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研究

2024-08-07

就业问题研究(通用12篇)

就业问题研究 篇1

摘要:随着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 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并且提出了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培养,自身能力

上世纪末以来, 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每年的毕业研究生数量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据统计, 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优势正在不断丧失。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并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不合理等问题。

1、专业设置不合理。

在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方面, 大部分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而且专业设置相似度过高。各高校在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上, 过度偏重传统专业, 缺乏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的设置, 而且所设专业与用人需求不匹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行政管理等传统专业社会需求有限, 而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计算机等专业社会需求也趋向饱和, 经济、管理等专业虽然有一定的社会需求, 然而专业设置过于相似而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种传统专业和相近专业的设置, 导致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面对的岗位非常有限, 竞争压力较大, 就业率出现一定下滑。

2、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面对当今的社会发展水平, 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经难以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培养方式。过于配种理论和学术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 导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发现其所学知识很难直接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而且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并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工作中。这导致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后, 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 及适应工作岗位的过程。

(二) 硕士研究生自身能力不断下降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各高校在大量增加本科招生人数的同时, 也在不断加大研究生的招生力度。近些年, 硕士研究生的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在急剧攀升。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导致硕士研究生导师及任课教师出现短缺, 为了硕士研究生的教学需要, 各个高校在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上的师资力量。导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有所下降, 这对研究生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另外, 硕士研究生的扩招, 也导致研究生自身水平的下降。扩招的直接表现为研究生的入学门槛降低, 对研究生自身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不利影响。据调查, 现有的在校硕士研究生中, 跨专业和同等学历人员已经占据相当比重, 尤其以文科专业更为突出, 有些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甚至出现没有一个是本科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情况。

考取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出现误区也是导致研究生整体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许多研究生都有考研误区, 有的想获得研究生学历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有的为了躲避本科就业压力,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想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考取研究生后, 便出现学习涣散, 不思进取等。

硕士研究生自身能力的下降也是导致其就业出现困难的重要原因。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面试以后, 将这些“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淘汰掉, 导致其就业出现困难, 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整体就业率。

(三) 硕士研究生择业标准过高

硕士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就业标准过高的现象, 这也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研究生在择业的时候, 都存在一定误区, 期望值过高。大多数硕士研究生都将自己的择业标准放在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或者高薪水高福利行业, 但这样的工作需求有限, 导致大量硕士研究生难以如愿, 造成局部地区硕士研究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

(四) 用人观念发生转变

虽然在某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 学历仍然是用人的首选。但在大部分企业中, 这种用人观念已经有较大转变。能力型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引进人才的重要标准, 社会经验、工作经验已经取代学历成为需求的第一要素。在私企和外企引进人才的时候, 往往更加趋向于本科生和大专生, 许多职位其实并不需要高学历人员去担任, 而相反本科生更具有年龄优势和可塑性优势, 并且还具有成本优势。

二、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 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于解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十分重要。首先要改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改善专业设置, 并不是要废弃传统专业, 而是要改善传统专业的设置, 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 转变传统专业的招生观念, 勿求多, 但求精, 与此同时, 要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 将社会需求摆在重要位置, 培养研究生的目标也是要更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是办学的重点。还要转变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的比重, 将社会实践列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理论来源于实践, 更要更好的应用于实践, 社会时间环节不但能够增加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还能让硕士研究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甚至还有可能让其从社会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二) 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自身能力

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是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内在因素。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加大研究生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高素质研究生导师的力度。从教学环节提高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及自身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转变错误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各种错误的考研动机, 以积累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目标, 这样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整体水平, 提高就业时的竞争优势。

(三) 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

通过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和提高其就业能力。让硕士研究生做好正确的自身定位, 认清就业形势, 避免出现理想主义和过度自卑的情绪, 帮助硕士研究生转变错误的就业观念, 寻找更好的就业平台, 增强研究生的创业意识, 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新慧:《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 《青年探索》2004.03

[2]、罗双发:《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分析》, 《社科纵横》2008.12

就业问题研究 篇2

引言:女性就业是女性获得经济独立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之

一。女性的劳动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关系到女性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又涉及男女社会地位、权利平等的问题,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女性劳动就业问题本身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一、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的现状及特点

1、女性大多从事教师、护士、家政等女性化的工作

2、收入普遍比男性偏低

3、从整体就业人数看,女性就业比例要低于男性就业比例

4、女性就业率降低,在就业困难

二、中国城镇女性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就业领域中性别歧视广泛存在,有些工作只招男性,因为男性的限制因素比女性少,例如结婚,生孩子,出差等等

2、女性孕期对就业有很大影响,有案例表明某些女性在休产假时被开除。女性孕期可能对某些工作无法胜任,对工作单位会造成一定影响。

3、女性在企业裁员中首当其冲,女性属于弱势群体,体质,时间各方面可能不及男性

4、高学历与低学历相比,高学历较好就业,但高学历女性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就业同样存在问题

三、解决中国城镇女性就业问题的对策

1、就业权的保护,完善法律对女性就业的保护

2、职业待遇的保护,女性与男性完成同样的工作应当受到同样的待遇

3、非歧视性原则的保障机制

4、政府加强对劳动就业的宏观调控

就业质量问题研究 篇3

就业质量是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概念后,国外部分学者和国际组织关注的一个新领域。在已有文献中,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概念,即“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被作为就业质量的定义广泛引用。

一些国际组织和专家还探索构建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体面劳动”指标,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质量”指标体系,欧洲基金会构建了“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体系。2010年2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协调上述三个国际组织,编制了统一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就业安全与规范、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工作生活平衡度、工作稳定性及社保、协商与谈判机制、技能培训、员工关系与工作动机等7个维度,并据此测度和发布了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摩尔多瓦、乌克兰等9个国家的就业质量国别报告。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也对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探索。大多数文献都将就业率、供需比、工作的稳定性、收入、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就业满意度等纳入指标体系。

笔者认为,就业质量应该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宏微观相结合的概念。从微观层面上讲,就业质量是指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就业者就业状况的客观表现。从宏观层面上讲,它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评价方面,可以在借鉴有关国际组织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工作实际,充分考虑有关指标的可得、可用性,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重点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就业机会。可重点考察新增就业、就业人口总量、劳动参与率、失业率、就业结构等因素。二是就业状况。包括工作本身的具体特征和工作场所的具体特征,是否能够使劳动者通过就业改善家庭生活。可重点考察劳动者的工资薪酬和工资增长、社会保险覆盖及待遇、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就业安全、禁止童工等因素。三是劳动关系。主要看劳动者就业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重点考察劳动合同覆盖率,是否有平等协商和社会对话机制等因素。四是就业能力。主要看劳动者是否得到有效的职业培训,从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及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五是就业环境。重点考察劳动力市场基础作用的发挥、就业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就业公平等因素。

