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精选12篇)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1
摘要:2011年《魁拔》系列动画电影第一部上映, 票房惨败, 却在网络上好评不断。在一些关注度高的网络评论网站, 如豆瓣网上, 相比于同年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6.3分, 而《魁拔之十万火急》的评分一度达到8.0分罕见的高分。很多网友在看过电影之后甚至感慨, “它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希望”。2013年推出系列第二部《魁拔之大战元泱界》, 终于打破了首部票房低迷的阴影, 在同“六一”档期众多国内外动画片的劲敌中力挽狂澜, 以2561万元总票房收官。作为一部完全原创的国产动画电影系列第二部, 《魁拔2》的票房成绩实在令人震惊, 也给中国原创动画行业带来了很多信心。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在目前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看, 多是引进的国外动画片领先票房, 而少有卖座的国产动画电影也多为改编的作品。《魁拔》系列作为一个少见的纯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系列, 正以其宏大的世界格局和精彩的剧情构架, 为一个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打开一扇原创新趋势的大门。
一、热血青春题材动画, 由“小手拉大手”转向合家欢
(一) 国内动画电影市场转变
国内的动画电影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目标观影人群, 如国产动画电影《葫芦兄弟》等, 由于这些目标观影人群年龄太小, 没有主动消费能力, 主要是家长领着孩子观看动画电影, 增加亲子与共享的机会。这种普遍存在于动画电影市场的“小手拉大手”的“1+2消费模式”, 让更多动画电影制片方在制作之期, 首先考虑如何吸引小孩子喜欢, 将视觉色系以亮丽纯色色块为主, 剧情通俗易懂, 却也让很多同时观影的成年家长观众感到幼稚无趣。
然而2008年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大陆播出, 诙谐幽默的风格和“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主旨不仅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观影, 也将很多年轻男性观众吸引入场, 据称17岁以上的观众占据了70% 以上1。自此, 很多动画电影制片方发现, 动画电影并不仅仅只能面向家庭观影人群, 很多成年人也正在走进电影院观看动画影片。陪伴孩子观看动画电影的家长们希望看到题材老少皆宜、内容诙谐幽默的动画电影, 很多年轻人、甚至成年人也正在发展成为动画电影的新一代受众人群。
(二) 热血青春精神点赞
《魁拔》系列动画电影, 作为一个拥有复杂世界观和普世价值取向的系列动画电影, 拥有着年龄广泛的受众人群。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的低幼年龄观影群体, 更以其“只要还活着, 就绝不认输”的热血精神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观影, 著名青年作家韩寒录制了一段VCR发声力挺魁拔, 他说:“《魁拔》的出现意义非凡, 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动画片, 最吸引我的是‘魁拔’背后的东西, 动画片不代表幼稚, 只代表真人影视无法去到的地方。”2韩寒表示, 这部动画让自己重拾了童年对于国产动画的感觉, 更多的是感动。很多年轻观众也如韩寒一样, 在《魁拔》系列动画电影的热血精神中寻找青春和坚持, 寻找曾经执着的感动。
可以说, 《魁拔》作为国产系列动画电影的代表, 正在推动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走出“小手拉大手”为主的消费模式, 走向一个受众年龄更广泛、观影意向更主动的中国动画电影黄金时代。
二、中国特色元素分析
《魁拔》系列原创动画电影从第一部上映开始, 在风格上就不断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一种说法说《魁拔》作为中国动画, 没有中国的绘画风格, 却带有浓厚的日系动漫风格, 主角“蛮吉”的服饰有抄袭《火影忍者》里的“鸣人”角色之嫌;另一种声音则说《魁拔》是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流, 难道为了追求中国绘画风格一定就要是水墨画吗?
(一) 国产动画电影的中国风
对于探讨中国动画的特色元素和风格, 我们就要回顾到中国动画的开始。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中国大陆登陆, 以万氏三兄弟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 开始了中国动画路的探索。起初也主要是国外的动画技术和艺术, 风格上也受到了很多影响。从《骄傲的将军》开始, 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力求表现出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到水墨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 带有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特色的《大闹天宫》, 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
而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了较为缓慢的趋势, 面对着美国动画、日本动漫的强力冲击, 中国动画产业该如何在世界大环境下找到自己的民族特色立足点?中国特色风格是否一定意味着要以水墨画、戏曲等传统文化来表现?我想《魁拔》系列的出现正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
(二) 世界体系构架和“脉术”中的中国元素
《魁拔》系列团队经过五年的前期准备, 构架了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在这个架空的世界体系中, 有种族的起源和历史, 有平行存在的天、地、灵三界构成的元泱界, 有与中国武术太极十分相似的脉术。在元泱境界里的取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明显的中国元素, 天界五大主神分属“镜、朴、泱、焰、尘”五大系统, 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
在元泱境界里的基本构成元素是“脉”, 妖侠在打斗中, 以自身的脉场震动, 引发空间脉场共振, 形成脉术。每个人身体都有十二个脉门, 相当于中医中的穴位, 施展脉术要经过“感受行脉, 身脉合一, 贯通脉门, 振脉出击”四步招式, 如同我们常见的武侠功夫片中的口诀。而动画影片中人物发出脉冲的招式, 像极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 “脉术”的施展要求妖侠感受自身与元泱境界空间的联系, 正如中国功夫的“气功”讲究自己的身心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在这一点上, 魁拔相当于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医学文化融合在整个构架的世界体系中。
(三) 人物角色和剧情发展中的中国特色
在主角形象设计上, 青青树也十分考虑到中国文学美学文化的特色。第六代魁拔蛮吉的形象, 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四大名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而历代魁拔的武器“冲天槊”也是一根堪比“如意金箍棒”的巨大棒子。《魁拔》系列在前期剧本创作时就有走出国门, 走向国际市场的想法, 而对于国际动画市场来说, 中国最有名气的动画形象就是来自于《大闹天宫》中的Monkey King, “孙猴子”这个形象可以说是中国动画艺术的一个“形象代言人”。也有网友评论说, 蛮吉有着追求公平公正的精神, 意欲打破由纹耀体系建立起来的阶级秩序, 这与“孙悟空”反抗天神反抗命运的精神十分相似, 两个角色相貌的相似度也是在向中国传统文学著作形象致敬。
除了这些在世界观构架和人物形象设计上表达出来的中国文化特色, 更深层次的“中国味道”还是要走到故事情节中去感受。比如窝窝村村长的行为处事之道, 就有着典型中国人的特色。他为了达成村民们的意愿, 赶走蛮小满和蛮吉二人, 却又不想因此得罪他们, 说出来的话十分婉转变通:“应该让你们去完成更大的事业, 不能让这个小山村耽误了你们”;村民们内心十分急切地想赶走蛮氏父子, 却又装作离别时浓浓的不舍之情。这种带有典型中国式和谐文化的剧情还有很多, 观众可以在观影中感受到在国内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行为处事风格。
(四) “豁达”“变通”思想
王川导演曾在《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 (20082013) 》采访中提到, 他希望在魁拔中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东西, 就是宽容、豁达和变通, 而这三点在《魁拔1、2》两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剧情上的体现。毋庸置疑, 《魁拔》在画风上学习了日本动漫的写实风格, 但在主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上, 都是实实在在地具有中国式特色文化思想, 也因此让人物形象显得十分丰满立体。《魁拔》系列在世界观构架的大胆和民族元素融合于情节的成功, 为中国动画产业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依托于博大深厚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逐渐成熟的动画技巧, 我们完全有可能创作出既具有自己民族文化情节, 又能在国际动画大舞台上一展风采的优秀动画作品。
注释
11 .功夫熊猫定义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08-06-10.
