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

2024-08-09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通用8篇)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 篇1

中国女性研究生就业能力分析

摘要: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的宝贵的人力资源,研究生劳动力市场是高校研究生人才配置的重要手段。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硕士生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硕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女硕士生人数也逐年攀升,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尤其是女性硕士就业难的问题更加显现。本文通过文献法探讨了中国女性研究生就业问题、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三个方面。本文研究有利于女硕士生摆正心态,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式,准确定位自身的处境,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同时使得缓解女硕士生就业歧视能够避开误区,少走弯路;同时对于政府政策和法律的制订实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女性研究生性别歧视就业能力对策

一、引言:

就业是立身之本,工作是谋生之源,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女性走出家庭,走进职场成为必然。纵观社会职场的每个角落,都会有女性忙碌的身影,在巾帼不让须眉的年代,女性在职场的竞争力呈上升趋势。更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无疑给自身竞争力增加了筹码。然而,在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女性就业劣势很难消除,比如用人单位对女性员工年龄的要求,更有甚者一些单位招聘性别仅局限在男生等等,这些现象都会对女性就业心理产生影响,无形之中增加了女性就业压力。

所以,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的方式反映当前女硕士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全面系统地分析造成目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尴尬局面的多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策略和措施, 旨在树立女研宄生的职业自信心,为其选择职业发展道路提供实践性的指导意见与帮助。对社会发展有较深远的意义。

二、女性研究生就业问题国内外研究

在国内,对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多是建立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因为女硕士生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相对于女大学生,女研究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特殊性,这种差异性使我们不能把她们完全混为一谈。女研究生的就业真正作为一个问题受到关注也是在近几年,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研究视角也多聚焦于心理学,教育,社会,政治等方面,研究方法大多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也有少部分文章以定量研究为基础。

在女性研究生的就业心态方面。随着近几年研究生不断扩招以及日趋市场化的择业就业机制的巨大压力,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女研究生的心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1刘朔在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一文中首先从择业观、家庭事业观、创业观三个视角探讨男女研究生的差异:男生注重事业,愿意自主创业;女生重视家庭,创业意识薄弱,以家庭幸福为第一要务。罗伟、吴海燕认为女研究生的就业态度直接影响她们的就业,他们对在读的女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査,并分析得出多数女研究生就业时先考虑稳定因素,同时对就业有惧怕甚至逃避心理。此外,方斌则阐述了女研究生就业难是自身素质不高引起底气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性过强,自我定位不准确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偏见等原因。2苏丽莉则认为女研究生存在就业人格缺陷,一些女研究生由于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打击时便会产生弱势的择业心理。她们逐渐把精力转移到自己的形象上,认为自己能够自谋生计就够了,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男生身上,希望以此来获取自己实现。从而放弃了自身的职业兴趣,不愿去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更不敢去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在个体层面,表现为女硕士自身能力的不足。晏朝飞、张宇则研究了在就业过程中女研究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困扰,如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等。方芳、曹碧艳认为人才供大于求是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前提条件。4毛琪、李思聪认为由于男女生理差别、社会角色及工作本身的性质,使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录用女研究生的福利待遇成本要高于男生,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在相同的条件下,企业会优先考虑招用男性员工,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对女研究生增加限制。

总而言之呢,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性别歧视是女硕士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西方学者还从性别隔离理论,互动理论来阐述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他们还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因素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西方学者的这些研究成果对研究我国女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有积极地指导意义,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参照本国劳动力市场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 1 刘朔.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査研究[J].中国研究生.2005年03 26-27 苏丽莉.女研究生职业角色选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以西南大学女硕:I:研究生为例.学位论文 方芳,曹碧艳.浅谈我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2)毛琪、李思聪.女研究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处 特别是我国的研究生扩招、就业政策也是独一无二的。

三、女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硕士研究生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女硕士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低就业率、低就业满意度、就业歧视、隐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女硕士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这不仅造成社会宝贵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才的均衡发展。对女研究生就业现状及问题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隐性失业、就业性别歧视、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

隐性失业。隐性失业就是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或在自然经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随着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供需失衡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硕士生幵始和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竞争同一个岗位,有些女硕士生不想多年的求学经历换来的是“失业”,故而“委屈下嫁”,做着与自己所学极不匹配的工作,这对国家人力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这种人才高消费现象的背后是隐性失业的危机。

就业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女性就业的过程中,就业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最突出、历史最长,并在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研究所采用的性别歧视,是指在求职过程中,女硕士生因为性别原因而不能获得和男硕士生同等的就业机会,甚至在各方面知识、能力和技能上都优于男性时,依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调查显示,81.1%的女硕士生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女硕士生获得的就业机会要少于男生,处于劣势地位。在实际操作中,男生一般投2到3份简历即可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而女生要得到一次面试机会,要投8到10份简历。目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称在就业过程中,“女硕士=男本科、女本科=男专科„„”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体制、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者在包括经验、技能、知识、工种、性别、年龄、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与需求不一致而造成的失业”。从招聘市场来看,在女硕士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经常出现“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情况,用人单位期望招聘的人才招不到,而有些女硕士生却“虚位以待”,找不到工作。女硕士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果在地区间、院校间、专业间有差异。

