、小城市或者西部服务, 曾有西安某高校附属医院发招聘启示向该高校招聘毕业研究生, 学生反映非常平淡, 几乎无人问津;有调查显示, 硕士生有45%以上的人对工资的要求期望值为3500~5000元, 甚至有30%以上的硕士生能接受的工资起点在5000元以上, 博士生的要求更高, 仅有20%左右的研究生表示如果在期望值达不到的情况下, 愿意稍微降低标准, 但是用人单位更看重是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工作经验, 学历也仅是众多条件中的一个参考, 这样的高期望值心态势必会影响他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选择。

1.2 毁约心理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部分应届生的择业心态比较急躁、脆弱, 在还没有对单位进行充分了解和考虑成熟的情况下, 就匆匆签约了, 在遇到更好的就业单位时, 必然选择违约;此外, 受古语“良禽择木而栖”, “人往高处走”的影响, 部分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先签约再毁约的准备了。录用单位要求在一定期限签约, 而另外一家更中意或者待遇更高, 更稳定的单位还在招考录用中, 毕业生在“签约”和“不签约”的选择中纠结, 放弃当前的这家不错的单位太可惜, 可是又想在等等另外一家各方面待遇更好的单位, 最终决定先和这家单位签约“保底”, 一旦更理想的工作单位有录用通知下来, 便选择毁约。“保底、毁约”的心态已经有蔓延趋势, 部分毕业生已经把毁约当成一种程序, 并且衡量分析其风险和成本。

1.3 焦虑、逃避心理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虽然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好工作, 但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硕士学位对我来说, 就像一个鸡肋, 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 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 可现在实在不敢找一份与社会期望值出入太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在谈到就业心态时表示出焦虑逃避心理, 对自己当初选择考研产生怀疑, 甚至在想如果当初没有考研会怎么样, 非常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此外, 部分研究生表示, 社会太复杂, 初入社会无所适从, 在遭遇挫折后完全归因自己或者抱怨社会不公, 产生仇恨、愤怒的消极心理, 有些人害怕一旦离开学校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害怕走入社会, 从而放弃工作选择考博。

2 对策

(1) 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研究生就业心理教育。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择业观, 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增强择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择业期望值;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 开展积极的择业心理学教育, 通过心理测试等形式, 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劣势, 提高社会适应力, 把握择业过程中的合适机会, 正确面对择业中的挫折,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成熟的就业观, 开展诚信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感, 避免出现脚踩两只船的现象。

(2) 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创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发展的优良环境。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 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 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 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3) 研究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建立良好就业心态。就业过程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出现困惑, 体验不良情绪, 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在求职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社会现实找准自己的定位, 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树立正确择业观;在校期间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个人综合能力, 保持自信, 树立竞争意识, 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建立积极广泛的人际网络, 具有发展空间、能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职位和地区都可以作为择业的考虑对象, 时刻保持一个坚定而积极的心, 使自己能从容应对就业。

注释

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 篇10

根据我国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位:要求硕士研究生, 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1门外语, 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摘要, 并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

因此,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就业去向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

二、当前就业市场状况

1、就业市场的变化

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 作为多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增长速度, 与研究生数量增长不匹配, 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就业比例比去年减少10%, 仅占总数的31%, 国有企业占10%, 非公有制单位占12%, 研究生就业开始由一元为主逐渐走向多元化分布。

另一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发展迅猛, 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 他们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 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 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

2、就业的新趋势

近年来, 研究生就业出现以下趋势:

(1) 硕士研究生开始大量从事行政管理和学生事务工作。

(2) 研究生开始大量抢占中学教育市场。

(3) 大量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寻求发展。

(4) 研究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开始就业层次下降, 接着慢慢向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转移。

从表一中可见, 这5年来从事行政管理或学生事务工作的人数, 及到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数都有大幅度提高。近3年到中学教育市场就业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 而原来中学教育市场, 为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相对而言, 就业去向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发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下降。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传统定位于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 就业去向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 因此,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去向存的差距凸现出来。

3、就业形势出现学历倒挂

相关统计表明, 在有些地方, 大学中就业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 即学历越高, 就业率反而越低。

按历年的统计数据看, 研究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高, 本科生比专科生高, 仿佛成了定律。事实上, 这种现象也存在了一段时间。2007年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 甚至专科生。

三、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分析

1、研究生扩招要适度

近年来出现的研究生就业困难, 甚至学历倒挂, 并不能就此否认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从平均水平来看,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还是高于本科生以及专科生的。就业市场的容纳能力赶不上研究生持续扩招的速度, 是研究生就业率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 近年来, 各高校的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已基本结束, 但不少高校研究生的规模却在急剧扩大。部分硕士生为暂时逃避就业, 选择去考博。但博士生就业面比较窄, 用人单位从成本考虑, 对博士生的需求量非常小, 很多高校博士生就业同样不容乐观。因此, 如果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加以控制, 必然导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2、配养目标应符合实际需求