二、我国就业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根据上述确定的就业质量基本含义及指标体系,笔者对我国就业质量进行了初步考察,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就业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需要不断提升,从而不断满足广大劳动者对就业质量的要求。

(一)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1.从就业机会看,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保持在70%以上。2003年至2011年的9年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9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维持在1000万人以下。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快速增长,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34.3%上升到2011年的47.0%,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由2002年的50 ∶ 21.4 ∶ 28.6转变为2011年的34.8 ∶ 29.5 ∶ 35.7。

2.从就业状况看,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02年至2011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12422元增长到42452元,年均增长14.63%。初步建立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框架。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特殊劳动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劳动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劳动法》明确:“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延长工时需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工作环境不断改善,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由2002年的1.33下降到2011年的0.173,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死亡率由2002年的4.05下降至2011年的1.88,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2002年的4.94下降至2011年的0.564。

3.从劳动关系看,随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出台,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用工逐步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不断完善。2011年末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已经达到86.4%。集体合同制度逐步确立,2011年末,经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的当期有效集体合同96.2万份,覆盖职工1.22亿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不断深化,企业工会组织不断完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话机制不断确立。

4.从就业能力看,人力资源得到不断开发。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基本格局,不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每年超过1200万人,每年有超过1.5亿人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2年以来,共有9300多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劳动者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5.从就业环境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覆盖中央、省、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五级管理、六级服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网络,劳动者可以就地就近免费享受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得以建立,职业多样性、流动性增强。政府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责任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劳动者创业的政策措施。各类群体公平就业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有关部门文件对保障妇女、残疾人、乙肝病毒携带者等群体公平就业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保障措施不断加强。

(二)当前我国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的就业质量还不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岗位依然不够充分,总量压力仍然很大。首先,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压力较大,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第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高,需要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第三,较大比重的城镇就业还集中在低生产率部门,高生产率部门就业机会不足;第四,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较高,亟急需创造更多体面的就业机会。

2.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不足。虽然近年来职工工资得到明显提高,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国民收入中,劳动者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工资支付行为不规范,欠薪、随意克扣工资的现象没有杜绝。社会保险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保险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用人单位劳动环境差,威胁劳动者职业健康。部分岗位对劳动者健康造成危害,职业病高发,职业寿命缩短。

3.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不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劳动监察执法机制还不完善,劳动合同覆盖率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覆盖率还不高,劳动关系领域进入矛盾多发期。

4.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不足,实现稳定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空间有限。相当数量劳动者的素质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技能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低素质低技能劳动者实现就业会更加困难。一些高校毕业生由于技能不匹配,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5.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待进一步打破,就业歧视仍在部分领域存在。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从传统农业国家走向现代化工业国家,传统的体制分割尚未完全打破,而且还不断形成新的市场分割,造成了部分行业和企业仍存在对性别、身份、年龄、地域、健康等方面的就业歧视。

(三)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总体来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在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支撑较高的劳动报酬,也难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者的弱势地位。

2.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对就业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城乡分割、身份分割、管理体制分割,致使就业质量在部门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劳动者素质制约就业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结构、培育方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方面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劳动力,制约了经济发展,不能为提高就业质量创造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不能通过高素质的劳动力直接推动改善就业质量。

4.社会意识对就业质量也有重要影响。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增强、权利意识不断加强,全社会追求“就业质量”的宏观社会心理环境已经逐步形成,社会意识的增强使就业质量问题进一步凸显。

三、提高就业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就业质量的基本原则

提高就业质量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既重规模、又重质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重心应该逐步从侧重于扩大就业规模向扩规模、提质量并重转变。二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既需要政府让利于民,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提供均等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基本保障和服务,也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三是坚持政策支持、市场导向。进一步总结、充实、完善现有政策措施,同时尊重市场规律,通过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四是坚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就业质量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也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提高我国就业质量的建议

1.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注重质量提升。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金融、社保、贸易等政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

2.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当前我国就业质量提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提高就业质量核心应该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切实为中小微企业减负。通过减免税费、贷款支持、技术支持、市场服务、法律咨询等多种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壮大。要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3.改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实现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就业质量。要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还要加强劳动者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建设。

4.加强和改善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面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转向就业服务。要加快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进程,逐步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户籍身份分割,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

5.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实施力度,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强化执法检查力度。要制定并推行促进企业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生活质量、鼓励员工参与的项目、法规、政策。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还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劳动风险。

6.探索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借鉴有关国际组织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工作实际,研究建立多层维度、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核心指标,特别是把体现就业结构、就业状况、工资收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就业满意度等核心内容纳入指标体系,真正反映我国就业质量的状况,同时也贴近劳动者的切身感受。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4

1 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差别

为了了解不同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差异, 对我校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工学、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好, 就业率为97%;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相对较好, 就业率为93%;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为85%。由此可以看出, 专业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工学、管理学和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具有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 而且就业面相对较宽, 城市对应岗位较多, 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主要在学校、科研机构和规模较大的相关公司, 市场需求不强, 在就业过程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就业难度较大。

1.2 就业期望值过高

研究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 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截止2009年12月31日, 2009届已就业的毕业硕士研究生中, 55%左右的研究生到机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工作, 7%左右的研究生升学或出国深造, 8%左右的研究生到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就业;3%的研究生从事临时的科研助理工作, 21%左右的研究生到中小企业或基层岗位工作。由此可以说明, 研究生就业目标集中在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外企, “机关热、企业冷”现象十分明显, 大多数毕业生以进政府机关、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为就业的优先目标。同时, 中小型企业却受到冷遇, 大量技术性、服务性岗位招不到员工, 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 就业机会被浪费。2009年, 云南省计划招录1万名大学生村官, 经过动员鼓励, 有70多位研究生报名考试, 进入面试的研究生也有10多位。但是, 有的研究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干脆放弃面试机会, 最后只有1位研究生到村任职。

1.3 创业人数较少

我校研究生2009届毕业研究生中创业比例不到1%, 创业人数少。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许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 如在工商注册、营业执照、小额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但是创业人数较少, 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 研究生毕业后想“当公务员”、“端铁饭碗”, 读完研究生后还要自己自谋职业, 就没有上学的必要。其二部分研究生盲目清高, “大事做不来, 小事不愿做”, 宁可待业也不创业。其三研究生没有具备创业精神和掌握必要创业技能和方法, 创业的成功率低。大部分学生面对创业无从下手, 即使在“创业计划大赛”活动中成绩优良的研究生, 也仅停留在理论上, 创业实践信心不足。

2 基本对策

2.1 改革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人才质量

教学内容、教育模式, 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极大, 注重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与科技进步相适应,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发展趋势尽快进课堂, 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社会上保持领先的水平。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 研究生能尽快的适应社会, 从而找到适合岗位。同时, 注重研究生的人文精神、社交、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研究生是整个教育的最高层次, 培养的研究生将直接进入生产、研究、开发的部门并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之间联系密切。因此, 加强同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联系, 教师可以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形成共同办学和联合办学的局面, 以增强培养学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 在大力发展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的同时, 注重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2.2 加强就业教育, 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要狠抓加强就业教育, 彻底转变传统就业观念。通过就业教育, 让毕业生真正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 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就业教育, 促进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方式, 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 把就业重点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大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2.3 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 必须对学生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使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要鼓励创业, 使研究生崇尚创业, 让创业成功者成为新时代研究生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同时, 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 必须与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因此, 近几年来政府和学校相继举办各种创业计划大赛, 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培养了创业意识, 提高了创业技能, 为毕业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军.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8 (1) :269-270.

