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共12篇)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研究生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 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下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从国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和研究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就业,对策
自1999年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形势一去不返, 分析和探讨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 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 形势不容乐观。从工作落实率看, 研究生工作落实率逐年下降。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和2007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2003年硕士研究生的工作落实率为90.4%, 2005年为84.1%, 2007年则降至82.8%。从专业看, 不同专业之间就业难易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应用型专业就业形势明显好于学术型专业, 理工类专业研究生要比文科专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从流向看, 研究生区域流向失衡, 单位流向集中。研究生择业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或经济环境不理想的中小城市则无人问津, 其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党政机关等工作环境好, 福利待遇优厚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另外, 研究生就业准备意识淡漠、消极等待思想严重;求职活动盲目, 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同时, 遭遇年龄和性别尴尬。
究其原因, 可从客观环境因素和研究生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
(一) 客观原因
1. 市场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就目前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而言, 所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与人才市场所能消化吸收的数量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相当大的, 切合度是较低的。2006年, 招生规模迅速升至40万人, 2007年达42.4万人, 2008年招生规模为44.9万人, 而今年则在近47万人的招生计划基础上, 又增招5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此, 我国在校研究生数量已超过120万人,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
然而, 在就业市场上, 由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还在调整, 结构性人才需求逐步趋向合理, 企业选择人才也更加理性, 研究生的就业岗位出现了相对地降低。此消彼长, 研究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研究生就业优势逐渐消失, 导致研究生就业成为难题。
2. 培养单位的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当前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科建设方面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使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需求;另外, 某些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迎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专业的设置上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教学和师资水平, 开设自身毫无市场竞争力的社会热门专业, 造成了高校专业重复设置, 增加了部分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难度。
3. 针对毕业研究生, 相关的就业指导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研究生就业形势较好, 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就业工作不够重视, 致使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缺少规范的就业指导, 不少研究生就业时, 其综合素质也受到各方质疑。同时, 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功利性、片面性, 以及随大流的意识, 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难度, 因此对研究生开展就业指导, 引导广大研究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 帮助其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4. 部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尚存在一定偏差
目前,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 更加注重毕业生的能力, 而不像过去那样过分注重学历。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 对研究生存在着一些偏见。他们认为, 研究生年龄偏大, 缺乏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可塑性和适应能力方面不如本科生, 并且研究生的思维通常比较定型, 某些研究生还自视甚高, 不易沟通和合作, 缺乏团队精神。此外, 对于毕业女研究生而言, 在体力和精力上显然不如刚毕业的本科生旺盛, 工作几年后还要面对婚姻、生育的问题。这都成为了影响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研究生的重要因素。
(二) 主观原因
除以上几个客观原因外, 部分毕业研究生主观上存在的择业误区, 也影响和制约着自己的就业。
1. 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颇, 重个人、轻社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 部分毕业研究生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的选择, 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 在就业问题上具体表现为他们片面追求安逸舒适, 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 缺乏诚信意识, 随意违约。这些观念往往造成个体与社会的冲突, 直接影响了毕业研究生自身顺利就业。
2. 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准确, 高不成、低不就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部分毕业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 表现为对自身和社会认识不够, 评价不准, 就业期望值过高。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毕业研究生择业的面很窄, 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其求职的难度和失败率。
3. 研究生专业素质薄弱, 用人单位失望
近年来, 研究生大量扩招, 但导师数量没有相应增加, 且导师自身科研任务繁重, 根本无暇指导学生, 表现出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 部分研究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存在混文凭的思想,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 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下降。
二、解决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可行性对策分析
(一)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 解决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
面对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 国家应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同时加强研究生的需求预测, 放缓扩招步伐, 增强人才培养应该具有前瞻性;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趋势, 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需求, 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学科建设。
另外, 政府应根据各区域经济情况的不同做出必要的合理的政策倾斜, 加大对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投入, 尽可能地缩小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之间的差距, 增加对毕业研究生的吸引力, 引导毕业研究生面向基层就业。将政策激励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建立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
(二) 培养单位应改善培养模式, 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就业
作为培养单位, 必须特别注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以便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 注重在具有科研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的企业中培养研究生。整合专业课程设置, 发展学科优势, 优化毕业生知识结构,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缓解就业压力。
另外, 研究生培养方还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首先建立专门的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队伍, 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 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 使其掌握择业技巧;其次对其进行创业教育, 为其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同时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使其转变择业观念, 引导其面向基层就业。
(三) 导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指导和帮助毕业研究生顺利就业
研究生导师应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并且凭借自身在行业内的各种优势, 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四) 用人单位应改变对研究生的偏见, 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作为用人单位, 应该对毕业研究生有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消除对研究生的偏见。研究生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是国家未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研究生阶段, 通过更为系统而扎实地专业学习, 以及一定数量的课题研究机会, 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些都是专科生和本科生所无法比拟的。因此, 研究生这一学历层次并不是专科生、本科生所能容易替换的, 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五) 研究生自身要不断充实自己, 转变就业观念, 培养创业意识
研究生平时要不断充实自己, 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确立学习目标, 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 研究生在就业前应该对自身做一番全面客观的评价, 以便更好的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 并且要树立“先就业, 再择业”的意识, 积极争取就业机会。
另外, 研究生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高, 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 参加了更多的实践环节, 其创业的成功几率高于普通创业者, 所以毕业研究生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孔令南, 廖薇.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6.
[2]、王慧春.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科教文汇, 2006.5.
[3]、张忠生.浅谈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7.
[4]、王慧娟, 赵红霞.当前中国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社科纵横.2006.8.
