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报告

2024-09-06

研究生就业报告(通用8篇)

研究生就业报告 篇1

为人生导航

——个人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花开,蝉鸣,叶落,雪飘,四季周而复始地交替变换着,从小学到初中,到技校,再到大学,我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逐渐长成一个青年,也使我渐渐懂得了人生不是得过且过,未来有无限个未知等着我们,人生需要导航!

大学生,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被视为先进知识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时代和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着的,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好高务远,也不能自卑,更不能骄傲,头脑清醒的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不能妄想打擦边球来蒙混过关。

在当今的热门话题就业问题上,我们大学生尤其应该注意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来看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得到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60万人,2009年611万人,2010年631万人,从数据上我们可知每年应届的大学毕业生人生在不断攀升,加上每年还有数百万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加上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以及每年余留下上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2000多万人在找工作,这是何其的“壮观”啊!

对于我自己的未来,有期待更有担忧,根据我调查的结果,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并非那么的乐观。所以,我针对个人自身条件、性格、能力等进行研究,试图寻找出一个适合我个人的就业方向和职业。

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就象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一、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普通话流利,沟通表达能力较强;有会计证,会计专业扎实、了解相关方面知识;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有计算机高级工证书;思维敏捷,表达流畅;人际交往方面,人缘较好;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

(2)性格:

文静内敛,时而活泼。

(3)体质:

瘦弱,从事粗重工作较为困难。

二、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将来的分工也会越来越细,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目前该市场不仅没有饱和,而且需求会越来越大。不过,需要真本领,过硬的技术,精通这些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将来的竞争肯定越来越激烈!

三、个人就业方向

(考虑到我个人自身体质问题,在就业方向上,我所从事的工作必须轻便些,粗重的工作不适宜。)

(1)从事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工作。

(2)从事相关会计方面的工作,如公司的会计员、统计员或是出纳等。

(3)做教师,我校本就是培育职教师资的,所以从事教师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从事跟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如公司文秘等。

(5)创业(相对与男生而言,女生的创业不是那么宏伟,通俗点讲就是父母投资创业资金,开店做生意)。

四、我从多数毕业生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找工作为什么这么难呢,主要是因为大学连年扩招,导致人才的富余,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情。那么这么多富余的人才要如何安置呢?这就关系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来了。我们很多大学生找工作难并不是因为没有工作岗位,很多是因为看不上目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一直被当作娇娇子的我们,毕业后难免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我们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在没有办法得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有些大学生相信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都是不注重实际,没有看清现实造成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要想在这样一个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适应它的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在就业上,就要权衡自身实力和社会状况,实事求是,寻找就业出路。这就是要让我们放弃原有的“理想念头”——专业对口、高薪等,脚踏实地,找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从基层做起,干一行爱一行,我们受过高等教育,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也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关键就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工作中比较浮躁在虚心动不动就辞职,我看这就是太高估自己的结果。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其实什么技能都不会,或者说技能有限,有的只是理论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地去磨练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所学的专业知识,更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把目光开拓到专业知识以外,把思想解放到国内国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上,多了解实事新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不再适用。解放思想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切实的思想上的重要武器。

五、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方面,我要通过自己必修的课程,学精自己喜欢且将来有用的知识。选择喜欢的且对将来生存有用的知识,学精、学透!掌握几项技能并取得部分证书,如: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导游证、网站设计师证等资格证书。然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这样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时,就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

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所以在平常,我要加强体育锻炼。

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体验职业。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打打工,可以去公司做实习,也可以通过做职业相关核心工作来体验,还可以和从事这个工作的员工联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总之,我要在实际的体验中了解职业、岗位,从而最终确定要做哪个职业,日后要从事哪个岗位着手求职。职业和岗位的典型、核心工作内容是体验的重点,因为我是否喜欢这个职业或岗位,就体现在你是否愿意做哪些核心工作内容。如果我的体验验证了我的选择,那么就要注意自己与职业之间的差距。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我可以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我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持续努力,你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没有,只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这份对自己就业的研究报告会让我更明确目标,朝着自己理想的就业方向前进!

研究生就业报告 篇2

由福建师范大学杨建义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与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课题批准号:DIA080106)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内容架构

待就业毕业生是一个需要重视和关注的群体。文献数据分析显示, 这个群体在每年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但一方面具有累积效应, 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消解, 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给跟踪统计带来新的难题。

1. 待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

统计群体是一种静态分析。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的就业数据、文献的综合, 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待就业群体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分布状态。

2. 待就业毕业生群体心态扫描

心态扫描是一种现实动态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待就业群体的调查, 对待就业毕业生个体生活的追踪访谈等, 全面了解待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情境, 把握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整体特征, 从而为建立引导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3. 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体系建设

待就业毕业生处于流动状态之中, 其人数和规模是一个动态的变量, 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统计标准下都会得出不同的数据, 构建一个有效的、实时的跟踪统计体系,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4. 待就业毕业生支持体系建设

如果随处皆是“向下的青春”, 也就无从托起一个“向上的社会”。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建设、政策引导, 构筑一个公平、有效的支持体系, 让毕业生更容易利用自己的技能和机会, 更平等、顺畅地在职业梯级中向上流动。

(二)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文献法、统计法、社会调查等手段, 整理分析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就业数据, 深入待就业毕业生聚居地开展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坚持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以理论研究来带动实际调查, 以实际调查来证实、校正和深化理论假设。

1. 质性研究方法

根据该课题组长时间对一些大学生待就业者的观察和日常接触, 对其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抱有粗浅看法, 由此形成了初步假设。然后, 选择个别熟识的待就业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 进一步了解其当下的思想状态, 并设计出调查问卷。

2. 田野调查法

研究期间, 课题组走访了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到福州地区、泉州地区和厦门地区的有关高校实地调研, 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待就业毕业生的数量、原因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3. 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在2009年、2010年组织了面向福建省高校待就业毕业生的专题问卷调查, 采用邮寄方式共发放问卷138份, 其中, 2010年毕业的125名、2009年毕业的13名, 回收有效135份, 回收率97.8%。