选择性失业。选择性失业既不同于自愿性失业也不同于非自愿性失业,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就业过程中,因为就业岗位与自己的就业预期不相符而主动放弃就业机会,并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寻找或等待自己所期望的就业岗位而导致的失业现象。据调查,女硕士生对就业起薪的期望正趋于理性,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对就业区域的期望越来越现实,但还是有很多女硕士生期望去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就业,而对竞争相对较小、比较需要高学历人才的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不感冒,抱定社会上流行的“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幢房”的就业观念。另外,女硕士生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仍然不太现实,68.4%的女硕士首选的就业单位仍然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包括高校),而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企业却鲜有人问津。有一些女硕士生一味追求声望比较高、社会地位比较好的职业,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选择性失业。

四、女性研究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我国劳动力市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关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突出表现为存在就业歧视,就业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首先,劳动力市场存在就业歧视,其次,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我国高校毕业女硕士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女硕士生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拥有确定的、丰富的工作信息,但无法获得相关应聘者的全部信息;二是硕士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获得相关工作和用人单位的可靠信息,也无法将个人全部情况展示给用人单位。再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女硕士生作为高学历的劳动力,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是在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如果女硕士生初次就业是进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那么以后想要流动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将会面临很多难题,比如户籍迁移、职称评定、档案调取等等。更为不利的是,选择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旳女硕士生,其人力资本收益将要远远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可能获得的水平。这样,很多女硕士生宁可选择主动失业,也不愿意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因为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将意味着多年的教育没有给自身带来收益。

劳动就业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权其中有一层含义就是职业保障权。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劳动法》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以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赋予了我国女性劳动者与男性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却忽视了我国现实中存在的由于各种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事实,没有规定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办法,更缺乏计对

55史瑨洁.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2012 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的制裁措施。总体而言我国现行对女性就业权的保重措施不完善表现在: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就业歧视范围界定过窄,致使用人单位游走于法律边缘,钻法律空子;对女性就业歧视的救济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缺乏合理的反就业歧视的执法机构;保障监察制度不完善。

(二)高校方面的因素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中,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女硕士生是女性中的高端人才,经过两到三年时间的高等教育后,进入到人才市场。因此,高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质量和就业教育等直接影响着女硕士生的就业情况:

第一,高校培养模式落后。(1)培养目标单一性。调研发现,劳动力市场上对硕士生的需求更多是应用型、职业型和专业型的研究生。但我们现在培养了大量学术型的硕士生,这就跟社会的需求产生了脱节。(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所有毕业生就业都是国家统一分配,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也不需要过多考虑市场需求的问题。(3)专业目标过于笼统,课程内容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培养硕士生专业目标制定得很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而高校培养硕士生专业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以后的求职方向和发展道路。

第二,高校培养质量下降。高校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女硕士生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招生规模扩大,师资不足。(1)高校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却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高校出现师资紧缺的现象,特别是优秀导师资源非常紧缺。(2)教学设施滞后,科研经费不足。硕士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原有的基础设施远远赶不上招生硕士生人数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理工科专业,由于设备欠缺,实验室供应不求,直接影响了硕士生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3)硕士生培养管理过于松散,缺乏应有的淘汰机制。目前,我国高校硕士生培养基本上是采取“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淘汰机制几乎为零。很多人考研是为了规避暂时的就业问题,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专心于科学研究,而毕业时只要论文答辩通过便可拿到毕业证,所以很多硕士生忽视了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也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显得不足,直接影响了其就业竞争力。

第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不足。当前,女硕士生就业难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很盲目的去就业市场搜寻工作,成功率非常低。6调查显示,77.4%的人对自身没有

6曾晓芬.我国高校女硕士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2012 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只有很模糊的规划,占到女硕士生总数的82.3%。另外,我国高校目前缺乏比较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很多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是从学校行政或教辅岗位抽调过来的,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和技能,导致学校就业指导质量效果不显著。

(三)女硕士生个人方面的因素

首先,女硕士生生理和角色的局限。男硕士生和女硕士生在生理条件上存在着在与生俱来的差异,而当今社会,劳动力市场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节奏是以男性的生理特征为制定标准的。女硕士生在体力和精力方面远远不如男生,而我国经济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力市场对体力劳动需求的依然旺盛,很多行业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夕卜,还需要较强的体力和精力。另外一方面,传统的社会分工赋予女性最主要的职责是家庭责任。其次,女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欠缺。调查显示,仅有17.7%的女硕士生对自身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人对自身有比较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一些人从没给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抱着“走一步,是一步”的态度盲目前行。最后,就业期望不切实际。有大部分女硕士生将就业单位锁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高校,民营或者私营企业依然没有进入女硕士生的视野;就业区域上很少有女硕士生愿意去西部地区或者基层单位。同时,女硕士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她们的就业竞争力,但在本次调查中41.5%的女硕士生表示最困扰其就业的因素是“自身竞争力不强”。

五、提高女性研究生就业能力对策研究

女硕士生确实存在一些特殊的就业问题,女硕士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笔者认为,解决女硕士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女硕士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因此,要运用综合治理的思想方法,从本质出发,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全面系统的提出改进女硕士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应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女硕士生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增加适合女硕士生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女硕士生就业问题最直接的办法,但要增加女硕士生的就业岗位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政府方面和高校方面的共同努力。