22 .http://weibo.com/hanhan新浪微博韩寒官方认证主页.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2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初步发展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第一次繁荣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蛰伏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 《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又一次繁荣
1989年是美国动画又一次繁荣时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 《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
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动画家主要有:温莎.麦克凯,代表作品有《恐龙》(1914)、《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1918);弗莱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纪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纪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纪40年代);华。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鸭》(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飞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经典动画片;汉纳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猫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
纪60年代)、《杰特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凯利.艾西贝瑞,代表作品《小鸡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莱克》(2001)、《小马王》(2002)等。
美国主要动画制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一直由华特·迪斯尼掌门,1967年华特去世后,由他的哥哥罗伊掌管,后交给华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雇佣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获新生;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短片,1962年关闭了动画部门,直到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重新制作动画片;梦工厂,成立于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层领导人卡赞伯格、音乐界泰斗大卫·格芬以及著名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共同组建,从1998年开始陆续推出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型动画片,欲与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礼,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获奥斯卡大奖。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美国动画行业发展介绍
美国的动画市场非常成熟,并借助电影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在世界动画史上,美国动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它拥有比较成熟的商业动画运作模式,众多运作非常成功的制片厂以及世界一流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人才资源。所以它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和动画王国。
介绍美国动画片的发展,我们以这些著名的动画公司的发展为主线,因为他们的发展见证着美国动画行业的发展。
1)迪斯尼公司
“我讨厌只为了赚钱而去做事,当然你也不能说我不重视金钱,我对金钱只有一个看法,不要把它堆在那里,而要用它去办些有益的事。”——沃尔特·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动画片《木偶奇遇记》
1901年12月5日,沃尔特·迪斯尼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以卖报纸为生,但他却梦想着能够成为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一战爆发后,年少的沃尔特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开始了从军当兵的军旅生活——野战救护车驾驶员。
1919年战争结束,沃尔特开始为动物卡通做广告。
1922年,时年22岁的沃尔特孤身从老家来到了好莱坞,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动画创作工作室,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1925年7月,25岁的沃尔特·迪斯尼和哥哥洛伊·迪斯尼创立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拍摄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其系列片。同年,迪斯尼推出的《兔子奥斯华》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迪斯尼兄弟公司”于1926年正式改名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名称。1928年是迪斯尼公司最辉煌的一年,迪斯尼动画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确立,动画的市场运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年里,沃尔特和依沃克斯合作,创作了动画史上最伟大的明星之一——米老鼠。它在动画片《疯狂飞机》中首次亮相,就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著名的动画明星。迪斯尼的首部有声动画片米老鼠系列第三部《威利号汽船》也是在这年诞生。米老鼠乐观进取、快乐天真,很快风靡全世界;胆小、憨厚、敏感的普鲁托,土里土气、毛手毛脚、反应迟钝又自以为聪明的高飞狗,以坏脾气著称的唐老鸭等动画明星陆续诞生。这些动画明星不仅为迪斯尼带来了荣誉,更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它们的形象被开发为玩具、文具、服装、家庭用品等,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所喜爱。(周边产品)
迪斯尼公司从1929年到1939年共拍了60多部动画短片,它在这些动画片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几乎把这十年里所有的奥斯卡最佳动物短片奖囊括入手,例如1932年的《花与树》、1933年的《三只小猪》、1934年的《龟免赛跑》、1935年的《三只小猫咪》、1936年的《乡下表亲》、1937年的《老磨坊》、1938年的《斗牛费迪南》和1939年的《丑小鸭》。而最让迪斯尼公司出彩的是1937年拍摄完成的世界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这部动画片很快在美国和世界上风靡开来,使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无可匹敌、首屈一指,并且确立了美国动画王国的地位。1937年这一年成为了迪斯尼动画发展的标志年,同时也是美国动画发展的标志年。
迪斯尼有个从1939年延续至今的传统,那就是基本上一年生产一部长片。这个传统是在1939年到1966年形成的,在这27年时间里,创作出了许多名著,比如:1940年的《木偶奇遇记》、1941年的《幻想曲》、1942年的《小鹿斑比》、1946年的《南方之歌》、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1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1953年的《小飞侠》、1961年的《101忠狗》、1963年的《石中剑》。以上这些影片都是迪斯尼亲自领导创作的。
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动画界的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在1966年离开了我们,带去了动画界许多美好的梦。而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是直到1967年才公映的《森林王子》。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迪斯尼公司先后由他的哥哥洛伊、华特的女婿米勒、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掌管。艾斯纳掌门迪斯尼是在80年代了,他为公司的重生做出巨大的贡献,让迪斯尼再次放出了光彩。
70年代的时候,迪斯尼公司又制作了《救难小英雄》、《罗宾汉》等动画影片。90年代后,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内容开始向着其他国家的文学、故事题材扩展,丰富了影片内容,拓展了创作思路,产生出了诸如《狮子王》、《风中奇缘》、《花木兰》及《人猿泰山》等作品,让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电脑为迪斯尼公司开拓了新的天地。利用电脑技术,他们在1995年推出了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之后又陆续推出《海底总动员》等,1999年推出的三维动画大片《恐龙》,又将人的创造力推向了极致。那些仿真形象表演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大牌明星领衔的影片。这些动画片的极限仿真技术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甚至有人看过后,都不知道这些片子是用电脑技术创造出来的。
通过迪斯尼人的勤劳与创造,直至今天迪斯尼迪斯尼公司在商业动画领域的领先地位仍然无人可及。
2)梦工场——迪斯尼最大的敌人。
“梦工场”是在1994年初,由原迪斯制片部总裁杰夫利·科兹恩伯格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音乐巨子大卫·盖芬筹组而成。其中尼科兹恩伯格曾让迪斯尼动画达到一个高峰。他从1984起十年间担任迪斯尼制片部总裁,曾制作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等动画片,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它的创建,与老牌动画巨头迪斯尼形成了正面竞争的格局。
1998年,梦工场创作的如梦如幻气势磅礴的《埃及王子》技惊四座、大卖特卖,也让迪斯尼为自己数十年来没有突破性的前进而汗颜。《埃及王子》、仿造迪斯尼模式的动画片《黄金国之路》、《小蚁雄兵》、粘土动画片《小鸡快跑》等佳作让梦工场冲破了迪斯尼一家独大的局面。
梦工场在2001年暑假强档推出《怪物史莱克》,让它的对手迪斯尼着实吃了一堑。这部影片让迪斯尼花了7年时间费尽心思制作的影片《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更为严重的是,它让迪斯尼投入了1.7亿美元拍摄的电影巨作《珍珠港》票房冷淡。究其原因,是因为《怪物史莱克》这部全电脑动画片中的史莱克虽然长相丑陋,并且长着绿毛,但是招人喜欢,不仅赢得了无数观众为之青睐,还获得影评人的高度评价。
3)华纳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动画片的制作之路,但是途中遇到困难,曾一度关闭了动画部门,从1962年关闭到90年代才重新拾起动画制作这个行当。
1930年以来,华纳公司开始制作时长6分钟的系列动画短片,如《兔巴哥》、《疯狂曲调》、《达菲鸭等作品》、《快乐旋律》、《猪豆子》等等,他的这些短篇获得当时电影公司的青睐,成为这些公司电影前播放的首选。其中诸如兔巴哥和达菲鸭这样的角色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动画明星,而当中最耀眼的明星还得数兔巴哥,它曾经三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并且在1958年成为了奥斯卡小金人的主人。
《猫和老鼠》是由好莱坞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威兼·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于1939年共同创作的,它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的著名动画品牌,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片之一。自这部动画片创作出来后,一直备受世界影迷的热烈喜爱,它创造的业绩至今仍然很耀眼。
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1996年的由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出演的《空中大灌篮》两部影片,就是由华纳推出,曾经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多年后,华纳公司汇聚好莱坞影星和公司旗下的兔巴哥、太菲鸭、猪小弟、火星人、爱发先生、大嘴怪、燥山姆、BB鸟、歪心狼、崔弟和傻大猫等动画明星,隆重推出影片《巨星总动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哥伦比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立于1920年,开初叫做CBC电影销售公司,它是由H·科恩、J·科恩两兄弟和J·布兰特在好莱坞成立的,他们最初是环球影片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开始摄制喜剧短片,1924年改名为现在这个名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0年后发展成为美国的8大电影公司之一。