4. 深度访谈法

研究期间, 课题组通过面谈或电话访谈的方式, 对待就业毕业生的状况和想法进行了深度访谈, 准确了解毕业生待就业的原因与心态, 获得了较为准确的第一手描述性资料。

二、研究结论

(一) 待就业毕业生群体分析

1. 待就业毕业生数量统计

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 一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存在, 待就业毕业生比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近11年的平均比例为28.3%, 但与经济发展状况、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视程度呈负相关。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待就业毕业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 占32%。随着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日趋重视和经济发展势头的好转, 2011年, 待就业毕业生比例下降到22.2%, 达到了近11年的最低值, 具体见表1-1。[1]另一方面, 待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存在是一个不断累积、又不断化解的过程, 必然有一个消化吸收或累积的时间跨度, 表现为一定时间的过渡性问题。但从目前简单的年度待就业率统计数据来看, 我们只能看到待就业毕业生增加的数量, 无法跟踪同一时间内消化的情况, 难以准确揭示待就业毕业生的完整状态和动态变化。这是在待就业毕业生统计上亟待改进的地方。

2. 待就业毕业生的心态扫描

从毕业生待就业的主观意愿来区分, 可以分为主动待就业和被动待就业。在接受调查的待就业学生中, 62.9%认为自己是主动待就业, 29.7%认为是被动的, 7.4%表示“兼而有之”。待就业的主动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态特点。访谈中, 主动待就业学生中的84.7%认为“自己的青春是向上的”, 认同“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苦过来的”;而被动待就业学生中的72.5%感觉“说不清是向上还是向下”。可见, 待就业的主动态与被动态, 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待就业毕业生的思想基调。

待就业毕业生主要呈现以下正向心态: (1) 待就业是寻找工作的机会, 充满期待。这个观点得到大部分待就业毕业生的认同, 并形成明显的导向作用。 (2) 待就业是一个学习阶段, 心态平和。74.1%的受访者认为, “待就业是积累经验的一种途径, 待就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暂时过渡策略”。 (3) 待就业是对人才流动成本的一种预支, 较为理性。“把待就业作为避免主次市场中劳动力流动障碍的主动预支”。 (4) 待就业不是“啃老”, 相对自立。64.4%的待就业毕业生感觉到了“依赖家庭的压力”。“一般情况下, 只要自己能应付, 决不向家里伸手, 宁可向同学朋友求助。” (5) 待就业是平常的生活, 并不异类。从待就业期间的生活地域看, 50.3%的待就业毕业生在“求职”的地方租房生活, 20%在家乡生活, 29.7%在家乡与求职地之间奔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早出晚归, 如常人一般生活。“至少现在没有感觉自己另类。”[2]

但毕业生待就业中的负向心态需要重视和引导: (1) 社会支持感日渐流失。80%的受访者认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不少待就业毕业生感觉“政策的‘支持’和‘关照’似乎也在流失, 在一些时候感觉事情比就业集中期更难办”。 (2) 焦虑和挫折感。求职失败的经历导致部分毕业生感受到挫折和精神压力。这种挫折感如果在内心长期潜伏或加剧, 可能会滋生许多负面影响。 (3) 失落与回避。随着时间的推移, 因为没有初职作为起步的“踏板”, 待就业毕业生慢慢就会形成一种暂时的“掉队”现象, 从而在对比中产生失落心理, 更进而选择了“回避”。

尽管待就业毕业生呈现出良好的心态, 但这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引导的群体, 必须通过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来解决。

(二) 毕业生待就业的原因解读

毕业生待就业原因具有群体的独特特征。大部分不是一种无业可就的刚性待业, 而是基于一种职业寻找过程中的主动选择性待业。究其原因: (1) 职业选择中后致性因素与体制性障碍的博弈。面对我国典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他们期待以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本优势衍生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实际支持, 期待用自身素质和能力赢得一个较高起点的初职, 宁愿选择在城市过“漂”的生活而不敢、不愿在低级劳动力市场谋求一份职业。 (2) 社会岗位供给与毕业生就业需求之间的的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待就业现象的出现, 即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结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进程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也离不开毕业生对职业的“挑剔”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从而交织成为错综复杂的结构性矛盾,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岗位落实。 (3) 社会流动成本过高与毕业生社会资本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面对经验、工作网络等社会资本不足时, 毕业生往往选择了“漂”的暂时性社会角色, 试图通过政策设计中的规则, 利用待就业期间的“个人的奋斗”, 用待业的成本换取流动的社会资本。 (4) 就业期待心理与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之间的冲突。就业期待心理是影响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目前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比较零散, 渠道比较多元,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客观上助长了毕业生的期待心理, 直接造成一种观望的就业心态, 多数人保持着“明天会更好”的期待心理, 这个过程就造成了待就业现象的客观存在。 (5) 就业政策的相对灵活与整体配套措施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就业政策允许毕业生有更长的择业、就业期, 毕业生在两年内找到就业岗位的都可以给予办理就业手续, 于是毕业生选择游离于传统的就业体制以外, 选择以“待业”身份规避职业流动的繁琐与代价。 (6) 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供求之间的结构性、时间性相对过剩, 由此带来劳动力市场的摩擦性失业可能性增加, 这是待就业毕业生数量增加的现实原因。

三、对策

(一) 改进和健全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体系的对策

从目前来看, 待就业毕业生统计是用减法而得出的。即, 待就业毕业生比例= (1-毕业生就业率) ×100%。这种统计并非基于待就业毕业生群体的调研而来, 其准确性取决于与其相对的毕业生就业率。这种统计不仅在方法上难以令人信服, 而且也难以有效跟踪和反映待就业毕业生的消化进程。因此, 要建立以失业登记为基础、以其他社会机构为补充的待就业毕业生统计体系。