[5]、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简报.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2
摘要本文以抚顺市为例,对我国老重工业城市的再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抚顺市再就业问题的特点,措施及其效果,提出了以开发第三产业为导向,继续发展中小企业来促进抚顺经济发展,配合劳务输出和多种用工形式等对策。
关键词再就业抚顺市
1引言
再就业是我国国企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已有许多针对全国或大城市再就业问题的研究[1,2],而对于老工业城市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多。我国有1/4的下岗是属于结构性下岗,这一问题在老工业城市尤为突出,因此对于老工业城市的再就业问题研究有其特殊意义。本文以抚顺市这一老工业城市为例进行了研究。抚顺市是集煤炭、石油、钢铁、电力等一身的老工业城市,国企数量多,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是较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城市。本文分析了抚顺市当前再就业特点,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提出了今后对策。
2抚顺市当前的再就业现状及特点
2.1抚顺市当前的再就业现状
抚顺市约有企业职工66万人,1994年以来,下岗职工已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8.07%,1998年实现再就业人数为7.2万,1999年为6.1万人。据预计在2001到2005年间,抚顺市实际社会劳动者的总数将达到135万人左右,并将承担近30万富余劳动力需就业的压力。由此可见,抚顺市今后的再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
抚顺市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国企职工所占的比重高达9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近一半的国企职工下岗,国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职工的平均工资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1998年全国和抚顺市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指标比较
全国 国企职工(%)43.8 国企总产值(%)28.2 国企平均退休职工工资(元)数量(%)
7668 31.6 城市失业
率(%)3.1 国企下岗初中以下文职工(%)化水平(%)—— 70 来源:1999中国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年鉴
2.2抚顺市当前再就业问题的特点
1042
(1)结构性资源枯竭所造成的下岗: 抚顺原是著名的煤都,有三大煤矿,可由于煤资源的枯竭,带来大批的煤矿职工下岗分流。仅矿区集体企业管理局有职工7.1万余人,其中有
3.5万余人下岗,占职工总数49.7%。
(2)经济结构不合理: 抚顺市工业中单一的,初级的,低附加值的资源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占绝对比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业比重小。第三产业薄弱,其职工比重为22.09%,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左右。有数据表明,1993年到1997年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从业人员可增长0.78%[1]。
(3)国有企业比重过大,私营企业发展缓慢: 抚顺市的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过大,民营企业的基础自然相对落后。与自然条件和抚顺市差不多的营口市相比,差距很大。营口市有
5.8万户民营企业,GDP占全市比重的61.2%,产值过亿元的有20户;而抚顺市有民营企业
5.4万户,GDP占全市比重的30%,只有5户产值过亿元。
(4)社会保障仍然存在问题: 社会保障金额低,全国下岗职工规定可得到每月323元生活补足,而抚顺每月只有200元,并还有许多限制条件,此外由于单位资金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按期得到足额生活费。
(5)下岗职工素质低,观念守旧: 对抚顺市8家企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富余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1.7%,低于我国水平,无技术专长的占61.2%。另外还有职工观念守旧,不愿进入再就业中心托管,担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不了解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因素。
(6)用工单位问题: 用工单位提供的岗位多是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而劳动报酬又太低的岗位,一般都是在每月200至300元之间;用人单位规定过高招工标准,对中年下岗职工缺乏理解。抚顺市已采取的再就业措施
3.1利用市政府的再就业机构和劳动力市场
抚顺市的再就业机构是由市、区、街道、委等各级组成的。每一级都形成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介绍工作,培训下岗职工。到2000年10月,建立了50个市级和70个区级再就业培训基地,共有3.6万下岗职工接受了免费培训,50%实现了再就业。全市已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530个,6万人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城区37个街道实现了就业信息微机管理,608个居委会设立了再就业热线电话。
劳动力市场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另外一种途径,三级劳动力市场已经建成,只是不负责培训。如1999年,到各级劳动力市场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岗位就达2.3万个,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达1.9万人。与此同时,市及县区劳动力市场实行承诺就业制,只要不挑不拣,到县区劳动力市场求职,5天内均可找到工作岗位。
3.2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网点企业
43中小企业就业的职工已占到全市的76%。从97年开始,抚顺市小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达6000多户,它吸纳了7万多人重新就业,小企业上缴税金占了全市的1/5。
3.3发展社区服务
从1996年起,开展了包括养老,优抚对象服务,居民生活服务,风俗改革、卫生保健、家政、青少年教育及信息咨询等多种社区服务形式。全市现有社会服务中心35个,社区服务站534个,社区服务网点15749个。通过社区服务共安置1.5万人。
3.4对外输出劳务
通过拓宽国际、国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渠道向境内、外输出劳动力。从1995年起,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对外劳务输出,劳动力输出呈现逐年扩大、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141人上升到1998年的10170人,境内外共输出27892人。
3.5转属企业关系,实施再就业对接工程
把原市属企业转给各区管理,其中大多数企业原来连年亏损,针对企业特点,通过一厂一策的办法,大力开发新产品,新项目,不但使这些企业扭亏为盈,还解决了再就业问题。例如1998年春天,有83户市属企业转属给新抚区管理,其中大多数企业原来债台高筑,职工下岗,现这批转属企业开工率已近40%,使近千名职工重新就业。
3.6建立创业市场
所谓创业市场,是抚顺市总工会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为失业或放假职工提供的自谋职业的场所。从1994年起,市总工会先后投资40余万元,兴建了13个创业市场,分布于全市各区。创业市场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来自亏损或破产企业的失业或放假的职工;从年龄上看,大多是中年人;他们过去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无技术、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些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低,80%是初中、高中毕业,且女性居多。
创业市场的商品有服装、小百货、家常用品、图书字画、小食品、蔬菜等。商品经营的特点是以低档为主,实行薄利多销。它建立5年,先后有4000多人进入市场经营。
3.7向农村转移劳动力
抚顺市政府出台了下岗职工从事第一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劳动部门采取组织各项小流域开发对接洽谈会,建立农村再就业示范基地等措施,使9100多名下岗职工在农村实现了再就业。
分析上述措施效果:1)解决再就业以创造就业岗位为主,对外输出劳务和向农村转移仅占大约10%。2)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多种形式中,以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重点。3)虽然各级再就业的服务机构所起的作用不能完全量化,但是能从根本上促进再就业的作用很明显,50%参加培训人员实现了再就业。4)社区服务是实现再就业的根基,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潜力很大。
抚顺市再就业的对策
4.1以发展第三产业为导向,继续从企业入手发展抚顺经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增长与就业增长是相关联的。发展企业恰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也是解决再就业的主要措施.。
4.1.1企业内部挖潜抚顺市的亏损企业多是从事第二产业,因此应在企业内部发展“厂内劳务市场”,兴办第三产业,还可以鼓励富余职工从事个体经营,支持个人合作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另外,清退非正常使用的外埠劳动力,压缩农民临时工,腾出岗位优先安置失业和富余职工。
4.1.2配合跨行业调剂,继续发展中小企业借鉴美国20人以下的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美国产值的40%以上,这些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因此抚顺市应继续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发展中小企业,但由于行业的就业容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注意用不同的优惠政策向不同行业引导。
4.2完善劳动力市场,重视职工技能培训
争取早日实现抚顺市劳动力市场的网络化,信息化,加速岗位流动。并和教育部门联系,更多开办免费和半免费的技能培训班,根据市场形势,拓宽培训专业,让更多的下岗职工得到培训,提高培训率和再就业率。
4.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从再就业的实践看,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国企下岗职工留恋国有企业,不愿到非国有企业再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把所有单位、个体及私营经济从业人员都逐步纳入到统筹社会保障范围中来。
4.4向机会分享和劳务输出要就业容量
增加非全时工、临时工、小时工、钟点工等灵活就业形式;发展劳务输出和就业外贸 ,降低市内并扩大市外劳动参与率。抚顺市对外劳务输出的比例还很小,并且劳动力流动属于低层次的,因此,以后应加强自身的宣传和提前培训劳务输出人员,增强劳务人员素质。结论
抚顺市的再就业问题之所以突出,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比重过大,自身资源枯竭造成的。抚顺市从企业本身和社会各方面采取一系列再就业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的再就业问题依然突出,通过注重企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小企业。以第三产业为导向,发展社区服务为形式增加就业容量,并配合完备、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制来解决再就业问题。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1999~2001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9,80:
2-14
1045
2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妥善解决冗员问题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经济研究参考,1999,89:4-15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Reemployment in Fushun
Wang JingZhai Qingguo
(School of Business, Fushun Petroleum Institute, 113001)
Abstract Taken Fushun as an example, the reemployment in the old industrial cities is studied here.The special problems of reemployment, measures of reemployment and its effects are analyzed.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employment are given, which include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export of labor etc.KeywordsReemploymentFushun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对策
一、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的调研情况
本次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在天津的几所高校展开,主要采取座谈调研的形式。其间,开展了就业创业工作经验交流和就业困难生座谈,了解到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成效。
1.注重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的求职观。通过调研了解,当前高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多次召开就业推动会、求职指导会、政策宣讲会,并通过班级座谈、个别谈心、走访宿舍等形式深入到毕业生,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及思想动态,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解读就业政策,找准职业定位,提升就业能力。针对部分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开展帮扶活动,旨在帮助毕业生战胜就业困难,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
2.建立及时精准的就业服务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宣传力度。为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推出专门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的微信公众平台。借助现代移动终端平台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信息化。同时,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举办创业培训、创业讲座;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创业大赛。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产业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积极培育有学校或专业特色的创业团队。
3.广泛动员师生员工及校友力量,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调动专业教师与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借助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找工作、送岗位。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走访企业,为毕业生联系实习岗位,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校宣讲招聘,与企业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或建立合作意向,逐步拓展毕业生就业的平台。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毕业生存在求职定位认知不清、求职目标过高、有业不就的现象。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毕业生求职偏爱“两大一高”型企业,即大城市、大企业和高薪企业,不愿意在小城市或小型私营企业中工作。大部分学生希望成为技术或管理人员,不愿从事销售、策划等有挑战的工作或是环境相对恶劣的基层工作,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分析原因,是毕业生就业预期过高,在求职中不能及时根据社会供求找准自身定位,调整择业观,部分学生有业不就甚至消极待业。
2.对就业市场分析和企业用工需求的把握不够,就业总结反馈工作没能形成长效机制。高校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依靠教师、校友资源推荐企业来校招聘,或是将收集的招聘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工作重点是实现当年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但是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回访工作,以及企业用工的反馈、人才需求等,缺乏深入细致的总结分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专业培养目标”相脱节,甚至影响校企间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三、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思路和措施
1.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择业观”引导,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高校应摸清毕业生底数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引导毕业生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就业观念,消除“等、想、靠”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就业理念。同时,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融入思想教育,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的宣传,激励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中成就精彩人生。继续抓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困难生台账,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分类指导工作,制订好“一生一策”的就业帮扶计划,力争帮助就业困难生落实就业岗位。
2.健全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要进一步落实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和就业状况跟踪回访工作,建立起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库。积极深入到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资源,强化毕业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科学知识型到应用技能型的转变。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参与一线生产实践。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加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是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高等院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广泛开展研究,积极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并联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确保高素质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1):74-76.