其次,完善毕业硕士生的就业市场。政府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扫除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影响女硕士生就业的政策和体制因素,为毕业女硕士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进一步打破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户籍歧视制度,建立起统一、幵放、公平竞争的硕士生就业市场。再次,杜绝性别歧视,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社会整体的价值观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当前,我们需要利用各种手段,积极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当前我国亟需抵制落后的性别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先进的性别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陈旧和落后性别文化的批判,大力倡导和宣传与时俱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构建男女平等、共同进步、互相尊重、协调发展的社会性别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结语

不论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研宄生扩招,选择考研的人数依然呈每年递增的状态,相应地,女研究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比例甚至超过了男研宄生。然而,有资料表明女研究生的就业率比男研宄生低6.4%,因此对女研宄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中,在75家企业当中,有42家(占56%)表示,薪酬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招收男毕业生,只有3家表示愿意招女毕业生。这让我明白了我毕业以后也可能会面临性别歧视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女性硕士,在研究女性硕士的就业能力分析中,通过中外文献的查阅,我更加的了解了我自己的不足以及我的劣势,临近毕业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包括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缓解压力等等。

虽然“女研究生就业难”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也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大多数己经成功就业的女研究生都表示自己并没有遭遇所谓的性别歧视,如果有,也是女性心理自设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为女研宄生对其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本人认为研究更多国内外成功女性的案例会更有意义。

七、参考文献

[1] 刘朔.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査研究[J].中国研究生.2005年03 26-27 [2]苏丽莉.女研究生职业角色选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以西南大学女硕:I:研究生为例.学位论文

[3]方芳,曹碧艳.浅谈我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2)[4]毛琪、李思聪.女研究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处 [5]史瑨洁.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2012 [6]曾晓芬.我国高校女硕士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2012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 篇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作、投资环境的极大改善,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就业, 其中《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3年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4. 4万, 这是在中国合法就业的外国人, 与此同时, 在我国非法就业的外国人数量激增。外国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所占份额逐步上升,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 高端人才的引进,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生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 大量外国劳动力尤其是低端劳动力的涌入, 使我国本就拥挤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不利于我国劳动者利益的保障。

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现行规制

( 一) 相关法律法规规制

从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开始在外国人入境就业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或政策性规定, 如下表1所示: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有诸多规制, 但是缺乏一部专门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法律, 缺乏系统有效地管理。

( 二)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程序

1. 一般岗位就业程序

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可知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需要有“三证”: 职业签证、就业证以及居留证。但也有例外, 如第9、10条规定的免办就业许可和就业证、免办许可证的情形。根据该《规定》第三章的规定,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程序如下图1、图2所示:

从上图1、2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外国人进入中国就业需要办理的各项手续及证件。上述程序对应聘一般岗位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就业进行了有效的限制。但程序复杂、效率低。同时《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虽为专家开了一个口子, 但并未排除此类人员依据此程序以普通外国人的身份进入中国就业。

2. 外国专家在中国就业的程序

该程序虽然免去了办理就业许可和就业证的程序, 但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其依旧是一个周期长、手续复杂的程序。这对一些急需外国高技术人才的用人单位不利, 也不利于吸引高端人才进入我国, 亦与各国简化甚至取消引进高端人才的行政许可程序的做法相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 缺乏法律统一系统性规定、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外国劳动力如何认定区分、用人单位聘用外国劳动者的权限已经如何对外国劳动者进行有效的管理等。

三、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外国劳动力大量进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形下, 加快完善外国人在我国就业的相关问题, 不仅利于保护中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也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因而, 采取多方面的举措完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规范迫在眉睫, 可以从加快统一立法、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采取措施。

( 一) 加快立法

1. 立法目的

国际上有关外国人在内国就业法律的立法总体体现两种趋势: 原则上限制, 部分领域开放; 原则上开放, 部分领域限制。

我国现有的专门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将其立法目的表述为: 为加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此种表述将行政管理手段当成立法目的,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并未明确, 且并未提及本保护人权、增进融合、促进发展等目的。其立法目的上的模糊性与片面性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而立足我国国情, 结合国际经验, 我国的外国人就业管理法的立法目的与宗旨应该体现引进高端人才, 严格控制一般劳务人员的政策取向, 总体限制, 特殊领域领域、中国紧缺的人才进行许可, 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和谐, 同时也要体现对外国劳动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人道主义精神。

2. 涵盖内容

借鉴国际上外国劳动者就业立法比较先进的国家, 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可以将优先权审查制度、高素质人才简化许可制度及定居优惠制度、随行家属及后来的家属允许就业制度、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吸纳制度、简化居留许可制度等纳入我国的外国人就业立法中。

除了规范合法就业的制度外, 还应该加大打击非法就业的力度, 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同时在该外国人就业管理法中应当规定衔接性条款使之与司法、执法相结合, 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规范外国人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和目标。

( 二) 完善管理体制

当前, 对在我国就业的外国人进行管理的机关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国家外国专家部门和公安部门。在这种模式下, 管理易出现断层, 会存在一段三部门都不进行管理的阶段, 同时职能交叉、部门利益冲突等问题, 不利于实现有效的管理。且目前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 精简机构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大趋势, 因而立足大部制改革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十分必要。

既然此处的外国人是以进入中国劳动力市场为目的而前往中国,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其追求的是与国内劳动者一样的目标, 因而对其管理主要应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来进行。同时外国人就业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而可以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内下设外国人事管理部门, 专职管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事务并由法律赋予其一定的处罚权限, 而出入境的管理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由公安部门管理。通过外国人事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的协作, 从而实现对外国人就业的有效管理。

四、结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由纯劳务输出国逐渐向劳务输入国转变,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中国就业。而我国现行管理规范缺乏明确性, 且等级不一、规范混乱, 很难真正实现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有效管理, 因而加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外国人就业管理法》, 完善外国人就业管理体制对现今中国而言重要而紧迫。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

[2]刘国福.中国引进海外人才法律问题探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1) .