1. 改善以失业登记为基础的待就业毕业生统计跟踪体系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其失业率是我国官方正式公布并予以采信的唯一用来反映我国失业规模和失业水平的统计指标, 在我国城镇的基层管理机构中已普遍开展, 失业登记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 且已经把待就业毕业生纳入其中。但从毕业生失业登记实际情况来看, 并没有达到设计的初衷。主要与运行机制有关, 这正是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一是要改革失业登记办法, 建立适合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现有失业登记办法有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待就业毕业生并非都具有城镇户籍, 不可能覆盖所有待就业毕业生;二是毕业生往往并不具备就业经历, 他们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失业登记;或者以6个月的暂时性就业来获得常住地失业登记资格。建议: (1) 在毕业生离校后的次年1月, 组织待就业毕业生专项失业登记活动; (2) 改革按户籍所在地登记失业的做法, 尝试建立毕业生在常住地社区登记失业制度; (3) 严格落实毕业生失业登记注销制度, 保证待就业毕业生状况的真实性、客观性。

二是要规范和加大对登记失业毕业生的针对性扶持。 (1) 加大失业登记的毕业生岗位见习力度, 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2) 建立失业登记的困难毕业生生活援助制度, 让他们度过待就业期间的生活难关; (3) 建立失业登记毕业生公益岗位服务制度, 及时向失业登记毕业生提供适当的公益性就业岗位, 防止失业登记毕业生由暂时性失业演变成为长期性失业。

2. 建立多元主体、相互校正的待就业毕业生统计补充体系

建议: (1) 依托全国劳动力抽样调查体系, 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专业队伍, 完善调查、统计方法, 形成抽样调查、毕业生自主反馈平台、统计数据监测系统等多来源相互校正的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体系; (2) 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就业服务和调研机构的作用, 形成教育部门 (政府) 、高校、民间组织之间相互配合、监督协调机制, 同时相互校对统计数据, 保障毕业生待就业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3. 建立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与失业登记主管部门信息共享、工作衔接机制

在毕业生离校之后, 待就业毕业生自己带着待就业通知书走向社会, 散落在各处继续寻找心中的就业职位, 犹如“断线的风筝”, 没有人能掌握他们的去向和就业的进程——除了毕业生自己。建议: (1) 完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就业主管部门、失业登记主管部门工作衔接体系; (2) 完善就业主管部门与失业登记主管部门信息沟通机制, 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 对毕业生就业服务实行信息化管理, 实现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就业培训信息共享, 并逐步实现与劳动工资信息、社会保险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二) 建立健全待就业毕业生支持体系的对策

就业与待就业是一个就业市场的两面。待就业毕业生支持体系建设既要着眼于对这个群体具体情境和困难的有效帮助和促进, 更要着眼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体政策设计和改革的深化。

1. 以完善社会流动机制为重点, 着力破解毕业生待就业因素中的流动恐慌

“社会选择、政府促进”是当前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重要特征。在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要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 形成政府为主体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 (1) 把构建社会流动机制纳入毕业生劳动就业制度体系。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构建良好社会流动机制的制度设计, 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获得向上流动的制度保证; (2) 打破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实现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实现城乡之间的公平和谐发展; (3) 着力改变行业之间、条块之间的割离状态, 形成纵横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 (4) 进一步消除政策落实中的相互掣肘, 解决执行的随意与政出多门的尴尬, 统一规划和整合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 提供就业服务集中、统一供给, 为毕业生创造一个高效、便捷的就业环境。

2. 以拓展基层事业发展空间为重点, 进一步消除毕业生待就业因素中的“仰望”心态

(1) 进一步拓展基层就业的事业空间。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增加选拔到基层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数量, 充实到乡镇、村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加大对吸纳毕业生的基础单位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严格控制总体编制的前提下, 为招收毕业生的基层单位适当增加周转编制, 拓展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空间和事业发展平台。 (2) 进一步促进基层就业项目制度化。逐步推进基层就业从项目化向制度化转变, 使项目规范化、常态化, 成为毕业生就业到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各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相关待遇政策的衔接。 (3) 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人才、劳动力市场执法检查力度, 加强人事、劳动保障执法监察, 督促企事业单位依法为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维护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 以建立和完善创业孵化机制为重点, 提升待就业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

谋求自主创业是当前待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也是毕业生心中追逐的梦想之一。面对徘徊在生存底线上的大学生创业, 必须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 (1) 做好创业项目的辅导与培育。集中建设一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 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社会嵌入性、可行性和发展性辅导与评估, 使学生的创业点子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实践价值和成功可能的、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 (2) 加强创业项目的跟踪与支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学校、社会在内的大学生创业服务系统, 覆盖大学生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程指导、支持和保护等服务。 (3) 优化毕业生创业环境。着力解决客户网络狭窄、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全面的社会支持。 (4) 开展符合国情的创业教育。设置创业课程和项目, 并对市场经济理念和原则提供指导, 提高对商务活动和商务管理的教育水平, 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储备素质和能力。

4. 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加强社会支持软体系建设, 提升待就业毕业生的社会归属感

待就业毕业生是我们身边一群正在前行的年轻人和奋斗者, 不仅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而且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1) 依托租住地社区做好思想教育。着力探讨以待就业毕业生租住地社区为主体, 按照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把待就业毕业生工作纳入社区管理中来, 通过社区走访等方式, 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理顺情绪, 化解矛盾。 (2) 重视构建家庭支持和关心机制。构建家庭适当、适度支持和关心机制, 是引导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待就业心态的应有举措。家长应主动关心毕业生的求职状况, 力所能及地为他们的求职提供信息和指导, 又要避免过分干预和过高期待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导致毕业生待就业心态环境的恶化。 (3) 完善待就业毕业生心理辅导机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等通过建立心理咨询诊所、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为待就业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充分依托互联网开展针对待就业毕业生的专项心理辅导, 引导毕业生掌握心理自我调适方法, 应对待就业过程中的挑战和考验, 挖掘自身的潜力。