[2]张爱萍,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前沿,2014(14):24-28.
高校女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4
一、高校女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女研究生是高知识阶层、高学历的代表, 同男性研究生一样接受在校学习, 他们从入学到培养再到毕业就业, 皆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 应该说, 女研究生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应用能力方面都与男性研究生不相上下, 有些甚至更突出。 但现实是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远比男性研究生大得多。
(一) 女研究生生源渠道分析
目前高校女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一是本科保送生, 二是应届本科考生, 三是社会生源。 一小部分女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是学校精英, 不仅学习认真踏实, 而且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模范带头作用等都非常突出, 因此能够通过学校保送读研的方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在应届本科考生中, 有些是与保研失之交臂而立志选择参加统考读研的, 有些是就业、读研两手准备的, 还有一些是由于感觉本科就业很困难而选择考研逃避就业压力的。 在社会生源中, 个别考生是单位委托高校培养的在职研究生, 而绝大部分则是工作情况不理想或是往年毕业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的女生, 打算通过攻读研究生提高自身水平, 找好更好的工作单位。
因此, 从生源情况上综合分析, 绝大部分的女研究生皆希望通过研究生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都是为了凭借更高的学历找到比本科毕业生更好的工作。
(二) 女研究生自我就业期望分析
不得不说, 女研究生们的就业期望值还是很高的。 她们比自己本科的同学多投入了几年在校学习时光, 希望能博得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 获得更好的回报。 所以, 女研究生们热衷于找稳定的工作、收入高的工作、体面的工作。 面对找工作, 倾向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等, 这些单位待遇好, 竞争不是太激烈, 风险小, 有保障。一般不愿去民营或私营企业, 认为这些企业不稳定, 工作不够体面。 对于收入, 据统计, 大部分女研究生希望起薪在5000元以上, 若在一线城市则要求更高, 但往往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用人单位目前能给研究生的起薪也就在三、四千元之间[2]。 这些用人单位性质及收入上的落差让她们放弃了大量就业机会, 甚至有些女研究生毕业后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
(三) 社会对女研究生的需求及用人单位偏好分析
目前, 毕业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 但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增长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 因此就业的空间很有限。 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男性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普遍比女性强, 再加之女研究生毕业之后紧接着就面临着婚恋生育问题, 无形中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 所以用人单位自然更青睐于招聘男性研究生[3]。 所谓招聘性别歧视也就由此而生了。
二、造成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
当前,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很多, 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市场供需问题, 也有个体微观层面的个人能力问题。 从实际出发, 探究高校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 女研究生自身综合能力不具有竞争力
女研究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更多的是投入到了学习与考试之中, 几乎没有机会真正接触社会, 就业的观念传统、社会认知不够、实践能力不强, 但又往往觉得自己拥有高学历而自我感觉很好, 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信心满满, 期望值很高。 这种对社会就业形势掌握的不充分和自我认知的模糊, 也就忽略了社会活动的参与, 没有注重自身动手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4]。 她们往往爱学习、擅应考, 可一旦离开校园和书本, 与男性研究生相比, 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则明显不足, 所谓“赢在考试, 输于就业”, 自身综合能力不够, 缺乏竞争力。
(二) 高校针对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 高校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还很不完善。 就业指导更多的是停留在本科生层面, 往往认为研究生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 思想更成熟, 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更明确, 没有必要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择业的教育。 许多高校当前并没有针对研究生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更不要提专门针对女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的培训了[5]。 导致女研究生就业观念传统, 社会认知不足, 无法明确自我定位, 缺乏就业技巧。
(三) 用人单位与女研究生之间信息不对称
确实, 当前我国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现象, 这跟女性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短期之内, 这种“性别歧视”是无法改变的一个社会现实, 而且就业的“性别歧视”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 甚至更严重。 所以, 仅是单方面一味地要求用人单位公平公正, 招聘中对男女一视同仁, 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 也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 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社会舆论, 公布的招聘信息往往比较含糊, 并没有详尽地列出本单位拟招聘人员的岗位责任、工作性质、聘用对象、胜任条件等, 导致很多女研究生一看招聘条件很宽泛, 没什么门槛, 都积极投递简历, 然而之后却石沉大海, 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三、改善女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对策建议
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 确保就业机会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两大关键。 因此, 政府层面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女研究生的平等就业提供法律援助。 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保障女研究生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在结婚、生育、哺乳期的各项合法权益。 此外, 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促进公平就业, 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促进树立科学的就业性别观念。 针对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可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制度扶持如减免税收、享受特定优惠政策等解决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 通过改造传统的文化观念, 在肯定女性家庭角色的基础上, 引导招聘单位转变用人性别观, 给予女研究生更多的理解与宽容, 提供给她们平等的就业权利。 为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才干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其次, 高校应高度重视女研究生的就业工作。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拓展就业服务内容, 建立健全针对女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与指导, 帮助她们拓宽视野, 转变观念, 树立自信, 培养良好的求职心态。 要指导女研究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现状和相关就业政策, 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帮助女研究生实现自我认知, 帮她们找准定位, 从容应对社会现实。 开展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看待职业报偿。 高校也应积极拓宽女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主动走出去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 及时了解针对女研究生的就业动向, 帮助她们掌握更大的就业主动权。 此外, 要积极营造高校女研究生创业的教育氛围, 鼓励他们自助创业, 搭建创业实训实践平台。
最后, 女研究生自己要加强学习,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女研究生通过学校指导, 从自己的专业实际出发, 根据自身兴趣和性格特点, 尽早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 明确毕业后的职业目标。 在校读书期间, 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理论水平, 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拓展素质,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尝试考一些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相关的资格证书。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 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就业应聘中占据优势。 此外, 当前社会上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风气, 导致毕业生片面地认为就业找工作就是“拼爹”、“拼娘”, 是权钱交易。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 就业竞争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 但不应该只关注这些不公平现象, 女研究生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摘要:伴随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多, 在校研究生的就业正面临巨大挑战, 尤其是女研究生, 就业形势更严峻。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女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 探究导致女研究生身处就业困境的症结所在, 提出改善女研究生就业现状的有效对策建议, 以期尽快有效缓解当前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局面。
关键词:女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馨璐.当前高校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5) :218-219.