[3]宋成全.德国移民问题与无移民政策的移民国家[J].齐鲁学刊, 2004 (1) .

近代中国非农就业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非农就业 中国农村 经济发展 新斯密学派 过密化理论

学术界关于近代中国非农就业的研究通常包含在对商业化和工业化的研究之中,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致形成了新斯密学派和过密化理论两种不同的学说,其根本分歧在于近代中国农村是否存在经济发展。围绕这一争论,学者们依据不同的资料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诸多不同的结论和见解。梳理和分析前人的这些理论,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近代中国非农就业问题。

一、新斯密学派的发展观

新斯密学派以马若孟、勃兰特和罗斯基等人为代表,沿袭斯密和马克思的观点,以英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为依据,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商业化与工业化确实给近代中国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提高了农民人均生活水平[1]。

(一)马若孟的工商业发展论

马若孟利用卜凯[2]收集的1900—1930年的历史价格资料,研究了河北与山东地区土地价格与长工工资的变动趋势,发现尽管农村人口有实质性增长,但相对于工资水平,土地价格并未出现急剧上涨。马若孟认为其原因在于“县城、城市和通商口岸的工业和商业有足够的发展,可以向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由于城市与乡村平均工资间存在很大差异,因而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到获取非农业收入的好处,并尽一切努力把他们的劳动用于这一目的”。同时,在交通运输状况得以改善的情况下,农村手工业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当铁路把集镇与通商口岸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各式各样的手工业受到强烈的发展刺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城市的渐进发展促进了许多以前不存在的农村手工业的诞生”[3]。

(二)罗斯基的经济普遍增长论

马若孟研究的缺陷在于并未具体计算非农部门产出的增长率,此后有学者对近代各非农部门产出增长率进行过计算,较有代表性的是珀金斯和叶孔嘉的研究成果[4]。罗斯基的《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提出了富有争议的观点,其在对叶孔嘉的估计值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部分行业年增长率的估计值,特别是手工业与贸易行业,分别从0.7%和1.1%提高到1.4%和2.5%,增加了一倍以上。结合对其他部门的估计,罗斯基认为近代中国所有重要部门的发展都大大领先于人口的增长。由此,罗斯基得出结论,“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成为20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5]。

二、黄宗智的观点—“没有发展的增长”

与新斯密学派相反,以黄宗智为代表的“过密化”理论则认为近代中国的商业化和工业化过程并未带来英国式的发展,而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一)过密化理论的提出

罗斯基的结论意味着近代中国正经历着“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然而,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通过对满铁调查资料所做的研究发现,近代中国无论在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总产量的提高都并未伴随着人均产出的提高,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并将这种现象冠以“过密化”的名称。黄宗智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过密化,但他发现,农村手工业的发展同样存在过密化的现象。农村手工业带来的收入并未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是仍然维持在糊口的水平上。

(二)过密化现象的机理

黄宗智认为,如此低微的工资正是“过密化”的表现,而农民之所以会接受如此低微的工资,是因为农村手工业实质上是在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剩余劳动力又缺乏其他就业机会情况下无奈的选择。由于缺乏其他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从事手工业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又迫于生存压力,因而“迫不得已要为低于维持生活水平的工资而佣工”。反过来,经济中充斥着大量机会成本极低的剩余劳动力,又阻碍了资本的使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人口压力的作用下,近代中国商业化与工业化的过程不仅导致,并且加剧了“过密化”现象[6]。

事实上,黄宗智构建了一个与西欧迥然相异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其理论核心在于中国经济独特的“内卷性”。黄宗智认为,斯密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均未考虑到两种可能,一是“没有劳动生产率发展的产量增长的可能”,二是现代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工农业共同发展,“没有考虑到没有乡村发展的城市工业化的可能”。而这两种可能性在近代中国都成为了现实,无论是农业或乡村手工业,在中国都陷入了“过密化”的陷阱[7]。

三、对“过密化”理论的质疑

黄宗智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归结为人口压力和家庭维生的需求的论点,也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

(一)史建云的农村工业发展论

史建云在《近代冀鲁豫乡村》第四部分中指出,河北省户均占有土地与河南省不相上下,但手工业的发展却远高出河南省,用人口因素难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从平均每户收入看,中农不仅在农业收入上明显高于半中农和佃农,在手工业收入上也高于后两者,“并非农业收入最少的农户从事手工业最多,而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农家,手工业生产常常也比较发达。”由此,史建云认为华北地区近代农村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维生需求,转向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8]。

(二)彭慕兰的三因素分析

彭慕兰的研究则直接针对黄宗智的理论核心,并从总产量扩大的原因,非精英阶层生活水平与家庭劳动力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了反驳。