5. 以强化义务与责任为重点, 进一步增强待就业毕业生就业行为的主动性

培育毕业生承担促进就业义务的有效机制, 是解决待就业毕业生问题的应有之意。 (1) 继续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毕业生义务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激励等手段, 大力引导毕业生树立自身的主体角色意识, 克服就业中的“等、靠、要”心理和旁观者心态, 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愁、为家庭添福、为自己立身。 (2) 完善政策议程, 确立毕业生承担义务的合理前提。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议程, 采取相融型政策议程的创建方式, 加大毕业生在就业议程设置中的话语分量, 增强毕业生义务承担的合理性和主动性, 降低政策过程中后续活动 (包括政策制定和执行) 的成本。 (3) 加强就业市场基础建设, 创造毕业生履行义务的必要条件。可以参考国外在促进就业立法方面的实践,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使目前实行的有期限的、短期的促进就业政策, 变成长期的、稳定的法律条文, 为毕业生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提供法律支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监管, 以落实各方在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为重点, 形成规则意识和规范运作, 为毕业生履行促进就业义务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4) 以履行就业义务为切入点, 养成毕业生承担义务的自觉性。重点从治理毕业生就业中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简历造假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入手, 引导毕业生增强责任意识, 强化择业就业中的遵守规则意识, 从而形成对就业过程中责权利的自觉遵从和全面执行, 增强承担义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2001~2005年的数据来源于:张华.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 (2004) [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2006年数据来源于:李志杰, 胡锋.正确认识大学生失业现象及其体制原因[N].中国经济时报, 2007-03-02.2007年数据来源于:王立武.中国大学生“村官”在后顾之忧中艰难创业[N].中国教育报, 2009-04-18.

研究生就业报告 篇3

一、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理论价值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我们解读“考证热”提供了思想资源。资本是一种通过实践、以物质化、身体化形式存在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可分为物质形式的经济资本和非物质形式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等。文化资本通过积累模塑成个人的整体文化习惯而成为进入现代社会分层秩序的一个重要砝码。文化资本又具体分为身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式,其中“制度化的文化资本”表现为制度性的规定(如学历认定、学术资格、文化能力证书等),摆脱了资本拥有者的个体生物性限制,赋予其具有合法保障的非个体性价值,更具有集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并给予行动者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以体制上的承认,还能在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设定某种转换率,由此确立其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价值,获得人自身价值的认同和保障。为此,现代人抛弃了个体性的独特成才方式而争相获得官方认可的文化资本,除了竞相获取高等教育文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颁发的形形色色的证书也成为人们为了赢得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本”而不得不被迫接受的社会权力话语。文化资本的体制化使文化资格拥有者间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而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策略又导致稀缺优质教育资源被近乎疯狂地争抢;规格统一的人才批量生产又日益巩固着这种公认的体制化权力话语。在文凭略呈贬值趋势的今天,证书成为了新的标榜个体价值的符号、新的个体文化资本价值的合法屏障。

(2)实践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大家庭后,出现了一大批行业,这些行业需要大量有专业知识、有上岗职业资格的人才。因此,许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做好该项职业工作的一个依据。用人单位认为通过“考证”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其次,它促进了有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此外,它还推动了我国人才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人单位变得越来越务实,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一张文凭,多张证书”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导向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现在每年都有六,七百万左右的毕业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难有缓解。有调查表明,在未来几年这种状况还呈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大学教育已逐渐大众化,高校扩招后的毕业高峰来临、“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以及最近各行业“持证上岗”制度的实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充满危机意识感。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证书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那些具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机率。为了毕业后谋求到一份好职业,大学生们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纷纷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培训。“考证热”已经成为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大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妥善解决当前大学生考职业资格证书过热的问题,需要社会重视和转变观念,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需要学生慎重对待,如此才能保证有效的社会资源不会被浪费,才能真正发挥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效,使各类证书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凭证,使学生成为不仅精于本专业、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考证是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根据主客观的需要,自发做出的一种适用性选择,这种现象有弊有利。“考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生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促使其开发自身潜能。大学生“考证”行为,是一个有选择地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大大激发高校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自身情况出发,找到适合的道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指出根据社会冲突论的观点,这种状况并非与经济需求有关,而是与人们竞争权力、财富和声望有关;迫使人们不断提高学历层次、证书级别。而它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专业化职业本身要求新成员必须符合很高条件,作为保卫自己利益的手段:二是受教育者也希望文凭、证书能够使自己在竞争市场上更加有利。斯沃茨(2004)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诸多不统一,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不足,在培养和输出学生时产生“离市场较远”等问题。

(2)国内有关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伟豪(2004)的《探析高校考证族》,主要从人类学的视角对“考证族”的日常行为、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进行详尽的分析。对由“考证”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做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运用参与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研究“考证族”参加考证的原因和目的。进而分析了“考证族”复杂的心态和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肖河水(2008)的《浅析大学生烤证热》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入手,主要旨在分析考证的原因及其利弊关系,最后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宋红岩和王克(2003)在《当前高校大学生“考证热”面面观》分析了大学生热衷各类证书的现象,同时还有一些报刊、网络对此进行了相当多的报道,散见于各种媒体之中。

二、“考证热”的主要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校校园里出现了“考证热”现象。时至今日,大学生考证愈演愈烈.考证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期间的一个重要部分。据一项对2008年某城市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考证”率已经达到68.7%,而暂时没考证的大学生中有“考证”打算的更是达至76.23%,那些铁了心坚决不“考证”的大学生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考证热”已经成为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大家庭后,出现了一大批行业,这些行业需要大量有专业知识、有上岗职业资格的人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实力的要求随社会发展而变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许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做好该项职业工作的一个依据。高校大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同时,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以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考证无疑为大学生群体中的这一现象提供了良好契机。

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几年,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已经有多项职业资格证。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职业资格,考证的种类也就会越来越多。

三、“考证热”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本团队主要发现了“考证热”对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自身问题:从客观方面来说,目前大学生面临最难就业季,每一年不断增高的就业人数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占得先机,必须有超越其他人的特长,这就产生了考证一族。证书有助于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考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就业层次,扩大就业范围。而职业资格证成为大家热衷的目标,究其本身而言,学生本身对于考证的意愿不高,但在就业市场面前,不得不改变原先的想法,为考证而考证,忽视其他个人能力的提高,也限制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接收和个人职业的自由发展。

从主观方面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缺乏规划,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不加强内在修养,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亦不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内功没有修炼好,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在面对“双向选择”以及“持证上岗”制度的时候,只好盲目地跟风,不得不用考证的形式证明自己的能力,以便增加就业的砝码。

高校问题:目前,由于一系列政策为推手,许多高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急功近利。就业指导课程成为单纯的“就业知识”灌输,就业指导讲座成为应景式的“求职技巧”的“比拼”。仅仅盯着近期就业率的就业指导只能为大学生奉上“求职快餐”,而无法解决大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问题。