[2]周静.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相关问题探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48-49.

[3]王银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观念性障碍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 2007, (5) :154-155.

[4]魏井福, 江中文, 姬晓琴.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生就业, 2009, (15) :64-65.

[5]宋云峰, 李松.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09, (6) :182.

[6]高桂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的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 :54-57.

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篇5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文章介绍了当前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我国;劳动力;就业

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些年来出现的各种就业问题从本质上讲不仅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多年来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及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积累的结果。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就业危机日趋显现,但由于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才使得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涨中有落态势(见表1)。这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相对乐观。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而言(见表2),技能型培训和转移后培训人数明显增多。另外,职业培训、创业培训、预备制培训等工作也开展的井井有条。

虽然我国在劳动力就业和培训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平均水平较低,一般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普遍不足,同时,失地农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残疾人、“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存在,致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失衡

从调查情况看,“供需矛盾”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幅度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的矛盾等。

从教育体制来看,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严重失衡,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首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错位。其次,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上的错位。我国现行高职专科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较单一,结果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匮乏,动手能力差,在人才市场处于弱势。再次,教育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抓不住社会需求的“时间差”。

(二)农村劳动力、失地农民就业观念滞后,就业矛盾突出

当前农村劳动力及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滞后,表现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茅草窝”、“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传统思想;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农民已经习惯了自由的生活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受约束的工作环境,从而不愿外出务工等。正是这些落后观念,使得农民怕冒风险,不敢出去,不愿出门,即使愿意,主要方向也是以本地县城、建制镇为主,很少愿意进入大城市。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而当前人多地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均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使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从就业岗位来看,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由于大部分务工人员文化低,无一技之长,找工作困难,而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脏、累、险的活,劳动强度大,经济收益低。另外,失地农民中“两低一高”现象较普遍,即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就业期望高,这样就造成“有人无活干同时有活无人干”的矛盾。

(三)对流动人口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组织有序、有计划的务工输出无法满足外出务工人员的需要,造成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盲目外出,以致出现外出后无生活费,回家又无路费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管理及跟踪服务上无法满足其需要,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提供援助。另外,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其家庭留守人员生产、生活、学习等也存在诸多困难。

(四)劳务市场不健全,政府组织劳务输出比重低

当前我国劳务市场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现象较普遍,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突出,自发性、盲目性色彩浓厚,导致劳务市场效率低下。调查表明,玉溪市外出务工人员中由政府(单位)组织外出的只有11%,自发和投靠亲友仍然是主要渠道。89%的外出务工者主要靠血缘、地缘实现就业。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在全省7个地级市和9个县级市对1012个农民工的调查,在农民工就业渠道中,由乡政府组织仅占1.7%,但在调查中实际有25.9%的农民工要求政府在组织外出务工方面提供帮助。

(五)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再就业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失业保险金总量匮乏。首先,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窄,导致失业保险金的筹资范围小,总量不足,这就削弱了失业保险金对再就业工程的保障力度。其次,失业保险金的收缴力度不够,满足不了失业人员的现实需求。二是失业保险统筹层次低,运行不规范,在失业保险金的使用上差异较大,国家很难从宏观上把握再就业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三是失业保险金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支出比重没有制度作保证,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主要是对失业者的一种事后补偿,在促进再就业中表现得尤为被动。传统失业保险金用于行政性的支出比例过大,而用于再就业工程的比例过小,基金的偏离使用使得原本就不足的失业保险金对再就业的保障功能更弱。

三、解决措施

(一)大学生就业,政府、学校和个人都有责任

针对制度上的束缚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可加大制度性建设,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简化人才流动手续,打破地区人才交流不均衡的现状,降低人才流动与转换成本。

面对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相矛盾的现实,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教育供求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教育也应该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为导向,及时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学科结构,使学生顺利就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应转变观念,苦练内功,掌握真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动争取就业。

(二)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推广灵活就业形式

农村劳动力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拓展就业机会来增加经济来源。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可以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进行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农村劳力也可以“走出去,引进来”,即先到外地通过打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商机,待时机成熟后回来利用地域优势进行创业,或者引进外来的投资项目,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就业培训。成立各级劳动力就业培训机构,加强就业前的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引导,供需对接的培训原则,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实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大面引导性培训双管齐下,突出学以致用,注重技能和素质;转移培训注重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到形式多样,期限灵活,内容实用。

推广灵活就业,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它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范围的限制,农民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选择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等。相关部门应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 三)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确保务工人员无后顾之忧

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有计划的安排务工输出工作。各地要运用网络系统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把他们的基本情况、流动、从事行业等资料输入电脑,并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更新。此外,还应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协作配合、落实用工单位协管责任、抓好留守儿童培养教育等,确保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后,他们的务工收入确实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建议基层政府在组织人员外出务工时,应努力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赡养工作、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在乡原有权益,做好外出务工农民的服务工作。

(四)发展完善劳务市场,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劳务输出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劳务市场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建立和维护统一、有序和规范的就业市场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一是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扩大劳动力市场容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劳动力供求信息互通共享,方便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区域之间流动。二是完善劳动力供需信息收集手段,缩短下岗失业人员待业时间。三是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工档案托管等服务内容,采取供需见面会、个别职业介绍等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强化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体系,把劳务输出服务网点延伸到各个乡镇。要建立信息传递渠道,及时向农民发布劳务信息,使劳务信息能够通达到每个乡镇。鼓励多种劳务输出组织形式,按照“强化政府组织形式引导和规范中介机构组织形式,倡导亲朋好友组织形式”的要求,积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降低务工的信息成本。

(五)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政府职能

首先,完善失业保险金的筹资和发放机制。一是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尽快将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障的范围。二是加大失业保险费的收缴力度,使再就业基金的来源稳固。三是制定出一定比例,按比例提取再就业基金,同时限制管理费的使用。

其次,要加强失业保险立法,这是规范失业保险工作的前提。一是要尽快在宪法中增补失业保险方面的条款。二是加快制定和通过失业保险法及配套法律,其中《失业保险法》应明确规定保险政策、保险基金筹集与使用、就业服务制度、就业培训制度、保险管理体制等,从法律上保证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

再次,强化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应包括:制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投入;完善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管理;推行灵活就业,拓展服务领域;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工作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就业;失业