1999年,哥伦比亚公司推出《精灵鼠小弟》震撼美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美电影票房排行冠军,并且持续了几周。这部影片的风格是幽默,并且充满了家庭氛围,是由真人、动物演员和三维动画形象共同完成,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2005年,哥伦比亚公司完成了耗资近1亿2千万的动画大作——《最终幻想》。它历时四年,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哥伦比亚公司在组织架构上花费了大力气:组织上百名漫画家和电脑技师进行绘画和动画设计,建立专门的制作室。它的影片背景设计的蓝本与众不同,使用的是专人航拍了整个纽约和洛杉矶的地形。片中的动作场面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其中80%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连人物的纹理和衣服的褶皱等细节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
5)派拉蒙公司
派拉蒙公司成立于1912年,由美国一家演员公司和一家故事片公司合并而成。五六十年代,美国影业开始萧条,收入严重下降,派拉蒙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厄运,1966年石油资本集团购买了走下坡路的派拉蒙,使其成为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70年代,美国电影业开始恢复昔日的辉煌,派拉蒙又借着这股东风慢慢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派拉蒙历史悠久,而迪斯尼是动画王国中的巨人,他们不可同日而语,但派拉蒙近几年推出的动画片《棉球方块历险记》、《天才小子:吉米》连获好评,其中以《天才小子:吉米》最为著名,它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提名。派拉蒙公司创作出这些让人叫好的动画片后,又出品游戏和动漫,从中大赚了一把。在过后的经营中,派拉蒙收购了能与迪斯尼叫板的动画新贵梦工场,其在动画市场的竞争力大大增加,加上有《天才小子:吉米》成功的运营模式和梦工场丰富的实战经验,今后派拉蒙定会有惊人的表现。
美国的独立制作动画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起了反商业的动画浪潮,他们制作的动画片有着不同的制作路线和制作风格,与美国主流动画工业完全不同,这些作品有的是批斗世俗,有的是创作人自发感想即兴创作的,形式上多选择短篇这种富于集中表现的形式。从此,美国的动画片内涵的表现力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现而得到了丰富。
美国动画发展的特点: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了的特点。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第一,频繁丰富涌出动画周边产品。
第二,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
第三 大团圆结局,悲剧很少,迎合观众心理需求;
第四,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迎合观众审美口味;
第五,动物形象夸张,成为被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第六,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第七,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达到完美的效果;
第八,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
动画简史
动画,顾名思义就是“会动的画面”。它起源于人们记录运动事物的一种强烈渴望。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一直在尝试着用画来展现事物的运动。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朦胧意识时期。
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一直是人类执著追求的一个梦想。人们公认的最早的“动画现象”是一幅旧石器时代的野牛图,它在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中,其野牛的尾巴和腿均被重复绘画了几次,看起来有奔跑的动感。在约2000年前的埃及的墙饰上,描绘着两个摔跤的一小段连续动作。其动作分解准确,过程表现完整,类似今天的连环漫画。在古希腊的陶瓶上也发现了连续动作的绘画。
这充分地说明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动画意识。无论是大型的壁画,还是长篇的连环画,虽然能给人以运动的意念,但毕竟都还是静止状态的画面。怎样能够使动画真正动起来,成为了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执著梦想。
(2)思想形成时期。
大约在十九世纪20年代,随着科学的进步,英国科学家发现著名的“视觉暂留”现象,即一个物体被移动后其形象在人眼视网膜上还可停留约1秒的时间,这揭示了在快速闪现连续分解的动作时可以产生活动影像的原理,由此许多关于活动影像的视觉装置或玩具被创造出来,例如幻盘、走马盘、西洋镜等等。这里我们以“幻盘”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幻盘”是一个边缘画有连续动作形象、内圈刻有直条细缝的硬纸圆盘,其中心有可活动的固定转轴,圆盘快速运动时,透过细缝从对面的镜子中便能看到活动起来的物像。
(3)技术探索时期。
1877年,雷诺将诡盘与幻灯相结合,研制出“光学影戏机”并取得专利。这个伟大的发明为日后动画能够真正在电影、电视上放映奠定了基础。这个装置由数个转盘组合而成,外加投射光源,大型的圆形转盘内侧装置一圈镜片以折射图片,图片则环绕在圆形鼓状物之间跑动,经由幕后光源的投射和镜片投射,幕布上便可看到活动的影像。雷诺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放映动画片的人,他放映的作品有《丑角和它的狗》、《一杯可口的啤酒等》。这些早期的动画已经具备了现代动画的一些基本特点。
1906年,也就是在电影出现十年后,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拍摄了一部名叫《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的动画片,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诞生了。
(4)动画表现突破时期。
随着人们对动画片的不断探索和深入认识,动画片的制作方法也有了巨大的突破。1914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明了透明赛璐璐片,它结束了以往绘制动画时,必须将每一次变化的形象连同不变的背景都要画一遍的繁重工序,为动画影片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赛璐璐片也称明片,是一种以醋酸纤维为原料的透明度强的薄片。绘制时,可以把活动的形象画在赛璐璐片上,然后再与静止的背景叠放在一起进行逐格拍摄,这就是电脑动画出现之前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
至此,动画片技术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
(5)动画生产成熟时期。
1906年后期,被奉为“现代动画之父”的法国人爱米尔·科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幻影集》,该片表现了一系列影像之间神奇的转化。爱米尔·科尔也是最早尝试将动画与真人动作相结合的人。1908年到1921年间,科尔共拍成250部左右的动画短片。他的作品致力于动画视觉表现力的挖掘,极富个性和自由创作精神。
打造中国动画电影新品牌 篇3
由江苏优漫卡通卫视和国内动漫文化产业的标杆企业、中国动漫第一股——“奥飞动漫”倾情打造的大电影《巴啦啦小魔仙》,将于2013年2月1日在全国公映。“巴啦啦小魔仙”品牌于2008年创立,五年来,与之相关的电视剧、卡通片、图书、舞台剧等一经推出,就成为众多孩子喜爱和痴迷的对象,成为中国儿童魔法类冠军品牌。即将在今年寒假上映的大电影《巴啦啦小魔仙》将延续电视版轻松幽默风格,以“魔幻、美丽、开心、正义”为品牌定位,打造中国版的“哈利·波特”动画大电影。
“洛克王国”是腾讯公司打造的一款当前最热门的儿童网络社区,在全国拥有上亿的注册用户,是国内用户数排名第一的儿童网络社区产品。“洛克王国”曾于2011年国庆成功推出动画大电影《洛克王国:圣龙骑士》,该片以3500万元票房成为去年“十一”期间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这次由优漫卡通卫视、优扬传媒和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洛克王国》第二部大电影,新增加了“父子情”、“友情”等情感元素,使得整部电影更加温馨感人,不仅值得亿万忠实小“洛克” 迷大力追捧,同样也适合全家人春节期间一起观看。《洛克王国: 圣龙的心愿》上映时间是2013年1月31日。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4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角色是片中的核心、灵魂,动画角色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失败。所以要求我们设计师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角色进行精确的定位,根据动画剧本里所提供的年代背景、地域特点等,全方位挖掘动画角色的内在个性,从而对角色进行深入剖析。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动画造型的设计师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一定要符合剧本中的角色外形以及性格特征。所以说,我们在进行角色创作时,一定不要只专注于它的外在形象设计,还要考虑到它的气质、性格以及身份特征。想要创作出成功的角色,平时还要多注意观察,留心生活细节,综合运用形式美法则对角色进行设计。
在辉煌时期的中国动画,不乏优秀作品。《阿凡提的故事》这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从片中的不难看出,创作灵感取材于中国新疆的传统文化例如,阿凡提的服装造型上参考了新疆人民的特色装扮。阿凡提是新疆地区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角色的塑造深入民心,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总之,动画角色的创作是整个动画片的核心与灵魂。在创作中,恰当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强调角色的地域民族风情,对观众来说,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影片达到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剧本创作中的影响。
如果说动画角色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那么剧本的好坏就是动画片的精华。好的动画剧本有着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社会深度。它必须具有一个广泛关注的题材,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故事情节,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带动作品的成功,从而达到动画片创作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在进行动画剧本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题材,以及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历史悠久,从中选择能够演绎的优秀题材那就太多了。比如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等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的代表,这些题材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寓教于乐的精神。这些独特的文化题材,为我们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也是我们区别于他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中国动画辉煌时期出了很多动画片,比如说,《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山水情》、《牧笛》《大闹天宫》等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国际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提炼而来。动画创作人员在保留了大部分原作的情况下,又进行了合理的再创作,与当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达到充分体现角色外在形象与内部特征的效果。这些知名动画的成功,都来自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素材的理解与运用,对观看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编创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真实性,要对当时当地的民俗传统、思考方式进行缜密的分析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抓出其中的精髓,从而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剧本。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动画创作的表现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想要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必须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并且利用现代先进的表现形式,这样做,既能丰富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又能在传统的文化中注入当今元素,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优秀成功的动画片。放眼看看现今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多数是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制作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发展,和数字软件的增加,在技术上弥补了原始拍摄的不足,增强了场景中的空间感和真实感,实现了动画与场景的完美结合,使得影片效果更加丰富,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数字技术的产生,不仅仅是丰富了视觉效果,同时在成本计算中,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制作成本。但是,就像我们之前所说,动画片的精髓在于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数字技术只是属于锦上添花,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上,并不起核心作用。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动画公司,但是优秀作品却少的可怜,大家都在拼技术,却对片子的核心东西缺乏研究 ;一味的模仿别人,却没发现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别国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自身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认识不足,作品缺乏根基。没有根基的作品,就像没有根的大树,是不会存活的。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只顾及技术层面的进步,缺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创作出来的片子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我们现阶段需要的做的是,放下跟风的脚步,脚踏实地的认真研究与探讨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动画中的应用。