出现研究生就业困难, 以及学历倒挂现象, 也提醒我们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上要转变观念。大众化教育就是要大众化就业,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要在注重知识储备的同时, 更加注重应用性培养, 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 近年就业统计情况表明, 就业市场需要大量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而非研究型高端人才。

3、研究生要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应注意及克服以下几点共同之处。

第一, “手低”。研究生专业素质不很过硬, 可塑性欠佳。不可否认, 研究生往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要强于本科生, 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另外, 由于学校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无论是怎样学历的学生都需要经历“再学习”的过程, 以适应岗位需要。此时, 研究生可塑性欠佳的弱点便显露出来。

第二, “眼高”。研究生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值, 希望找到薪水高、待遇好、工作轻松的职位。而现在, 研究生应聘的职位, 很大一部分只要求本科学历, 相应的工资待遇就会比研究生的预期值要低。一家银行信用卡部经理在婉拒研究生的应聘请求后说:“他们本身就对工作不十分满意, 所以跳槽的几率太大, 公司不想冒险。”

第三, 年龄劣势。毕业研究生一般都在25岁以上, 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年龄就更大了。步入社会, 研究生将比本科生更快地面临结婚、买房、生子等问题, 这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顾虑。

所以研究生应摆正心态迎接挑战, 首先应抓紧在校时间, 夯实专业、增强实践能力;其次在应聘是要摆正心态, 由低做起, 能者自然可以步步高升。

四、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缺少实际的工作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最缺少的是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所以无论是设立专业学位还是调整学制, 如果不注重社会的要求和核心工作能力的训练, 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 职业方向, 及时调整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 出台配套的培养方案, 而仅仅从学制长短表面作文章, 仍然不能解决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与社会脱节这一根本性矛盾。

同时, 由于研究生还处于自我发展的时期, 缺少社会经验, 因此, 学校还应秉承求真、务实的教育理念, 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人身修养的引导融为一体。采取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社会, 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学术与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减轻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痛苦。这样才能根本解决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而近年来, 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其就业层次出现了下移趋势, 大部分走上了应用型、实践型的工作岗位。因此,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就业去向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何缩小这一差距, 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肖淑珍.首都高等教育研究, 2007年增刊 

[2]、有关数据统计来源于大学就业工作资料

[3]、张文.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7, 12-04

研究生就业中发挥导师作用小议 篇11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48—01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随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研究生就业的困境。

一、在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导师具备的优势

1准确评价优势。研究生群体构成复杂,无论是工作经验、学习能力,还是家庭背景、个人思想都不一致,择业观和期望值差异较大。导致学校就业部门难以对所有研究生做出准确评价。研究生导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较为了解,对实际工作能力定位也较为清晰,对学生的工作意向、适合岗位有着较好的把握。

2熟悉程度优势。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导师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导师对学生的自身习惯、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科研能力、处事能力都很了解,并能起到学生交流个人理想以及择业期望的作用。充分利用好导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优势,可以对做好指导研究生就业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行业推荐优势。导师在所从事研究的行业大多有所建树,与相关单位较为熟悉,有着特别的人脉优势与行业了解优势,对本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利。导师既可以及时向自己的学生提供有专业相关单位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也可以向相关单位推荐合适的学生,减缓就业压力。

二、当前在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导师存在的不利影响

1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一味要求学生专注学术。研究生导师在所从事的领域内大多数具有很深的造诣,但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部分研究生导师常常忽视研究生的个人情况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无论研究生是否适合科研,都要求所有研究生专心学术,忽视了社会实践和个人综合能力的锻炼,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缺乏应对社会现实、处理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就业竞争中不具备优势。

2个别导师忽视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个别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和社会活动,对研究生的学习、论文、就业都缺乏关注,忽略对研究生的全方位培养,造成培养目的与社会需求脱节,研究生与导师的缺乏交流更影响了就业中导师可以发挥的作用。这种情况无疑会导致研究生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价值,影响了个人的发展。

三、重视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责任,充分发挥作用

1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等管理中,导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积极配合学校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方面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诚信观,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程度,鼓励研究生正确择业、合理就业。

2因材施教,打好学生基础。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应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要求以及学生个人特质,因材施教:对有志于终生从事科研的学生按照学术型学位规格进行培养,对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按照应用型学位要求进行培养。这种方式更适合研究生学术层次不同、自身对未来规划不同的现状,也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3积极推荐研究生就业,做好职业指导。导师应在研究生面临毕业就业时,认真做好就业技巧指导,充分利用个人在本行业中的优势,向专业适合的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就业;在学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向学生介绍自身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尽早地融入新的社会工作环境。