在全球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同时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形势,其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我国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资源枯竭城市32座,当前资源枯竭城市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和帮助。然而多数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尚未枯竭,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业转型日益迫切,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导致失业人员增多,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的救助力量毕竟有限,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仍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解决日益严峻却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一座以煤炭、电力、钢铁、粮食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煤炭探明储量117亿吨,居全省首位,精查储量25亿吨,年开采优质原煤2000多万吨。总人口151万,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3亿元,钢铁产量全省第一,煤炭产量全省第二。2004年的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是136.6亿元,近几年经济以20.3%的速度大幅增长。2004年就业人数是688822人,2008年就业人数为581305人,就业人数以每年3.1%的幅度下降。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就业人数的下跌很耐人寻味,本文将力图探究其个中原因。

为了更好的把握就业问题,笔者对该地区的矿区职工进行了小型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达98%。本次调查的具体样本分布情况是:(1)年龄:16~25岁,占9%;26~35岁,占17%;36~45岁,占27%;46~55岁,占42%;56岁进以上,占5%。(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2%;初中占48%;高中(职高、中专、技工)占28%;大学(大专)占22%。(3)政治面貌:团员占6%;党员占33%;民主党派占1%;群众占60%。(4)职位级别:普通职工占71%;一般管理人员占14%;中层管理人员占14%;高级管理人员占1%。本文提到的调查数据均依据本次调查统计结果。

一、双鸭山市就业形势

(一)就业基本情况

双鸭山现有下岗失业人员32316人尚未实现再就业。每年有新增劳动力1.2万人左右,包括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以及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仅高校毕业生历年结转尚有近4000人未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0万人,随着双鸭山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被征地农民也将逐渐增多。近年来,双鸭山市劳动力供给压力较大。

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32046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89587人(机关事业单位517个,从业人员18193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65户,从业人员72625人;集体企业206户,从业人员5541人;私营企业3284户,从业人员35330人,个体经营33229户,从业人员57898人),灵活就业从业人员42459人。全市农村人口571624人,农村劳动力264677人。在2008年市、县两级职介机构接待求职登记的67559人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为11.3%;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仅为9.2%。2007~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3.98%、3.85%、4.03%。

就业弹性系数是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是判断经济增长进程中就业是否相应充分的重要指标。2004年至2008年黑龙江省就业弹性系数多数年份低于全国水平,双鸭山市就业弹性系数多数年份又低于全省水平,与本省其他煤炭城市相比波动也更为明显,并且出现就业弹性为负值的频率更高,在经济逐年正向增长的前提下,就业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的情况更凸显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已经无法使其摆脱就业困境。

(二)就业结构

1.就业的产业结构

2004~200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都有所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不稳定呈波动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大体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大体呈下降趋势(见图1)。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22642人,比2004年减少17728人,下降7.4%,第二产业128541人,比2004年减少17823人,下降12.2%,;第三产业230122人,比2004年减少71966人,下降23.8%。

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增长54.2%、48.7%、52.1%,第一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第二产业的比重除个别年份逐步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除个别年份逐步下降(图2、图3)。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变化也不明显,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在逐年减小,但从业人员的比例基本表现为逐步上升的态势,甚至在产业比重减小的年份中就业人员比例还有所提升,这充分凸显出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优势。

双鸭山市第一产业比重既高于本省其他同类城市,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不仅低于其他同类城市,同时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本身不很合理,双鸭山市表现的更加突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在本省其他同类城市中是最大的,由于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大省,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较高,就业人员比例反而低于本省其他同类城市仅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最小,就业人员比例却是较高的,在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就业人员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无论是从全省情况还是同类城市比较来看,双鸭山市的产业结构都是非常不合理的,本省其他同类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同向,双鸭山市表现出明显的反向性。

2.就业的城乡结构

城镇就业人员比重大体逐年降低,农村就业人员比重大体逐年增加;与本省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双鸭山市的城镇就业比重最低,农村就业比重最高,就业的城乡结构与工业化进程逆向发展。资源型城市工业比重较大,因此双鸭山市就业的城乡结构仍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就业人员从2004年的688822人减少到2008年的581305人,减少了107517人,年均减少21503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430059人减少到298026人,年均减少26401人;乡村就业人员从258763人增加到283279人,年均增加24516人。

3.就业的所有制结构

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集体单位就业人员比重没有明显变化,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比重总体呈现下滑态势,城镇个体和其他单位就业人员比重波动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双鸭山市的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比重最大,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比重较小,仅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双鸭山市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双鸭山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元交汇逐年累积,就业岗位却逐年减少,这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日趋严峻。在就业岗位逐年减少情况下,现有下岗失业人员32316人尚未实现再就业;每年有新生劳动力1.2万人左右,包括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还有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新生劳动力等待安置,仅高校毕业生历年结转尚有近4000人没有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0万人,还有即将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安置。受金融危机影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将会出现限产减员,中小企业发展会受到冲击,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工作压力会逐步加大。上述原因导致该地区的就业机会非常稀缺。针对该地区一般人找工作的困难程度调查结果是:37%的被访者认为很困难,46%的别访者认为比较困难,17%的别访者认为一般,没有人选择比较容易和很容易。今后几年劳动力资源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就业压力很难缓解,解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是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和输出劳动力迫在眉睫。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对工业的依赖程度高,同时第三产业非常薄弱,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畸形导致就业吸纳能力日渐衰退,所以出现经济发展较快,就业增长率却不高甚至就业总量下降的现象。双鸭山市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甚至产生“挤出”效应,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表明该地区发展第三产业已经刻不容缓。

无论是从全省情况还是同类城市比较来看,双鸭山市的产业结构都是非常不合理的,本省其他同类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同向,双鸭山市表现出明显的反向性;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较高,就业人员比例反而低于本省其他同类城市仅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最小,就业人员比例却是较高的,在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就业人员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近些年都在40%以上,始终是双鸭山市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上却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产业比重增加而就业人员逐年减少的情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小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中,足见该市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强劲、就业弹性之高。就业的城乡结构与工业化进程逆向发展,既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又阻碍该地区扩大就业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

(三)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矛盾突出

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不高,一边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另一边是大量过剩的技能单一、无技能的劳动力无法安置。据双鸭山市职业介绍中心统计,在2008年市、县两级职介机构接待求职登记的67559人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为11.3%;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仅为9.2%,急需改善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双鸭山市发展工业园区招聘高新产业技术工人与管理人员,多数岗位无人应征;此外,已有的高素质人才由于城市吸引力低下纷纷外流。这种“有事儿没人干,有人没事儿干”的局面会对地区的发展造成不利后果。引进高素质人才并留住他们,改善低素质人才的职业能力,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保持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