总之,中国动画电影想要得到广泛的认可,还需要在对自身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中国动画电影才能走出中国,才有可能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摘要:很多80后的年轻人回想起童年看过的国产动画片,都应该记得西游记里有情有义的哪吒、活泼可爱的人参娃娃、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等这些经典的荧幕形象。最近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外动画片像海上风暴一样涌进国内,对国内动画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儿时的经典形象,依然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归根结底跟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是分不开的。归根结底是与我们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一些民间艺术为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创作提供了特别充足的养分。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5
——以《功夫熊猫2》为例
【作者】王培玉; 【导师】李慧
【作者基本信息】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2016,本科在读 【副题名】以功夫熊猫为例
【摘要】动画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有着视觉艺术的独特魅力,创作者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与创造。在信息传播图像化、动态化的今天,动画艺术不仅有娱乐化的性质,也承担着传递创作者价值观念和情感的作用。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梦工厂,一直擅长将其他国家的文化作为载体,融入自身的价值观,同时保留普世价值,使其生产的电影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和意蕴,从而达到商业和艺术上的双赢。其突出代表便是近年来大热的《功夫熊猫》系列,好莱坞斥巨资打造这部糅合了中华哲学,民俗,美食等中国元素的动画长片取得了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的成功,也折射出全球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莱坞式解读”的认同。【关键词】传统文化,好莱坞动画,中国元素 【正文】
一.中国民俗符号的运用
中国因其历史悠久,因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爆竹就是鲜明代表之一。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还没有发明火药和纸张,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在节日或喜庆日燃放,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制作《功夫熊猫》的好莱坞动画制作者显然对中国民俗进行过详细,认真的研究,他们在《功夫熊猫2》(以下简称“《功2》)中便围绕着爆竹,烟花这一线索,勾勒出了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带有浓厚的美国”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功2》讲述统治宫城门的孔雀夫妇发明了烟花为子民的生活增添了欢乐,而他们的儿子沈却看到烟花的另外一面——带有杀伤力的一面,并由此踏上了邪恶的道路。孔雀夫妇狠心驱逐沈,沈怀恨在心,多年待父母死后,带着他的威力巨大的火炮卷土重来,妄图占领整个中国。好莱坞巧妙地借用了中国在节日燃放爆竹这一传统民俗,并加以大胆的想象,使之成为贯穿整个故事核心的重要内容。其他的民俗还有开头讲述故事背景孔雀夫妇和沈的故事时运用的剪纸效果,以及故事进行到中间时阿宝借“狮子”来做掩护所反映了“舞狮”民俗,多种传统民俗符号的运用,为影片营造了浓浓的“中国氛围”。
二.中国艺术文化的运用
在《功2》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影片一开始,阿宝去瀑布下寻找师父时便运用了山水画的手法设计了师父打坐修炼的场所。中国的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美意识。云雾缭绕,青松耸立,中国画讲究”留白“”渲染“等特点被好莱坞抓住,并悉心打造成为能够搬上荧幕的动画效果。其他的艺术文化还有音乐,在《功2》中出现的背景配乐有以悠扬笛声为主的开场音乐,还有在打斗场景时动感活泼的琵琶乐,以及在”舞狮“场景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鼓乐等。这些中国特有的音乐形式,为影片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三.中国建筑文化的运用
同时,《功2》中出现的几种建筑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仿照紫禁城的“城中城”形式构筑的“宫门城”,外围是结实的城墙,中间有广阔的庭院,登堂前更有层层台阶,细微之处皆体现中国建筑的特点。此外,位于宫门城中央的宝塔更是东方建筑的典型。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在片中,塔作为宫门城统治者的居所,其宏伟程度不亚于皇宫,外观上宏伟秀丽,飞檐琉璃瓦的装饰美轮美奂。在塔的内部,则是雕梁画柱,穹顶上装饰着壁画和明珠,富丽堂皇,充分体现着统治者的高贵的宫门城的繁荣昌盛。除外,宫门城的民居特点也值得一提,《功2》中的民居皆采用江南传统民居样式,马头墙是其重要建筑部分。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在古代,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别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味。
四.中国哲学文化的运用
在《功2》中,阿宝陷入了关于自身身世的心魔之中,身心浮躁,限制了实力的发挥。最后是他参透了师父所教的“静心”思想,才获得非凡力量,战胜火炮与敌人。这里所谓的“静心“,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包括佛释道这些宗教领域所说的内心最大的空无,得道和涅槃的状态。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首先提出了”致虚守静“的观点,老子认为:只有排除物质与世俗的干扰,坚守纯净宁静的心态,才能真正把握”道“的真谛。而儒家经典《礼记·乐记》则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认为人天生就是无情无欲的,受到外物的影响而产生情欲,所以要制礼作乐对人的欲望进行约束和引导,使之保持在”静“的状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与提炼,最终形成了中国后世儒道两家所一致,所一直推崇的重要原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功2》对中国哲学文化的运用使影片从对中国文化模仿的”形似“到”神似“,提高了影片主题的精神内涵。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6
动漫的本质是语言形式、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形式。就是避免动漫企业把动漫语言当作企业的目标,动漫企业应该是通过动漫语言的应用获得企业的利益。动漫企业有时会简单地理解只有好的动漫作品才有企业的未来,许多企业所谓的原创动漫年产量已经超过了万分钟,其结果也可想而知,动漫产值不是作品的数量堆砌。
在“大动漫”的观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展业务。可以代工,可以以技术优势承揽制作业务,可以专攻品牌授权业务,可以专攻衍生品设计,可以打造动漫作品的新媒体销售,可以专门生产应用动漫技术的展示教育作品,可以开展动漫技术培训,可以专营动漫销售的某类渠道,可以开展动漫体验乐园,可以专门提供动漫技术设备服务,可以专营动漫媒体,可以建立动漫俱乐部,可以从事动漫会展活动等。
文化产业范畴的共识是把文化产业大体划分三个层次:文化艺术核心产业(传统文化)、应用艺术产业和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创作动漫剧本和形象设计就是文化艺术核心产业;按剧本和形象来制作影视片或制作衍生品就是应用艺术产业;而动漫的版权交易部门、动漫的会展机构、出版营销、广告企划、包装发行、媒体推广等机构就是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三个层次共同构建了产业结构和范畴。
用动漫的形式美化生活、艺术生活、表现生活、沟通生活并创造价值就是“大动漫”的思想。如果囿于动漫原创的圈子出不来,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特别是在缺乏创作动漫作品的初期,不要用赌博的战术来犯战略的错误。
去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759.94亿元,较2011年621.72亿元同比增长22.23%。说明一个值得行业关注的问题:近万家动漫企业平均产值正在逐步攀升。尽管中国动漫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动漫企业一定要关注自己是企业,其次才是动漫企业。如果没有想清楚商业模式,或没有能力把握商业模式的实现,就要全面调整经营思路。
中国动画电影商业模式探析 篇7
1 甲动画公司其动画电影的探索阶段
首先, 搜集中国动画电影市场5年内的数据, 了解电影票房、观众客层、上映时间点和上映周数等市场数据, 掌握目标观众喜好与需求, 进行动画的故事开发, 这个阶段必须确定故事开发和故事脚本, 在探索阶段不断测试、修改的过程中, 商业模式图会随着这个探索阶段修改, 直到探索阶段通过测试后, 才会确定商业模式。
要想让商业模式图的全貌更为精准, 甲动画公司可先掌握关键活动、关键资源和关键伙伴等因素, 包括符合中国民情、有趣的故事剧本, 有动画电影的制作及管理能力;同时, 有够足的资金注入, 这三项为成本的主要来源, 甲公司能掌握至少80%以上就能够更确定商业模式图。而这三项成本来源要符合价值主张所示的满足目标观众的娱乐需求, 取得成本与价值主张的平衡, 既不会偏于市场数据而让成本大幅超支, 也不会求降低成本让质量太低而失去电影观众。对于甲动画公司而言, 是要确认商业模式和产品市场组合, 动画电影产业价值链及发展式模型。甲公司在第一阶段中的故事开发阶段结束, 会有商业模式图作为探索阶段的假设, 当进入脚本阶段即为探索阶段的验证, 如果在脚本阶段发现需要退回上阶段修改故事, 商业模式图也会有对应的修改。
2 甲动画公司其动画电影的执行阶段
动画电影一旦进入制作阶段, 就是实现项目进度快速增长的时期, 也是验证探索阶段的商业模式图。随着制作物的完成, 能够带部分毛片参加影片或市场展, 以商业模式图作为动画电影的计分卡, 进一步了解市场反应, 并增加通路、关键伙伴等相关资源。在市场展和影展能多方面接触国际买家谈国外授权、播映权;同时, 在影展中与策展人谈在国际影展首映的机会。从影展、市场展所得到的意见回馈, 可以成为营销策略参考, 为即将完成的电影做上映宣传、曝光做准备。这个阶段的商业模式, 是未来销售动画电影做准备, 可以将商业模式图发展成多边平台的样式, 也能为新需求成立新的商业模式图。
3 媒介之间相互融合
甲公司与玩具公司合作, 能拉拢玩具本身的顾客市场, 让顾客关系先建立, 带动电影票房的部份收入。对于玩具公司而言, 电影的上映是最好的广告营销, 能加强儿童与家长对于玩具品牌的印象, 玩具公司可以生产电影的玩具商品, 创造更多的收益。如果动画公司跟玩具公司有电影商品授权开发协议, 授权玩具商制作电影版新角色的玩具, 拥有电影版权的动画公司可以获得电影新角色玩具商品其贩卖所得获利的抽成。对于动画电影公司而言, 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外, 动画电影建立多种品牌的收益来源, 是窗口效应开启后要经营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会选择在戏院首映, 电影上映后除了票房收入外, 后续收入还包括网络平台、电视平台的播映收入, 而其他衍生商品收入则依电影受观迎的程度进行推广, 若票房成绩超过政府设定的奖励门坎, 还可以获得奖金收入。
4 结语
本文从故事剧本、动画制作、市场行销及周边商品的开发等面向, 全面性地研究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目前, 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还远远不及其他电影类型, 显示中国动画电影还需要让更多的目标观众肯定, 想要从现在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的客层, 拓展至青少年客层, 就必须要有更成熟的制作技术和更复杂的故事内容, 这是未来中国电影消费群想往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 是中国动画电影拓展新市场的良好机会。