在培养目标方面,我国不同类别的高校都有着浓厚的“文凭唯上”的观念,一味追求升格,升级。其结果是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改和职业学院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特色,培养目标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

在专业设置方面,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受利益驱动,盲目追求所谓就业前景良好的“热门专业”,甚至有些高校强制学生去考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证书。相对于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高校缺乏灵活变动性,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不协调。

社会问题:许多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被提的越来越高,门槛难进,学生只能考更多的证来应付工作部门的需要。实际上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招聘时侧重认“证”,在工作中又重能力,这反映出用人单位择才方法缺乏科学性。其次劳动供求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市场信息网络服务不完善,创业市场的政策支持不完备,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劳动力质量不高。同时,政府的就业政策也不够完善,就业渠道比较窄。

四、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本身

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为自己的专业需要和就业前景去考证,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盲目跟风采取“四处撒网”式考证法。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弄清楚究竟什么样的专业书才是适合自己的。其次,在考证的同时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高,让证书和自身能力成正比。要认识到能力与职业证书之间的区别,理性对待“考证热”现象。最后,大学生应该及早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定位和规划,有针对地考取一些职业证书,不管是在专业内考证还是跨专业考证,都要与自己未来发展相结合,不要随波逐流,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高校

高等教育对于专业设置的论证、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招生人数的设定等等都要有科学的论断。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跳出传统观念的窠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进入高科技领域。高校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专业知识讲座,举办各种科技竞赛和创业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勇气和能力,提升大学生承受创业挫折的心理素质;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前培训。高校应该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寒暑假时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或老少变穷地区,体察民情,为民服务;最后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高校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指导学生在就业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就业之后能够更好的择业和发展。

(三)社会

对于企业而言,考证固然重要,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做好该项职业工作的一个依据。但是证书并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应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人才,企业未来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报告 篇4

教育学院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近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变,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也发生着变化,其中择业效能感就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心理因素,对个体的职业选择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走向社会,奔赴工作岗位,同时他们又处在“大四毕业综合症”的气氛中,呈现出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沮丧等各种心理状态。因此,本文想通过研究,一方面,了解分析大学四年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特点,并探讨其在性别、专业和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探讨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新的就业制度下大四学生的状态焦虑程度,以及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以便更系统详细的了解大四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及其心理状况,以便使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实施更有效的更为合理的职业指导。

同时,就业压力甚至提前进入大一大二学生的心灵,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和辅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当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 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焦虑作一概念界定,并在介绍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以期为高校开展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和辅导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问题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界定

从一般意义上讲,焦虑是对预期中的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失败的一种情绪反应。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首先,焦虑是一种强烈的苦恼和受挫的个人感觉和体验,因为焦虑是对不特定的、模糊的、无形的危险的反应,因此是一种模糊的反映,它产生的原因是个体本身所不知道的。其次,焦虑具有动机的意义。焦虑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情绪,而且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如果引起焦虑的人或事物依然存在,那么这种焦虑的状态依然存在,个体就需要积极活动去改变(降低或避免)这种状态。因此,焦虑就成为个体行

为的心理源泉之一。再次,处在焦虑状态的人有外在的行为表现和躯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如不断踱步、说话颤抖等。焦虑实质上就是由外在的模糊的危险的刺激(包括人或事)所引起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对于大学生就业焦虑,我们可做如下定义: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在面对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原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根据Cattle和SPIelberger的焦虑理论,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一般为短暂性的。特质焦虑则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状态焦虑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而特质焦虑水平上升幅度不大。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期间的焦虑主要是一种状态焦虑。

三、文献回顾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相关理论

2.1就业焦虑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就业焦虑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研究。王建平在《知识失业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一文中指出,“知识失业将会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市场的一种持续的现象。知识失业的或然性会不断冲击各类毕业生乃至整个社会,会对人们产生重大的社会、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焦虑和风险恐惧,引发一系列的认知失调,导致强烈的失败和应激行为,对社会平等与公正的挑战,冲击中国公众的教育投资和消费心理。王本贤指出,“同青春焦虑、考试焦虑一样,大学生在择业时也会产生择业焦虑。”文章就就业焦虑的表现、危害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和调适提出了应对方法。福州大学的郑少萍发现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着焦虑、焦躁、自卑等心理障碍和表现,提出应该针对毕业生择业心理障碍给予预防与调适。刘玉梅指出焦虑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导致大学生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业困扰、人际关系失调、就业与择业的苦恼以及恋爱挫折等”。

2.2涉及就业焦虑的实证性研究有3类

其一是利用自编的大学生特质焦虑问卷对1到4年级的大学生特质焦虑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自编特质焦虑问卷可以提取五因子:就业焦虑、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健康焦虑和惧怕否定评价焦虑。也就是说这几个因子是大学期间困扰大学生的因素。在就业焦虑上,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其二是利用ZUNG氏焦虑量表(SAS)对大学生就业前情绪状态进行测评。其研究结果表明,大四学生焦虑水平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均为0.01水平上显著性差异。通过临界点的对照,发现焦虑得分达到临界值的达到1/2,女生的焦虑比率高于男性,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较严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三是用状态特质问卷对大学生择业期间的焦虑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

果表明,择业情境导致大学生焦虑水平普遍提高,部分学生呈现过度焦虑状态,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受自身条件、个人理想、社会.四、大学四年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四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存在显著的专业和专业性质差异,英语、中文和美术学专业的状态焦虑水平较低;而心理学、信息管理和会计专业则与之相反。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男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常模。

当前,造成大学生产生择业焦虑心理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的心理压力便越大,也越容易产生择业的焦虑心理。大学生们渴望自主择业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一旦求职的自主权送到手中时,他们真正面对择业的竞争、就业的风险以及各种信息的刺激时,反而感到无所适从。在目前的市场需求下,心理学、信息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当渺茫,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这一严峻的现实面前,更显得信心不足,焦虑水平过高。而且受传统的价值观影响,男生比女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毕业后意味着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职业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其后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男生比女生更显得焦虑一些。