4支持研究生自主创业。当前研究生就业虽面临重大压力,但选择创业为职业目标的为数不多,研究生创业的重大意义尚待发掘。研究生创业可以充分利用知识优势创造或发展新的产业或服务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解决研究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下降的最佳途径。

研究生就业 篇12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然而在庞大的毕业生基数面前,工作岗位仍然捉襟见肘。“即便是让大学生先择业,再就业,或许这能在提高就业率方面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但对于大学生整体就业质量的提高并无实质性影响。”[2]

1.1 现有岗位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毕业生就业需求

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使人才供求矛盾日益显著,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各个高校开始降低了招生的门槛,进一步扩大了招生的规模,然而与此同时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与社会的供求尚不能完全实现高质量的匹配和完美的契合,高等教育的扩招也引发了一些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进而引来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从目前来看,相比于快速增长的大学生就业需求而言,现有社会岗位的增长十分缓慢,有限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缺口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供求矛盾。

1.2 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苛刻

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就业市场相对低迷。在此背景下,由于人才的过剩,选择空间的加大,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例如对于专业门类的硬性要求、对于工作经验的考察等,这对于就业难状况下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大学生要想完全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并不十分容易,再加之缺少社会与工作经验,因此往往在求职的过程中吃下闭门羹。此外,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一些岗位公开声明不录用女性员工,或标明“男士优先”,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再次陷入困难境地。

1.3 竞争对手较多且实力较强

从全国范围来看,重点城市的人才招聘往往对于学历的要求较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至今,本科学历已经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优势。同样是在就业难的压力下,更是出现了“考研热”,继而涌现了一大批的研究生,而国内经济发展的持续升温,也极大地吸引了来自国外的劳动力以及海外华人等就职竞争者,2014年度我国727万的就业学子便遭遇了史上最大“海归潮”,30万的海归人才与国内应届毕业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同时,往届毕业生的求职脚步仍未停歇,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还将在一段时期内客观存在。

2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少内涵上的深入理解。尽管一些高校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部门,然而这些部门的工作仍然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缺少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足,并没有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学的整体计划之中,严重忽视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没有全面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与引导作用;第二,就业指导内容与形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十分随意,“走形式”倾向明显,缺少实效性与实用性,匮乏对于就业市场的分析以及就业观念培育,大学生无法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第三,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有待加强。分析就业政策与人才市场动向、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与自我评定等是就业指导教师的基本工作,同时考验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多由辅导员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职,教师的专业性还有待提升;第四,就业指导出现转移就业压力的问题。由于无法有效解决国内岗位与人才之间的矛盾,因此一些教师引导大学生先入职,再择业,简而言之为不挑剔,即便工作不满意也要先入职锻炼,尽管这对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提升有所帮助,但是仍然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此外,一些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率,要求大学生填写“已就业”的调查表格,弄虚作假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日益下滑,就业压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五,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结合不足。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却没有全面的参与到改革的进程中来,与当前社会发展的环境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结合度不足,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弱化。

3 就业难困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优化对策

从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以及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必须要采取主动措施,进一步优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整体模式,从而保证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就业指导。

3.1 深入理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全面加强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理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将其视为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业观念的教育,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使之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的就业环境。在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要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建议,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理念,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地位与实效性。

3.2 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多元化

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和内容单一的问题,要重点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入职心理转变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使大学生平稳地度过内心焦虑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因此,必须要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为大学生全面解读就业政策,对于就业市场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大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不断地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以及安全教育与就业教育整合起来,通过合理的指导设计,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收集和整理就业信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动态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

3.3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师的整体水平

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师必须要加强专业性学习,要充分了解就业指导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进一步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尽可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动态,更全面地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从而为大学生的就业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要做大学生就业的指路人,消除大学生在社会适应阶段的内心不适感;最后,教师要依托校园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一来可以及时获取就业信息;二来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3]为大学生提供或争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与机会。

3.4 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全程化跟踪服务

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程之中,将以往就业指导工作集中在大四毕业阶段的模式改变为从大一至大四的全程指导,打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种临时性工作的局面,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与创业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基础。”[4]要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全程化的跟踪服务,在大一阶段重点进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阶段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大三阶段对于大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指导,而在大四阶段则重点实施择业和观念指导等。

3.5 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高校的教学改革充分结合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改革的同时不能遗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的教学改革充分的结合起来。始终以市场为中心,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主动引入竞争机制,不断优化和改革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结构,对于教学计划进行动态修订。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置于整体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之中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大学生在形成改革思维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性的就业观念,养成就业竞争必要的拼搏精神。

总之,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研究有利于社会与大学生的双向发展。因此,需充分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环境,分析形势,反思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转变观念,加强重视,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使之与高校改革充分结合,从而用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度过人生角色的转折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N].新闻晨报,2013-05-16.

[2]陈成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治本之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5(1):84.

[3]孙井恒.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116.

上一篇:创业者与资本对话下一篇: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