首先,彭慕兰认为,西欧总产量扩大的原因与中国并无根本不同。“在欧洲,也有充足的证据证明,1500—1800年间出现的产量扩大主要是由于使用了更大数量的劳动,而不是出于任何生产了的突破。”其次,通过对历史收入数据的研究,彭慕兰发现由于工资购买力出现了长期下降的趋势,以人为主的城市费精英阶层的生活水平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小农的状况也是如此,并且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农业实际工资也出现了下降。第三,彭慕兰认为中国小农家庭在劳动力配置方面与简·德里夫斯的“勤劳革命”也并无区别。“勤劳革命”意味着家庭在劳动力运用与商品交换方面都更多地面向市场,因此出现了“家庭劳动的扩大及其重新配置和节约时间的消费的增长”。彭慕兰认为,中国的小农家庭并不像黄宗智所说,“家庭妇女的劳动只是简单的增加”,而是充分介入了市场,并对黄宗智关于妇女纺织收入的研究也提出了质疑[9]。

(三)龚启圣的“脱密化”学说

彭慕兰的反驳尽管有力,但也存在两处不足,一是大量使用二手文献,其说服力不如直接研究原始数据得出的结论;二是在时间段上集中于明清时期,并未直接针对近代。龚启圣等人的研究则更为具体和富有针对性。通过对陈翰笙等人在无锡地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龚启圣等人发现从事养蚕业的农民,其人均收入不仅高于一般农户的总人均收入,也高于乡村工资收入和零售商贩的人均收入,这说明农民并非是缺乏更好收入来源,才不得不将剩余劳动力用于蚕桑业,并忍受仅供糊口的回报。更为重要的是,有超过20%的农户家中有外出的非农劳动力,而他们寄回的收入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不仅大大超出一般农户的人均收入,在某些年份甚至超过了有外出经商人员的农户的人均收入。由此,龚启圣认为近代中国的商业化——工业化进程不仅未加剧“过密化”的现象,反而帮助无锡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过密化”的陷阱[10]。

参考文献:

[1]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01)

[2]卜凯.中国农家经济[M].商务印书馆,1936

[3]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与山东的发展,1890—1940[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73—193页

[4]转引自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71—277页

[5]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71—277页

[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中华书局,2000:202—203页,

[7]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01)

[8]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9]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15—140页

[10]JAMES KAI—SING KUNG,N-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 篇4

没有收到国内著名网络公司第二轮面试通知的张宁,言语中略微透露着沮丧,毕竟这是她9月找工作以来参加的第一个面试。不过她相信,自己虽然不是这家公司需要的“萝卜”,但最终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坑”。

张宁毕业于山西大学,2010年考研失败就进入当地一家报社工作。工作之余,张宁继续坚持复习考研。“我一直没放弃考研,本科生发展空间小。”2011年张宁顺利通过考试,来到北京攻读研究生。

研究生求学时光白驹过隙,2013年招聘季如期而至,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张宁倍感压力。“很多公司的招聘计划都削减了不少,本来职位就不多,想选一个合适的就更难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此前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仍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这意味着201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或将再创新高,也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进行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中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都低于本科生,“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的”时代已经过去。

对于研究生就业难,张宁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近日,一位研究生因毕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返回农村老家种地,其父愤怒至极服毒自杀未遂。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读书无用”的热议,很多人表示后悔读研,因为找工作时还不如本科生受欢迎。

张宁认为读研究生的成本较大,前期要经历严格的选拔考试,学习期间学术和实践压力也不小,因此研究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也必然会有所提高。

今年8月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吴洋也同样因找不到工作而愁眉不展。他直言海外的研究生学习经历几乎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势。

“找工作学历不是最重要的,不同专业情况不同”。他总结两个多月以来的求职经验,认为“出身于高技术含量专业的学生就业比较容易,研究生学历也有很大优势;而专业性不强的职位往往要求不高,应聘者多,竞争也相对激烈。对于这类职位,研究生反而可能因期待过高或待遇要求高而拼不过本科生。”

“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影响研究生成功就业的`一大原因。”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新华社记者说,研究生要想更好地就业,就应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调整职业期待值。

虽然刚踏上找工作之路就遇到一点小挫折,张宁却不后悔读了两年研究生。她说:“两年研究生为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我之前只能在不知名的小公司实习,而现在我可以选择大型国企和外企,这就是最明显的差距。”

吴洋也表示,虽然目前他的海归硕士学历没有显示出优势,但他认为研究生的学习经历让他思维更灵活,实践能力和执行力也有所加强。

“读研究生不应完全出于功利目的。研究生阶段获得的知识和经历更多需要内化为实力,也许我的优势能在工作之后慢慢体现吧。”

他认为现在国内许多大学都盲目进行研究生扩招,导致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有所下降,很多研究生学历不啻为空有一张文凭的“绣花枕头”。

熊丙奇说,很多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不断加大研究生规模化培养一定程度降低了研究生的“含金量”,使其在就业中竞争力下降。

他建议,高校必须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国家承认学历体系,“让学历不值钱而教育本身值钱”,在大学建立教育和学术管理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 篇5

汉语热 参加上海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培训就业前景好!泰国首都中国文化中心已正式开课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迎来了泰国国家警察署中央警卫局的8名学员,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汉语普通话培训,这也标志着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培训课程的正式启动。