4.3大学四年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状态焦虑的关系分析

Bandura在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把焦虑看成是自我效能预期的一个“相互作用物”,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预期提高了,焦虑将减少。正如 Bandura(1989)所认为的,焦虑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己能否处理、控制环境的能力产生怀疑,顾虑自己应对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引起痛苦的主要根源不是焦虑思维过程,而是个体对排除这种思维过程的无能感”。这种无能感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该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感与其择业效能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即是说,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水平越高,则其状态焦虑程度越低。反之亦然。通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择业效能感对状态焦虑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所建立起来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的对临毕业生

作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进行职业指导时应当使大学生接纳现实,调整好心态,针对择业的可控因素做出更多努力,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的做出职业选择。

五、研究的总体、样本及抽样方法、抽样过程

总体:湖南师范大学09级大一全体学生6000余人

样本:200人

抽样方法: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过程:

1、对师大20个学院编号,随机抽取8个学院。

2、对抽中的学院的大一学生进行编号。

3、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每个学院抽取25人。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自填式问卷与个别访问相结合对抽取出来的样本每人发放一份问卷,并引导有效地回收问卷。另外再随机抽取10个样本进行较详细的访问。

资料分析方法:定量资料分析法

1、资料的审核: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的审阅,校正错误,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问卷,以保证本次调查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2、资料的编码:对问卷的问题及答案进行数字代码化。

3、数据录入:把有效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4、输出结果

七、参考文献范慧玲, 施国春.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 2006,(15)胡艳红,刘霞.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比较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06,(02).3 陈瑞瑞,冯鸿滔,左占伟.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6,(06).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

八、附一张调查问卷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请认真阅读下面的陈述,按照你的真实情况回答。根据你所作出的回答,表明你有多少信心完成下列的每一项任务。将答案所代表的数字写在题前的括号内。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所得数据仅供研究之用,并将对你的答案绝对保密。请你尽可能快地选择答案,不要在任何一题上花太多的时间。我们需要你对问卷的第一印象,从现在起尽快地回答每一道问题。请不要遗漏任何题目,感谢你的合作和支持!

性别:年龄:专业:是否为师范类:= 根本没有信心;2 = 有很少信心;3 = 有中等程度信心;4 = 有较多信心;5 = 完全有信心

请评定你对自己完成以下事件的信心:

()1 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2 能够查出感兴趣的职业的信息

()3 能够从所考虑的侯选专业列表中选择一个专业

()4 能够制定下一个五年目标计划

()5 如果遇到所选专业方面的学习困难,能够作出要采取的措施的决策

()6 能够确定自己的理想工作将是什么

()7 能够找出一个职业在下一个十年的就业趋势

()8 能够从所考虑的侯选职业列表中选择一个职业

()9 能够作出为了成功地完成所选专业而需要采取的措施的决策

()10 即使遇到挫折,仍然能够坚持致力于自己的专业或职业目标

()11 能够明确在一个职业中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12 能够弄清楚一个职业的人均年收入

()13 能够选择一个与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相适合的职业

()14 能够准备一份好简历

()15 如果不喜欢第一次选择的专业,能够改换专业

()16 能够明确为了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打算牺牲什么和不牺牲什么

()17 能够和一个已在你感兴趣的职业领域里工作的人交谈

()18 能够在作出职业决策之后,不再担心决定是否正确

()19 能够确认什么是和自己未来职业可能有关的人员、公司和研究所

()20 如果不满意自己从事的职业,能够更换工作

()21 能够清晰地描绘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22 能够找到有关毕业院校的信息

()23 能够选择一个与自己兴趣相适的专业或职业

()24 能够成功地应对工作面试的进程

研究生就业报告 篇5

一、调研的意义

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工作具体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故开展本项调研工作。

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将为下一步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了解我院就业工作的现状、毕业生对学院的要求,提出就业对策措施,适当提高就业率。

三、调研内容

(一)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的形势是十分严峻。

1.今年地方乡镇合并,到国家机关就业难度较大;

2.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不可能吸纳太多的大学生就业;

3.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人文学院研究生数量有限;

4.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

5.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6.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

7.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8.农大的优势就业专业是农科类,人文社科处于不利地位。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等院校持续扩招, 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2市场化不断推进, 而市场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3社会需求不断更新, 而高校学科设置及培养模式陈旧

4市场主导发生变化, 而毕业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就业机制转变, 而就业指导工作不相适应

(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趋势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四)调查情况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还有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用人单位要求提高:

1.需求:研究生9%,本科47%,大专及以下43%

2.求职:研究生6%,本科44%,大专及以下50%

3.职位需求比:研究生1.5:1;大专及以下2.6:1

四、解决方案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尽管,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但是,我们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个体在就业中存在差异,同时,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找份好的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大学生就业一定要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再挑肥减瘦,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研究生就业报告 篇6

2013年10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负责系统准备和启动管理。该系统具有严格的安全、稳定、高效和可靠性高等不可忽视的优点,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尚未出现任何不良问题。

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本次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进度管理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本文以该项目为例,根据个人经验主要讨论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可行性问题,主要通过在计划阶段做好本次系统的的市场分析报告,了解现今社会的需求和供应,对本次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了解,确定本次项目的根本方向。

正文:

一、前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于Web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正是针对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为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

本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技术模式,在前台使用ASP.NET开发技术,后台使用MS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技术。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负责就业管理工作的老师使用,向毕业生提供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及相关的政策信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就业。本系统分为管理员登陆子系统,包括毕业生信息管理功能,企业信息管理功能,和招聘信息管理功能;毕业生登陆子系统,包括个人信息查询,企业信息查询和招聘信息查询功能。

本系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便捷、可靠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管理和指导。

关键字:就业; 信息管理; SQL Server;JSP

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此类网站不胜枚举,最为突出的有“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与“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

它们主要包括了“求职”、“招聘”、“新闻”、“企业介绍”、“政策”、“咨询”六大板块。分别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各类信息帮助,属于非常优秀的网络资源站。通过对这些优秀网站的学习研究为本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平台