参考文献
[1]赵永新.动漫衍生产品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夏卫国.电影票房营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探析 篇8
动画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风格其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中的文化底蕴的积淀以及精神气质通过动画电影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简而言之, 民族风格是动画电影发展创造的一种源泉,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在如今的动画市场当中, 欧美日韩的动画电影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也引起了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对于我们国家的动画电影来说评价较高, 比较经典的便是90年代的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 比如说《大闹天宫》《葫芦娃》《哪吒闹海》等, 都具有比较浓厚的民族元素。不仅如此就连欧美日韩动画电影中都会接见我们中国的民族传说, 比如说《木兰从军》《西游记》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的创造者也意识到了民族元素在动画电影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的民族历史以及民族风格元素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等着我们去开采, 去挖掘, 并且我们的动画作品也可以在民族风格元素中找到更多的灵感,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也走上了一条“探索民族风格”的动画电影创作道路上。
二、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具体表现
1. 大多的都是民族故事改编而成
我们中国上下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期间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民间传说, 爱情故事还有各种打仗谋略、传奇人物等等, 所以可以借鉴的民族故事也是非常多的。民族故事是我们在上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是大众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及中华民族人民勤劳、美好善良的体现。比如,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卧薪尝胆的故事等, 这些故事当中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可以给人以启发, 给人以力量。
所以动画电影同样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 因此就找到了历史民族中的各种民族故事, 来体现这种精神, 比如《花木兰》动画电影, 讲述了一代女将花木兰的传奇人生, 又向大众传扬了孝顺父母的精神, 还有《半夜鸡叫》的抗争故事, 长工们一起与地主周扒皮抗争的故事, 对地主阶级进行了讽刺, 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
不仅如此, 动画电影并不是历史写实, 所以在人物处理和制作方面以及故事的描述方面都会具有比较夸张的部分, 但是这种夸张会更加的凸显人物高大的形象, 更加的新引观众的注意力, 满足观众对于动画电影中人物的幻想, 再加上观众们对于故事的熟悉度, 所以就很容易对这种视觉上的震撼表示认同。
2. 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相融合
绘画技术决定了动画电影的人物形象以及画面品质, 即使在电脑构图为主的今天也是不例外的。最经典的作品主要有《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几部作品, 这些动画电影中都受着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比如, 国产动画《哪吒闹海》中, 人物的形象则借鉴了山西的壁画和民间的年画, 让我们一眼看上去便十分的亲切, 有好感, 塑造出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 堪称是中国动画电影方面的一大成就。
再比如, 现在热映的《大鱼海棠》, 其中的人物形象还是表现元素都比较的具有东方神韵, 许多都来源于神话故事当中, 经过改编和想象之后呈现在了观众面前。结合了山海经中的传统事物, 比如说“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在电影中小饰物的勾勒上也体现了很多的中国元素, 比如说化妆镜、香囊、绒线球、文玩核桃等。而在画面色彩方面则采用了水墨淡彩的方式进行勾勒, 运用了祥云。八卦图、仙鹤、中国红等民族元素。虽然这部电影的叙事和台词还略有瑕疵, 但是不可否认这部中国动画电影可以说是近十二年来的良心之作了。
再如, 《三个和尚》的动画电影, 整个作品的构图十分简单, 只有三个人物, 色彩清淡, 以空白衬底, 这种计白当黑的手法正是中国画的精髓, 以虚带实, 充分写意, 比较的具有意境, 也比较耐人寻味。
3. 与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共生
说到中国元素, 民族特色, 那么戏曲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这是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 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表现出强烈的叙事特征, 也广泛应于用中国动画电影之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说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中参考戏曲中的脸谱艺术, 黑、白、红等脸谱都代表着一定的人物形象。再比如在动画电影中随着故事的推进, 故事的高潮以及故事中比较有起伏的画面中也会采用戏曲起到一个烘托气氛、渲染高潮等作用, 将动画电影与中国戏曲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三、应该如何解决目前动画电影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内容过于浅显
现今我国在对待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动画电影研究上面太过浅显, 只是关注那些民族历史传说以及爱情故事, 具有民族风格的道具或者服饰上面, 却没有领悟其精髓。真正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电影最起码具备的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涵以及思想精髓的有效表达, 让观众们看完电影之后既能获得乐趣也能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传递给大众。
2. 过多的注重了民族动画的制作技术
现今是互联网的时代, 人们也逐渐适应了高效率的生活节奏, 心也就变的越来越浮躁, 经不起时间的沉淀。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静不下心来去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与民族精神。
在这一方面大多数的动画创作者都比较过重的关注于动画的制作技术, 并且在如今日本美国动漫、动画电影盛行的当代市场, 国内的许多动画电影的创造者都想进行模仿, 并在其中分一杯羹, 可是很明显, 他们只学到了一些人物塑造方面的东西和对于视觉效果的模仿, 却没有塑造出具有独立个性的故事和角色, 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形似神不似, 更易引起观众的反感。
3. 不能将民族风格与动画艺术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目前的动画电影的创造者都意识到了民族风格特色对于动画电影的重要性, 所以也可能造成在动画电影中民族风格的表现多于动画故事本身, 本末倒置。比如, 我前面提到的《大鱼海棠》, 虽然说《大鱼海棠》的整体画面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无可挑剔, 但是它的民族风格元素太多, 比如海天一色, 风起云落, 星辰变幻、海棠花开等情景, 还有许许多多无处不见的精致考究的中国元素, 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一幅幅惊艳绝伦的画卷, 而不是一部动画电影。比如说台词对白直白刻板生硬, 在叙事节奏以及人物心理刻画上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令人出戏。更有人说道若是出去了中国元素的动画的外皮, 这就是一出集三角关系、狗血恋情的略有些玛丽苏的故事, 这样的动画电影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在动画市场中引起一定的影响, 但是却禁受不住时间的考验。
这样的动画电影是过于重视民族风格元素的刻画, 而忽略了对于故事情节以及任务台词对白、心理刻画等方面的作用。
还有一种就是过多的重视动画而忽略了民族元素, 这样的动画电影有很多。比如说我国制作的关于动物的各种电影, 《喜羊羊和灰太狼》等, 虽然受到了国内大众的好评, 但是却不会出现第二种类型的电影引起这么大的的轰动。
所以要想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在国际动画电影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必须具有我们中国的特色, 但是现如今我们国内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4. 没有创新意识, 只想着“吃老本”。
现今总是会看到各种动画再翻拍, 《西游记》《木兰从军》等这些大众已经耳熟能详的动画偏偏要进行多次的翻拍, 却不会再去挖掘更多的新鲜的历史、民族风格的题材。甚至是直白的抄袭。举例说明我国的“原创”动漫《高铁侠》实则抄袭了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高铁侠》与这部日本动漫相比较, 相似度极高, 唯一的区别就是将人物贴图的形象转换了一下。就连日本、美国都已经看出了中国历史、民族风格中存在的巨大市场, 虽然现如今中国的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也已经意识到了, 但是却没有采取快速、准确的行动, 去创作出更加新颖、更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
5. 意识到动画电影是属于全年龄人群的。
我们应该意识到动画电影已经不光属于低龄化儿童了, 要尽全力的打造出全龄化的动画电影, 这一点美国做的非常的好, 比如说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在人物形象中有小孩感兴趣的动物角色, 还有成年人的角色;而在故事的设计编写方面既体现了邪恶与善良斗争的画面, 也有各个年龄段都感兴趣的元素。
而我们国内也应该改变这种国产动画即儿童艺术的观念, 让人们逐渐接受动画是属于全部人群的, 同时我们的电影创作方面也要有亮点, 不要过于低级与幼稚。
四、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前景
与国外的动画电影产业相对比, 我们国内的动画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设计甚至在销售等方面与国外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这是我们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政府十分支持动画电影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是动画电影发展的一大助力, 而且如今也开始兴办各种动漫影视基地、动画教研基地等工程, 加强了动画人才的教育培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只要我们的动画电影能够与民族风格实现完美的融合,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以及台词对白包括表达的主题方面都有比较显著的进步,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充满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一定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很大的位置, 为我国的动漫发展添砖加瓦。
摘要: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电视媒体, 网络报刊充实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而这些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成为了生活中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动画电影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的。而对于我国来说, 我国的动画电影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而在21世纪的今天, 国家更加的注重动画电影市场了, 也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助力。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具有我们民族浓郁特色与风格的动画电影了。在欧美、日本等各大动漫大国的打压之下, 坚守本心, 做出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的动画电影是一种捷径, 一种打入国际动画电影市场的捷径, 因此, 今天我们就针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和特色进行探讨, 充实民族风格, 重现中国动画电影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探析
参考文献
[1]鞠天洋.浅谈民族风格在中国动漫电影中的表现形式[J].学术期刊美术教育研究, 2011 (3) .