参加汉语普通话培训的首批学员带着浓厚的兴趣参加了文化中心为其举办的初级汉语口语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文化中心主任蓝素红致欢迎辞,她勉励学员们学好普通话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课堂上,“别动,我是警察”、“别开枪”,汉语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发了学员对汉语的极大兴趣,他们对漂亮的中国文化中心赞不绝口,表示在这里学习汉语感到很荣幸。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设的汉语课程是其众多培训项目之一,其它课程如古筝、书法、绘画、武术、厨艺、舞蹈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将陆续开办。为泰国政府机构和相关组织开设包括汉语课程在内的各类培训班是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对外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此外面向社会普通民众开放的此类课程也即将举办。汉语普通话培训课程具有常态化活动性质,它的启动意味着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真正步入正轨。

汉语热

泰国已办十二届大学生汉语比赛

新华网曼谷 电 由中国国家汉办驻泰国代表处与泰国教育部联合举办的泰国第十二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17日在曼谷落下帷幕,来自泰国各高校的19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当天的角逐。

选手们经过中文演讲、知识问答和即兴演说三部分长达4个多小时的激烈比拼,最终,来自易三仓大学的蔡锦珍和朱拉隆功大学的陈雅祺夺得一等奖,并获得了代表泰国大学生参加由国家汉办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的复赛、决赛资格,以及次年到中国攻读硕士的孔子学院奖学金。

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出席此次活动并为一等奖选手颁奖。他在致辞中表示,汉语教学的推广 儒森汉语

对于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深化彼此间的友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目前泰国有3000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80多万人在学习汉语,中泰合作成立了12所孔子学院和11家孔子课堂,今年国家汉办向泰国派送了创纪录的1674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中泰汉语教学合作已成为两国友好交流的一个亮点。

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阿朋·甘翁在讲话中说,泰国学生学习汉语,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加强两国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间了解与友谊。她希望有更多泰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和进修,为发展泰中友谊做贡献。

汉语热 去儒森参加上海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培训就业前景好!

中国目前人口就业形势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且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人口和劳动力过剩显然是今后继续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劳动力也增长了2倍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态势仍很难改变。而且,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入新生劳动力增长的又一个高峰期。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首先,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明显下降。90年代中期以来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日益暴露出来的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和亏损严重,使其再也无法继续以“隐蔽性失业”的方式容纳冗员。要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只有实行更彻底的改革,从根本上扭转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滑坡的趋势。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必然使原来的隐性失业公开化,下岗再就业人数会进一步增加。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在90年代初接近1.1亿人,到了2002年只有7100万左右,而且从业人员还会不断减少。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艰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分田到户的土地使用制度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由过去吃“大锅饭”时的隐蔽性失业转为公开性失业,据估计,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1亿人左右。乡镇企业是最初吸纳这些过剩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后来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放松和城市一些工业和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开放,农民开始流向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最初的“离土不离乡”模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离土又离乡”,形成了“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一支庞大的盲目流动大军。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受到资本扩展、技术升级、市场容量和人力资本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已逐渐缓慢,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尽管乡镇企业和城市经济已经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余下的过剩劳动力加上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使农村在今后15年中还有近3000万~4000万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和安排就业。

第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劳动力就业模式将由数量型向效率型转变,伴随这种转变,还将出现更多的过剩劳动力。从农业来看,规模经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土地和劳动相对集约管理的规模效应。不克服这一缺点,我国农业生产就难以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特征,劳动生产率不可能再有效提高。在未来的15~20年中,中国农业将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逐步实现土地的集中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程度会不断提高。农业规模经营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导致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过剩。从城市工业部门来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企业更多的采用新技术,选择技术含量较大的资本和劳动组合,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一部分劳动将被资本所替代。另一方面,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重工业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轻工业。与改革前不同的是,新一轮重工业化不是以机械制造业等重加工工业为特征,而是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为主导围绕城市化进行的。但是,新一轮重工业化推动的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增长与80年代轻工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所推动的就业增长相比,呈下降趋势。这也不利于就业的增长。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就业 篇7

1.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是形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原因。一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农村人口的规模持续扩大, 农村劳动力继续大规模增长, 由此形成并积累了大量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 集体土地的非农化趋势使人多地少的历史矛盾更加凸现。我国人多地少的历史矛盾和现实国情已经使土地对劳动力的吸收达到了极限。一个基本事实是, 越来越少的土地将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脱离农业, 而土地的非农化使用趋势无疑加剧了这一过程。

2. 农业技术的进步是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在原因。农业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机械动力的改善和应用导致农业内部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使农村劳动力不仅以相对过剩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且以绝对过剩的形式表现出来。

3. 常年供给与季节需求的矛盾是形成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剩余的根本原因。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 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而且有强烈的季节性。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是常年性的。常年供给与季节性需求不一致造成季节性剩余。

4. 以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出来的农村社会分工的不彻底性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深层次原因。长期以来, 农村生产方式以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为前提, 形成了牢固的农业兼业现象。农村社会分工的不彻底性使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劳动力不愿意完全脱离土地和农业, 专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 而是积聚在农业生产上, 表现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78年以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阻的阶段。建国后不久, 我国的城市经济不发达, 失业现象很严重, 如果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就业压力会更大。为了顺利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城市工业化发展战略, 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 建立了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等一系列大的城乡隔离制度, 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地域上的转移。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 这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的形式流向县级市和建制镇所在的乡镇企业。1978年开始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 提高了生产力, 改变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凸现出来。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在户籍制度和城镇用工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不可能大规模地转移到城市, 以农村非农部门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去向。