三、本次项目的意义

J2EE平台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成熟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为网上信息的交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方便的操作界面。由于J2EE平台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法,使得该系统的使用更加的人性化、个人化、更贴近用户。以J2EE平台的构建思想来实现网上选课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实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相结合,安全性以及规范化原则。在系统中还采用了CSS层布局技术。使设计更加的简便。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大学毕业生至关重要的问题,每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都都将就业途径视为命脉,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正是提供这种途径的最佳方式之一,具有极度的应用价值与实用性。

四、本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市场可行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因为存在着所谓的“热门”和“冷门”现象,各大高校在对所谓的“冷门”专业招生时也往往会存在多多少少的顾虑,一是“冷门”专业的人才少,很难找到较高水平的讲师来给同学们上课,二来校领导对“冷门”专业“不放心”,担心自己学校出去的学生找工作难,直接的影响到学校的就业率,再就是应届毕业生对工作需求的不了解,这些原因就直接导致了专业的选择错误。而 有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能让各方面及时,迅速的了解到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分析,避免出现某一专业供大于求,而其他专业找不到人才的尴尬现象。

2、经济可行性

本次项目的开发较为简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请部分学生来完成,学生对专业知识比较了解,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员工的培训经费,缩短了项目的完成时间,再者现今社会网络发达,部分问题可在网络上得以解决。另外,现实生活中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较大,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离不开与本次项目相关的系统,在效益上一定能取得一个很满意的答复。

3、技术可行性

项目风险分析:本次项目开始与2013年9月,要求在2013年年底完成,客户要求在这个系统中管理员可以完成学生信息的添加、删除等管理,企业的添加、删除等管理,企业用人信息的删除、查看管理操作;管理员可以随时浏览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使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轻松的掌握。本次项目的时间相当充裕,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队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确保能给用户一个最满意的答案。

资源分析:在本次项目中我们有多达5万快的资金和所有需要的硬件设备,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相关的软件和部分硬件。

技术发展分析:在我们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满怀经验,多年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设计过程中能快速准确的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保证能让大多数的用户满意。

4、外部环境可行性

毕业生就业信息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重点,而且本次项目我们团队坚持不抄袭,不仿照,在保证完成所有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完美、新颖,誓保不出现任何法律纠纷。

五、测试结论

软件测试是软件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为耗费时间的一个环节。统计资料表明,测试的工作量约占整个项目开发工作量的40%左右。因此我们准备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系统测试。

就业市场英语使用需求调研报告 篇7

调研对象:02级、03级艺术类毕业生

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冲击下,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在接受着来自国际化的洗礼。特别是入世让我们更大程度上明白人才资源在一个企业当中的至关重要性。这也就对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高要求。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外语是吸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工具。”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熟练运用自然而然就是国际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特别是作为走在时代与时尚前端的艺术行业,他们的国际化与时尚化直接要求了我们的艺术专业从业人员的英语的精通度。

1 调研的情况

(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人才外语水平的要求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的共同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新大陆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晶的看法代表了很多用人单位的观点:“我们高科技公司面临的是国际化的竞争,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希望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2)近日的中华英才网公布的上海、北京的薪金调查时也显示:外语熟练水平不同,薪资差距大。英语水平已成为决定中高收入者工资水平最重要的两个标准之一。调查显示,英语熟练者的年薪水平分别比外语水平一般和中等者高出71%和37%。同时对于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不仅外企对英语水平有要求,越来越多的国企和民营企业也都对英语水平提出了要求。不仅对企业中层和管理层提出英语水平的要求,即使对初级岗位的招聘,企业也有基本的英语要求。英语已经成为职场杀手锏,甚至可以说:英语能力决定个人命运。

(3)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四级证书在毕业生的就业户口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都将户口问题和旧四级证书挂钩,如北京上海都将四级证书作为应届生户口准入的必要条件。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届毕业生的学位学历证、四六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也早已纳入招聘的“必备条件”。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环境对英语能力和证书的要求,高校也纷纷将四级证书作为发放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

(4)当下,英语培训市场需求量大,所以,英语培训机构此起彼伏。大家可以看到,在CBD,甚至一座像建外SOHO这样的大楼中就会有很多外语培训学校,为了在瓜分殆尽的培训市场中找到一方席位,外语培训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白领外语培训的潮流。贝立兹语言培训中心市场总监张倩介绍,贝立兹选用了一套由美国总部与许多知名机构,如哈佛商学院、财富、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等合作修订的商务英语教材,解决了很多白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更好的就业和更好的进修发展机会。北京实力外语学校校长说,现今,研究生、博士生、海归等比比皆是,这就促使现在的白领要紧跟时尚的潮流,不断地打造自己,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防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很多人表示,英语学习对于他们的工作有极大帮助。同时,英语语言的技能使他们在求职中增加了提高薪酬的筹码。

(5)前段时间,我们奔波于各大高校毕业招聘会,国际会展中心、八一体育场、省市人才市场等各大招聘会,探访年末招聘会,了解用人单位对应届艺术专业毕业生的用人需求。尽管不少岗位都提出艺术专业求职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但我们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发现年底各个企业对应届艺术专业毕业生需求强劲,特别要求一般需要英语三,四级以上,有良好的英语听说写能力,熟悉一般相关专业特别是对艺术专业的英语习语,并对英语条件优越者提供良好的入职培训和具有绝对竞争力的薪酬。多数广告公司对本公司招聘的设计师都要求必须熟悉英文设计文稿的制作。

2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以上是这次就业市场英语使用需求调研报告的一部分典型的数据,这足以从中了解到英语在就业市场上的使用需求情况,也能生动地体现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大重要部分了。现对调研的内容归纳如下: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升职,为了自己和家庭能够生活的更好。英语是世界语,是世界上的一种通用的语言,是官方语言。学会了英语,就能够更直接的了解世界,就能够走出国门。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与世界各国的接触将会日渐频繁,将会与日俱增,学会了英语,就打开了和外商直接交流的通道。