[2]董立荣.从《大闹天宫》和《疯狂约会美丽都》看中法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民族化[D].太原理工大学, 2014.
[3]胡燕.浅析中国动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J].岁月 (下半月) , 2011 (10) .
[4]李乔.论美国动画电影的特点与启示[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4 (11) .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9
一、在中国动画电影中体现传统美学风格的形式
(一) 坚持走民族特色的剧本创作之路
传统艺术精华对于中国传统电影动画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离不开传统艺术的熏陶, 只有带上民族特色的印记才有可能被世界各国的同业者认可。民族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民族文化丰富的内容是国内动画电影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 感人的故事、迷幻的传说、深刻的寓言等等这些传统资料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根据《封神演义》制作的《宝莲灯》, 根据《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创作的《铁扇公主》等优秀作品在注重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情趣, 还将一些善良、勤劳、正义等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动画电影的画面展现出来, 得到诸多好评。
(二) 在场景与画面设计中灵活运用民族艺术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意源于心, 情生于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自我审美的体现, 也是创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国内电影动画在创作过程中都在追求民族艺术诸多美学中的形式美。
他们通过场景的构造和渲染来营造一种理想的电影动画意境。在《哪吒闹海》中, 创作者将一些古典工笔的绘画技巧运用到画面制作中, 使得整个画面行云流水, 楼阁与山水遥相呼应, 虚实有致, 妙不可言, 将神话故事的幻与真展现的淋漓尽致。水墨动画也是用来营造场景意境较多的手法。像《牧笛》与《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作品, 可以说是水墨动画成功运用的典型。在作品中, 创作者在创作手法上用水墨动画代替了“单线平涂”, 使得主体更加鲜明, 动物形象更加完美。
而且, 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中也融入了许多民族的审美精神。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可以使国内动画在表达形式上更加丰富, 艺术内涵更加深远, 同时也有助于民族意识和情感的传承与升华。
二、中国电影动画传统美学风格形成原因
(一) 艺术根基
1. 戏剧艺术。
在国内, 京剧艺术穿梭活跃在诸多动画电影中, 在一些音乐伴奏、动作造型、场景设计中总能发现它的身影。在音乐上, 用京剧曲调渲染故事情节, 用京韵鼓点表现凌厉的民族气息;在动作上, 《大闹天宫》是个典型;场景设计上, 在一些动画片段中可以发现诸如脸谱等戏剧艺术的身影。
2. 民间艺术对动画电影的修饰影响。
从美学角度上讲, 民间艺术带给中国电影动画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电影动画中加入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思维, 使民间艺术融入电影动画中, 便可以创造出诸多有价值、有内涵的作品。在皮影、窗花的影响下, 剪纸片诞生了。剪纸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而皮影在ll世纪左右也就出现了, 是一种平面雕镂技艺, 它将工艺美术和戏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国内的电影动画创作过程中, 总是会用到剪纸与皮影艺术。
3. 民间文学对动画电影的丰富。
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大熔炉, 其中民间文学的力量不容小觑, 许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在民众的内心印象深刻。在民间文学的熏陶下, 国内电影动画在情节创作中或多或少也会借用一些民间故事情节。我国的动画电影之所以要借鉴民间文学是因为:第一, 民间文化和动画语言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第二, 电影动画和民间文学都具有一定的虚构性。或者说民间文学和动画片链接的内在桥梁是抽象的思维, 而外在的联系是由通过动画宣扬民间文学的教育意义。因此, 通过民间文学创作的电影动画可以同时满足观众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享受。
(二) 人文环境
1. 观众因素。
儿童和成人是国内动画电影的主要观看群体, 而为了满足这个群体的审美需求, 动画电影在创作风格上往往要迎合他们的喜好。首先, 这样一来观众一方面可以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满足审美上的趣味和愉悦, 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心情, 安抚繁忙的心灵。在动画片中幽默、虚幻的场景感染下, 观众的内心会感到惬意。再加上美妙的意境、绚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成人与儿童沉醉在动画电影中。当然,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观众身处喧嚣的社会和残酷的竞争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安慰。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需要, 使得美学传统风格在电影动画中逐渐形成。其次, 由于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及其丰富的国度, 所以观众的审美习性往往受历史文化的趋使。因此, 创作者决不会忽视传统因素对于观众审美习性成长的影响, 在作品中往往会加入传统美学风格来吸引观众。
2. 艺术家因素。
个体在所处环境的逐步影响下, 有了各自的审美观念, 再通过音乐、图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艺术作品。构成电影动画中传统美学风格这个体系的主体是创作者的审美习性。创作者不同, 审美观念就会不同, 创作的作品也就不同。
3. 传统道德因素
国产动画电影所展现的道德美, 是一种“善”的社会规范的体现, 也是一种审美价值的体现。国产动画电影历来注重道德美的展现, 追求动画形象与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力求能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追求。80年代的《三个和尚》在没有任何台词的情况下, 通过深刻的动画故事, 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道德的美感, 影片也在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荣获“最佳美术奖”的殊荣。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动画产业也迎来了新纪元。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 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传统美学风格, 形成了其独特的“中国学派”, 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但是, 此外, 中国动画电影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 还应该将目光洒向西方, 取其精魄, 去其糟粕, 促进中国动画电影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10
关键词:实验动画,先锋派电影,先锋电影运动,中国动画
动画与电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源性,在动画与电影的发明时期或者说在其萌芽期间,每一件实物的发明与制造、每一项技术的改进与应用,都可以视为既属于是动画的,又属于电影的。所以,由于动画与电影具有同源性,因此,电影中的理论与实践都可以被动画所引用和借鉴,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就对欧美的实验动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借鉴与使用了欧洲先锋电影运动所产生的经验,才有了欧美实验动画巨大的发展成就。以此为证,反观中国的动画现状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中国动画是否需要通过类似于欧洲先锋电影运动(或实验动画运动)的活动来促进中国动画的发展。
1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停滞下来的欧洲电影业为了避免在叙事、剪辑等方面与美国好莱坞正面竞争,从而在一条不同于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式的道路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欧洲电影艺术家们的探索与实践,继续了格里菲斯时代的美国电影的实验性,并逐渐地形成了实验电影的概念。从1917到1928年的十年间,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在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众多的实验影片,探索了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实践完善了多种电影拍摄手段。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不再强调叙事,不再讨论社会化的问题,转而关注起作为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关注起人内心深处最本质、最原始的意识问题。欧洲先锋电影运动本身并不以叙事故事和商业营利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同的艺术主张和手法先后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发展,比如,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特别是一些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中坚分子,也转而投身到电影艺术的美学探索中来,因此,产生了一个形态丰富、内容多样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由于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反传统、反叙事的特点,使得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在表现手法上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风格,并在这场运动结束后,继续发挥着影响力。
2 先锋电影运动与欧美实验动画的关系
这里之所以没有将标题拟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对欧美实验动画的影响”,是因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与欧美实验动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一个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心;在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有一部分影片,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考量,都是可以直接视作是实验动画。例如,否定电影的叙事性,主张“无主题”的影片创作的“纯电影”作品,就可以直接归为实验动画。又比如,德国抽象主义电影制作者们试图创作出光学运动的视觉交响乐,于是实验拍摄出了一批非写实的“活动图画”:汉斯·里希特的《韵律第二十一号》,华尔特·罗特曼的《第一号作品》《第二号作品》,维金·艾格林的《对角线交响乐》《地平线交响乐》等电影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可以被看做是实验动画。以上这些影片,都反映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与欧美实验动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而非是单向的;而且,可以进一步佐证上文中提到的电影与动画的同源性与交融性。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所产生的众多的画面影响风格特点、制作技术手法与手段、表现形式与内容上的探索和实验性质,都对欧美实验动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中国的动画与实验动画