(四)社会保障与发展需求矛盾突出

该地区职工择业意向偏好政府部门、国有单位,忽视个体、私营企业;异地就业意识不强;对自主创业持否定态度。这种不考虑自身条件、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念一方面是多年来对政府和企业依赖的惯性所致,缺乏清醒的自我审视,未及时认清形势的变动;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担心今后的养老问题和失业后的生活。隐藏在观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使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被问到“如果可以选择,您愿选择哪个行业/部门”时,有93%的被访者选择政府部门,7%的被访者选择国有企业,无人选择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创业等选项。矿区职工的择业观念如此单一甚至落后于农民,非常值得深思。一方面,企业过去的不景气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深刻印象,另一方面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没有随时代发展。73%的被访者对“因为工作成就而被认可是否符合您的心理”回答不符合与一般,仅27%的被访者回答符合,说明多数人对工作的意义感到麻木,这必然导致工作的积极性低并最终作用于工作效率。如短期内不能就业,打算继续求学的人仅有16%,打算参加技能培训的32%,也就是愿意为了就业提升自己的人只有48%。26%的人选择继续谋职,26%的人选择在家等待。愿意、比较愿意及一般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人达到17%,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人达到83%。在被问到“您是否愿意自己创业”时,表示非常愿意、愿意及一般的仅有33%,表示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高达67%。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届时企业为了增效减员难免还会有矿工被挤出就业的行列,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此并没有做好准备。因此今后要转变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观念,为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做到未雨绸缪。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挫伤了职工异地就业、自主创业、到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就业的积极性,宁可艰难地守着僵死的劳动关系也不另谋出路,严重影响了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效果。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提升双鸭山市经济实力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就业的产业结构。双鸭山市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保持在年均20.3%,高于全省15%的平均水平,但就业总量非但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说明单纯依靠经济增长并不能确保就业的增加和失业问题的解决。这事由于不同产业对就业增长的作用差异显著,该地区的一、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同时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如果第三产业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就会导致就业陷入僵局。我们看到该市第三产业在比重下降的情况下就业人员比例不降反升,因此如果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调整其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可以改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笔者了解到在双鸭山市一些厂矿甚至没有任何金融服务结构,在一些乡村基本的商贸服务都没有,可见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立足于该地区的现实,重点发展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社会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等市场急需的第三产业,既能改变私营经济的发展不足的局面,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挖掘区位特点,发展特色旅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独有的挹娄古王城、赫哲族民俗文化等,开发挹娄文化游、湿地生态游、饶河边境游等旅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周边居民的就业。

(二)发展接替产业,创造就业岗位

通过延长矿产资源深加工链和粮食深加工,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受产业联动作用限制的,这种限制实际上也制约着第三产业促进就业作用的持续发展。[1]就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资源的采掘仍是其支柱产业无法动摇。双鸭山市只有立足现实以煤炭、钢铁、电力、粮食为其支柱产业,把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作为发展目标,推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动效应,实施了“四转一开发”战略:煤转电,形成煤电产业链;煤转焦,形成煤炭副产品精加工产业链;煤转油,形成煤炭、汽、柴油产业链;煤转气,形成煤炭气化产业链;综合开发,形成煤矸石、粉煤灰—砖机设备—新型节能、节土、环保建材产业链。发挥第一产业优势,促进粮食资源向粮食资本转化,推进油脂、绿色食品、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不但实现产业的转换,还能培育一批企业,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实现扩大就业规模。

(三)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

双鸭山市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基金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当前的社会保障基本主要覆盖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职工,2008年双鸭山市仅有13.4%的前述两类人员。广大农村劳动力尚未被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城镇私营、个体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很难获得社会保障,这极大地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很不利;双鸭山市的农村人口达37.9%,解决这么多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调整思路,建立起灵活、刚柔并济的新制度。

(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转移劳动力

重视发展国内的劳务输出市场,加强与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在能源、矿产、林木等方面的多元合作。目前这一地区有大量下岗人员、新增劳动力还有10万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一、二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第三产业尚不能充分吸纳,输出城乡的剩余劳动力是当下解决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继续保持与青岛、山东、大连、北京等地建立的长期稳固的劳务合作关系,还要积极开拓省外经济发展良好地区的劳务市场,大力开发东北地区的境外“周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韩国、俄罗斯、日本的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改变单一的劳务输出方式,不仅是输出人力资源,双鸭山市还可以尝试争取境外的工程项目,获取后再招募人员出境就业。为了保障输出人员就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对拟输出的劳动者进行先期技能培训,这种依据市场需求的先培训后输出模式既可以避免劳务输出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还能引导后续输出人员的积极性。

5.转变政府、企业、劳动者的观念,扩大就业

双鸭山市的发展长期依赖国有企业,传统观念深入人心,政府依赖国家的计划解决民众就业,企业只考虑提高效率不愿从长计议培养人才,劳动者指望政府、企业提供岗位和资金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再就业。传统观念束缚了政府、企业、劳动者的发展,转变植根在各主体的观念迫在眉睫。政府不应只把剩余劳动力当成负担,而是要转变观念将其视为服务对象,考虑如何以人为本,积极开拓创新,对各类人群分别进行区别性的培训,提高这些劳动力的技能。想尽一切办法寻求职位安置这些劳动力,或就地安排或向外输出,通过已就业者的传、帮、带,在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同时,还会对双鸭山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就业培训、转岗培训等,既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为今后企业可能转产做好铺垫,为人员的分流和转业提前准备好。要做好对劳动者的宣传工作,改变他们对政府、社会的依赖心理,使其明确择业意向、异地就业意识、创业意识等观念的转变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促使他们认清形势、面对现实,树立就业优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赵建国,苗莉.城市就业问题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就业问题研究 篇7

目前, 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定位的不断明确,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在就业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 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选择都不同。最大限度地了解、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新华社每日电讯报报道, 我国在2014年研究生考试前夕, 教育部宣布, 今年的考试招生下降了40000人, 而人数下降同时也不时的传来“硕士找不到工作”的尴尬, 颠覆了传统的“学历高工作好”的理念。因此, 研究生就业指导关系到硕士自身就业, 也与高校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相关,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一、目前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一) 从自身层面分析

1. 就业认知问题。

认知心理学是对自己、职业和周围社会和环境的意识。在理解和推理对事物的判断过程中来规划职业生涯。高校毕业硕士多以自我为中心, 往往夸大了真正的自我, 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在就业的过程中, 他们的弱点和缺乏知识表现在不够适应社会性的工作岗位, 过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在选择时过高要求单位, 心理预期高, 没有考虑到自我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前景。

2. 就业理念问题。

虽然看似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多选择, 但由于其较大学生有显著较高水平, 因此他们不愿从基层做起, 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 只关注工作条件, 津贴收入及其它眼前利益, 所以硕士毕业生签约率比本科生低。