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到现在, 表现为“离土又离乡”的模式逐渐取代“离土不离乡”的模式, 农民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迅速增加, 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必要性

1.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基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因为,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进步, 阻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进而造成农业比较收益低下, 迫使大量农村必要劳动力抛荒、离农和弃农。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我国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化的关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农业是基础, 工业是主导, 因而全面、协调发展必须首先是工农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可见, 在现阶段工农差距过大的格局下, 推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业化战略, 首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率。显然, 把滞留在农业领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无疑是农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中之重。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最根本和最充分的体现。现阶段,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构成中大约有2/3的劳动力属于剩余劳动力, 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只有首先解决好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 也才能从根本上、最大范围内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4.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等在内的人民生活综合质量提高的社会。全面小康应该而且必须是全体人民的小康;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小康, 更应该是广大农村人口的小康;不仅是物质水平的小康, 还应该是精神文化等在内的全面小康。由此可见, 全面小康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程度如何。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

1.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近年来,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进城务工为主。在2003年新增的转移劳动力中, 靠进城务工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约340万, 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70%。二是从县域经济返回农业的劳动力逐年增多。2003年, 县域经济吸纳的劳动力返回农业的人数占全部返回农业劳动力的51.3%, 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使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转变, “离土离乡”的农民逐年增多。这一转变不仅催生了我国春节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移浪潮, 使得我国的运输系统不堪重负, 而且也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成本。

2.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城镇发展滞后, 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 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 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3.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不仅明文规定了禁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条例, 而且从与之配套的粮食流通和供应制度上阻断了农村劳动力自带口粮落户城镇的通道, 从而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城市流动和转移。

4. 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较低。

从文化素质看, 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于文化素质低, 又不具备专业技能, 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 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 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 工资水平低下。

5. 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劳动力不足现象。

农村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劳力为主。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 未满18岁的劳动力占3.5%, 18~40岁的劳动力占81%, 4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5.5%。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是以进城务工为主,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 家庭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不足。

6. 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

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1.7%,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9.5%,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 比东部地区低12.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5%,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 比东部地区低15.2个百分点, 比中部地区低3个百分点。

五、对策建议

1. 促进二、三产业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提高县域经济的吸纳能力, 首先是要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 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和经济带动的功能, 培育和发展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 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吸纳能力;其次是要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使乡镇企业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环境, 再造辉煌;再次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2. 加快小城镇建设, 培育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要在广大农村地区, 优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重点建设。小城镇除了建设一些必需的供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外, 重点培育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繁荣小城镇经济。同时以市场为导向, 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 促进小城镇发展。因地制宜, 强化优势, 突出特色, 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为主的新型小城镇, 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3. 建立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户籍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它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形成不平等的社会身份等级制度, 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 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只有将限制农民进城的户籍制度解除, 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才会走上健康的轨道。

4.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升级, 这一制约将更为明显。因此, 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 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但从长远来看, 发展农村教育才是造就新型农民的治本之策。

5. 加快农业发展,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在一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 农业劳动力剩余是有限的, 农业劳动力转移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为前提。因此, 只有加快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才能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持续, 才能使已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不重返农业。

6. 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 主要原因是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城市化水平低。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要实现加快发展, 要抓住两个机遇:一是要抓住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 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性机遇;二是要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机遇, 引导东部已失去竞争力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参考文献

[1].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卢亮.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鲜祖德.2005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4].惠宁, 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就业歧视的中国现实 篇8

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据媒体报道,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就收到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1021件,其中的多数直指就业歧视问题。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

南京市人民政府1999年7月7日颁布的《南京市外来劳动力劳动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工作需要,而本市城镇劳动力又无法满足用工需求时,应当遵照“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市,后外市;先本省,后外省”的原则。

天津市人事局1999年5月14日发布的《天津市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办法》规定:男性身高一般在1.60米以上,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身高一般在1.50米以上,体重在40公斤以上。身高低于标准值,身体过于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5%,或过于瘦弱低于标准体重20%的,为不合格

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见怪不怪的“规定”“办法”,实际已经涉嫌“就业歧视”。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室研究员王文珍,曾经参与多部我国劳动保障方面法律的制定,也包括了这部《就业促进法》。他指出,广义上的就业歧视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政策性歧视,比如政府部门或一些地方,在招聘时设置户籍等条件,限制岗位范围;第二,就业服务过程中的歧视,比如职业中介机构存在对应聘者多收钱或不对女性服务等;第三,实现就业过程中的歧视,如用人单位提出的歧视性条件,或者在发布信息过程中存在歧视;第四,职业歧视,指就业后的歧视现象。如晋升、福利待遇、工资及解雇和裁员过程中的歧视。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2006年的5月和10月,就中国的就业歧视现状,在全国十个大城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该调查采用了结构式访问、入户调查的方法,计划发放3500份问卷,实际完成3454份。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就业领域存在歧视的人,累计占85.5%,认为非常严重和较为严重的有50.8%,认为不存在的只占6.6%。调查还显示,有47.6%的单位没有落实女性怀孕的权益;有36.7%的受访者认为用人单位招聘时有外貌要求。