中国动画发展至今,无论从艺术水平上还是产业规模上,其现状显然有些不尽如人意。如果暂不讨论创业发展和艺术方面的问题,与欧美动画相比,就可以发现中国动画并没有太多的实验动画作品。没有经历深入而广泛的先锋电影运动和实验动画的洗礼,中国动画在艺术土壤与发展根基上都有所缺失。
正是由于有了欧洲先锋电影运动,才探索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才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和制作方式,才产生了内容思想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欧美实验动画正是在欧洲先锋电影运动的基础上,才有了很好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欧美动画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已经比较成功,但是,许多杰出的动画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地在实验动画领域内探索新的动画表现艺术形式与技巧。因此,欧美动画有才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资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根基,欧美动画才不断发展和引领世界动画的前进方向。
反观国内动画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还有着很好的实验精神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实验动画影片,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对动画艺术的支持,也产生了众多的新的动画表现形式,如水墨动画、折纸动画、剪纸动画等。但是,随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动画一度缺失了实验精神,也少有实验动画新作产生。缺少本土的实验与探索,所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即今天中国动画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渐渐不再具有自身的特色与气质,中国动画学派的黄金时代也成为越来越模糊的遥远记忆。
4 结语
实验动画不是为了实验而去实验。中国动画需要进行一场实验动画的补课,弥补当前中国动画发展的短板,今天的中国动画有着政策的扶持,有着充足的资金投入,有着为数众多的从业者,但是,却没有好的艺术资源为动画的发展注入核心动力。从欧美实验电影、欧美实验动画、欧美商业动画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动画需要进行一场先锋电影运动或实验动画运动,以此支撑起中国动画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云.电影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尹鸿,邓光辉.世界电影史话[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反思与展望 篇11
一、受众定位上的困惑
有很多人曾经认为,动画电影主要接受对象是儿童,只有儿童喜欢那些简单的情节、幼稚的人物和绚丽的画面,他们却没有发现在现代社会的成人世界里,有时候也需要享受动画电影所表达的轻松感和快乐感。正像拉康认为的那样,人的前语言期是“镜子阶段”,婴儿在镜中之像发现了自我的同一体,动画电影表现的虚拟幻像正是镜中之像,它流露出了人类原始天性中存在着那种儿童式的气质。所以,在今天的动画电影银幕前还涌动着大批的成年观众,是动画电影的娱乐性使处于忙碌中的人们获得了精神释放,在这片天空下彻底的放松,满足自己虚拟儿童心理和被遗落了的想象,也可以在精神世界满足自己在现实里未曾获得的一切,比如《白雪公主》中王子与公主的浪漫爱情,《超人》中威力无比的神奇英雄,《勇闯英灵殿》中激动人心的惊奇历险……成人们就是在想象世界里延续着各自内心曾经做的或未曾做完的梦想。
显而易见,在动画电影的发展进程里,它的观众应该是多层次多层面的,不能把观众仅仅定位在儿童。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将动画电影的观众细分化,针对不同的群体生产相应的动画影片。而且,动画电影观众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他们不是一个抽象、恒定的群体,接受心理是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社会带来巨大且深刻的变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风尚和趣味习惯,使观众的接受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在漫长、复杂的流变中,各种惯例都已凝聚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从而能够制约和概括相应的接受反应,烘托特定的接受氛围,反映了时代精神与历史意识。如同巴赞曾评价伏尔泰的剧作那样,其创作的悲剧之所以不成功并不是由于他缺乏悲剧头脑,而是因为伏尔泰的时代已经不是悲剧的时代,企图在伏尔泰的时代继续搞拉辛的悲剧是不合时宜的作法。可见,观众审美接受的差异性将会影响动画电影的传播效果,动画电影生产者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创作富有“现代性”的影片,并且从故事情节、人物造型、叙述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体现极强的现代性和时代感,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成功。
二、题材创作的迷茫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像早期的《猪八戒吃西瓜》、《鹬蚌之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九色鹿》等动画影片来源于富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故事。总的来说,早期的动画艺术家们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相继创作了大批引人入胜的动画影片。然而,当前动画电影的创作却呈现出题材匮乏,争相“炒剩饭”的局面。本人认为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欠缺。二是,创作者的创新意识缺乏敏锐性和独立性。实际上,中国拥有的文化资源远远胜于美国和日本,但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却落后他们。例如,美国对世界文化资源实行“拿来主义”,人们不难发现,其生产的许多动画影片都取材于别国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文学名著。像《埃及王子》、《花木兰》、《钟楼怪人》、《阿拉丁》等等影片的素材都源于他国,可是,当这些故事通过巧妙的美国式的商业化改造之后,一下子就成为美国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代表。由此可见,当代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人们通过文化的沟通与借鉴可以使动画电影的创作素材扩展到世界范围。
三、形式风格的缺失
风格,是人类文化思想通过一定手段的自然表现,从文本的角度而言,它可以归为二类。一是,个人的表达习惯,比如美国动画导演蒂姆•波顿的风格,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风格。二是,集体的表达特征,比如美国动画的幽默娱乐风格,日本动画的唯美风格,欧洲动画的抽象风格等等。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它既是艺术的也是商业的。比如美国动画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探寻到的是一条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以商业为主的发展之路,所以,它在创作上重视娱乐性,强调制造幽默的效果。而欧洲与加拿大关注的是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他们生产的动画电影具有浓厚的自由精神,还展现导演的个人风格。就中国动画电影而言,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中后期,它的生产一直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制作阶段,这个时期人们不断尝试着寻求动画电影艺术上风格的突破,并在世界动画电影舞台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以水墨动画为代表形成了写意性的风格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动画电影开始商业转型,《宝莲灯》成为此转型时期的重要动画影片,此后的创作者们不断尝试,又推出了《魔比斯环》、《勇士》等所谓的动画“巨”作。
可是,人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无论是先前的《宝莲灯》还是现在的《魔比斯环》都流露出模仿西方动画的影子。比如,美国的《花木兰》中有个插科打诨的木须龙,中国的《宝莲灯》中却有个跟剧情毫无关系,不会说话只会指指点点的小猴子。《魔比斯环》的主人公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可是行动举止却是西方化的,并且从情节设计上也处处笼罩着西方魔幻色彩,观众们很难从中捕捉到中国的“风格”。
今天,我们的动画电影创作者们一直在宣扬着要“把中国的动画推向世界,动画需要国际化,全球化”等等。然而,本人认为,当人们在推动中国动画电影走向国际的时候,首先最需要的是人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认同感,因为建立了文化认同就意味着建立了动画电影传播的基础,在多元文化交流的碰撞下才能够维护本国动画艺术的个性。我们从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中就能够感受到其中传递出的日本民族的气息。比如在《千与千寻》中表达关于勇敢和爱的主题正是东方文化的内核,画面背景也随处可见榻榻米、和服等民族元素,处处渗透着日本的民族风格。当下的中国动画电影在追求发展强调市场化、产业化的同时,并没有建立起中国动画电影实实在在的风格,在观众中也很难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给予观众的文化认同感,恰恰是造成中国动画电影不容易有突破的一道屏障,因此,在现代动画电影艺术中如何建构中国动画电影的根本性和独特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在叙事艺术中寻求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根基
加拿大电影学者安德烈•戈德罗认为,只要讲述故事,就是叙事,一切叙事都具有两个方面:被讲述的故事世界和故事世界的组织者。中国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故事宝藏,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小说等等都可以成为动画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源泉,而如何选择故事,如何构架故事,如何运用恰当的叙事活动机制吸引观众等问题才是当前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一,提高主题思想的人文性。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十分强调“寓教于乐”,动画电影作为文化的“外衣”,在中国社会里自始至终都隐含着教育民众的功能。由于人们过多地强调其教育性,中国的动画电影就侧重于寻求故事表现的思想意义,并用努力“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人民”。因此,中国的动画电影给人们营造的更多的是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理性氛围。而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影片除了生动活泼的故事内容以外,却更加强调其中的对人类内心的关怀感,比如,《龙猫》中小姐妹俩生活中由于母爱的缺失,让她们对世界拥有了更多的期盼和梦想。两人在樟树内部发现龙猫的过程,其实正是她们在自己的感受空间里寻觅母性的过程,观众伴随着这个过程走入了姐妹俩的精神世界,被唤起了对母性的渴求,同时也获得了心灵上的慰籍和满足。再比如《花木兰》,借用中国古代故事素材演绎了一段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努力挑战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现代故事。在动画影片中淡化了原故事中替父从军的自我牺牲精神的道德宣传,而以花木兰勇于突破封建传统思想为主题框架,探讨了勇敢、自由、责任与爱等人类共同话题。人类对于生命和精神价值的追索是永无止境的,他们需要将欣赏到的艺术作品与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产生互动,达到精神上的沟通,深入心灵深处。可见,中国动画电影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需要表达对人类的生命关怀和价值思考,如迪斯尼所说的,动画要吸引世界各国年龄不一的观众,对童话传说和神化故事的处理在本质上要简单,无论是善还是恶,所有伟大的作品中的各类角色都必须具有可信的人性,必须保持人类常有的道德理想。