[2]王果, 张海良, 朱卫国, 周海荣.普通高校女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6) :132-133.
[3]褚丽丽.工科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10) :230-231.
[4]彭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就业政策 篇5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就业政策
摘要:就业仍然是当前社会环境下非常严肃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小到大一直上学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找一个好的工作。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然而,当前的就业形势与环境并不是很乐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整体有所上升,但是仍然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次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关 键 词:大学生 就业 政策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并不是找不到工作,甚至存在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与自己水平与专业相差很大的工作,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因此,从本篇文章来简单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与现状,给出客观的建议,对就业形成客观的指导。
目前来说,大学生虽然就业率有所提升,但是这种就业率并不是很客观的,就目前的企业来说仍然还是紧缺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通常会眼高手低,而且稳定不下来做好已经选择的工作,这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自我.成功踏上就业之路。
现在的就业现状是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紧缺,个供大于求,就业形势很严峻。但是国家需发展的地方还很多,需要劳动力还有高科技人才,例如西部经济的发展,急需要先进型人才的支持,而且国家也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发展,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毕业生不愿意去边远地区及环境艰苦的地方。现在的经济出现供求结构矛盾。
现在的教育服务与制度没有与当代经济及企业相适应。现在有的地方为了保障当地毕业生的就业,减轻社会压力,采取了政策保护措施,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例如户口限制,本地生源优先,这就影响了毕业生的合理就业。而且有的企业也有限制性的条件,例如,本地户口。其实这就缩小了就业对象的范围,并不利于整体就业的发展。
现在大学生在教育制度与环境的影响下,自身的修养与素质不是很高,而且目标性不强,容易频繁跳槽,不利于企业的运作与发展。大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与实践能力都影响企业人才的选拔,因此当前的教育也是影响就业的一大隐患。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6
众所周知,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惊人的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将得到延续。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每两年都要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6月他们进行了第六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其调查报告也已经出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加上2013年的尚未工作的大学生,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依旧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就业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有人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做了一个调研。在调查中,有81.9%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在是否需要政府在就业中提供相关法律保障,87.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有69.6%的同学认为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职能、履行职责,56.1%的学生认为政府应当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调研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大学毕业生在政府保障就业方面还是有很正确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只有政府完善就业保障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权益被侵犯的事实。而且大学毕业生对于政府保障大学生就业有很高的期待,对政府正确履行相关职责、社会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呼声很高。
大学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其多方面的原因大家也有所耳闻。2006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很全面的分析,虽然这份调查已经过去了八年,但是还是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缺乏工作经验,缺乏社会经验是大学生就业最显著的问题,也是困扰就业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有接近三成的公司在招人时存在性别歧视,男生在很多工作更容易被招聘录取;另外,薪资要求虽然渐趋合理,但是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调查显示,相比过去,当下的大学生在薪酬方面明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不少大学生更是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最后,“托熟人”求职逐渐演变成求职的主要途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还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就业,维护大学生就业各项相关权益。政府在这方面其实做了很多工作,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接下来我就重点讲讲一些比较典型的就业扶持政策。
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促进服务业(主要指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第三产业的兴起,对于的社会需求的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岗位需求。大三产业的崛起能很好的消化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大军。
2、将大学生创业与政府预算有效结合,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措施.:资金优惠,手续便利。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而且自主创业一旦成功,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岗位需求产生,间接的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政府通过无形的手可以很大程度弥补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足,然而市场经济理性人假设表明,政府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难免会有漏洞,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劳动信息市场不够完善
政府掌握着最重要的人才需求信息,也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大学生的就业倾向。虽然一味的要求政府做到二者的无缝对接也有失客观,但是政府在人才信息交换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是略有欠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就业政策缺少评估。没有就业评估,就无法将大学生的需求与市场需要结合起来,就业信息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劳动供求矛盾依旧突出
很多岗位需要人才,然而大学毕业生没有足够的技能去适应岗位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企业需要招人,大学生却无法应聘类似岗位的尴尬局面。落后的大学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大学生质量也无法保证。相比较而言,技能类专业出来的大学生能更容易转化成社会生产力,而文科类专业由于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文科专业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难以吸引用人单位的兴趣。
3、创业扶持力度略有欠缺
大学生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需要一腔热情,没有好的政策支持,一切就都是纸上谈兵。优质的创业环境能极大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力度很是稍有欠缺,大学生创业虽然有相应的高校创业资金,但规模较小,很多时候都无法满足创业者的实际需求。
正基于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不足,列举了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大学教育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大学之大,谓之有大师也!大学生应当接收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空荡荡的大学校园度过四年青春时光。并且,大学教育也不能只是育人,也要做到社会的适应性,大学毕业生应该是社会需要的即时生产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完善基层地区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大学生下基层
3、尽量保证行业分配公平
缩小行业间资源的分配差距,这样才能避免过冷或过热专业的出现,让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看到未来的方向。资源的公平分配也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4、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我国政府还是一直在做着帮助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工作,从目前来说,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想彻底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政府不仅需要将好的政策贯彻执行,同时也要不断改进一些就业政策和政策执行中的不足,发挥政府自身的监督调控作用,让大学生平稳地流入人才市场,实现自身价值。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分析 篇7
1 2000—2012年发文量、下载量及引用情况
在此期间, 该专题研究共发表文章16454篇, 下载16101篇, 累计下载2783828次。其中有8287篇论文被引用, 共被引用50305次。
从表1中可看出, 发表在期刊的文章最多, 有13235篇, 占总数的80.44%;其次是报纸2372篇, 占14.42%。该专题的研究文章在2009年之前每年呈上升趋势, 2009年之后逐渐下降, 说明2009年是该专题研究成果体现的高峰, 是该专题研究发文量、被引用文章数、累计引用量、累计下载量最多的一年, 其次是2010年发文量、被引用篇数、累计下载量和2007年被引用次数, 分别为2766篇、1551篇、412158次和7172次。
2 文章引用情况
2.1 年引用情况
从表2中可看出, 未被引用的文章8167篇, 约占50%, 引用次数在1~9次的文章最多, 有7011篇, 占总数的42.6%, 其中2009年最多, 为1678篇;其次是2010年1511篇;引用1~9次中,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均占当年的50%以上, 分别为50.4%、55.8%、54.3%、54.6%。引用次数在10~19次, 有812篇, 占4.9%, 其中最高的依次是2005年、2004年、2006年, 分别占当年的16.5%、14.0%、13.3%。引用次数在20~29、30~39次中, 最高的是2005年, 占当年的6.6%、3.3%。引用次数在40~49次中, 最高的是2002年 (1.8%) 。引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有80篇, 最高的是2002年 (3.6%) 。
2.2 高频被引情况
本文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 对上述数据库进行统计, 现将每篇文章年引用量最多 (≥15次) 的文章共12篇, 其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曾湘泉所著《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经济研究, 2004/6) 330次, 其次是温州师范学院谢志远所著《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 223次。高频被引文章大部分发表在期刊杂志上, 仅有一篇是博士论文, 是南京师范大学贾利军所著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博士论文, 其被引用104次, 居第6位。
3 文献下载情况
3.1 年下载情况
从表3中可看出, 未被下载及高频下载文章比较少, 所占比例很小, 分别为353篇 (2.1%) 、267篇 (1.6%) , 均<3%。下载频次最多的依次在100-199、200~500、50~99中, 分别为3583篇 (21.8%) 、3298篇 (20.0%) 、3124篇 (19.0%) , 合计超过总数的60%。下载次数在0、10~19、20~29、30~39, 其中2012年所占比例是最高的, 分别为5.6%、18.7%、14.3%、9.3%, 且下载次数在1~9、10~19、20~29、50~99中所占均超过当年的10%。下载次数在100~199、200~499中, 每年所占比例都较高 (除2012年外) 。
3.2 高频下载文章情况
本文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 对上述数据库进行统计, 现将每篇文章年下载量最多的文章列出, 共13篇。数据显示, 下载次数最多的依次是南京师范大学贾利军所著《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7/6) 9543次和吉林大学刘春雷所著《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吉林大学, 2010/6) 7808次, 下载次数最少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周劲松所著《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与政治因素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 2001/11) 1044次。下载次数较多的论文中以研究生论文居多, 其中硕士论文5篇, 博士论文4篇, 分别占38.5%、30.8%。