其次,在我们的社会中,英语的地位变的越来越重要。求职,很多的岗位都要求你懂英语,许多的公司要求你精通英语,或者是要求英语四级,或者是六级,甚至是英语专业八级。生活中,英语的地位也让人越来越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英文单词进入传媒,闯入我们的视听世界;走在路上,也总能听到从别人口中蹦出的英文词句;升职,英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就应运而生了许多的职称英语培训班;幼儿的启蒙教育也将英语的教育溶入教学,让英语学习从小开始走进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再则,随着近些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日益趋于国际化,大型企业,外资企业,日益成为毕业生向往的就业目标。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企业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场合要接触到英文文件、材料、资料以及直接和外方进行业务上的接触。甚至有些公司会在公司的日常文档中要求直接使用英文。所以现在的高水准的企业对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实际上是相当高的。

还有,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英语水平的考察还将普遍的成为用人单位对学生水平衡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多数的职位,英语已非专业技能,而是必备的职业素质,自然被企业普遍地采用为招聘考察项目。同时,就英语本身所含意义来看,英语是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已被普遍认同,而目前国家仍有英语四级与学位挂钩的政策,那么英语四级没过就会意味着你没正常地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工作岗位的人的职责是认真工作,学生的职责是好好学习,英语四级没过,招聘者就会想这人是个不替自己职业前途考虑的人,是个不负责、散漫、懒惰、缺乏进取心的人。

最后,对于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来说,用人单位更注重国际化与时尚化。作为走在时代和时尚前端的这一类群体来说,不仅是世界给了我们必须精通世界语---英语的责任,更是我们自己为了不让时代和时尚淘汰和埋没自己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要让中国的艺术能够更多的吸收国际艺术的精华,我们就不得不时不时的与国际时尚接轨,与之多多交流,多多探讨。而英语就成为了这种责任或职责的唯一交流工具。这就是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甚至是时代给我们艺术专业学生赋予的最新最基本的时尚使命。

3 结束语

随着祖国的日渐发展和强大,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微乎其微了,这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世界语言——英语,甚至要学习好它。反之,作为普通个人,无论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明天能够更加美好,不管面对A、B、C的时候我们有多么的头疼,有多么的头大,有多么的无奈,我们还是要学习好英语!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学外语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小学外语教学》1996.10.1~2.

[2]吴道存主编.怎样教好英语--英语专家论英语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Pit Corder.谈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0,(4):1-4.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http://www.jmnews.com.cn/c/2005/03/14/16/c_533253.shtml

专业与就业调查报告 篇8

摘 要: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调整专业规模、使就业市场供需平衡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高校专业调整的盲目性、滞后性和市场“失灵”导致就业形势越来越来越严峻。

关键词:专业设置;市场需求;均衡;就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其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导致出现结构性失业。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招生逐年递增,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就业市场需求的增速,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虽然增速逐年下降,但是总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由于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种种错位,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加重,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从2007年开始超过当年毕业生人数,致2010年,累计未就业总人数已将近是当年毕业生人数的两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预计2015年涌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有相当大一部分会加入失业大军,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搁置和浪费,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小觑。

(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1.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市场需求来安排,这就要求高校对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具有灵敏的反应和及时的调整,但很多高校不能正确把握和预测市场需求规模及其变化,导致形成思想观念型、知识技能型、区域差别型等结构性失业[1]。

a.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滞后性。在各方利益的驱使下,各大高校往往青睐就业率高、工作条件好的专业,但我国很多高校对市场机制不够了解,盲目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而培育出当时市场需要的人才需要四年时间,四年后有的热门专业人才出现饱和或者不再热门,企业也对人才的需要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造成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找工作非常费劲,也不能再达到四年前所期望的工作岗位和公司待遇水平。

b.规模、结构、比例的不合理。由于高校很难在宏观上了解各专业就业形势及趋势,盲目的扩招和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会导致小范围内比例失衡、大范围内结构错位。如果只强调规模,就无从真正考察到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导致专业结构脱离市场需求,就会出现人才的短缺与过剩并存。

c.专业设置的雷同性与高校之间的竞争性。各个高校只根据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而盲目同时集中开设某一个专业,造成专业设置高度雷同,人才培养的过分“扎堆”,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趋同与社会需求多样化之间存在距离,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2]。同时高校间的无序竞争也是专业雷同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各个高校为了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着重培养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人才,造成某热门专业供给过盛,导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降低。

d.高校专业具体课程设置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叠与老旧,如本年度设置的学科内容与下年度学科设置内容有很多方面的重复;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发展滞后,课程内容部分老化,不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和宏观,不能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不具体,微观研究方法较少,方法比较单一和宏观,缺乏可操作性[3]。

2.市场失灵。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均未完善。造成很多市场失灵的现象。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存在两点缺陷。首先,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不可避免,市场只能够反应当期的就业状况,却不能充分地指明将来的就业需求。冷门热门专业之间不断的交替变化,加大了高校对市场机制把握的难度。其次,我国就业市场发育过程中的缺陷,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就业的市场需求曲线尚不能科學全面地反映真正的社会需求,必然会误导人们对于人才需求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解决的途径和建议

(一)政府和社会的宏观导向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提高就业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应当对历年大学生就业率和失业率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影响因素,才能对就业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预测,为高校招生和专业调整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避免盲目扩招。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失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险制度,为大学生寻找工作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的网络就业信息平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靠信息。

(二)学校和学生微观调节

1.学校教育改革和就业指导。学校应当深化教育改革,在专业设置方面,根据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就业形势,准确预测专业形势的变化,调整专业规模、结构和比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合理搭配各个课程之间的比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也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注重毕业生实践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联合企业举办大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市场的需求绝对不能成为高校专业设置的惟一尺度。如果完全以就业市场为导线,那就意味着一些学科将面临被削弱,甚至是被取消的命运,更意味着我们的学科建设将残缺不全。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基础研究学科的发展,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教育也势必成为跛足的教育。

3.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就业观念。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高校或者教育工作者应当率先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自己;第二,要以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拓创业教育,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政策支持;着重应该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就业应聘的能力、自主创业的能力;第三,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时间是最好的课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现实状况,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更直接、更有效。

三、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原因、影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社会是基础,政府宏观调控是关键,高校改革是根本。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奔向小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同果,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5):62~63

[2] 贾勇宏,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的博弈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8(11):22~24

[3] 李永义,唐雷雷,李云倩,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47~48

上一篇:洗煤厂汇报材料下一篇:中国联通员工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