其二,打造情节上的细腻性与合理性。动画电影叙事的本质是在讲故事,情节的流畅、节奏的紧凑、画面镜头的简洁是讲好故事的基础。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故事时通常注重的是结果,重视故事给人们带来的教育意义,而往往忽略了对故事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精雕细刻。像《宝莲灯》,虽然讲述了古代“劈山救母”的传说故事,然而却把传说中比重三分之二之多的三圣母与刘彦昌的爱情故事线索完全删去,目的是为了突出了沉香的作用与地位,但却大大削弱了情节的完整性和故事的内在张力。三圣母本应是剧情最有力的推动者,因为影片故事线索是:母触犯天条——母被压——儿救母。故事的缘起没有展开,她在山下受苦的情景也一笔带过,把她的爱情与苦难省略,消解了其反抗性与被压的痛苦,只作为“母亲”形象的代表符号。影片将故事重点由母子感情转向对二郎神的反抗,却抛开了对母爱的追寻。沉香与二郎神的斗争,虽然表现其勇敢坚强的性格和武术高超的本领,却失去了那种感人的母子情深。这样的情节安排磨灭了原传说故事中所表现的反封建、反皇权,要求独立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削弱了原故事中对于人类最美丽、神奇的爱情和亲情的呼唤。相比较而言,美国动画电影就始终强调故事的戏剧性叙事结构,突出矛盾和冲突,开篇讲究悬念,设计问题,然后通过人物的一系列活动解决问题。而且,对每一处细节的刻画都不轻易放过,像《冰河世纪》里怪松鼠抱着松果到处逃窜的情节设置,不但给影片增加了喜剧色彩,而且有效地控制全片的叙事节奏,当故事一旦进入抒发情感的段落后,它迅速地跳出来制造笑料,保证影片有一种“从头笑到尾”的欣赏效果。
中国动画电影的故事内容取材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情节也可以毫无局限地在上天入地、古往今来的时空中展开,然而,在叙述过程中,这些情节的设置不能过于随意,它们需要建立在合情合理的事物发展的逻辑之上,让叙述的过程有张有弛,人们的情感随着情节的节奏跌宕起伏。
其三,雕塑人物性格的圆润性。动画电影人物与真人电影、电视人物最大的区别是虚幻性。因此,动画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虚拟人物的个性化。首先,虚拟的人物需要真实的人性包装,因为真实的人性是打动人心的手段。比如影片《千与千寻》凭借塑造了一些性格饱满有血有肉的人物而真正赢得了观众的心。像其中的坏人形象汤婆婆,虽然是一个唯利是图,靠抹掉人的名字让人忘记过去来控制一个人的势力之人,但最后她也遵守诺言将千寻的父母变回人类。再如主人公千寻,原本是个任性、冷漠的小女孩,在经历了困难的考验后,激发了她善良而勇敢品质。河神送给她的药丸本来可以分为两半,将父母变回人类,但是当见到身受重伤的白龙因为孤独而吃了满肚子脏东西的无面人,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将药丸给了他们,这些都是自然的人性流露。而中国动画《宝莲灯》中的沉香,虽然也是个孩子,但是他勇猛顽强,在他身上没有缺点只有优点,绝对是个“高大全”的模范生,显然没有一个软弱自卑但却依然不放弃责任的普通女孩更有艺术感染力。[1]正如迪斯尼所说,“无论善恶,所有伟大戏剧作品中的各类角色,都必须具有可信的人性。必须保持所有人类常有的道德理想,胜利不能来之太易”。[2]从一定意义上说,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其实也是对现实生活里的人们的一种艺术转化,他们如同一块块吸铁石,既有吸引人磁性,也有异于人类的特征,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有张力和持久性。
[1]参见《从<宝莲灯>和<千与千寻>看中日动画片创作观念的差异》,焦素娥、张洁,《中国电视》,2007年6期。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篇12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在中华民族发展中所形成的文明, 是先辈留给后人的遗产, 在传统文化中, 不仅有思想观念、风俗习惯, 还有制度文化与历史文物等, 它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是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的[1]。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一味的继承, 也要扬弃, 将不正确的思想去除, 真正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真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要应用中国传统文化, 就要了解其基本特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 主要有重伦理道德、重实际稳定、重人文教化的特点, 以重伦理道德为例, 在诸多的伦理道德中, 最基本的就是“孝道”, 这也是所有人都要拥有的, 同时, 从孝道中又引申出忠义、仁爱等思想, 这些都是值得现代人学习之处。此外, 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与动画产业联系在一起, 主要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浓墨重彩的动画形象, 如《小蝌蚪找妈妈》等, 像这类的作品还有很多, 由此可见,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动画电影中是可行的[2]。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我国推出了国产动画《大闹天宫》, 这部动画中就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如在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其脸谱就使融合了戏曲脸谱与民间版画, 在动画的背景设计中也带有浓重的东方神秘色彩, 如花果山水帘洞的设计中充满了亦真亦幻的意味, 仙女舞动衣裳, 其中所应用的各种器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为进一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突出中国文化特征, 还应用了很多中国传统乐器, 如锣、鼓等[3]。此外, 与《大闹天空》推出的同一时期, 还出现了以水墨形式为主的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水墨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再加上它促进了画意与笔墨的高度融合, 更是突出了传统文化特征。
2、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也传播到了国外, 尤其是动画电影产业较为发达的美国, 在动画制作上应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 推出了大量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动画电影, 不仅让更多西方人民了解了中国文化, 也获得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美国推出的众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中, 最值得一提的则是《功夫熊猫》系列, 直到今年已经出现了三部。首先, 从题材上讲, 所有人一看到题目就会知道这是一部讲述中国事件的动画, 熊猫是我国国宝, 我国四川省是熊猫生产基地, 其次, 功夫也是我国独有的, 我国因功夫而闻名世界的人物也有很多, 在动画中也有中国功夫的代表, 如虎、鹤、蛇、猴、螳螂。再者, 整个动画影片中到处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气息, 如故事的发生地在动画中叫和平谷, 实际上则取源于云南丽江和广西桂林, 在《功夫熊猫3》中, 阿宝跟随父亲到它们的生活场所, 那里有很多熊猫, 还有很多竹子, 在解救大家的关键时刻, 还将中国太极应用进来,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体现。
3、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动漫中的应用
日本动漫是现阶段最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日本动漫中也融入的大量中国传统文化, 如大藤信郎所创作的《孙悟空物语》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 这部动漫的来源是《西游记》, 在改编以后也受到了日本民众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 在《蜡笔小新》这部动画中也借鉴了《西游记》, 其中有一集小新和他的爸爸妈妈分别变成了孙悟空、沙僧、唐僧, 由此可见, 《西游记》对日本动漫的影响很大, 归根结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4]。
日本人十分崇尚自然, 深信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因此, 在很多动漫制作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妖怪, 这也就是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 而这些妖怪的来源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山海经》对其影响较大。如早在1958 年东映动画制作的《白蛇传》就是以中国题材为主的一部影片, 获得了海内外人民的一致好评, 也因此有很多人将目光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发中。如在备受欢迎的宫崎骏动画中, 《千与千寻》就有很多妖怪, 如河神、白龙等, 不仅在宫崎骏的动画中如此, 在很多动画中都是这样, 如在《鬼太郎》中妖怪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可以说, 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 与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也是值得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学习的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的产物, 只有我国人民对它的感受更深, 所以, 要发展中国动画电影, 就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动画产业,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三、结论
众观闻名世界的动画电影, 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 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作为文化起源地, 也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动画电影产业中, 将古代的智慧全部体现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获得世界的认可。作为动画电影人, 一定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将其应用到动画电影中势必会获得成功。
指导老师:郑月
参考文献
[1]罗淞译.中国人物画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 2011, 19:65-66.
[2]孙英丽.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在动画电影中的影射[J].电影文学, 2010, 20:46-47.
[3]刘闻捷.民族文化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体现方式[J].大舞台, 2014, 03: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