3. 缺乏就业技巧。

研究生求职者有一部分不知道礼仪, 缺乏面试表现技巧, 沟通和协作力欠缺, 加上他们缺乏工作经验, 缺乏实践求职面试技巧, 所以就业竞争力并不强。

(二) 从学校层面分析

培养研究生质量下降, 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随着研究生教育普及化的实施, 中国的研究生增长速度高于大学教师的扩张规模, 所以优秀的导师资源更是远远落后于学生总数的增长, 这种培训模式的质量比以往培养研究生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大的滑坡, 所以就业和竞争力下降。

二、辅导员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高校辅导员是研究生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 提升研究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培养环境适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 研究生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概念。从20世纪初开始,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人数显著增加, 其规模的迅速扩大, 也使其毕业去向从科研机构迅速扩展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 因此, 需要制定一个将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实用型人才的计划。辅导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树立人生正确的信念, 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相适应的职业观, 择业观, 鼓励其自觉到基层去, 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就业, 创业, 将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洪流之中。其次, 辅导员应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进入社会的学生能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取决于学校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 所以学校如果能举办各种活动, 以模拟各种社会环境, 甚至为学生提供一些真正的工作时, 学生将能够提前接触社会, 增强适应能力。最后, 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尽早与社会融合, 学生应将知识不断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相融合, 使其未来走上社会时自我调节的弹性高, 为适应工作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二) 提升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的语言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流利程度、表达的逻辑思维等。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研究生的语言技能。首先, 要加强写作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其次, 要加强说话训练, 提高语言技能。语言表达能力, 是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智慧最直接最现实的总体能力。

(三) 提升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要妥善处理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的能力, 可以说是彰显优秀硕士生应聘工作时的最突出标志。首先, 学校应创造机会, 为研究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其次, 要保障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畅通沟通渠道, 师生沟通是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教育过程。最后, 要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制度, 注重学生的心里辅导工作,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避免出现问题。

(四) 提升研究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日益所苛求的。很强的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一种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作为支撑。辅导员的工作是把重点放在培养研究生队伍的团结意识上, 另一方面是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 让研究生进行团队意识训练。

(五) 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要创新教学模式, 开展自主学习, 团队学习和研究, 注重创造创新性。首先, 课堂上加强交流和讨论,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动力, 着重研究性学习。其次, 虚拟类似的工作环境, 在学校营造实践环境, 组建学习小组, 让研究生初步体验实际科研氛围与工作环境并让其担任不同的职位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团队的建设, 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相关的专业机构, 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和竞争, 以期相互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总之, 高校有效地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需要国家, 社会, 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今天的研究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应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 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分工和责任, 充分发挥其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在整合宏观和微观就业形势的同时, 为硕士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然后开拓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李春根, 廖毅敏, 李建华.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我国研究生就业促进之路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12.

就业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英语基础教育,教师,问题

一、英语基础教育研究的几方面问题

笔者和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黑龙江省边远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的调查和研究, 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研究成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方面。

教学能否顺利展开, 教育策略能否正确制定,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部门应该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 在教学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新见解,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行政部门应对中小学外语教学进行科研领导, 自上而下组织制定政策, 把握住英语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2. 教师方面。

A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教师的学习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观。B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否能够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是否能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 是否能够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 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C教师的学法与教法。教师本身要善于学习, 会学习, 教师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学习策略, 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 学生角度。

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使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4. 教材角度。

英语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质量和水平高的教材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编写水平低、编写质量差的教材在英语教学中却起到消极的作用, 教材的选择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 而学生的需要却因时因地而变化, 因此, 即使是很好的教材, 也可能因为不符合学生的需要而起到消极的作用, 使教学迷失了正确的方向, 教材只是实施英语课程的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 既不能否认教材的积极作用, 也不能盲目崇拜教材, 应根据教学的需要, 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也可根据本校及学生的情况, 编订校本教材。

二、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师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专业水平差距大、良莠不齐

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几个市县的中小学进行调查, 发现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差距大。主要表现在小学的英语教师方面。笔者发现许多小学的英语教师都不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一个小学竟然所有的4名英语教师都没有经过英语师范教育的培养, 也没有进行岗前英语教学培训。当然, 不能完全否认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 专研教学, 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但是, 从教育的原则上来说, 教师在教学前, 应该具备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力。具体包括:掌握英语语言, 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掌握语言, 要达到高度的熟练。就是说要从语言学上掌握语言;从语用学上了解英语,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 明晰语言文化差异;了解英语学习理论和英语教学理论, 能够了解除了智力, 动机、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都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了解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具有对本学科进行探究、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2. 教师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 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这种新的教材使用观念, 对于习惯教教材的教师是一种挑战。根据调查和访谈, 我们发现, 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按课本的编排来教教材, 教材上的所有内容, 无论学生能接受还是不能接受, 教师都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和教材编写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教师长期教学中形成了思维定势, 习惯按教材的顺序和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或者为了方便, 没有精力或者不愿意对教材进行整合, 对学生进行分析;教师不了解课程标准, 不能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及各阶段学生应达到的级别, 不知道教材哪些内容可删, 哪些该增补, 缺少整合的能力;中学教材主要体现任务型教学和交际教学, 很多教师在语言知识上, 由于水平和能力, 不能灵活驾驭语言, 因此, 只能“教”教材。

3.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的语言观、教师的教学观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语言教学观认为词汇、语法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因此, 英语教学中更注重词汇、语法的教学, 把语言学习分为可割裂的结构, 忽略了听的教学。现在黑龙江省初中英语课本主要采用人教版的“新目标”英语, “新目标”SEC-TION A都是听说课, 在SECTION B中, 听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是通过笔者调查发现, 很多教师都没有发挥这些听力教材的应有作用, 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或者教学设施的限制, 根本就不进行听力教学, 而是直接让学生参考书后的听力材料文字资料, 把听力课变成了对话练习。而对于配套的听力教材, 也没有发挥作用, 不是每单元听, 而是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前集中完成, 达不到训练听力的目的。

4. 教师对学生缺少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

了解学生如何学, 是教师决定如何教的重要前提条件。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低级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高级技能的培养, 直接结果是学生不会学习。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往往只学习老师教的词汇和句型,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会通过现象看本质, 也不会以点及面。“新目标”英语的编排以功能意念为纲, 每单元有承载着一定语法项目的表达。“新目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学生不仅会本课单词、掌握句型。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讨论问题, 如何给出建议等, 并学会should等情态动词的用法。以点及面。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指导。

三、对于英语教师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对以上英语基础教育中教师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师进行培养:

1. 贯彻英语新课程标准, 转变教师观念

英语新课程标准融合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能力培养、突出主体实践、体现灵活开放、采取过程评价。新的理念和要求必须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才能落到实处。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 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信念。

2. 熟练专业课程, 构建教师知识

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牢固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英语学习理论和英语教学理论知识, 并且能熟练运用英语。

3. 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胜任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成绩评价以及学校管理等。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是衡量教师培养效果的核心标准。英语教师所在学校、地方教育当局应对教师进行指导, 并给予学习、培训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新目标英语八年级 (上、下)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鲁子问.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相对于其他的就业群体来说, 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和用工岗位的相对数量少以及用工单位的期望值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有差距等因素, 大学生就业还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人数多