4 作者与论文数量统计
4.1 作者的合作情况
本文以第一作者对上述数据库进行统计, 结果该专题研究文章多数为独著, 有11279篇, 占68.55%;其次是2人、3人、4人、5人、6人、7人合著, 分别为3387篇、1114篇, 235篇、76篇、30篇、6篇;最多的为8人合著, 仅一篇;团体作者30篇, 作者不详有336篇。2人 (含) 合著论文有4849篇, 占29.47%。
4.2 发表论文数量情况
在16454篇论文中, 发表一篇文章作者最多, 有14710人, 占89.4%;发表2篇、3篇、4篇、5篇、6篇分别为291人、315人、115人、36人、11人;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有25篇。
4.3 发表6篇及以上文章作者、引用、下载情况
6篇及以上文章的作者共有27人, 从作者分布所在地看, 东部地区有19人, 占70.37%;中部地区6人, 占22.22%;西部地区2人, 占7.41%, 说明该专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研究内容较少。从作者的单位来看, 首先以高校居多, 有22人, 占81.48%, 其次是报纸或杂志记者3人, 占11.11%;最后研究机构人员, 2人, 占7.41%。说明我国高校是研究大学生就业的主体, 且与作者自身工作内容有关, 如主要从事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和辅导等工作。
4.4 其他情况
调查数据还表明, 该专题研究存在“一稿多投”现象。同一作者同一篇名在不同刊物发表的在909篇论文中, 有442篇在2种刊物上发表, 共884篇;7篇发表在3种刊物上, 共21篇;最多的是1篇在4种刊物发表, 共4篇。这些论文共涉及到445名作者, 其中有5名作者不只一篇文章存在“一稿多投”。说明该专题研究人员鱼龙混杂, 存在一稿多投现象, 乃学术不端的表现。
5 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建议
就业不仅关系着一个人的未来, 还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高校的声誉和发展, 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文献的调查, 近几年来, 我国大学生就业教育及大学生就业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解决的问题。
5.1 不断深化该专题研究内涵
2000—2012年期间, 该专题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涵盖了如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准备、女大学生就业、残疾大学生就业、贫困生就业、中外国家就业措施比较等, 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亟待提高。所以, 除了进一步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研究外, 还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水平、就业政策环境和成功就业的实证研究等方面深入研究。
5.2 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
当前, 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并取得了成效, 然而, 依然存在着就业政策不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不充分、相关社会制度不健全、高等教育体制依然存在弊端等问题, 因此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5.3 创造大学生就业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世界,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要提供充足、完善的教育资源, 有数量充足、稳定的师资队伍, 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 帮助其掌握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技能, 最终使学生达到内外兼修, 提高成功就业机率。另外, 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有一套体系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 以不断促进在职者职业技能的提升,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5.4 杜绝学术不端现象的产生
要真正做到将学术不端文章拒之门外并非易事。首先, 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别力, 不断提高检查技术水平, 杜绝抄袭剽窃现象的发生。如建立健全学术文章 (含纸面的和网络的, 中文的和外文的) 快速检索数据库, 以便快速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其次, 刊物编辑部要严以律己, 一是严防花钱版面和关系版面的发生;二是编辑要有高度认真负责态度审稿, 才能善于发现学术诚信问题;三是加大惩戒力度, 建立学术不端惩处联动机制, 与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基金资助单位联手惩戒学术研究不端行为, 使学术造假者一旦被揭露后, 不仅会在同行中声誉大跌, 其科研资金来源也会被切断, 学术生涯很可能就此完结。
6 结语
总之, 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一位在校大学生, 也是各所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各所高校、研究单位进行研究和探讨, 更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就业政策, 创造更符合大学生实际的就业平台, 以及更宽松、更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只有全社会共同真正关注, 才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摘要: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 从文献的年发文量、年被引量、被引频次、被引用论文、论文作者等方面,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为大学生就业研究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233-234.
[2]李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1.
[3]黄安年.怎样才能杜绝学术不端在学术刊物上[EB/OL].黄安年的博客, 2012-4-1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58334.html.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8
一、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积极方面
1. 主体意识觉醒, 主动性增强
环境的变化促使硕士研究生主体越来越多地立足实际发展需要, 树立和调整自己的就业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 就业心态更加合理。根据调查显示:有27.7%的受访者表示为了谋得满意的职位, 参加过相关就业技能的培训, 有40.1%的受访者表示研一就树立了就业目标, 并围绕设定目标, 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能力。在就业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提前了解就业意向单位的基本资料和发展现状, 做到“知己知彼, 有备无患”, 而且有41.7%的受访者有过主动推销自己的经历。这些都从侧面表明当前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性增强, 逐渐改变了之前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化思维理念。
2. 竞争意识提高, 适应性增强
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 再加上三年研究生教育, 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系统更加完备, 心态上更加成熟, 在就业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收集信息, 锻炼技巧, 就业选择比较慎重。通过调研访问, 有57.8%的硕士研究生表示很重视第一份工作, 有79.8%的硕士研究生表示就业过程中有过挫败感, 感觉自身综合能力还需要提高。这些都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趋向成熟, 竞争意识提高, 并且会积极主动地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 而不是“静观其变”。
3. 高薪意识淡化, 合理性增强
硕士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而言, 额外接受了三年的研究生教育, 既付出了时间成本, 又付出了教育成本, 而且受到传统“精英”思想的影响, 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压力更多, 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硕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有种“高薪”的心理预期。但是,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变得严峻, 研究生毕业人数的持续走高, 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薪酬追求更加趋向合理, 通过对武汉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调查: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平均薪酬预期是6000~8000元, 而文科硕士研究生平均薪酬预期在3500~000元。而已经公布的湖北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平均工资为4406元, 连续两年走低, 这也反映了当前硕士研究生已经不再盲目追求高薪, 许多硕士研究生理性地选择了就业起薪适中的薪酬标准, 然后再慢慢努力, 实现“高薪”, 这种就业心态本身也说明了他们就业价值取向逐渐理性成熟。
4. 就业取向多元, 灵活性增强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判断和就业行为倾向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 这种价值取向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硕士研究生群体年龄相仿, 经历相似, 极易产生思维上的共识和行为上的趋从, 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拓展空间也更大。“多重身份”现象在硕士研究生群体里面逐渐流行。他们有些在读研期间, 就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导师人脉资源, 成立微小型企业孵化器;有些则借助“互联网+”的时代环境, 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有些则充分了解和把握硕士研究生的现实心理需求, 提供体验式服务产品;有些在读研期间就发表了众多科研成果, 成为被同龄人膜拜的“学神”。这种“多重身份”现象的普遍化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灵活性的增强。
二、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消极方面
1. 功利化倾向明显, 主体能力有待增强
当前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功利主义倾向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职业选择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倾向于选择大型国企、知名外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通过调查分析, 有21.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党政机关单位, 42.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国企和外企, 12.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高等教育及科研院所, 11.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中小私企。通过调查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稳定性”和“体面性”是现代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选择的关键考虑因素。第二, 地域选择方面。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地域选择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华南、华北经济发达的区域.武汉某知名大学公布的2014年硕士研究生就业地域数据显示:有29.46%在华东地区、27.68%在华南地区、32.64%在华中地区、4.73%在华北地区、3.51%在西南地区、1.31%在西北地区、0.67%在东北地区。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选择直接成正比, 而西部和东北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地域对硕士研究生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 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需求水平。”一方面是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中功利化倾向突出;另一方面是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还不强,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频频碰壁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城市, 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现象, ‘研究生不如本科生, 本科生不如专科生’, 即学历越高, 就业率反而越低”的不正常现象。
2. 求稳心理突出, 吃苦精神有待提升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总体还是比较保守, 他们的就业价值心理中的抗风险意识还较为薄弱, 这种求稳心理又是伴随着某种急功近利的就业价值取向共生的:一方面硕士研究生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认识, 往往在就业过程中表现的急功近利, 那么处处碰壁也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的自尊心理, 他们更加害怕失败, 害怕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评论。所以, 他们失败风险的成本更高, 而急功近利的就业观无疑加重了这种成本风险。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所反映出的求稳心理, 从根本上来说, 即是缺乏冒险精神和抗风险意识, 害怕失败, 也害怕吃苦。而且就业选择中地域就近性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有58.6%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会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就业, 从市场就业成本而言, 距离家乡和毕业地越近, 人脉资源的覆盖面就越强, 就业的成功率也就越高。更为重要的是, 在面临职业风险时, 会获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帮助, 增强抗风险能力。这种外在庇护会使就业者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久而久之, 冒险精神会更加趋于弱化, 而求稳心理则会此消彼长, 趋向固化。