参与报告研究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邵兴平告诉记者:“之所以在公务员招聘中,歧视现象现在比较严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务员法第23条留了口子(除了符合本法条件,具体招考条件由各级招考部门自行规定)。”

比如,在福建省人事厅1996年12月25日发布的《福建省录用国家公务员体检暂行办法》是这样要求的:无严重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而甘肃省人民政府2003年8月21日发布的《甘肃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体检办法》第九条要求无频繁发作的口腔溃疡,无严重牙周炎。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卫生厅2003年2月24日发布的《湖南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项目和标准》第二十条规定:齿缺失并列一起三个以上(含3个),不在一起四个以上(含4个)的,为不合格。

3月26日,在“促进就业机会平等,建设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上,王文珍在听了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的调查结果后,表示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让他“很吃惊”。

反就业歧视在中国现实吗?

“对于反就业歧视立法,我感觉是一帮学者混饭吃,提出一些新鲜的词语。从我国的就业现状来看,立法意义不大。应聘者最重视的还是职位、薪金等问题,几乎没有应聘者对企业的要求提出异议。现在就是个买方市场,找到工作最重要,没有人顾及歧视。遇到就业过程中权益受损的,辞职走人就算了,很少有人过多地纠缠。”四川省一省级经营管理人才中心主任张田(化名)说。

刘晨(化名)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她说:“我们为什么要对年龄设限呢?首先是因为年轻人接受事物比较快一些;其次,企业要发展肯定需要梯队建设,一个企业必须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她说。

刘晨告诉记者,老板对她的要求是,招人的男女比例最好维持在2:1。之所以不愿招女性,是因为女性总要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做了绝育手术得休假1天,平时由于痛经请假你不能够不批吧?而企业的工作还是要照常的,谁都要算这笔账。如果这一批都招的女孩子,当她们同时进入了婚育年龄时,这个公司还怎么运转?”刘晨说。

刘晨还透露:“患有肝炎的人,肯定是不要的。”所以每次都要等他的体检报告出来后再告知录取结果。不过刘晨往往不会告诉应聘者不被录取的真实原因,“我们如果不想要一个人,什么理由都可以讲出来的。”

在政法大学的调查中,有一个选项是问“产生就业歧视的原因”,有64.9%的人选择了“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实际数据也显示,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将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

王文珍也认为,从大的宏观环境来看,劳动力市场严峻是就业歧视存在的土壤,只有总体改变供求状态才能比较好的改善就业歧视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大就业。“劳动力市场谁是强势谁是弱势,这个更多由市场来决定。劳动力紧缺,应聘者就是强势,或者你能力很强那你就是强势。”

法律的空白:受到歧视上哪去告?

尽管对于就业歧视,社会的关注度很高。但是,中国劳资纠纷网首席律师梁枫指出,就业歧视目前在我国还不是一个法律上的定义,因为尚没有一部正式的法律出现这一字眼。

而在现实生活中,就业歧视现象却又大量存在着。梁枫指出,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我们现在往往起诉的是歧视的后果,而不能够涉及到歧视的实体层面。如果涉及录用前的就业歧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不受理个人就业机会的案件,他们只受理劳动关系发生之后的争议。因此,如果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只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陈慧说。但实际上,法院往往也不会受理。

即使法院能够受理这种案件,在实际中愿意透过司法程序保护自身这方面权益的个人也是少之又少。武汉大学法学院的李傲副教授就指出:“如果有人要打这场官司,就已经注定他不可能再进入这个单位了。因而人们在寻求法律途径时,首先要计算自己通过这场官司能够获得多少赔偿,是否值得。”

在《就业促进法》草案中,有4处(第五条、十九条、二十六条、二十七条)涉及到了反就业歧视的有关内容。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看到草案后感觉到:“这个法与大家的期望相差甚远,只是个政策口号式的东西,没有什么可操作的。”

王文珍则认为,《就业促进法》目前确实应该扛起反就业歧视的大旗,“但也不应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这一部法,这不现实。由于情况复杂,作为立法者,我们的应对还不是很足,在现在这个阶段确实拿不出可操作性的办法,不能满足社会和民众的期望值。”据王文珍介绍,实际上当初立法过程中,也曾经提出了一些操作性的条款,但考虑到可行性并不强,最后并没有写入。“我个人觉得,我国目前的反就业歧视,是呼吁的多研究的少,对于中国实际情况应怎么做,研究的人并不多。”他说。

蔡定剑说:“我们现在是受到歧视没有地方去告,告到妇联,它只能帮你呼吁呼吁;走司法途径法院又不受理。国外都有平等待遇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根据中国的情况,现在也需要这样的一家专门机构。”

在荷兰,就有这样的平等待遇委员会。这是一家准司法机构,其主要权限是:第一、接受关于就业歧视问题以及其他社会生活歧视问题的投诉,针对歧视问题展开调查、举行听证,并对有关投诉做出裁决;第二、将调查真相向社会公布,就有关歧视的法律问题向政府、法院及社会组织提供咨询。平等待遇委员会以其权威性、平民性、低成本,该委员会成为荷兰反就业歧视的主要救济机制。

上一篇: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下一篇:一级建筑师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