由于大学扩招政策的影响, 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日益增多。每年数以百万的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 对职位展开了争夺。人数多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2. 用工单位期望值增高

目前, 大多数用工单位都期待招收的员工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不够青睐。很多企业不愿意花时间、资金培养员工, 很多单位甚至规定不招收应届毕业生。

3. 大学生眼高手低状况严重

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希望找一个好的工作, 对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有很高的要求。不愿意从基础岗位做起, 不愿意进一些小企业加强锻炼。

由于上面这些情况, 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生毕业生用工人数多与招聘岗位少, 用工单位期望高与大学生素质相对低等几个突出的矛盾。这是就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政策

1. 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高校生源问题、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因此, 高校应该设置相关的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与服务, 努力打造系统、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在学生进校开始就应该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培训, 一来让学生对以后的工作选择有明确的目标, 并做出相应的努力, 掌握相关的技能。二来让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或者说技能的形成, 与工作岗位的要求有一致的标准。同时, 学生要从根本上理解, 高校的学习除了掌握知识以外, 是为以后的工作服务的。在就业培训课程中, 学校要为学生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 让学生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厂, 更细致地了解工作的流程。学校还应该设立相关的交流平台, 发布最新的招聘消息, 让学生有了解一手信息的渠道。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负责人进校举办奖状, 明确用工需要, 与学生近距离地沟通, 让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2. 地方政府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既然完全交给市场无法解决, 那么就需要地方政府针对这一状况出台相应的措施。要针对实际对高校毕业生认真并及时地服务, 如政策咨询、职业指导、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求职推荐等, 并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对学生的就业进行积极的帮扶。

(1) 制订大学生扶助政策

针对结业特别困难的学生,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 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将结业指导服务纳入政府的援助体系中, 并在相关的部门设立相应的岗位, 供学生亲自实践。

(2) 积极开拓大学生的就业增长点

企业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 是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培养, 那么地方政府就应有相应的政策, 对积极招用高校应届毕业生并且达到一定数量的, 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并且对这些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 由地方政府出资, 给这些应届毕业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平台。如果有重大项目的建设, 还可以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 给予相应的支持。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进行过系统的学习, 掌握的知识相对较扎实, 同时接受知识也较快, 缺乏的就是工作经验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针对这一情况, 地方政府应该对毕业大学生做相关的培训, 并提供创业基金,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对于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免征税务、免费提供培训服务等支持。这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综上所述, 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于经济发展, 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的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涉及政府、学校、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 包括毕业生本身的努力, 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的关注与配合。当然, 近年来, 各地、各有关部门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要加强各地政策借鉴, 加强各部门的联动。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单纯的市场已经无法调节就业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依然有着很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需要社会各方面做出努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10

(一) 市场方面

1. 经济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30万, 另外, 还有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 历年累积, 致使今年面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 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

2. 用人单位减少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

目前用人单位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 由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在没有培训的条件下, 用人单位出于利润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的角度考虑, 不愿意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

(二) 高校方面

1. 高校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工作滞后。

当前, 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并不是按照市场需要设置的, 而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以及需要盲目地设置专业。结果导致有些热门专业供不应求, 冷门专业供过于求, 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与市场需要接轨。另外,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也相对滞后, 就业指导中心服务不专业、不规范。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

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入存在不少困难, 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 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而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大需求, 但由于经济条件、生活便利以及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

(三) 学生方面

1.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目前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期望能到大城市工作, 就业的岗位也希望是党政机关、大企业、大单位。而现实情况要求大学毕业生降低自己的要求, 或者去相对差的岗位就业, 或去基层或西部就业, 或去中小企业就业。

2. 大学生社会工作能力有限。

目前大学生只注重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没有走入社会中, 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且, 在培养能力过程中, 盲目跟风, 盲目考证。

(四) 政策方面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全面市场化, 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并非统一的,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很多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无法自由流动。

二、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 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

1. 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

现在社会需要高知识、高技能相结合的人才, 而高校还仅仅把自己的职责定位为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身份转换, 重新定位, 在育人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2. 高校应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开拓就业市场。

学校需要切实把学生的就业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重视就业指导对学生的作用,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我国高校培养人才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 而用人单位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校应不断为学生想办法, 联系企业, 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 培养专门人才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 大学生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

大学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国家机关等工作岗位就业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 同时, 中小企业、基层也是发挥才智的好地方。毕业时“先就业再择业”应是找工作的原则。

在校期间大学生应有主动学习的精神, 有意识、有目的地主动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多参加社团工作, 积极深入社会, 培养自身的技能。

(三) 加强宏观调控, 完善现有制度

中专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11

中专生 就业指导 心理问题 有效对策

中专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分析“就业难”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对中等专业学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1.中等专业学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不系统、不全面

很多学校往往只重视对毕业班学生的指导,而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相对欠缺。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忽略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活动,且针对性不强,个性化指导不够。

(2)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理论研究不完善

就业指导课教材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全程职业指导教材。就业指导课开展情况良好,但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需继续进行改革和尝试。课程安排的时间一般没有分阶段进行,课程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缺少实践活动,注重职业指导基本知识讲解,而向学生提供如“历届毕业生经验介绍”“就业心理辅导”“正确的自我评价和预测”等方面的新内容不够。部分就业指导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没有一支专门的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与学生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就业指导大多数还停留在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及开设讲座这一层次,缺少对学生个案的指导、就业心理辅导以及市场化的操作。

2.中专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能面对现实和接纳现实。现在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大都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开创一番大事业的宏大抱负,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过程中大家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情绪,失去竞争的勇气。

(2)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很多同学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沉淀,怎么可能会成功。

(3)缺乏就业观念的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他们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3.中专生自身的素质问题

伴随着这些年一些学校盲目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全部涌入社会,而且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学校的盲目办学导致软件和硬件设施都跟不上,直接导致了学生质量的下降,高分低能,这些都是学生本身和学校都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和措施

1.加强就业指导并塑造就业指导专业化人才队伍

(1)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理念。要树立对学生“从一年级做起”的全程指导服务的理念。将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素质要求和就业出路相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适当的技能培养,以塑造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全人”。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制度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帮助其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2)提高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就业指导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精心选择教材,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相结合。根据社会现实情况,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及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等情况,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并在课程设置中安排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审视自身的不足,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就业的技巧及能力。

就业指导教师应了解多学科和领域,不仅能针对某个专业学生提出对口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有求职应聘技巧、人际交往礼仪、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人员既应该是一个博学的学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心理专家。