3. 服务基层意识薄弱, 社会价值有待彰显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结构的调整, 欠发达地区成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国家先后推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这些对吸引大学生服务基层确实起了很大的政策吸引作用, 但总体而言, 并没有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使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基层社会发展中。有很多硕士研究生并不了解“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具体政策内容, 整体上对于服务基层尚缺乏明确的意识, 这些都反映了当前高校和政府在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硕士研究生群体被倾注了巨大的国家教育成本投入和社会希望, 这就赋予了他们无可逃避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相较于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过剩, 许多欠发达地区却“求才若渴”, 努力创造条件来吸纳人才, 这也需要广大硕士研究生及时转变就业价值取向, 投身于基层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青年“社会是个大熔炉、大学校, 而基层更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希望广大青年能在社会熔炉中锻造成才, 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实现理想”。青年人才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 只有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 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4. 盲目从众心理突出, 职业定位有待明晰
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极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这种环境影响因素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又包括周围同龄就业者的价值取向影响。根据调查问卷分析,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从众心理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地域从众、单位从众和职业从众。从众心理使他们主观判断能力较弱, 依赖性强, 没有真正弄清自身优势所在, 盲目投身于市场竞争中, 造成了“人才蜂巢”效应, 有些硕士研究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实践, 提高自身职场适应能力, 自然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获得满意的职位和薪酬;而有些硕士研究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 又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锻炼, 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这就极有可能在就业竞争过程中沦为“炮灰”, 错失就业发展的良机。
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 重要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而是准确找到职业定位。“只有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或组织需求的有效接轨, 实现科学的人岗匹配, 从而顺利地通过职业实现人生价值。”与硕士研究生就业从众心理相对应的是, 当前许多硕士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制造虚假履历, 频繁毁约,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既影响了就业者自身的道德诚信, 又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声誉。
5. 创业意识普遍不强, 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中国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环境下, 也正是思维制胜、理念为王的黄金时期。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 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 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而大学生群体, 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群体, 作为创业的主要力量, 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重任。据武汉某知名高校公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 该校5691名硕士毕业生中, 选择自主创业的仅有15人, 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26%。而且通过调查问卷分析, 有27.4%的硕士研究生考虑过自主创业, 34.1%的硕士生想先工作、再创业, 但高达92.4%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创业。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意识还普遍较低, 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创业风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趋紧, 硕士研究生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而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是数量上的, 而是结构上的, 关键在于过于追求高水平就业心理造成的, 所以研究和分析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 对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 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现实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社会因素
参考文献
[1]常青.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毛丙波.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5.
[3]胡长伟.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措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张清华, 张希梅.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5]北大硕士毕业未当省长月薪8000其父觉得丢脸[N].中国新闻网, 2014-07-16.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9
一、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近两三年来的就业形式分析来看, 目前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现状问题:
1、所学专业与所需专业的矛盾
关在学校的象牙塔钻研自己的专业, 学习当然是中职学生的本职工作。但走向社会要一展拳脚的时候, 发现专业学习和现实工作机会的不一致。除热门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意愿做出选择以外, 很多冷门的专业都是面临“被选择”。中职学生当初怀揣梦想, 并为之奋斗的专业如今在招聘会上变成了无人问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任何专业人才都有所需饱和的时候, 所学的不是社会所需要的, 社会需要的专业岗位不能容纳学校扩招带来的所有的专业人才。这样的矛盾现状令莘莘学子们心里承受力降到了最低。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造成了培养技术人才的资源浪费。
2、就业状况呈现的不稳定性
面对金融危机, 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这一现象一方面反应了对于中职学生的需求, 另一方面还潜在地包含着现在就业的不稳定性, 很多中职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将面对的工作环境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一旦面临艰苦的工作环境、低薪水等, 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打退堂鼓, 换工作比较频繁。另一方面, 很多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就会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实中被淘汰。由此, 中职学生就业出现极大的不稳定性。“人才流动固然有它的合理性, 但不合理的人才流动既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也影响人才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生理想的快速实现”。
二、中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 中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需要随着市场需要而与时俱进。学校的很多专业明明是市场需要极易达到饱和的专业, 但是中职院校还在不断的扩招, 致使人才搁置, 无法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位置, 最终不得不选择一个和专业不相关的岗位。这样即是中职人才培养的浪费, 也使岗位培训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单位需要花很大的物力财力去重新培养一个专业人才。“许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味追求热门, 毫无特色可言, 学校间的专业普遍趋同, 进而导致培养成本的提升、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低下”。
(2) 教育过程的片面化以及中职院校对于就业的不重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应该是教书与育人于一体的教学, 而如今的教育教学都是书本知识传授的天下, 并没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具体的指导, 致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高, 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无法面对招聘单位的需求。尤其是职校教育并没有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 每到招聘的季节, 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并没有积极的为学生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而实际上来学校直接招聘的几率要比去参加校外的招聘会成功率要大的多。中职院校的长期合作用人单位少, 就业指导中心没有积极主动的给学生联系用人单位是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2、主观因素
(1) 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不高
面对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如果自身并没有为就业作出充分的准备, 就会与好工作失之交臂。就业前的准备期就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很多中职学生并没有为就业作出一个计划, 等真正开始忙就业的时候, 才发现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驾驭应聘岗位。就业进行中, 学生面对就业难, 容易慌了手脚。简历无法突出重点, 不积极主动获取招聘信息, 无法为一个即将得到的面试机会作出应有的对策分析, 面试失败后也并没有仔细认真的记录下失败的原因以及以后有待加强的地方等都是中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就业技巧差, 很多毕业生思想准备不足, 对种种具体的求职、面试、交谈技巧缺乏了解。
(2) 就业观念不切合实际
就业就在大城市, 工作就在大单位, 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于高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大城市有自己的优势, 但不是所有的专业毕业生都会在北京、上海等地找到合适的工作, 每个城市都存在所需岗位的饱和度, 不是能容纳所有的毕业生。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工作, 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 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都拥挤在大城市的招聘会上, 而民营企业、艰苦行业甚至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却无人问津。据调查, 大凡是北京、广州、上海这些地区的招聘单位来, 学生都是蜂拥而至, 但宁夏、西安、新疆这些地区的来招聘, 即便是机关单位都是无人前往。毕业生所持的高期望和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 是导致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三、中职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首先, 社会以及中职院校应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社会各方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各企业、各单位应重新认识人才的涵义, 给予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当具有创新的精神, 不应该将教科书的教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 注重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实践反思, 有条件的还可以增加实践课, 真正使学生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各行政单位尤其是就业指导中心能够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定时和与时俱进的开展就业指导的各项活动, 让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技巧上具备创新观念。
其次, 面对中职学生就业的现状, 除了政府、学校要进行努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即要增强就业竞争力, 转变就业观念, 提升就业技巧。中职学生自己的努力和积极主动是主因, 学习是增强专业技能的第一步也是最扎实的一步, 除此之外, 应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的增强, 这是增强面试时和招聘单位成功沟通的重要步骤。因此, 明白社会对人才的定义, 明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努力是是学生顺利就业的最重要的方面。另外一方面, 要转变就业观念, 开阔就业思路。中职学生要认清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形势,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摘要: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 面对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 中职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来分析缓解中职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戴林东.中等职校毕业生低就业质量形成原因及高质量就业保障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 2009, (1) .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10
关键词:外语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对策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高素质人才的供需结构,这种变动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某外语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近五年就业状况为例,就业率从2011届的90.8%的到2015届的81.7%,呈逐年递减趋势,这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越来越难,他们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就业方面已经处于上不如博士、下不如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成为全社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硕士研究生自身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一)当前整体就业形势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近15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呈持续攀升趋势,2016年更是达到765万人。就陕西省而言,“2016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6万人,创历年之最。面临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近乎“前所未有”。其中,西安占全省比重近8成以上。此外中专、技校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群体,也将走向社会。这充分表明整体就业形势复杂,就业压力异常巨大。
(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以某外语类高校硕士研究生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该校硕士研究生男女生比例接近1:7,男生就业率84%,比女生高出3个百分点,就业的学生中有28%回生源地就业,72%选择非生源地就业。就各专业就业率而言,中文类专业明显低于外语类专业,非通用语专业高于通用语专业。该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就业地域选择中,在陕西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北上广等地已经不是毕业生的首要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毕业生最不愿就业的地方。就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职位类别而言,教育行业是毕业生的首选行业,也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但是纵观该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近五年来,进入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0多个百分点,进入中初教育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进入其他企业的人数呈大幅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约1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往年硕士研究生非高校不进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以上文提及的某外语类高校为例进行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毕业生总数连年呈持续上升趋势,而与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匹配的就业岗位需求并未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有些用人单位存在名校情结,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招,还存在性别歧视,即使在公开招聘启事中不体现男生优先,但在实际招聘中工作中,只选择男生。另外,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3.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择业观形成方面的教育还不够及时和深入;就业渠道拓展范围还不够广阔,与各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共建实习基地合作项目太少。
4.专业特色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以上文提及的某外语类高校为例,中文、英语教育和日语类专业本科就业率普遍偏低,学生即使考研成功,待研究生毕业时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该高校专业设置主要以外语为主,招收生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但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特别提出“仅限男生”或“男生优先”的条件,因此导致女生就业机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招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除精通一门外语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商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该高校学生主要以学习外语语言学或文学相关知识为主,其他门类知识匮乏,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也导致就业机会堪忧。
5.毕业生自我定位模糊,求职期望值偏高,同时缺乏应聘技巧。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够,对未来就业前景依然看好,造成期望值居高不下,影响就业。例如:每年11—12月份是各用人单位进行校园招聘的宣讲高峰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单位直接进校招聘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毕业生对此呈观望状态,应聘非常积极,但一旦被用人单位选中,立即签约的却不多。硕士研究生自身择业观依旧保守和传统,崇尚“铁饭碗”,期望“一职定终身”,公务员、教师、国企员工依然是学生的首要选择;对就业地域要求过高,一方面不愿去基层或偏远山区就职,以文中提及高校为例,至少近两年的毕业生中无一人前往青海、西藏两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生源地在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生源地就业,如新疆某国企来校招聘,工资福利待遇都较其他地方同行业的明显偏高,新疆籍毕业生却无人问津。很多硕士毕业生在应聘时准备不足,自我认知不充分,缺乏对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的理解,加之心理素质较差,导致惨被淘汰。
6.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去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优惠政策不具足够诱惑力,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
三、硕士研究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就业压力
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工作,深入宣讲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每一位教职工行动起来,寻找身边的资源,为毕业生就业贡献一己之力。深入开展“职业与规划”的专题讲座,详细讲解就业手续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毕业生的顺利毕业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毕业就业工作计划表,分时段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思想、就业相关政策等的宣传,使毕业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理念上转变传统“一职定终身”的就业观念,从行动上积极关注校内外发布的各类就业信息,行动起来,主动出击,积极求职;同时,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择业时能尽量把握用人单位要求,避免一味按自己要求选择工作岗位和单位,尽量做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双赢。
(二)统筹规划,有序安排部署毕业、就业相关工作
“毕业”与“就业”往往被称为压在毕业生身上的两座大山,毕业与就业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应两手一起抓。在毕业生进入毕业季后,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部门就应制定详细的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安排表,将毕业、就业相关工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罗列,把控时间节点,并及时更新,方便毕业生及时了解毕业、就业工作相关信息,能按照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与此同时,还应切实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缺点、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自己理想的单位,再针对单位的特点等来指导毕业生完成自荐信及个人简历的书写,让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如虎添翼。
(三)多渠道拓展就业机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做好牵线搭桥之人
始终本着“毕业生就业至上”的原则,一方面,主动出击联络用人单位,联系老“关系户”,拓展新“关系户”,积极安排用人单位入校宣讲会,做好用人单位的接洽配合工作;保持就业信息宣传的渠道畅通无阻,充分利用网站、微信、qq群等现代化高科技通讯媒介,大力宣传就业信息;亦充分利用往届生资源,获取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机会;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合作基地,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为后续顺利就业奠定基石。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工作,努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等,尽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思路。
(四)强化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就业技能、技巧的培训
应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准确定位,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可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授课,从用人单位招聘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等。鼓励学生毕业时持有多种技能证书,如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以及其他各种上岗等级证书等,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五)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探索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新途径
一方面,探讨能否制定相关吸引男生生源的优惠政策,从而改进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另一方面,探讨能否建立就业率预警机制,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分级淘汰制,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与此同时,优化学科结构,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增加实习环节,多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最终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完全对接。
(六)建立健全鼓励研究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国家应加大硕士研究生去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毕业生到人才匮乏地区就业,同时,出台更具诱惑力的鼓励学生回生源地就业的相关政策,从而促使人才资源与地域需求实现匹配;探索“诚信就业资助办法”,提高一次性求职补贴的覆盖面和补助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就业,尽早签约,诚信守约;加大自主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敢于创新,勇于尝试,走自主创业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将在一定时间段内长期存在,展望未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为推动硕士研究生的顺利毕业和高端就业,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服务毕业生;一定要理清思路,认清形势,根据各高校毕业生特点,做好统筹规划,对症下药,多维度挖掘就业机会,脚踏实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的顺利毕业和高端就业,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最终促进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60607/48935664_0.shtml.