2.中专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调整就业心理

中专生要充分利理解国家政策,亲身体验就业市场的环境,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平淡对待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对竞争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修身养性,正确认识自己,胸襟开阔、大度、积极、乐观。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克服自卑心理,学会心理调节。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行业无贵贱的职业地位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全新理念。善于强化竞争意识,培养机遇意识,适时推销自己,并培养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择业才会变成一个轻松自信的自我推荐过程,才会有满意的最终结果。

3.中专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适应社会需要

从目前的市场信息反馈情况看,用人单位最感兴趣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才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统筹运作,创新发挥,创造更高的价值。中专生就必须从以往的单方面注重成绩,转到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上。

(1)提高表达能力。流利简约的表达和谈吐,给人印象深刻,也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第一关,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对交流和工作都打下了基础。

(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接触人和事,在锻炼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交往和沟通是未来工作中必要的能力。

(3)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决断能力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对目标的正确判断并作出最佳选择,这需要不断地磨砺,多经历,多接触。

(4)遇事冷静、沉着。年轻人容易急躁,遇事不冷静。对求职的毕业生来说,面对就业压力,冷静沉着尤其重要。

三、结语

总之,中专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只有认真引导,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做足就业前的心理和行动准备,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将来谋得一份满意的职业并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

[2]刘海涌,浅谈职高毕业生的就业指导[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3]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严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5.

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篇12

一、我国目前女性就业歧视现状

女性就业歧视, 是指由于性别差异, 在女性求职、就业过程中, 用人单位区别对待, 给予不公平待遇的现象, 例如刻意提高女性录用条件, 许诺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低于同岗位男性, 或很少给予女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 这种就业待遇的差异与职业性质无关、也不是考量个人能力差别的结果。

目前女性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招聘单位不招收女性求职者。部分招聘单位在招聘时时拒用女性, 有的单位甚至直白的表明只招用男性的态度;部分用人单位即便没有提及对性别的要求, 也会在即将录用阶段以牵强的理由拒绝女性求职者。二是部分用人单位虽然招用女性, 但对女性求职者提出了苛刻的条件。用人单位不只对女性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要求, 也会对女性求职者的外貌提出很高的要求。三是女性求职者很难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遇到过多的加班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 女性求职者迫于无奈, 只好转向其他专业岗位。

二、我国女性不平等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就业公平相关法律不健全

就业平等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立法对劳动者就业表明了公正公平的立场, 《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都对平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进行了法律限定, 但对这些条文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 现阶段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还不健全。

1. 只有空泛的法律条文, 缺少具体实施细则。

表面看来, 《宪法》和《劳动法》规范了男女平等就业问题, 也对反就业歧视做出了规范。但这些针对男女就业平等的条文只局限在大方向上, 没有具体细则作为实施指引, 这样原本目的在于保障妇女权益的条文成为一种摆设, 没有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2. 法律法规本身存在性别歧视的倾向。

我国法定企业男职工退休年龄60周岁, 而女工人年满50周岁, 女干部年满55周岁。不同性别不同退休年龄的做法在立法之初是出于保护女性的目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 造成女性在退休时就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同性别退休年龄不同的规定也造成了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劳动法》的部分条文已经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就业情况, 其中对女性劳动范围的限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性就业歧视。

(二) 雇主歧视现象严重

女性就业歧视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雇主的歧视。首先, 雇主过于看重人力资本投资, 进而造成职业性别歧视。历史和社会因素导致了女性比男性享受了较少的受教育机会, 给雇主造成了女性文化知识和技能含量少于男性的偏见, 形成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劣势。其次, 雇主愿意对男性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 加剧了女性就业歧视。女性职工由于产假等原因造成生产技能的生疏, 返岗培训会加重企业成本负担, 也致使雇主产生招聘时的性别歧视。

(三) 传统观念的原因

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纲常礼教”的影响下深入人心, 使女性在社会中形成了卑微的印象, 不少能力好, 综合素质高的女性往往得不到提升和青睐。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男主外, 女主内”社会家庭分工观念, 除了每天上班工作之外, 妇女还得负责家庭的家务工作, 这种工作模式同样影响了女性的职业选择, 也加重了企业招聘时对性别选择的顾虑。

三、消除歧视、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权的途径

(一) 通过法律手段消除就业歧视

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单行法是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的有效手段, 其优点体现在从根本上弥补反歧视立法的缺失。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现实情况不一致使反歧视问题变得复杂多样, 各地有各地的反就业歧视政策, 实现全国反就业歧视的统一存在一定难度。而全国统一的反就业歧视单行法的制定, 需要对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 并进行充分的立法调研和论证, 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单行法难以出台。这种情况下, 最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修订和完善现有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

1. 拓宽《劳动法》关于就业歧视的考量范畴。

《劳动法》目前规定的“民族、种族、性别、宗教”四种歧视类型过于狭隘, 应将身份、身体素质、年龄等因素归入是否构成就业歧视的考量范畴, 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考量范畴做扩张补充解释。

2.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与《劳动法》相比, 《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在反就业歧视问题上更细致具体, 但实际的实施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此类法律的完善可以采用列举式方法, 扩充禁止性歧视的类别, 并做相关的补充规定。细化法律法规中的救济措施, 针对政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单位等不同主体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全方位的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

(二) 提升女性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增强女性心理素质, 女性清醒客观的给自己定位, 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态度, 要勇于正视自我, 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是女性获得公平就业机会的关键。其次要增强女性文化水平。要抓好女性的教育工作, 提升女性的受教育程度, 运用法律保障女性享受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做好女性的终生教育工作, 完善女性的入职再培训体系, 不断提升女性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 政府和社会要为女性就业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首先, 增强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男女平等是现代文明社会所一直倡导的观念, 男女平等观念的真正落实需要积极的宣传。对妇女歧视和偏见的彻底消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对待两性平等的性别文化, 政府必须积极倡导, 引领公民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性别观念, 营造利于女性就业和发展的健康风气。其次, 政府可以构建女性生育费用社会补偿机制, 用以弥补女性产假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性别成本”。政府给予因招用女性求职者而造成附加成本的企业适量的财政补贴, 或给其适当的优惠政策, 可以提高企业招聘女性的积极性, 进而缓解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最后, 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为女性就业创造更多的优质岗位。第三产业具有很好的为女性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 而我国当前的第三产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 政府要大力开发金融、商业、旅游、信息产业等第三产业, 拓宽女性就业渠道, 为女性营造多方位的就业机会。

摘要:目前的就业市场上, 性别歧视问题普遍存在, 我国现阶段就业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公平、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不平等以及不明朗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等方面。其原因是就业公平相关法律不健全、雇主歧视现象严重、传统观念影响。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我国应从立法和政策入手, 通过法律手段消除就业歧视, 提升女性的自身素质, 政府和社会为女性就业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切实保护女性就业的公平性。

关键词:女性就业,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冬.论我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及法律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2]王江.论妇女的就业平等权[J].法制与经济, 2006 (3)

[3]王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63-164

[4]林艳艳.从性别角度解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3) :35-36

上一篇: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下一篇:空间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