[2]高辉.高校女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旬刊,2015(12):150-151.
[3]李振谊.文科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管理对策[J].学理论,2013(15):289-290.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篇11
1. 高校毕业生总体供需形势
据统计,高等院校毕业生2005年是338万,2006年是413万。2005年到2006年一年之间增加75万,增长率为22%。而2006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是166.5万,比2005年实际就业减少22%。据国家人事部办公厅统计分析,2006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保持平稳,专科生就业呈现下滑趋势。从学历上看,2006年用人单位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
2.高职高专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
某高职院校今年毕业生是1743人,涉及机械、电气、计算机、会计等专业,就业情况大致是:到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的1211人,占69.48%;到国有企业工作的277人,占15.89%;到其他行业工作的21人,占1.1%;未就业的234人,占13.43%。总体就业率86.47%,高出国家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但对就业的毕业生来说,多半人心情并不是很好:近50%的学生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工资低;约60%就业学生月薪在试用期期间仅500元左右,两三个月后才会升至800元左右,以后再加薪的机会就很渺茫了。13.43%学生没就业原因主要是:市场对专业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以机械、电气类专业为主;理工类专业女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需求仍以本科学历为主;非国有单位对高职学生吸纳能力较强,但一些学生不接受这种企业。
二、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
1.不能理性定位
高级职业技能人才是灰领阶层,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是既动脑又动手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毕业之初就要从最基层的一线做起,但部分学生不肯经历化蛹成蝶的艰辛与等待,自负、攀比、浮躁的心态比较严重。不能理性分析自己: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目标怎样。宁可躺在大企业门前要饭,也不去小企业挣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认为:无根据的给自己定位,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取向,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价,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很多学生也承认这样一个现实: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不仅专科生、本科生很普遍,就连硕士生、博士生也不再是众星捧月的宝贝了。但在具体求职过程中还是不能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一味的好高骛远,不能确立 “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
2.自主创业意识缺乏
在高职高专院校里,90%以上学生没有自主创业意识,其原因大致是:(1)找不到创业目标,缺乏创新意识、冒险精神。(2)觉得自身能力低,做不了什么。(3)选择职业不能突破专业的限制。(4)学校创业意识教育不够。
3.就业指导不到位
目前一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极为薄弱。有些学校只在毕业前做一次专题报告,实际上就业指导应该伴随学生整个在校期间。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校应该有就业指导方面的常设机构及人员,随时解答学生在就业方面出现的困惑与问题,协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将影响一个人一生历程。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提出过一个成功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这里面就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一方面,要了解当前整体就业趋势,各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估量自己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客观分析自我:我喜欢做什么(兴趣、爱好等);我适合做什么(性格、气质、天赋等);我能做什么(拥有的专业知识等)。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应该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从长远看,把经济收入作为职业选择的第一位动因,会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
4.用人单位人员的偏见
用人单位要改变择人观念。眼下一些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非理性的要求:(1)招聘时倾向男生,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2)唯文凭论。让许多高职高专学生心寒的是,虽然他们在学校时花费精力、财力取得了许多证书,但当他们抱着一大堆证书去面试的时候,还是很少有人把他们看作是人才。(3)唯经验论。各类企业是吸纳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主体。但在许多招聘信息中,企业无一例外地提出应聘人员要有相关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缺少的恰恰是经验。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篇12
1. 总体就业形势
近些年来总体上毕业生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2002有145万名大学生毕业, 其中研究生8.8万, 本科生63.6万, 专科生72.7万。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 2001年为52万人, 增幅达39.8%。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 而且专科生增幅最大, 使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2003年有212万大学毕业生, 2004年超过250万人, 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为338万人, 较上年增加58万人, 增幅达到21.4%, 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 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 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紧张局面应引起高度重视。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 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在600万人以上。
2. 高职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 没有明智的自我定位, 对职位的要求过高
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误区, 认为自己是高知识高技能型人才, 理应有较高的报酬和职位, 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自己就业的门槛, 这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年度调查报告》显示, 选择外企、国企、机关这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 而作为很重要的可以容纳毕业生就业的民企、私企, 却受到毕业生的冷落, 仅有8.23%和6.42%的毕业生把民企或私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
(2) 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趋国际化, 众多国际企业纷纷进入中国, 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然而目前一些毕业生往往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二、高职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大学不但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 更是锻炼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地方。大学生主要应具备以下能力:
1. 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 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 经济形势变幻多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没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无法立足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 在完成好学业的同时, 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 最好担任一定的职务, 不断变换自己所处的角色, 并使自己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 为今后择业就业走向社会打下能力基础。此外, 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提高的, 需要通过多年磨炼, 采取有效方法来培养和提高, 达到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2. 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能力, 没有这个技能人们将无从进入社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交流无处不在, 所不同的是大学期间的交流更多情况下是多面性的, 不再局限于一种人群。在大学期间有各种形式和层次的活动, 学生要做到大胆参与交流, 将心换心, 以诚相待, 在与各种人群交往中, 积累更多交往的经验。
3.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们运用已有的丰富知识, 通过不断探索研究, 提出新颖独特的理论, 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 这种能力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 还是从用人单位的发展角度来讲都是必需的。高职大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 会遇到一些前人从未问津的新课题, 如果具备了创新能力, 就能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 进行科学研究, 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取得创新成果。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出发, 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而改革创新的重点要进一步集中于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 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重新设计, 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
4. 协调管理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协调管理能力是一个毕业生进入社会不断成长的立身之本, 毕业生就业后注重发展这种能力是必须的, 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使得单一的“书生型”毕业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所显现出来的作用也已不容当代大学生忽视。
对学校此应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深入社会, 了解就业形势, 在走上就业之路前就锻炼各种能力。我们要对大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在文化素质方面, 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同时又要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在能力方面, 要有一定的协调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动力机制上,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职业操守, 善于抓住机遇, 敢于突破;在个人心理方面,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追求科学与真理的干劲。这些都是大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三、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1. 高职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
(1) “双元制”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 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 毕业后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 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
(2) CBE模式。它是以能力为基础的, 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确定能力目标, 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 制订能力分解表, 以这些能力为目标, 设置课程, 组织教学内容, 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3) TAFE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 以产业为推动力, 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 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2. 能力培养的几个方案
(1)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
大学生以学业为主, 学院应坚持走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路线。职业技能教育也可以通过技能竞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意识和职业创新能力。我院根据具体情况, 近几年举办了各类高职技能竞赛, 通过这类比赛, 既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学有专攻、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又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及指导能力的提高, 是培养师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 在学生活动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项学生活动之中, 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责任感, 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开展以“深入社会”为口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团活动以及班会、团会、座谈、讨论、演讲、春游、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各种活动, 都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些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力会迁移到今后的职业生涯中, 为以后的岗位工作提供良好的能力基础。
(3) 完善学生身心素质以适应竞争
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这几个大的方面。只有具备扎实的技能加上良好的身心素质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学院的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普及、辅导员心理知识培训、定期专业化心理卫生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措施, 都是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所必须的。
【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07-13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论文05-08
女性研究生就业问题论文05-26
病险水库现状研究分析06-10
亲子阅读现状研究分析08-08
智慧校园研究现状论文10-26
西餐厅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30
陶瓷辊棒的研究现状论文07-07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论文07-04